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过渡湾镇中心学校生本课堂改革汇报材料
过渡湾镇中心学校2016-2017学年度生本课堂改革
汇报材料
一年来,我校在教研室的正确指导下,在学校领导的关怀下,过渡湾镇中心学校的生本课堂开展的有声有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现将有关成果作如下汇报:
我校的生本课堂工作重点围绕生本课堂改革,转观念、抓研究、求实效,针对教师教学中的困惑进行“反思”和“行为跟进”,大力开展全员参与的“草根教研”活动,着力解决生本课堂改革中的瓶颈问题,确保生本课堂精彩落地,助力教学质量提高,学校内涵发展。
一、换思路,引草根教研“发芽”。
我校秉承“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成绩即成果”的草根研究思路,从教师的实践入手,把教师的教学困惑和教学疑难问题提炼成教师共同关注和思考的研究问题。
主要做法是:学期初,由兰海军校长新自牵头挂帅,召开课改诊断会,将教师在实践研究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和疑难问题进行梳理、归类,进而提炼出富有研究价值的“草根课题”。如,怎样加强小组合作学习的调控,使合作交流不流于形式?怎样组织课堂,驾驭课堂,不断提高课堂活力和效率?怎样安排各环节的教学时间,不出现前紧后松,任务完不成的现象?怎样实现学生全员展示,防止课堂的精彩成为优生的一支独秀等。各学科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选择研究微课题进行教学和研讨,并力求通过课堂教学展示,推动课题研讨的研究进程并取得阶段性研究成果。在生本课堂教学研究过程中,我们不贪大求全,不搞形式,本着从解决教学实际问题出发,求真务实,一月解决一两个教学小问题,一年进步一点点的研究思路,致力在课堂教学中找突破口,在听课、评课活动中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及时反思、总结中找解决问题的途径。
(2016年秋兰海军校长亲自督导教研活动并提出指导性意见)
二、重常规,促草根教研“生长”
我们坚持立足常规、注重过程、细化要求、狠抓落实,促使“三学小组”生本课堂常态化开展。
主要做法是:一是修改完善常规教学管理制度。学校修改完善了《教学常规检査制度》、《集体备课制度》、《业务学习轮流主持制度》、《巡查视导制度》、《教学质量检测制度》等,用制度规范教师的课改行为。二是调整生本课堂研究成果在量化考评中的比重。学校对教师的备、教、批、辅、考等教学常规以及参与生本课堂研究的行动和效果等,实行周抽查,月普查,做到月月有重点,次次有记录,意见有反馈,整改有措施,结果纳入年度考核,与绩效工资挂钩,用考评激励教师课改的主动性。三是落实导师推门听课制度。学校对新上岗教师采取一月入门,一年合格,三年优秀的“青蓝”培养计划。每周师傅至少推门听徒弟一节课,随听随评;每月学科教研组组织一次“晒课”活动,肯定优点,指出不足;每期中心教研组组织一次培训,导学新课标,培训三学小组课堂模式的运用。用目标促进新上岗教师的专业成长。
(2017年春新上岗年轻教师陈丽同志规范的常规资料)
(2017年春我校“三学”小组交流合作探究开展的有声有色)
三、抓活动,催草根教研“开花”
我们认为生本课堂实践研究的主阵地是课堂教学,通过开展“同课异构”、“骨干引领”、“个性展示”等活动,实现教师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的愿景。
主要做法是:一是开展同课异构活动,让学生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眼睛”。每学期,各学科教研组组织开展一次同课异构活动。通过教学对比,课堂观察和课后访谈,让教师们从另一个角度了解教学的得失成败,促进教师更好地理解教学、更深刻地了解学生,切实改进课堂教学设计,促进课改接地气、切实际。二是开展骨干引课活动,让同伴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镜子”。我们充分利用交流教师中的骨干教师,名师这些优质教育资源,安排他们每学期讲一节示范课、一节研讨课,要求所有教师每周至少听他们一节课,听后主动上门请教,重点学习他们科学处理教材和灵活运用三学模式的能力,从而形成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的作用。三是开展联谊草根研训活动,让校本研训活动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载体”。依托协作区的“三联活动”切实解决教学困惑和课改难点问题,用他山课改之石,补自己课改短板。
(2017年春第四协作区联校教研交流课改中的成果及问题)
四、勤指导,推草根教研“结果” 我们采用指导在前,督查随后的工作方法,促进了生本课堂常态化开展。
主要做法是:一是成立了常务副校长兰海军为组长,教导主任、学科教研组长、骨干名师为成员的课改问题研究小组,每月深入班级,帮助教师解决教学困惑和问题。二是落实领导挂点、包班,要求每月到挂点班级指导一次工作,召开一次班级科任教师联系会,帮助教师解决一个实际问题。三是落实校级干部巡课制度,校级干部每天巡课一次,每周推门听课一节,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四是落实校长亲力课改制度,校长每学期至少参加一至二次教研活动,做一次课改专题讲座。
(2017年春我校教师在师徒结帮扶活动中对中师父万妤正在指导徒弟王洁解决生本课堂教学中的相关困惑)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一年来,我校教育教学质量有了明显提升。今年春季九年级中考成绩在七、八年级的基础上有了显著提高,其中数学中考取得了全县第一的好成绩;八年级期末综合成绩居全县第一名,全年级共有六名同学进入全县总分前100名;七年级综合成绩居全县第三名,共有三名同学进入全县总分前100名,这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小乡镇学校来说是一件很值得骄傲的事,我校的教学质量正在稳步提高。同时,一年来,多名初中教师获教学成果,任顺丽,姜艾芝,余勇三名教师分别在全县英语、语文、生物优质课竞赛中获二等奖、三等奖、三等奖的好成绩,庄广学教师被评为生本课堂“县级达标课教师”,新上岗教师陈丽在全县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比武中获三等奖。共有14人次在省级论文评选中获奖和发表,在“一师一优”晒课活动中,我镇选送的11节课均在县级获奖。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课改之路,山高水长,我们从未放慢追求的脚步。新的一年里,我们将在县教育局的领导下,在教研室的指导下,认真落实教研室工作精神,常态化地开展生本课堂实践研究,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加快学校内涵发展的步伐。
第二篇:黄堡镇中心学校加快生本课堂改革实施方案
黄堡镇中心学校加快生本课堂改革
实 施 方 案
指导思想
适应教育形势发展,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提高老师驾驭生本课堂的水平,有力推进生本课堂改革进程,创建乡镇生本课堂一流学校。
工作目标
1、落实三类活动:
(1)、落实业务培训学习:各类业务培训工作有效落实,学校有安排、授课有讲义、教师有笔记、有反思。
(2)、落实校本研修活动:学校有规划、教师有计划、活动有安排、队伍有梯队。
(3)、落实协作区活动:围绕生本课堂研究为重点、生本课堂展示活动为主线、以微课题研究为切入点,扎实开展生本课堂研究活动,保证活动有效、有序、有创新、有特色。
2、落实三个抓手:
(1)、全员应用导学案导学,学科导学案模式相对统一。(2)、课堂模式坚持“三学小组”课堂模式。
(3)、突出小组建设:小组建设符合要求,小组活动有效落实、小组评价促进小组活动。
3、突出三个细节:(1)、规范要求:组织教师认真学习《且行且思》读本,明确学习具体要求,将要求纳入常规管理内容。
(2)、过程管理:各项要求有效落实,通过全方位监控,常态化课堂体现生本理念。
(3)、评价促动:在常规考核办法与综合考核办法中体现生本研究成果,在奖励中体现生本研究成果。
4、落实三个监控:
(1)、常规监控:围绕生本课堂常规备课要求,落实周抽查、月普查、期中期末总查工作。
(2)、课堂监控:有效落实巡课与推门听课制度,成立课改督察组,充分发挥推进作用。
(3)、课题监控:立项课题实质性启动,与课堂改革有机结合,微课题发现于课堂、解决于课堂、作用于课堂。
5、评选三类先进:
依据县教育局评选办法,结合学校实际,评选优秀教研组1个、优秀备课组3个、课改标兵5人。
6、实现三个转变:
通过生本课堂研究,实现对课改认识的转变、实现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变、教研方法方式的转变
整体思路
1、常规入手,落实规范要求;
2、监控入手,提高课改实效;
3、反思入手,梳理课改问题;
4、课题入手,形成特色经验,5、榜样入手,树立课改品牌。工作措施
一、学习引动
组织全体教师学习县教育局《加快生本课堂改革研究的实施意见》,明确全县改革的总体要求与目标,组织教师学习《且行且思——生本课堂“三学小组”模式研究与实践辅导读本》,明确备课与课堂模式的总体规范与学科具体要求,将学科具体要求统一到三学环节中,从备课、上课、反思等方面积极实践“三学小组”模式,安排教师读生本教育专著,充实生本课堂改革的理论知识,组织教师学习微课程知识,从课堂细节入手,由点及线,推进生本课堂的实质进程。
二、旗帜带动
充分发挥名师、骨干教师、县核心团队成员的作用,将他们从无效的劳动中解放出来,统一按电子备课或批注备课要求执行,让他们开展讲座活动、讲示范课活动,落实结对帮扶(骨干、名师、核心团队成员每人负责2——3人),要求每学期辅导全校讲座一次,指导备课三次、讲示范课三节、听被辅导老师的课三节,进行一个课题研究,一学期对被指导教师进行定性分析,拟订下一学期指导措施。
三、课题联动 全体教师人人参与课题研究,市级立项的课题要按要求与课堂有机结合,总结研究经验,其他人员积极参与教研组确定的微课题研究,积累研究成果。学校积极筹备省级立项课题。
四、活动促动
1、落实校本研究活动:结合县教研室计划安排,落实生本课堂达标活动及晋级活动,做好活动前的磨课工作。
2、落实校本研修活动:结合县教育局研修要求及学校实际,学校制订校本研修计划,教师制订切实可行的专业发展计划,严格按计划规划进行。
3、落实协作区活动:充分发挥协作区的作用,对协作区活动进行具体规划,通过联席会议确定活动思路,通过联考联研等活动,博采众长、资源共享。
4、落实生本课堂研究交流活动
定期举行生本课堂研究经验交流会,通过交流会,推动生本课堂改革,解决生课堂改革中的问题,评选生本教育优秀论文。
五、反思催动:
1、教师写课时反思,及时发现生本课堂实施中的问题,思考解决的方法,通过学习、思考、借鉴、实践等方法,让生本课堂教学模式得到有效的应用。
2、教研组组织教师进行阶段性反思,总结工作中的共性问题,形成教研组微课题,组织教师进行研究解决。
3、学校定期反思,总结活动经验,发现活动问题,及时调整方向,保证生本课堂研究活动在效推进。
六、评价推动
修订常规管理评分办法,严格执行“三学小组”模式,修订学校考核制度,将生本教育作为单独一项内容进行考核、更好的体现生本教育成果奖励,学校每学年对生本教育研究效果自评,总结活动经验,发现活动问题,及时调整方向,保证生本课堂研究活动在效推进。
保障措施
一、成立工作专班
1、成立领导专班,明确工作任务 成立生本课堂推进领导专班,组长:郭光奎,对生本课堂推进工作负总责,落实人力、物力、财力保障。
副组长:汪月明,负责具体规划生本课堂推进活动,落实制度建设与活动管理
成员:陈家军
季书珍,具体细化每月推进生本课堂研究任务,分解到人,落实检查。
汪升旭、陈皓东、杨道军,协作教导处落实年级组日常督察工作。
2、成立督察专班,落实常态化督察 组长:汪月明,具体制订督察要求,参与数学组督察工作
成员:
陈家军 李明权:理化生组督察工作 季书珍 杨
波:英语组督察工作 汪升旭 周家香:语文组督察工作 陈皓东 杨道军:综合组督察工作 雷祖英:数学组督察工作
督察组人员每天一次巡课,每周一次听课,认真记录情况,每周书面提交巡查分析。
二、常规工作入手
教导处对教师常规评分办法进行修改,围绕“三学小组”模式要求,对备课、上课、评课等环节作出明确规定,常规检查中严格执行,定期通报。
三、落实过程监控
督察组人员要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学校对督察过程进行监管,及时收集巡查报告,定期公布,提出来后期工作要求。
四、绩效考核保障
在绩效考核中坚决按制度兑现,保证生本课堂改革实践、监控、评价有效进行,让生本课堂理念成为常态化的教育理念。
五、活动有力推动 认真落实学校“五个一”要求: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校本研究制度,制定一份两年一轮的校本研究实施方案,每两年至少要申报一项市级以上研究课题,每学年组织开展一次教研论坛活动,每学年举办一次生本课堂开放周活动。
认真落实教师“十个一”:所有教师每学期要至少承担一个校级以上研究课题,承担并完成一次校级以上生本课堂研讨任务,研读一本与学科教学有关的教育专著,写一篇读书心得,发表一篇教育科研论文,上一节公开课,写一篇教学案例或教育叙事,撰写一份学生个案分析或帮辅报告,命制一套高质量的单元检测题,撰写一份所任教班级的教学质量分析报告。
工作安排
2014秋:规划启动、全员实施阶段
9月、宣传发动,组织学习、制订计划、修订评价办法、拟订业务学习内容与主讲人、结对帮辅安排、成立督察专班、制订校本研究制度、微课程培训、协作区联席会议、教研组确定微课题,组织研究。
10月:常规专项检查、骨干教师示范课教学活动、达标活动、课堂抽查、建立生本课堂打磨室、规划生本课堂、专题讲座
11月:课堂监控信息整理,协作区活动、网上集体备课、专题讲座。12月:生本课堂专题研讨会(每教研组推选一名教师)学期总结,绩效考核
2015春:反思调整、定向研究 2015年2月份:
教研组结合2014秋生本课堂研究情况,拟订微课题,并进行研究
协作区打磨课活动成果展示 骨干教师专题讲座
3月份:达标活动、研究反思交流 4月份:协作区网上联备活动 5月份:打造精品课堂、课题验收 6月份:工作总结,制订下一年实施方案 7月份:结对帮扶工作分析 多媒体技术应用培训
2015秋:阶段总结,调整提高 9月:学校生本课堂展示活动 10月:生本课堂优质课评选磨课活动 11月:编写生本教育经验论文集 12月:协作区展示生本课堂成果
2016年1月:以校为单位梳理生本课堂研究中的主要共性问题,形成微课题,合力研究解决。
2016春
经验梳理总结表彰 2月:常态化生本课堂研究 3月:生本课堂展示活动
4月:评选校内课改标兵、评选课改优秀教研组、备课组
5月:编写生本课堂优秀论文集
6月:总结生本课堂研究经验,形成办学特色,创建“乡镇一流生本课堂”学校
黄堡镇中心学校
2014年9月
第三篇:湾沚镇中心学校2010
湾沚镇中心学校2010-2011第二学期工作计划本学期综合学科教研活动有了大的转变,形式也发生了变化,湾沚镇中心学校2010-2011第二工作计划。在新学期中,综合组在学校、教务处的指导下制定了以下的工作安排。本学期的教研活动紧紧围绕“新课程背景下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为主线,让教师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紧紧抓住研究课题,让自己的教学行为有一个明确的方向,从而达到有的放矢。本学期综合组的人员构成分为:
1、英语教师(王红云、洪晨、谢睿、杨斌)。
2、青年专职老师(许军、汪定鹏、杨光新、李明智)。
3、其他综合学科教师(许俊松、季秀梅、沈祥霞、张凤飞)。在所制定研讨课中本学期在三组中各抽两名老师进行示范教学研讨课,其余老师进行随堂听课。本学期由于有县级英语优质课评选,所以英语老师本学期都要进行示范课并由评委打分,选出一名参加县级评选。本学期的示范课必须紧抓研究课题。听课、议课老师要写心得交到教研组备案。在本组示范教研活动中,李明智、王红云老师全程参于综合组的活动监督与业务引导,每次活动老师都要参加并签到。学期结束纳入考核,具体计划参考工作计划表。综 综合组2011年2月20日湾沚镇中心学校综合组2010-2011第二学期教研计划表周次时间活动内容活动地点备注12.21-2.25围绕“新课程背景下教学策略的研究”集体制定计划音乐教室22.28-3.4综合组制定计划,随堂听课班级33.7-3.11综合组教师集体学习《新课程背景下有效教策略的研究》音乐教室43.14-3.18王红云、谢睿研讨课暨小学英语优质课评选校内初赛多媒体53.21-3.25洪晨、杨斌英语研讨课暨小学英语优质课评先校内初赛多媒体63.28-4.1综合组小学生素描比赛内容《我们美丽校园》美术室74.4-4.8汪定鹏体育研讨课《新课程背景下有效策略的研究》篮球场84.11-4.15活动周94.18-4.22李明智科学研讨课《新课程背景下有效策略的研究》实验室104.25-4.29省科学优质课送课下乡,市小学音乐送教下乡115.5-5.6“五·一”劳动节125.9-5.13小学中高年级英语朗读比赛135.16-5.22许俊松、张凤飞美术研讨课《新课程背景下有效用策略的研究》自定145.23-5.27音乐、体育现场教学设计比赛(县级)155.30-6.3庆祝“六一”文艺汇演166.6-6.10综合组学期工作总结音乐教室
第四篇:过渡湾镇中心学校德育工作总结
品德教育润学子,多彩活动塑品格
----过渡湾镇中心学校生本德育工作总结
近年来,在生本德育工作中,过渡湾镇中心学校从培养学生的自信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做起,把关爱和尊重学生作为生本德育的起点;把唤醒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意识作为生本德育的切入点;把重树学生的自尊和自信,作为生本德育的着力点。充分发挥学生会和学生社团作用,提高学生自主参与、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主动发展的能力;发挥教师唤醒、激发、引领、助推作用,促进德育队伍管理水平的提升。深入挖掘校园文化的内涵与底蕴,打造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从源头抓起,让学生自觉养成健康向上的思想、自尊自信的心态、积极进取的精神、敬业乐群的品质、诚实守信的人格。学校明确了“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学校基本工作思路,确立了“知恩与心,感恩与行”生本德育的主题,形成了以“行为养成教育、自主管理、重大节假日庆祝活动”为主线的生本德育体系,现将有关工作总结如下:
一、建全组织、完善制度,实现常规管理精细化。1、成立德育工作领导小组。
校长对学校德育工作总负责,由分管德育副校长牵头,形成了以校长---分管德育副校长---政教主任---班主任---科任教师---班干部---学生的德育管理主线,确保学校德育工作得以正常开展。
发挥以政教室为中心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的核心作用。通过坚持开好“五会”,使德育工作既能责任到位,又能统一协调。“五会”,即:每学年一次德育大讨论、每学期一次家长会、每月一次班主任工作会议、每周一次例会、每周一次主题班会。通过“五会”,明晰学校德育工作的现状,找准各个层次各个环节的症结,积极探讨解决问题的策略、方法和途径。
倡导全员德育理念,拓展学校德育工作的主体范围。从整合社会资源、借助网络平台、形成家校联动、让生本德育融入课堂、学生自我管理等五个方面展开工作,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各个方面。
抓好班主任工作的管理和指导,发挥班主任德育骨干作用。坚持精选优秀教师担任班主任,适时组织班主任参加研修,以不断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充分调动班主任的工作积极性,完善激励和约束机制,切实促进班级管理工作有效开展。
2、完善各种制度。
为了使德育工作在学校工作中起到龙头的作用,我们对各项德育制度进一步完善,我们先后修订完善了《过渡湾镇中心学校生本德育实施方案》、《过渡湾镇中心学校德育常规管理制度》、《过渡湾镇中心学校课程德育管理制度》、《过渡湾镇中心学校自主管理制度》、《过渡湾镇中心学校家校结合教育制度》、《德育队伍建设制度》等。通过各项的与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在实现常规管理精细化方面又迈出了一大步。
二、创新方式,搞好结合,实施生本德育活动化
1、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近年来,我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如“我为核心价值观代言”、“我心中的核心价值观”主题征文、唱颂核心价值观歌曲等活动,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通过主题团会、队会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培养学生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良好品质。通过法制教育、行为规范教育提升学生公民意识,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
2、落实好晨会、班队活动,加强养成教育和礼仪教育。利用国旗下讲话、班会等落实学校每月国旗下讲话的教育要点,对周一晨会预先作好安排,使学校的各项德育工作能真正落到实处。平时以遵守社会公德,讲究文明礼仪为主要内容,认真落实“每周一重点”的常规训练,对各班的卫生、文明礼仪、纪律、两操等情况进行督查。从小处着手,进一步规范抓好抓实学生行为。针对各项训练每月评选“十星级学生”,学校进行表彰。把行为规范教育作为一项常规性工作,常抓不懈。
3、与传统文化、重大节假日相结合,开展感恩、励志、责任、信心教育活动。
每年寒暑假期间,我们组织学生开展假期实践活动,丰富学生假期生活,培养学生良好品质。在假期实践活动中,我们设计了五大板块:一是“走进社会,体验生活”板块,二是“感恩父母,孝心孝行”板块,三是“传统节日,自主实践”板块,四是“品味书香,快乐阅读”板块,五是“知我保康,爱我家乡”板块。围绕这五大板块,孩子们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假日活动。开学后,各班精心评选出优秀作品,在全校进行了展评,评选出了优秀小读者、优秀小记者、优秀小能手,优秀小孝星。生活中的耳熟能详的传统文化走进了孩子的眼睛,润泽了孩子心灵。
每年3至5月,我们开展了“践行弟子规,感恩孝为先”主题实践活动,让孩子在生活中践行《弟子规》,让“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等内容真正内化为自己的生活习惯,实施体验式德育。
每学期都要利用节日庆典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教师节、国庆节、元旦开展系列庆祝活动;三月份“学雷锋、树新风”系列活动,学生开展帮扶活动或社会实践活动;三八节到来之际,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如:搜集赞美讴歌母亲的诗文、为妈妈做一件事情、送给妈妈一件礼物等,让孩子在这一系列活动中充分感受母亲的辛劳和浓浓的爱意,懂得了感恩孝为先。清明节来临,结合“庆祝建党九十五周年、缅怀先烈”清明节传统教育活动,组织孩子观看爱国影片,开展网上祭英烈等活动;五一前后,我们开展了“小手拉大手,共建文明城”活动。母亲节、父亲节结合感恩教育开展以“爸爸、妈妈我想对您说”为主题的情感沟通活动;五四青年节开展庆“五.四”体艺术节活动;每年的九月份开展庆祝教师节活动。十一举行“祖国颂”庆十一文艺汇演或歌咏比赛活动。在这些活动中既培养了学生的能力,学到了知识,又对他们进行了教育。
4、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德育网络体系。我校十分注重与家长的交流与沟通。通过家长学校、家校联系、告家长书等形式对家庭教育的内容、方法进行指导,及时向家长宣传当前教育新理念,新方法,积极详细解释我校的新措施,新做法。学校开学前,组织教师开展“进家庭、进社区”活动,为一年级新生送入取通知书、为家长送上“走好上学第一步”相关家教小知识。10月份组织了全校性的家访活动。家访要班主任们做到“四要”,即:有准备,有针对性,有记载,有反馈。除了定期与家长交流,很多班主任还利用班级Q群、网上家长学校平台与家长联系。
三、繁荣校园文化,优化育人环境。
(一)优化校园环境,创设育人氛围。
近年来,学校注重凸显校园环境的美育功能,努力形成艺术化校园的特色,充分发挥环境的熏陶作用。走进我们的校园,学校大门一个巨型感恩石,教师宿舍楼门面石刻感恩文化长栏,跑道边感恩文化长廊,围墙玉雕文化长廊……,开阔的操场,整齐的绿化树,校园环境让人耳目一新。校园环境体现了贴近学生生活,陶冶学生美好情操,提高学生人性修养的审美追求。
我校的校园文化主题是“感恩文化”,我校感恩文化的体系分五个模块:学校德育——孕感恩之心;课堂教学——练感恩之能;节庆活动——行感恩之举;考核管理——评感恩之星;校本课程——传感恩之火,我们将学校文化与生本教育有机结合,做好做实各项工作,让校园文化不再是“橱窗里的风景”。
(二)充分利用校园宣传阵地,积极推进文化传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先进文化。近年来,每年端午或元旦节都组织“经典古诗词朗诵比赛”、“国学经典朗读”、各类“书法绘画比赛”活动。全面开展“我的教室我的家”班级文化创建活动。教室布置生动活泼、洁净素雅,班级公约、值日制度统一上墙。营造了健康文明、催人奋进的良好育人氛围。充分利用校园微信网、广播站、宣传栏等渠道打造优质高效的宣传阵地。
(三)将“端正校风,整肃学风”放在德育工作的首位。一是树立新风,通过入学教育、期中总结、国旗下讲话等途径倡导积极向上的校园风气和文化氛围;宣传全国道德模范精神和事迹,树立校园励志勤学模范、优秀学生标兵;开展诚信签名、个人和集体宣誓等活动营造端正的校风学风,以逐步形式全校道德共识体系。二是严刹歪风,对考试作弊、严重违反校级校规的行为按照相关规定严肃处理,处理结果及时公示。
(四)以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促进校园文化繁荣。继续开展平安校园、文明校园、绿色校园、和谐校园创建活动。认真开展了“感恩从现在做起”主题教育(感恩父母“四个一”:一节主题班会、一周感恩作业、一张感恩卡、一封感谢信;感恩教师 “三个一” :一首歌曲、一件实事(写一封信,谈一次心,提一个建议,表一个决心等)、一个文明用语;感恩他人“两个一”:开展“我为同学做一件好事”、“今天我值日”活动)坚持开展感恩之星评选活动,强化道德礼义养成教育,传承中华优良传统。
通过三年的努力,我校校园环境整洁优美,教学活动井然有序,教风学风踏实严谨,师生风貌热情自信,素质教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今后,我校将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思路,积极探索新时期生本德育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不断丰富学校内涵,加快形成办学特色,努力办成学生、家长、社会心目中的高质量、信得过的学校。
过渡湾镇中心学校
2017年5月28日
第五篇:生本课堂汇报材料
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提高物理学习能力
肇州一中物理组
韩光有
所谓“生本高效课堂” 就是一种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的教学形态,是每位教师不断追求的目标。从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研究探索,我们物理教研组达成共识:在教学活动中,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用最少的时间、最少的精力,获得最大的收获,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课堂上的每一分钟都能尽其所用,使每个学生在知识、技能、方法等多方面都能有收获。
一、激发兴趣是学好物理的重要前提。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以概念和规律为重要内容的自然学科,初学者一般都感到非常新鲜,对物理有了一个模糊的认识:有趣、好玩。但随着物理实验或有趣内容的结束,需要对现象进行分析、归纳、总结时,学生往往兴趣索然。因此物理教学中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兴趣,教师要用积极的态度去观察分析学生的兴趣变化,积极主动尝试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善于把学生的间接、暂时兴趣转化为直接、稳定兴趣,利用兴趣之间的制约、影响开发学生潜能,提高学生的物理能力。
1、搞好课前预习,明确学习目的。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可见学生学习兴趣的产生与课前预习是紧密相联的。根据新课程要求在每节新课前为学生提供必要的预习提纲,学生则通过预习对教学内容有一个比较完整的了解,找出本节的重点、难点、疑点。这样学习目的明确了,兴趣也随之产生,学习的热情也随之高涨。
2、巧设开篇导语,引发学生兴趣。“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好的开头是让课堂活跃起来的前奏,它影响着一堂课的成败。注重新课导言的艺术性和科学性,要针对学生实际和教学内容,善于利用情景教学法,创设各种教学情景,渲染气氛,引起学生情感共鸣,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引发学生兴趣,激发求知欲,使学生想听下去,急于听下去,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之进入最佳求知欲亢奋状态。例如讲《光的直线传播》一节,我设计这样的导语:同学们在小的时候做过手影游戏吗?今天让大家回到童年,重温儿时的欢乐,谁来试一试?几位学生利用投影做,老师请学生边做边解说。小狗、小鸟、青蛙、孔雀,它们是怎样再现的呢?为什么是呈现呢?为讲解本课埋下伏笔,激起求知欲和学习兴趣。
3、巧妙设疑启发,培养思维能力。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学、思、疑是密切相关,辨证统一的。设疑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也是启发式教学的核心,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兴趣。在教学中,根据教材内容的不同,联系生活,设置一些看似平常的小问题,做到层层深入,环环相扣,引导学生讨论,在讨论中教师除了注意培养学生能力和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外,师生间、生生间还可以互相诘难答题、互相启发补充,形成师生间、生生间的多方向交流,迸发出创造的火花,从而形成教学相长的氛围。例如:《光的直线传播》
1、手是肉红色的,为什么影是黑色的?所有的物体都有影吗?影是怎样形成的?影为什么会随手形的变化而变化?等等。
4、师生平等和谐,增强学习效率。
教育是心灵的艺术,应该体现出民主与平等的现代意识。学生对物理课的兴趣与积极性的高低,常依赖于对老师的情感。由此可见,高尚纯洁的爱则是师生心灵的通道,是启发学生心扉的钥匙,是引导 2 学生前进的路标。教师除了要有人格魅力外,在教学中,要以一颗火热的心爱护学生,真诚地对待学生。对学生要一视同仁,才能赢得学生的信赖。尤其是对学习困难的学生更应多给他们关爱,多找出其闪光点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只有这样,建立了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学其知,对这科产生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5、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对物理现象的认识能力。学生的认识能力是否会有长足的进步,常常取决于我们能否提供一个良好的外界条件。在过去教学中,常由于各种原因实验不能按要求完成,只能是教师讲,学生听,对知识的理解、认识的提高,很多都是抽象的、模糊的,很难真正搞清楚,而现代教学手段的应用恰好弥补了这一不足。不能做的实验,我们通过视频再现实验情况,观察实验现象,理解教学内容,从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总结归纳实验结论。既可以提高学生的认识观察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把动画、图象、立体声融合起来,真正做到“图文并茂”,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觉得生动有趣,这样就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如:托里拆利实验、今天的乙醚实验,这些实验在操作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危险性,而通过多媒体教学辅助就可以解决,从而收到良好的效果。
6、巧设课堂结尾,激起学生兴趣。
所谓小结就是对一堂课所讲的知识的总结概括,如何进行总结是一堂课的关键。古人在谈到行文时说:“起句如爆竹,骤响易彻;结句如撞钟,清音有余”。可见,小结的语言要巧妙,要有激情,师生之间应产生共鸣;结语精炼使学生掌握重点,抓住中心,可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同时要留有悬念,让学生去探索、去研究,课断而思不断,言虽尽而意无穷,为下一节课作好铺垫,进一步激发其学习的兴趣。
当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正如恩格斯说“兴趣和爱好是最好的老师”,它永远胜过责任感,只要我们努力地去探索,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充分调动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积极参与,课堂质量就会提高。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指出,课堂“应当是快乐的场所”。
二、指导方法是学好物理的有效途径
授之于鱼,莫如授之于渔。学生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就等于掌握了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物理课教学内容多,实践性强,抽象,学生学习的难度大,效率低,一部分学生物理学习成绩不好,产生厌学情绪,主要是他们不会学习,而在当今信息化的社会里,知识经常更新,不会学习将意味着他们是新世纪的文盲,因此我们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让学生会学、会思考。
我们利用每学期开学前几天,根据上一学年的学生发展规律,研究本学期学生的特点,根据新课程要求,确定教法与学法。指导学生课前如何预习;课堂上应如何思考、探究、观察、交流、讨论和归纳结论;课后如何应用巩固等等。在学期中段,根据情况选取物理成绩比较突出的学生介绍学习经验和方法,大家一起分享成功的经验,使学生掌握比较贴近、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1、根据学案指导学法
真正的学习是在学生走进课堂之前和在学生走出课堂之后的学习。我们在教学中尝试了“学案导学法”,学生根据学案预习,目标步骤清晰,可以避免预习的盲目性,尤其对学习习惯不好的同学,他们没有预习的习惯,更不知道如何预习,有了学案他们可以根据学案逐条看书,初步理清教材内容,研究实验现象,记录预习中出现的问题,使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逐步掌握学习方法、形成学习习惯、提高学习能力。
2、根据教材指导学法
依据教材内容,分析教材编写目的,有计划、有目的地去指导学生,根据生活中的现象联系教材内容和提示有重有轻、有精有粗地学习教材。
利用教材中设置的栏目帮助学习,指导学生利用它们来巩固知识,深化学习。
3、在课堂教学中指导学法
教师每节课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方法,直接影响学生的学法,因此,要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教师必须优化自己的教法。在课堂教学中,突出学生主体,以学生为本,以教促学。
学生掌握了良好的方法后,必然会善于学习,乐于思考,长期坚持,学习能力必然会提高。学会学习比学习知识更重要,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
三、实验实践是学好物理的基础保障
《初中物理课程标准》指出:“科学探究的形式有课堂内的探究性活动和课堂外的家庭实验、社会调查及其它学习活动”、“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这些都是物理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可见,物理实验是学好物理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1、实验教学是学习物理的重要基础
在现有的条件下,教学中我们除了认真做好教材中已有的演示实验外,还设计与制作更多的、可行的演示实验;使学生能直观地去观察实验现象,参与到实验活动中,体验科学实验的快乐,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激发求知欲望,对学习物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因此,每次上物理课之前,我们都认真准备、设计一些使学生感到新鲜有趣的小实验,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探求知识渴望。如验证大气 5 压强存在的实验,若用马德堡半球进行演示,学生的参与就会受到限制,不利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用熟鸡蛋、牛奶瓶来做,课堂中先演示:将牛奶瓶浸在开水中,时间约3分钟,取出牛奶瓶,立即将去壳的熟鸡蛋放置在瓶口,鸡蛋会慢慢进入瓶内,而鸡蛋没坏。实验结束后,提出问题:要想使鸡蛋不坏从瓶中取出来,怎么办?让学生说出具体方案,并给予指导,留给学生课后去完成。这样的实验简单、生动形象和贴近生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操作性很强,既能满足学生的操作欲望,又能培养学生的探索欲望,课内课外都可以进行实验,能满足各种不同学生的需要和爱好,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使不同的学生都能得到成功的满足,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树立起自信心。
2、综合实践是学习物理的必要补充
为使学生真正走进生活,从实际生活中理解物理,增强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加强学生间的合作意识、团队意识,增强学生自信心、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我校从2010年起,每学期都举办“物理活动周”活动。
我们的活动周共分为五个板块进行:一是社会调查活动,让学生认识到物理与社会紧密联系在一起,源于社会又服务于社会。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每次利用假期布置10项社会调查,如废旧电池如何处理,白色垃圾的形成等等。写出调查报告,再通过评比、总结,提高学生认识,再通过学生去影响社会。二是小制作、小发明评比,通过实物制作解决学科学习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将新材料、新技术、新思想相整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广大师生的实践能力。初中生的特点是:思路新,但动手能力弱。我们根据这一特点组织学生参加兴趣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小制作与小发明,体验探索、创造的乐趣,增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三是知识竞赛,通过竞赛让学 6 生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进而查补缺漏,达到整理、提高知识掌握程度的目的。四是公开课展示,由骨干教师、优秀教师行新课程教学展示,通过交流、学习,共同提高。通过公开课,大胆探索了新课程理念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创新了课改教学模式,扎实推进新课程改革,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和教师教学能力的全面提升。五是汇报总结,通过多种形式将学生所了解、掌握的知识,通过才艺表演展示出来,增强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加深对物理学科的认识,转变思想,为学生今后的物理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活动周的举办给学生提供了学以致用,学有特长的展示舞台。让学生尽可能的参加一些实践活动,在活动中获得了成功,就会产生肯定性情感,从而提高了学生参加活动的积极性,使学习兴趣得到巩固和发展;为学习物理提供保障。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从学生、教材等实际情况出发,打破常规,大胆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收到了一定的成效,也存在一些不足,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完善,也愿意与各位同仁共同探索,共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