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风水沟老公营子煤矿的发展与存在的问题
姓名:孙佳琪 学号:201206104004 专业:2012级化学班
风水沟老公营子煤矿的发展与存在的问题
摘 要: 描述了风水沟老公营子煤矿煤炭工业这个庞大的产业部门的全貌,介绍了其演变及前景。包括煤炭资源、煤炭生产、选煤和煤矿建设,该文介绍了煤的特点及发展情况,针对当前煤生产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原因分析,并就此提出了今后发展的建议。
关建词: 煤的历史 矿井开采 煤的发展 洗选煤 洁净煤技术 安全与管理
正文: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国和消费国。1999年,中国生产原煤1045M t,占世界煤炭总产量的24.3%[1],占中国一次能源总产量的68.2%,占一次能源总消费量的67.1%[2]我国77%的发电能源、65%的化工原料、45%的民用商品能源是由煤炭提供的。煤炭和相关行业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建立在国产能源基础上,煤炭占全国常规能源探明储量的90%以上[3]。因此,在今后的相当长时期内,煤炭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仍将占重要地位。而风水沟镇老公营子煤矿的煤的产量与技术也是不容小觑。一.煤的历史
煤是重要的能源。我国是世界上发现与使用煤最早的国家,有悠久的历史。元代时,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在中国看到用煤作燃料,感到很惊奇。在他的《游记》中说,中国“有一种黑石,采自山中,如同脉络,燃烧与薪无异,其火候较薪为优,盖若夜燃火,次晨不息。其质优良,致使全境不燃他物”。[4]这时我国用煤作燃料已有 1000 多年的历史了,而马可·波罗却像对一种新事物一样惊叹不已。根据考古发现,煤的发现可以上溯至新石器时代,遗址经碳十四测定年代距今约 6000 年。我国开采并以煤为燃料始于西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煤的开采和使用更加普遍。燃煤冶铁的技术已经传到了西域。北宋时,全国范围大规模开采与普遍使用燃煤。二.矿井开采
风水沟老公营子煤矿煤炭生产以矿井开采为主, 1998年矿井产量占总产量的96.7%。1999年,国有重点煤矿共有595个矿井,其中年产能力900kt以上的231个、900~300kt的161个,小于300kt的203个, 1999年产量分别占总产量的75.6%, 14.1%和8.0%。其拥有一批高度机械化的现代化大型矿井,有11个矿井年产原煤超过4M t,产原煤5.107M t,全员效率达41.5t/工。该矿2000年的目标是年产8.4M t,职工365人,全员效率83t/工,达到世界先进水平[5]。三.煤的发展
(一).洁净煤技术
《CCT 纲要》发布的 10 多年来,这里的 C C T[6]总体进步及其产业化发展,已经基本形成了 6 大重要领域和 22 项主要技术。6 大主要领域是:
1.原煤清洁加工领域。包括: 洗选煤技术、型煤和配煤技术、喷吹煤技术以及水煤技术。
2.煤炭转化领域。包括: 煤炭液化技术、煤炭气化技术、煤化工及多联产技术、燃料电池技术;3.煤炭资源综合开发领域。主要是煤层气技术。包括: 地面井上采气技术、井下采气技术、以及煤层气运输配送技术;4.煤炭高效燃烧及发电领域。包括: 高压循环流化床技术(C F B C)、增压循环联合发电技术(PFBC)、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技术(IGCC)、超临界发电技术(SC)、超超临界发电技术(USC)。
5.煤炭燃烧中的污染控制领域。包括: 烟气净化技术(脱硫、脱氮)和 CO2捕集、封存和再利用技术。
6.煤炭开采利用后的废弃物再利用领域。[7]包括: 煤矸石再利用技术、中煤再利用技术及电厂粉煤灰再利用技术。(二).原煤洗选技术及产业化
这里的原煤洗选以跳汰、重介质和浮选 3 种基本工艺为主体,产能及产量已占到全国洗选煤产品产量的 60 % 左右。其中跳汰工艺的产能及产量占到近33%,重介质工艺的产能及产量占到 26%,浮选工艺的产能及产量占到 1 0 %。同时,基本实现了各类洗选工艺设备的自主研发和制造,并进入了高端工艺设备的研发制造领域。原煤清洁加工技术及产业在产能产量及设备制造两大领域获得齐头并进的发展。[10]
(三).安全与管理
在安全管理方面,负责人要求工人们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方针,坚决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法》、《煤矿安全规程》、《安全操作规程》、《安全作业规程》等法律法规[8],正确处理了安全、生产、效益之间的关系。并在煤矿内部设立了足额的安全专项费用,加大瓦斯治理力度,年抽放瓦斯 210.9 万立方米[9]。同时,严抓“一通三防”管理,严格落实干部下井带班制度,扎实开展安全专项治理活动,杜绝了瓦斯煤尘事故。此外,在采矿区设置了安全监控室,事关安全的每一项数据都会即时出现在电脑屏幕上,确保了每一名矿工的生命安全。将信息化纳入安全管理,并转化成长效管理机制,使开采煤的安全管理变得“有据可依”。
郎咸平在《整合》一书中提出:“中国企业不是不能做大做强,而是中国企业只要做大做强,成本就很可能失控,而造成企业后续经营困境。企业做大的原则是在做大的过程中必须精益求精,控制成本,否则很难做强[10]。”在成本管理方面,负责人推行了“模拟市场核算”,实现全方位、全过程的成本管理,将生产成本量化细化到区队,分解到岗位和个人,这样不但实现了企业向管理要效益的目标,同时职工的成本节约意识也日渐提高。
与此同时,在质量管理和财务管理方面也都进行了创新与完善,这样开采煤内部就逐步形成了一整套现代化企业管理机制,使企业管理工作迈向了规范化和科学化的轨道,满足了市场经济对企业管理的要求。四.问题与建议
(一).工业型煤的推广应用应明确归口管理部门,采取与推广民用型煤相类似的措施,制订发展工业中国煤炭型煤的规划和各项政策,开辟和疏通资金渠道以及加强推广应用的宏观管理等,以调动部门、地方、企业等方面的积极因素,使型煤有计划、有步骤地加快发展。(二).多方筹资,加大资金投入。对建立工业型煤厂,应从政策和资金上给予扶持和鼓励。资金来源可采取多种途径的筹集方式,如国家财政拨款,地方和企业集资以及利用一部分排污罚款等,还要给予低息贷款等优惠的政策。为了加快工业型煤的推广应用,国家应建立工业型煤发展基金,在国家技改和基建投资中应设立工业型煤专项资金。(三).要严格贯彻《大气污染防治法》及排污收费制度,要制订一些法规细则,限制炉窑原煤散烧,对烧原煤造成的污染,坚持收排污费[11]。
(四).依靠科学进步,推动工业型煤的发展。要继续加强型煤技术的开发研究,并将“七五”、“八五”取得的科技成果尽快地推广应用,已建立的3个型煤示范厂,要迅速投入正常生产,发挥示范作用。六.结语
煤炭在很长时间内仍是我国所依赖的一次能源。能否高效洁净地开发和利用丰富的煤炭资源,已成为解决能源持续的战略课题。为此走洗选加工之路,发展煤炭深加工技术,发展依托环保,面向市场,生产洁净煤炭是煤炭企业的必经之路,对环境保护和实现我国煤炭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七.参考文献
[1] BP Amoco.Statistical Review of W orld Ener-gy.June 2000 [2] 国家统计局
[3] Department of Resources Conservation and Com-prehensive U tilization, SETC.China Energy Annual Review1997 [4] 煤炭信息研究院.煤炭信息, 2000年,No.14 [5] 潘伟尔.1999年煤炭经济运行评价.中国煤炭 2000,No.2 [6] 煤炭信息研究院.煤炭信息, 2000年,No.14 [7] 叶大武,中国选煤现状及发展战略.中国煤炭,2000,No.1.20~22 [8] 洪伯潜.特殊凿井技术在我国的发展与前景.中国煤炭, 2000,No.4, 5~8 [9] 国家煤炭工业局
[10] 雷灵攻.空气重介流化床干法选煤的发展及现状[J]选煤技术,2仪X),(6):53一54.[11] 中国煤炭加工利用协会
第二篇:老公营子煤矿综采工作面调斜方案研究
老公营子煤矿综采工作面调斜方案探讨
孙江
(内蒙古平庄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老公营子煤矿,内蒙古 赤峰 024076)
摘 要:在综采工作面,刮板输送机的稳定性是重中之重。保证管板输送机不上蹿下跳,是综采工作面高产高效的重要前提,同时,刮板输送机的日常管理,也是采煤工作的难点之一。刮板输送机快速向上或向下移动,常常导致安全出口宽度不符合规定、断链等,更有甚者,刮板输送机直接进入煤壁,对正常生产工作造成严重威胁。老公营子煤矿I04(3)综采工作面从S26-S16点开始煤层倾角连续变化,在现场施工中刮板输送机很难控制。本文先建立生产模型,然后通过经验公式计算出生产参数,最终确定三次伪斜调整工作的具体实施方案,确保刮板输送机稳定运行。经生产实践证明,该方案效果明显,保证了刮板输送机的稳定性,为正常生产工作提供了技术保障。
关键词:连续调斜;综采工作面;安全管理;刮板输送机;顶板管理
The Scheme Discussion on Slope Adjustment of Fully Mechanized Coal Face in
Laogongyingzi Coal Mine
Wang Zhong-Ju,Sun Jang(Inner Mongolia PingZhuangAng Goal Group Ltd, Inner Mongolia Chifeng 024076)Abstract: The stability of scraper conveyor is very important in fully mechanized coal face.To ensue the scraper conveyor not moving up or down, is an important prerequisite for high productivity and high efficiency.Meanwhile, the daily management of scraper conveyor also is one of the difficulties in coal mining.The scraper conveyor move up or down fast always leads to chain scission;width of exit is against the regulation;even more the scraper conveyor is into coal wall directly.They all pose serious theats to normal work.The coal seam dip angle in I04(3)fully mechanized coal face of Laogongyingzi coal mine continuous changes from S26-S16.It’s difficult to operate in actual construction.To ensure the stable operation of the scraper conveyor, this paper firstly establishes a production model, then calculates the production parameters through the empirical formula,and ultimately determines concrete implementing scheme of pseudo-inclined adjustment.On the basis of practice production,the scheme
was proved has obvious effects.Scheme makes sure the stability of the scraper conveyor, and supplies technical guarantee for the normal production work.Key Words: consecutive slope adjustment;fully mechanized coal face;safety management;Scraper conveyor;roof control 根据多年煤矿生产的实践表明,回采工作的重点在于对刮板输送机的调控,其直接影响到回采工作是否可以正常、有序的进行。如果刮板输送机不能稳定的控制,必然会导致综采工作面上下安全出口距离不足甚至没有安全出口、转载机搭接困难等,当刮板输送机快速移动时甚至会导致液压支架咬架或者倒架,因此,本文以老公营子煤矿I4(03)工作面回采至回风顺槽S26-S18点为研究对象,对调斜方案进行确定。工作面概况
I04(3)回采工作面,回采区位置位于+256水平南皮带巷西南。运输巷以22勘探线9110号钻孔为界,回风巷以Ⅰ04(2)工作面运输巷为界。平均走向长1281m,平均倾斜长196m。
I04(3)工作面设备有:MG300/700-WD型采煤机;SGZ-764/630型刮板输送机;SZZ764/200型转载机;ZY4600/17/38型液压支架135部。回采工艺分析
2.1 特殊回采阶段说明 现场回采模型如图1所示
S18S24S26S16风巷T17T16T14T12机巷
图1 S26-S16点回采模型
如图1所示,由于风巷、机巷巷道倾角不规律变化造成煤层倾角连续变化,大致分为三个变化阶段,需要对综采工作面进行调角施工,保证刮板输送机稳定。
按照以往工作面回采经验可知,此种情况下刮板输送机较难控制,易于造成机头部或者机尾部过长,更有甚者机头与机尾直接扎入两巷煤璧造成安全出口堵塞。所以应采取合理方案对其进行稳定控制。要对工作面进行调角,进而确保刮板输送机不上蹿下跳,同时合理预控工作面长度,根据综采工作面的长度变化确定增减溜槽和支架的数量。
2.2方案优选
(1)实中心调斜
所谓实中心调斜即将设备调斜的中心点定为刮板输送机机尾或机头部(见图2),进行调斜过程中中心部位不进尺,仅仅作为旋转中心点。正因如此,旋转点处没有推进度,容易
造成顶板反复支撑,特别是针对I4(03)上隅角处压力较大,顶板难于维护,采用此法调斜,需要在旋转点附近煤壁处加强支护甚至补打高规格锚杆或向煤体注入粘合剂,支护工艺复杂。但此法中心点固定,工作面支架始终不出工作面,避免了增加溜槽和支架。
αC1O1αLD1图2 实中心调斜
(2)虚中心调斜
即将刮板输送机旋转的虚中心置于工作面之外的煤璧中,旋转调斜过程分为若干扇形,每一个扇形都保持进尺,尽旋转中心点进尺较少,降低了顶板管理难度。但虚中心调斜调斜难于控制刮板输送机移动到巷道,需要增加支架和溜槽,同时,调角较大时,会使刮板输送机严重上窜,机头部接货困难,调架不及时极易造成挤架事故。刮板输送机上窜过快,使机头1#架上移,造成空顶面积大,须架设迈步抬棚,工艺较为复杂。
(3)实中心与虚中心结合调斜
即采用1:2或者1:3进行对工作面调斜,长短刀隔煤相结合,每个作业循环都至少有一刀煤割通全工作面,保证全工作面均有推进度,割煤循环中短刀为主,不至于令刮板输送机快速移动。此法具备两种方法的优点,调控灵活,调斜过程中,刮板输送机会单方向移动或过快移动,在此过程中,液压支架相应地进行尾梁方向调整,使液压支架方箱式中保持与刮板输送机垂直,避免出现倒架、咬架现象。
AO2αAαBLC2D2RBm1m2m3m1m2m3
图3 虚实中心调斜及及调架示意图
本文研究回采段历经三个调斜过程,工艺变话较频繁,调整角度较大,顶板维护困难,故采用实中心与虚中心结合调斜的方法。本次调斜以风巷机尾端为近旋转中心和旋转中心以保证刮板输送机和转载机的顺利搭接出货,同时制定方案,加强旋转中心处顶板管理。
3调斜方案
3.1调斜参数计算
根据工作面的实际情况,此调斜过程分为三个阶段,首先确定第一阶段工作面回采至(S24-T16)工作面的调斜角度,根据老公营子煤矿优化后的调角超前距离经验公式:
S1.51Ltg
(1)
2式中:S——工作面倾角为时,使刮板输送机稳定的超前距离,(m);
L——工作面长度,(m);
——工作面倾角,(°)。又知:
h510.26
(2)L196式中:h——S26-T17段高差,(m)。sinarcsin0.26
(3)
即=15°,S=39m。伪斜工作面角度为:
sinS390.199 L196arcsin0.199
LS24T216L2S21962392199.8200 =11.48°
式中调斜至S26-T17段工作面长度变化为199.8m。取整数200米。
工作面超前距离为39米,伪斜角度为11.48°时,回采工作面刮板输送机稳定,回采正常。
回采工作面S18-T14、S16-T12段调斜参数和S24-T16调斜过程相同,计算结果如见表1。
表1 三段工作面调斜参数
项目 工作面倾角(°)超前距离(m)伪斜角度(°)工作面长度(m)
S24-T16 15 39 11.48 200
S18-T14 11.48 29.8 8.7 198
S16-T12 6.44 17 5 197 3.2调斜方案的确定
(1)采用采矿学给出的抹刀计算公式虽然可以精确得出具体每次割刀所调整的角度,但是现场实际施工中,受其他因素影响,很难与计算结果一致,造成施工混乱。根据老公营子煤矿的生产经验证明,此次调斜方案采用1:2长短刀割煤进行调整工作面伪斜角度,以工作面超前距离和工作面刮板输送机及支架的稳定性为参考依据,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方案调整,设备有变换可以连续进行调整,设备稳定可以暂时正常回采。
(2)为准备工作面回采至S24-T16段,提前进行伪斜控制。第一刀煤机组由机头通刀割煤至机尾,此时工作面所有支架不进行推溜作业,所有支架带架到位成一排直线,注意找好工作面直线度。机组空刀走行到机头,上滚筒停在12号架位置,12号架70号架推溜,12号全缸推溜至70号逐渐0推进度以保证架子直线度。机组由机头割煤至70号架,机组返回机头,12号架至100号推溜,接近100号架逐渐调整推进度为0,机组返回机头,一个循环结束。
(3)抹刀调斜过程由三部分组成,如图4所示,回采至S24-T16段调斜段,伪斜角逐渐增到11.48°,超前距离逐渐增到大39米,S18-T14、S16-T12段机巷超前距离和伪斜角度由抹刀控制下分别减小,工作面进行回转。在S26-T17调斜完成的基础上,后两个阶段调斜变成反向回转,故在后两个阶段采用2:1长短刀割煤进行调整工作面伪斜角度抹刀方式和上述方案一致,旋转中心不变,减少机头推进度。
O2O2O2O1S2411.48风巷11.488.7O1S188.75O1S16T16机巷T14T12
图4 三阶段调斜过程示意图
4调斜期间的现场安全管理
4.1工作面长度变化管理
三个回采阶段进行过程中,工作面长度随着抹刀的进行不断在196m-200m进行变化见表1,S26-T17段工作面长度由196m变化为200米,应增加两节溜槽,因施工难易度决定液压支架数量不变,当工作面风巷控顶距超过3米时,立即架设“四对八根”π型钢梁,加强上隅角顶板管理,防止冒顶,上下隅角及时进行人工强制放顶,并打好关门柱。当工作面变短,机尾伸出煤壁2m时可回撤一节刮板输送机,直至全部回撤完。
4.2液压支架管理
伴随着抹刀作业的开始,随时关注顶底板变化情况,S26-T17段由于单向抹刀造成刮板输送机上行,每一个割刀循环割通刀时利用侧护板对工作面液压支架进行调整架向1次,工作面采高由最初设计的3.6m降低到3.2m,以便液压支架更好的接顶,及时调架与降低采高相结合避免出现倒架咬架现象。
4.3刮板输送机、桥式转载机安全管理
控制刮板输送机除抹刀外,还与底板介质有关,不同的底板摩擦系数同,所以在调斜过程中根据刮板输送机上下随时调整抹刀方案,当刮板输送机下窜距离过大时应加大对机巷的机巷的进尺,调整抹刀方案1:2变为1:3或者1:4,利用单体支柱对转载机进行调整,保证正常接煤不撒货。在刮板输送机稳定的前提下,尽量不要更改抹刀方案,确保设备稳定。
5总结
为确保回采工作的顺利进行,对工作面进行调角施工,充分考虑回采过程中设备的安全使用,根据制定的方案,对高差连续变化回采段进行调斜工程,最终顺利回采。同时也对老公营子煤矿的回采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采用虚中心与实中心相结合的回采方案并结合老矿调斜经验公式能有效解决老矿回采工作中刮板输送机上蹿下跳这一难题,是对高差连续变化段回采工作的一次尝试。
参考文献
[1]徐永圻.采矿学[M].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3:157-159-9.[8]于锁恩.综采工作面调斜开采 [J].煤炭技术,2006,25(11):17.邮编:024076 电话:*** 邮箱:87198652@qq.com
第三篇:煤矿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煤矿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以大同煤矿集团公司为例
[摘 要]企业文化是企业竞争力的源泉,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驱动力。企业文化可分为物质、行为、制
度、精神四个层面。每个企业都有自身的特点,文化可以相通,但企业的文化建设不能盲目跟风。针对煤矿企业精
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需要运用企业经营战略,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增加企业
凝聚力和向心力,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煤矿企业文化;问题;对策
一、企业文化概述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的长期实践过程
中逐步形成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价值观念、道德规
范、员工素质以及与之相应的行为方式、人文环境的总和。按其结构一般分为四个层次: 物质文化、行为
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
图 1 企业文化结构示意图
物质文化是企业文化的表层部分,主要指由企
业职工创造的产品和各种物质设施等构成的器物文
化。物质文化尽管是企业文化的表层,但往往是企
业经营理念、价值观和员工精神面貌的具体体现,集
中反映着一个企业在社会上的外在形象,是社会对
一个企业的评价和认知的起点。同时,它也是另三
个层次的基础。
处于幔层或浅层的行为文化,是指企业员工在生产经营、学习娱乐、人际交往中产生的活动文化。
这些活动实际上反映了企业的经营作风、精神面貌、人际关系、文化氛围等特征,也是企业经营理念和价
值观的动态反映。企业的行为文化有助于强化企业
观念文化的影响力和渗透力。
制度文化是企业文化的中间层次,企业制度文
化在企业文化中具有中介性,它是人与物、人与企业
运营之间的结合部分
[1]
。主要是指与企业价值观
念、经营理念、经营哲学相适应的、对企业员工和企
业组织行为产生规范性、约束性影响的企业领导机
制、组织机构、管理规范和纪律制度等部分。
企业文化的最深层次是精神文化,主要是指企
业的领导和员工共同信守的基本信念、价值观念、企
业的经营哲学、企业精神、企业风貌、企业的道德规
范和文化传统。这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层。
企业文化的四个层次形成了企业文化由表层到
深层的有序结构。本文将从以人为本的理念出发,对煤矿企业文化建设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针
对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二、煤矿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精神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是企业精神文化缺乏系统性。成功的企业必
然有成功的企业文化作支撑,而成功的企业文化必
然自成一体。从企业文化的整体看,它是以精神文
化为根基,各有侧重,有着内在一致性、责权利相结
合的一种体系。煤矿企业文化在具体实施上多半缺
少相应的办法,缺乏执行的层次,在实际中难以操
作,因此在一些方面存在流于形式的隐患。
二是企业文化概念模糊,没有用市场化的语言
进行准确表述。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
逐步形成的,其内容涵盖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各
个方面,其精神贯穿于企业发展的全过程,并伴随企
业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
[2]
。企业文化除了应有
先进的企业价值观,积极向上的企业精神和正确的经营理念外,在表现形式上也需要有时代特色,用市
场化的语言进行表述,概念明确,各得其所。
造成煤矿企业精神文化出现问题的原因,主要
出自煤矿家庭普遍存在精神境界水准相对不高的现
实状况。但是,煤矿工人朴实厚道、吃苦耐劳的家庭
教养也播下十分宝贵的可塑性种子。矿工对自己的精神文化欠缺,没有任何固执的优越感,反倒充满了
对文明的憧憬向往。因而对建立较高层次的精神文
化又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二)制度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是缺乏严格的操作规程,惩罚力度弱。有些
煤矿企业,制度文化建设缺乏严格的操作规程和监
督约束机制,激励机制不到位,惩罚力度也较弱,员
工行为得不到有效的规范,使企业领导层的主张和
管理思想在实际执行中的贯彻力度减弱。员工在违
犯公司的有关规定后得不到应有惩罚,制度的权威
性树立不起来,强制性受到影响。
二是制度的建立缺乏科学性。煤矿企业是以生
产为主导的企业,制度本身虽比较健全,但相对比较
粗放,缺乏科学性;而在各种规章制度制定出来后,又没有以强化学习和大力度的宣传贯彻作保障,有
时制度执行不连贯,贯彻力度不大,各种规章制度和
操作规程远没有深入人心并运用到具体的操作细节
中。许多人在工作中凭印象和感觉做事,而不是依
据规范和制度做事,任意性较大。
究其原因主要是,不少企业只是要求工人完成生产任务,对制度的遵守与否不够重视,不少工人对
企业制度漠不关心。
(三)行为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是缺少必要的行为规范。行为规范是展示一
个企业形象,同时又是规范员工行为的具体规则。
在统一的基本行为规范基础上,企业不同层次、不同
岗位的员工在规范方面应该有不同要求。目前许多
煤矿企业存在着机关人员日常工作缺乏一定的行为
规范,在待人接物上缺乏起码的礼仪等问题。
二是企业公共关系薄弱。企业作为社会的一
员,离不开社会这个赖以生存的环境。日本的企业
就十分注重自己的公共关系,索尼公司甚至把“共
生理论”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煤矿企
业都比较重视与经销商和客户的关系,但对其他关
系重视不够。
在艰苦危险的作业条件下,煤矿工人长期从事
劳碌辛苦的工作,自然而然会滋生出粗野行为。随
着煤矿文明环境的打造和文明作业条件的创设,告
别粗俗野蛮习惯的外在要素越来越成熟,煤矿工人的文明行为养成也就越来越水到渠成。
(四)物质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物质文化是企业文化的基础。企业生产的产品
和提供的服务是企业生产经营的成果,它是企业物
质文化的首要内容。物质文化的好坏,直接影响着
职工的工作情绪,也反映了企业形象。以大同煤矿
集团公司为例,物质文化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职工工
作条件和矿区外观形象有待改善;矿区绿化差,绿化
面积少,整个矿区缺乏生机;后勤服务落后,就餐环
境和服务质量均一般,职工宿舍管理较为落后。
通过调研,煤矿工人认为生产生活环境很差、差
和一般的超过 50%。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是多方
面的,既有企业管理粗放的原因,也有国有企业从计
划经济体制遗留下来的积弊问题,更多地表现为未
能建立好的激励机制,在企业转型中没有确立文化
管理的地位。
企业不是独居于社会之外的孤岛,物质文化的问题要从煤矿企业的地域特点和社会地位等方面找
原因。煤矿所处区域一般比较偏僻落后,加之长期
以来,煤炭产品多处于供不应求的状况,煤矿企业多
处于优越地位,特殊的作业环境和工作条件,加上优
越的社会地位,使得企业对物质文化的标准降低。
企业对生产环境状况、对自身产品质量、售后服务、市场信用的重视不足,进而影响到对生活环境状况、生活基础设施缺乏关注,导致物质文化的缺失。
总之,虽然煤矿企业文化在继承良好传统的基础
上正在发生渐进式的嬗变,但过去,外延式扩张式的发展战略在给企业带来强劲发展势头的同时,也带来
许多问题,加之传统的企业管理和运行机制的主导,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没有得到切实贯彻,导致企业凝
聚力不强。另外,煤矿企业员工整体素质偏低,人才
结构不甚合理,管理人员比重偏高,成为影响企业核
心竞争力提高和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因素。
三、煤矿企业文化建设对策
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十分复杂的、长期的系统
工程,要把规划落实好,需要多管齐下,切实加大企
业文化建设的推进力度。
(一)运用 CI 原理构建煤矿企业精神文化
CI,作为企业对自身的理念文化、行为方式和视
觉识别进行系统的革新、统一的传播,以塑造出富有
个性的企业形象而获得内外公众认同的经营战略。
1. CI,是英文 Corporate Identity 的缩写,译为企
业识别。它包括企业的经营理念识别 MI(Mind I-
dentity)、行为规范识别 BI(Behavior Identity)和视觉
识别 VI(Visual Identity)。有人称其为“经营管理的最后一张王牌”
[3]。
CI 运用视觉设计手段,通过商标造型和特定的色彩等方式,形成一种整体形象。将企业名称、企业
标志等统一规范后,由内至外进行企业与社会之间的信息交流和传播,以最快的速度、最深的印象让社
会和公众注意、认识、了解自己,从而塑造出企业形
象,获得社会的价值观、认同感,达到营销的目的。
2. 运用 VI 重塑煤矿企业“金字招牌”。如影响
大同煤矿集团公司公众形象的一个突出问题,是企
业形象视觉不统一、不直观、不鲜明。运用 VI 系统,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宣传,可以增强员工的自豪
感,强化其归属意识,形成一种上下一致的行动准
则,从而激发员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把握企业文化建设推进时机,推进制度文
化建设
对于大同煤矿集团公司等许多煤矿企业来讲,当前正是企业制度创新、资产重组、管理变革的时
期,也是传统价值观、道德观等文化现象受到冲击的时期,要以此为最佳切入点和有利时机,从各方面入
手,全力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在企业文化建设的过
程中,煤矿企业应注重以 CI 导入为先导,统一企业
形象识别系统。如大同煤矿集团公司采用统一的形
象和一致的格调,把企业的名称、标志、设计文字、造
型、颜色、图案以及企业经营方针、行为规范、文化氛
围、公关特色等,通过企业、员工自身、外界传媒传递
出去,向社会公众展现系统、完整的企业形象,给大
家造成视觉冲击,内化企业在人们心目中的深刻印
象,从而大大提高企业的知名度。经过对四台矿、晋
华宫矿、中央机厂试点单位的摸索和推进,初步建立
了“3Q 人本精细化管理”的模式,创造出具有中国
特色大同煤矿集团公司气派的安全管理模式。他们
进一步深化、细化了安全生产现场管理细则,在生产
过程中严格按照精细化的原则,运用科学的管理来
保证安全生产的顺利进行。把安全文化的软管理和
精细化管理的硬约束结合在一起,充分发挥安全文
化在安全管理全过程中不可替代的作用
[4]。
(三)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提升企业行
为文化
广大员工是企业文化的主体和培育者,必须把
员工的注意力和精力引导到企业文化实践上来
[5]。
首先,在员工中通过调查进一步摸清员工对企业文
化的认识。调查时可设计以下内容:(1)你认为企
业文化、企业形象对企业的发展重要吗?(2)你对
公司的前途是否有信心?(3)你认为本公司的企业
文化需要创新吗?(4)你认为目前的企业形象好
吗?(5)你明确企业文化、企业形象导入的宗旨和
动机吗?(6)你对自己的工作岗位是否满意?(7)
你清楚自己的职责吗?(8)与你一起工作的人都能
互相合作,把工作做好吗? 等等。
根据调查结果,准确把握企业文化存在的问题
和全体员工的态度,把工作重点放在员工关心和接
受所倡导的企业文化上来,调动员工参与企业文化
建设的积极性,让企业文化融入员工的内心,化为员
工的行为;让员工的言行充分体现出企业文化的形
象和要求,从而增强员工对企业的依赖感,增强员工
对企业发展的信心,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四)改善物质文化建设和完善大众文化设施
煤矿企业应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产
业结构调整,坚定不移地走现代化、集团化、洁净化、多元化、国际化的发展道路,努力建成商品煤基地、出口煤基地、煤炭深加工基地和市场投资主体,同时
在物质文化建设和完善大众文化设施方面也应加大
投入、提高层次、美化环境、充实内容,使其在凝聚人
心、鼓舞士气、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方面发挥
出积极作用。以它巨大的牵引力,引导企业员工向
着共同的目标奋进。
特别是大同煤矿集团公司,国家经贸委已批准
设立了企业技术中心。2003 年,建立了国家级博士
后科研工作站。近几年,平均每年投入一亿元用于科技开发。企业的科技贡献率达到 37 ℅,居于全国
煤炭行业之首。同时重奖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制定实施了《优秀人才评价标准及管理办法》。推进
了信息化建设,完成了网上物资招标采购计算机管理
系统的开发,启用了办公自动化和视频会议系统,矿
井安全监测监控和企业物流、人事管理等 10 个系统
实现了信息化管理。在努力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型综合能源大集团和小康同煤的过程中,也为员工
勾勒出一幅与企业共同成长的美好蓝图。
综上所述,尽管煤矿企业文化目前还存在不少
问题,但同时也可以看到以大同煤矿集团公司为代
表的煤矿企业文化建设已呈现出一种良好态势。广
大员工对企业文化及管理的作用已经有了广泛的认
同,迫切希望加强和改进企业管理,这将成为文化重
塑和管理再造的强大推动力。
企业的发展靠战略引领。要实现战略目标,一
方面要有自然资源、技术力量、设施装备、工作环境
等硬环境的保证;另一方面,则要以人力资源、管理
模式、工作作风、企业文化作为支撑。一种与企业战
略相适宜的企业文化,是成功实施战略的有力保障,有助于激发员工支持企业战略的顺利执行,并推动
企业的强势发展。
第四篇:急诊医学发展与存在的问题
急诊医学发展与存在的问题
急诊医学经过20年的历验,正逐步走向成熟。
急诊医学是研究急性病、慢性病急性发作、急性伤害和急性中毒的诊治的学科,它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或跨科的学科,是医学的第二十三个专门学科。从1979年它被国际上公认为独立的学科至今只有20余年的历史。而在我国,国家卫生部联合人事部1995年7月才正式批准急诊医学为一门独立的临床学科。
急诊医学最早起源于美国,它的历史可以追述到美国南北战争时期,战争中对伤员有组织的战场救护和转运是急诊医学发展的源头。其真正雏形的形成则始于十九世纪五十年代后期。在朝鲜和越南战争中,战地医生们认识到战场救护的组织和技术也可以用于和平时期的医院,以挽救更多患者的生命。他们认为疾病和创伤的及时分拣、以及在最初几分钟时间内的及时处理是非常重要的。
六十年代早期,美国急诊救护的发展非常不协调。很多紧急救护都是由设备不齐全的、仅有护理人员工作的“急诊室”来完成的,在需要的时候才电话通知其他科室的实习医生或值班医生将患者收入院治疗。(目前在我国还有基层医院仍处于这一阶段。)
六十年代中期,虽然一部分州开始要求州立医院提供急诊服务,但很多需要紧急救护的患者仍是被灵柩车送到“急诊室”,因为当时还没有救护车,灵柩车是唯一可以让患者平躺的运输工具。虽然当时已开始用热气球转运伤员,但真正的院前急救还不存在,因为灵柩车上没有任何救护的设备,患者只有到达医院后才能获得治疗。
医学的发展、高级诊疗设备的出现、以及公众对急救服务的需求的增长是急诊医学进步的原动力。人们越来越多的认识到急救服务需要与其他学科不同的技能技术。医院开始调集其他各科的医生到“急诊室”工作,以加强救护服务的力度,并开始提供24小时服务。这是急诊医学历史上的一大进步。但是从各科调来的医生缺乏专门的培训和继续教育,尤其是没有对热爱急诊医学的年轻医生的培训计划。因此,美国在1968年成立了急诊医生学会――一个旨在教育和培训急诊医生为公立医院提供高质量的急诊医疗服务的机构。1970年该学会制定了一套以实践为基础的急诊住院医生培训课程计划和继续教育计划。为了让大家认识到急诊医学的独立性,该学会在1975年推行了急诊医生资格认证考试。
经过不懈的努力,急诊医学终于在1979年被美国医学会和美国医疗专科协会正式认定为第23门独立的学科。
在我国,国家卫生部联合人事部1995年7月才正式批准急诊医学为一门独立的临床学科,并被确认为二级学科,与内、外、妇、儿等科并驾齐驱,急诊医学这才真正走上的发展的道路。急诊医学从无到有体现了现代化医院的发展方向,体现了现代整体医疗技术水平的发展方向,也体现了现代整体医疗技术水平的进步程度。这一门学科的兴起既丰富了医学科学,又造福于病人,特别是急、危、重症病人。它的成长应该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急诊医学是一门崭新的科学,它从诞生到现在,经历了20多年的风雨和考验,正一步一步走向成熟。
在美国,为了确保所有需要急救的人都可以获得急诊医疗服务,美国国会在1985年通过了《急诊医疗处理和劳工法案》。该法案要求急诊科确保每一个到达急诊科的患者都可以获得检查和处理,不管他们有没有能力支付费用,有没有医疗保险的支持。目前,美国在急诊医疗上的支出占全部医疗保健支出的1.9%。全美有急诊科的医院共4740所,有急诊医生32000多人,他们是美国健康安全网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1988年到1996年期间每年所接待的就诊人次从8130万增加到9310万,而现在已突破1亿大关。前来就诊的患者不管是贫穷还是富裕,是儿童还是成人,是有保险还是没有保险,都可以享受同等水准的急诊医疗服务,尤其对于那些没有医疗保险的患者,急诊科是他们获得医疗服务的唯一途径,他们当中有90%的住院患者都是通过急诊科入院的。由此可见急诊科与其他医学专科相比具有更强的公益性和福利性。同时,这种公益性和福利性还体现在对公众的健康教育方面。比如,酒精中毒正成为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急诊病人就诊通常是对酒精滥用预防的最佳“教育时刻”,只需投入很少的时间进行简短的干预和教育就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减少中毒和将来的其他医疗费用。这种教育的持续进行也是急诊医生和医院对患者的人文关怀的最佳体现。
急诊科医生在工作中最大的挑战就是与时间赛跑。“时间就是生命”在急诊科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在美国,从患者到达急诊科开始,每一个时间都有明确的记录,包括到达时间、等待时间、开始看医生时间、诊断和治疗时间、处理结束时间、决定病人住院时间、等待住院床位时间、离开时间、接待病人时间、总急诊科时间。
目前,国际上非常重视住院医生的教育,急诊专科医生在获得执业资格之前,必须经过医学院毕业之后3~4年的住院医生培训。住院医生培训计划提供了正式的培训和直接而广泛的经验传授,它包括内科、外科、创伤、心血管病、骨科学和产科学,以及对药物中毒和家庭暴力的识别和干预技能等,此外还应该加强其他非专业技术的培训,如计算机技术、客户服务、商业管理、咨询技巧等。美国每年有950名住院医生通过这项培训。美国急诊医学会还为住院医生提供各职业阶段的培训,以确保各地的美国民众都可以获得同样高水平的急诊医疗服务。同时,由于急诊危重病人的逐年增加,所以对各项危重病抢救技术的掌握必将成为急诊住院医生的特长,这就要求他们加强学习,掌握最新的医学进展,因此美国急诊医生学会还要求其会员每3年必须接受150学时的继续教育。继续教育的题目包括:环境急诊医学、心肺复苏、气道管理、高级生命支持、中毒控制和管理、急诊管理等。随着循证医学的发展,任何临床决策都应该建立在科学的依据上,急诊同样不例外。急诊的住院医师也应该加强这方面的继续教育,培养循证的意识。
除了医疗和教育,科研也将成为急诊科新的特色。传统的建立在研究者自身兴趣上的科研可能将慢慢改变。现在通常是由一些医药公司来赞助实验,但是随着医疗改革的进行,竞争的激烈,这些公司必将采取成本抑制,一旦他们的利益减低,那么他们在科研上的投入必将减少。这样基础研究可能会大大减少,所有的研究都必须建立在对病人的诊断治疗和处理的基础上,而急诊科就很容易开展这些研究,因为急诊的病源丰富,使得其在短时间内相对容易地纳入大量的病人。但由于患者病情的发展和治疗上的延续性,使得急诊医生必须和其它临床科室共同合作来完成各项研究。
同时,随着人口年龄结构发生变化、人群健康意识的提高和一些新的可供选择方法的出现,将大大影响公共健康和急诊医学的相互作用。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必将引起急诊疾病谱的改变,无赡养老龄人口增加必将影响社会服务需求。所以美国急诊医师协会(ACEP)认为将来急诊医学和公共健康的合作既是一个重要的挑战又是改善人群生活质量的良机,同时还可以降低患病和死亡率。
在电子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信息技术和远程医疗已逐步进入急诊科的工作中。与在其他科室的功能相似,信息技术和远程医疗可以帮助制定医疗决策、传输患者相关信息、及时协助管理患者等等。在郊区、农村和边远地区,急诊科尤其是大型附属医院的急诊科可能会处于24小时远程会诊的第一线位置,因此远程医疗的发展更具有实际意义,因为这些地方的工作环境相对较差、收入相对较低,急诊医生的数量往往难于满足急诊医疗市场的需求。预计到2020年时,远程医疗可以得到广泛的应用。
美国急诊医生学会还认为,急诊医生的健康是他们能够长期成功担任急诊工作的前提。他们的健康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轮班制的影响,这种影响具有累加效应,而且这也是急诊医生放弃这个职业的最重要的原因。因此该学会建议轮班制度的安排应尽可能符合人的生物节律,推荐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专职上夜班和三班制的排班方式;避免在连续数天内上班时间过长,每一班的工作时间应小于12小时,并且在轮班的过程中应规律的安排24小时休息;将夜班医生的日间工作量降到最低;在排班的时候还应该考虑到急诊科的工作量、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以及医生的人数情况。
为了确保给公众提供高质量的急诊医疗服务,美国急诊医生学会还规定了急诊医生的权利和义务。急诊医生的义务包括:必须在任何时候都以及时和安全的方式接待就诊患者;对于来自其他科室的患者,急诊医生也必须给予充足的急诊医疗服务;为了保证24小时及时有效的服务,医院的急诊救护反应计划和反应小组不能依赖于某一位医生或某个个人;急诊医生在处理患者时必须遵循当时的医疗原则;必须通过自我教育和继续教育不断获得心得知识和技能;急诊医生的言行举止必须符合一定的规范;必须熟知急诊医疗相关的法令和规定等。急诊医生的权利包括:在处理院内其他专科的患者时应该得到充足的法律保护;在行使急诊医疗决策权时,不应受到除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之外的其他限制;急诊医生有权享有足够的人力支持和充足的设备支持,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急诊医生有权根据其职称、承当风险大小、工龄、工作量获得补偿和报酬等。
我国的急诊医学与发达国家相比,起步较晚,发展尚不平衡,技术力量和设备还较落后,尤其是基层医疗单位差距更为明显。随着急危重病人的逐年增加,各级部门和医院都重视和加大了急诊医学的研究力度,出台了一些重点建设项目和发展目标。1995年7月,卫生部正式将急诊医学定为二级学科,与内、外、妇、儿、神经、精神、麻醉等学科同级,将急诊科设立为一级科室,直属院长领导,并且要求急诊科至少要建立一个综合抢救室和一个至少有四张床以上的设备配套齐全的EICU,以及一个急诊手术室。2000年,医政司拨款7000万元以加强部属、部管的大型医院的急诊科建设。有识之士已经看到国外在急诊医学领域发展较快,研究的成果突出,急诊急救技术较为规范和系统,已实现信息化网络管理、高技术系统指挥,形成了一个特殊的医疗救护体系,大幅度提高了急诊急救水平,保持了较高的救治成功率。我们必须要借鉴和学习国外的成功经验,使我国的急诊医学与国际接轨。
我们已经在此方面作了有益的尝试,有了明确的发展方向。
随着医院领导在管理上对急诊科日渐重视,科室的建设也将日趋完善。
1)医院投入加大
在医院对各科室的投入中,急诊科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各大中医院的急诊科除诊断室以外,还逐步设立了抢救室、观察室、监护室和急诊手术室等配套部门,并开始配置手术室全套装置、监护仪、呼吸机、床旁B超、X光机甚至CT等先进医疗仪器设备。例如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的急诊科就拥有急诊超声室全年365天、全天24小时开放,急诊中毒实验室可定性定量检测常见毒药物中毒,中毒咨询室能够随时提供诊治信息服务,并免费面向社会公众咨询,急诊科还可自行进行血气分析。浙江大学附二院还将开展直升飞机救护服务,2年后还将建成5800平方米的新急诊大楼,设立20张床位的现代化的大型急诊监护中心,100张床位的急诊病房,全部床位均配置基本的监测仪器,还将成立急诊微创介入中心及内镜中心,配置DSA、脑室镜、腹腔镜、胸腔镜、纤支镜、纤维胃镜等。
2)科室设置的改进
彻底抛弃“专科急诊”,采用大专科急诊的工作方式。因为在实际工作中专科急诊已越来越多的表现出其不足:成本高、总体急症处置质量较低、工作效率低、不利于管理、不利于后期发展等。采用大专科的方式可以更好的执行首诊负责制,减少推委病人的现象。我院急诊科也正在想这个方向努力。
设立急诊手术室,开展急诊手术治疗,提高创伤患者的救治成功率。创伤患者在急诊患者中占有很大比例。据统计因多发伤而死亡的伤员,50%死于创伤现场,30%死于创伤早期,20%死于创伤后期并发症,这表明创伤早期处理在降低伤员死亡率方面大有文章可做。我们有这样的经验和教训,一些来院的创伤患者常常是在各种各样的会诊、检查、搬运、甚至推诿的过程中,因损失掉宝贵的时间而加重病情,甚至导致死亡。因此,设立急诊手术室,开展急诊科手术治疗的意义就在于:(1)能减少死亡和并发症的发生率,为病人及时提供“黄金一小时”有效的抢救服务,缩短住院时间,并在此基础上减轻社会及患者的经济负担。(2)可有效减少相互推诿的现象和医疗纠纷。(3)有利于急诊科医师队伍的稳定和发展,使之成为切实有效的灾害医学的战略后备力量。(4)有利于医院声誉和医疗水平的提高。例如,浙江大学附二院急诊科就是这样,他们将设立7个标准化手术室,使复苏、抢救、手术、监护均在急诊科进行,整个运转程序环环紧扣,使多发伤的死亡率由传统治疗的14.3%降至8.4%,而平均住院日由27.4天±8.9天降至15.2±8.1天。
设立急诊抢救室和急诊ICU(EICU),提高生命维护质量。急诊病人中,重症患者也占有相当比例,其中有的病情复杂,可有多个器官同时受累,甚至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同时,随着急诊科救治手术的开展,围手术期危重病人也会不断增多。因此,提高患者生命的维护质量,无疑是急诊救治中的重要环节之一。设立急诊抢救室,维持病人的基本生命体征,建立各种通道,为使病人进入急诊手术室或EICU做好铺垫;设立急诊ICU(EICU),对病人进行各种监护和进一步生命支持。毫无疑问,这必将大大提高生命维护的质量,挽救更多病人的生命。
3)急诊队伍的加强
许多医院已经认识到学校的一次性教育完全不能满足急诊工作的需要,他们开始采取各种继续教育、培训班、学习班、学术交流会等对现有的急诊医学从业人员进行系统的培训提高和知识更新;并对急诊科的年轻医生进行正规培训,有计划的将急诊人员培养为全科医生;另外,还加强国内外同行间及与其他相关学科的交流合作,力图改变急诊医生急救知识滞后的现状。有的高等医学院校还开设了急诊医学课程,对医学生进行初步的教育,重视院前急救人才的培养,并逐步开展和扩大研究生教育,培养称职的急诊医学硕士和博士以及急诊医学专职护士。同时,华西急诊科也开始了全新的、正式的“规范化住院医师培训”。
总之,急诊医学是一门新兴的、充满活力与希望的学科,拯救生命、对抗伤痛,这是一个速度与激情的学科,是一个同学们可以大展身手、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虽然当前我国的急诊医学建设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我深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之下,中国的急诊医学必将有一个辉煌的明天!
第五篇:土地规划存在的问题与发展探讨
土地规划存在的问题与发展探讨
摘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指导土地利用,在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首先介绍了土地规划的概念和意义,之后就我国土地规划存在的问题展开讨论,接着论述了新时期的土地管理工作实行利用规划的必要性,最后表明土地利用规划和城乡规划协调发展。
关键词: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城乡建设
近20年,我国城市用地规模的扩张远远超过城市化的进程,城市用地的供需矛盾日益尖锐;但另一方面,我国对已占有的城市建设用地控制较弱,导致城市土地利用效率低下,土地利用的集约程度远远低于国外发达城市水平。土地规划就是对城乡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调控和指导意义的综合性规划。
1土地规划的概念和意义
土地规划指一国或一定地区范围内,按照经济发展的前景和需要,对土地的合理使用所作出的长期安排。旨在保证土地的利用能满足国民经济各部门按比例发展的要求。规划的依据是现有自然资源、技术资源和人力资源的分布和配置状况,务使土地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而不因人为的原因造成浪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在一定区域内,根据国家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和自然、经济、社会条件,对土地的开发、利用、治理和保护在空间上、时间上所做的总体安排和布局。
土地利用规划是对一定区域未来土地利用超前性的计划和安排,是依据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土地的自然历史特性在时空上进行土地资源合理分配和土地利用协调组织的综合措施。2我国土地规划存在的问题
我国正处于一个经济高速发展阶段,经济的发展日新月异,规划编制后,如果单纯的强调稳定性,不能根据实际进行调整,就很难根据市场的不断变化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从而必然会对经济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2.1规划缺乏必要的灵活性,规划的制定和现实相脱节。
土地利用的动态决定了土地规划的灵活性,但灵活性并不意味着调整的随意性,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经济环境,土地利用有着不同的侧重点。但是许多地方的土地利用规划调整的依据并不是根据实际情况和对未来用地的科学预测,而只是在原有基础上做的表面文章。使得土地规划在实质上成了一成不变的东西,从而导致了土地利用规划工作滞后,规划的制定和现实相脱节。
2.2没有能很好的保护耕地。
在县乡级规划制定过程中,把交通方便、条件好的耕地留作一般农田,把条件差的、位置偏远的农田作为基本农田。这种做法背离了土地利用总规划保护耕地的初衷。
2.3信息的不充分使得土地规划与现实背离增大。
信息不充分往往会造成指标分配的依据不足的严重后果。合理的分配指标能够很好的协调经济建设与资源保护的矛盾,但必须建立在充分掌握区域经济发展趋势并能够综合平衡的基础上。由于市场经济发展的复杂性,在一定时期经济发展过程中,总会出现一些突发问题,考虑到这些突发性因素带来的影响,规划就会偏离现实。信息的不充分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指标分解的科学性,土地规划就会存在先天不足。
2.4土地利用规划缺乏必要的稳定性,调整的随意性很大。
规划在实施过程中的又一个问题是规划调整频繁,随意性很大。在我国不少地方土地利用规划知识一种形式,当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用地时,若该土地不是指标用地时,只要通过国画调整就可以实现。规划的随意调整既损害了规划的权威性,又无法达到保护耕地和发展经济的规划目的。
3新时期的土地管理工作需要土地实行利用规划
3.1土地利用规划是实行土地用途管制的依据
土地利用规划的编制程序是:编制规划的准备工作;调查研究,提出问题报告书和土地利用战略研究报告,编制土地利用规划方案;规划的协调论证;规划的评审和报批。土地利用规划报告是土地利用规划主要成果的文字说明部分,包括土地利用规划方案和方案说明。编制土地利用规划方案是在土地利用现状分析、资源分析、土地利用战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规划目标和任务而进行的。规划方案的主要内容有:导言、土地利用现状和存在问题;土地利用目标和任务;各部门用地需求量的预测、地域和用地区的划分;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的调整;实施规划的政策和措施。规划方案说明的主要内容包括:规划方案的编制过程;编制规划的目的和依据;规划主要内容的说明;规划方案事实的可行性论证等。
3.2土地利用规划是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规划的有效手段
土地储备机构应突出行政性、非营利性和专门性,其作用应体现在参与宏观调控、加强土地资源管理、盘活土地资源和落实城市规划等方面。土地储备规划的主要作用就是以市场供求和经济发展为依据,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控制指标和城市规划的方案通过土地出让落实到地块。它可前瞻性地平衡征地指标和用地指标,解决城市规划与市场脱节的问题,解决由于规划和房地部门信息不对称、更新不及时造成的土地信息不完备等问题出让地块的配套设施完善,保证土地正常使用。
3.3土地利用规划有利于落实国家土地出让收支管理政策
编制土地储备规划有利于进行土地出让总价预算;有利于预先安排和落实土地征收和动拆迁费用的支付及被拆迁人的安置,保障公民权益。同时,有利于保障经济型住宅用地的供给,完善住房供应体系;有利于确保出让地块的配套设施完善,保证土地正常使用。
3.4土地利用规划是实现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重要途径之一
盲目以需求确定土地供给的导向已经成为一些区域经济发展过热、产业结构不合理、房地产空置率高的主要原因。土地政策在2004年首次成为除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以外的第三个宏观调控手段,是土地管理工作的重大突破。土地储备与出让是调控房地产市场的直接环节,科学合理编制土地储备规划,有计划实施土地供应,理应是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重要途径之一。
4土地利用规划和城乡规划协调发展
我国要从根本上转变土地资源的利用方式,针对当前在城市土地利用规划方面存在的问题,从系统的角度加强、完善土地利用规划功能,使之与城市的发展方向、发展速度相协调,促进土地资源的节约与集约利用。城乡规划首先要考虑资源约束,寻求集约紧凑的布局模式,强调内涵发展,千方百计杜绝形象工程。土地规划要重新审视目标。从城市的科学合理布局、交通运输功能之间的联系出发合理确定城市化布局,其中免不了要占一部分耕地。我们要承认这个现实,因地制宜制定土地规划。对于科学合理的发展需求,不管是城市还是农村,都应该给予支持、及时满足。与此同时,要建立相应的约束和考核指标,尽可能挤掉水分和泡沫,提高土地利用的效率。在技术指标上相协调。
两个规划要经常沟通、互相探讨,建立长效的合作机制。城镇建设以总体规划为依据,一般由城镇建设管理部门负责制定,而城市土地利用规划是土地管理部门负责制定的,双方在制定规划时如没能充分交流,两个规划必有不相协调的部分,这就会为今后在建设管理上造成不利影响。如土地利用规划中划定的基本农田保护区有些在城镇发展用地控制区内,有的甚至在近期建设用地范围。例如,上海市从管理体制上将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两个行政部门合并为一个局,这样在制定规划的时候就可以在内部解决两个规划衔接协调问题,大大加强了两规的统一性。
参考文献:
[1]黎坚宇.我国土地利用规划简析及其对新一轮规划修编的启示[J].广东土地科学,2007,(12):36-39.[2]曹清华.关于新一轮土地利用规划修编的若干认识[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4,(8)3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