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陕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系统系统
陕西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系统系统
先进工作者拟表彰对象名单
张
磊 西安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餐饮监管处处长 曹
勇 西安市灞桥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 黄
鹏 西安市临潼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办公室主任 李
健 西安市长安区王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所所长
杜文平西安市高陵区市场监管局检验检测中心副主任 王宏卫 蓝田县蓝关镇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所副所长 谢亚辉 周至县尚村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所副所长
肖江波 西安市鄠邑区市场监管局食品生产监管科科长
张云昉 宝鸡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 江
瑜 宝鸡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高新分局局长
刘
捷 宝鸡市金台区西街办事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所所长 陈西锁 扶风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 段宏文 岐山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稽查队副队长 张
磊 凤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药械股股长
苏咏梅 太白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稽查队副队长
吉养峰 咸阳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肉制品与工业加工食品
监管科科长
王
玲 咸阳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乳制品和饮品监管科主
刘尊祥 安康市汉滨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
曹
珎 宁陕县市场监督管理局食品药品稽查大队大队长 雷泽平紫阳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市场综合执法大队负责人 李森伟
岚皋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应急协调办主任 王广哲 汉阴县城关镇市场监督管理所所长
谢
璐 商洛市商州区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局餐饮科科员 吴明亮 洛南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
周宏 丹凤县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局副局长、县食安办主任 高
鹏
商南县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 何福平山阳县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局办公室主任 印润润 杨凌示范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主任科员 李
斌
杨凌示范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杨陵区分局工作人员 冯振民 韩城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新城监督管理所所长 奥
飞 神木市大保当镇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所所长 白慧君 府谷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
第二篇:十堰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系统
十堰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系统
2010年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实施方案
根据《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纠风办关于2010全省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的意见〉的通知》(鄂办文[2010]64号)、《湖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系统2010年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的指导意见》(鄂食药监党[2010]83号)和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关于转发<市纠风办2010全市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十办发[2010]27号)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和市纠风办的部署和要求,为切实做好全市系统政风行风评议工作,现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标本兼治、纠建并举”的方针,遵循“谁主管、谁负责”、“管行业必须管行风”的原则,以民主评议基层单位为基础,以优化发展环境为目标,紧密结合食品药品监管工作实际,推进政风行风建设,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规范执法行为、提高监管水平,切实保障食品药品安全,为把十堰建设成为区域性中心城市,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二、评议范围和内容
政风行风评议的范围是:市局机关和各县(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市食品药品监督检验所。
政风行风评议内容要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与政风行风建设的重点任务相结合,与切实解决影响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事业科学发展、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相结合,主要体现在:
(一)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科学发展。是否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扩内需、促发展,把加强政风行风建设、优化发展环境工作列入重要日程,制定具体措施,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确保取得明显成效。
(二)加强能力建设,依法履行职责。是否具有全局意识和大局观念,执行党委、政府重大决策雷厉风行,按时完成工作目标;是否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认真履行职责,严格依法行政,提高执法水平,完善工作机制,有无损害群众利益和影响发展环境的问题;是否执行市委、市政府关于深入开展“机关作风、工程建设领域、房地产开发营销领域、‘小金库’以及全市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在规定时点实施禁酒令”等五项专项治理的决定;是否执行了《十堰市腐败风险预警处置办法(试行)》,深入查找了岗位腐败风险点,制定防控措施,初见预防成效。
(三)转变工作作风,规范行政行为。是否围绕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容易滋生腐败的领域和环节,落实公示制度,规范公开内容,创新公开载体,接受
社会各界监督。
(四)严格内部管理,提高服务效率。是否落实便民服务设施和服务措施,有无“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以及以权谋私、执法不公、吃拿卡要、刁难群众的问题。
(五)加强廉政建设,发挥保障作用。是否建立腐败风险防控体系,围绕“十个全覆盖”深化治本抓源头工作;是否实行目标量化考核,着力解决反腐倡廉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按时完成反腐倡廉各项任务。
(六)坚持求真务实,狠抓问题整改。是否把政风行风建设摆上领导班子重要议事日程,坚持评、纠、建相结合,以评促纠,以评促建,加强自查整改;是否畅通投诉渠道,对群众投诉和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及时调查、处理和反馈;是否坚持以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为动力,紧密结合自身工作,建立健全整改问题的各项制度,取得明显效果。
三、评议工作目标
各单位要认真总结近几年开展政风行风建设的经验教训,继续坚持和发扬政风行风评议工作中的有效做法,确保政风行风评议综合测评成绩达到80分以上,力争今年全系统政风行风建设取得优良成绩。
四、评议方式及步骤
政风行风评议采取“统一组织、分级负责、上下联动、条块结合、面向社会、群众参与、评议系统、覆盖行业”的方式进行。市委、市政府按照职能性质相近、以主要职能为主的原则,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与公安、司法、国土资源、住房和城乡建设、交通、审计、环保、国税、地税、工商、质监、安监、物价、人民银行、银监、海关、烟草等17个部门和单位列入行政执法类评议对象。各单位要严格按照各地党委、政府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的部署,贴近实际、贴近基层、贴近群众,高标准,严要求,扎实做好各项工作。
市局负责指导全系统的评议工作,县(市)局、市食品药品监督检验所均为参评单位,负责本单位内民主评议工作。整体评议工作从9月份开始,11月底结束,具体分五个阶段实施。
(一)宣传发动和准备阶段(9月1日至15日)
具体任务是:
1、学习文件,提高思想认识。
2、成立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
3、制定下发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实施方案。
4、召开动员大会,部署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
5、设计政风行风征求意见表和调查问卷。
6、在市局网站建立民主评议政风行风网页。
7、公布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执法工作纪律。
8、向社会做出政风行风建设公开承诺。
9、通过新闻媒体宣传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职能,介绍食品药品监管工作情况,公布民主评议政风行风举报电话、行评网页网址等监督举报渠道,欢迎批评监督,争取社会各界对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工作的理解和支持。通报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系统政风行风建设和开展政风行风评议工作的情况。
10、本阶段结束时,逐级上报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实施方案和工作总结。市局要于9月14前制定全市系统政风行风评议工作实施方案,并报市纠风办;各县市局、所要结合本地纠风办的要求,于9月18日前将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的实施方案报市局纪检监察室。
(二)调查摸底和自查自纠阶段(9月16日至30日)
具体任务是:
1、主动配合各级纠风办聘请的民主评议政风行风监督员开展工作,为他们深入基层调查了解、明察暗访等提供热情服务。
2、通过上门走访等形式,主动征求评议监督员和有关部门的意见。
3、通过政风行风热线、网站、举报电话、评议意见箱、召开座谈会、走访企业、发送问卷等途径和办法,开展全社会评议食品药品监管机关、全医药行业评议食品药品监管队伍的“两评”活动,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
4、开展自查。重点开展“五查五看”,即:查执法行为,看是否存在不按法定依据、权限和程序执法的问题;查收费行为,看是否存在违反规定擅自设立收费项目、提高收费标准、扩大收费范围以及乱罚款、乱摊派的问题;查工作作风,看是否存在办事拖拉、推诿扯皮、效率低下的问题;查服务意识,看是否存在态度蛮横、耍特权、“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问题;查廉洁自律,看是否存在吃拿卡要等其他违反党风廉政建设规定的问题。
5、汇总分析批评意见。对自查自纠和群众反映出来的问题进行疏理归纳,未评先改,即知即改,边整边改,严肃查处群众举报的各种违纪违规问题。
6、综合自评,撰写自查自纠报告。各单位最迟要在10月18日前将自查自纠报告报市
局纪检监察室。
(三)建章立制,全面整改阶段(10月1日至20日)
具体任务是:
1、针对自查自纠和集中评议中反映出来的问题、意见和建议,深入剖析原因,制定整改方案,落实整改措施。对能迅速解决的问题,要迅速解决;不能迅速解决的问题,要创造条件限时整改;涉及政策性的问题要通过媒体或当面沟通等方式做出说明,让广大群众切实感受到整改力度和效果。
2、进一步制定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对原有制度不完善的地方要修改完善,制度不健全的要及时健全,并强化政风行风建设的内部监督机制,建立落实政风行风建设制度的保障措施,促使政风行风建设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
集中整改阶段结束后,各单位要将整改方案和集中整改情况报同级纠风办并报市局。
(四)现场集中测评阶段(10月21日至11月20日)
具体任务是:
1、在全面自查、集中整改和建制、整改公示的基础上,各单位对照评议的内容撰写自查自纠评议报告。
2、接受民主评议政风行风监督员民主评议。民主评议和测评在同级纠风领导小组组织下进行。在评议过程中,各单位要虚心听取社会各界和行评代表的意见,正确对待评议中提出的问题,分析症结所在,拿出解决办法。
3、民主评议结束后,各单位要及时上报测评情况。
(五)考核总结阶段(10月21日至30日)
1、汇总评议情况。
2、对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进行认真总结,并及时上报。市局政风行风评议办公室将对各地整改情况进行跟踪了解、检查督促,确保整改到位。政风行风评议工作总结于当地民主评议工作结束时报市局纪检监察室。
五、评议计分方法和结果运用
评议采取百分计分制。社会问卷调查设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不了解四种情况,前三种情况分别赋1、0.8、0.4分,不了解不赋分(不计入总得票数)。日常检查考核根据各地政风行风热线上线测评办法,对参评单位上线情况进行测评。参评单位评议得分=社会问卷调查结果×75%+日常检查考核结果×15%+民主评议监督员评议×10%(具体评分细则按照
各地纠风办规定执行)。
各单位的评议结果由各地纠风办以书面形式向地方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报告,并抄送同级党委组织部。每类排序前三位的,授予“民主评议政风行风优秀单位”;每类排序末位且评议得分低于75分的,对其主要负责同志进行诫勉谈话。
市局对本系统评议情况进行排序,并在系统内通报。市纠风办将依据评议结果,对综合评议排名前20位的进行通报表彰;市局将对系统内综合评议排名后二位的主要负责同志进行诫勉谈话。
六、具体要求
(一)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部署。各单位要提高对开展政风行风评议工作的认识,周密组织,狠抓落实。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要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把政风行风评议工作列入本单位的重要议事日程,真正担负起政风行风评议的领导责任。各县(市)局的政风行风评议工作同时接受同级党委、政府、纠风办的领导,要积极参加当地的评议活动,主动接受监督。要成立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落实人员、明确职责,责任到人,对政风行风评议工作不尽职尽责、造成不良后果的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要按照有关规定追究责任。
(二)突出工作重点,着力解决问题。开展政风行风评议是提高依法行政水平、改进工作作风、树立行业形象的重要手段和举措。各单位要围绕当地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紧紧抓住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紧紧抓住影响食品药品行业发展环境和科学监管的突出问题,统筹兼顾,将政风行风评议工作与业务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与争先创优活动结合起来,与“五个专项治理”结合起来。坚持把学习教育提高认识贯穿于政风行风评议的全过程,坚持把听取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和查摆问题贯穿于政风行风评议的全过程,坚持把整改贯穿于政风行风评议的全过程,坚持把强化监管服务经济贯穿于政风行风评议的全过程。正确处理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和依法行政、履行监管职能的关系,正确处理广大人民群众提出的批评建议和严格监管、推进服务的关系。调查摸底和自查自纠阶段,要着力在“查、改”上花力气,在解决问题上用实功,严肃查处违规违纪行为,坚持做到“四个不放过”,即对群众反映的问题没澄清不放过,违纪案件没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不落实不放过,长效监督制约机制不完善不放过。现场集中评议阶段,准备要充分,做到全面、系统地反映出食品药品监管系统政风行风建设的成果。建章立制、全面整改阶段,着力从实际工作上整改,把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反映强烈的问题解决好;着力从规章制度上整改,把整改成果用制度固定下来。
(三)注重宣传推介,营造良好环境。要重视宣传发动,充分利用各种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运用多种宣传手段和形式,着力提高系统内人员的思想认识,形成人人都是行评对象、人人参与行评工作的生动局面。向社会广泛宣传食品药品监管的法律法规,宣传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的工作职能,展示系统诚恳接受监督、听取意见的意愿和诚意,及时报道政风行风评议工作的进展情况,大力宣传和介绍规范执法、优质服务的典型,公开曝光处理违法违纪案件,让社会各界充分了解和认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系统,感受系统加强政风行风建设的决心和信心,感受系统保护人民生命健康的诚意和力度,感受系统促进医药经济发展的措施和行动,达到理解、支持和关心食品药品监管工作,为开展政风行风评议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氛
围和社会环境。
第三篇:辽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系统
辽宁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系统
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以下简称公务员法),根据《中共辽宁省委 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辽宁省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实施方案的通知》(辽委发[2006]26号)精神,结合我系统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
贯彻实施公务员法,要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党的干部路线和方针,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以《辽宁省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实施方案》为依据,统筹规划,突出重点,稳妥推进。使人员平稳入位,制度顺利入轨,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过硬、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队伍,为食品药品监管事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和组织保证。
二、实施范围
省食品药品监管系统各级行政机关列入公务员法实施范围。
三、实施方法和步骤
列入公务员法实施范围的机关,要按照公务员法及其配套政策法规的规定,全面实施录用、考核、职务任免、职务升降、奖励、惩戒、培训、交流与回避、工资福利保险、辞职辞退、退休、申诉控告等公务员各项管理制度。
全省食品药品监管系统实施公务员法工作,由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统一组织。
2006年年底之前要重点做好公务员登记、职务与级别确定和工资套改等项工作。
(一)公务员登记。公务员登记是实施公务员法的基础性工作。要按照《辽宁省公务员登记实施意见》及《辽宁省公务员登记工作中有关问题的处理意见》规定的对象、条件、程序和管理权限,自上而下、积极稳妥地进行。
1、登记的工作原则
公务员登记工作,要按照依法办事,从严掌握,实事求是、稳慎处理,层层把关、逐级负责的总体要求,坚持从实际出发,严格标准条件,严肃工作纪律。
2、登记的范围
系统各级机关中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列入公务员登记的范围。
3、登记的对象和条件(1)下列人员予以登记
①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且在编在职的工作人员(工勤人员除外);
②具备公务员法第十一条规定的条件。(2)下列人员暂缓登记
①试用期内的新录用公务员暂缓登记,试用期满考核合格的予以登记;
②纪检、监察机关或者司法机关立案审查尚未结案的人员暂缓登记,结案后符合登记条件的予以登记。
(3)下列人员不予登记
①1997年公务员制度入轨以来,违反《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和中央及省有关规定进入机关的人员;
②被判处有期徒刑并宣告缓刑在缓刑考验期限内或者正在被劳动教养的人员。
4、登记工作的程序和管理权限
登记工作采取由各市、县(市、区)局统一组织的形式,实行逐级负责制。由所在机关进行资格审查,领导班子集体确定登记对象,填写《公务员登记表》(附件1),填写“所在机关意见”栏,加盖机关公章,省局填写“审核机关意见”栏(县局机关由市局审核盖章),加盖机关公章,报省人事厅审批。《公务员登记表》作为确认公务员身份的依据装入公务员档案。
登记工作情况,要按规定填写《公务员登记备案表》(附件2), 《公务员登记备案表》由所在机关负责填写,机关主要领导签字并加盖公章,逐级上报。
在开展公务员登记工作的基础上,各市局要建立本系统公务员信息数据库,并于2006年12月20日前上报省局。
(二)确定职务与级别。确定职务与级别是实施公务员法的重要环节。要按照《公务员职务与级别管理规定》、《综合管理类公务员非领导职务设置管理办法》(中发[2006]9号文件附件3、4),在规定的编制和职数限额内合理设置职位,确定公务员的职务与级别。对原任命的非领导职务人员,按照公务员法的规定重新确认相应的非领导职务。对超出规定职数的,要采取措施,逐步消化。公务员职务不再使用公务员法规定之外的职务称谓。
各市、县(市、区)局要按照规定提出公务员非领导职务设置具体方案,填写《综合管理类公务员非领导职务设置审批表》(附件3),上报省局,经省局审核汇总后报省人事厅审批。
(三)进行工资套改。改革公务员工资制度是实施公务员法的一项重要内容。要根据有关文件精神,进行工资套改,兑现新增工资,进入新的工资制度。
四、组织领导
贯彻实施公务员法工作要在各级党组的统一领导下进行。省局成立由党组书记、局长于波同志为组长,党组成员、纪检组长董景文同志为副组长,人事处同志参加的工作班子。各市、县(市、区)局要由主要领导同志负责,组成由人事部门参加的工作小组。负责实施公务员法的组织协调工作。
各市、县(市、区)局要周密部署,精心组织。对实施中出现的问题,要认真解决,妥善处理。要严肃工作纪律,对在公务员登记和工资套改过程中违反工作纪律、弄虚作假的,按有关规定追究有关领导和责任人的责任。
各市、县(市、区)局实施公务员法入轨工作结束后,要认真进行总结和自查。向省局报送书面总结。
附表:1.《公务员登记表》
2.《公务员登记备案表》
3.《综合管理类公务员非领导职务设置审批表》
第四篇: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系统
全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系统
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拟表彰对象名单
一、先进集体拟表彰对象(35个)长沙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长沙市芙蓉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马王堆食品药品监管所
长沙市望城区食品药品工商质量监督管理局食品生产监管科
株洲市食品药品稽查支队
株洲县河西食品药品工商质量监督管理所 韶山市食品药品工商质量监督管理局 衡阳县食品药品工商质量监督管理局 衡阳市南岳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衡阳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高新区分局蒸水街道监管所
邵东县食品药品工商质量监督管理局 洞口县食品药品工商质量监督管理局 邵阳县食品药品工商质量监督管理局 岳阳市岳阳楼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湘阴县食品药品工商质量监督管理局长仑食品药品工商质量监督管理所
常德市食品药品检验所 常德市鼎城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临澧县食品药品工商质量监督管理局 张家界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张家界市永定区官黎坪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所 益阳市赫山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郴州市苏仙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永兴县食品药品工商质量监督管理局
桂阳县食品药品工商质量监督管理局黄沙坪监督管理所
永州市食品药品稽查支队
永州市冷水滩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怀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鹤城区分局 新晃侗族自治县食品药品工商质量监督管理局 溆浦县食品药品工商质量监督管理局稽查大队 娄底市食品药品稽查支队
娄底市娄星区花山街道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所 永顺县食品药品工商质量监督管理局 吉首市食品药品工商质量监督管理局 湖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生产监管处 湖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稽查局(稽查总队)湖南省药品审评认证与不良反应监测中心
二、先进个人拟表彰对象(50名)
符中华 长沙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规划财务(综合)处处长 谢 刚 长沙市岳麓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橘子洲监管所所长
曹景锋 长沙市开福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餐饮服务安全监管科科长
姜小鹏 宁乡县食品药品工商质量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
王德喜 株洲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餐饮监管科科长 宋志斌 株洲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芦淞分局副科级干部
张光辉 醴陵市食品药品工商质量监督管理局仙岳山所所长
彭 滢(女)攸县食品药品工商质量监督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马建中 湘潭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
成盛强 湘乡市食品药品工商质量监督管理局党委委员、总工程师
段家容 衡阳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蒸湘分局局长 刘东辉 衡南县食品药品工商质量监督管理局食品生产监管股股长
陈文琛 常宁市食品药品工商质量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股股长
邓六生 邵阳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流通科科长 刘灿辉 邵阳市食品药品检验所中药室主任
石 磊 新邵县食品药品工商质量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监督管理股股长
莫海平绥宁县食品药品工商质量监督管理局党委委员、副局长
周占亚 武冈市食品药品工商质量监督管理局食品流通股股长
任荣军 岳阳市食品药品检验所中药室主任
彭 歆 岳阳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岳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局食品二股副股长
何君霞(女)君山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政策法规股股长
张 枫平江县食品药品工商质量监督管理局药品监督股股长
杜 宇 华容县食品药品工商质量监督管理局食品经营安全监管股股长
江 胜 常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综合协调科科长 伍修治 桃源县食品药品工商质量监督管理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
欧阳广 津市市食品药品工商质量监督管理局食药稽查大队大队长
刘 洋 澧县食品药品工商质量监督管理局食品安全中队队长
陈 刚(白族)张家界市食品药品检验所副所长 陈蔚芳(女)益阳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政策法规科科长 蒋利敏 益阳市资阳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
阙建梦 安化县食品药品工商质量监督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罗升平郴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李英惠(女)资兴市食品药品工商质量监督管理局食品生产与流通安全监管股股长、食品餐饮安全监管股长
谢子钊 安仁县食品药品工商质量监督管理局药械股股长
郑石湘 新田县食品药品工商质量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
伍彦飞(女)永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科员 王希明 江华瑶族自治县食品药品工商质量监督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江仁安 宁远县食品药品工商质量监督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王红峰 祁阳县食品药品工商质量监督管理局餐饮股股长
李全飞(侗族)怀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
侯 圣(苗族)沅陵县食品药品工商质量监督管理局综合协调股股长
李卫东(苗族)麻阳苗族自治县食品药品工商质量监督管理局稽查大队队长 陈秀清 洪江市食品药品工商质量监督管理局主任科员
曾文阶 新化县食品药品工商质量监督管理局上梅监管所所长
张宗炎(土家族)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
向 超(土家族)吉首市食品药品工商质量监督管理局副局长
喻 丹(女)湖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规划财务处主任科员
张春洪 湖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食品安全监管一处主任科员
丁 野 湖南省药品检验研究院党政办公室代理主任 张继红(女)湖南省食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院长助理、技术负责人兼技术中心主任
第五篇:江苏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系统行政处罚程序规范
附件1:
江苏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系统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六章 第七章
行政处罚程序规范
目
录
总
则 管
辖 立
案 调查取证 处罚决定
一般程序 听证程序 简易程序
送
达
执行、结案和归档 附
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保证全省各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正确行使行政处罚职权,规范行政处罚行为,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加强执法监督,推进全系统依法行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药品监督行政处罚程序规定》(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令第1号)、《江苏省行政执法监督办法》(江苏省人民政府令第59号)和《江苏省行政处罚监督办法》(苏政发[1999]18号)等有关规定,结合我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工作实际,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 全省各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辖区内违反药品、医疗器械管理法律、法规、规章的单位或者个人实施行政处罚,适用本规范。
第三条 全省各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稽查机构是行政处罚案件的承办机构,负责行政处罚案件的受理、立案、调查取证、告知、结案、执行和归档等工作。
各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法制机构是行政处罚案件的监督机构,负责行政处罚案件的审理、听证、执法监督等工作。没有设立法制机构的县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可以指定特定机构(以下也称法制机构)负责本部门行政处罚案件的审理、听证、执法监督等工作。
各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业务机构在日常监督检查中发现涉嫌违法违规、可能给予行政处罚的行为,应及时将有关材料移交稽查机构查处。
第四条 全省各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实施行政处罚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一)法定依据的原则;
(二)法定程序的原则;
(三)公正、公开的原则;
(四)处罚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五)调查与审理相分离的原则;
(六)保护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原则。第五条 各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建立行政处罚监督制度。上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下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实施的行政处罚进行监督,上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下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违法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可责令其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有权予以变更或撤销。
第二章
管
辖
第六条 药品、医疗器械监督管理行政处罚由违法行为发生地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管辖。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查处的违法行为,经查实药品、医疗器械的质量问题系生产行为所致,对生产企业的处罚应当由生产企业所在地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实施。
第七条 省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管辖下列案件:
(一)涉案货值50万元以上;
(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指定查处的案件;
(三)依法需要吊销或撤销本部门颁发的许可证、批准证明文件的案件;
(四)其他案情特别重大,已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危害后果以及在全省范围内有重大社会影响的案件。
第八条 市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管辖下列案件:
(一)涉案货值20万-50万元(含50万元);
(二)上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指定查处的案件;
(三)依法需要吊销或撤销本部门颁发的许可证、批准证明文件的案件;
(四)其他案情重大,已造成或可能造成一定社会危害,在全市范围内有较大影响的案件。
第九条 县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管辖本辖区内发生的药品、医疗器械行政处罚案件及上级交办的案件。
第十条 两个以上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都有管辖权的行政处罚案件,由最先发现案源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处理,有关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协助查处。对管辖权有争议的,由争议双方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报请共同的上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指定管辖。
第十一条 上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可以查处下级食品药品管理部门管辖的行政处罚案件,也可以把自己管辖的行政处罚案件交由下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处理。上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认为下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不宜处理其管辖范围内案件的,可以决定自行管辖或指定其他下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管辖。
下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认为管辖范围内的案件不宜由本部门处理的,可以报请上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管辖或指定管辖。
第十二条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发现案件不属于自己管辖时,应当填写《案件移送审批表》,经主管领导批准后填写《案件移送书》,并将相关案件材料一并移送有管辖权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或者相关行政主管部门处理;受移送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将案件查处结果及时函告移送案件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受移送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如果认为移送不当的,应当报请共同的上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指定管辖,不得再次移送。
上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在接到管辖争议或者报请指定管辖的请示后,应当在10个工作日内作出决定。
第十三条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举报投诉应当及时填写《举报登记表》,对属于药品、医疗器械监督管理范围的举报投诉予以受理;对于不属于药品、医疗器械监督管理范围的举报投诉,不予受理,并向举报人说明情况。
对属于其他部门主管的书面举报投诉,经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主管领导批准后,应当及时将有关材料移送其他主管部门处理。
第十四条 依法应当吊销《药品生产许可证》、《药品经营许可证》、《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撤销药品、医疗器械批准证明文件的,由原发证、批准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决定。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查处的违法案件,对依法应当吊销《药品生产许可证》、《药品经营许可证》、《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撤销药品、医疗器械批准证明文件的,在其权限范围内作出行政处罚的同时,应当将取得的证据及相关材料报送原发证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由原发证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依法处理。
第三章
立
案
第十五条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下列涉案举报线索及交办、报送的案件,应当及时调查处理:
(一)在监督检查中发现的;
(二)检验机构检验发现的;
(三)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举报的;
(四)上级交办的、下级报请查处的、有关部门移送的或者其他方式、途径披露的。
第十六条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发现违法行为符合下列条件的,应当在7个工作日内立案:
(一)有明确的违法嫌疑人;
(二)有客观的违法事实;
(三)属于食品药品监督管理行政处罚的范围;
(四)属于本部门管辖。
拟立案的,案件承办机构应当填写《立案申请表》,报主管领导批准。对批准立案的应确定2名以上的承办人员。承办机构应将批准立案的案件报法制机构备案。不予立案的,应说明理由,经主管领导批准后报法制机构备案。
《立案申请表》上的案情摘要,应将违法行为按性质和程度,从重到轻加以排列,同时载明当事人违反的具体法律条款。
第十七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能确定为本案承办人:
(一)是本案当事人或者当事人的近亲属;
(二)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
(三)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处理的。
第四章
调查取证
第十八条 执法人员必须全面、客观、公正地收集有关证据。
在调查或者检查时,执法人员不得少于2人,并应当向当事人或有关人员出示行政执法证件,告知相关的权利和义务。
对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技术秘密和个人隐私的,执法人员应当保守秘密。
第十九条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案件承办机构需要本系统其他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或本部门其他业务机构配合调查取证的,可出具协查函或《协查取证表》,相关部门或机构负有协助调查取证的义务。
第二十条 调查收集的证据应当符合关联性、合法性、真实性的要求,应当符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决定》的有关规定。
调取的证据应是原件、原物。调取原件、原物确有困难的,可由提交证据的单位或个人在复制品、照片等物件上签名盖章,标明日期,并注明“与原件(物)相同”字样或附以类似文字说明。
第二十一条 执法人员对当事人、证人或者有关人员进行调查或者询问时应当当场制作《调查笔录》,载明下列情况:
被调查人的基本情况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工作单位、住址(联系地址)以及与案件的关系等。
被调查人提供的与案件有关的全部情况,应当包括案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事实经过、后果、因果关系等。
第二十二条 在案件调查过程中,对与案件有关的地点和物证场所进行实地查看、收集证据、药品抽验、采取行政强制措施时,执法人员应当当场制作《现场检查笔录》,准确、客观地记录涉及案件事实的有关情况。
第二十三条 《笔录》(包括《调查笔录》和《现场检查笔录》,下同)起始部分应当注明执法人员身份、证件名称、证件编号及调查目的。执法人员应当在笔录终了处签字。
笔录经核对无误后,被调查人(被检查人)应当在笔录上逐页签字或者按指纹,并在笔录终了处注明对笔录真实性的意见。被调查人(被检查人)认为笔录有误或者需要补充的,可以要求更正、补充,并在更正补充之处以签字、按指纹或者盖章等方式确认。
被调查人(被检查人)拒绝签字或者按指纹的,应当由2名以上执法人员在笔录上签字并注明情况。
第二十四条 凡能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书证、物证、视听材料、证人证言、当事人陈述、检验报告、鉴定结论、调查笔录、现场检查笔录等,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行政处罚的证据。
第二十五条 在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执法人员可以采取证据保存措施。执法人员在采取证据保存措施前应当填写《先行登记保存物品审批表》,报主管领导批准;情况紧急的,可以经主管领导同意先行实施后补办批准手续。
先行登记保存物品时,执法人员应当向当事人出具《先行登记保存物品通知书》。《先行登记保存物品通知书》载明保存方式、地点以及保存证据的有关内容。
第二十六条 采取先行登记保存措施后,案件承办机构应当在7日内按以下规定作出行政处理决定,填写《行政处理通知书》并及时送达当事人:
(一)需要检验的,送药品检验所、医疗器械检验所或药用包装材料测试所检验,并应当自检验报告书发出之日起15日内作出是否立案的决定;
(二)符合立案条件的,予以立案,继续保存证物;
(三)不符合立案条件的,解除先行登记保存状态,填写《解除先行登记保存物品通知书》并及时送达当事人。
第二十七条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有证据证明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药品及有关材料和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医疗器械质量事故的产品及有关资料,可依法采取查封、扣押的行政强制措施。
执法人员在查封、扣押物品前应当填写《查封扣押物品审批表》,报主管领导批准;情况紧急的,可以经主管领导同意先行实施后补办批准手续。
查封、扣押物品时,执法人员应当向当事人出具《查封扣押物品通知书》。《查封扣押物品通知书》应载明封存方式、地点以及封存物品的有关内容。
依法采取先行登记保存、查封、扣押的行政措施时应告知当事人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途径和期限。第二十八条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实施先行登记保存或者查封、扣押时,应当有当事人在场。当事人拒绝到场的,执法人员可以邀请有关人员参加。
查封、扣押的物品,应当使用盖有本部门公章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封条”,就地或者异地封存。
对先行登记保存或者查封、扣押的物品应当开列《查封(扣押)物品清单》,由执法人员、当事人或者有关人员签字或者加盖公章。
当事人拒绝签字、盖章或者接收的,应当由2名以上执法人员在清单上签字并注明情况。
第二十九条 对查封、扣押的物品,应当在7日内作出是否立案的决定;需要检验的,应当自检验报告书发出之日起15日内作出是否立案的决定。
已立案的应当填写《行政处理通知书》,送交被查封、扣押物品的当事人,查封、扣押物品期限顺延至行政处罚执行之日或者作出撤案决定之日。
对不符合立案条件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填写《解除先行登记保存物品通知书》,解除先行登记保存,或者填写《解除查封扣押物品通知书》,解除查封、扣押。
第三十条 食品药品监督执法人员调查违法事实,需要抽取样品鉴定检验的,应当按国务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制定的《药品质量监督抽验管理规定》抽取样品,并及时进行鉴定检验。抽样记录应当写明被抽样人、抽样地址、抽样方法、抽样时间、抽样目的等内容。样品基本情况应写明样品名称、样品规格、样品数量、样品包装状况或储存条件、样品的生产日期或批号、样品标注的生产或进口代理单位、采集样品的具体地点等内容。
第三十一条 调查终结,承办人应当写出案件调查终结报告。案件调查终结报告内容应当包括案由、案情、违法事实、证据、办案程序,违反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具体条、款、项、目,处罚建议及承办人签字等(简易程序除外)。
第三十二条 在案件查处过程中,如案件涉及疑难问题需请示的,应逐级进行请示。紧急状态下可越级请示,但必须同时抄报上一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第五章
处罚决定 第一节 一般程序
第三十三条 各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案件承办机构在案件调查取证、作出案件调查终结报告后,组织3人以上有关人员对违法行为的事实、性质、情节、社会危害程度、办案程序等进行合议,制作《案件合议记录》,分别提出如下处理意见:
(一)违法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程序合法的,依法提出行政处罚的意见。具有可以不予处罚、从轻、减轻处罚或者从重处罚情节的,提出不予处罚、从轻、减轻处罚或者从重处罚的意见。构成犯罪的,在提出行政处罚意见的同时建议移送司法部门追究刑事责任。
(二)违法事实不清、证据不足或者存在程序缺陷的,提出补充调查取证或完善执法程序的意见。
(三)违法事实不能成立的,提出撤案申请,并填写《撤案申请表》。
第三十四条 案件承办机构拟制《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或《听证告知书》后,制作《案件审理意见表》一式两份,连同案卷全部材料附《案件材料清单》一并送交法制机构审理。
第三十五条 法制机构在收到案件承办机构送交的全部案卷材料后,应在5个工作日内审理完毕,并提出审理意见。特殊情况需要延长审理期限的,应报主管法制工作的领导批准,但延长时限不得超过5个工作日。
第三十六条 行政处罚案件的审理,原则上实行书面审理,必要时可以向办案人员和当事人核查有关情况。
第三十七条 法制机构主要对行政处罚案件的下列内容进行审理:
(一)本部门对案件是否具有管辖权;
(二)当事人的基本情况是否清楚明确: 1.当事人是否是违法行为主体;
2.当事人的名称是否正确无误,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名称是否与其许可证及工商营业执照上的名称相符。
(三)案件违法事实是否清楚,证据是否充分: 1.案件违法事实是否清楚; 2.证据是否确凿、充分、有效;
3.对案值和违法所得的计算是否准确、有据。
(四)对违法行为的定性是否正确;
(五)适用相关法律法规是否准确、量罚是否恰当: 1.有无适用未生效或已失效的法律法规;
2.有无应适用此法而适用了彼法,或应适用此条、此款却适用了另一条、款的情形;
3.处罚的种类、幅度是否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是否与当事人违法行为的情节、社会危害性相适应,有无畸轻畸重、显失公正的情况。
(六)执法程序是否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相关手续、执法文书是否完备:
1.有无履行立案审批手续;
2.采取先行登记保存,查封、扣押等措施是否有法律法规依据,是否按规定报批、出具单据或相关执法文书;
3.是否充分告知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权利; 4.案件承办人是否有应当回避而未回避的情形; 5.是否履行其它依法必须经过的程序或手续。
(七)有无超越职权或滥用职权的情形;
(八)执法文书格式是否规范,表述是否准确,用词是否严谨;
(九)其它应当审理的事项。第三十八条 法制机构对行政处罚案件审理后,根据如下情况提出书面意见:
(一)对具有管辖权、当事人确定、违法事实清楚、证据充分、定性准确、适用法律法规正确、处理恰当、程序合法、手续完备、执法文书制作规范的行政处罚案件,建议案件承办机构报其主管领导审批;对其中情节复杂或者有重大违法行为的案件,建议案件承办机构报局领导集体讨论决定。
(二)对无管辖权的行政处罚案件,建议撤案,移送有管辖权的行政部门依法处理。
(三)对当事人不明、违法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程序违法等情况的行政处罚案件,建议重新调查、补充或纠正。
(四)对定性不准确、适用法律法规不当、处罚种类和幅度与违法行为的社会危害性不相适应、程序不当、审批手续不全、执法文书不规范等情形的行政处罚案件,建议案件承办机构修正、补充或作相应调整。
(五)违法事实不成立的,建议由案件承办机构撤案。第三十九条 法制机构应当建立行政处罚案件审理登记制度。收到案件承办机构送交的全部案卷材料后,法制机构应核对《案卷材料清单》并进行登记;审理后应在《案件审理意见表》中填写审理意见,一式两份,经法制机构负责人审阅,报其主管领导批准后,一份随案卷材料退回案件承办机构入卷,另一份由法制机构存档备查。第四十条 法制机构审理完毕应将案件全部材料和《案件审理意见表》退回到案件承办机构。对违法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程序合法,依法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由案件承办机构制作《行政处罚审批表》,报其主管领导审批后,向当事人送达《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或《听证告知书》。
当事人要求进行陈述和申辩的,应当充分听取当事人意见,并当场制作《陈述和申辩笔录》。笔录经当事人核对后,承办人和当事人应当分别在笔录上以签名或者盖章等方式确认。当事人要求更改、补充的应当允许,并在更改、补充之处以签字或者盖章等方式确认。当事人拒绝签名的,承办人应在笔录上注明情况。
第四十一条 案件承办机构应当对当事人在陈述申辩中提出的事实、理由和证据进行核实。
当事人提出的事实、理由、证据成立,拟变更处罚决定的,案件承办机构应当重新合议,制作《案件合议记录》,送法制机构按照本规范有关规定重新审理。案件复审的时限为3个工作日。
当事人提出的事实、理由、证据不成立的,案件承办机构不予采纳。
不得因当事人的陈述申辩而加重对当事人的处罚。第四十二条 案件承办机构重新调查、补充证据、程序或手续作相应调整、重新合议、变更处罚的案件,应送法制机构按照本规范有关规定重新复审。案件复审的时限为3个工作日。
第四十三条 案件集体讨论由部门主要负责人主持,其他部门负责人参加,有关机构负责人及案件调查人员列席。
第四十四条 案件集体讨论时,案件承办机构应简要介绍案件的有关事实、主要证据、初步的处理意见、分歧焦点等。
第四十五条 部门领导集体讨论行政处罚案件,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案件集体讨论形成一致性意见的,按一致性意见执行;不能形成一致性意见的,由部门主要负责人决定。
第四十六条 案件集体讨论应填写《重大案件集体讨论记录》,有不同意见的,应当在记录中如实注明。参加案件集体讨论的有关人员应在书面记录上签名。
第四十七条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应当制作《行政处罚决定书》。
《行政处罚决定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
(一)当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
(二)违反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事实和证据;
(三)行政处罚的种类和依据;
(四)行政处罚的履行方式和期限;
(五)不服行政处罚决定,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途径和期限;
(六)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名称和日期。《行政处罚决定书》必须盖有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公章。
行政处罚内容有没收假劣药品、医疗器械或者有关物品的,《行政处罚决定书》应当附有《没收物品凭证》。
第四十八条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依法没收的药品、医疗器械及相关物品和涉案的原材料、包装、制假器材,应当在超过诉讼期限后依照《行政处罚法》第五十三条规定予以处理。处理前应当核实品种、数量并填写《没收物品处理审批表》及《没收物品处理清单》。
第四十九条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在进行案件调查时,对已有证据证明有违法行为的,应当出具《责令改正通知书》,责令其改正或者限期改正违法行为。
第二节 听证程序
第五十条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在作出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撤销药品、医疗器械批准证明文件、没收较大数额的违法所得或财物、处以较大数额罚款等行政处罚决定前,应当告知当事人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
前款所称的较大数额,是指对非经营活动中公民的违法行为处以500元以上、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违法行为处以1000元以上罚款;对违法经营活动中没收违法所得或涉案物品价值20000元以上、对违法行为处以20000元以上罚款。
第五十一条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于适用听证程序的行政处罚案件,承办机构应当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前,向当事人送达《听证告知书》。
《听证告知书》应当载明下列主要事项:
(一)当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称;
(二)当事人的违法事实、行政处罚的理由、依据和拟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
(三)告知当事人有要求听证的权利;
(四)告知提出听证要求的期限和听证组织部门。《听证告知书》必须盖有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公章。当事人要求听证的,法制机构应当组织听证。第五十二条 听证应当遵循公开、公正的原则。除涉及国家秘密、当事人的业务、技术秘密或者个人隐私外,听证应当公开进行。
听证实行告知、回避制度,并依法保障当事人的陈述权和申辩权。
第五十三条 当事人在收到《听证告知书》后3日内提出听证要求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在当事人提出听证要求之日起3日内确定听证人员的组成、听证时间、地点和方式,并在举行听证会7日前,将《听证通知书》送达当事人。
《听证通知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并加盖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公章:
(一)当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称;
(二)举行听证的时间、地点和方式;
(三)听证人员的姓名;
(四)告知当事人有权申请回避;
(五)告知当事人准备证据、通知证人等事项。第五十四条 当事人接到《听证通知书》后,应当按时出席听证会,也可以委托1至2人代理出席听证会。委托他人代理听证的应当提交由当事人签字或者盖章的委托书。
因故不能如期参加听证的,应当事先告知主持听证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无正当理由不按期参加听证的,视为放弃听证要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予以书面记载。
在听证举行过程中,当事人提出退出听证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可以宣布听证终止,并记入听证笔录。
第五十五条 听证人员包括听证主持人和书记员。听证主持人由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主管听证工作的领导指定本部门内部的非本案调查人员担任,一般由本部门法制机构人员或者从事法制工作的人员担任。
书记员由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内部的一名非本案调查人员担任,负责听证笔录的制作和其他事务。
第五十六条 当事人认为听证主持人和书记员与本案有利害关系的,有权申请回避。听证主持人的回避由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主管听证工作的领导决定;书记员的回避,由听证主持人决定。
第五十七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延期举行听证:
(一)当事人有正当理由未到场的;
(二)当事人提出回避申请理由成立,需要重新确定听证人员的;
(三)需要通知新的证人到场,或者有新的事实需要重新调查核实的。
第五十八条 举行听证时,案件调查人员提出当事人违法事实、证据和行政处罚建议;当事人进行陈述、申辩和质证。
第五十九条 听证应当填写《听证笔录》。《听证笔录》应当载明下列事项:
(一)案由;
(二)听证参加人姓名或者名称、地址;
(三)听证主持人、书记员姓名;
(四)举行听证的时间、地点、方式;
(五)案件承办人提出的事实、证据和行政处罚建议;
(六)当事人陈述、申辩和质证的内容;
(七)听证参加人签字或者盖章。
听证结束后,应当将《听证笔录》当场交当事人和案件承办人审核,无误后签字或者盖章。当事人拒绝签字的,由听证主持人在《听证笔录》上注明。
第六十条 听证结束后,听证主持人应当根据听证情况,提出听证意见并填写《听证意见书》。
第六十一条 听证意见与合议意见一致的,按审批程序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不一致的,提交领导集体讨论决定。对于事实认定不清,证据不足等需重新调查取证的、调查终结后重新合议,交由法制机构按本规则重新复审。
第三节 简易程序
第六十二条 对于违法事实清楚、证据确凿、有法定依据可处以下行政处罚的,可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
(一)予以警告的行政处罚;
(二)对公民处以50元以下罚款的行政处罚;
(三)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处以1000元以下罚款的行政处罚。
依照本条规定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案件承办人员应按照本规范,进行必要的调查取证,并制作相关的法律文书。
第六十三条 案件承办人员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前,应当向当事人出示执法证件,并告知当事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事实、理由及依据,同时告知当事人依法享有陈述、申辩的权利。
第六十四条 当事人要求陈述、申辩的,案件承办人员必须充分听取当事人的陈述和申辩,当事人提出的事实、理由或证据成立的,案件承办人员应当采纳。
案件承办人员不得因当事人的申辩而加重处罚。第六十五条 案件承办人员决定对当事人当场作出行政处罚的,应填写预定格式、编有号码并加盖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印章的《当场行政处罚决定书》。
《当场行政处罚决定书》应当载明:
(一)当事人的违法事实;
(二)行政处罚依据(适用的法律、法规、规章名称及条、款、项、目);
(三)具体处罚的内容、时间、地点;
(四)行政处罚履行的方式和期限;
(五)不服行政处罚决定,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途径和期限;
(六)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名称、日期。
第六十六条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适用简易程序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应在处罚决定书中责令当事人改正或者限期改正违法行为。
第六十七条 案件承办人员当场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应在7个工作日内经案件承办机构负责人审核后,报法制机构备案。
在案件承办机构负责人审核当场行政处罚决定时,发现存在行政处罚决定违法事实不清、证据不确凿、适用法律法规不正确、量罚不当、程序违法等问题时,应由案件承办机构进行合议后,报部门主管领导同意,依法予以纠正。
法制机构对当场行政处罚决定的备案审核中,发现存在问题需依法予以纠正时,应提请部门领导集体讨论。
第四节
送
达
第六十八条 《行政处罚决定书》应当在宣告后当场交付当事人,并由当事人在《送达回执》上签字。
当事人不在场的,应当在7日内依照本节规定,将《行政处罚决定书》送达当事人。
《行政处罚决定书》由承办人送达被处罚单位或者个人签收,受送达人在送达回执上注明收到日期并签字或者盖章。签收日期即为送达日期。
送达《行政处罚决定书》应当直接送交受送达人。受送达人是公民的,本人不在时,交同住成年家属签收;受送达人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应当由法定代表人、其他组织的主要负责人或者该法人、其他组织负责收件的人员签收。
第六十九条 受送达人或者其同住成年家属拒收《行政处罚决定书》的,送达人应当邀请有关基层组织或者所在单位人员到场并说明情况,在行政处罚决定书送达回执上注明拒收事由和日期,由送达人、见证人签字(盖章),将行政处罚决定书留在被处罚单位或者个人处,即视为送达。
第七十条 直接送达有困难的,可以委托就近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代送或者用“双挂号”邮寄送达,邮局回执注明的收件日期即为送达日期。
第七十一条 受送达人下落不明,或者依据本规定的其他方式无法送达的,以公告方式送达。自发出公告之日起,满60日即视为送达。
第六章
执行、结案和归档
第七十二条 行政处罚决定书送达后,当事人应当在处罚决定规定的期限内履行。
当事人确有经济困难,需要延期或者分期缴纳罚没款的,经当事人申请,案件承办机构合议,报部门领导审批后,可以暂缓或者分期缴纳。
第七十三条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行政处罚不停止执行,但实施行政处罚机关决定、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期间决定或裁定停止执行的除外。
第七十四条 除按规定可以当场收缴的罚款外,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案件承办人员不得自行收缴罚、没款。
第七十五条 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案件承办人员可以当场收缴罚款:
(一)依法给予20元以下罚款的;
(二)不当场收缴事后难以执行的。
第七十六条 在边远、水上、交通不便地区,案件承办人员依照本规范规定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后,当事人向指定的银行或收款机构缴纳罚款确有困难的,经当事人提出并出具书面委托,案件承办人员可以当场收缴罚款。
第七十七条 案件承办人员当场收缴罚款的,必须向当事人出具省财政部门统一制发的罚款收据。
案件承办人员当场收缴的罚款,应当自收缴罚款之日起2日内交至所属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在2日内将罚款缴付指定的银行。
第七十八条 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不申请行政复议或者不提起行政诉讼,同时又不履行处罚决定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的,经部门领导批准,由案件承办机构制作《行政处罚强制执行申请书》,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第七十九条 行政处罚决定履行或者执行后,案件承办机构应制作《行政处罚结案报告》。将有关案件材料进行整理装订,案件承办人员签字后,归档保存。
第八十条 案件承办机构应当在行政处罚决定书送达后,将行政处罚案件的《行政处罚决定书》送交法制机构备案。
第八十一条 法制机构应当将适用听证程序的行政处罚案件在结案后30日内报上一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法制机构备案。
第七章
附
则
第八十二条 本规范所称情节复杂或重大违法案件,是指:
(一)上级部门交办的;
(二)有关职能处室对案件处理存在较大分歧意见的;
(三)拟处以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撤销产品注册证书的;
(四)拟处以较重罚款(省局20万元以上、市级局10万元以上、县级局5万元以上)或没收违法所得或财物价值较大的(省局40万元以上、市级局20万元以上、县级局10万元以上)的;
(五)影响较大的涉外案件;
(六)案情比较复杂或者在当地有一定社会影响的;
(七)需移送司法部门追究刑事责任的;
(八)其他重大、疑难需要集体讨论审定的案件。第八十三条 本规范所称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是指依法享有行政处罚权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分局。
第八十四条 本规范施行后,各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可以结合本部门实际,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并报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第八十五条 本规范自2006年5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