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壮大支柱产业打造发展平台
壮大支柱产业 打造发展平台
田文彪
2009年第12期 ——经济建设
近年来,钟祥市委、市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培植壮大农产品加工、磷化工和文化旅游业等三大支柱产业,切实加强工业园区、文化旅游风景区等平台建设。通过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运作,有效提升了产业竞争力,在金融危机不利影响的背景下,县域经济仍然保持了高位运行的态势。今年1—10月,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13.88亿元,同比增长16%;实现地方财政总收入5.51亿元,同比增长16.4%;一般预算收入3.19亿元,同比增长18.4%;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43.5亿元,同比增长48%;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62亿元,同比增长63%;接待游客199万人次,同比增长21%,实现旅游总收入8.5亿元,同比增长22.5%。
(一)高起点规划产业园区。钟祥市坚持规划先行,按照“产业定位高、转型标准高、项目档次高、综合效益高”的要求,组成专门班子,拿出专项资金,聘请高层次专家和专业机构考察产业资源,论证发展方向,进行产业策划和园区景区定位,精心编制各类园区发展规划。钟祥经济开发区规划面积由原来的4.1平方公里扩展到35平方公里,目前已建成10平方公里,形成粮油、果蔬、生猪、棉纺等农产品加工产业园,被确定为湖北省农产品加工示范区和全国第二批农产品加工创业基地。为培育磷化工产业后发优势,我们科学编制磷化循环经济产业发展规划,荆襄磷化循环产业园规划面积由原来的4平方公里扩展到15平方公里,确定了“到2015年,园区销售收入突破200亿元,建成全国重要的磷复肥生产基地和精细磷化工生产基地”的目标。在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发展总体规划蓝图指导下,钟祥依托明显陵、黄仙洞两个4A景区,规划设计20平方公里的明显陵风景区,实施明文化主题公园、大明承天府、莫愁古村、体育馆、博物馆等旅游开发项目,建设历史——人文——生态相融合,文化展示和综合休闲旅游为一体的世界级风景区;编制客店镇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规,深入推进客店旅游名镇建设,着力打造自然景点与人文景观相协调,生态旅游与文化休闲相结合,集观光、休闲、娱乐、商务于一体的复合型、多功能风景旅游区,全力将钟祥打造成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内的“文化旅游胜地、生态休闲走廊、游客集散中心、重要节点城市”。
(二)大手笔建设基础设施。投入是园区建设的难点。虽然市财力有限,但我们仍坚持打基础、培后劲、管长远,积极探索政府推动、企业联动、项目拉动的多元化园区建设投入机制,完善配套工业园区和旅游景区基础设施。近三年来,挤出5亿多元财政资金,实施了西环一路二路三路、中磷大道、丽阳大道等园区道路建设,配套了水、电、通信等基础设施,实现了园区“七通一平”;投资近10亿元,建成了明显陵风景区莫愁湖景观带和莫愁湖国际大酒店,启动了莫愁村、莫愁渡、莫愁湖广场和体育馆、博物馆建设,开展了明显陵维修保护和文化主题公园建设;投入4000多万元完成了全省旅游名镇创建单位——客店镇街区立面改造,启动了中华葛文化风情园和长达2.1公里的八折河景观带建设;实施了旅游道路、宾馆饭店、旅游商品开发等一批重点项目,着力解决交通、食宿、购物等难题。同时,引导企业和社会筹资18亿元,加快乡镇工业集中区和企业园区建设,建成了8个特色园区。
(三)大力度开展招商引资。针对钟祥市场主体不多的实际,我们坚持以产业搭桥、项目铺路,实行政府主导、企业主体、专班主攻,落实市领导包联重点项目制度,强力推行“二分之一工作法”,主要领导拿出一半的精力主抓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组建34个招商专班和10个服务小分队,定向招商,驻点招商,跟踪服务;实行半月通报、每月汇报、季度分析、重点督办办法,提高了引资效果。先后引进6家500强企业和一批知名企业落户工业园区。为解决百万亩双低油菜深加工问题,我们经过不懈努力,引进中粮集团在钟祥经济开发区建成了全国最大的油菜籽加工企业,带动了本地及周边百万农户增收;为解决果农卖果难的问题,我们以超常之举引来了汇源集团,一周内办齐所有手续,从正式签约到项目动工,仅用了18天时间。仅今年1—10月,到资项目224个,引进资金33.5亿元,同比增长45.2%;共实施千万元以上项目160个,其中亿元项目52个、竣工项目42个;净增规模企业59家,达到265家。
(四)下气力推进产业转型。我们根据园区定位,合理划分功能分区,抓好横向多品种的耦合共生、纵向产业链的拓展延伸,推动项目建设由遍地插花向产业聚集转变、由追求数量向注重质量转变、由单一重复向循环发展转变,有重点、有步骤地推进产业集群发展。在荆襄磷化循环产业园发展上,转变过去“挖矿卖肥”的粗放经营模式,优化磷矿资源配置,关停并转了96家规模小、科技含量低、设备工艺落后的采矿及加工企业,磷化企业由过去的213家整合到76家;严格控制基础磷肥生产,稳步发展高浓度多元素磷复肥,积极开发精细磷酸盐产品,全市高浓度磷复肥产量比过去增加5个百分点,精细化工产品产值比过去增加6个百分点。在钟祥经济开发区发展上,调整优化农产品加工业,重点培植了中粮祥瑞、雨润盘龙、汇源果汁、广源食品等大型龙头加工企业,配套建设了100万亩优质油料、200万头生猪、10万头肉牛、20万亩小龙虾、2000万只家禽、20万亩水果等农产品加工原料基地,促进了农企“双赢”。在循环经济发展上,严格实行新上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三同时”和排污申报登记许可制度,加快推进以气代煤、以气代油和建筑“禁实”工程,从源头上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
(五)硬措施改善发展环境。我们先后制定完善招商引资、全民创业、基地建设等优惠政策,实行“减、免、缓、奖、扶”,为企业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减压”;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将22个部门208个审批服务项目集中到行政服务中心,建设“行政服务超市”;安排两名市委常委分别兼任客店镇和胡集镇党委第一书记,推动支柱产业加速发展;选派40名市直部门“一把手”到重点企业兼任党组织第一书记,为企业提供“贴身保姆式”服务;深入推进作风能力建设,着力培养求实、务实、落实的工作态度和敢干、实干、苦干的工作作风,确保执行无差错、落实不折扣。在优质服务中,德力西集团从开始来钟祥参股合作,到独资办厂,再到现在组建集团兴建电气产业园,一年一大步,三年大变样。如今,一批实力雄厚的企业不断追加投资,加速裂变壮大,全市呈现出乘势快上、竞相发展的可喜局面。■
(作者系中共钟祥市委书记)
第二篇:充分发挥职能打造柑桔品牌推动支柱产业发展
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注册商标在市场竞争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通过申请注册证明商标或集体商标,对于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升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秭归县是全国著名的柑桔之乡,柑桔种植历史悠久,属全国柑桔生产最佳生态区,并享有“中国脐橙之乡”的美称,是首批国家无公害脐橙生产示范基地县,柑桔种植已成为秭归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第一大支柱产业。近几年来,我们秭归县工商局结合本地实际,大力实施“商标工程”,努力打造知名品牌,提高了入世后的市场竞争力;严厉查处生产流通领域中的柑桔商标侵权违法行为,保护了商标注册人的合法权益,维护了市场经济秩序,开拓了脐橙市场,促进了柑桔产业的发展。目前,秭归柑桔已经有桔颂、长佳红和裕兴三个注册商标,“秭归脐橙”集体商标经多方努力、几经曲折,已被国家商标局正式受理。成绩是显著的,但同时我们也发现,作为秭归支柱产业的柑桔品牌离实现品牌兴县的目标还存在有一定的差距,究其原因,我认为主要是以下几方面造成的:
1、观念落后,不注重抓品牌。一些柑农和柑桔销售经营
单位小农经济思想作怪,囿于传统经营理念,仅仅满足于产品得到消费者的认可,没有创建品牌的眼光和胆略。虽然拥有了商标,但是却不知道如何制定和实施商标战略。
2、经济落后,商标法律意识较淡薄。秭归柑桔都是在进入市场被消费者所认识后才申请注册商标的,加之对商标的宣传滞后,知名度不高。如泄滩夏橙虽然质美价康,且在省内外有一定知名度,而且她弥补了夏季柑桔的需求,但至今没有一个响亮的注册商标品牌,难以向省外推销,一旦其他地方培育出好的夏橙品牌,秭归夏橙就面临着销售甚至淘汰的危机。
3、管理落后,商标使用和管理水平不高。秭归柑桔在使用商标时,没有把商标、商品的名称、包装、装潢把握好,一度使伪劣商品冲击市场,柑农蒙受巨大损失。每年有不少外省市的脐橙就是打着“秭归脐橙”的牌子上市的。
4、各行其是,柑桔商标没有发挥应有效率。我县注册和正在注册中的柑桔商标:秭归脐橙、桔颂、长佳红和裕兴四件商标效率没有充分发挥出来。从我们调查的情况看,各乡镇为本地的柑桔销售投入不少,在国内大中城市进行宣传。这样可以看出由于在发展过程中没有充分利用品牌效应,形成规模优势,使之市场竟争力不强。如归州镇政府到东北三省进行宣传,虽然花了很大气力,但效果并不明显。
5、产品品种零乱,不成规模。全县在开发柑桔产品品种时,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自发性高,随意性强,不进行品种和技术统一,导致品种花色繁多,质量参差不齐,偶有精品,也达不到基地化、专业化、区域化的标准,不成规模,形不成精品名牌。
6、柑桔销售方式落后。我县的柑桔销售以商贩贩运为主,没有形成稳定的营销网络。市场建设和对外销售窗口建设滞后,流通增效潜力和产业化的综合效益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作为商标的管理机构,在实施品牌兴县工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笔者就如何发挥职能,打造柑桔品牌,推动秭归支柱产业的发展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一、政府重视,部门参与,工商指导,在共筑“品牌兴县”工作中成合力
一是要加强部门配合。在各乡镇和相关部门建立柑桔商标注册联络员制度,指导涉农企业及柑农及时注册商标,正确使用注册商标,充分运用商标创立自己的产品品牌,让“创著名、驰名商标”的观念深入家家户户。
二是加强重点指导。树立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就是发展农业,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的观念意识,运用登记注册职能,有意识地指导柑桔种植、经营企业走强强联合之路,推行“公司+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把千家万户的柑桔通过农业龙头企业联结,推向国内外市场。
三是加强舆论引导。利用报纸、电视台、网络等新闻媒体对我县柑桔品牌的发展进行综合报道,广泛宣传商标品牌助推农业经济方面的作用;同时,与电视台联合制作专题片,通过个案分析,点评企业在商标品牌管理方面的经验教训。
二、因地制宜,突出“秭归”特色,在秭归脐橙上求突破。
农业要发展,离不开农产品品牌和特色产品。结合秭归的实际。我们应该把“秭归脐橙”集体商标注册作为“品牌兴农”战略的突破口,力求通过“秭归脐橙”的品牌运作,带动和促进我县农村经济的发展。
三、切实履行工商职能,在确权、用权、维权方面做文章
一是抓注册。在增加柑桔产品注册商标总量的同时,把支柱行业、重点企业、高新技术产品和特色产品商标注册工作列为重点,配合有关部门,做大做强柑桔支柱产业,着力推动自然人、个私业主进行柑桔产品商标申请注册工作,支持做好著、驰名商标申请工作,培育一批含金量较高的柑桔产品,将我县发展的资源优势变为品牌优势。
二是抓引导。充分发挥工商职能,对柑桔商标的选择、使用、管理、保护及时给予指导,帮助商标申请人设计商标名称、图形样式,帮助建立健全商标使用管理制度。尤其是要抓好“秭归脐橙”集体商标使用管理,以制度形式,明确“秭归脐橙”集体商标的使用宗旨、应具备的条件、应办理的手续以及违反使用规则应承担的责任等,实现品牌效益与质量管理可持续发展。
三是抓扶持。要把“品牌兴农”战略与发展“订单农业”相结合,推行农副产品买卖合同示范文本,以法律形式保护农柑农利益,逐步改变现货交易、田头交易这种最原始的交易方式;要把“品牌兴农”战略与“守重企业”培育相结合,培育一批从事柑桔种植、销售的守重企业,发展一批柑桔经济人,使其成为我区农产经济生力军。
四是抓维权。围绕品牌兴县、品牌兴农战略,开展“商标进万家”活动,通过为农户或柑桔种植、经营企业送法上门等形式,加强商标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农户和农产品生产经营者的商标法律意识。同时,严格商标执法,查处商标侵权行业,为我县柑桔品牌发展扫清障碍,保驾护航。
五是抓宣传。由政府牵头,对秭归柑桔进行文化包装。通过充分挖掘“秭归”的文化内涵,把地方文化与柑桔品牌有机结合起来,利用文化对秭归柑桔进行精心包装,提高柑桔的品位,增加柑桔的附加值。
六是抓激励。积极向党委政府建言献策,出台品牌奖励政策,对创著名商标、驰名商标的企业和个人给予一定的奖励,在全社会强化一种创牌意识,倡导一种创牌的氛围,营造一个争创品牌的环境,以体现党委政府更高层次上的扶持。
七是抓质量。创品牌不易,守品牌更难。要注重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加强商标品牌管理,利用标准化生产、农业示范基地、开办“采果节”等方式,加强对果农的教育和管理,通过提高产品品质,确保品牌含金量。
打造柑桔品牌,实施品牌兴县是一项综合性的配套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关注与努力,它虽然是企业或经销者的经济行为,但目前还需要党委和政府的关怀与支持,需要相关部门的配合与协调,需要社会各界、包括消费者的认知与认同。我们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一定要认真履行职责,责无旁贷、尽心尽力地支持柑桔种植、经营企业和柑农申报商标注册,把秭归柑桔创成名牌产品和知名、著名,乃至驰名商标,使其支柱产业的作用发挥的淋漓尽致。
充分发挥职能打造柑桔品牌推动支柱产业发展责任编辑:飞雪 阅读:人次xiexiebang.com范文网(FANWEN.CHAZIDIAN.COM)
第三篇:培育支柱产业 打造产业品牌
培育支柱产业 打造产业品牌
赴临武县考察心得体会——袁文雄 暖水镇党委书记
2011年9月19、20日,汝城县考察团在廖桂生县长的带领下,来到临武县考察学习,通过这次考察学习,我觉得两地尽管自然条件有所差别,具体做法各有千秋,但临武县的农业产业化之路,使我触动极大,给了我较深的体会:
一、选准支柱产业,搞好示范带动
临武的一只鸭子、松阳的一片叶子就能响动全国,所以要把主导产业做大做强,把拳头产品做大做优,关键是选准产业、选准对象。暖水镇山清水秀,无大型工业污染;冬暖夏凉,昼夜温差大;土地肥沃,有机质含量丰富;光照足湿度够,精耕细作的农耕传统历史悠久、经验丰富。根据暖水的这些环境特点和资源优势,我们请相关专家进行多次论证,得出一致结论是:在暖水发展茶叶非常有投资价值。产业选准了,然后经多方考察,我们于2009年引进了非常适应暖水环境气候并在全国享有盛誉的浙江松阳茶叶,采取“企业+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根据汝城土壤含硒丰富的特点,取名为“汝城高山富硒松溪茶”,规划用五年时间,发展种植面积16000亩。2010年种植茶叶面积800余亩,2011年新增种植面积1000余亩。现在,茶叶长势良好,2012年即可初见成效,这起了很好的示范作用,群众积极响应,预计2012年新增种植面积将达3000亩以上。
二、搞好土地流转,扩大产业面积
由于农业生产具有季节性的特殊要求,产业化及产业基地的建设规模尤为重要。土地不统一流转集中,就形成不了规模,也形成不了气候,更形成不了产业。临武的大冲辣椒面积、松阳的茶叶面积,无不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我们在引进松溪茶叶种植后,更是积极宣传,解放思想,将土地以最优惠的价格租给投资企业,以最优惠的政策扶持投资企业,而对种植农户,我们给予最实际的奖励、最好的技术服务。通过各种措施,从而使松溪茶叶能在暖水形成规模化、产业化。
三、打造产业品牌,实现多赢目标
在信息和商品高度发达的今天,品牌意味着高质量、高信誉、高效益、低成本。一只临武鸭,带动半个临武农户,一片松阳茶,给松阳带来总税收的三分之一。所以说品牌决定效益,效益决定发展,而发展就决定一切。依据松溪茶的优势,我们要加强引导,把松溪茶品牌建设列入公益宣传内容,加大宣传力度,充分调动经营企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牢固树立品牌经营的理念;同时要坚持标准化生产,分步实现松溪茶通过国家“三品”认证,积极争取国际质量认证和安全认证,从而使松溪茶成为全省乃至全国有竞争力的品牌,真正的实现企业赢利、群众增收、国家增税的目标。
在缺资金、少政策等不利因素的制约下,一个山区小镇,要想打造一个在竞争激烈的商品经济中叫得响的品牌,其难度是可想而知。因此,在我县农业走向产业化的过程中,我向县委、县政府提几点建议: 1:整合全县的资金和项目,加大对重点产业项目的扶持和奖励。比如桂东为支持玲珑茶叶的生产,每亩由政府补助1200元,促进了茶叶面积的迅速扩大。
2:集中全县力量,搞好品牌的宣传和推介,尽快先打造出
一、两个有影响、高效益的品牌。远看松阳,靠一片茶叶就已名动全国、县强民富。近看临武,靠一只鸭子,人家就知道有个临武。其实,打响
一、两个品牌,就是增加汝城知名度最好的途径。
第四篇:建立长效机制打造发展平台
科学发展是硬道理,发展不够是崇阳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崇阳县委结合县情,坚持把以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积极探索和健全党员“长期受教育,永葆先进性”的长效机制,为促进崇阳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用经济建设的成果来检验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实效。
一、建立开放引进机制,打造招商引资平台
发展县域经济,县委结合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确立工业兴县的理念抓招商,加速新型工业化进程。把保持党员先进性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建立开放引进机制,打造招商引资平台。
1、坚持资源招商与资产招商相结合。招商引资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既可以盘活存量,又可以扩大增量。通过招商引资盘活企业资产,促进企业改革。按照“招商引资 国企改革=民营化 工业化”的方程式,开展资产招商。改变企业的经营机制,收到了既促进改革、又促进发展的双赢效果。
2、坚持专班招商与全员招商相结合。实现县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必须实行全民招商、全员招商。用政策来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使社会各界人士,依托各种关系,进行招商引资,对部门和个人招商业绩实行重奖。形成个人靠招商发财,单位靠招商发展,崇阳靠招商发达的局面。
3、坚持政府招商与以商招商相结合。县委、县政府成立招商引资工作委员会,财政拨给专门的招商经费,成立招商局,组建工作专班,每年组织几次大型招商活动,到北京、浙江、深圳、上海等地,采用同乡会、推介会等形式,开展招商活动。同时,采取付中介费、信息费等方式,委托一些外商帮助招商引资,做到以商招商,诚实守信。
4、坚持环境招商与项目招商相结合。县域经济的竞争,说到底是发展环境的竞争。在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上,我们着力抓好“三园一廊”建设,即建设天城工业园、青山工业园、石城冶金工业园和崇青工业走廊。同时,确立“人人都是投资环境”的观念,摒除过去“开门招商、闭门宰客”和“政府招商、部门宰客”的陋习。对外来投资者实行“准入制、低收费、零罚款、无摊派、快登记”等措施,切实优化招商引资的软硬环境。
5、坚持引进外资和吸纳内资相结合。充分利用“三园一廊”平台,发展工业经济,同等对待外资、内资,防止“外来女婿赶走儿”现象。
二、建立财源培植机制,打造企业发展平台
注重从解决经济建设中的矛盾入手,建立财源培植机制,既捡芝麻,又抱西瓜,多途径多渠道培植地方财源,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1、兴工强县,大力实施“回归工程”。县域经济的出路在于工业化。县域经济发展,必须牢固树立工业兴县的思路,发展新型工业,大力实施“回归工程”。近几年,我们通过组织召开同乡联谊会、招商项目推介会等招商活动,宣传招商引资政策和回归创业典型,推介发展项目,吸引了龙志平、胡嘉、吴兴祥等一批崇阳籍人士回乡投资兴业。
2、创新机制,全面推进国企改革。没有民营经济的大发展,就没有县域经济的大突破,坚持县域经济以民营为主的取向,大力推进产权制度改革,引导存量资产向能人集中,充分调动全县能人强人富人的创业热情,促进民营经济突破性发展。同时,坚持以人为本,善待职工,妥善处理好职工安置和补偿等问题。改制企业大都度过了艰难的磨合期,生产步入了正轨,活力明显增强。
3、“擂大”、“活小”,大力发展规模企业。一方面,通过大投入,带动大调整,壮大企业规模,改造传统产业,促进产业升级,提高产品档次,提升企业竞争力;另一方面,着力扶持龙头企业,以龙头带动大产业,以湖北众望、慧安水泥、中健公司等龙头企业,激活民间资本,发掘民富潜能,发动全民创造财富。同时,采取放宽民营政策,聚集民间资本,壮大优势产业等办法,促成民间资本、县外资本和国有资本的融合,推动民营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对全县规模以上企业和部分可以做大做强的企业,开展金融评信授级活动,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的问题。
三、建立产业调整机制,打造农民增收平台
实施“调整富民”思路,确立以工业化经营的理念抓农业,加速农业产业化进程。建立产业调整机制,着力解决“资源大县,经济弱县”的问题。
1、优化区域布局,培植壮大特色产业。按照“一竹一稻”、“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调整思路,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化布局,培植壮大优势特色产业,建成雷竹、优质稻、水果、桑蚕等特色产业,建设一批“蔬菜村”、“养猪村”、“桑蚕村”等特色村。
2、加强基地建设,发展龙头产业。要按区域化生产、产业化布局、规模化经营的要求,经过3-5年的努力,把“一竹一稻”两大主导产业做大、做强,把崇阳建成一个10万亩雷竹大县和30万亩优质稻生产大县。争取在5年以内培植3-5个年产值在5000万元以上、税金在600万元以上的龙头加工企业。争取崇阳雷竹鲜笋进入武汉各大超市、各类农贸市场。
3、落实惠农政策,实施再就业工程。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惠农政策,完善土地延包,深化乡镇综合配套改革。在产业导向上,鼓励民营资本向主导产业聚集,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确保双下岗家庭至少有一人就业。同时,大力鼓励下岗职工自主创业,大力开展下岗人员免费技术培训,开展劳务输出,发展打工经济。到目前,全县外出打工人数超过10万人次,年收入在4.5亿元左右。
四、建立优质服务机制,打造环境建设平台
我们结合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在全县开展了“崇阳是我家,发展靠大家”的专题大讨论,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把建立良好的服务机制纳入重要议事工作日程。
1、认真学习贯彻《行政许可法》。严格按照“三个一律”的要求,尽快修改和废止与《行政许可法》相冲突的作法和规定,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全面实行公开服务承诺制、政务、厂务公开制、重点企业挂牌保护制、企业准检证制。以健全行政服务中心职能为基础,大力推行限时办结制、一次性收费制。
2、认真整改部门违法违规问题。针对工商、质监、环保、水利、交通、公安等部门存在的多头、多层执法问题,认真清理,严肃查处。进一步改善法制环境,克服“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现象,对乱摊派、乱检查、乱收费、乱罚款和“吃、拿、卡、要”以及滥用职权粗暴执法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
3、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深化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和收支两条线管理等财政四项管理制度改革,大力推进“信用崇阳”建设,在加强政府信用建设的同时,加快推进企业信用和个人信用建设,营造诚实守信的社会氛围。着力加强“平安崇阳”建设。
五、建立城市经营机制,打造城镇建设平台
工业化是城镇化的基础,而城镇化能进一步推动县域经济的工业化。我们紧紧围绕省委提出的“一主三化”目标,确立“城市经营引进功能项目,招商引资筹措建设资金”的战略思路。努力促进小城镇建设,重点抓好天城、白霓、沙坪、青山和城北新区、青山工业园区、天城工业园区等“四镇三区”的建设。
1、高起点规划。切实搞好城镇建设规划,搞好集镇修编,是城建工作的平台工作,也是拉动县域经济发展的亮点。规划是建设的基础,建设是规划落实的前提,我们坚持科学规划,按功能区分,突出各个区镇的特色。
2、高标准建设。加速城镇建设规模,走城镇建设、市场建设、工业园区建设相结合的发展路子,推动农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和乡镇企业向城镇集中,尽快形成支撑小城镇的产业群体,增强城镇的实力,加速城镇规模的扩张。在城镇建设上,既要量力而行,又要尽力而为。
3、高质量推进。坚持用市场机制推进小城镇建设,加速资本营运,坚持高质量企业准入制度,做到以地生财、以地聚财,发挥城镇土地的潜在效益。在这方面,我们始终做到三个一律:即土地交易一律进市场,土地收益一律进财政,办事程序一律公开化。在城镇建设上,做到征地不违规,用钱不借债,拆迁不上访。
六、建立联系群众机制,打造队伍建设平台
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是历史的缔造者,我们围绕“服务人民群众,促进各项工作”的目标,建立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制度,加强干部继任建设,切实转变干部作风。
1、建立健全了解民意的信息机制。确定党员领导干部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联系点即为党建工作联系点,实行“五个一”联系制度,即一名领导联系一个乡镇,一个民营企业,一个重点项目,一个产业大户,一个特困群众,建立健全了调研工作制度,机关干部谈心制度,县级领导干部信访接待日制度等,开展“访贫问苦、访富问计、访贤问策”活动,广泛收集民意,准确掌握民意,工作决策顺应民意。
2、建立健全为民谋利的服务机制。认真办好与群众生产、生活等紧密相关的实事,着重解决群众行路难、就医难、看病贵,子女上学难等问题。督促全县各级党组织排出为民服务办实事时间表,推行服务承诺制度,重点单位党组织“一把手”,将本单位工作职责、办事程序,收费项目在电视上向社会公开,接受群众监督。
3、建立健全助民爱民的联系机制。群众利益无小事。我们注重把密切联系群众的有效做法,转化为长效机制,建立健全党员领导干部定期征求意见制度、走访慰问制度、结对帮扶困难制度、信访接待制度,积极畅通民意表达途径,及时了解基层群众所需、所急、所忧、所盼,增进与群众的感情。总结推广高枧乡“驻村夜访”和天城镇“民情日记”经验,建立健全“双百帮扶”活动机制,继续实施一个单位党组织帮扶一名下岗特困职工活动。同时,对五保对象实行“低保救助”,对特困对象实行“定期救助”,对优抚对象实行“优待救助”,对受灾群众实行“临时救助”,对重病群众实行“爱心救助”等全方位救助机制。
4、建立健全廉洁从政的监督机制。出台了《崇阳县党委(党组)议事规则(试行)》,认真贯彻落实党内廉政建设责任制,贯彻领导干部“一岗双责”,推行政务公开、厂
务公开、党务公开制度,建立健全干部谈话提醒制度、干部诫免制度、干部考核反馈制度,干部重大事项报告制度等,切实加强监督,各级领导干部签订了《崇阳县创建“廉洁家庭”承诺书》,筑牢家庭反腐防线。
第五篇:充分发挥职能 打造柑桔品牌推动XX支柱产业发展
文 章
来源 莲山 课件 w w
w.5 Y k J.cOM公文
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注册商标在市场竞争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通过申请注册证明商标或集体商标,对于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升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秭归县是全国著名的柑桔之乡,柑桔种植历史悠久,属全国柑桔生产最佳生态区,并享有“中国脐橙之乡”的美称,是首批国家无公害脐橙生产示范基地县,柑桔种植已成为秭归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第一大支柱产业。近几年来,我们秭归县工商局结合本地实际,大力实施“商标工程”,努力打造知名品牌,提高了入世后的市场竞争力;严厉查处生产流通领域中的柑桔商标侵权违法行为,保护了商标注册人的合法权益,维护了市场经济秩序,开拓了脐橙市场,促进了柑桔产业的发展。目前,秭归柑桔已经有桔颂、长佳红和裕兴三个注册商标,“秭归脐橙”集体商标经多方努力、几经曲折,已被国家商标局正式受理。成绩是显著的,但同时我们也发现,作为秭归支柱产业的柑桔品牌离实现品牌兴县的目标还存在有一定的差距,究其原因,我认为主要是以下几方面造成的:
1、观念落后,不注重抓品牌。一些柑农和柑桔销售经营
单位小农经济思想作怪,囿于传统经营理念,仅仅满足于产品得到消费者的认可,没有创建品牌的眼光和胆略。虽然拥有了商标,但是却不知道如何制定和实施商标战略。
2、经济落后,商标法律意识较淡薄。秭归柑桔都是在进入市场被消费者所认识后才申请注册商标的,加之对商标的宣传滞后,知名度不高。如泄滩夏橙虽然质美价康,且在省内外有一定知名度,而且她弥补了夏季柑桔的需求,但至今没有一个响亮的注册商标品牌,难以向省外推销,一旦其他地方培育出好的夏橙品牌,秭归夏橙就面临着销售甚至淘汰的危机。
3、管理落后,商标使用和管理水平不高。秭归柑桔在使用商标时,没有把商标、商品的名称、包装、装潢把握好,一度使伪劣商品冲击市场,柑农蒙受巨大损失。每年有不少外省市的脐橙就是打着“秭归脐橙”的牌子上市的。
4、各行其是,柑桔商标没有发挥应有效率。我县注册和正在注册中的柑桔商标:秭归脐橙、桔颂、长佳红和裕兴四件商标效率没有充分发挥出来。从我们调查的情况看,各乡镇为本地的柑桔销售投入不少,在国内大中城市进行宣传。这样可以看出由于在发展过程中没有充分利用品牌效应,形成规模优势,使之市场竟争力不强。如归州镇政府到东北三省进行宣传,虽然花了很大气力,但效果并不明显。
5、产品品种零乱,不成规模。全县在开发柑桔产品品种时,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自发性高,随意性强,不进行品种和技术统一,导致品种花色繁多,质量参差不齐,偶有精品,也达不到基地化、专业化、区域化的标准,不成规模,形不成精品名牌。
6、柑桔销售方式落后。我县的柑桔销售以商贩贩运为主,没有形成稳定的营销网络。市场建设和对外销售窗口建设滞后,流通增效潜力和产业化的综合效益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作为商标的管理机构,在实施品牌兴县工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笔者就如何发挥职能,打造柑桔品牌,推动秭归支柱产业的发展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一、政府重视,部门参与,工商指导,在共筑“品牌兴县”工作中成合力
一是要加强部门配合。在各乡镇和相关部门建立柑桔商标注册联络员制度,指导涉农企业及柑农及时注册商标,正确使用注册商标,充分运用商标创立自己的产品品牌,让“创著名、驰名商标”的观念深入家家户户。
二是加强重点指导。树立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就是发展农业,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的观念意识,运用登记注册职能,有意识地指导柑桔种植、经营企业走强强联合之路,推行“公司+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把千家万户的柑桔通过农业龙头企业联结,推向国内外市场。
三是加强舆论引导。利用报纸、电视台、网络等新闻媒体对我县柑桔品牌的发展进行综合报道,广泛宣传商标品牌助推农业经济方面的作用;同时,与电视台联合制作专题片,通过个案分析,点评企业在商标品牌管理方面的经验教训。
二、因地制宜,突出“秭归”特色,在秭归脐橙上求突破。
农业要发展,离不开农产品品牌和特色产品。结合秭归的实际。我们应该把 “秭归脐橙”集体商标注册作为“品牌兴农”战略的突破口,力求通过“秭归脐橙”的品牌运作,带动和促进我县农村经济的发展。
秭归脐橙,历史悠久,早在 1978年对外贸易部批准宜昌秭归县为脐橙出口商品基地。1982年全国品种鉴评名列第一,获对外贸易部脐橙优良选育二等奖。1983年,参加全国出口商品生产基地专厂建设成果展览会被评为湖北省四大名产之一。为了充分挖掘“秭归脐橙”这个地理名称特有的人文价值,最大限度地发挥地理标志为农村产业经济服务的作用,我们应该积极组织,以私营企业协会名义申请注册“秭归脐橙”集体商标,对“秭归脐橙”实行原产地保护,并负责提供秭归脐橙的产前、产中技术咨询服务,统一策划产后包装、商标使用、广告宣传等,走协会牵头、品牌经营之路。
三、切实履行工商职能,在确权、用权、维权方面做文章
一是抓注册。在增加柑桔产品注册商标总量的同时,把支柱行业、重点企业、高新技术产品和特色产品商标注册工作列为重点,配合有关部门,做大做强柑桔支柱产业,着力推动自然人、个私业主进行柑桔产品商标申请注册工作,支持做好著、驰名商标申请工作,培育一批含金量较高的柑桔产品,将我县发展的资源优势变为品牌优势。
二是抓引导。充分发挥工商职能,对柑桔商标的选择、使用、管理、保护及时给予指导,帮助商标申请人设计商标名称、图形样式,帮助建立健全商标使用管理制度。尤其是要抓好“秭归脐橙”集体商标使用管理,以制度形式,明确“秭归脐橙”集体商标的使用宗旨、应具备的条件、应办理的手续以及违反使用规则应承担的责任等,实现品牌效益与质量管理可持续发展。
三是抓扶持。要把“品牌兴农”战略与发展“订单农业”相结合,推行农副产品买卖合同示范文本,以法律形式保护农柑农利益,逐步改变现货交易、田头交易这种最原始的交易方式;要把“品牌兴农”战略与“守重企业”培育相结合,培育一批从事柑桔种植、销售的守重企业,发展一批柑桔经济人,使其成为我区农产经济生力军。
四是抓维权。围绕品牌兴县、品牌兴农战略,开展“商标进万家”活动,通过为农户或柑桔种植、经营企业送法上门等形式,加强商标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农户和农产品生产经营者的商标法律意识。同时,严格商标执法,查处商标侵权行业,为我县柑桔品牌发展扫清障碍,保驾护航。
五是抓宣传。由政府牵头,对秭归柑桔进行文化包装。通过充分挖掘“秭归”的文化内涵,把地方文化与柑桔品牌有机结合起来,利用文化对秭归柑桔进行精心包装,提高柑桔的品位,增加柑桔的附加值。
六是抓激励。积极向党委政府建言献策,出台品牌奖励政策,对创著名商标、驰名商标的企业和个人给予一定的奖励,在全社会强化一种创牌意识,倡导一种创牌的氛围,营造一个争创品牌的环境,以体现党委政府更高层次上的扶持。
七是抓质量。创品牌不易,守品牌更难。要注重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加强商标品牌管理,利用标准化生产、农业示范基地、开办“采果节”等方式,加强对果农的教育和管理,通过提高产品品质,确保品牌含金量。
打造柑桔品牌,实施品牌兴县是一项综合性的配套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关注与努力,它虽然是企业或经销者的经济行为,但目前还需要党委和政府的关怀与支持,需要相关部门的配合与协调,需要社会各界、包括消费者的认知与认同。我们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一定要认真履行职责,责无旁贷、尽心尽力地支持柑桔种植、经营企业和柑农申报商标注册,把秭归柑桔创成名牌产品和知名、著名,乃至驰名商标,使其支柱产业的作用发挥的淋漓尽致。
文 章来源 莲山 课件 w w
w.5 Y k J.cOM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