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企业开展电子商务的风险与对策文献综述
企业开展电子商务的风险与对策
文献综述
作者:黄三红 指导老师:刘晓艳 专业:电子商务
班级:08级计算机系电子商务统招本科班
前言
近几年来,随着网络技术应用的快速普及,电子商务,无论是作为一种交易方式还是传播媒介,都在广度与深度上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展,渗透到了社会的各个方面。它改变了传统的商务模式,给人们带来了方便、快捷,但同时电子商务不仅给企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样带来了新的风险。
一、电子商务的发展概况
1、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概况
由于发展环境的不断完善,电子商务发展非常迅速,2008年6月底,网络购物用户人数达到6329万,比上年度增加36.4%。虽然2008-2009年重大的金融危机,给中国的中小企业及人们的日常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但没有阻碍人们在网上购物,反而,使金融危机给电子商务提供了发展机遇。从2009年下半年开始,经济环境逐渐回暖,企业、个人信心都在增强,电子商务的发展势头更加良好。最近,10年11月,第三届中国电子商务建设与发展高峰论坛在深圳举行,与会专家认为未来三至五年僵是我国电子商务的爆发增长期。获悉,我国去年全年电子商务交易总额超3.8万亿元,网上支付总额5766亿元,同比增长一倍有余,连续5年翻番。于10年12月,腾讯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还表示,中国网名已超过4亿,中国已成为世界最大互联网市场。
2、全球电子商务发展概况
纵观全球电子商务市场,各地区发展不平衡,呈现出美国、欧盟、亚洲“三足鼎立” 的局面。
美国是世界最早发展电子商务的国家,同时也是电子商务发展最为成熟的国家,一直引领全球电子商务的发展,是全球电子商务的成熟发达地区。欧盟电子商务的发展起步较美国晚,但发展速度快,成为全球电子商务较为领先的地区。亚洲作为电子商务发展的新秀,市场潜力较大,但是今年的发展速度和所占份额并不理想,是全球电子商务的持续发展地区。
以欧美国家为例,可以说电子商务业务开发的如火如荼。2009年,欧美地区(欧洲、北美和拉丁美洲)和大洋洲(主要指澳大利亚)的互联网发展已处于领先阶段,其中北美、大洋洲和欧洲的互联网参透率分别为76.2%、60.8%和53.0%,位居全球互联网前三甲的位置;而亚洲由于人口基数更大,互联网参透率伟20.1%,仍低于全球26.6%的平均水平。据统计,目前全球90%的电子商务网站在美国,其每年的电子商务的交易额也超过了全球电子商务交易总额的50%。欧洲国家尽管其电子商务起步稍晚,但完善的网络基础设施为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了优良的条件,即使在2009经济危机的情况,其年网上销售额依旧攀升至1437亿欧元,涨幅达到22%,这其中英国、德国和法国网上销售占欧洲在线交易的70%,人们越来越倾向于网上购物这种便捷的交易方式。
二、企业开展电子商务的问题和对策
1、问题
1.1 电子商务的搜索功能问题
当在网上购物时,用户面临的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如何在众多的网站找到自己想要的物品,并以最低的价格买到。搜索引擎看起来很简单,但根据NEC研究所与INKTOMI公司最近研究结果表明,目前在互连网上至少10亿网页需要建立索引。而现在搜索引擎仅仅能对5亿网页建立索引,仍然有一半不能索引。这主要不是由于技术原因,而是由于在线商家希望保护商品价格的隐私权。因此当用户在网上购物时,不得不一个网站一个网站搜索下去,直到找到满意价格的物品。
1.2电子商务的安全性问题 电子商务的安全问题仍是影响电子商务发展的主要因素。由于INTERNET的迅速流行,电子商务引起了广泛的注意,被公认为是未来IT最有潜力的新的增长点。然而,在开放的网络上处理交易,如何保证传输数据的安全成为电子商务能否普及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根据调查,当问到为什么不愿意在线购物时,绝大多数人的问题是担心遭到黑客的侵袭而导致信用卡信息丢失。因此,安全成为电子商务发展中最大的障碍。
1.3电子商务管理的问题 电子商务的多姿多彩给世界带来了全新的商务规则和方式,这更加要求在管理上要做到规范,这个管理的概念应该涵盖商务管理,技术管理,服务管理等多方面,因此要同时在这些方面达到一个比较令人满意的规范程度,不是一时半会就可以做到的。另外电子商务平台的前后端相一致也是非常重要的。前台的WEB平台是直接面向消费者的,是电子商务的门面。而后台的内部经营管理体系则是完成电子商务的必要条件,它关系到前台所承接的业务最终能不能得到很好的实现。
1.4电子商务的税务问题 税务,是一个国家重要的财政来源。由于电子商务的交易活动是在没有固定场所的国际信息网络环境下进行,造成国家难以控制和收取电子商务的税
金。因此,在指定与电子商务有关的政策法规时,需要重新审视传统的税收政策和手段,建立新的,有效的税收机制。
1.5电子商务的标准问题 由于各国的国情不同,电子商务的交易方式和手段当然也存在某些差异,而且我们要面对无国界,全球性的贸易活动,因此需要在电子商务交易过动中建立相关的,统一的国际性标准,以解决电子商务活动的相互操作问题。
1.6电子商务的费用支出问题 由于金融手段落后,信用制度不健全,中国人更喜欢现金交易,没有使用信用卡的习惯。而在美国,现金交易较少,国民购物基本上采用信息卡支付,而且国家处于金融,税收,治安等方面的原因,也鼓励使用信息卡以减少现金的流通。完善的金融制度方便,可靠,安全的支付手段是B 2 C电子商务发展的基本条件。不难看出,影响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不单是网络带宽的狭窄,上网费用的昂贵,人才的不足以及配送的滞后,更重要的原应来自于信用制度不健全与人们的生活习惯。因此,我们应该加大金融改革力度,健全法制,建立信用制度,正确引导人们改变一些生活习惯,为我国B 2 C电子商务的发展创造有利的发展环境。
1.7电子商务的合同法律问题 在电子商务中,传统商务交易所采取的书面合同已经不适用了。一方面,电子合同存在容易编造,难以证明其真实性和有效性的问题;另一方面,现有的法律尚未对电子合同的数字化印章和签名的法律效率进行规范。此外,现有的技术还无法做到对数字印章和签名的唯一性,保密性进行准确无误的认定。如何保证电子商务活动中合同的有效性及电子印章和电子签名的有效性,是保证电子商务正常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2、对策
2.1 先进信息技术和物流技术的充分应用
进入网络经济时代,信息化是第三方物流企业成长的必然要求。信息是物流系统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诸如条形码(BC)、全面质量管理(TQM)、电子数据交换(EDI)、管理信息系统(MIS)、全球定位系统(GP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等在大型第三方物流企业中已得到充分应用。至于弹性制造系统、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企业资源计划以及供应链管理等去留理论和技术对于第三方物流企业也同等重要。先进技术的应用是电子商务企业在这个市场竞争中或得又是的有力手段。
2.2建立合理的规章制度和用人机制,从而有效地抑制管理风险
首先,企业应建立并严格执行各种有关的规章制度,不断提高实时改变管理策略的能力和及时发现管理漏洞的能力。政府需要设立相应的监管机构,用行政手段来直接监管电子商务交易;此外,也可通过行业组织来对电子商务交易监管,这主要是通过电子商务行业协会、消费者协会等组织来实施。这些组织的主要职能有:强化职业道德、规范,实施消费者保护条例,审查、批准电子商务从业人员的资格;调解、冲裁电子商务交易中出现的纠纷等。其次,应当建立电子商务市场良好的人才管理机制和培养体系,由国家强制建立电子商务业务人员考级制度和实践制度,对电子商务从业人员的业务范围,工作权限加以划分管理并建立从业人员资格注册登记制度和从业人员网络化档案管理体系,强化专业知识教育,法制知识和职业道德教育,建立严格的奖惩制度,通过提供全行业人员队伍素质,为未来规范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3改变企业经营者的经营观念
俗话说:“思路决定出路,观念决定定位。”面对哦过企业经营管理的陈旧和严重阻碍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现状,我国应该大力倡导企业的新理念和新思想,特别是物流从业人员的观念的改变,将直接影响企业的经营和管理格局的方向和走势。所以企业应该更新经营观念,打造电子商务发展新环境。首先清醒认识电子商务对提高企业在国内国际市场竞争中的重要作用。也应尽早按现代电子商务管理的规范来引导、管理行业,建立国有大中型企业的现代化电子商务运作体系。其次,转变传统仓储、运输企业的经营模式,把目前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作为契机,涉及IT与IT企业结盟,惊醒网上交易与网点配送对接,积极探索建立实行供应链管理的电子物流配送网络,从而“鼠标加水泥”、“虚拟加实体”的最佳组织和双赢。
2.4建立完善的信用评价体系,从而有效地抑制信用风险
成立专门的信用机构,这些信用机构主要业务就是对企业进行信用评级,而这种评级制度势必能减少或避免企业的各种失信行为(包括信息不对称所产生的失信)的发生,这些公司收集消费者个人的信用记录,合法地制作消费者个人信用调查报告,并向法律规定的合格使用者有偿传播信用报告;同时,为了安全便捷地进行电子商务活动,还可
把客户资信情况存储在网络,以便随时调用。此外,各银行也应密切合作,建立客户资信信息库,联网共享,以有助于各银行共同防范金融风险,有利于电子商务的顺利开展。
2.5跟踪市场节奏,及时调整企业经营战略
当今市场变化越来越快的形势下,对物流的需求出现了一些新特征。电子商务巨大的发展前景,给物流企业指明了发展方向。可以预见,能否抓住服务于电子商务的经济增长点,将是物流企业在未来的竞争中能否取得优势的关键。
2.6进行资产重组,建立区域联盟
实现资产重组可以使企业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增强其活力;建立区域联盟可以将各自独特的企业资源整合为一体,实现互补和共享,同时还能使优势企业形成规模化经营,降低其运作成本。结语
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兴得交易模式,它使企业和消费者能够高效,快捷的完成相互之间的交易活动。它速度快、效率高、成本低不受时空限制的特点也促使其在人们的生活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虽然我国电子商务在国际贸易中的应用还存在不足,但是我相信随着我国市场机制日益成熟,以及企业,个人,政府对开展电子商务的深入认识,我国电子商务在国际贸易中的应用必将越来越广,并且会成为未来开展国际贸易的制药交易方式,成为新世纪的主流商业与贸易形式。参考文献:
[1]江东:传统企业发展电子商务的风险缝隙与对策研究【J】.商场现代话,2006(6)[2]刘伟江,王勇:电子商务风险及控制策略【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
[3]邢晓彤.中小企业实施电子商务问题与策略。合作经济与科技,2008 [4]顾晓艳.中小企业电子商务运用现状与对策研究。商场现代化,2009
[5]陈爱国.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1 [6] 梅绍祖,吕殿平.电子商务基础【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7] 梅其君,我是谁--谈企业概念的界定【J】.中国企业,2009(2):25-26 [8] 李中斌,风险管理解读【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10 [9] 许宁宁.电子商务安全的现状与趋势【J】.中国电子商务,2010,(1)[10] 王蔷:电子商务企业的风险分析与管理[J].上海管理科学,2009,(6).[11] 周霞:中小企业电子商务的应用[J].《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
第二篇:企业电子商务开展的难点与对策研究
企业电子商务开展的难点与对策研究
N会计10-AF李师2410290109227号
[摘要]随着现代经济的快速增长,信息技术的进步,电子商务得以广泛应用,网上消费在全球范围已被广大的用户接受和使用,给企业带来了新的机遇,降低了成本,增强了企业竞争力。但由于企业基础设施不完善、技术人员缺乏等难点制约了其电子商务的开展。因此,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长足发展,则必须选择适合的电子商务运营模式,并制定适合的对策。本文对我国企业电子商务的应用现状进行了分析,探讨了企业电子商务开展的难点,并提出了企业实施电子商务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电子商务;企业电子商务的开展;对策研究
一、引言
电子商务的本质是运用现代计算机通信信息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进行的一种社会生产经营形态。其根本目的是提高企业生产效率、降低经营成本、优化资源配置,从而实现社会财富的最大化。电子商务要求的是整个生产经营方式价值链的改变,是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商业模式的创新和变革。
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网络经济”热潮,开展电子商务已经成为企业适应新的商务模式、争取未来生存空间的必由之路。一些大型企业都纷纷投入巨资和人力兴建企业的电子商务系统。然而对于相对规模较小的企业而言,开展电子商务面临着缺少资金、缺乏IT建设的专门人才和维护经验等难题,而且较高的失败率也严重影响了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因此,正确的选择电子商务模式、制定合适的电子商务对策是企业实施电子商务的关键因素。
二、企业电子商务开展的难题
目前我国企业涉足电子商务领域还处在萌芽起步阶段,关于我国企业的电子商务开展存在以下开展难题:
1.管理者对电子商务的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
电子商务在我国企业中推广应用的时间比较短,很多企业的管理者对电子商务知之甚少,对电子商务没有一个清晰全面的概念,认为建立一个企业网站或进行网络推广就是电子商务,对电子商务的重要性、应用范围和实施方式都没有深入的理解,当然也就没有认识到电子商务带来的巨大优势。再加上企业开展电子商务需要一定的前期投入,而这种投入又很难在短期内带来回报,这让很多企业的管理者在企业是否要开展电子商务这个问题的决策上举棋不定。
2.少资金,缺人才,企业信息化建设比较落后。
第三篇:企业电子商务开展的难点与对策研究
企业电子商务开展的难点与对策研究
一、引言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因特网(Internet)以惊人的速度发展,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习惯、交流方式以及思想观念,同时也改变了企业的经营行为。可以说因特网为人类社会创造了一个全新的信息空间,在信息经济、网络经济等概念的基础上,自然而然地产生了电子商务活动。
电子商务出现之后,以其高速度、低成本、联系的便捷性等优点,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并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席卷全球。一时间传统行业企业、新兴企业都争先恐后开展起电子商务活动,但真正取得良好经济效益者较少。本文拟对企业开展电子商务所遇到的难点及企业应该做出何种对策进行相关讨论。
二、如何理解电子商务
电子商务是人们利用电子手段所进行的商业贸易活动,是商务活动的电子化。包括应用因特网及其他电子技术所开展的一切商务的、经济的和管理的活动。
其实企业利用计算机网络系统来改善和提升管理,实现信息化,就应该属于电子商务的范畴,是电子商务的基础阶段。当企业已经实行了电子商务基础阶段的工作时,可进一步地开展网络营销。此时可利用网络系统在网上与客户进行信息交流,包括直接下定单,实行电子流程的企业营销活动。这是企业电子商务的进一步深化。
电子商务从本质上说是商务活动,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经济活动,而电子化只是手段和方式。电子手段要围绕着电子商务的本质和目的而实施。在企业信息化的基础上以电子化手段对传统商务活动的流程进行变革与创新,从而实现商务活动的电子化——电子商务。
三、企业开展电子商务存在的难点
尽管有许多企业都在积极开展电子商务活动,但从现阶段看,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既有来自企业内部的因素,又包括来自企业外部环境的制约因素。企业内部的因素影响将决定企业电子商务的发展程度及在未来竞争中所处的地位,而企业外部因素的制约将决定企业及社会电子商务的整体发展进程。但内因是主要的,企业内部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对电子商务的本质认识不足 在电子商务刚刚兴起之时,人们以为在因特网上建立一个网站,专门从事网上销售,这就是电子商务。众多的企业群起效仿,这种认识太浮浅,还没有认识到电子商务的本质,随着时间的推移,网上商店多数已经消失,这就是例证。
(二)企业开展电子商务存在着跟风与盲从的现象
电子商务随着因特网的快速发展而迅速崛起,但目前还没有非常成熟的盈利模式,而是在探索中发展,不像传统的经济活动有很多成熟的盈利模式可供参照。随着电子商务热的迅速传遍,一些企业在没有很好地进行可行性研究的基础上,不顾自身情况也争先恐后的挤上电子商务这班车,投入了大量资金,结果是没有实现理想的效果或维持不了几天便关门大吉了,这其中有些企业纯粹是跟风行为,注定不会取得理想的效果。
(三)缺乏整体的战略规划
企业的一切经营活动都应该围绕着企业的整体战略开展,都应该符合经营战略的要求,开展电子商务活动也是如此。既不能盲目跟风,也不能故步自封,不求创新。有些企业在开展电子商务活动时,并不是按照管理原理,制定一个整体的电子商务规划,一步一步的推行实施,而是想当然的投入大量人力、财力,自以为一网就灵,结果是并未赢得商机,没有取得经济效益,反而浪费了人力、财力,丧失了机会。
(四)企业决策层的认识与重视程度不足
对于企业的决策层而言,是否开展与如何开展电子商务活动,存在一个认识与重视程度的问题。应该把开展电子商务活动提升到企业的战略决策的高度来认识。决策层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对企业电子商务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电子商务是以信息化建设为基础,凡是信息化建设和电子商务开展较好的企业,高层领导的重视程度普遍较高。高层领导的重视,企业在电子商务的发展方面就能够具有相应的发展规划和相适应的投入,推动其发展。
(五)企业人才匮乏
人才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企业之间的竞争最终都体现在人才的竞争上。据权威的调查显示:缺乏专业人才是制约企业电子商务发展的首要因素。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和开展电子商务必须要具有大量专业人才,尤其是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因此,如何培养和引进人才就成为企业电子商务发展中期待解决的战略性问题。
四、企业开展电子商务活动的对策
开展电子商务活动给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开辟了新的领域,带来了新的商机。作为一种新型的商务活动,在现阶段存在一定的问题也是必然的,属于发展中的问题,企业应以发展的思路来解决这些问题,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电子商务应以能够加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为原则
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经济运行体系,其一切活动都应该围绕着这一目的而开展。企业开展电子商务活动,必须要能够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提高企业整体实力,具有经济回报为前提。只有符合企业的整体战略为目标,强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开展电子商务才有意义。
(二)加强决策意识
企业的外部环境变化越来越快,为了使企业在迅速变化的环境中生存发展,必须要增强决策意识。企业开展电子商务活动是发展的需要,但不可以盲目投资,要通过科学的决策程序和方法进行决策,做到有的放矢,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
(三)电子商务要以企业信息化为基础
企业信息化是企业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构建起一个管理的信息平台,全面优化提升企业的经营管理的过程。企业信息化对于处于激烈竞争环境中的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是极其重要的。企业信息化后,管理工作的任务是将企业全部资源的运转都虚拟化为电子信息流动,是在电脑和网络中完成的。
(四)开展电子商务要从企业实际出发
电子商务并不能简单的理解为网上开店,应该深入理解其内涵,从而建立起一套适应本企业特点的电子商务系统。必须明确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套成型的可以效仿的电子商务盈利模式。成功的电子商务案例都是根据本企业特点建立起来的,能够适应市场经济需要,具有个性化特点。因此,企业从事电子商务活动必须从企业实际出发,按照自身特点,适合本企业的需要,追求特色,完善系统。
五、总结
总之,21世纪电子商务将成为企业的一种生存方式、全新的经营模式,是企业现代化、信息化的方向,不具备网上竞争能力的企业,就无法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优势。因此,我国现有的企业应当充分熟悉发展电子商务的意义,积极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发展电子商务,参与新世纪的国内、国际贸易,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第四篇:小微企业信贷业务风险与对策
小微企业信贷业务风险与对策
摘要:受当前国内外经济增速减缓影响,小微企业面临着经营压力大、成本上升、融资困难等问题,商业银行的小微企业贷款坏账风险也相应加大。文章分析了小微企业信贷业务风险状况,提出商业银行从创新风险管理理念、科学定位客户目标、提升业务经营能力、加快服务产品创新等方面入手,加强小微企业贷款风险管理,有效支持小微企业发展。
关键词:小微企业;信贷风险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小微企业大量涌现,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小微企业已超过1000万家,加上3800多万个体工商户,其从业人员已近2.8亿,小微企业在增加居民收入、满足市场需求、弘扬创业精神、推动技术进步、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对商业银行而言,小微企业信贷业务可以实现较高的贷款回报率,并可带来私人银行、代发工资甚至财务顾问、IPO资金归集等交叉综合效益,正逐步发展成为商业银行新的利润增长点。2011年末,全国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15万亿元,占全部贷款余额的27.3%,各主要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新增小微企业贷款已超过全行业新增小微企业贷款的60%。然而,由于小微企业自身在公司治理、财务报表、有效抵押等方面存在缺陷,导致了小微企业信贷风险大、管理成本高和业务规模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商业银行进一步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据银监会测算,商业银行对大企业的贷款覆盖率为100%,中型企业为90%,小微企业仅为20%,小微企业普遍存在融资渠道不畅等问题,融资难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改善。商业银行如何科学把握小微企业信贷业务,在充分挖掘小微企业这片潜力巨大的市场的同时,切实保障信贷资金安全,是值得积极探索的课题。
二、小微企业信贷业务特点
小微企业除了具有规模小、市场适应性强、市场反应快捷、富有创新精神等优势外,还存在着技术力量薄弱、管理水平落后、竞争能力差、经济效益低下、资金人才缺乏等缺陷。同时,小微企业普遍缺乏长期规划与资金储备,对资金的需求往往比较突然与紧迫,要求授信到位的时间比较紧,授信频率相对比较高。小微企业这些因素和特点,决定了商业银行对小微企业不可能投入与大中型企业相同的人力物力去进行贷前调查、审批和贷后管理。与大中型企业相比,小微企业经营特点是“小、频、快”,而对应的信贷业务特点则是“量多、额小、信息少、流程短、监控难”:一是小微企业与商业银行之间的沟通难度大。由于客户比较分散,企业主素质不一,经营行为多样,商业银行没有相对稳定的沟通渠道并及时收集企业相关材料。二是小微企业信息反馈来源少。小微企业在人行的征信系统中普遍信息量较少,同时难以像大中型企业一样可在海关、工商财税甚至网络信息中收集客户信息。三是企业行为个人化。经营良好的企业,往往会由于企业主的个人行为导致整体的经营风险;同时,企业主真实的资信行为亦难以核查掌握,基本都是事后信息的反馈。四是贷款监管难。由于商业银行人员配套少,管
理工具相对滞后,有些基层经营部门对贷后的管理力度仍然偏弱,普遍存在重贷轻管的现象,对贷款的发放审核、贷后检查工作流于形式,很难确保贷款资金用途合理、合规。
三、小微企业信贷业务风险表现
(一)市场风险
小微企业规模小、经营分散,在经济出现较大波动时更易受到冲击。2011年,原材料价格上涨、人民币升值、用工成本上升、能源供应紧张、融资成本加大、订单量减少以及资金链紧张等,对小微企业的发展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与2010年相比,产成品价格上涨幅度与原材料涨价相差约6%至7%,小微企业利润空间被压缩了7%左右;而由于货币政策紧缩,小微企业银行贷款利率相比上年平均上升了22%左右。加之民间借贷因素对贷款利率的推高和生产要素的普遍涨价,大量小微企业经营成本不断攀升,小微企业经营现金流出现下降的现象。目前,小微企业普遍出现了“订单荒”,尤其是广东、浙江、重庆等地制造业出口企业,订单普遍减少了20%-30%。据国家统计局对全国3.9万户规模以下工业企业抽样调查,2012年一季度,工业小微企业经营状况好或很好的比例仅为21.1%,比2011年底下降了1.7个百分点,其中微型企业经营状况好或很好的比例仅为18.3%。政治、经济、社会等环境因素变动对小微企业竞争能力和经营稳定性影响较大,其承受行业和市场风险的能力明显不足。
(二)信用风险
长期以来,我国主要靠低成本的要素投入推动企业成长,很多小微企业的传统经营策略是通过成本低廉的资源进行生产,然后对市场做出快速反应并以低价格竞争,再以批量化生产占领市场。现在,我国各方面要素成本都在提升,面对“刚性”的环境变化,加之小微企业普遍存在公司治理结构不健全、核心竞争力缺乏、融资难且渠道单一等问题,小微企业关闭、重组、退出、破产将是一种长期现象。多方面信息资料显示,1986年至2000年,我国小微企业平均存活率不到3年。同时,由于小微企业股权结构简单,企业主一股独大,对财务监管要求不高,财务数据的统计得不到重视,造成小微企业财务报表数据不完整、失真度大,财务报表往往没有经过审计,并且会计结算制度贯彻不严谨,变更会计制度比较随意,账目之间调整较大,诚信和道德风险成为产生小微企业信贷风险的重要内因。
(三)抵押担保风险
部分小微企业信用等级偏低,担保措施主要靠抵押物,虽然抵押物本身具备一定的价值,但其抵押资产价值变化以及变现能力受到客观因素的影响比较大。此外,有些企业难以落实有效的抵押,采取关联企业、客户之间相互担保,以及相同行业链企业提供担保,一旦其中一方或同一个链条出现问题和系统性风险,则“骨牌效应”发生,形成一损俱损的局面。
四、小微企业信贷业务风险对策
目前,多数商业银行没有从真正意义上区别考量小微企业与大中型公司客户的资产质量,而是按照统一标准考核,小微企业的准入门槛和经营理念没有根本改变,加之复杂的财务分析、冗繁的授信流程、苛刻的担保条件,致使一些发展潜力好的小微企业客户被拒之门外。商业银行应转变经营理念,将小微企业的信贷业务由控制风险向经营风险转变,坚持“收益覆盖风险”和“大数定律”两个原则,考虑客户综合收益能否覆盖风险,而不是单纯考虑单户实际风险水平的高低。同时,完善考核机制,把小微企业不良资产单独考核,在不超过上限且不违背“收益覆盖风险”的原则下,力促小微企业信贷业务长足发展。
(一)创新风险管理理念
小微企业融资难是世界难题,难就难在如何控制住风险。由于融资渠道窄,小微企业融资需求长期得不到满足,存在需求刚性。从这个角度出发,做大做强小微企业业务的关键点是如何把握和控制好风险与收益的平衡,风险控制门槛太高,没有有效客户,太低则易发生较大风险损失。科学地管理好风险,才能促进小微企业业务的发展。商业银行在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应中切实把握收益和风险的平衡关系,将金融服务多样化和客户选择标准化相结合,即对小微企业在金融服务上、产品覆盖上、客户维护等方面追求多元化,通过多元化提高收益、分散单一客户风险,实现效益和风险的平衡;但在客户选择上坚持标准化,对客户的评级通过技术系统实现,保证评级结论的标准性、及时性以及客户选择风险偏好的一致性。标准化的管理也为小微企业服务的下沉创造了条件,避免了因为管理半径延长导致风险判断和客户准入操作性偏差,提高风险管理的有效性。
(二)提升业务经营能力
商业银行应按照“专业专注”的原则,进一步创新经营机制,建立完善二级分行直接经营管理下的“信贷工厂”专营模式,以“贴近市场,贴近客户,提高市场响应能力”为原则,创新二级分行和三级支行构架下“小微企业经营中心-经营分中心”经营服务模式,有效推进专业化平台建设和中后台业务集中处理的经营管理机制。探索创新小微企业业务发展考核机制,改变以考核“信贷和客户增量、增速,全面覆盖”等办法,建立重在有效推动小微企业业务“从全面发展向重点地区优先发展转变;从经营信贷向经营客户转变;从单户营销向批量化营销转变;从主要发展中小型客户向小型、微小型客户延伸转变,提升小微企业业务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考核机制。同时,严格制定对客户经理的考核措施和责任追究机制,提高客户经理风险判断和控制能力,促进其加强对客户“三品三表”的尽职调查,对企业的经营情况、企业他行贷款情况、还款能力、企业主人品、是否有潜在风险点等方面进行深入调查分析,综合评价企业实力。
(三)准确把握客户偿债能力
商业银行应关注小微企业财务信息的真实性风险,通过对小微企业非财务指标的分析来验证企业提供财务指标的真实性,综合判断客户的实际偿债能力。一是通过查看小微企业的银行对账单、税单、水电费收据等凭证,分析企业的经营和资金周转是否正常;结合客户生产计划和生产订单或售货合同,判断销售收入实现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二是分析实收资本的可靠性。通过验资报告查看资本金
是否足额到位,出资方式是现金还是实物;是否存在土地评估增值相应增加资本公积的方式来增加权益。三是分析小微企业盈利水平的真实性。如企业产品成本与历史同期、同业比较是否异常;其他应收应付款项是否存在非正常的大额资金转移现象等。
(四)加快服务产品创新
将传统商业银行服务与新型投行服务、融资类业务与融智类业务有效结合,充分利用商业银行的渠道优势,搭建客户交流沟通的平台,解决小微企业在发展中的资金瓶颈、人才瓶颈、市场瓶颈等问题,为其做大做强发展提供实质性的支持。一是将信贷业务、投资银行、现金管理、供应链金融、企业理财、零售产品等综合运用,探索物流产业客户“结算通+联贷联保小微企业贷款+租赁权质押贷款+POS+信用卡+个人网上银行+手机银行”;产业集聚区“标准厂房抵押借款+固定资产购置贷款+母公司担保贷款+联贷联保业务”等小微企业金融业务。二是在创新供应链条上应收账款池质押贷款、票据池质押贷款、定单项下封闭贷款、适合小微企业客户的保理、国内信用证等信贷产品;涉农方面重点推广林权抵押、保单质押、出口退税账户质押等担保方式贷款。三是大力拓展信贷业务以外的其他金融服务,运用各种金融工具最大限度满足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需求,帮助小微企业全面降低融资成本和运营成本,增强小微企业抗御风险的能力,从而防范和化解信贷业务风险。
(五)提升贷后管理能力
一是提高账户管理能力。将开立基本结算账户作为申报授信或业务的主要条件之一,落实客户销售资金归集工作,全面掌握信贷客户资金流变动情况,加强第一还款来源的监控。二是提高贷款支用管理能力。差别化地明确约定贷款支用方式,确保小微企业贷款支用合规,建立健全贷款支用台账,规范和完善贷款支用层级审核制度,明确贷款支用逐级审核权限。三是提高押品管理能力。选择抵质押物要做到形式与品质并重,密切关注国家政策、市场变化对抵质押物的影响,审慎评估抵质押物价值,定期对抵质押物进行重检,切实起到风险缓释作用。在第二还款来源选择上,优先选择抵质押担保,严格控制关联担保。建立押品的动态监测机制,适时分析、处理押品风险信息,及时识别、评估押品风险,并进行风险提示和控制,实施持续有效监管。四是提高贷后管理自动化水平。以科技为支撑,积极开发小微企业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对私业务系统、对公结算系统的有效对接,拓宽信息采集渠道,为贷后管理决策提供信息支持。
第五篇:浅谈企业食品安全风险识别与对策
浅谈企业食品安全风险识别与对策
本文系2013
年广东科技学院人文社科类重点项目《对企业食品安全风险管理体系建构的研究””兼谈企业食品安全风险保障基金设立》的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GKY-2013KYZD-4)
摘要:从'三鹿奶粉事件“到'双汇瘦肉精事件“,从茅台等名酒'塑化剂事件“到最近的康师傅统一方便面含致癌物,陆续发生的食品安全事故使得食品安全问题成为全民关心的话题。食品安全既关乎民生和社会稳定,又对国民经济、食品产业和企业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文章主要针对食品行业安全,从财务风险的角度就其类型、识别方法、应对策略三个方面探讨如何有效应对食品行业的安全风险,降低风险所带来的损失。
关键词:食品企业;安全风险识别;风险及对策
从'三鹿奶粉事件“到'双汇瘦肉精事件“,从茅台等名酒'塑化剂事件“到最近的康师傅统一方便面含致癌物,陆续发生的食品安全事故或事件使得食品安全问题成为全民关心的话题,成为政府、行业、企业和消费者持续关注的焦点。'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既关乎民生和社会稳定,又对国民经济、食品产业和企业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本文主要针对食品行业安全,从财务风险的角度就其类型、识别方法、应对策略三个方面探讨如何有效应对食品行业的安全风险,降低风险所带来的损失。
一、企业食品安全风险类型
企业食品安全标准就是力求在法律框架下,用适中的成本达到控制食用安全风险,有利于树立我国食品安全形象,促进食品生产与贸易,维持正常的社
会经济秩序。但食品企业与其他企业一样面临诸多风险,比如来自企业外部的环境风险、市场风险、自然灾害风险、食品流行病菌风险等;来自企业内部的技术风险、生产风险、财务风险、产品质量与安全风险等,但最大的风险是食品安全风险,在广度、深度和烈度上,其他风险都无法与之相比。企业其他风险一般影响单个企业本身的生存与发展,而食品安全风险不仅影响到企业的生存、发展,而且影响社会稳定,公民和消费者的健康与权益,甚至影响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
二、企业食品安全风险识别方法
食品安全风险识别就是指在食品安全风险事故发生之前,运用各种系统的、连续的方法来认识所面临的各种食品安全风险以及分析食品安全风险事故发生的原因。食品安全风险的识别主要应用相关的历史经验与感知情况进行分析,除此之外,还可以使用资料记载来分析引起风险事故的各种因素,进行归纳和整理,采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