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现状_问题与建设_何慧芳

时间:2019-05-15 03:28:5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广东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现状_问题与建设_何慧芳》,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广东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现状_问题与建设_何慧芳》。

第一篇:广东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现状_问题与建设_何慧芳

《科技管理研究》

2013年05期

广东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现状、问题与建设

何慧芳 胡品平

(广东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广东广州510033)摘要: 从对广东省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的现状研究入手,分析广东省科技与文化融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快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步伐的相应政策与建议。关键词: 文化;产业;科技;融合发展

当前,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科技的飞速发展,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竞争态势已发生深刻变化。文化作为意识形态的核心价值要素,已成为未来世界各国和地区政治竞争的主要力量。分析全球文化发展现状,发现以下特征: 一是文化与科技融合不断加快。主要由信息技术和数字技术改造提升传统文化产业的同时,还催生了网络社交、文学、数字内容、虚拟娱乐、新媒体等一大批文化新业态。科技已融入渗透到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消费的各个环节,已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引擎。二是文化产业已成为发达国家的支柱产业,产值占GDP 比例普遍高于10%,例如,美国文化产业在其产业结构中仅次于军事工业。三是国际文化产业竞争愈加激烈。由于文化产品具有高附加值和高科技含量等新经济特征,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形成了完善的文化传播体系,文化产品向全球覆盖,对我国民族文化产生了一定的冲击。

从全球文化产业发展格局来看,我国文化与科技融合还相对滞后。一方面文化产业领域核心技术和高端装备国产程度较低,进口依赖程度较高。据文化部的报告显示,2011 年我国文化领域高端装备占比达到72%,导致我国文化产品生产成本昂贵、文化服务效率低下,提高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的难度增加。另一方面文化和科技融合不足。大量相关科研成果闲置,没有与文化领域实际需求结合,同时缺乏既通晓科技,又熟悉文化的综合型人才,文化和科技融合精品少,严重影响了我国文化自身的创作力、传播力和感染力。未来相当一段时间,我国文化科技发展面临着重大的战略机遇。一是全球文化产业处于高速发展时期,相关标准尚未健全。我国可以抓住文化技术体系具有集成性和应用性的特征,在文化领域技术水平相对落后的情况下,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集成创新和应用创新,促进文化领域科技水平和产业体系整体的跨越发展。二是我国具有巨大的文化产品需求市场和产业空间。根据2011年统计,我国人均GDP 超过4000 美元的省

《科技管理研究》

2013年05期

份共有25个。按照国际水准,此阶段文化产业将成为主要的经济增长点。同时,我国庞大的人口数量为文化产品消费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三是我国拥有发展文化科技的基础条件。近年来,我国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发展迅猛,三网融合步伐不断加快,拥有一批文化科技领域成果,“文化+ 科技”的国际知名企业不断涌现,为我国文化科技发展奠定了基础。四是文化产业具有鲜明的区域特性。一般来说,外来文化在我国扩展难度较大,这为我国文化科技和文化产业发展留下空间和机会。同时,在我国巨大的文化资源和消费市场的基础上,通过推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弘扬中华文化,掌握文化发展主导权,加快提升我国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因此,针对广东经济大省,研究分析文化科技融合问题,探寻未来文化科技融合重点,对于加快全省省文化产业发展,培育文化新业态,加快全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提升文化服务水平具有重大意义。发展现状

近年来,广东在推动文化产业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时,注重发挥文化与科技相互促进作用,积极探索有效途径,大力推进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培育文化新业态,以科技提高文化产业发展水平和文化事业服务能力,完善文化创新体系,提升文化自主创新能力,提高文化产业装备水平和科技含量,促进传统优势文化产业改造升级,推动文化新兴业态成为新的增长点,取得了明显成效。

1.1 文化新业态蓬勃发展

广东大力推动文化领域运用现代高新科技,发展文化新兴业态,取得显著成效。一是以数字出版、动漫游艺、创意设计等为代表文化新业态快速增长。近年来,广东数字出版产值年均增长超过30%,网络游戏、网络音乐产值年均增长超过20%,动漫产值2010年增长更是达到了42%,成为推动全省文化产业增长的强劲力量。2011年,广东数字出版产值达250亿元,约占全国的20%;动漫总产值106亿元,约占全国35.3%;网络游戏总收入152亿元,约占全国35%;网络音乐收入12.7亿元,占全国比重55.2%。二是以服务移动终端、网络为主的新媒体发展异军突起。南方广电传媒集团、深圳广电集团(CUTV城市联合电视台)、华视传媒等发展的手机电视、地铁电视、车载移动电视、网络视频、户外媒体等在全国发展早、影响大。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的数字传媒系统、电子阅报系统、LED 联播网、手机报等初具规模;深圳华视传媒拥有国内最大的户外数字移动电视运

《科技管理研究》

2013年05期

营联播网,所运营的公交移动电视资源占全国81%,地铁电视占100%。

1.2 传统文化产业改造升级不断加快

近年来,广东省通过推动文化企业广泛运用数字、网络信息等高新技术,提高装备水平和科技含量,培育核心竞争力,实现转型升级。一方面,推动广播影视、新闻出版、演艺娱乐以及印刷复制、游戏游艺设备制造等运用数字、网络等高新技术,改造生产流程,提高文化创作、生产、传播等环节的科技水平,提升文化产品的科技含量,目前,广东省已完成近600 万家有线电视网络数字化双向改造,占总数的50%。另一方面,推动各类文化企业走“文化+ 科技”路子,运用先进技术,创新文化生产方式,开发文化与科技结合的新产品,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目前,广东具有传统优势的文化产品和设备制造业科技水平不断提高,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初步实现了由加工型向精密制造型升级。深圳华强集团、华侨城、易尚展示等传统文化企业,通过文化与科技融合,开发出文化新产品,实现由传统文化产业转型升级。

1.3 文化科技创新体系不断健全

广东省通过加快建立文化科技创新体系,推动文化企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在广播影视、新闻出版、文艺演出、数字娱乐、文化创意等领域,催生了一批文化科技型企业。根据省科技厅的统计,截至2011 年底,全省文化领域的科技型企业300 多家。如广州励丰文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集成声光电和控制技术,在文化表演艺术、文化设施建设、文化休闲旅游、展览展示科技、城市景观建设、演艺娱乐领域提供创新的解决方案与全流程的技术服务。广州欧科地理信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采用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将地理信息系统应用于文化传承和保护。深圳华强文化科技公司开发了大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目前拥有148项国内外专利,公司“环幕立体电影”系统打入了包括美国、加拿大在内的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深圳雅图数字视频技术有限公司在文化产业领域拥有专利技术116 项,其中关键发明专利90 项。广州网易计算机公司、珠海金山公司成功开发多款网络游戏,拥有多项技术专利。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深圳报业集团积极向全媒体转型,成功开发了一批数字传媒技术。南方新媒体发展公司建立了国内最早的电视新媒体产业。

1.4 文化领域科技创新不断取得突破

《科技管理研究》

2013年05期

广东省积极推动文化领域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一批重大技术研发取得突破,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据不完全统计,近3年(2009年~2011年)浙江省申请文化领域发明专利819项。数字出版方面,广东自主研发的三大核心技术——多媒体复合关联编码MPR 技术、语义智能搜索引擎技术、OED 电子纸电泳技术引领全国、与世界同步,目前已进入产业化阶段。数字多媒体方面,广东省广播电视网络公司研发的高清互动电视、智慧家庭多媒体网关、IPTV、视频网络电话等技术已进入实用阶段;深圳广电集团作为广东省“三网融合”试点单位,发展有线交互业务、高清互动业务以及各项“三网融合”技术等取得突破性进展。省广晟资产公司研制的数字音频DRA技术已成为国际标准。深圳华强成功研制环幕4D电影、悬挂式球幕电影、巨幕4D电影等十多种特种电影,自主研发了三维程控威亚、立体子弹时间拍摄系统、电影级鱼眼拍摄系统、环幕立体拍摄系统等拍摄设备。金山软件公司研发的3D网络游戏引擎技术,被国家科技部列为863重点计划项目,给国内用户提供了完整的游戏创作系统。

1.5 文化科技融合发展环境不断优化

广东省积极推进文化科技融合发展的载体建设,构建文化交易、会展和投融资平台,健全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的服务体系。国家级高新区成为文化科技融合发展的主要载体,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园被认定为首批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近年来,广东省成立了广东省南方文化产权交易所、深圳文化产权交易所,开通运营文化产业综合服务平台—“百川网”;举办深圳文博会、中国(东莞)国际动漫节、中国国际新媒体影视动漫节等文化会展,为引领和展示文化科技融合成果发挥了积极作用。省文资办等单位与相关金融机构签订授信总规模1340亿元的战略合作协议。加快组建规模为50亿元的广东省文化产业投资基金,贯彻落实银发[2010]94号文件,与人民银行广州分行等九个部门制定下发《关于金融支持广东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实施意见》(广州银发[2011]52号),解决文化企业融资难问题,全省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环境日益优化。存在问题

近年来,广东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得到长足发展,文化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加强。然而,从全球文化竞争格局来看,广东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仍存在不少问题。

《科技管理研究》

2013年05期

2.1 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不足

由于文化与科技融合尚处起步阶段,缺少文化领域与科技领域交流信息平台,很多文化领域的导演、创作者、传播者不知道用什么技术更好地对文化进行彰显,很多科技工作者又不知道自身掌握的技术如何植入文化领域,相关科研成果与文化领域实际需求结合不够紧密,导致对文化资源的高科技开发手段不足和文化科技装备不足,各类高科技电子产品对文化内涵的植入不深等现象。

2.2 文化领域科技创新不足

虽然广东积极推动文化领域科技创新,在部分领域也实现了重大技术突破。但是全省文化科技创新体系有待完善,文化领域研发机构、公共服务平台、文化科技类孵化器等欠缺。根据统计,2009 年~2011年,全省300家文化领域科技企业,仅申请专利819件,每家企业每年申请量不到1件。文化领域的核心技术和高端系统装备国产化不足、进口依赖度高,造成文化产品制作成本昂贵、文化服务效率低下,制约了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如广州励丰科技有限公司通过集成技术,创新设计提升文化展现形式和水平,但是其采用的不少舞台装备、演艺设备仍是进口的。

2.3 文化科技融合支持政策不足

虽然广东在建设“文化强省”中出台了部分文化产业扶持政策,但相对于北京、上海、浙江、安徽等地,广东文化与科技融合支持政策不足,目前尚未出台文化科技融合的专项政策。更不像部门省市除了设立专项资金外,还将在土地供给、税收优惠、人才激励等方面给予文化科技企业重点支持。如西安市设立了规模为3000 万元的文化和科技融合专项资金,沈阳市设立了规模为4000 万元的文化科技融合发展专项资金。同时,广东文化与科技融合工作机制尚未建立,对省委宣传部、省科技厅、省文化厅、省新闻出版局、省广电局等部门政策资源的整合力度不够。

2.4 文化科技人才供给不足

调研中,企业普遍反映缺乏既通晓高科技,又熟谙文化的复合型人才,难以创作出民族文化与高科技手段高度融合的文化精品,影响了广东文化自身的创作力、感染力、表现力和传播力。一方面,由于当前尚未建立对文化领域人才的认定办法,当前适用的技术职称评定办法与文化领域人才的专业造诣、工作业绩不

《科技管理研究》

2013年05期

相适应,不能有效引导文化领域人才成长。另一方面,高层次、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文化人才难以引进,导致广东文化科技影响力不高。推动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的建议

2012年7月,中宣部将会同科技部、财政部、文化部、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联合发布《文化科技创新工程纲要》,实施文化科技创新工程,加快推进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广东下一步要按照中央和省委的部署要求,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和《广东省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纲要(2011年~2020年)》,加快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步伐,大力推动文化创新,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3.1 大力培育文化新业态

广东省应将文化元素和文化服务植入科技产品,大力丰富信息产业的发展生态和产品结构,重点打造数字出版发行、网络增值服务、三网融合、动漫网游、创意设计、数字演艺、科技文化会展、高科技文化装备、文化地理与智慧旅游等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加强虚拟现实技术的集成应用,促进虚拟会展、在线体验等新业态发展。加强文化信息资源互联互通、虚拟博物馆及文化信息地图建设,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业等业态的深度融合。打通并优化传统文化产业链,拓宽文化产品传播渠道和形式,实现“文化畅通”。加强数字内容版权保护、内容集成、存储、分发及传输等技术攻关,推动数字内容技术应用和产业化。创新基于版权的数字内容服务模式,促进数字内容服务新业态的形成和发展。

3.2 实施一批文化科技融合重点工程

建设一批文化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在省级以上高新区、特色产业基地、文化创意产业园、专业镇和省重点布局的功能新区,实施一批具有特色的示范工程,形成文化科技融合集聚区。打造一批骨干文化科技企业,围绕着文化企业科技创新,在数字出版发行、网络增值服务、三网融合、动漫网游、工程设计、数字演艺、科技文化会展、高科技文化装备、文化地理与智慧旅游等领域,选择一批创新性强、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企业作为重点培育的骨干企业。建成一批文化数字资源库,推动文化内容、素材数字化,促进数字文化资源库建设。重点建设广东地方文化特色数字资源库等。推出一批在国内外有较强影响力的新兴媒体,加强互联网、智能终端等新兴媒体建设,做强重点新闻网站、移动媒体,形成一批在

《科技管理研究》

2013年05期

国内外有较强影响力的综合性网站和特色终端。

3.3 健全文化科技创新体系

依托广东省南方文化产权交易所、深圳文博会和高交会,促进文化科技知识产权和产品交易。重点在文化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和文化科技企业集聚城市,构建新型演艺文化传播服务平台、文化旅游服务平台、文化艺术品交易服务平台、数字内容服务平台、数字版权交易服务平台、动漫游戏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文化产业融资服务平台、文化科技信息交流平台等;积极推动专业研究院、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和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在文化科技领域形成一批专业技术创新平台和公共科技服务平台。

3.4 加快文化领域核心技术研发

聚焦主要文化产业形态,有针对性地突破文化产品生产、传播、消费等环节的关键技术和集成应用技术,重点开发数字动漫制作、数字音视频和高清影视制作、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网络出版、语义智能搜索等关键技术,加强研发文化领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技术标准、关键元器件和装备,推动若干重大文化科技成果实现产业化。加大智慧家庭研究的扶持力度;推动一批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在全省统一标准的基础上,争取成为国家标准和全国技术服务中心。

3.5 加大文化科技人才培养引进力度

加强文化科技复合型人才培养。实施“岭南文化名家工程”,加大对文化科技高层次人才培养引进工作力度。加快组建广东文化产业职业学院,结合文化科技融合发展需要设立相关专业。探索建立文化新业态人才职称评定和职业资格认证机制,开展动漫网游等文化科技领域的职称评定和职业资格认证工作。对做出突出贡献的高层次文化科技人才,经有关程序可破格参加高级专业技术职称评定,不受学历、资历等要求;申报专业技术资格时不受单位性质的限制,而公益性文化科技事业单位急需引进紧缺的高层次人才,可按有关规定设置特设岗位,自主聘用。

3.6 完善文化科技融合政策体系

研究出台《关于推进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探索文化与科技融合路径,建立文化科技创新体系,制定促进文化科技融合发展的经济政策,在土

《科技管理研究》

2013年05期

地使用、税费减免、资金投入、人才引进等方面予以支持,全面提升文化科技创新能力。成立省文化科技创新工程联席会议,由省委宣传部、省科技厅牵头,省文化厅、省广电局、省新闻出版局等部门共同参与,健全文化科技跨部门合作发展新机制,形成有利于文化科技融合发展的工作体系。

《科技管理研究》

2013年05期

参考文献

[1]王志刚.推进文化科技创新加强文化与科技融合[J].求是,2012(2): 1-3 [2]刘琦岩.推进科技与文化深度融合支撑引领文化产业发展[J].甘肃科技,2012(1):3-4 [3]祁述裕,刘琳.文化与科技融合引领文化产业发展[J].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1(6): 2 - 3 [4]张贵书.浅议文化与科技的融合[J].杭州(周刊),2011(10): 7 - 8 [5]梅松文.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几种模式[J].炎黄纵横,2008(10): 14-15 [6]牛维麟.文化与科技融合促新兴文化创意产业发展[J].北京观察,2012(1):3-4 [7]祁述裕,刘琳.文化与科技融合引领文化产业发展[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1(6):4-5 [8]张鳌.科技与文化融合,多媒体是最好的黏结剂[J].华东科技,2012(2): 3-4 [9]李勇.加快文化融合科技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发展[J].福 州党校学报,2012(1): 7 - 8 [10] 张世俊. 强化科技支撑作用加快文化产业发展[J]. 甘肃科 技,2012(1): 27 - 28 作者简介: 何慧芳(1981—),女,广东韶关人,助理研究员,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产业经济;胡品平(1983—),男,江西临川

第二篇:科技与企业融合发展建议

制约科技与企业联合发展的因素与建议

一、科技企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经过三十余年的发展,我国科技企业市场经济大潮中,不断发展充实。作为商品经济的产物,已经成为了国民经济的“半壁江山”。其作用与地位日益显现,主要表现在:

1、社会就业的主要渠道。容纳众多就业人员稳定一支庞大的产业队伍。这将对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民族关系等起到很好的影响和作用,对缓解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与扩大就业的矛盾具有重要意义。

2、科技创新的重要源泉。注重科技人才培养、产学研结合,在科技创新、技术开发等方面意识强、行动快,成为名副其实的技术创新生力军。

3、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工业化和城镇化过程都离不开科技企业规模化发展。面向市场,多重融资模式,与科研机构联合产生联动效应,直接增加地方财税来源。

二、制约科技与企业联合发展的因素

1、政策制约。国家对科技园区和企业孵化器建设缺乏统一的宏观指导,政策滞后于发展。如目前我国农业科技园区和孵化器建设基本处于自由发展阶段,多部门介入,缺乏统一的宏观管理和政策引导,有时造成一些地方盲目发展,一哄而上,规划布局不合理,重复建设,造成资源、资金的浪费,影响资源区域优势利用和发挥。

2、决策制约。科技园区和孵化器设计和建设可行性分析不成熟,有

时脱离实际的倾向,申报许多项目,盲目从国外引进成套设备、工艺和管理系统,但由于缺乏配套设施、相关技术和管理人才,或不符合当地自然资源条件,或运行管理成本过高等原因,许多引进设备不能达到设计运运能力,造成投资建设脱离预期目标。

3、技术制约。科技园区和孵化器所孵化企业的产品结构不近合理,科研机构支撑企业发展的长效机制不健全,体系不完善,科技优势显现不出,市场竞争能力弱。没能实现高新技术的密集和体现高产值、高收益的效果。

4、机制制约。企业孵化器的运营主体应是企业。目前,一些地方政府对科技园区的运营干预过多,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企业管理运营机制发育不成熟,重政绩展示、轻效益实现,导致部分科技园经营效果欠佳,发展后劲不足。

5、投入制约。科技孵化器建设资金不足,财政支持力度不够,资金使用分散。投资规模有限,资金使用的效能缺乏前瞻性、全局性,资金的聚合聚合效应不够。

6、科技与企业开发认识的错位。随着科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虽然科研单位逐渐转变了科研经费“等、靠、要”的思想。但受传统思想的影响,一种观点认为,科研单位应该始终“以研为本”,做好科研工作是科技人员的根本任务,科技与企业开发关系不大,仅仅是科研单位的辅助性工作,其产生的效益不能直接改善科研单位设施、条件,研发资金及条件改善主要还是依托政府支持;另外一种观点认为,科技产业化建设是个复杂过程,并且受资金、市场运作机制、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等诸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加之科技人员主要从事科研

工作,缺乏产业创业工作经验,对产业经济过程中的市场竞争、经营风险等容易形成畏难情绪,没有过多精力参与企业创业工作,不宜过度强调和开展产业化工作。

7、人事管理互动机制不完善,影响科技人员服务企业积极性,科技成果推广、转化率不高。人才作为经济发展的基本要素已成为产业活动最有活力的“第一资源”。科研事业单位,长期以来人事管理形成行政思路,难以满足符合市场经济规则的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产生和成长,人才的流动机制不完善,没有配套人事关系管理和福利保障的缓冲区,专门从事科技研发、推广的科技人员职称待遇没有完备的保障机制,这就增加了科技人才创业的风险,也不利于优秀人才投入产业战线,制约了产业化建设和快速发展。

三、促进科技与企业相互融合发展的建议

1、加大税收调控力度。一方面要制定有利于科技企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措施,积极发挥税收政策在拉动投资、科技产品结构转型、产业升级、克服瓶颈、促进创业等方面对企业的发展的正面促进作用,尽量减少税收政策调控的时滞性、局限性等负面作用。另一方面,要积极借鉴先进税收政策,建立科技研发支撑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

2、加大财政对科技创新与成果推广支持力度。设立企业科技创新孵化基金,鼓励科研机构与企业联合研发科技产品,营造科技与企业联合互利、发展的政策环境,使产学研结合形成互动、良性的机制,谋求共同生存和发展。

3、加大金融帮扶力度。改善科技与企业联合融资环境,优化改进支持企业科技创新、技术改造信贷政策,建立和完善风险控制、分担和补

偿机制,健全科技创业投资机制,不断促进科技与企业联合,推进科技成果向市场转化。

4、凝聚共识,注重发挥科技资源优势,强力推进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形成以高校和科研院所为主体,以企业科技研发中心和科技企业为纽带,以一批具有区域科技示范基地、园区和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为载体的科技创新体系,打破传统科教单位用人机制,整合各方科技力量,搭建“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科技研发平台。重点培育科技示范型企业,建设好科技示范基地,重点支持科技创新团队,营造科技团队服务企业良好环境,鼓励科技人员带着成果服务于企业创新,逐步形成以科技劳动报酬、知识产权、股权分红等多要素分配机制,稳定科技与企业联合的科技研发团队。

5、构建科技与企业创新体系建设的产权制度。科研单位要从企业产业发展长远目标考虑,加强自主知识产权创新体系建设,盘活科技资源,实施资源优化配置和重组。依托科技成果优势参与企业重组,创建具有技术优势、市场竞争力、抗风险的科技型企业,使科技为企业持续发展提供技术储备和支撑,以企业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科技产品向“高、精、优”发展,提高市场竞争力,达到科技与企业联合双效目的。

新疆农科院科技产业办 2012年11月21日

第三篇:推进文化科技创新 加强文化与科技融合

推进文化科技创新 加强文化与科技融合【求是·文化】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从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增强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的高度明确指出:科技创新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引擎。要发挥文化和科技相互促进的作用,深入实施科技带动战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决定》对如何推进文化科技创新提出了一系列具体要求和明确部署。

一、科技创新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引擎

文化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支撑。长期以来,科技创新给社会生产方式、全球竞争格局带来重大变革,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并从文化的内容、形态、传播与影响等各个方面,不断推动文化的发展与演变,成为文化发展的重要引擎。

科技创新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断丰富文化的内涵。科学技术作为社会智力发展的一个方面,既是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文化的重要体现形式和载体。科技创新在不断提高人类认识自然、顺应自然、改造自然和利用自然能力和水平的同时,也在不断完善人类的知识体系、创新人类的思维方式、丰富人类的精神世界,从而不断丰富文化的内涵。

科技创新是社会文化形态演进发展的催化剂。人类文明的进步、社会的发展是伴随着科技的进步而不断演进发展的。从狩猎文明、农耕文明到工业文明,再到今天以工业化、信息化高度发展为特点的后工业文明,技术的每一次革命性突破,都推动着社会及其文化形态产生一次深刻的变革。

科技创新是促进新型文化业态形成发展的核心动力。现代科技的发展和应用,在不断衍化出一批批千姿百态的科技消费产品和服务的同时,也无时不在塑造和影响人类文化的内容与形态。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运用高新技术创新文化生产方式,培育新的文化业态。正是留声机、摄影、电子、光纤通信、无线电通讯、激光照排,以及CD、VCD、DVD等技术和产品的发明,使音响、电影、广播电视等文化行业得以形成。以动漫、网络游戏、手机游戏、手机媒体等为代表的新兴文化业态,已逐渐成为继IT产业后最具潜力的产业之一。

科技创新使文化表现形式更加多姿多彩。数字化技术、网络技术、新型显示技术等高新技术在文化领域的广泛应用,大大丰富了各类文化产品的表现力,显著增强了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演艺会展、休闲娱乐等文化行业的发展活力。数字影像、声光多媒体、LED显示、数字三维虚拟展示等诸多高新技术的应用,明显提升了传统演艺、会展及大型文化传播活动的表现形式和感染力。3D、4D、电脑特技等数字技术在电影制作中的应用,大大丰富和增强了人们对传统影视产品的感受和体验,同时也为影视业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二、推进文化科技创新是我国文化发展繁荣的迫切需要

党的十六大以来,伴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科技对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起到了突出作用,文化发展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就。目前,我国电影产量由2003年不到100部上升到2010年526部,跃居世界第三位;2010年电子出版物已居世界第二位。广播电视村村

通工程已覆盖全部行政村和20户以上通电自然村,文化信息资源工程已覆盖全国75%行政村。科技创新引领了广播影视、新闻出版、文艺演出、动漫娱乐、数字创意、网络原创等文化产业迅速发展,催生了一大批文化科技融合的创新型企业,推动了我国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但与发达国家相比,目前我国文化科技发展仍存在一些明显的不足和问题,最为突出的是文化与科技的融合不够。一是科技对文化发展的支撑不够,尚未形成支撑和引领文化发展的科技支撑体系。二是文化发展需求对科技创新的带动不足,关键技术装备和软件系统主要依赖进口,核心技术的国产化率相对偏低。三是文化与科技融合的体制机制有待完善,文化体系的科技意识不强、科技体系对文化不精通,导致多年来我国科技与文化各自发展、融合不够。

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科技保持快速发展态势,信息化进程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能不能紧紧抓住信息化深入发展的历史机遇,推进文化科技创新,加强文化与科技的融合,使主流文化占据新媒体阵地和文化传播的制高点,关系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能不能得到广泛传播、深入人心,关系到我国文化产品能不能更有力地影响世界、造福人类。为此,我们必须把文化科技创新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上,促进文化与科技相融合,用先进技术传播先进文化,催生新的文化业态,不断增强我国文化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三、大力推进文化科技创新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加强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共性技术攻关,以先进技术支撑文化装备、软件、系统研制和自主发展,重视相关技术标准制定,加快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提高我国出版、印刷、传媒、影视、演艺、网络、动漫等领域技术装备水平,增强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这为我国推进文化科技创新指明了方向。我们要紧紧围绕文化各重点领域,抓住一批全局性、战略性重大课题,加强对文化发展重大科技问题的攻关,进一步发挥科技创新对文化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大力提升文化产品的创作力、感染力、表现力、传播力和影响力。

提升文化产品的创作力。针对图书出版、广播影视、演艺会展、娱乐休闲等领域多种形式文化产品的创新创意需要,创作内容和形式丰富多彩的文化产品,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一步提高对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形成的文化遗产的认知、保护、传承和开发;加强对人类文明发展历程中留下的丰富文化遗产和素材资源的充分提炼和梳理;利用数字化、网络化等科技手段,开展各类文化资源数据库、素材库、信息库的建设和共享利用。

提升文化产品的表现力。利用数字、网络、3D、4D、高清、多媒体、虚拟展示、激光显示等多种高新技术,创新文化产品及服务模式;推动有关科技领域先进、共性、关键技术成果向文化领域的转化应用;提高支撑相关文化产品和服务创新所需的核心技术、软件、装备的自给率,加强相关标准与规范建设。

提升文化产品的传播力。加快数字、网络、移动等各类先进通信技术的转化应用,进一步构建传输快捷、覆盖广泛、双向互动,可管、可控、可信的现代传播体系,不断开发基于数字、移动、网络等具有不同传播、接收、显示特点的新型文化产品,缩小不同区域、不同文化阶层、不同人群间信息与机会不均等的“数字鸿沟”;促进数字出版、娱乐休闲、远程教育等新型文化服务产业链的形成与发展,进一步提高文化的传播力。

提升文化安全和文化管理能力。信息技术的发展使网络无处不在,公众自发参与各种形式的文化传播与互动活动空前活跃,全球性的文化交流更加广泛,外来文化的表现力不断增强,对于我国文化建设的影响日益明显。因此,保障卫星、广播、电视、网络等通信渠道的传输安全,加强网络文化信息管理,应对不良信息(色情、暴力、反动)等给文化安全带来的挑战,已成为当务之急。必须大力加强文化科技相关理论和技术的系统研究,充分运用信息化、网络化的高新技术成果和手段,加强对各类文化资源的管理和开发利用,促进文化产业健康发展。

四、实施文化科技创新工程,加强文化与科技融合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科技部等相关部门将以组织实施国家文化科技创新工程为抓手,进一步加强政府对文化科技发展的支持与引导,加强文化科技发展的战略研究与顶层设计,推进文化科技创新,加强文化与科技的融合,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强化文化产业发展的科技带动作用。聚焦文化演艺、影视动漫、新闻出版、文化旅游、网络文化、创意设计等主要文化产业服务形态,整体布局产业链,有针对性地突破文化产品创意、生产、传播、运营、展示、消费等各个环节的关键技术和集成应用技术,提高文化制作与展示行业软件系统及装备的国产化率。运用现代高新技术改造传统文化产业、培育新兴数字文化业态,推动文化产业集群发展。创新服务模式,并在文化服务领域开展应用示范。

提升公共文化事业科技服务能力。针对文物、民俗、宗教等各类典型物质与非物质中华文化遗产保护的需求,突破文化资源保护关键技术,促进高新技术与陶瓷、漆器、织造、印染、雕刻等中国传统工艺有机结合,加强对中华传统文化资源数字化保护和开发利用。促进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等网络化文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推动全社会公共文化资源共享,提高国民文化消费力。研究新型网络学习模式,开发新型电子书包,建立中华传统文化和汉语言教育与学习公共服务平台,向广大青少年宣传中华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利用现代网络技术手段,构建网络化国际文化交流服务平台,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架设国际文化交流的桥梁。

以基地为依托、项目为载体,促进文化与科技融合。依托国家高新技术园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等建立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把重大文化科技项目纳入国家相关科技发展规划和计划,促进文化与科技创新资源与要素互动衔接、协同创新。健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文化技术创新体系,培育一批特色鲜明、创新能力强的文化科技企业,支持文化与科技相互融合的产学研战略联盟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完善学科体系,加强文化科技复合型人才培养,形成一批具有科技与文化融合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队伍。

优化文化与科技相互融合的外部环境。积极探索跨部门文化科技合作新机制,形成有利于文化科技发展的工作体系。加强文化科技合作制度、指标体系和调查方法的研究,逐步探索建立一套适用于评价文化科技发展速度、发展水平、发展潜力以及投入产出效益的评价指标体系。重视文化产品,特别是数字文化产品等各类新型文化产品的知识产权保护,促进有关法律法规的建立完善。加强文化科技创新的宣传和知识普及,在全社会形成支持文化科技创新的良好氛围。

第四篇:浅谈公安文化发展与建设问题

浅谈公安文化发展与建设问题

任何文化,都有它发生、发展的历史,都有它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公安文化历经几十载也从昨天走到今天,公安文化的重要作用和深远意义越来越被人们所认同。面对当今公安文化的格局状态,面对未来公安文化建设与发展的趋势,有一些非常现实的问题需要我们的思考和探讨,本文就公安文化研究的背景与视野问题、公安文化建设与发展的战略性思考与战略性定位问题、公安文化建设与发展要以人文精神为底蕴等问题,提出我的几点思考和判断。

一、公安文化研究的背景与视野问题

公安文化研究的背景与视野问题。文化,这一概念从来就含有动态性的复合特点,公安文化也是如此,任何文化都有它生成的基因和程序,公安文化也是如此。公安文化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特定的时代背景和特定的社会文化土壤,因此,我们研究和探讨公安文化问题,无法回避的是它与现实社会的密切关系,与时代的文化背景关系,公安文化与外界不是绝缘的,而是在任何一个时间横断面上都呈现着横向的吸收和扩展的态势,它与外界不断地借鉴、感染、撞击、融合和扬弃,它不是一个孤立的封闭的体系,而是一个动态的开放式体系。因而,我们在对公安文化进行建构时,视野一定要开阔,要把建构的目光投射在时代的背景上,投放在整个社会结构的大坐标体系中,要宏观地、整体地把握公安文化建设问题,转变当前公安文化研究的视野不够开阔,关注的目光多限于公安机关内部,多限于它的内在结构和内在功能,缺乏全方位把握问题的学术视野和研究格局。

当我们转换视野,在一个更开阔的时空背景下审视公安文化的时候,公安文化呈现出许多新的不断随着时代变化着的特点,如它的神圣性、厚重性、兼容性、实践性、开放性、承受性和过滤性等特点,体现出了公安文化的外在功能和价值。公安文化是实践性的,在实践过程中,它是一种行为准则、行为模式、行为规范,表现为它对社会伦理、道德、风俗、民情的承受性;可消解、析疑各种文化形态的过滤性;对人生哲理和时代精神的兼容性等。在现实生活里,每一个人都处在一定的社会网络中,一切思想方式、行为方式及日常生活方式都要受到周围社会关系和文化环境的制约和钳制。也就是说,我们每一位公安民警都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中生活,无时无刻不在接受社会文化的影响和熏陶,因此,民警的思想、感情、性格、行为等,总是带有一定社会文化的模式特征。社会文化对民警的影响,一方面,表现在行为规范上,民警也是社会的成员,要在社会中生存和活动,其行为要符合社会规范,在社会中确定自己的身份和地位。另一方面,社会文化造就人的心理和人格,人类的正义感、是非感、审美感、羞耻感、罪恶感以及认知、情绪诸如此类的道德与良心、伟大与崇高、鄙俗与渺小等人格,都是社会文化赋予的,一个人愈是接受先进文化的教化,人格愈高尚,伟大的文化造就伟大的人格。可以说,文化对人的心理、品德、性格的影响是最深层的社会化。

在当今世界文化形态、价值取向日益多元化的趋势下,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任何一个社会的文化形态,都不是单一的、纯而又纯的,总是存在着主流文化、亚文化、反文化等多种文化形态,还存在一些带有愚昧、颓废、低级、庸俗等色彩的落后腐朽文化。我们公安民警处在与境内外各种违法犯罪分子斗争的第一线,精神压力大,接触社会消极因素多,容易受到落后腐朽文化的侵蚀,因此,应努力加强公安文化的过滤性功能,充分发挥公安文化所具有的对社会种种文化现象的析疑、排斥、改造、认同、滤出纯洁、促成升华、消解负作用的功能。公安文化建设要特别强调弘扬主流文化、引导亚文化、遏止反文化,用先进文化占领公安机关的文化阵地。

公安文化是一个历史范畴,它与时代发展相一致,公安文化与社会发展的互动关系说明了只有那种适应时代发展需要、推动社会前进的文化,才能称之为先进的公安文化。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凝聚为积极向上的民族精神,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则对民族精神产生负面的影响;优秀的外来文化为民族精神增添新的养料,消极的外来文化冲击民族精神。因此,公安文化的建设,不能简单地等同于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累加,而是要进行积极的整合。

我们在整个社会文化系统中,探索公安文化的特点,是为了找到既符合社会客观现实,符合时代精神,又符合公安机关自身实际;既具有实效性,又便于操作的文化育警、文化强警的途径和方法。公安文化是一个动态的复合的系统工程,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内涵,要直面时代的新要求,发展新观念,增添新内容。公安文化不是一个孤立自足的整体,公安文化是一个与时代完整呼应的整体,离不开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环境,离不开时代的文化背景,它包含着鲜明的政治内涵,体现了时代精神,汇入中国改革发展的历史进程,因此,不能把公安文化建置于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环境之外,置于时代精神和文化背景的视野之外。否则,它必然是脱离客观实际,不完整、不健全的。

二、公安文化建设的战略性思考与定位问题

公安文化建设与发展的战略性思考和战略性定位问题。随着公安文化建设的蓬勃发展,我认为迫切需要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上,对公安文化的建设与发展进行战略性思考和战略性定位。这里所谓的战略性思考是指对如何实施文化强警、文化育警的战略部署,如何探寻文化强警、文化育警的有效途径,如何规划公安文化的建设,如何既向科技要警力,也向文化要警力等问题进行前瞻性的、深刻的、全面的研究。由此而言,所谓战略性定位就是找准公安文化建设与发展的核心点,这个核心点是把公安文化建设定位在她是综合警力的重要构成要素上,定位在公安文化也是警力上。

对公安文化是一种警力的战略性定位,为公安文化的研究与探索提供新的思路和坐标系。我们知道,公安文化是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安文化作为积极的、健康的、向上的先进文化,直接影响民警的思想、精神,激发民警的热情和斗志,塑造民警的人格和信念,对民警的素质和公安队伍的建设产生决定性的作用。公安文化作为文明智慧的结晶,可以为公安事业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这些正是体现和说明了公安文化是一种警力。

如果说中华文化是国魂,那么公安文化就是警魂。我们知道,公安文化是一个系统工程,作为一个系统,它包含着四个子系统,并构成由表及里的四个层次,即表层的物质文化、浅层的行为文化、中层的制度文化和深层的精神文化。这四个小系统形成了公安文化由表层至深层的有序结构。物质文化最为具体实在,属于表层;行为文化是一种活动,处在浅层;制度文化是观念形态的表现形式,是人与物的结合部分,位属中层;精神文化是观念形态和文化心理,层次最深。这四个子系统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的。物质文化是文化的基础,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是在此基础上产生的;行为文化是文化的外壳,它是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动态反映;制度文化是文化的关键,它把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统一为整体;精神文化是主导、是中心,它决定其他文化的变化和发展方向。由此说来,公安文化作为一种警力体现为一种合力,即对民警的价值取向及行为取向是一种导向力;对民警的思想和行为是一种约束力;是把民警团结起来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公安文化塑造警魂,影响民警的思想意识,其中包括理想信念、价值观念、行为取向、哲学信仰、法律意识、道德规范、审美情趣、心理习惯等。公安文化有时是无形的,但它的作用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无形的比有形的重要、软件比硬件重要”。在新世纪,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文化对经济建设和整个现代化事业的推动作用日益凸显,在市场经济背后,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就是经济规律;同时还有一只看不见但不能忽视的手,那就是文化。世界500强企业的发展进程已经表明,文化是一个企业获得成功的关键动力,更是组织管理中一座有待挖掘的富矿!

公安文化作为一种警力,还体现在智力因素(科技、教育等)、精神力量(理想、道德、价值观等)、环境效应等方面。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民素质的提高和人才资源的开发”,“必须着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可以说,警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高低决定了警力的强弱,公安机关要完成打击犯罪、维护社会稳定的双重任务,越来越依赖于警察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警察队伍的战斗力,“更多的是取决于警察智力资源的开发,取决于警力系统中智力资源、知识资源的含量与配置”。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未来的竞争将主要是人的竞争,而人的竞争从某种角度上讲就是文化的竞争,所谓“文化是明天的经济”的认识,也预示着一个文化竞争时代的到来。所以,必须依靠文化的强大作用,提高民警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而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得以国民素质和智力为核心的人力资源成为国家最宝贵的财富。在这种情况下,先进文化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标志。积极进行文化创新,搞好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是保持我国经济增长后劲、提高综合国力的内在要求。相对而言,公安文化作为一种强大的内在驱动力、一种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必然成为综合警力的重要标志。

公安文化也是一种警力,还体现在管理效能上。我们知道,公安管理是一种科学,也是一种文化,公安文化的管理效能是以一定的管理理念、管理方式、管理行为来影响和规范民警的思想、行为,体现为一种感召力、凝聚力、行为约束力、目标导向力,公安文化表现为一种精神文化、管理文化、行为文化、学识文化和科技文化,它的核心效能是促进公安队伍严格执法、热情服务,提升公安民警忠诚、公正、服务、效率的品质。我们知道,现代组织管理模式已经完成从“经验”到“科学”再到“文化”的3次跃迁,这其中的成败经验与教训非常值得我们借鉴。在当今市场经济的汪洋大海中,企业文化力、商业文化力、金融文化力,特别是城市文化力的崛起,成为一种社会发展的趋势,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这就是经济时代的特征。“文化管理”被认为是当今全球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巅峰境界,也是思想政治工作介入组织管理活动所能达到的最高层次。在这方面,公安文化的拓展空间和建设领域是相当广阔的,可谓是任重而道远。先进文化建设对促进经济增长,增强综合国力,参与国际竞争,培育民族精神,提高人的素质,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具有基础性、战略性作用。面对未来的世界,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将越来越突出,因此,我们除了要认识公安文化自身的重要作用,更重要的是应认识公安文化在推进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三、公安文化建设要以人文精神为底蕴

公安文化建设与发展要以人文精神为底蕴。人文精神是整个人类文化所体现的最根本的精神,或者说是整个人类文化生活的内在灵魂,她以追求真善美等崇高的价值理想为核心,是一种文化的价值标准,是在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中,一种对人的生存、价值、权利、命运的注重与关怀,她关注并维护人在现实世界中的价值与意义,关注人的价值理性、道德情操、理想人格和精神境界等。人文精神主张以人为本、尊重人的价值、维护人的权利、实现人的目标,探求更符合人类理想的生活方式,体现人类对人生理想和价值意义的追求与确认。可以说,人文精神是公安文化的核心和灵魂,缺乏人文精神的公安文化其发展和建设必然缺乏后劲,缺乏人文精神内涵的公安文化活动必然流于形式,达不到应有的功效。

以人文精神为底蕴,体现在公安文化建设中,就是以警为本,既要从严治警,更要以情待警。在公安文化中,人是最重要的因素,民警的思想道德、警务技能、精神面貌决定了公安文化的整体水平。因此,公安文化建设必须以警为本,一切为了民警,尊重民警,关心民警,爱护民警,保证民警的心理健康,关怀民警的情感世界,促进民警的感性、知性和理性的全面的发展。调动民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民警去追求更为科学的人文精神、人生价值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拓展、丰富民警的人生价值内涵,帮助民警建构文明、健康、和谐的社会生活方式。帮助民警正确认识和把握公安工作的规律,提高工作效率。通过人的建设,不断增强公安队伍的凝聚力、提高公安队伍的战斗力。

以人文精神为底蕴,体现在公安文化建设中,就是以民为本,既要保障人权,也要尊重人权,把执法为民的思想根植于每一个警种、每一个民警身上,落实到每一个执法环节中,切实做到人民公安为人民。公安文化的建设与发展要从增进人民的感情入手,从深入开展宗旨意识和群众观念的教育入手,从打牢执法为民的思想基础入手,将人文精神融入到各项执法工作中,让民警“真正把人民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人民群众的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第一考虑,把人民群众的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带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去执法、去工作,坚决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要满腔热情地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高效服务,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急需的事情着手,继续推出便民、利民的措施”。公安文化建设中要以民为本就是积极探索有效机制和方法,防范和杜绝“发生伤害群众感情、漠视群众疾苦、侵犯群众利益的行为”,努力把握公安文化的丰富人文精神内涵,牢固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观念,使公安文化建设真正具有针对性、实效性。

公安文化建设与发展要以人文精神为底蕴,就是要把人文精神内化为民警的精神品格。人文精神总是直接地体现在人的人格力量、人格素质上,它可以表现为道德、良心、意志等,虽然并不等于道德、良心和意志,但它是道德的依据,良心的根基,意志的支撑点,而这些又是公认的人格的主要构成要素。正如我在前面谈到的,在现实生活里,我们每一个民警都在一定的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中生活,无时无刻不受到一定社会文化的影响和熏陶,在社会的实际运行中会遇到许多矛盾、失衡、失序的问题,如当今的中国还存在着“物欲化倾向:重物质,轻精神;粗俗化倾向:向原始的、本能的方向复归;冷漠化倾向:灵魂的瘫痪;躁动化倾向:情绪化和非理性;无责任化倾向:无兴趣、无所谓、无意义;浮夸虚假化倾向:经济功利性取向”等不健康的社会心理和精神危机问题。因此,公安文化建设就是要大力弘扬人文精神,提升民警的精神品格,注重民警坚强意志的砥砺,高尚品格的培育,使民警以健康的人格承担时代所赋予的重任。

公安文化建设与发展要以人文精神为底蕴,就是要在公安文化的建设与发展中,形成自己的文化特色,建构自己的人文精神;就是要提倡深度的精神文化,提倡人文关怀,提倡诗意的追求,批判社会文化中一切浅薄的、庸俗的、丑恶的东西。所谓深度的精神文化,是一个民族的优秀文化与世界的优秀文化交融的产物,它追求意义和价值,深度的精神文化的主要特征,就是它的人文的品格。公安文化中的人文精神建构,决不能割断它与中国历史的、现实的人文精神的深层关联。因为人文精神首先是指凝聚在各种文化运作中的有关人的存在、本质、价值和意义的哲理性认定,所以,在当代历史条件下来建构人文精神,既需要对体现在传统中的人文精神作出深刻的批判和解构,又需要对当前人类历史发展的时代特征展开清醒的反思和认知,并对公安的现状有整体的把握,达到历史--文化--哲理的特定视野融合,这样,公安文化中的人文精神建构才能既有理论上的澄明性,又有现实中的直接性。

总之,公安文化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及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的文化,是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提高民警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任务的文化,是以培养民警良好的价值共识、正确的道德意识和科学的理想追求为目标的文化,是体现新世纪公安队伍建设的特点和发展方向的文化,是统一民警思想、锤炼民警意志、提升民警精神品格、鼓舞民警斗志的文化。公安文化的影响和作用是基础的、根本的,也是持久的,其价值具有广泛性、深刻性、长远性。我们要增强建设公安文化的自觉性,要在全球化的大视野下,立足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全局,探讨公安文化建设与发展的新思路、新方法、新途径。

最后,我想说:公安文化如风,公安文化如水,公安文化强警、育警润无声。

第五篇:广东新型城镇化现状问题与对策

广东新型城镇化现状问题与对策

发布日期:2014-12-09 阅读数:

内容摘要: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城镇化水平由1978年的16.3 %上升到2013年的67.76 %,城镇的规模和人口不断扩大,城乡经济快速增长,产业结构与人口就业结构升级优化,社会事业快速发展,社区环境与生态建设较大改善。本文对广东新型城镇化现状特点、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对策。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现状 问题 对策

一、现状及特点

(一)城镇化发展处于较高水平。

广东城镇化经过20世纪末高速发展后,进入21世纪达到较高水平。2000-2010年,广东城镇人口比重上升了10.52个百分点,平均每年提高1.05个百分点。2013年末,全省城镇人口7212万人,城镇化水平为67.76 %,比全国高14.03百分点,分别高于江苏、浙江、山东省3.65、3.76、14.01个百分点,仅低于京、津、沪三个直辖市。参照美国城市地理学家诺瑟姆城市化发展进程三个阶段的研究理论,目前广东城镇化已进入中后期的发展阶段,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城镇化率达84%,已进入城镇化发展的成熟阶段。

(二)人口就业结构不断优化。

随着广东经济迅速发展和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大量劳动力从农村涌向城镇,从第一产业转向第二、三产业,劳动力就业结构和产业构成发生了很大改变,二、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大幅度提高。2013年广东全社会从业人员中,三大产业构成为23:42:35,二十多年间,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下降了30多个百分点,而第二、三产业分别上升了15个百分点左右。从GDP构成看,2013年全省三大产业构成为4.9:47.3:47.8,第一产业比重下降了近20个百分点,二、三产业分别上升了10个百分点,人口就业结构与经济结构变化一致。

(三)城镇建设步伐加快。

在城镇体系建设方面,全省已逐步形成珠江三角洲地区率先发展、东西两翼稳步发展、粤北地区加快发展的区域格局,以及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目前广东有400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2个,200-400万人城市2个,100-200万人城市7个,50-100万人城市6个,20-50万人城市4个,小城镇1132个。在城市基础设施方面,各地加大城镇建设投入力度,城市市政公用设施日益完善,全省建制镇建成区面积30多万公頃,城市燃气普及率94.93%,城市自来水普及率97.62%,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为88.09%,人均城市道路面积13.42平方米,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5.82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7.17%。统计表明,广东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等指标均高于全国水平。

(四)城镇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水平提高。

城镇普通中学在校学生人数由2000年的461万人增加到2013年的625万人,高等学校在校学生人数由2000年的30万人增加到2013年的171万人。广东积极解决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问题,2012学年,广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300.6万人,有158.5万随迁子女入读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占总数的52.7%。医疗卫生方面,全省城镇地区卫生事业机构、床位数和卫生技术人员有较大幅度增加,人均拥有的医疗卫生资源增加。在社会保险方面,2000年全省参加基本养老保险3215.18万人,2013年末增加到4183万人;2000年参加全省医疗保险5043.22万人,2013年达9179.75万人。

(五)城镇化拉动效应明显。

城镇化发展拉动广东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和城乡居民收入的不断提高。统计调查数据显示,2013年广东人均GDP达到58540元,比2010年增加13804元,增长23.58%。城乡居民收入稳定较快增长,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不断提高,2013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09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1669元,分别比全国高22.76%和31.17%;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24133元,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8343元,分别比全国高33.91%和25.91%。城市居民人均居住面积由2010年的34.13平方米提高到2013年的34.57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由2010年的29.23平方米增加到2013年的33平方米。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6.7%,农村居民家庭为49.0 %,广东城镇家庭达到了相对富裕水平,农村家庭已达到小康水平。

(六)粤东西北地区城镇化进程加快。

十二五时期,随着“双转移”战略的逐步推进,粤东西北地区常住人口增速开始快于珠三角,导致全省人口分布格局和城镇化发展开始发生改变。2013年粤东西北地区人口城镇化率分别为59.38%、40.45%和45.98 %,分别比2010年提高1.67、2.78和1.69个百分点,同期珠三角地区提高1.31个百分点,粤东西北地区特别是粤西地区的城镇化进程加快,省内城镇化水平差距开始有所缩小。

二、存在主要问题

广东新型城镇化过程中,伴随城镇人口大量增加和城镇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出现不少问题和矛盾,有的问题和矛盾显得相当突出。

(一)大部分外来人口还不能享受本地的基本公共服务。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全省6903万城镇人口中,户口不在本地的有3000多万人,外来人口占城镇人口一半以上。近年来,尽管广东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解决流动人口权益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由于广东是外来农民工最大的集中地,外来人口数量庞大,很多外来人口未能在教育、就业、医疗、养老、保障性住房等方面享受城镇居民的同等待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报显示,2.5亿农民工参保率还比较低,多数农民工子女无法入读全日制公办中小学校,大部分地区未将农民工纳入住房保障对象,城镇中外来人口与本地人口在基本公共服务方面还存在较大差异。一方面,在珠三角地区,由于无法在短时间内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城镇内部出现本地人口与外来人口新的二元矛盾;另一方面,在农村地区,留守儿童、妇女和老人问题日益凸显,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新的问题。

随着外来务工人员经济收入的逐步提高,举家迁移的情况增多,越来越多的外地小孩要在城镇地区上学读书,更多外地老年人要在城镇安度晚年,外来人口集中珠三角城镇地区,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将面临着更大的压力。

(二)城镇中外来人口收入水平和生活条件处于较差状态。

目前,大量在城镇中工作和生活的外来人口是从事一些较低层次的工作,劳动强度较大,收入处于较低水平。其中,广东农民工平均每周工作时间达50个小时,农民工的劳动强度偏大,但农民工的收入远低于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水平。从居住条件看,多数农民工在城镇买不起房子,只能住在集体宿舍或出租屋,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处于较恶劣状态。多数外来人口生活在城市底层,是处于“半市民化”状态,融入城市的难度较大。

(三)城镇规划建设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由于大量人口聚集于珠三角地区以及珠三角地区城镇在短时间内迅速发展和扩大,导致大城市和珠三角人口过度集中,小城镇发育不良。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看,广东小城镇人口占全省城镇人口的比重为24.19%,低于同期全国39.72%的平均水平和江苏的36.32%、浙江的39.24%。广东小城镇镇区人口增长缓慢且规模偏小,基础设施薄弱,综合承载能力不足,集聚产业和人口的能力十分有限。同时导致数量庞大的人口集中到大城市,使珠三角城市人口急剧膨胀,珠三角地区已成为全国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人口大量集聚往往造成交通拥堵、住房紧张、环境恶化、失业率上升等一系列大城市问题的出现,给社会管理带来较大压力。

三、加快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发展主要目标是稳步提升镇化水平和质量,缩小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差距,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全部常住人口。《广东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中规划,到2020年,全省将推动1300万农业转移人口及外来务工人员落户,力争全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3%左右,着力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广东新型城镇集化的首要任务。

(一)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加快农民工和外来人口的融入。

健全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制度,实施差别化落户政策,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有序放开中等城市落户限制,合理确定大城市落户条件,逐步使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各类城镇根据综合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因地制宜制定具体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标准,引导农业转移人口和外来人口在城镇落户,努力提高农民工的素质和能力,采取措施改善农民工境遇,加快农民工和个来人口融入城市的进程。

(二)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农业转移人口享有基本公共服务。

加强市政公用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根据城镇常住人口增长趋势和空间分布,统筹布局建设学校、医疗卫生机构、文化设施、体育场所等公共服务设施,增加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提升城市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按照保障基本、循序渐进的原则,积极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由主要对本地户籍人口提供向对常住人口提供转变。将农民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纳入各级政府教育发展规划和财政保障范畴,保障随迁子女平等享有受教育权利;建立全国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依法将农民工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把进城落户农民完全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

(三)优化城镇规模布局,提高城镇建设规划与管理水平。

优化城镇规模结构,增强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功能,加快发展中小城市,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形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格局。珠三角地区要以建设世界级城市群为目标,构建功能互补、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城市化发展格局;加快粤东西北地区社会经济振兴和城镇体系的加快发展,粤东西北地区要坚持走中心城市带动的城镇化发展路子,要加快建设一批综合实力较强的县城,发挥好县城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要求,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水平,推进城市建设从外延扩张向内涵提升转变,提高城市管理服务水平,促进改革创新,建立具有广东特色的城镇化现代治理体系。

(四)统筹城乡社会经济发展,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

新型城镇化是“以城带乡”的城镇化,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大力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高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保障水平,缩小城乡生活水平和生产条件的差距。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加快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推进城乡社会保障制度衔接,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供稿单位:农村处

稿:黄春红

下载广东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现状_问题与建设_何慧芳word格式文档
下载广东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现状_问题与建设_何慧芳.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潮汕文化的现状与发展

    潮汕文化简介与发展关键词:岭南;潮汕文化;传统摘要:潮汕文化是古代南粤土著文化的基础上,融汇了中原文化和海外文化,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鲜明时代色彩和地域特征的区域性文化......

    小企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

    中小企业发展局一、全省中小企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在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下,在省直有关部门大力支持下,安徽省中小企业改革与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效,经济总量稳步增长,运行质量逐......

    某县科技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十一五”以来,全县科技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市科技部门的正确指导下,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坚持科学发展,紧紧围绕“自主创新、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

    年俗文化与乡村旅游怎样融合发展

    年俗文化与乡村旅游怎样融合发展 ——山合水易“河北蔚县暖泉年俗文化小镇规划” 乡村旅游规划——北京山合水易规划设计院中国人喜欢过年,喜欢年的味道,年的风俗,如果将年俗文......

    广东阳春乡村发展现状分析与评价

    广东阳春乡村发展现状分析与评价 ——以阳春石望镇农村产业结构更新为例 黄仕成 【摘要】广东省阳春市石湾镇是一个地处阳春市中心较边远的乡镇,但最近几年的发展取得令人瞩......

    我国自然保护区建设现状与问题

    中国自然保护区建设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一、 自然保护区发展概况我国的自然保护区建设始于1956年,至今已有50 a的历史,特别是进人20世纪90年代,自然保护区的数量迅速增加......

    保障房建设现状与发展

    自古以来,"安居"是人类生存最基本的需求。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住房商品化的改革,人类的居住需求和房屋价格高企的矛盾日益突出,住房问题成为民生问题的重要方面。我国从1995年......

    关于农村文化现状与发展建议

    关于农村文化现状与发展建议 农村文化建设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护农村稳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