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组织工作改革创新与建设区域性国际城市研究

时间:2019-05-14 22:47:2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南宁市组织工作改革创新与建设区域性国际城市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南宁市组织工作改革创新与建设区域性国际城市研究》。

第一篇:南宁市组织工作改革创新与建设区域性国际城市研究

南宁市组织工作改革创新与建设区域性国际城市研究

[摘要]文章围绕南宁市加快区域性国际城市建设,对如何大力推动组织工作改革创新,找准组织工作服务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切入点和着力点进行探讨和研究。

[关键词]组织工作;人力资源;创新;南宁市

[作者简介]王合新,广西大学商学院MBA研究生,广西南宁,530004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723(2008)11-0101-0002

南宁市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首府,要率先实现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加快发展、和谐发展,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做好新形势下的组织工作。当前,南宁市围绕加快区域性国际城市建设,对如何大力推动组织工作改革创新,找准组织工作服务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切入点和着力点进行探讨和研究。

党的十七大指出,要使党的工作和党的建设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为科学发展提供可靠的政治和组织保障。面临新的形势和任务,我们必须始终围绕南宁市建设区域性国际城市这个目标,思考、定位和谋划新时期的组织工作,找准着力点,打好主动仗,不断改革创新,努力提升组织工作服务区域性国际城市建设的水平,推动南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牢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大力提高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队伍综合素质,为建设区域性国际城市提供能力支撑

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要求;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要体现到领导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上来。要建设区域性国际城市,就必须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努力把科学发展观化为领导和服务发展的实际能力。要围绕建设区域性国际城市这个目标,着眼于建设开拓型、实干型、创业型领导班子。要选好配强领导班子,把大批德才兼备的干部提拔到领导岗位,使领导班子的专业、年龄、特长得到科学合理的搭配,增强班子整体功能,形成开拓创新、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坚强领导集体,有力地推动各项工作的开展。要建立健全干部考核责任机制,全面运用和认真实施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综合考核评价办法,大力推行领导干部绩效考评。要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提高选人用人的公信度,以素质论干部,靠实绩用干部,凭能力选干部,努力形成干部选拔任用的科学机制。进一步扩大干部工作中的民主,把政治坚定、能力突出、作风过硬、群众信任、善于领导科学发展的优秀干部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上来,推动各级干部想干事、敢创新、善创业。要坚持岗位需要为取向,能力开发为重点,加强干部教育培训。深入实施干部教育培训“十二大工程”,继续开展“干部教育年”活动,大力实施干部队伍“两素质两能力”提升工程(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创新能力、执行能力)和“年轻干部外语提升工程”。同时,围绕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服务中国一东盟博览会为主题开展外语、经贸、法律等知识培训,不断提高各级干部服务中心、推进发展的能力。

二、牢牢把握改革开放时代特征,积极有效推进党内民主建设,为建设区域性国际城市激发创造活力

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强大动力,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党内民主是增强党的创新活力、巩固党的团结统一的重要保证。发展党内民主是顺应改革开放时代特征的必然选择,只有积极稳妥、扎实有效地推进党内民主建设,才能全面准确把握新阶段新任务新形势。要建设区域性国际城市,就必须发扬党内民主,激发全体党员的创造活力,集思广益,凝聚力量,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要围绕增强党的创造活力这个关键,致力完善领导体制机制。要积极试行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实行党代表任期制,落实好《领导干部集体决策重大问题议事制规则》,坚持党委任用干部、讨论决定重大问题票决制,健全全委会、党委会工作机制,把进一步发挥全委会作用作为发展党内民主的关键环节,建设和完善党委会向全委会报告工作制度,增加全委会的次数,落实全委会的职责,继续推行干部选任差额上会制,构建科学完善的民主决策机制。加大党内的选举制度改革力度,完善推行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公推提名,逐步扩大基层公推直选范围,探索基层有序竞选方式。致力发挥党员主体作用,探索党员主体作用,进一步完善党代表质询、党员旁听党委会工作制度,探索党务公开扩大范围、提升层级、创新形式的有效途径,建立健全重要事情党内通报、重大决策党内征询等制度,保障党员民主权利,拓宽党员对党内事务的广泛参与、有效管理、切实监督的渠道。

三、牢牢把握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大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为建设区域性国际城市提供人才保证

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首府南宁要实现建设区域性国际城市的目标就必须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人才是一个地方经济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能否形成以人才工作推动产业发展,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大课题。要紧紧围绕首府南宁建设区域性国际城市的功能定位以及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的要求,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大力实施“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工程”、“新技师培养带动计划”、“新型农村实用人才培养计划”,统筹抓好以高层次人才、高技能人才和农村新型实用人才为重点的各类人才队伍建设,激发各类人才创造活力和创业热情。要把人才工作作为发展区域经济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做深做细,把人才工作融入区域的经济发展,培养一支符合区域经济发展的人才队伍。要以区域产业发展所需要的经营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为工作重点,努力实现发展一个产业就聚集一批人才,使产业和项目成为人才聚集点和成长点,在区域产业形成若干个人才密集区。要做好各类人才培养的长远规划,关注区域重点产业发展所需的人才,将本区域重点产业发展所急需的人才纳入规划管理。着重引进一批高层次的人才,要制定有力措施,采取法律、经济、行政手段保护并有效地稳定高层次人才,对有突出贡献的人才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并在户口、医疗、子女入学等方面给予一定的照顾,使其安心工作。要鼓励党政群机关和事业单位干部到重点产业企业工作,推动区域党政机关人才和事业单位人才合理有序地向重点产业流动。

四、牢牢把握永葆先进政治本色,坚持不懈抓好基层组织建设,为建设区域性国际城市夯实组织基础

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全面巩固和发展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着力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在构建开放和谐南宁、建设区域性国际城市中,就必须要加强基层党的建设,以时不我待的精神创新发展基层组织。要围绕创新发展的这个主题,抓住争先创优载体,健全落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机制。继续深入开展“三级联创”、“五村、两规范”创建活动,深入实施“八桂先锋行”活动,以

“党员奉献日”为总抓手,在农村全面开展“五个好”党支部建设活动,着力建设一批精品示范农村基层党组织,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深入开展“双培双促”、“先锋连万家,三情促和谐”、“党员带头献爱心,健康温暖送农民”、创建党建示范村等活动,扩大农村党员干部培训的规模,进一步提高农村党员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要进一步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引领推动创业的能力。要以和谐社区建设为中心,抓好社区党组织建设,深化“党员当先锋,志愿献爱心,我为和谐社区建设添光彩”活动,优化社区工作队伍结构,创新活动载体,充分发挥“能帮就帮”的南宁精神,进一步扩大服务范围和拓展服务功能,加大支部联建共建力度,扩大党的工作的覆盖面,不断提高社区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要围绕生产经营与党建工作和谐共振,抓非公企业党建,深化“党员当先锋,商圈显风采”活动,认真总结“党建带工建、工建促党建”的工作经验,加大向非公企业派驻“两员”力度,加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骨干队伍建设,积极探索党组织的具体设置形式、活动内容、活动方式和工作方法。

五、牢牢把握执政为民根本宗旨,切实加强干部队伍作风建设,为建设区域性国际城市落实作风保障

优良的领导干部作风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本质要求,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重要保证,是实现党的历史使命的推进器。加强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要建设区域性国际城市,就必须加强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为重点的作风建设。要教育和引导干部更加自觉地坚持求真务实精冲和为人民服务宗旨和党的群众路线。要紧紧围绕健全落实长效机制这个根本点,突出求真务实的重点,着力提高执行力,坚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真正把心思和精力用在狠抓工作落实上,切实做到“言必责实、行必责实、功必责实”。要围绕抓好抓实中心工作,培养和锻炼干部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和不出事的品德和品质。要进一步加强机关效能建设,继续推行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和责任追究制,使各级干部真正做到干事求真务实,行动雷厉风行,误事必究责任,把一件一件实事做好,推动干部重实绩、求实效。要以党内救助金运作为牵头,全面构建党内互助帮扶长效机制,切实解决好困难党员群众生产生活中碰到的问题。要以突出惠民利民为重点,完善各种帮民助民机制,进一步拓宽党员服务群众渠道,推动干部坚持不懈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要加大监督,加强对一把手的监督力度,进一步完善《重大问题议事规则》,加强班子内部团结,坚持述职述廉、经济责任审计、公开办事制度,加强群众监督,规范干部用权行为,消除干部队伍中出现的不和谐现象。

第二篇:学习昆明建设区域性国际城市心得体会

学习昆明建设区域性国际城市心得体会

“十二五”时期,昆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提出要把昆明建设成为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区域性国际城市,加快“五个国际化”建设,即加快城市品质国际化、加快产业发展国际化、加快市场体系国际化、加快文化交流国际化。、加快社会管理国际化。并且实事求是地提出,建设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区域性国际城市,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立足实际、前瞻未来、稳步推进,分为近期、中期、远期三个阶段的建设规划和目标,应该说把昆明建设成区域性国际城市,是长久以来埋在昆明人心中的一个梦想、一个历史心愿,既是为了重现往昔壮丽大城辉煌,展现今朝新昆明魅力,也是大势所趋,竞争所逼,发展所需。

这个新定位源于昆明人跳出昆明看昆明。从世界范围来看,随着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商品服务的提供、生产要素的配置和经济管理运行的体制机制越来越国际化,城市国际化已经成为城市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当今条件下,任何一座城市,都无可避免地参与到国际化序列中来,只是参与的深度和广度的差别。任何一座走向开放的城市都有可能、有条件建成不同类型的国际城市。越早进入、越深进入这个话语圈的城市,越能更多地取得国际化城市竞争和市场配置带来的各种优势。

们的工作和它没有关系,不需要我们去思考,去努力。我们应该树立全局意识、目标意识和一盘棋意识,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抓工作形成一个整体,干事业形成一股合力,积极进取,快马加鞭,苦干实干,不断推动调查工作再上新台阶,为把昆明建设成为区域性国际城市贡献自己的力量。首先,我们应该增强执行意识,责任意识,把心思用在干事业上,把精力投入到抓落实中,严格按规定的城市住户调查工作流程、范围口径和质量标准开展数据采集工作,坚持入户访户,直接调查、直接上报,减少中间环节,减少各种干扰,不得减少工作环节,不得遗漏采集对象,更不得降低质量标准。其次,要经常深入基层调查队和统计局,与具体工作人员交心谈心,以人为本,以情动人,关心基层工作人员、辅助调查员和调查户的生活,尽力帮助他们解决在工作和记账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争取得到他们的理解和支持。入户检查、指导记账时,要做到认真看账,检查收支发生情况记得是否齐全、有无遗漏、重复和是否符合逻辑,如发现差错应立即更正,尽量把差错消灭在现场、消灭在基层。最后,我们作为一线调查人员,既要了解城市收入的高低,还要了解收入结构、消费结构、增收因素、政策效果等等,要读懂数据、熟悉政策,不断拓宽知识面,提高分析研究能力。

第三篇: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与创新研究

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与创新研究

职业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同经济发展的关系最密切,是把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桥梁。因此,在充满机遇与挑战的21世纪里,探索职业教育发展之路,事关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前景。

推进我国职业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体制改革是关键,教学改革是核心,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改革是先导。在教学工作中,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又是重中之重,它直接反映教育目的和人才培养目标,是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载体。

一、现代职教课程的特点及改革创新的必要性

随着生产力与经济水平的提高,人才市场将不再满足于劳动者只具有一技之长;随着新兴高科技的发展,传统产业结构的调整,科技进步周期的不断缩短,必将引发劳动者工作的流动与职业的更换;随着科学知识的综合化趋势,传统学科及行业的界限将被打破„„等等。所有这些都将使得未来社会的劳动者,需要具备较宽厚的智能基础,多方位的就业转变能力。那些以知识灌输为主或者单纯强调技能与实用知识的传统教学已捉襟见肘。近年的研究表明,现代中等职业教育的目标需要完成单一操作型向复合操作型转化,操作型向智能型转化,就业型向创业型转化。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决定了21世纪的劳动者应当兼道德、文化、技术、技能于一身,集科技、生产、经营于一体,掌握新技术、新工艺,基于这些因素,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与教材建设的立足点应当定位于全面素质与综合职业能力教育上。全面素质与综合职业能力既包括思想品德、科学文化、专业技术与技能、身体素质,也包括人际交往、应变与创造能力。

另一方面,职业教育的本质终究是职业教育,强调素质与能力教育决不意味贬低技术与技能训练,就目前多数行业来讲,仍希望中等职业学校培养出的学生具有较强的顶岗操作能力,这也是应用型人才所具备的长处,专业与技能素质教育是职业教育的重点,突出技能训练这一提法不可忽视。

鉴于上述认识,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和创新的指导思想应当是:以全面素质教育为核心,以就业上岗能力为重点,以技能训练为特色。

中国职教界多年来进行了一系列职教课程改革活动。然而中国职教课程发展在总体上尚未取得突破性进展„„改革还带有盲目性和随意性,远未形成中国化的现代职教课程概念。表现在 现有的课程改革成果仍属于局部改革之功效,既改革是在原来的课程体系结构未作重大本质性变动的情况下,仅在某些局部方面对少数课程作学习内容和进程安排等方面的改革。这种“改良型改革”仅是对存在固有缺陷的传统职教课程体系的局部完善,因而总体效应并不显著。现代课程论的一个主要特征是不象传统课程理论那样将课程只作为教学内容(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材),而认为课程是维系教育内外环境的一个极为复杂的教育子系统,职教课程同样如此,它是由四个领域所组成的一系列有序活动的庞大体系;课程开发(需求分析、方案设计、文体编制)领域,课程实施(教学策略的制定、领会与贯彻)领域,课程评价(对课程活动全过程的评价)领域以及课程管理(对参与课程活动各种因素,主要是人、物、事的协调)领域所组成的各元素交互运动的系统。课程中各种元素、元素的活动,不仅受制于本子系统内其他因素的关系,而且还受制于其他子系统及整个教育系统和社会各系统的各种因素的变化。局部改革成效不大的基本原因就在于改良并未触动整个体系。

就职教课程现状看,基本上还属于学科中心的模式,随着职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这种课程模式明显表现出许多不适应性,主要有以下几点:①重理论轻实践,或者说理论知识与实践相脱离,学校与社会脱离,教室与生产脱离,不利于能力的培养;②课程模式的单一化不适应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多样化的要求,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③职教课程体系之间

缺少横向的联系,缺乏灵活性,不利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因此,职教课程只有不断改革创新,才能真正承担起培养高素质实用人才的历史重任。

二、把握职教课程改革创新的着力点,构建以能力为本位的职教课程体系

职教课程改革与创新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全方位性的工作,不可能一步到位,必须稳步推进。据笔者之见,职教课程改革与创新应从以下方面有所突破:

⑴解决职业教育中存在已久的教学与生产相脱离,理论与实践相脱离的状况;

⑵突出职业教育的职业定向性和针对性,特别是在普通文化课程方面不受普教模式的影响,体现职教的特色;

⑶强化基本技能训练;

⑷增强课程的灵活性,并最终形成综合化、弹性化、个性化的课程与教材体系;

⑸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加符合职业教育的心理学规律及其学习原理;

⑹促进学生职业生涯次序化的形成,在作好就业准备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为其职业发展作准备。

以上六点虽从不同的角度是实施对职教课程改革创新的研究,但体现了一个共同的理念即能力本位,构建“能力本位”的课程体系,有利于克服以往知识本位教育带来的诸多弊端。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是一种强调以能力培养为主的教育,在国外很流行。无论是教学内容的选择、课程的设置、教材的编排,还是其实施手段、教学方法等,都有许多可取的优点,它讲求实用实效。我们提倡以能力为本位,并不是照搬国外的以能力为本位教育,而是“拿来”为我所有,与我国职业教育的实际相结合,建立一种“多元整合型”课程体系。这里的“能力”不单指操作技能为核心的各种能力的综合,是指一种综合的适应社会需要的职业能力,甚至还包括态度等一些个性品质在内。

构建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体系,已忧为我国职业教育界追求探索的目标,集群式模块课程是这种追求探索较为成功的范例,已受到较为广泛的关注。它的主要特点是“宽基础、活模块”,即课程结构分为两个相互联系又有区别的阶段。第一阶段,即“宽基础”阶段,所学习的内容并不针对某一特定工种,而是集合了一群相关职业所需的知识和技能。第二阶段即“活模块”阶段,所学习的内容是针对某一特定工种所必备的知识和技能。而且以技能为主,其中的“活”字给学校和学生根据市场需求变化和个性发展提供了广阔的选择空间。

由于课程本身是一种动态教育现象,各种职教课程模式均为一定社会条件的产物,是适应一定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形成的,追求一种永恒不变的、尽善尽美的职教课程模式是不现实的。笔者认为构建以能力为本位的职教课程体系应具备以上突出特点:

1、在培养目标上,应以培养社会需要的、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熟练劳动者和各种实用人才为主,对于有条件的学生还应尽可能给予多种形式的继续学习和深造的机会;

2、在课程结构上,应增加活动课,具体分为政治课、文化课、专业课、实习课、活动课五类。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劳动就业的需要,所有专业均应开设外语和计算机课程,集群式模块课程,将这两门课程同归于工具类板块,充分体现了职业学校要培养面向21世纪人才的要求。

3、专业课程分为必修学科和选修学科。必修学科体现出课程计划的统一性;选修学科体现学校各自的办学特色。学校应以市场经济和用人行业的需要为导向开设课程,选修课程应占专业课时的10%左右,是在必修课程基础上的拓宽、提高;是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重要途径。分为限定性选修和任意性选修课程两类。

4、开设活动类课程是现代课程理论的具体实践。目的是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包括时事政策、军事课、职业指导、民族、环境、人口教育、体育锻炼、科技、艺术等课程。

根据笔者对上述特点的理解以及职业教育的实践体验,试作能力本位课程体系平面图如下:

实用人才的培养是职教课程目标,能力本位是实用人才的核心,占据主导地位,方框所述素质,是实用人才的必要构成因素,处于第一层面,三者之间并非绝对独立,只是各有侧重,它们相互作用不可分割。外围则分别表示几种素质形成的途径或涵盖的内容。

三、职教课程改革与创新应处理好几种关系

1、“后劲”与“就业”

从目前上岗就业角度来看,也存在“应试”问题,就是劳动与行业部门的招工、招干考试。这也是各类办学单位不得不重视的问题,直接关系到学校的生命力。素质与能力教育强调的“后劲”,与其相关的课程主要是文化与专业基础课,这些课的效果往往不易立即显现,具有“远效”性。就业考试多与专业技术与技能训练相关,它的效果显现很快,具有“近效”快,在课程设置上,如何科学配置、合理求得其矛盾的统一?

我们认为,就能力与知识结构而言,对就业者应知、应会的要求,主要体现在技术技能素质教育上,它是职业综合素质与能力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职业学校技术技能素质教育应当达到的目标(双证制),这是两者间的统一面。但是要注意,避免为了确保就业的技能要求,要冲淡文化与专业基础课教学,削弱后劲。就技能训练而言,应该是在专业理论与专业知识指导下进行的,其训练过程,就是把所学理论转换成技能的过程。那些把职业学校的教育与行业技术等级标准中的应知应会等同起来,过分强调招工、招干的合格率是不全面的。学校教育与岗前培训最大的区别在于前者更突出以较大的覆盖面为基础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教学,它强调专业知识面宽,能覆盖一个专业大类,技能达到一专多能。其中一专主要对准第一就业岗位,达到中级工操作水平。应当说,如果学校按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要求规范地做,那么它所培养出来的学生,取得双证是很自然的结果。而岗前培训主要针对某一工种或某一岗位的技能要求,相对来说,它在专业技术与专业技能的要求上,低于正规职业学校。如果只因为贯彻“双证制”,把学校教育的中心转移到等级考试上去势必降低了职业学校的地位。

2、“稳定”与“灵活”

很难设想,一个学校每隔几年就变换一个专业,这既不符合办学规律,也会在师资、设备等方面带来浪费。专业设置需要相对稳定,然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行业结构变化的周期越来越短,人才市场预见的难度越来越大,随之对学校课程设置灵活性的要求越来越迫切。于是,课程设置中“稳”与“活”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我们认为,学校课程设置首先应当稳定在某一大类专业上。具体讲,该专业的专业基础与基本技能课应当以不变应万变。例如电子电器专业,它包含视频、音频、通讯、办公设备等等维修工种,但这些工种有共同的基础与技能课程,如“电工基础与基本技能”、“无线电工艺”、“模拟与数字电路”等等。这类课,注重专业基础知识,同时进行多工种的基本技能训练,达到专业知识与技能面宽、适应性强,以打好专业素质基础为目的。它们应当是相对稳定的。“活”应当体现在专业技术与专项技能训练课程上。通过它们进行针对性的专门化教学,同时按工种进行强化,以达到专业等级标准。例如电子电器专业针对视频、电器工种分别开设的“电视机维修”、“制冷设备维修”等等课程,它们不是每个学校非开不可的,而是根据学生就业情况,由学校选择。这类课程随市场经济的调整与人才市场的变化而变化,多年来,职业学校总结出的“两年打基础,一年定方向”,所指含义为:两年基础课程相对稳定,针对就业(岗位或工作)的一年专业课程相对灵活。

3、“博”与“专”

随着信息、计算机等技术的发展,21世纪的社会生产技术将出现一次又一次质的飞跑,新技术将打破现有的行业或学科界限,那些以单项操作技能为主的劳动者将不适应未来人才市场的需求。21世纪社会将以智力技能为主的智能工组成劳动力市场的主流,再加未来劳动者职业经常变更,使得职业教育课程设置过程中,不是不考虑它应具有更宽的知识与技能

面。然而,从我国行业招工现状而言,一般都强调从业人员立即顶岗的需要,因此,招工应试注重的是岗位专门技术与技能较为突出了“专”。

经过学校多年的实践,课程设置中采用“宽基础、活模块”的方法,能够较好解决“宽”与“专”之间的矛盾。“宽基础、活模块”即在课程设计中采用两段组合模式,第一段为职业基础教育阶段,强调宽,在专业大类范围内进行职业能力分析,找出共性的知识、技能,开设公共文化课与专业基础课,同时进行多工种基本技能训练,以此来实现学生应具有的知识与技能面,达到较强的适应性。第二阶段组合了针对不同岗位工种的模块课程设置,是就业专业化教学阶段。它由学生们不同的就业方向,分别开设不同的专业技术与技能课。在这阶段教学中,强调“专”的特色,针对工种与岗位进行等级达标训练。

4、学科课程模式与活动课程模式

学科课程模式是传统模式,也是我国现今职业教育中仍广泛采用的课程模式,该模式以单科分段为主要特征,并将各类与专业有关的学科进行组合,学科课程模式充分考虑了知识、技能本身的逻辑,并将它与学生的认识发展过程相结合,容易组织教学,有利于学生获得系统的知识,发展思维能力。随着社会生产力与教育理论的发展,学科课程模式本身不足,也越来越被人们认识:①过分追求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忽略实践教学的重要性;②各学科间缺少有机衔接,不利整体课程优化;③以教师为中心,忽视学生的能动作用。活动课程模式以专业实践活动为中心,以学生掌握操作技能为目标,较充分发挥学生能动性。相对学科课程模式,它在以操作为主要教学内容的职业教育中优势更为突出。德国双元制课程模式是一种典型活动课程模式,它打破学科体系,专业课仅由专业理论、专业计算、专业制图三门课组成,纵向分为基础、专业、专长三个层次,横向以专业实践活动为中心,但它也有不足。随着生产力与经济的发展,社会对未来人才要求趋向复合型和智能化,这种以专业教育为主,看重技能训练的课程模式,将暴露出其理论基础薄弱不足。

两种课程模式各有优势,也都有待改革之处,很难由一种课程模式代替另一种课程模式。结合国情,活动课程模式对师资、设备、场地及企业投入等要求较高,使之在相当长时间内难以推广,从切实可行,又较易被国情接受的角度看,“九五”期间应当着重研究学科课程模式如何吸收活动课程模式的优点,弥补其不足,在此基础上改革与发展出适合国情,满足高科技发展下社会生产技术体系对人才规格要求的新型课程模式。我们建议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科研队伍与各类职业学校的师资力量,吸取国外先进课程模式经验,重点对我国现有的学科课程模式进行改造。这是现实国情下较可行的教学改革之路。

第四篇:城市工会体制建设创新问题研究

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使工会组织体制建设面临新的挑战:如投资多元化进一步冲击原有控股集团工会体制、劳务公司的发展给工会组建带来难题、工会体制难以摆脱行政管理体制的依附性……对此,工会应适时调整工作思路,创新工会组织体制,积极探索、培育、完善产业工会;强化地区工会组织建设;以“双重”管理模式探索工会组

织体制创新,同时,进一步探索灵活多样的工会组织形式。

一、城市工会组织体制建设与创新中面临的挑战与问题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工会在组织体制创新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但从目前情况看,城市工会的组织体制建设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适应新形势对工会工作的要求,仍面临许多新的挑战与问题。

(一)投资多元化进一步冲击原有控股集团工会体制。现有的国有控股公司工会是由原管理局工会转制而来。目前这些集团公司正面临进一步改革。多元投资,混合经济或公转民营,都将会使原有下属企业及集团公司自身出现重组与转移。如何重新设置工会组织体系是工会组织体制创新面临的新课题。

(二)劳务公司的进一步发展给工会组建带来难题。由于企业使用劳务工可以降低劳动成本,因而许多企业都选择使用劳务工。而劳务用工因劳动关系与用工关系相分离,给工会组建带来很大困难,特别是外省市劳务公司劳务工的大量进入。工会以何种组织形式与之相应对,目前仍是工会组建中的难题。

(三)编制问题困扰工会组织体制创新。从理论上说,哪里有职工哪里就要建工会。而每建一级工会,就要配备相关人员。一些地方也创造了社会招聘工会工作者、聘用工会工作志愿者、指导员等方法来解决工会工作的人力问题,但要在市和区成立与行业协会相对应的、真正意义上的行业工会或行业工会联合会,工会干部的编制仍找不到落脚处。

(四)产业工会发育不充分影响作用发挥。中国的产业工会因其性质不清,地位不明,利益代表性不强,作用发挥与发展受到极大影响。产业工会较难对“体制外”的同行业工会实行有效领导或指导。由于产业工会发育不健全,在组织体制上也存在矛盾:产业工会如建在总工会,因编制等因素决定产业分类不可能很细;产业工会如依附于行政,只要行政机构一动,产业工会“存亡”就会受影响。

二、城市工会组织体制创新的对策思考

理顺和创新工会组织体制,要坚持党的领导和依法独立自主开展工会工作的原则、维护中国工会团结统一与组织体制灵活多样的原则、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地方工会与产业工会相结合的原则、有利上级工会代表和服务下级工会的原则,从而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与国家民主政治建设进程相一致、相协调,与经济社会发展互动的,能充分履行工会基本职责和各项社会职能的工会组织体制。为此,城市工会组织体制创新应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探索:

(一)加强产业工会建设,创新产业工会体制。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国际贸易竞争更多地体现为产业竞争,国家经济政策更多体现为产业政策,职工利益的比较更多的是产业内的比较,职工利益矛盾更多地与产业相关联,因此产业工会在维护职工权益、协调劳动关系等方面的重要性将更加凸显。因此,加强产业工会建设,创新产业工会体制,是工会组织体制创新的一个重要方面。

产业工会的体制应从不同的实际情况出发,采取以下不同的形式。

1.建立产业工会联合会。建立市级产业工会联合会,首先需要将上海目前所设置的部分局(产业)工会调整为行业工会,再由若干个行业特性相近的行业工会组成上海市产业工会联合会,依法确认其工会社团法人资格。各产业工会联合会在组织建制上隶属于市总工会,接受市总工会领导。产业工会联合会主要职责是协助市总工会对各行业工会进行指导、协调和服务。

市产业工会联合会设会长,由各行业工会选派代表轮流担任。日常工作由秘书长负责。秘书长职位可以向社会公开招聘,实行雇员制和契约化管理,也可以由市总工会派出的工作人员担任。

2.依托大型企业或大集团工会建立市级产业工会。对现行产业工会要进行梳理,对那些产业已经萎缩的产业工会,要进行归并;对那些改制后产业性质相对明确、职工相对集中的产业工会,应进一步明确产业工会性质;对那些目前已具备产业工会的条件,但没有产业工会职能的大企业集团和行业局,则可建立新的产业工会。

这种组织体制的设置,就是以行业内具有影响力的大型集团公司为主体建立产业工会,隶属于市总工会。产业工会除了对所依附的企业工会和直属企业工会的领导以外,主要职责是研究产业发展方向,确定产业政策,协调各方关系,开展具有行业特性的工作。依托大型集团建立的产业工会,其委员会成员应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可以采用联合制代表制办法产生。

3.市总工会内设产业工会。对一些重要的产业,其工会组织体制设置有一定困难的可以考虑设在市总

工会内。内设产业工会的主要工作职责是:调查研究产业发展趋势、产业政策和产业的重大问题,参与有关立法和决策;宏观指导所属行业工会和基层工会组织开展平等协商、工资谈判、群众性经济技术活动等工作;协调对上对下和横向之间的工作和关系;为所属基层工会组织提供法律援助、维权等服务。

4.对应行业协会建立产业工会。产业工会存在与发展最重要的是开展行业对话。包括行业集体协商谈判、行业劳动关系协调等。近几年来,政府对行业协会的重视和扶持的力度不断加强,因此,建立与重要的行业协会对应的产业工会,是今后城市产业工会的一个发展方向。

(二)强化地区工会建设,完善地区工会组织体制。强化、创新地区工会组织体制以适应新形势下地区工会工作的需要,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探索。

1.试行乡镇(街道)建立总工会。上海已在全国范围内率先从法律上明确街道工会作为一级地区工会。建立乡镇(街道)总工会,从法理上赋予它应有的职能和地位,不仅可以加强乡镇(街道)工会的力量,对进一步加强地区工会组织建设,扩大工会组织的覆盖面,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关键是要注意这一级工会力量的配备。

2.改革社区工会管理方式,探索社区工会网格化管理。所谓网格化管理,就是把一个区域中的地域划分为若干个网格区域,充分运用网格内的社会资源实施管理,真正做到全覆盖、不遗漏。网格化要求做到“三化”,即工会管理体系网格化,工会干部职业化、工会工作评价体系民主化。

3.探索与扶持区域性行业工会。区域性行业工会是指并不与市产业工会对口,在区(县)总工会、街道(乡镇)工会下建立的行业工会。从上海经济与企业发展的情况看,区县、街道乡镇管辖的工会数量越来越多。所以,从本地区产业集聚的实际出发,自下而上地建立区域性的行业工会联合会或联合工会,是一种值得探索与总结的工会体制创新模式。这种自下而上建立的行业工会更符合职工维权需要和工会工作的实际需要。

(三)以“双重”管理模式进一步探索工会组织体制创新。当前,工会面临着为适应经济体制改革、政府管理体制改革及经济结构调整,适应新形势下维权需要的工会体制创新的艰巨任务。但同时原有的行政管理体制、人事管理体制并没有完全打破。在这种情况下,工会要实现组织体制创新,必须打破原有的“条线明确,划归清楚”的传统思想框框,必须更多地以“双重领导”、“双重管理”的模式来思考与探索工会组织体制创新。

1.以双重管理模式实行市产业工会与区域性行业工会的衔接。建立产业与地区相衔接的区域性行业工会,是今后产业工会发展的重要模式。这一体制模式的实现,就是建立在“双重领导”与“双重管理”这一思想上的。产业与地区相衔接的区域性行业工会实行以地区为主、市产业工会业务指导的双重管理模式。组织隶属关系不变、上缴经费渠道不变、工作对象不变、会籍管理不变。在这一组织体制模式不断完善过程中,要进一步明确与规范议事制度、工作方式、活动经费、人员配备等诸多问题。

2.以双重管理模式建立地区行业工会。要以“双重领导”模式为突破,进一步建立与发展区县和乡镇街道区域性的行业工会。一方面,行业内的企业工会在组织隶属关系上不变,仍受乡镇(街道)工会领导,同时在加入地区行业工会之后,同时接受行业工会的工作指导。

3.以双重管理模式完善开发区联合工会体制。在开发区建立区域性的联合工会,有利于区域内的平等协商、区域内的劳动关系协调与区域内工会工作的交流、协作与联合。但开发区内的企业因投资关系与行政领导关系的不同,工会隶属并不相同。所以应以“双重管理”模式来完善组织体制,无上级主管的企事业单位工会和开发区直属的企事业单位工会由开发区工会来领导。对区域内其它的企事业单位工会,开发区工会同样具有工作指导的职能。

(四)进一步探索灵活多样的组织形式。过去一些地方曾创造了“楼宇工会”、“一条街工会”、“商业场工会”等许多新的组织形式。今后仍要从有利于工会组建、有利于工会协调劳动关系和维护职工权益、有利于工会工作开展出发,创新工会组织体制。

总之,通过不断探索创新建会方式,使工会组织体制的创新视角向市场经济的各个领域拓展,使城市工会的组织形态由传统的纵向型向多层面网络型延伸。

第五篇:浅析连云港建设区域性国际物流中心的SWOT分析及对策研究

浅析连云港建设区域性国际物流中心的SWOT分析及对策研究论文关键词:连云港国际物流中心SWOT分析

论文摘要:连云港建设区域性国际物流中心是实现国家发展战略和地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是提升连云港城市竞争力的有效途径。连云港建设区域性国际物流中心的优势和劣势兼备、机遇与挑战并存。连云港应抓住机遇,发挥优势,扭转劣势,来应对挑战,要以港口建设为龙头,积极构建国际物流中心服务体系。

近年来,连云港国际物流取得迅猛发展,受到国内外物流界的高度关注,特别是2007年初温加宝总理到连云港考察以后,连云港的发展已经被提升到国家战略发展的层面。为了抢抓战略机遇,连云港进一步明确了建设区域性国际枢纽港和国际物流中心的目标。本文在分析连云港建设区域性国际物流中tL,的现实意义基础上,利用SWOT分析方法,综合评价连云港建设区域性国际物流中心的优势、劣势、发展机遇与面临的挑战,并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

一、连云港建设区域性国际物流中心的现实意义

1.连云港建设区域性国际物流中心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连云港建设国际物流中心,推动大陆桥区域物流合作,是实现国家发展战略和地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作为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连云港是陆桥经济带的对外开放窗lZl和商品集散地,在陆桥区域经济发展中占有特殊地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国内外实践表明,物流领域的合作是促进区域经济合作、实现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手段。整合区域内物流资源,建设高关联度的一体化区域物流平台,可以作为推动陆桥区域合作的重要切人点。物流中心城市在区域物流合作中发挥着主导作用,连云港依托大陆桥优势,大力发展现代物流,加快建立国际物流体系,对于加快沿桥地带的开发开放,进一步增强陆桥区域经济竞争力,促进陆桥经济带崛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连云港建设区域性国际物流中心是提升城市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建设区域性国际物流中tL,,是连云港加快发展、扩大影响、提升城市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建设国际物流中心,形成高效便捷的国际物流服务网络,可以显著改善连云港物流业运行状态,提升城市整体经济运行效率。国际物流中心的建设,将带动商贸、金融、保险等物流相关业务的增长,从而提高物流业对连云港城市经济的贡献率。建设国际物流中心,为企业提供良好的物流环境,可以极大地增强连云港对国内外投资者的吸引力。连云港建设国际物流中心,推进地区物流合作,能够促进地区物流资源的优化组合,实现城市间的优势互补、错位发展,实现区域内物流规划、通关、物流信息和政策法规等方面的对接,为连云港市发展现代物流业营造更加良好的发展环境,进一步增强连云港为腹地服务的能力。

二、连云港建设国际物流中心的SWOT分析

(一)优势

1.区位战略优势

良好的区位资源是形成国际物流中心的客观和先决条件。连云港是新亚欧大陆桥东

桥头堡,南联长三角,北接渤海湾,隔海东临东北亚,又通过陇海铁路西连中西部地区以至中亚,具有沿海、沿桥、沿东陇海线产业带的特殊地理区位优势。在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连云港港与日本和韩国港口的最近距离只有700海里,如果以郑州西端为起点计算,西北省区的货物从连云港港进出口分别比经上海、青岛近425公里和487公里。因此连云港港既是我国中西部地区最便捷、最经济的出海口,又是连接太平洋西岸与大西洋东岸大陆桥运输的国际枢纽。

2.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日趋完善

发达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是形成国际物流中心的核心条件。连云港港口现有生产性泊位36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32个,最大泊位15万吨级,实际通过能力7000多万吨。港口已和世界上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1000个港口有贸易运输往来,开辟了40余条国际国内集装箱、杂货、客货班轮航线,月航班230多个。连云港以港口为中心的海陆空交通运输体系日趋完善,连云港机场现为国家4D级标准,民航开通了到中国重要城市北京、广州、上海、大连等地的航班;铁路客运和货运列车可直通北京、上海、南京、成都、武汉、宝鸡等大中城市,并通过京沪线、京九线、陇海线等连接中国各地;连云港公路对外交通已全部实现高速化,国家重点建设的同

三、连霍两条高速公路在境内交汇。

3.集装箱运输跨越发展、国际物流服务日益拓展

集装箱吞吐量是一个地区国际物流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连云港集装箱吞吐量2OO7年突破200万箱,已跻身全国十强、世界百强集装箱大港行列,向集装箱干线港迈出坚实一步。连云港形成了一系列特色鲜明的国际物流服务品牌:外贸运输量、外贸比重在沿海港口中名列前茅,是江苏最大的外贸港;为全国进口氧化铝、出口铝锭和胶合板第一港,出口焦炭和进口化肥第二港,三大活牲畜接卸港,五大粮食进出口港,沿海出口煤炭唯一无索赔港,是我国沿海重要的生产资料中转港之一;作为亚欧大陆间的水陆中转港,连云港承担了新亚欧大陆桥1992年正式开通以来9o%以上的国际过境箱运量。连云港集装箱运输的迅猛发展、国际物流服务品牌的日益拓展,为连云港发展国际物流打了良好的基础。

(二)劣势(ess)

1.连云港国际物流业的集聚、辐射能力不强

虽然连云港国际物流业发展较快,但总体上看当前连云港国际物流产业尚面临集聚度不高、辐射能力不强的突出问题。连云港现有的物流企业整体上规模小,缺乏龙头企业,缺乏跨国物流公司,缺乏跨国采购和跨国配送业务,大部分物流企业仍停留在传统物流的经营层面,距离现代物流企业有较大差距,物流增值服务能力弱。物流企业之间缺乏信息沟通,缺乏协作,不能形成完整的物流供应链,难以提供一体化的服务。能够有效连接不同运输方式的大型综合货运枢纽和服务于区域经济或城市内部的各种物流基地、物流中心建设明显滞后,国际多式联运未能有效发挥作用。

2.国际物流信息化服务功能有待于发展

完善的物流信息系统是国际物流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连云港在国际物流信息系统建设方面尚有很大的不足,缺乏必要的公共物流信息交流平台,以EDI、互联网等为基础的物流信息系统还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连云港现有的物流信息平台资源还比较分散,缺乏有效的整合。港口与海关的EDI系统还很不完善,船务公司、港口、海关、出入境检验检疫、代理、货主等各用户之间不能实现高效衔接。连云港物流信息化深层服务功能有待进一步发展,特别是跨区域的物流信息平台亟待发展。

3.国际物流基础设施尚存在结构性矛盾

当前,国际物流快速发展与物流基础设施的结构性矛盾尚比较突出。连云港港口陆域面积严重不足,堆场能力不足,港口吞吐能力不能适应吞吐量增长需要,港口处于超负荷运行状态,运能和运量的矛盾比较突出。铁路集疏运能力不足,港口物流集疏运系统尚待进一步完善。从已形成的港口功能判定,连云港港口仍处在以运输功能为主导的第一代港口向第二代港口的过渡阶段,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水平尚不适应现代物流的发展需要。

(三)机遇(oppDnI1rIies)

1.国家和省市各级政府和部门的高度重视

2OO7年元旦温总理视察期间,给予连云港很高的战略定位,提出要把连云港的发展摆上国家战略层面,要求连云港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中发挥重大作用。交通部专门召开党组会研究落实总理指示精神,表示将在港口规划建设、临港产业布局等方面予以大力支持。国家发改委、铁道部、海关总署等有关部门也纷纷表示将给予连云港港口更多的支持。江苏省委召开常委会专题研究连云港的工作,提出了一系列超常扶持政策,举全省之力振兴连云港,强调港口发展是重中之重。连云港市把港口带动战略作为连云港谋求跨越发展的五大战略之一,把港口作为跨越发展的重要引擎、临港产业的有力依托、对外开放的重要载体和现代物流的优势平台。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和部门的高度重视,给连云港国际物流的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2.区域崛起振兴的机遇

连云港港口吞吐量中6o%的货物来自中西部地区,作为国内最早开展集装箱海铁联运的港口,连云港的“五定”班列承载着广大中西部地区加快发展的梦想,它在推动中西部开发、带动陆桥沿线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西部开发和中部崛起的区域协调发展,需要连云港的快速发展。从江苏的经济发展看,江苏省委、省政府将连云港作为苏北振兴的龙头,打造承接国内外产业和资本转移的功能平台。连云港是江苏扩大开放和经济国际化的自然通道,对于实现江苏“两个率先”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和作用,是苏北地区参与经济全球化、发展开放型经济的重要依托。因此,随着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战略,随着江苏省大力实施沿东陇海线产业带和沿海经济带开发战略,连云港建设国际物流中心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

(四)挑战()

1.沿海港口城市国际物流中心建设的竞争日趋激烈

港口作为海陆交通枢纽和货物中转集散地,是联结国内外市场的桥梁和纽带,在整个国际物流链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因此港口城市建设国际物流中心具有天然的优势。从国外的情况看,国际物流中心也多是条件良好的港口城市。当前,国内沿海城市

为构筑现代流通平台,集聚物流,加快经济发展,发起了抢占”国际物流中心”制高点的争夺战。各地政府纷纷出台政策、整合港口资源,加大投入,聚集优势促进港口上规模、大发展。连云港南侧的苏州港发展迅猛,去年集装箱增幅超过连云港,提出建设江苏省“第一外贸港”和“集装箱干线港”的目标;北侧山东省沿海港口以青岛港为中心,联合日照港、烟台港,积极打造北方国际物流中心;连云港面临的“南北夹击”的竞争态势日趋激烈。

2.大陆桥区域国际物流协作缺乏

新亚欧大陆桥区域是连云港国际物流中心主要服务对象,当前,陆桥区域物流联动发展机制形成,缺乏统一的一体化物流发展战略框架和多层次的协调合作机制。新亚欧大陆桥沿线地区各自都有独立的物流发展规划和定位,缺少统一协调和整体的发展战略。沿线很多城市在物流规划中都将自身定位为区域物流中心城市,规划了大量的物流园区。由于受条块分割体制的影响,跨区域基础设施很难实现“无缝隙”衔接,造成了地区间物流资源浪费、重复定位等问题,影响了区域整体形象,制约了经济效率的提高。大陆桥区域国际物流协作的缺乏,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区域资源的充分利用以及大陆桥沿线物流业的整体发展,也必将成为连云港建设国际物流中心的一个很重要的外部挑战。

三、连云港建设区域性国际物流中心的对策建议

连云港建设区域性国际物流中心的优势和劣势兼备、机遇与挑战并存。连云港应抓住外部发展机遇,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扭转内在劣势,积极应对外部的竞争和挑战,采取有效措施,推动国际物流中心的建设和发展。结合上述分析,借鉴国内外先进港口城市国际物流发展的基本经验,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1.以港口建设为龙头,积极构建国际物流中心服务体系

充分发挥港口在国际物流业中的核心作用,进一步完善港口物流服务功能,构建连云港国际物流中心服务体系。连云港要抓住政策机遇,进一步加大投资力度,围绕将连云港港建集装箱优先发展的亿吨大港、青岛和上海之间最重要的集装箱干线大港、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组合大港的发展目标,加快港口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港口集疏运系统,提升港集疏运条件。结合主港区功能布局调整及南侧港区疏港通道建设,立足于港口现已形成的氧化铝、胶合版、焦碳等服务品牌,建设港口大型散杂货国际贸易和物流中心。推进物流园区建设,尽快把港口物流园区建设成为集中转、仓储、配送于一体的综合性国际物流园区。

2.以物流信息平台为重点,加快建设现代国际物流业的支撑体系

物流信息平台建设对国际物流体系的建设意义重大。连云港要充实和完善现有的公共平台,使各种资源更好地整合起来,以满足国际物流中心发展的需要。当前要大力推进港口EDI信息中心的规划建设,打造数字化港口,提高港口信息化和现代化水平,实现电子通关和贸易无纸化,扩大增值服务J。要积极推进区域物流信息一体化进程,加强区域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构筑以连云港为基础,以大陆桥沿线区域为主体,辐射全国乃至全球,功能包含公共信息服务、电子商务服务、以及供应链管理、货运管理等专业信息服务的区域性国际物流公共平台,努力扩大物流信息服务的辐射半径,增强连云港国际物流中心的辐射力和影响力。

3.鼓励物流企业发展,提高国际物流产业链的整体水平

物流企业是物流的真正供给者,也是推动物流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国际物流中心的形成,必须有一批强大的以第三方物流为主的现代物流企业作支撑。连云港做大做强一批龙头物流企业,鼓励这些企业争创自己的品牌,形成自己的特色。要鼓励企业结成战略联盟,降低经营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通过物流企业与货主企业形成的纵向联盟,形成信息互补、利益共享;通过物流企业之间结成的横向联盟,实现服务一体化,形成规模化经营。实施“物流总部经济”战略,通过引进外资、股份合作等方式,吸引跨国物流公司和国内知名物流企业落户连云港;鼓励连云港物流企业以连云港为中心“走出去”,建成以连云港为中心的物流网络体系,推动连云港成为国内重要的物流服务输出城市,打造以连云港国际物流业为核心的国际物流运作平台。

4.争取设立保税港区,为国际物流中心建设营造政策优势

连云港建设国际物流中心,面临着周边港口城市激烈的竞争和严峻的挑战。应该看到,与上海、青岛等先进港城相比,连云港建设国际物流中心的主要差距并不仅仅在国际物流基础设施上,更是在整个建设和发展的政策软环境上,如何提供和营造一个良好的适合国际物流发展的政策环境,是连云港能否实现区域性国际物流中心建设目标的关键。当前,连云港要积极争取保税港区政策,为建设区域性国际物流中心营造造更有利的政策环境。拥有自由港政策是世界上许多国际物流中心的共同特点,世界大港普遍实施自由港政策,保税港区是我国的“准自由港”。迄今为止,我国已经批准设立上海洋山、天津东疆、大连大窑湾、海南洋浦、宁波梅山、广西钦州、厦门海沧和青岛前湾等八个保税港区。连云港在此项政策的争取上已经明显滞后,当前应抓住机遇,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争取早日将连云港纳入区港联动试点范围,并逐步促使连云港向保税港区及自由港方向发展。

下载南宁市组织工作改革创新与建设区域性国际城市研究word格式文档
下载南宁市组织工作改革创新与建设区域性国际城市研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城市品牌建设与城市文化研究[模版]

    城市品牌建设与城市文化研究摘 要] 一个城市是否具有吸引力,是否具有竞争力,很重要的一点是看它的文化资源、文化特色、文化品位,文化事业和产业的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

    2016年南宁市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和核心区建设工作方案

    2016年南宁市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和核心区建设工作方案 年南宁市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和核心区建设工作方案 2015年度南宁市绩效考评公众评议意见的整改方案......

    科技创新对建设智慧城市作用研究

    科技创新对建设智慧城市作用研究 当前,国内的智慧城市建设发展如火如荼,很多城市都出台相关措施和行动计划,把建设智慧城市作为重新构造城市机构、推动公共服务均等化等问题的......

    区域性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教育资源建设的实践研究

    区域性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教育资源建设的实践研究陈士凡(浙江慈溪市教师进修学校, 浙江慈溪 315300)摘要: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推进和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化,如何实施有效的区域教育信......

    有关楼宇自动化工程技术专业建设与改革研究

    有关楼宇自动化工程技术专业建设与改革研究 摘要:智能建筑作为现代建设技术的核心,是未来建筑的发展方向。我国智能建筑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对专门从事智能建筑相关技术工作的专......

    浅谈法官职业化建设与渐进式改革研究与分析(汇编)

    浅谈法官职业化建设与渐进式改革浅谈法官职业化建设与渐进式改革这种赵 良 剑2002年7月最高法院召开的全国法院队伍建设工作会议,标志着中国的法官队伍必将走出大众化模式,迎......

    小学教学模式改革与学科教学思想创新研究

    “小学教学模式改革与学科教学思想创新研究”阶段性工作总结 我校课题:“小学教学模式改革与学科教学思想创新研究”研讨活动已经一年了,一年来,我校以课堂教学改革为中心,突......

    基层供销社改革发展与体制创新初步研究

    基层供销社改革发展与体制创新初步研究 作者:中国供销合作经济学会调研组 【摘要】供销合作社的改革能否取得突破性成效,关键要看基层社。中国供销合作社经济学会调研组就基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