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学语文生活化教学研究策略”中期评估汇报专题

时间:2019-05-15 06:00:0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农村中学语文生活化教学研究策略”中期评估汇报专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农村中学语文生活化教学研究策略”中期评估汇报专题》。

第一篇:“农村中学语文生活化教学研究策略”中期评估汇报专题

课题中期研究情况评估汇报

——《农村初中语文学习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陶行知老先生说:“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简短的三句话,却道出了教育的本原。多年的教育教学积累,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并领悟出:没有生活作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作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作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生活教育的内涵是将生活纳入教育,因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上、向前的需要而教育。鉴于此种认识,现行的语文课堂教学就出现了种种不合时宜的节拍,枯燥乏味的照本宣科难再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我校将目光投向了语文教学生活化,力争打造语文课堂教学的新天地。经过一年来实践,取得了如下成果:

一、语文生活化,让一批高素质的语文教师脱颖而出。

我们知道,语文教学要有人文的高度和人生的高度。语文教师不能就语文教语文,他要以教育的眼光打量教学,用自己丰富的生活积累引领学生步入生活的殿堂,用自己高尚的品格陶冶学生的品质。这就要求我们的老师必须把自己变成一本活的教科书,让学生透过他们的眼睛,探索世界万物的奥妙;通过他们栩栩如生的讲述,感悟世间万物的真情。老师们的一言一行、一笑一颦、一举一动都给学生以启发、以灵性。而要做到这些,老师本身就必须努力学习、刻苦钻研,用先进的理念充实自己的头脑,做会反思、有品位、懂专业、善经营、有智慧的专家型教师。这种高要求,势必使老师自身努力拔高,要求自己带着一颗思考的大脑审视日常的工作,用积累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中的教育对象,把教育当学问做,各教育对象融为一体。学习教育专著、研究教育规律、寻求教育方法、交流教育心得在我校蔚然成风,一批高素质的语文教师在语文生活化课题的带领下脱颖而出。

二、语文生活化,让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

勿庸置疑,现在学生们手中的语文教材都是编者优中选优挑出来的,文本文质兼美,但对于我们现在的中学生而言,有些远离了他们的生活实际,孩子们很难用有限的知识、生活储备理解深奥的道理。语文生活化研究,让我们对现行教材有了大胆的取舍。我们对现行教材进行分类,挑选出最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文章归为一类;能借助大人生活经验,可创设情境助于学生学习的归为一类;与学生生活相差甚远,但能给学生带来启迪、警示的文章归为一类。另外,依据学生需要,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增添校本教材,作为对现行教材的补充。调整后的教学,学生们学习起来轻松多了,其能动性、主体性得到了充分的调动,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习兴趣盎然。

另外,我们还放开手脚,大胆将生活中的语文学习及现象搬进课堂。比如:我们利用晨会时间开设“新闻播报”,将学生看到的时事新闻通过学生的口描述给大家,一天一则新闻,大大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使学生们树立了“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良好情感。

再如,每周两节的阅读欣赏课,或由老师主讲,培养学生欣赏美文的素养,或由家长参与,讲故事、谈人生,丰富学生阅历。让学生领略语文学习的另一种美,体验语文带给他们的精神享受,让课堂不再仅仅是一个老师、一本书,一支粉笔画到头,而是有声有色,有感有悟,有静有动,充满生机和活力。

三、语文生活化,让学生的课外活动充满情趣。

因为语文生活化的研究较重视学生知识的前伸后延、推动迁移,所以课前总布置学生自己查阅资料,丰富知识积累和生活积累,课后又总是引导学生遨游书海,进行丰富多彩的综合性学习,时间长了,学长便养成了主动阅读的习惯,其课外生活变得丰富起来。

比如:“走进名人、伟人生活”实践活动的开展,让孩子们的业余生活充实起来,他们每人选择自己心目中的偶像来读,在书中同他们对话,了解偶像的所思、所学、所做,感受他们的做人品位。同时同学间还展开大讨论,将自己读到的、想到的和大家分享,在交流中明白更多的道理。

当然,学生们的课外活动不仅体现在读有字书上,还表现在读无字书。比如:“走进家庭生活”实践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在绣十字绣的过程中,锻炼了实际操作能力,培养了其耐性和定力。“厨艺大比拼”让学生在炒菜、包饺子的过程中,悟出了家务活并不好干的道理,体会到了父母的艰辛和不易,在学生之余,学生又多了一份情感体验。

走进社会生活、走进自然生活、走进时代生活„„一系列的综合实践活动充实了学生的课外生活,也使学生在有字书、无字书的世界里自由驰骋,逐渐学会关注生活、发现生活,用心去实路生活、创造生活,提升自己的生活品位,做生活的有心人,让生活充满情趣,为以后的人生奠定基础。

如学校在“五四”期间举行的“棋艺擂台赛”。同学们在老师精心营造的氛围中,勤学苦练,力争掌握一门新技艺,培养高雅的情趣。大家相互切磋,相互激励,既是对手又是朋友。擂台赛既达到了丰富学生业余生活的目的,同时又为学生正确对待成功与失败上了一堂生动的演练课。孩子们通过比赛明白“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的道理,知道“失败是成功之母”的真正含义,意识到“骄兵必败”、“一招不慎,盘盘皆输”的内涵。若没有这样的生活体验,单靠老师在课堂上的教,试想学生能体会的这么深刻吗?

四、语文生活化,使原有的语文教学模式跳出禁锢的牢笼,学生的思维异常活跃。

原有的语文教学,仅仅局限在教室这一小的天地里,教师所传授的也只有教材上的那些文字,为教材而教,为考试而教,只有老师的反反复复的灌输,学生如一尊尊雕塑,似一个个容器,任由老师摆布,听从老师指挥,自己根本没有思想,而语文生活化的引入,如一缕春风,吹起了学生心中的那片绿地,学生在这片绿野上自己耕耘、劳作、收获,体验成功,体验收获,体会快乐。坐在教室里是上课;走出教室,融入大自然,也是上课;走向社会,走进乡村,体察民意,也是上课;走进大工厂,各工人叔叔们一起实际操作机器,更是上课。教学模式的灵活、多样性,调动起了学生的兴趣,激发起了他们的求知欲望,更引发了他们实践的需求。他们不再局限在听从安排的教室里,他们要做学习的主人公。他们重视知识上的求同,但他们更要认识上的存异。他们在自我管理的基础上,强调团队意识,用思维的火花寻求自己的最佳状态,让学习变成乐事,让生活丰富多彩。

五、语文生活化,让学生快乐成长,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语文生活化,解开了学生手上的枷锁。让学生有了大显身手的平台。比如:开展语文生活化研究之后,我校的好多学生就自发地组建了小组论坛。有《做人智慧论坛》、有《三国人物论坛》、有《中国历史事件论坛》„„开放的论坛吸引了众多的辩手,他们利用自身优势,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将论坛经营的有声有色。

再如,“读书会”的成立,为我校的学生搭建了读书的平台。学生们通过读书活动,开阔了视野,丰富了知识,增长了见识。于是各种兴趣小组应运而生。毛(毛泽东)诗班、唐诗班、宋词班、成语班、千字文班„„学生们读经诵典,阅诗赏文,于不知不觉中提高了文学修养,奠基了做人准则。学生们读趣盎然,自然不觉学习的枯燥和乏味,而是从读书、学习中尝到了成长的快乐。

如今,语文生活化实践正在全校推开,我们相信,在所有老师和同学们的努力下,我们的语文教学会旧貌换新颜,焕发出其应有的生机和活力,“读生活之书,明生活之理,做生活之事,行生活之路”的研究目标一定会实现。

总之,语文生活化,让老师们学会用生活的方式教语文,让学生们学会用生活的方式学语文,充分挖掘生活中的语文资源,使语文教学呈现出了勃勃生机,为语文教学打造了一片新天地!

孝子墓中学课题组

2009年10月

第二篇:“农村中学语文生活化教学研究策略”课题工作报告

课 题 工 作 报 告

——《农村初中语文学习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自从2008年12月该课题县级立项以来,本课题主持人和课题组成员进行了大量的调查分析和实践工作,作了较为广泛和深入的实践和探索,取得了教科研工作的明显成果,提高了教师队伍的教科研素质。通过语文生活化实验研究,师生关系融洽了,语文教学质量在持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素质得到了显著的增强。

一、做好研究准备工作

1、多方联系,为本课题提供可靠的实验研究保障。

为争取学校和部分教师的大力配合,我们课题组成员积极与学校领导和教师洽谈沟通,订阅相关学科资料,提供多方面有关信息,争取为本课题提供优质的实验研究平台。

2、强化培训,促进教师成长

理论是以实践为基础的,对于课改实验我们除了聘请专家为课题组成员进行相关培训外,我们更注重搜集相关理论内容和实践经验教训,提前多次交流,提升教师们的课题研究知识经验储备。

3、反复论证,申报立项

我们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深入分析实验对象的具体情况,拟定和完善实验方案,在县校领导和部分老师的大力支持下,2008年12月我们课题组邀请县教研室相关领导和专家参加课题开题,确立了课题研究的方案,明确了课题研究的方向,并于2009年1月被批准立项为县级课题。

二、课题开题以来的研究情况

2008年12月开题以来,课题组即按研究方案拟出的实验阶段的时间表。着手开展有关的工作。在研究过程,开展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1、2008年12月,邀请县教育专家和部分老师召开课题开题研讨会。2、2009年1月,课题组研讨制定详细实施研究规划方案。

3、2009年2月,进入实质性实验启动阶段,开展语文生活化教学宣传活动。4、2009年4月,课题研究初期活动实验经验交流,调整研究方案细则。5、2009年10月,进行课题中期研究情况评估汇报。

6、2009年12月,课题组总结一年来的实验成果,整理研究材料,形成实验活动初步经验,检测初步目标完成情况。

7、2010年1月,课题组总结近一年来的实验成果,完成阶段性研究成果,生成各自的研究经验和理论。

8、2010年2月——2010年10月,课题研究进入回顾总结阶段。全组成员回顾过去研究成果,完成《注入生活元素,提高语文素养——农村中学语文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研究报告,并做好结题工作。

三、实验方法上,以点带面,点面结合。

通过问询、采访调查等研究手段,对‘课题组根据需要选择的调查对象’、‘课题主持人调查研究的对象’、‘课题组其他成员调查研究的对象’进行调查研究。并采用文献研究法、行动研究法、案例分析法、调查法、实验法等研究方法。边研究、边实验、边总结、边交流的研究方式。

四、研究分年级实施,整体推进。

七年级进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生活化的探索研究,八年级进行课外阅读生活化的探索研究,九年级进行课堂教学生活化的探索研究。

1、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策略研究

课堂教学生活化就是让课堂与生活链接,唤醒学生生活中的情感体验,进行个性化解读,真正实现“书本世界”与“生活世界”的沟通,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具体设想有:对接生活、创设情境、立足开放。

(1)对接生活就是将教材与生活对接。针对不同类型的教材,采取不同的方法引导学生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积累生活,以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

(2)创设情境就是为了激发学生兴趣、主动参与到语文学习中来,比如通过游戏、音乐、竞赛、表演等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情境,会使语文更贴近学生生活。

(3)立足开放就是将语文学习向生活开放,立足于四点:教材使用开放、学习内容开放、学习空间开放、学习方式开放。这样才会让学生积淀丰厚的文化,才会开拓学生广阔的视野。

2、课外阅读生活化——三三制阅读策略

(一)为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落实阅读效果,广开书源,学校、班级定期

举行三会。

(1)好书推荐会。学生读了好书想推荐给同伴,就用制作海报、制作课件、表演等形式,借助推荐会来推荐新书,交流读书感受。

(2)读书竞赛会。利用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采用竞赛形式,交流阅读情况,既能保证读书速度,又能保证读书质量。

(3)图书流通会。家庭藏书是学生课外阅读的重要书源,班级建立图书超市,让学生将自己已阅读过的家庭藏书奉献出来,大家交换着读,学生们以书会友,增进友谊。

(二)为了让学生积累丰富语言并加固文化底蕰,我们又设计“三文”展示制,即利用学生的原创一报一刊一书来展示学生阅读成果,同时也为他们表达对生活的体验和感悟创造出属于自我的一片天地。

(1)一文是读书小报。重在报道各种读书活动,推荐最新图书,发表自己的读书所感。

(2)二文是读书文摘。学生将自己阅读到的精品文章,用文摘形式抄录下来,每篇推荐文章后面附有三言两语的推荐理由或阅读感言。将诸多文摘汇编成一本杂志,图文并茂,更利于推广。

(3)三文即自制书。每一个学生每年要自编一本书,可以围绕平日作文、生活日记、调查报告或自编作品而展开。

3、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生活化——语文综合实践“三旅延伸”策略

(1)拓展之旅:学习课文之后,在阅读文本的基础上,利用文本表达上的含蓄朦胧处或留下的空白处,让学生用自己的生命体验去诠释去补充文本等。

(2)自然之旅:呈现的是学生假期外出旅游活动的收获。建议学生围绕优美景致、物产采撷、风土人情、历史文化四个方面,将自己游历时所拍的照片、旅行归来后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之作展示出来,为伙伴们打开一扇感受祖国文化博大精深之门。

(3)社会之旅:即社会调查。此类实践活动建议以“小记者在行动”的形式进行。学生自由组合小组,确定研究主题,主题可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五、课题研究措施与效果

1、充分利用各种渠道,做好宣传工作,创设良好的校园研究氛围。

2、定期交流探讨调整课题研究的实施细节。课题的研究是需要在实践中进行调整的。我们课题组将定期在一起研究探讨语文生活化的有关实施细节问题,保证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

3、定期举行学生读书交流会,鼓舞学生积极的参加到活动中来。

4、领导重视促成语文生活化研究活动的课题目标达成。

5、全国丰富的研究资源和成功案例,积极鼓舞着我们对本课题实验研究的信心和勇气,为达成课题目标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基础。

六、课题研究不足与建议:

1、本课题研究的关键是转变语文教师的教学思想,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把语文学习和生活实践结合起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构建开放性的课堂教学模式,但教学改革不仅仅在教师这一方面,还需家庭、社会等各方面的因素来共同关注和解决。

2、进一步根据生活实际中运用语文工具的规律探求语文教学规律,运用语文的众多场合来开拓语文教学的空间领域。但农村初中在条件上必然受到一定的限制。例如,网上的阅读,资料的查阅,学生对新生事物的直观感受,家庭的教育等都为实践研究带来了阻力障碍,在实施中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教师的传授知识多样化速度比较慢。

3、农村孩子所受环境教育、家庭教育单一,孩子受教育的经济条件较差,所需学具不能满足等等,给课题研究带来了比较大的困难。

2009年12月

第三篇:《农村小学生活化作文教学研究》工作报告

青岛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

《农村小学生活化作文教学研究》

研究工作报告

莱西市院上中心小学课题组

2006年3月开始,我校在市教科所和镇教委普教办领导的指导下,进行了《农村小学生活化作文教学研究》的研究。在研究中立足农村学校实际,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积极人生态度,进行扎实有效的作文教学研究,摸索出一条切实可行的农村小学生作文教学之路。现将该研究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研究背景:小学作文教学长期以来倍受争议,小学生怕作文,愁作文,作文缺乏真情实感,脱离现实生活的不争事实,使作文教学陷入了困惑和危机中。原本丰富多彩、生动自然、情趣十足的生活,在学生脑海中竟很难留下印象,原本使人愉悦情感、吟咏成趣的写作活动,竟成了令学生搜肠刮肚、望而生畏的苦差事。尤其在农村,小学生由于见识少,知识面窄,作起文来更是闭门造车,内容空洞,情感缺乏,不会从身边选材,学生作文成了无源之水。

我镇地处农村,教师的应试思想较为严重,作文在考试时由于阅卷教师往往在分数上人为的缩小差距,导致教师在作文教学上产生了惰性,平时不甚重视作文教学,久而久之,有的语文教师作文教学处于应付状态,简单机械的让学生仿写或背作文,竟不知如何教学生作文了。

学生作文是一项集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性等于一体的复杂的脑力劳动,写作过程往往是学生心理和情感的体验过程,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积极人生态度,为生活而写,作文便成了人际交往和生命感受的过程,培养学生习作是语文教师的重点工作,我们觉得确实应该进行扎实有效的作文教学研究,摸索出一条切实可行的农村小学生作文教学之路,进行小学生活化作文的训练,试图从“生活化”的角度来优化作文教学,赋作文教学以生活的灵性,是具有现实意义的。

因而我镇中心教研组的语文教师从儿童的心理特点出发,从农村生活的实际情况出发,尝试着迈上了“生活化”作文教学改革之路。

二、研究的组织

为了保障课题研究顺利开展,学校首先成立了课题研究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具体 1

分工如下:

领导小组的主要成员有:

组长:校长王福基,负责课题的主持规划。

组员:副校长张显海,负责课题的组织管理。

总务主任于希奎,负责课题经费的保障。

教导主任姜伟负责课题组的组织、落实、检查、指导。

工作小组的主要成员有:

组长:副校长张显海,负责课题实验的计划、实施方案、指导、检查。

副组长:教导主任姜伟负责课题实验的具体落实。

组员:全体语文教师

三、研究过程

研究过程分三阶段:

1、准备启动阶段:(2006年1月—2006年5月)

工作目标:为课题的启动作充分的准备工作。

主要工作:成立课题组,进行课题论证,召开课题论证会;组织学习,培养实验工作的有关人员;广泛吸取意见,进一步完善课题实验方案,召开课题开题论证会。

2、深化研究阶段:(2006年6月---2007年10月)

工作目标:全面实施课题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学习和吸收先进的作文教学理念,努力在实践中探索生活化作文教学的新思路和操作方法。完成实验方案所规定的实验内容,达成课题研究目标。

主要工作:规范实验操作,深入开展实验研究,召开实验研讨会,整理和分析实验资料,组织撰写实验报告和研究论文,初步形成实验研究成果。

3、结题总结阶段(2007年11月——2008年10月)

工作目标:全面形成课题成果,达成实验研究目标,课题结题鉴定。

主要工作:完成课题研究报告、检测报告,举行研究论文报告会,编印论文集、学生优秀作品集。

本课题在研究过程中坚持以马克思理论为指导,以叶圣陶先生的作文教学理论为依据,侧重于实际应用,注重操作功能。实验的目的是计划和实施具有现实生活气息、植根于生活土壤里的作文教学措施,解除小学生封闭狭窄的生活困扰,沟通学生作文与生活的联系,改变学生作文“假”、“空”“套”的尴尬现状,为作文教学注入活力。在研究过程中,实验教师坚持以下三个开放的思想:

首先,教师的作文教学思想开放。教学中让学生明确文章是表现生活、再现生活的,作文就是我手写我口,我口说我心,用自己的话表达真情实感,可以弘扬真善美,也可以抨击假恶丑。让学生牢记习作的内容和情感都来源于生活实践,来源于对生活的敏锐的观察,生活是写作的源泉。

其次,作文内容开放。提倡学生“我以我眼看世界,”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有意义的内容用文字表达出来。在习作教学中,教师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在学生接触和体验生活的基础上作文,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但由于受教学时间及条件的限制,不可能组织过多的课外实践活动,有的教师注重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指导学生观察、熟悉要写的事物,获得情感的体验,激发学生习作的情趣,达到学生习作有话可说,说真话,表达真情实感的目的。在习作体裁上不拘一格,写人记事、写景状物的记叙文,发表某种意见的议论文;介绍、说明事物的说明文等都可以采用。此外,语文教师不拘泥于每周两节的作文课,把作文训练延伸到家庭,延伸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去,做到课内与课外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采取课内作文、课外练笔,写日记、周记,记读书笔记,编辑作文选等多种训练形式,多渠道全方位调动小学生的写作积极性。

再次,训练角度开放。在教学中老师们独辟新径,从低年级开始,教师以“口语训练”为抓手,注重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引导学生“我以我口说我心”。中高年级段的教师则从“情感”、“兴趣”、“情境”、“想象”等方面入手,训练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逐步具有对生活的敏锐的观察能力、捕捉能力和表达能力。

从总体上看小学生活化作文教学解决了小学生习作脱离生活的问题,把“观察、思考、表达”三者有机结合在一起,学生不再没啥可写,真正成为了习作的主人。

四、取得的研究成果

三年的课程改革实验,使学校的作文教学工作出现了勃勃生机。

(一)学生的作文能力得到了提高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

感。

农村小学与城市相比较又是一个独特的世界,历史的长期沉淀形成了当地丰富的人文文化,酝酿着一坛坛思维美酒,蕴藏着一个个勃发的理想,如何利用这一优势,开辟一条小学生习作路,《农村小学生活化作文教学研究》课题正体现了这一点。通过这一课题的研究使我校学生的作文能力得到了提高,编印出版的学生作文集《七彩阳光》集中展示了我校学生作文的提高水平,受到全市小学教师和学生的好评。2008年“天泰杯”青岛市中小学生寒假征文中我校五年级学生昌赛写的《普通话》荣获一等奖,在《青岛日报》上发表,昌赛同学并在由青岛日报社组织的颁奖会上代表76名获奖学生发言。

(二)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得到提高

1、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2、培养了学生的品德。

3、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情趣。

(三)教师语文教学能力得到提高。

通过课题研究,使我校教师的学识与教学能力不断提高,教研论文在省、市级刊物上发表的就达十多篇,其中:李安宁老师的《我的小学一年级语文实践新课程的感悟》获省优秀教育论文二等奖。张秀梅老师的《解决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的关键》获青岛市小学语文教学优秀论文一等奖。贺利民老师的《浅析农村小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获青岛市小学语文教学优秀论文获二等奖。柳淑凤老师撰写的论文《“模式入门、积累提高、兴趣调动”作文教学法》在《青岛教育》上发表。同时,农村小学生活化作文教学研究,将不同学科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使语文教师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大语文”观。

(四)教师的科研能力得到提高。

首先,教师的观念和研究的水平有了明显的变化。其次在《农村小学生活化作文教学研究途径》课题立项后,广大教职工积极参与其中,热情十分高涨,一方面组织指导和参与,另一方面积极进行理论探讨,把活动中的点点滴滴即实践经验上升到理论的高度,进行提炼,概括和总结。我校编印《携手走进 作文天地》是我校语文教师优秀作文教学经验的集中展示,在全莱西市得到推广; 2006年9月我校成功举办莱西市《农村小学生活化作文教学研究》现场会,得到与会专家和老师的赞誉。撰写学术论文或实验报告,如条件成熟,将编印一本《农村小学生活化作文教学研究论文选》。

(五)课题的开展,给学校带来跨越式的发展。

全体教师参与课题实验已成为我们院上中心小学的特色工作,学校先后为莱西市生活化作文教学现场会、青岛市中小学生学习心理教育现场会成功地提供了现场,并在会上作了典型经验交流。《重视作文教学,让作文走近生活》的经验材料在莱西市市2006年作文教学工作现场会上进行交流。

第四篇:农村中学语文生活化教学策略探讨论文

摘要:近些年来农村语文教学得到了教育界的重视,农村是进行教学改革的根据地。把生活融入农村语文教学是新课改的需求,只有将实际生活与语文课堂相结合,才能丰富语文教学。但是农村中学语文课堂生活化教学也存在着很多问题,就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农村;语文生活化;课堂教学

教学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得以实践。生活就是教育,生活和教育是密不可分的。同理,农村中学语文教学也离不开生活,生活就是语文教学的升华。俗话说得好:世间并不缺少美,而是我们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农村中学语文生活化课堂教学就是把语文教学和日常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通过实际生活来学习语文,从而激发农村中学生对语文的兴趣,达到自主学习的目标。农村中学生的语文教学生活化有所限制,这就需要农村中学语文教师一起改革教学方法,不断改进语文课堂生活化教学。

一、农村中学语文教学现状

随着我国教育界对农村教学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我国农村教学环境有了很大改善,但和城市学校比起来,在硬件设施上面还有很大的差距,例如,很多农村中学没有多媒体设备,限制了教学生活化的多样性教学。但是农村中学也有其优势,农村的山水多,更加贴近教材。农村学生的生活经历,更加有利于进行生活化语文教学。但是大部分农村语文教师并没有利用这种优势,而是按部就班教教材内容,让教学和生活失去了联系。在图书和多媒体教学方面,农村学校不能为学生提供较好的学习环境,也对农村语文教学的质量造成一定影响。所以,教师要结合农村实际情况,利用可以利用的资源,将生活化教学融入语文课堂中,让学生在有限的条件下学到更多的语文知识,提高农村中学生的语文知识掌握能力。

二、农村中学语文生活化教学策略

1.语文教学要以人为本

语文教学提倡以人为本,教学中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教学的展开要结合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制定目标;在丰富教学内容的时候,内容要有深度,选择适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并学会创新,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七年级的一篇课文《松鼠》,教学中教师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体现教育的以人为本,可在课前让学生在家长的带领下去观察一些可爱的小动物,然后课堂上在带领学生熟读课本的同时,让学生用学到的词句来形容见到的动物。在培养学生观察力和语言组织能力的同时,也激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整个教学过程体现了教学和生活息息相关,学生积极主动地表现自己的观点,对学生以后的学习生活都有帮助。

2.对生活情境再现

常见的课堂教学,都是由教师口授,枯燥乏味,教学内容没有吸引力,学生的自主学习性较差,这就导致学生处于一种消极的被动状态,教师在上课时,可以根据课堂反应及时调整教学,从生活实际案例引入,将学生带入特定的环境,进行分组模拟游戏,一方面很好地激起学生对新颖教学的主动参与,另一方面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比如,在语文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荐角色,以情景再现分读的形式对课文做有感情的复述,当课文融入自己的感情之后,以表情和动作增强了课文的感染力,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理解提出自己独特的观点,有利于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也能提高课堂效率。

3.开展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加深感悟体验

在一些偏远山区有一些名胜古迹和文化遗产。农村学生应利用这一优势,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和爱国主义情感。教师可以结合当地的地方特色,组织学生参与到劳动锻炼中去,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体验教育。比如,居住在风景区周边的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去风景区进行现场教学,对名胜古迹进行观赏之后,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感想,深入了解家乡这些名胜的历史,发现自己家乡美好的地方并传扬;每到农民农忙的季节,在教师的带领下,学生可以去田地中帮助农民劳作,这些看似很简单的社会实践,实则意义重大,可以从劳动中收获快乐,切身体会到农民在大丰收时的喜悦。社会实践的主要目的在于,学生将学习到的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提高学生自身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认知、写作水平。一部好的文学作品往往来源于生活,对于中学语文作文而言,也需要生活气息使学生的作文更加真实。在实现农村语文生活化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优化语文教学方法,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教师要充分认识到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性,只有在教学中不断融入生活化教学,才能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感受到生活的美和生活的乐趣。所以我们要实现生活化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程海霞.农村中学语文生活化课堂教学策略探析[D].山东师范大学,2014.[2]赵志欣.农村中学语文生活化的课堂教学策略[J].吉林教育,2016(10):109.

第五篇:农村小学数学生活化课堂教学研究

《农村小学数学生活化课堂教学研究》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访问次数:1071

《农村小学数学生活化课堂教学研究》

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永昌县朱王堡中心小学 赵玉英

一、课题的提出

1、课堂教学生活化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国家新课程改革的基本思想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关心学生需要,以改变学生学习方式为落脚点。强调课堂教学要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小学教学内容趋向综合化,强调学生充分运用经验潜力进行建构性学习。因此,关注课堂教学生活化成为改革的基本趋势。

2、课堂教学生活化是目前课堂教学急需解决的问题。

深入观察,我们发现:课堂教学中,学生活动多,激情少;思维多,智慧少;有回答,但无质疑;有探索,但无创新。造成这些现象的根本原因是数学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脱离。使学生觉得数学知识远离我们的真实世界,纯“数学化”的东西枯燥无味,学生的参与只是被动的,机械的。这样的教学对学生很难具有吸引力和亲和力,学生根本无兴趣去探究,更何谈培养学生的独立性与创新意识。所以,必须改变目前课堂教学现状,创设贴近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不断沟通生活中的数学与教科书上的数学的联系,使生活和数学融为一体。这时数学才是活的、富有生命力的,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和解决数学问题的兴趣,正如数学教育家所言:“数学是现实的,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再把学到的数学应用到现实中去”。因此,课堂教学要密切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生活化的课堂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就存在于自己熟悉的现实世界中。

3、课堂教学生活化是数学学科特点决定的。数学来源于生活,现实生活中蕴涵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作为学生学习的数学知识,不应当是独立于学生生活的“外来物”,不应当是封闭的“知识体系”,更不应当只是由抽象的符号所构成的一系列客观数学事实(概念、定理、公式、法则等)。它可以在学生的生活背景中找到实体模型。创设生活化情景,激发学生对现实生活的情感,使学生认识学习数学的现实意义和价值。在生活化情境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充分地互相交流,民主地、和谐地、理智地参与教学过程,主动地探究知识的形成过程。这正是论证过的师生相互作用的最佳形式,因而也是发挥教学整体效益的可靠保证,为学生主动探究提供了强大的内驱力。

4、课堂教学生活化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特点。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当学习的材料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相联系时,学生对学习才会感兴趣。小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但学习目标不明确,对枯燥的数学学习不感兴趣。对直观的、生动的学习材料感兴趣。创设生活化情境,把情、形、境、理熔于一炉,易于唤起注意、提示形象、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增强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应用意识,这样,才会有效促使学生主动探究,全面发展学生素质。

5、课堂教学生活化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它不仅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活学生的思维,拓展学生的想象力,而且在提高课堂效果,优化课堂结构等方面都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自觉的参与解决问题,促使学生主动探究,从而提高学生的素质。鉴于以上教育教学实际及农村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特点和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生活经历,我们提出了《农村小学数学生活化课堂教学研究》的课题方案,以此更新教育观念,落实课程改革精神,把课堂教学与农村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变学生被动的学习方式为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从而进一步推动课堂教学的改革。

二、概念的界定

生活化课堂教学,是指课堂教学与社会生活、学生生活相结合,使课堂教学方式变成学生积极参与、乐于参与的生活过程,把课堂变成“小社会”。它包括三层意义:

(一)教学目标的生活化,即教学目标不仅是知识技能,更重要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适应未来生活的基本素质。

(二)教学内容的生活化。即教育内容与社会生活、学生生活经验相结合。

(三)教学活动方式生活化。即教学活动是学生主动参与的生活过程。教学生活化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需要和丰富学生社会生活经验,使学生既学到知识,又提高了能力(包括交往能力、合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整体素质得到个性化发展。本课题在新理念的思想指导下,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探索课堂教学生活化的操作模式及具体操作方法,以使数学课堂教学适应新课程改革。

三、理论依据

教育起源于生活,生活是教育的中心,就是倡导每一个孩子都公平地享受为生活作准备的教育,教育要培养能适应社会生活的人,这就是教育的根本目的。教育源于生活,适应生活的需要,因而教学更不能脱离生活。脱离生活的教学就失去儿童主动性学习的心理基础。

四、国内外关于此类课题研究综述

1、国外:对于生活化课堂教学的研究已有了近百多年的历史,上世纪初美国教育家杜威首先提出了“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的观点,提倡学生在活动中学习。

2、国内:三十年代,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倡导了生活教育思想,提出“生活即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

五、本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与理论价值 本课题的研究实施有利于改革课堂教学单

一、封闭和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焕发课堂的生命活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对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都具有重大的意义。同时通过课题的研究,使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改变教学行为方式,和国家课程改革同步一致,并能发挥教师在教学上的创新能力。

假如本课题研究成功,将形成若干课堂教学生活化的操作方式,这些方式具有一定的实践推广价值。其次,本课题研究和积累的经验资料,对于丰富和发展教育生活化理论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六、研究的目标

1、解决教学内容封闭,脱离学生生活、教学方式单一,忽视学生学习需要的状况,建立一种开放的,与生活相结合的、生动的课堂教学模式。

2、解决原有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方式被动、单一,学习主动性难以发挥的问题,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唤发课堂教学的生命活力,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交往能力和实践能力,发展学生思维,塑造创造性人格,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3、解决教师以本为本,被动施教的问题,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教师真正成为教材的再设计者和课堂生活的创新者。

4、激发学生的情感与动机,促进学生主动参与知识形成过程的探索,使学生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从而认识数学的价值,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生活问题。

七、研究的内容

1、研究和形成课堂教学生活化的一般操作模式。

2、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由被动学习到主动参与)。

3、生活化与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整合。

4、教学评价生活化。

八、本课题研究的基本原则

课堂教学应以“儿童生活世界”为活动背景,以儿童原有的生活经验为生长点,使儿童主动参与,自主发展。以低、中、高三个年级为梯度,根据孩子不同年龄特征,确定几个实验班中进行课堂教学生活化探索。

1、整体性原则:即要把课堂教学与学生身心素质各方面看作是一相互联系的整体,使课堂教学与社会、家庭、学生生活形成一个相互协同的整体。

2、师生合作性原则:课堂教学生活化的本质是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真正成为生活和自我发展的主体,而学生的主体性发展,首先决定于师生关系的性质,因此,在实践中,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尊重、理解、相信每一个学生。和学生建立起真诚合作的师生关系和教学关系。

3、自主创新性原则:在课堂教学中,没有学生的自主,没有学生的创新。学生的个性就不可能发挥。要激发起学生自主与创新性,就需要教师在正确的教育思想指导下,努力发挥自己的自主性,创新性。

4、生活实践性原则:课堂教学要和现代社会生活发展和学生的生活密切联系起来,在教学过程中,贯彻“教、学、做合一”的思想,通过加强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和生活实践,把教育教学要求转化为学生的素质,提高生活实践的能力,培养和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和习惯。

九、完成课题的条件和可行性分析

本课题关注学生的需要、强调课堂教学与生活相结合,符合现代化教育发展趋势,符合国家素质教育与课程改革的要求,符合当前改革的实际需要。

本课题查阅了大量有关的研究成果资料,所以理论依据较为充分,方案设计思路清晰,目标明确,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国内外关于此类课题的研究和实践,已经取得了一些颇有价值的成果,为本课题的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十、研究方法和步骤

(一)研究的方法

1、文献资料法:认真学习建构主义理论、现代认知心理学、新《课标》等一些理论或文件精神,通过对国内外有关教学生活化、课内外结合等文献的收集和研究,使课题研究的内涵和外延更丰富,更明确,更科学。争取在现有研究水平的基础上有提高和突破。

2、问卷调查法: 在实施课题阶段,对被实施此课题之前的本校学生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进行调查研究,用以了解学生的数学发展现状与发展需求,以及相关的影响因素,并根据调查结果有针对性采取相应的策略与手段。

3、行动研究法: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勤于将自已从课题研究中获得的教学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反思、修正、再实践逐步积累经验。在实际的教育教学环节中,通过个案分析和作品分析等,对个体的发展进行跟踪调查,及时改进研究措施。

4、经验总结法: 在教学实践和研究的基础上,根据课题研究重点,随时积累素材,探索有效措施,总结各阶段的得失,不断调节研究步伐。寻找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提高学生实际运用、实践能力的方法。

5、个案分析法:重视对数学生活化的的案例的分析,从中寻找课题进展的突破口

6、对比法:实验班班老师上对比课,进行比较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步骤(技术路线)

1、准备阶段(2012年3月——2012年4月)

确立课题,申请立项。制定课题实施方案,确定课题组人员分工。学习相关理论和课题实施方案。

2、实施阶段(2012年5月——2012年11月)

(1)课题实验的起步、探索。(2012年5月-2012年7月)A、召开开题论证会,邀请专家对课题进行论证,修改完善课题方案。

B、学习《数学课堂教学论》以及相关相关教学理论,转变本组成员意识,提高认识,努力形成“学习―认识-实践”的格局。

C、根据学生生活实际,搜集与课堂教学紧密联系的生活素材。D、根据研究方案和计划,在实验班级开展研究工作。

E、适时召开课题指导小组会议,交流汇总实验情况,进行阶段性总结,并研讨分析,提出下阶段的实验建议。

(2)课题实验的提高、完善。(2012年9月-2012年10月)A、以课堂教学作为实施课题的主渠道。

B、认真备课,组内进行集体讨论,讨论怎样更有效的体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

C、积累经验,写出研究课例及报告,就成功与不足之处写好自评。期间进行阶段性的总结,注意完善研究措施,提高研究成效。

(3)课题实验的后期深入。(2012年11月)A、研究活动展示:生活化课堂教学展示。

B、结合课题,精心设计数学教学实践活动,检验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和运用。C、收集好研究资料,撰写相关论文及报告。

D、结合研究活动,讨论研究中出现的问题与收获,聘请专家针对研究情况进行指导,以答疑难、指问题为主,做好延续、深入、提高工作。

3、总结阶段。(2012年12月-2013年1月)收集、整理、归类材料,对课题进行全面、科学的总结,以研究报告、典型课例、论文呈现。并在以上成果总结的基础上,召开成果汇报会,并申请结题。

十一、预期研究成果形式

1、《农村小学数学生活化课堂教学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2、相关教学论文。

3、《农村小学数学生活化课堂教学研究》的案例。

十二、课题研究的组织机构和课题组成员的分工

我校完善了教育科研组织机构,成立了教研室、教研组、课题组、备课组的科研组织网络,成立了由校级主要领导及教研室牵头,课题组成员积极参与的科研工作网络。组 长:王子霞(具体负责管理工作)

课题负责人:赵玉英(具体负责实施课题研究及实验总结)组 员:王子霞、冯德威、李雪萍、王宝天(负责实施课题研究)

下载“农村中学语文生活化教学研究策略”中期评估汇报专题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农村中学语文生活化教学研究策略”中期评估汇报专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09年政府目标责任制中期评估汇报材料

    永春县人民政府关于落实国土资源 管理工作政府目标责任书的自查报告 永春县人民政府 (2009年2月14日) 2006年以来,我县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在上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以......

    两个体系建设中期评估汇报材料

    两个体系建设中期评估汇报材料(康复工作) 一、夯实社区基础,健全服务网络 我市建立了市、镇、社区三级服务网络,将工作重点放在基层,将康复阵地建在社区。一是整合资源,低投入、广......

    华蓥市农村断头公路建设中期评估报告(5篇)

    华蓥市农村断头公路建设中期评估报告一 、方案实施进展情况 (一)推进情况 1.规划基本情况 为加快农村公路建设,完善农村公路网络,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需要,我市大力发展农......

    《农村初中语文学困生转化》中期汇报(大全)

    《农村初中语文学困生转化》中期汇报 小店镇中心初中 卢绪华《农村初中语文学困生转化》中期汇报 学困生是指在学习上有一定困难的学生。学困生在学生中分布极为广泛,学困生......

    《农村初中语文学困生转化》中期汇报(五篇)

    《农村初中语文学困生转化》中期汇报小店镇中心初中卢绪华《农村初中语文学困生转化》中期汇报学困生是指在学习上有一定困难的学生。学困生在学生中分布极为广泛,学困生转化......

    中国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远程项目工作中期评估汇报

    宁夏实施中国/联合国儿童 基金会项目经验总结 宁夏电化教育中心 为落实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推动西部地区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教育,配合教育部现代远程教育扶贫示范工程项目,中国......

    长武县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发展纲要中期评估工作总结

    小佳河镇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发展纲要中期评估工作总结 为了不断提高农村居民健康水平,促进农村卫生事业与农村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使农村居民人人享有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

    规范农村中学生汉字书写策略研究中期报告

    《规范农村学生汉字书写策略研究》课题中期报告 课题组长姓名::巴合提古丽 课题主持:巴合提 组员姓名:马迪娜 、沙黑达、于晓、 勒加娜提、沙依兰、玛尔帕努、王德利、库丽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