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文人的视野、责任与情怀
中文人的视野、责任与情怀
——在北京大学中文系2012届毕业典礼上的致辞
陈平原
也许你从小就喜欢文学,进入北大中文系,乃如愿以偿;也许你不是第一志愿进来的,一开始有点委屈。但这都没关系——四年乃至十年的熏陶,定能换来你一声“不虚此行”的感叹;而且,在今后漫长的岁月里,你会以曾就读北大中文系为荣、为傲。因为,有些大学乃至院系的好处,不是一眼就能看出来的。追求“惊鸿一瞥”时的“尖叫”,那不是我们的风格。中文系的好看与耐看,必须浸润其间,才能逐渐体会到。
不久前,东京大学荣誉教授、日本学士院会员、著名的中国戏剧史专家田仲一成先生来访,交谈中,提及一趣事。当初他本科读的是东大法学部,研究生才转为中国文学研究;很多人认为他明珠暗投,是头脑进了水。五十多年过去了,当年法学部的同学毕业后当官,风光了一阵子,如今全都退休在家,无所事事。只有他,今年满八十,还经常受邀演讲,兴致勃勃地东奔西跑。说起年轻时的固执己见,田仲先生非常得意——这是可以干一辈子的活,而且越干越来劲,越老越精彩。所谓“老而弥坚,不坠青云之志”是也。有更多的时间读自己喜欢的书,写自己愿写的文,做自己想做的事,那不是很幸福的事情吗?
我在很多场合发言,从不掩饰对于文史哲、数理化等所谓“长线专业”的偏好。今人喜欢说“专业对口”,往往误将“上大学”理解为“找职业”;很多中国大学也就顺水推舟,将自己降低为“职业培训学校”。在我看来,当下中国,不少热门院系的课程设计过于实用化;很多技术活,上岗前培训三个月足矣,不值得为其耗费四年时光。相反,像中文系的学生,研习语言、文学、古文献,对学生的智商、情感及想象力大有裨益。走出校门,不一定马上派上用场,但学了不会白学,终归会有用的。中文系出身的人,常被贬抑为“万金油”——从政、经商、文学、艺术,似乎无所不能;如果做出惊天动地的大成绩,又似乎与专业训练无关。可这没什么好嘲笑的。中文系的基本训练,本来就是为你的一生打底子,促成你日后的天马行空,逸兴遄飞。有人问我,中文系的毕业生有何特长?我说:聪明、博雅、视野开阔,能读书,有修养,善表达,这还不够吗?当然,念博士,走专家之路,那是另一回事。
在一个“金钱当道”的时代,要学会大声说出我们的好处。去年春天,为了劝说中学生报考中文系,我接受了《中国青年报》的专访。这篇访谈,原题为《写给可能的“中文人”》,在《中国青年报》2011年2月28日刊出时,改题为《北大陈平原:将求学与致富挂钩是对大学的误解/选专业别为虚名所累,要考虑自己的性格与才情》。这么一改,主旨是明确了,可文章缺了点韵味。想当初,谢冕老师听说我要去报纸上做“招生广告”,直表扬我“很伟大”。接着,给我讲了个相当无奈的故事:老朋友的孩子考大学,征求他意见,他回答得干脆利落:孩子够不够聪明?若聪明,首选北大中文系。结果呢,人家笑他迂阔,“不知今夕何夕”。
我欣赏谢老师的坦率与执着,也认同他的基本判断;只是时代不同了,我将发言姿态尽可能降低。当被问及人文学科不再占据舞台中心,有心就读中文系的学生该如何自处时,我的答复是:所谓“占据舞台中心”,指的是比较能吸引公众目光,如此而已,不含价值评判。上世纪90年代,商品经济大潮兴起后,人文学就不如社会科学吃香了。体现在大学招生中,以文科考生为例,80年代首选“中文”,如今则首选“经管”。变化的原因,不是知识类型,也不是师资水平,而是毕业生的薪水。这是整个社会需求及工作性质决定的,没什么好抱怨。
关键是个人志趣。切忌盲目追求“热门专业”,因那不见得适合你的性格与才情,而且,今天热门明天冷门,不是你能预料的。很高兴诸位目光敏锐,志向远大,正确地选择了北大中文系,很好地兼及了个人兴趣与就业前景。
如今,诸位已完成学业,即将走出校园。此时此刻,你们必定对未来充满憧憬,但也请稍为“顾盼”一下前后与左右:想想你的同学,想想你的老师,想想你的校园,想想你埋藏在燕园的青春记忆。很可能,因学业紧张或感情纠葛,你有过不太顺心的日子;也很可能,你对校方的管理以及老师的授课不太满意。但,这一切都过去了。为了轻装上阵,建议你将“羡慕嫉妒恨”全都埋葬在未名湖边,贴上封条。十年后,你自己来启封,并细细品鉴,那是很有意思的事。
各位,十年后归来,中文系的老师们,绝不会检查你是否腰缠千万。生活上过得去,精神上很充实,学术上有成绩,那是我们对于学生的期盼。是否发财,不应该是大学衡量学生成功与否的标准;起码,在中文系教授眼中,“贫穷”并不一定“意味着耻辱和失败”。再说开去,若你一夜暴富,钱财来路不明,你想捐献,我们都不敢要。
请各位记得,在校时,你我是师生;毕业后,你我就是朋友——如果可以成为朋友的话。传统中国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说法,无论对于学生还是老师,这古训都太可怕了,乃生命中无法承受之“重”。在我看来,所谓辈分高低,只是过眼云烟。三百年后,若真的有幸被提及,除非是专门研究或铁杆粉丝,谁能分辨哪个是学生哪个是老师?最可能的提法是:他们是北大中文系的系友。
在大学当老师,有一个好处,每年一次参加毕业典礼,随着毕业生放飞自己的梦想。有幸在毕业典礼上致辞,既需激励学生,也该警醒老师——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怎么办?“前浪”不该过早停下脚步,还得尽量往前赶。在这个意义上,这毕业典礼,既属于朝气蓬勃的毕业生,也属于自强不息的指导教授。
但愿如此。
第二篇:一、师德情怀与教育责任
一、师德情怀与教育责任
无悔的选择
通榆七中 李 丽
教师,多么神圣的字眼,教师,令人神往的职业,教师,会让人倾尽自己的所有,在每天都有无限的期盼和追求,一但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就会终身无悔。
我1998年毕业于通化师范学院思想政治系,获得学士学位,于同年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并在2003年开始兼任班主任工作。2006年入党,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
初为教师,我无比兴奋与自豪,怀揣着希望与梦想走上了神圣的讲台,可是事实是严酷的,我的第一节课居然没有完成教学任务。当时,我有些灰心,怀疑自己大概不是当老师的料,同组的老教师了解到这一情况后,鼓励我,帮助我分析,使我找到了失败的原因,重新获得了自信,我也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边向老教师学习,并加强了理论学习认真听课琢磨,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力求知识准,语言简炼、清晰,在我自己的努力下,于同年底在学校举办的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中获得了二等奖。随着新课改的开展及深入,我更是不断加强业务学习,注重学生生活实际的积累,理论生活化,让学生切身体会到了思想政治学科的魄力所在,学生们喜欢我更喜欢的的课,成绩突飞猛进,在2006年中考中,满分率达到三分之一,平均分居全县之首,但这些我想只是开始,我还应有人生的更高层次的追求,业务上我精益求精,2009年中考,我又再创佳绩。但总觉得缺少什么,于时,我毅然主动承担起了人家都不愿意做的班主任工作,及时向党组织汇报工作,向党组织靠拢。我要以苦为甜,以奉献为乐。
“简单爱孩子,母鸡也会这样做,但要善于教育他们,这的确是件伟大的公共事业”,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要身体力行,成为学生成长途中的最可效仿的榜样。要求学生每天6:50到校,我克服孩子小,从未走在学生的后面,记得2004年的夏天,我们班参加挖沟任务。任务脏而重,望着恶臭扑鼻的脏水沟,有的同学站沟边,有的用手捂着鼻子,劳动效果特别的差,这时候我完全可以选择批评的方式,说些冠冕堂皇的话,学生也未必不敢不听,但如果这样,在学生心目中会是怎样的一个形象呢?于是我挽起裤腿,拿过学生手中的工具,扑通一声就跳下了水沟,学生先是楞了下,接着就接二连三的往沟里跳„„不到一个小时,一条水沟就畅通无阻了。
师爱更胜于父母之爱。在2006年春天,我迎来了我人生的重大转折,我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作为党员我要更加努力工作,而此时正是03界学生中考前夕,班中住宿的女生乔旭突然提出 不念了,我很吃惊,这个一直很努力的学生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我通过与她攀谈,才获知她有慢性肠炎,上课控制不住,有时会放屁,附近的同学都笑话她,我开导她,并领她到一位老中医处看病,大夫说得吃中药能去根,可困难又出现了,谁为她煎药,我想了一下,你相信老师的话,我为你煎药,你每天来老师这里吃药就行了。这样坚持了半个月,她的病有了好转,心情也舒畅了,打消了辍学的念头。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也越来越多的影响着初中学生,有的甚至痴迷网络游戏,上届我班中的田宏佳,就是一个网迷,父母没办法,眼看着他一天天削瘦,成绩直线下降,我也是很着急,怎么办?来硬、来横,只会使他逆反,于是我在他面前特意地请教电脑知识,使他开始亲近我,并愿意教我,在这期间,我加以引导,什么网络有益学习,什么是有害的,使他终于迷途知返,又安心学习了,在2006年中考中,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一中,当入学通知书下来后,他和妈妈特意来看我,他妈妈激动地说:“李老师,你的理解、包容,挽救了我的孩子。你不仅是孩子的老师,更是孩子第二个妈妈。”
早恋,是当今中学生最常见的问题之一,也是妨碍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2009年毕业班的一名女同学前半年出现了早恋问题,成绩突然下降。我没有采用管、卡、压的方法来解决,而是针对她的心理、生理特点,采用积极的引导方式,化消极为积极因素,把她的爱的情感转移到爱学习上来。我总是委婉的对学生说“有这样的感情那是因为你到了这样的年龄,老师觉得很正常,但是现在你最重要的任务是学习,要分清主次,如果因为这件事影响了学业,你的明天可能没有别人的灿烂,你愿意拿自己的一生做赌注吗?”就这样,经过我的多次耐心教育,终于使她摆脱了内心的骚动,解开了情感的疙瘩,最终以高出录取线二十多分的成绩择优考入一中。作为教师,不仅要注重自身的道德修养,更要培养品学兼优的学生,父母无德无以服子女,教师无德,无以服学生,学生无德,又何以能成栋梁?在2006年毕业班中的王昊,刚上初中时,可以说非常不愿意帮助同学,而且也不关心班级,更别说做班干部了,他认为那样会影响自己的学习,我看出这是一个孤僻自私的孩子,针对他的情况,我先尝试着与他谈心,用我自己的行动去启发他,他有了触动,特别是一次他生病了,他的功课也落下了,我让班中的课代表给他补课,使他体会到了班集体的温暖,经过一年半的感化,王昊变了,变得爱说话了,也团结同学了,并主动为老师分担班级的工作,而且个人成绩也突飞猛进,原先年级50几名一跃前5名,并在2006年中考时以全校第一的好成绩升入一中。
2007年,我又接了一个合班,这又给我带来了新的挑战,我利用女性的优势,像妈妈一样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班级由乱转变为团结向上的集体,学习成绩也稳步上升。尤其是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活动中,我作为一名党员身体力行,在09年的中考中再创佳绩,我班升入高中的学生达90%以上,重点高中人数达20%.2009年,学校开始寄宿制管理,这样,我的班上就有15名在校住宿的学生,我的责任就更大了,不仅关心他们的学习,更要关心他们的还是生活,2009年11月,随毅突然肚子疼,我急忙带他去医院,初步诊断为急性阑尾炎,当他家长赶来时,他已经住上院;2010年冬天,天特别冷,班上的周海天突然发高烧,家长又不能及时赶来,我带他去打了针,烧退了,事后他家长特别感动。这样的事太多了,但我觉得值。
我是女儿,我是妻子,我是妈妈,我更是一名人民教师,我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也就选择了幸福与奉献,我要在这教育的热土上,永不停息地追求,用我的实际行动证明 我自己无悔的青春、无悔的选择。
西藏教师宋玉刚:为藏区学生打开一扇窗
——记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墨竹工卡县日多乡中心小学教师宋玉刚
个人档案
●出生年月:1975年8月 任教学科:语文、英语、计算机
●毕业学校:拉萨市师范专科学校,后参加全国自学考试取得专科学历,并取得西藏民族学院函授本科学历
●从教地点:拉萨市墨竹工卡县日多乡中心小学
●任教经历:1997年9月—1998年9月在嘎岗小学任教
1998年9月至今在日多乡中心小学任教
人生箴言
我喜欢这个只有两千多人的乡,即使有机会调走我也不想走,我只是希望能尽自己的一份力量让学生的成绩能越来越好。
同事评价
宋玉刚老师对学生特别关心,他几乎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放在了教学上。——墨竹工卡县教育体育局教研室 郭顺勤
学生评价
宋老师就像爸爸一样,不光在学习上帮助我,还给我买衣服、鞋和学习用品,在生活上也对我特别照顾。——日多乡中心小学学生 土旦加措
日多寺所在的那座山上,一条条经幡横亘在两个山头之间,迎着山风飘舞。山脚下,日多河昼夜不停潺潺地流动着,汇入拉萨河。日多乡中心小学就坐落在这令人心旷神怡的美景之中。
戴着“值班员”袖标的宋玉刚老师刚刚完成校园的巡查,正在电教室里忙着整理材料,帮其他老师打印论文。他专注地忙碌着,这个电教室是他最喜欢的地方,也是最耗费他心血的地方。
故事就从这里讲起。“我就是想把学校的远程教育搞好”
宋玉刚1998年从离墨竹工卡县城不远的嘎岗小学调过来时,日多乡中心小学压根儿没有什么电教室。那时候,学校里甚至连电都不通,学生们了解外面世界的唯一渠道就是老师在课堂上的讲授。课本里描述的别样生活在他们看来都格外新奇。
2001年,宋玉刚通过全国自学考试考入南京晓庄学院开设的西藏大专函授班,两年的学习经历让他受益匪浅。2003年,正赶上教育部“李嘉诚基金会西部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项目在西藏启动,在南京学习期间掌握了一些计算机技术,又对这方面特别感兴趣的宋玉刚,理所当然地被学校指派负责电教工作。电教室就是在那时候从无到有地建立起来了。
也是从那时起,宋玉刚的生活开始忙碌起来。接受完培训,宋玉刚开始了自己的不断钻研和琢磨。“我刚接触这些时,真是什么都不懂。”于是,除了上课,宋玉刚几乎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远程教育技术上,接收内地各省市特级教师的优质课程,对相关的学习内容进行分类、下载、刻录。
除了电教室里的信息接收设备和几台电脑外,每个教室也都配备了电视机和投影仪。“当时还没有进行农网改建,我们这里还不通电,只能靠太阳能发电设备供应教学楼的用电。”宋玉刚回想起当时的艰苦条件感慨不已,“发的电没有办法支持所有教室同时打开电视机,只能把两个班的学生并在一起。”天黑以后没有电了,他就点着蜡烛在宿舍里看书继续学习理论知识,“那时候真是有点儿着魔的状态,就是想把学校的远程教育搞好。”
着了魔的宋玉刚将自己的劳动成果与所有老师共享,教会他们如何利用远程教育资源提升自己的教学效果。学生们也对这些“高科技”充满好奇,每天通过教室里的电视看新闻,让他们增长了不少见识,相互之间讨论的话题也多了起来。在一个老师和学生都是藏族人的学校里,宋玉刚作为唯一的一名汉族老师,想尽一切办法为学生们提供学习使用汉语的环境,他的良苦用心也得到了学生们的响应。在他的课堂上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场景——一屋子的学生兴奋地指着电视屏幕七嘴八舌地说道:
“老师,我知道他们在说什么。”
“老师,这句话的意思是这样的吧?”
宋玉刚从来不会主动告诉学生哪句话的意思,而是让他们通过各种情景再现,自己揣摩,慢慢培养语感,这样的教学方式效果也出奇得好。
经过宋玉刚的努力,日多乡中心小学的远程教育渐渐地在整个西藏自治区都小有名气了,学校也被评为“远程资源教育示范学校”、“国家远程资源教育示范点”,慕名而来接受培训的老师络绎不绝。
“希望每个孩子都能通过知识改变命运”
日多乡中心小学共有168名学生,一到六年级各有一个班,宋玉刚负责语文、英语、计算机课的教学。由于日多乡属于牧区,牧民放牧都很分散,每年新生入学前,宋玉刚都要利用暑假时间和乡里的统计员一起到各个村子去发开学通知。如果家长们不主动前来登记,宋玉刚还会走很远的路去孩子家里做工作。“总之,不能丢掉一个孩子,我只希望他们都能来到学校接受教育,通过知识改变命运。”
以前经常有家长借口孩子病了,接回家后就再也不送过来了,很多孩子小学毕业就又回家放牧去了。如今,小学新生100%的入学率让他十分欣慰,更让他有成就感的是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继续读中学。十几年来,宋玉刚教过的学生里已经出了七八个大学生。去年还有一名藏族女学生考到南京医科大学去学医,专程过来给他报喜。
宋玉刚是学校里唯一的一名汉族老师,而学生全都是藏族孩子。刚来学校的时候,宋玉刚一句藏语都不会说,而孩子们也压根儿听不懂汉语。宋玉刚用了整整三年的时间,终于能够流利地使用藏语了。他不但向汉语说得比较好的藏族同事学习,还主动向学生请教。在这一过程中,他也不忘激发学生说汉语、学汉语的热情,跟他们学一句藏语的同时也教给他们一句汉语,老师学生互相学习,没多久,宋玉刚就和学生们打成一片了。
淳朴的学生们不懂得用语言去表达自己对老师的喜爱,他们总会从家里带来一些自己家做的奶渣、酸奶,一股脑儿塞到宋玉刚手里,然后就害羞地跑掉。
“对家人我亏欠得太多”
在日多乡中心小学的这些年里,宋玉刚不仅收获了诸多荣誉和学生老师的敬重,更收获了一份甜蜜的爱情。
宋玉刚的妻子德吉措姆也是这所学校的老师。他们初识的场景,宋玉刚至今都记忆犹新:“她刚到学校的那天,正好后面的山上起火了,所有男老师都扛着铁锹,端着脸盆灭火去了。”宋玉刚说当他灰头土脸地回到学校时,一眼就看见了这个漂亮的新同事。
后来,宋玉刚对措姆老师格外关照,冬天时会叫她到自己的宿舍里烤火取暖,发现她的煤气用完了,就烧好开水送过去。一来二去,两人的感情也逐渐升华。如今,他们的小女儿已经1岁零4个月了,藏族名字叫德吉白珍,留在拉萨由措姆的妈妈照看,他们每两周回去看望一次。平日里,宋玉刚时常会拿起女儿的照片摩挲着,就好像抚摸着女儿嫩滑的小脸。前不久,小白珍由于重感冒导致肺部感染,高烧39.4℃,老太太在医院里急得直哭,可宋玉刚当时正忙着毕业班整班移交的工作,根本抽不开身。一想到女儿承受的痛苦,宋玉刚心里就特别难受:“我得承认,对于家人我亏欠得太多。”
老家在河南郑州的宋玉刚是一名“藏二代”。宋玉刚的父亲当年跟随18军修筑青藏公路来到西藏,后来就留在了这里。2000年,父母回到家乡养老,而宋玉刚也只有在南京学习的那两年陪父母过过春节,其余时间从来没有回去过。母亲总会在电话里抱怨。
宋玉刚没有办法跟父母解释,自己既要当班主任负责整个班级的教学任务,又要下功夫钻研远程教育方面的技术,不光为老师们进行培训,也要为乡里的农牧民提供培训,他同时还兼任学校的法制副校长,为学生进行法制、德育、安全教育。他真是太忙了。
宋玉刚说春节时他打算带着妻子女儿一起回家探望父母,“终于不用再害怕听到电话里的那句‘你们什么时候回来呀?’”宋玉刚憧憬着全家团圆的情景。
按照规定,在高海拔艰苦地区工作5年就可以申请调动到条件相对好一些的地区。然而,宋玉刚在这里一待就是15年,其间县教育体育局负责远程教育的领导看他工作成绩突出,想要把他调到县里来工作,却被宋玉刚拒绝了:“我喜欢这里,喜欢这份工作,看着学生们一天天不断进步,这种成就感是什么样的待遇都无法取代的。”
(责编:南卡
第三篇:关于中国文人的爱国主义情怀
中国文人的爱国主义情怀
学院:
班级:
姓名:
学号:
关于中国文人的爱国主义情怀
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它具有自己的文化、历史和精神,在历史长河中,有不同时代的文化在交汇融合,彼此间擦出火花而使文化得到升华。其中,爱国主义一直贯穿在这条长河中,在不少的文人作品中,都可找到他们的爱国情怀,可见爱国主义的情怀已经深深地蒂固在文人的心里。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是战国时期著名诗人屈原的名篇《离骚》里面的名句,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的大夫,但是由于他反对楚怀王和秦国签下的盟约而被楚怀王逐出,从此开始了他的流放生活,但是屈原还是时刻关心自己国家的情况。当秦国大将白起把楚国灭了后,屈原感到失望难过,于是投江自杀。他的《离骚》就是一篇爱国长诗,他把对楚国的忧愁和自己的怨愤都写了进去,希望楚怀王要看清时势、是非分明,不要和秦国签订盟约,但是楚怀王却不听屈原的劝告,最终导致了楚国的灭亡。屈原是一个浪漫主义的诗人,他没办法阻止楚怀王的做法,但是他却不希望自己的国家受到秦国的侵略,于是他只能通过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把爱国的情怀寄托在文字上,而这也是他唯一能做的事。
文人并不像武将那样上战场保家卫国和敌人厮杀,他们能做的就是用自己的文字表达自己对国家的情怀,他们只能向君主提出自己建议,为国家的安全繁荣出谋划策。他们并不像武将那样,可以随时有机会上战场,就算不能当将领,也能为国家出一份力,但文人却不一样,因此当他们不能被重用就会郁郁寡欢,只能把自己的想法写在纸上。
南宋诗人陆游就是一位不得志的爱国诗人,在他至死的那一刻也不忘国家的统一,于是写下了不朽的诗句“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这首《示儿》诗是他生命终点所爆发出的爱国火花,也可看做他一生爱国思想及诗作的总结。因为当时秦桧当道,导致了陆游不能施展自己的才能。陆游一生坚持抗金主张,虽多次遭受投降派的打击,但爱国之志始终不渝,死时还念念不忘国家的统一,他写的诗题材极为广泛,内容丰富,其中表现报国抗金的作品,最能反映那个时代的精神。在不得志的时候,他也是把自己的爱国情怀寄托在诗词上,而且也只能通过这种方式来表达自己情感。
中国近代资产阶级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维新志士谭嗣同因为主张变法救国失败而引致判死刑,在临死前写下了“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豪迈诗句。在清朝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后,谭嗣同认为清朝应该学习国外的先进思想文化,但是腐败的清政府并没有正视这些问题,因此主张变法使国家强大起来,但是由于变法失败而导致了清政府的逮捕,临终时还大声说:“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充分表现了一位爱国志士舍身报国的英雄气概。
爱国,一个古老而永恒的话题。自从国家诞生以来,它便被很传统地写进了人类的文明史。印度诗人泰戈尔说:“当我对祖国的热爱一旦变得无比明显的时候,那我怎么也躲避不了。它会使我为之献出我的财富和生命,我的血液和骨髓,我的天空和光明,即我的一切的一切。”文人虽然没有在战场上拼杀,但是他们也有一份热血,像鲁迅先生《自题小像》这首诗上的“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虽然自己不能和侵略者进行厮斗,但是也有无惧死亡的精神,以文笔来唤醒国人应该自强起来,勇敢反抗外敌的侵略。鲁迅的作品中都有不少的人物角色,他把目光集中到社会最底层,描写这些底层人民的日常生活状况和精神状况。这些人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最需要周围人的同情和怜悯、关心和爱护,但在缺乏真诚爱心的当时的中国社会中,人们给予他们的却是侮辱和歧视、冷漠和冷酷,他希望通过文字来唤醒国人要团结自强。同时他的作品中还揭露了当时的另一个社会状况,一个封建的、充满动荡的社会,他希望国人的思想能得到解放,因此,他在当时的社会环境里充当了一位思想家的角色,想通过自己的文墨来洗涤人们的心灵。
中华民族的文人以自己的文墨书写了自己对国家的那份爱国情怀,他们用激昂的文字表达自己的心情,他们是伟大的,把自己的爱国情怀记录在历史上,让他们的思想随着历史的流水传承到每一代中华儿女身上。
第四篇:《师德情怀与教育责任》研修笔记
《师德情怀与教育责任》研修笔记
《师德情怀与教育责任》的学习,我认为很有必要,尤其是在当前社会转型时期,小李老师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教师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行为规范,甚至一言一行,对学生都会起典范作用,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健康成长。教育工作不应是为教书而教书,更要以人为本、教师育人,学生把几年、十几年的生命时间交给学校、交给教师,学校、教师就有责任去珍惜别人的生命,浪费别人的生命时间就是罪过,改善教书育人的软硬环境、净化教育风气,很有必要,希望通过这次《师德情怀与教育责任》的学习,促进和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更好发展,使我们的学校都能成为培养人材的基地,我们的教师都成为人民群众满意的合格教师
第五篇:历史与现实视野中的依法治国
历史与现实视野中的依法治国
于志刚 《光明日报》(2014年10月22日02 版)
编者按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一年后,世界的目光再次聚焦北京。10月20日至23日举行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将专题讨论依法治国问题。依法治国的历史经验是什么?现实意义在哪里?又将如何提升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本报特开辟“依法治国系列谈”专栏,纳专家建言,听百姓心声,共同迎接“法治中国”的到来。
正在召开的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是我们党历史上首次在中央全会上专题研究依法治国议题,因此备受瞩目。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对历史教训的反思。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进行了一系列法制建设:开国大典前夕的《共同纲领》将革命胜利成果和新中国成立后的大政方针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1954年宪法则全面规定了人民享有的各项权利,等等。然而,我国此后在治理国家的道路上走了很多弯路,在一段时间付出了惨重代价。在对历史教训的反思和总结中,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十六字方针。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对历史和现实经验的总结与凝练。我国改革首先是从经济体制改革开始的,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没有完善的法律制度,就没有有序的市场秩序。1997年召开的党的十五大确立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这既是对改革路线的延续,也是国家治理方式的重大转变,中国在初步实现了从“无法之治”到“有法之治”的基础上,开始进入到从“静态法制”到“动态法治”的转变中。2002年召开的党的十六大将“依法治国方略得到全面落实”列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
党的十七大提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再次体现了党的治国理政理念质的提升,由此,法治成为治国理政的基本理念和方式。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可以说,从“依法治国”到“法治中国”,从“法治国家”到“法治政府、法治社会”,我们党在长期的探索过程中对“依法治国”内涵的认识更加深刻。
法治是推进改革最稳定、最有效的保障力量,因此是中国未来深化改革的核心内容。如何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构想,如何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如何形成现代国家治理方式等,恐怕都需要全面统筹和规划。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能否最终固定下来,要看法治改革的成败,两个一百年宏伟蓝图能否实现,也要看法治改革的成败。法治改革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也关系到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法治国家,将夯实我们党的执政基础,提升党的执政能力。
(作者为中国政法大学教授)
法治改 革的成败。法治改革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也关系到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法治国家,将夯 实我们党的执政基础,提升党的执政能力。(作者为中国政法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