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构建以证据为核心的刑事指控体系
构建以证据为核心的刑事指控体系
摘要:证据是公诉工作的核心和基础,公诉工作具有主导诉前、庭审指控、保障合法权益的功能,构建以证据为核心的刑事指控体系,建立新型的诉辩关系,推动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进程,阐述以证据为核心的刑事指控体系的重大意义,解剖构建以证据为核心的刑事指控体系面临的现实困难,提出构建以证据为核心的刑事指控体系,增强检察机关在证据审查机制中的监督作用,在实践中不断进行调整和完善。
关键词:证据核心;刑事指控;公诉体系
构建以证据为核心的刑事指控体系,是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和全面从严治党的内在要求和重要部署。以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为契机,司法机关需完善和出台改革意见,健全重大疑难案件听取公诉机关的建议机制,落实以证据为核心的判决制度,充分发挥证据审前主导、诉讼过滤、庭审指控的功能。在此基础上,保障律师执业权利,认真听取辩护律师意见,依法审查核实处理,使刑事案件的指控和审判程序更具科学性、客观性和说服力。
一、以证据为核心的刑事指控体系的重大意义
(一)符合我国刑事诉讼目的和规律
人民检察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检察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1]。国家机器赋予检察机关代表国家提起公诉的权利,要求其坚持法律规定与法定程序,事实清楚、证据充分是检察机关应坚守的底线。长期以来,我国刑事诉讼模式以侦查为中心的流水线型,以案卷为中心,下级服从上级,辩护流于形式的辩护模式。这样的现状是完全违背刑事诉讼目的与诉讼规律的。以证据为核心和以审判为中心,就是要彻底解决有罪推定、刑讯逼供、控辩失衡、超期羁押、庭审虚置等现实问题。我国司法机关必须摒弃过去抓人定案、忽视证据的诉讼观念,依法推进诉讼制度改革有条不紊地进行。
(二)有利于保障公正司法,防范冤假错案的产生
过去的刑事诉讼实践,过分强调实体公正而忽视程序正当,司法机关为达到绩效考核标准不择手段,有的甚至不考虑现有证据能否达到刑事证明标准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5条。而先入为主、有罪推定。以张氏叔侄案为例,被害人王东体内鉴定出的其他男子的DNA被认定为与本案事实并无关联,不予采信;证人袁连芳的证词成为认定叔侄俩强奸罪的主要证据。若司法机关坚持原则,以事实为依据,以证据为标准,深入实际调查,不偏信口供,用证据实物说话,张氏叔侄冤案就可以避免了。正是由于当时司法机关忽视程序公正性,先入为主,不理清案件证据,贸然进入起诉、审判程序,才制造了这一起性质恶劣的冤案。最高检提出构建以证据为核心的刑事指控体系,推行以客观性证据为主导的证据审查模式,有利于发挥审前程序的过滤功能。坚持起诉法定流程,将非法证据排除在法庭之外,将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案件作其他处理,可降低案件风险,防止亡者归来和真凶现身等冤假错案的发生。
(三)有利于确保公诉质量和效率,促进公诉办案模式的转型发展 检察机关作为代表国家依法行使提起公诉权利的国家机关,公诉的质量和效率直接反映着国家法律的公信力与司法权威[2]。长期以来,司法系统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谚语:公安是做饭的,检察院是端饭的,法院是吃饭的。公检法机关彼此之间应相互配合,互相监督,维护司法的公正性。构建以证据为核心的刑事指控体系,首先,强化检察机关的证据裁判与人权保障意识,不断完善证据的审查机制,不仅要做书面审查,更要强调采取亲历性办案模式,从而防范侦查部门证据采集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确保证据的真实客观,从源头上杜绝瑕疵证据和非法证据的侵蚀,保证案件质量。其次,公诉部门加强侦查介入、取证引导工作,检察机关严格把控案件在移送审查起诉前证据充分性与合法性,坚持以证据为核心,破除先入为主、先定后审的封闭式的传统观念,从偏重实体向实体与程序并重的司法公正观念转变;将证据作为定罪量刑的依据,促进刑事指控工作由抓人破案向证据定案的转变。再次,强化检察机关当庭指控,从以审查起诉为重心的办案观向审查起诉与当庭指控并重的办案观转变。
[2]刘欣兵:《检察机关提起环境公益诉讼初探》,《检察理论》,2011年第8期,第11页。
二、构建以证据为核心的刑事指控体系面临的现实困难
(一)庭审虚置化与案件请示汇报上级现象严重
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最迟不得超过三个月。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六条规定情形之一的,经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因特殊情况还需要延长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3]。可以看出,该条文是对公诉案件审理期限的规定,但没有规定案件的宣判时间。在司法实践中,对重大疑难复杂案件和庭审中突发的疑难问题、复杂情况,往往出现审者不判、判者不审的择日宣判的现象。有的法院甚至为避免被害人不断闹访以及改判影响本院的绩效考核,将案件汇报上级,二审法院做出决定意见,一审法院将二审法院的批复意见作为案件审理结果予以宣判。这种案件“择日宣判”现象,不仅违背了直接言词原则,而且使得法官无法发表自己的意见,案件开庭审理成为走过场的形象工程。以证据为核心,不仅要求检察机关保证审查起诉的案件证据真实充分,也要求法官在审理案件的过程中核审证据的证明力,听取控辩双方的辩论和质证,根据确凿事实做出正确的裁判。
(二)司法人员缺乏法律职业认同感,证据采集过程中存在多种问题
证据采集,也称证据取得,是司法工作人员和诉讼参与人按照法律规定收集并掌握一切与案件事实有关的事实和材料的过程[4]。在这个过程中,最容易出现问题的是收集证据的手段。首先,在21世纪建设法治社会的今天,严禁刑讯逼供虽被明确写入我国刑法,但是在实践中仍然存在各级司法机关办案人员通过刑讯逼供获得犯罪供述的情形。在一次调查“违法行为调查获取证据是否可以采用”这一问题时,昆明市公安局机关警察回答“是”的有9人,回答“否”的有62人,基层派出所民警回答“是”的有65人,仅有3人回答“否”。其次,在特殊的刑事案件中,陷阱取证问题运用不恰当。由犯意诱发型与机会提供型的侦查方式获取的证据能否具有证据能力还待商 [3][4]《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202条。
唐晓宇:《打赢“证据仗”打通“法律关”》,《检察日报》,2015年第4期,第19页。榷。如果对特殊的侦查措施没有规范性原则与严格的法定程序,实施以证据为中心的刑事指控体系将是无稽之谈。
(三)公诉办案模式亟需转变,面临诸多挑战
1、是对公诉人主观意识方面的挑战
公诉人以往自认为其庭审地位高于辩护人的观念被摒弃。公诉人将关于定罪和判刑的一切事实、证据在法庭上提出,并依此进行质询、辩论和申诉,通过庭审,以证据为核心呈现真实完整的案件真相。公诉人在法庭上有责任对被告人的嫌疑进行举证,出示相应证据,证据必须充分、准确和有效。被告人或辩护人在法庭上就证据内容提出质询和辩论,可出示对被告有利的证据,并且可对司法机关的办案程序提出质疑,祛除不合法证据,被告人是否有罪、该受刑罚与否,最终也完全由法官根据庭审情况作出判决。构建以证据为核心的刑事指控体系,全面贯彻证据裁判规则,建立书面审查与实际复核相结合的亲历性办案模式,推行以客观性证据为主导的证据审查模式,实行技术性证据专门审查制度,重视瑕疵证据补正和定罪量刑关键证据补强,巩固、完善证据体系。随着司法机关之间的合作办案力度的加强和体系的完善,对检察院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强化,同时检察机关庭审提出问题、出示证据、发表辩论、利用现代科技手段等方面的能力大幅提升,有能力提供更加权威合法合理的公诉证据,发挥庭审在查清案件、判定证据、保护人权、公平审判等方面的作用。以往的庭审仅仅是公诉人简单的出示证据,法庭根据证据进行裁决,形式比较简单和容易,然而随着刑事指控体系的不断完善,庭审不在以公诉人的证据为唯一审判标准,不再以公诉人的意志为裁决依据,而以各种客观性强的确凿证据为准绳,对公诉人的主观意识方面发起了极大的挑战。
2、是对公诉人质证能力方面的挑战
如何重点阐述、论证证据的客观性、关联性、合法性和全案证据体现的完整性是公诉人需要重点应对的挑战。社会形势日益严峻,各种刑事案件频 发,侦查理念和办案模式陈旧,检察机关侦查人员的自主侦查意识比较淡薄,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由检察机关自主侦办的各类刑事案件的概率较低,大多数案件都是由群众报案或者举报才被纳入检察院的公诉之列,证据线索的来源渠道比较单一,侦别犯罪的能力有待提升,正是这种落后的侦查办案理念和传统的办案模式,导致了检察机关的公诉能力满足不了复杂案情的需要。在办案侦查中以群众举报为起点,不注意收集物证、书证等客观证据,沿用多年的由供到证的侦查办案模式,过度依赖言词证据,靠打擦边球或违规办案逼取涉案人员的口供来获取定案证据。这种陈旧的办案模式往往靠违规甚至违法的手段获取证据,同时由于过于依赖涉案人员的口供,一旦犯罪嫌疑人或者证人翻供,就难以形成强有力的证据链,在案件进入审查起诉或审判阶段证据的效力就大打折扣。在庭审中,公诉人主要职责在于出示定罪证据,发表量刑建议,针对被告人或辩护人的意见进行辩论,最终由法庭给出判决结论,因此公诉人的观念和思维方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案情的走向,为了避免各种冤假错案的发生,公诉人要出示客观真实的证据,确保审判结果的公平公正,然而由于公诉人自身思维观念和业务能力的缺陷,无法及时而准确的出示应有证据。
3、是对质证证据质的方面的挑战
公诉人要准确定位,明白侦查工作是查明事实,审查起诉主要任务是证明事实,是在侦查的基础上,核审查明的事实是否存在,证据是否确实充分,并且在法庭上依法履行证明事实的责任。从依赖庭前证据转变到依靠庭审证据。过去公诉人举证质证主要在庭前做好充分准备,法庭上只是走走程序,如今庭前证据尤其是言词证据,都要经过当庭质证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依据。特别是辩护人更多地介入后,法庭上被告人翻供、证人翻证、专家证人或鉴定人意见发生变化的情况增多,公诉人如果仍然仅仅依赖庭前的证据,就可能应对不了庭上的证据变化,应对不了庭上的不利局势,公诉人要转向依靠庭审证据,提升对证据发生变化的预判能力,对庭审突发问题的应对能力,以及与证人、鉴定人、侦查人员的沟通能力等。特别是在自媒体时代,证据内容更加丰富,收集手段和途径更加便捷和迅速,要求庭审质证证据更加权威、全面和准确。
4、是对质证证据量的方面的挑战
检察机关提前介入引导侦查的情况增多,证人、鉴定人出庭情况也将增多。因案多人少、任务繁重,公诉人对当事人诉讼权利的保障、办案时限的严格遵守、法律文书工作文书的规范化程度等方面的细节问题重视不够,辩护人、司法机关对此的关注度不够。尤其是在庭审实质化变革后,对检察机关诉讼权利的行使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和标准,辩护人更加注重办案程序的合理合法化,更加慎重对待法律规范的细枝末节,需要进行多次论证。同时,社会各界对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承受着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往往会不适应。健全侦查取证监督机制,保障对当事人搜查、查封、扣押、冻结等侦查内容和方式的合法性,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建立侦查取证录音录像机制[5]。严格执行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如何有效引导侦查、审查证据、运用证据,如何充分进行交叉讯问、询问、辩论,充分发挥举证、质证、认证各环节的作用以及法庭辩论技巧等需要深思。准确界定需要排除的非法证据范围,规范调查和验证程序,坚持对案件的审核、监督,纠正案件存在的问题,确保法律权威性和强制性,定期进行专项监督,坚决打击违法和司法腐败行为,对违法犯罪行为零容忍,落实对职务犯罪案件第一审判决上下两级检察院同步审查机制,导致了质证证据数量上的井喷。
三、构建以证据为核心的刑事指控体系的路径选择
(一)全面贯彻落实证据裁判原则与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对一切案件的判处都要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实现从依赖口供向综合运用客观证据证明事实转变[6]。针对刑事办案中经常出现的问题,最关 [5][6]贺恒扬:《以审判为中心,以证据为核心构建新型侦诉审辩关系》,《检察日报》,2015年11期,第42页。《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53条。键的就是要强调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应完善司法机关的审查机制和当事人的参与机制,让非法取得的实物证据和言词证据,都尽可能地被提前过滤,避免非法证据进入审判环节。检察机关应当建立书面审查和亲历性审查相结合的证据审查方式,防范侦查部门在证据采集和采信过程中出现问题,坚守严防冤假错案底线,坚持以合法证据为核心。
(二)坚持以证据为核心与以庭审为中心齐头并进
庭审是刑事诉讼的关键环节和主要形式,在法庭上应当对全部证据进行全面审查,确保实现庭审实质化,而不是法官通过庭下阅卷和听取承办人员的汇报形成内心确信。对于确定被告人是否有罪、是否进行处罚以及如何处罚,必须完全依照法庭上对定罪证据、量刑证据的调查和研究。检察机关应当转变从依赖庭前证据转变到依靠庭审证据的观念,提升对证据发生变化的预判能力。通过法庭审判和检察监督倒逼规范侦查机关的规范取证。检察机关严格审查逮捕条件,客观中立,纠正侦查违法行为。同时强化检察机关出庭支持公诉,着力提升交叉讯问询问、科学举证质证、法庭辩论环节在庭审过程中的作用,平衡控辩双方的力量,通过激烈的辩论校验证据的可采性与证明力大小。
近年来,各种冤案错案频繁发生,无论是浙江的张氏叔侄案、河南的赵作海案,都严重的破环了我国司法的公正性和正义性,引起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云南省的学生孙万刚被控奸杀女友冤案时刻令人警醒。1996年,孙万刚因涉嫌杀害女友,被昭通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由于对判决结果不服,孙万刚家人不断申诉上访。经过近7年的不断申诉,于2003年该案被最高人民检察院列入四大督办案件之一,并责成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重新审理,省高院经过审判,认为原判证据不足,宣布孙万刚无罪释放,并依据《国家赔偿法》对孙万刚进行了国家赔偿,冤情得以昭雪。这一案情是贯彻和落实以证据为核心的刑事指控体系的集中体现。
(三)完善证据审查模式,加强证据收集与审查判断工作
1、合规侦查取证,确保证据的可靠性
证据刑事诉讼案的基础和关键,贯穿于刑事诉讼活动的侦查、起诉和审判的各个环节,必须以真实可靠的证据为支撑[7]。被告人有罪与否,如何处罚,都得依靠证据说话,以证据为依据和判决标准,司法机关工作人员负责对公诉人或被告方提供的各种证据加以分析研究、审查复核、辨别真伪,以确保证据的真实可靠性,证据左右着整个案件的判决结论。在刑事诉讼中,检察机关应当加强证据核心理念,转变证据审查模式,确保用以起诉案件的证据事实经得起法律的考验。首先对涉及定罪量刑的主要证据,一定要全面、细致地审查证据的合法性、关联性以及客观性,避免让瑕疵证据成为污染源。其次,在证据的收集过程中,要重实物证据和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发挥客观证据的主导作用。再次,检察工作审查证据应当转变证据审查模式,切实证据的审查活动中,既要重视证据的形式合法性,又要重视证据的实质合法性,及时补正和纠正瑕疵证据,坚决排除非法证据。我国对刑事证明标准的表述为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只有满足该条件,证据形成完整的并且能够达到有罪的刑事指控的证明标准,才能得出案件事实的唯一性结论。只有对案件的主要事实的证明达到了唯一性,才能保证通过证据认定的案件事实与客观事实相吻合,不仅强调疑罪从无,还要树立疑证从无的观念。对于检察机关来说,对不能百分百拿得准的证据,应当坚决摒弃,尽最大努力避免冤假错案的发生,对案件的事实要遵循唯一性标准原则,证据的指向性和结论是唯一的,倘若证据的结论不唯一,那么相应的案件就不能定性判决,应作出证据不足、罪名不成立的判决,避免各种错案的发生。
2、加强审前过滤,防止带病进入审判
我国刑事诉讼的构造,是诉辩双方同等的对抗,法庭居于中间位置,犯罪指控需要经过侦查、公诉等程序,由检察院提出公诉,并在法庭上提供证据以支持公诉。因此,在庭审时,以公诉为中心,其他譬如侦查、审核等活 [7]车向前:《浅谈刑事诉讼证据的审查和适用》,《法制与经济》,2010年第7期,第9页。动都服务和服从于这一中心。我国的司法体系是独立的,公检法系统是分离的,不是一体化的,彼此之间是相互合作的关系,不存在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在对犯罪进行指控时,应以公诉为中心,前期的侦查、取证等活动程序都将成为公诉的前期准备工作,服务于整体和大局。在庭审之前,公诉机关要积极介入,主动侦查收集证据,适时适度的介入案情,强化现场取证强度和力度,实现用证据定案的目标转变。通过各种方式收集证据、提出公诉意见和检察建议,督查各项活动的合法性、合规性,确保各种在证据在移送审查起诉前的充分性、合理性和可靠性,充分发挥审前过滤功能。建立健全联席会议、侦查情况说明会、案情分析说明会等沟通协调机制,始终坚持法定的起诉标准,提升侦查办案人员的法律意识和证据意识,夯实案件证据支持基础,降低起诉失败的风险,避免冤假错案的发生,防止导致案件带病进入审判程序。与此同时,在收集证据和侦查活动中,要突出工作的专业性,防止越权、越位现象的出现,杜绝滥用权力危害和损害人民的合法权益,精准定位引导和监督的责任界限,不能与领导、指挥混为一谈。
3、认真把好“四关”,坚决排除非法证据
健全证据收集和审查模式,认真把好事实关、证据关、程序关和适用法律关,坚决排除不合法的证据,对不合符起诉标准的案情在起诉就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处理,依法合理适用不起诉或撤回起诉,避免一些案情因为事实不清、证据不足或程序不合规等原因带病进入审判程序,激发民事矛盾,防止将矛盾推向审判环节。利用开庭审理之前的时间,对于可以在庭外和解或解决的案件尽量在开庭之前在庭外解决,对那些不需要、不适合在法庭上解决的案件,应提前及时解决和处理,避免司法机关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譬如对于被告人的思想状态、回避问题以及被告辩护人的意见等,这些补充性细节,法庭上只解决为案情相关的实质性问题。准确把握撤回起诉的条件和程序,完善不起诉的法定标准,公诉机关在法庭上要尊重法官的主体核心地位,尊重和接受法官做出的一切判决,除无法事后纠正外,对庭审中的违法行为 应当先记录在案,事后再按照相关程序依法处理,而不应当庭就案情的细节问题与法官对质,要尊重法官的权威性和庄严性。特别要做好证据的相关侦查和分析,详查证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提前对于不合法起诉条件和标准的案件,及时不起诉或者撤回,避免审判工作的无效化。
4、保障律师权利,健全律师意见机制
律师是公诉活动的重要参与人员,是保证证据真实可靠的重要辅助力量。要依法保障律师执业权力,实现公诉人和律师的良性互动和有效沟通,健全一种全新的和谐的诉辩关系,避免针尖对麦芒。公诉人员要与时俱进,解放思想,更新司法理念,充分认识到律师在法律审判工作中的重要作用,认识到律师在保证证据可靠性和真实性的重要性。进一步明确认识到公诉人与律师之间不仅仅是诉辩关系,而是相互合作,共同努力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切实保障人权共同的价值目标。健全听取辩护律师的意见机制,明确规定律师的职业权利,充分保障和尊重律师的取证、听证、收集证据等方面的权利,在案件提起诉讼之前,要充分认真听取辩护律师对案件的分析和建议,并对律师提出的可行性意见,在案件报告中详细说明,及时采纳和吸收,促使案件更为公正客观的处理。对比各自收集的证据的契合度,调动律师在收集证据方面的积极性,提升公诉案件的庭审质量,保障证据的可靠性,避免冤假错案的发生。完善案件案情诉辩协商机制制度、庭前联席会议制度,加强与律师的交流和沟通,协同办案,全面营造新型的诉辩关系,相互合作,尊重彼此,良性互动,在庭审对抗而不对立、交锋而不交恶,共同为构建以证据为核心的刑事指控体系而努力。
(四)着力培养司法人才队伍
坚持严字当头,建设过硬检察队伍。司法队伍的整体素质代表着国家司法的权威,决定着整个司法活动的公正性。从侦查、起诉到审判,各个部门都应该加强对其成员法律素养的培训工作。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看齐意识,践行检察官职业道德基本准则,培育检察职业精神。加强分层分 类分岗培训,弘扬工匠精神,解决本领恐慌。推行青年检察人员导师制。加大对基层检察院帮扶力度。支持基层检察人才建设,加快少数民族地区检察人才培养,提高侦查人员的取证能力,规范取证手段,拒绝非法证据与瑕疵证据。与时俱进,提高取证与审查证据人员的实战能力与理论水平,不断优化司法队伍。深化规范司法行为专项整治,健全案件质量管理机制,严格执行违法行使职权行为纠正记录通报及责任追究制度,规范检察权运行,从严惩治司法腐败,坚决防止“灯下黑”。
四、结语
以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为统揽,全面推进司法改革,构建以证据为核心的刑事指控体系。全面贯彻证据裁判规则,建立书面审查与调查复核相结合的亲历性办案模式,推行以客观性证据为主导的证据审查模式,实行技术性证据专门审查制度,落实证据裁判原则与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坚持以证据为核心与以庭审为中心齐头并进,完善证据审查模式,加强证据收集与审查判断工作,着力培养司法人才队伍。以合规侦查取证、加强审前过滤、认真把好“四关”、健全律师意见机制为抓手,重视瑕疵证据补正和定罪量刑关键证据补强,巩固、完善证据体系。以实现全面建成法治社会、司法公平正义为导向,贯彻落实全会精神对深化司法改革、促进审判执行工作开展的有力推动作用,切实加强对司法权的监督,完善司法权运行机制,全力构建以证据为核心的刑事指控体系,倾力打造文明秩序性、繁荣稳定性的法治社会,以优异工作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参考文献:
[1]齐鑫卉.以证据为核心的形式指控体系之研究.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3):36-41.[2]陈光中.刑事诉讼法[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45-51.[3]陈光中.刑事证据制度改革若干理论与实践问题之探讨[J].中国法学,2010(6):8-13.[4]沈德咏.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J].中国法学,2015(3):5-19.[5]柏利民.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模式对公诉工作的影响.人民检察,2015(11):23-26.
[6]龙宗智.理性对待检察改革.人民检察,2012(5):42-48.[7]王守安.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带来深刻影响.检察日报,2014(11):6-7
第二篇:以诚实守信为核心构建管理道德体系.
以诚实守信为核心构建管理道德体系
摘要:企业管理道德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所持有的伦理准则!企业要适应市场化!必须突破单纯地从功利的角度衡量和考虑道德建设的错误倾向!着力以诚实守信为核心!构建适应市场化的企业管理道德体系!把道德从说教变成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实践中的思想与准则!实现企业管理的道德化!把企业管理道德优势转化为企业的道德竞争力。
关键词:诚实守信
管理道德体系
提炼整合企业管理道德观念!构建适应市场化要求的企业管理道德体系
当前,市场经济对企业诚信的急迫要求和它所调节关系的复杂性决定了企业管理道德不能是单一的观念和要求,而应是以诚实守信为核心,由一组道德理念和与之相应的道德规范组成的道德体系,并具有多方面、多层次的特点。
1、以诚信为核心,整合提炼企业管理道德理念。
一般来说‘中国企业的传统道德观念不外乎由下述10个方面内容构成、即忠诚,无私,勤劳,节俭,团结,廉洁,自强,礼貌,遵纪,守信、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诚实守信已经从一种美德变成了必需、因此,企业要以诚信为核心,对企业原有道德观念进行整合,同时按照市场化的要求,将诚信有机纳入,重新提炼管理道德理念,如企业的义利观、价值观、诚信观、党争观、奉献观、创业观、职业道德观等,从而形成一系列有助于企业发展的管理道德理念。
2、突出行业特点,制定企业管理道德规范。
在整合提炼道德理念的基础上,要积极构建与之相适应的企业管理道德规范、因为企业管理道德所调节的主要关系无不与职业岗位有着最密切的关系,所以规范的制定除了要符合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道德,符合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以外,最重要的是要突出本行业的职业道德特点,充分反映所在岗位的职业道德要求,本着诚信的原则,进行设计企业员工最需要的道德规范。
在综合把握行业特点的基础上,企业管理道德规范的设计,一般可按下述方法和步骤进行:第一步,确认企业的行业性质,事业范围,了解本行为组织或其他企业制定的有关职业道德要求,这是设计符合企业特点的道德体系的必要前提)第二步,考察企业的每一类具体工作岗位,分析其工作性质及职责要求,以诚信为基本要求分别提出各类岗位最主要的道德规范要求)第三步,汇总这些岗位的道德规范,选择出现频度最高和具有共性的规范作为初步方菜)第四步,根据整合后的管理道德理念,检查初步方菜与企业理念、制度是否符合,不符合的要改正)第五步,在管理层和员工代表中征求意见,看看是否最能反映企业发展对企业诚信建设和员工道德的要求‘并反复推敲后确定。
以实现管理道德的内在化为目标,小断优化管理道德的培育环境
企业管理道德作为一种观念形态,要转化为员工的自觉行为,关键在于培育、为此,企业要以实现管理道德的内在化为终极目标,不断优化管理道德的培育环境,从而促进全体员工自觉遵守企业管理道德,兄全以道德的理念来指导方方面面的工作,实现“知”与“行”的统一。
1、要形成弘德的导向。要有效利用管理道德的影响力和渗透力,广泛进行传播,形成与管理道德相适应的典论、工作环境、要充分利用电视、报刊、网络等思想文化阵地,大力宣传管理道德理念)通过形成导向,把管理道德理念传导到每个生产经营岗位和员工,在企业中形成健康的道德评价标准,并通过员工的自身的价值判断,使管理道德内化为员工追求的一种文化自觉、2、要引导育德的实践。实现“知”与“行”的统一是企业管理道德转化为员工自觉行为的关键)为此,首先要优化道德建设的情境,结合主题教育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使企业道德规范转化为员工的自觉行为)其次要紧紧围绕生产经营中心,着重运用六种方式,引导和激励员工自觉践行企业的管理道德)即:(1)链条式)就是建立纵横又错的、运转灵活的工作系统,保证管理道德培育横向、纵向到位)(2)灌输式、就是对员工进行多方式的管理道德的教育、(3)直感式、就是使员工直接感受管理道德的效果和作用、(4)调控式、就是把员工的道德观念、道德准则调整到法律和企业管理道德的范围内,在健康的轨道上运行、(5)融合式、就是把德育工作与本单位的中心工作融合起来、(6)熏陶式、就是让员工长期接触民好的人文环境、自然环境,从而对其工作习惯、思想行为、品行学问等逐渐产生好的影响。
3、要做好励德的示范。道德榜样能够使抽象的道德原则、道德要求具体化,使员工知道如何去做,从而形成管理道德建设的连动性、我们常说“表扬一个人,带动一大片”,“批评一个人,教育一大片”,就是连动性的运用、所以,在培育管理道德过程中,要坚持培育和选树优秀先进典型,采取多种激励手段,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作用,从而促进整体管理道德水平的提升。
4、要建立遵德的约束。要从实际出发,建立一整套与管理道德相匹配的运行机制和保障工作机制,从而确保企业奉行的道德观、道德准则、道德规范都能在实践中得到遵循和落实、要把企业管理道德建设作为各级领导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放到日常工作议事日程上来,要把遵守企业道德的情况作为考核、奖励的重要指标,促使广大员工养成民好的职业习惯,保证企业管理道德执行到位,在动态中建设企业管理道德、同时,要采取健全企业内部治理结构、实行决策程序的公开化、履行道德承诺、实施诚信经营奖惩办法等配套措施,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切实做到重视道德,推崇道德,践行道德,制约道德缺失行为的出现.最大限度地减少其生存的空间。以管理道德全方位指导生产经营实践.小断提升企业的道德竞争力企业要加大措施‘采取多种方式‘把以诚信为核心的管理道德渗透到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使其成为企业一贯遵循的生产经营信条,并切实做到对内利用道德的约束力规范员工的百行,强化企业内部管理;对外树立民好的企业形象,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1、以管理道德理顺生产经营链条,有效促进企业最优化管理。
一方面,企业作为经济组织其内部存在着各种联系,需要对贯穿组织各部门的活动共同实行最优化或协调、企业善于运用一定的道德原则、道德规范和道德实践,理顺、改善内部联系,就可以理顺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实现最优化管理,进而降低总成本、比如改善设计人员与销售人员之间的关系,就可以避免设计出不合市场需求的产品,避免无谓的产品损失、另一方面,企业以计划、采购、生产、销售、财务、人力资源及信息等基础领域为重点,[1] [2] 下一页
第三篇:大学之道:构建以“三纲八目”为核心的道德修养体系
[内容提要] 《大学》统篇旨在阐释一种修己治人之道,亦即内圣外王之道。《大学》把“修身”视为其整个道德修养体系的价值目标和根本目的,并且成为其治国平天下的逻辑起点。《大学》明确提出了两条最基本的道德修养原则,即“三纲领”说和“八条目”说,这两条道德修养原则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关键词] 修身 三纲领 八条目 治国平天下 《大学》在早期儒家典籍中可称得上是一篇结构严谨、体系完整的作品,尽管历代学者对《大学》的作者及成书年代有不同的看法,但有一点是大家认可的,那就是,历代学者都认定此书是儒家嫡传所著,是正宗的儒学作品,最能体现儒家的精神价值。《大学》作为儒家思想的经典作品,在借鉴和吸收孔孟荀思想的基础上,有目的有意识地建构了一套以“三刚八目”为核心的道德修养体系,这套道德修养体系对中国未来思想文化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和影响。一.三纲领:对道德主体实践的指导《大学》对儒家理想人格的修为之道进行了从内到外的总结,《大学》统篇所阐释的是一种修己治人之道,亦即儒家思想一以贯之的内圣外王之道。《大学》一开始便讲“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把“修身”作为其整个道德修养体系的价值目标和根本目的,并且成为其治国平天下的逻辑出发点。具体说就是,《大学》明确提出了两条最基本的儒家道德修养思想原则,即“三纲领”说和“八条目”说,而“修身”正是《大学》“三纲八目”说的核心。这两条思想原则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三纲领之一:明明德《大学》一开篇就提出了“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朱熹在注释中把这三者称为“大学之纲领也。”所谓“三纲领”就是“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1] 很显然,后人认为这三点是理想人格实践的“纲领”可能是与朱熹对《大学》的重视与推崇相关联的,如果没有朱熹对《大学》的竭力推崇以及他在宋明理学上的权威性地位,“三纲领”学说就不会受到后人如此的重视。“三纲领”学说所要阐述的精神实质是和春秋战国时期儒家的人学思想一脉相承的,“明明德”重在“明德”,而“德”的思想在周初时便出现了,周人“明德慎罚”、“敬德保民”的观念深刻影响了后来儒学思想对“德”观念的认识,此时“德”是指先王圣哲的政治行为或高尚的个性品德。孔子和孟子也讲“德”,但“德”的内涵已经发生了变化。其政治意义上的特征逐渐弱化而道德伦理意义上的比重则逐步加强。朱熹认为,“大学者,大人之学也。明,明之也。明德者,人之所得乎民,而虚灵不昧,以具众理而应万事者也。但为气禀所拘,人欲所敬,则有时而昏,然其本体之明,则有未尝息者。故学者当因其所发而遂明之,以复其初也。”[2] 从朱熹对“明德”的解释来看,有两点是应该值得注意的:一是“明德”的内涵是人本来所具有的,是一种先验的理解万事万物的内在的心理状态;二是由于“明德”被个人气质或人的欲望所迷惑,这样一来,“明明德”便成为道德主体通过学习、修为努力来恢复本性的过程,个体后天的活动都是为了能找回自我、寻求本来善良的内在特性,从这里我们看到的是孟子先验的“性善论”的影子。在《大学章句》里还有一段有关于“明德”的解释。“康诰曰:‘克明德’大甲曰:‘顾9天之明命’,帝典曰:‘克明峻德’皆自明也。”康诰、大甲、帝典分别是从周书、商书、虞书等上古先王圣哲的典籍中概括出来的,显示出《大学》对早期儒家思想继承性的一面。这一段文字中我们要注意的是“自明”,这是理解《大学》“明明德”的关键,实际上这也是朱熹所持的观点:人固有之善性被欲望所迷惑,所以要自己来解放自己,这一过程就是所谓的“自明”。“自明”就是说要发挥个体主观能动性的作用,通过积极的学习,最终达到恢复自我本性的目的,别人是无法代替你自己的,一切要靠你自己。做到“自明”的主导因素还是主体自身。这里强调了“德”这种伦理意义上的自我对道德修养的重要意义。它由周初之“德”到孔子之“德”,再到《大学》之“明明德”,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转变历程。在这一漫长的转变历程中,始终有一条以政治-伦理为思想的主线贯穿其中。“三纲领”以简明扼要的语言表明了“明明德”的先验性,给试图接受儒学思想的人以正确而深刻的价值引导,甚至我们也可以说给群体或个体一个内心的道德规定,《大学》所要做的也是给人一种“明明德”的道德设定,要恢复人之本性,就要从儒学经典中、从儒家思想中去寻找,这就是《大学》的“明明德”所昭示于我们的基本思想倾向。[!--empirenews.page--]三纲领之二:新民“三纲领”中的“新民”之“新”,旧版本作“亲民”,“亲”字有两解:一释为“爱”,“亲民”即为“爱民”;另一解为“新”,程子认为“亲,当作新”,[3] 那么,《大学》中的“新民”究为何意?为什么能够列入“三纲领”中?《大学》中有这样一段话:“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诰曰:‘做新民’。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4]《大学》在这里所表述的“新”代表的是一种“革新”的政治作为,也就是朱熹所说的“新者,革其旧之谓也。”[5] 朱熹在解释“作新民”时说:“鼓之舞之之谓作,言振起其自新之民也。”[6] 鼓舞民众的志气,振奋民众的精神,称为“作新民”,在这里,《大学》所说的“作新民”是从政治角度来讲的,朱熹还说:“言周国虽旧,至于文王,能新其德以及于民,而始受天命也。”[7] 这是对“周虽旧邦,其命惟新”的解释。如果说“明明德”所注重的是对个体主观精神状态的一种规定或启发,那么“在新民”则涉及个体道德完善之后如何运用到群体的外用之道。由个体之善扩充至天下万民,这正是孟子由“修心”、“养性”到“仁政”思路的总结,《大学》在这里以一种更精炼的表达来说明这个原则的重要性。自春秋以来,“民本”思想成为社会发展的一股思潮,一直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无论是《管子》中提出的“以人为本”,还是《孟子》中提出的“民贵君轻”思想,都是对民众力量的一种肯定,都是呼唤对人的尊严和价值的尊重,《大学》充分借鉴吸收了早期儒家这一优秀的思想成果,把“新民”作为其“三纲领”之一,使之成为是否达到理想人格境界的评判准则和道德修养纲领。我们可以这样认为,正是由于有“新民”这一纲领性的规定,才有“八条目”中“治国、平天下”的出现,二者之间有着极其密切的联系。三纲领之三:止于至善《大学》的第三条纲领是“止于至善”。“止”在这里有追求真善美的理想境界,遵循某种道德准则的含义。它始终应保持或致力于“至善”方面的道德追求和修为。“至善”显然是指一种最高的道德目标和道德境界而言,万事万物运动变化发展的最根本规律就体现为一种“至善”,实际上此处“至善”既有社会伦理意义上的道德含义,又有政治生活方面具体的行为规定,它所针对的对象既可以是一般道德个体或大多数“士”阶层,也可以是上层贵族或封建统治者,所以朱熹注解说:“止者,必至于是而不迁之意。至善,则事理当然之极也。”[8]“至善”的道德境界和准则当然是最高的,是“明明德”和“亲民”二纲领的最终发展归宿,也是对二者发展的目标要求,要求在实践中把“明明德”的内在修为和“新民”的外在事功这两方面的个体主动性行为都发挥到最高点。所以朱熹又说:“盖必其有以尽夫天理之极,而无一毫人欲之私也。”[9]“尽天理”、“绝私欲”正是朱熹理、欲之辩的核心。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由于政治势力的干预[1][2][3]下一页[!--empirenews.page--] 以及对“人欲”的压制,人学的发展没有走上一条真正关心人、尊重人的道路,理论上的提倡与社会的现实具有极大的反差。《大学》所标榜的“至善”完全从政治统治的角度出发的,从思想上、行为上对封建知识分子进行全面控制。他们可以在“至善”道德的遮掩下,堂而皇之地要求社会各阶层人士服从于宗法统治的各种规范,谁要是脱离了“三纲领”的规定,就是“离经叛道”,这实在就是儒家思想能够成为中国两千年官方统治意识形态的根本原因之所在。通过对《大学》中“三纲领”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它们之间存在的一种递进的逻辑关系。这一关系表明了道德主体“从明明德”出发,经过“新民”的发展,最终达到“止于至善”的理想境界,这种对主体修为实践活动的规定直接引发出“内”“外”两种相联系的具体修为方式,儒家同样以逻辑发展的合理结果提出了“八条目”的具体实践之道。二.八条目:个体道德修为的具体步骤 《大学》在提出了“大学之道”即“三纲领”说之后接着又提出了“八条目”之说。一般来说,我们把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作为道德的内在修为,而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道德的外在修为。修身的步骤:正心诚意和致知格物《大学》提出的“修身”途径主要是指“八条目”中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实际上可以概括为两个步骤:正心诚意和致知格物。《大学》认为,修身的起点是致知格物,《大学》对致知格物没有作过多的解释,通过历代一些学者的注疏,我们可以看出,所谓 “格物”就是指“对自然外界进行研究”的意思,“格物”、“致知”是联系紧密、层层递进的两个步骤,“格物”的逻辑结果是获得了对万事万物运行发展规律的理性认识,而这正是“致知”的内在含义。而“致知”的来源首先是个体对客观外界事物的认知,所以《大学》说:“物格而后知致。”朱熹解释说:“物格者,物理之极处无不到也。知至者,吾心之所知无不尽也。”“致,推极也。知,犹识也。推极吾之知识,欲其所知无不尽也。格,至也。物,犹事也。穷至事物之理,欲其极处无不到也。”[10] 刻苦地研究探讨事物的道理达到穷尽的地步,从而使自己的认识也达到一个较高的层次,这是“致知”、“格物”所要达到的高度。朱熹在对“致知”、“格物”进行阐释时强调的是理想人格在“修己”时应时刻注重尽自己最大努力去学习、研究,以丰富自身的知识,以便为“诚意”、“正心”做准备,从这一点上看,朱熹的观点是符合人的一般认识规律的。没有对外界事物的研究考察就不可能获取丰富的知识,外界的万事万物是人的认识的唯一源泉,只有通过主、客观的互动才能达到真正“修己”的目的。朱熹强调的是个体的主观能动性,他注意引导人们勇于探索、善于学习的兴趣,抓住人们为修身而努力提高自身道德水平的特点,促使人们对自身及外界事物进行必要的研究。但是,从总体上来说,《大学》与早期儒家思想一样,所提倡的“格物”、“致知”主要还是侧重于社会伦理道德方面,他们的致思取向主要是放在社会生活中关于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关系上,而不是放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对于自然界万物的探究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目的还是为现实政治服务的,这充分反映了儒家人学思想的政治性、伦理性特点。个体在“致知”上的“修己”功夫也多表现在仁、礼、智、信、孝悌等道德层面,服从于群体关系,其实并没有使个体得到发展和成熟,只是成为了心中的“圣经”不得随意摆脱而已。[!--empirenews.page--]“格物”、“致知”是修身的重要方式,它从社会伦理的层面丰富和限定了人们的认识范围。在修身的第一步完成之后,《大学》又逻辑地提出了“诚意”、“正心”的行为步骤。关于“正心”、“诚意”,《大学》做了详细的解释:“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8,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11] 在《大学》看来,恐惧、忧患等不良情绪深深影响着“心”发挥其正常的认识功能,因此,所谓“正心”就是摈弃外界干扰和不良情绪的影响,使“心”能正常发挥其辩知事物的功能,一句话,就是要做到专心致志、精力集中。儒家所强调的“正心”主要是指伦理道德所规定的各项行为规范,知识分子只有按儒家或正统社会所提倡的要求来做才是正当的,否则便是不正当的,这种引导人们克服私欲,削除不合理、不健康的欲望和情绪才能修身的提法表明道德主体主观努力的极端重要性,只有主观内心自觉自愿地接受道德修养的熏陶才能产生具体的行为动力。对于“诚意”,《大学》说:“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12]“欲诚其意,先致其知。”先有对社会伦理的深刻认识,才能在个体内心树立真正“修己”的诚意。“„„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13]“诚意”就是不自欺欺人,就是独善其身,就是表里如一,在精神上感到极大的满足。在通过“格物”、“致知”的步骤后,个体已经认识到事物发展的高深道理,认识到自我在社会中应注重和施行的内容,如果自己下决心追求理想人格境界,就得在心里首先设定追求目标的美好愿望,在日常行为中自觉地以理想人格的标准去要求自己。这种完全个性化的行为是萌发于个体内心,然后表现在外在具体实践中的。这里最重要的是“慎独”,何谓“慎独”?《大学》解释说:“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8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14]“慎独”所要表明的是在闲居独处、没有别人监督的情况下更要谨慎地反省自我,进行实践性道德修为,因为诚与不诚、欺与不欺,虽发于内心,但必然会表现出来。朱熹对此解释说:“独者,人所不知而己所独知之地也。言欲自修者知为善以去其恶,则当实用其力,而禁止其自欺„„不可徒苟且以殉外而为人也。然其实与不实,盖有他人所不及知而己独知之者,故必谨之于此以审其几焉。”[15] 这实际上是提倡一种道德自律,把修己作为自我主观意识较强的一种修养行为,不完全依赖于外界条件的约束,也不自欺欺人地借修为的幌子而专做给别人看,钓名沽誉,这些都是个体修为中的大忌。这一点完全体现了《大学》的理论特点,重视内心道德的严格自律,调节自我情感,坚持所选择的修养之道。后世大儒对“慎独”都是非常看重的,明代王阳明、清代曾国藩等都对此有过精辟的见解。在现代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关系中,“慎独”仍是一条非常重要的道德要求和人生修养原则。[!--empirenews.page--]由“格物、致知”到“诚意、正心”体现的正是主体道德修养的层次,然后经由主体来加强这种内在的向最高道德境界的追求,最后落实到外在的治国平天下的层面,这种由内到外的递进式的修为之路是主体道德修养不断加强的过程,也是由观念到行动的具体实践过程,很显然这里更侧重于内心情感的实践体验。对于外在的具体实践之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同样是递进式的、渐进的过程,这一切都经由“修身”而引发。“修身”是指在心中保持一贯的良好作风,时刻注重把自我调适到社会伦理所要求的规范中来。这样一来实际上就把主观的意志力强制性地移向了能否遵循宗法礼教的规定上来,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大学》与孟子提倡的“内圣”之道的继承关系,内心道德体验的程度直接导致了“修身”效果的好坏,故而朱熹论曰:“心有不存,则无以检其身,是以君子必察乎此而敬以直之,然后此心常存而身无不修也。”[16] 心里要“上一页[1][2][3]下一页 常存”什么呢?常存的是通过“格物”、“致知”所得到的关于社会伦理方面的道德规范,这是“修身”的关键点。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修身”直接来自于道德主体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把这四项内心的道德修为做好了,“修身”的目的也就可以达到了。修身的价值目标:治国平天下我们说,“修身”既是《大学》人学思想的根本目的,同时又是《大学》“治国平天下”的出发点。由内到外、由小到大、由家到国乃至天下的实践之路是有先后顺序的。《大学》又提出了“齐家”之论:“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之其所贱恶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惰而辟焉。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17] 人之感情易被一时之好恶、贵贱之情所蒙敝而不能以正当全面的眼光来看待事物,这样就很容易造成对事物的片面性理解。这一段话旨在说明“齐家”与“修身”之间的关联。从现代社会学的角度看,家庭是社会的最基本细胞,而人又是组成家庭的最基本元素,只有社会中每一个独立个体在自身的整体素质方面有了全面的提高,才能可能维系家庭的内部稳定,最终也才能保持社会的稳定,保持社会道德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从这一层面来讲,《大学》所谓的“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的理论是有一定的科学道理的。“齐家”的重要作用要依“修身”的情况而定,“治国”必须以“齐家”为基础,为此《大学》又说:“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其机如此。„„是故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故治国在齐其家。”[18]“一家作风的好坏影响了一国的兴亡大事”这种论调充分说明了“齐家”对于“治国”的重要性,因为在中国传统社会结构中,“家”、“国”具有同质同构的特点,“家”是“国”的缩小,“国”是“家”的放大,因此,“家”、“国”的关系是极为密切的,“家”之不齐,“国”必将不治。实际上一人、一家的状况反映的是道德主体在日常事务中的所作所为,出发点的好坏当然会引起相关联的反映。若以良好的出发点去行事,引发的好的结果就可能多些;若以邪恶的心态去行事,那就必定引起坏的结果。《大学》强调“齐家”对“治国”的重要性目的是要引发人们对“修身”、“齐家”的重视,以便更好地做到政治伦理化与伦理政治化的稳态结合和统一。那么,“齐家”如此重要,应该如何“齐家”呢?在这一问题上,《大学》提出了“齐家”的行为准则:“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19] 孝、悌、慈这些概念都是孔、孟、荀在他们的人学理论中反复提到的,孔子的“忠恕”之道以“孝悌”为中心;孟子的“仁义”学说也以“孝悌之道”为根基。至于说“慈”也是“人性善”思想的题中应有之义。实际上孝、悌、慈作为德育教化的手段在“齐家”和“治国”中都可以运用,用在“小家”之中可以取得家庭和睦、井然有序的效果,扩而充之,在治理国家中运用起来可以使君王的形象更加完美、统治更易进行。实际上,《大学》的这一思想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时时刻刻都在发挥着其不可替代的影响和作用,这种以内制外,以德教化的做法一直是历代统治者治国之准则,这一思想的运用造成了中国社会结构中“国”“家”不分的特有的政治现象,这种传统的社会结构和价值观念对于中国正在实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来说,其负面影响不可低估。[!--empirenews.page--]“治国平天下”是儒家外用之道的最高目标,同时也是道德主体修为的最高境界,历代一些有作为的知识分子无不以“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宽大胸怀激励自我,追根溯源,这句至理名言正是从《大学》的“八条目”中引伸而来。《大学》有言:“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88之道也”。[20] 从《大学》的这一段话可以看出,“上”指的是君王、统治者。这样看来儒家所提倡的理想人格修为之路并非轻而易举就能实现,作为一国之君主或一国之统治者要治理好国家,在提高自身道德修 养的同时,还要对广大民众予以教诲,把“老老”、“长长”、“恤孤”作为“治国”的前提条件,只有做到了这一点,“治国平天下”就有了坚实可靠的社会基础和保障,“治国平天下”的宏伟理想也才有了实现的可能。《大学》这段治国平天下的思想与孟子所谓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之掌上”的思想有着明显的继承关系。综上所述,《大学》一书以简练而内涵丰富的语言涵盖了早期儒家人学思想的精神内涵,揭示了儒家理想人格修为的一般过程。“三纲领”引导人们注重修为目标;“八条目”指示人们修为应该怎样做。“八条目”的内容是一个由内到外、相互关联、不能任意颠倒的统一的整体,是一个穷尽内圣外王之道的思想理论体系。它以“格物”为起点,以“平天下”作为其奋斗目标。尽管《大学》中使用的这些范畴都带有浓厚的伦理色彩,但在具体的道德修养和社会道德实践中却发挥了积极有效的作用,对调适人们的心态、稳定社会关系、保持思想上的连贯性都起到了重要的影响作用。朱熹如此推崇《大学》正是看到了它对稳定社会、重塑道德人格所具有的重要价值潜力。从当代社会的角度来看,《大学》一书中所阐述的某些思想观点,仍有重新认识、重新评价的必要,对于中国文化的未来发展来说,挖掘《大学》中有价值的思想内涵同样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8380字)注释:[1]《大学》第一章[2][宋]朱熹:《大学章句》,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3页。[3][宋]朱熹:《大学章句》,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3页。[4]《大学》第二章[5][宋]朱熹:《大学章句》,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3页。[6][宋]朱熹:《大学章句》,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3页。
第四篇:构建高中历史教学新体系——以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
构建高中历史教学新体系——以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素质教育政策的提出,在高中历史教学工作中,对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逐渐受到越来越多人们的关注,所以高中历史的教学方法和目标也需要进行革新。本文简单介绍了历史核心素养的具体内容和表现,并以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为基础,通过转变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法以及建立多元教学评价体系等方式,构建高中历史教学新体系。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新体系;核心素养 引言
近年来,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使人们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历史、政治等以前的“边缘学科”也成为了学生们必修的课程。在高中历史的学习过程中,教师通过对历史教学内容的讲解和升华,使学生逐渐掌握历史知识和历史学习能力,并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从而提高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在此背景下,教师要明确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具体内容,制定新的历史教学目标,通过不断地实践和改进教学方法,从而构建高中历史学教学新体系,保证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教学体系构建前提 1.1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概述
近年来,中国的教育事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应试教育逐渐被淘汰淡出了我们的视野,随之而来的就是素质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而核心素养这个名词也越来越多的被提到。高中阶段的历史课程是一门人文气息浓厚的课程,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十分重要。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指的是学生在学习历史的时候,一点一滴积累下来的具有历史学科特点的重要能力和思维方式,同时指的也是学生综合发展的一个重要的要求。所以,在进行高中历史教学工作的时候,我们务必要始终秉持着培养学生良好品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工作目标,坚持唯物史观的认知方式,从而增强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1.2历史学科素养的具体内容
高中阶段的历史教学工作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而言十分重要,因此我们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务必要多方位进行考量,除了要考虑到理论知识的传授之外,还需要考虑到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以及价值观念的构建,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作为人文素养中最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体现了学生在学习历史的时候形成的知识体系、学习能力、分析方法等等,而具体来说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可以分成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理解。第一,时空观念。指的就是学生能够把一个特定的时间和空间与历史事实相联系起来,把历史事件描述出来并且可以根据时间的推移,将历史事件的发展顺序与历史人物的关系进行精准构建,可以以当时的时空条件为前提对历史事件进行分析。第二,史料实证。指的是学生能够对历史资料进行分类并且明确其收集手段,同时根据史料抓住历史事件的问题所在。第三,历史认知。学生可以对历史事件加以理解并且根据不同的语境区分历史事件和历史描述。第四,历史价值观。能够接受不同的人对一个历史事件或者是问题有不同的看法,另外也可以对历史解释加以分析,同时在现有的基础之上获得对历史的独特思考,透过历史事件的表象获取到其本质内容。最后,历史解释。指的是在对历史事件进行评价的时候能够拥有分辨能力,同时能够对历史的认知加以拓展。
3以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教学体系构建的方法和措施
为了更好的构建历史教学新体系,我们务必要考虑到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以此为导向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以及评价方法加以重新的构建。3.1对教学目标加以重构
想要确保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质量,我们首先就需要从确立新的历史课程教学目标入手,在确定教学设计目标的时候,必须要对新的课程标准以及教学大纲进行充分的分析,从中获得更为深刻的理解,意识到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并非一日之功,而是需要一步一步深入进行的,所以说对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是需要贯穿整个高中阶段的。具体来说构建新的教学目标需要注意两方面:确定下来的教学目标是不是能够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发展、能不能与教学实践工作相结合;教学目标必须要详细且具有一定的实效性,也就是说确定下来的教学目标必须要能够在实践中应用,根据教学目标的指导,教学活动才更加容易打破学生的固化思维。举个例子来说,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我们在带领学生学习人教版必修一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对教学目标进行重新的构建。确定本阶段的教学目标为:在完成第四单元的学习之后,学生需要对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甲午中日战争等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历史事件的时间推移有深刻的理解;学生能够对八国联军侵华过程中各国瓜分中国领土的空间变化具有大概的了解;学生能够明确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和时间的历史意义。在确定了具体的教学目标之后,在以教学内容为依托进行教学工作,从而保证教学目标顺利实现,为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打下坚实的基础。3.2应用新的教学方法
现阶段来看,摒弃掉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开展素质教育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和关注,而这种新的教学思路究竟能够起到怎样的作用、学生的整体历史素养达到了怎样的高度,都需要在高考的检验之下才能明确的展现出来,在这种情况下一些高中历史教师为了尽可能的提升学生的成绩,往往又会走回到划重点、记笔记的怪圈中去,这显然是不利于学生的整体进步的。为了彻底的解决这种问题,怎样才能确定新的教学方法成为了我们必须要考虑的问题,目前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投身其中进行了探索和研究,得出了许多具有可行性的教学方法。举个例子来说,在带领学生们学习必修二第二单元《资本主义世界的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中第二次工业革命相关内容的时候,就可以改变过去让学生死记硬背的教学方法。利用好多媒体教学设备,在上课之前的课堂导入阶段给学生们以幻灯片的形式播放一些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取得的成就,在这样的导入之后学生的注意力自然而然的就会被吸引过来,获得对二次工业革命进行探索的兴趣和热情。在这种情况下开展教学工作必定能够取得意料之外的效果,教师可以就第二次工业革命提出一些问题,比如说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背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对西方经济进步起到了怎样的作用等等,学生如果有疑问也可以在课堂上与教师和同学共同分析。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并不需要像过去一样以灌输的方法传授知识,在课堂上师生之间有来有往进行互动,对探究的课题进行分析,这无疑是提升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3.3构建全新的教学评价方法
高中阶段的历史教学体系的重新构建,绝不仅仅是教学目标和教学手段的重构,常常被忽略的教学评价方法也是重构的内容之一,这是我们所不能遗漏的,它决定了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嗯最终培养成果。可以说对教学评价手段加以重新构建具有相当的难度,是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推动力量。具体来说,在构建新的教学评价方法的时候,可以对评价的目的、对象、手段和规定几个方面进行。首先,在确定教学评价的目标的时候,需要对学生历史学科知识的学习质量进行考核,对学生的历史价值观、历史理解等能力加以深层次的探究。另外,评价主体的重新构建指的就是要鼓励师生之间或者是同学之间互相进行评价,而不是像过去一样仅限于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在过去的应试教育中,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手段仅限于考试,考试成绩成为了评价学生学习成果的唯一标准,这显然是不合理不科学的。因此,在今后的历史学科学习评价中,考试成绩可以作为一个评价的标准,同时历史剧编写、历史事件论述等等也可以作为学生学科素养评价的重要参考手段。总的来说,评价方法必须要做出改变才能让学生在学习历史的时候更加具有学习热情,才能让学生多方面的能力获得整体性的提升,才能让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得到最好的培养。在构建历史教学新体系的时候,我们还需要考虑到历史教材方面的因素,现行的历史教材是模块化的设计,从必修到选修的所有教材中,都是分成政治经济文化三个方面进行编写的,所以在教学工作中我们需要结合教材的实际情况进行阶段性的教学评价 结语
总而言之,高中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将历史核心素养逐渐渗透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经过长时间的积累,使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得到提升。与此同时,历史教师也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保持对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的持续更新,并以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实现对高中历史教学新体系的构建。全面提升高中学生的学习水平以及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从而保证学生能够全面发展。参考文献
[1]罗虹.基于实践的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体系刍议[J].中国校外教育.2018(11)[2]江鸣.高中历史有效教学的几点尝试与探索[J].学周刊.2018(03)[3]苗碧,高志超.高中历史课堂教师有效提问研究综述[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7(02)[4]于洋.高中历史有效思维课堂的构建——以《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一课为例[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7(02)
第五篇:社会信用体系构建核心
论社会信用体系构建的核心——信用制度
前言: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社会信用体系是市场经济体制中的重要制度安排。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方向和目标。我国“十一五”规划提出,以完善信贷、纳税、合同履约、产品质量的信用记录为重点,加快建设社会信用体系。2007年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进一步提出,以信贷征信体系建设为重点,全面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加快建立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信用体系基本框架和运行机制。本文主要分析中国信用制度建立的历史、社会原因及建设现状,而且针对中国社会信用制度建立与完善中存在的问题,从加强产权制度建设、重视实行严格责任、建立信用信息查询与批露制度、以及国家在信用制度建设中的角色四个方面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首先来了解一下社会系用体系的相关概念:
一、社会信用体系的概念
社会信用体系是一种社会机制,包括信用法律法规体系、现代信用服务体系、信用数据技术支撑体系、信用市场监管体系、企业信用管理体系、诚信教育体系和失信惩戒机制等七个体系一个机制。
什么是信用?我们需要构建怎样的信用制度和体系?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即:“要增强全社会的信用意识,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
信用最初是一个道德概念,是日常生活交往中人们说话办事的一种行为准则。当人们把这一道德意义上的信用概念用于经济活动中,以信用为担保,从事各种经济活动时,它便成了一个经济学概念,即信用交易进而信用经济。信用交易——信用经济的兴起,增加了市场交易的风险,无论是哪一方的失信都会给对方造成损失,以至造成市场交易链条的中断。要规避风险,要保证市场的正常运行,这就需要借助法律的力量。法律的介入,使信用又成为一个法学概念。因此,信用是一个集道德、经济、法律于一体并有着内在必然逻辑联系的综合性概念。
基于上述对“信用”内涵的基本认识,思考我国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有学者认为:我国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就宏观而论,无疑应该包括与上述内涵相一致的三大内容,即伦理学意义上的信用建设、经济学意义上的信用建设和法律学意义上的信用建设。
伦理学意义上的信用建设,就是要在全社会开展以诚实、守信为主题的道德教育,在全社会建立起诚实守信光荣、不诚实不守信可耻的道德风尚。
经济学意义上的信用建设,就是在大力发展信用经济的同时,建立起全社会的社会征信体系、社会信用评价体系以及发展一系列信用工具。
法律学意义上的信用建设,就是将上述具有诚实、守信特征的信用建设纳入法制轨道,建设“信用法律”。
伦理学意义上的信用建设是支撑,经济学意义上的信用建设是主导,法律学意义上的信用建设是保证。三者相互关联,相互配合,缺一不可。
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性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社会信用体系是市场经济体制中的重要制度安排。
建设社会信用体系,是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需要,是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治本之策。当前,恶意拖欠和逃废银行债务、逃骗偷税、商业欺诈、制假售假、非法集资等现象屡禁不止,加快建设社会信用体系,对于打击失信行为,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促进金融稳定和发展,维护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保护群众权益,推进政府更好地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社会信用体系的指导思想、目标和原则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法制为基础,信用制度为核心,以健全信贷、纳税、合同履约、产品质量的信用记录为重点,坚持“统筹规划、分类指导,政府推动、培育市场,完善法规、严格监管,有序开放、维护安全”的原则,建立全国范围信贷征信机构与社会征信机构并存、服务各具特色的征信机构体系,最终形成体系完整、分工明确、运行高效、监管有力的社会信用体系基本框架和运行机制。
如上所述,社会信用体系构建的核心就是信用制度,下面将着重分析信用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信用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一、信用制度建立的历史原因
信用一词最早是属于道德伦理范畴,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双方行为的一种规范。要求当事人自觉遵守承诺履行义务的道德准则,是一个人本身所固有的品行。而法律意义上的信用是关于经济信赖的社会评价,是民事主体所具有的诚实守信能力和经济履约能力,在社会上获得相应的信赖和评价。改革开放以来有两次很大的信用危机,一次是九十年代初的三角债,发生在企业之间,一次是九十年代末的银行不良资产,发生在企业和银行之间。这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中是没有发生过的,这是否意味着计划经济中存在良好的信用基础,我们可以继续沿用计划经济的管理办法呢。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企业作为信用主体参与市场活动,由于信用体系不健全,部分企业经营者在高额利润的驱使下,以假冒伪劣的产品或服务欺骗消费者。为保证信用体系和社会经济的正常运转,我们有必要把信用作为一种要求和一种外在的强制力表现出来,使其具备一定的法律含义。
二、目前社会信用制度建设的基本状况
从1989年开始至今,我国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信用业的起步
由于对外贸易企业对信用调查的需求,国内出现了部分信用调查机构和企业咨询策划机构,中国的信用业开始起步。
第二阶段——民营信用业的初步发展和外资的进入
从1995年开始,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商品买方市场的初步形成,银行信用和商业信用规模都不断扩大,对企业信用调查的市场需求也不断增加,国内出现了新的民营征信
企业,外资征信和资信评级企业不断进入中国市场,推动了我国信用业的发展。
第三阶段——政府推动信用业发展
2000年至今,在加入WT0的经济发展背景下,市场更加开放,居民信贷消费增加,社会的信用规模进一步扩大,而失信行为的不断增加,也促使政府重视信用体系的建设和信用机构的建立。党的十六大报告第一次提出建立社会信用体系的战略任务,中央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建立起来并开始发挥作用,个人征信试点也开始进行,并在上海取得了很好的经验。
至目前为止,中国已经建立了四类不同的信用机构:一是政府部门所属、专门提供企业资信调查活动的机构;二是中资民营的企业征信公司,主要从事企业信用调查和咨询、风险管理等业务;三是已经进入中国的外国征信机构,提供企业征信服务;四是正在试点的个人征信机构,例如上海建立的个人征信机构,已经有100多万上海市民在个人征信机构中拥有了自己的信用记录。
应当看到的是,尽管我国信用体系的建设已经有了上述的发展,市场化运作模式也初步形成,企业征信市场的集中程度逐步提高,个人征信试点初见成效,中央银行信贷咨询系统建立并发挥作用,但是就全国信用体系的建设状况而言,这仍然是初步的发展,距离建设信用社会的整体需求,确实仍具有相当大的距离。
三、社会信用制度的概念
一个人或单位做了失信的事,应当同时受到两种惩罚:一是法律惩罚,即国家机关依据法律、法规对失信者做出的民事、行政或刑事制裁;二是社会惩罚,就是当人们都知道某个人或单位不讲信用时,都不愿意和他再打交道,使其在社会生活中寸步难行。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诚信度,就取决于上述两个惩罚的力度。我国现在之所以失信事件屡屡发生,很多行业或地区出现信用危机,就是因为上述两个惩罚力度太小,法律惩罚缺乏刚性,社会惩罚几乎没有。对失信者的社会惩罚机制,实际上就是我们常说的社会信用制度,它是对失信者的法律惩罚机制的有力补充,二者共同决定着一个国家、地区的诚信度。要从根本上解决合同领域诚信缺失的问题,关键是建立社会信用管理体系.建立和完善社会征信体系的基本目的,在于建设诚信社会,确立诚信观念和诚信道德,推动经济发展。它所针对的,正是我国社会诚信观念和诚信道德的严峻形势。
四、对社会信用制度发展与完善的建议
(一)加强产权制度建设
产权制度建设要遵循两条原则,其一是有效性,其二是经济性。有效性要求产权制度必须被社会中大多数成员所接受和遵从,经济性则是指产权制度建设带来的收益必须大于制定及维护它的成本。这两个原则决定了市场化过程中产权制度建设必然是一个长期的渐进过程。
社会信用的维持必须建立在积极有效的产权制度基础之上。不管一个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有多高,仅靠个人自律是难以保证社会信用不出问题的,即使在一个把守信用当作个人习惯的社会中,产权制度依然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没有产权制度作保障的社会信用是完全靠不住的。
(二)重视实行严格责任
在严格责任原则下,只要不存在免责事由,违约行为本身就可以使违约方承担责任。因此严格责任更有利于保护守约方的利益,维护合同的严肃性,增强当事人的责任心和法律意识,克服信用危机。严格责任原则不仅为英美法系国家所采用,而且也为国际公约所采用。
(三)建立信用信息查询与披露制度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商事信用同样呈现出高度信息化和公示化的特征。信用信息的量化和公开,为信用的快速传递、识别和判定提供了便利,有效地降低和削弱了市场交易风险,顺应了现代商业高效、快捷、安全的需要。首先,信息的量化为信用的快速传递、识别和判定提供了条件。其次,信用量化的过程实际上是商事信用信息对他人的公开的过程,信用信息的公开,意味着商事信用信息已不再是他人不能问津纯粹的个人隐私或商业秘密。再次,信用信息的公示既是信用信息量化的目标,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商事主体在进行交易之前必须彼此了解对方的信用状况,否则就会招致风险。
(四)国家在信用制度建设中的作用
建设社会信用体系必须由政府牵头指导,然后利用市场化运作的办法,来建立全社会的信用体系。政府就是要解决和承担社会性、系统性,一个单位和一个群体及个人不能解决的事情。由政府牵头,但并不一定必须由政府具体运作。在政府牵头下,必须采取市场化运作的办法,委托和指定一些中介公司操作。而这些中介公司必须是独立法人,最好是民营企业或者股份制企业。
结语:
时至今日,信用问题之所以又成为人们关注之焦点,概因信用制度的建设状况与社会实际需求相差甚远。尽管我们已发现问题,并在努力解决问题,然而建设社会信用制度却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它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同市场经济在中国的建立和完善一样,需要我们数代人为之奋斗。为了尽早建立适应我国社会的信用制度,规范信息传递机制,完善信用监督和惩罚职能,我们只有加快建设诚信社会的步伐,才能让整个社会沐浴在诚信的灿烂阳光中。
如果一个国家的社会信用体系比较健全,公正、权威的信用产品和信用服务已在全国普及,信用交易已成为其市场经济的主要交易手段,这样的国家通常被称为征信国家。在征信国家,信用管理行业的产品和服务深入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企业和个人的信用意识强烈,注重维护信用,有着明确的信用市场需求。因此,征信国家的对外信誉较好,信用交易的范围和规模很大,可以获得更高的经济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