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单元主题悦读(三)话题三高风亮节新人教版必修1课件
单元主题悦读
(三)话题三 高风亮节
中国女子:非同寻常的字眼
一九三八年十月,东北抗日联军的八名女官兵,面对凶残的日伪军背水一战,弹尽粮绝,手挽手,毅然沉入波涛滚滚的乌斯浑河,年龄最大的冷云二十三岁,最小的王惠民仅仅十三岁,惊天地,泣鬼神。一个民族的不朽魂灵,震撼人心,这就是中国女子,日军指挥官也颤抖了,哀叹:“连女人都不怕死,中国灭亡不了。”
一九二六年三月十八日下午,请愿民众集会,抗议列强侵犯我国主权,军阀段祺瑞下令执政府卫队开枪,造成死者四十七人,伤者一百五十多人的惨案,其中遇难者有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学生刘和珍、杨德群等。惨案发生后,鲁迅、周作人兄弟二人分别写了文章,鲁迅在著名文章《记念刘和珍君》中写道:“始终微笑的和蔼的刘和珍君确是死掉了,这是真的,有她自己的尸骸为证;沉勇而友爱的杨德群君也死掉了,有她自己的尸骸为证;只有一样沉勇而友爱的张静淑君还在医院里呻吟。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我目睹中国女子的办事,是始于去年的,虽然是少数,但看那干练坚决,百折不回的气概,曾经屡次为之感叹。至于这一回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则更足为中国女子的勇毅,虽遭阴谋诡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了,倘要寻找这一次死伤者对于将来的意义,意义就在此罢。”鲁迅言之凿凿,情之殷殷,振聋发聩。
周作人在《三一八》说鲁迅的文章:“他的话是对的。”他还列举:日本《北京周报》上明观生《可怕的剎那》附记中的一节话:“在这个混乱之中最令人感动的事,是中国女学生之刚健。凡有示威运动等,女学生大抵在前,其行动很是机敏大胆,非男生所能及,这一天女学生们也很出力。在我的前面有一个女学生,中了枪弹,她用了毛线的长围巾扪住了流出来的血潮,一点都不张皇,就是在那恐怖之中我也不禁感到佩服了,我那时还不禁起了这个念头,照这个情形看来中国将靠了这般女子兴起来罢”;《北京周报》社长藤原镰兄也在社论中说:“据当日亲身经历,目睹实况的友人们所谈,最可佩服的是女学生们的勇敢。在那个可怕的悲剧之中,女学生们死的死了,伤的伤了,在男子尚不能支持的时候,她们却始终没有失了从容的态度。其时他就想到中国的兴起或者是要在女子的身上了。”
周作人对上述的文字评价说:“这《北京周报》是用日本文写,办给日本人看的报,所以意见有时也还正确,不像汉文报的故意歪曲。”
三一八惨案中的刘和珍、杨德群等女子的沉勇刚毅、临危不惧、互相救助、殒身不恤,鲁迅的讴歌,周作人的记述,日本人的评论,上升到一个民族的希望,“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
且不说花木兰从军、穆桂英挂帅等女子的事迹,这些太遥远了,近现代,秋瑾、赵一曼、1 江姐、张志新,等等,舍生取义,宁死不屈,再读读上面的文字,这就是中国女子,惊心动魄的伟大,一个民族的骄傲。中国女子,这个非同寻常的字眼,是泰山,是大海,有过之而无不及,民族的希望,民族的脊梁,“谁说女子不如男”。
(摘自香港《大公报》)点评:在我们民族的历史上,叱咤风云的热血男儿固然可歌可敬,然而那些巾帼不让须眉的红装女子也功不可没。文章截取了近现代历史上影响巨大的“八女投江”和“‘三一八’惨案”中的刘和珍、杨德群、张静淑等人的事迹,讴歌了中国女子的临难从容和宁死不屈的精神,表达了对中国女子的崇敬之情。
“悦”读心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巴金灵魂的苦难和自由
——纪念世纪老人巴金与世长辞
有的人走了,带着遗憾和内心的惭愧;有的人走了,带着迷惘和未知答案的问题;有的人走了,带着一半的清醒和一半的醉。巴金的一生,有人说留下了等身之著和不朽的文学丰碑,有人说留下了一个人用生命观望中国一个世纪的沧桑感悟,有人说留下的是谎言中的真实,也有人说留下了一部灵魂在苦难和自由中的挣扎史。
苦难是自由的伙伴,迷途中的人生一旦觉醒,精神上因为自责而陷入一场因为清醒而出现的苦难,最终转换成巴金重新追求精神自由的力量源泉。自由如此重要,晚年的巴金已经不屑于文字辞藻的华美精致,他只“讲真话”。时间一定会洗去《随想录》的平凡外衣,巴金的一生,在《随想录》中凝固,更在《随想录》中升华。
当巴老在50年后重返巴黎,他能够深刻的感悟卢梭、伏尔泰、雨果、左拉等人类思想启蒙巨匠的自由灵魂,他更重新拾取年轻时在巴黎创作《灭亡》的精神状态,50年前后的精神苦难来自不同的思想动因,但是又具有完全一样的人生意义,苦难让人清醒,苦难让人们出发,去寻找灵魂的自由。写作再次成为巴金的灵魂自由的羽翼,而《随想录》的平凡叙述中,又贯串了多么深沉的激愤和痛苦!
《随想录》并不仅仅是一个真诚的老人在晚年的道德之作,也不仅仅是一个文学巨人最后的艺术辉煌,更不仅仅是一个人生的简单总结,《随想录》本质上成为描述苦难和灵魂自由的一个死结,成为整个世纪中国的悲剧的最低音。
巴金与郭沫若、茅盾、费孝通、梁漱溟等学者达人们一样,在拨乱反正之前的20年,出现一段学术深研和创作思考生命的空白,灵魂遭遇桎梏,自由意识被一个巨大的催眠机器封死在真空,人的尊严、原则、道德成为一幕幕人间悲喜剧的虚假道具,越是君子越做小人,巴金也不例外的陷入梦幻模糊中的道德扭曲。每思及此,一个苏醒后重温噩梦的老人,苦难和屈辱死死缠绕他的整个晚年生活。
要自由,只有直面苦难。沈从文可以说自己一生带着清白无怨无悔地离开,巴金却说着 自己过去的丑陋一面,说着回忆自己噩梦的“真话”,《随想录》回旋着“我不丑陋谁丑陋”“我不忏悔谁才忏悔”的主旋律,巴老在解剖自我的苦行中,得到了解剖全民族灵魂的丰硕回报。文革博物馆只是一个小小的手术刀,部分的割去民族血液中不光彩的过去,在给我们带来痛苦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争取灵魂自由的一扇门。
对巴金而言,《随想录》不仅仅见证他的真诚,也不仅仅见证一个灵魂对自由的追求,更大的意义在于,《随想录》客观地见证了一段全民族灵魂失主的混沌和噩梦,他只是希望尽量地提醒大家,不要让噩梦重演。
晚年的巴金,多次提到安乐死的愿望。一个敢于直接面对精神的苦难,敢于鲜血淋漓的解剖自我,把丑陋和赤裸身躯展示给读者的老人,他真的没有勇气面对生死、面对人生最后岁月的痛苦吗?对巴老而言,更大的生的痛苦源于精神不得自由,在《随想录》之后,更多人生意义、社会意义的难题困扰着一颗睿智通达的大脑,也许巴金在生命的最后岁月中,呼吸对他的唯一意义,就是获得感受苦难的权利。苦难不是巴金的敌人,但是通过感受苦难,他的灵魂如何解脱?我想,死亡是一个最冰冷的答案,一个最真切的答案。
点评:巴金所有的坚持,都是“对于自己人格完善的坚持”。我们纪念巴金,就要好好地继承巴金给我们留下的宝贵遗产,坚持人格的完善,即使遭受肉体的苦难也要追求灵魂的自由。
“悦”读心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做一个战士 巴 金
一个年轻的朋友写信问我:“应该做一个什么样的人?”我回答他:“做一个战士。” 另一个朋友问我:“怎样对付生活?”我仍旧答道:“做一个战士。” 《战士颂》的作者曾经写过这样的话:
我激荡在这绵绵不息、滂沱四方的生命洪流中,我就应该追逐这洪流,而且追过它,自己去造更广、更深的洪流。
我如果是一盏灯,这灯的用处便是照彻那多量的黑暗。我如果是海潮,便要鼓起波涛去洗涤海边一切陈腐的积物。
这一段话很恰当地写出了战士的心情。在这个时代,战士是最需要的。但是这样的战士并不一定要持枪上战场。他的武器也不一定是枪弹。他的武器还可以是知识、信仰和坚强的意志。他并不一定要流仇敌的血,却能更有把握地致敌人于死命。
战士是永远追求光明的。他并不躺在晴空下享受阳光,却在暗夜里燃起火炬,给人们照亮道路,使他们走向黎明。驱散黑暗,这是战士的任务。他不躲避黑暗,却要面对黑暗,跟躲藏在阴影里的魑魅魍魉搏斗。他要消灭它们而取得光明。战士是不知道妥协的。他得不到光明便不会停止战斗。
战士是永远年轻的。他不犹豫,不休息。他深入人丛中,找寻苍蝇、毒蚊等等危害人类的东西。他不断地攻击它们,不肯与它们共同生存在一个天空下面。对于战士,生活就是不停地战斗。他不是取得光明而生存,便是带着满身伤疤而死去。在战斗中力量只有增长,信仰只有加强。在战斗中给战士指路的是“未来”,“未来”给人以希望和鼓舞。战士永远不会失去青春的活力。
战士是不知道灰心与绝望的。他甚至在失败的废墟上,还要堆起破碎的砖石重建九级宝塔。任何打击都不能击破战士的意志。只有在死的时候他才闭上眼睛。
战士是不知道畏缩的。他的脚步很坚定。他看定目标,便一直向前走去。他不怕被绊脚石摔倒,没有一种障碍能使他改变心思。假象绝不能迷住战士的眼睛,支配战士行动的是信仰。他能够忍受一切艰难、痛苦,而达到他所选定的目标。除非他死,其他人不能使他放弃工作。
这便是我们现在需要的战士。这样的战士并不一定具有超人的能力。他是一个平凡的人。每个人都可以做战士,只要他有决心。所以我用“做一个战士”的话来激励那些在彷徨、苦闷中的年轻朋友。
1938年7月16日在上海
点评:巴金的这篇文章表达的主要是一个老前辈对后辈的殷切希望,还有谆谆的教诲,以及无尽的爱,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巴金在他的《做一个战士》中说:“每一个人都可以做战士,只要他有决心。所以我用“做一个战士”的话来激励那些在彷徨、苦闷中的年轻朋友。”巴老的《做一个战士》,不仅仅贯穿于自己负责编辑刊物的选稿用稿标准里,更体现在自己的文章里,《做一个战士》无疑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也体现在对后辈晚学的谆谆教诲中。②战士是永远年轻的,他不犹豫,不休息。他深入人丛中,找寻苍蝇、毒蚊等等危害人类的东西。他不断地攻击它们,不肯与它们共同生存在一个天空下面。对于战士,生活就是不停地战斗。他不是取得光明而生存,便是带着满身伤疤而死去。在战斗中力量只有增长,信仰只有加强。在战斗中给战士指路的是“未来”,“未来”给人以希望和鼓舞。③总之,是自由之思想、独立之人格、批判之精神的体现。对于今人而言,巴金留给后人的“战士本色”显得卓尔不群,弥足珍贵。让我们向巴金的“战士本色”人生致敬吧。
“悦”读心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梁启超的治学“六力”
梁启超是一代文化巨星、学术巨人,一生著作等身,因其数量多,且所涉学问门类广,同辈人称梁启超为“无所不通的杂家”,郑振铎则戏称为“广零散”。梁启超对中国社会进程的影响,除1898年的戊戌变法,民国初期政坛之作为外,最重要的莫过于对中国思想文化学术的影响。梁启超具有超乎常人的治学秉赋,突出表现为“六力”:学力、魄力、精力、毅力、效力和记忆力。
学力。梁启超的著作被编为《饮冰室合集》,仅从目录中就能发现其学力之惊人。这部巨著包括两大部分:一是《文集》,二是《专著》。前者包括论文700多篇、诗话1种、诗词300余首,后者包括成书104种。超过700万字。此外尚有未刊原稿残稿多种,总计远超过1 000万字。其内容涉及古今中外的政治、经济、哲学、历史、语言、法学、宗教及文化艺术、文字音韵等各个领域。尤其是中国历史,不仅内容庞大广博,且都具有原创性,见解独到,显示出“百科全书”式的气派。
魄力。梁启超在著述方面,具有惊人的魄力,郑振铎称之为胆力。例如,1926年,梁启超已经病得很严重了,按医生诊断,割去一肾(却被庸医误割了好肾),但就在此时,他拟出《中国文化史》的写作提纲。这不仅表现出一种对病魔的蔑视,更重要的是反映了梁启超治学的魄力、胆识。到第二年,他写下了30余万字的著述。这时,他除了完成在北京图书馆担负的工作外,还在清华和燕京两所大学讲学,正应了他自己“战士死于沙场,学者死于讲座”的名言。纵观梁启超的一生,他一直都身体力行地实践着自己的誓言,其精神令人感佩不已。
精力。1917年初,梁启超在清华演讲时说:“人之精力,使能集中,则常超过其平时所不能至之限量。古人有言,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信哉斯言也。”同时代的学者说他:“精力极强可连三四昼夜不眠而精神仍不萎靡,焕发如故。晚年之生活,精神颇感痛苦。然而即在此种痛苦环境中,仍本孜孜不倦之精神,埋头苦求,研究学问。此种坚苦卓绝、自强不息之精神,诚为空前未有之一人。”他在给女儿的信中说“每日埋头埋脑著书”“差不多夜夜都做到天亮”。每天写五六千字,多则上万字。长达五六万字的《清代学术概论》,只用了一周时间写成。《戴东原哲学》共1.7万字,是他接连34个钟头不睡觉写出来的。不能不惊叹其过人的精力!毅力。梁启超治学的毅力也是惊人的。其中包括严格的自我克制,生活规律化,合理地利用时间等。1928年,梁启超56岁,肾病又复发,而且日益加剧,但他不肯空息时日。在病床上,他“犹著《辛稼轩年谱》以自遣”。他把著书立说作为一种乐趣,所以他能做常人不能及的事情。这也是他能取得惊人成就的原因。他的学生回忆说:“(梁启超)刻苦勤勉,无时或怠,其起居饮食全有一定时刻,生活极有规律。无论冬夏,5点即起,平时每日工作10小时。在工作时间,不接待宾客,偶有来访者,谈话时刻不能逾一小时,逾之即婉言辞却。在清华时,斋门挂有‘除研究生外,无要事莫入’的招牌,非倨傲也,光阴宝贵不得不然也。”
效力。梁启超写作效率极高,“草一稿片刻即脱”。一经动笔,便一泻千里,涌汇成篇。仅1920年初到1922年秋约两年半时间里,他就写了100万字的著作。原清华大学社会学系陈达教授曾回忆说:“我在学校作《清华学报》总编辑时,思永(梁的次子)在我的班上做学生。有一次我跟思永说,‘你跟老太爷说,来篇稿子吧’。稿子来了,出乎我意料。我一看,可了得,里面写了中国有史以来各学派的地理分布,各学派的内容和比较,各学派的代表人,这些人的下面又有几人,其生卒年月,著作名称,地理分布,等等,真是洋洋大观。这篇东西,如果让我来写,起码得半年。”
记忆力。与此种高效率相得益彰者,是他那惊人的记忆力。梁启超具有聪敏的禀赋。他“聪明灵悟,脑力最敏,读一书过目成诵”。他4岁入学,6岁即读毕五经,是年开始读史,“八岁学为文,九岁能缀千言”。10岁时,梁启超去广州应童子试。与一些父辈人同乘一船,在旅途中大家吃饭时,一位先生指着盘子里的咸鱼让梁启超咏诗,他略加思索,即吟曰:“太公垂钓后,胶鬲举盐初„„”于是,“满座动容”,梁启超的神童之名自此开始越传越广。不论是他的儿女,抑或是同行、学生都记得梁启超的惊人记忆力,都不约而同地回忆说,梁写东西很少翻书查资料,资料全记在脑子里。
梁启超能取得如此成就,天分高只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个人后天的勤奋与努力。如没有后天的勤奋与努力,只会落得个“江郎才尽”。
(节选自《文史天地》,有删改)点评:梁启超是一代文化巨星、学术巨人,被誉为“无所不通的杂家”。其超乎常人的治学禀赋,突出表现为“六力”——学力、魄力、精力、毅力、效力和记忆力。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在叹服梁先生那与生俱来的超人天分时,更应该看到他后天的勤奋与努力。
“悦”读心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篇: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单元主题悦读(三)新人教版必修3课件(本站推荐)
单元主题悦读
(三)话题三 经世济民
忧郁的孟子 天 一
我是在一个雨夜走近孟子的,那夜很静。寂静中,我直视着孟子的眼睛,我看到的是一种被称为“忧郁”的东西。
孟子的思考极为缜密,他曾提出一种关于“人”的行为的准则:“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虽然,孟子对人的行为准则的诠释,并没有超越孔子的“仁”和“道”。但最重要的是,他将孔子侧重个人修养的“仁”和“道”,发展为一种治国安邦的政治主张:“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孟子曾天真地幻想过这样一种小康社会:“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我想他的这些想法在当时一定遭到了许多人的冷嘲热讽,可他全然不顾,他坚信:“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种思想,源于他对当时人民苦难的思考,源于他对当时暴政肆虐的思考。在战国群雄逐鹿的混乱时期,孟子的这些思想,是许多思想家所不能及的。
虽然,孟子满肚子的治国韬略,虽然他也像孔子一样,四处游说诸侯,可无人采纳他的意见,认为他的主张“迂远而阔于事”。他只得在65岁以后沮丧地退居故乡,也像孔子一样授徒讲学。
我无法沿着孟子的脚印,去追寻属于孟子的那充满艰辛和坚韧的历史,但我还是从孟子留下的文字里读出了他的铮铮铁骨:“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尽管,现在有些人早已把它抛到了九霄云外,甚至对此嗤之以鼻,但我却从“大”那简单的笔画中,看到了一个顶着天的“人”。
这“人”,充满着一种叫作刚烈的东西,他远远不像孔子那样“温良恭俭让”。当生与义不能兼得时,他宁可取义,也无意苟且偷生;当死与不义不能同避时,他宁可赴死,也不愿躬行不义。“舍生取义”,看似简单的四个字,令人读出的却是昂昂乎的浩然正气。它曾激励过多少仁人志士,为国捐躯慷慨赴难,成为了我们中华民族的最高道德准则。
“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把这些文字存放在历史中,历史为之而光彩;把它们拿出来放到现在,依然充满了魅力,思想的魅力是最为持久的。
孟子不需忧郁。
点评:本文不落窠臼,独辟蹊径,先抑后扬,从“忧郁”和“不需忧郁”这个角度来写 1 孟子,把写作重点放在了对孟子内心和思想里的那些高贵忧郁气质和品格的分析与赞美上,写出了作者心目中真实的孟子:年迈孱弱的身躯、高屋建瓴的学说、心忧天下的情怀、积极入世的思想、矢志不渝的精神、铮铮不屈的铁骨、舍我其谁的凛然正气„„读着这些散发着孟子生命气息的文字,我们对孟子唯有崇敬!
“悦”读心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学”
朋友叫我写一篇劝学的文章予他,觉得不知道如何下手,便推辞道可以去参阅荀子的《劝学》和柳永的《劝学文》,但他再三邀约,便也不好再推辞。
想想也是每个事物总有它特定的时代背景和适用的环境,虽说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却不可照搬全收。说到劝学,首先就得明白“学”,倘若懂了“学”的意义、目的便也不必再去劝了。
当我们还在母亲的肚子里的时候,我们已经开始了我们的学习之旅,这就是我们所谓的胎教。
当我们呱呱坠地之后,还未睁开双眼的时候,我们已经在用自己的双耳细听八方的动静,在形成自己的初步记忆。而真正的学习,是从我们睁开双眼开始,我们便是模仿者,目所能及的动态的及静态的人、事、物,都是我们模仿、学习的对象。
到我们开始初步地形成自己对事物的认识的时候,也就是我们踏进学校的时候。而后经历小学,初中,紧接着的就是高中,大学,甚至是读研、读博。
小学嘛,大家都还是比较的循规蹈矩,按部就班地跟着家长、老师规划,当然还是有部分叛逆少年。在这个时间段,我们最常听到的就是“好好学习,才能考上好的高中”,而且我们大多数人就这样做了。
顺利地来到高中,紧接着最为经常听到的就是“现在好好地努力,辛苦这三年,大学就轻松了”,多少人在为这样的一句话奋斗,特别是高三的同学,所谓“行百里者半九十”就靠这一年的最后冲刺了。为了大学,为了大学的自由,为了大学的恋爱,为了大学所有的美好,对自己狠一点。
到了大学你才会明白,生活远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美好。过于充裕的时间会让你觉得难耐,你就会试图着去寻找那一份充实,充实无非就是我们常说的“外正其貌,内正其心”——运动、读书、参加一些实践活动„„慢慢地你就会发现生活的轨迹完全没有你在课本上学的抛物线那么简单,很多事情都是你所不能预料的,就像等你毕业了的时候你才会发现你平时参加的一些学校组织的活动完全只是把你当作劳力,你能锻炼到的不过就是体力罢了。在这些 活动之中你也会看到并不是你努力人家就会给你展现的机会,这点才有了“大学”是个小型社会的样子。而最为关键的就是你曾经不屑一顾的专业,会成为你寻找工作的“硬伤”,你发现你什么都不懂„„
你的最好年华就是融化在这样的糖衣之中。那些所谓的爱情也不过是走马观花之后的梦幻泡影。
其实,我倒是觉得,到了高中、大学的时候,我们就得明白一些事情。我们必须有自己的主见,而不是人云亦云,跟着别人的脚步走在人群之中,那样你会过得很安逸,却很难有机会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你也可以对很多事情有独到的眼光,不要墨守成规,你可以不上课,可以不读自己的专业,但是你一定要不断地学习,一定要有一技之长,这样才有立足点,你才可以借助这样的一个平台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学历是你的敲门砖”这是大家耳熟能详的,真正的人生就是你参加工作开始,这时候你就会发现,以前的所学几乎跟现在断了层,但是那些你曾经以为毫无用途的学习——文学、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还有你一直关注的时事,形成的独具慧眼和周密思维才真正有了用途。
永远不要觉得学习是一个“拿钱买罪受”的事情,其实,你看的每一篇报道、每一张报纸、甚至是你看的电影都会有它的用处,前提是你会去思考。其实,学习不过就是在培养自己的思维,一种学习能力的技巧。老子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孟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荀子说“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放手去“博”吧!
点评:文章娓娓道来,如话家常。什么是“学”,“学”的意义、目的,不同阶段的“学”,“学”不仅是学知识,还要学技能、本领,“学”就要吃苦,要放手去“博”等等,条分缕析,对学习者深有启发和教益。
“悦”读心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秦始皇悟透经济学
公元前215年,在今天内蒙古的河套地区,秦朝大将蒙恬率领以步兵为主的秦军,与凶狠的匈奴骑兵展开了一场殊死之战。刚刚统一天下的秦军士气正旺,一举拿下了河套地区。匈奴残部望风而逃,远遁大漠。然而,凯旋的秦军得到的命令,却不是再接再厉,攻占漠北,而是转攻为守。30万大军以战国时期燕、赵、秦三国的北方长城为基础,就地修筑长城,从西北的临洮一带一直延伸到辽东,横贯东西的万里长城第一次出现在人们的眼前。
究竟是什么导致了秦始皇停止北伐,反而耗尽全国的财力、人力去修筑长城呢?因为秦始皇不仅是我国一位杰出的政治家,他还是一位卓越的经济学家,他肯定算过一笔经济账。
让我们站在秦始皇的角度,来思考对付匈奴的难题。首先,秦始皇统治的民众基本上都是农民,而如果要深入大漠与匈奴作战,就需要相当数量的骑兵。把平时基本不骑马的农夫,转变为强大的骑兵,不仅要花费大量的时间、金钱进行训练,同时由于这些农民当了兵,不能再从事农耕了,还要蒙受劳动力损失。
况且即使有了强大的骑兵,要送他们到北方草原深处作战,粮草的运输和损耗也是一笔很可怕的开销。古代没有高速公路和铁路,也没有大货车,粮食运输只能靠人力和畜力,十分艰难。《史记》中曾经记载,从中原地区运送一石粮食抵达北方的前线,路上运输队消耗的粮食竟达到192石。
而匈奴骑兵的作战成本却很低。游牧民族从小在马背上长大,既是放牧者,也是战士,角色转换很容易,甚至可以一边放牧,一边作战,后勤保障比农耕民族好多了。
农耕民族作战的成本比游牧民族要高,而作战的收益却很可怜。即使占领广袤的草原,也无法耕种。中原王朝的税收是从农民的头上获取的,没有了农民,要那么大片的草原有什么用处?即使打赢了对游牧民族的战争,也要被高昂的战争成本压垮。
汉武帝雄才大略。曾经在对匈奴的战争中取得了辉煌的胜利,可是劳民伤财,大大削弱了国家的经济实力,直接导致了汉朝的衰落。明成祖朱棣的大军五出漠北,苦战多年,把蒙古各部赶得四处奔逃,但仗打到最后,先吃不消的却是明朝。
反观骑马的游牧民族,他们来去如风。掠夺农耕民族积累的财富轻而易举,收益惊人。成本低、收益高,游牧民族怎么会不热衷于劫掠战呢?
得想个招儿,改变成本和收益上的巨大反差,秦始皇借鉴战国时期的策略,想到了修筑长城;有了长城这种坚固工事,流动的战场将会变为固定的战线。游牧民族无法重演来了就抢、抢了就跑的闹剧。必须先在长城一线与守军打一仗。
如此一来,成本和收益就改变了。以逸待劳的农耕民族可以从附近的农田中获得粮食,进攻的游牧民族却远离了放牧的草场。而且长城一线多群山,重要的道路上又修建了牢固的关隘,农耕民族的步兵只要固守防线,游牧民族的骑兵就毫无用武之地,往往还没有抢到东西,就先挨了一顿打。依托长城进退自如,农耕民族不用训练骑兵部队。熟悉农活的士兵们在闲时完全可以就地屯垦,后勤的负担也小多了。
农耕民族的杰出代表秦始皇虽然没有读过现代的经济学原理之类的著作,但他大规模修筑长城的举动,的确与经济学最基本的成本、收益规律是相符合的。修筑长城固然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在短期内经济压力很大,但从长远来看,秦始皇的这笔账算得很精明。
此后的各朝各代,只要有条件、有需要,也都尽量采取修筑长城的方式防御北方的游牧民族。比如明朝成化年间,蒙古鞑靼部常常进犯陕北、甘肃一带,于是皇帝召集大臣讨论防 御事宜。大臣们算了一笔账:如果征集五万劳工,用两个月的时间修葺长城,耗银不过100万两:而派出八万大军征讨鞑靼入侵者,每年粮草、运费折合银两,总计耗银近1 000万两,成本高低一目了然。而且,军人可以在长城之内屯田耕种,获得一定的粮食,又节省了从内地调粮食到前线的巨额成本。于是。明朝的皇帝们选择了修建长城。我们今天看到的雄伟长城就是那个时期完工的,在元朝初年就来到中国的马可·波罗自然是看不到明朝长城的。
点评:秦始皇与“经济学”看似毫无联系,但作者深入浅出,由实而虚,由军事而经济,让人读了又觉得很有道理。特别是作者大胆地得出了秦始皇是一个经济学家的论断,颇为独到。
“悦”读心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心作书,伟哉,韩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首先走入我视野的韩愈并不是其诗人的身份,而是他身为散文大家的不凡气度。韩潮苏海,这个精确的概括中,只一个“潮”字,就突现了韩愈文风的特色,那种狂涛迅浪、澎湃汹涌、锐不可当的气势,铺天盖地而来,让人有不敢仰视之感。
我一向喜欢韩文却不爱读韩诗,以为其文美而气盛,诗却句险而意奇,不甚像诗,倒是有几首“正常”的小诗,写得非常有韵味,清新可爱,比如这一首就丝毫不见奇险之气:“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然而,最终留在我心底的韩愈,却是其人其事与其风骨。韩愈一生磊落忠朴,在政治上主儒学,斥佛老,为文反对六朝浮夸艳丽之风,提倡复古文,提出文以载道,遵从词必己出,为人处世不平即鸣。开始的那首诗就是韩愈作于五十二岁贬官途中。当年宪宗崇佛,迎佛骨入宫,以致劳民伤财,韩愈即上《论佛骨表》劝阻,结果触怒宪宗,一纸令下贬谪潮州。岭南在唐代还是南蛮之地,民智未开,毒虫猛兽遍地,贬官岭南等同流放。直言被贬已是不幸,更不幸的是被贬地是岭南,悲愤的韩愈,栖栖惶惶南下,给赶来的侄孙写下这首著名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诗中有不平的申诉,又流露出对未来的彷徨心情。“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最堪咀嚼,我们仿佛看见又伤心又悲愤又凄凉的诗人,立马回望长安,但望不见长安,连秦岭也隐在一片烟云中,而前路还十分遥远;离不忍离,去不忍去,但始终还是要走。这是我最喜欢、印象最深刻的一首韩诗,诗情喷薄而出,又感人至深,应了韩愈自己的观点:欢愉之辞难工,而穷苦之言易好。
纵观韩愈一生,两次被贬,均是犯上直言而招罪,古语有云,前事不忘,后事之师,韩 愈竟然会重蹈覆辙,一错再错,其“愚笨”和“不智”直为“智者”所笑所讥所耻,试问那些惯于揣摩上意,溜须拍马之人,会这样呆?那些热衷仕途,贪官恋栈之徒,只恐拍马无门,溜须无路,会白白放过一次大好机会,肯据理直言、冒犯龙颜?史记韩愈“操作坚正,鲠言无所忌”,晚年还以衰朽之躯,只身到叛军营中劝降。叛军列兵帐前,刀枪齐举,但韩愈无所畏缩,大义凛然,直斥其非,其英雄气概、过人胆识不亚于单刀赴会的关云长。假若那些热衷仕途、贪务虚名者,有此风骨和气节,又何妨热衷,何惧贪务?不恨其多只恨其少,不怕其烈只怕其淡矣。微斯人,谁能“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被贬潮州的韩愈并没有因个人不幸而意志消沉,而是切切实实地为百姓做了好事:杀鳄除害,兴修水利,兴办教育,后来改迁袁州,还继续赎取奴婢,禁止人口买卖。在上即直言陈事,兼济天下,在下即务实求是,福泽一方;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韩愈一生可谓言行一致,比起那些志大才疏,高不成低不就之辈,他不怨天,不尤人,不放弃,切切实实守好本分,真正身体力行做到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可敬!可佩!可歌!
其实韩愈在潮州只是逗留了短短八个月,但他播下的种子,带来的希望,却一直默默萌芽,暗暗闪亮。韩愈又像一座高山,一湾绿水,永远留在潮州,润养着潮州。“文章随代起,烟瘴几时开。不有韩夫子,人心尚草莱!”古往今来,历史上曾出现过多少王侯将相,有过多少名士英杰,不少人竖碑刻石,造庙建寺,希望可以人过留名,炳照青史。然而,刻在石上的,写在书上的,不少湮没在岁月的最深处,早已蔓草青青,有几多还真实地活在后人心中?在潮州短短八个月的韩愈,竟然令一片山河尽姓韩:潮州的江改叫韩江,潮州的山改叫韩山。王侯将相能让江山易姓,但有几个能让山河改姓?以山河为姓,人心作书,伟哉,韩愈!壮哉,韩愈!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有删改)点评:这篇散文,写得大气磅礴。读罢让人感觉如饮甘露,脑中韩愈的形象久久不去。通过文章的描述,我们从中可看出韩愈为人正直,敢于犯颜直谏;心系百姓,为苍生谋福利;对国家忠心耿耿,不顾个人安危的铮铮铁骨。
“悦”读心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篇:新人教必修三_Unit1_Festivals_around_...
易仁荣特级教师工作室:
国家级课题“英语模块教学法”正式开题
4月10日下午,国家级课题“英语模块教学法提高教学效率研究”在北京市第八十中学正式开题。该课题是由国家基础教育中心外语实验中心批准的2009-2010资助金项目,本北京市仅此课题获批。
“英语模块教学法”(english modular approach)是由特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易仁荣老师历经十年探索出的一种新的英语教学方法。该方法以“模块”(module)为原理,以辩证法和系统论为理论指导,把复杂的英语语法、3500个英语单词和英语听说读写等语用能力的培养优化为若干个教学模块,模块的内容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衔接。“英语模块教学法”使英语教学内容板块化、简单化,系统化,既节省英语教学时间,减轻师生教学负担,又能提高英语教学效率。教育部主管的国家级核心刊物《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课程 教材 教法》等先后发表了易仁荣老师的系列论文,北京教育出版社出版了易仁荣老师编著的《高中英语语法7天会》、《高中英语写作7天会》、《高中英语词汇7周会》等5 本专著,颇受读者欢迎。
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组专家鲁子问教授、朝阳分院副院长夏秋荣、教研中心教研员朱丽萍、八十中学校长田树林等分别在开题会上对“英语模块教学法”给予高度评价,并希望课题组认真做好此课题的扩大实验和推广工作。朝阳区教委特级教师工作室管理办公室王雪梅老师、易仁荣工作室核心成员以及八十中学、日坛中学、九十四中学部分英语老师也出席了开题会。
(八十中学 易仁荣 供稿)
朝阳区职业高中第二期青年教师培训班启动
2009年3月27日,朝阳区教研中心职成教研室组织完成了第二期培训班的开学典礼暨培训课程第一阶段讲座,培训工作正式启动。全区八所职业高中上报本期学员30名,涉及9类学科。教研室针对学员具体需求,拟聘13位职高校骨干教师和5位教研员,组建了师资力量比较雄厚的指导教师队伍。本期培训班将延续上期“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指导教师与学员密切配合、教研室对导师和学员跟踪管理”的特点,与时俱进地完善课程设计方案、完善管理方法,将本期课程分为教学理念学习、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实践与听评课、教学论文撰写等四个阶段,为期四个月,主体课程拟在本学期结束。
(区教研中心职成教研室 陈 清 供稿)
第八十中学
◆日前,由中国教育学会教育机制研究分会和教育杂志社联合举办的“第三届全国中学优秀校内报刊活动颁奖典礼”在京铁大酒店举行,八十中学报送的教科研刊《八十教研》获最佳科研刊特等奖、《晨光报》获最佳社团报一等奖。
◆2009年2月13日,八十中组织全体教职工召开了首届教科研年会,会议主题确定为:建立科学有效的管理体系,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会议由张恩海副校长主持,朝阳区教委姜继为副主任、朝阳区教科所桂富荣所长、朝阳分院教科研处刘继玲主任出席了会议。
在会上,刘丽斌书记宣读了获奖名单,教科研室童嘉森主任做了学校2008年教科研工作总结报告,于冬云助理对《教科研年会章程》进行了解读,随后对评选出的优秀科研成果3个一等奖、8个二等奖、4个三等奖和4个先进科研集体进行了隆重的颁奖仪式。
颁奖仪式结束后,教委姜继为副主任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姜主任首先对八十中的教科研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高度评价了老师们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取得的成果,同时对八十中的教科研工作提出了指导性意见。获奖代表刘亦工、涂洁、吴卫东三位老师做了典型经验介绍,向全校教师介绍了他们开展校本教研的切身体会。最后田校长做了大会总结,肯定了八十中2008年的教科研工作,同时指出,学校将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创造条件、搭建平台,造就一支具有创新精神的科研型教师队伍,实现培养创新性人才的目标。
(八十中学 童嘉森 供稿)
望京实验学校
我校承担的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办课题《培养中小学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策略的研究》即将于今年结题。为了配合学校结题工作的顺利开展、进一步提高教师的实践研究能力及总结反思能力,2009年2月12日,我校请来课题指导专家——北京市基础教育研究所评价研究室张爱兰主任,对全校教师进行了两个多小时的培训。会后各教研组针对专家讲座内容,结合各组研究进展情况,就前期实践中的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策略进行交流、讨论,结合学校的科研计划,各教研组、各子课题组对即将开展的课题研究进行规划,制定了本学期各教研组详细的研究计划,这对后期的课题研究工作将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
(望京实验学校 黄秀英 供稿)
呼家楼中学
◆2009年1月6日下午呼家楼中学召开“呼家楼中学第十一届教育教学论文年会”,会议由学校教科研负责人主持。该年会共收到60篇论文,有14篇获奖,其中一等奖3名,二等奖5名,三等奖6名,获奖比例占25%。学校领导为获奖者颁发了荣誉证书。两位获奖论文教师分别做了交流发言;李献国校长做了重要讲话,强调教育教学实践与教育教学思想的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相互提高,强调教师必须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强调教师必须准确把握考纲、考点等。本次活动搭建了展示教师教育教学智慧的平台,营造了积极向上、努力钻研业务的校园文化氛围。◆2009年2月12日上午,呼家楼中学召开2008-2009学第二学期“校本培训暨专家讲座”会议。学校特邀我区教研中心语文教研员王丹就《对中学校本课程的认识》做专题讲座。该讲座涉及四个版块内容:
一、开发校本课程的意义。
二、开发校本课程的基本原则。
三、开发校本课程中学校和教师的角色。
四、关于校本课程的评价。该讲座逻辑性强,环环相叩;科学性强,引经据典;实用性强,联系实际;思路开阔,旁征博引。通过聆听该讲座,全校教职工受益匪浅:徜徉在论证严密的科学之中,领略到如何研究的方法之中,将尝试在新学期的实践之中。
◆2009年2月27—28日,呼家楼中学在朝来农艺园召开毕业年级教育教学双研会。与会领导有区中教科乔科长、教研中心苏主任、各科教研员以及学校领导。会议由教学主任李锋主持。首先,李献国校长致开幕词。主管教学的白光副校长、李锋主任就高三和初三年级学情现状先后做了认真细致地分析,就新学期工作任务、工作重点、工作措施和注意要求做了认真布置。初三和高三年级组长就各自年级教情与学情现状先后做了详细剖析。之后初中、高中组进行分组讨论,区教研员随组参加,针对学科特点做出指导;
中教科乔科长参加了初中分组讨论,就中考报名、查漏补缺、采取措施和注意事项等提出了指导性意见。最后初三和高三两个年级组长将分组讨论情况进行汇报。区教委中教科乔科长对这次校本培训——双研会,予以充分肯定、体现了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精细化、文本化,希望教师认真细致地做好教研、考研,为质量工程的推进落到实处。区教研中心苏主任肯定了教师的学情分析细致、到位,针对中高考工作重点强调四个要点:思路清晰、安排合理、方法得当、落实到位。这次双研会,气氛热烈,集思广益,受益匪浅,意义重要,影响长久。
(呼家楼中学 供稿)
劲松职业高中
阳春三月,春光明媚。劲松职高“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主题的校本培训拉开帷幕。学校聘请北京市职教专家庆敏校长进行了《如何上好一节课——做好教学设计》的专题讲座。区职成教研室张俊英主任解读了《朝阳区职高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学校组织全体教师观摩赏析了市区级优秀课,进行课例分析。在理念讲座与课例观摩的基础上,“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主题的校本培训进入到实践演练阶段。4月底,学校开展了“教学开放周”活动,中层干部推门听课实地了解培训效果。5月份,学校将在推门听课的基础上,推出典型全校展示,并组织优秀教师参加区市级教学基本功大赛。
(劲松职高 孙敬梅 供稿)
第四篇: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单元主题悦读(二)新人教版必修3课件
单元主题悦读
(二)话题二 诗自肺腑
流浪的李白
时间在流淌,一个灵魂却在红尘掩埋的岁月里执着地流浪;一个王朝的背景已经模糊,一位诗人却在亘古的时空中自由地吟唱。
他是李白,那个二十五岁起便“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南穷苍梧,东涉溟海”“浪迹天下,以诗酒自适”的“诗仙”李白。古往今来,无数王侯将相在繁华落尽的嗟叹里消散于滚滚红尘,而当年“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的李太白却用他的诗篇独步千年沧桑,在每一个了解他的人的心灵深处驻足。于是,我们知道,什么才是永恒。
那是天赋异禀的李白:“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十五观奇书”,唯有“蜀江水碧蜀山青”的天地造化才会滋养出如此旷世绝尘的才俊;那是英气逼人、豪气冲天的李白:“十五好剑术”,自命“游侠”,仗剑行吟,千金散尽,长歌出关,唯有英雄辈出的年代才会造就如此的侠肝义胆;那是超然物外、潜心求道的李白:隐居山林,酣饮纵酒,玩物驯鸟,采药炼丹,“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唯有巴蜀的日月灵气才会孕育出如此凌绝红尘的道骨仙风„„
于是,面对“天子亲迎”的至高礼遇,怀揣报国福民的企望,一个天才的诗人用“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兴奋,开启了他一生坎坷与抗争相伴、荣耀与屈辱并存的命运之门。
“醉草吓蛮书”,一纸雄文安天下,我们看到了那个大国重臣、傲视天下、志得意满的李白;“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我们看到了那个醉眼看花、不愿摧眉折腰的李白;“吟诗作赋北窗里,万言不值一杯水”,我们也看到了怀才不遇、心灵落寞、报国无门的李白;“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我们更看到了仕途艰难、历尽磨难、心灰意冷的李白„„
终于,一腔愤懑化成一声呐喊:“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巍峨的朝堂门外,如血的残阳里,这一声沉闷的呐喊,是无奈,是失望,是觉醒,是灵魂流浪的宣言。
于是,大唐的青山绿水间,酒旗飘扬处,我们又看到了那个放浪形骸,沽酒买醉,乘醉行吟,斗酒诗百篇的狂客李白:“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对酒不觉瞑,落花盈我衣。”“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流浪的灵魂,一生以酒相伴;酒入愁肠,奔涌而出的,是千古不朽的诗篇。
那年月圆,采石矶上,诗仙酣饮最后一壶浊酒,凝眸脚下江水如镜,那里有月华净土,仙家瑶台,于是飘逸的身影纵身一跳,从此红尘的流浪化作破碎的月影,浩淼的长江,化作 1 流淌千古的诗魂。
盛唐,繁华与落寞依然在同一片雄浑的天空下徜徉。舞榭歌台,寻常巷陌,一年年的寂寞芳草,唯有歌伎的楼船上翻唱着诗仙流浪的心曲;桃花潭水,落红满溪,春去秋来的季节轮回,王朝的繁华在斑驳风雨中褪落着残红,唯有诗仙流浪的背影凋落成红尘里一声长长的叹息。
点评:读罢本文,有两点感受颇深:这是一篇大气磅礴的文章,恰与具有浪漫主义诗风的李白相匹;这同时又是一篇文采斐然的文章,正配天赋异禀的“诗仙”李白。
流浪意识是使李白诗歌呈现出思想感情起伏跌宕、瞬息万变之独特风格的根本原因。它既贯穿于李白一生的深层人生体验之中,同时它又像一根红线,将诗人孤独漂泊的哀叹、壮志难酬的愤懑、求仙访道的超脱、思归不得的悲愁连结为一个整体。流浪的李白,流浪的灵魂„„
本文的语言整齐优美,排比句、对偶句的使用,赋予文章雄浑的气势;旁征博引,赋予文章深厚的文学底蕴。
“悦”读心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悲情的沙鸥——杜甫
漂泊在烽火之中,如一只在风中飘摇的纸鸢,冥冥之中不知是谁牵动着命运的丝线;又如广阔的天地间飘忽盘旋的一只孤独的沙鸥,不知哪儿是自己栖息的故乡。半个世纪的沧桑,造就了怎样一个博大的胸怀啊!你流离转徙的一生以及你笔端饱含着忧国忧民的深重情感的诗句,就是一部真实的历史。你用血和泪涂画的一幅幅形象而生动的图卷,已不用向别人再去诉说什么。
少年时的裘马轻狂,游历祖国的大好河山,使你更热爱脚下这片神圣的大唐的繁荣土地,你由此而生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雄心和气概。既然自己已经“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那么就已有了“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能力。可惜你这位才华横溢的诗人流落到长安天子脚下,却只落得“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处处潜悲辛”的可怜境况。小人的奸佞,时事的黑暗,使你进一步认识到“朱门酒肉臭”的统治阶级所造成的“路有冻死骨”的深重罪恶。现实中的碰壁,精神上的打击,并没有击碎你的雄心壮志和对理想的不懈追求。你没有像你崇拜的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那样的决绝。你坚守自身如一块璞玉,执着地等待要绽放自己的异彩。然而现实中有哪个国君不像不识和氏璧的楚厉王那样平庸呢?你应该懂得历史上的明君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啊!
然而生活呢?一家老小赖以生存的依靠呢?辗转于战乱之中,携着面色枯黄的妻儿,风 吹着,雨打着,生存成了迫在眉睫的问题。还有可以依靠的朋友吗?还有人爱惜你的才华吗?放下尊严,放下文人特有的高傲,可是结果呢?希望常常存在,失望也时时伴随。自己的茅屋在秋风中被毁,沾湿的长夜你想到的是天下的寒士;自己已经够不幸了,更不幸的是不能实现安得广厦千万间的理想;自我的艰辛生活你还可以忍受,可是那青海垅头累累的白骨,那边庭流成海水的鲜血呢!百姓生离死别的伤痛深深地刺痛了你的心啊!你的心在流血,你要为这非人间的世界流尽自己最后的一滴血!
贫穷寄食的生活使你看尽了世态的炎凉,善良敏感使你流尽了同情的热泪,孤苦病痛使你尝尽了人世的沧桑,忧国忧民使你耗尽了毕生的精力。
唐朝正午的艳阳已经西沉,那一轮如血的残阳,映照在长江永不停息地涌动的水面上。随波颠簸浮沉的一叶孤舟之上,一个枯瘦的身影:破旧的衣衫,憔悴的容颜,忧伤的眼神,旷世的孤独。即使你为这个世界呕尽了心血,耗尽了生命,你也不会像屈原那样纵身江中以求得永世的解脱,也不会像庄子一样化成梦中飞舞的蝴蝶翩然而去。你的生命所维系的是你热爱的破碎的山河以及那些在死亡线上挣扎的百姓啊。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然而千古的浪花淘不尽的是定格在历史的船头的永远的圣人——杜甫!
点评:本文采用诗一般的语言,向我们讲述了杜甫少年漫游、中年失意、老年颠沛的遭遇,表现了诗人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和忧国忧民的情怀。本文最主要的表现手法是对比,作者把杜甫少年时的理想和中年后的遭遇、满腹的才气和可怜的命运、崇高的理想与无奈的现实、朝廷的昏庸与百姓的苦难相比较,让我们发现,是苦难成就了杜甫,也是赤诚成就了杜甫。
“悦”读心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白居易的长归 吴光辉
回归洛阳龙门是一代清官官场失意之后的人生选择,是一代诗人仕途绝望之后的人生归宿。
唐文宗大和三年,一个秋天的傍晚,长安古道上,中国文学史上的顶级大师——白居易,默默地坐在一匹老马牵拉的破车里,一路颠簸朝洛阳的龙门而来,古道两旁的老树缓缓地向后退去,几只乌鸦在头顶盘旋,发出凄厉的长鸣。这就是公元826年白居易从反腐败的战场上败下阵来,从此归隐田园、沉湎山水的人生转折点。
看到白居易满脸沮丧、穷困潦倒的模样,谁会想到他曾在庙堂之上和腐败势力舌战斗法时的意气风发?那个29岁就进士及第,34岁成为翰林学士,35岁担任左拾遗,38岁升为 户曹参军,仕途上可谓春风得意的白居易哪里去了?那个连续上书提出广开言路、惩贪倡廉、举贤任能等十大改革主张的斗志昂扬的白居易哪里去了?那个用诗歌作为“补察时政”“泄导人情”的武器,倡导“新乐府运动”,写出大量讽喻诗,义愤填膺地揭露贪官权贵丑恶和人民大众疾苦的刚正不阿的白居易哪里去了?是的,当年意气风发的白居易已不复存在,眼下,他坐在破车之上,或许还在慢慢回想着唐宪宗元和六年的那次对他的致命一击吧?
元和六年初,唐宪宗决定讨伐藩镇,准备起用一个贪官做统帅,白居易在朝堂之上第一个站出来反对皇上下旨,气得唐宪宗要治他大不敬之罪,差点被推出斩首。然而,白居易还是没有向贪官屈服。是年秋,革新人物武元衡被暗杀了,无人敢提出侦查元凶,白居易以戴罪之身站出来呈上奏章,请求彻查此案,结果被贪官们以莫须有的罪名打入天牢。白居易从此被逐出京城,外放江州,变成了沦落天涯青衫湿的江州司马。
恐怕文学史要好好地感谢唐宪宗的忠奸不辨,也要感谢贪官权贵的阴险狠毒——他们把白居易从庙堂之高打入江湖之远,反而把他推上了文学艺术之巅。如果白居易不是沦落江州,也许就创作不出让千古陶醉、让历史定格、让世界喝彩的《琵琶行》:“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白居易以《琵琶行》而名闻天下,13年之后他却又选择了龙门琵琶峰作为自己的人生归宿。唐文宗即位之后,曾将白居易召回京城,任了几个闲职,可他终于明白那里不是自己的久留之地,遂有了本文开头所写的洒泪告别长安,赶往龙门了却残生。
那纤纤古道之上,车中承载的是一路长叹,车辙留下的是一路忧伤,老马踟蹰的前方不是洛阳的龙门,而是人生的无奈。或许白居易已预感到在龙门的18年的最后人生:“宦途自此心长别,世事从今口不言。”“面上灭除忧喜色,胸中消尽是非心。”从此,白居易也就变成了避世消沉、一蹶不振的香山居士。因而,他在破车之上仰天长叹:“往日多暂住,今日是长归!”
长归是他政治上四处碰壁之后的败退,是他文学上功成名就之后的回归,也是他人生寻觅求索之后的绝望。当然,此时此地的白居易万万没有想到,自己的长归更是大唐文学的一个重大转折,从此唐诗走向衰败,最后居然由泥腿子黄巢用“我花开后百花杀”来给辉煌的唐诗充作了封笔名诗。
此时,白居易无言地望着古道瘦马和老树昏鸦,西下的夕阳把这位断肠人的苍苍白发染成了金黄。想到自己的人生终结,举头眺望那近在眼前的龙门,只见卢舍那大佛正在凝望着洛河对岸的香山琵琶峰,他想,那里便是自己死后的悲惨归宿了。
其实,这岂止是白居易个人的悲剧?这更是整个大唐王朝的历史悲剧呀!白居易就是半个盛唐。他败了,就是盛唐的衰败;他走了,更是带走了盛唐思想王国的半壁江山。
(2011年5月27日《光明日报》)点评:唐统治者把白居易从庙堂之高打入江湖之远,反而把白居易推上了文学艺术之巅,白居易的长归是他在政治上四处碰壁之后的败退,也是他文学上功成名就之后的回归。作者能够以辩证的眼光来看待白居易的政治悲剧,令人读罢文章哀而不伤。作者对白居易从反腐败的战场上败下阵来失落地颠簸在那纤纤古道之上的情景,充分想象,生动写来,也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悦”读心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情深唯有李商隐
佚 名
最初喜欢上李商隐,是因为那一首晦涩难懂的《锦瑟》,那一首稍有常识的人都会吟诵的《锦瑟》,当时最爱的是那一句“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千年前的哀怨透纸而出,究竟有多少感慨才能写出这一首《锦瑟》呢?
在那个百花齐放的年代,见过柳三变的多情,苏东坡的专情,元稹的痴情,但深情者,平生所见,唯义山尔。那个写下“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来寄托对妻子思念的李商隐;那个低吟“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才高八斗的李商隐;那个浅唱“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惆怅失落的李商隐;那个拥有“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清词丽句的李商隐;那个我们最爱的与杜牧并称“小李杜”的小李——李商隐。
幽心不独伤离别,情深唯有李商隐。深情二字,是义山诗的特点。刘熙载言义山的诗“深情绵邈”,张采田则云其诗“哀感沉绵”。这其实是因为义山的一生有难言之痛,至苦之情,郁结于心,发为诗句。他的一生都是不幸的,夹在牛、李两党的争斗中,怀才不遇,一直都郁郁不得志。唐代一位诗人在其诗《哭李商隐》中曰:“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未曾开。”不禁替这个自小崭露头角的义山可惜,他属于那种大器早成的人,凭他的悟性,从娶了恩人敌党的女儿时,就应该料到了这样的结局。可是悟到了又如何?他又能如何呢?他不是一个甘于寂寞的人吧!所以只能眼睁睁地卷入两党的争斗中,聪慧的人注定是悲哀的,尤其是在那个乱世中,因为他比别人更清醒地看清了局势,预见了未来。
古语有云:“浮生若梦,为欢几何?”但是,义山终究是义山,七分深情,三分忧郁,成就了这个我们所爱的李商隐。固执地认为义山的忧郁是深植于灵魂深处的,所以时常在想,如果他如陶潜般淡定恬静、安贫乐道,或如李白般蔑视权贵、寄情山水,他会不会活得开心一些?但是他若真如他们这般,就不是我们所爱的李商隐了。
李商隐年少时的才华为令狐楚所赏识,于是令狐楚提拔了他,他的仕途一度很顺畅。令狐楚死后,他在政治上失去了依傍。后来娶了王茂元的女儿,从此,陷入了牛、李两党的争斗中,他本无意介入,却无奈造化弄人,背上了“忘恩”“背义”的骂名,这对他那样清高 孤傲的人来说,怕是一个很大的打击吧!而妻子的离世则是他心口上一道永远的伤疤。他不像太白般“花间一壶酒”可以邀得“花月徘徊影凌乱”,所以,他的不甘、愤恨、无奈全都反映在他的诗里,字字珠玑,行行血泪,伤怀而不泣,欲哭而无泪。
另外,一直很奇怪当时才高八斗的义山被许多人爱慕着,却为何在妻子离世后一直没有再娶。原来深情的人也最为痴情啊!
858年,46岁的李商隐离开了这个他深爱并怨恨的世界。一直认为像义山那样的人是注定不会长寿的,因为他太深情,太执着,太聪慧,太早洞察世情,所以,他命中注定了会早逝,逃也逃不掉。他那样的人,只适合活在后人仰望的高度中。
浮生若梦,透过泛黄的纸页,仿佛可以看见千年前那个落寞的李商隐身着一件青衫端坐于窗前,在明月清辉的映射下轻吟:“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一首《锦瑟》实为义山一生的写照,他的一生都将如镜花水月般,映入历史的回音中。写到这里,我才霎时明白,“一弦一柱思华年”寄托了他多少的辛酸往事,不要责备义山“一生襟抱未曾开”,因为,在那个沉郁的年代,独爱这样的李商隐。
点评:本文是一篇咏赞李商隐的抒情散文,文章从李商隐的《锦瑟》一诗入手,引出他不同寻常的人生际遇和独具魅力的诗歌成就,字里行间充溢着对李商隐诗歌的赞美和对诗人遭遇的同情。文章围绕“深情”二字,大量引用李商隐的诗句和古今关于李商隐诗歌成就与特点的诗评,使文章典雅中寓灵动,评述中抒真情。有效地避免了史实给人的干瘪瘦硬之感,首尾相扣的结构是文章突出的特点。
“悦”读心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五篇: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单元主题悦读(一)新人教版必修3课件
单元主题悦读
(一)话题一 品味经典 林黛玉:孤独的泪珠儿
卓琦培
有些许光泽,也有几分浑浊与咸涩。一个被拉长或者压扁的圆,像所有的生命,渴望圆满,却又带着这样那样的缺陷和遗憾,总是不能圆满。
水一样的灵魂,泥一样的归宿和命运!
不要问你是谁。也许,你什么都不是,你只是泪珠儿。你清,你浊,你像生命一样脆弱,一触即碎——你,你只是一颗孤独的泪珠儿。
三月,所有的花朵都在燃烧,你却用锄,将一瓣瓣青春的碎片,连同自己的泪珠儿,一起埋入土中。
你要将生命里所有被拉长或者压扁的缺憾,连同你的梦、你的渴望,还有这泪珠儿里的浑浊与咸涩,全都埋入土中。你把所有能埋掉的,统统都埋掉了。
只是有一样,你无法埋掉。那就是孤独,藏在泪珠儿里的孤独!
有人因美丽而孤独,有人因智慧而孤独,有人因洁白无瑕而孤独。有的人孤独,是因为在应该糊涂时不肯糊涂,却又总是在不该清醒时清醒。
你为什么孤独,我不知道。但我知道,你是美丽的,你是智慧的,你是洁白无瑕的。你只是在一个不该有梦的时代,做了一个不该做的梦。
既然别人都不做梦,为什么独独你要做梦?
许多年过去了,花朵一次又一次地在她曾经凋落过的疤痕上燃烧,接着落英缤纷,青春碎了一地。生命的美丽其实是埋不掉的。
许多年过去了,你,还有你那孤独的泪,一次次从不同版本的书页中走出来,从不同版本的银幕和荧屏中走出来,让许多男男女女咀嚼品味。
青春的梦,还有梦的酸涩,何尝能埋得干净?
是的,你就是一颗泪珠儿,一颗许多人眼里都曾经有过的泪珠儿,带着青春的梦,和梦的酸涩;带着生命对于圆满的渴望,和渴望中被拉长或者压扁的缺陷和遗憾。
是的,你就是一颗泪珠儿,美丽而又脆弱,一触即碎的泪珠儿。从一滴泪里,我们看到了自己灵魂深处的孤独!
告诉我,人世间水做的骨肉、泥做的骨肉,你灵魂深处的孤独,是不是也美丽得让人心碎?
(选自《读者》)点评:《林黛玉:孤独的泪珠儿》堪称一篇极富个性的文章。通过一个文学形象所携带的典型细节——黛玉葬花,解读其个性,透析融注于形象中的社会历史内涵与人文内涵,窥视出一个时代的生活与人生、世态与人情;融注于文字中的独特生命感悟与人生见解,更是 让读者走近了一个文学形象,贴近了一颗跃动的心。
“悦”读心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 点 鲁 迅
如今的国人若再清茶一杯,台灯一盏,把鲁迅书一卷,肯定是一道奢侈的风景。孔方兄的诱惑,浮躁的心绪,已将思想框成格子。我在格子的氛围里,坚守那份承诺的执着:读点鲁迅。
当琼瑶的情在梦里飞,歌在情里唱,梦在心里生;当席绢演绎现代男女的痴情纯恋,灯红酒绿;当现代的音响充斥婚恋畸情凶杀危乱。我知道,我们要执着心中的那份承诺:读点鲁迅。
读点鲁迅,我们可以少些肤浅,少些小家子气,少些俗庸和丑陋。读点鲁迅,我们会逐步成熟,正视人生,直面社会,热爱我们的国家和人民。作为伟大的文学家的鲁迅,他首先是伟大的思想家和革命家。“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有憎才有爱,鲁迅是我们毕尽一生要倾读的一部大书。
鲁迅的书就如一杯上好的龙井,初品,觉得生涩难懂,似乎还有一些浅薄;细细品尝,就觉得愈读愈深,茶味也愈香愈浓,颇能感触到先生文章的妙处,宛如窗台边的米兰,多嗅几口才知道其花香的浓郁,多看几眼才知道它的力度和深度。
我们曾经在周作人的乌篷船里寻觅悠闲和怡适,我们曾经在梁实秋的雅舍中喝茶谈酒,我们曾经在陈源的闲话里论随笔谈小品,我们也曾经在林语堂的幽默里赏鉴人世间的恩怨:我们单单忘怀了那位孤独的巨人,呐喊的勇士,深沉的思想者,慈爱的老人,那1 000万言 16本的大书。
我读鲁迅的高洁。那是一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心态。面对黑暗中来自四面八方的诘责与诬蔑,他是“彷徨”在暗夜里仍忍不住要“呐喊”的猛士。他自比为雪,“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他笔下的雪,恰如自己的写照,是漫漫长夜中孤独却努力发亮的一点微光,是万物俱浊中的一片清新。
我也读鲁迅的幽默。《采薇》中借伯夷、叔齐的传说讽刺那些可笑可悲的封建卫道者,让“不食周粟的商朝遗老”大啃同样生在周朝土地上的薇,毫不留情地剥下忠君的伪善画皮。《肥皂》里把肥皂的泡沫比喻成螃蟹吐出的白泡泡,想象奇特;《狂人日记》里对“吃人者”入木三分的刻画,令人触目惊心;《高老夫子》中对不学无术的主人公上历史课的描写,读来让人忍俊不禁,拍案叫绝!
我还读鲁迅的坚韧。面对“朋辈成新鬼”的惨痛事实,他毫不退缩避让,以一种毅然决然的无畏态度,要“怒向刀丛觅小诗”,向残忍的敌人讨还那“拖得越久,越要付更大利息”的血债;他“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他的文章如一把把匕首,刺向 敌人的心脏。他敢爱,更敢憎,因为爱得忘我,所以憎得深切,所以“怒其不争”。
我读鲁迅,不仅读他的杂文,他的诗,他的小说,他的嬉笑怒骂皆成文章,也读他自己。他的阅历之丰富,知识之渊博,心胸之广阔,眼光之锐利,更像一本读不完的大书。凝视着黑色背景下熟悉的清瘦老人的头像,带着几分敬畏与崇拜“读”他瘦削的面颊,他炯炯的眼神,他那“一”字形的浓须„„
读点鲁迅,在你孤独无助时,那是一根神奇的拐杖;在你彷徨无奈时,那是一盏不灭的明灯;在你空虚单调时,那是一餐无价的精神食粮;在你沉沉入睡时,那是你枕下的宝典。
(有删改)点评:文章首先指出了在当今这个物质化的浮躁社会中读鲁迅的意义和作用——少些肤浅,少些小家子气,少些俗庸和丑陋。接着指出当今人们阅读的肤浅化:寻觅悠闲和怡适、喝茶谈酒、论随笔谈小品、赏鉴人世间的恩怨。然后列举从鲁迅作品中可以读到高洁,读到幽默,读到坚韧。最后指出鲁迅是我们孤独无助时的拐杖,是我们彷徨无奈时的明灯,是我们空虚单调时的精神食粮,是我们沉沉入睡时的宝典。全文字里行间流露出对这位世纪伟人的崇敬之情。
“悦”读心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生当如铁
天,阴阴欲雨。
我坐在桌前,一边看书,一边思索,这是一种习惯。
看的是美国作家海明威的《老人与海》,是一本我很喜欢的书。没有别的原因,只被书中蕴涵着的“硬汉形象”而深深吸引,这是一种很纯真也很质朴的感情。它在无形之中,却投射出一往无前的勇气与毅力,如同诠释着永恒存在的信念:人生当如铁。
书中的主人公桑地亚哥连续出海十四天了,一条鱼也没捕到。然而,他不沮丧,不伤心,也从不轻言放弃。因为他有自信,有不屈的斗志,在他看来,世界上是绝没有做不到的事情的。然而,往往事与愿违。幸运女神似乎背弃了他,一无所获的结果持续了许多天,唯一的伙伴,那个孩子,也选择了离他而去。孤独的老渔夫桑地亚哥,在浩瀚无比的大海面前,或许,他最后的结果终是难逃一败。然而,即使如此,他还是未曾放弃求索的希望,毅然地在这片苍茫而遥远的领域和各种困难作斗争,和穷凶极恶的海上霸主拼搏了三天三夜„„最后拖回家的只有一副十八英尺长的鱼骨架和伤痕累累的身体。
世俗的人都认为他失败了,败得一塌糊涂,败得无可挽回,甚至昏头昏脑的将无用的鱼骨头当作“战利品”拉回来。但是,他们却不懂得,老渔夫所做的一切,是人类意志力的记录,是生命存在史上的奇迹。他们比起老渔夫来,是何其懦弱,又何其渺小!
老人不畏惧风吹雨打,因为他是弓,压力越大拉得越满,射出的箭越是强劲;老人永不 言败,因为他是铁,沉甸甸压在心底,化作信念的基石;老人是鹰,纵横四海,飞得越高,看得越远„„
一个相信自己的人,是不会被狂暴的风浪所吞没的;一个相信自己的人,是不会被死一样宁静的孤夜压弯脊梁的;一个相信自己的人,所谓绝望,不过是他手中随而扬空的粉屑;一个相信自己的人,他会在失败中拯救自己,在成功中摆正自己,在红尘的沧桑中升华自己,在多舛的命运中坚定自己!
这部小说的真谛也就恰恰在于此。
桑地亚哥,一个普普通通的老渔夫,却能及别人所不能及。无论在哪里,只要遇到挫折、困苦,他总是默默地对自己说,“痛苦对男子汉来说不算一回事”,语气很坚定。即使面对死亡,他也没有皱过眉头,收回前进的脚步。人生当如铁,这一无比亮丽的字眼,笼罩了他的生命,注入了他的血液,幻生出酽酽的豪迈,凛凛的英雄本色。
合上书,我的脑海里出现了海明威在《老人与海》中说出的经典名句:“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
天,终是无雨。
点评:文章切合文题,内容充实,感情真挚。以景物描写作为开头,烘托“我”的心情,接着结合《老人与海》谈自己的读书体会,揭示桑地亚哥的形象意义。最后用小说中的经典名句“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作结,并以“天,终是无雨”照应开头,收束全文,结构圆合。本文语言老到,文采飞扬,意蕴丰厚,不乏精警之句。
“悦”读心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雨中之猫 海明威
两位美国客人住在这家旅店里。楼梯上人来人去,可都是陌生的面孔。他们的房间位于二层楼,面向大海,正对着公共花园和战争纪念碑,花园里有高大的棕榈树和绿色长椅。若是晴朗的天气就会常见一个画家带着画架来写生,画家们喜欢棕榈树的姿态以及在花园大海衬托下的旅店那明快的颜色。那些意大利人远道而来就是为了看看战争纪念碑,它是由青铜制成,在雨中闪烁着光彩。雨还在下,淋淋的水滴从棕榈树上落下,碎石路上的水湾儿已被填满。海涛在雨幕之中一次又一次地扑上沙滩,随即又退去。战争纪念碑旁边广场里的汽车都已各奔东西。广场对面的咖啡馆里,一位侍者正站在门道上,眼瞅着空空荡荡的广场。
那位美国女士立在窗边,眺望外面的景色。窗户的正下方有一只猫,蜷缩在一个滴水的绿色桌子下面。那猫萎缩成一团,生怕被淋着。
“我要下去救救那猫。”女士说道。“还是我去吧。”她的丈夫躺在床上提出。
“不,我去。可怜的小猫正在桌下避雨呢。”
丈夫仍在读书,用床头上两个枕头垫起来躺着。
“别淋湿了。”他说道。
女士下了楼,路过旅店办公室时,店主便立起身来向她鞠躬施礼。只见他是一位高个头的老者,他的桌子放置在屋内的最里端。
“下雨啦。”女士说道。她喜欢这个店主。
“是,是,太太,坏天气。天气很不好。”
店主在昏暗的办公室里,站在桌子的后面。女士喜欢这个店主。她喜欢他接受任何怨言时那种严肃的风度;她喜欢他的服务礼节;她喜欢他那种良好的职业自豪感。她喜欢他那久经沧桑的脸庞和大手。
像他一样她推开门向外看。雨越下越大,一位男士穿着橡胶披肩正穿过广场,朝着咖啡馆走去。那只猫应该就在右边吧,可能沿着屋檐下便可以过去。当她站在门道时,一把伞在她身后张开了,是她房间的女仆。
“你别淋湿了。”她笑道,说着意大利语。显然,是店主派她来的。
女仆给她撑着伞,沿着那条碎石小路来到窗户下。桌子还在,在雨中洗刷得特别绿,但猫不见了。她顿然大失所望,女仆眼看着她。
“您丢什么东西了,太太?”
“有一只猫。”女士说道。
“一只猫?”
“是,猫。”
“一只猫”女仆笑道,“雨中之猫?”
“是。”她说道,“在桌子下面。”然后,“我很想要它,我很想要只猫。”(当她说英语时,女仆的脸变得有些紧张。)“来,太太。”她说道,“我们必须回去,你会被淋湿的。” “我想也是。”女士说道。
她们沿着碎石小路回到旅店门口,女仆在外面将伞合上。当美国女士路过办公室时,店主便在桌子旁边向她鞠躬。一阵莫名其妙的不适与紧张在心头掠过,这位店主有时候让她感到很重要,有时候却感到那么形象渺小。瞬间,一种至高无上的感觉油然而生。她上了楼,推开房门,乔治还在床上读书。
“捉到猫了吗?”他问道,把书放下来。“不见了。”
“想想它能跑到哪里去?”他边休息一下眼睛边说道。
她坐在床上。“我很想要它。”她说道,“我不知道我为什么这么想要它。我想要只猫,那只可怜的猫在雨中不会有什么好玩的。”
乔治又开始读书了。
她起身坐在梳妆台的镜子前,从手中的镜里自我欣赏,欣赏自己的形象,从这一边,到另一边,再转向后脑和脖颈。
“你不以为我留起头发来是一个好主意吗?”她问道,又投入了镜中自赏。
乔治抬起头看了看她脖子后面,头发修剪得像个男孩儿。
“我喜欢现在的样子。”
“我已经厌倦这个样子了。”她说道,“我不想再像个男孩。”乔治在床上移动了一下位置,自从她开始说话他就一直注视着她。
“你看起来很漂亮。”他说道。
她把镜子放在梳妆台上,走向窗子,举目远眺。天色暗下来了。
“我想把我的头发紧拉到背后,再打一个感觉舒服的结。”她说,“我想要一只猫,让它坐在我的大腿上,摸一摸它,它就会咪咪地叫。”
“是吗?”乔治在床上说道。
“我还想用自己的银器用餐,而且要有蜡烛。我还想一年四季如春,我可以在镜子前梳我的头发,猫和新衣服我也想要。”
“哦,别说了,还是去读点什么吧。”乔治说着,又继续读他的书。女士在向窗外看去,天色已黑,仍在下雨。
“不管怎样。我想要只猫。”她说道,“我想要只猫,我现在就想要只猫。如果我不能留起长发或者有其他的快乐,我总可以有只猫吧。”
乔治没有注意听,他在读自己的书.妻子从窗口向广场上有灯光的地方看去。
有人敲门。
“请进”乔治说着。从书中抬起头来。
门口处站着女仆,她抱着一只龟壳花纹的大猫,那猫紧紧地缩在她的怀里,尾巴还在摇摆。“打扰一下,”她说,“店主叫我把这个带给太太。”
点评:小说的故事情节非常简单。然而,在海明威客观冷静的观察和凝练含蓄的表达下,我们却体会到了无穷的言外之意——现代人隔阂与束缚的生存困境,没有激烈的情节冲突只是再现生活,人与人的心灵正如那可怜的小猫一样被大雨所隔绝。有谚云:“一颗沙砾一个世界,刹那在永恒里收藏。”这正是《雨中的猫》所体现的“冰山原则”的精髓之所在。
“悦”读心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