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作业六 大气圈的组成、结构和受热过程(精选5篇)

时间:2019-05-15 04:25:3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课时作业六 大气圈的组成、结构和受热过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课时作业六 大气圈的组成、结构和受热过程》。

第一篇:课时作业六 大气圈的组成、结构和受热过程

课时作业(六)大气圈的组成、结构和受热过程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读图,完成1~2题。

1.利用人造烟雾来防御霜冻的原理是()A.减弱①

B.增强② C.减弱③

D.增强④

2.人类通过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能使图中变化相对明显的是()A.①增强

B.②增强 C.③减弱

D.④减弱 3.(2013·珠海调研)下图为某地某日气温实况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最高气温出现在14:00,原因是太阳高度达到一天中最大 B.最低气温出现在6:00,原因是地面温度达到最低值 C.1:00~2:00降温幅度最大,原因是大气逆辐射最弱 D.9:00~11:00气温不断上升,原因是地面辐射不断增强(2013·天津模拟)2012年10月12日早,天津出现大雾天气,能见度很低,给道路交通和市民出行带来不便。下图为城区海棠立交在浓雾中若隐若现。回答4~6题。

4.浓雾天气使能见度降低的原因之一是()A.浓雾吸收地面辐射,增强大气逆辐射 B.浓雾削弱了地面辐射

C.浓雾对太阳辐射有反射作用 D.浓雾改变了太阳辐射的波长

5.深秋初冬时节也是该地大雾多发期,这其中的道理是()A.昼夜温差减小,水汽易凝结,但风力微弱,水汽不易扩散 B.昼夜温差减小,水汽不易凝结,直接悬浮于大气中 C.昼夜温差较大,水汽不易凝结,直接附着在地面上

D.昼夜温差较大,水汽易凝结,且该季节晴好天气多,有利于扬尘的产生

6.读图可以发现此时虽然为浓雾天气,能见度不是很好,但是红绿色的交通信号灯却是很醒目。运用地理原理分析大雾期间红、绿色光仍然很醒目的原因()A.红、绿色光不容易被散射 B.红、绿色光最容易被散射 C.红、绿色光不容易被遮挡 D.红、绿色光不容易被吸收

(2013·济宁模拟)读某地近地面和高空四点气压图(单位:hPa),回答7~8题。7.若近地面和高空四点构成热力环流,则流动方向为()A.P→O→M→N→P B.O→P→M→N→O C.M→N→P→O→M D.N→M→O→P→N 8.在城市与郊区的热力环流中,能表示城市近地面的点是()A.M

B.N C.O

D.P(2013·宜宾检测)我国南方某地新建一小型水库,某日两时刻测得水库及其东西两侧气温分布如下图所示,据此回答9~10题。

9.关于水库及其周围地区气温的描述正确的是()A.水库中心区的气温日变化最大 B.水库中心区的气温日变化最小

C.一天中水库中心区的气温始终高于东西两侧地区的气温 D.一天中水库中心区的气温始终低于东西两侧地区的气温

10.由于水库与周围地区存在着气温差异,导致水库与周围地区之间形成了热力环流。关于该热力环流的描述正确的是()A.热力环流的方向不变

B.水库中心区始终存在上升气流 C.白天风由水库吹向四周 D.晚上风由水库吹向四周(2013·安徽联考)读亚洲东部某区域某日两个时刻(北京时间)的等压线图(单位:百帕),回答11~12题。

11.甲、乙两时刻相比,①点处最大气压差接近()A.0百帕

B.2百帕

C.4百帕

D.6百帕

12.乙图所示时刻的①②③④地点中,风力比甲图明显加大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

13.右图示曲线为等压线,且c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下图是水汽含量和温度的关系图,图中的曲线为饱和曲线,甲、乙、丙和丁的箭头方向分别代表大气中的水汽要达到饱和的途径。读图完成14~15题。

14.关于甲、乙、丙、丁四种途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甲:温度固定时,增加水汽而达到饱和 B.乙:经升高温度及减少水汽含量而达到饱和 C.丙:水汽含量不变时,降低温度而达到饱和 D.丁:经升高温度及增加水汽而达到饱和

15.关于自然现象“露”的形成,主要是通过下列哪一种途径而达到饱和的()A.甲

B.乙

C.丙

D.丁

二、非选择题(共40分)16.矿物能源的大量使用,会使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不断提高;开发利用新能源,可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下面甲、乙两图反映的是开发利用新能源的两种途径,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6分)

(1)冬季晴天时,在未采用任何取暖设备的条件下,图甲所示“阳光居室”室内的最高温度可达22 ℃。请分析“阳光居室”是如何达到这一保温效果的?(8分)

(2)开发利用新能源,能够减缓全球变暖。请根据“温室效应”的原理,解释其原因。(8分)

17.(探究题)读华北地区某城市2012年11月13日20时的气温(单位:℃)实况图,回答下列问题。(24分)

(1)此图反映了城市所具有的________________效应。在这种效应的作用下,如不考虑其他因素,当晚城郊之间风向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4分)(2)形成此图所示效应的主要原因是(2分)()A.城市生产和生活活动释放大量热量 B.城市建筑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大 C.城市高层建筑的不断增多

D.城市上空云量少,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

(3)一般而言,城区的降水几率________(大于或小于)郊区,主要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4)在下图中画出城区和郊区之间的热力环流。(4分)(5)图中A地能否建水泥厂?为什么?(6分)

(6)试分析在城郊之间建设环境绿地的意义。(2分)

课时作业(六)答案

一、选择题

1.D 2.D 第1题,图中①~④的含义分别为太阳辐射、被大气削弱后的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人造烟雾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它能够吸收地面辐射中的红外线,从而增强大气逆辐射。第2题,人类通过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减少碳排放量,不增加或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使大气逆辐射减弱。

3.D 地面是近地面大气直接的热量来源,9~11时太阳辐射逐渐增强,使地面温度上升,地面辐射不断增强使气温不断升高。太阳高度在地方时12时左右达到最大;能量由太阳辐射传递给地面,再由地面辐射传递给大气,所以地面辐射最高值滞后于太阳辐射最大值,气温最低值滞后于地面辐射最低值。大气逆辐射最弱时应是气温最低时。

4.C 5.D 6.A 第4题,浓雾天气使空气能见度降低主要是由于浓雾对太阳辐射有反射作用。第5题,深秋初冬时节,天气一般晴朗,昼夜温差大,夜晚降温快导致水汽易凝结,形成大雾天气。第6题,由于红绿色光的穿透力较强,不容易被散射,即使在能见度较低的情况下(如大雾天)也容易被看见,不容易发生交通事故,而其他颜色的光在大雾天很容易被散射。

7.B 8.D 第7题,根据图中的海拔可以判断出O、P两点位于近地面;M、N两点位于高空;结合图中的气压高低可以判断出在近地面O为高压,P为低压,风由O吹向P;在高空M为高压,N为低压,风由M吹向N。第8题,在城市与郊区的热力环流中,城市近地面气温高、气压低,应为图中的P点。

9.B 10.C 第9题,从图中看出,3点时水库中心区比东西两侧地区的气温高,15点时水库中心区比东西两侧气温低,因而气温日变化最小。第10题,一天中水库与周围地区热力差异在变化,热力环流的方向也要发生变化;白天水库气温低气压高,风由水库吹向四周;晚上风由四周吹向水库。

11.C 12.D 甲时刻①点气压介于1 008与1 010之间,乙时刻介于1 010与1 012之间,则两时刻最大气压差值接近4百帕。等压线变稠密的地方,风力加大。

13.B近地面气压低,气温高。在高压中心附近有高压脊出现;在低压中心附近有低压槽的出现。

14.B 15.C 图中显示乙是通过降低温度和减少水汽含量来达到饱和的;自然过程中“露”的形成主要是通过降低温度来实现的。

二、非选择题

16.答案:(1)大部分太阳辐射能透过“阳光居室”的玻璃到达室内地面,地面吸收太阳辐射能而增温,并以长波辐射的形式把热量传递给室内大气,地面长波辐射不能穿透玻璃而被反射回地面,从而将热量保留在居室内。同时,封闭的空间也隔绝了室内外热量的交换,加强了保温效果。

(2)开发利用新能源使大气中二氧化碳减少,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也会减少,大气逆辐射会变弱,大气的保温作用减弱,使气温增高趋势减缓。

17.解析: 本题以某城市等温线分布图为切入点,考查热力环流的成因及其影响。第(1)题,城区气温高,而郊区温度低,反映了城市具有的热岛效应。第(2)题,形成城市热岛效应的主要原因是城市生产和生活活动释放大量的热量。第(3)题,由于城区空气对流上升运动强烈及烟尘多,导致城区降水几率大于郊区。第(4)题,根据热力环流的原理绘图,城区空气上升,郊区空气下沉,近地面郊区流向城区。第(5)题,主要考虑当地盛行风向及城郊热方环流。第(6)题,城郊之间建设绿地会改善城区大气环境质量。

答案:(1)热岛 由郊区吹向市区(2)A(3)大于 城区空气对流上升运动;城区凝结核多,水汽容易凝结(4)略

(5)不能。该地冬季盛行西北风,A位于盛行风的上风向;A地离市区太近,在城郊热力环流圈内,水泥厂的粉尘和污染气体能流向市区。

(6)美化环境,净化流向市内的空气,改善城市的大气质量。

第二篇:202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习题: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大气受热过程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大气受热过程

无动力翼装飞行是指运动员穿戴着拥有双翼的飞行服装和降落伞设备,从飞机、热气球、悬崖绝壁、高楼大厦等高处一跃而下,用肢体动作来掌控滑翔方向,用身体进行无动力空中飞行的运动,在到达安全极限的高度后,打开降落伞平稳着落。无动力翼装飞行进入理想飞行状态后,飞行时速通常可达到200千米/时,翼装飞行的滑翔比约3∶1,即在每下降1米的同时前进约3米。据此完成第1~2题。

1.当运动员在中纬度30千米高空下降时,下降到对流层,滑行的水平距离约()

A.18千米

B.33千米

C.48千米

D.57千米

2.运动员在下滑过程中,感觉到水平滑行距离比理论值偏大,可能进入了()

A.高层大气

B.平流层

C.电离层

D.对流层

在学习“大气”部分知识时,某校同学连续记录了北京市某月连续48小时的气温数据,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第3~4题。

3.该校同学记录的数据,最可能是()

A.6月

B.8月

C.10月

D.12月

4.数据显示,最低气温出现在第三天凌晨3时,以下解释正确的是()

A.白天接受太阳辐射少,受冷气团影响

B.临近日出,地面辐射已经消失

C.夜晚是多云天气,大气热量损失迅速

D.冷锋刚刚到达,气温迅速降低

太阳辐射强度是指单位时间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的多少。下图是我国北京、成都、上海、昆明四个城市的太阳辐射年变化图。据此完成第5~7题。

5.图中表示北京的曲线是()

A.①

B.②

C.③

D.④

6.7、8月份④地太阳辐射强度大于①,是因为④地()

A.正午太阳高度较大

B.阴雨天气较少

C.白昼时间较长

D.海拔较高

7.①地春季太阳辐射强度大于夏季,但气温低于夏季,可能是因为春季()

A.大气逆辐射强

B.地面辐射弱

C.大气污染重

D.气压较高

积云为常见的一类云,其形成受下垫面影响强烈。空气在对流过程中,气流携带来自下垫面的水汽上升,温度不断下降,至凝结温度时,水汽凝结成云。水汽开始凝结的高度即为积云的云底高度。据此完成第8~9题。

8.大气对流过程中上升气流与下沉气流相间分布,因此积云常常呈()

A.连续层片状

B.鱼鳞状

C.间隔团块状

D.条带状

9.在下垫面温度决定水汽凝结高度的区域,积云的云底高度低值多出现在()

A.日出前后

B.正午

C.日落前后

D.午夜

下图示意我国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记录的学校周边一隧道内部和外部1月和7月平均气温日变化。据此完成第10~12题。

10.表示1月隧道内平均气温日变化的曲线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1.此隧道()

A.15时太阳辐射量最大

B.内部温差比外部大

C.午后内外的温差最大

D.具有冬暖夏凉的特点

12.该学校最可能位于()

A.闽

B.秦

C.鲁

D.新

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节能建筑是指冬暖夏凉,通风,日照合理,耗电、耗气少,还能隔音降噪的建筑。下图为某节能房示意图。

(1)分别说明节能房中双层玻璃和鹅卵石的作用。

(2)从热力环流角度考虑,说明甲、乙、丙、丁在夏季时应如何控制,从而减少屋内制冷耗能。

(3)在图中横线处画上箭头,以表示冬天时该节能房中的气流运动方向。

1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据长期地表观测资料显示,过去30年来的增温已促使北极地区气温升高1—3

℃,永冻土随之解冻,大量碳将以甲烷或二氧化碳形式进入大气,成为加速气候变化的重要诱因。研究人员推测,地球平均气温每升高1

℃,永冻土就释放出相当于煤、石油和天然气4—6年释放出的温室气体。与此同时,以猛犸象为代表的大型食草动物的残体出露地表,有些动物残体保存非常完整。猛犸象的身体结构具有极强的御寒能力,它们生活在第四纪大冰期时亚欧大陆北部与北美大陆北部的寒冷地区。一些科学家认为,随着气候转暖,最后一批西伯利亚猛犸象大约于公元前2000年灭绝。下图为北极地区示意图。

(1)指出北极地区永冻土释放的碳的来源。

(2)指出永冻土释放的碳对气温的影响,并从大气受热过程角度分析原因。

(3)分析全球变暖对猛犸象灭绝的影响,为“气候变暖猛犸象灭绝”这一观点找到科学依据。

(4)解释猛犸象等大型动物残体能长时间保存完整的自然原因。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大气受热过程

1~2.1.D 2.B 第1题,中纬度对流层高度为10—12千米,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每下降1米的同时前进约3米,运动员从中纬度30千米高空下降至对流层,下降了18—20千米,因此滑行的水平距离为54—60千米,故选D。第2题,运动员在下滑的过程中,感觉到水平滑行的距离比理论值偏大,表明空气水平阻力相对较小,空气以平流运动为主,最可能进入平流层,故选B。

3~4.3.C 4.A 第3题,据图中信息可知,三天的最低气温在7

℃左右,故排除气温低于0

℃的12月,D错误;24小时内降温达到15

℃,为冷锋过境,而6月和8月主要受来自太平洋的暖湿的夏季风影响,A、B错误;10月亚欧大陆的亚洲高压逐渐强盛,冷空气开始南下,因此该校同学记录的数据,最可能是10月,故选C。第4题,据图可知,第二天为阴雨天气,因此白天获得太阳辐射少,再加之受冷气团影响,在凌晨3时气温下降到最低,A正确;据上题分析可知此时是10月份,日出时间应在6时以后,凌晨3时离日出还有3个多小时,B错误;夜晚是多云天气,大气保温作用强,C错误;图中数据显示的是冷锋过境后,D错误。综上所述,选A。

5~7.5.B 6.C 7.B 第5题,我国太阳辐射强度最大值在青藏高原,四川盆地太阳辐射强度最弱,故可知曲线④为成都;曲线③在7、8月份太阳辐射强度最大,应为上海;昆明的纬度比北京低,冬季正午太阳高度大,且白昼时间长,冬季昆明的太阳辐射强度大于北京,故曲线①为昆明,曲线②为北京,B正确,A、C、D错误。故选B。第6题,由上题分析可知,曲线①为昆明,曲线④为成都,7、8月份成都太阳辐射强度大于昆明,是因为与昆明相比,成都纬度较高,白昼时间较长,C正确。昆明的纬度低,正午太阳高度大于成都,A错误。两地夏季降水都较多,阴雨天气都较多,B错误。昆明的海拔较高,D错误。故选C。第7题,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为地面辐射,曲线①为昆明,昆明春季太阳辐射大于夏季,但气温却低于夏季,是因为地面温度低,地面辐射弱,B正确,A、C、D错误。故选B。

8~9.8.C 9.A 第8题,根据材料中云的形成过程可知,积云的形成与大气对流中的上升气流有关。大气对流过程中上升气流与下沉气流相间分布,上升气流可形成云,但下沉气流不能形成云,因此积云应呈上下间隔的团块状,而并非连续层片状;条带状与鱼鳞状都不是间隔分布的。第9题,水汽开始凝结的高度即为积云的云底高度。近地面气温越低,水汽开始凝结的高度越低。一般一天中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所以积云的云底高度低值多出现在此时。

10~12.10.C 11.D 12.B 第10题,1月份气温低,故曲线③和④表示1月份隧道内外平均气温日变化曲线,7月份气温高,故曲线①和②代表的是7月份隧道内外平均气温日变化曲线。7月份隧道外升温快,气温变化幅度大,曲线①日温差较大,应为7月份隧道外平均气温日变化曲线,曲线②为隧道内平均气温日变化曲线;1月份隧道外降温快,气温变化幅度大,曲线④为隧道外平均气温日变化曲线,隧道内温差较小,曲线③为1月隧道内平均气温日变化曲线。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C。第11题,一天中太阳辐射量最大的时间一般在正午前后,A错;由图可以看出,隧道内温差小,B错;由图可以看出,1月份6时左右隧道内外温差最大,C错;7月份曲线②相对曲线①气温较低,说明夏季隧道内较凉快,1月份曲线③相对曲线④气温较高,说明冬季隧道内气温较高,因此隧道具有冬暖夏凉的特点,D正确。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第12题,根据材料可知,该地日气温在15时为最大值。日气温最大值一般为当地时间14时左右,该地日气温最大值为北京时间15时,说明其当地时间晚于北京时间约1小时,该学校应位于105°E附近,因此该学校最可能位于陕西省,B正确。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13.解析:第(1)题,目前的双层玻璃一般都是中空玻璃,中空玻璃有很好的保温隔热的作用。在节能房中安装中空玻璃,双层玻璃中存在一个空气层,太阳短波辐射能够透过双层玻璃进入阳台,但转换成的地面长波辐射不能透过玻璃,可以很好地起到保温作用,实现节能的目的;同时能够减轻噪声污染。鹅卵石比热容较小,白天吸收的太阳辐射多,升温快,空气层升温快,保温作用好。第(2)题,从热力环流角度考虑,鹅卵石比热容较小,夏季鹅卵石受热升温快,空气受热上升至丙,丙打开,乙关闭,热空气流出室外;甲、丁打开,甲处空气流至丁,补充鹅卵石上方流失的空气,空气上升再流至丙,形成热力环流,可以节省能耗。第(3)题,冬天时,由于鹅卵石比热容较小,白天吸收的太阳辐射多,升温快,空气受热上升,此时丙关闭,乙打开,热气进入室内,甲关闭、丁打开,形成室内环流。见答案图。

答案:(1)双层玻璃:双层玻璃中存在一个空气层,太阳短波辐射能够透过双层玻璃进入阳台,但转换成的地面长波辐射不能透过玻璃,起到了保温作用;同时能够减轻噪声污染。

鹅卵石:鹅卵石比热容较小,白天吸收的太阳辐射多,升温快。

(2)甲、丙、丁打开,乙关闭。

(3)见下图。

14.解析:第(1)题,首先,明确“碳”的概念和在自然界中存在的形式。其次,明确永冻土的环境特点。由此分析,永冻土温度低,土壤中的水分处于冻结状态,微生物活动微弱,其中有很多未分解的动植物残体;高纬度地区,土壤中所含有的有机物本身比较多,如中国东北的黑土;土壤颗粒间的空隙和冰中的空隙都含有气体。第(2)题,根据材料“大量碳将以甲烷或二氧化碳形式进入大气”,甲烷、二氧化碳都属于温室气体,永冻土释放的碳会增加大气中温室气体的含量,温室效应增强,造成全球气温进一步升高。甲烷和二氧化碳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后增温,大气逆辐射增强,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增强。第(3)题,全球变暖对动物生存的影响一般从气温对动物生理的直接影响、对食物和生存空间等的间接影响分析。根据材料可知,猛犸象适合生活在寒冷的环境中,随着全球变暖,猛犸象被迫向北方迁移,活动区域缩小,草原面积减小,食物变得匮乏。第(4)题,猛犸象等大型动物残体能保存完整的最主要原因是高纬度地区气温低,动物残体分解缓慢,冻土层隔绝了与外界大气的热量交换,使得猛犸象等大型动物残体一直处于冷冻状态。

答案:(1)直接封存于冻土中的二氧化碳、甲烷等气体(冰间隙中的二氧化碳、甲烷等气体);土壤中未被分解完的有机物;未被完全分解的动植物残体。

(2)影响:气温上升。原因:永冻土中的碳以甲烷或二氧化碳形式进入大气(增加大气中甲烷和二氧化碳的含量),甲烷和二氧化碳能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减少地面辐射进入宇宙空间的部分;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后增温,大气逆辐射增强,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增强(温室效应增强)。

(3)全球变暖,猛犸象被迫向北方迁移,活动区域缩小,草场植物的数量减少,种类发生变化,食物变得匮乏。

(4)高纬度地区,气温低,微生物活动弱,分解极慢;冻土层隔绝了与外界大气的热量交换,使地下一直处于低温冻结状态。

第三篇:大气受热过程教案和练习题

2.1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学案

【学习目标】

1.明确大气的热量来源,即导致大气运动的能量来源,能运用图示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

2.能阐述大气温室效应及其作用

3.通过探讨理解“太阳暖地面、地面烤大气、大气还地面”的原理。【自主阅读思考】

1、地球大气的能量来源,从根源上说,来自于哪里?

2、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来自于哪里?

3、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的相互关系是什么? 【补充知识】

1、大气成分分布不均匀,海拔越低,空气越密集,海拔越高,空气越稀薄(高原缺氧的原因)

大气组成成分:

①干洁空气:N2、O2、CO2、O3 等 ②水汽(存在于近地面大气)③固体杂质

2、太阳辐射: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源源不断释放能量,称之为太阳辐射。主要构成成分:

① 可见光(主):红橙黄绿蓝青紫等光(按波长由长到短的顺序排列)② 红外线:波长比红光还要长的光线 ③ 紫外线:波长比紫光还要短的光线

3、任何物质只要有温度都能释放辐射能量。温度越高,辐射能力越强。

辐射波长的长短取决于温度,波长与温度成反比关系(即温度越高,波长越短)太阳辐射—短波辐射(太阳表面温度6000度,内部温度1.5万度)地面辐射—长波辐射,大气逆辐射—长波辐射(地面和大气温度较低)【归纳总结】

大气的受热过程示意图

为什么月球表面的昼夜温度变化比地球表面剧烈。(提示:对比地球和月球大气的差异,大气在白天和夜晚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问题研究】(大气受热原理应用)

材料一:全球变暖是指全球气温升高。

1981~1990年全球平均气温比100年前上升了0.48℃。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在近一个世纪以来大量使用矿物燃料(如煤、石油等),排放出大量的CO2等多种温室气体。

探究一:作为一位环保工作者,你如何向公众解释,CO2增多会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材料二:天气预报:北京,10月25日,天气:晴,气温:3~18℃;10月27日,天气:多云转阴,气温:8~17℃。

探究二:作为一位气象工作者,你如何向大家解释晴天昼夜温差大,而阴天昼夜温差小这一现象?

材料三:秋冬时节出现的霜冻,常常会造成农作物的减产。农民伯伯在霜冻来临前点燃,能够产生大量烟雾的柴草、牛粪、锯木等物质,烟雾能够阻挡地面热量的散失,一般能使近地面层空气温度提高1-2℃。这种防止冻害的方法就是熏烟法。

探究三:作为一位成功的果农,你如何向同行解释熏烟法的原理? 材料四:深秋、冬季和初春,在晴天的夜晚,往往会出现霜冻。

探究四:作为一个靠谱的地理老师,你如何向小伙伴们解释冬半年,晴天的夜晚容易出现霜冻?

【大气受热原理归纳总结】

1、解释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对全球变暖的影响

2、应用于农业生产实践,提高生产效益

利用温室大棚生产反季节蔬菜;利用烟雾防霜冻;果园中铺沙或鹅卵石,不但能防止土壤水分蒸发,还能增加昼夜温差,有利于水果的糖分积累;华北地区农田铺“地膜”。

3、分析某地昼夜温差的大小。

影响昼夜温差大小的因素:地势高低、天气状况、下垫面性质。

地势高低:地势高—大气稀薄—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和夜晚保温作用都弱—昼夜温差大。天气状况:晴天—云层薄—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和夜晚保温作用都弱—昼夜温差大。下垫面性质:陆地比热容小—地面升温和降温都快—昼夜温差大。

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利用大气受热原理解决一些实际的生活问题,如:夏天太阳强的时候怎么办?春天气温低的时候如何保护播种的农作物?

例题讲练:

【例1】.关于地面辐射和大气逆辐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地面辐射与下垫面性质有关

B.地面温度越高,地面辐射越弱 C.空气温度越低,大气逆辐射越弱 D.空气湿度大、运量多,大气逆辐射强 【例2】.气象谚语有“露重见晴天”的说法。就此现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天空云量少,大气保温作用强

B.地面辐射强,地表降温快 C.空气中的水汽少,地表降温慢

D.大气逆辐射弱,地表降温快

【例3 】 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导致全球气候变化。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下图为地球热量平衡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1).二氧化碳含量增多.导致大气对地面 保温作用增强。下列数字所示环节与大气保温 作用直接相关的有()(双选)

A.①

B.②

C.③

D.④

(2)海洋浮游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能够对大气中

CO2浓度进行调节,有人称之为海洋“生物泵”作用,该作用可能()A.缓解全球变暖 B.缩小臭氧层空洞C.减轻酸雨污染 D.加快洋流流速 【例4】读下图,回答1~3题。

1.图中a~e表示的辐射中,属于短波辐射的是()A.a

B.b

C.c

D.d 2.a~e中,表示对地面有保温作用的是()A.a B.bC.c D.d 3.当大气中云量和水汽含量增加时()①箭头Ⅰ可能增强 ②箭头Ⅱ可能增强 ③箭头c可能增强 ④箭头a可能增强 A.①②④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③ 【例5】.下列四幅图中,昼夜温差最小的是()

【例6】.下图是我国某地区两天的气温日变化曲线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A、B两条曲线中,表示阴天时的气温日变化的是。(2)白天阴天,气温比晴天时较,这是由于 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阴天的夜晚气温比晴天时较,这是由于 ____________________。

2.1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学案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明确大气的热量来源,即导致大气运动的能量来源,能运用图示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

2.能阐述大气温室效应及其作用

3.通过探讨理解“太阳暖地面、地面烤大气、大气还地面”的原理。【自主阅读思考】

1、地球大气的能量来源,从根源上说,来自于哪里?

2、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来自于哪里?

3、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的相互关系是什么? 【补充知识】

4、大气成分分布不均匀,海拔越低,空气越密集,海拔越高,空气越稀薄(高原缺氧的原因)

大气组成成分: ①干洁空气:N2、O2、CO2、O3 等 ②水汽(存在于近地面大气)③固体杂质

5、太阳辐射: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源源不断释放能量,称之为太阳辐射。主要构成成分:

④ 可见光(主):红橙黄绿蓝青紫等光(按波长由长到短的顺序排列)⑤ 红外线:波长比红光还要长的光线 ⑥ 紫外线:波长比紫光还要短的光线

6、任何物质只要有温度都能释放辐射能量。温度越高,辐射能力越强。

辐射波长的长短取决于温度,波长与温度成反比关系(即温度越高,波长越短)太阳辐射—短波辐射(太阳表面温度6000度,内部温度1.5万度)地面辐射—长波辐射,大气逆辐射—长波辐射(地面和大气温度较低)【归纳总结】

大气的受热过程示意图

为什么月球表面的昼夜温度变化比地球表面剧烈。(提示:对比地球和月球大气的差异,大气在白天和夜晚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问题研究】(大气受热原理应用)

材料一:全球变暖是指全球气温升高。

1981~1990年全球平均气温比100年前上升了0.48℃。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在近一个世纪以来大量使用矿物燃料(如煤、石油等),排放出大量的CO2等多种温室气体。

探究一:作为一位环保工作者,你如何向公众解释,CO2增多会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材料二:天气预报:北京,10月25日,天气:晴,气温:3~18℃;10月27日,天气:多云转阴,气温:8~17℃。

探究二:作为一位气象工作者,你如何向大家解释晴天昼夜温差大,而阴天昼夜温差小这一现象?

材料三:秋冬时节出现的霜冻,常常会造成农作物的减产。农民伯伯在霜冻来临前点 燃,能够产生大量烟雾的柴草、牛粪、锯木等物质,烟雾能够阻挡地面热量的散失,一般能使近地面层空气温度提高1-2℃。这种防止冻害的方法就是熏烟法。

探究三:作为一位成功的果农,你如何向同行解释熏烟法的原理? 材料四:深秋、冬季和初春,在晴天的夜晚,往往会出现霜冻。

探究四:作为一个靠谱的地理老师,你如何向小伙伴们解释冬半年,晴天的夜晚容易出现霜冻?

【大气受热原理归纳总结】

4、解释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对全球变暖的影响

5、应用于农业生产实践,提高生产效益

利用温室大棚生产反季节蔬菜;利用烟雾防霜冻;果园中铺沙或鹅卵石,不但能防止土壤水分蒸发,还能增加昼夜温差,有利于水果的糖分积累;华北地区农田铺“地膜”。

6、分析某地昼夜温差的大小。

影响昼夜温差大小的因素:地势高低、天气状况、下垫面性质。

地势高低:地势高—大气稀薄—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和夜晚保温作用都弱—昼夜温差大。天气状况:晴天—云层薄—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和夜晚保温作用都弱—昼夜温差大。下垫面性质:陆地比热容小—地面升温和降温都快—昼夜温差大。

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利用大气受热原理解决一些实际的生活问题,如:夏天太阳强的时候怎么办?春天气温低的时候如何保护播种的农作物?

例题讲练:

【例1】.关于地面辐射和大气逆辐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地面辐射与下垫面性质有关 B.地面温度越高,地面辐射越弱 C.空气温度越低,大气逆辐射越弱 D.空气湿度大、运量多,大气逆辐射强 【例2】.气象谚语有“露重见晴天”的说法。就此现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天空云量少,大气保温作用强

B.地面辐射强,地表降温快 C.空气中的水汽少,地表降温慢

D.大气逆辐射弱,地表降温快

【例3 】 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导致全球气候变化。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下图为地球热量平衡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2).二氧化碳含量增多.导致大气对地面 保温作用增强。下列数字所示环节与大气保温 作用直接相关的有()(双选)

A.①

B.②

C.③

D.④

(2)海洋浮游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能够对大气中

CO2浓度进行调节,有人称之为海洋“生物泵”作用,该作用可能()A.缓解全球变暖 B.缩小臭氧层空洞C.减轻酸雨污染 D.加快洋流流速 【例4】读下图,回答1~3题。

1.图中a~e表示的辐射中,属于短波辐射的是()A.a

B.b

C.c

D.d 2.a~e中,表示对地面有保温作用的是()A.a B.bC.c D.d 3.当大气中云量和水汽含量增加时()①箭头Ⅰ可能增强 ②箭头Ⅱ可能增强 ③箭头c可能增强 ④箭头a可能增强 A.①②④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③

【例5】.下列四幅图中,昼夜温差最小的是()

【例6】.下图是我国某地区两天的气温日变化曲线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A、B两条曲线中,表示阴天时的气温日变化的是。(2)白天阴天,气温比晴天时较,这是由于 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阴天的夜晚气温比晴天时较,这是由于 ____________________。

大气受热过程练习题

一、选择题

下为地球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1~3题 1.有关图中各箭头及含义,说法正确的是()

A.甲是近地面大气能量的主要直接来源 B.乙是大气逆辐射,属于短波辐射

C.丙是近地面大气能量的主要直接来源 D.戊辐射逐渐增强,会导致全球变暖 2.对地面起保温作用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3.我国华北平原的纬度比长江中下游平原高,但年太阳辐射总量比长江中下游平原大,其原因主要与图中的哪个因素数值大小有关()

A.甲 B.乙 C.丙 D.丁

4、青藏高原比长江中下游平原气温日较差较大的原因是()①离太阳近②青藏高原比长江中下游平原太阳高度角小 ③云层厚且夜晚长 ④地势高、空气稀薄 ⑤白天太阳辐射强 ⑥夜晚大气逆辐射弱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③⑥ D.②④⑤

5、“天雨新晴,北风寒彻”造成“是夜必霜”的原因是()

①雨后的夜晚必定气温很低②受冷气团影响,加之晴朗的夜晚,大气逆辐射较弱 ③晴朗的夜晚,地面辐射损失热量少④晴朗的夜晚,地面辐射损失热量多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6.与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平原相比,青藏高原气温日较差大的原因为()①青藏高原距离太阳近②青藏高原比长江中下游平原太阳高度角大 ③地势高,空气稀薄 ④白天太阳辐射强 ⑤云层厚 ⑥夜晚大气逆辐射弱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③④⑥

D.②⑤⑥ 7.天气晴朗且大气污染较轻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夜晚气温较阴天高②白天气温较阴天高③气温日变化幅度大④白天大气反射加强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8.以下现象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无关的是()

A.夏季天空多云时,白天气温不太高B.臭氧能够防止紫外线对地表生物的危害 C.夜晚多云比白天多云气温高D.多云的夜晚比晴朗的夜晚温暖 9.撒哈拉大沙漠地区气温日较差较大的原因是()

A.沙漠地区太阳辐射热量少B.沙漠地区水汽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和保温作用差

C.沙漠地区人类活动少D.沙漠地区的风沙大

1O.年太阳辐射总量最大值不在赤道,而在北回归线附近的原因是()A.赤道上白昼时间比北回归线上长B.赤道上正午太阳高度比北回归线上小 C.赤道上森林覆盖率高D.赤道上云雨天气比北回归线上多

11、大气中长期滞留的火山灰会影响当地乃至全球气温,如1991年菲律宾皮纳图博火山喷发产生的火山灰使当年全球

平均气温下降0.5度,导致气温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A、地表气压升高B、地表气压降低C、地表获得的太阳辐射减少D、地表空气获得的太阳辐射增多

12、下图是该地当天的地理环境最可能出现()

图2-2-22 我国某地某日气温变化曲线图

A.白天多云,夜间晴朗 B.大气逆辐射较强C.夜间风力较大 D.昼最短夜最长 下图为19世纪中叶以来每10年全球表面气温距平变化统计,读图回答13-14题。

13.下列选项与图中信息相吻合的是

A.19世纪50年代以来,全球气温波动下降 B.19世纪50年代以来,全球气温直线上升

C.20世纪50年代,全球气温较1961-1990年平均气温高 D.20世纪70年代以后,全球每十年都比前十年明显变暖

14.近几十年来,全球气温变化与温室气体排放量关系密切,是因为温室气体

A.强烈吸收太阳辐射B.强烈吸收地面辐射C.强烈反射地面辐射D.强烈反射太阳辐射

15、以下四图中昼夜温差最大的是()

读右图,回答16-17题

16、利用人造烟雾来防御霜冻的原理是()A.减弱①

B.增强② C.减弱③ D.增强④

17、人类通过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能使图中变化相对明显的是()A.①增强 B.②增强 C.③减弱 D.④减弱

2012年10月12日早,天津出现大雾天气,能见度很低,给道路交通和市民出行带来不便。下图为城区海棠立交在浓雾中若隐若现。回答18~19题。18.浓雾天气使能见度降低的原因之一是()A.浓雾吸收地面辐射,增强大气逆辐射 B.浓雾削弱了地面辐射 C.浓雾削弱了太阳辐射 D.浓雾改变了太阳辐射的波长

19.深秋初冬时节也是该地大雾多发期,这其中的道理是()A.昼夜温差减小,水汽易凝结,但风力微弱,水汽不易扩散 B.昼夜温差减小,水汽不易凝结,直接悬浮于大气中 C.昼夜温差较大,水汽不易凝结,直接附着在地面上

D.昼夜温差较大,水汽易凝结,且该季节晴好天气多,有利于扬尘的产生

20、下图中A、B、C、D四地,昼夜温差最小的是()

电视剧《闯关东》中的场景:“主人公朱开山为了避免所种的庄稼遭受霜冻危害,在深秋的 夜晚带领全家人及长工们在田间地头点燃了柴草„„”结合“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21.关于图中a、b、c、所代表的内容,叙述正确的是()A.a代表大气的直接热源

B.a、b、c所代表的辐射波长的大小关系是a

22.朱开山一家燃烧柴草防御霜冻的做法,有利于()

A.增强a辐射

B.增强b辐射

C.增强c辐射

D.改变b的 辐射方向

地面辐射与地面吸收的大气逆辐射之差称为有效辐射。读下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23题。

23.关于地面辐射和大气逆辐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地面辐射与下垫面性质有关

B.地面温度越高,地面辐射越弱 C.空气温度越低,大气逆辐射越弱

D.空气湿度大、云量多,大气逆辐射强

下图为“成都和拉萨某时段气温变化曲线图”。读图完成24—25题。

24.与成都相比,拉萨

A.白天大气辐射强 B.夜晚大气逆辐射强 C.白天太阳辐射强 D.夜晚地面辐射强

25.成都和拉萨气温日较差差异较大的根本原因是两地

A.纬度差异较大 B.经度差异较大 C.海拔高低不同

D.人类活动的差异

答案:

1选C,2选 D,3选 B,4选 B 5.选D 6.C 7.B 8.D 9.B 10.D11、C12、B

13、D14、B

15、C 16D、17D、18C、19D 20、C

21、B

22、C

23、B

24、C

25、C

第四篇:结构过程监控和检查

结构过程监控和检查

一、放线检查

1、放线的正确度及水平标高的正确度:用红外线检查放线直角达到90º通角,或用卷尺量斜角尺寸是否与计算岀尺寸一致,用卷尺再检查放线轴线的纵横轴线,(包括柱、剪力墙、梁定位尺寸)是否与图纸相符,水平标高点是否正确,且有梁部位是否有水平标高点和控制线正确度。(铝模相同)

二、支模架检查

1、检查支模架立杆和水平杆间距尺寸(卷尺)是否与技术交底一致,①支架周边是否连续设置竖向剪刀撑。支架长度或宽度大于6m时,应设置中部纵向或横向的竖向剪刀撑,剪刀撑的间距和单幅剪刀撑的宽度不宜大于8m。②检查立杆纵横向间距是否大于1.2m,支架步距是否大于1.8m。③检查立杆纵横向是否设置扫地杆,纵向扫地杆底部是否大于200mm。④检查顶托伸出钢管是否有大于300mm(2/3)。⑤框架梁和高度超过600mm以上是否设置水平杆(小横杆下面)。小横杆是否有套扣件螺丝上是否安放在扣件上部及倒挂现象,且对上述情况是否采用立杆加强。

2、检查梁底板高度是否与图纸尺寸一致或+0.5mm,及梁板底与放线重合(用线垂吊和红外线检查)。梁跨度大于4米时梁中间是否按1-3/1000起拱,一般以1㎝为限。

3、检查梁底板长度、宽度、尺寸是否与图纸相符(梁底宽度可–3—5),梁侧板高度和侧板垂直度是否正确、垂直,或梁侧板上口向梁内侧倒(1—2mm),接头处和梁柱交接处是否合缝(密缝)。(铝模相同)

4、检查平板标高是否与图纸符合(大于4米板应起拱1-3/1000,最大1cm),两板拼缝和两板相连高低差在2mm内。(铝模相同)

5、检查平板底主龙骨是否采用双钢管和主龙骨离柱、剪力墙、梁周边不得大于200mm,次龙骨(小槽钢)间距不得大于200mm和接头在同一部位且只有一道主龙骨受力。(应二道主龙骨受力)。

三、竖向钢筋检查

1、检查柱、剪力墙竖向钢筋是否偏移和偏移处理情况是否合理。(铝模相同)

2、检查柱、剪力墙钢筋规格、级别、根数、间距(包括箍筋、水平筋)是否与图纸相符和误差在规范之内。(铝模相同)

1.3、检查柱、剪力墙搭接部位是否正确。搭接长度尺寸是否在图纸说明和规范要求范围内,搭接部位是否错开或在同一截面搭接(抗震柱不得在加密区段内搭接、且在受力再小处搭接,同一截面不得超过50﹪,搭接接头应错开,错开间距不小于35 d,且不得小于500㎜(包括

水平筋搭接))。丝口接头套筒是否到位和松动,整体外露螺纹圈数是否过长和外露1.5-2圈。(注:如有上柱、剪力墙钢筋规格比下柱钢筋规格大时接头必须在梁底加密区以下错开搭接)。①绑扎搭接:搭接处钢筋搭接长度是否图纸设计要求或规范要求长度,搭接部位是否正确,(抗震柱需避开加密区段内不得超过50﹪,且搭接接头应错开,错开间距不小于35 d,且不得小于500㎜)。绑扎搭接处应绑扎三道扎丝。如有上下层钢筋规格不同时可按小规格钢筋计算搭接长度。且钢筋规格大于28时,不宜采用绑扎搭接。② 电渣压力焊:检查焊包是否有缺口和焊包是否均匀。焊包最小处是否达到4mm,及轴线移位偏移是否小于2mm。③闪光焊:接头处是否有横向裂纹,与电机接触的钢筋表面是否有明显烧伤,接头处的弯折角是否大于3°,接头处的轴线偏移是否大于钢筋直径的0.1倍,是否大于2mm。④电弧焊:焊接长度必须达到(单焊10d,双面焊5d)和焊包饱满、无气孔、无裂纹及主筋烧伤。⑤机械连接:接头无法避开有抗震设防要求的端梁、柱端箍筋加密区时,是否采用Ⅱ级或Ⅰ级接头,接头百分率是否大于50%;对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结构构件,接头百分率是否大于50%;安装接头时,标准型接头安装后的外露螺纹是否超过2圈;钢筋端部是否有检查插入套筒深度的明显标记,钢筋端头离套筒长度中点是否超过10mm;挤压后的套筒是否有肉眼可见裂纹。(铝模相同)

四、模板检查1、1、检查柱、剪力墙定位筋、和间距是否标准合理。①焊:定位筋用块小模板(90度)是否与线重合。②打洞安插定位筋,钢筋外边是否与线平齐。③.压脚板,压脚板内边是否与线平。(铝模相同)注:立模前必须在钢筋验收后进行,再可立模施工(隐憋验工程收)。

2、柱、剪力墙立模检查:①模板安装的下角是否与线重合。②单边模立好后,内支撑安装是否根据模板接头处和穿墙螺杆处,及模杆阴角交接处安装了内支撑及支撑是否牢固合理(一般安装在阴角过100mm左右和两板交接处和上下左右100mm之间及模板中间部需增加支撑)(无混凝土支撑时需安装钢筋支撑),再安装另一面模板前。(铝模相同)

3、检查模板两板交接处是否钉有连接板(正板1820,不小于3—4块),连接板是否在每块处钉有2棵钉子以上作为固定连接(竖向应钉长板条连接,外用小槽钢平压)。

4、检查柱、剪力墙加固小槽钢间距是否在200mm之内,和竖向接头处模板连接处是否贴有小槽钢(平面贴模板)。水平加固钢管螺杆间距是否大于技术交底(一般下部为450mm(三道),上部不大于550mm,和再底一道是否离地150,再高不超过200mm,小槽钢基本垂直和水平杆平行,及大转角处倍有加强钢管和螺丝,和超长(3m以上)剪力墙中间进行加强加固处理(增加钢管加顶托斜支撑,斜支撑底部需钻洞打钢筋头固定。外围剪力墙、柱还需增加可调解钢丝绳,作为防外偏斜作用)。另检查螺帽松紧情况,是否手能扭动,及水平杆加固是否平直。

5、梁板的检查:①梁截面上下尺寸和梁长短尺寸是否与图纸一致,和梁侧板的垂度,和两板连

接处的平整度及梁与梁、梁与柱、梁与剪力墙接触处是否有空隙和接头处是否密实、平整。柱与梁在平板接头处是否方正通角。②平板尺寸是否与图纸相符,和面板接头高低差和拼缝大小(高低差和拼缝最大缝是否2mm内)。缝宽超过2mm是否进行处理(用赋子灰批或贴胶带)。平板在梁口是否顺直(同一轴面梁,必须拉统线检查),每间平板尺寸是否与图纸尺寸相符。

6、柱、剪力墙垂直度、平整度检测:①红外线检查:红外线安放在300mm控制线上,前后对准控制线,再用卷尺在模板外侧上中下三处量数据,写在加固水平杆上或明显处。(柱检查,每边模板的二只阳角过100mm左右,剪力墙在阴阳角处过100mm左右,每隔1.5m左右量一次)②用线锤检查:用线锤在模板外侧吊垂直,最后用卷尺在模板上中下三处量出数据,写在水平杆上或明显位置处。(柱:在边立边阳角100cm左右,剪力墙在阴阳角100cm左右开始,每隔

1.5cm左右测一次)③用检测尺检查:用定制(采用加工螺丝长均300cm)检测尺检查模板的垂直度,必须上下检测二次(垂直同一部位)。(检测方法同上)在写数据要写十或一。(注)①以上②③点检测时必须先检查模板下脚位是否在放线线上。②检测数据必须有书面记录存档,在 拆模后对结构检测数据对照,分析模板加固变化情况,作下层监控依据。

7、天花水平度极差检测:①用红外线加标尺(可自制,用水电空心管贴旧卷尺,长短按楼层高低定)检测。先把红外线架设在1米标高线上(红外线必须调整正确),另一边用标尺上头贴紧水槽钢下口,标尺左右、前后摇摆到最小数据,作为实测数据,块数最小为五点计算模板极差值(超过8平方米板需检测九点,大于15平方板需测12点,按此推测)。最好在检测时由班组人员跟踪调整误差。(需考虑长度超过4米的起模板1-3/1000,一般为1cm。)此项检测应注意板底槽钢是否平直且弯曲。②在平板上面检测,在上层柱、剪力墙钢筋水平点(预先测好的水平标高点)拉线在模板表面用卷尺量岀每块板的误差值,作为每块的计算误差。(注意:量时注意平板模板自身起拱不平和平板模板己离小槽钢或方木,人因采实模板离小槽钢或方木间间距),测量点数和红外线测量同,其它测量方法同。

五、钢筋检查

1、梁板钢筋检查,先检查梁底板、平板面的木渣、杂物全部清理干净没有。①梁检查梁钢筋根数和箍筋间距及钢筋间距、型号、规格是否与图纸相符(箍筋的加密区段及加E钢筋)。②梁钢筋的搭接部位和搭接方法是否合理(搭接部位需在梁、板受力最小处搭接)。

2、搭接部位检查:搭接处长度和错开搭接间距是否符合图纸设计要求和规范要求。有抗震设防要求的结构中,梁端箍筋加密区范围内不宜设置钢筋接头,且不应进行钢筋搭接。①梁底筋是否在梁跨中1/3处搭接,搭接接头在同一截面是否超过50%,错开搭接。②梁面筋是否在支座1/3处搭接,且搭接接头在同一截面不得超过50%,搭接错开。③梁面支座筋和二排筋(为了节省材料)尽量在受力最小处焊接(闪光焊和机械连接,一般在支座到跨中后部),绑扎搭接不宜。④钢筋搭接错开间距是否符合图纸设计要求或规范要求内。

3、搭接方法检查:①绑扎搭接:检查接头部位钢筋搭接长度是否符合图纸和规范要求。②闪光焊:检查焊包是否饱满和裂纹。③机械连接:检查螺丝纹和套洞相符,丝纹是否有坏螺丝圈数是否与套洞一致多1-1.5圈,套洞是否拧紧和外露过多(单边)。④电弧焊:检查焊接长度是否达到单面10 d,双面5 d,焊疤交点是否有气孔和夹垫,是否基本平,及焊条规格与钢筋的型号是否符合规范要求型号。

4、检查钢筋的锚固长度是否与图纸设计要求和规范要求相符。(特别注意,悬挑梁和高低跨梁的图纸说明的锚固长度要求)。注:(一般锚固长度是按钢筋规格和混凝土等级计算)

5、加液筋、悬挑梁挑头、吊筋检查:加液筋、悬挑梁挑头起弯描固(称、圆宝筋),吊筋,起弯部位(起弯点是否在梁宽和支座过5cm处起弯)和根数是否与图纸相符,间距是否合理,悬挑梁钢筋头部是否到梁头和梁边平齐,几根钢筋是否平。

6、检查梁与梁是否主梁钢筋安放下部,次梁同配筋规格的梁钢筋是否短跨钢筋放下部,及梁底是否钢筋贴到模板和垫有垫块和垫块间距过大。

7、检查楼梯钢筋的做法和锚固长度。①注意板式楼梯(称为剪撑楼梯)钢筋,平板钢筋底筋伸入斜板钢筋面筋搭接和斜板底筋伸入平板钢筋面筋处形成剪刀形,伸入的平行段是否符合图纸要求施工。②板式楼梯钢筋应注意钢筋规格、根数是否与图纸设计要求相符。③检查楼梯梁和板钢筋的锚固长度是否与图纸设计要求相符或符合规范要求。④检查底板筋梁底的保护层是否垫好和双向双层钢筋的分格间距是否设置分格马橙。

8、板钢筋检查:①检查板钢筋的间距、规格、型号是否与图纸相符,及梁边、剪力墙周边是否在边5cm处开始布筋。②板钢筋搭接长度是否按图纸设计要求和规范要求施工,最短是否不小于250mm,同一截面搭接不大于25%,且钢筋绑扎搭接连接区段的长度为1.3L1(L1为搭接长)。③板钢筋绑扎是否满扎(周边纵、横向二道)和上面附加筋,剪力墙上的附加筋下面是否绑扎剪力墙分布筋(分布筋在混凝土表面下降3cm,按水平标高点),附加筋和水平分筋需满扎。④检查钢筋底筋和附加筋是否全部垫有塑料马橙和钢筋马橙,间距是否符合要求(底筋每平米分布一块,梅花形、附加筋在支座过200mm左右和附加筋端头进300mm左右,如双向双层钢筋按每平米一个马橙设置)⑤检查底筋和附加筋绑扎后施工过程中脚踩后零乱,零乱后是否进行调整绑扎。

六、混凝土过程跟踪和检查:

1、浇捣前先检查人货电梯、塔吊、泵机、布料机及仓管是否能安全运行、及有何故障。②检查板面是否铺设人行通道和梁板、楼梯先浇接头处垃圾是否有垃圾和已清理干净,梁、柱、剪力墙、平板模板是否淋水湿润。

③检查本层支模架是否牢固,梁底回顶杆是否到位和是否有单独立杆回顶,回顶立杆与整体架子是否连接己扣上扣件(包括外围四周梁和板立杆,及梁底小横杆与架子有否三道立杆连接)。倒挂得梁底小横杆和梁底小横杆一头套在扣件螺丝的几种小横杆己采用回顶没有。且检查支模架是否有与

外架连接,连接处扣件拆除没有。

④检查柱、剪力墙、加固螺丝螺帽松紧情况是否能手拧动采使调整没有,和承受较大部位采用加强措施加固没有,或加固到位没有,及楼层余料归堆没有和应急通道能否畅通。

5检查浇混泥土班组人员是否配备到位,和钢筋工、木工和支模人员配备到位没有。材料,机器、○

和备用振动器是否能正常运转,及铝合金等工具齐全准备没有。

2、①浇捣时应检查混凝土标号是否与图纸标号浇捣部位相同和塌落度是否过大或过小,布料方法是否正确(是否从低到高,从内到外及从柱、剪力墙到板),及留置施工缝是否合理(受力最小处)和新旧混凝土交接处采用素水泥浆或同标号砂浆先在接头处到入处理。②浇捣时观察混凝土是否堆 积如山和自动流动过长(严防混凝土堆积过多,承受荷载过大,会造成支架子坍落)。严防振动器插振时漏振和强振(一般振捣间距为300-500mm,三角形振捣和快插慢拨均匀振捣,混凝土表面无明显塌陷、有水泥浆岀现、不在冒气泡)。振捣时严禁在钢筋上或模板用采采用强振干浆振。③检检查浇筑过程柱、剪力墙是否分层浇捣和浇捣上层混凝土时是否振动捧插入下层混疑土大于5 ㎝。④平板混凝土在铺平后,在标高控制点上拉线检查平板高低和平整度。板厚度用钢杆插入混凝土内到模板表面为止(应检查二次,第一次在混凝土铺平后,第二次在第一次收面后进行)。

3、检查预置洞口、预埋件、降板、高低跨和外围梁板、楼梯踏步宽度振捣后是否岀现有变形、爆模现象。

4、检查梁、板、剪力墙钢筋是否有移位、偏位,和柱、剪力墙竖向钢筋间距大小(如有变动应马上安排人员调整,及附加筋是否有露筋和钩头朝向现象(如有应马上进行处理)。

5、进行剪力墙、柱检查:①用红外线检测垂直、平整度,检测方法同模板。②检查模板拼缝处接槎高低(如有高低用铁锤在模板低处敲打,平为止。注:在振捣过程中进行)。③检查加固螺丝的松动或过紧(且加固水平杆不平现象)。

6、检测天花水平度极差用红外线检测,检测方法同模板检测,但这次标尺需顶到模板底,如有误差在顶托向调整。

7、检查楼面表面收面观感和楼梯收面观感,且阴阳角的通顺、平整(包括高低跨部位和外围飘板、线条、空调柜)及楼层的平整度。,

第五篇: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组成和特征教学设计方案

2、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的类型

低买高卖、掠夺性定价、拒绝交易、强迫交易、搭售、差别待遇

《反垄断法》第17条:禁止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从事下列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

(一)以不公平的高价销售商品或者以不公平的低价购买商品;(低买高卖)

(二)没有正当理由,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掠夺性定价)

倾销:具有市场竞争地位的企业把其产品价格定在生产成本之下,在其竞争对手被排挤出市场后,再提高价格,获取高额垄断利润的滥用行为。

《反不正当竞争法》第11条规定:“经营者不得以排挤竞争对手为目的,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这一行为之所以被视为不正当竞争行为是因为它违背了公认的商业道德而不具有合理性。但如果行为人拥有市场支配地位,进而达到损害市场竞争的程度,则这一行为即可以被认定为限制竞争行为,受反垄断法的调整。

(三)没有正当理由,拒绝与交易相对人进行交易;(拒绝交易)

(四)没有正当理由,限定交易相对人只能与其进行交易或者只能与其指定的特定的经营者进行交易;(独家交易)

(五)没有正当理由搭售商品,或者在交易是附加其他不合理的交易条件;(搭售)

(六)没有正当理由,对条件相同的交易相对人在交易价格等交易条件上实行差别待遇;(差别待遇)

(七)国务院反垄断法执行机构认定的其他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

三、经营者集中

(一)经营者集中的概念和类型

1、概念

经营者集中,是指经营者合并,经营者通过取得其他经营者的股份、资产以及3)通过合同等方式取得对其他经营者的控制权或者能够对其他经营者施加决定性影响的情形。

2、经营者集中的类型

1)横向集中

是指因生产或者销售具有可替代性的产品或服务而处于相互直接竞争关系中的企业之间的集中。2)纵向集中

是指同一产业中处于不同经济阶段,彼此之间不存在直接竞争关系,但存在买卖关系的企业之间的集中,亦即某种产品的买方和卖方之间的合并或者上游经营者与下游经营者之间的合并。

3)混合集中 一般指既不存在竞争关系也不存在买卖关系的企业之间的合并,即跨行业的企业合并。

3、法定情形

《反垄断法》第20条规定的【禁止经营者集中的情形】

(一)经营者合并;

(二)经营者通过取得股权或者资产的方式取得对其他经营者的控制权;

(三)经营者通过合同等方式取得对其他经营者的控制权或者能够对其他经营者施加决定性影响。

(二)经营者集中的申报与审查

1、申报制度

1)经营者集中的申报制度分为事前申报制度和事后申报制度。

我国《反垄断法》采取的是事前申报制度:经营者集中达到国务院规定的申报标准的,经营者应当事前向国务院反垄断法执行机构申报,未申报的不得实施集中。

2)经营者集中申报豁免(经营者集中为改变其整体对外市场份额状况的情形)《反垄断法》第22条:经营者集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不向国务院反垄断执行机构申报:

(一)参与集中的一个经营者拥有其他每个经营者百分之五十以上有表决权的股份或资产的;

(二)参与集中的每个经营者百分之五十以上有表决权的股份或者资产本同一个未参与集中的经营者拥有的。

2、经营者集中的审查因素

《反垄断法》第27条:审查经营者集中,应当考虑下列因素:

(一)参与集中的经营者在相关市场的份额及其对市场的控制力;

(二)相关市场的市场集中度;

(三)经营者集中对市场进入、技术进步的影响;

(四)经营者集中对消费者和其他经营者的影响;

(五)经营者集中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

(六)国务院反垄断法执行机构认为应当考虑的影响市场竞争的其他因素。

3、经营者集中的豁免

《反垄断法》第28条后段:经营者能够证明该集中对竞争产生的有利影响明显大于不利影响,或者符合社会公共利益的情形。

五、反不正当竞争法

一、概述

(一)反不正当竞争法与知识产权法的关系

一方面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在很多情况下同时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与反不正当竞争法所调整的法律关系经常存在竞合现象,但是各种专门知识产权法对知识产权已经提供了特殊保护;

另一方面,反不正当竞争法是规范市场竞争关系、保护公平交易的一项基本法律,它还可以在知识产权法提供的特殊保护之外为知识产权提供附加性或兜底性保护。

因此,在通常情况下,但是知识产权已经规范的侵权行为,应当直接使用知识产权法的规定,只有对那些缺乏特别法规范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才需要依据反不正当竞争法做出裁判。

(二)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具体形式

不正当竞争是指经营者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损害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扰乱社会经济秩序的行为。

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构成要件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主体方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正当行为的实施者是以营利为目的,参与市场交易活动并能够依法承担相应法律责任的经营者。

2、客体方面: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客体是指经营者通过事实不正当竞争行为所侵犯的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以及良好的竞争秩序。

3、主观方面:不正当竞争行为的主观方面是指经营者事实不正当竞争行为时的主观心理状态,包括故意和过失。

4、客观方面: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事实了与诚实信用原则或者其他公认的商业道德相悖的行为。

二、市场混淆

(一)概念

市场混淆,又称仿冒行为,是指经营者使用与他人相同或相似的商业标识,致使自己的商品或服务与他人的商品或服务产生混淆,造成购买者误认误购,减损他人商业标识的市场价值的行为。

(二)市场混淆的特征

1、主观方面:市场混淆的目的是开展竞争,市场混淆人具有主观过错(故意),其目的在于使交易对方为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产生混淆或者误解,误认为是特定经营者的产品或服务来扩大自己的销售量。

注意:如果不具有竞争目的或者与市场竞争无关的混淆,不属于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制的范围。

2、对象方面:商业标识是市场混淆的客体或者对象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反不正当竞争保护示范条款》第2条——典型商业标识:商标、商号、特殊标记、商品外观、商品或服务标示、知名人士或者众所周知的虚构形象。

3、内容方面:市场混淆在行为特征上表现为使用与他人商业标识相同或者近似的商业标识。包括冒用行为和仿用行为

4、后果方面:市场混淆或者淡化他人商业标识。

(三)市场混淆的表现形式

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第5条的规定,市场混淆的表现形式主要有:

1、假冒他人合法商业标识行为

2、仿冒知名商品其他标志的行为

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或者使用与知名商品近似的名称、包装、装潢,造成和他人的知名商品相混淆,使购买者误认为是该知名商品。

下载课时作业六 大气圈的组成、结构和受热过程(精选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课时作业六 大气圈的组成、结构和受热过程(精选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