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山东工业结构调整问题的研究和思考
对山东工业结构调整问题的研究和思考
近几年来,山东经济社会得到迅速发展,目前经济总量稳居全国前三位,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经济大省,但还不是一个经济强省。为此,山东省委、省政府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出发,作出了建设经济文化强省、促进工业由大到强的重大战略决策,这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调整产业结构的现实需要,更是有效化解资源约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山东工业更是占据全省GDP的半壁江山,工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就成为整个产业结构调整的重中之重。目前山东已经进入工业化中后期阶段,研究如何推进工业结构调整,实现工业由大到强,进而促进全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课题研究,旨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通过研究山东工业结构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其内在原因,进而提出推进工业结构调整、实现工业由大到强的具体对策,希望能为省委、政府科学决策,在“十二五”开局之年抢占有利位臵提供参考。
一、山东工业结构基本现状
进入“十一五”以来,山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各项宏观调控政策,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优先发展高新技术、信息产业等先进制造业,严格控制“双高”行业过快增长,工业结构比“十五”时期有了进一 步优化。
(一)工业重化趋势进一步明显
由于重工业具有附加值较多、技术含量较高、产业链较长和产业带动力强等特点,因此“重工业化”常常伴随较高的工业增长速度和经济增长速度。近年来,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山东重工业发展明显快于轻工业,工业结构逐步趋于重工业化。2010年,山东规模以上轻重工业比例为32.9:67.1,重工业比重比2005年提高1.7个百分点,已经接近目前世界发达国家的轻重工业结构30:70的比例。与其他沿海主要经济大省相比,2010年山东规模以上重工业比重虽比江苏低4.5个百分点,但比广东高7.0个百分点,比浙江高9.8个百分点。
(二)所有制结构多元化格局进一步形成
“十一五”时期,山东不断完善所有制结构,国有控股企业逐渐从一般性的竞争行业中退出,既盘活了企业资产,又增强了企业发展后劲,公有工业在全省工业经济中的比重下降,非公有工业经济规模不断扩大,呈现出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多元经济结构。2010年,山东非公有工业企业单位数为41210家,比2005年增加17118家;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由2005年的87.5%提高到93.6%;非公有工业总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由2005年的56.7%提高到72.3%;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9522.3亿元,比2005年提高1.5倍;实现利润4286.5亿元,比2005年提高2.5倍;实现利税 6393.9亿元,比2005年提高2.3倍,非公有经济已经成为山东工业经济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三)重点区域带动战略效果进一步显现
“十一五”以来,我省确立了以省会城市群、半岛城市群和鲁南经济带三大城市群为重点的发展战略,全省东中西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城市集群效应初步显现。2010年,省会城市群、半岛城市群和鲁南经济带三大城市群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2005年分别增长1.3倍、1.2倍和1.5倍;分别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0656.2亿元、55352.2亿元和17177.4亿元,比2005年分别增长2.1倍、1.7倍和2.7倍;分别实现利润1959.5亿元、3860.6亿元和1194.8亿元,比2005年分别增长2.3倍、1.5倍和2.8倍。三大城市群的高速发展,是山东实施重点区域带动战略的成果,为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打下坚实基础。
(四)工业行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十一五”以来,山东工业内部的行业结构调整逐步优化升级,先进制造业所占比重不断提高,有力地推动了山东经济整体生产效率的提升。2010年末,山东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达到45180家,比2005年增加18938家,占规模以上企业的96.1%;制造业增加值比2005年增长1.4倍,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由2005年的83.2%提高到87.1%。装备制造业作为山东制造业的重要支柱,五年来规模由小到大,总 3 量由少到多,实力逐步增强,其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由2005年的22.8%提高到26.5%。从重点行业看,煤炭、石油开采、纺织等传统行业增加值比重分别下降1.6、4.0和1.2个百分点,而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等重化和先进制造业增加值比重分别上升0.5、1.8和1.0个百分点,工业行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五)工业企业结构大型化趋势更加明显
改革开放以来,山东高度重视大型企业发展,积极培育有发展潜力的大中型企业,做大、做强、做好基础行业,不断增强工业经济发展的稳定性。2010年末,山东大中型工业企业达到3925家,比2005年末增加824家,占规模以上工业的8.9%;但其增加值、主营业务收入和从业人员分别占规模以上工业的52.0%、58.4%和54.6%,远远高于大中型企业单位数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大中型企业已经成为支撑山东工业经济乃至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骨干力量,也是促进山东工业由大到强的坚实基础。
(六)工业技术结构进一步迈向高新化
我省高新技术发展与全国一样,起步较晚,但发展迅猛。近年来,电子信息、生物工程、医药制造、新能源和新材料等高技术工业从无到有,蓬勃发展,成为带动我省工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我省电子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光机电一体化技术已经初步形成。2010年,全省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老口径)产值31602.1亿元,比2005年增长3.6倍;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由2005年的24.1%提高到35.2%,提高11.1个百分点。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带动了新产品快速增长。2010年,规模以上工业新产品产值达6072.1亿元,比2005年增长1.5倍。
二、山东工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山东工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取得较大进展,但与科学发展对工业结构提出的要求相比,当前工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还比较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从产业结构看,工业结构层次还比较低 工业结构升级,一般要经历轻工业化—重化工业化—高加工度化—高技术化等几个阶段。从资源利用的角度看,随着工业化推进,工业结构由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中心,逐步向资本密集型产业为重心,再向技术知识密集型为重心的方向发展。目前,山东主要支柱行业大多属于劳动资源密集型,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均比较低,具有“高能耗、高污染、低产出”等特点,山东工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任务还比较重。2010年,十大高耗能行业是山东名副其实的支柱行业,其总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高达44.0%,远高于广东(27.6%)、江苏(36.8%)、浙江(39.0%)等省。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为1.40吨标准煤,也远高于广东(0.75吨标准煤)、江苏(1.11吨标准煤)、浙江(1.05吨标准煤)等省。
(二)从区域结构看,区域产业结构趋同的现象比较突 出
区域产业同构必然是以牺牲资源配臵效率为代价。相似系数是国际上通用的评价区域间产业结构雷同程度的重要指标。相似系数通常介于0 和1 之间,相似系数等于1 ,说明两个区域的产业结构完全相同;相似系数等于0,说明两个区域的产业结构完全不同。以2010年山东规模以上工业39个行业构成结构作为标准结构,分别用17个市的工业结构与之比较,青岛、烟台、潍坊、临沂、德州和菏泽6个市的工业结构相似系数超过0.8,地区之间互补性较差。尤其是潍坊和德州2个市相似系数均超过0.9,工业结构基本上属于完全同构。仅有莱芜市受地域狭小及以钢铁行业为支柱行业等因素影响低于0.5,相似系数为0.28。
(三)从企业组织结构看,大中型企业不够强,小型企业不够活
一直以来,山东企业过度追求“大而全”甚至“小而全”的发展模式,大中型企业专业化水平不高,小型企业分工不细致,没有形成合理的分工协作关系,导致市场有限的资金和技术等资源投入分散,在生产、市场、研究与开发等方面难以发挥出规模经济的优势。因此,山东大中型企业发展不够强,小型企业由于经营方式不够灵活导致盈利能力不高,总体上看呈现单体规模不够大,抗风险能力不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就较弱等特点。2010年山东规模以上大中型工业企业资产总额和企业个数分别居全国第三位和第四位,但户均资 产总额仅位居全国第21位;小型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和企业个数分别居全国第一位和第四位,但户均利润总额仅位居全国第八位。
(四)从产品结构看,初级产品多,产业链条短,高附加值、高新技术产品不多
目前,山东占主导地位的工业产品多是一些劳动资源密集型产品,产品的附加值较低,主要依赖廉价劳动力的低成本优势参与市场竞争,即使微型电子计算机和汽车等一些高新技术产品也处于组装加工的产业链低端。比如,2010年山东原煤产量居全国第一位、农用化肥和水泥产量居全国第二位,但这些产品均属于初级产品,附加值较低。比如,山东纱的产量超过全国的五分之
一、布的产量超过全国的六分之一,分别位居全国第一位和第二位,但产业链条短,真正在国内外叫得响的高端服装产品寥寥无几。又比如,山东钢材产量位居全国第三位,但全省汽车、家电、船舶等需要的高端钢铁产品基本需要进口。再比如,山东汽车和微型电子计算机产量分别位居全国第一位和第六位,但汽车有55%以上属于一汽集团、北汽集团和上汽集团等全国大型汽车企业集团在山东的分厂生产,而计算机有97%以上是为外国品牌贴牌生产。
(五)从技术结构看,自主创新水平还比较低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自主创新能力对于工业结构调整至关重要。国际上通常将R&D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 比重,作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2010年山东规模以上大中型工业企业R&D经费支出526.9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的89.4%,位居全国第三位,但R&D经费投入强度(与全部工业增加值之比)为2.8%,仅居全国第六位。另外,发明专利也是国际通用的反映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的核心指标。2010年山东规模以上大中型工业企业拥有有效发明专利数6297件,仅位居全国第六位,不及广东的五分之一,即使与江苏(11271件)、湖南(7739件)、上海(7080件)相比也还有较大差距。
三、山东工业结构问题的原因分析
山东工业结构存在总体层次偏低、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具体分析其原因也是多方面的,既有主观上的,也有客观上的。
(一)工业结构调整进程推进迟滞
从山东工业化进程来看,工业结构的重工业化在改革开放前已经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到90年代初期,全省以原材料工业为重心的重化工业化阶段已基本完成。但是,90年代初期以后山东消费品工业迅速扩张,重加工业尤其是装备工业没有得到应有的较快发展,迟滞了山东工业结构的高加工化进程。从统计数据来看,1988年装备制造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在工业中的比重为21.0%,到1995年为21.5%,7年仅上升0.5个百分点,2010年这一比重才逐步提高到28.6%。由于长期重规模、轻质量和结构,工业内部结构没有得到同 步改善,装备制造工业比重相对于工业经济总量的快速增长、工业比重的快速提高,仍然偏低,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山东工业结构调整的效果和进度。
(二)区域内工业产业布局缺乏统筹协调
有研究表明,中国能够在市场机制不健全的条件下实现经济的高速发展,其主要原因在于各地之间的相互竞争。就山东而言,也存在类似问题。基于就近资源和市场等方面的考虑,地区之间相互竞争有其合理性,然而,在各地着力将资源集中投入那些能够快速拉动 GDP 增长的部分行业,这种类似行业结构的发展,必然在资金、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方面形成激烈的竞争,而大量的重复建设必然带来资源的低效率配臵,以及产能不能充分发挥和利用。这不仅使各地产业结构无法形成独特优势,削弱了地区经济的互补性,而且地区之间无法形成专业化分工,进而引起地区市场分割,割裂了地区的协同发展,增加了各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困难。
(三)工业企业经营管理者整体素质相对较低 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企业家的综合素质直接决定了企业的发展方向和未来。就山东而言,企业家主要来自四个渠道:一是农民,二是集体或国有企业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或营销人员,三是机关事业单位的下海人员,四是大中专毕业生,并且绝大部分来自于前两个渠道,学历层次普遍较低。虽然这不是判断企业家综合素质的唯一标准,但也直接或间 接影响了企业家的视野及接受新知识、新观念的能力。由于工业结构调整中企业是主体,企业家更是企业自身结构调整的关键。企业家素质偏低,就会使得企业家主动接触新领域的机会减少,从而引起企业拓展新领域,优化自身的组织、技术、产品结构的空间也会大大缩小。
(四)工业发展过度依赖资源消耗
廉价的土地、人力等资源,曾经是山东各地招商引资的重要砝码,多年来对于吸引重大项目、壮大全省经济实力发挥了重要作用,也起到了明显效果。但与此同时,由于存在土地、人力等稀缺资源过度消费倾向,很多地区不重视项目的选择,很多项目缺乏科技含量,没有竞争优势,凭着廉价的土地和人力资源只要能赚钱就行。由此至少产生五种不良后果。一是产业雷同现象较为普遍;二是低端行业竞争加剧;三是由此形成一种低端行业—低土地和人力等支出—低经济效益—难以进行技术创新—只能承接低端行业的非良性循环;四是企业职工工资难以提高,社会消费动力不足;五是降低产业结构自主调整的倒逼效应。
四、推进山东工业结构调整的目标及对策建议 “十二五”时期,山东工业结构调整的总体目标是:从探索有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出发,立足于山东的基本省情和工业结构的现状,通过调整优化工业结构,实现向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的工业结构,有利于充分发挥劳动力比较优势的工业结构,高附加值化、高加工度化、高技术化的工 业结构,有利于国际分工地位不断提高的工业结构的转型和优化升级。
(一)实施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提升工业结构层次 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就是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工业企业中的广泛应用,不断提高企业信息化水平,从企业、行业、区域三个层面全方位实现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一要以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高工业生产全流程的信息化水平,通过提高信息化水平实现低成本、高质量和高效率,从而提高传统产业的竞争力。二要着力推动依托于电子信息技术的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催生了新兴生产性服务业,延伸了工业品的产业链条,使工业生产从以制造业为主向前向和后向的生产性服务业延伸,能够以产业深化的方式推动工业结构升级。三要进一步推动信息产业新的增长点的形成。“物联网”、数字家庭、网络社区作为信息产业新的增长点,来源于电子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创新,既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代表,也是工业化和信息化的深度融合,能够有力地带动工业结构升级。
(二)实施重点区域带动战略,进一步优化工业区域布局
按照区域优势互补的要求,实施重点区域带动战略,优化山东工业区域布局,促进区域经济持续协调发展。一是大力培植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自觉把实施区域重点带动战略与培植产业发展优势有机结合起来,大力培育新能源、新材 料、新信息、新医药和海洋开发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附加值高、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高端产业聚集区。二是发挥地区比较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和资源产业,避免区域产业同质化。半岛蓝色经济区要重点发展海洋生物医药、海洋装备制造、海洋化工、海水综合利用等海洋产业,打造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要抓住高效利用资源、改善生态环境这条主线,优先发展高效生态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环境友好型产业基地。三是科学合理地发展产业集群。充分发挥产业集群专业化协作性与根植性的特点和作用,把建设产业集群和发展县域经济、民营经济紧密结合起来,通过产业聚集,带动产业发展。
(三)实施规模经济战略,形成梯次发展的企业组织结构
按照强优汰劣、抓大扶小的原则,以市场为导向,加强对企业的分类指导,形成梯次发展的企业组织结构。一是培育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企业。充分发挥大企业在产业引领、辐射和集聚等方面的作用,鼓励和支持大企业、大集团开展兼并联合重组,促进优质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推动企业由大变强。二是加快发展一批成长性企业。积极扶持现有主营业务收入过亿元的大中型企业,鼓励其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加快产品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推进企业精细化管理,逐步提高现代管理水平,形成产业相互配套、竞相发展的板块经济格局。三是扶持和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 展。大力发展科技型、就业型、资源综合利用型、农副产品深加工型、出口创汇型、社会服务型等中小企业,通过重点扶持和有序竞争,继续推进其生产结构由“小而全”向“小而专”、“小而特”及分工协作方向转变,形成一批具有较强竞争能力的中小企业。
(四)实施自主创新战略,逐步提升工业技术结构 大力推进战略性高新技术产业化,集中力量扶持新兴产业,加大对传统产业中制约优势发挥,推动企业加快技术进步。一是加快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以开展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为契机,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组成一批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联盟,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二是加大技术改造投入力度。要重点抓好产业链长、带动性强的龙头型技改项目和节能降耗、环保治理改造项目等重点项目,积极鼓励企业开发应用新技术,不断提高自主开发和制造能力,逐步推进产业从低端向高端延伸。三是积极培育一批名牌产品。要深入开展名牌产品、知名商标和优质产品生产基地创建活动,加快企业品牌向集群品牌和区域品牌转变,扶持、保护和发展一批名牌产品。充分发挥省长质量奖作用,引导企业不断增强品牌意识和质量意识,在“创”和“改”上狠下功夫。
(五)实施循环经济战略,优化调整工业行业结构 以建设循环经济为目标,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高技术产业以及节能环保低碳产业,进一步优化工业行业结构,带 动工业持续稳定增长。一是加快装备制造业升级和进口替代。要重点抓好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化,加快装备制造业产业升级,逐步加大技术改造中的信息技术应用,不断加快新产品开发和产业化,努力实现进口产品替代。二是进一步加快淘汰落后产能。牢固树立循环经济发展理念,认真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标准,突出降低能源、原材料消耗,限期淘汰落后技术和产能,为先进生产力发展腾出市场空间。三是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低碳产业。要积极推行绿色生产和清洁生产,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鼓励节能减排技术、低碳技术的研发,加快节能环保和装备的推广应用,引导和支持社会树立绿色发展和低碳发展的理念。
(六)实施人才强省战略,构筑高层次管理与科技人才高地
继续推进人才强省战略,支持和鼓励企业加大人才开发投入力度,建立多层次的人才开发体系。一是坚持人才是第一竞争力的理念。要设立吸引人才的各类“特区”,积极扶持各类人才到企业、园区投资创业。尤其是充分利用好海内外人才资源,为山东的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供知识、技术和信息。二是加快企业经营者职业化进程。要大力营造有利于企业家成长的良好氛围,不断提高企业经营者素质,逐步规范企业经营者人才市场,建立健全企业经营管理者人才库,有效促进企业经营者合理流动。三是大力构筑人才新高地。要大力引进和培养各类人才,着力提高技术人员 素质,培养高层次技术带头人。在山东紧缺的高新技术产业、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引进各类优秀人才和带资金、带项目、带技术的特殊人才。
工业结构调整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既要引起政府的重视,也需要企业和社会各界的理解、支持和配合,同时也要有资金的落实、技术的支持等。工业结构调整是否成功,很大程度取决于能否解决好结构调整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障碍。目前,资金问题是结构调整中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提高技术装备、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等,都涉及资金的投入。资金问题不解决,必然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此外,体制障碍对结构调整影响也很大,企业破产、兼并、重组、技术革新等总是困难重重,工业结构调整举步维艰。因此,要做好结构调整的规划,制订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引导和鼓励企业进行结构调整,协助企业解决结构调整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发挥企业在结构调整中的主体作用,才能确保工业结构调整的顺利进行。
注:
1、文中规模以上工业仍按2010年老口径界定,即指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企业。
第二篇:贵州工业结构调整的思考[推荐]
贵州工业结构调整的思考
调研组
贵州日报20030401第7版
贵州的工业发展至今,成就斐然。2001年的工业增加值占全省GDP的比重达30.8%,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撑,而工业结构调整已经成为带动我省工业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九五”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我省工业紧紧抓住结构调整这一主线,坚持以优势资源为依托,在发展特色经济中调整结构,并已取得一定成效。一是能源、原材料工业建设明显加强,结构进一步优化;二是特色食品、生物制药和高新技术产业快速成长,逐渐成为我省工业经济新的亮点;三是传统工业调整取得积极进展,支撑作用仍十分明显;四是企业组织结构进一步优化;五是技术改造进一步增强;六是市场经济多元化主体逐步形成。总的说来,呈现的特点是:结构变动的强度不断增加,结构专业化程度明显提高,结构趋同现象逐步缓解。结构转换能力有所提高,主要工业行业构成格局发生变化。电力、黑色冶金、有色冶金、饮料、非金属矿物制品、医药等行业的比重上升,烟草、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橡胶制品等行业的比重下降。
应该看到,我省工业结构虽然经过一段时间调整,正逐渐趋于优化,但是问题仍然突出。国有经济比重过大、战线过长,这是多年积累下来深层次问题。我省国有经济占全部工业的比重比全国的平均水平高出一倍,而体制灵活的非公有制经济在我省发展还不十分活跃,实力也比较弱。国有企业涉足的领域非常广,几乎涵盖所有行业大类。国有企业由于体制、历史造成的大而全、小而全,企业办社会等方面的原因使企业经济效益状况不佳,亏损面偏高。一些企业长期亏损,已严重资不抵债,一些企业已失去生存能力。在制度改革、内部经营机制转换上,国企改革进展也不是十分理想。一些改制或组建的公司并没有真正实现规范化的公司运作,法人治理结构并没有真正建立。相当一部分企业的分配机制、管理机制、决策机制等都没有真正有效建立和按市场化的方式运作,许多国有企业依旧沿用计划经济下的行政管理方式;产业链短,原始产品多,深加工产品少。如煤炭产品主要是原煤、炼焦用洗精煤和动力煤等,原煤洗选加工只占18%左右,洁净煤配煤、水煤浆、煤炭气化、煤炭液化、煤层气开采等高新技术、高附加值产业尚待起步。我省是全国重要的铝业生产基地,但却基本没有深加工能力。大多数产业仍停留在生产初级产品阶段,一方面大量输出原材料,另一方面又大量引进设备和精深加工产品,造成价值的双重流失,不仅严重影响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而且使多数地区难于摆脱贫困局面;行业内部及行业之间关联度小,产品配套程度低。面对“西电东送”的历史机遇,我省普通机械、专用设备制造、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等相关行业能生产配套产品的极少,错过了一次良好的发展机遇;过分依赖重工业的发展,造成自我积累缓慢,影响结构调整的投入。长期以来,由于三线建设的基础和偏重贵州的矿产资源优势,我省工业投资呈明显的重工化倾向,对于尚处于半工业化的省份来说,明显的重工化恰恰有悖于工业化发展顺序。历年的统计资料表明,重工业相对轻工业而言是投资大、周期长、见效慢、效益低、对环境破坏大的行业,大量资金投入所带来的是工业的低效益。以2001年为例,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百元固定资产原值实现的利税
9.29元,其中轻工业32.24元,重工业5.03元,重工业实现的利税仅是轻工业的15.6%,如果规模以上工业固定资产原值的轻重工业结构比不是现有的15.66:84.33,而是50:50,则工业提供的利税总额将在现有94.3亿元的基础上多出69.33亿元,增长73.5%。再从工业所提供的就业机会看,我省重工业提供一个就业机会,需要投入9.68万元资金,而轻工业提供一个就业机会,仅需要投入4.65万元资金,如果将现有规模以上工业固定资产原值的轻重工业结构比调整到50:50,那工业将会多提供24万个就业机会。同样,投资如过分偏向重工业,投资回报率过低,不仅影响产业本身的自我积累和发展,而且减少了劳动者的就业机会,影响了农村劳动力向工业的转移,影响了贵州的工业化进程和地区脱贫致
富的进程,并且会加速对环境资源的破坏。另外,技术创新能力不强,技术进步对结构调整的作用低,产业结构升级缓慢;结构调整缺乏整体统一的布局,投资环境亟待改善;人才严重不足;工业污染源没有得到根本治理等等,也是比较突出的问题。
在现阶段,我省工业结构调整面临许多新的历史机遇。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我国加入wTO,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高速发展期等,都对我省工业结构调整带来了诸多有利条件。贵州工业结构调整的指导思想应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和省第九次党代会精神,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遵循产业发展规律,充分发挥贵州的比较优势,利用优势资源,发展优势产品,培育优势产业,壮大优势企业,为贵州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和跨越式发展打好基础。遵循的基本原则,应是比较优势原则、市场导向原则、企业主体原则、科技进步原则、充分就业原则、开放性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区域协调发展原则。基本思路应是:在产业结构上,优化传统产业,培育新兴产业,开发高新技术产业;在产品结构上,开拓市场、培育名牌产品,开发终端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科技创新,发展高新技术产品,发掘资源、生产特色产品;在企业组织结构上,产权多元化.实现国有经济与非国有经济重组联合,优胜劣汰、提高国有经济整体素质,组建企业集团、提高市场竞争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增强工业经济活力,发展中小企业、推进企业分工协作;在区域结构上,以黔中产业带为基础,以贵阳为中心,建设好贵阳一遵义、贵阳一安顺一六盘水、贵阳一凯里、都匀等三大工业经济走廊。为了贯彻这一思路,要采取“抓好两头,带动中间”的战略。“抓好两头”即一是重点提升基础原材料和能源工业,使磷化工业、有色金属、煤炭工业、电力工业成为贵州工业发展的强大支撑产业,同时进一步巩固和提高“两烟一酒”支柱产业;二是有选择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使电子信息、生物制药成为我省新兴的支柱产业。在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的基础上,借助基础原材料工业、能源工业的优势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促进全省工业结构升级。“带动中间”就是带动机械制造业和特色食品加工业的振兴和发展。用先进适用技术和高新技术改造和发展地方民族工业,初步建立以基础工业、原材料工业、能源工业为主导、高新技术为依托、特色产业为骨干、地方民族工业为配套的工业新体系。目标应是:到2010年,争取六大支柱工业(磷、有色、煤炭、电力、电子、生物制药)总产值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70%以上;标志性产品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市场占有率磷化工产品比现在提高20至30个百分点,有色、煤炭、电力、电子元器件、生物制药等提高10至20个百分点以上;科技进步对工业经济的贡献率达到45%以上,新产品产值率达到30%以上;组建5至6个大型企业集团,有2至3家企业集团跻身全国乃至世界500强,形成以大企业为骨干、多种所有制中小企业为基础的企业群体。为此,要努力提高工业经济的人均劳动生产率,并始终把它作为贵州工业今后发展的重要指标来抓;降低企业资产负债率,并保持在60%以下;使国有及国有控股的大中型工业企业亏损面明显下降,并保持在30%以下;提高工业产销率,并保持在95%以上;提高资本市场中工业资产比重,采取企业上市、增资配股、增发新股、国家股减持等手段,提高工业优势资产在上市公司的集中度;提高人力资源的投入水平,同时保持劳动力总量的基本动态平衡。
美国经济学家、世界银行前副行长钱纳里等通过二战后数十个国家发展经验的实证研究,引申出“发展就是经济结构的成功转变”的重要论断。国际经验表明,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演进,是伴随着产业间优势地位的更迭,或者说是通过高增长主导产业的更替来实现的。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增长的实践也证明,结构调整是经济快速增长的基本动力之一。我省近几年来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也与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和高增长主导产业的转换密切相关。高增长主导产业的选择须考虑多方面因素。从需求方面看,主导产业的发展应与消费结构演进的方向相一致,因而具有足以拉动其迅速增长的市场需求。从供给方面看,主导产业应具备较大的产业规模,技术进步速度快,与上下游产业关联程度高,能有力地带动其他产
业和国民经济的增长,带动整体技术水平的提高。正确选择今后若干年内既能带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又与居民消费结构升级要求相适应的主导产业,是关系我省经济长远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我们认为,未来10年,我省应把以下高增长主导产业作为重点来发展。
这就是:煤炭工业、以铝及铝加工为重点的有色金属工业、冶金行业、建材行业、磷化工为重点的化学工业、“两烟”工业、酿酒行业、电力行业、生物制药行业、机械工业、电子信息产业、特色食品工业。
结构调整的主要措施应是:发展精深加工,着力提高产品附加值;加强关联度,延长工业产业链;抓住机遇,打造“贵州制造”品牌;实施大企业战略,打造贵州工业经济的领头羊;全面搞活中小企业;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切实加强环境保护。
为了使结构调整措施落实到位,必须有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和优惠的政策支持。这就是:加快国有企业改革步伐;建立国有资产管理新体制;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审批改革;建立新型投融资体制,实施增量结构调整;大力推进资产重组,实施存量结构调整;制定和落实优惠政策;吸引和留住各种类型人才;积极争取国家鼓励西部大开发的优惠政策到位,如争取与广西等省区一样,享受对铝和铝加工实行所得税从33%降到15%的优惠政策,结合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和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水平,争取降低行业进入的资质标准,用国家社保基金解决军工企业破产单位的社会保险、失业保险、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问题等。
第三篇:对农业结构调整的思考
对农业结构调整的思考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我国农业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主要农产品供求关系由过去的长期短缺变为总量大体平衡、丰年有余。同时,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趋势的加剧,农业发展的目标、条件与环境也发生了根本变化,农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已从过去的资源约束为主转向以需求和资源双重约束为主;农产品供求的主要矛盾开始从供给总量不足的数量问题转变为供求之间因品种和品质不适宜而形成的结构问题和“农民增产不增收”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是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和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在农业结构调整中应注意以下三方面的问题:
要注重有效配置农业资源
农业结构调整的实质是合理、有效地配置有限的土地、资本和劳动力等农业资源,使之发挥出更好的效果,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要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要进一步完善现行的合同定购制度,使合同定购数量与价格的确定能切实起到保护农民利益的作用;发挥价格杠杆对农民进行结构调整的激励和诱导作用,除了反映在农产品的收购价格方面外,还集中反映在农用生产资料的价格水平;在政策上引导和鼓励农民在流通环节进行合作,构造新型的流通合作组织,这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分散弱小的农户增强自我保护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实现自身经济利益的重要保证。
对土地资源进行进一步规划,一方面围绕区域比较优势,通过资源整合开辟区域农业经济发展的新思路,培育具有地域特色的农产品产业链条,在国内市场需求的基础上,特别是培育和发展外向型农业生产和加工,提高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另一方面,通过资源整合,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在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实验和创新农业生产的新的机制,新的组织形式,在农产品品质一致性、农产品生产技术服务、优秀农产品推广、农业生产要素结构调整等方面取得突破,实现优化农业资源配置,增强农业经济发展的后劲的目的。为适应农产品国际竞争要求,加快劳动力转移,扩大农业生产规模和应用农业机械技术作为农业发展的目标,加大农业固定成本的积累和农业投资力度,逐步加快农业资本积累的步伐,逐步改善农业生产方式,实现农业生产成本中固定成本的增长。
同时也要加强对农业资源环境的保护。加入WTO后,农产品出口的贸易壁垒的突出表现是技术壁垒,而农产品是对土地资源和自然环境依赖性较强,农业资源的减少和生态环境的恶化会使农业生产能力遭到破坏性的影响,因此保持或提高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必须加强对农业资源环境的保护。农业生产过程对农产品品质质量的影响非常大,所以农产品的生产必须进行标准化的管理,投入的化肥、农药标准与投放数量符合环境保护和产品质量的要求,生产过程符合农业生产的标准化要求。国家也需要统一制定农产品分级标准,实行优质优价政策,促进“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发展。要注重优化整合农产品
优化整合农产品,首先要加大农业科研投入,提高农产品品质质量和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农产品品质质量是市场准入的重要条件,是增大农产品生产者剩余与消费者剩余空间,促进农产品市场实现的重要保证。特别是农产品的层次化、专用化发展为农产品品种科研提出了新的要求。根据不同的市场开发引进不同品种,开辟新的国际农产品市场,通过产品差异占据市场,避开通过激烈的价格竞争争夺市场。中国农产品的单位面积产量与世界农业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巨大的差距,尽管为适应市场需求提高的要求,中国的农业发展战略已经从过去的追求数量为主的“增产”战略转向了以追求质量和效益为主的“增收”战略,中国农业生产确实达到了供求平衡,丰年有余,但这是以土地超负荷使用,土壤有机元素靠外来补充的情况下实现的,土壤板结退化,生态环境恶化,为了保护农业生产能力,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农业“休
耕”以实现耕地恢复肥力也将是农业资源整合的又一个新的内容。农业“休耕”必须有总量供给平衡的保证,因此,通过科学技术提高农产品单位面积产量仍是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课题。
可从三个层次全面优化整合农产品。(1)调整优化农业产业层次的结构,根据自然资源、市场情况和相关产业发展,调整种植业、畜牧养殖业、林业、水产养殖业的产业构成,扩大市场需求大的产业的生产规模,缩小市场需求萎缩的产业的生产,并使各产业间相互协调、联动发展。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农业资源、市场规模和相关产业相协调十分重要,如果一个地域有农产品进出口的条件,应该有限发展出口量大的产业,摆脱国内市场需求约束,发挥产品出口对地方经济的“引擎”作用,同时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地区产业升级,提高地区整体经济发展水平。(2)调整优化产品层次的结构,协调生产部门内部的资源配置。优化部门内部产品结构,使产品既符合地区资源优势,又与市场需求相一致。比如吉林省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发展玉米种植业,形成玉米产业等。产品结构的调整也要考虑资源、市场和相关产业的协调发展,避免单一因素造成市场风险。(3)调整优化产品品质层次的结构,即根据资源和市场需求及相关产业发展,调整某一中产品内部品质层次的资源配置,实现产品品质与市场需求的协调一致。随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农产品的消费需求由主要追求数量上的满足和保障逐渐转变为转向追求品质的满足,在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为中心的市场经济环境下,农产品的生产必然在结构上突出品质和质量,把提高品质作为农产品生产的结构灵魂。农业生产对品质质量的追求和农业主管部门对产品品质质量标准的规范,使农产品在品质质量上分为多个层次,象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农产品、有机农产品等。一方面,细分了农产品市场,为更好满足消费者需求创造了条件,另一方面,为农产品生产制定了相应的标准,培育了农产品的市场信誉,为农产品更广泛地参与国际竞争作好了准备。在以市场竞争为目的的经济生活中,特殊品质的农产品具有专门的应用途径,在产品品质多样化、优质化的同时进一步实现农产品的专用化增强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创造条件。
要注意利用支持政策体系提高农业竞争力
在加入世界贸易体系后,我国可以在有限度地开放农产品市场的前提下,对国内农业实施适度的保护政策。所谓有限度就是只开放部分农产品市场。这部分市场的开放,一是不能冲击国内农业的发展和农民就业,二是开放的目的主要是调剂国内农产品市场的余缺,支持农业生产结构的转换。所谓适度保护政策是指在不违背关贸总协定或世界贸易组织体系有关农产品贸易协定的条件下,根据中国国情和财政实力,对国内农产品市场给予必要的保护,并对农业生产进行扶持。
根据现阶段我国农业发展的格局,政府支持农业发展的措施要分别确立长期措施和短期措施。由于“绿箱”措施以政府提供一般性服务、农业安全和环境保护为主旨,免于削减义务,用好“绿箱”措施是政府长期战略。当前,中国在部分“绿箱”措施的实施领域还不具备载体,如缺少行业组织,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绿箱”措施的应用。另外,短期内国家财政收入的预算约束,也不足以支持“绿箱”措施的深度实施。从中国现阶段看,关键是增加农民的收入,进一步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推动农业生产的发展。由于“黄箱”措施以补贴和价格支持为主,对国内农业生产的支持作用更大,更直接,短期内农业政策,以“黄箱”措施为主导
第四篇:对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考
对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考
农村经济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使整个农村社会生产基本适应社会总需求的水平,是当前农村工作急需认真研究的课题。我镇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目标应该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积极增加粮食生产,保证食物供给的安全,实现农产品供求总量的基本水平;二是提高农产品优质品种和优质产品的比重;三是通过发展优质高效农业、促进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四是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比较合理的区域分工和布局;五是在各个产业部门之间能够合理配置与利用农村资源。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必须选举科学合理的路途主要有:
进行农村产业部门结构的调整,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思路是以解决二元结构矛盾为目标,根据市场需求、资源优势与产业政策,对农村三次产业结构进行调整,从目前的农村产业结构现状看,应该先调整农村工业结构,其次调整和发展农村服务业,在此基础上调整农业工业结构,通过对农村工业结构调整,从根本是解决农副产品的销售问题。
进行农村生产结构的调整。一是加快以农产品加工为主的乡镇企业的发展,是进一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的必然要求;二 1
是大力发展农村第三产业,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要加快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建立良性循环的产业系统;三是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品种品质结构,要调整我镇粮食及其他农业产品的区域种植结构;四是引进与培养企业所需的各类人才,加大科技投入。
进行农村服务业结构的调整。发展现代化农村服务必然要求对我们传统农村服务业进行改造。改造传统农村服务业的关键是要建设好为农服务的流通网络和流通设施。建设为农服务流通信息网络,重在抓三件事:一是要建立内部经济信息中心。在一定的行政区域内,建立一个信息中心,引导生产,沟通产销;二是要完善经济信息市场的服务体系,要不断加强民间信息网络建设,完善系统化服务功能。三是要创造条件建设“信息高速公路”达到快、准、新、特的效果。
进行农村小城镇建设发展。小城镇可以促进农村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和所有制结构调整,加快农村产业升级。乡镇企业相对集中是工业发展的内在规律,小城镇是农村工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和依托。通过发展小城镇,可以促使乡镇企业分散逐步集中,形成聚集效应。第三产业的发展是以一定规模人口和集聚为基础的,要改变农村第三产业比重过低的局面,就必须着力发展小城镇。
第五篇:对##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考
对##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考
对##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考
目前,##镇进行的农业结构调整,是全镇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全镇农业和农村经济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在新的经济发展阶段,##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就是要促进农业生产资源向知识和技术密集、高附加值、高效益、少污染的产业和产品转移,争取在短时期内使比较效益较高的畜牧业和经济作物的产值比重有较大幅度提高。从各种不同因素看,##镇这次产业结构调整是适应农业现代化要求而做出的必然选择,关系到今后全镇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稳定。
一、##镇农业产业结构现状
(一)、##镇自然状况
##镇,距安宁37公里,镇辖面积205.18平方公里,##地处东经102°17′~102°27′北纬24°35′~26°46′之间,##小河河谷盆地中部,东西最宽18公里,南北最长20公里,位于滇中高原中部,东、西分别与晋宁县、易门县接壤,南、北分别与本市一六街乡、鸣矣河乡毗邻,海拔高度1900米~2400米之间。全镇地势东西边缘高,向中部逐步倾斜,境内受西南季风影响,夏秋季节多雨,冬春季节晴干,属滇中地区中亚热带山原温凉气候。干湿季分明,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年平均气温14.8℃,年日照数可达2054小时。镇域内共有大小河流4条,年径流量每平方公里20万立方米,年平均降雨量约850毫米。全镇耕地面积27997亩,人均1.3亩,适宜各类农作物生长,主产稻谷、蚕豆、小麦、玉米等,是安宁主要粮食和农副产品产区。素有“南部食品柜”之称,是安宁市的“农业型大镇”。(二)、社会经济状况
##镇属农业型乡镇。##镇现有过境省道2条,镇域内交通便利,下辖12个村委会64个自然村67个村民小组及一个社区居民委员会,全镇耕地总面积1884.94公顷,其中水田1028.26公顷,旱地856.68公顷。主要矿产资源有铁矿、磷矿、硅矿等;传统农作物有水稻、小麦、玉米、烤烟、浅水藕、茭瓜等。2002年末全镇总人口30880人,人口密度150人/平方公里。其中农业人口23987人,非农业人口6893人。财政收入1330万元,农业总产值1.89亿元,非农业总产值1.47亿元,人均纯收入2646元。2002年程控电话装机总数为1869门;手机拥有量1368部,占全镇总人口数的4.6,现已有11个村委会50个自然村达到电话普及村,完成邮电通讯业务总量39.6万元,其中邮政业务8.9万元,电讯业务30.7万元。沼气、秸杆气化、液化石油气、太阳能等新能源得到综合开发利用,全镇60的村实现沼气化。2003年##镇农业从业人员为11922人,出售农产品总收入7769万元,人均6516.52元,扣除农业生产成本和劳动投入,实际人均来自农业纯收入为1500元左右。(三)、要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调整结构、提高效益上
建设全面小康,难点是农村的小康,建设农村的小康,重点是农民经济上的小康。加快调整农业结构,能够增加农民收入,为全面建设农村小康打牢基础。改革开放20多年来,随着科技贡献率、经费投入的增大,以及农业各项政策的落实,##镇农业基础地位得以巩固提高,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农民在生产中投入更大的热情,粮食农副产品生产连年丰收,全镇农民解决了温饱,基本上实现了小康。但是,近几年来由于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出现了农产品卖难,农业效益低的问题,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成为困扰广大基层干部和农民的一大难题。拿1999年来说虽然粮食总产达17000多吨,全镇粮经丰收,但农民的年人均收入扣除乡镇企业产值后,不足1000元,形成增产不增收的状况。如何增加农民收入,是摆在全镇各级干部和广大农民面前的一个严峻挑战。要解决农产品卖难,农民增收缓慢的问题,必须坚持改革发展的观点,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调整结构、提高效益上,这样才能避免陷入短缺一过剩一短缺的恶性循环,推动农村经济在现有的基础上更快更好地发展。二、##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镇农业结构调整取得了一些阶段性的成果,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从总体上看,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仍属于起步阶段,在实践中暴露出了一些问题。(一)、部分基层干部观念因循守旧制约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由于大多数农村基层村委会、村(社)干部,指导农业生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长期是在计划经济的环境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对产品品质意识、品牌意识、结构意识和开发市场的意识不强,往往应用“什么赚钱种什么”这种实际滞后的市场信息指导产业结构调整,没有正确理解产业结构调整的深刻内涵。认为产业结构调整就是面积上的加加减减在数量增减上做文章,忽视了质和量的内在关系,没有从根本上树立“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商品意识。一些基层干部“等、靠、要”思想严重怕担风险,不敢下大力气进行结构调整。一定程
度上影响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速度和规模。
(二)、农产品结构调整步子慢。一部分农民主动性差家庭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调动了农民积极性,温饱问题得以解决,但是一部分农民心里仍然存在“饿怕了”的心理,加之对不种粮食种什么心里没有底,认为种粮食一时卖不出去还可以保存起来,风险小,因而对农产品结构调整存有余虑,缩手缩脚放不开
步子,采取观望的态度,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市场信息和技术服务相对缺乏,不适应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农民在进行产业结构的进程上,最需要的是市场信息。但是,由于农村市场信息体制建设滞后,农民在产业结构中往往因市场信息不灵,导致盲目生产,盲目投资,造成农产品的积压与卖难。另外,由于基层农技推广队伍不稳定,知识结构老化和机制不够灵活等原因,导致农技推广机构不能较好发挥职能作用,指导服务不足。
(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总体发展水平还不高
##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项目虽然不少,但目前只有浅水藕初具规模。结构调整上规模是实现产业化的基础,没有规模,再好的农产品也不能体现地方特色,不可能闯出市场,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农业龙头企业发展面临不少困难,销售商与农民的利益联结不够紧密,两者之间大多是一种简单的买卖关系,未形成利益共同体,尽管签订了购销合同,但约束力不强,市场一旦发生变化,违约的现象时有发生,吃亏的仍然是农民。(五)、结构调整的资金准备不足
农业结构调整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的过程,引进优良品种发展名优特新产品和农产品加工等,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由于镇财力有限,资金短缺问题仍然比较突出。三、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措施
要加快、加大##镇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必须正确认识和把握产业结构所面临的问题及其发展趋势,因势利导,发展特色经济,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积极而又扎实稳妥地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全镇社会经济持续、稳步、健康发展。(一)、正确理解产业结构调整深刻内涵
要充分认识这次结构调整是在农产品相对过剩,市场约束增大的条件下提出的。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适应市场对农产品优质化和多样化的需求,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整体素质和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在这种条件下结构调整不是局限于面积的增减和规定比例内部的平面调整,而是依靠科技,优化产业结构,发展多种经营,向生产的广度、深度进军,是一种立体式的调整。它不仅要着眼于农业和农村自身发展,而且要考虑国民经济发展的大局,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新阶段的一项长期任务。(二)、树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观念,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树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观念,首先就要正确认识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的作用。在调整产业结构中,我们既要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方式,坚持市场导向,确定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同时又要制定和实施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加强宏观调控。在产业结构调整工作中,要坚持以转变观念为前提,充分认识产业结构调整的潜力和优势,树立起大农业、大市场的观点,强化市场意识,围绕农民增收这一全局性问题以观念更新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三)、加强农村市场及质量体系建设,千方百计开拓市场,搞活产品流通
引导农民按照市场需求调整结构,增加农民收入,首先必须加强市场建设与管理:一是要加强产地批发市场建设。产地批发市场,是农民销售产品并感受市场信息的快捷渠道,目前##镇虽然建有一个农贸市场,但主要是以买卖日常所需蔬菜为主,今年镇政府将在交通要道,一八公路旁规划建设农副产品批发交易市场,畅通农副产品流通渠道,二是要加快农产品质量体系的建设,建立严格、科学合理的质量标准,真正实现农产品的优质优价;三是以销定价,发展订单农业,合同农业,同时积极鼓励中介组织,农民经纪人,运销大户进入流通领域,形成多形式流通。要反向思维,为了抓生产,先要抓市场抓流通,镇政府要组织专人跑市场,建立市场网络服务机构,为农户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以安排生产和经营,使市场网络成为政府引导农民调整结构的重要手段。(四)、以科技进步推动农产品结构的优化
在产业结构中,要改变单纯追求产量的传统做法,坚持产量、质量、结构、效益的统一。一是在良种上要有新突破,以种子工程推动农产品品种,品质的提高;二是在科技成果推广应用上有新突破,推动农产品质量和效益的提高;三是各级组织在工作中要以体制创新推动科技创新,要加大“绿色证书”工程的普及率,全面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科技素质,以科技进步推动农产品品种,品质的提高,增强市场竞争力。(五)、坚持因地制宜,推进农业的产业化经营
改革开放以来,镇党委、镇政府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切实把农业放在经济发展的首位,坚持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在“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发展多种经营”的前提下,农林牧副渔并举,全面发展农村经济。有效地刺激了全镇农业从单纯的粮食作物生产向多元化的格局转化,从烤烟的发展,果园的更新改造到多种经济作物的发展至浅水藕、水生蔬菜基地的建设,初步形成了农业规模化经营。镇党委、政府要紧紧围绕主导产业发展规划,把提高规模化经营作为产业结构调整上级上档的重要措施抓紧抓好。1、巩固发展支柱产业烤烟生产,稳定万亩浅水藕基地规模及万亩优质梨基地,作好“烟、藕、梨”这三篇大文章
在加大适用技术推广力度,不断提高粮食单产、保证粮食总产的前提下,稳住粮经种植比例为3:7。其中:烤烟面积稳定在12000亩,要在原有基础上提高上等烟的比例,产值达1700万元;充分利用##镇水源林保护区的优势,争取水生蔬菜种植面积扩大到10000亩产值达到2000万元;对已经完成高换的12000亩红梨基地加强管护,争取3年后投产,产值达2400万元。2、坚持因地制宜,宜牧则牧,宜渔则渔,通过优化布局,形成有竞争优势的主导产业
把提高畜牧业的比重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良种的改良选育,以及适用科技的推广运用,同时积极引进适合##地区的畜牧业发展项目,切实增加畜牧业在农村经济中的比重。争取在2003年的基础上全镇生猪存栏达18000头,其中肥猪出栏达28000头,家禽出栏达8.2万只,肉牛出栏达1000条,肉类总产值达2400吨禽蛋产量60吨,在2003年的基础上畜牧业总产值达1800万元。充分利用##镇水资源保护区的水资源优势,加大对渔业发展的扶持力度。引进渔业技术人才,把现有的水面充分利用起来,有计划地开挖鱼塘,加快水产养殖业的发展,使之在养殖业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3、按照“一村一品”的思路,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不论那种所有制和经营形式的龙头企业,只要能带动农户、同农民建立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给农民带来实惠,都要一视同仁地给予支持。镇政府要加强宏观管理,公正地处理好双方的利益,使传统农业向“合同农业”、“订单农业”转化,较快地适应市场经济机制。4、加快集镇建设带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通过推进##小城镇建设,消除不利于城镇化发展的体制和政策障碍,为农业人口从事第三产业提供公平的就业和生活环境,把引导私营企业合理聚集、完善农村市场体系和社会化服务等与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形成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的机制。5、规范政府行为改变以往由政府承揽一切的现状,鼓励农户进入市场,由企业、公司、个体具体运作
只要能与农民形成稳定的购销关系,能增加农民收入,不论哪种形式,都要积极支持、完善服务,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全面提高农业整体效益。版权所有农业结构调整的根本目的在于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较快地增加农民收入。然而从当前的情况看,由于农产品消费市场的需求不旺,很难找到一个能够非常直接地大幅度提高农民收入的现实途径,农业结构调整也不是立杆见影的灵丹妙药,如果不充分地认识这一点,而是急功近利地调来调去,只会“欲速则不达”。因此,##镇党委、政府应该扎扎实实地做好各种基础性工作,尊重农民的生产自主权,并在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和条件建设,搞好宏观布局规划,促进科技研究与开发,完善市场体系强化服务引导功能等方面下功夫、花力气,积极支持农民真正成为农业结构调整的主体,并充分发挥其它农业经济组织的积极作用,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发展村二、三产业,加快小城镇建设,拓展农民就业渠道,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以及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