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汪成为院士的十二个问题
汪成为院士的十二个问题
编者按:在日前举行的中国计算机学会第七届理事会上,中 国工程院院士汪成为作了一场特殊的学术报告,他报告的题目是 :“请教关于我国计算机发展的12个问题”。汪院士认为,计算 机之所以能迅猛发展,原因就是存在许多可改进之处,因此,他 把自己在研究中发现的一些尚未有定论的问题提出来,向各位专 家求教。本版今天特刊发汪院士的12个问题,供计算机界人士参
考。欢迎大家见仁见智,就此发表自己的看法。
一、有人认为:从图灵机的可计算理论可以得出“可计算” 的三个前提:必须把问题形式化;必须有一个算法;必须有合理 的复杂度。
请问:我们是否应尝试突破、并有可能(或部分地)突破这 些前提?还是只能在这个前提下进行创新?
二、有人认为:人思考和处理问题的认知过程是并行的、开 放的、多维的、归纳演示的;而计算机求解问题的处理过程是对 有限种符号的有限长序列、按照事先编定的程序、对这一序列作 有穷的变换,从而得到一组新的符号。
请问:这两个过程的不一致是形成人与计算机间存在隔阂的 主要原因吗?尽量使两者一致是否是未来计算机技术及人工智能
技术的主要努力方向?
三、有人认为:软件的作用就是把人的认知过程翻译成某种 特定的计算机所能接受的处理过程。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软 件的关键技术已从60年代的编码、70年代的设计、80年代的需求
规约,发展为90年代的“需求工程”时代。面向对象、软构件、分布处理、网络计算、可视化计算、并发工程等都是“需求工程 ”时代的产物。
请问:“需求工程”的最终目的是否是为用户提供“一揽子 的解决方案”?如何判断下世纪软件技术和软件产品的发展趋势 ?
四、有人认为:数字计算机的发明是20世纪最大的科技成果,对人类产生深远的影响。数字化生存(BeingDigital)是21世 纪的发展趋势,将全面和深刻地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
请问:即插即用、最优化、自适应、沉浸化、人机和谐等都 曾是模拟计算的优点。怎样判断在更高层次上的数模混合?是否 在将来某时会提出BeingAnalog?我们为此应做哪些准备?
五、有人认为:以往的通信都是面向连接的,而Internet的 最大优势是面向非连接的;电信网、电视网、计算机网的三网融 合是21世纪初的发展趋势;实现全光通信后传输速度将大幅提高。
请问:未来的网络发展方向是什么?除了把面向连接和面向 非连接的特性进行全面融合外,还有哪些主攻方向?它们将需要 什么支撑技术?产生多大影响?引发何种应用?带动哪些产业?
六、有人认为:为了能够独立自主地发展我国的信息业,我 国必须具有研制高性能芯片的实力,但从高性能、通用的CPU入手 并非最佳途径,而应扬长补短,从System on Chip入手。
请问:如正确,我国应优选什么System入手?应优先加强哪
些设施和支撑技术?如何确保科研、应用和产业的良性循环?
七、有人认为:计算机体系结构应面向网络计算的需求。目 前,应研制“简约的Client”和“功能强大的Server”。Client 应逐步实现Smart,而Server应遵循SUMA准则(即Scalability、Usability、Manageability和Availability——可扩展、好用、可管理、可用)。未来,Client将是P3C或算通机(Compunicato r),而Server将最终发展成Virtual Server Environment。
请问:这样一个预测准确吗?如果基本准确,这种Client和 Server将采用那种体系结构和基础软件?衡量它们性能优劣的指
标又将是什么?
八、有人认为:我们必须研制面向中国人的计算机系统,它 应包括“中国人好用”的主机、软件、输入/输出、网络系统以 及开发工具和环境。
请问:怎样才是“面向中国人”的计算机?与一般的计算机 的本质区别在哪里?为研制这种计算机,应该优先突破哪些基础 理论和关键技术?
九、有人认为:阻碍我国信息技术发展和信息建设增值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瓶颈是对信息资源建设的轻视,这是 “重硬轻软”最严重的反映。
请问:轻视信息资源建设的症结在哪里?是认识问题,管理 问题,还是技术问题?在信息资源建议中,人们期盼的是由知识 所增值的效益,为此应攻克哪些关键技术?如何由此分析未来信 息产业的利润来源?
十、有人认为:信息安全是最迫切的问题,有巨大的产业前 景。为此,应研制自己的CPU、操作系统、数据库、专用网络、网
络软件,严格推行登录制度、身份认证、密码„„
请问:在充分发挥信息的共享优势的前提下,什么是信息安 全的关键环节?什么是应优先突破的信息安全技术?
十一、有人认为:目前计算机技术发展迅猛,新概念、新技 术、新产品日新月异。为了使学生毕业后能较快适应工作,大学 里忙于向学生讲授新技术。于是教材成了“产品手册”,授者是 “现学现卖”,学者是“忙于磨刀、很少宰鸡”。
请问:应当如何改进当前的计算机科学的教学状况?
十二、有人认为:对以上问题进行求解时,应考虑如下前提 :必须能够继承以往积累的应用软件的成果;必须遵循国际上已 经制定或流行的标准;预期能在一定时期内产生经济或社会效益。
请问:这些前提条件是限制了创新,还是“继承发展”必须 遵循的客观规律?我们应如何处理这个矛盾?
(摘自2000年4月30日《生活时报》,作者:汪成为)
答汪成为院士的十二个问题
------------------
http://www.xiexiebang.com 2001年08月30日 10:50 新浪科技
王迪兴/文
在今年5月举行的中国计算机学会第七届理事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汪成为作了一场特殊的学术报告,他报告的题目是:“请教关于我国计算机发展的12个问题”。汪院士认为,计算机之所以能迅猛发展,原因就是存在许多可改进之处,因此,他把自己在研究中发现的一些尚未有定论的问题提出来,向其他专家求教。
我在这一领域从事研究多年,有一些自己的研究成果,在此作答,如有不妥之处,请各位专家指正。
首先,我认为这些问题具有一定的内在联系,仅就某一个别问题泛泛谈论,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更不能企求在现有计算理论基础上解决这些问题,而是应予整体考虑,必须提出新的理论与技术,给出一揽子解决方案。
现就十二个问题,分别回答如下:
一、有人认为:从图灵机的可计算理论可以得出“可计算”的三个前提:必须把问题形式化;必须有一个算法;必须有合理的复杂度。
请问:我们是否应尝试突破、并有可能(或部分地)突破这些前提?还是只能在这个前提下进行创新?
答:可计算问题从根本上讲是计算理论问题,在特定的理论框架中有特定的形式与内容。众所周知,图灵计算理论存在很多难以解决的难题,如形式化悖论、二值逻辑悖论、确定性悖论、总线瓶颈、与背景及环境信息分离、计算复杂性问题等等。这些问题在图灵计算理论框架中,可以说很难得以解决。
我们认为,计算理论必须解决三大问题:
一、状态转换及其效率问题。
二、状态之间具有内在联系——既状态的自组织问题。
三、状态转换的自适应控制问题。很显然,图灵计算理论没有解决第二及第三个问题,相应的状态转换形式与内容难免具有局限性。假设在状态自组织的前提下解决状态转换的效率及状态转换的自适应控制问题,才有可能从根本上解决上述问题——具体理论及技术问题的解决见笔者《自组织计算原理及技术》一书。显然,这些问题已经不是尝试突破的问题,而是必须突破的问题,想在现有的计算理论框架内修修补补,肯定无济于事!
二、有人认为:人思考和处理问题的认知过程是并行的、开放的、多维的、归纳演示的;而计算机求解问题的处理过程是对有限种符号的有限长序列、按照事先编定的程序、对这一序列作有穷的变换,从而得到一组新的符号。
请问:这两个过程的不一致是形成人与计算机间存在隔阂的主要原因吗?尽量使两者一致是否是未来计算机技术及人工智能技术的主要努力方向?
答:使两者一致肯定是未来计算机技术及人工智能的主要努力方向。人与计算机处理信息的主要区别,是人在处理信息时能始终以背景及环境信息为基础,并能双向实时交互作用,不同层次的信息处理或状态转换能够形成反馈环路。而计算机在处理信息时则始终与背景及环境信息隔离,不同层次的信息处理或状态转换亦互相隔离。要害在于未能解决上述计算理论中的第二及第三个问题——即状态之间没有内在联系、状态之间不能实现自适应控制。解决这一问题,其实质问题是解决计算机与人脑神经网络的同构同功问题,只有给出复杂系统的共性描述模型——准全息元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解决状态转换及状态转换的控制问题,才有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所谓的准全息元数学模型,是一种组合数学模型,或准全息空间状态表示模型。体现了整数之间的加减、有理数之间的乘除、实数之间的乘方开方、对数反对数运算关系。是系统论、控制论与信息论的统一定量形式化描述模型;是元逻辑、元算法与元数据结构的有机统一描述模型;同时是自组织或涌现原理的描述模型。
三、有人认为:软件的作用就是把人的认知过程翻译成某种特定的计算机所能接受的处理过程。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软件的关键技术已从60年代的编码、70年代的设计、80年代的需求规约,发展为90年代的“需求工程”时代。面向对象、软构件、分布处理、网络计算、可视化计算、并发工程等都是“需求工程”时代的产物。
请问:“需求工程”的最终目的是否是为用户提供“一揽子的解决方案”?如何判断下世纪软件技术和软件产品的发展趋势?
答:在计算机科学中,软硬件功能互为标本,既软件功能是标,硬件功能才是本,本的功能强大,相应的标的功能就会弱化,本的功能低下,就不得不用标的功能弥补本的功能不足。认为软件的作用是把人的认知过程翻译成某种特定的计算机所能接受的处理过程,并非本该如此,而是计算机硬件功能与人脑功能的差别所致。假设计算机硬件功能与人脑功能具有同构性,就不存在用软件翻译或解释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绝不能就事论事。硬件的基础计算性能低下问题不解决,单凭软件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仅以上述状态的自组织问题为例,如果靠软件解决,肯定面临组合爆炸问题。因而只有在元逻辑、元算法、及元数据结构统一的基础上,给出非图灵计算模型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出路。而“准全息元数学模型”则是目前唯一有效、且能工程实现的非图灵计算模型。只有在此模型的基础上,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分段编码及处理,及硬件本身的计算性能低下的问题。
我们认为:人脑处理信息与接受及表达信息意义分属两个功能层次,一是状态的组合与分解层——包括子系统功能的整合功能;二是与环境的交互作用层——包括内外状态的编译码转换功能。在两个功能层次中,信息的传递与转换都是实时性的。表达具体的符号意义,要靠子系统功能,如子系统功能不存在,光用符号表现不出具体的行为及具体行为意义。尤其是一个复杂的行为序列,还不能用单一的子系统功能体现,而是必须要有多种子系统功能通过功能互补作用体现,如各种感官通过互补定义感知同一个对象,各种效应器官通过互补定义表达同一个问题。一个复杂的概念亦需多种定义方式的互补作用,才能有效地表达及交流。如一个感知对象最起码要有图像、语言及文字三种定义,且定义之间一定要有一种内在的元逻辑关系,且以交互作用、互相触发的动力学元结构为基础互相检索。这种元结构集运算、存储、交换与控制功能于一体,在感知信息的同时能够记忆、传递、处理及表达,在表达的同时亦能记忆、传递、处理及感知,且各种感知与效应器官之间能够并行交互作用。符号虽能记忆、传递、处理,并代表特定的意义,但特定的意义只能通过具体子系统功能来体现及定义,通过不同的编译码方式相互区分。而在图灵计算模式中,处理与感知及表达过程是分离的,处理过程的本质又是串行,目前的并行机虽然也能并行处理,但与人脑的并行处理方式具有本质上的区别,最起码是各种感知与效应器官之间不能并行实时交互作用。
更本质的问题,是基本的认知理论不能用符号形式表为一个程序,因任何一个串行程序都不能反映一种自恰的、时空统一的、互为因果的自组织关系,也不具备准完备性、开放性、或逻辑内函与外延的一致性及多元相容性。而没有这些特性,系统就不可能以全部累积建构的背景信息为基础推论、联想。最主要的是系统不可能有效的通过若干感知与效应器的互补作用感知与表达符号意义——始终需要为感知及表达对象提供解释的同时,还要为解释提供解释。而通过软件为解释建立内在联系,则必然产生组合爆炸问题,事实上也不可能。因而企图通过并行计算提高速度,通过软件及所谓人机界面友好解决问题,从根本上讲是此路不通!
四、有人认为:数字计算机的发明是20世纪最大的科技成果,对人类产生深远的影响。数字化生存(BeingDigital)是21世纪的发展趋势,将全面和深刻地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
请问:即插即用、最优化、自适应、沉浸化、人机和谐等都曾是模拟计算的优点。怎样判断在更高层次上的数模混合?是否在将来某时会提出BeingAnalog?我们为此应做哪些准备?
答:与其说数字化生存不如说网络化、信息化生存更确切一些,但这并非本质问题。但作为21世纪的计算机科学及理论的发展趋势,却一定是模数统一、符号机制与联结机制统一。这涉及计算理论必须变革的问题,但欲在图灵计算理论基础上解决这一问题,则实在是不可能的事情。
从理论上讲,没有离散的数字化就没有状态互为因果关系的自组织结构,没有连续性就没有自组织结构的进化,及非线性作用,亦没有开放性,因而两者具有时空状态转换的统一性。解决状态时空转换的统一性问题,只有首先解决状态的自组织模型问题——即只有在准全息元数学模型的基础上才能解决模数统一问题,及联结机制与符号机制的统一问题。
计算理论的深层问题还要解决有限与无限计算能力的统一问题,同样只有在准全息元数学模型的基础上才能解决问题。
五、有人认为:以往的通信都是面向连接的,而Internet的最大优势是面向非连接的;电信网、电视网、计算机网的三网融合是21世纪初的发展趋势;实现全光通信后传输速度将大幅提高。
请问:未来的网络发展方向是什么?除了把面向连接和面向非连接的特性进行全面融合外,还有哪些主攻方向?它们将需要什么支撑技术?产生多大影响?引发何种应用?带动哪些产业?
答:未来的通信理论不仅仅是解决通讯问题,还要解决功能耦合问题——在运算、交换及控制功能统一的基础上,子系统能够互为因果实时、透明性交互作用及实现功能互补。这一问题的解决,已不仅仅是三网合一的问题,而是所有的控制系统,信息处理系统及信息交换系统,与所有的传感及效应系统均变成一个大系统,它将从根本上改变人类生存及生活方式。但这一问题的解决,归根结底是与人脑同构同功的计算理论问题,必须首先确立非图灵计算理论模型。更肯定地说只有以准全息元数学模型为基础才能解决问题。
六、有人认为:为了能够独立自主地发展我国的信息业,我国必须具有研制高性能芯片的实力,但从高性能、通用的CPU入手并非最佳途径,而应扬长补短,从System on Chip入手。
请问:如正确,我国应优选什么System入手?应优先加强哪些设施和支撑技术?如何确保科研、应用和产业的良性循环?
答:这一问题一定要解决,但需要非常理智。
限制我国前端计算机技术发展的两大瓶颈是微电子技术及操作系统软件,后一瓶颈正在有条件的得到解决,而前一个瓶颈则必须从理论上解决系统设计的开放性问题,因只有在此前提下,才能用较小规模的芯片构成具有复杂功能的系统,否则,很可能最终效果不佳。解决这一问题,归根结底还是计算理论及技术的变革问题,如建立在状态自组织的基础上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但这并非说一开始就设计一个完全独立于冯型机的计算机系统,而首先是应用自组织计算理论与技术,通过设计功能互补模块提高目前计算机的计算性能,然后逐步取而代之,这样才能确保科研、应用和产业的良性循环。但并非所有的理论与技术都能够做到这一点,因而认真地考察各种理论与技术,趋利避害、扬长避短,才不至于走弯路,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七、有人认为:计算机体系结构应面向网络计算的需求。目前,应研制“简约的Client”和“功能强大的Server”。Client应逐步实现Smart,而Server应遵循SUMA准则(即Scalability、Usability、Manageability和Availability——可扩展、好用、可管理、可用)。未来,Client将是P3C或算通机(Compunicator),而Server将最终发展成Virtual Server Environment。
请问:这样一个预测准确吗?如果基本准确,这种Client和Server将采用那种体系结构和基础软件?衡量它们性能优劣的指标又将是什么?
答:首先,这一问题与上两个问题不能分开考虑。之所以这么讲,是因网络的主体是计算机,它的体制及性能将决定网络的联结方式与功能。假设计算机的体系结构建立在状态自组织的基础上;建立在储算一体、数据与地址统一、运算、交换与控制功能统一的基础上。计算机本身既有处理功能又有网络通讯——路由选择及交换功能,计算机既是网络交换结点,又是信息的存储与处理中心,那么在此基础上的网络发展方向,显然将与现在的网络模式产生很大的差别。
看来,不管是解决计算机本身的问题还是网络问题,都要有一定的超前性,首先要有理论上的突破。否则,纠缠于表面问题,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最终都不会有什么好的结果。解决这一问题会有不同的观点,但必须具有具体的理论及技术准备,才能目标明确,不致穷于应付。
八、有人认为:我们必须研制面向中国人的计算机系统,它应包括“中国人好用”的主机、软件、输入/输出、网络系统以及开发工具和环境。
请问:怎样才是“面向中国人”的计算机?与一般的计算机的本质区别在哪里?为研制这种计算机,应该优先突破哪些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
答:这一问题的提法值得商榷,因网络的发展使得计算机的应用很难再以国划界。计算机应以突出共性为主而不是以突出个性为主,突出个性当然有个性的好处,但弄不好其结果很可能是作茧自缚。如从统一的服务平台、个性化的用户终端及界面这一发展目标出发,中国人只能是发展适合中国人的个性化用户终端及界面,但服务平台一定是全球统一的,尤其是以翻译服务支撑的服务平台。
九、有人认为:阻碍我国信息技术发展和信息建设增值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瓶颈是对信息资源建设的轻视,这是“重硬轻软”最严重的反映。
请问:轻视信息资源建设的症结在哪里?是认识问题,管理问题,还是技术问题?在信息资源建设中,人们期盼的是由知识所增值的效益,为此应攻克哪些关键技术?如何由此分析未来信息产业的利润来源?
答:这一问题的解决,相对于上述问题的解决只能说是权宜之计。在上述问题得到解决以后,这一问题的解决肯定是另一种思路及方案。
这一问题的实质是市场机制及经济效益问题,如果信息的供方始终是免费午餐,肯定是恶性循环。因而只有区分出哪类为收费信息,哪类为共享信息,使劳动价值能够得以充分体现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十、有人认为:信息安全是最迫切的问题,有巨大的产业前景。为此,应研制自己的CPU、操作系统、数据库、专用网络、网络软件,严格推行登录制度、身份认证、密码„„
请问:在充分发挥信息的共享优势的前提下,什么是信息安全的关键环节?什么是应优先突破的信息安全技术?
答:信息安全问题,一个大原则是如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安全问题就无从谈起。假设硬件系统都有受到攻击的危险,还谈什么安全。因而,要想维护一个大国的应有地位,前端及核心技术任何时候都不能靠引进,掌握自己的核心信息技术势在必行。但这与解决前面的问题同样密切相关,在上述问题得到解决的情况下,安全问题无疑会随之解决,最起码也已经是另一种、而不是目前的解决思路。一个严酷的事实是,如果毫无目标,什么事都从头做起,肯定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根据这十二个问题的提出,就可以看出情况并不乐观。但值得欣慰的是,只要提出问题,公开征解,问题就算解决了一半,如能广开思路,真正的体现学术民主,多征集、多对比有关的解决方案与思路,问题就能够得以有效解决。
十一、有人认为:目前计算机技术发展迅猛,新概念、新技术、新产品日新月异。为了使学生毕业后能较快适应工作,大学里忙于向学生讲授新技术。于是教材成了“产品手册”,授者是“现学现卖”,学者是“忙于磨刀、很少宰鸡”。
请问:应当如何改进当前的计算机科学的教学状况?
答:培养技术工人、工程师与基础理论研究人员的价值取向是有区别的,适应工作肯定有一个适应什麽工作的问题,如果是单纯培养技术工人,教材成为“产品手册”并不为过。如果是要培养基础理论研究人员,教材就一定要讲基础理论问题。我国之所以造成目前这种状况,其根源在于一度有很大一部分人,包括某些权威对我国计算机科学的发展陷于悲观,认为我国在前PC领域已经无能为力,只能在后PC领域做一些工作。因而对局势的发展听之任之,既一度放弃赶超这一主导思想。只是在与发达国家差距越来越大,引起国家领导人关注此事,感到没有独立自主的信息技术不行,才又重新确立了创新、及赶超发达国家的主导思想,但在教学领域没有及时赶上这一主导思想的变化,才导致目前的这种状况,现在确实是该认真对待的时候了。其实解决这一问题并非难事,仅仅是把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讲给学生,再讲一些传统的理论与技术就足够了。因教学的任务并非单纯地教学生怎样做,有时仅仅是要求他们解决什么问题即可,如果勇敢一些,再教他们不要迷信任何权威——包括自己。搞国家项目也是同样,项目指南仅仅是说明需要解决哪些问题,哪些问题没有得到解决,或处于什么状况即可。只要不内定谁是权威,并以权威的意见为唯一决策依据,再难的事情也能得到圆满解决。
十二、有人认为:对以上问题进行求解时,应考虑如下前提:必须能够继承以往积累的应用软件的成果;必须遵循国际上已经制定或流行的标准;预期能在一定时期内产生经济或社会效益。
请问:这些前提条件是限制了创新,还是“继承发展”必须遵循的客观规律?我们应如何处理这个矛盾?
答:继承和发展是一对相辅相成的矛盾,一味强调继承将窒息创新,一味强调创新则,不注意继承则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但不破不立,不打破已有的游戏规则,落后就永远不能变为先进,要想由落后变为先进,就必须创新,但任何创新都是一个实践问题,而不是口号。没有新理论、没有新技术,说什么都没有用,只有拿出新理论、新技术在市场竞争中经受考验,才能有效的把握价值取向,也才有资格参与游戏规则的制定,及改变游戏规则。
汪成为院士的上述问题涉及计算机科学领域的方方面面,如全面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确实需要大手笔,首先是需要理论上的创新,没有理论的创新原则上就没有技术上的创新,没有技术上的创新,事实上这十二个问题的绝大部分都不能得以解决。但有了理论与技术的创新,上述问题的解决就相对容易一些。
非常感谢汪成为院士能够坦率地讲出这十二个问题,这是为自己负责,也是为国家负责。希望那些承担着国家重点项目的专家权威都能坦率地讲出自己不能解决的具体问题,并能公开征解,国家有限的投入就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注:修改部分为黑体字
第二篇:院士工作站问题难点
、工作站建设工作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1、哈尔滨市院士专家企业行活动开展以来,我们感到,由于没有政策和经费方面的支持,科协组织没有更多的经费可以投入到这项活动中来,只能采取一事一议的方法投入一些经费,因此,部分企业和进入院士专家服务团的专家积极性受到一些影响,制约了活动发挥更大的效果。
2、由于哈尔滨市没有设立院士办公室专门负责与院士的沟通联系,因此,我们在开展活动时,需要邀请院士,就要通过黑龙江省院士办来联系所需要的院士,工作起来多有不便。
七、今后的工作打算和计划
下一步,哈尔滨市科协将在找准院士专家企业行活动切入点、建立活动的长效机制、提高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等方面认真加以研究,进一步完善院士专家服务团工作制度,认真筹划好XX年院士专家企业行活动的工作内容,为企业科技进步和地方经济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第三篇:专家提醒:请家教常见的十二个问题
专家提醒:请家教常见的十二个问题
1、怎样的孩子需要请家教
答:家长为自己的孩子请家教,总是因为发现孩子在学习上出现了一些偏差。比如,孩子某一门功课上出现了差距,或是孩子的应考能力较差等。家长希望能够通过家教,把自己孩子所差的功课及时补上来。但是,每个学生自身的情况是不同的,表现在学习上,他们既有智力因素形成的差距,也有非智力因素形成的差距。那么,什么样的学生适合请家教呢?家长对此问题应该有所了解。根据我们多年的经验,把在学习上有差距的学生,笼统地归结为差生,是不准确的。有些学生是因为学习习惯不正确,如果得到有经验的家教及时纠正,是完全可以转变的。有些学生在学习上很吃力,但却肯下功夫去学,这样的学生请家教,是大有作用的。
学生在教师教授一门新课的时候,理解能力、接受能力和记忆能力是有差距的。有些学生在课堂上理解得很快,但到写作业的时候就又忘记了许多;有些学生理解得较慢,但在理解之后往往能较长时间不忘。教师虽然深知这点,但在授课时却无法照顾周到,只能按照大多数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教学。一些学生在规定的时间里,对消化新知识就感到吃力了。而家长则应正视差距,承认差距确实存在,并应该观察自己的孩子,根据其自身的长处、弱点,帮助其学会利用课下的时间,消化和吸收所学的知识。凡属上述情况的学生,家长为其请来家庭辅导老师就切实有用。教师能够及时、快速地结合课堂内容,帮助学生理解、提高,把所亏欠的知识补上来,使其能在第二天跟上课堂教学而不失去学习兴趣。综上所述,家长在为孩子请家教时,应了解其在课堂上的学习情况,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提高效率。
2、大学生教员和专职教师的区别
答:找大学生做家教自有其优点,大学生的年龄与中、小学生更接近些,语言无隔阂,在授课过程中容易与孩子沟通;大学生除自身课业以外,基本无家庭负担;大学生的报酬索取也比在校教师要低,因此,由大学生给予辅导是完全可行的。
但有些孩子却不适宜找大学生做家教如活泼好动、贪玩坐不住的孩子。这种性格的孩子,大多数脑子并不慢。平日里只因管不住自己,上课时总是要和同学说话、看课外书等。这种孩子很有自信,也很有组织能力。他甚至可以调动大学生家教,在父母不注意时与自己聊天等。因而不太适合由大学生进行辅导,即使要请也要请一位比较老练的大学生。
相比之下,在校教师教龄长,教学经验丰富。在教学上,会严格掌握时间教授内容;况且其师道尊严,也会使顽皮的学生有所收敛。
在选择家教上,如孩子的意见与家长发生分歧,家长也要注意说服孩子的方式。要耐心细致,讲明原因,不要简单生硬。因为不管请什么样的家教,目的都是为了您的孩子能够学得进去。太过生硬了,往往事与愿违。
3、请家教一定要通过中介吗?
答:不一定,我们认为通过专业的家教中心聘请家教是很有必要的。聘请家教的方式有好几种,可以通过朋友介绍、通过家教中心推荐或通过类似本网站的教员查询系统来寻找教员。其中只有通过家教中心推荐是需要付费的。通过各种方式获得家教信息后,作为家长与孩子,在选择家教时,带着目的,是让孩子的学习成绩有所提高的,最重要的是效果!
4、只有中小学生才需要家教吗?
答:否。中小学生请家教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但这并不等于只有中小学生才需要家教。其实如果你正在准备自学考,或者你想多学一门外语或学一些电脑知识,或者你打算学学钢琴或绘画,甚至你想学一些其它的技能如网球或插花等等,都可以通过家教的形式。我们提供的家教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具有个性化的教育服务,她更有利于因材施教并可提供更灵活的教学时间。
5、孩子请了家教成绩就一定能提高吗?
答:不一定。孩子请了家教之后,成绩能否提高和老师能力的高低有着直接的关系,但一个好的老师还不是学生成绩提高的充分条件,因为这其中还涉及到学生的接受能力,学生的学习自觉性以及老师的教学方式是否能适应所教的学生等许多原因,另外,在请了家庭教师后,有些学生产生了依赖思想,导致学生上课不认真听讲,这也是使得学生学习成绩不提高反而下降的原因。所以说,并不是请了家教以后学生的学习成绩就一定能提高。如碰到这种情况应当及时查明原因,如果是老师教育质量或方法的问题应及时与家教中心联系。
6、推行素质教育或者说减负后就不需要家教了吗?
答:否。推行素质教育或者说减负和请家教是不矛盾的。首先,学生接受教育的机会有其不平等性,有的学生在重点中学读书,有的则在教学质量较低的普通中学读书,有的所在区域教学质量较高,有的则相反;其次,学生的接受能力也有不同,并不是每一个学生都能适应同一个教师的教学方式和进度;再次,有些学生可能会因为种种原因如转学、伤病、外出等而耽误课时;这样的学生请一个家教,采用较为个性化的教育方式是无可厚非的,很显然也是和素质教育不矛盾的。另外,家教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会注重培养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以使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可以做到事半功倍,从而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减负。更何况,还有很多学生请家教是为了学习电脑、钢琴和绘画,这本身就是一种素质教育。因此,我们认为推行素质教育或者说减负和请家教不是互相矛盾的。
7、成年人也需要家教吗?
答:是的。请家教并不是中小学生的专利,成年人,甚至老年人同样可以为自己请一位家教来掌握一门新知识或新技能。当今的社会是一个知识大爆炸的社会,知识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一个人如果不及时给自己冲冲电,就会被社会所淘汰。所谓活到老,学到老,永远都会有我们要学习的新东西。要想学习新东西请一位家教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因为家教和其它的学习方式比较起来,有时间安排相对比较自由、针对性较强、不用出门在家就可以学等优点。所以,成年人完全有理由也需要家教。
8、男教员好还是女教员好?
答:不一定。男教员和女教员究竟孰好孰坏是没有定论的。根据我们的经验,女教员相对比较耐心和细致,文科也相对男教员要好些,但男教员思路较活跃,学习方法较为科学,相对女教员来说男教员的理科要好些。当然,有时候也要根据学生的性别来确定是使用男教员还是女教。
9、家教应采取何种形式比较好?
答:一般来说,既然是请家教就应当以一对一的形式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比较好。因为采用这种方式能够根据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并能及时掌握学员对知识的理解情况和学员对教员教学情况的意见反馈。不过,对有些学生来说,采用一对多(如一对二或一对三)的形式,其效果也不错,因为几个人在一起学习可以互相帮助和提高,当然采用这种方式人数不宜过多,同时它的最大弊病是容易造成让其中某个学生滥竽充数,使得教员不能及时发现该学生存在的问题。
10、放假了,请一个品学兼优的大学生来带带孩子、陪他玩耍,好不好?答:当然好。如果有条件的话,在放假的时候请一个品学兼优的大学生来带带孩子、陪他游戏,不仅可以让您的孩子有一个玩伴,让他过一个充实的假期,同时,一个品学兼优的大学生也是孩子生活和学习的榜样,大学生的一言一行将对孩子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所以说,有条件的话,您也不妨尝试一下。
11、请了家教之后家长是否就可以不用管孩子了?
答:当然不是。有些家长认为请了家教就可以放手不用管孩子了,这显然是不对的。因为家教只是对正常教学的一种补充,如果完全依赖家教而放弃对孩子的正常教育,那就会本末倒置。所以在请了家教之后更应该对孩子严格要求以配合家教教师的教学,这样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12、学习外国语,请家教效果好不好?
答:学习外国语,请一个精通该语种的教员进行面对面的施教,这样,就可以及时纠正你发音和语法上的错误。其效果比你在课堂上学习要好的多,针对性也会更强。此外,如果你请的是在外国语学校就读或毕业的学生,他们还可以教授一些他们学习该种语言的体会,以帮助你更快、更好地掌握该种语言。
第四篇:两院新增院士超8成为现任官员引发质疑
两院新增院士超8成为现任官员引发质疑
2009年12月17日 12:06中国新闻周刊【大 中 小】 【打印】 共有评论0条http://news.ifeng.com/mainland/200912/1217_17_1478091.shtml 官而优则院士?
从“工程管理学院士”的现实,到设立“社会科学院士”的“愿景”,有人开始担心,和“学而优则仕”相对,另一条新的路径——“仕而优则学”会否出现
本刊记者/王婧 文/林茵
12月初,两院院士新增选名单相继公布。报纸上随之便有以下统计数据披露: 中国科学院新增的35名院士中,8成是高校或研究机构的现任官员; 中国工程院新增的48名院士中,超过85%是现任官员;
工程院60岁以下新当选的院士中,均有校长、院长、副院长、董事长等职务,仅有一人例外——台湾云林科技大学的杨永斌只有“教授”头衔,没有行政职务。
在此次新院士名单宣布之后,中国工程院对内就提出要求,“院士只是一个荣誉称号,并不是一种职称和职务,不宜处处以院士称呼。不举办当选庆祝活动,也不宜把过高的、不适当的物质待遇加到院士身上。不宜过早地给年轻院士压上行政职务,以使他们集中精力在专业领域取得新进展。”
研究院士制度近10年的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顾海兵则认为,“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的现象是一种必然,无非是受中国人骨子里‘官本位’文化的影响。”
两院院士人数逼近2000
在《中国科学院院士章程》和《中国工程院章程》中,对院士的定义是“国家设立的”自然科学技术方面或工程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为终身荣誉”。
有关院士制度的沿革,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王扬宗在论文中称,“1955年,中国科学院筹备学部时,之所以称学部委员而不是院士,就是因为考虑到院士的称号是很神圣的,必须具有很高的学术水平,而我国科技水平还比较落后,学科发展参差不齐,如果为了需要在各个学科领域都搞出一批院士来,不仅难以服众,在国际上影响也不好。” 1980年7月,中国科学院联合中国社会科学院向国务院递呈了《关于建立院士制度的请示报告》,明确提出第一批院士的名额为200人,但由于种种原因,这一计划被搁置。直至1994年初,中共中央和国务院作出决定,将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改称“中国科学院院士”。彼时,500余人规模的学部委员被“一刀切”地转为“院士”。对此,顾海兵说,“一刀切,成为院士制度的历史问题。”
1994年中国工程院成立时,选聘院士96名,到2003年,工程院院士达到663名。在短短的十年间,工程院院士就达到了与中科院相当的规模。迄今为止,中国先后有1938名科学家和技术专家当选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
而据顾海兵观察,与院士人数猛增成为鲜明对照的是,中国经济在上世纪90年代一路高速增长的情况下,科技的高层次创新却呈现负增长态势。
工程管理学部:“高官俱乐部”?
2000年,中国工程院成立了一个新的学部——工程管理学部。设立这个学部的议题历经两次工程院院士大会才以微弱的优势得以通过。82岁高龄的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两院院士潘家铮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并不讳言,“当时很多院士都质疑这个学部的院士全是高官和企业家”,但他对这个学部给予较高的评价,“我们采取了许多措施,防止这个学部成为官员和企业家的俱乐部。”
2001年工程管理学部第一次增选院士,首次增选产生5位新院士,包括铁道部时任部长傅志寰;2003年增选时,工程管理学部产生54名有效候选人,其中汇集了34名高官和企业家,建设部部长汪光焘、农业部副部长万宝瑞等人均在其列;在2005年中国工程院公布的42名工程管理学部有效候选人的名单中,有29名官员和企业家。2007年,卫生部原副部长王陇德,国家林业局副局长李育材等进入工程院管理学部12名候选人名单。
在顾海兵看来,“工程管理学部的成立毫无疑问为高官和企业家增加了一道通往工程院院士的大门。
社科院也要设“院士”?
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的院士被统称为“两院院士”,可是不久的将来,这个说法也许要改成“三院院士”——要求设立中国社会科学院士制度的意见正在不断“发酵”。
1998年两会期间,江苏省社会科学院院长宋林飞呼吁“设立社会科学院士制!”从那之后,每年“两会”上均有社会科学领域的知名学者为此呼吁。实际上,教育部就曾在2003年2月出台的一份文件中称,“鼓励高校从实际出发设立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岗位,并给予与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院士相应的待遇”;其后的2006年7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设立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制度,只是至今还没有设立“院士”称号。
对于社会科学院士制度的设立,不同的声音也不时发出。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的李晓岭曾在《自然辩证法通讯》上撰文称,“但愿中国暂不设社会科学的院士”,其中一条理由就是“相当多的政界人物已经混入了教授的行列,甚至书记们还封给自己博士导师的头衔。中国的教授、博导已被搞得声名狼藉。作为学术上最高荣誉称号的院士制一设,不知又有多少政要们要混迹其中?”
顾海兵研究了从2003年到2007年共5年的全国文科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导师,发现社科领域学者的“官位度”逐年上升,到2007年,这些博士生导师的平均行政职务在院长和准院长之间。
当年,在哲学社会科学部增选学部委员时,就有大批高级官员,如周扬、胡乔木、吴晗、胡绳、陈伯达等成为学部委员。曾任中国科学院党组书记的张稼夫在回忆录中写道:“科学院党内的一些同志,没有多少社会科学的著作。但他搞的工作是社会科学,他们在实际工作中能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能讲马克思主义理论,就是来不及写多少文章和不会著书立说,其中有一些人也有不少著作,这些人不进学部也不大合理。实事求是地办吧,后来还是在这些同志中定了一批学部委员。”
院士变“院仕”?
近年来,院士增选工作受关注程度之广、之深,已经明显超出了正常的范围,而且负面消息层出不穷。这种“激烈竞争”的背后,折射的是院士这个“荣誉性称号”的“含金量”。
中国科技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古继宝研究了学术身份对科研项目申请的影响,得出的结论是,在中国科学院2001年到2005年的增选院士中,他们获得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数量,和获得院士头衔之前相比,“平均每个院士增加0.41个项目”。院士的称号和获得基金项目的数量呈现出显著的相关性。
顾海兵认为,“目前,许多大学的校长都由没有任何行政管理经验的院士来担任,其中原因之一就是,普通大学是局级单位,而院士是副部长级别。院士当校长,学校好像也相应地升了半级。”在顾海兵的研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的“官员度”平均官职略高于厅局级副职,而实际上,一旦成为了院士即享受“副部级”待遇。中国工程院院长徐匡迪曾说,没有规定说官员就不能当选院士。院士增选的标准是统一的,“只重表现,不论身份”,无论他在哪一级领导岗位,评审都严格按照程序,只要他在相关领域做出了杰出贡献,达到了院士评选的标准,就可以当院士。
但顾海兵不这么认为。他毫不客气地说,“这无异于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
作者: 王婧
编辑: 郑永
第五篇:成为教育示范县面临的问题
成为教育示范县面临的问题
近几年来,我县教育事业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创新工作,锐意进取,取得了显著成绩。根据市、县政府的安排,我县自2004年起就将创建省级教育示范县列入全县教育重点工作。但目前我县的教育现状离创建标准还有较大差距,教育强镇建设工作还没有落实,农村中小学校办学条件差,教学设备老化,功能用房短缺,部分镇中小学布局调整还不到位。2006年,我县结合迎接省政府教育综合督导和创建省级教育示范县标准,当前主要解决以下问题:
一、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没有真正落实,主要表现在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未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上划,县域内教师工资发放标准还不统一。镇教师工资比县直教师月工资低480元,大部分镇教师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岗位津贴、住房公积金没有落实。建议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将教师工资全额纳入财政预算,统一标准发放。鉴于目前我县财政实际,可分步实施,即今年重点解决好农村教师岗位津贴和医疗保险问题。
二、教育强镇建设工作进展缓慢。根据创建标准,全县要有80镇达到教育强镇的目标。目前,我县已通过教育强镇的只有兴福镇和原寨郝镇,全县要达到省级教育示范县验收的标准,各镇首先要按滨州市教育强镇验收评估标准要求,开展创建工作。特别是在学校布局调整、办学条件的改善、教育经费的投入上积极创造条件,确保达标。
三、2005年县财政统筹县直中小学学杂费129.3万元,按照省教育厅、物价局、财政厅《关于在全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试行“一费制”收费办法的意见》(鲁好范文,全国公务员共同的天地政办发〔2004〕65号)文件要求:“严禁统筹、挪用、平调中小学杂费平衡财政预算”。建议将统筹的资金全额划拨到各有关学校。
四、城市和地方教育费附加拨付不足。其中,城市教育费附加欠拨222万元,地方教育费附加欠拨220万元。解决办法是严格执行滨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教育费附加征收管理使用工作的通知》(滨政办字〔2005〕127号)文件规定:“教育费附加应用于改善中小学教学设施和办学条件,严禁挤占、挪用、平衡财政预算,全额用于教育。”在市政府3月9日对我县的教育综合督导中,由于地方教育附加拨付不到位,A3指标270分全部扣除。
五、我县预算内教育经费占地方财政总支出比例逐年下降。2003年、2004年和2005年对教育拨款增长分别是16.5、11.42和9.9。按照创建省级教育示范县的标准,财政对教育的拨款实现“三个增长”,并做到逐年提高。
六、中小学预算内生均公用经费按标准尚未足额拨付。部分好范文,全国公务员共同的天地镇2005年中小学预算内生均公用经费为零,造成问题的原因主要是镇财力不足。解决办法,一是按省定最低标准(农村初中40元/生、小学30元/生)补足2005年欠拨生均公用经费;二是2006年按照上级有关文件和法规,将农村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按照创建省级教育示范县的标准(城市初中185元/生,城市小学80元/生;农村初中65元/生,农村小学60元/生)列入县财政预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