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职业学校学生礼仪素质培养
浅谈职业学校学生礼仪素质培养 ,它是立足社会、成就事业和获得美好人生的基本条件。中职生在走上工作岗位前应具备良好的礼仪修养,然而近年来中职生在礼仪方面存在明显的缺失现象,这一现象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本文首先介绍了职业学校礼仪教育的必要性,讲述了职业学校礼仪素养培养的内容,最后提出了礼仪素养培养的基本途径。
关键词:礼仪素质培养 必要性 内容 途径
礼仪是衡量人类文明程度的准绳。中等职业教育是要培养在生产经营社会服务领域中具有中等职业技能的实用人才。中等职业学校不仅要注重文化知识的教育,而且更要注重如何“做人”的素质教育。学习礼仪知识不仅有助于改善人们的公众形象,还有助于提高每个人的文明修养和素质。而作为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在学习相应的文化课和专业课的同时,必须学习和掌握一定的礼仪知识,以顺应社会发展中职业特点的要求,使自己的仪容仪表、言谈举止、气质风度更加赏心悦目,有助于实现自己的个性特质、学识涵养,对于养成良好的职业精神是非常必要的。
树立以综合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的新观念,是深化职业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强调对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培养是职业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而礼仪素质作为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职业学校教育教学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
一、职业学校学生礼仪素质培养的必要性
礼仪是人们用以沟通思想、联络感情、增进了解的一种行为规范,是现代交际中不可缺少的润滑剂。荀子曰:“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对一个人来说,礼仪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而对一个社会来说,礼仪则是—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度、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映;现代社会的开放性和文化多元性决定了人们必须懂礼仪、会运用礼仪,因此礼仪教育已经成为素质教育的一部分。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现代企业要求人才不仅要具有精湛的业务技能.而且还需要具备良好的综合能力。因此礼仪是塑造个人形象的灵魂,已经成为提高个人素质与企业形象的必要条件,成为现代竞争的砝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职业学校学生礼仪素质培养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礼仪素质培养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需要
国务院2001年10月公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全社会要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努力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并指出:“开展必要的礼仪、礼节、礼貌活动,对规范人们的言行举止,有着重要的作用。”礼仪与道德是互为表里、相得益彰的辩证统一关系,礼仪是道德的外在表现,道德是礼仪的内在灵魂,二者具体地统一在—个人的思想和行为之中。因此,加强学生礼仪素质培养,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需要,是做四有新人的前提。
(二)礼仪素质培养是加强职业道德修养的需要
职业道德是与人的职业角色和职业行为相联系的一种高度社会化的角色道德,涵盖了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职业与职工、职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是所有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礼仪规范是礼仪素质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礼仪规范的学习,加强学生职业道德建设,提高其职业信用意识和职业道德水准。
(三)礼仪素质培养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市场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大范围的分工协作关系和商品流通关系,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组织与组织之间,地域与地域之间的相互依赖和相互合作,同时更带来了激烈的市场竞争,一个企业或服务行业就需要积极适应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而这种转变总是需要具体的人去实施和操作,这些实践者如不懂得现代的社交礼仪,就很难在市场上站稳脚跟。因此,在市场经济的氛围下,学生礼仪素质的培养,不仅是为了个人顺利步入职场,也是为了组织事业的发展做准备。
(四)礼仪素质培养是个人的基本需要
礼仪素质培养是学生社交需要的基本要求,同时也是自我实现需要的体现。礼仪作为人类—种特殊的行为,与自我实现需要有着密切关系。首先,自我实现需要是礼仪行为的重要心理基础,因为礼仪行为的形象作用有利于人们自我价值的实现;其次,自我价值的是否实现的根本性标志在于社会群体的认可和评价,而这个社会化过程,礼仪的中介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再次,从行为理论看,一个行为主体要使它的内在心理目标社会化,必然借助—定的行为方式,其中包括礼仪所涵盖的举止行为、衣饰谈吐、待人接物等内容。
二、职业学校学生礼仪素质培养的内容(一)礼仪素质培养内容构建的原则
职业学校学生礼仪素质培养的目的是学习掌握成为高素质的人才所必需的礼仪的基本理论和技能,以提高学生的自身修养和综合素质,增强其适应社会和职业变化的能力。因此,在进行培养内容的构建上应体现以下几个原则:
1.以学生礼仪技能培养为目标
职业学校学生的礼仪技能培养目标主要有以下几点:
—是学会运用仪表、仪容、仪态和言谈等个人基本礼仪.提高个人修养;二是学会运用问候、握手、介绍、交谈、接待、拜访、宴请、乘车等日常交际礼仪,展示个人交际魅力,提升个人形象,赢得良好的人际关系:三是学会运用书信类文书、致辞类文书、对外商务信函类文书礼仪,借助礼仪文书传递信息,表达友好、尊敬之意;四是学会运用应聘、商务谈判、商务服务、商务会议、商务仪式等常用商务礼仪,赢得商务伙伴信任、支持,维系良好的商务关系,实现双赢战略;五是学会运用涉外商务礼仪,促进中外合作。
2.与职业岗位要求相联系 在内容选取上,本着实用、适用、够用的原则,并能实现与职业资格证书的有效融合。相应借鉴《国家职业标准汇编》中公关员、秘书、推销员等相关职业对礼仪知识和技能的要求,在内容的构建上尽量向职业资格考试对礼仪的要求靠拢,为学生获取双证书(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和到相关岗位就业提供便利。
(二)礼仪素质培养内容
依据礼仪技能培养目标及相关岗位对礼仪的要求,职业学校礼仪素质的培养可设置以下几个方面:个人基本礼仪、日常交际礼仪、文书交际礼仪、常用商务礼仪和涉外商务礼仪。具体内容见礼仪素质培养模块图。
此外,教师在进行知识传授过程中可增加礼仪概述内容,介绍礼仪的含义、礼仪所涵盖的基本内容、礼仪的特性、礼仪的原则以及礼仪素质培养的必要性;之后介绍五个模块,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由概述到分类,先公共礼仪后职业礼仪,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和学习规律。同时,为适应不同职业岗位对礼仪素质的要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对职业礼仪(模块
四、模块五)的讲授应有所侧重。
三、职业学校学生礼仪素质培养的途径
(一)抓好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系统地培养学生礼仪素质的有效方式。职业学校应将礼仪课程作为素质教育的主要课程,将文秘、旅游管理、酒店服务与管理、护理等专业作为必修课开设,将其他专业作为专业选修课或公共选修课开设。通过礼仪规范和知识的学习,帮助学生掌握交往技巧,积累社交经验,学会与人相处,学会做人,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形成健康的交际心理,为其营造良好的交际环境和发展空间打下基础。课堂教学的关键环节是培养学生礼仪技能的运用能力,为此,教师可采取模拟训练、案例教学、讲练结合等方式,辅助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1.多媒体教学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礼仪课的特点是实践性强,仅靠教师口头叙述和演示往往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多媒体教学融文字、图形、图像、动画、音频和交互式网络为一体,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加课堂容量,减少教学示范中的不规范因素,使教学效果得到提高。例如:在使用多媒体课件上《仪态礼仪》课时,将正规场合下“站姿、坐姿、走姿”的基本动作规范用多幅图片和动态的画面反复播放,并根据对身体不同部位的要求,移动画面,定格讲解,适时训练。使学生既能详细观察,及时模仿,又加深了对要领的了解和记忆,对“站姿、坐姿、走姿”一节的教学内容理解深刻,技能掌握到位。
2.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学生做主角
在教学模式上,至今我们大多数的中职学校在礼仪课程的教学上仍旧是以教师为主体,以教室为中心,以知识灌输为基本方式,“教”始终是整个课堂活动的中心,实践教学的缺乏使得学生掌握的理论知识很难在工作中自如的应用,如何有序组织操作,将理论教学内容与实训内容有机地揉合在一起,做到在教中学,在学中做,在做中学。
3.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通过选择代表性、实用性、针对性的典型案例,组织学生研讨或提供一定的情境,让学生去感悟、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提高相关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教学方法。它以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为特征,强调师生对案例素材共同进行探讨,并写出有关案例报告。我在上每个礼仪模块时都会选择相关的案例,比如着装礼仪案例、仪容仪表案例、仪态案例、谈话案例等,将案例与实际生活中的事例相联系,在课堂上或课后让学生以小组讨论或个人解答的方式来分析案例,从而掌握相关的礼仪原则,而且能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4.情景模拟法
情景模拟法是一种不错的教学方法,通过对礼仪教学的探索,我认为情景模拟教学法是学习礼仪的一种好方法。它不仅使学生在知礼方面领悟深刻,而且在行礼和达礼方面取得显著的效应。这种教学法的优点是:体验深,学生在亲身的体验中得到了有效的礼仪训练;兴趣高,激起学生学习礼仪兴趣和积极性;效果好,模拟操作使学生对礼仪规范深刻印于心中;自然流于行为中。
(二)提供良好的礼仪实践条件
学生礼仪素质的提高关键在于自觉运用礼仪。通过组织参观、联欢、郊游、社会服务、礼仪技能大赛等第二课堂活动,为学生自觉运用礼仪、检验个人礼仪素质提供条件;同时,不同专业的学生通过顶岗实习,进一步熟练掌握应职岗位礼仪技巧.提高其社交礼仪、职业礼仪技能的运用,缩短岗位适应期。
(三)创造良好的礼仪环境
大量的课外校园文化活动是礼仪课程课内教学的极好延伸,使学生巩固了和消化了课内知识,促进了良好的礼仪习惯的养成,为学生走向社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例如,我校每年开展的学生“礼仪使者”大赛,这种实践使礼仪教育与学生走得更近,也使更多的学生和老师主动参与到礼仪学习的行列中来,由此在校园中形成良好的礼仪学习风气和学习氛围。中等职业学校应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为礼仪教学创造实训条件,采取多种形式和方法强化训练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师身先垂范,以身作则
教师是学生直接效仿的对象,也是礼仪教育的主要实施者,因此,教师的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至关重要。要把礼仪教育与贯彻落实《师德规范》结合起来,提高教师道德修养和文明程度,以自己良好的师德表率给学生树立榜样,以深厚的思想感情、良好的仪表仪容、礼貌的语言给学生做示范,使学生在师生交往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总之,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是职业学校的目标。礼仪教学是提高学生素养的一个重要途径。礼仪教育的全部意义在于它的实践性,学生的思想品德、礼仪习惯是在实践中逐渐形成,又是在实践中表现出来的,实践既是教育的出发点,又是教育的归宿。因此,在礼仪教育中,要加强对学生的礼仪指导和训练,引导学生将礼仪规范付诸实践。开展礼仪教育,必须坚持知行结合,做到在明确要求的基础上具体指导,在激发兴趣的基础上强化训练,在纪律约束的基础上自我教育和自我评价,只有这样,才能形成一个人人学礼、知礼、懂礼、守礼、行礼、达礼的良好氛围。
(4571字)
【参考文献】
1.陈玉。《礼仪规范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6,(23—36)
2.李树青,甘玲。礼仪教育:增强德育有效性的重要环节。《学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2002.6,(23—25)
3.刘丹。职业院校礼仪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贵阳市委党校学报,2007,(5)4.郭素红。对加强学校礼仪教育的思考。淮阳教育学院学报,2003,(11)
第二篇:职业学校学生素质及其培养的途径
职业学校学生素质及其培养的途径
【论文摘要】企业文化素养是指学生了解、认同、适应并参与企业文化建设的一种职业素养。培养中职生的企业文化素养,是整体构建学生职业素养的需要,也是培养就业创业能力的需要。职业学校应把企业文化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来,并加强企业文化课的教育和实习实训,从而培养学生的企业文化素养。
【论文关键词】中职生 企业文化 就业导向 企业文化素养
让企业文化走进职业学校校园,培养学生良好的企业文化素养,已成为当前职业学校大力推进就业导向教育的重要举措。提出培养学生企业文化素养的要求,不仅反映了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内在需要,更是体现了现代企业对新型高素质人才的迫切要求。
学海网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不仅应该具有较强的实际操作技能,而且应该具有认同和适应企业文化运作的能力。
一、中职生企业文化素养的构成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各种活动中所努力贯彻并实际体现出来的以文化取胜的群体竞争意识,并且表现为企业的总体风采和独特的风格模式。这里所指的“以文明取胜”,就是指企业通过提供优质产品和优良服务等途径,树立企业良好的形象,从而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而“风格模式”主要是指企业在长期经营活动中所形成的价值体系、企业精神、企业道德、企业形象、企业制度和行为模式等。经济学家于光远指出,“关于发展,三流企业靠生产,二流企业靠营销,一流企业靠文化”因此,一个成功的企业,必定有优秀的企业文化做支撑。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的最高境界,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真谛。
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管理的最高境界,其目的就是为了达到全员自主管理,增强企业内部凝聚力,包括员工的事业心、责任感、诚信与职业道德等。事实上,企业的制度、考核、规范等表层的企业文化,都是以企业每位员工的思想品德、诚信、责任心和工作态度等内在的素质去履行的。倘若没有良好的品质,最好的制度和规范,实际上都是一纸空文。因此,每个企业都在做企业文化,甚至有些企业在做文化时就提出“先学做人,后学做事”的道理。换句话说,企业在用人、选才时,都十分注重人的文化素养,其次再观察其专业技能。因此,理解、认同、适应并参与到企业文化建设之中,是每个企业员工的基本职业素养,也是“准员工”的基本职业素养。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廖小平教授在《高职学生企业文化素质培养刍议》一文中对企业文化素养作了初步界定,认为学生的企业文化素养是“建立在对企业文化本质内涵和基本内容的初步理解、对企业文化之于企业和个人重要性的清晰意识、对企业文化运作能力的初步训练基础上的必备职业素养”。根据这一定义,结合中职生企业文化素养的要求.我们认为,中职生企业文化素养应有以下方面构成:一是“了解”,即了解企业文化的内容、特征与本质以及历史演进等.包括企业形象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的精神和实质;二是“认同”,即学生认识到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的意义以及企业文化对员工的素质要求,包括企业
价值观、职业道德、行为准则与质量安全等,并注重这些品质的内化过程:三是“适应”,即学生能适应企业文化中的经营理念、管理特色和人际交往等,包括制度的遵守与执行、工作过程的规范与合作等;四是“参与”.即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能积极主动地实践、探索和体验企业文化,并具有积极建设优秀企业文化的意识与行为。
二、培养职校生企业文化素养的意义
在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理念下,培养中职生的企业文化素养.不仅有利于整体构建学生的职业素养.还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创业能力。
1.有利于整体构建学生的职业素养。职业素养是学生就业、从业的基础,也是促进企业文化建设的桥梁。有人把曾把企业文化建设与员工的职业素养比作是“楼板与钢筋、大厦与脊梁”的关系,这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企业作为职业化的社会群体,其员工只有在完善人格的基础上加以职业化训练,才能达到企业整体生存与发展的目的。而作为个人,只有在职业生涯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完善自己、提高职业素养,才能获取较高的工作质量。从这个意义上说,中职生必须加强职业素养的培养。然而,从目前来看。许多学校比较重视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与专业技能的培养.却往往忽视职业道德、职业精神等“基本”的职业素养与交往、沟通能力、团结协作精神、纪律服从意识等基本职业素养的培养。提高学生的企业文化素养,不仅能使学生关注专业技能的提高,而且能关注作为一名企业员工应该具备的人文素养。如学生能够深刻理解企业制度文化的本质,就会自觉履行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增强职业责任感;如果学生关注企业家应具备的文化文化与创业精神就会更注重自我的创新精神与创业品质的培养;如果学生认同了企业的经营哲学和企业精神,就会敬业爱岗,养成吃苦耐劳和诚实守信的个人品质;如果学生注重企业形象文化和团队文化,就会主动加强人际交往和团队合作的精神因此,培养学生的企业文化素养,有利于整体构建和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从而为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打下扎实的基础。
2.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随着社会分工的不断专业化、细致化,社会对不同职业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加之市场经济竞争机制的不断完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因而企业对员工职业素质的要求也就更加苛刻;此外,用人单位具有招生自主权,因而他们完全可以从众多的应聘者中选择最优秀的、最适应企业需要的人才。许多企业的人力资源部负责人在招聘人才时就这样说,“我们企业招聘员工的标准之一是要求对方能融于企业文化、团队氛围相融洽。这样的员工能很快地适应企业的环境,并能与企业共同发展”。可见,选择与本企业文化相融合或互补的员工,已成为企业招聘人才所考虑的重要条件。因此提高中职生对企业文化的认同力和亲和力是提升他们就业竞争力的重要举措。
3.有利于增强学生职业变化的适应能力。当今社会,随着科技与经济的不断发展,职业环境正处在不断的发展与变化中。一个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会随时关注和适应不断变化的职业环境,并采取相应的变革措施,这必将涉及员工的职业适应问题,包括对职业新要求的认识和自身的调整、适应性等。如果员工只能在相对稳定的环境中工作.可能会在职业变化或重新选择职业时显得束手无策。因此,要适应多变的职业环境.就必须了解不同企业、不同阶段的文化特点。
4.有利于提升自主创业的能力。鼓励自主创业已成为时代发展的趋势。对中职生来说自主创业是一项影响个人一生的重大决策与内心需要的标志.是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美好生活的创造性活动。培养中职生的企业文化素养,不仅能使学生主动学习企业家艰苦创业的精神,而且能学到如何通过企业文化建设来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包括经营理念、管理方略、质量意识、企业诚信等,这是提升自己的创业能力的重要条件。
总之,在学生阶段,中职生学习企业文化有助于今后更好地了解企业环境的变化以及企业文化的特点和要求,也有助于明确企业的价值取向和发展目标,从而使学生更容易融入企业这个大团队中,进而从“校园人”走向为“企业人”。
三、培养中职生企业文化素养的途径
劳动就业是中职生走向社会的开始.也是承担社会责任、实现自身价值与获得生活经济来源的前提。然而,从实际情况来看,许多刚踏上工作岗位的毕业生因不能很好地融入到企业文化当中,出现了许多“排异”的现象。这就要求我们要明确培养目标,把企业文化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加强企业文化课建设,并重视专业教学与实践活动的相结合。学海网
1.明确培养目标.把企业文化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来。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地方经济与社会建设所需要的生产、管理、服务等应用型人才。这样的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围绕中职生职业生涯发展的内在需求。具体地讲,就是要把职业特征、职业技能、职业道德以及就业、创业所需的人文素养等因素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之中,并使之成为校园文化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不仅体现了职业学校文化建设的特色,更是提高学生企业文化素养的必然需要。第一,把企业文化素养作为学校的培养目标与内容来抓.并纳入到教学计划与质量评估之中.从而在理念与运行上得以保障;第二,把某些优秀的企业文化管理方式运用到学校管理之中,如“5S”企业管理方式,即通过“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和素养”等操作流程,使学校形成一个既清洁、整齐的工作环境.又可以培养师生良好的工作习惯,并把企业文化管理理念渗透在校园文化建设之中;第三,加强校内外产、学、研校企合作式教育,在学校内建起技术先进、设备完善、环境逼真的“教学工厂”,让学生在真实或仿真的企业环境中感受企业文化,进而培养学生的良好企业文化素养;此外,还可以或展示优秀的企业文化成果或张贴厂规、厂训、企业宗旨标语或介绍企业家成长之路等方式以促进校园文化建设与企业文化的整合.使企业文化渗透在校园文化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企业文化素养。
2.落实教育内容加强企业文化教育的课程实施。课程是学生求知、强能、塑品质的主阵地.也是培养学生企业文化素养的主渠道,具系统性、全面性、综合性的教育特点。可通过必修课、学科渗透以及各项活动等途径向学生介绍企业文化理论知识。使学生理解企业的本质及内涵,从而引导学生自觉地树立起提高企业文化素养的目标,并付诸实施。第一,开设“企业文化”必修课。在就业教育理念下,学校可以自主编写适合中职生实际需要的企业文化教材。
如以企业文化的内容与企业文化素养的要求为主线,以当地某些企业的文化案例为载体.编写由“企业精神文化与职业价值观、企业制度文化与执行力、企业行为文化与职业道德、企业形象文化与职业诚信、企业团队文化与人际交往、企业家文化与创业品质”等章节构成的《企业文化与学生求职之南》校本教材,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采取专题讲解或案例分析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系统而全面地获得企业文化知识与企业文化素养的各方面要求:第二.加强学科渗透。学科渗透是指在学科或专业教学中,以拓展的方式,把学生的企业文化素养的提高与课程之间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如语文教学中的企业家精神分析、营销课中的诚信教育、心理学中的人际交往、体育课中的团队意识等内容相融合,全面培养学生的企业文化素养。合理渗透这些内容可使教学收到“双重”的功效。此外,还可开设“职场与人生”、“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等相关企业文化选修课,或邀请企业人力资源部人员在校专题讲座等活动。
3.抓好实习实训环节,加强学生对企业文化内涵的体验。职场竞争激烈,就业压力加大,除了要不断改进求职的培养方法之外.还要重视让学生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感受企业文化,以达到文化的“对接”。在实习、实训活动中,除加强学生的技能培养外,还要重视学生的职业形象、职业心态、职业道德以及职场角色的意识和规则等方面的体验与反思。第一,要求学生全面了解企业对实习人员的具体要求,并且对照自身的实际情况,学习并反思各种角色应具备的各方面的知识能力,及时地找出差距。进而采取有效措施,尽最大努力,使自己能尽快适应企业要求:第二要求学生在实习中注重自身的职业形象。如工作流程、外表打扮、作息时间遵守等,要符合企业管理制度,不要把自己做得另类和随意;第三.要求学生反思自己的职业道德与职业行为。如对企业的忠诚度、职业诚信度等,不做对企业不利的事情.虚心向他人学习,认真专注做事,勤奋工作,能控制自己的情绪,遵守企业潜规则的文化,懂得职业礼仪等。第四,要求学生要善于与他人沟通和合作,能主动融人企业团队中,了解企业的人事制度、经营理念、创业过程等文化知识。此外.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企业文化的调查,以加深学生对企业文化的认知和调适能力。
总之,职业学校要帮助中职生了解企业文化基因的基本元素和精神价值,从而使他们能根据任职企业的要求,自觉、主动地诃适自己的职业行为、思维方式和角色要求等,进而适应企业文化.以最快的速度融入到新的组织中,施展自己才能.胜任本职工作,找到自己发展的位置
第三篇:对职业学校英语课堂中学生礼仪素质培养的探讨
对职业学校英语课堂中学生礼仪素质培养的探讨
摘 要:在交往日益频繁的今天,如何将英语教学更好地与学生礼仪素质培养相结合,让职业学校的学生感到英语学习的实用性和趣味性,从根本上处理好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正确认识,这是改变职校英语教学现状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职业学校;英语课堂;礼仪素质
在当今职业教育中,英语教学对于很多丧失文化课学习兴趣的学生来说,每堂课的45分钟,他们是云里雾里,度日如年。为了让英语这块“鸡肋”嚼之有味,让表情麻木、东倒西歪的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我们英语教师需要做出改变。
实际上,英语课的学习能够提高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学校开展礼仪训练的一个重要阵地。如何将教学过程与学生礼仪素质培养相结合起来,让学生掌握各种西方礼仪,感受到英语学习的实用性和趣味性,这是我们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英语课堂中礼仪素质培养的重要意义
1.英语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礼仪素质,是学校开展礼仪训练的重要阵地
英语教学不仅仅是语言知识的传授,更包括了文化知识的传播和对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作为学生了解和接触西方社会的一个窗口,英语文化课对学生礼仪训练的实践性和实用性发挥了更为重要的作用,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职业学校的英语文化课着重培养学生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最为实用的技能,使其能够学以致用。职校英语教师可自行根据各班的英语学习情况,利用英语有趣的文化背景及信息、丰富的英语教学形式,全方位地从各个教学主题培养学生礼仪素质。
2.英语课堂中开展礼仪教育是完善职校生自身形象,提高职校生就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在职校里,我们不难看到,有不少的学生对应有的礼仪不重视,礼仪观念淡薄,导致思想品德滑坡。一些学生在学校里,不会尊重他人,不会礼让,不讲礼貌;在社会上不懂怎样称呼他人,甚至随心所欲,满口粗言滥语;在家里不懂孝敬父母,唯我独尊,为所欲为等现象屡见不鲜。
在交往日益频繁的今天,作为即将走入职场的职校生,要在职场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了解、熟悉和正确运用礼仪,重视职业形象的塑造。作为每学期必学的文化课,英语课堂中加强礼仪素质的训练,教会学生遵守国际标准礼仪,重视学生自身形象,使其成为学校开展礼仪训练的另一个重要阵地。职校生在校期间通过礼仪教育,会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参加工作后将更好地适应社会。
3.英语课堂中开展礼仪教育还是增强职校生的自信心,提高职校生学业成绩的有力措施
我们留心一下周围的人物,注意一下大众传媒,事业有成的人哪一个不懂文明礼仪?作为高度文明的西方国家,他们的确尊重个人的选择,然而这些国家的文明礼仪的要求却更高。教师在英语课堂中要让学生深刻意识到越是懂得礼仪的学生,越受人欢迎,越能获得自由发展的空间,学习成绩也更好。由此可见,对职校生进行礼仪教育不仅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也是提高学习成绩的有力措施。
二、英语课堂中培养礼仪素质的途径和内容
1.英语教师需注重自身形象,加强自身礼仪规范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教师自身形象能直接影响学生形象的塑造。作为一名英语教师,作为让学生了解外国语言及文化意识的传播者,不能不对自己的方方面面予以深思、推敲,使自己在学生面前的讲话、举止都是成熟的、恰到好处的,谨行慎言以期不误人子弟、不误人青春。
在英语课堂中,教师应尽可能避免在坐、立、行等方面做一些不得体的动作,用一张常带微笑的脸,一颗赏识学生的心,一串串激励的话语,一幕幕师生互动的场景,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帮助学生了解英语国家文化,加深学生对英语国家礼仪规范的理解,从而让学生真正从心里喜欢你,认可你的教学,进而喜欢上你所教的学科。通过自身的礼仪展示,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和能力。
2.英语教师需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深化礼仪规范,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
职校的英语教材内容一般围绕日常交际、购物消费、社区资源、卫生保健、职业能力、终身学习等主题展开,教材里有很多值得挖掘的文化信息。在英语课堂教学组织中,教师除了要教授英语口语及语法知识外,更要结合教材设置情境,进行跨文化知识的介绍,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比较英汉思维模式的差异,使学生认知、理解这种文化差异,有意识地参照得体、恰当的文化背景来进行交流。这样,通过教师引导,让学生更多地了解英语国家礼仪知识和禁忌,如,社交礼仪、称呼礼仪、就餐礼仪、电话礼仪、邀请与拜访礼仪、服饰礼仪等,让学生明白在社会生活中,英语国家的人们不喜欢插队、不喜砍价、不愿就餐时喧哗、讨厌过问私事等,从而让学生树立良好的礼仪规范意识,正确认识中西方文化礼仪差距,使自己在今后生活工作中更好地适应这个社会。
3.英语教师需在英语课堂中加强礼仪素质的训练
在中学英语对话教学环节中,英语教师常常认为学生能模仿磁带中的语音语调分角色扮演对话即完成教学目标。但在我们实际生活中无时无刻不进行的对话,仅仅做到字正腔圆还不足以给他人深刻的印象,还需要自然流露出的得体行为和态度。为了完成这一目标,英语教师需努力进行教学改革,探索新的教学模式,而不是照搬照抄中学英语教学模式。
因此,在职校英语课堂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站姿、坐姿、蹲姿等,结合不同的英语授课内容,教授不同的行为礼仪,使英语对话环节的展示更贴近生活,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和操作性,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如,学到“How do you do?”时,教师应及时展示握手礼或拥抱礼;学习有关“Goodbye”时,教师要教授鞠躬礼;学习“This way,please”时,教师应训练引导手势和走姿。在有关就餐对话学习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分角色扮演服务生及顾客,共同学习中西方就餐礼仪、斟酒礼仪、上菜礼仪等。
总而言之,在职业学校中,英语教师应重视英语学习的实用性和趣味性,让学生感到英语课确实不同于其他课,充满了“洋腔洋调”。如何让自己的学科更好地把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落实到教学全过程中,让学生成为高素质、高技能人才,这才是职校英语老师要完成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许湘岳,蒋?Z萍,费秋萍.礼仪训练教程[M].人民出版社,2012.(作者单位 浙江交通技师学院)
编辑 郭晓云
第四篇:基础教育领域学生礼仪素质培养模式研究论文
[摘要]基础教育领域学生礼仪素质的培养模式建构,既是一个理论研究课题,更是重要的实践课题。基础教育领域学生礼仪素质培养及其模式建构,对于满足人的发展需要,促成人的全面发展,对于中华民族精神的光扬,对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都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其基本模式,应该是基础教育领域学生素质教育中诸因素的有机组合和共同发挥作用,形成认知和实践并重、教育与管理齐抓,激励和规范并行的有机体系。而模式的具体落实,需要从更新理念,提高认识,制定和落实好学生礼仪培养规划、制度,强调内容与时俱进,符合教育实际,突出学生礼仪规范的实践等基本的策略做起。
[关键词]基础教育;学生礼仪素质;培养;模式
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委托项目:“湖南省基础教育领域学生礼仪素质培养研究”研究成果。
基础教育领域学生礼仪素质培养,既是一个理论研究课题,更是具体的实践课题。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化,加强学生素质教育,成为基础教育领域的首要任务,学生礼仪素质正是其身心素质的基本内容,加强基础教育领域学生礼仪素质培养,有着重要的价值意义和迫切性。而社会转型和理念多元格局的形成,更增加了基础教育人才培养的难度,学生礼仪素质培养有必要创新方法,构建新的培养模式,并通过行之有效的策略措施,力收培养之效,这样才能促成教育目标的实现,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
一、学生礼仪素质培养模式建构的意义和必要性
弄清楚基础教育领域学生礼仪素质培养的价值意义和必要性,有助于自觉加强对学生的礼仪素质专题教育,形成规范化的教育培养机制,促成学生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
(一)学生礼仪素质培养的价值意义。
作为一个教育研究课题,基础教育领域学生礼仪素质培养模式构建,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主要在于学生礼仪素质养成,能满足人的需要。在人的所有需要的内容中,各有不同层次。人的需要按照从低到高的次序排列,有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其中,礼仪素质养成的需要,就属于人的需要中的精神需要,是较高层次的需要。通过礼仪的交际,让人得到爱,得到尊重,获得自我实现,所以,加强礼仪素质培养,是满足人的需要的重要方式。基础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直接培养人的各种素质,利益素质培育当然也是素质培育的题中应有之义。同时,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人是一个不确定的开放的,无限的系统,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i的观点,强调了人的社会性,是人的不确定性本质在社会哲学上的展现。他们说的都意在说明,人还在发展过程中,人需要继续发展。而经过教育,则是实现人的发展的主要战略,作为教育的重要内容,学生的素质培养,是促进学生身心素质发展的一个方面,因此,加强基础教育领域学生素质的培养,正是符合人的本质发展的需要。此外,礼仪素质的培养,还有利于中华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发扬,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其价值和意义都是非常巨大的。
(二)学生礼仪素质培养模式构建的必要性。
问题不仅仅在于提升认识,明确其意义,学生礼仪素质培养就可以轻而易举地达到目的了。事实恰恰相反,由于现实生活的复杂,由于社会理念多元多样化竞争、价值观多元碰撞,使得青年学生的价值观的形成,面临着各种结果,可以是社会主义的,也可能是封建主义的、个人主义的、自由主义的,甚至是反动的。尽管我们认同对主体的价值理念的多元现实给以包容和谅解,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强调了社会主体价值理念的优化和健康发展,即必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率各种价值观。因此,相关的人格构建、素质培养,就显得既很迫切,又不是轻而易举的。因为错误的价值观、错误的社会思潮并不会自动退出社会舞台,需要下大力气,创新方法,才能确立正气,扶正祛邪,才能逐步确立主流价值理念。事实上,多年来,基础教育领域的学生价值观培养、礼仪素质培养,不是放弃或抓得不紧,而是下了很大功夫,但效果不是很显著,要么过于严格,成了“病梅馆”的人为折梅,不但为人诟病,也让结果适得其反;要么过于放任,使得学生失去传统精华的陶钧,导致基本素养不尽如人意;或者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仍然无法从根本上扭转礼仪素质方面的后滞局面,目前的状况是,形式主义盛行,只注重报告、讲话宣传,或满足于只发文件、贴标语、呼口号等,礼仪培养没有多少实质内容。方法上,满足于政治说教、简单压服,结果是学生反感,使得礼仪培养经不起实践检验,如同多米诺骨牌,一发散而不可收。教育效果低,学生在校园内养成的礼仪,经不起外界的污染,一出校门,基本礼仪就丧失殆尽;让人感叹世风日颓,令教育工作者汗颜。所有这些,都说明对基础教育领域的学生素质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非下苦功不可。尤其需要在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培养目标之后,必须深化教育方式改革,创新策略,优化方法,构建基础教育领域学生素质培养的符合实际需要的基本模式,这样才能提高礼仪素质教育的效益,提高育人质量,实现学生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
那么,基础教育领域学生素质培养应该如何操作,其基本模式又是怎样的呢?
二、构建礼仪素质培养立体综合模式
基础教育领域的学生礼仪素质培养模式构建,是一个综合性的工程,必须从培养目标、培养内容、培养方法等多方面综合考虑,注重过程和效果,统筹兼顾,规范实施,使礼仪素质培养形成一个有机体系。
(一)模式建构的整体构想。
我们设想,礼仪素质培养的基本模式,应该包含基本的教育因素,包括礼仪教育的目标确认、规制建构、礼仪规范的制定、硬件投入、总体规划、任务安排、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管理模式、激励机制和结果评估验收等等,也包括学生的各种关系和交际方式,这些具体的因素,关涉到方方面面,内容庞杂,必须以人为本,以育为纲,以养成为目的,以方法创新为要务,抓制度、抓过程、抓反馈,全力以赴,持之以恒,坚持实践,才能收效。基于育人规律基础上的礼仪素质培养模式的建立,为礼仪教育的系统化、规范化,给出了基础条件。学校德育工作人员和教学人员,都要明确目的,端正态度,深刻认识,共同重视,把礼仪素质培养当作精神文明建设和和谐社会构建的大事来抓,当作育人的要务来抓,在这基础上,权衡全局,构建起礼仪素质培养的基本模式,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大培养的力度,教育与管理并重,激励和规范并行,力使过程完善、效果彰显。
(二)模式的构成因素和作用机制。
该培养模式由培养机构、培养内容、培养方法组合成基本因素,共同指向培养对象,再加上培养过程的流程运作最后达到培养目标,再经过流程中的反馈机制,不断调整各个因素,使之与时俱进,符合发展变化的形势要求和育人需要。这些基本的因素,形成了既互相联系又独立生存的子系统。其中,培养机构主要是指学校,如中学、中专学校、初中、小学、幼儿园等,学校中的班级是学生礼仪素质培养的基本单位,活动小组是基于实践教学的要求和教学方式变革的需要,而组成的机动机构,着重于学生自我组织、自我教育、自我发展,是教育规律在育人过程中的形式表现;培养的内容主要包括基础教育层次的学生道德品行、礼仪要求、行为准则等,是礼仪素质培养的具体内容;培养方法则是育人的总体范围和宏观要求,包括理论指导、技能训练和具体尝试实践等。机构、内容和方法共同发挥作用,通过规划、制度、人力资本、投入经费资本等体现出来,并一起组合成整体培养机制,共同作用于培养对象(学生),再通过具体实施的流程体现出来,这个流程包括了启发学生的认知、引导学生的尝试、学生尝试的矫正和学生礼仪行为的规范化、熟练化等等;经过培养过程的具体运作,最终达到培养目标,那就是学生道德品行和礼仪素质的形成,学生体现出文雅的气质、讲究礼仪的行为和诚信待人的风貌,这就达到了礼仪素质培养的目标,实现了学生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
三、基本模式的具体实施策略
(一)制定和落实好学生礼仪培养规划、制度等。
礼仪准则的具体条款、礼仪规范培养的具体要求,都需要通过基本的制度制定和落实来实现,所以,规划、发展战略和基本制度的制定,是学生礼仪素质培养模式的基本因素内容。就是说,中小学生的礼仪素质培养,需要通过具体规划、计划、制度等的制定和落实,形成全体动员,全员参与的局面,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推动。其中,国家教育职能部门既承担着管理督导任务,还承担着制定学生礼仪素质规范培养的战略、策略、规划和计划安排等宏观任务。要制定礼仪规范培养的目标、任务和统一的操作规则,以便有规可依,有仪可行,有任务驱动。就是说,不但要具体制定学生礼仪的基本内容,更要制定学生礼仪素质教育的发展战略、培养目标、基本制度等,以便保证学生礼仪素质教育纳入学校常规日程,并取得实效。同时,学校要加强管理,加大礼仪素质的宣传教育力度,形成校园礼仪素质规范养成的氛围和环境,推动学生礼仪素质的培养,促成学生礼仪素质的提高。
(二)强调礼仪内容要与时俱进,符合实际。
礼仪内容是礼仪素质培养基本模式的主要因素之一,必须切实强调礼仪内容的更新和丰富,以满足教育培养过程的需要。基础教育领域的学生礼仪素质培养,其内容必须不断更新,以便适应不断变化的现实需要。古往今来,礼仪规范和准则,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随着现实的需要而推陈出新。某一阶段公认的规范准则,可能在后来的社会实践中被否定,被扬弃,同时又有新的内容增加进来,如此发展变化充实提高的结果,使得礼仪规范常学常新,保持了中华民族的高尚文明。所以,基础教育领域的学生礼仪素质培养,也要注意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不断充实更新礼仪内容,剔出一些过时的内容,网络交际要求、网络文明规范等则是新的活动领域的礼仪内容,需要给学生以系统的培养。类似这些,都属于礼仪素质内容的创新,需要我们关注时代的变化,推动基础教育改革进展,及时修订、充实、丰富现代礼仪规范的内容,以便保持基础教育领域的学生礼仪素质培养的先进性、科学性和内容的丰富性。
(三)突出学生礼仪规范的实践。
基础教育领域学生礼仪素质的培养,关键在实践。在落实培养模式的过程中,实践教学应该成为学生礼仪素质培养的首要形式。学校要建立实践教学的机制,把礼仪规范的条文转变为学生的尝试行动,学一条,用一条,并形成全校师生的共同行动,这样就易于巩固所学,使礼仪规范变为学生的良好习惯。
基础教育领域的学生礼仪素质培养,是我国公民礼仪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礼仪文化水平,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都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其基本模式的建构,符合教育实际,更为具体的培养过程创设了可以遵循的范式。我们必须更新观念,提高认识,加大培养力度,切实提高培养效果,以促成广大中小学生礼仪素质的提升,促成学生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更好地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
[参考文献]
[1]关鸿羽:教育就是培养习惯[M],新世界出版社200
3[2]胡锐、边一民主编:现代礼仪教程[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
[3]徐爱琴:实用礼仪学[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第五篇:培养青少年学生的礼仪与素质
摘 要: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所以,礼仪教育应从青少年学生做起。
关键词:礼仪教育;素质教育;青少年学生
中华民族的礼仪教育应从青少年学生做起。因为我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素以“礼仪之邦”美名著称于世。讲究礼仪是一个国家社会风气的反映,是一个民族精神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但是现在青少年学生礼仪素养不容乐观。现在青少年学生礼仪修养低,品德修养滑坡有着各种各样的表现。
学生的礼仪修养低,品德修养滑坡的来源在于:一方面,学校的礼仪教育氛围不浓,没能形成长效机制,教育教学中普遍是重智育轻德育。另一方面,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开放的扩大,传统的道德礼仪受到舶来品的挑战和冲击,旧社会上假恶丑的东西沉渣泛起,学校真善美等传统道德礼仪教育的力度没能得到加强。
中国礼仪是中华民族在自己悠久的历史长河中逐渐积累的优秀道德规范、高尚的民族情感、崇高的民族气节的总和,我们要用其精华实质,克服青少年学生中这种消极、倒退的不良品德素质,而其重要的途径之一就是发扬传统美德故事中优秀人物的榜样力量、人格魅力去感染教育学生。
学习礼仪,青少年学生要学会以尊重教师为起点。在这方面,值得称颂者举不胜举。宋朝“程门立雪”的故事说明只有尊重教师、通情达理的学生才能受到教师倾心扶植培育,最终有所成就。历史上先贤如此,新中国的领袖也曾做出了榜样。毛爷爷同志十分重视他的教师。徐特立60岁寿辰时,毛爷爷同志专门写贺信说:“您是我二十年前的先生,您现在还是我的先生,将来必定还是我的先生……愿意继续学习您的……”
学习礼仪,青少年学生要学会礼让。“孔融让梨”的故事说明只有礼让,爱护弱小,才能受到同龄人的喜爱拥护,才能得到长辈更多的指点帮助,才会更好更快的进步。此外,青少年学生还应学会宽容。明代尚书杨翥与邻居间的“六尺巷”的故事说明宽以待人,互相谅解,便可避免很多不必要的争执,人与人更能和谐相处。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应该是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不仅要知识丰富,还要师德高尚。一切忠诚教育,爱岗敬业,积极进取的教育工作者,要团结协作,同心同德,以前所未有的责任感、使命感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礼仪教育。在学校、家庭、社会倡导和营造文明礼仪的氛围中,对学生进行长期不懈的行为道德规范和人际关系准则的传统美德教育,这是德育教育的基础工程,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作者单位 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阿荣旗音河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