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1论企业伪文化
论企 业 伪李传玉工作室
文化
导
言
展开这个命题之前,先得说说什么是“企业文化”。
人未入门,扑面而来的堂扁即刻令人肃然:“同修仁德,济世养生”。敦敦八字,言简意赅:修仁修德,寓意经营之道;济世养生,乃示行业宗旨。取“同仁”二字,立堂前示人,看似于自然间成就了店牌,实则隐大志于牌铭之中。同仁堂这个幌儿屹立于杏林三百余年不改调儿,这其中文化的魅力,怎不叫人一拍三叹!
诚然,一个公司的商号或商品的牌名并非是企业文化的全部。
三百年间,中国的商人从晋商、徽商到胡雪岩、荣毅仁,从李嘉诚、王永庆到张瑞敏、任正非、王石,等等商界泰斗和当红巨星,在他们商号(公司)的中堂上,无不悬挂着铭志的格言;(当代企业)在他们公司的章程和经营管理规章中,无不明示着企业所崇尚的做人做事准则和追求的目标。由此我们可以确定,铭志、准则、目标等等彰显道德追求和行为规范的内容,应是企业文化所张扬的主流理念。亦即学者们所称的“企业价值观”。
何谓企业伪文化?一正一反。就是企业所宣扬的价值主张,与其实际行为不相一致甚至完全相悖的现象。子曰:“伪者,貌以善,实则欺”。欺,就是欺骗;假的。而企业因何要(能)生出假的文化来呢?本文试以解析并期以抛砖引玉。
一、企业伪文化的基本特征
(例案一)某企业举行公司周年庆典。身临其境时,却恍若隔世——场内场外到处悬挂着企业董事长“×××语录”和标准像;庆典演出上,引亢高歌的几乎是清一色歌颂“中国××业领航人×××”丰功伟绩的内容;一群合唱《感恩的心》女孩,动情之处,竟泣不成声,引得台上台下群情沸腾。而在操场上举行“检阅”的仪式上,游行方阵中居然喊出了“×××万岁!”其情其景,令人瞠目结舌。
无疑,这是典型的“造神”运动。然而,在该公司大厅的迎宾屏风上却赫然书写着——“以人为本”。
★我们知道,在当代文明社会中,任何形式的“造神”,都是对人文价值观的背离。上述案例足以反映,企业所宣扬的“以人为本”理念与其实际行为的表现是不相吻合的。这类企业的所谓文化现象是否令人思考,就见仁见智了。
毋须讳言,中国企业,尤其是当代中国的民营企业,形形色色的企业文化,其根源大多来自于企业家的意念和主张。分析和判定某家企业文化的优劣,须首先要对企业家(老板)的个体文化素质、道德倾向包括生活阅历等等多元因素进行剖析,——这就注定了要区分企业文化的真伪,犹如法医首先要面对每个人不同的指纹或DNA作出区隔,然后才能
结合“后天”的种种条件和成因去做分析和论证。由此我们会惊讶地发现:
(1)衍生“企业文化” 的是一个庞大的经济生物群体;(2)“企业文化”是一个任由各类统治者自我主张发挥的领域;(3)这个领域里没有评判和制约机制;
(4)它具有“舶来”、效仿、相互影响、相互汲取的功能,又具有独立滋生、复制传播的生物属性和环境属性;
(5)它是某种意志的附体;具有强制性接受和压迫执行的属性。(6)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在局部环境中,它具有排他性。(7)获取经济利益,是它的直接目的。
生态常识告诉我们,一个没有评判、制约机制下的文化意识形态;一个可以任由自我发育、活跃、复制的局部成长环境,滋生出不同于常态的文化“变异”物种,应属于可以预见的生态现象。
二、如何甄别正常的企业文化与伪文化现象?
(例案二)某企业开展关于“执行力”的培训,说是由专业的顾问公司执鞭。培训会场拉起醒目的横幅:“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
“大师”闪亮登场后,向台下大声问:“你们想成功吗?”——“想!”——“声音不响亮,想不想成功?”“想!”“那就跟我来20遍——我想成功!”直到喊得人群鼎沸。整场培训可概括为一组数字:“大师”为演示怎样体现“执行力=狼性”,领着大家喊叫了50遍“我是最棒的”;30分钟有节拍的跺脚;20遍《员工誓言》朗诵;10遍企业歌曲大合唱。随后,让上半年没有完成销售回款指标的业务经理出列,面对墙壁大喊100遍:“我是猪!”再罚每人100个俯卧撑。(有一个休克被抬下去)最后在集体举手宣誓“保证完成任务”中结束。(课后有幸与“大师”同席落座,定睛细看,此兄乃是几年前玩传销的。)
令人大跌眼镜的是稍后与老板的对话。探问:“怎样理解执行力=狼性的文化关系?”答曰:“狼是食肉动物。食肉动物的命运就是你死我活。执行力,就是抓羊的能力。一只完不成抓羊任务的狼,就是执行力有问题”。——“培训有收效么?”老板:“有效没效先不论,完不成任务就搞它一回,至少能折腾折腾他们”。——然而,在该公司的《企业歌》中却这样唱到:“同心同德,互爱互助,我们是情同手足的好弟兄„„”
我们讨论企业文化,并不会因为它的形式夸张还是内敛来作为评价依据。上述案例至少反映出企业家(老板)对企业文化的解读和应用,是否存在歧义或谬误。要“努力工作”是个连中学生都明白的常识。这句带有威胁意味的警示格言,直观反映出的信息是老板“家
长式”的一种告诫。而造成或影响人不努力工作的因素却林林总总。恰恰正是后者需要文化的能量去发生作用。那句用一个工头就足以取代它作用的横幅口号,显而易见,充其量它只是个管理手段。
其次,将培训作为一种“折腾他们”的手段,是极其危险的。它的利害之处在于,在正常的销售业务培训中,隐藏着老板的报复和惩罚情绪;其所采用的手段,明显泄露出对人格的轻视和不尊重;其目的已超出了为了提高工作效能和业务技能的界线;执训者和受训者的心智都品尝到了偏离人文价值交流的感受;
★毫无疑问,企业的各项管理规章或工作流程,都隐蕴着企业文化的内涵。但企业文化决不是一种解决与当前任务指标有关的戒棍。需要强调的是,本案中,虽然显示出企业家对企业文化的解读和应用存在歧义,甚至连基本的文字概念都未厘清,然而,老板主观上的文化无知与非人文主义的主观故意,应区别开来。这应是甄别正常的企业文化与伪文化行为的重要标志之一。
那如何界定非人文主义的主观故意行为呢?
(例案三)在某公司《员工手册》的首页上,董事长致辞如是说:这是个以诚信为本的企业。公司笃信“要诚实做事,须先诚实做人”。这是不容置疑的企业信条。我们不希望团队中的任何人,以任何理由去尝试打探“诚信”领域里的底线。这是保障我们合作成功的最重要的基石。——然而,在车间的生产流水线上,刚出池的勾兑酒,被封以“八年陈酿”灌装瓶中„„
何谓“貌以善,实则欺”?就是老百姓说的“挂羊头,卖狗肉”。古今中外,大小企业无不言必说“诚信”;文必饰“诚信”。然而戳穿诚信的往往是作伪者自己。因为羊头易挂,而狗肉毕竟是狗肉。造成企业伪文化“捉襟见肘”的不仅仅只是上墙入册的文字,日常运行中,“穿帮”现象随时可见。类如以下情形:
(1)伪产品——视“Fabriqué en France ”为天书的化妆品公司,产品容器和外包装上却印有“源自法国宫廷技术,传承皇家尊贵美容品质”。而在产品宣传册中,总裁的书法更如行云流水:“一流企业卖品牌,卓越企业卖文化”。(2)伪荣誉——会客室里,堂而皇之地陈列各类虚假获奖(不具国家行政或行业认证资质的各种奖杯奖牌),并编撰于企业相关的宣传资料中;
(3)伪架构——展示管理流程、组织架构规范水准的“IS9000”认证证书是真材实料,但那是花钱的结果;公司真实的情况是,老板凡事一竿子到底,让所有的管理岗位形同虚设;
(4)伪制度——亲近远疏,不惟德才;颠倒是非,拉帮结派;(5)伪教育——将培训变相转为训服(甚至体罚)员工的手段;(6)伪威望——各种形式的造神运动;要员工颂扬感恩,宣誓效忠;(不赘类举。以上列示仅供参考)
“穿帮”现象之所以无法保全马脚,是因为伪文化和伪管理是一对不可拆散的孪生兄弟。彼此互助,相辅相成。由此可以说,这也是伪文化的死穴命门。
需要作出甄别的是,企业文化的走秀要与伪文化的“巫婆作法”区别开来。正常的业务技能培训、营销推广宣传或团队精神训练,作为企业经营文化表现形式,无可非议。“王婆卖瓜”首先要学会怎样卖,当然要夸自己的瓜好,而且要叫得响亮。但是若将木瓜说成龙眼,那肯定是巫婆而非王婆。由此我们可以界定:意识形态里的东西被用于颠倒事实,那就是主观故意,无疑是典型的伪文化行为。
三、中国企业伪文化产生的根源和诱因是什么?
不容否认,这是属于现代社会整体文化生态环境中,经济文化生态系统的大问题。不是一二家之言所能定义的。若究其根源,笔者以为,被当代社会所纵容的“无底线”玩世态度和资本利益本性对传统文化价值观的利用,是衍生这个文化生态“病毒”的主要诱因。
(一)文化生态环境制约因素的缺失:依如本文中那位关于“执行力=狼性”的企业家论断,没有谁来评判这位老兄的观点是谬误还是经典。(学者们在忙于出书;顾问专家在忙于谈出场费;传销骗子和八卦先生摇身一变都自封了“谋略大师”、“营销实战专家”)这是当今中国整体文化生态环境中,经济文化生态系统“先天制衡力量”缺失的客观现实。传销有人打,邪教有人抓,唯有企业这个“独立王国”的小天地里,各种谬论可以信马由缰,不为所扰。
(二)利益趋向主导价值观倾向:企业文化属于经济文化体系范畴。资本经济衍生了企业。这个由无数“DNA”基因组成的庞大的经济生物群体,对文明社会共同遵循和弘扬的文化价值观在企业发展中的应用和传承,无疑会因企业的生存、竞争、危机等等现实态势的不同,而演化为选择和认同不同倾向的价值观理念。这种“细胞分离”现象,应是衍生企业伪文化的另一天然生态条件。
当代社会,尤其是在经历了特殊历史洗礼后的当代中国市场经济环境,以及在这个特殊阶段中成长起来的本土企业投资人,他们的文化资质和生活阅历,都附有着鲜明的历史与时代变革的烙印。加之伴随他们共同经历的当代中国市场经济环境变革历程中,应运而生的诸多“成功”案例,铸就了他们选择信奉具有不同倾向性的文化意念。——尽管有些
格言引用的不得要领或不知其所以然,但是,这些意念是转化为企业文化的来源之一。
同样,在这个特殊的(现已历经了30年,预计还需一些时日)经济体制转换的时期中,不同的“成功”故事也派生出诸多的“生意观”;而这些不同的“生意观”所派生出来的价值理念,却会产生两种不同的企业文化目的。即:一种是符合社会文明进步的、利人利己的企业经营主张;而另一种,则是背离正常的社会人文价值准则的损人利己行为。
正如人所共知:传销的说教,无疑是典型的伪文化。之所以屡禁不止,现实生活中人们渴望成功的生存竞争心态给它提供了屡杀不绝的机会。需要讨伐的是,它采用“类文化”(听课)的说服和传播形式,披上文化的外衣,引用或杜撰出种种“成功”的案例,从而达到催化心理学中的“群氓现象”效应。一位做化妆品“直销”的“精英”用六个字概括她的“成功”真谛——“先洗脑,后洗脸”。由此可见,伪文化就是“卑鄙者的通行证”。
(三)企业家心理的“马斯洛效应”:企业家本能的意志平台应是诱发伪文化粉墨登场的另一隐性成因。依如那位被员工山呼万岁的“领航人”,在他的“独立王国”里重新演绎了30年前毛泽东先生的游戏,虽说荒诞的令人匪夷所思,但在企业这个一亩三分地里,他的意志有被展示的机会和空间条件。无疑,用这类形式体验快感的企业家,他本身也就是伪文化的缔造者。(至于能发展到什么境地,不好预料)类似的“心理效应”有多种形态,比如:领袖情结型;红衣主教型;理论大师型;江湖老大型;跟风效仿型等等。在此不赘一一例举。
四、企业伪文化——不可忽视的文化生态病毒
一个偶然的发现:在网络上查寻关于企业文化的资讯时,忽然发现,前些年那些中国民营企业的弄潮儿,(类如:三株、巨人、爱多、秦池等)他们当年关于企业文化的各种论断,仿佛一夜间全都无了踪影。
我这里绝无冒犯诸位阁下之意。(相反,敬重他们是中国市场经济的先驱者)由此引发的思考不觉间出现了轮回:——这企业文化究竟是个什么东西?
翻遍当今世界置身于文化研究象牙之巅的中外大师宏篇巨著,有关“企业文化”的定义多如繁星。有趣的是,(这些定义不断被后来者取代。)几乎所有的理论新锐们的“引经据典”,又无不出自对“百年老店”的颂扬。因此笔者的观点是,如果一定要给企业文化作出定义,其实很简单:它是一种
——对承诺的守望。
说的“八股”一点:就是企业家对他尊崇和颂扬的行为价值观所作出承诺的践行;它的体现路径,是在伴随企业命运跌宕的过程中,对承诺的淡定的信守。这是属性于经济文
化体系范畴的企业文化,与其他文化形态的不同之处。而“诚信”几乎是这个承诺和守望的全部。
而企业伪文化无疑是对“承诺守望”的一种反动。将其定性为“文化生态病毒”,是因为它的这种反动特质,能导致它所引用的、为人们所熟知和尊崇的某些人文价值论断或格言变成谬误。犹如将一件美丽的旗袍罩在妓女的身体上。其次,它寄生于社会文化的肌体细胞中;活跃于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并具有复制、传染、和再造的功能;这些条件是构成它能导致正常的人文价值观紊乱或“致病”的病毒特性。因此它对整个大文化生态环境的侵蚀和破坏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至少有以下两个意识形态领域属于伪文化的重灾区:
(一)商业道德领域。何谓:商业道德?——童叟无欺。笔者曾对那个“诚信为本的酒厂老板”下属做过采样调查,在问及“刚出锅的酒灌入八年陈酿的瓶子中”和企业所宣扬的“成信为本”有无矛盾时,出乎意料的是,持“正常”态度的竟占绝大部分。支撑的观点大致如下:(1)做生意的“无商不奸”;(2)先赚到“生意上的 还原一切。
纵观能以典范的中外企业大家,他们所主张和崇尚的文化理念,无不具有相似的共同准则:
(1)诚实守信:是她不容打探的底线。
(2)无妄有为:不妄言、不忘形、不玩弄、不自恋,健康文化无妄有为。(3)量己责下:己所不予,勿施于人。决不强加意志。(4)居上者贤:豁达于失,互信于误。律己示人,德望自高。(5)大爱至尊。
古人云:欺无道矣弗如盗;盗无欺耳欺无耻!意思是,强盗都胜过骗子。由此可见,文明社会的宽容准则是:文化可以无知,但决不可以无耻。
六、对社会制约机制的期待:
在企业的王国里,由于所有权的性质,所有者的管理意志和决策意志的不可挑战,此乃天经地义;纵有学者们以学问和学术的观点去解析评说,老板们就是不睬你,人家也无错可咎。这是法制社会中的权属性质所决定的。而唯有文化不同,它的属性决定了包括文化形态的制造者在内都可能无法控制的、对文明社会发生影响的传播作用。由此,这个属性公示了另一个铁定的法则:无论是正文化还是伪文化,它都不是私有产物。也不可能私有。因此也决定了包括学者在内的社会公众义务——对伪文化的现象是不可以听之任之或熟视无睹的。
毋须讳言,大凡热衷于制造伪文化行为的企业,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不放过、甚至极其钻营地捕捉任何一个可能在政界或仕途领域内沽名钓誉的机会。事实上,许多因各类性质犯罪或触法的地方“企业家明星”,在身陷囹圄后大多都罩有不同级别的政协委员、人大委员、协会会长之类的光环。其中不乏有一些玩弄企业文化的“大家”。值得关注的是,此类伪文化的制造者对健康文化生态环境的颠覆、传播、甚至被推崇,其能量已远远游离于社会法制之外。
如果我们寄希望于一个“先天制衡力量”不足、社会制约机制缺失下的文化“病毒”,自生自灭,或以伪制伪,笔者以为,这是从事文化和经济研究的专家学者们的渎职。
或许不仅仅只是他们的渎职。
第二篇:伪口号文化
企业战略支撑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反过来又服务于企业战略,企业文化能为企业造势,所以,口号就是一种战术和工具,但中国企业很少能有把这种战术和工具加以运用的,很少有企业会文化口号落到实处的,因为我们的文化很“虚伪”!曾去一家企业搞干部内训,见到企业豪华气派的办公楼外墙上,郝然写着一行镂金大字——“忠于职业、忠于企业、忠于人格”,几乎每个字都有一米见方,在玻璃幕墙的衬托下,显得十分气派。
在培训互动时,我先是特意把公司的企业文化建设赞扬了一番,然后就问了全体参训人员(该企业全体管理人员)如下几个问题:
1、什么是忠于企业、什么是忠于职业、什么是忠于人格?
2、为什么要忠于企业、为什么要忠于职业、为什么要忠于人格?
3、怎样才能忠于企业、怎样才能忠于职业、怎样才能忠于人格?
我反复问了3次,希望那怕是能能有人局部回答也行啊,但结局跟我的想象一样,几乎每个人都面面相觑,老板说是人力资源部搞的,叫人力资源经理回答,人力资源经理说是应该是以前搞的,都不知怎么解释,看总经理办公室能否知道,总助也是一头雾水,甚至还有人不知道墙上还有这么一句文化口号,最终三个问题无一人能够回答!
这其实就是一种“伪口号文化”!中国是一个崇尚标语口号的国度,我们的标语口号文化曾产生过辉煌的影响力,但以前搞口号的人都是需要带领一群人停地呐喊,不停地振臂高呼,喊的多了,就熟能生气巧,慢慢地大家也许能悟到一些东西,那么口号的作用也就可能达到了,文化的影响力也就由此可见一斑,现在倒好,在企业里边,口号一出、谁都不理!你不是虚伪是什么?
其实,这种“伪口号文化”被很多企业奉为经典,大家都喜欢做些标语口号贴在墙上,用以引导自己的员工对企业进行认同和培养员工的敬业精神或借以展示企业形象,这样做本身没什么大错,错的是管理者的思维错位,认为企业文化就是抄写几句口号或标语,就是搞一期板报,或者就是搞一次活动,没有人去把
公司的文化战略变成可以操作的管理战术,没有把文化口号进行分析、细化和诠释,没有把这种文化内涵进行延伸和传承——管理者自己都弄不明白的概念都要想让你的员工做到和认同,简直是不可思议!试问一下,有哪家企业不在喊“以人文本”,但是又有哪家企业知道什么是真正的“以人为本”?怎样才能做到“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具体方法又有多少种啊?又有谁做到了啊?既然没有,那你又在喊什么?是否又在自欺欺人啊?
既然有了标语口号,就要先看看它是否合适!既然有了口号,就一定需要管理者不停地振臂呐喊,就要设法让大家认同和感悟,企业其实真的应该拒绝“伪口号文化”!
第三篇:论企业安全文化管理
学习心得-谈谈企业安全文化
谢智文学号:3-19
5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活动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他既是一种特定的文化,同时又是一种安全管理理论,是现代安全管理理论与文化理论相结合的产物。
一、企业安全文化
1.企业安全文化是由企业文化引申而来的一个概念。
对企业文化,目前尚无统一的定义。根据国内外学者对企业文化的描述,可以认为: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活动中逐渐形成的,以物质为载体所体现出来的人本观念和社会责任意识的总和。
(1)企业安全文化的核心是企业员工共同拥有的人本观点和社会责任意识,即:是否具有以人为本,尊重自己和他人的安全和健康的理念;是否具有社会责任心,努力维护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成果。
(2)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安全生产管理历史的积淀,具有相对稳定性。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艰苦的过程,体现了精神文化建设的特点。
(3)企业安全文化应以物质为载体体现出来,即:既要有思想意识,还要有行为和行为的结果。
2.企业安全文化的层次及内容。
企业安全文化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
(1)第一层次:思想意识层。该层次是企业安全文化的核心层次,居于支配和指导地位。
(2)第二层次:制度文化层。该层次是企业安全文化的中间层次,是第一层次文化的体现。企业长期形成的习惯习俗也属于该层次。
(3)第三层次:物质文化层。该层次是企业第一、二层次文化的具体运作过程和结果。企业形象策划结果与其互为映证。
二、建筑业安全生产特点
建筑业属于事故高发行业。据统计,全国建筑业每年因工死亡人数达1000人左右,在生产性行业中仅次于煤炭业,居第二位。建筑业安全生产具有以下特点:
(1)生产岗位不固定、流动作业多,作业环境不断变化,作业人员随时面临着新的隐患的威胁。
(2)作业内容多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同工种,但在不同的作业时段、不同作业部位的作业内容常常不同;二是同工种,但在不同施工现场的作业内容和作业环境并不相同;三是工种时常不固定。
(3)多工序同时或连续作业,工序间配合,材料设备调度,与建设各方的协调等过程多,管理过程复杂,综合性强。
(4)立体交叉作业及电气、起重吊装、高处作业等特种作业多。
(5)多为露天作业,受 自然 环境 影响 大,如高低温作业,雨、雪、风中作业等。
(6)手工作业多,劳动强度大。
(7)人员流动性大、作业技能参差不齐。
(8)分包作业多,总、分包之间以及各分包队伍之间的企业安全文化背景不同,容易形成文化冲突。
三、建筑业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内容
1.思想意识建设。
(1)目标:使全体员工共同具有以人为本的思想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努力维护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成果。
(2)措施:
①择优选择员工,形成良好的用人环境,并对员工进行道德品质、法律法规、文化知识、作业技能、事故案例等教育。
②领导率先垂范,并在各层次树立标兵,弘扬优秀的企业安全文化。
③在发展的基础上,努力解决员工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满足不同层次的需求。
④发动员工积极参与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建设属于“自己的”企业安全文化。⑤通过教育等,在员工中树立“企业即家”、“社会即家”的观点,正确认识安全与企业发展、社会安定祥和和进步之间的关系,增强主人翁意识。
⑥开展社会和群众监督,进行公正严格的考核,批判任何不适行为。
2.制度文化建设。
(1)目标:建立 科学、系统、适合本企业的文件化的企业安全管理体系和企业形象策划系统,规范企业安全文化。
(2)措施:
①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法》、《建筑法》等安全生产 法律 法规,根据《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OHSMS)、《环境管理体系》(GB/T24000)及《质量管理体系》(GB/T19000)等标准,建立文件化的管理体系。
②进行企业策划,引进企业识别系统(CIS),建立有显著个性和适合企业 发展 的企业文化和企业安全文化支持系统。
③贯彻执行《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CJ59)、《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等建筑施工安全标准规范,建立企业安全文化的技术支持系统。
3.企业制度文化建设应做到的内容。
(1)员工充分参与。
(2)考虑分包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3)考虑员工的流动性和作业环境的多变性。
4.物质文化建设。
(1)目标:保证企业管理体系的正常运转,实现持续改进。
(2)措施:
①组建企业安全管理领导机构和主职部门,建立监督管理网络。
②企业标志、企业建筑、办公及施工环境、技术装配等,均按照管理体系要求进行落实。其中,施工环境包括:现场围挡、大门、企业标志、五牌一图、场地硬覆盖、临时办公、职工住宿、食堂、卫生保健、工装、个人防护用品、作业面、材料堆放、在建工程的立面效果、安全防护措施、施工许可、社区融洽等。
③按照标准、规范规程及安全技术交底施工,落实各项安全技术措施。④加强检查、定期评审,及时纠正不符合项,实现持续改进。
四、建筑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步骤
1.决策和策划。
建筑业企业应积极地,并有目的的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以OHSMS(EMS、QMS)及企业形象策划(CIS)为载体,溶入企业安全文化的精髓,建立有自身个性的优秀的企业安全文化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2. 学习、培训。
(1)对核心队伍成员进行培训,包括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体系知识、施工项目管理及企业文化知识等,为建立文件化体系准备人才基础。
(2)对员工进行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安全管理知识、体系一般知识、市场形势等的 教育。体系文件编制完成后,可以以组织学习的形式动员员工参与修订工作,使上下各层次形成互动。
3.收集整理资料。
(1)对现有企业安全文化进行调查和分析研究,重点是企业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方面的“有形”内容。
(2)收集现行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等。
(3)收集成功企业有关资料。
4.确定企业精神。
确定本企业的企业精神及安全生产方针目标。
5.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根据标准并结合企业形象策划工程,建立文件化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或建立健全经整合的企业管理体系,以制度捍卫文化、以形象衬托文化,陶冶情操。
6.加强宣传教育。
在强制要求贯彻执行各项管理制度的基础上,使企业员工的思想意识逐步并最终统一到企业精神和方针目标上来,形成“我要安全”、“我要健康”的良好氛围。
7.定期评审。
要定期进行管理评审,并实现持续改进。
五、建筑业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应重点注意的几个问题
(1)最高决策层统一思想,并首先具有强烈的安全意识和建设优秀的企业安全文化的迫切愿望。
(2)建设过程中,首先注重外显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特别是应首先加强施工现场安全文明施工管理,提高标准化水平,以外显文化带动内隐文化建设。
(3)坚持一贯性原则,即工程项目无论大小、所处地域、取费情况、发承包形式、管理及作业人员组成以及无论处在什么施工阶段、施工工序等,都要坚持同一个标准,从严要求,真正使“安全”成为一种理念和追求。
(4)在充分评价的基础上,应尽量保持分包协作队伍的相对稳定,以利于形成统一的企业安全文化。
(5)转变经营观念,加强市场开拓,激励员工的工作热情,尽量满足员工不同层次的需求。
(6)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没有终点,要始终使企业安全文化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符合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
第四篇:企业文化的误区与伪文化
企业文化的误区与伪文化
一、误区
了解企业文化的结构之后,我们再来辨别各种关于企业文化的定义,这样界定描述的正误和真伪就容易多了。当前,对企业文化的内在含义存在着多种误区。
1、企业文化是企业的识别系统(CIS)
持这一看法的人认为企业文化就是识别一个企业与另外一个企业有哪些不同的判断标准,也就是说,是评判企业之间的差别的标准。正因为如此,持这种观点的人普遍认为,企业文化一般包括视觉识别、行为识别和理念识别。乍一看,恰好和企业文化的形象层、行为层和价值观层一一对应,虽然不全面,但多少还是有些道理。不过,如果对照上面谈到的企业文化的结构和由内而外的四个层面,我们就很容易判定:识别系统属于企业文化最边缘、最表象的形象层之中的一种。这种错误让我们联想起一个经典寓言——盲人摸象,抓住哪块说哪块儿,把企业文化互相联系、有机统一的四个层面机械地割裂开来,犯了以偏概全、以部分代替全部的毛病。
首先,企业文化是一种客观存在的、在人们头脑中反映出来的主观意识。如果没有已经存在并成为一种大家共同遵循的理念,就不会有CIS的产生,更不会有公众心目中的企业形象。
其次,由于人们的认知状态不同、水平不同,在大家心目中的企业文化也会有不同的反映,有时还会有扭曲的反映。但对CIS系统,则由于其外在表达的同一性,人们的认知度相差不多。
再次,CIS系统可以把企业文化中的核心理念,以形象化、直观化、艺术化的手段表现出来,目的是要将自己的价值观传达给公众,以提升企业的知名度、美誉度、忠诚度。它所展现的只是企业文化中的一部分。有时候,企业处于竞争、战略等种种考虑,尽量避免将其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外传外泄,而是通过媒介向外传播一些经过加工的信息。就像在国光苹果树的某个枝丫上嫁接一枝富士苹果,虽然后者也是这棵树的一部分,但它绝不同于甚至迥异于原先的树,如果我们根据这枝嫁接的富士枝杈来研究原来的苹果树,那么我们得出的结论距离真相之远何止千里!
所以说,CIS不是企业文化,它只是企业文化的外宣和外显,并不能等同于企业文化。
2、企业文化是口号标语 顾客就是上帝!效率就是生命!以产业报国为己任!安全第一,质量至上!团结、紧张、严肃、活泼。。。。
有不少人认为,企业文化就是在办公区张贴口号和标语,运用动听的词句,比如流行的名言和警句来鼓舞士气。持这种观点的人恐怕是偏离企业文化核心最远的了,它甚至还不如识别系统(CIS)距离企业文化的本质更接近。
偏离企业文化同样很远的还有把丰富员工文化生活、组织文艺活动当做企业文化,比如举行歌咏比赛、运动会,这些活动甚至连行为层都进入不了,更不要说是企业文化的本质了。
3、企业文化是企业的思维系统
有的人认为企业文化是企业的思维系统,因此把它分成企业理念、企业哲学和企业精神。这种观点认为,不同企业的思维系统是不同的,企业思维系统的差异构成了不同的企业文化。
例如,某物业公司这样阐述他们的企业文化:理念是尊重客户,哲学是在竞争中求生存,精神是顽强拼搏,他们将对市场、客户、员工的判断视为企业文化。这种观点的错误在于将价值观层面的一部分内容当做了企业文化的全部,没有进行全面的探索和研究,它同属于盲人摸象之列。
4、企业文化是人类的优秀文化成果 有的人认为,所谓企业文化是人类的优秀文化成果,就是说,人类历史发展中所有有利于企业发展的优秀思想,都可以看成是企业文化。正因为如此,一些企业在讨论企业文化的时候,往往将马克思主义、孔孟之道以及人类历史上所形成的各种有价值的道德观念都当做企业文化来讨论和研究。例如,某些企业讲儒释道三家的经典论述直接拿来作为自己的企业文化。
这些人类历史上的优秀文化成果是所有企业和组织共同的精神财富,企业文化可以从这些财富中汲取营养,却不可以把它们称为自己的企业文化。这就像树根深深扎入土壤,并从中汲取水分和营养,发展自己庞大的根系,我们却不能把这片土壤称为树根。
5、企业文化是企业产品的文化定位
即认为企业文化实际上就是企业产品的文化定位,因而把有关企业所有产品的文化定位的内容,都统统称之为企业文化。例如,现在茶叶公司有茶文化,酿酒公司有酒文化,这种看法混淆了产品文化与企业文化。
6、企业文化是纯粹的文化理念
所谓企业文化是纯粹的文化理念,就是指有人把企业文化解释成为纯粹的文化形态的内容,也就是解释为非经济的内容、非企业形态的内容,单纯地从人类文化学的角度来解释企业文化,似乎企业文化并不具有反映企业运行过程。
这种思想是不正确的。企业文化是企业的,是要为企业服务的,它必须是从企业已有的价值观或指导思想中提炼出来的,或者是要为企业发展目标服务饿实实在在的一种氛围。它必须具有积极向上的、可促进发展的、可复制的品质。因此,企业文化应该具有指导性和同化性,并且还要具有可操作性,应便于价值观的接受与认可,便于制度的实施,便于解决企业实际的问题,便于企业文化的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企业文化实际上不能算作文化形态的内容,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学的内容。把企业文化作为文化形态的一种类型,与把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来研究,是有根本性区别的,前者实际上曲解了企业文化的真正内涵。总之,这些观点都不够全面。上述种种只是企业文化的表现形式,或者说是企业文化的载体,并不能等同于企业文化。应该明确的是,企业文化不是单纯的思想和矫揉造作的文字,不是企业家与文化人的联谊会。如同知识本身不承载价值一样,为企业文化而建设企业文化基本上是徒劳的,很多企业想通过某一局部的取巧来建设企业文化,却从根本上忽略了企业文化的无形存在和作用。
没有速成的企业文化建设,完整的企业文化手册、规范的制度文化和形象识别系统、甚至包括大规模的导入,仅仅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开始。
二、伪文化
西班牙一位印象派画家曾经画了一柄烟斗,但画的名字确实:“这不是烟斗”。很多公司都提出了自己的价值观,但如果未被大家认同,也没有落实在行动上,就如同画上的“烟斗”一样,并不是企业真正的共同价值观。案例:小张的困惑
毕业于某著名大学的小张被分配到一家生产加工肉类食品的大型国企,该企业的经济效益在当地排在前三名,员工的待遇和各方面的福利保障在当地也是数一数二的。小张当初被分配到这个企业时为很多同学所羡慕。但在工作了一年以后,他却下定决心放弃掉档案与正在办理中的户口,应聘到了一家国内知名的民营企业,担任市场部产品主管的职务。在临离开前,他的领导与他谈话,问他为什么一定要离开,并说企业的待遇和发展前景都不错,而且对小张也有重点培养的打算,这样一走是非常可惜的。小张发问领导:“您还记得我们刚来企业是您跟我们讲的话吗?您说对我们的一根基本要求就是要讲诚信,这是您本人和企业的一贯原则,对待消费者、同事、朋友都要讲诚信,不讲诚信的人是不能在我们这个企业中立足的,但您应该知道我们的产品都是用什么原料加工成的吧?”(小张所在的工厂主要生产火腿肠,但在加工中掺杂了大量的被淘汰的老母猪肉)。领导沉默半晌说:“这其实与你没有什么关系。你啊,还是太年轻。很多时候现实是很残酷与无奈的!在我们的这个行业能够不被淘汰,而且还能够有这样效益的企业已经不多了。”小张最后说了一句话:“我只是不能说服自己该如何信任您和这个企业!”
来到新公司,小张干劲十足,入职仪式上老板的一番慷慨激扬的讲话更是让小张激动。老板说要在两年内让企业在美国上市,所有企业的员工都可以获得不同额度的原始股票,实行全员持股,只要是忠于企业、努力工作的员工都会得到丰厚的回报。这令小张感到只要按照老板的要求,兢兢业业地工作,企业一定不会亏待自己。小张的新领导市场部精力,来公司已经两年了,在工作上非常努力尽责,对企业的忠诚度也很高,在与广告公司的谈判中一分一厘地维护这企业的利益,令小张十分钦佩。一转眼半年过去了,发生了一件让小张意想不到的事情:小张的领导在一次业务外出中发生了交通事故,一条腿粉碎性骨折,更令小张意想不到的是企业在处理这件事时,竟然以市场部经理合同到期为由与其解除了劳动合同,对其所受到的伤害仅是象征性地支付了2000元钱,然后就不再过问了。而且,令小张更为气愤的是,他在去老板办公室送文件时,偶然听到老板和人力资源部经理在谈论这件事情时说:“他合同是不是刚到期,那就正好不要再续签了,免得惹麻烦……。”
这一次小张没有马上跳槽,因为他陷入了深深的困惑中…..本案例中的现象我们称之为“企业伪文化”。
“企业伪文化”,指一种表里不一的双重或多重标准,由企业所有者或核心管理者个人建立的、不为全体员工所认同并遵守的,与企业的实际经营管理行为不符或相背离的理念与行为方式总和。这种文化在形式上包装得和真正的企业文化一样——有愿景、有宗旨、有价值观、有精神,一样是生动华丽的文字,但企业战略中没有,企业制度中也没有融入,管理与经营行为中更是毫无踪迹。没有载体的文化注定是一种四脚朝天的文化,双重标准或多重标准的文化必定会成为皇帝的新衣。
企业伪文化的类型,我们可以笼统地以“老板文化”与“政客文化”的概念加以概括。
1、老板文化最充分地体现在民营企业身上
在民营企业,老板文化具有相当大的强制性。老板个人的价值观与是非评价标准就是企业的标准,如同国家强制标准,碰不得、更改不了!民营企业能做多大、做多久,往往取决于老板个人的文化修养境界与能力边界,很多民营企业正是由于没有良好的文化结构而无法简历真正的利益结构,这是导致无数民营企业由高速发展变成高台跳水的症结所在,但这种宿命式的悲剧还在反复上演。
老板文化的另一个特点是它的不统一性。很多民营企业在对员工价值观的灌输中都强调忠诚与责任的重要性,但对这种忠诚和责任的要求与约束却是单向的:员工要无条件的忠诚于企业,企业却不存在对员工的忠诚,可以任意地解雇开除员工;企业要求员工更为自觉地多承担工作责任,但企业除了付给员工应得的工资报酬外却不愿承担任何责任。在生产和经营活动中也充满了对消费者的不忠诚和不负责任的行为。在这样强烈的现实反差面前,员工不可能发自内心地认同企业文化,不被员工认同的文化最终只能变成老板一个人的文化,对于企业而言,便是企业的文化。
2、政客文化在某些国有企业及国有股份制企业中存在
它的最大特点是带有很强的政治色彩与时效性。国有企业的管理者多为政府委派,作为一种行政行为而非市场行为,这本身就决定了某些管理者自身所携带的“政治因素”要高于经济素质,这一属性直接影响着管理者的个人价值取向和追求,在文化导向上更多表现为宣扬和倡导与企业经营脱节但却“与时俱进”的各种理念与文化观,并据此做出经营管理决策,以求得个人的发展。因为某些国有企业管理者的个人目标在于追求仕途的升迁,所以无法与企业的目标实现统一。另外,政客文化具有很强的时效性,领导变了,文化也要变,变来变去的文化最终就是面目全非的文化,员工也就自然没有“文化”。所以,政客文化是企业伪文化。
还有一部分企业,自身有明确的文化准则与追求,但由于缺乏对文化管理方式方法及工具的了解与掌握,不知道如何将企业文化进行到底,在实际的操作中往往流于形式,根本就发挥不出企业文化应有的作用。在现实中,由于整个社会正处于转型期,文化导向日趋多元化,人们处于一种价值观混乱、信仰缺失、浮躁与急功近利的大环境中,这样的社会大环境直接导致了员工价值观与行为方式的多样化。很多员工缺乏或根本就没有信仰,唯有对个人利益中最大化或排他性笃信不疑,对企业与同时缺乏信任,在处理问题时没有信誉,以“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叫天下人负我”为处世原则。文化与意识形态上的纷乱,无法使企业的全体员工步调一致地朝一个方向前进。而企业文化的真正意义和价值在于,通过强有力的文化整合来塑造和改变企业员工的文化信仰与工作行为,以追求最大可能性的统一,从而以此来提高企业效率与获利能力。如果有文化但却不知道或不能达到这样的目的,那么这种浮在表面上仅为少数人所认同的企业文化,也是另外一种意义上的企业伪文化。
企业伪文化是以个人和小团体牟利为出发点和终极目标的,所有的理念与行为都统一在这一前提下,具有极强的现实性和实用性。但企业文化是企业和企业家的文化,不是老板和政客的文化,也不是企业内小团体的文化。
企业文化之所以沦为“企业伪文化”,就在于其总是妄图以形式上的改变来掩盖其实质上对利益唯一性和最大化原则的追求,并希望以此来达到影响组织成员行为、改善效率、提高获利水平的目的。但在企业的实际运营中,企业大多数成员往往对企业伪文化有着与生俱来的识别能力,员工不是不知道、不明白,只是不愿说破而已。所以,以伪文化来管理员工最终只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企业伪文化的形成与企业的治理结构是否合理有很大的关联性。我们可以看到,在西方成熟的现代企业制度下的企业所形成的企业文化,并不是某一个人意志的集中体现,二是建立在创业者个人价值观与追求基础之上的,融合了历任管理者的文化理念而最终形成的。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如果企业的决策机制、管理机制、运营机制不够合理的话,企业的历任管理者在强化和维护企业文化时还会以企业利益最大化为出发点吗?同样,在挑选继承者时,对于价值观的考察标准与人选的决策程序如果不合理的话,还能够保持文化的连续性吗?而这一切最终都要取决于企业的治理结构,这也是国内很多企业无法形成真意义上的企业文化的主要原因。
企业伪文化对于企业的危害是一个隐性的、长期的过程,这种危害最终会以各种形式体现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各个领域与层面。当量变一旦演变为质变,曾经风光无限、辉煌一时的企业便会轰然倒地、灰飞烟灭。我们可以从无数垮掉的企业身上找到足够的证据来说明这一点。同样,由若干有着伪文化的企业所开展的经营活动,对市场及社会的危害也是不容低估的。
在《大败局》这本书中,作者有这样一段极其深刻的论述:“如果用一句话来描述中国市场环境的现状,那就是对秩序的集体破坏以及只需对破坏者的报复。在过去的十来年里,我们的身边出现了太多的明星企业,他们一方面以一种百无禁忌的勇气创造和放大了市场的需求,成就了一段充满激情饿创业神话,而同时,他们的便无禁忌也极大地破坏了市场的道德规则,使现今的中国市场仍是一个流淌着无限商机而却始终缺乏秩序感与道德感的竞技场。在几乎所有的市场激战中,我们一次次地目睹到这样的景象:惨烈而无序的竞争往往会出人意料地孕育出一位年轻而狂暴的盟主,而很快,一场接一场的“以暴易暴”又让市场最终成为一片无法继续的焦土。中国的保健品市场、VCD市场、白酒市场,竟无一例外。某种意义上,在这样的无序氛围中,任何的堕落、背叛、失踪乃至崩盘,便成了无须解释的宿命。吴敬琏先生曾经提出一个类似的命题——秩序重于利益。尤其是在中国加入WTO后的今天,自觉培育企业的道德感及对市场秩序的尊重,已成为所有企业最基本的生存法则。”
事实上,企业的道德感与人文关怀和对秩序的尊重,是一个真正有文化的企业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但正式由于这种先天性的基因缺失导致了企业伪文化的泛滥,而企业的伪文化的泛滥又极大地破坏了经济规则与市场秩序,最终,使有着伪文化的企业遭到惩罚。
我们批判企业伪文化的目的,是为了使企业能够建立真正意义上的企业文化,帮助企业寻到真正的根,使我们的企业能够永续经营、基业长青,使我们的员工在信仰与现实面前不再困惑迷失,使我们的管理者能够真正明白:“在自然规律与价值公理面前,一切的伪装与虚妄终将幻灭。”
一位哲人说过:“若神不在,一切皆无。”
第五篇:论企业法制文化及其执行力
论企业法制文化及其执行力
一、序篇
当我未经世,尚缱绻于象牙塔的琉璃世界时,曾觉得王小波的青铜、白银、黄金时代未谋而恰恰暗合了事物发展的三个不同阶段。
而如今象牙塔我已不觉得是象牙塔了,转而成了钱钟书先生所讲的围城。以我的目光看来,这个世界就是由许许多多,大小不一的围城所呈现的,我们走来走去,往来穿行却终是走不出两个字——围城。
围城,即古代的城邦,也可广义的理解成一个中心辐射下的国度或者团体。从历史的角度去审视,所有存在的事物都是有生命的,而生命总是会呈现出不同的状态,之前我总会习惯的用王小波先生的三本书来概括,但自从迈出校园的围墙我觉得还不够,事物的发展在青铜之前还应有一个阶段,我且叫它黑铁时代。
所谓黑铁时代是指事物发展的早期阶段,还没有形成比较规范的体制,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腐蚀,通俗的讲就是质地不够坚密,比较糙。
相信很多人都会同我就这件事情产生共鸣:刚从校园的小圈圈里面逃出来,践行于社会这个大圈圈之中,总会跌跌撞撞,不适从。我渐渐的开始觉得社会这所大学堂教育人的方式实在有些太原始、太霸烈,稍有不慎,便是非死即伤。于是,我找到了一种哲学者的姿态以自保,可以用思想将某些事物之间隐匿的关联彰显出来,譬如:
生命——黑铁时代——围城——秩序
先说生命,这里泛指一切会随时间而变化的事物;有变化就会在不同的时间段内呈现不同的状态,事物产生的初期即黑铁时代;除了自身之外的其他一切事物造成了相对的外部环境,我们形象作围城;没有一些约定俗成的东西来加以约束,那么个体之间就会有解决不了的矛盾,所以我们需要约定一些秩序。列举两个事例来加以说明:一是作为刚刚步入纷繁大千世界的青年人,正处于人生的黑铁时代,如果没有合适的外衣庇护自己,想要抵挡来自大社会凌厉的锈蚀,直若空谈,而这件外衣就是带有强制力的法制。由人及事,作为众多自然个体集体表象的公司,如果没有完善的企业法制文化,则更会危如曼舞于薄冰的巨象,险象环生不言自知。
二、文化与执行
法制作为人类智慧的精华,其对个体、对社会以及今天的企业之作用已经无需赘言。从最早的古巴比伦文明中最具代表性的汉谟拉比法典至今,法制的演变过程可谓是空前繁盛。由此我们可以知晓,法制本身是具有无可泯灭的生命力的。中国大唐集团作为一个聚十万之众的特大型企业,在当今高度文明而又暗棘丛生的社会里,想要在激烈异常的行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并取得长足的发展,企业内部的法制文化建设已是箭在弦上,势在必行!前文讲到人生可以视作黑铁、青铜、白银、黄金四个阶段,而企业的生命周期也可以分成同样的四个阶段,年岁尚轻且不断充实青年人的中国大唐集团现今所处在的阶段真是自己的黑铁时代。其表象在于两个方面:其一,一种文化的形成是要刻意培养并且历经时日的锤炼,而中国大唐集团自组建以来经历的时间还比较短暂,因此还不足以孕育出一种既定的文化氛围;其
二,不断加入的青年大学生,在给企业发展带来不竭的动力和昂扬的青春活力的同时,由于自身法制意识与知识的浅薄,也给企业法律文化的形成带来了新的问题。
任何一种文化的行成,都不是靠强权压迫而是经自然累加和历史沉积而抽象出来的。文化属于精神上的实质,是以散点形式存在于个体之间而集体表现出来的一种氛围。正是由于文化本身所具有的这些属性,我们欲要建立起企业法制文化就必定要从最基本的个体出发,即加强企业员工特别是青年员工的法律知识普及教育,通过开展活动培养员工自觉学习法律的兴趣是当前乃至今后企业法制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只有大唐集团的所用员工法律素养得到全面的提高,才能形成一种气氛,才能称之为文化,才能蔚成方圆,更好的服务企业的发展。
讲到法制,特别是在中华文明渊源一脉的基础之上,就不得不提到一位集法家之大成的贤哲,他就是韩非。早在千年,在其传世经典《韩非子〃有度》篇中就曾阐述过:‚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一个国家或者说一个群体能否长盛不衰不完全取决于是否拥有合理法制文化,文化本事只是一种约定俗成的秩序,是一种弱关联。尽管法制文化是一种相对狭义的概念,甚至可以将其抽象为具体的条框。但终究其本身没有足够的强制力,所以想要一个群体有条理的在复杂的外部环境中得以生存,除了要有浓郁的文化氛围还要配合以坚定的法制执行力,即做到‘有度’。所以只有将法制文化和法制的‘有度’执行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在企业的发展
过程中推波助澜,力鼎中国大唐集团这支长帆乘风破浪,一往无前!
三、践行
锦州,趟踏着历史的潮洪,饱历着兵锋的洗礼,一路颠簸走来,而今依旧岿然矗立在曾经烽火狼烟的燕赵古地上,禅定着,静候着,那个有志于天下的有缘人,再来镌刻一块丰伟功绩的碑铭!于是,大唐人来了,辽宁大唐国际锦州热电作为中国大唐集团征战辽宁的旗舰在锦州这座悠悠千载的古城拔地而起。恢弘之气度同锦州几经兵战的沉稳内敛相得益彰,大唐人来了,就是为了抒就一段篇章!
锦州是一座拥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城市,熏陶着,浸润着,造就了大唐锦州人坚韧不屈,力争上游的性格。经历了艰苦拼搏的基建,当锦州厂各项生产工作都已经步入正轨的同时,年轻奋进的锦州人不忘江山易得不易守,居安思危,在各级领导的正确指引和带领下,各种文化建设开展的如火如荼,其中企业法律文化建设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部分得到了大唐锦州人的广泛响应,由于正值创业期的锦州厂年纪轻的新生力量占了很大比重,所以依法治企的思潮迅速的在广大员工中间传播开来,通过具体史实和事例的学习,大家从思想上接受并理解法制给企业给个人的发展所带来的积极意义,逐渐的在厂内形成一种浓郁的文化氛围,而这种氛围的孕育而生正昭示着大唐锦州人的进步以及大唐锦州热电蓬勃万里的未来!
设备工程部
吴桢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