第一篇:后金融危机时代世界市场转型与人才竞争大全
后金融危机时代世界市场转型与人才竞争
摘要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对每个世界市场的经营者来说都是一次新的洗礼。后金融危机时代,世界市场转型趋势明显:一方面是有形商品贸易相对萎缩,加工制造业结构有特调整;另一方面是无形商品贸易的范围日益扩大,制造服务业悄然兴起。作为世界市场的经营者,正面临着更新经营观念,提高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以及掌握更多业务技能的种种压力。只有在现实的竞争环境中不断寻求和探索,才能在金融危机过后闻出适合自己生存的新路。
关键词 后金融危机时代;世界市场转型;人才竞争
[中图分类号]F1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674(2009)11-0040-05
一、后金融危机时代世界市场转型趋势明显
在美国经济尚未触底,中国领先全球进入复苏之际,世界各国都在密切关注世界市场变化的新趋向。金融危机抑制世界市场上有形商品贸易发展
受美国次贷危机及其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发达国家经济有所衰退,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速也明显放缓,从而导致了商品需求大幅减少。与此同时,贸易融资市场形势严峻,出现了贸易信贷融资的流动性短缺现象。在这一背景下,贸易保护之风四起。一些国家的政府急于通过立法或救援方案实施贸易保护。例如,2009年2月13日美国通过的7870亿美元的振兴经济方案就包含“购买美国货”条款;法国、意大利和俄罗斯也相继实施了补助本国汽车产业、限制外国汽车进口的政策。保护政策不仅限于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也同样实施。据报道,阿根廷政府为应对金融危机,加强对进口商品的管理,已将1200种商品纳入实行自动进口许可证制度的名单。随着欧美国家钢铁进口量的下降,中国、俄罗斯和乌克兰等国家生产的钢铁产品大量进入拉美地区。巴西钢铁研究所执行副主席洛佩斯在接受巴西《价值报》采访时曾表示,拉美国家应该未雨绸缪,制定应对策略……
上述种种因素,严重地影响了世界商品贸易的发展。据统计,2008年世界货物贸易量比上年增长2%(扣除价格变动等因素),远低于2007年6%的增长速度,也低于1998-2008年5.7%的平均增长速度。世界银行预测,2009年全球贸易下滑幅度将降到二战以来的最严峻时刻。位于日内瓦的全球贸易咨询服务中心负责人当?布拉谢尔预期,全球贸易下滑的情况至少会持续6个月。香港一位常年从事亚欧贸易的交易员查尔斯?德?特楞克预计,亚洲对美国2009年的出口交易额将会下降7%;对欧洲则会下降9%到12%。据《国际财经时报》7月3日报道,因全球保护主义不断抬头,世界贸易组织(WTO)下调了对世界贸易的预测。预计今年全球贸易总量将萎缩10%,而此前的预测是萎缩9%。金融危机加速世界市场上交易商品结构的变化
战后第三次科技革命带来的一些新技术,如信息技术、现代物流等已经被广泛运用于企业的生产和管理之中。由此使原本在一个企业内完成的研发、设计、制造、销售和服务的产业生产全过程正在分解,外化到一个社会或全球多个企业当中,从而,缩短了企业的产业链。由于一个企业或者一个国家不能在整个价值链上都具有优势,世界制造业企业在专注自身核心竞争力的同时,让服务由“内化”向“外化”发展。可见,在经济全球化日益加强的今天,不仅竞争性技术已经成为一种独立的商品形态,生产活动外置及服务-外包也已经成为独立的服务业商品形态。服务型制造是当今世界制造业变革的新趋势。
此次金融危机对于全球制造业来说,可谓是一场巨大的灾难。但对于正在转型的制造业来说,影响又是“积极”的,它能够形成一种“倒逼机制”,迫使企业整合社会和国际化资源,从而提高国际竞争力。兴起于21世纪初期的服务外包先是见于欧美等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把服务活动或者工作转移到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印度,由当地的服务提供者完成。这种活动对于实施外包的国家是大有好处的。正如经济学家所说,总体来看美国从服务外包中获益匪浅。因为这样做可以把原来由美国高成本的劳动者提供的服务转由国外低成本的劳动者完成。这充分体现了比较利益原则,是从贸易中获得的利益。有理由相信,后金融危机时代,服务外包将迎来一个飞速发展期。金融危机促使世界市场参与国调整自身经济结构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说:“我们现在处在一个大调整阶段。有一句老话,就是海浪上涨时就会把这些石头盖起来,但是落潮时就会使这些石头会露出来。所以,根本性、结构性的问题必须要解决,才能够实现强劲的复苏。”
世界经济的未来走向更多取决于经济结构如何调整。与以往周期性金融危机不同的是,这次美国信贷泡沫破灭,不仅是由于商业周期,也是由于金融系统的必要监管严重缺乏,以及世界经济的不平衡所致。而世界经济不平衡的根本原因是一些国家经济结构严重失衡,即美国消费过度,储蓄过少;一些新兴国家储蓄过大,消费明显不足。因而根本的解决之道应当是有关国家尽快消除经济结构的内外失衡,即美国应节制消费,增加储蓄,通过对国内实体经济投资和海外消费的增加来弥补国内消费的减少;新兴国家应减少顺差和储蓄,增加消费。
温家宝总理在2009年9月10日大连夏季达沃斯论坛的致辞中明确了中国在后金融危机时代的立场,“我们要把调整经济结构作为主攻方向,更加注重以内需、特别是最终消费拉动经济增长。扩大内需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抵御外部风险的必由之路。必须大力调整内需外需结构,不断增强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在谈到如何拉动内需时,温总理进一步指出:“特别要提高消费在内需中的比重,努力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改善居民消费预期,提高居民消费意愿和能力。保持投资合理增长,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益,淘汰落后产能,推动兼并重组,防止重复建设。我们要把加快发展服务业作为结构调整的关键环节,作为扩大内需的重点任务,作为促进供需平衡增长的重要结合点”。温总理的讲话不仅表明了中国在消除国际金融危机方面的积极态度,也阐述了未来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基本思路。
二、后金融危机时代世界市场的经营者面临严峻挑战经营者面对的世界市场局面更为复杂多变
金融危机到来后,各国对是否应开展自由贸易的态度变得更加暧昧。与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情况下各国争相转嫁危机不同的是,此次贸易保护是在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显著的背景下发生的。因此,表现出了人们对待贸易保护既谴责又渴望的矛盾心里。例如,在西方7国新近出台的经济振兴计划中,都多多少少带有保护主义的色彩。但在2009年2月14日召开的财长会议上却发表声明称,稳定金融市场和推动经济增长是各国需要采取措施的“优先目标”,同时痛批正在抬头的贸易保护主义,号召全球共同抵制。再如,以往双边谈判多为互利互惠,如今却成了讨价还价的平台。2007年12月美国在第三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中,向中国要价和施压倾向明显,出现了美国处于攻势而中国处于防守的态势。
不仅如此,经营者需要对付的贸易保护主义手段更具伤害性且隐蔽。近两年来,西方国家实施的反补
贴调查远远大于反倾销调查。例如,美国继2006年10月对中国铜版纸发起补贴调查后,又连续对我国发起多次补贴与损害调查,直接涉及到我国8.6亿美元的出口和500多家企业7万人的就业。欧盟也已经表示,对于非市场经济体在反倾销调查中获得市场经济地位的企业,自动适用反补贴调查。一般认为,反补贴针对的是政府,影响的却是一个整体的行业。至于服务外包,因其提供的产品是无形的劳务,因此政府的保护常难以琢磨。一种方法是禁止能够开展外包的工作离开国境,当然这种政策执行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另一种是政府制定规则,对服务外包加以控制。在美国,已经有一系列州或联邦政府层面的对付实施服务外包的私人企业的方案出台,当然实施起来确实有一定的难度。这些保护措施,对于提供服务外包劳务的国家来说,更是闻所未闻。新型世界市场对经营者的要求更为严格
面对后金融危机时代的新型世界市场,迫切需要整体型、全球化的国际经贸人才及复杂贸易局面解决方案的专家。在描述国际商务管理者所应具备的特征时,有研究者用了这样一段描述:“灵活的个性,广泛的知识面,文化移情价值观,普遍友好、耐心、谨慎,无可挑剔的教育和专业或技术资格――所有这些都是一流的,并且具有健康的体魄、创造能力和同辈的尊敬。如果家庭也得到同样的恩赐,将会更好”。表1列出了西方企业选派海外管理者的特征。这些特征的相对重要性可能会发生戏剧性地变化,当然,这取决于企业和具体情况。
可见,高级别综合型的国际经贸管理人才、跨行业的国际经贸管理专才等将成为后金融危机时代全球贸易市场最为紧缺的人才。转型的世界市场,商务活动更为复杂,没有全球的眼光和经营头脑,就难以胜任。以服务外包为例,国际服务外包包括很多种商业服务,比如说数据进入,电话呼叫中心,以及软件服务等。美国、英国等国的跨国公司是服务外包的用户,提供者主要来自印度,此外还有菲律宾、中国、俄国和中欧一些国家。美欧跨国公司之所以看重印度的服务外包市场,是由于那里不但劳动力成本低,而且具有良好的教育背景,并且会讲英语。其他国家要想从事这种业务活动,首先得过语言和技术观。如何满足这些条件,无疑给世界市场新领域的经营者带来挑战。新型世界市场的业务范围更加广泛且有难度
有人说,金融危机实际上是一个所谓的叫创造性毁灭的过程。也就是说把那些已经过时的技术,过时的生产方式,过时的产业进行一定的淘汰。因此,这个时候会产生新增长起来的企业,新增长起来的产业和技术,世界市场的业务范围将更加广泛且有难度。危机过后,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要求世界市场上经营者所具备的知识结构也要发生相应的变化;为了引进经济建设所需的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要求外销人员不断掌握新知识、新概念;随着世界市场竞争的加剧,要求有大批熟悉世界贸易组织各项协议和国际贸易新规则的高素质人才。对此,参与者应有各种各样的应对手段,去解决后金融危机时代世界市场转型所带来的种种难题。这既要求政府适时采取措施,有针对性地对在校学生和已经从事国际经营的人员进行教育和培训,同时也要求经营者本身加强学习,以适应新的环境变化。
三、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要强化国际经贸人才的培养
随着世界市场的转型,其经营者受到巨大挑战,人才竞争风生水起。在世界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在面临什么问题才是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最大瓶颈时,商务部中国国际经济合作学会副会长,美欧亚国际商务咨询公司的董事长王辉耀先生做客人民网“中国企业走出去”系列访谈时说:“中国企业现在出去面临的最大的瓶颈和最大的障碍并不是资金的问题,也不是我们没有这种愿望,我们可能面临最大的障碍就是我们没有大量的熟悉国际化运作的真正国际商务人才,这是中国企业走出去的一个巨大的瓶颈。”
尽管全球经济衰退尚未结束,但世界各国已纷纷着手制定经济复苏后的长远发展战略,力争在全球经济复苏之后能够占据发展的“制高点”。在这一背景下,中国应抓住机遇,在新一轮世界市场转型中赢得先机。重视发挥政府在国际经贸人才培养和使用上的作用
迈克尔?波特把政府支持国家竞争力的角色分为两类:一是简单的基本原则,如鼓励改变、促进国内市场竞争,与刺激创新等;二是某些特殊的政策做法,而“把重心放在创造专业性因素”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他指出:“在部分基础事务上,如小学与中学教育体系、基本的国家基础建设、医疗保健等广泛领域,政府具有重要的创新责任。不过,创造专业性因素的种种一般化努力很少能产生竞争优势。反过来说,能转换成竞争优势的因素,是先进的、专业化的而且与特定产业或产业群相结合。诸如专业化实习课程,与产业相结合的学术研究,以及最重要的,企业的私人投资等机制最终创造出能产生竞争优势的要素”。可见,政府的组织引导对人才培养的作用十分重要,而政府介入的主要途径是建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创新机制。面对后金融危机时代世界市场转型的新局面,建议政府从以下几个环节入手。
第一,为高素质的国际经贸人才培养提供组织保障。要根据后金融危机时代国际经济形势发展和变化的需要,采取措施,通过鼓励高校和企业合作,大力发展国际经贸职业教育等多种路径,着力培养通晓国际经济贸易和法律知识,具有实干精神和经营管理能力、熟悉新型世界市场的专门人才。同时要建立并利用人才资源信息网,充分发挥人才市场作用,用好现有国际经贸人才。
第二,完善国际经贸人才的选用机制。要创造条件,让国际经贸人才与用人单位进入市场双向选择,通过竞争,使能够应对后金融危机时代复杂世界市场局面的应聘者脱颖而出。与此同时,建立国际经贸领域的人才资源信息库,为人才的合理流动搭建平台。以此逐步推动国际经贸人才在政府部门、外经贸企业、事业社团、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之间的横向交流和国内不同区域,海内外的纵向交流锻炼,培养提高国际经贸人才的综合素质。同时,健全国际经贸人才的培养、考核评价、选拔任用、合理流动和激励保障机制。通过各种机制创新,引导和鼓励国际经贸人才把精力集中到世界市场经营之上,为涉外企业用人和国际经贸人才发展提供服务。让国际经贸人才在企业的经营实战中锻炼成长
国际经贸人才的成长是通过在校学习和在企业实战学习两个渠道实现的。企业要想在后金融危机时代更为复杂的世界市场竞争中成长,已经不仅仅是营销技术上的问题,还包括商业模式与战略上的改变。例如,有些企业要想从制造业转移到制造服务业以及周边配套的产业里面,所需要的人才跟过去的人才结构会有不同,这就需要解决如何让人才能够接得上的问题。资金无国界,人才有时候却有国界,如何快速培养能够适应世界市场新变化的国际经贸人才,对中国涉外企业来讲,也是一个重要课题。为此,建议企业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主动参与市场竞争。有西方学者认为,管理的动态和投入在涉足国际商务领域的过程中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一个在国际市场具有良好表现的公司,其管理人员必然是主动积极的,富有进取精神并具有高度的国际化概念。这种国际化概念表现为基本的全球意识和文化敏感性。相反,一个在国际市场上经
营不太成功或缺少主动进取精神的公司,其管理人员往往对国际商务活动缺少敬业和奉献精神。可见,参与国际竞争的核心动力在于企业的主动出击。随着对世界市场认识的深入,企业对自身的经营范围将做出调整,从而把国际经营作为战略导向,管理的投入会逐渐增加。管理者在世界市场获得的信息、经验和感知能力反过来又帮助企业更好地参与国际竞争。
第二,走国际人才竞争之路。后金融危机时代,由于世界产业结构调整,国际市场竞争升级,明显呈现出发展速度与高素质人才短缺之间的矛盾。而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必然导致各种资源包括人力资源配置的国际化,这就使得国际间的人才争夺战更加激烈。为了在世界市场竞争中取胜,人才国际化已成为全球性的人才战略潮流。韩国三星公司用了10年时间从默默无闻变成市场领导者,就在于他们在海外聘请了大批了解当地消费者爱好和流行趋势的设计师。这一点,值得中国企业借鉴。在走经贸人才国际化竞争之路的过程中,中国企业一方面要密切跟踪有关信息,以随着市场变化的新标准吸引国际上顶尖人才到本国参与公司经营管理;另一方面要敢于投资,到海外建立研发和设计中心,聘请了解当地市场的专业人才加入其中。
第三,提高对国际经贸人才的管理能力。全球企业竞争优势的―个重要来源,在于它们对全球人才具有吸引力。西方有关国际人力资源管理研究表明,当一家企业从出口到一国际分部发展到直接参与国外业务时,人力计划活动将首先集中在对各种市场和职能的需求。企业需要系统的管理发展体系,这一体系的目标是创造并审慎地配置管理人员。加强对在校国际经贸类学生的教育和培养
教育具有外部规律。外部规律是指由宏观教育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双重属性形成的以经济规律为基础、上层建筑意识形态为外延的教育外部关系规律。根据教育的外部关系规律,教育与经济之间存在密切联系,教育要受社会经济的制约,并为其服务。金融危机到来时,一方面,学校教育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更为直接,另一方面,学校对抵御金融危机人才的培养也更为关键。在我国,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高素质外经贸专门人才的重任,完全有理由把后金融危机时代国际经贸类学生的教育和培养工作搞得更好。为此,建议有关高校做好如下工作。
第一。视世界市场变化调整培养方案。大学的教育方式、教育体制和教学内容有一定的稳定性,但相对于国际市场人才需求来说,却有一定的滞后性。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蔡?P近日在接受凤凰网财经记者采访时指出:“我们讲失业的时候,实际上是有三种类型的失业。一种类型是叫做结构性的失业。也就是说我的技能,人力资本可能和市场的需求不匹配,虽然有岗位,但是我的技能和那个岗位不对称,因此我可能暂时会失业”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将进行一个长期的产业结构的改变,包括工程技术、管理技术等方面的改变,也包括从制造行业向制造服务行业的转变。产业结构进行调整以后,对劳动力结构的需求,对劳动力技能的需求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学校应根据形势发展和变化的需要,及时调整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培养出适合经济结构调整、世界市场变化的新型人才。
第二,加强对复合型国际经贸人才的培养。后金融危机时代,在世界产业结构调整,国际营销领域的拓宽,以及市场竞争加剧的背景下,传统的“专才”教育模式受到了挑战。不断变化的行业结构和职业结构,要求我们有更多统专结合、一专多能的外经贸复合型人才。此外,在中国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推动流通现代化的今天,国际贸易经贸人才专业知识结构也应有较大的变革。要培养内贸与外贸结合、贸易与投资结合、商品贸易和服务贸易相结合、人文知识与自然知识结合,具有多种综合能力和较高的综合素质的外经贸专门人才。此外,金融危机以来,世界市场上针对我国的贸易摩擦加剧,且花样翻新。为妥善应对贸易摩擦,也需要一大批通晓世贸组织规则、熟悉国际经贸专业知识、具有较高谈判技巧的高级专业涉外人才参与到应对工作中,以维护我国的产业经济安全和企业的具体利益。
第二篇:论后金融危机时代的青年就业问题
论后金融危机时代的青年就业问题
[摘要]:后金融危机时代,由于劳动力总体供大于求,劳动者充分就业的需求与劳动力总量过大致使失业和就业方面的矛盾突出。目前,我国面临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农村劳动力转移、体制转轨中遗留的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退役军人和失地农民就业等众多问题。笔者在对大学毕业生、青年农民工和青年白领三个群体的就业现状及问题研究的基础上,认为政府的经济和相关就业政策是缓解当前就业压力的重要手段。政府不能包办青年就业,但
有创造公平就业环境的当然责任。
[关键词]
后金融危机时代;青年就业;政策;经济发
展。
绪论
金融危机导致的大规模的失业属于“周期性失业”,一般情况下,经济增长一个百分点,可以创造一百万个就业岗位,也就是说2009年我国依靠经济增长为社会创造了800万个就业岗位,相对于2400万劳动供给数量来说,劳动力市场上出现了严重的供大于求的现象。中国社会科学院预测2010年全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速度约达到9.9%,经济增长所创造的就业岗位仍远不能满足社会需求。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青年农民工就业不稳和青年白领就业压力已成为当前青年就业的主要问题,必须引起重视。
一、当前青年的就业现状及问题。
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造成的不利影响有一个“滞后期”,由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由外向型企业向各类企业,由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向规模以上企业,由农民工向城镇劳动力特别是高校毕业生蔓延,劳动供给数量与劳动需求数量上严重不平衡将进一步扩大。很多单位都不招人、少招人,就五百强企业高校招聘会而言,岗位减少40%,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凸显出来。青年人失业(包括待业)占失业总数相当大比率,是我国历年存在的问题。特别是传统的就业制度被打破之后,这一问题显得尤为严峻,改革开放后的20多年基本呈上升趋势。
1978年失业青年人数为249.1万人,占城镇失业人数的47.0%,1988年245.3万人,占城镇失业人数的82.8%,与10年前相比几乎增加了一倍;1997年失业青年人占城镇失业人数的68.9%,与10年前相比虽有所下降,但仍高于1978年的水平。由于第三次生育高峰时期出生的人口开始逐步进入劳动年龄,中国劳动力资源呈持续上升趋势。“十五”期间增加5697.23万人,即每年平均增长千余万人,2006年为1603万人。城镇每年新增的1000万左右劳动力中,绝大多数是青年。农村有1.5亿~2亿富余劳动力需要向非农产业转移,大多数也是青年。教育论文“ target=”_blank">高等教育连续扩招,大学毕业生人数连续上升,而我国2009年大学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达到74%。[1]1.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派生出新的问题。现在,全球经济虽然出现了逐渐复苏的迹象,但是全面复苏仍是一个缓慢而复杂的过程。国内经济资源在人为因素影响下,片面流向重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与大学生就业相匹配的知识型服务业则长期低迷。这种产业结构所对应的人才需求状况,就是低端岗位需求旺盛。我国很多企业处于产业链的低端,需要的只是生产工人和技术工人,所以金融危机给大学毕业生就业带来了很大压力,而且还要持续几年。
在我国,高等教育连续扩招,大学毕业生人数连续上升,2007年和2008年毕业的大学生分别还有100万人和150万人没有找到工作,他们与2009年610万应届高校毕业生一起竞争工作,加在一起有860万人。根据以往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比例,估计有约36%的人能找到工作,还有约500万人面临就业的困难。
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给我国实体经济带来的冲击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海外市场业务的缩减,二是国内市场需求的低迷。劳动力市场上,劳动供求数量矛盾突出。不少应届大学毕业生被迫选择考研,国家也在扩大研究生的招生人数以延缓就业。大学生就业难派生出新的问题:一是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已经形成。这是由于高等教育中一个重要的转变是大学毕业生就业分配制度改革将大学毕业生推向了市场,作为一种资源,大学毕业生也要受价值规律的作用和影响,同样要通过使用价值和价值来判断,和供求关系紧密相连。就业状况的变化对培养大学生的高等学校提出了新的要求,也是对大学生及家庭的一种考验。目前,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流入就业困难群体。这一群体的教育程度普遍较高,容易冲动,有可能成为社会冲突的制造者。二是加大受教育不平等。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对于贫困家庭绝对是高投资,如果投资没有产生回报,势必影响人们对教育的投入,由就业问题引发公众教育投资的进一步拉大,会加大受教育的不平等,产生一系列社会问题。
2.青年农民工基数大,就业的稳定性不强国家统计局农村司的监测调查报告指出,2009年内我国外出从业6个月以上的外出农民工为14533万人,在本乡镇以内从业6个月以上的本地农民工为8445万人。据预测,未来几年,城镇新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劳动力每年都将达到1000万人以上。
随着城镇化建设的推进,大规模转移农村劳动力是中国解决“三农”问题、推进经济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十一五”期间,从农村劳动力供给看,虽然乡镇企业和进城务工转移了2亿人,由于土地容纳的农业劳动力有限,按1.7亿计算,则农村富余劳动力还有1.2亿以上。有资料显示,2010年,中国农民将减少至7亿人左右,这就意味着至少有近2亿农民要转移到城镇;另外,目前中国人均0.3亩以下包括完全失地的农民已接近5000万人,而且每年以百万级的数量在增加,这部分人的就业问题也是一个现实的压力。随着我国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需转移到非农领域,向城镇转移的规模会不断增加,而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大多为青年人。
由于找不到工作的农民工是不会长期滞留于城市中,并且农民工对条件较差的工作大多也可以接受,所以,相对于大学毕业生来说,青年农民工的就业率较高,但是就业质量不好,就业的稳定性不高,作为城市的一个边缘群体,他们属地位较低的收入阶层。农民工作为城市发展中的一支生力军,承担着城市中的很大一部分基础设施建设、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工作,为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已经逐渐成为城市生活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群体。然而,现实表明,由于种种因素,他们始终被排斥在城市社会的边缘,无法平等享有和城市居民同等的权利和待遇,无法顺利融入城市社会,成为真正的“城市人”。这不仅不利于城市社会的发展,而且严重地阻碍了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影响到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发展。目前,农民工群体的人口特征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就是农民工群体内部代际分化已经形成,主要表现为青年农民工群体已成为农民工群体的主体,他们占整个农村流动劳动力中的大部分,是农村劳动力中的高素质人员,更是未来城市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的后备劳动力资源。
监测显示[2],农民工外出务工目的地仍以东部地区为主,但在中西部地区的比重提高。经调查,进城务工青年年龄大多在18—28岁之间,文化程度普遍不高,以初中及以下学历为多。进城打工的主要目的就是想多挣点钱,增加家庭收入。据上海市金山区团委对来沪青年农民工的调查,[3]青年农民工就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青年农民工求职渠道基本依靠熟人介绍。
74%的青年农民工是通过亲戚朋友和老乡的介绍找到“目前这份工作”的,并且学历越低越是依靠这种关系(P=0),初中以下学历占80.6%,没有文化的农民工更是占到100%。通过分析发现,这一现象同来沪时间的长短没有关系,而同跳槽的次数、所从事的行业和工种有直接有关(P=0.008、P=0.000、P=0.000)。也就是说,跳槽的次数越多越是依靠熟人,反之,也是因为熟人之间的强关系,促使跳槽增多,工作环境和待遇逐步改善。
二是青年农民工的工作时间普遍较长。本次调查显示,外来务工青年平均每天工作时间在8小时及以下占少数,工作8小时以上的占绝大多数。
延长工作时间在农民工这里是较普遍的,每月的工作日在20以下的仅占13%。
三是青年农民工最大的烦恼来自于经济收入少。数据显示,农民工的收入大多在1000—2000元之间(77.8%),没有文化的农民工更是100%在2000元以下,1000元以下的占6.4%,虽然长三角地区规定了最低工资标准,可是目前来说全覆盖还需要一个过程和相关部门的监管。
四是青年农民工的社会融入度还有待提高。
关于“如果让您对目前的身份做一下定位,以下那种说法最符合您”的问题,选择“半个上海人”的比例为16.2%,选择“新上海人”的比例高达21.8%,选择“外地人”的比例为51.9%。关于“您离开家乡外出工作多久了”的问题,选择“四年以上”的比例高达41.6%,选择“三年左右”的比例为14.9%,选择“两年左右”的比例为18.6%,选择“一年左右”的比例为16.5%,选择“半年左右”的比例为8.4%。根据人口学关于居住在一个城市的时间达到半年以上的为常住人口,可以认为务工青年倾向于长期在上海生存的意愿和能力都是非常强的。
3.青年白领的职业压力大,对生存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当前,青年白领(本研究所调查的对象为工作3—5年的大学毕业生)在就业上的困惑与压力众所周知,作为扩招后的大学毕业生,在经历选择与被选择的矛盾冲突后,无论满意与否,最终都要选定某一职业,迈向社会,这无疑是人生的一大转折。大学毕业生由“自由人”向“职业人”的角色转换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他们的事业成败和价值定位。
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形势下,大学毕业生在职场能拚得一席之地已属不易,面对金融危机加剧下格外严峻的就业行情,早两年已就业的大学生更感庆幸。但是,生存压力普遍较大,不同群体存在较大差距,渴望破解发展瓶颈愿望强烈。作为高知识群体,当前白领青年的压力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社会上庞大的大学毕业生求职群体的压力。我国目前估计有约500万大学毕业生面临就业的困难。以上海为例,2009年上海高校共有毕业生15.8万人,而上海高校毕业生就业岗位需要数目的同期降幅超过20%,其中以金融、航运、国内贸易和部分制造业的降幅尤为明显,部分上海金融财经类、外语外贸类毕业生的需要数目同期降幅甚至超过了30%。社会上存在大量的待就业人员,对已就业的大学生来说会产生很大的压力,一些人有被后来者取代的危险,所以,不管目前工作如何,必须加倍珍惜,不能失去,而有跳槽打算的人就更会慎重,大多持保守态度。
二是用人单位工资持续走低的压力。在高校扩招后,随着大学生数量的大幅度增加,大学生就业供给大于需求。在供需定律的推动下,必然导致大学生的工资价格降低。上海团市委于2010年1月对毕业3-5年的大学生进行抽样调查显示,月工资在1000—2000元的占13.2%,2000—3000元的占21.1%。目前,毕业生工资中位数为2492元/月。据媒体测算,一个无房上海大学生要维持基本的生活水平,每月开销大概需要2000元左右。而在上海安家置业简直就是一个“遥不可及” 的梦想。可想而知,在中国一线城市,一个刚毕业大学生的经济状况可谓捉襟见肘。
三是就业稳定性下降的压力。大学生就业稳定性主要源于高等院校的培养机制,学校没有遵照市场为导向的原则培养大学生,致使学校教授的专业与劳动力市场的需求脱节。尤其是2003年以来,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稳定性呈现了持续下降的态势。另一方面,当前“先就业后择业”的就业导向,可能会导致大学生在首份工作选择上的轻率和盲目,降低了大学毕业生对专业对口的关注和重视。
这些因素综合在一起,共同导致了就业中的专业不对口问题,从而影响就业的稳定性。
二、促进青年就业的政策建议。
今后几年,城镇需要就业的人数每年仍将保持在2400万人以上。劳动力供大于求的基本格局长期存在。而在现有经济结构条件下,按经济增长保持8%的速度计算,新增岗位和补充自然减员只有1100万人,供大于求缺口在1300万人左右,矛盾十分尖锐。国际贸易摩擦、人民币升值压力等国际和国内宏观经济的变数,也将对一些地区和行业的就业产生影响。青年就业应得到格外的重视。政府部门首先要采取措施,缓解社会就业压力,促进青年成长。
1.加大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力度。
大学生就业难,技校生职场走俏,九成未毕业就被预订一空。但技校、职校不可能替代大学教育,当大学毕业生纷纷回潮读技校寻找就业出路时,拷问的就不止是教育体制,更深层次折射的是当前经济结构的问题。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中国一些重要产业目前仍停留在资本与劳动双密集阶段,接纳的劳动力是大批蓝领工人,对大学生需求有限。白领岗位需求不足,主要是因为我国的产业结构特别是第三产业不够发达造成的。第三产业特别是像金融、法律、理财、高级家政、高科技还有中高档的服务岗位需求不够,第三产业只占到全部GDP的36%-38%,而一般市场经济发达国家达到60%,甚至70%。从长远来说,只有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才能解决更多大学生就业问题,当我们的产业不再高度依赖于外向型,形成自己完整的产业链,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或许能缓解很多。
2.相应提高青年农民工工资水平和工作稳定度。
外来人口的就业情况直接决定了他们的经济地位。城市居民的工资与福利一直由政府有关部门做出规定,由用工单位强制执行。而外来人口则没有这样的规定,他们的工资完全由企业主说了算。由于中国现存巨大的就业压力以及企业主的短期行为,很多外来务工青年只能接受低薪。同时他们也没有城市工人合法的劳动权益,超时间工作、超强度劳动是城市农民工的普遍际遇。
青年农民工对于增加收入的期望很高,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增加农民工工资的迫切性。数据表明:收入不能完全维持生活的青年农民工比例较高,[4]因此,有必要适当地提高工资水平。具体的工资提高过程可以依照两个指标进行,一是农村以及小城镇生活水平提高幅度,二是国家经济的发展速度,客观上也要求劳动者的工资水平有所增加。
发展和完善政府部门等正规就业渠道,规范农民工非正规就业渠道,是促进青年农民工工作稳定的重要手段。对上海郊区的调查表明,青年农民工进城务工多是通过“亲朋好友介绍”、“偶然找到”、第三才是“职业介绍所”,要依靠法律规范非正规就业渠道,发展正规的农民工就业渠道。要建立全国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网,尽快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措施,使他们在国内任何一个地方都能够享受到公民待遇。其一是畅通就业信息渠道,在各地设立就业咨询中心,凡有用工必须提前发布公告,招工信息要透明,并开通全国联网,以帮助农民工有序流动,减少不必要的“盲流”。其二必须保证每一个公民有个人的社会保障账户,并实行全国通联制度,便于农民工的职业变动。总之,政府有责任采取有效措施规范就业市场,而不能把问题都推给市场。
3.建立大学毕业生最低工资制度。
大学生由于对市场缺乏足够认识,容易“眼高手低”。在职业搜寻的过程中,当意识到工作机会正在一个一个流失而竞争人数却在不断增加的时候,又丧失了冷静和理性,不顾一切地把自己“卖出”,这就天然地为用人单位降低薪水创造了条件。然而,政策空白也是大学毕业生起薪降低的原因之一。现在不少城市针对农民工制定了最低工资标准,对大学毕业生却没有相关规定,尽管上海制定了针对大学毕业生的工资指导价,但并未引起用人单位的重视,也不具有法律上的强制性。因此,建议制定大学毕业生最低工资制度,为大学毕业生提供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和事业发展的基础,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认同感和融入度。有人认为工资由市场决定,只要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就无可厚非,但为了约束企业的恶意行为,政府应有所作为。
4.鼓励灵活就业和异地就业。
近年来,国内的就业方式呈多样化发展趋势,灵活就业的比重不断上升,出现了非全日制就业、短期就业、季节性就业、家庭就业、派遣就业、远程就业、自营就业、临时就业等多种形式。这些相对灵活的就业形式主要吸纳的是青年群体。灵活就业方式在欧美得到承认和保护,并享受到多重优惠。而国内,目前的优惠政策偏重于解决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问题,对于诸如大学生自主创业和其他新增劳动力、灵活就业从业者的问题考虑较少。
应对吸纳失业人员或实现新增就业岗位的企业提供优惠政策,对青年非全日制就业、临时性就业、季节性就业等灵活就业形式,政府给予一定的暂时性补贴,以缓解青年就业问题。比如,上海的父母很不希望孩子出去,但是,如果政府能给他们一个保障,就是如果出去,户籍还可以保留,可以来去自由,这样他们就可以放心地出去工作。对于到中小城市、甚至到乡镇、农村,到基层去锻炼的大学生,几年后再回到上海再就业时有关部门可以提供优惠政策,以促进就业。
5.大学生创业的扶持工作还要加强。
大学生创业是缓解就业困难的有效方法,然而,现实的情况是大学生创业成功率非常低。问题在于:一是大学生创业有热情没信心,真正创业的大学生少。大学生创业热情来自于国家的大力支持和高校举办各种创业讲堂、创业比赛。可是,由于他们缺乏社会经验,创业高成本、风险又大,所以真正实现创业的大学生并不多。二是,大学生创业有氛围缺教育,多数大学生是没有创业经历的,急需一批创业指导老师,大学生创业有政策,但由于大学生对创业了解不多,申请时困难多。三是,大学生创业注重高科技轻“草根”。这是源于创业资金的申请门槛仍然较高,还得有科技含量等硬性条件,这导致了大学生创业不得不注重高科技而轻“草根”的现状。所以,加强大学生创业教育是当前急需要做的事情。通过创业教育使学生树立创业意识,有助于他们在初次就业时保持良好的心态,充分了解市场,寻找创业机会。要建立专门的创业指导机构,有专业的创业讲师队伍。要调整创业政策,更加切实可行,要多扶持立足于社区服务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大学生创业。发挥大学校区科研园区的优势,降低大学生创业的风险和成本。
注释:
[1]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新闻中心-中国网news.china.com.cn,2010-3-2.[2]国家统计局报告。新华社北京2010年3月23日电(记者刘铮)。
[3][4]曾燕波,杨健楠。外来务工青年城市融入与发展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10,(12):75-80.
第三篇:后金融危机时代的中国金融出路
后金融危机时代的中国金融出路
2011-09-21 11:31:04|分类:|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今天的中国,既是一个过渡、不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同时又是一个对世界经济稳定产生重大影响的非一般经济体。因此,我在新著《中国金融战略2020》中发问,能否用指导成熟经济体发展的金融理论,简单指导“过渡”经济体,帮助其完成由“不成熟”向“成熟”的飞跃?特别是在一个国家间利益博弈的世界里,对一个正在影响世界格局发生重大变化的国家而言,答案也许是否定的。这决定了必需对金融发展战略理论要有新的视角。那么,又应该从哪几个角度把握?这是美国金融危机后,中国在处理国内金融各项复杂的问题,包括对外金融中的汇率、资本管制、人民币国际化、国际金融秩序重建诸问题时的急迫需要,要有一个明确的战略发展理论的指导。
大道至简见真理。在纷繁复杂的国内、国际金融事务中,一个好的战略,必须能够以极其简洁明了的战略话语,统领整个金融发展的方方面面。战略不是诸多改革开放措施的简单罗列与堆积。缺乏清晰的战
略方向核心意图,就不可能是一个好的战略。< xmlnamespace prefix =“o” ns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从人类近几百年货币史看,伴随一个大国经济体地位的确立,出于本国经济不断发展的利益和稳定全球经济的双重需要,大国经济体的货币国际化,既是世界经济发展和大国兴衰周期过程中内生的重大课题,也是一个新生大国经济体必须正视的问题。
当前重要的,不是去反复阐明经过改革后应形成什么样的状态,不是向人们进行口号式、空洞式的改
革理想描述和“彼岸”是什么的情景告示,而是应该解决“桥和路”的问题。
作为金融战略研究方法的重点,除了作为结论,要指出今后“工作指标”意义上要“干什么”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基于历史的、理论的逻辑和国内外的现实,指出“为什么”要这么干。这是明确“干什么”的重要基础。也就是说,要去努力寻求体现中国金融未来历史的、理论的一致性、必然性及唯一性。理论形成的过程是一个抽象的过程。然而,现有主流货币与金融学理论又是发源于西方工业化国家,形成于西方主要发达经济体的崛起过程,主要抽象和解释于较为成熟的市场机制经济体。
因此,今天当人们把前人抽象的理论用于指导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指导具有“转轨、发展中、非中心货币且又是大国经济体”这样特征的中国,可以想象,要使这一理论真正具有指导意义上的真理性,自然要考虑上述特征因素对过去理论形成的干扰,同时,又要注意把当初西方在形成理论中曾被抽象掉的非主要相关因素,“重新相应放进”现实实践中,即要有其他经济、法律、政治、文化因素的“还原”。否则,就会出现该理论解释当今中国实践时的“走样”现象,就会出现为什么对中国30多年改革开放取得的骄人
成绩,始终存在一些西方金融理论难以解释的现象。自然,也难免出现在指导中国金融进一步发展意义上的隔靴搔痒的现象。
正如已故经济学大师保罗·萨缪尔森所说:从来没有一个百分之百的纯粹的市场经济。经济学是一门动态的科学。经济学往往似乎是在无穷无尽地处理新的困惑、问题和两难困境保罗·萨缪尔森:《经济学》,华夏出版社年版。正因为当今的经济与金融理论仍处于动态的、不断的发展中,因此若用动态的、不完全成熟的理论来简单指导非成熟市场国家——特别像中国这样具有转轨、赶超战略特性的国家——更要小心。
中国当前急需的是什么理论?需要的不仅仅是承认、肯定以上各位教授对成熟金融体系所作的客观的理论描述,更是对“如何尽快形成”成熟金融体系有指导性的理论。因此,这一理论必然是结合中国“转轨、发展中、非中心货币且大国经济体”特征的理论。严格地说,这个理论肯定是“发展过程”的理论与
方法。
战略既然是基于对未来的一种选择,但在可以预见的进一步全球化中的未来的不确定环境中,客观上既存在有利于中国经济发展的“正环境”因素,同样也存在不利于中国经济发展的“负环境”因素,譬如有缺陷的国际货币体系等。正是各种正、负环境因素的汇聚,体现为世界经济、金融运行的现行制度体系,核心又体现为由“中心货币”国家主导的、长时间历史沉淀的所谓“成熟的、国际通行的”金融制度体系。因此,发展中国家要研究金融战略,如果是简单模仿、抄袭和沿袭体现“中心货币”国家经济发展“结果”的、“成熟的、国际通行”的金融制度,在某些方面,往往会引发更多的不利于自身经济发展的“负环境”
因素。
特别是对于一个大国经济体来说,要实现由“金融弱国”转化为“金融强国”的“赶超”型战略,更不应简单奉行“拿来主义”。绝对不能以人家的“结果”,作为达到自己战略意图的“策略与手段”,简单一味维护现行有缺陷的国际经济和金融秩序;绝对不能不问时间与条件,拿人家“成熟机器”中的零部件“硬性”塞入自己“不成熟机器”中;绝对不能从已被近40年历史所证明的、现行以美元为主导的有欠缺的国际经济金融体系中,寻找简单模仿全球金融世界里最新出现的“时髦”制度与技术(自然包括各种
复杂的金融衍生品)。
研究服务于中国经济崛起需要的中国金融战略,既要在顺应与支持世界力量与格局重新组合大势中,抓住符合世界经济发展利益的中国金融发展机遇,又要尽可能避免未来“全球化趋势”的突然中断。在尽快发展中国金融实力的过程中,与相关各国齐心协力,努力促成在世界力量和格局发生重大变化时,实现
国际经济、金融秩序的有序重建,这是研究中国金融战略的世界意义。
从历史上看也是如此。反映人类有效经济活动的基本规则,如供求曲线,是永恒的,但是在人类社会处于大国兴衰、更替的漫长的历史转折时期,影响各国间经济力量剧烈变化的,已不仅仅局限于一些最基本的经济规则(当然最终决定力量必然是经济因素),个别事件的发生、偶然因素的累积,同样不可忽视。
面对未来动荡的外部环境,各国政府特别是大国政府间的博弈政策,将影响着历史的进程。加上不同国家民主力量、民主政治推进程度的不同,其博弈后政策偏离经济规则的不确定性也越大。就此意义讲,研究一国金融战略的难点,是研究国与国之间政策博弈中各种复杂组合的可能性。因此可以说,在世界力量发生重大变化和重组的大变革时期,迫切需要的不仅仅是体现现代经济学的主流理论,更需要能适应世界经济力量发生的变化,同时能维持世界经济秩序的指导理论,即需要的是能反映大国兴衰、更替的政治经济
学。
战略未必一定是带有敌意的。战略是战略制定方为谋取某种利益的计划,它同样可以在基本不伤害他者、寻求和谐的情况下实现。如历史上的英国、20世纪70年代前的美国,其某历史时期的经济发展,同样带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今天,在世界对21世纪中叶可能成为世界第一大国的中国的“预测”、“未知”和“不安”猜疑太多的状况下,中国更需要以清晰的和谐的金融战略昭示天下。这是“怎么研究”要回答的第四个问题:中国金融战略的谋划,同时要着眼于维护经济全球化趋势和全球包容性增长的主题。
第四篇:在今天这个人才竞争的时代
在今天这个人才竞争的时代
08中草药栽培与鉴定2班 吴希军 职业生涯规划SWOT分析
在今天这个人才竞争的时代,职业生涯规划开始成为在人争夺战中的另一重要利器。对企业而言,如何体现公司“以人为本”的人才理念,关注员工的人才理念,关注员工的持续成长,职业生涯规划是一种有效的手段;而对每个人而言,职业生命是有限的,如果不进行有效的规划,势必会造成生命和时间的浪费。作为当代大学生,若是带着一脸茫然,踏入这个拥挤的社会怎能满足社会的需要,使自己占有一席之地?因此,我试着为自己拟定一份职业生涯规划,将自己的未来好好的设计一下。有了目标,才会有动力。
二、自我盘点
我是一个当代本科生,(平时)是家里最大的希望——成为有用之才,性格外向、开朗、活泼,业余时间爱交友、听音乐、外出散步、聊天,还有上网。喜欢看小说、散文,尤其爱看杂志类的书籍,心中偶像是周恩来,平时与人友好相处群众基础较好,亲人、朋友、教师关爱,喜欢创新,动手能力较强做事认真、投入,但缺乏毅力、恒心,学习是“三天打渔,两天晒网”,以致一直不能成为尖子生,有时多愁善感,没有成大器的气质和个性。但身高上缺乏自信心,且害怕别人在背后评论自己。
三、解决自我盘点中的劣势和缺点
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虽然恒心不够,但可凭借那份积极向上的热情鞭策自己,久而久之,就会慢慢培养起来,充分利用一直关心支持我的庞大亲友团的优势,真心向同学、老师、朋友请教,及时指出自存存在的各种不同并制定出相应计划以针对改正。经常锻炼,增强体质,以弥补海拔不够带来的负面影响。
四、未来人生职业规划
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所学专业,在未来应该会向化学和英语两方面发展。围绕这两个方面,本人特对未来五十年作初步规划如下:
1、2008-2012年学业有成期:充分利用校园环境及条件优势,认真学好专业知识,培养学习、工作、生活能力,全面提高个人综合素质,并作为就业准备。(具体规划见后)。
2、2012-2014年,熟悉适应期:利用3年左右的时间,经过不断的尝试努力,初步找到合适自身发展的工作环境、岗位。完成主要内容:
(1)学历、知识结构:提升自身学历层次,从本科走向研究生,专业技能熟练。英语四、六级争取拿优秀、普通话过级,且拿到英语口语等级证书,开始接触社会、工作、熟悉工作环境。
(2)个人发展、人际关系:在这一期间,主要做好职业生涯的基础工作,加强沟通,虚心求教。
(3)生活习惯、兴趣爱好:适当交际的环境下,尽量形成比较有规律的良好个人习惯,并参加健身运动,如散步、跳健美操、打羽毛球等。
3、2012-2053年,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踏踏实实的贡献自己的力量,拥有一个完美的家庭。
五、结束语
计划固然好,但更重要的,在于其具体实践并取得成效。任何目标,只说不做到头来都会是一场空。然而,现实是未知多变的,定出的目标计划随时都可能遭遇问题,要求有清醒的头脑。其实,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山峰,雕刻着理想、信念、追求、抱负;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片森林,承载着收获、芬芳、失意、磨砺。一个人,若要获得成功,必须拿出勇气,付出努力、拼搏、奋斗。成功,不相信眼泪;成功,不相信颓废;成功不相信幻影,未来,要靠自己去打拼!
评估自我、确定短期和长期目标、制定行动计划和内容、选择需要采取的方式和途径四个步骤。首先进行自我评估,根据家长、老师和同学们的评价,借助于职业兴趣测验和性格测验,发现自己是一个较为外向开朗的人还是内向稳重的人,并对哪些问题较为感兴趣,如经济问题还是管理问题,或擅长哪些技能如分析,对数字敏感,语言表达能力等。也可分析出自己的一些弱点,她说:“一般的大学生抗压力能力,合作能力较弱,考虑问题深度不够,文字表达能力不佳。”
其次是确定短期和长期目标,长期目标一般是以后职业规划的顶点,或较高点也就是梦想,但要细化至具体工作,如毕业后进入国际知名管理顾问公司从事研究分析、咨询工作。短期目标设立一般是素质能力的提高,或有用证书或考试的通过和获取。
一年级为试探期:要初步了解职业,特别是自己未来所想从事的职业或自己所学专业对口的职业,提高人际沟通能力。具体活动可包括多和师哥师姐们进行交流,尤其是大四的毕业生,询问就业情况,大一学习任务不重多参加学校活动,增加交
流技巧,学习计算机知识,争取可以通过计算机和网络辅助自己的学习。为可能的转系、获得双学位、留学计划做好资料收集
及课程准备,多利用学生手册,了解相关规定。二年级为定向期:应考虑清楚未来是否深造或就业,了解相关的应有活动,并以提高自身的基本素质为主,通过参加学生会或社团等组织,锻炼自己的各种能力,同时检验自己的知识技能;可以开始尝
试兼职、社会实践活动,并要具有坚持性,最好能在课余时间后长时间从事与自己未来职业或本专业有关的工作,提高自己的责任感、主动性和受挫能力,增强英语口语能力,增强计算机应用能力,通过英语和计算机的相关证书考试,并开始有选择地
辅修其他专业的知识充实自己。三年级为冲刺期:因为临近毕业,所以目标应锁定在提高求职技能、搜集公司信息、并确定
自己是否要考研上。在撰写专业学术文章时,可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锻炼自己的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参加和专业
有关的暑期工作,和同学交流求职工作心得体会,学习写简历、求职信,了解搜集工作信息的渠道,并积极尝试,加入校友网
络,和已经毕业的校友、师哥师姐谈话了解往年的求职情况; 四年级为分化期:找工作的找工作、考研的考研、出国的出国,不能再犹豫不决,大部分学生的目标应该锁定在工作申请及成功就业上。这时,可先对前三年的准备做一个总结:首先检验自
己已确立的职业目标是否明确,前三年的准备是否已充分;然后,开始毕业后工作的申请,积极参加招聘活动,在实践中校验
自己的积累和准备;最后,预习或模拟面试。积极利用学校提供的条件,了解就业指导中心提供的用人公司资料信息、强化求
职技巧、进行模拟面试等训练,尽可能地在做出较为充分准备的情况下进行施展演练。
不少人都曾经这样问过自己:“人生之路到底该如何去走?”记得一位哲人这样说过:“走好每一步,这就是你的人生。”
是啊,人生之路说长也长,因为它是你一生意义的诠释;人生之路说短也短,因为你生活过的每一天都是你的人生。每个人都
在设计自己的人生,都在实现自己的梦想。甘肃农业大学是一个大的百花园,我只是百花园里一棵不起眼的小草,可小小草有
一个大大的理想,就让我在这里畅想一下自己的职业生涯吧
l 给自己一个理想
戴高乐曾经说过:“眼睛所看到的地方就是你会到达的地方。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决心要做出伟大的事。”因此,要使自己的人生精彩些,首先应给自己一个明确的理想,它有足够的难度,但又有足够的吸引力。你愿意为此全力以赴,那么
你就可能获得成功。
l 认识自己了解自己
小时候的梦想,从来就不曾遗忘,做个世上最美的白衣战士,在这个理想的激励下,我不断的努力,当我遇到困难和挫
折的时候,是它给了我力量和自信。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是我知道,一个人如想做好一件事,只有兴趣是不行的,尤其是对我将来的目标,不仅需要兴趣,还要学会宽容和真诚。
现代的人们生活在混泥土构建的都市丛林中,由于过于沉重的工作,事业,竞争压力等问题,常常伴有一种莫名其妙的疲惫感,自觉身体虚弱无力,即使经过休息也不易缓解。这就是所谓的健康状态,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更加注重身心健
康并且千方百计地想留住青春,永葆青春活力,防病的概念在人们的头脑中越来越占据首要位置,但由于环境污染的问题,人
民的健康受着很大的威胁,使得人们不知如何进行自我保护,尤需就会有供,健康咨询职业人士应该根据市场需求应运而生,对于健康咨询,目前还没有具体专门的机构,健康咨询,它是属于预防疾病的机构而不同于医院,人体健康应该把预防放在第一位的,所谓预防放在第一位,应该是句不同的体型、体质进行营养指导,从而达到平衡,膳食,合理营养的效果,这个供给
可以说是每个人度需要的。所以此行业有很好的发展前景,我对此充满了信心。
俗话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美是一件甜蜜的事情。”美丽“是多么华美的词语,现代对“美”的追求不仅仅是一种自我陶醉的简单行为,而是建立和寻找自信心的最佳方法,特别向往美丽的人是对生活充满信心的,因此,美总是与快乐、开心、甜蜜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对于美,热明明是追求和向往的,大超市、专卖店、美容院,各种各样的化妆品、护肤品琳琅满目,让我们应接不暇,究竟哪种化妆品更适合自己?自己究竟怎样护理自己的肌肤才能达到效果?如果选择不好,就会对皮肤造成一定的刺激,甚至损伤,这就需要在美容卫生职业者的指导下购买适合自己肌肤的化妆品。美是一个永久不衰的话题,纵观我们东方文明史,其实在中国的历代后妃传记中早已记载着那些讲究保养、追求青春肌肤、长生养气的后妃们的美容秘方,现代
人对于美容的追求,应该更贴近于对大自然的追求,在这方面,中医是最有潜力的,但是,美容业发展至今天,已经是竞争非
常的激烈,然而,追求是无止境的,尤其是对于美来说,更是无限制的,所以对于美容学方法的开发和研制更要求我们再努力
一步。技术、环境和服务仍然需要进一步提高。
随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有越来越多的人们更为注重自己的外在形象。无论是朝气蓬勃的年轻人,还是白发花甲的老年
人,都开始涉足整体形象设计这一领域,也许他们并没有自己的整体形象师,也许他们并不具备充足的经济实力,但是只要他
们拥有了提升整体形象的意识,最终会改变自身的形象,从而提高整体的精神面貌,由此与之相呼应的整体形象设计行业也随
之兴起,但由于起步晚、发展慢,这一新兴行业并没有得到巨大发展。这个行业中的人才可以选择更多的就业岗位,比如化妆品行业,媒体,广告,及服装等行业,未来的整体形象设计顾问可以到众多的工作岗位就任,因为他们有其他人所不具备的竞争优势,从目前市场需求来看,整体形象设计顾问供不应求,私人形象设计将在未来走俏。
1.每天好好学习,下次要过英语六级和计算机国家二级考试。
2.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每天坚持锻炼身体。
3.多和老师们在一起谈心,从老师那里获取人生的经验和教训。
4.从现在开始准备考研。
总之,坐而写不如站而行,用毛主席的话作为结束语吧:最无益莫过于一日曝,十日寒,恒为贵,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步骤1.先开始编织美梦,包括你想拥有的,你想做的,你想成为的,你想体验的。我要问你一个问题:“如果你知道不可能失败,你想要得到什么;如果你百分之百相信会成功,你会采取什么行动?”现在,请坐下来,拿一张纸和一支笔,动手写下你的心愿。在你写的时候,不必管那些目标该用什么方式去达成,就是尽量写。
步骤2.审视你所写的,预期希望达成的时限。你希望何时达成呢?有实现时限的才可能叫目标,没时限的只能叫梦想。步骤3.选出在这一年里对你最重要的四个目标。从你所列出的目标里选择你最愿意投入的、最令你雀跃欲试的、最能令你满足的四件事,并把他们写下来。现在我建议你明确地、扼要地、肯定地写下你实现它们的真正理由,告诉你自己能实现目标的把握和它们对你的重要性。如果你做事知道如何找出充分的理由,那你就无所不能,因为追求目标的动机比目标本身更能激励我们。
步骤4.核对你所列的四个目标,是否与形成结果的五大规则相符。(1)用肯定的语气来预期你的结果,说出你希望的而非不希望的。(2)结果要尽可能具体,还要明确订出完成的期限与项目;(3)事情完成时你要能知道完成了;(4)要能抓住主动权,而非任人左右;(5)是否对社会有利。
步骤5.列出你已经拥有的各种重要的资源。当你进行一个计划,就得知道该使用哪些工具。列出一张你所拥有资源的清单,里面包括自己的个性、朋友、财物、教育背景、时限、能力、以及其他。这份清单越详尽越好。
步骤6.当你做完这一切,请你回顾过去,有哪些你所列的资源会运用得很纯熟。回顾过去找出你认为最成功的两三次经验,仔细想想是做了什么特别的事,才造成事业、健康、财务、人际关系方面的成功,请记下这个特别的原因。
步骤7.当你做完前面的步骤后,现在请你写下要达成目标本身所具有的条件。
步骤8.写下你不能马上达成目标的原因。首先你得从剖析自己的个性开始,是什么原因妨碍你的前进?要达成目标,你得采取什么做法呢?如果你不确定,可以想想有哪位成功者值得你去学习?你得从最终的成就倒算,往你目前的地位一步步列出所需的做法。就你在第七条中找出的资料为你设计未来计划的参考。
步骤9.现在请你针对自己那四个重要目标,订出实现它们的每一步骤。别忘了,从你的目标往回订步骤,并且自问,我第一步该如何做,才会成功?是什么妨碍了我,我该如何改变自己呢?一定要记得你的计划得包含今天你可以做的,千万不要好高鹜远。
步骤10.为自己找一些值得效法的模范。从你周围或从名人当中找出三、五位在你目标领域中有杰出成就的人,简单地写下他们成功的特质和事迹。在你做完这件事,请你阖上眼睛想一想,仿佛他们每一个人都会提供你一些能达成目标的建议,记下他们每一位建议的方法,如同他们与你私谈一样,在每句重点下记下他的名字。
步骤14.列一张表,写下过去曾是你的目标而目前已实现的一些事。你要从其中看看自己学到了些什么,这期间有哪些值得感谢的人,你有哪些特别的成就。有许多人常常只看到未来,却不知珍惜和善用已经拥有的。所以我要告诉你,成功的要素之一就是要存一颗感恩的心,时时对自己的现状心存感激。
1、自我评价
也就是要全面了解自己。一个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必须是在充分且正确认识自身条件与相关环境的基础上进行的。要审视自己、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做好自我评估,包括自己的兴趣、特长、性格、学识、技能、智商、情商、思维方式等。即要弄清我想干什么、我能干什么、我应该干什么、在众多的职业面前我会选择什么等问题。
2、确立目标
确立目标是制定职业生涯规划的关键,通常目标有短期目标、中期目标、长期目标和人生目标之分。长远目标需要个人经过长期艰苦努力、不懈奋斗才有可能实现,确立长远目标时要立足现实、慎重选择、全面考虑,使之既有现实性又有前瞻性。短期目标更具体,对人的影响也更直接,也是长远目标的组成部分。
3、环境评价
职业生涯规划还要充分认识与了解相关的环境,评估环境因素对自己职业生涯发展的影响,分析环境条件的特点、发展变化情况,把握环境因素的优势与限制。了解本专业、本行业的地位、形势以及发展趋势。
4、职业定位
职业定位就是要为职业目标与自己的潜能以及主客观条件谋求最佳匹配。良好的职业定位是以自己的最佳才能、最优性格、最大兴趣、最有利的环境等信息为依据的。职业定位过程中要考虑性格与职业的匹配、兴趣与职业的匹配、特长与职业的匹配、专业与职业的匹配等。职业定位应注意:① 依据客观现实,考虑个人与社会、单位的关系;② 比较鉴别,比较职业的条件、要求、性质与自身条件的匹配情况,选择条件更合适、更符合自己特长、更感兴趣、经过努力能很快胜任、有发展前途的职业;③ 扬长避短,看主要方面,不要追求十全十美的职业;④ 审时度势,及时调整,要根据情况的变化及时调整择业目标,不能固执己见,一成不变。
5、实施策略
就是要制定实现职业生涯目标的行动方案,要有具体的行为措施来保证。没有行动,职业目标只能是一种梦想。要制定周详的行动方案,更要注意去落实这一行动方案。
我们向往着美好的明天,所以一直为着心中的那个梦而奋斗。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换个角度理解,就是对我们心中的那个蓝图的描绘。我们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规划,就是给自己的梦想插上翅膀。远大的理想总是建立在坚实的土地上的,青春短暂,从现在起,就力争主动,好好规划一下未来的路,去描绘这张生命的白纸。
一、自我盘点
1、兴趣爱好:
业余爱好:读书、听音乐、体育、画画心中偶像: 周恩来、比尔.盖茨
喜欢的文学作品:《红楼梦》、《战争与和平》、《老人与海》、《平凡的世界》喜欢的歌曲:《爱拼才会赢》、《水手》、《我的未来不是梦》
2、优势盘点:
从小生活条件坚苦,让我养成了不怕苦的精神,创业是一个坚苦的过程,在这个漫长坚苦的过程中,它将是我唯一的,也是最宝贵的财富。乐观,开朗,而且,我口齿伶俐,胆大,有一股不服输的屈气。
3、劣势盘点:
因为来自农村,没有经济基础,决定了我的事业起点相对言要低,而且,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任何工作经验,各类荣誉证书太少。做事不够细心,有时候也比较怀疑自己的能力,惰性较大。
二、解决自我盘点中的劣势和缺点
当劣势和缺点成为了你前进道路上的障碍时,就应充分得用你的优点,让其把你带出围障;虽然恒心不够,但可凭借那份积极向上的热情鞭策自己,久而久之,就会慢慢培养起来,充分利用一直关心支持我的庞大亲友团的优势,真心向同学、老师、朋友请教,及时指出自存存在的各种不同并制定出相应计划以针对改正。
三、社会环境分析
1、一般社会环境: 电子、网络铺天盖地,知识信息飞速发展,科技浪潮源源不绝,人才竞争日益激烈,形形色色人物竞赴出场,不禁感叹,这世界变化好快。
2、特殊社会环境:(将要从事的职业行业的环境。)
六、职业生涯规划
1、学习生活规划
在这个高科技的社会,计算机以成为了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英语更上让我们无处不体会到它的重要,因此,在大学的学习规划上,我将这两科作为学习的重中之重。在学习的同时,还努力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大学一年级:了解大学年活,了解专业知识,了解专业前景,了解大学期间应该掌握的技能以及以后就业所需要的证书。大学二年级:要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通过计算机应用2级考试;熟悉掌握专业课知识。
大学三年级:着重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交际能力、动手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同时极锻炼自己得到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尽量多体验兼职,积累工作经验,大学四年级:目标应锁定在工作申请及成功就业上,积极参加招聘活动,在实践中检验自己的积累和准备。积极利用学校提供的条件,强化求职技巧,进行模拟面试等训练,尽可能地做出充分准备。
2、近十五年的目标
2012-2015年:利用3年左右的时间,经过不断的尝试努力,初步找到合适自身发展的工作环境、岗位。
2015-2019年:贮备资金,积累经验;
2020年:了解市场行情;
2021年:筹划资金,办理相关的手续,准备建立公司;
2022年:拥有自己的公司
3、求职计划
(1)学位证书、资格证书,是我们求职的敲门砖,是一个公司招聘人才的首要条件,因此,我们要在大学生期间,拿到相关的证书。
(2)公司招聘人才看的不仅是文凭和证书,更多的是注重的个人的能力与素质,所以,我们在大学期间学习的同时,还在注重的是个人素质的提高和能力的培养。
(3)对于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经验的缺乏是一个很突出的问题,要想在众多应聘者中脱颖而出,就要在变方面占优势才行,所以,我们还要在大学生活中积累更多的工作经验,这一方面可以通过兼职来实现,但在其过程中,要懂得总结经验。
(4)一定要在大四之前把简历制好,留下更多的的时间来找工作。
(5)要时刻关注招聘信息,积级参加招聘活动,在公司选择我们的同时也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公司。
七、结束语
任何目标,只说不做到头来都会是一场空。然而,现实是未知多变的,定出的目标计划随时都可能遭遇问题,要求有清醒的头脑。一个人,若要获得成功,必须拿出勇气,付出努力、拼搏、奋斗。成功,不相信眼泪;未来,要靠自己去打拼!实现目标的历程需要付出艰辛的汗水和不懈的追求,不要因为挫折而畏缩不前,不要因为失败而一蹶不振;要有屡败屡战的精神,要有越挫越勇的气魄;成功最终会属于你的,每天要对自己说:“我一定能成功,我一定按照目标的规划行动,坚持直到胜利的那一天。”既然选择了认准了是正确的,就要一直走下去。
在这里,这份职业生涯规划也差不多落入尾声了,然而,我的真正行动才仅仅开始。现在我要做的是,迈出艰难的一步,朝着这个规划的目标前进,要以满腔的热情去获取最后的胜利。
第五篇:二十一世纪是人才竞争的时代(模版)
二十一世纪是人才竞争的时代;二十一世纪是数字化,信息化的时代;二十一世纪也是知识经济爆炸的时代。作为在校的大学生。我们深深的感受到:祖国对我们的期待和希望。我们仅仅只有一颗忠贞,奉献的心是不够的,还应有扎实的本领,精强的才干,这样我们才能够以汗水和毅力换取非凡;才会把美好的理想变成现实。那我们作为大学生应该怎样学好扎实的本领,精强的才干呢?面对客观社会环境的残酷性,决定了知识的重要性。我方认为在校大学生积累知识更重要。
第一,从大学生自生的价值取向来看,积累知识更重要。大学堪称“知识的殿堂”大学生在浩瀚的知识海洋中汲取着有关政治,经济,伦理道德,美学,心理等等多方面的知识,更为重要的是,知识是大学生形成各种价值观的主要途径,不仅如此,知识价值观既是大学生学习的决定因素,也是自我观念和学习行为的决定因素,知识价值观在大学生价值体系中可谓“处于核心地位。”因此知识的积累更重要。
第二,从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来看,积累知识更重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竞争在日逐俱烈,知识以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知识的作用推到社会发展的前沿。往前进一讲,作为在校大学生,我们毕竟要走向社会,要服务社会,这样我们的人生价值在社会上才能得以体现,所以我们要积累坚实的知识。
第三,从反证法的确角度来看,积累知识更重要。首先,我要表明,人格的塑造是人生的终级目标,人升一世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塑造一个具有鲜明个性的人格,人格的塑造贯穿了人的一生,综上所述,我方认为积累知识比塑造人格更重要。所谓“鹰击长空,鱼翔海底,万类霜天竞自由。”让我们直面这个知识的时代吧!
大家好,今天我方的观点是塑造人格更重要。所谓人格,据《康熙词典》的权威解释:就是一个人的道德品质,是人气质、能力、性格等的总和。不可否认,人格有优劣之分,但我们所说塑造大学生是的人格就是要塑造大学生的健康人据此,我方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我方观点:
第一,健全人格是积累知识的前提,积累知识是健全人格的手段,健全人格有利于积累知识,如果一人人格健全,那么他的各个方面都会趋向键全,有着良好的心态,学习起来也会思路开拓,聚精会神,学习的效果也会提高的,而一个人格不健全的人,他拥有丰富的知识,但他拥有的所谓知识就很有可能成为他争名夺利的武器,危害社会的工具。
第二,积累知识是为塑造人格而服务的,人的知识源于教育,这点不可否认,但是教育就是单纯的传输教育吗?不是啊,教育的最根本的目的是塑造人格,以使得个人人格与社会人格相统一。在校大学生在毕业之后大部分都会走向社会,然而那些拥有健全人格的大学生才是整个社会的需要,社会价值趋向的多元化,要求我们首先做一个好人,做人是基础,连人都做不好.其他事情就是空谈。
第三,塑造人格是百年树人的功业。我们的周恩来总理,以他完美的人格魅力激励了几代人的热情,感染了世界许多国家的人,其感染力连他的政敌都为他折服,难道这些都是因为他的知识吗?不对,一个人的知识是有限的他更多是凭借他人格魅力,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人投入祖**亲的怀抱,为国家奉献一切争取抗战的胜利,他的人格魅力远远大于的工人知识。所以作为一个面向21世纪的优秀人才,必须德才兼备,一个人如果志大才疏,固然成不了才,但是没有优秀的品格,则更难以成就一番事业,我们坚信,德胜才是君子,才胜德是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