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3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练习人民版必修1课件(模版)

时间:2019-05-14 23:51:5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3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练习人民版必修1课件(模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3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练习人民版必修1课件(模版)》。

第一篇: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3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练习人民版必修1课件(模版)

第3课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随堂作业——练双基

一、选择题

知识点一

法令出一

1.导游介绍古城西安民俗时说:古代本地男子都自称为朕,后来秦始皇下令不许民间用此称呼,只有他自己才可以自称为朕。这个称谓的变化从本质上反映了()A.专制皇权的不容逾越 B.封建等级制度的森严 C.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

D.皇帝安全是国家的政治大事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朕”这一称呼由古代本地男子可以共享到皇帝一人专有反映了专制皇权的不容逾越。

2.《史记·秦始皇本纪》中形容秦代的皇帝制度:“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这说明皇帝()A.总揽全国大权 B.政治素质较高 C.担心官员失职 D.企图显示权威 答案:A 解析:皇帝决定一切政事是皇权高度集中的重要表现,故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均与题干材料的基本含义不符。

知识点二

君权和相权

3.汉武帝主持政务后,有意改变丞相位高权重的传统。他的做法中不可能包括()A.频繁换相 B.破格选用人才 C.设立中朝 D.设立三省六部 答案:D 解析:汉武帝为改变丞相位高权重的局面,采取种种措施削弱丞相的权力和影响力,A、B、C三项皆属于汉武帝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三省六部制初创于隋代,汉朝时不可能出现,故本题选D。

4.有史学家认为:从秦汉起,官僚体制就是中国制度的核心问题,而这个核心问题又可以分成两个大的子问题,一是官僚的选拔问题,二是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隋唐时期统治者为解决“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所采取的重要举措是()A.废分封,置郡县 B.建立法律体系 C.确立三省六部制 D.实行科举制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三省六部制。依据“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分析可知,本题选C。其他选项与材料信息不符。

5.《宋史·职官志》记载:“三司之职,国初沿五代之制,置使以总国计,应四方贡赋之入,朝廷之预,一归三司。通管盐铁、度支、户部,号曰计省,位亚执政,目为计相。” 这说明北宋()A.把地方财政大权全部收归中央 B.三司使掌财权是当朝宰相 C.分散中枢机构权力以加强皇权 D.强化财政管理以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宋朝中央体制,考查学生综合分析能力。三司分割了相权,加强了皇权。从“位亚执政,目为计相”分析可得知,C项正确;A项中“全部”说法错误;B项说法错误;D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知识点三

中国古代王朝的监察体制

6.加强对官吏的监察是维护中央集权的重要举措之一。下列表述不准确的是()A.秦朝御史大夫兼理国家监察事务

B.汉朝强化察举制监察诸侯王和地方百官 C.宋朝提点刑狱司是专职监察刑狱的官员 D.元朝设御史台为中央最高监察机关 答案:B 解析:察举制是选拔人才的制度,监察诸侯王和地方百官的是刺史制度。

7.加强对官吏的监察是实现吏治清明的重要措施。历史上,下列机构或官职具有监察职权的是()①御史大夫 ②通判 ③御史台 ④军机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A 解析:秦始皇设御史大夫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兼理国家监察事务;北宋集中行政权,在各州设通判,通判负责监督知州,可直接向皇帝报告情况,各州的公文必须由知州和通判联合署名才有效;元朝时在中央设中书省、枢密院和御史台,其中御史台为最高监察机关。为了加强兵权,雍正时设军机处,军机大臣只是跪受笔录,然后负责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去执行。

知识点四

选官制度的历史变化

8.苏轼总结我国古代的选官制度时说:“战国至秦出于客,汉以后出于郡县吏„„”这反映了汉代主要的选官途径是()A.世袭 B.察举

C.科考 D.按门第选拔 答案:B 解析:“汉以后出于郡县吏”指的是官员的选拔依赖郡县官吏的举荐,据此分析可知汉代的选官制度主要是察举制,故选B项。世官制(“世袭”)为先秦时期的选官、用官制度,A项可排除;科举制(“科考”)始于隋朝,C项可排除;“按门第选拔”与材料不符,D项可排除。

9.《通典·选举》中载:“州、郡、县俱置大、小中正,各以本处人任诸府公卿及台省郎吏,有德充才盛者为之,区别所管人物,定为九等。其有言行修著,则升进之„„傥或道义亏阙,则降下之„„”由此可知,实行九品中正制的初衷是()A.选拔有才德者为官

B.选拔有较多土地和其他社会财富的人为官 C.选拔豪门望族子弟为官 D.优先选拔官宦子弟为官 答案:A 解析:依据“言行修著,则升进之„„道义亏阙,则降下之”可知,本题选A项。本题易错选C项,随着豪门望族把持朝政,品级评定和人才选拔任用实际上由豪门望族把控,但由材料中的“初衷”判断,C项不符合题意。B、D两项皆与题意不符。

10.日裔美籍学者弗朗西斯·福山在《政治秩序的起源》一书中指出:“从隋朝开国的581年到12世纪的宋朝晚期,中国最普遍的政治发展之一是家族政府的逆转,中央集权得以复原到西汉的古典官僚制。”造成当时“家族政府的逆转”的主要原因是()A.国家政治统一的实现 B.三省六部制的实施 C.科举制的完善与发展 D.豪门望族势力壮大 答案:C 解析:“从隋朝开国的581年到12世纪的宋朝晚期”等有效信息是解题的关键。材料中“家族政府”指的是汉朝和隋朝之间的国家政权由世家大族控制,隋唐时期实行科举制,扩大了官员的来源,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加强了中央集权,因此出现了“逆转”及“中央集权得以复原到西汉的古典官僚制”,故选C。

知识点五

行省的设置

11.元朝赵天麟说:“今立行省于外,维持错综,众建其官,有诸侯之镇而无诸侯之权,可谓于审力之形矣。”材料表明元代设置行省是为了()A.拓宽选官渠道,扩大统治区域 B.分割官员权力,牵制地方重臣 C.管辖边疆地区,提高行政效率 D.削弱地方割据,减少财政开支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行省制,意在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维持错综,众建其官,有诸侯之镇而无诸侯之权”表明行省各级官员是有所分工并互相配合和牵制的,每个行省官员都不可能独立行使权力,而要受到其他同僚的协助或制约。

12.许有壬云:“都省握天下之机,十省分天下之治。”虞集说:“国家置中书省以治内,分行省以治外。”《元史》中载:“行中书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这表明元朝行省的独特之处是()A.是地方最高行政机构 B.是中央派出的监察机构 C.是地方最高军事机构

D.具有地方最高行政机构和朝廷派出机构两重性 答案:D 解析:依据“分天下之治”“分行省以治外”“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等信息分析可知,行省是地方最高行政机关,且是朝廷派出机构,由中央委派官员管理,D项表述精确。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汉一代之制:凡为相者,就爵而言,必封侯„„丞相为百官之长,位高而权重。„„西汉前半期“常以列侯为丞相”。

——《中国宰相制度》

材料二 汉兴功臣受封者百余人„„子孙骄溢„„百余年间,见侯五,余皆坐法陨命亡国。„„武帝以后,宰相之材不能不取于列侯之外。

——《中国宰相制度》

材料三 中朝,内朝也。大司马、左右前后将军、侍中、常侍、散骑诸吏为中朝。丞相 以下至六百石为外朝也。

——《汉书·刘辅传》

(1)结合材料一、二,说明汉武帝选任丞相的渠道及原因。

(2)材料二、三叙述了汉代中央官制的什么变化?反映了什么实质问题?

答案:(1)渠道:汉武帝在列侯以外选任丞相。原因:汉武帝以前常以列侯为相,位高权重,而且汉初所封列侯后代大多腐败堕落,犯法丢爵。

(2)丞相权势危及皇权,由任用“布衣”为相到武帝重用身边做侍从、秘书等人担任尚书令、侍中等,参与军国大事,进一步削弱相权,实质是加强皇权。

14.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如图)

材料二 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

——朱熹《朱子语类》

材料三 元朝大政委于中书省,今冀、晋、鲁、内蒙及河南的黄河以北地区称“腹里”,由中书省直辖。中书省也称都省,为全国行政中枢。

(1)材料一中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中三省的职责分别是什么?这样设置的目的是什么?(2)材料二北宋初年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的具体措施指哪些?

(3)材料三中元朝设置的中书省与唐朝的中书省有何不同?

(4)依据以上三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能总结出古代中国政治发展的什么趋势? 答案:(1)职责:中书省负责决策,门下省负责审核,尚书省负责执行。目的: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权一分为三,相互分工,相互制约。

(2)主要问题:藩镇割据问题。措施:①军事上:把兵权收归中央,充实禁军。②政治上:派文官任地方长官,设通判监督。③经济上:地方财赋大部分由中央掌控。

(3)职责不同:唐朝的中书省负责起草皇帝的诏令;元朝的中书省总理全国行政事务。(4)发展趋势: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不断加强;总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课后作业——提能力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在影视作品中,人们经常把皇帝称为“陛下”,“陛下”称谓的由来从本质上反映了()A.皇权独尊

B.皇帝安危国之大事 C.封建等级制度森严 D.皇帝显示自己威风 答案:A 解析:注意关键词“本质上”。皇帝制度强调皇权独尊与不容侵犯。B、D为表面现象。C在皇帝制度中并不能体现。

2.公元前127年,汉武帝下了一道法令,规定诸侯王死后,嫡长子可继承封地的一部分,余下的封地分给其他子弟。这项措施的影响是()A.地方豪强势力膨胀 B.中央集权得到了加强 C.分封制被彻底废除 D.地方取得较大自主权 答案:B 解析:解读材料可知,该法令是“推恩令”。“推恩令”的推行,使得王国越分越小,削弱了王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实力,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与史实不符。

3.从左图到右图的变化体现了()A.从分裂逐步走向统一 B.皇权不断得到强化 C.中央集权得到了加强 D.郡县制到行省制的演变 答案:C 解析:从题中图片分析可知,左图反映的是汉初实行的郡国并行制,右图反映的是元朝实行的行省制度,从左图到右图的变化体现了中央集权大大加强。由此可知,本题选C。A项说法错误,B项与材料无关,D项说法错误。

4.唐中央政府三省的运转机制是()A.尚书—中书—门下 B.中书—门下—尚书 C.尚书—门下—中书 D.门下—中书—尚书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三省六部制,考查学生识记能力。三省六部制的运作程序就是中书、门下、尚书的顺序。

5.马克垚在《世界文明史》中说:“唐宋时期的国家体制可称之为中央集权的君主制„„中央政府的首脑为宰相,宰相有很大的权力,和皇帝讨论军国大事、人事任免,甚至皇位继承等问题,并做出决定。”由此判断,在唐宋时期最有可能出现的现象是()A.君权空前强化,相权名存实亡 B.宰相成为国家的实际决策者 C.皇权和相权的矛盾比较突出 D.君主专制与中央集权空前加强 答案:C 解析:由题干中“唐宋时期的国家体制可称之为中央集权的君主制”和“宰相有很大的权力,和皇帝讨论军国大事、人事任免,甚至皇位继承等问题,并做出决定”等信息分析可知,唐宋时期在君主专制的体制下,宰相拥有很大的权力,故C项正确;A、B两项表述明显不符合史实,故排除;D项不能由材料得出,排除。

6.马端临《文献通考》载:“宋朝设官之制,名号、品秩一切袭用唐旧。然三师、三公不常置,宰相不专用三省长官。中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于禁中,是谓政事堂,与枢密院对掌大政。”由此可见宋朝()A.相权进一步削弱 B.内外朝制度开始形成 C.众相制初步确立

D.内阁与枢密院分掌实权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考查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的大意是:宋朝官制的设置、名称都是沿用唐朝的旧制度。然而三师、三公不常设置,宰相不专门从三省长官中选出。中书省、门下省被排斥,另外中书省设置在宫中,被称作政事堂,与枢密院一起掌握大权,由此说明宰相权力被进一步削弱。

7.有学者评论说:“贞观年间,在三省六部制中,政权中心是政府而不是皇帝个人,皇帝实际上成为政府的最高负责人。”该学者意在说明()

A.皇权得到加强

B.政府拥有了最高决策权

C.皇权受到政府一定程度的制约 D.政府独立于皇权之外 答案:C 解析:结合材料信息可知,皇帝是政府中的一员,在某种程度上受到三省六部的制约,故C项符合题意。A项说法不符合题意,皇权受到了制约而不是得到强化;最高决策权实际上仍掌握在皇帝手中,B项不符合史实;D项与材料内容不符,排除。

8.河南尹田歆的外甥王谌,以知人出名。田歆对他说:“如今应推举六名孝廉,多有贵戚书信相命,又不好违背,我想自己选一位名士以报效国家,你助我求之。”这体现了()A.地方无选官权

B.选拔官吏以品评为主 C.察举制的弊端

D.自上而下的选官方式 答案:C 解析:由材料中“应推举六名孝廉,多有贵戚书信相命,又不好违背”等信息可以看出,当时推举孝廉受到贵戚人情的干扰,这体现了察举制的弊端,故选C项。A项明显不符合史实;B项没有体现材料的主旨,材料说明察举制下品评人物受到了人情的干扰;察举制是自下而上的选官方式,D项错误。

9.《宋史》中记载:“宋初,循唐、五代之制,置枢密院,与中书对持文武二柄,号为‘二府’„„中书、密院既称‘二府’,每朝奏事,与中书先后上殿。”从上述材料中可以看出()A.枢密院与中书门下分掌军权与财权 B.枢密院的设立,分割了宰相的权力 C.加大各部权限,发挥官员的主动性 D.分割军队的指挥权,防止将领反叛 答案:B 解析:从材料中的信息可以看出,枢密院设立后,主管军事,中书门下则只管行政,达到了分割相权、加强皇权的目的,故B项说法符合题意。A项说法错误,C、D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10.据记载,宋代御史之责是“纠察官邪,肃正纲纪,大事则廷辩,小事则奏弹”,从宰相到一般小吏,都在御史监察弹劾之列。在地方上,设通判负责对地方官的监察。同时,皇帝还常派遣路一级的官员到各地监察,这就是外任御史。对以上材料理解准确的是()A.御史的权力和地位超过了宰相 B.重视地方监察,加强中央集权 C.重视制度建设,形成监察体系 D.御史有权廷辩,有效制约君权 答案:C 解析:御史能够监察百官之首的宰相,但权力和地位低于宰相,故A项错误;B项不够全面,宋代还设御史监察中央官员,加强君主专制,故B项错误;宋代重视制度建设,形成对中央和地方官员的监察体系,故C项正确;御史监察,可有效加强君权,故D项错误。

11.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伏尔泰曾这样评价中国的科举制度:“通过层层严格考试的人才能进入„„衙门任职„„人们全然不可能设想一个比这更好的政府。”伏尔泰如此推崇科举制是因为它()①体现了公平公正原则 ②有利于选拔优秀的政治人才 ③保证了封建统治的持久活力 ④为科学研究提供高素质人才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科举制度。解答本题可用排除法。③与史实不符;中国古代不重视科学 研究,且科考以儒家经文为主要内容,④错误。故本题选A。

12.据《南台备要》记载:“江浙省„„调兵剿捕之际,行省官凡有轻重事务,若是一一咨禀,诚恐缓不及事。„„(如今)凡有调遣军情重事及创动官钱,不须咨禀,„„交他每(们)从便区处。”这段材料可以反映出元代的江浙行省()A.与中央权力之争难以调和 B.获得了紧急事务处置权 C.行政长官不再由朝廷任命 D.权力不再受到中央节制 答案:B 解析:从材料中的关键信息“不须咨禀„„交他每(们)从便区处”可以看出江浙行省获得了紧急事务处置权,故B项符合题意。材料并未体现中央与地方权力之争,故A项错误。从材料中不能看出行政长官不再由朝廷任命,也不能看出其权力不再受中央节制,故C、D两项表述错误。

二、非选择题(每小题26分,共52分)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按“官有能而禄有功”的原则,废除血缘世袭的贵族制,建立起官僚行政制度。秦至汉初,秉承法家理念,功与能为官吏升迁任免的主要依据。汉武帝以后,儒生出身的官吏地位上升,官吏个人品行对于引导、教化百姓的功用日益受到重视。东汉时,士大夫追逐基于德行的“名”,官吏矫情虚伪而无实际才能成为普遍现象。曹操执政,强调“唯才是举”,功、能者优先,“不官无功之臣,不赏不战之士”。西魏北周选任官吏,突出思想品行的重要性:“凡所求材艺者,为其可以治民。”强调对官员的品行和政绩考核。“其志行善者,则举之;其志行不善者,则去之„„凡求贤之路,自非一途。然所以得之审者,必由任而试之,考而察之。”

——摘编自翦伯赞《中国史纲要》

材料二 唐代将品德与任职态度方面的“四善”作为考察官员最重要的内容:“一曰德义有闻,二曰清慎明著,三曰公平可称,四曰恪勤匪懈。”同时规定各类职务的最佳业绩标准,称作“最”。每年考核,公示结果。考核分为九等:“一最四善为上上,一最三善为上中,一最二善为上下„„居官饰诈,贪浊存状,为下下。”“善”是获得薪酬奖励与迅速提升的关键。

——据《新唐书》

材料三 取士概归学堂,固已明示天下以作新之基„„且设立学堂者,并非专为储才,乃以开通民智为主,使人人获有普及之教育,且有普通之知能,上知效忠于国,下得自谋其生。其才高者,固足以佐治理,次者亦不失为合格之国民。

查科场试士,但凭文字之短长,不问人品之贤否,是以暗中摸索,最足为世诟讥。今学堂定章于各项科学外,另立品行一门,用积分法,与各门科学一体核考,同记分数,共分言语、容止、行动、作事、交际、出游六项,随处稽察,第其等差,至考试时,亦以该生平日品行分数,并合计算。

凡算学、地理、财政、兵事、交涉、铁路、矿务、警察、外国政法等事,但有一长,皆可保送。俟考试时分别去取„„其取定者,酌量用为主事、中书、知县官。

——摘编自《袁世凯、赵尔巽、张之洞 等会奏之停科举推广学校折暨上 谕立停科举以广学校》(1905年)(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至唐官员选拔所体现的“德”“才”观的变化并简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清末对“德”“才”的新认识。

答案:(1)变化:秦至汉武帝时,以功勋、能力为选拔官吏的主要依据;汉武帝以后,选拔官吏越来越注重官吏的个人品行;曹操强调“唯才是举”;西魏北周时强调德行优先,同时注重能力考察;唐代形成一套完善的德才兼顾、以德优先的考核制度。

原因:儒家思想对制度建设的影响日益深入;具体历史背景影响人才选拔的标准;建设高素质的官吏队伍。

(2)德和才都是国民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强调学校在德才培养中的重要性;德可以通过 课程教育、日常考察等方法养成;在官员选拔中更重视专业知识与技能。

继承古代德才兼备的人才观;适应时代需要;有利于新式人才的培养。

解析:本题考查人才选拔。第(1)问考查秦至唐人才选拔的依据变化和原因。变化从材料中依次归纳,不要漏掉内容。原因要从社会背景、官员选拔、传统思想影响等方面分析。第(2)问首先注意从材料中归纳出清末对德才的看法,然后综合前面的德才观进行评价。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初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上中书,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填“奉行”而已。

——《朱子语类》

材料二(唐太宗)说:“中书所出诏敕,颇有意见不同,或兼错失而相正以否。原置中书、门下本拟相防过误。人之意见,每或不同,有所是非,本为公事。„„卿等特须灭私循公,坚守直道,庶事相启沃,勿上下雷同也。”

——《贞观政要》

材料三 唐太宗发现有一人诈伪做官,便下令处死。但负责审理此案的官员戴胄说:“法者,国家所以布大信于天下;言者,当时喜怒之所发耳。陛下发一朝之忿而许杀之,既知不可置之于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唐太宗被迫收回成命,对戴胄说:“法有所失,公能正之,朕何忧也!”

(1)根据材料一,指出唐代初年皇帝的一道谕旨中包含了哪些人的意见?尚书省填写“奉行”后,具体交给哪些部门去执行?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指出唐初君主的权力受到哪些方面的制约?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唐代中央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3)唐代中央政治制度的这些特点对国家的政治文明发展有什么积极作用?

答案:(1)包含了中书省、门下省大臣和皇帝的意见。交给六部中相关部门去执行。(2)唐代初年君主的权力受到大臣和法律的制约。

唐代中央政治制度的特点: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相权一分为三;三省分工明确,相互监督和牵制,保证了君权独尊;君主专制权力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三省的制约。

(3)分工明确,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相互监督和牵制,有利于防止权臣专权;有利于保证政治清明,减少政治腐败。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唐代的三省六部制。第(1)问需要了解三省的职能,并从材料中提炼有效信息。第(2)问从材料三中戴胄用“法”来规劝唐太宗,可知唐初君主至少受到当时大臣和法律的制约。回答特点时需要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方面是三省长官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是三省长官和君主之间的关系。第(3)问结合特点从三省的分工与牵制两个方面分析,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和防止专权,皇帝一定程度上受三省长官制约,有利于达到总体政治上的清明。

第二篇:1.3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人民版必修一教案.详案.强者无敌)

西南大学历史文华学院2008级

李强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历 史

人民版 必修一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三课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课程标准: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导入:

师:现在开始上课!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秦一统天下,建立了秦朝,首创皇帝制度,在中央设立三公九卿制度,在地方设立郡县制,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确立了皇权至上。这种君主专制制度一直被秦以后的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而且不断地加以强化。那么君主专制政体到底是怎样得到强化的呢?它的演进和强化又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呢?我们今天就通过君权和相权的斗争、监察制度、选官制度和地方管理制度四个方面来了解和把握。请同学们翻到教材第12页,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本单元的第三课: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板书】第三课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新课:

一、政令出一

师:我们先来看第一子目,这一子目属于阅读内容,主要的内容我们在上节课就已经学过。

【板书】

一、政令出一

1、出现:秦创皇帝制度,后世沿用

2、表现:皇帝独尊、皇权至上

3、特点:独断性、随意性

4、影响:君臣——主奴

师:政令出一,是从秦始皇建立皇帝制度开始的,秦始皇的子孙虽然没有二世三世乃至千万世,但这一制度却为后世历代王朝所沿用。其表现为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帝集行政、司法和军事指挥权于一身,国家的法律、决策就是皇帝的意志,君主主宰国家政治而没有任何力量能对其有所制约,这就是其表现。那么在君主专制下,君主的意志就是法律,正所谓金口玉言,皇帝说什么是法律什么就是法律,皇帝说谁对谁就对,说谁得死谁就得死,因此其表现出来的特点就是:独断性和随意性。政令出一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虽然历代的官僚体制都有些变化,但都是为了维护皇权、服务于皇帝,君臣关系成了主子与奴才的关系,出现了“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封建君臣伦理。

二、君权和相权

【板书】

二、君权和相权 西南大学历史文华学院2008级

李强

1、君相矛盾:

(1)原因:君相权利之争,君主限制相权(2)实质:统治阶级内部权力之争

师:法令出一就是指皇帝的权利至高无上,但是皇帝的助手,也就是上承天子统领百官的丞相,却是被称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那相权就称为了皇帝独断、法令出一的最大威胁。因此削弱相权就成为了强化君权的主要措施,其实质是统治阶级内部权利之争。师:我先给大家读一段史料:两汉时期,皇帝对丞相待之以礼。丞相竭见皇帝时,皇帝起立,赐丞相座。丞相病了,皇帝还要亲自去探视。隋唐时期的宰相大臣上朝奏事也有座位。但到宋朝,宰相只能站着同皇帝议事。据说是宋太祖改变这一做法的,有一天,宰相范质等人向宋太祖奏事,开始大臣们还坐着,宋太祖称自己眼睛昏花看不清,让大臣们近前指给他看。等范质等人回到原处,座位已被撤掉。此后宰相大臣就只好站在皇帝面前议事了。明代自朱元璋起,明文规定“大朝议”须“众官皆跪”。清朝的官僚上朝跪地时间特别长,以至于大臣们都备有特别的护膝。同学们通过宰相大臣由坐到站再到跪的上朝礼仪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 生:君权越来越强化,相权越来越弱。师:对正是如此那么历朝历代是怎么样强化君权、削弱相权的呢?我们一起来看教材。

【板书】

2、君相矛盾演变:

(1)汉初:丞相位高权重

(2)汉武帝:频繁更换宰相;布衣宰相;中朝

师:汉朝建立后沿袭了秦朝的制度,在中央设立三公九卿制度,同样是丞相总理政务,太尉掌管军事,御史大夫监察,九卿各掌其职责,在所有卿相中,丞相的地位最高。汉初时,大小政事,从立君、立储、封增、赏罚,到民政、律法、礼制、边事战争以及官吏选用,往往都是丞相先召集百官集体讨论,再将结果上奏,由天子与丞相共同商议决策。皇帝对丞相礼遇隆重,丞相可以剑履上朝,皇帝见丞相来了还要起身相迎;如果在路上皇帝的车驾和丞相的相遇,皇帝和丞相都要下车相问候;如果宰相病了,皇帝要登门问候,派使者送药,宰相死了还要前往吊唁,赐予葬地,说明西汉初年宰相的权威比秦朝时还大,可谓真正的位高权重。

师:从高祖到文景时代,宰相一直都由列侯担任,然而一方面列侯大都由军功而来,武人占绝大多数,宰相就成了朝中掌实权的总理大臣。到汉武帝时期,西汉进入了盛世时期,其文治武功都有所建树,他逐渐对宰相的位高权重、左右朝政感到不满,于是下决心要改变这一状况。首先汉武帝效仿当年汉高祖招纳贤士,提拔了一些出身低微的人来当宰相,这些人当了宰相之后,自然是对皇帝感恩戴德,全心全意服务于皇帝。不仅如此,汉武帝还频繁地更换宰相,他在位54年,先后用了13位宰相,而且很多人都是被免职或者处死。

师:此外,汉武帝还故意提拔布衣亲信组成了中朝,所谓中朝,是相对于外朝而言的,外朝就是指由丞相、御史大夫为首的三公九卿组成的官僚机构,中朝就是由皇帝亲信左右、侍中、尚书等组成的决策机构。中朝先在宫廷内部对重要事情做出决策,将原先属于宰相的决策权分给了中朝,由此达到了削弱相权、强化君权的作用。西南大学历史文华学院2008级

李强

【板书】(3)唐代:三省分权;政事堂

(4)宋代:中书门下;参知政事

师:到了唐代,实行了三省六部制,三省六部制早在南北朝时期就已经出现,到了隋唐时期得以发展,并最终完善。唐朝在中央设立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三省,尚书省之下又设立吏部、户部、兵部、刑部、礼部、工部六部分掌中央权力。三省得长官都为宰相,把宰相权利一分为三,中书省草拟奏章,门下省审核,尚书省执行,三省相互牵制监督,削弱了相权,保证了皇权的独尊,而且每个省也不仅仅设立一个宰相,比如说尚书省就有左右仆射等。除此之外,还设立了政事堂会议,参加政事堂会议的官员,其身份也等同于宰相。

师:到了宋代,宋太祖赵匡胤为了加强中央集权,于是采取措施进一步削弱宰相的权力,即设中书门下,来行使宰相的行政权,其长官成为同平章事。而为了进一步分散宰相的权利,增设了“参知政事”,参知政事作为副宰相,后来宋朝的一个改革家王安石在进行变法时,所任的官职就是参知政事。在军事方面,设枢密院管军事,与兵部相牵制;在财政上,设三司使,总理财政。宋代的这些措施确实有效地分割了宰相的权利,确保了君权的独断地位,但他也给宋朝带来了不少弊端,比如说官僚机构膨胀,办事效率低等。师:君主专制的强化,不仅体现在中央政治制度的变化上,也体现在监察、选官、和地方制度上,接下来我们就先来学习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

三、中国古代王朝的监察体制

【板书】

三、中国古代王朝的监察体制

1、概况

(1)秦:御史大夫、监御史、等

(2)西汉:御史大夫、刺史

(3)以后历代:御史台、都察院

2、局限

(1)表现:实效性有限

(2)原因:专制制度的产物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秦朝统治者也很注重监察机构的设置,从中央政府到地方郡一级行政机关内都有专门的负责监察的官员,在中央设置的三公九卿,三公之一的御史大夫就具有监察的职责,而在地方,每个郡都设有监御史,监御史负责每个郡的监察事务等。

师:到西汉时期,汉承秦制有所损益,一方面沿用秦朝的监察体制,如御史大夫的设置,御史大夫主管的机关仍然是中央的监察机构,另一方面,增设了新的监察机构,刺史。汉武帝把全国划分为十三个监察区域,成为十三州部,每个州设刺史一名,以监督地方政治,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刺史的官位的品级是低于地方官的,刺史的俸禄很低,只有六百石,这往往能够促使他们为了追求更高的待遇而加紧监察,取得业绩,比用更高的官员去监察地方大员更能起到好的效果。刺史制度是对以前监察制度的发展,是一种比较完善的地方监察制度。

师:汉朝以后的历朝历代都设有类似的监察制度体系,设有御史台、都察院等,比如说唐朝设立了御史台,御史台定期到京都各监狱视察执法情况。到了宋代,又有了提点刑狱司,专责监察刑狱。元朝也设置御史台,并规定人命重案要以公文移送到御史台,由监御史复按。西南大学历史文华学院2008级

李强

师:这就是从汉到元历代的监察制度,监察制度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监督官员规范和执法,防止官员的贪污和腐化。但是其也有局限性,那就是这种监察制度本身就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产物,专制制度就决定监察的实效性是非常有限的,其实效性的发挥最终都取决于帝王一人的意愿,监察官仅仅是帝王的耳目,并不是代表社会大众的监督,所以监督官员也会出现贪赃枉法的情况。

师:除了监察制度,选官制度也是历代王朝控制官员,维护皇权的重要制度。

四、选官制度的历史变化

师: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主要经过了世官制、察举制和科举制三个阶段。【板书】

四、选官制度的历史变化

1、世官制:先秦 贵族世卿世禄

2、察举制:汉魏晋南北朝 官吏访查推荐

3、科举制:隋唐至明清 考试做官 师:所谓世官制就是指将官职限定在贵族范围内,由贵胄子弟世代继承祖上的权位,又称为世卿世禄制度,这一制度从夏朝开始一直到战国时期都实行的是世官制,不但王位是世袭的,连官职也是世袭的。这一状况直到秦朝才被打破的,其实是从商鞅变法就开始出现了建立军功,打破了官位世袭的制度,秦规定按军功授爵,士兵斩获一名敌人升一级,叫做斩首一枚升一级,所以这个脑袋又被称为首级,奖励军功最高可以升八级。这就是世官制,到秦被打破。师:察举制是汉朝为了发展选举人才的选官制度,这套制度包括察举和皇帝征召等内容,以察举为主。察举是一种自下而上的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由地方官吏查访合适的人才向中央推荐,最后由中央予以任用的选官制度。汉武帝时期,诏令地方选举贤良,规定每个郡国都必须选举一定的人数上报中央,进而委以官职。到魏晋南北朝时期,采用的主要为九品中正制,其实这也是察举制的一种,九品中正制在地方行政部门设置“中正”,对当地的人物进行德才的评定,区别高下,官分九等,这就是察举制的主要内容。

师:不管是汉代的察举制,还是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其虽然在表面上看起来比较完善,但其有着很大的局限性和不足,那就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察举制逐渐被官僚家族所支配,不管是选贤良、孝廉,还是选德才,逐渐被世家大族所垄断,普通百姓很少能参与参与其中。

师:察举制无法选举到真正的人才,所以从隋唐开始实行科举制,这是一种非常好的制度,是一种相对公平的制度,以前只有世家大族才能做官的情况已经被彻底打破,普通人也可以通过考试当官。科举制作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选官方式,其实是一种将“天下英雄”诱入最高权力者能够控制的范围之中的制度,保证了专制政府行政人员的来源,有相当文化素养的士人从政,为行政效率的提高创造了条件;也促进了普遍持久的读书风尚,有利于勤奋好学学风的形成;另外严格的考试作为选官的制度,突出的也有公正公平。你们看教材上的学习思考,科举制度受到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的推崇,主要就是因为其公正、公平,符合了启蒙思想家提出的资产阶级通过公平竞争进入统治集团的要求。

师:但是,科举制考试的科目及内容,多被限制在儒学经典之内,特别是到了明清,采用八股取士,只能从四书五经里面命题,不得发挥个人见解,文章体裁只能分为八个部分,严重束缚了读书人的思想,也阻碍了科学技术发展和西南大学历史文华学院2008级

李强

社会进步。

五、行省制的设置 师:我们接下来学习本课最后一个子目行省制的设置,其实本子目不仅仅只是讲行省制,而是把整个中国古代的地方行政制度都理了一个线索。【板书】

三、行省制的设置

1、元以前:

(1)秦:郡县

(2)汉:郡国-县——州郡县(3)唐:道州县(4)宋:路州县

师:我们先来看,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秦朝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在地方设立郡县,秦始皇以为自己的帝业可以传世万代,却万万没想到秦王朝尽然是二世而亡。那么到了汉初,鉴于秦朝灭亡没有同姓子弟相助,所以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封国本是朝廷的依靠力量,但最终却成了朝廷的威胁,最终导致了七国之乱,所以汉初的分封制是历史的一种倒退,汉代的郡国并行制到了汉武帝时期才最终决绝,汉武帝推行推恩令,让封国的诸侯王除了让嫡长子继承爵位以外,还必须划一些领土给其他子弟,就这样王国越分越小,最终收归到地方郡县管辖。到了后来原先身为监察机构州刺史,逐渐掌握了地方军政大权,汉代的郡县两级逐渐变成了州郡县三级。师:到了唐代宋时期也是采用的三级行政区划,这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地方行政制度,唐朝设有道、州、县三级,宋代设有路、州、县三级,这就是唐宋以前的地方行政制度,我们接下来重点看一下元朝的行省制度。【板书】

2、元:行省制度

(1)概况:省——路、府、州、县(2)意义:①加强了中央集权;②对后世影响深远

师:公元1271年,忽必烈改蒙古为元,定都燕京,成为大都,1276年,元朝军队攻破临安,宋朝灭亡,到1279年最终统一了全国,结束了个民族政权对峙的局面。元朝的疆域空前广阔,什么西藏、台湾也正式纳入了中国的版图,为了对之进行有效的统治,元朝创设了新的地方管理制度行省制。元代在中央设立中书省,临近大都一带的地区直接由中书省管辖,被成为腹里,腹里就是指今天的河北、山东、山西、内蒙古南部以及河南北部等临近大都的地方。然后又在地方设立行中书省,简称行省,也就是我们现在通常说的省,当时主要设置了十个行省,除了这十个行省之外,西藏地区由宣政院直接管辖,被成为宣政院辖地,西藏正式成为中国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行省之下设路、府、州、县,对边远少数民族地区设置宣慰司进行管理。师:元朝除了西藏成为一个行政区域外,元朝的行省设置中还有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内容,那就是澎湖巡检司的设立。它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也就是今天的台湾地区,这是台湾正式归于中央行政管辖的开始。

师:行省全称是行中书省,换言之就是中书省对地方进行管理的机构,所以其行使权力要受到中书省的节制,各省的重大民政事务要上报中书省,军政要务要上报枢密院,征税和调动军队的权利也由中央控制,地方官员要定期觐见皇帝,向皇帝述职。为了防止分裂割据,行省制的设置打破了原来的以山川地势来划分行政区域的传统,把不同地理环境,不同风俗习惯的地区杂糅到一起,形成犬牙交错的状况。此外,中央除了派监察机关御史台对其进行监西南大学历史文华学院2008级

李强

督,还规定各省的官员要定期互迁来加以控制。

师:这就是行省制度,元朝的行省制度有着深刻的历史意义,一方面加强了对元朝广袤国土的控制,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元朝的行省制度,也为后世所沿用,后来的明清、民国、乃至今天的中国,都采用了省级行政区划这一制度,可谓影响深远。

师:今天我们从君权与相权、监察制度、选官制度、地方行政制度四个方面来了解了从汉到元君主专制的演进与强化,总而言之,其主要可以概括为两大矛盾,中央与地方,君权与相权。从汉到宋元中国政治制度屡经变化,很多制度初创的时候都是积极作用大于消极作用,但随着历史的发展,积极的一面逐渐下降,消极的一面逐步上升,到了明清时期,消极的一面则占了主导地位,那么明清的政治制度的具体表现是什么呢?我们下节课再学习。师:好,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第三篇: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测试卷人民版必修1课件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测试卷 人民版必修1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史记·殷本纪》记载:“自仲丁以来,废适而更立诸弟子,弟子或争相代立,比九世乱,于是诸侯莫朝。”材料表明,这一时期的商朝()A.外患不断,以致商王多次迁都 B.实行分封制,诸侯割据混战 C.王室内部为争夺王位,内乱不止 D.实行宗法制,有利于维护政治稳定 答案:C 解析:材料中“废适而更立诸弟子,弟子或争相代立,比九世乱,于是诸侯莫朝”,可见是由内乱导致宗法制和分封制破坏,从材料中只能看出内乱,看不出“外患不断”。

2.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对于官吏的任用,一般都以俸禄制度代替过去的食邑制度。俸禄制度的实行在当时的主要影响是()A.推动商品经济发展 B.肯定郡县制的进步性 C.促进分封制的瓦解 D.有利于国家选拔人才 答案:C 解析:中国古代诸侯封赐所属卿、大夫作为世禄的田邑(包括土地上的劳动者在内)称为食邑。食邑制是分封制的产物。战国时各国任用官吏时给予官吏薪俸的制度促进了分封制的瓦解,故本题选C。

3.《全球通史》中载:“秦始皇一举废除了分封制度,不过,继秦而起的汉皇帝更重实际且谨慎,他先略微恢复一点分封制,然后再将其削弱到微不足道的地步。”下列属于秦汉时期实行的是()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答案:C 解析:图①依据齐、鲁、宋、卫等分析可知其为西周时的分封制;图②依据长城和咸阳、九原郡等分析可知其为秦朝的郡县制;图③依据“济南郡”“高密国”等分析可知其为汉代的郡国并行制;图④依据“中书省”“大都”等分析可知其为元朝的行省制。基于以上分析可知,本题选C。

4.《礼记》记述了贵族朝会的列位礼节:天子南向而立;三公,中阶之前;诸侯,阼阶(东台阶)之东;诸伯,西阶之西;诸子,门东„„九夷,东门外;八蛮,南门外。与此相关的政治制度是()A.分封制 B.三公九卿制 C.郡县制 D.郡国并行制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中“礼记”“诸侯”“诸伯”“诸子”以及贵族朝会的列位礼节等信息可以推断出,这与西周时期的分封制有关,故A项正确。三公九卿制始于秦朝,故B项错误;郡县制不是贵族政治,故C项错误;郡国并行制属于西汉时的地方行政制度,故D项错误。

5.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社会聚族而居的村落形态,为宗族的组织化提供了有利的“生存土壤”。由此可知,宗族势力赖以生存的基础是()A.商品经济 B.自然经济 C.君主专制制度 D.中央集权制度 答案:B 解析:中国古代的自然经济男耕女织,自给自足,村落相对稳定,为宗法制的形成提供了客观条件。C、D两项是中央政权的组织形式,与题干内容无关。而商品经济需要广阔的市场,不利于聚族而居。

6.汉景帝中期,“令诸侯王不得复治国,天子为置吏,改丞相曰相,省御史大夫、廷尉、少府、宗正、博士官,大夫、谒者、郎诸官长丞皆损其员”。这表明()A.汉代已解决王国问题 B.汉代改王国为郡县

C.此时王国出现郡县化倾向

D.“推恩令”的实行取得一定效果 答案:C 解析:依据“令诸侯王不得复治国,天子为置吏”可知,中央控制了王国官吏的任免权,加强了对王国的控制,但王国并没有被废除,因此A、B两项错误,C项正确。“推恩令”是汉武帝颁布的,D项与题意不符。

7.古代宰相的职权可概括为“入(宫)则参对(君主)而议政事”“出(宫)则监察(百官)而董(督)是非”。下列对宰相职权的说法正确的是()A.事无巨细,大权独揽 B.参与决策,监督执行 C.秉承诏令,上传下达 D.拾遗补阙,以备顾问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参对而议政事”“监察而董(督)是非”可知,宰相不仅要参与决策,而且要监督百官是否有效执行,故B项正确。A项夸大了宰相权力,C项忽视了宰相参政议政的职能,D项“以备顾问”把宰相等同于秘书咨询官员。

8.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与印度文明的不统一和间断相比,中国文明的特点是统一和连续的。”中华文明的这个特点从根本上说应是得益于中国古代政治实体的统一性和连续性。下列制度中最有利于维护古代中国政治实体统一与连续的是()A.君主专制 B.中央集权制 C.分封制 D.宗法制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中央集权主要是强调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也就是中央通过各种措施控制地方,这有利于防止国家的分裂和割据,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

9.从两汉到明清,“封建”藩王的复合制国家结构形式始终镶嵌在单一制的大一统帝国内,时断时续地与中央集权制并存着。下列对这一阶段藩王的说法,错误的是()A.“封建”藩王更多的时候是皇权至高无上的象征 B.藩王可以在自己的封地内分封诸王

C.从总体看藩王越来越难以撼动中央君主的权威

D.从总体看藩王越来越失去对地方政治、经济的控制权 答案:B 解析:随着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的加强,藩王的权力日益萎缩,对地方的政治、经济、军事等的控制力逐步减弱,渐渐沦落为仅仅“衣食租税”。由此可知,A、C、D三项说法正确。B项说法与史实不符。基于以上分析可知,本题选B项。

10.秦朝为了加强统治建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措施之一是在中央设立了丞相,而明朝时期却废除了丞相。这一变化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封建制度日益发展和巩固 B.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加强 C.明朝统治者采取不同的统治策略 D.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日趋衰落 答案:B 解析:注意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与封建制度的差别。前者是指封建制度下的组织管理模式,组织管理模式的专制集权是封建制度走向衰落的表现。丞相由设立到废除,说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和封建制度日趋衰落。

11.中国封建社会中皇帝被称为“君父”,各地官吏被称为各地的“父母官”。这说明了我国封建社会()A.家国同构的建国理念和天下一家的文化认同 B.封建君主专制深入人心,得到普遍拥护 C.封建剥削沉重,民众处境艰难,民不聊生 D.君民关系和谐融洽,统治稳固 答案:A 解析:由“封建社会中皇帝被称为‘君父’,各地官吏被称为各地的‘父母官’”可知,中国古代政治具有鲜明的家国一体的理念,所以A项正确。B、D两项不符合史实。C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12.《宋史纪事本末》卷2载:“朝廷以一纸下郡县,如身使臂,如臂使指,无有留难,而天下之势一矣。”这段材料表明宋代()A.丞相权力被大大削弱 B.开始实行郡县制

C.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大大增强 D.郡守县令由中央任免 答案:C 13.某朝官员王锷通过贿赂企图兼任宰相。皇帝同意了王锷的请求,并下诏“锷可兼宰相”。时任给事中的李藩行使职权,驳回诏书。由此推断,给事中隶属于()A.唐朝的门下省 B.宋朝的枢密院 C.明朝的内阁 D.清朝的军机处 答案:A 解析:据所学知识可知唐朝的门下省负责宰核政令,有不可行的可驳回,据此可知答案为A。宋朝的枢密院主管军事,明朝的内阁是皇帝的内侍机构,清明的军机大臣跪受笔录传达皇帝的旨意,均无封驳权,排除。

14.近年来,以历史故事为题材的电视剧持续热播。若电视剧中出现下列剧情,与历史事实相符的有()①《汉武大帝》中汉武帝亲自指挥平定“七国之乱”

②《隋唐英雄传》中,一个读书人以科举成名,官至礼部侍郎 ③《大宋提刑官》中内阁大学士辅佐朝政 ④《康熙大帝》中军机大臣跪受笔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本题可采用排除法,平定“七国之乱”的是汉景帝,①说法错误;内阁大学士出现于明朝,③错误;军机处由雍正帝设立,④错误,排除含有①③④的选项,本题选D。

15.清末传教士明恩溥记述:“促使中国学子年复一年地坚持科举考试,有的直到九十高龄终于拿到文凭方可罢休,有的则死于这一过程中。功名利禄一类的解释是无法说清楚的„„九十高龄之后,即便考中又怎么样?唯一的解释是他天生具有忍耐的禀赋。”该材料()A.批判学子追求功名利禄

B.表明科举制下学子的愚昧无知 C.折射出学子的价值取向

D.反映出科举制失去人才选拔功能 答案:C 解析:本题以传教士明恩溥的记述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材料反映的是中国学子坚持不懈参与科举考试的情况,而“功名利禄一类的解释是无法说清楚的”表明,明恩溥认为学子的目的不是为追求名利,而是他们天生的忍耐性,这反映了学子的价值追求,A项错误,C项正确;该材料主要说明中国学子对考取科举的价值追求,并未体现学子的愚昧无知和对科举制人才失去选拔的功能,B、D两项错误。

16.一个王朝几百年中绝大部分君主“非暴即暗,非暗即辟,非辟即懦”。一方面需要最杰出和最有能力的君主,另一方面“产生”的却是大量的平庸无能之辈。出现这种情况的最主要原因是()A.君权至高无上

B.君权不可转移,在一家一姓中传承 C.君主立贤不以长

D.君主立嫡不以长,立长不以贤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封建君主制的特点。在君主制下,君主实行“家天下”,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故较少贤能。A项不是后世君主无能的原因,C项说法错误,D项并非普遍适用且从属于B项。据以上分析可知,本题选B。

17.自秦汉至宋元,中国政治制度变革的总体趋势是()A.地方政府的自主性逐渐被削弱 B.国家行政权逐渐转移到君主手中 C.宰相逐渐退出权力中心

D.世卿世禄的贵族政治逐渐被打破 答案:A 解析:本题以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演变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我国封建社会在政治制度方面的发展趋势是中央集权逐步加强,地方的权力逐渐被削弱,权力一步步集中到中央。故A项符合题意。秦汉至宋元,行政权始终掌握在君主手中,B项错误;元代后期宰相权力很大,C项错误;贵族政治在秦朝就已经被打破,D项错误。

18.“元代分省建置„„合河南、河北为一,而黄河之险失;合江南、江北为一,而长江之险失„„故元、明二季流贼之起也,来无所堵,去无所侦„„”据此可知,作者认为元代行省制度()A.使地方缺乏实行割据的地理基础 B.造成地方行政效率低下 C.不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 D.导致地方治安难以维持 答案:D 解析:“元、明二季流贼之起也,来无所堵,去无所侦”显然不是指行省制度使地方缺乏实行割据的地理基础,而是指其导致地方治安难以维持。

19.开皇三年(583年)正月,隋文帝曾下诏举“贤良”。开皇十八年(598年)又下诏:“京官五品以上及总管、刺史,并以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二科举人。”下列关于开皇年间选官、用官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有()①下诏举“贤良”等说明隋朝将官吏选拔权收归中央 ②重视官员的品德和修养等 ③首创了武举和殿试等选拔方法 ④能促进尚学学风的兴起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答案:D 解析:依据“下诏举‘贤良’”“以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二科举人”可知,①②正确;武则天时首创了武举和殿试,由此可知③错误;由“志行修谨、清平干济”可知,④正确。基于以上分析可知,本题选D。

20.著名历史学家钱穆曾说:“故中国政制之废宰相,统‘政府’于‘王室’之下,真不免为独裁夫专制之黑暗所笼罩者,其事乃起于明而完成于清,则相沿亦已六百之久。”对其理解不正确的是()A.明朝废宰相造成了政治的极度黑暗

B.在明朝以前政府并不完全直接统属于王室 C.明朝以前的中国采取集体决策方式 D.明清两代都是极端专制集权的社会 答案:C 解析:明代以前中国封建王朝存在相权与君权的斗争,当时并不是集体决策,最高统治权和决定权仍在皇帝手中,故C项说法错误。

21.据《历史大脉络》载:14世纪以后,中欧和西欧„„建立了民族国家的列国体制。中国却丧失了走向改弦更张的方向„„中国始终是一个整体。中国在政治上不能“改弦更张”的主要表现为()A.多民族国家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政治的强化和发展 B.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C.统治者实施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 D.中央各机构分权制衡,体系稳固 答案:A 解析:14世纪以后,欧洲出现了较大的变动:经济上表现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政治上表现为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斗争和民族国家的发展;思想上表现为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等思想解放运动的兴起。中国与西方相比在政治上的发展主要体现为中国这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政治的发展和强化,A项正确。14世纪,中国处于元末明初,B项说法错误;C项体现的是统治者在经济和外交方面的政策;D项说法与史实不符。

22.历代封建王朝的统治者不断完善和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按其相同职能分组不正确的是()A.御史大夫、通判 B.丞相、参知政事 C.太尉、军机处 D.郡县、行省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归类及鉴别能力。C项中,太尉是秦朝负责军事的最高官员,而军机处是清朝中央的办事机构,二者在职能上不属于一组。

23.以下文字节选自一则清代档案史料。其撰拟者应是()

A.中书省 B.内阁 C.军机处 D.礼部 答案:C 解析:本题以一则清代档案史料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由题干材料中的“内阁”及拟文的语气可知,本题中的档案史料只能是接近皇帝的人以皇帝的名义撰拟的,军机大臣的职责与此相符。

24.从秦朝到清朝两千多年的吏治发展中,地方官员的选任制度不断演变,但有一点始终未变,那就是地方主官一律由中央任免。这样做的根本目的是()A.维护大一统的中央集权统治 B.维护君主专制统治

C.体现君权至上和皇恩浩荡

D.确保选官、用官制度的连续性和一贯性 答案:A 解析:依据“地方主官一律由中央任免”可知,中央把地方主官的任免权控制在中央,其根本目的是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即加强中央集权。基于以上分析可知,本题选A项。B项与题意不符,C项属于表面现象,D项不是其根本目的。

25.据白新良教授考证,乾隆四年至十三年(1739~1748年),军机处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是由军机处撰写的廷寄谕旨数量激增,二是军机处议政范围也进一步超出雍正旧轨,三 是军机处经办其他事务开始增多。”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军机处的皇权起到一定的制约作用 B.军机大臣已参与中枢军国要务的决策 C.军机处的职责进一步扩大 D.军政大权集中到军机处 答案:C 解析:军机处的设立使君主专制达到顶峰,排除A、D两项;B项在材料中无从体现。根据材料信息“由军机处撰写的廷寄谕旨数量激增”“军机处议政范围也进一步超出雍正旧轨”“军机处经办其他事务开始增多”可知,C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0分,其中26题19分,27题13分,28题18分)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

——摘编自《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 鉴于秦朝之亡在于天子之“孤立”,汉初乃广建王、侯,分封大批功臣、宗室子弟,小者为侯,大者为王,共计二次。最初分封有异姓王,后则非刘不王,与郡同时存在。景帝平定吴楚七国之乱以后,汉中央政府尽收诸侯支郡,王国只能领一郡,王国地位下降,相当于郡。国王惟衣食租税而已,不与政事。

材料三 藩镇割据或半割据所造成的内轻外重,显然是对隋及唐前期中央集权体制的否定。两宋一反唐后期藩镇割据之道而行之,立足于收权,而且颇为彻底。既“收其精兵”、“制其钱谷”、削其支郡、“稍夺其权”,又以路转运、提刑、常平、安抚四监司为工具收夺州县诸权和监察地方官吏„„

从法理上说,中央政府以命令授权形式将部分权力交与行省行使,一切治权皆属中央政府,行省只是中央的代理而已。无论行政、财政、军事、司法诸事权,朝廷总是在直接掌握某些基本权力(如主要军队、官吏任用等)的同时,把相当一部分权力分寄于行省,然后借行省集权于中央。显而易见,元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也是两宋否定唐后期藩镇分权的继续,相当于自隋朝始第三个“正—反—合”阶段的“合”。元行省制所体现的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主辅结合,明显优于单纯的中央集权或单纯的地方分权。

——摘编自李治安《元代行省制 的特点与历史作用》

(1)根据材料一,指出李斯对秦始皇提出的建议。并分析其理由。(6分)(2)根据材料二,汉初实行什么制度?分析其原因和影响。(6分)(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唐、宋对地方管理各有什么特点?又有何弊端?元朝是如何处理这些弊端的?(7分)答案:(1)建议:废除分封制,在全国推行郡县制。理由:随着诸侯血缘关系的疏远,分封诸侯互相攻打,天子无力阻止;郡县制下的官员易于控制,有利于天下安定。

(2)制度:郡国并行制。原因:吸取秦朝天子因“孤立”而亡国的教训。影响:实施初期巩固了汉朝的统治,但随着诸侯国的发展逐渐威胁了中央集权,最终引发“七国之乱”。

(3)唐代地方权力过重,不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控制,最终导致藩镇割据;宋代地方权力过轻,压抑了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创造力,削弱了地方军队的战斗力。元代实行行省制度,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

解析:第(1)问,可根据史料提取答案,答题时注意概括,切忌摘抄文言文。第(2)问,“制度”“原因”根据材料即可回答;“影响”应从正反两个方面回答。第(3)问,“特点”及“弊端”结合所学知识即可概括;由所学知识可知,针对这些弊端,元朝实行行省制度。

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书》中记载:“秦既称帝,患周之败,以为起于处士横议,诸侯力争,四夷交侵,以弱见夺。于是削去五等,堕城销刃,箝语烧书,内锄雄俊,外攘胡粤,用一威权,为万世安。然十余年间,猛敌横发乎不虞,適戍强于五伯,闾阎逼于戎狄,响应于谤议,奋臂威于甲兵。乡秦之禁,适所以资豪杰而速自毙也。”

材料二 《现代文明的起源与演进》一书即以欧洲的史实为例,提出君主专制制度“必须依赖‘伟人’存在,这个伟人必须是大智大睿,无所失误,而且必须是全心全意协同于国家利益的”。然而具有这样品德和能力的人不仅“无论何时何地都难以找到”,“相反,专制制度的本质却总是把平庸之辈最终送到权力的顶峰,他们的无知与愚昧又总是以个人喜恶为标准,把国家引到错误的方向上去”。

——张星久《试析中国封建君主 专制制度的内在基本矛盾》

(1)据材料一分析,秦朝认为周灭亡的原因是什么?为此秦朝采取了什么措施?有何意义?(5分)(2)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汉政府认为秦朝灭亡的原因是什么?为此汉政府实行的措施是什么?该措施产生了什么影响?汉代统治者是如何消除这种影响的?(4分)(3)据材料二分析,中国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内在基本矛盾是什么?你认为对这对矛盾的解决最糟糕的历史阶段是什么时期?为什么?(4分)答案:(1)原因:西周实施分封制,诸侯割据混战,少数民族的侵扰。措施:废除分封制,全面推行郡县制,加强中央集权;建立中央官僚体系,加强君主专制;北击匈奴,南伐百越,开拓疆域;焚书坑儒、收天下之兵,加强对全国思想、军事的控制。意义:建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政治;开拓了疆域;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2)原因:不实行分封制,在民众起义汹涌时没有支持辅助力量。措施:推行郡国并行制。影响:封国得到发展,成长为可以与朝廷对抗的力量,危及中央集权。消除影响的措施:推行“削藩”政策,颁布“推恩令”。

(3)基本矛盾:君权的无限性与君主实际能力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历史阶段:明清时期。原因: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君主将全国军政大权全部控制在自己手中。

28.任何权力如果不加以有效约束,就会被滥用,在君主专制的封建社会尤其如此。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始皇一统天下,置御史大夫。汉设御史台,归属办理宫中内务的少府,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专门的监察机构。汉武帝时期将天下分为十三部监察区,由刺史代表皇帝对地方实行监察。京师长安附近七郡为司隶校尉部,司隶校尉除三公之外对朝廷百官都可弹劾。

魏晋以后,监察制度的变化有二:一是御史台从少府中独立出来,成为由皇帝直接掌握的独立监察机构;二是不再设置固定的地方监察机关,改由中央不定期地派遣巡御史监察地方官吏,而御史的职权,也不断加强。

宋元时期,宋代监察制度的变化主要是在地方设立通判,负责对地方官的监察,成为皇帝在地方上的耳目。元代尤重监察御史,御史台与出令的中书省互不统属;御史大夫有权直接选任台官,因而大大提高了监察官员的地位。

材料二 古代监察机构及官员相对独立,有职有权,是廉政建设中制衡机制的体现。从整个政治结构来看,是同体监督;但从结构内部的相互制约来讲,其相对独立,又是异体监督的表现。监察官员权力过大,不加制约也不行。开元年间,唐玄宗就规定弹奏应先通过御史台副长官御史中丞,再通报中书、门下,然后方可弹奏。唐中宗时又下令弹劾官员必须先送奏章,有关部门批准后才可当廷弹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御史的权力。宋代又给尚书省以奏报御史失职之权,使政府与监察部门相互牵制。这种制约权力的方法,在廉政肃贪、保证监察制度的正确施行中起到了一定作用。

(1)根据材料一,概括魏晋时期的监察制度较秦汉时期有何变化。(6分)(2)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是如何对地方官员进行监督的。(6分)(3)根据材料二,概括古代监察制度的主要特点。谈谈你对古代监察制度的看法。(6分)答案:(1)监察机构由归属其他机构到独立出来成为专门的监察机构,由皇帝直接掌控;由设置固定的监察机关到中央不定期派遣官员进行监察,御史的职权不断加强。

(2)秦朝由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汉武帝时期,设置刺史监察地方官吏;魏晋以来,中央不定期地派遣巡御史监察地方官吏;宋代在地方设立通判,监察地方官。

(3)特点:比较重视对监察官员权力的制约,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政府机构与监察机构 的相互制衡。

看法:有利于廉政肃贪,保证政治的清明;在封建社会,监察制度完全是为君主专制服务的。

解析:第(1)问,抓住材料一中的“一是„„二是„„”进行归纳概括即可。第(2)问,据材料可知,秦朝时,御史大夫为监察机构;汉武帝时设刺史负责监察地方官吏;魏晋以后由中央不定期派遣巡御史监察地方官吏;宋代在地方设通判,负责监察地方官。第(3)问,“特点”结合“制衡机制”“同体监督”“异体监督”来回答;“看法”从维护统治秩序的角度回答。

第四篇:四川省双流县棠湖中学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一导学案:1.3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word版有答案)

三、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二课时)

一、课程标准

了解汉至元朝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认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初步培养汲取历史经验以应用于现代政治建设的能力.二、课前——结构化预习,自主生疑

(一)结构化预习:①认真阅读教材,用黑色或蓝色笔规范地标注下列知识,划出关键词句;②用红笔标注自己不明白的问题或提出你的疑问;

③用心记住最基础的知识和概念。

1.法令出一

(1)皇权的主要特点:、;呈不断加强趋势。

(2)官僚体制的基本原则:、。

2.君权和相权

(1)汉至宋代的发展演变

①汉代:

频繁更换丞相,形成“中朝”(内朝)与“外朝”格局。

②唐代:实行,三省的最高长官都是

。相权有所分散。

③宋代:设

;“参加政事”。

(2)总趋势:

。通过分权以削弱相权。

3.中国古代王朝的监察体制

(1)发展演变

①秦:,负责监察中央官吏。

②西汉:御史大夫,负责监察中央行政机构;

负责监察地方政治。

③以后历朝监察机构:、等。

(2)评价

①积极:。

②消极:。

4.选官制度的历史变化

(1)发展演变

中国古代主要的选官制度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2)察举制

定义:由官吏察访合适的人才,向中央

予以任用的选官制度。

演变:汉武帝时期开始推行,魏晋南北朝时期发展成为。

评价:。

(3)科举制

定义:用的办法来选拔人才。

评价:进步性:。

弊端:。

5.行省的设置

(1)元代地方最高常设行政机构是,简称。

(2)在十大行省之外,还有两个单列的行政区划:

(3)职权:行使权力时受到中央节制;定期。

(4)中央对行省官员的管理:。

(5)影响:

;有利于维护统一,对后世影响深远。

(二)预习检测

1.以下不能反映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日益加强的趋势是

()

A.秦朝在全国推行郡县制

B.汉朝设刺史制度

C.唐实行三省六部制

D.北宋设置通判

解析:秦朝的郡县制、汉朝的刺史制度、北宋的通判都是中央加强对地方的控制,而唐三省六部制是分割丞相的权力,起到加强皇权的作用,与题意不符合。C项符合题意。

2.宋朝大臣文彦博曾说“为与士大夫治天下,非与百姓治天下”,这明显体现出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的特点是

()

A.皇权高度加强

B.皇权制度与官僚制度的结合C.皇权制度与神权制度的结合D.以官僚体系为工具的中央集权制度正式形成生成问题

解析:解读材料类题的关键是弄清材料所表达的基本思想或观点。此材料中的观点即治天下是“为与士大夫治天下”,从中可以得出结论。B符合题意。

日期

自评

组评

三、课中——合作探究、互动解疑

(一)图文说史

“法令出一”“别黑白而定一尊”“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史记·秦始皇本纪》

下面秦始皇后有作为皇帝的代表,你知道他们都是吗?

(二)互动解疑

问题1、完成汉、唐、宋、元、明削弱相劝的措施表,从中可以看出君权与相劝演进的趋势如何?实质是什么?

自秦以后削弱相权的主要措施简表

朝代

主要措施

秦朝

设立丞相,丞相权力很大

汉朝

唐朝

宋朝

明朝

废除丞相,权分六部

趋势

实质

问题2、整理完成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变化表,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有何特点?

世官制

察举制

九品中正制

科举制

实行时间

标准

特点

局限

演变特点

阅读材料探究解决问题

材料一

清人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说:“高门华阀,有世及之荣;庶姓寒人,无寸进之路。选举之弊,至此而及。然魏、晋及南北朝三四百年,莫有能改之者。”“人主遂不能借以集事,于是,不得不用寒人。

《唐摭言》载:“文皇帝(隋文帝)拨乱反正,物盛科名,志在牢笼英彦。”

材料二

唐太宗在金殿瑞门见新科进士鱼贯而出,得意地说:“天下英雄,入吾毂中。”

元朝高明在《琵琶记》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自小多才学,平生志气高。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明代思想家顾炎武则说:“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四百六十余人也。”

问题3:从材料一,科举制产生的原因有哪些?结合材料二谈谈你对科举制作用的看法?

问题4:什么是行省?行省制度的主要内容有哪些?行省制度的设立有何意义?

(三)课堂总结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汉—元政治制度的演进

制度

演进

演进的特征

皇帝制度

至高无上、独断性、随意性

丞相制度(君权与相权)

汉:频繁更相、设立中朝

唐:三省六部制

宋:设副宰相,分行政权;设枢密院,分君权;设三司,分财政权;

监察制度

汉:中央——御史大夫;地方——刺史制度

以后:御史台、都察院等;宋:提刑司专职监察刑狱

选官制度

汉:察举制

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

隋唐宋元:科举制(明清发展为八股取士)

地方行政制度

汉:郡县制、封国制,郡国并行

元:行省制度

四、课后——拓展训练、内化迁移

1.皇帝制度始于

()

A.秦始皇

B.汉武帝

C.黄帝

D.炎帝

2.在位时期注意从身份低微的士人中破格用人,参与国家政

治中枢的主要决策,形成“内朝”和“外朝”政治现象的皇帝是

()

A.秦始皇

B.汉武帝

C.唐太宗

D.宋太祖

3.下图是秦与隋唐时期的中央官制示意图,比较两图,最能说明的是

()

A.唐代中央官吏日渐增多

B.唐代以分散相权而保障君权

C.唐代尚书省权力最大

D.太尉与御史大夫的权力分别下放到兵部与吏部

4.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完备,但效能有限,其根本原因是()

A.监察官员素质低下

B.政治腐败

C.监察机构自身腐败

D.专制制度的本质决定

5.我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进大体先后经历了下列哪三个阶段

()

A.察举制、科举制、世官制

B.察举制、科举制、九品中正制

C.世官制、察举制、科举制

D.察举制、世官制、科举制

6.隋唐实行科举制的进步意义主要是

()

A.将知识分子引入统治集团,扩大封建统治基础

B.对皇帝的专制权力有一定抑制作用

C.促进了科学文化的发展

D.削弱了显贵的特权

7.我国现在最高地方行政区划是“省”。这种省制始创于

()

A.唐朝

B.北宋

C.元朝

D.明朝

8.元朝时管辖西藏和四川、青海部分地区的机构是

()

A.中书省

B.宣政院

C.行中书省

D.尚书台

9(选作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汉武帝时,董仲舒建议,“臣愚以为使者诸侯,郡守、二千石各择其吏民之贤者,岁贡各二人。”其中要求地方郡国每年推举二人。

材料二

今立中正,定九品,高下任意,荣辱在手,操人主之威福,夺天朝之权势。或以货贿自通,或以计协登进。……是以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慢主惘时,实为乱源。

材料三

此种制度较广泛地向地方各阶层的地主们打开了入仕的途径。因而各地地主特别是过去的寒门,商人地主等……也取得了高官厚禄,参与政权。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是我国历史上选拔人才的什么制度?在此前的奴隶制时代我国主要采用的选官制度是什么?

(2)材料二描述的又是哪种选官制度?它主要盛行于哪一历史时期?

(3)材料三反映的是什么制度?它产生于什么时期?试从追求公平公正的角度加以简评。

日期

自评

组评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二、(一)

1.(1)独断性(权力天下独尊)、随意性

(2)维护皇权、服务于皇帝。

2.(1)①汉武帝

②三省六部制

宰相

③中书门下

(2)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

3.(1)①御史大夫

②刺史

③御史台、都察院

(2)①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政治清明,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②由于专制制度的本质,监察的实际效能是有限的,在很大程度上是帝王的耳目和工具。

4.(1)“世官制”、“察举制”、“科举制”(2)推荐

九品中正制。体现封闭特征,民意无从体现(3)分科考试

进步性:打破了世家大族对官场的垄断,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形成了重学风气,体现了公平公正。弊端:科举考试的科目及内容,大都不出儒学经义的范围,特别是明清八股取士,被选拔的多是缺乏进取精神和创造意识的人,其消极性日益显现。

5.(1)行中书省

行省(2)中书省直辖的“腹里”;宣政院管辖的西藏和四川、青海部分地区(3)觐见皇帝,向皇帝述职(4)中央以监察机构进行监督,并且采取省官互迁的方式加以控制(5)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调整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三、(二)

1.自秦以后削弱相权的主要措施简表

朝代

主要措施

秦朝

设立丞相,丞相权力很大

汉朝

武帝频繁更相;设立中朝制度

唐朝

三省六部制

宋朝

设副宰相,分行政权;设枢密院,分军权;设三司,分财政权;

明朝

废除丞相,权分六部

趋势:君权不断强化,相劝不断削弱,直至被废除

实质:君主专制的强化

2、世官制

察举制

九品中正制

科举制

实行时间

西周至春秋

魏晋南北朝

隋唐宋元明清

标准

血缘

德行(贤良方正)

德才(实际上是门第)

考试成绩

特点

官职世袭

以官举士,来源基层,但带有封闭性特征

设立中正官,人才分等

择优录取,仕途开放

局限

被限定在贵族范围

以官举士、权操于上

成为世族把持政权工具

八股取士,束缚思想

演变特点:选举标准呈现

血缘——德行——势力——才能,选拔标准趋向公开公平

方式:由举荐评定授官到科举考试,选拔方式趋向严密、科学

裁决权力呈现:地方——中央——皇权,越来越符合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需要

3、原因:南北朝时,士族制度极端腐朽,渐趋衰落。庶族地主发展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政治力量,参与政权。朝建立、实现统一,需要建立新的选官制度以巩固统治

作用:积极:①破除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情形。

②保证政府行政人员的来源,扩大了统治基础.③提高官员的素质和政府的行政效率。④促进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

⑤相对公平公正。

局限:①考试科目和内容,大都不出儒学经义的范围。尤其是明清八股取士,不利于实用学问和技术的发展;②被选拔的多是缺乏进取精神和创造意识的人。

③实质是一种将“天下英雄”诱入最高权力者能够控制的范围之中的制度

4、行省,是行中书省的简称,是元朝地方最高行政机构,并为一级政区名称。或只称省。

内容:全国分设十个行省,行省之下设路、府、州、县,在西南少数民族聚居区设土知府、宣慰司.另有两个单列行政区划:中书省辖区——腹里;宣政院辖区——西藏和四川、青海部分地区

职能:代表中央管理地方行政、军事、赋税征收和军队调动,但受中央节制,行省官员须定期朝觐,省官互迁

意义:便利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控制,加强了中央集权统治,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行省制度的创立,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影响深远。

(三)汉——元政治制度演进的特征

(1)皇权不断加强,相权日益削弱。

(2)重视监察,效能十分有限。

(3)重视选官制度的建设,科举制成为隋唐以后重要的选官制度

(4)中央对地方的集权不断加强,行省制度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四、1.A

2.B

3.B.4.D

5.C

6.A

7.C

8.B

9.(1)察举制。世官制。

(2)九品中正制。魏晋南北朝。

(3)科举制。隋(或隋唐)。以严格的考试作为选官方式,从追求公平公正的角度来看,有一定的合理性、进步性。

第五篇:2018-2019学年人民版必修1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单元测试

(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中华文明的起源是个动态的历史过程,充满着兴衰起伏、不断流徙与融合的情景。上演这些情景的主要舞台是()

A.①

C.③

B.② D.④

解析:选D。本题考查中华文明的起源。中华文明主要起源于黄河流域(黄河中下游)和长江流域。故应选D。

2.《左传》记载:“昔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由此可以判断出

()①周武王是周朝的第一位君主 ②周朝已经开始实行分封制 ③分封制的实行有利于稳固政治统治 ④分封的对象主要是姬姓子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选B。本题考查西周的分封制。通过材料可知①②④正确,分封制主要通过分封同姓亲族巩固统治,随着年代久远,血缘关系疏远,诸侯国出现尾大不掉的局面,反而不利于政治稳定,故排除③。

3.有学者认为:“西周的封建社会,从纵剖面看,是一个宝塔式结构,王室之下,有几级的封建,从横切面来看,统治阶级中,也存在着以亲族血缘为基础的宗族组织。”这说明西周社会在政治上()A.具有家国同构、家国一体的特点 B.建立了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中央集权 C.宗族组织与政治系统截然分开 D.“天下为家”开始取代“天下为公” 解析:选A。宗法制下,大宗和小宗不仅是家族等级关系,也是政治隶属关系,宗法制把“家”和“国”紧密结合在一起。从材料中“统治阶级中,也存在着以亲族血缘为基础的宗族组织”,可以看出西周社会具有家国同构、家国一体的特点。

4.西周时期,对统治阶级日常的政治、社会活动,例如祭神、结婚、丧葬等,均制定规则和仪式,并配有特定的音乐。不同等级的贵族要行不同的礼仪。其主要目的在于()A.扩展周的统治范围

B.加强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

C.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D.维护分封制和宗法制

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提取材料信息和对有效信息的理解能力。“……规则和仪式……音乐”说的是礼乐制度,“不同等级的贵族要行不同的礼仪”表明礼乐制度要维护分封制、宗法制所形成的等级,A、B两项说的是分封制的目的;C项说的是宗法制的目的,不符合礼乐制度目的,故选D项。

5.韩非说:“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下列首先实践上述政治思想的是()A.封邦建国

B.置“三公”“九卿” C.确立皇帝制度

D.全国郡县化 解析:选C。韩非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糅合“法”、“术”、“势”,主张加强中央集权,而封邦建国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因此可以排除A项。注意题干“首先”二字,在B、C、D三项中首先创建的是皇帝制度。

6.中国古代用封建官制代替世袭制,适应了君主专制的需要,主要是因为()A.拓宽了官吏选拔途径

B.扩大了统治基础 C.君主控制了用人权

D.实现了选贤任能

解析:选C。本题考查古代政治制度。用封建官制代替世袭制,即秦废分封,行郡县,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A、B、D三项是科举制的意义,与题意不符。7.西周的分封制与西汉初年的郡国并行制的相同点是()A.都是中央集权制

B.都是封建君主专制的产物

C.都是为巩固自身的统治而实行的 D.都随社会经济基础的变化而瓦解

解析:选C。分封制不是中央集权制,也不是封建君主专制的产物,A、B错误;D项符合分封制,但不符合西汉的郡国并行制。故选C项。8.宋朝形成了“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的局面。这反映出()A.宰相职权范围扩大

B.专制皇权达到顶峰 C.君权对相权的制约

D.中央对地方控制加强 解析:选C。宋朝实行的是二府三司制。“二府”指中书门下和枢密院,中书门下掌管行政权,枢密院掌管军事,而三司掌管财权。通过这项制度,将相权一分为三,削弱相权,加强皇权。宰相的权力缩小,一分为三,A项错误;B项是指清朝雍正帝时设置军机处;材料不涉及地方,排除D项。

9.通过对一个地区的建置沿革的研究,可以了解其历史发展演变历程。如福建建置的沿革顺序是:“福建节度使—福建宣慰使司—福建布政使司”,其对应的朝代分别是()A.秦朝—唐朝—明朝

B.唐朝—元朝—明朝 C.唐朝—元朝—清朝

D.宋朝—明朝—清朝 解析:选B。题干的“节度使”、“宣慰使”、“布政使”分别对应着唐、元、明。故选B。10.钱穆在《国史新论》中写道:“自经此项制度推行日久,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此项制度”指的是()A.三公九卿制

B.察举制 C.三省六部制

D.科举制 解析:选D。由“平民社会,穷苦子弟……也可跃登上第”可知为选官制度,排除A、C。由“十年寒窗”可知为考试选官,故选D项。

11.明成祖时期若有大臣上奏言事,一般情况下,他的奏本上达皇帝的途径是()A.通政使司→丞相→皇帝 B.通政使司→军机处→皇帝 C.通政使司→内阁→皇帝 D.通政使司→中书省→皇帝

解析:选C。丞相制度和中书省在明太祖时已经废除,而军机处是清朝雍正帝设置的,故A、B、D错误。结合所学可知明成祖设立内阁作为侍从、顾问机构,故选C。

12.出将入相是古代士人的一种仕途追求,但相当不好当,而且充满着危险。下列属于皇帝削弱相权的措施有()①西汉设置刺史制度 ②唐代实行三省六部制度 ③宋代设置中书门下 ④明代设置内阁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②③ 解析:选D。设置刺史制度是为了监察地方政治,并非削弱相权的措施,排除①。明代设置内阁时已经废除了丞相制度,排除④。

二、非选择题(每题20分,共40分)13.历史上围绕分封制与郡县制的优劣,看法不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别子(嫡长子)为祖,继别为宗,继祢者为小宗。有百世不迁之宗,有五世则迁之宗。百世不迁者,别子之后也。宗其继别子之所自出者,百世不迁者也。

——《礼记·大传》

材料2: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3:天下之道……使贤者居上,不肖者居下,而后可以理安。今夫封建者,继世而理;继世而理者,上果贤乎,下果不肖乎?……圣贤生于其时,亦无以立于天下,封建者为之也。

——柳宗元《封建论》

材料4:秦人任智力以自雄,收万方以自私,敢于变百圣之大法,自速其年世,以遗生民气运世世无穷之大祸,祖龙(秦始皇)之罪上通于天矣!

——(清)颜元《习斋四存编》

(1)依据材料1,指出材料中所述制度对维护周天子权威有何积极作用。(6分)(2)依据材料2、3,分别概括李斯和柳宗元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从秦到唐哪些重要的政治制度体现了他们的观点。(6分)(3)依据材料4,分析清人颜元反对郡县制的理由。(4分)(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上述材料中对分封制与郡县制的看法产生较大差异的原因。(4分)解析:本题考查对分封制和郡县制的认识。第(1)问需要理解材料意思,从中分析出“百世不迁”有利于巩固统治,维护周天子的权威。第(2)问结合材料2分析李斯的观点是周封子弟,最后疏远,导致相互攻击;结合材料3分析柳宗元的观点是分封制下统治者素质不高。结合所学分析,秦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唐为了提高官员素质,推行科举制。第(3)问依据材料4,从中提取有效信息“收万方以自私”,指出是加强君主专制的一种手段。第(4)问应从时代背景和个人看问题的角度等方面来分析其原因。

答案:(1)建立在血缘关系基础之上的政治联系具有向心力,有利于加强周天子的权威,有利于西周王朝的长治久安。

(2)李斯认为随着血缘关系的疏远,导致分封制度无法有效运行。柳宗元认为在世袭分封制度下统治者的素质得不到保障。郡县制、科举制。(3)颜元认为郡县制是君主加强专制的手段。(4)时代背景、看问题角度、个人学识修养的差异等。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皇权与相权

自秦朝以后,皇帝为了集中权力,不断削弱相权。唐朝曾以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行使宰相职权;清朝又以满汉大学士等出任军机大臣,主持全国军政要务。(1)下图反映了汉、唐、明、清四朝权力中枢的演变过程,按示例完成空格。(3分)

(2)从上述材料中归纳出皇帝集权的两种方式及其作用。(6分)材料2:中央与地方

自周代以后,我国开始确立了一套地方行政制度。秦代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由皇帝直接任命郡守和县令;汉代借鉴秦朝灭亡的教训,在继承秦代地方制度的同时也部分恢复了周朝旧制。到了元代,为了加强对辽阔疆域的控制,开始设立行中书省,标志着中国地方行政制度进入了一个新时代。

(3)按示例完成周、秦、汉初、元四朝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过程空格填写。(3分)

(4)从上述材料中归纳出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发展趋势。(8分)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第(1)问,结合所学四朝中央政府的权力运作体系回答即可。第(2)问,结合教材归纳概括出两种方式,并分析其作用。第(3)问,考查基础知识,西周地方行政制度为分封制,秦朝为郡县制,而元朝为行省制度。第(4)问,考查概括归纳能力,从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不难看出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

答案:(1)内朝或中朝;三省六部制或三省制;内阁制度或内阁。

(2)一种是任用身边的亲信近臣,以成决策核心;另一种是令多人共行“宰相”之职,以相互牵制。

(3)分封制或封邦建国制;郡县制;行省制。

(4)总体上呈现中央集权的趋势,中央政府对地方的控制不断加强。郡县制与分封制在历史上交替出现,说明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下载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3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练习人民版必修1课件(模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3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练习人民版必修1课件(模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