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移民与侨乡研究5篇

时间:2019-05-15 08:55:1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国际移民与侨乡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国际移民与侨乡研究》。

第一篇:国际移民与侨乡研究

“国际移民与侨乡研究”国际学术会议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and Qiaoxiang Studies”

日程安排

Agenda

五邑大学广东侨乡文化研究中心

中国华侨华人历史研究所

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华商研究中心

美国布里奇沃州立大学

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

联合主办

Cosponsored by

Guangdong Qiaoxiang Cultural Research Center, Wuyi University Chinese Institute for Overseas Chinese History Studies, Beijing, China

Center for Chinese Entrepreneurial Studies,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 Australia Bridgewater State University, USA

History Department,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中国·江门

2014 年 12 月 11-14 日

Jiangmen, China Dec.11-14, 2014

月 11 日报到 广东 江门 金瑞酒店

Dec.11th, Check in King-Ray Hotel, Jiangm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月 12 日 7:00-8:10 早餐,酒店一楼西餐厅

Dec.12th, 7:00-8:10, breakfast at Western-style Restaurant, first floor 月 12 日 8:10 酒店大门前集合,乘车前往五邑大学会场

Dec.12th, 8:10, bus to the conference place, Wuyi University

一、全汉昇讲座(华侨史主题演讲),8:30-10:00

Chuan Han-sheng Lecture(Keynote Address on History of Chinese Overseas)

主持人:科大卫 教授

Chair: Prof.David Faure

1.中国华侨华人历史研究所张春旺所长代表主办单位致辞 Welcoming speech by Director of the Research Institute on Chinese Overseas Studies Mr.Zhang Chunwang

2.全汉昇讲座发起人前言:黎志刚

Speech by one of the founders of the Chuan Han-sheng Lecture Series, Chi Kong Lai 3.引言人:科大卫 教授

Introduction: Prof.David Faure 4.主讲人:王赓武 教授

Keynote address by Prof.Wang Gungwu

二、全体合影、茶歇,10:00-10:30 Group photo and refreshments

合影地址:十友楼二楼会议报告厅主席台前

Location: Conference Room, Second Floor, Shiyou Building

三、大会发言(第一场),10:30 am-12:30 Session I:

主持人:叶汉明

Chair: Prof.Yip Hon Ming

报告人:

Speakers:

1.谭雅伦 Marlon Hom

―It’s Complicated‖: Chinese American Families in Siu Sin Far’s Short Stories ―理還亂‖:水仙花小説裏的美國華人家庭

2.费约翰 John Fitzgerald

Everyday Norms: The Role of Trust in Business and Charity Networks Linking Chinese at home and Abroad in the Late Qing and Early Republic

日常规范:清末民初商业与慈善网络信任在海内外华人联系中的作用

3.徐元音 Madeline Hsu

Reconsidering the Cold War and Chinese Migrations, 1943-1966 再议冷战与华人移民(1943-1966)

4.龙登高 Long Denggao

Smuggling immigrants: Capital Investment of Human Resources and Transnational Financing Network

偷渡移民:人力资本投资与跨国融资网络

5.张国雄 Zhang Guoxiong

Beginning and Outlook of the Qiaoxiang Cultural Studies

侨乡文化研究的缘起和展望

四、午餐时间,12:30-13:45

Lunch Break

地址:五邑大学文化交流中心

Venue: Cultural Exchange Center of Wuyi University

五、大会发言(第二场),13:45-15:45 Session II

主持人:张应龙

Chair: Zhang Yinglong

报告人:

Speakers:

1.余全毅 Henry Yu

The Cantonese Pacific: Understanding Recurring, Persistent Migration Networks Across Space and Time

广东人的太平洋:跨越时空的移民网络

2.杜荣佳 Wing-kai To

Chinatown Youth Culture and Chinese American Education in Boston during the Exclusion Era

排华时期波士顿中国城的青年文化与华人教育

3.叶汉明 Yip Hon Ming

Engendering the History of Chinese Transmigration: Spinsters and Cases of Their Life Stories in the Host Countries and Hometowns in South China

华人移民史:移居国与华南侨乡的未婚女性及其生活轶事

4.王 健 Wang Jian

Formation and Localization of Jewish Community Network in Early Modern China 近代早期中国犹太社区日常生活的网络构成与在地化

5.Andrew G Bonnell

German immigrants to Australia: multiple horizons and identities 澳洲德裔移民:多元视角与认同

六、茶歇,15:45-16:15

Tea Break

七、大会发言(第三场),16:15-18:00 Session III;

主持人:袁丁

Chair: Yuan Ding

报告人:

Speakers:

1.张应龙 Zhang Yinglong

Chinese Gardeners in Sydney: A Research Case on the New Immigrants from Huilong Township, Gaoyao County, Guangdong

悉尼菜农:广东高要新移民研究——以回龙镇新移民为中心

2.蔡志祥 Choi Chi Cheung

Migration, settlement and spiritual cult: a comparative observation of The Kobe

Chinese Hungry Ghost festival in the 1980s and 2010s

移民、定居和靈魂信仰:神戶華僑的普度勝會,1980 年代和 2010 年代的比較

3.伍荣仲 Wing-chung Ng

Cantonese operatic music in Chinatown life: an organization, a maestro, and a genre 中国城里的粤剧:组织、名家与流派

4.李海蓉 Phoebe H.Li

Transnational daily life of the Overseas Chinese in Australia during the late Qing Dynasty: Another study on ―TungWah News‖

走进清末澳洲华人的跨国生活——再读《东华新报》月 13 日 分组讨论

Dec.13th, Sessions, Wuyi University

一、第一场 8:30-9:45 Session I:

主题:华南社会的日常生活

Local Community and Everyday life in South China

主持人:郭美芬

Chair: Mei-fen Kuo

报告人

Speakers: 1.Michael Williams

Impact of overseas Chinese on everyday life – the case of Zhongshan County 海外华人对家乡日常生活的影响:以中山为例2.杨彦哲 Yang Yanze

Southeast-flying phoenixes: daily life of first generation immigrants in Shenzhen 孔雀东南飞——深圳第一代移民家庭的日常生活

3.张坚 Zhang Jian

A Study of Qiaogang Town, Beihai City of Guangxi: Its Fishery 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since 1990s 世纪 90 年代以来广西北海市侨港镇渔业转型发展研究

4.何作庆 He Zuoqing

Research for Lives of Horse the Caravansary across border between China and Laos from late of Qing Dynasty to the Republic of China------Taking YiSa town in Honghe County as an Example

清末民国时期中老跨国―马帮‖与―马店人家‖生活——以云南红河县侨乡迤萨镇 为例

二、第二场 9:45-11:00 Session II:

主题:澳洲华侨的日常生活

Topic: Australian Chinese and Every Life

主持人:余全毅

Chair:Henry Yu

报告人

Speakers:

1.郭美芬 Mei-fun Kuo

Everyday life approach and changing perspectives in diaspora philanthropy: the stories of Joe Tong and William Yinson Lee

从日常生活视野看华人的慈善事业:周任堂和李元信的故事

2.Sophie Couchman

Chinese Australians, photography and the white wedding 华裔澳大利亚人、摄影与白礼服婚礼

3.Paul Macgregor

Transplanting and transforming Chinese cultural practice in Australian colonial society – the everyday life of Siyi people in Victoria in the late Qing era

澳洲殖民社会华人文化的移植与转变:清末维多利亚地区四邑华人的日常生活

4.赵昌 Zhao Chang

Study of Bad Customs and Practices of Australian Chinese in the Gold Rush Period 澳洲淘金华工恶习滋生问题探析

三、茶歇 11:00-11:20 am Tea Break

四、第三场 11:20-12:35 Session III:

主题:四邑地区的日常生活

Topic: Everyday life in Siyi region

主持人: 杜荣佳

Chair:Wing-kai To

报告人

Speakers:1.石坚平Shi Jianping

Ethnic linkage and overseas migration network reflected in the correspondence and remittance documents of Siyi: A case study of the letters of Yu’s clan in ToiSan 四邑银信中的乡族纽带与海外移民网络——以广东省台山县三八镇吉都里余氏 家族书信为中心的考察

2.王传武 Wang chuanwu

Hong Kong Merchants and the Sixteen Sands of Xiangshan County in the Early Republic Era

港商与民初东海十六沙

3.姚 婷 Yao Ting

Vision of Everyday Life in Qiaoxiang: Research on Petty News Reported by Taishan Qiaokan before 1949

侨乡中的日常生活图景——1949 年前台山侨刊中的―琐闻‖研究

4.刘 进, 罗达全 Liu Jin Luo Daquan

Sex scandals, Jinshanpo and Siyi Qiaoxiang society: From an incident which occurred at Haiyan of Taishan in 1939

桃色新闻、金山婆与四邑侨乡社会——从 1939 年广东台山海晏一桩事件说起

五、午餐时间,12:35-13:30 Lunch Break

地址:五邑大学文化交流中心

Venue: Cultural Exchange Center of Wuyi University

六、第四场 13:30-14:30 Session IV:

主题:空间、择日和广告

Topic: Space, Popular Literature, and Advertising in Overseas Chinese Communities

主持人: 密素敏

Chair:Mi sumin

报告人: Speakers:

1.袁子贤 Chris Yuan

Continuity and gradual changes: Brisbane Chinatown and daily life of the Sunnybank Chinese

延续与递嬗:布里斯本中国城与新利班华人的日常生活

2.黃詠暉 Wing-Fai Wong

The guidebook and daily life of the early Chinese immigrants in Australia 通書擇日與早期澳洲華人的日常生活:以三聖宮的入火安座儀式為例

3.宋钻友 Song Zuanyou

The four great department stores of overseas Chinese businessmen and Shanghai retail industry revolution in the modern times 侨商四大百货公司与近代上海的零售业革命

七、第五场 14:30-15:45 Session V:

主题:日本、韩国和越南地区华人的日常生活

Topic: Everyday Life of Overseas Chinese in Japan, Korea and Vietnam

主持人: 蔡志祥

Chair:Choi Chi Cheung

报告人: Speakers:

1.Elim Wong

Everyday Life of Overseas Chinese and their interaction with the Host Society in Yokohama Chinatown, Japan

海外华人的日常生活及其与日本横滨中国城主体社会的互动联系

2.张慧婧 Zhang Huijing

The rise and adaptation strategies of new Chinese immigrants in Japan 中国新移民在日本的崛起与适应策略

3.Isaac Lee

Migration of Chosunjok in China and changes in their everyday lives 在华韩裔移民及其日常生活中的改变

4.Jonathan Lee 李顺化(郭美芬代读)

Rescuing the Cham from History: Cham / Cham American Migration and Community Formation

从历史中拯救 Cham 族:美籍 Cham 族的移民和社区的形成八、茶歇 15:45-16:05 Tea Break

九、第六场 16:05-17:20 Session VI:

主题:新视觉下的华侨日常生活史研究

Topic: New perspectives on everyday life of Chinese overseas history

主持人:李海蓉

Chair: Li Hairong

报告人:

Speakers

1.夏翠君 Xia Cuijun

Going Out Aimed at Coming Back Home 走出去即为了回归家园

2.罗杨 Luo Yang

Overseas Ethnographies in Ancient Chin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nthropology 中国古代的―海外民族志‖传统:从人类学视角的考察

3.密素敏 Mi Sumin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the Survival of Chinese Traders' in Brazil 机遇与挑战:巴西中国商贩的生存实录

4.胡雨 Hu Yu The British Muslim Immigrants and their Social Assimilation: Retrospect and Reflection

英国穆斯林移民与其社会融入:回顾与反思

十、圆桌会议及闭幕式 17:20-18:20

Concluding Session and Closing Ceremony

主持人: 张春旺

Chair:Zhang Chunwang

自由发言讨论(关于华侨华人、侨乡民众日常生活史)

Discussion about History of Chinese Overseas and Everyday Life

黎志刚总结发言:

Concluding remarks by Chi-kong Lai

跨地域移民和日常生活:从中山案例看华侨史研究的理论和方法

Theories and Methods of Trans-migration and Everyday Life: A case study of Zhongshan Overseas Chinese

关于举办“国际移民与侨乡研究”国际学术会议的通知

发布单位:侨乡文化研究中心 加入时间:2014年12月10日16:14 为了进一步推动国际移民及其与迁出地关系的研究,推动我校“侨乡文化与遗产学科”建设上水平上台阶,在2010年、2012年先后举办的两届“国际移民与侨乡研究”国际会议的基础上,五邑大学、中国华侨华人历史研究所、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美国布里奇沃特州立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将联合举办第三届“国际移民与侨乡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

一、会议时间

2014年12月12日-13日,8:30-18:30

二、会议地点

十友楼二楼国际会议厅

三、会议内容 1、12月12日上午8:30-10:00,王赓武教授发表主题演讲。王赓武教授曾担任香港大学校长(1986-1995),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1997-2007)、新加坡国立大学特级教授兼东亚研究所主席(2007-至今),是国际知名的华侨华人研究领域的权威学者。2、12月12日10:30—18:30,12月13日8:30—18:30与会学者学术研讨。欢迎广大师生踊跃参加!附件:“国际移民与侨乡研究”国际学术会议议程表

五邑大学广东侨乡文化研究中心 2014年12月10日

第二篇:五邑侨乡历史文化的研究[推荐]

五邑侨乡历史文化的研究

—论五邑侨乡的形成130708班 3113001934 杨国锋

摘要江门五邑素有“中国第一侨乡”的美誉,五邑侨乡文化历史悠久,五邑华侨文化的形成经历了许多磨难和艰辛。此次我们小组将从五邑华侨的特点、移民之始、侨民所到之处、侨民的艰苦奋斗、侨民的成就等等方面介绍五邑侨乡是如何形成的。

关键词 五邑 侨乡 移民 奋斗 成就

五邑侨乡的形成就像罗马一样,不是一日建成的,它是所有五邑地区的人民以及远在海外的五邑华侨共同经过长期的努力而成的。五邑地区作为我国重要的侨乡地区之一,我们更加要了解五邑以及五邑华侨,他们都是可歌可敬的。

江门五邑,著名侨乡。华侨众多,分部最广。历尽苦难,饱经沧桑。拼搏创业,成就辉煌。建设当地,爱国爱乡;贡献至伟,遐迩名扬。

一、介绍五邑华侨的特点

(1)历史悠久 饱经沧桑

我们五邑地区向外移民历史悠久,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现在海外华侨、华人215万,占侨乡人口的57%;加上港澳同胞149万多,旅居海外的华侨华人、港澳台同胞共计有300多万人,占侨乡人口96%。华侨、华人分布在107个国家和地区,其中以美国、加拿大最多,有132万人。在乡有归侨、侨眷和港澳同胞家属196.48万人。

(2)贡献当地 功绩显彰

五邑华侨出国历尽苦难和牺牲,他们凭着坚忍不拔的精神,自强不息,艰苦创业,为旅居地的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据调查,在367.93万华侨、华人和港澳同胞中,知名人士有27,659人,其中政界有569人,经济界有25,253人,科技文体卫生领域有1,837人,对当地作出杰出的贡献。

(3)情系祖国 热爱家乡

我们五邑华侨在建设祖国和建设家乡的贡献是非常突出的,特别在上世纪辛亥革命以后到抗日战争以前和新中国成立、尤其在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后,其贡献巨大。

首先是侨汇,它是侨眷的主要生活来源。也是侨乡经济建设的资金支柱,亦是国家外汇收入的重要渠道。第二是回国回乡投资,支持国家和侨乡的建设。第三是捐资兴办公益事业。

(4)展望未来 前景光明

未来发展趋势:

(一)我们五邑侨乡向外移民还会延续下去。

(二)华人与华侨在侨居地将长期生活和发展,并进一步融入当地主流社会,为当地的经济、文化、教育、卫生、科技等方面的发展作出新的贡献,参政意识将进一步提高,华人与华侨的处境将比上一世纪为好。

(三)华人和华侨与祖籍国与祖籍乡的联系仍将连绵不断,他们仍是支持我国进行四化建设和统一大业的重要力量,尤其是促进我国与所在国发展友好关系、密切两国间经贸、文化、科技合作的重要力量。

二、从五邑移民之始介绍移民的起因

五邑历史上第一次移民高潮出现在1840年鸦片战争后,西方殖民者为了加快对东南亚的开发,向中国招收大量“契约华工”,大批五邑人被招诱到东南亚。其间五邑地区天灾频繁,税负沉重,兼之土、客械斗,土匪猖獗,致使许多五邑人不得不背井离乡外出谋生。

第二次移民高潮是在1848年以后,美国、加拿大等国先后发现金矿,掀起了“淘金热”,在黄金梦指引下的五邑人和更大量被拐骗的五邑人,以“卖猪仔”的形式,卷入这些“黄金国”,其中去美国的最多。五邑地区出现了出国移民的高潮。

第三次移民潮形成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1865年,北美洲修筑太平洋铁路,大批五邑人再次被运往美国做苦役,形成了第三次移民潮。

第四次,20世纪四十年代中期,由于美国、新西兰、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先后废除了排华法和实行新移民政策,使华人的合法权益得到了保障,再加上难以忍受蒋介石政府政权腐败及发动内战之苦,使五邑地区在抗日战争胜利至新中国成立初期,又一次兴起了新的移民高潮。

三、从侨民所到之处了解五邑华侨

五邑人移民海外的活动,是经历了先东南亚,后美洲,再大洋洲和欧洲、非洲的发展过程。五邑籍华侨华人共215万多分布在107个国家和地区。分布在美洲30个国家和地区的有1,551,426人,占60%以上;分布在亚洲国家和地区的有476,363人;分布在大洋洲国家和地区的有63,833人;分布在欧洲国家和地区的有53,980人;分布在非洲国家和地区的有1,676人;另有8,612人分布在其他10个地区。

四、从侨民的艰苦奋斗了解五邑华侨

五邑华侨和全国其他地区华侨一样,经历了许多磨难和痛苦,其中最悲惨的就是鸦片战争前后以“契约华工”、“赊单工”形式、“卖猪仔”出去那批老华侨。这些人多被拐骗或诱骗到港澳“猪仔馆”,拳打脚踢,强迫你在卖身契约画押;上船后又被当囚犯那样塞进统舱,有的在船上就被折磨致死;到岸后被迫从事超强度的体力劳动,受尽种种虐待,不少人被摧残致残、致死。那些幸存者孤独一生,客死他乡,少数送骸骨回乡安葬。

五、从侨民的成就了解五邑华侨的贡献

五邑地区涌现了一大批知名的科学家和政治活动家,如美国前驻华大使骆家辉(台山人)、加拿大总督伍冰枝(女,台山人)、秘鲁前总理许会(开平人)等。据调查,在367.93万华侨、华人和港澳同胞中,知名人士有27,659人,其中政界有569人,经济界有25,253人,科技文体卫生领域有1,837人,对当地作出杰出的贡献。

主要代表人物有骆家辉、伍舜德。

骆家辉,1950年1月21生于美国华盛顿州西雅图市,属民主党籍。1997年~2005年担任美国第21任华盛顿州州长,是第一个当选为美国州长的华裔美国人。2009年3月—2011年7月出任第36任联邦商务部长。2011年7月27日成为史上首位华裔出任美国驻华大使。伍舜德(1912—2003),祖籍台山,生前任香港陆海通有限公司经理,香港美心食品集团企业董事长兼总经理。其在家乡台山市捐资兴办文化教育事业,累计捐资6000多万港元,建起从幼儿教育到高等教育的“一条龙”教育设施,形成了“伍舜德文化教育系列”,先后被授予“振兴台山特殊贡献奖”、“江门市荣誉市民”、“江门市区特别贡献奖”等荣誉。1956年创办了“美心食品有限公司”,并亲自担任董事长兼总经理。如今“美心” 成为集团企业,成为香港最大的饮食企业之一。

参考文献:

《江门日报》、《江门五邑海外商业巨子经营之道》、《侨乡侨务 侨务工作与政策法规》、《五邑侨乡历史文化概要》

第三篇:美国华人新移民研究

美国华人新移民研究

摘要:本文通过对美国华人新移民的人口变化、政治侨团、经济以及文化适应的分析,旨在全面剖析美国华人新移民的变化和现况,进而阐述了中国移民对美国所起的重要作用。从华人移居到社区的形成,进而出现了政治侨团,华人新移民在美国经济站稳脚和文化适应,作者阐述着美国华人新移民的变化。

关键字:美国

华人

新移民

唐人街

侨团

经济

文化适应

(一)战后的华人新移民主要分布在北美、西欧和澳洲等地区,其中人数最多的是北美洲。这个地区原来的华人并不多,二战后,由于大量华人新移民的涌入,使该地区的华人人口在战后四十多间猛然地增长起来,其中又以美国华人的数量增长得最快。1940年,美国华人总共有77504人,1950年增至117629人,1960年再增至237292, 1970年剧增到435062人,1980年又跃增到806027人,现在则已达125万人①。战后40年间,华人人口增加了12倍之多,几乎每十年就翻一番。在之前西方各国都有排华法律,二战后,这种情况发生了新的变化。1943年,出于共同反法西斯战争的需要,美国总统罗斯福率先废除了排华法律,把严闭了数十年的国门重新向中国移民打开,每年允许105名华人进入美国。以后,移民对象逐渐扩大,名额也逐年增多。1956年,美国颁布新的移民法,使中国和其他国家一样,每年可向美国移民2万多,以后又增加到大陆和台湾各2万名,香港5千名。接着,各国也纷纷效仿促使大量的华人向这些国家进行移民。不仅如此,向美国这种疆域辽阔。人口稀少的国家,还对外来移民采取欢迎的态度。特别是对那些具有学历和技能的技术移民,以及那些拥有资本,可在移居国进行投资的商业移民更是欢迎。美国等国家企望通过吸收外来移民来改变劳动力不足,资金缺乏的状况,加快本国经济发展的步伐。

美国华人新移民是相对于华人老移民而言的。中国大陆关于华人新移民的定义,比较有 代表性的是“改革开放以后移居国外的我国公民” ②或“改革开放以来,从中国大陆移居国外 者”。③上述定义对中国大陆而言是符合事实的,因为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这段时间,中国大陆的国际移民活动基本上停止了。1978年以后,中国出现了大批公 派留学生、自费留学生以及其他合法、非法的海外移民。中国台湾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就派出大批留学生,许多留学生学成以后滞留在所在国,成为新移民。推此外,20世纪50年代以后的华人移民与之前的华人移民有很大的不同,之前的华人移民主要以劳工为主,而在此之后的华人移民则以留学、技术移民和投资移民为主,且主要是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这与当代国际移民的流向相一致。因此,庄国土把“华人新移民”界定为“20世纪后期跨国移居的华人(指种族、文化意义上的华人,英文对EthnicChinese)”。④同理,美国的华人新移民是指20世纪50年代开始移居美国的华人移民,分别来自中国的大、台湾、香港、澳门和其他东南亚国家。

(二)华人新移民促使美国华人社区扩大

唐人街是华人集中居住的社区。就现在分布于美国各地的唐人街而言,旧金山和纽约的唐人街规模最大,而旧金山唐人街的历史比纽约唐人街的历史更早,早期和现在的许多侨团总部都设在旧金山;就华人而言,纽约唐人街总数已超过了旧金山。早期华人来美国,大多在天使岛登陆。

从华人祖籍来看,不同的地区的唐人街分布着不同的祖籍的华人。就像是广东人一般就居住在旧金山唐人街。而随着福州来的新移民的涌入,在曼哈顿唐人街随处能听到亲切的中国福州话的。台湾人却大部分居住于法拉盛华华人社区,温州人则是选择了布鲁克林第八道的华人社区。从华人的职业来看,洛杉矶的华人多是开商店,孟德雷·帕克的的华人打工和开公司的居多,然而在圣加夫列尔的华人则是以获得正式工作的白领阶层居多。

因为唐人聚居在唐人街,不易被美国主流社会同化;又因为唐人街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唐人街成为学术界争议的焦点。有的学者认为唐人街是充满经济活力的华人社区,有的学者认为唐人街是脏、乱和充满暴力的地方。彼得·帕克着重描述了唐人街存在的问题,他指出 唐人街的雇主们能剥削劳动者,因为他们可以不顾最低的劳动标准,而又不必担心征服强制行为。然而就是这样,华人在美国这种社区还是受到一定的剥削,这就是唐人街的一个现状,美国华人的一个现状。

(三)新移民引发华人政治侨团的变化

随着华人新移民的增多,华人社区的扩大,同样也引发华人侨团的变化。美国华人侨团也是多种的,但是在关春如在他的《美国华侨团体的组成》比较详细地作了分类,分为以下几种:华人地区性侨团;华侨宗族性团体;华人职业性团体;华人堂会主体;“堂”是秘密结社的称谓;其他侨团,包括宗教组织和政治组织。华人新移民也是按地域、宗教、职业和政治等组建的,其中最为突出的是政治团体和职业团体的组建。下面就政治团体说一说侨团的变化。

美国华侨最早组织的政治团体是什么呢?——是“洪门致公堂”。它的宗旨是“反清复明”却并没有采取过实际行动。1898年,康有为、梁启超因戊戌变法失败来美组建“保皇会”,以保救光绪皇帝。民国以后,改为“中国民主宪政党”。1930年孙中山在旧金山组建“兴中会”进行革命活动,又于1909年先后在美国东、中、西部设立“同盟会”,民国后改组为“国民党”。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越来越多华人参政议政,成立了华裔民主党协会等组织。

由于中国大陆和台湾的政治对立以及地域的差异,美国约25万台湾闽裔所成立的侨团自成系统。、(五)新移民的文化适应

早期美国华人习惯于一种复杂结构的社会秩序和家庭制度。但是他们的后代思想并不僵硬,慢慢倾向于接受和模仿美国人的价值观和信仰。这久不可避免地出现许多问题并引发冲突。文化适应时常被描述成一种单向的过程,认为不同肤色的各种种族群体被迫放弃自身的文化。然而年轻的华人并不是这样的。正如钱宁指出:在海外长期生活的华人可能会改变自己的穿衣打扮,但就像改变不了自己的肤色一样,他们难以改变自己作为中国人的自我意识。

中国人过去不喜欢美国人的许多特点,但现在却不同了,进取,易动、努力自治自我满足、对孩子的放纵等美国人观念已为华人接受。因为他们认识到,为了获得成功,必须适应美国人的习惯和价值。这就是新移民必须要做的,文化适应 ① 参见陈依范《美国华人》,工人出版社1985年第一版,第310页。② 参见全国政协办公厅:《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民移居海外情况的调查报告》第51号文件,1996年,第3页 ③ 评论员文章:《重视对新移民的工作》,载《侨务工作研究》,1996年第一期。④ 庄国土:《华人华侨与中国的关系》,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350页。

第四篇:侨乡廉洁文化的探索与发现

侨乡廉洁文化的探索与发现

政法委

侨乡廉洁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侨乡廉洁文化的发展可以有力地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在构筑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过程中,应高度重视廉洁文化建设。侨乡廉洁文化具有丰富内涵。侨乡,主要是指国内某些华侨较多而侨眷较集中的地方。一般没有以省级地区来划“侨乡”的。广东和福建有很多县历史上旅居海外的华侨较多被称为侨乡;廉洁,即公正不贪,清白无污。侨乡廉洁文化是侨乡廉洁的理论和行为方式及其相互关系的文化总和,是关于侨乡廉洁的知识、理念、制度及与之相对应的生活方式、行为规范的总概括。侨乡廉洁文化主要有四个特征:一是主体的大众性,主要表现为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廉洁氛围,以健康向上的侨乡廉洁文化充实社会公众的精神世界;二是指向的权力性,主要表现为掌握社会公共权力的管理者廉洁自律,恪守宗旨,执政为民;三是实施的职业性,主要表现为各职业阶层的从业人员爱岗敬业,遵纪守法;四是组织的公共性,主要表现为机关、团体等社会公共组织处事公道正派,诚实守信,廉洁高效。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侨乡廉洁文化,就是要倡导立足我国国情的廉洁奉公、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公道正派的社会文化,以不断规范和约束人们的思想与行为,增强人们拒腐蚀的能力; 1

就是要以社会公德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为重点,以营造清正廉洁、公道正派的社会氛围为指向,以树立牢固的廉洁理念、构筑反腐倡廉的社会公众思想体系为根本任务,使侨乡廉洁意识内化为社会公众的思想准则和道德准绳,外化为社会公众倡导侨乡廉洁的自觉实践,让侨乡廉洁文化深入人心,形成良好的社会精神风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促进廉洁侨乡的健康发展。

侨乡廉洁文化是先进文化的题中应有之义,是否包含侨乡

廉洁文化是衡量一种文化是否先进的重要指标。文化是一种软环境。从文化的角度来审视廉洁,以侨乡廉洁的尺度来评判社会,是侨乡廉洁文化最为根本的特征。侨乡廉洁文化不仅是一种道德观念,还是一种价值尺度。一个社会的侨乡廉洁氛围浓厚不浓厚,是衡量这个社会是否健全的一个重要指标;一种文化是否先进,应看这种文化是否包含侨乡廉洁文化。缺乏侨乡廉洁理念的文化是难以长久支撑的,侨乡廉洁文化的研究和传播不够深入的文化是不完善的,排斥廉洁精神的文化更是腐朽落后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侨乡廉洁文化是先进文化的题中应有之义。侨乡廉洁文化以鲜明的态度批判腐朽文化。侨乡廉洁文化是腐朽文化的对立面和批判者。腐败现象之所以滋生蔓延,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腐败行为背后有腐朽文化作支撑,腐朽没落的官本位意识、贪图享乐的思想观念、醉生梦死的生活方式等还有着一定的市场。而侨乡廉洁文化以鲜明的态度批判腐朽文化,从根基上摧毁极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观念,在全社会形成以侨乡廉洁为荣的浓厚氛围,给腐败行为造成巨大的社会舆论和社会心理的压力,从而可以有效地遏制腐败现象,达到干部廉洁、政治清明的目的。侨乡廉洁文化建设任重而道远建设侨乡廉洁文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加强对侨乡廉洁文化的研究与宣传。通过侨乡廉洁文化的研究,形成系统的侨乡廉洁文化理论,用以指导侨乡廉洁文化建设的实践,推动侨乡廉洁文化建设良性发展。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还应充分利用大众媒体覆盖面广、群众关注程度高的特点,加强对侨乡廉洁文化的宣传,经常刊发和播出关于侨乡廉洁文化的影视作品和文艺节目,宣传报道侨乡廉洁文化建设的进展、成效、经验和先进典型,在全社会培养廉洁理念、树立廉洁意识、营造廉洁氛围,形成大力推进侨乡廉洁文化建设的社会环境。积极吸收和借鉴古今中外侨乡廉洁文化建设的优秀成果。建设侨乡廉洁文化应善于兼收并蓄。坚持古为今用,充分利用中国历史文化传统和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中的侨乡廉洁文化成果;坚持洋为中用,善于吸收和借鉴国外在侨乡廉洁文化建设方面的有益做法。要建立健全侨乡廉洁文化建设的体制和机制,以制度和规范作保障,特别是建立起与侨乡廉洁文化相适应的社会政治规范和法律规范,使廉洁成为一种习惯、成为一种文化自觉,让侨乡廉洁文化深入到我市的每个方面。

把侨乡廉政文化建设作为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

容,促进全社会形成“以侨为荣、以廉为德”的良好风尚。同时要求全党在加强侨乡廉政建设、严厉惩治腐败分子的同时,进一

步探索有效预防腐败的思路和办法。这表明,在一靠制度、二靠监督的权力制约机制的基础上,在全社会范围内通过教育等途径

加侨乡强廉政文化建设已经成为反腐倡廉的重大任务之一。

结合我市当前开展侨乡廉政文化建设的一些实践与探索,现

就如何推进侨乡廉政文化建设作以探讨。

一、树立正确的侨乡廉政文化理,侨乡廉政文化是人们关于

侨乡廉政的知识、信仰、规范和与之相适应的生活方式及社会评价的总和。它作为一种潜在的力量,为反腐倡廉提供了智力支持、思想保证和舆论氛围。全面推进侨乡廉政文化建设,对于加强城市建设,培养公民崇廉敬侨的思想品质、弘扬整个社会的侨乡廉政文化、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树立正确侨乡廉政文化理念指明了方向。作为社会教育机构,必须确立崇尚科学文化、弘扬传统美德、追求真理先进、激发创新精神的文化建设目标,树立“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思想理念,综合运用思想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等手段,积极倡导廉政文化、奉献文化、守纪文化、礼仪文化等,营造出正气昂扬、清廉文明、和谐发展的舆论氛围,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明辨是非、区分善恶、分清美丑,使廉政文化理念入耳、入脑、入心,成为每一名公民的座右铭。

二、建立良好的社会风尚。好的社会风气能激发和凝聚社会

成员的内在动力,催人奋进。要坚持把侨乡廉政教育作为社会工作的一项长期性、基础性的工作来抓,把思想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与社会公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紧密结合起来,贯穿于社会建设的全过程。

三、营造健康的文化环境。侨乡廉洁种子的生根发芽离不开一个良好的土壤。要使社会侨乡廉政文化产生良好效果,氛围的营造、环境的打造十分重要。一是创设侨乡廉洁的文化环境。要立足廉政,结合社会实际,打破常规,深入挖掘新的侨乡廉洁教育资源,尽力为人民群众的发展提供廉洁宽阔的空间。如开辟侨乡廉政作品专栏,悬挂著名科学家、学者、廉官的画像,著名的治学、治教、反腐倡廉名言警句,书写催人奋进的廉政标语等。二是创设优雅的社会环境。要加强社会的硬件建设,始终保持社会环境的整洁、廉明。如对道路、社区、公寓、文化活动场所以及绿化区要进行统一规划,做到“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时时处处见廉洁。三是创设健康的外部环境。要加强对社会环境的治理,特别是网吧、书吧、影视厅等的治理整顿,切实防止影响公众健康成长的文化扎根驻营。

四、构筑规范的管理机制。建立规范有序的社会管理机制,是维系社会正常秩序、推进侨乡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保证。一是机构全。要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思想政治教育部门、纪检监察部门及相关工作部门各负其责,广大群众共同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同时,要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共青团、工会、妇联等群团组织的优势,通过建立执勤队、监察队等,增强公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约束的能力。二是

制度硬。要把社会侨乡廉政文化建设纳入社会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与社会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相结合,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强化责任分解,严格责任考核和责任追究,确保社会侨乡廉政文化建设与其他工作同步发展,相互促进。三是方法新。要坚持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体现正面引导、反面警示,不断创新社会廉政文化建设的方式方法,促进社会侨乡廉政文化建设的深入和长效。

总之,社会侨乡廉政教育的成败,不仅影响着我党反腐败斗争成绩的巩固,更关系我们国家未来的建设者是否拥有正确、积极、健康的道德观念、法制意识和社会责任。搞好社会侨乡廉政教育是一项长期而任重道远的工作,不可能立竿见影、一蹴而就,它需要全体党员干部和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的共同关注、共同探索和共同努力。

第五篇:浅谈中线移民区域经济发展研究与建议论文

论文关键词:移民安置 经济发展 研究建议

论文摘要:中线移民区域的经济发展需要因地制宜,充分发挥自身比较优势。文章建议库区以柑橘种植和渔业养殖作为农业经济的两大发展方向,还可以充分挖掘区位优势,发展二三产业;建议安置区结合当地具体特点发展蔬菜、水果种植和畜禽养殖,近郊地区可以建设观光农业,城镇化地区可以加强农民技能培训,实现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移民区域要实现已有特色农业的长足发展,关键在于农业产业化和市场保障,并需要特别重视农业知识产权的培育、保护和有效利用。

一、移民区域经济发展的总体战略

南水北调中线移民区域的经济发展需要因地制宜,结合地方具体情况,着重针对当地农业气候资源、土地存量、土质状况、地理区位、交通条件和市场发育程度等因素提出发展的方向和阶段目标。库区、安置区应当充分发挥自身比较优势,强化薄弱环节,挖掘增长潜力,增强创新意识,向广度和深度两个方向培育地方市场,拉动

就业并提升农民消费能力,促进社会经济全面繁荣。

二、中线库区经济发展策略

就中线库区而言,柑橘种植和渔业养殖可以作为农业经济的两大发展方向。库区的柑橘种植已有较大规模,初步形成了沿汉江柑橘带,发展出了独具特色的柑橘经济。但是,库区的柑橘种植尚未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只是作为一个单一的柑橘供应地,因而农户需要独立面对市场供求关系变化带来的价格风险,实际收益并不能获得有效保障。因此,建议库区农户和相关职能部门明确将柑橘生产作为当地特色农业,进一步将其做大做实做强。

渔业养殖是库区充分利用自身水资源优势发展起来的又一特色农业。随着库区水源地建设的深入进行,对水质环境保护的要求会提高,这可能导致渔业养殖成本上升。就未来一个时间段而言,库区渔业生产的关键在于市场保障和销售渠道的通畅,以实现价格基本稳定,保证养殖户稳收增收。

除进一步提升农业发展水平外,库区还可以充分挖掘区位优势,发展二三产业。库区可以结合水源区经济林绿化带和自然保护区的建立,形成融自然和人文景观为一体的独具特色的中线工程水源区生态旅游带,为海内外游客提供观光、度假、疗养、科学考察、探险与科普教育服务,从而开拓出一项新的绿色生态产业。

针对部分库区乡镇邻靠十堰第二汽车制造厂的交通区位优势,当地可以推动建立汽车工业园,集中发展汽车零部件生产和装配工业,逐步建成具有规模效益的“二汽”零部件外包加工生产基地。

三、中线安置区经济发展策略

就中线安置区而言,结合当地具体特点发展蔬菜、水果种植,可以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部分安置区已具备良好的品牌农业基础,农产品特色鲜明、规模较大,有一定知名度。下一阶段建议着重进行形象产品的品牌建设,使农产品技术研究、生产加工、包装销售环环相扣,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提高单位收益。

针对邻近城镇的安置区,发展果蔬种植和畜禽养殖是实现经济发展的一个方向。利用邻近城镇的区位优势,当地可以建设大规模的蔬菜基地和果林基地,还可以培育扶持一批规模化的家畜家禽养殖场,不仅为城区提供农副产品,还能够通过“农超对接”远销外省。此外,近郊安置区可以建设独具特色的近郊农业,大力发展观光农业,在实现收入的多元化同时也促进了服务业的发展,拉动了就业,进而加速了近郊地区的城镇化进程。

对于具备一定城镇性质的安置区,应当结合本地工业情况,有针对性地对移民进行工作岗位培训,使移民有一技之长,能够比较顺利地在本地务工,实现移民农户收入的较大幅度增长。

四、移民区域经济发展小结

对于中线移民区域,要实现已有特色农业的长足发展,关键在于农业产业化和市场保障。移民地区不仅需要争取政府资金的“硬支持”,还要争取并充分利用政策性“软支持”。库区和安置区应当主动在南水北调受益区争取适合自己的对口合作项目,引进具有一定规模实力的农产品加工企业,进行有发展前景和能够实现双赢的招商。不仅要将企业引进,更要实现企业在当地的发展,将其培育成为地方龙头企业,政策上可以考虑在初期给予一定财政扶持。通过农产品深加工,促进产品多样化,提高附加值,实现产业链的延伸扩展,最终发展为地方经济的支柱产业。

同时,移民区域要争取在受益区获得市场保障,受益区可以针对移民区的农副产品、工业品建立市场准入机制。具体而言,可以建立“农超对接”的销售模式,库区和安置区的优质农产品、加工制成品可以通过与受益区建立的市场平台进入受益区,经过具体的销售渠道直接进入大中超市,实现无缝对接。

最后,在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需要特别重视农业知识产权的培育和保护,加大科技种植的普及,积极推广优良品种,将移民区已有的农业技术和生产经验由移出区带入移入区,进而实现库区和安置区经济发展的双赢。

参考文献:

1、曾德国.三峡库区农村移民安稳致富的现状与对策探讨[J].农业经济,2007(6).2、颜帮全,蒲晓东.三峡库区农村移民城镇化对策研究[J].农村经济,2005(1).3、廖蔚.当前水库移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框架研究[J].财政研究,2004(12).4、罗凌云,风笑天.三峡农村移民经济生产的适应性[J].调研世界,2001(4).

下载国际移民与侨乡研究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国际移民与侨乡研究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5年国际人才蓝皮书《中国国际移民报告》

    2015年国际人才蓝皮书《中国国际移民报告》发布 报告精读 | 中国国际移民报告(2015) 2015年06月16日 13:41 来源:中国皮书网 1. 国际移民呈现相对集中的特征,亚洲人是国际移民......

    新西兰创业移民翻译语国际移民翻译公司

    新西兰创业移民翻译语国际移民翻译公司创业移民是新西兰商业移民的另一个类别,申请人先获得3年的工作签证,到新西兰后建立生意,再转永居,类似澳洲的163签证,要求比投资移民低。申......

    国际收养问题研究

    三、我国涉外收养法律制度的创新 (一)建立病残儿童收养专门程序 残疾儿童在社会中处于弱势地位,很有可能为亲生父母所遗弃。也有的儿童与父母遭遇事故,成为病残孤儿。这些儿童亟......

    国际货物贸易合同研究与分析(最终定稿)

    国际货物贸易合同 卖 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 址:____________ 邮码:____________ 电话:___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____________ 职务:____________ 乙 方:____......

    我国实行农业保险研究与国际农业保险比较研究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课程论文我国实行农业保险研究与国际农业保险比较研究【摘要】本文将以我国江苏省与我国山东省为调查对象,对比调查,研究分析这两个我国较大的农业省的调......

    国际汉语教育研究的现状与拓展

    来源:语言教学与研究 2011年第 4期国际汉语教育研究的现状与拓展赵 金 铭( 北京语言大学对外汉语研究中心)提要:本文总结“十一五”期间国际汉语教育在学科发展、研究领域、标准......

    转载 第四届“中国社会与中国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议程

    [转载] 第四届“中国社会与中国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发信站: 南京大学小百合站 (Thu Oct 25 17:58:48 2012)由南京大学社会学院、上海大学社会学院、南京大学历史学系、哈佛......

    《国际投资问题研究》参考文献

    《国际投资问题研究》参考文献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保罗·克鲁格曼:《国际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