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三届全国公共管理院长论坛
第三届全国公共管理院长论坛和
2008全国MPA教指委工作会议在科大召开
9月的合肥,秋高气爽。由全国MPA教育指导委员会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承办的第三届全国公共管理院长论坛和全国MPA教指委工作会议,于9月11-12日在此召开。本次论坛的主题为“中国MPA发展战略”,下设:“MPA教育的现状与前景”、“ MPA教育与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 MPA招生政策与措施”、“ MPA教育教育发展的政策环境”等四个分论坛。来自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公务员局、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的领导和负责人,及国内98所高校的代表共176人与会,其中包括全国MPA教指委委员19人。
安徽省常务副省长孙志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国家公务员局党组书记、全国MPA教指委主任委员杨士秋,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全国MPA教指委副主任委员纪宝成,中国科技大学常务副校长侯建国、国务院学位办副主任李军等有关领导应邀出席论坛并发表了讲话。
9月11日上午8时30分,第三届全国公共管理院长论坛和全国MPA教指委工作会议正式拉开帷幕。安徽省人民政府常务副省长孙志刚在开幕致辞中对到会的院长、专家表示热烈欢迎,向与会嘉宾介绍了安徽悠久的历史、厚重的文化以及欣欣向荣的发展现状,并用一组和经济发展指标有关的详细数据阐明了安徽正处在厚积薄发、加速崛起的关键时刻。孙志刚副省长在讲话中指出:在安徽谋求突破发展的关键时刻,需要大量高素质的公共管理人才,本次论坛在合肥的召开,为安徽培养更多高素质管理人才提供了一个机遇。他还以公共管理的实际参与者身份,指出自2001年中国启动MPA教育以来,在国家有关部委的正确领导下,在MPA教指委的协调推动下,在全国众多高校的支持下,中国的MPA教育紧紧围绕现代化、科学化、专业化的要求,培养了大批高素质公共管理人才,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起了重大作用。孙志刚副省长在讲话中还特别向与会专家介绍了中国科大的MPA教育特色,认为中国科大的MPA教育立足安徽,辐射全国,致力于加强和兄弟院校的合作交流,积极开展MPA教育的探索,推进MPA教育发展,为安徽、乃至全国的社会发展培养了大量高素质的公共管理人才。他希望中国科大,以及在座专家所在的各院校能继续与安徽携手合作,培养更多更高素质的公共管理人才。中国科技大学常务副校长侯建国院士在讲话中首先指出,本次论坛由中国科大承办,并作为中国科大50周年校庆系列活动的重要一站,为即将到来的校庆增添了浓郁的学术气氛和文化气息。随后,侯建国副校长向与会的有关领导及兄弟院校代表介绍了中国科大50年锐意创新、进取不止的发展成果,回顾了中国科大50年办学历程中几经波折,但一直坚持学术优先、育人为本,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科大培养的每1000名本科生中就会出现一名院士和700多名硕士博士,目前,学校正在以校庆为契机,继续坚持创新、寻求突破。侯建国副校长充满自豪的别向与会代表特别介绍了中国科大管理学院在公共管理教育方面的成果,尤其是中国科大MPA教育的设臵的4个格局特色的培养方向。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全国MPA教指委主任委员杨士秋在大会上做了《推进MPA教育新发展,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公务员队伍》的主题报告(全文已发)。杨士秋副部长在讲话中首先对中国科大即将到来的50周年校庆表示祝贺,认为中国科大50年艰辛发展所取得的成绩非常了不起,本次论坛能够成为中国科大50年校庆的重要内容,我们深感自豪。这次论坛是我们到中国科大学习的一个好的机会。此后,杨士秋副部长重点从国家正在进行的行政体制改革入手,和与会专家共同探讨如何大力推进MPA教育在中国的发展。他深入阐述了公务员管理面临的形势与任务,强调围绕大局推进MPA教育新发展,论述了进一步加强MPA教指委自身建设的重要性。他指出,当前公务员管理的法制化、规范化等已经初步形成,高素质、专业化的公务员队伍也初步形成,但仍然面临着管理法规体系不健全、难点热点研究不够深入,作风建设需要加强、能力有待于进一步提升、公务员法的配套法律法规有待健全等问题,而这些问题正是MPA教育的发展空间,也应当成为本次论坛中专家研究的重点。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在讲话中首先肯定了中国科大所取得的成就,认为中国科大经过50年的不懈发展,跻身国家著名高等学府,成就卓著,英才辈出,50年校庆之际又朝着 “创寰宇学府 育天下英才”的目标,踏上了新的征程。随后以全国MPA教指委副主任委员的身份,阐述了他对MPA教育在中国发展的若干观点。他说,杨士秋副部长代表全国MPA教指委做的主题报告,从全国的背景和大局,阐述了MPA教育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从战略高度提出了MPA教育的发展思路和要求,希望各位与会代表认真思考,深入讨论,通过本次会议和会后的工作贯彻落实。纪校长指出,MPA教育应当针对“提高公务员能力是行政体制改革的核心要求”这一需求,采取具体的措施实现这一核心;认为讨论MPA教育发展战略,确立中长期发展规划刻不容缓;并结合国家的干部制度、用人制度,提出了中国MPA发展的战略目标、困扰MPA教育发展的学历学位问题、MPA教育的人才培养问题和MPA的中国特色和国际视野问题,希望与会的专家进行深入研究。最后,纪宝成校长还特别呼吁参会的专家重视国情,重视当前的时代特征,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MPA教育模式,而不是一味照搬照抄国外的模式。
国务院学位办副主任李军的发言充满哲理,他从刘琪带领的中国奥组委成功筹办了北京奥运会、刘琦葆担任四川省委书记期间遭遇汶川地震、刘翔因伤退出奥运赛场这三个事例提出三个问题:中国在今后的发展中如何与世界相处?人和自然如何和谐相处?当我们肩负重大责任和压力时怎么去应对?以此得出的启示是当我们面临的环境、所处的形势、需要满足的要求发生重大变化时,我们的MPA教育该如何应对?他认为,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年,社会对政府的执政能力已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而也就对公务员素质、对MPA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公务员法的颁布从法律层面对公务员建设提出了要求,如何通过教育的手段达到这些要求则是所有MPA教育者们需要考虑的问题; 全球化不断加剧的今天,MPA及时的引入国际视野刻不容缓。综合考虑以上问题,李军认为MPA教育者们应当站在战略发展的高度、改革完善的深度、实际需求的角度来系统研究MPA教育的建设和发展,完善当前的MPA教育是法律法规机制、运行体制、管理体制。提出退出机制。在讲话的最后,李军还提出了MPA教育的准入、退出机制问题,希望与会的专家能予以关注、研究。
11日下午,西安交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朱正威教授、上海财经大学管理学院院长张欣教授、中国科技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陈晓剑教授分别从MPA教育发展的政策环境、招生形势、国内外MPA教育发展比较等角度做了专题报告。朱正威教授从社会转型、政府转型、人事制度政策改革等方面入手,探讨了中国MPA教育发展所面临的有利政策环境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张欣教授通过一系列的对比向与会代表展示了中外MPA教育发展的异同;陈晓剑教授则通过大量翔实的数据、分析论证了我国MPA招生人数总体上升、局部波折的现状,并提出通过高质量的培养水平切实提升MPA教育的吸引力,是MPA教育持续发展的前提。11日下午至12日上午,与会院长和代表分成4组,就4个服务年论坛主题进行讨论,讨论内容涉及MPA教育的各个环节,其中MPA教育在建设服务型政府中的作用;MPA教育的导向、招生录取、分数线划定;学历学位协调等问题成为普遍关注的焦点。代表们就这些问题提出了各自的建议与意见。与会的教指委委员们在11日下午、12日上午召开了2008年全国MPA教指委工作会议,国务院学位办黄宝印处长参加会议,薛澜副主任委员、朱立言秘书长主持会议。与会委员认真讨论了杨士秋主任委员的主题报告;听取了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董克用院长关于MPA “双证班”试点工作的报告;听取了全国MPA教指委秘书处办公室主任杨凡关于财务收支情况的报告;就第二批MPA培养院校教学合格评估等工作进行了研究,并讨论了相关工作。
12日举行的闭幕式由中科大管理学院执行院长梁梁教授和全国MPA教指委秘书长朱立言教授共同主持。梁梁对全国MPA教指委充分信任中国科大管理学院,交办如此重要的会议表示感谢,并称“院长论坛”和“众多的专家”都是一种“稀缺资源”,给中科大提供了难得的学习机会。他介绍了中科大MPA教育的进展和设想。朱立言教授对各分论坛讨论情况进行了总结,并指出承办方中国科大对会议“很重视,组织很严谨、办了一届很好的论坛”。闭幕式上还确认了第四届全国公共管理院长论坛的承办方,根据自愿申请与教指委评议,上海财经大学获得下届论坛的承办权。
报:MPA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务员管理司
送:全国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MPA各试点院校,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 抄:MPA教育相关院校。
第二篇:第四届全国公共管理院长论坛
第四届全国公共管理院长论坛在上海财经大学召开
由全国MPA教育指导委员会主办、上海财经大学承办的第四届全国公共管理院长论坛,于10月11-12日在上海财经大学豪生宾馆召开。论坛主题为“变革中的公共管理”,论坛在三个时间段总共分设了十个分论坛:“地方自治与公共管理”、“医疗管理与社会保障”、“灾害管理”、“公共危机与安全管理”、“城市治理”、“环境治理”、“非营利组织治理”、“MPA教育与评估”“公共财政与预算““绩效评估与预算”。在12日上午专门安排了一场“公管学院院长圆桌论坛”,邀请上海主要高校公共管理专业学生代表40人与几位公管学院的负责人面对面交流。论坛有来自包括美国、日本、台湾、香港和大陆108所高校、3家出版社、4家媒体,共计249位代表,其中教指委成员20人。与会代表提交了五十一篇论文参与交流。
大会的开幕式于12月11日上午8:30在上海财经大学豪生大酒店二楼会议室举行。上海财经大学党委书记马钦荣、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潘世伟、全国MPA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薛澜、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党总支书记宋健敏、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常务副院长俞卫等出席了开幕仪式。开幕仪式由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牛铭实主持。
上海财经大学党委书记马钦荣致欢迎辞。上海市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潘世伟、MPA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薛澜作了精彩的嘉宾致辞。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常务副院长俞卫主持了以公共管理新视角为主题的主题演讲,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许光建、美国加州州立大学福乐顿分校政治系主任丁元、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蒋洪等发表了精彩的演讲。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许光建发表了以《全日制MPA培养方案》为主题的演讲。美国加州州立大学福乐顿分校政治系主任丁元发表了以《NASPAA认证对美国MPA教育的影响》为主题的演讲。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全国政协委员蒋洪教授作了以《公共管理学科建设与实现公共责任的途径》为主题的演讲。
11日下午与12日上午,与会院长与代表分成五个组,就各分议题进行探讨,共有六十位院长或代表在分会场上做了主题发言,讨论主题非常广泛,从医疗体制改革、社会保障到灾害管理、地方自治,正在进行的全国第二批MPA教学评估 也是讨论的热点问题。12日上午,来自复旦大学、上海交大、华东师大、华东政法、上海财经大学等上海高校的40多名公共管理学科的本科学生代表,在上海财经大学行政楼一楼报告厅参加了“公共管理院长与学生面对面”的分论坛,浙江大学姚先国院长、哈尔滨工业大学齐中英院长、西北大学席恒院长、西南交大陈光院长、东北财经大学陈军涛院长与上海财经大学宋健敏书记等十位高校公共管理学院的领导到会,与会学生代表向各位专家提出了有关公共管理专业的培养、学科知识的适用性、职业的未来发展等方面的问题,各位院长各自对相关问题做出回应,学生反响热烈,几次推迟会议的结束时间。11日上午教指委成员召开了工作会议,对双证MPA的培养方案、第二批MPA培养院校教学评估及其他相关工作进行了讨论。
12日举行的闭幕式由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宋健敏书记和全国MPA教指委秘书长朱立言教授共同主持。南京大学童星教授就第二批MPA教学评估方面的相关工作向与会代表做了进一步说明,朱立言秘书长对大会做了总结,并高度肯定了上海财经大学在MPA培养上突出财政管理与预算管理的努力,认为各高校应根据自身特色与优势,推进MPA教育的发展。最后,财大牛铭实院长做了答谢辞,感谢各位领导与各位专家共聚一堂、贡献智识。
第三篇:院长论坛开幕式
建设亚洲命运共同体,培养国际化新闻人才
亚洲新闻传播学院院长论坛今日开幕
11月30日,首届亚洲新闻传播学院院长论坛在上海松江正式开幕。本次论坛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办,上海外国语大学承办,来自亚洲22个国家和地区的近百位新闻传播学界专家学者共襄盛会。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副主任郭卫民,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原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赵启正,印度海德拉巴大学副校长麦克阿瑟·帕塔萨拉蒂·桑杰,上海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姜锋等领导和嘉宾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上海外国语大学副校长冯庆华主持了开幕式。
郭卫民主任在致辞中表示,本次论坛契合了亚洲创新发展的大势,反映了媒体格局变化的趋势,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亚洲各国只有坚持合作共赢、共同发展,促进文明互鉴、民心相通,激发经济社会发展活力,才能实现亚洲持久和平与繁荣。同时,郭卫民主任提出三点希望:第一、增强推动亚洲合作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第二、做好增进亚洲各国人民友谊的桥梁和纽带;第三、深化亚洲各国新闻传播教育领域的交流合作。
赵启正院长在发言中指出,目前亚洲国家的国际话语力相对较弱,亚洲国家的形象常被歪曲,反映亚洲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利益的声音常被忽视。他建议,亚洲各国间应建立更多直接的新闻信息交换渠道,广泛开展媒体合作。同时,赵启正院长提出新闻传播教育面临的三项重要改革任务:
一、造就怀有全球视野的一流新闻传播人才;
二、推动新闻传播学术创新;
三、鼓励新闻学院的师生成为亚洲各国间开展公共外交的先锋。
我校党委书记姜锋认为,此次论坛十分契合上外的“多语种+”战略,希望上外可以为亚洲新闻传播事业输出优秀的复合型人才,并且可以与亚洲其他各国的新闻传播学院一起,共同创造更多的合作交流机会,争取亚洲的国际话语权并提高其国际影响力。
本届论坛以“新媒体 新亚洲——新闻传播在构建亚洲命运共同体中的作用”为主题,旨在通过邀请亚洲国家新闻传播学院知名专家和学者开展对话,探讨新闻传播在推动构建亚洲命运共同体进程中的重要作用,研究新媒体给亚洲新闻传播带来的机遇与挑战,讨论如何在新媒体环境下重构亚洲新闻传播新局面。
撰稿:虞定璋
获取更多校园资讯,欢迎关注“新传递”
第四篇:第三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
参加《全国教育名家论坛》心得体会
2012年3月24日《全国教育名家论坛》在神马俱乐部举行。很荣幸校领导给了我这次学习的机会,和来自我区各学校的老师齐聚一堂,学习名家经验,交流教育教学智慧。此次论坛众多名家各显神通,把自己多年的教育理念、经验和成果一一展示。
其中让人印象最为深刻的便是王文英老师,时尚的发型,时髦的穿着,鲜明的个性,王老师自己也说在她的身上怎么也找不到半点职业教师的影子,她用一曲《相逢是首歌》拉开了演讲的帷幕,动听的歌声和激情的演绎感染了在座的每一位老师。热爱生活,主张“活出精彩,活出自己”的王老师多才多艺,她介绍自己:曾学过声乐,获得过市级大奖赛美声唱法三等奖;学过钢琴,已通过七级;学过舞蹈,曾在全国比赛中获奖;学过指挥,荣获过省优秀指挥称号;她还学过体操、学过古筝、学过武术,学过美发,学过裁剪„„班会课上她用简笔画呈现单调的板书,用歌声诠释对文学作品的理解,用舞蹈演绎课堂教学的精彩等等„„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王老师时而幽默,时而深情,时而高亢,她用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案例介绍了自己管理班级的成功经验。在教学中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育理念。
会上王文英老师介绍自己是个“另类”的老师,她爱漂亮,走在街上回头率很高,同事们因她的穿着打扮不愿与之交谈,街上行人对她的职业能力充满质疑,等等„„ 对于这些王老师说刚开始她有过苦恼,想过放弃,但最后还是因校长对其的信任毅然的放弃了开店的打算扛起了班主任的重担。王老师的经历给我印象很深,她说刚刚接任班主任时她很高兴,很开心,告诉父母本以为自己终于升职了,但接踵而来的却是又一道难关,接班第一天学生转走,家长埋怨,好朋友的不信任,又一次把她打回了郁闷的深渊。还好,那时的她没有因困难而选择放弃,终于坚持换回了有成就的今天。
做为一个新人,我想我应该学习王老师的这种精神,不畏艰险、不怕困难。用丁蓉老师的话说就是“接受改变不了的,改变能够改变的。”外界的一切因素不为之干扰,努力工作,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用成绩证明自己。
王老师的报告很真,没有假话、套话,有很多是对时弊的针砭,有对教育的担忧,有对教师的同情,有对官员的调侃(尽管台下坐着很多教育官员),我觉得她是个很“真”的人,她的报告无半点虚情和矫情,有的是真情和激情。王老师四个小时的报告,都是站着的,很累,但她很体谅我们陪了她这么长的时间。
王老师的工作也很“另类”。她对学生时而温柔、时而刚强,时而斯文、时而粗鲁,时而可爱、时而恐怖。她的教育看似不按套路出牌,其实细细研究,就会透过现象看到其中的智慧。她有胆量让班上的“黑老大”管理班级。她将班级当作自己的家,所有学生和她自己就是这个家的一个成员,她爱所有的学生,当大家毕业即将离开校园时,王老师都会开一个送别会。她会穿上红彤彤的礼服,一一与学生惜别,而且每次都送上别样的祝福和寄语。在录像里,我们看到家长们一个个诚挚地给她送上鲜花,学生们拥抱着她,泪水涟涟,依依不舍。看到这样的视频,我也很感动。试想如果我将来能够担任班主任,毕业时学生也能够如此依依不舍的与我话别,年老时那将是多么美好的一段回忆啊!
她的风帆十四班的班规也很“另类”,很人性化,读起来特别温暖。曾记得,小时候上学老师的班规一向都是“
一、上课不许说话,二、不许随地扔垃圾”等等„„ 诸如此类的,从来没有像王老师的班规一样,以“我长大了,我懂事了,我自觉了。”来约束学生,让他们从心理上认识到在他们这个年纪应该遵守的行为规范。王老师和学生间的称呼也比较“另类”,学生称她为“老姐”或“王太后”,而王老师称他的学生们为“老弟”、“老妹”们,以此我们可见他们师生之间互相尊重、关系和谐。一个能够和学生打成一片的教师又怎能让学生不喜欢呢?这里,我应该要学习王老师的这种能力,使学生喜欢自己,乐于和自己交朋友而不是一味地害怕自己。
两天的时间匆匆而过,觉得很不过瘾,专家们的演讲让我的思想得以洗礼,像沐浴着和煦的春风,像春雨滋润的禾苗,收获颇多。
这次学习,让我更清醒地看到了自身的不足,认识到自己还有很多地方需要提高,我要时刻记住:不做一个只会以勤补拙的教书匠,要学做一位以学补拙的学生的领路人。
参加全国教育名家论坛心得体会
张 燕 2012年3月26日
第五篇:第三届全国行政服务创新论坛邀请函
第三届全国行政服务创新论坛邀请函
为推动我国行政许可服务创新发展,提高行政服务效能与质量,促进经济与社会科学和谐发展,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天津市行政管理学会、天津市和平区政府,拟于 2010 年 7 月 21 日 至 23 日主办、天津市和平区行政许可服务中心承办“第三届全国行政服务创新论坛”。特邀您参加,具体事项如下:
(一)论坛主题:多元参与 全程代办 阳光政府 公共服务
1.公共服务多元化与行政许可服务改革
2.转变政府职能与行政审批制度创新
3.行政审批流程再造与程序创新
4.行政许可服务中心的管理创新
5.市、县、区行政许可(审批)服务机构的设置、管理体制与服务经验
(二)参会领导及人员范围
国家有关部委领导;各级行政许可(审批)服务机构代表;全国各高等院校及相关研究机构专家、学者代表。
(三)报到前联系与反馈
为便于会务安排,请拟参会代表务必于 6 月 30 日前,将参会回执反
馈组委会。
联系方式:
1、天津市和平区行政许可服务中心(和平区南马路 11 号)
电话: 1882203719 9(移动座机)1882203719 0(移动座机);
传真:(022)2725 6 800 ;邮箱 : i nn o forum2010@126.com ;
联系人:张静玮 田飞
2、天津市行政管理学会秘书处(和平区建设路 78 号科学会堂 303 室)
电话:(022)231398*** ;
传真:(022)23139815 ;邮箱: tjxz999@126.com ;
联系人:宋佩
(四)报到与会议时间
报到:2010 年 7 月 21 日(星期三)全天;
会议: 22 日(星期四)— 23 日(星期五);
离会: 23 日(星期五)18 时--24 日(星期六)。
(五)报到地点及电话
地点:天津晋滨国际大酒店(和平区鞍山道 135 号)。
电话: 1882203719 9(移动座机)***(移动座机)
注:天津机场、天津火车站需要接站,请在回执中注明或提前通知到达时间。
(六)资料与论文提交及出版
1.请与会单位代表围绕论坛主题就行政审批和政府职能转变,撰写论文或经验介绍材料,字数一般要求在 3000---5000 字左右。大会组委会将根据收到的论文和经验材料确定演讲报告人和经验交流的单位代表发言人,并将对所提交的论文和经验材料进行评审后,编辑《全国第三届行政服务机构创新论坛优秀论文(经验)专集》,公开出版发行。凡被评为优秀的文章均可入集,入选文章将评出一等奖二名,二等奖四名,三等奖六名,优秀奖若干名,并颁发获奖证书。
2.为在报到时将正式出版的文集发到与会人员手中,请您在 2010 年 6 月 30 日 之前提交论文或经验材料,并以电子稿形式发送到天津市行政管理学会“论坛组委会”办公室(tjxz999@126.com)。材料注明:“第三届全国行政服务创新论坛论文或经验介绍”字样及单位、作者姓名、职务、联系电话、传真、电子邮箱等。因编辑、校对、印刷时间较紧,在确定时间内未提交论文或经验材料将不能入集。
中国行政管理学会
天津市行政管理学会 天津市和平区行政许可服务中心
二〇一〇年五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