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3D打印技术中的几个问题与思考(连载3)

时间:2019-05-15 03:27:4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3D打印技术中的几个问题与思考(连载3)》,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3D打印技术中的几个问题与思考(连载3)》。

第一篇:关于3D打印技术中的几个问题与思考(连载3)

刘斌(华南理工大学,广东广州,510640)(接上期)

8、为什么说3d打印只是增材制造技术的一个分支? 增材制造(additive manufacturing,简称am)技术是采用材料逐渐累加的方法制造实物零件的技术,相对于传统的材料去除加工技术,是一种“加法”的制造方法。近二十多年来,a m技术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快速原型制造(rapid prototyping)”、“3d打印(3d printing)”、“实体自由制造(solidfree-form fabrication)”之类各异的叫法分别从不同侧面表达了这一技术的特点。快速成型(rapid prototyping,简称rp),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是一种基于材料堆积的新型成型技术,被认为是近20多年来制造领域的一个重大成果。它可以自动、直接、快速、精确地将设计思想转变为具有一定功能的原型或直接制造零件,从而为零件原型制作、新设计思想的校验等方面提供了一种高效低成本的实现手段。目前,国内传媒及专家学者习惯把快速成型技术叫做“3d打印”或者“三维打印”,显得比较生动形象,但实际上,“3d打印”或者“三维打印”只是快速成型的一个分支,只能代表部分快速成型工艺(如图18所示)。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astm)f42国际委员会对增材制造和3d打印有明确的概念定义:增材制造是依据三维cad数据将材料连接制作物体的过程,相对于减法制造,它通常是逐层累加过程。3d打印是指采用打印头、喷嘴或其他打印技术沉积材料来制造物体的技术,3d打印也常用来表示“增材制造”技术,在特指设备时,3d打印是指相对价格或总体功能低端的增材制造设备。从广义的原理来看,以设计数据为基础,将材料(包括液体、粉材、线材或块材等)自动化地累加起来成为实体结构的制造方法,都可视为增材制造技术。

9、为什么说3d打印技术的服务市场有限? 整个增材制造市场,可按价值链划分为设备、材料和服务三个大类。2012年,设备市场6.2亿美元,占比并不大,约占市场容量的28%,包括设备硬件、软件、系统更新、售后支持等;材料市场4.2亿美元,占19%;服务市场则占54%,主要来自服务供应商利用设备进行材料加工的零部件收入。据有关数据显示,图19为各国3d打印设备产业及安装统计数据。2012年,中国3d打印产业实现产值3亿元左右,全球约100亿元。中国3d打印技术产业联盟透露,2013年中国3d打印产业产值突破10亿元,未来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3d打印技术市场。实际上,3d打印市场曾长期面临容量有限的状况,全球总产值曾长期徘徊在10亿美元左右。据沃勒斯同仁公司的推测,到2019年,全球3d打印产品和服务的收入将达69亿美元,其中零部件制造业务预计将占80%。从这个角度来说,3d打印产业的发展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3 d打印可以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制造一个实物样件出来,其效率是高于传统工业加工手段的,因此它适合小批量制造或是产品原型的快速开发。从成本曲线来看,除去设计成本,其生产成本接近于水平线。传统制造手段前期投入很大,但其成本会随着产量的增加而迅速摊平,因此成本曲线左高右低。这种简单的现实决定了3d打印和传统制造有各自的价格优势区。只有在生产数量低于一定限度的情况下,3d打印才有成本和时间优势可言,这也就是它的商业价值所在。目前,国内市场购买3d打印机的主要群体主要集中在工业客户上,如商业交通工具、航空航天、电子消费品、教育、文创、医疗、制鞋、家电等行业,如图20所示。3d打印机的定位一直是研发设备,应用在新产品开发的前端,用来做手板模型。因此,现在市场上超过90%的装机客户都是工业(商用)客户。民用客户(个人3d打印机客户、家庭3d打印机客户)的数量虽然在递增,但是装机量还是非常少。另外,由于三维打印材料和固有工艺原理的限制,打印出来的零件的性能非常受限,尤其是其精度、力学性能等还不能完全满足功能件的要求,因此,三维打印技术的服务市场还是有限的。如三维打印金属零件,如果这个金属零件是常规的工程零件(如齿轮、曲轴、手柄等),可用传统的制造工艺加工出来,那么用三维打印制造这个金属零件,无论从原材料成本、加工成本、生产效率、零件精度、零件性能等方面都没有优势,因此,三维打印金属零件需找准其服务市场定位(如航空航天工业用的金属零件、医疗器械类金属零件、军工类金属零件等),才具有一定的实际生产意义和生产效益。

10、为什么3d打印技术又出现新的一轮火热? 早在二三十年前,3d打印技术就已经能用树脂、塑料、石膏等材料制作三维产品了。近几年,由于3d打印可处理的材料范围扩大到了金属材料和生物医学材料,而且成功地将几十年前就有的工艺技术重新组合利用,例如结合信息技术,使用激光和电子束进行表面工程和增材制造。此外,由于激光、振镜、热喷头和电子枪等关键元器件品质不断提高等原因,使得3d打印技术更加成熟。而在2012年,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实施振兴美国制造的新举动,成立了3d打印创新研究院,同时奥巴马政府将3d打印技术作为其重振美国制造业的重要支撑技术之一。赶着这股热潮,在中国,3d打印改变过去“政府不疼,市场不爱”的萎靡态势,一下子跃为政府、产业界、学界、资本市场等各方的心头爱。人们开始相信,“小批量与个性化”代表着迅速积累的财富、不可思议的传奇和摧枯拉朽的颠覆。乐观者表示,未来我们的模具制造行业、机床行业、玩具行业、轻工产品行业或许都可能被淘汰,而取代他们的就是3d打印机,致使3d打印技术又出现新的一轮火热。

11、为什么说有人称3d打印技术能带来“第三次工业革命”? 3d打印是对传统制造业的一种颠覆性变革,有人甚至将3d打印机看成是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影子,与蒸汽机和电力相提并论,如图21所示。很显然,与传统制造相比,3 d 打印的制作工序、个性化需求及人力成本具有颠覆性变革意义。从操作工序上来说,传统的制造工艺是对原材料进行剪裁、拼接后连接而成,而3d打印是通过软件设计,一层一层堆积材料把产品做出来。3d打印通过将材料层层堆积的方法直接制造复杂的塑料制品、金属零件和合金元件等,而不是像以前那样对材料进行切割、锻打和弯曲等工艺,不再需要工序麻烦地制作很多不同的元件,然后再去组装它,可以不用传统的大规模机床来制造小型的零部件。从制造模式来说,过去是生产线规模化生产,今后则可能更多的是个性化的定制生产,产品上市时间缩短,同时不再需要库存大量的零部件,也不需要大量生产。3d打印适应越来越苛刻的个性化消费需求。传统的大批量制造生产几乎能够提供任何人们最基本的吃穿住行玩等消费产品,但是这些产品都是标准化的,比较千篇一律,在个性化方面已经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而手工生产的个性化东西虽然地道,品质精良,内涵丰富,但是手工制造耗时巨大;而3d打印技术既可以满足人们对个性化产品的追求欲望(如市面上买不到某件产品,3d打印机或许可以满足你的心愿),还可以大大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从生产成本来说,3d打印无需机械加工或任何模具,就能直接从计算机的三维图形自动生成实物零件,从而极大地缩短了产品的研制周期,大幅减少了材料的浪费,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它还可以制造出传统生产技术无法制造的、形状结构极其复杂的零件。另外,3d打印极大地解放了劳动力,一个技术工人可以看管数台打印机,就像纺织工人看管织布机一样,可以节省大量的劳动力,而劳动效率却有数倍甚至数十倍的提高。正因为具备上述特点,3d打印被认为是先进制造技术和生产方式变革的产物。眼下,智能软件、新材料、机器人、新制造方法(例如3d打印)及基于网络的商业服务模式这五大要素,正共同推动制造业向数字化方向发展,我们即将迎来第三次工业革命。正因为如此,美国政府捷足先登,将3 d打印揽入怀中,试图成为新一轮工业革命的领导者,继续占据全球工业的制高点。(未完待续)

第二篇:通用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通用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陈明义

我教通用技术课程近一个学期,相比与其他学习领域的较为成熟的的课程,这门课程有很多的问题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去思考和探索。特别是那些通用技术专职教师,更需要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教学这块主阵地的实践研究中去。因此通用技术的课堂教学更多的是需要教师自己的探索或摸索。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在近一个学期的实践过程中,真的有太多的困惑,遇到太多的问题和困难,总结起来细说如下:

一、课程专业知识缺乏

目前通用技术教师最缺乏的是课程专业知识,许多人对通用技术课程性质、理念还不够理解。在我看来,通用技术教师必须具备比一般学科更高的素质和更为广泛的知识面,精通现代社会的各个领域大部分学校的通用技术教师是从担任学校的物理、化学、生物、数学、信息技术、劳技及近年非师范招考进来工科类大学生等的教学工作的教师经过短期学科培训转型而来,很少从校外有一定的技术实践经历的人员中聘请的,很多教师把通用技术理解为劳动技术的延续,对于通用技术新提出的“技术素养”的内涵的理解还不够系统。象本人是学计算机的,对于里面的很多知识自己也理解不够,更不用说技术课程的教材教法了,还说什么自己要有一桶水才能教给学生半桶水。

二、保障体制不力

通用技术普遍存在着发展动力不足的问题。多数教师是因为学校缺少相应专业的教师,而是在学校支配下不太情愿才教通用技术,少数教师是因为有一些技术方面的专长和兴趣,他们同意上这门课;只有极少数教师是看到了通用技术课程标准、看到了教材,认为自己很喜欢并能胜任这方面的教学,成为通用技术教师。由于通用技术课程尚未有教师评价的标准、职称评定问题也尚待解决、相应的教学教研机制也有待完善。由于通用技术课程没有高考的支持,各级领导、教育行政部门相对而言不重视通用技术课,进而不重视通用技术教师。很多教师对于教材、对自己不熟悉、不了解、总觉得力不从心、不感兴趣或不能胜任的工作,缺乏动力是不可避免的,象我们学校通用技术教师的待遇与音体美教师是一样的,学校不太重视这门课程,就是期中考试也惟独没有通用技术。

三、角色转变困难

通用技术是一门全新的、高度综合性的课程,这对教师提出了挑战,通用技术教师都是由其他专业教师转型而来,他们如何转型?他们能否胜任通用技术课程的教学工作?部分教师对于课程最基本的指导纲要《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解读》都不去仔细研读,不去深究课程的理念、目标,不去挖掘教材内容的深层涵义。通用技术教师不同专业、不同背景的教师,所具备的素养各不相同,在理解课程内容上,一些从科学学科转型而来的教师认为,通用技术课程内容没有严格的知识体系;从劳动技术学科转型而来的教师认为,通用技术课程内容中理论知识偏多、动手实践部分较少;有工科背景的教师认为通用技术课程内容中的技术内容不够专业、系统。教学过程都或多或少带着原从事学科背景的烙印,很多时候将通用技术上成物理课、创作发明课、劳动技术课等。象我是计算机相关专业的,也有很多人提出了建议说让我把通用技术课上成信息技术课,但我总感觉这样不妥,信息技术这门课已经开设了,同时作为通用技术老师我上信息技术总觉得很别扭,更不用说很多信息技术老师还经常把学生拉到计算机房上课呢。

四、课程资源匮乏

通用技术的教学决不是单一模式的,应该是丰富的、开放的、多元化的。现在很多小的中学只有一位教师任教,不能在校内进行同伴互助。有些教师希望能有现成的教学案例,指导他们教学。他们只有课程标准、教材,又不去充分阅读、加深理解,由于是新实施的教

材,配套的参考书、指导用书和网络资源很少,没有可借鉴的先前经验,培训的机会不多,教研活动、教师与专家、教师与教师交流、骨干教师讲课等平台更少,缺乏理论和实践的专业引领。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一些教师希望能在网络上找到其他教师的教学案例直接应用到自己的课堂上,因而在课程实施配套资源上,还有待完善。象我们学校高二总共有十六个班开设了通用技术课,只有一个是专职的,其余三个都是兼职。

总之,这门课程上得有些匆匆忙忙,要让这门新兴的课程健康、快速、持续发展起来,需要全社会方方面面的鼓励和支持。首先,必须解决教师问题,包括教师的数量、教师的质量、教师的待遇保障、教师的前途发展、教师的学科地位、教师培训提升、教师的实践与反思----教师的专业发展等等一系列问题;其次是学生问题,包括学生的学科歧视,学生的学分评价,学生的课堂安全等等;再次,是教材问题,包括教材的地方适应性,教材知识的条理性,教材内容的趣味性、科学性等等;最后,是教育行政部门、社会和学生家长问题,包括教育行政部门的执行力度、财政支持、文件政策的制定及实施、高考会考的要求,社会舆论的作用、社会价值的承认、社会意识形态的养成,学生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学生家长的重视和参与等等。

第三篇:工程预算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思考

工程预算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思考

某某

(太湖县交通建设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安徽 太湖 246401)

摘要:随着工程建设的迅速发展,工程预算管理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必须建立一套完整的监督制约体制,解决工程预算管理的种种乱象,适应工程市场规范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工程预算;成本控制;对策措施

0引言

工程预算是工程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编制基本建设计划、确定工程项目投资额、进行工程招投标、签订施工合同、办理工程贷款以及竣工结算等的重要依据。也是实行项目管理、编制施工方案,合理安排人力、物力、财力、计算成本利润的依据。加强建设工程预算管理,控制和合理确定工程造价,确保工程造价的准确性,是建设工程预算管理的首要任务。改革开放以来,尽管我国工程预算管理工作取得了很大进步,但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如何解决工程预算管理乱象,建立一套完整的制管理体制,使工程预算管理工作规范化、高效化,是迫在眉睫的重要问题。

1工程预算的主要影响因素

1.1设计方案的修改。工程预算是财务部门根据设计图纸完成的,对工程施工后存在的问题的预见性是有限的。主要表现在:设计前对施工客观环境认识不到位,设计图纸需要修改;负责施工的人员随意性大,不按设计进行施工;设计图纸或方案本身存在问题。这些因素都会对工程预算的准确性产生影响。

1.2市场价格的波动。预算材料价格是按照工程造价管理部门定期公布信息价格进行计算的。随着时间推移,受市场因素影响的材料价格将会有进一步的变化。如果价格上涨或者下跌幅度超过预算估计的范围必然造成超预算或预算结余严重。

1.3国家政策性的调价。由于我国的国情比较特殊,国家政策在建筑工程行业扮演了重要角色,特别是国有大型施工单位受国家政策影响大。为了调节经济,保障经济稳步增长,国家会针对不同阶段的经济状况利用价格手段调节经济。工程施工建设具有建设周期长的特点,国家政策性调价的影响势必会影响工程预作者简介:章汉(1976-),男,安徽太湖人,本科,工程师,从事工程管理工作。

案。

1.4施工阶段的控制。施工阶段,各级人员为了谋取利益或者专业水平欠缺,对于零星用工量、零星用机械量、设计变更所引致返工量、合同外新增零星工程量不加控制,随意性大,造成超预算。

1.5工程计价模式。工程计价模式对于工程预算影响很大。我国目前大多数施工企业并没有自己的企业定额,在进行工程量清单报价时,往往是按照预算定额中相应子目的消耗量,乘以本地区内人工、材料、机械台班的市场价得到直接工程费,再加上由费率定额制定的按企业类别或工程类别确定的综合管理费和优惠折扣系数,便得到了综合单价。

1.6总体预算目标。工程预算是贯穿于项目决策、设计、实施及竣工决算的全过程。在实践中,各主体为了各自的利益,并不关心总体预算标准,只做好本部门的预算标准,与其他部门的预算实施工作脱节。只考虑自身利益而忽视了整个建设项目成本的控制,整体预算准确性得不到保证。

2工程预算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工程管理模式落后。我国现行的预算管理大多是处于阶段性的管理模式,缺乏建设项目全过程综合管理的意识。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缺乏统一的造价管理目标和相互沟通,工程监理单位往往只局限于施工阶段的质量与进度管理,很少介入投资决策分析。设计单位在设计阶段虽做了工程概算甚至细化到预算,但由于缺少对设计方案造价指标的控制约束,导致设计保守、投资偏高。在施工招投标阶段,标底和标价估价不准,使得工程在实施阶段,或者由于资金短缺,或者成本管理不严,导致投资管理失控。工程不能按期完成,贷款利息不断增加,原本紧缺的资金在恶性循环中运行,给企业、金融机构和国家都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2.2工程预算方法老旧。当前缺乏高效快捷的工程造价管理信息系统,预算管理人员无法及时获得所需的成本定额信息,各地造价管理部门只能通过定期发布一些调整系数来进行弥补,这难以与国际通用的预算编制实物法接轨,也无法满足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而且,随着科学技术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许多新技术和新材料在我国建筑领域广泛应用,这需要建筑标准相关管理部门及时改进原有的工程预算编制机制和预算定额。但我国现行的确定方法缺乏弹性,往往以定额作为预算确定的依据,定额单价又以几年前人工、材料、机械台班价

格的统计为基础,更新速度慢且很难实时换算,严重滞后的统计基础无法反映工程真实成本,使得工程量计算取费容易产生偏差,从而影响预算编制的效果。

2.3工程预算人员素质不高。预算管理人员素质较差,不能适应造价管理工作的需要。具体表现为:一是专业技术素质差,不能独立果断地处理复杂的工程技术经济问题,投资预控能力差,大量的工作仍停留在事后处理阶段;二是不能组织协调工程项目各主体间的关系;三是缺乏经济和法律知识,处理索赔能力差,尤其是缺乏对国际工程管理中的FIDIC合同条件的理解。

2.4工程设计管理制度不完善。根据统计分析:设计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可能性为30%至75%,施工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可能性为5%至25%。在现行的管理体制下,设计工作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监督建设单位没有采取应有的措施促使设计单位去精心设计和限额设计,大量的工程项目没有推行设计招标,没有去优选设计方案。不少设计单位管理体制不完善,片面追求设计的工作量和经济效益,缺乏精品意识。导致有的结构设计过于保守;有的平面布置不合理,结构系数过大;有的漏项、错位等问题大量存在。

2.5设计变更随意性大。工程项目应该经过严格的可行性研究和投资额度的审批程序,其工程造价的控制该按批准的投资额度,把工程建设实施中各阶段的工程造价实际发生额度控制在限额以内,强调精心准备科学合理地组织实施,严格地监控。但很多建设单位急于项目的开工,又没有做好必要的准备,对投资额度的要求、建筑标准的把握、设计深度的审查、招标文件和承包合同的合理与完善程度没有严格把关,造成边施工边变更,对施工中的工程想改就改,有的项目一改再改,对更改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没有监督,对更改造成的损失没有相应的责任制约。

3.加强工程预算管理的对策

3.1加强工程建设全过程的造价预算管理。通过对竣工工程经济指标的测算,确定合理的工程投资估算指标和设计概算依据。通过加强投资估算管理和推行限额设计,合理确定工程的静态投资,充分预测动态投资,保证建设项目决策打足资金,不留缺口。加强设计阶段对造价的控制工作。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和竣工验收时,应注意同设计方案对照检查,对工程造价有较大影响的设计变更,须经原项目批准机关认可,未经批准同意,擅自追加投资、改变设计、提高标准、扩大建筑面积的,审查造价时不予承认,有关部门还应追究责任。

3.2加强工程预算和结(决)算环节的监督管理。针对工程预、结(决)算环节较混乱的情况,除加强对编审从业人员的工作管理外,还应将此作为建设工程项目执法监察的重点,组织一次工程预、结(决)算的检查。

3.3动态造价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应用。目前我国投资控制之所以出现超资超额局面,往往是信息工作管理方式落后是密不可分的。为了实行对项目造价的动态管理,建立一套工程造价管理系统十分必要。利用该系统,既可以代替人工繁琐的各种日常业务处理工作,也能为管理人员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成为领导者进行决策的支持系统。在造价信息系统的指导下,造价部门应在工程的量价分离上进行认真研究。统一量有利于公平竞争,而价格则应由现在的指导价逐渐过渡到由市场形成价格为主的机制上。在招标阶段,造价管理人员除了要把握住工程造价具有市场动态特征外,还应考虑招标方式、合同条件、工程环境和工程实施等多方面因素。在施工阶段,造价人员除做好工程计量计价外,还要及时做好工程变更记录,按时编制出详细的工程预结算书,对合同控制数产生的价位偏差提出分析依据,以便及时了解和调整投资偏差的幅度,避免出现竣工结算价与估算价之间出现过分悬殊的局面。

3.4推行限额设计。按批准的设计任务书和投资估算,按照批准的初步设计总概算,控制施工图设计。利用价值工程的原理对工程造价进行分解,合理地确定设计方案。结构设计人员在选取梁、柱截面和混凝土强度等级及配筋方面,虽同样满足结构钢度和强度要求,但不同的做法会导致造价的差异。当然限额设计不能一味地考虑节省投资,而应尊重科学,尊重实际,在实行限额设计的同时注重优化设计,兼顾功能提高。

3.5改变设计取费办法。实行设计质量奖优罚劣的制度。如果设计单位在批准的项目投资限额内,认真运用价值工程的原理,进行多方案的技术经济分析和比较,在保证安全和不降低功能的前提下,通过采用新方案、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达到节约工程投资。按其节约的投资额给予一定比例的奖励;反之,对超投资限额的设计单位给予一定的罚款,做到奖罚分明。

参考文献:

[1]何速奎.工程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事业财会,2007(3).[2]梁健华.强化工程预算管理的策略分析[J].现代商业,2008(6).[3]卢福春,陈俊.工程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建筑经济,2008(3).[4]卢熊.浅谈工程预算管理中的常见问题及应对措施[J].科技咨询导报,2008(12).[5]徐大图.工程造价的确定与控制[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7.Problems and Solutions in the Project Budget Management

Zhang Han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onstruction projects, project budget management is faced with many new situations and new problems.Must establish a comprehensive supervision system, project budget management to solve all the chaos, the development of market regulation to adapt to the needs of engineering.Key words:Project budget;cost control;Strategy

第四篇:学生评价中存在问题思考与对策

学生评价中存在问题思考与对策

【摘要】随着我国新课改的实行,学生评价的改革也受到关注。对学生评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探究,对全而推进素质教育、保障新课改的落实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学生评价 问题 对策

日本学者梶田叡一将教育评价研究对象的学生归为第一种水平,而学生又是教学活动中的核心对象,所以学生评价在教学评价中的重要地位为不言而喻。近年来随着我国新课改的实行,学生评价的改革也受到人家的关注,对学生评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探究,对全而推进素质教育、保障新课改落实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学生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

1,从功能来看,传统评价过分注重选拔性和鉴定性忽视促进学生发展。学生评价主要有三种:侧重于选拔淘汰的选拔性评价、侧重于鉴定水平的水平性评价和侧重于促进发展的发展性评价。我国传统的以高考为代表的学生评价一直以来比较重视的是选拔性评价,热衷十排名次、比高低、比较强调评价的甄别选拔功能。考试测评过后排出名次便看作是评价过程的结束,忽视最重要的促进学生发展功能。学生评价不只是教育教学过程结束时鉴别差异、筛选学生的手段,它更应该是促进学生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传统评价人多采用终结性评价,忽视对学生学习和发展变化的过程评价,不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2,从内容看,过分注重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忽视其他方而的发展

传统教育目标过于关注学生知识获得,轻视技能,忽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其他方而的发展,家长也只看重的是考试成绩。因此,传统学生评价的内容范围是比较狭窄和片而的。这就造成大部分学生“死读书,读死书”每天埋头课本,只是考试的机器,一旦涉足社会则会出现种种问题。3,在方法上,传统评价方法单一过分重视量化评价。

由于课程目标过分关注知识的获得,其评价方式就采用量化的简单的试卷评价,学生一个学期的发展仅凭借一卷定成败。学校要求的注重平时成绩评价,也基本上变成出勤率和课堂测验的量化结果。量化的评价是把复杂的教育现象加以僵死化、简单化和表面化,它不仅无法从本质上保证对客观性精确性的承诺,而且往往丢失了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些教育中最根本、最有意义的内容。

二、深化学生评价改革的建议 1,树立人性化的评价伦理观

教师要认真学习新课改精神,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新的学生评价理念。首先,学生评价要以爱学生为出发点,为学生的一生发展做准各学生评价不是通过排队把学生评得灰头土脸,而要通过评价使学生看到自己的优势,增强而向未来的自信。其次,评价一定要把学生真止放在“人”的位置,尊重和认同学生发展的个体差异,促使每一个学生都有进步。最后,评要坚持公平、公止性原则,评价对学习好的学生不能偏向庇护,对学习差的学生也不能漠视和讥讽,在教师的眼中,没有优生和差生,都是有发展前途的学生。

2.强调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

学生评价要承认学生之间的发展存在差异,并认识到评价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评价结果的分析与运用,给予教师充分的评价分析时间,要弄清问题的来源并有针对性地改进教学活动。将评价触入教育的每个一个步骤和学生的发展过程,不仅在教育教学活动之后进行终结性的评价,同时在教育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进行形成性评价,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分析自我、成就自我,发挥学生的潜能,促使学生在原有的水平上有所提高,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

3.坚持评价内容的全面性

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课程要实现三大目标,因此评价应从过分关注学业成就转向对综合素质的考察上来。从促进学生个体全面健康发展的视角,科学确定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评价内容应具有全面性和真实性。评价内容应具有全面性,就是不仅要重视对学生的知识技能的评价,而且要重视学生学习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特别要重视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尤其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与评价,增强信息获取能力、信息贮存能力、信息加工能力、信息输出能力、监控能力,促使学生形成健康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4.采用多种评价方式

学生智能的多元化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采用多样的、开放式的评价方法,形成多元化的考试评价运作模式。评价要用发展的、动态的眼光看待学生、评价不仅要考虑学生的过去、重视学生的现在、更要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对评价

结果不能只用抽象的分数比高低,应当分析学生答卷的思考过程和特点,做出具有教育学意义或心理学意义的解释,并把学生评价与改革课堂教学活动结合起来,使评价真止成为促进学生全面、和谐、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5.教师的积极评价反馈

教师与学生不应只是简单的教与学的关系,而应是复杂的合作关系。在合作中学生起主体作用,教师起辅助作用。教师要了解每个学生的不同需求,有针对性地通过一些举措来帮助这些学生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积极地反馈不仅使学生目标性清晰,还能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参考文献: [1]王景英.教育评价理论与实践[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0 [2]蔡淑芳.学生评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初探篇名[J].中国校外教育,2012,24

[3]叶清清.关于高师学生综合测评的几点思考[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1,2.[4]王玲坤.如何将中学生素质评价落到实处[J].学周刊,2012,41.[5]林玮.教育评价“以生为本”才能“促生发展”[J].才智,2004(1):104.[6]赵必华.教育评价范式的变革与启示[J].全球教育展望,2003(11).

第五篇:高中生物新教材教学中的问题与思考

高中生物新教材教学中的问题与思考

广东省广雅中学 苏科庚

广州市从2005年秋季开始全面实施高中生物课程改革,使用的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以下简称新教材),在使用新教材进行教学期间,笔者既感受到了课程改革带给课堂教学的巨大变化,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和困惑,本文就谈谈这些困惑和思考,希望能与同行进行交流和探讨。

一、教学内容的安排

与旧教材相比,新教材无论是在知识体系上还是在编写框架上都有较大的改动。从编者的角度来看,新教材的体系与课程标准的理念和要求是十分吻合的,在使用过程中,有不少教师认为,旧教材的编写体系比新教材好,执教起来比较顺畅,但也有不少教师

感到难以适应,甚至无所适从。

以“细胞膜”的教学为例,课程标准的要求是“简述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新教材对本内容的处理是:在第3章“细胞的基本结构”第1节设置了“细胞膜──系统的边界”一节,简要介绍细胞膜的化学组成和功能,并设置了实验“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流动镶嵌模型)和功能特点(选择透过性)则安排在第4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第2节“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和第3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从笔者所获得的反馈意见来看,不少教师不满意这样的设置,在实际教学中更多的是将本节内容与第4章的相关内容进行重组,即将“细胞膜──系统的边界”与“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内容合二为一。教学顺序则普遍有4种情况:

1.“细胞膜──系统的边界”→“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

2.“细胞膜──系统的边界”→“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3.“细胞膜──系统的边界”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

模型”→“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4.按新教材的顺序讲述。

注:旧教材中的顺序为:“细胞膜的分子结构(流动镶嵌模型)” →“细胞膜的主要功能(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从上述教学内容的调整来看,不少教师将新教材“还原”为旧教材的编排顺序,这一方面反映了不少教师仍受旧教材体系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多少反映了教师对旧教材的认同。至于哪一种处理方式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现在下定论似乎还为时

尚早。

笔者认为,与其说出现上述情况是由于教师本人根据自己对教材的理解而进行不同处理的结果,不如说是由于教学上的混乱,是由于教师在使用新教材过程中遇到的彷徨与困惑。虽然我们提倡教师“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但教师作为教材与学生的“中间人”,其教学设想与教材编写体系越相左,带给教学的冲击就越大,最终受影响的还是学生。因此,如何解决教师与教材之间的关系,确实需要编者与教者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二、实验与探究活动的开展

倡导探究性学习是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基于此,各个版本的教材相应地设置了不少探究活动或实验供学生进行学习,如新教材“必修1·分子与细胞”模块一共设

置了14个实验活动(见下表)。新教材“必修1·分子与细胞”实验一览表

从理想情况来看,如果教师能结合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开展相关的探究活动,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而且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动手能力、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不过,在实际教学中,不少探究活动的开展却遭遇重重困境。主要表现为下

面几种情况。

(一)条件不允许,无法开展

例如,对实验“观察细胞中DNA和RNA的分布”,由于鉴定DNA和RNA时需要用到甲基绿和吡罗红两种染色剂,而这两种试剂由于价格比较昂贵,市面上不容易买到,所以不少学校索性取消了实验,条件差一些的学校就更不用说了。再如“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实验,本实验要求分小组进行,但每个小组至少需要5个锥形瓶,很多学校由于实验器材匮乏,加上实验探究的时间过长(实验装置需培养8~10小时),学生几乎没有时间进行观察记录,最后只好不了了之,条件较好一点的学校,也多是采取指定某一小组进行实验,然后汇报结果的方式,使原本应该全体学生共同参与的探究活动演变成个别学生的探究,从而失去了其应有的教学效果。

(二)实验或探究活动过多,难以取舍

教材一共安排了14个实验或探究活动,但不少教师反映,全部实验都开设的可能性很小,这就使得教师不得不对实验活动有所取舍。比如上述“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等,由于不属于课程标准规定操作的实验而往往被省略不做,不少学校因为课时紧张、实验设备不足或其他原因而导致部分必做的实验也无法开展,只能通过教师的讲述来替代学生的探究,这实在是不得已的。因此,哪些实验可以不做、哪些实验应该做但限于条件无法开展、哪些实验必须开展、哪些实验不开展对学生会产生什么影响等问题成为制约教

师对探究活动进行取舍的主要因素。

(三)探究活动流于形式

新课程倡导探究性学习,但并不意味可以滥用探究性学习。一些教师为了追求课堂中的生生、师生互动,动不动就抛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展开探究,既不考虑问题的难易,也不考虑探究的必要性,结果,学生跟着忙乎了半天,到最后连教师也不知道学生探究出了什么,还美其名曰:“探究重在过程,而不是结果”。另外一个奇怪的现象是,探究活动似乎成了公开课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好像没有探究活动就不能算是符合课程标准的课堂教学,实验设计、小组讨论、成果展示也成了公开课上探究活动的“三步曲”。这种为了显示探究而进行探究的教学活动,使得探究性学习逐渐流于形式。探究活动开展的前提是学生有疑问、有困惑,问题悬而未解或在认知上有冲突,确实需要通过讨论和小组活动来寻求解答,在这种前提下,探究才成为学生迫切渴望开展的一项活动,也只有这样的探究活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才会高涨而有效。否则,探究活动会逐渐成为新课程改革中一种无谓的摆设和花架子,最终成为制约教学改革的瓶

颈。

三、教学讲授上“度”的把握

新教材在一些相同内容的知识点上,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对旧教材进行了较大幅度的删改。如有关细胞器的内容,在旧教材中比较详细地对每一种细胞器进行了介绍,而课程标准的要求为“举例说出几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举例说出”相当于原教学大纲中的“了解”水平,属于较低层次的要求),因此新教材中只是提供各种细胞器的图片,简要介绍其功能特点,寥寥数语,笔墨不多。但不少教师在教学中主动地把内容“还原”为旧教材中的讲述,甚至增加了大量额外知识,如中心体的结构特点、各种细胞器有无膜的比较等,结果课堂上学生的活动被迫让位于教师的补充讲述,原本应该1个课时完成的教学内容也被延长为2-3个课时,既增加了学生学习的负担,又导致了

教学课时上的紧张。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教师在使用新教材进行教学时在“度”的把握上出现偏差的原

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受旧教材教学的影响,面对新教材时,观念上还未完全转变过来,对知识系统的要求仍停留在过渡教材的层次上。

2.新教材中的叙述较简单,学生很容易就理解,而部分学生活动限于各种原因而无法开展,因此为了避免在课堂上“没什么好讲”,不得不增加额外的内容“充实”自己的课堂教学。

3.对高考命题的担忧。教材编写者在撰写教材前,对课程标准进行了长期深入的研究、调查和论证,但高考命题者往往只有两三个月时间进行试题的命制,在这较短的时间内由于对课程标准要求的理解不到位而使命题出现偏差,最终导致学生高考失分,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这也是很多教师十分担忧的事。在这种“不怕一万,就怕万一”的心理作用下,教师对教学内容过分讲多、讲深、讲透的现象依然充斥着课程改革的课堂。

上述原因中,最后一点是极为关键的因素,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笔者认为还需要编者、命题者以及一线的教师进行更多的对话,以达成一致的认识,使教师最终能“放下

心”来严格按照课程标准进行教学。

新课程的实施,对于许多教师而言,是一个新生事物,在了解、认识并熟悉这个新事物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彷徨和不适应,难免会出现偏差甚至走弯路,在这种情况下,加强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交流、加强专家与教师之间的对话与指导显得尤为重要,我们没有太多的时间去慢慢适应新的教学方式,必须努力使自己在较短时间内迅速成长、成熟起来。作为实验区的教师,我们任重而道远。最后,笔者愿以课程标准组专家、人教版教材主编朱正威老师的一句话与各位同行共勉:“新课程的实施,给了我们教师几多机遇、几多挑战。机遇和挑战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抓住它、平衡它,中学生物教学将

会迎来新局面。”

下载关于3D打印技术中的几个问题与思考(连载3)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3D打印技术中的几个问题与思考(连载3).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初中英语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与思考

    初中英语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与思考 一 、多媒体在英语学科教学中的优势1 、有利于创设真实的情景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语言交际是多边多向的活动。英语教学要求学生参与......

    通用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思考[合集5篇]

    通用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陈明义 我教通用技术课程近一个学期,相比与其他学习领域的较为成熟的的课程,这门课程有很多的问题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去思考和探索。特别是那......

    关于农村税费改革中存在的问题与思考

    农村税费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统揽全局,审时度势,作出的一项旨在规范农村税费制度,从根本上减轻农民负担的重大举措。2002-2003年上半年,根据中央、省、市、区的统一部署,我镇积......

    化学直播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与思考

    化学直播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与思考 摘要:远程直播教学模式下学习,对民族地区的学生和老师都是全新的体验和考验,由于空间地域的限制,学校曾经直播教学陷于纠结和迷茫中,在不断的思......

    关于农村税费改革中存在的问题与思考

    关于农村税费改革中存在的问题与思考农村税费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统揽全局,审时度势,作出的一项旨在规范农村税费制度,从根本上减轻农民负担的重大举措。2002-2003年上半年,根......

    关于农村税费改革中存在的问题与思考

    农村税费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统揽全局,审时度势,作出的一项旨在规范农村税费制度,从根本上减轻农民负担的重大举措。2002-2003年上半年,根据中央、省、市、区的统一部署,我镇积......

    村干部选举中存在的问题调查与思考

    “村干部选举中存在的问题调查与思考” ——社会实践报告 通过对224个村的调查和统计分析,从村民对村干部选举的参与状况以及对村干部选举的看法等方面, 了解了河北省部分农村......

    关于农村税费改革中存在的问题与思考

    关于农村税费改革中存在的问题与思考农村税费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统揽全局,审时度势,作出的一项旨在规范农村税费制度,从根本上减轻农民负担的重大举措。2002-2003年上半年,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