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以转型升级为导向的航天出版传媒体系构建
以转型升级为导向的航天出版传媒体系构建
摘 要:针对外部环境变化、行业自身发展需求和科学技术变革带来的复杂的开放环境,介绍了现有开放环境中对航天出版传媒专业具有巨大影响三大因素。在媒体融合发展趋势强劲的背景下,基于系统工程方法,提出了面对开放环境的航天出版传媒体系架构,介绍了出版传媒专业转型升级过程中采取的具体措施。最后,通过实施效果说明了该架构的可行性和高效性。
关键词:复杂开放环境 航天 出版传媒 媒介融合 三维架构
中图分类号:G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8(c)-0010-02
出版产业升级规模扩大,政策环境对出版机构改革的转型要求明确。当前,航天企业不论是外部生存环境,还是自身发展需求,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与此同时,现代出版行业的政策制度越来越规范、管理机制越来越协同、发展需求越来越迫切、技术手段越来越先进。这些变革带来的直接影响就是传统的封闭环境被打破,出版传媒行业置身于前所未有的开放环境中。在这种新形势下,航天出版传媒产业将面临转型升级的挑战。目前,我国传媒集团已经达到70家,其中50余家为以报纸、期刊、图书出版为主业的出版传媒集团[1]。出版界应借此机会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创新经营模式,突破发展瓶颈,提升经营管理水平,优化出版传播能力,实现编辑出版向出版传媒模式的转变,落实出版传媒产业结构的转型和升级。
航天事业发展势头迅猛,事业前行对出版专业优化的外部需求迫切。我国航天事业蓬勃发展,掌握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积累了丰富的航天工程管理经验和方法。随着科技的发展与进步,航天企业对于学术交流窗口和平台的要求逐渐提升,航天企业的自身发展也在展现科研生产实力、开拓国内国际市场、宣传航天特色文化等方面产生了迫切需求[2]。航天出版传媒专业作为航天科研生产成就固化推介最直接的手段和航天企业文化成果传播推广最有效的媒介,必须在科研成果记录、学术氛围营造、科技实力展示、企业形象宣传、产品市场拓展等方面提供专业的服务保障支撑。
传播媒介融合趋势强劲,传播技术对出版产业改革的推动力度加大。随着新媒介技术的不断涌现,平面媒体、网络媒体等单种媒体形式开始向媒体融合的多媒体平台转型,将平面媒体的“深度”、“高度”和“公信度”优势和新媒体海量信息的“宽度”、“速度”和“互动度”特征相结合[3-4]。更健康、更快速地促进了数字出版行业的发展。据统计,近5年数字出版产业从213亿元增长到了近1378亿元,增长速度迅猛。《关于加快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在2020年前要“形成20家左右年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0亿元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出版骨干企业”[5]。面向开放环境的航天出版传媒体系构建措施
1.1 定位顶层发展战略,明确专业长效发展规划
原有的出版专业从出版业务管理到人才队伍建设相对独立,一直采用独立管理的工作模式。既不利于出版传媒专业能力建设,也不利于出版行业资源的最大化利用。为了确保航天出版传媒体系长效发展,清晰定位科学的发展战略是发展之本。
确立以“从纸质出版物生产商转型为航天科技文化信息提供商”的发展理念为导向,以“打造涵盖知识传播、文化传承、文献记录、新闻资讯的国内知名出版传媒机构”的发展目标为指引,以打造“高端学术期刊为标志,大众科普杂志为支撑,各类专著、文集、手册、画册、动画制作、展板展厅为主线,动态刊物、信息资讯为补充”的出版格局为框架的航天出版传媒专业发展战略,如图1所示。努力实现从专业出版期刊向多层次出版物延伸,从服务企业决策者及科研管理人员向服务企业整体发展和社会公众等多受众群体扩展,从纸质编辑出版向多媒体平台出版转变,从传统出版专业向新型传媒产业发展。逐步形成了以编辑出版为主,以信息服务为辅,出版与研究相配套,逐步向新媒体及其他文化传媒领域拓展的多元化的综合出版格局。
立足传统编辑出版业务,从以下几个方面实现转型升级。
学术期刊出版向承办学术活动拓展。立足于长期接触学术科研领域的办刊经验,利用已有的学术资源,开展学术会议等学术交流活动的策划与举办,不仅拓宽了办刊思路,还对刊物的学术影响力和活跃度的提升有极大帮助。
科普杂志出版向传播航天知识拓展。基于科普杂志的社会影响力和广大的受众资源,多次开展“航天科普进校园、进社区”、“航天军事体验夏令营”等活动,增强社会大众对航天技术和航天精神的直观感受和交互体验,履行航天企业所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
内部读物出版向辅助企业管理拓展。适应中国航天科工发展的需要,承担覆盖政策解读、企业宣传、技术前沿的动态刊物,以满足航天企业管理决策辅助、内部管控宣传、文化理念宣传、工作交流参考、科研成果收集等方面的需求。
各类手册出版向企业服务职能拓展。随着航天企业市场规模扩张需求的不断增加,国际化经营业务的不断扩大,跨越升级专业能力,积极调整业务领域,拓展各类产品手册和企业宣传画册业务。为航天企业的经营开发和形象展示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1.2 打造三维业务架构,拓宽专业领域发展空间
航天出版传媒体系是“借鉴系统工程霍尔三维结构,打造三维业务架构;面对复杂开放环境,延伸多样化服务内容;基于媒介融合背景,丰富多形态媒体介质;针对不同展现特点,完善多元化出版形式”的适应于航天企业发展需要的专业化出版传媒体系。
紧密围绕现代航天企业发展战略和科研生产管理的需求,从企业发展对出版传媒专业需求的顶层策划着手,系统地分析并确定了航天出版传媒的发展方向及重点。全力建设多服务内容-多出版形式-多媒体介质的面向多读者受众的航天出版传媒体系架构,如图2所示。成功将传统的“一维单点”出版专业模式转化为现有的“三维立体”出版传媒模式。努力满足现代航天企业发展过程中对出版传媒专业的需求,建成国内知名的出版传媒机构。
出版形式丰富,满足多个类型出版需求。随着出版机构的整合,由传统单个编辑部独立出版单一出版物的模式转化为共用出版团队打造各类产品的模式。
读者群体广泛,涵盖相关技术文化领域。由于出版形式的增加,由传统单个出版物单纯面对局限读者群的模式转化为共享内容信息扩大受众范围的模式。
媒体介质多样,适应读者各类阅读习惯。基于出版技术的发展,由传统印刷制作纸质出版物的模式转化为根据读者阅读习惯而提供多媒体出版物的模式。
服务内容多元,兼顾出版专业延伸服务。鉴于专业能力的提升,由传统提供知识传播的唯一服务内容转化为多样化信息提供服务的模式。
1.3 突破传统部门局限,提高协同作业管理效益
原有出版专业采用单独某一本期刊为主体的管理模式,原有编辑人员工作量基本饱和,随着业务领域的扩大及产品的增加,原有资源,尤其是人力资源,出现了配给不足的情况。在维持各编辑部原有的工作内容的基础上,融合相似资源,共用编辑人才队伍,实现“纵向保留,横向打通”的管理模式。以项目为主体进行管理,按照项目的实际情况和具体需求,灵活配置编辑人员,组成专业项目组。
1.4 维护多层人才队伍,提供专业发展潜在动力
全力打造职业化出版人才队伍,强调培养专业技能过硬的出版人员和专业方向分布均匀的出版团队,打造专业覆盖面广、层次丰富的智囊团队,夯实出版专业能力,为建设国内知名出版传媒机构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1.5 完善质量管理体系,适应业务流程变化需求
由于业务范围的迅速扩大,业务流程也发生了极大变化。在原有的质量管理体系之上,根据新增业务适时调整了质量管理办法,提出“一次达标工程化质量管理”的思想和工作方法,不以牺牲“质”来换取“量”。面向开放环境的航天出版传媒体系实施效果
2.1 强化航天科技背景,社会效益显著
精品刊物品牌影响力在全社会范围稳步提升。凭借高端的航天技术支持和精湛的出版专业能力,各类期刊取得了社会各界的褒奖与认可。立足于航天专业特色,凭借航天品牌影响力和自身的出版专业能力,为其他相关单位提供专业编辑出版服务,为航天文化产业的对外扩张和形象树立做出贡献。
作为航天企业的专业出版传媒机构,进一步强化航天技术背景,更全面地完成了高新技术固化与记载工作,还通过相关信息延伸服务,提升了知识创新能力,促进了科研成果向劳动生产力的转化,为引导和推动我国航天科技和国防科技的发展做出了新的贡献。
2.2 推进出版专业发展,服务功能增强
高质量完成各类刊物出版任务,学术期刊促进了国内外学术交流和科技创新,科普杂志提供了高质量的航天国防军事领域科普知识,动态技术与管理类刊物不仅完成了航天企业科研成果记录和航天特色文化传播的使命,还为企业决策者的信息资讯、科研工作者的学术交流、企业员工的文化诉求提供了坚实保障。
熟悉航天企业特色和产业特点,拥有专业技术学术背景,具备精准英文翻译能力,深知宣传理念精髓视角,凭借专业编辑实力和丰富出版经验,拓展产品手册和企业宣传画册业务。为企业以平面载体为依托的科研学术成果交流以及产品整理宣传与市场推介提供全方位、多层次、高水平的出版传媒支撑和保障。为企业的内部管理提升和对外形象宣传提供高质量、高水准、高标准的平面载体及三维动画展示。
实现了由单一期刊向多维出版产品和形式的转变,产品涵盖专著、文集、手册、画册、动画、展板、展厅等。实现了由服务航天学术交流和军事科普传播向服务航天企业发展的拓展,服务功能涉及科研管理、形象宣传、产品推介、成果展示、文化建设等,为航天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提供了出版传媒保证。
2.3 整合专业优势力量,专业能力提升
巩固期刊基业,强化出版主业,拓展传媒产业的发展思路更加明确。通过发挥和整合专业优势,实现了由出版流程后端的组稿编辑向全出版流程的延伸,编校出版工作逐步拓展为专题调研分析、文稿执笔撰写、文字翻译润色、活动策划组织等全流程业务模式,完善的出版传媒格局和产品体系成效显著。
2.4 突破了经营模式瓶颈,经济效益增加
随着航天出版传媒体系的建立以及相关资源的整合,出版传媒专业完成了现阶段的转型升级。出版业务流程中各环节的质量效益管理水平和各环节经营管理的整体集成能力均得到一定程度提升。新增业务已基本覆盖了现代航天企业发展的服务需求,且经济效益显著。结语
航天传媒出版体系的构建,更好地践行了传承技术、传播文化的使命,完成了对内辅助增强技术实力、对外促进树立航天品牌的服务保障工作目标。还要不断创新管理模式,提升科学管理水平,优化出版传播实力,增强核心竞争能力,为国防高科技领域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和新应用的广泛传播与深度交流发挥新的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沙如钢,孙晓波.我国传媒业的格局与发展趋势[J].中国报业,2011(13):40-42.[2] 何振.我国企业无形资产的培育与管理探究[D].湘潭:湘潭大学,2001.[3] 乔瑞雪.数字时代编辑的传播理念与媒介素养探析[J].中国报业,2012(2): 66-67.[4] 邢仔芹.媒介融合的现状及对传媒业的影响[D].济南:山东大学,2009.[5] 王振铎.中国特色编辑出版学学科体系的建构[J].出版科学,2012,20(1): 5-11.
第二篇:构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学习效果评价体系
构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学习效果评价体系
【摘要】本文分析了目前高职院校教学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要根据“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业教育要求从评价内容、评价方式及评价主体三方面构建体现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课程学习效果评价体系。
【关键词】工作过程为导向,学习效果,评价体系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是由德国著名的职业教育学者Rauner教授和他的团队提出的职业教育理论,它的核心思想是:将工作过程知识作为教学内容的核心,教学内容指向职业的工作任务、工作的内在联系和工作过程知识。它更注重于传授工作过程知识,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服务意识,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目前,“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教学已成为各大院校的教学趋势,因此要尽快构建与之对应的课程学习效果评价体系,及时反馈教师教学情况和学生学习情况,充分发挥评价体系的诊断作用、导向作用和激励作用。
一、目前高职教学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评价内容单一,没能全面反映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学校多以理论知识作为考试内容,评价内容中涉及职业素质、工作过程知识、职业技能等实践性知识的不多,反映学生职业能力、组织能力、学习能力要求的内容几乎空白。评价内容不结合职业岗业(群),评价标准不贴切实际,评价结果不被企业接受。
(二)评价方式单一,无法支持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的考核。仍有不少院校沿用传统的期末测试为主的总结性评价方式,方法虽简单易行,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反映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但方式过于单一,无法考核学生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
(三)评价主体单一,没有包括掌握考核者全面信息的主体。不合理评价主体的设置,将会影响到考核的实施与效用。目前在很多学校里,教师是唯一的评价主体,学生本人、企业及家长均无法参与评价。单一的评价主体由于无法掌握考核者的全面信息,所以容易导致考核结果片面、偏差大,甚至有失公平公正的情形。
二、评价体系构建应遵守的原则
(一)评价内容以职业能力及职业素养为导向的原则。“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更注重学生职业能力及职业素养的培养。所以,评价内容要对接职业岗业(群)的要求,将学生职业能力及职业素养作为评价的重点,不仅要考核学生是否掌握专业理论知识,还要关注学生是否具备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
(二)评价方式以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评价方式应与评价内容相匹配。结果性评价也称总结性评价,一般在期末教学活动已告一段落时,为了解教学效果而组织的考试。结果性评价适用于评价学生掌握专业理论知识的程度,检验学生的学业是否达到专业知识目标要求。过程性评价的对象是形成过程,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需要通过完成典型工作任务的过程去体现,所以必须采用过程性评价方式。对于“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业教育,重视形成性评价比重视结果性评价更有实际意义。
(三)评价主体由单一性向多元性转化的原则。为了避免单一考核主体易导致考核结果片面、偏差大的情形,学校应构建一个由教师、学校、学生、企业和家长共同组成的多元化评价主体,使评价角度更客观公正,评价结果更贴近企业需求,评价结果的反馈才能为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依据,为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提供指导。由于各类考核主体掌握的考核信息不同,在具体操作时,应将评价内容按考核主体掌握考核信息情况的不同进行分配。
三、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学生学习效果评价体系的构建
本研究以广西经济职业学院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为例,尝试按照“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职业教育的要求构建学习评价体系。
(一)评价内容的构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教学更注重学生职业能力及职业素养的培养。为此,我们将评价内容分为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两大类。
1、职业能力评价内容。职业能力由专业能力和职业核心能力构成,专业能力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和行业标准内容进行评价,包括:评价学生是否具备人力资源规划、招聘与配置、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薪酬福利管理、劳动关系管理等专业知识,考核学生是否具备完成中初级人力资源管理岗位如招聘专员、培训专员、人事代理等工作任务的能力。职业核心能力可依据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职业核心能力的划分,从交流能力、合作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信息处理能力等6个方面进行考核。
2、职业素养评价内容。职业素养是指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岗位所应具备的素质,它反映了岗位内在的规范和要求。它既要求从业者具备岗位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又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职业素养是内涵层面,通过个体在学习及工作中的行为体现出来。可从奉献服从意识、认真负责意识、爱岗敬业意识、团结协作意识、质量成本意识等5个方面进行评价。
(二)评价方式的构建。学生总分由形成性评价结果和结果性评价结果两部分构成。对于“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教学,重视形成性评价比重视结果性评价更有实际意义。为此,我们加大了形成性评价结果在总分中占的权重,占到总分的60%。真实记录学生的纪律情况、学习态度、团结协作情况,在实训教学中给学生实训结果进行打分,这些都是采用了形成性评价的方法。结果性评价方式实质上采用了传统考核方式,在学期结束时,由教师根据教学目标要求,编制试题,将学生需要掌握的人力资源管理知识点体现在试题上,重点考核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水平是否达到教学目标规定的要求。
(三)评价主体的构建。构建由教师、学校管理人员、学生本人、其他同学、学生家长、企业专家组成的多元化考核主体。教师重点评价学生完成学习目标的情况,学生自我评价有利于养成自我反思的习惯,同学互评有助于加深相互间的了解。企业专家的评价侧重于学生实际业务操作能力,弥补了教师考核仅限于理论知识掌握层面的局限性。学校管理人员参与考核,可从总体上把握学校的教学质量。学生家长是学生众多信息的知情者,最适合评价学生的行为习惯及行为表现。在评价活动中,教师是评价的组织者和协调者,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评价,与企业专家、学校管理人员及其家长及时沟通评价信息,共同制定评价策略。
四、结束语
学生学习效果评价活动是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建立“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学习效果评价体系,开展客观、公正、全面的评价活动,能够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帮助学生早日成为国家建设栋梁之才。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3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以工作任务为导向的教学一体化模式的改革与实践”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13JGB467
第三篇:浅谈“以就业为导向”高职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论文
论文关键词:高职教育;就业导向;人才培养;体系构建
论文摘要:高职教育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是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高职院校应以就业为导恂.从专业设置、课程开发、教学制度改革、“双师型”师资建设、“双证”式学生培养、创业教育的开展等方面,构建人才培养体系。
高等职业教育实质上就是“就业教育”。高职教育应由传统的升学导向向“就业导向”转变.学科本位向职业能力本位转变,切实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办学方针,并将“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一、以社会需求为结合点。科学设置专业
专业既是学校进行教学的基本单元和载体.又是社会需求与学校教育的结合点高职院校的办学水平和地位.主要取决于它的专业特色和社会对其专业人才的需求以就业为导向设置专业.一是要按照面向社会.适应市场服务企业的原则.主动适应就业市场人才需求变化设置专业这种变化主要是指人才市场对各种职业素质的从业者的需求数量和发展趋势.通过市场调研和分析.确定开设社会急需的新专业.改造甚至取消就业形势不好的老专业.使新老专业相辅相成,合理搭配。二是要按照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和社会发展对职业演变的影响及时开发新的专业。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职业内涵也在不断变化.专业知识和专业技术日新月异。敏锐地捕捉职业种类和内涵的变化趋势.适度超前地开发新专业,同样体现了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因此.专业设置应采取宽窄结合.以宽为主的原则.横向上拓宽专业口径,淡化专业界限,纵向上延伸专业内涵.扩大专业服务范围。这样既体现了职业岗位的需求.也体现了人的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使专业设置在体现方向的灵活性、适应性的同时,又具有科学性、前瞻性和相对稳定性.使保证教学质量和开发新专业的辩证关系得以正确处理三是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过程中.还要考虑到自身的特色和行业优势对有行业优势,校企结合紧密的急需人才专业积极开设.对社会需要且学校有长期办学特色的专业应保持稳定专业设置切不可“一哄而上”和“一哄而下”.否则就难以实现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高等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四是每个专业的培养目标应该是具体、可操作的,而不是抽象的专业培养目标必须明确指向某一职业群.使受教育者不但具有在某个岗位就业的竞争力,而且具有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具有在某一职业群中就业、转岗、晋升的基础。
二、以职业能力为本位。合理设计课程
以职业能力为本位开发课程.设计课程内容,是构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体系的关键。在课程开发与设计的过程中应考虑以下几点:
1.学校应积极争取行业、企业参与课程的开发与设计.使行业企业成为课程开发的重要主体。主要形式有:一是成立由行业、企业专家和技术人员参加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让行业、企业直接参与开发和设计课程,发挥行业、企业在课程开发建设中的指导作用。二是学校与行业、企业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根据行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订单培养”.“量身订制”培养方案和设计课程教学内容。
2.根据岗位需求和职业能力分析开发课程在课程开发的过程中.应以岗位需求和职业能力为出发点.分析职业基本能力要求及具体职业岗位的工作标准明确职业岗位的人才规格.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的目标定位,经过职业能力分析.形成能力标准.再将能力标准转化为课程。由于课程目标瞄准某种职业。落实到具体岗位,因此.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设置就能清晰体现就业方向使课程目标直接与就业目标挂钩.既可以缩短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的距离.也为学生毕业后直接上岗创造了条件。
3.以职业能力为本位设计课程内容高职的课程教学内容的设计.应从知识本位转向能力本位要注重课程教学内容的实际、实用,突出实践性。基础理论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应以职业能力为本位设计课程内容,使培养的学生既有较高的职业技能.又有一定的职业岗位转换的适应能力.从而获得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以职业岗位要求为标准。改革教学制度
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应根据地区、行业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状况,尤其是职业技术与职业岗位的要求,推行以就业为导向的灵活、多样、开放的教学制度。这种灵活、多样、开放的教学制度,其主要核心表现在推行工学结合的弹性学制,开放性的教学方式和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等几个方面。
1.推行“工学结合”的弹性学制。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传统的学年制教学管理在高职院校很难实现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任务。根据企业职业岗位的要求和学生的需要.推行“工学结合”的弹性学制,是高职教学制度改革和创新的重要一环。“工学结合”的弹性学制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在学年制教学管理的情况下,采用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等形式,分阶段完成学业,给学生以自主发展的空间和为就业创造条件,从而形成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另一方面,逐步实行学分制,或在学年制的基础上引进学分制的一些灵活机制,如选修制、辅修制、双专业等.鼓励学生在完成必修学分的前提下,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和辅修其他课程,从而整合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培养社会紧缺的技能型人才创造条件。使学习基础好、学习主动性强、综合素质高的学生早成才、早就业。
2.实行开放性的教学方式高职教学应是一种开放式的教学过程,其教学不是简单地向学生灌输书本上的概念和结论,而是向学生提供多种学习方法和学习条件。如提供各种学习参考资料,网络课件,应用软件,实训场所和实训设备等让学生学会自己探索和思考,并在探索和思考中掌握专业技能同时.对学生的考核不能拘泥于单一试卷的评价方式.而更应注重在实际工作情景中考核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注重一线职业岗位人员以职业岗位的标准对学生的评价和考核这种开放式的教学方式.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把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实际工作能力的训练放在突出位置.对学生就业能力的养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采用灵活多样的学习形式高职教学应采用灵活多样的学习形式,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自我更新知识和技能。改变教师只管教,学生只能听的注入式教学法积极推广启发式、引导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了使学生从单纯的课堂学习环境转入灵活多样的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学习氛围,可采用与职业岗位要求贴近的“项目驱动法”、“任务导入法”、“教学互动式”等灵活多样的学习形式.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实际操作能力。
四、以产学结合为立足点.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
实践技能的培养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特征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必须有一支政治素质高、基础理论扎实、专业技能熟练的教师队伍相配套。必须以产学结合作为立足点.建设“双师型”的师资队伍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应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应注意改善教师队伍的结构.走专兼结合之路.使学校的教师队伍中既有专职教师.又有来自行业、企业的兼职教师。通过校企合作,从生产管理第一线有实践经验的技术管理人员中;I进优秀师资和聘请生产一线的技术人员指导实习、实训通过具有生产管理实践的专家把企业、行业的最新的技术,最新的管理理念,企业文化带到学校。带进课堂,使学生了解企业的新技术.感受企业的文化,从中接受良好的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教育另一方面,应加强对专业课教师专业技能的培养和提高要求专业及专业基础课教师既要有全面的专业理论知识,又要有较强的岗位实践经验和熟练的专业技能。通过定期到行业、企业的生产第一线学习培训,顶岗实践,科技服务等形式,使其成为适应社会变化的高素质的教师一工程师f技师1复合式的“双师型”教师。即使是文化基础理论课教师,也应走向社会,了解企业,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五、以提高综合素质为目标,实行“双证制”
高等职业教育的本质就是就业教育,其培养目标就是使学生能获得从事某个职业的实际技能和知识,成为适应生产、管理、服务一线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所谓“双证制”是指高职院校毕业生在完成专业学历教育获得毕业文凭的同时,通过与其专业相衔接的国家就业准入资格考试并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等级证书。使学生毕业后既可增强自身的就业竞争力,又可提高就业的适应性高职院校要实行真正意义的双证制,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必须把学历教育与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体系有机地衔接在一起,以专业培养目标和职业资格标准为核心设计课程内容和考核标准。把握专业的核心技能,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贯穿教学的全过程。
2.强化职业技能训练.建立与人才培养目标和职业资格认证相适应的实践教学体系。营造仿真式的实践教学氛围.使之既能提高学生的职业资格考核的通过率.又能确保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
3.鼓励学生获得证书的多种类多层次。随着科学的进步.技术的发展和设备的更新,职业和工种,其内涵和外延不断发生变化.单一的职业技能不能适应社会变化的发展的需要因此,学生在获得与本专业衔接的国家职业技能证书的基础上.还应鼓励学生获得“英语等级证”、“计算机等级证”等通用证书和其他职业资格技能等级证书,使学生能适应时代变化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提高就业能力。
六、以转变就业观念为目的。开展创业教育
所谓创业教育,就是开发和提高学生创业素质和能力的教育,是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知识结构和创新能力.较强的心理素质和适应能力.高度的敬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能独立在某种职业岗位上开展工作的教育创业教育的实质是在于让学生在就业问题上转变“等机会”“靠推荐”的消极观念,树立“愿创‘敢创”“会创”的就业意识。通过创业意识的培养,创业品质的熏陶.创业能力的训练,创业心理的培育,为学生创业与就业奠定基础高职学生从一进校起就应接受系统的创业、就业教育.培养他们的创业能力与素质.增强创业意识,转变择业观念.为他们自主创业,岗位立业奠定基础。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创业教育的核心应体现在以下三点:一是对学生毕业后创业立业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二是增强学生的创业意识:三是提高他们的创业能力和素质。创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必须发挥创业教育的功能.培养学生的终身发展能力。
第四篇:关于滕州市以效益为导向推动县域经济转型升级的调查
关于滕州市以效益为导向推动县域经济转型升级的调查
中共滕州市委政策研究室
近年来,滕州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实际,突出特色,围绕转方式调结构这条主线,以经济发展效益为导向,着力增加财政收入、增加居民收入、增加社会财富,展现跨越赶超新优势。2010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633.9亿元,是“十五”末的2.3倍,年均增长15.6%;三次产业比例由2005年的10.5:60.6:28.9调整为2010年的9:54:37;地方财政收入达到30.1亿元,是“十五”末的3.3倍,年均增长26.7%。
一
(一)高点定位,紧紧扭住提质增效谋发展。滕州市市委、市政府认真学习贯彻省委关于“一线三点”的工作思路和一系列重要部署,以实现科学跨越、继续争当排头兵为发展定位,调整完善工作思路,按照“合力抓发展、关键抓转型、突出抓项目、全力强实力”的总体要求,大力推进“四业并举促转型行动计划”,即高新技术产业“倍增”行动计划、服务业“提速”行动计划、传统产业“提升”行动计划、现代农业“增效”行动计划。2009、2010年连续两年谋划实施“六百六促工程”,即每年开工建设过亿元项目超过100个,促进发展质量进一步提高;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0家,促进工业规模实力进一步增强;实施投资过5000万元服务业项目100个,促进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新引进投资过5000万元项目100个,促进经济外向度进一步提高;实施投资过1000万元技术改造项目100个,促进产业进一步转型升级;实施城乡基础设施建设项目100个,促进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着力打造机械机床、煤化工两个千亿元产业集群。通过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工作抓手和载体平台,全力打好转方式调结构这场硬仗,促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文明发展、跨越发展。
(二)强化特色,向产业集群集约要竞争力。滕州市充分挖掘老工业基地优势,大力实施“工业强市、产业立市”战略,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有力推动了产业集群化、多元化发展,工业经济的规模层次和质量效益不断提高。2010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676家,较“十五”末增加380家;主营业务收入、利税分别实现1206亿元、132亿元,分别是“十五”末的3.7倍、3倍。一是着力壮大拉长产业链条,促进工业经济实现“量变”。按照“发展优势产业、打造核心企业、延伸产业链条、培育产业集群”的思路,积极培植壮大机械制造、煤化工、新型建材、食品医药、能源、轻纺六大支柱产业。围绕做大做强机械制造业,设立了2000万元机械制造业发展专项基金,规划建设了8平方公里的机械制造工业园,全市机械制造企业发展到739家,中小型钻铣床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80%以上,成为全国“中国中小机床之都”。围绕做精做细煤化工产业,坚持以节能环保、高附加值的精细化工为主攻方向,规划建设了鲁南高科技化工园区精细化工园,抓了8个投资分别过10亿元的煤化工项目建设,被列入国家规划的七大煤化工基地核心区。围绕做特做优新型建材产业,规划建设了现代玻璃产业基地,进一步拉长了玻璃生产、加工产业链,全市玻璃企业发展到267家,成为全省五大玻璃生产基地之一。二是加快培育新兴产业,促进工业经济实现“质变”。开工建设了总投资20亿元的中俄高新技术产业园,引进实施了总投资20亿元的东方钢帘线、总投资10亿元的风轮轮胎等项目,培植壮大了电子信息、太阳能、汽车配套、电动车等新兴产业,促进了工业向高端化方向发展。2010年,高新技术产品生产企业发展到170家,较“十五”末增加121家。三是搞好产业嫁接引进,促进工业经济实现“裂变”。加强与国内外大企业大集团合作,“十一五”时期累计引进世界500强企业6家、国内500强企业9家,实际利用市外资金863亿元。与联想集团合作实施总投资131亿元的新能凤凰能源项目、与韩国SK集团合作建设亚洲最大的苯制品生产基地,促进了工业企业快速膨胀、裂变发展。四是加强各类园区建设,促进工业经济“集聚”发展。按照“项目向园区集中、产业成集群发展”的思路,加快推进“一区十大基地”建设。滕州经济开发区累计入区项目达到272个,208个项目建成投产,跻身全省省级经济开发区20强。
(三)深挖潜力,以城市集聚激活内需。充分发挥区位交通优势,努力做活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的文章,把推进城市化、发展服务业作为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内容,作为增加投入、拉动消费、改善民生的重要载体,着力把城市打造成为集聚人口、带动消费、促进发展的重要平台。一是优化城市布局。按照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要求,统筹推进中心城区、小城镇和中心村建设。中心城区突出提升品位和档次,重点增强辐射带动能力;小城镇突出提高综合承载能力,重点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中心村突出加快推进新型农村新型社区建设,引导农民向社区集中居住,切实改善农村人居环境。2010年,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50.86平方公里,城区人口达到60万人,城市化水平达到47%。二是加快城市大项目建设。“十一五”时期累计开工城建项目560个,累计完成投资290亿元,新建改造城区道路120条,城区道路里程达到477公里。天然气用户发展到6.4万户,集中供热面积达到220万平方米,公交线路发展到37条,新增城市绿化面积380万平方米,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7%。升级改造老旧小区21个、背街小巷200余条;加快棚户区(旧城)改造,累计完成城市拆迁面积700万平方米、竣工540万平方米。三是发挥服务业载体作用。把发展服务业作为增强发展活力、加快城市化进程的关键环节,重点抓了总投资15亿元的伦达国际商贸城、总投资11亿元的国际机床市场等项目建设,全市专业批发市场发展到40处,其中年交易额过10亿元的8处;大型超市发展到20家、现代物流企业35家。杏花村干杂海货市场年交易额达到180亿元,成为全国干杂海货产品的信息中心、交易中心、价格形成中心,被命名为“中国食品流通基地”。四是突破文化旅游业。围绕创建“中国优秀旅游目的地”,积极打造北部山水生态游、西部湿地温泉游、中南部历史文化游“三大旅游板块”,叫响了“墨子故里·江北水乡”旅游品牌,旅游业规模层次不断提高。拥有4A级景区2家,A级景区11家。其中,微山湖湿地公园拥有全国最大的16万亩荷花观赏区,是全国最大的国家级湿地公园;盈泰生态温泉度假村,是全国最大的生态温泉度假村。建设了全国县级最大的历史文化广场,拥有龙泉古塔、墨子纪念馆、鲁班纪念馆、汉画像石馆、滕州博物馆、墨砚馆、王学仲艺术馆等“一塔六馆”;规划建设集佛教文化、伏羲文化、汉代文化和红色旅游文化于一体的洪山口旅游风景区。2008年,被文化部、国际旅游营销协会评为“中国文化旅游名城”。
(四)环境优先,倾力打造生态宜居家园。滕州市委、市政府提出坚持“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既要发展得快,更要发展得好”的理念,在节能减排和生态环保上加大力度,实施攻坚。2010年,规模以上工业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取水分别降低到1.15吨标准煤、64.17立方米,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分别削减0.37万吨、0.45万吨。“十一五”时期累计淘汰落后水泥产能450万吨,关停小火电14.9万千瓦、重污染企业60余家,全面完成节能减排任务。发展枣庄市级以上循环经济试点企业7家,累计发展沼气示范户6.3万户、太阳能综合利用示范村103个,沼气普及率和太阳能综合利用走在全省前列。建成3处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达到18万吨,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5%,出境河流断面水质达到地表水Ⅲ类水质标准,全部实现了鱼类稳定生长。全国南水北调东线治污暨截污导流工程建设现场会在滕州召开,点源治理、集中处理、污泥焚烧、截蓄回用、湿地净化”的水污染防治“滕州模式”在全国推广。主动采取生态修复、保持工程措施,是滕州环境优化的着力点。实施“造林绿化”工程,全面推进沿河、沿湖生态林带建设工程,全市共发展高标准农田林网62万亩、道路林带560公里、水系林带90公里,林木覆盖率达到33%;实施“增绿增花”工程,打造“花之都、绿之城”,投资60亿元治理荆河、小清河,高标准完成了20余条城市道路绿化配套建设,连续三年每年新增城市绿化面积100万平方米以上,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37%;实施“湿地保护”工程,提出“经营生态”的理念,由市财政出资收购了微山湖湿地公园内的3万亩速生林,从农民手中返租湿地 4000亩,进行统一保护和管理。在城市周边规划建设了5处湿地森林公园,沿主要河流规划建设了总面积1.3万亩的5处人工湿地,有效提高了生态修复和保护能力。
(五)民生为本,富民惠民安民筑和谐。始终把改善民生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让经济发展的成果、发展方式转变的成效更好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一是实施全民创业。坚持富民优先,大力实施“百千万”全民创业工程,积极支持百家骨干企业“二次创业”,引导千家中小企业“创新创业”,推动万名小老板“自主创业”,深入开展“十大创业功臣”和“百名创业带头人”评选表彰活动,充分调动激发全民创业活力。近三年每年新发展民营企业在1000家以上,每年新发展个体工商户在1万户以上。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7630元、8107元,分别是“十五”末的1.8倍、1.8倍,年均分别增长12.3%、12%。二是统筹推进十项保障制度建设。建立完善全民医疗保险、城乡大病医疗救助、社会就业再就业、零就业家庭就业、城乡养老保险、企业职工最低工资标准、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社会救助救济、五保供养、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等十项保障制度,在全省县级率先推行全民医疗保险和全民养老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人数达到15.4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100%,受益农民突破50万人次,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80万人;大病救助成人和儿童报销金额分别达到11万元、14万元,有效解决了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城镇失业率控制在3.1%以内,全面消除了零就业家庭;城乡低保实现应保尽保;21个镇街均建立了高标准的敬老院,五保老人凡愿集中供养的都实行了集中供养。三是毫不放松抓平安滕州建设。健全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依法防范和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活动,扎实做好信访工作,重视加强安全生产,可防性案件发案率和信访总量持续下降,群众的安全感不断增强,连续3年被评为“平安山东建设先进市”。
二
滕州市注重效益导向推进转方式调结构的做法,对于县级如何把握科学发展这一主题,发挥优势,促进跨越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坚持科学发展是根本出路。目前,以消耗资源能源为主要手段、以单纯追求生产总值增长为主要目标的发展模式已经没有出路,探索高效、生态、可持续的新的发展模式,是大势所趋。对于县域发展来说,能否从根本上放弃粗放增长模式,走出一条适合自身特点、有利于长远持续发展的路子,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面临的最大考验。经受这个考验,根本在于科学发展,关键就是以效益为导向,每前进一步都有实实在在的效果。因此,要积极引导县级围绕敢不敢、能不能科学发展,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与转方式调结构的要求真正相适应,积极谋求实现科学的跨越发展。
(二)善于挖掘潜力才能实现跨越赶超。面对日趋激烈的竞争,县域发展既要直接吸收利用世界最新文明成果,借鉴发达地区的经验教训,避免发展的盲目性;又要借助资源环境、低成本优势,摆脱粗放发展惯性依赖,另辟发展路径,实施跨越赶超战略。滕州的做法表明,把这种可能性变成现实,前提是坚持高点定位,强化战略思维,把自身优势、县力县情研究透,做好新、特、优的文章。尤其要高水平地利用资本、技术、管理等优质要素,实现本地区尚未开发的自然和人文资源价值的最大化。这样,才能把潜力转化为实力,实现跨越赶超。
(三)注重文化品牌特色才能向更高层次发展。现在,文化与经济一体化趋势越来越明显,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支撑和带动作用越来越突出。最有价值的资源往往是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独具魅力的地方特色文化。把特色文化、特色旅游资源充分挖掘出来,用市场经济的办法加以运作,有利于提高经济素质,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滕州的实践证明了这一点。他们坚持把地方文化的特色精髓找准,特色主题叫响,特色品牌擦亮,形成了主题文化引领发展的强劲态势,造就了县域经济的核心竞争力。
(四)创新创造是发展的强劲动力。创新是跨越发展的活力源泉。滕州之所以取得跨越发展的成效,很重要的一点在于,不仅虚心学习外地的好经验好做法,而且善于立足自我,勇于创新创造。从发展思路的调整到工作措施的制定,从体制机制的再造到动员群众开展全民创业的实践,都渗透着创新的理念,体现着改革的精神。他们的做法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启示,就是不坚持科学发展没有出路,离开了创新创造找不到出路,把解放思想落在如何推动科学发展上,才能激活发展动力,聚集发展要素,形成发展优势,实现科学的跨越式发展。
第五篇:构建高中历史教学新体系——以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
构建高中历史教学新体系——以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素质教育政策的提出,在高中历史教学工作中,对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逐渐受到越来越多人们的关注,所以高中历史的教学方法和目标也需要进行革新。本文简单介绍了历史核心素养的具体内容和表现,并以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为基础,通过转变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法以及建立多元教学评价体系等方式,构建高中历史教学新体系。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新体系;核心素养 引言
近年来,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使人们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历史、政治等以前的“边缘学科”也成为了学生们必修的课程。在高中历史的学习过程中,教师通过对历史教学内容的讲解和升华,使学生逐渐掌握历史知识和历史学习能力,并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从而提高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在此背景下,教师要明确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具体内容,制定新的历史教学目标,通过不断地实践和改进教学方法,从而构建高中历史学教学新体系,保证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教学体系构建前提 1.1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概述
近年来,中国的教育事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应试教育逐渐被淘汰淡出了我们的视野,随之而来的就是素质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而核心素养这个名词也越来越多的被提到。高中阶段的历史课程是一门人文气息浓厚的课程,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十分重要。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指的是学生在学习历史的时候,一点一滴积累下来的具有历史学科特点的重要能力和思维方式,同时指的也是学生综合发展的一个重要的要求。所以,在进行高中历史教学工作的时候,我们务必要始终秉持着培养学生良好品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工作目标,坚持唯物史观的认知方式,从而增强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1.2历史学科素养的具体内容
高中阶段的历史教学工作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而言十分重要,因此我们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务必要多方位进行考量,除了要考虑到理论知识的传授之外,还需要考虑到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以及价值观念的构建,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作为人文素养中最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体现了学生在学习历史的时候形成的知识体系、学习能力、分析方法等等,而具体来说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可以分成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理解。第一,时空观念。指的就是学生能够把一个特定的时间和空间与历史事实相联系起来,把历史事件描述出来并且可以根据时间的推移,将历史事件的发展顺序与历史人物的关系进行精准构建,可以以当时的时空条件为前提对历史事件进行分析。第二,史料实证。指的是学生能够对历史资料进行分类并且明确其收集手段,同时根据史料抓住历史事件的问题所在。第三,历史认知。学生可以对历史事件加以理解并且根据不同的语境区分历史事件和历史描述。第四,历史价值观。能够接受不同的人对一个历史事件或者是问题有不同的看法,另外也可以对历史解释加以分析,同时在现有的基础之上获得对历史的独特思考,透过历史事件的表象获取到其本质内容。最后,历史解释。指的是在对历史事件进行评价的时候能够拥有分辨能力,同时能够对历史的认知加以拓展。
3以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教学体系构建的方法和措施
为了更好的构建历史教学新体系,我们务必要考虑到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以此为导向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以及评价方法加以重新的构建。3.1对教学目标加以重构
想要确保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质量,我们首先就需要从确立新的历史课程教学目标入手,在确定教学设计目标的时候,必须要对新的课程标准以及教学大纲进行充分的分析,从中获得更为深刻的理解,意识到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并非一日之功,而是需要一步一步深入进行的,所以说对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是需要贯穿整个高中阶段的。具体来说构建新的教学目标需要注意两方面:确定下来的教学目标是不是能够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发展、能不能与教学实践工作相结合;教学目标必须要详细且具有一定的实效性,也就是说确定下来的教学目标必须要能够在实践中应用,根据教学目标的指导,教学活动才更加容易打破学生的固化思维。举个例子来说,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我们在带领学生学习人教版必修一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对教学目标进行重新的构建。确定本阶段的教学目标为:在完成第四单元的学习之后,学生需要对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甲午中日战争等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历史事件的时间推移有深刻的理解;学生能够对八国联军侵华过程中各国瓜分中国领土的空间变化具有大概的了解;学生能够明确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和时间的历史意义。在确定了具体的教学目标之后,在以教学内容为依托进行教学工作,从而保证教学目标顺利实现,为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打下坚实的基础。3.2应用新的教学方法
现阶段来看,摒弃掉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开展素质教育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和关注,而这种新的教学思路究竟能够起到怎样的作用、学生的整体历史素养达到了怎样的高度,都需要在高考的检验之下才能明确的展现出来,在这种情况下一些高中历史教师为了尽可能的提升学生的成绩,往往又会走回到划重点、记笔记的怪圈中去,这显然是不利于学生的整体进步的。为了彻底的解决这种问题,怎样才能确定新的教学方法成为了我们必须要考虑的问题,目前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投身其中进行了探索和研究,得出了许多具有可行性的教学方法。举个例子来说,在带领学生们学习必修二第二单元《资本主义世界的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中第二次工业革命相关内容的时候,就可以改变过去让学生死记硬背的教学方法。利用好多媒体教学设备,在上课之前的课堂导入阶段给学生们以幻灯片的形式播放一些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取得的成就,在这样的导入之后学生的注意力自然而然的就会被吸引过来,获得对二次工业革命进行探索的兴趣和热情。在这种情况下开展教学工作必定能够取得意料之外的效果,教师可以就第二次工业革命提出一些问题,比如说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背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对西方经济进步起到了怎样的作用等等,学生如果有疑问也可以在课堂上与教师和同学共同分析。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并不需要像过去一样以灌输的方法传授知识,在课堂上师生之间有来有往进行互动,对探究的课题进行分析,这无疑是提升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3.3构建全新的教学评价方法
高中阶段的历史教学体系的重新构建,绝不仅仅是教学目标和教学手段的重构,常常被忽略的教学评价方法也是重构的内容之一,这是我们所不能遗漏的,它决定了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嗯最终培养成果。可以说对教学评价手段加以重新构建具有相当的难度,是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推动力量。具体来说,在构建新的教学评价方法的时候,可以对评价的目的、对象、手段和规定几个方面进行。首先,在确定教学评价的目标的时候,需要对学生历史学科知识的学习质量进行考核,对学生的历史价值观、历史理解等能力加以深层次的探究。另外,评价主体的重新构建指的就是要鼓励师生之间或者是同学之间互相进行评价,而不是像过去一样仅限于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在过去的应试教育中,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手段仅限于考试,考试成绩成为了评价学生学习成果的唯一标准,这显然是不合理不科学的。因此,在今后的历史学科学习评价中,考试成绩可以作为一个评价的标准,同时历史剧编写、历史事件论述等等也可以作为学生学科素养评价的重要参考手段。总的来说,评价方法必须要做出改变才能让学生在学习历史的时候更加具有学习热情,才能让学生多方面的能力获得整体性的提升,才能让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得到最好的培养。在构建历史教学新体系的时候,我们还需要考虑到历史教材方面的因素,现行的历史教材是模块化的设计,从必修到选修的所有教材中,都是分成政治经济文化三个方面进行编写的,所以在教学工作中我们需要结合教材的实际情况进行阶段性的教学评价 结语
总而言之,高中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将历史核心素养逐渐渗透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经过长时间的积累,使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得到提升。与此同时,历史教师也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保持对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的持续更新,并以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实现对高中历史教学新体系的构建。全面提升高中学生的学习水平以及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从而保证学生能够全面发展。参考文献
[1]罗虹.基于实践的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体系刍议[J].中国校外教育.2018(11)[2]江鸣.高中历史有效教学的几点尝试与探索[J].学周刊.2018(03)[3]苗碧,高志超.高中历史课堂教师有效提问研究综述[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7(02)[4]于洋.高中历史有效思维课堂的构建——以《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一课为例[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