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数学教学实录-轴对称-苏教版【小学学科网】(汇编)

时间:2019-05-15 00:58:0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四年级下数学教学实录-轴对称-苏教版【小学学科网】》,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四年级下数学教学实录-轴对称-苏教版【小学学科网】》。

第一篇:四年级下数学教学实录-轴对称-苏教版【小学学科网】

轴对称教学实录

xiaoxue.xuekeedu.com

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62~63页。

教学目标:

1.在操作活动中认识对称轴,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的特征。

2.感受不同的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条数可能是不一样的,掌握画一些简单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的方法。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自主探究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

学具准备:长方形、正方形纸片各一张,课本119页中的六个图形。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师:请同学们观察这几张漂亮的图片(出示蝴蝶、松树、花朵、五角星的图片),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它们都是轴对称图形。

师:怎样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呢?

生1:把一个图形对折后,如果两边能完全重合,那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轴对称图形,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的特征。

[评析:用几张漂亮的轴对称图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审美情趣,自然而然地复习了轴对称图形的特征,从而有效地打开了学生的知识储备,使学生尽快地进入学习状态。]

二、操作感知

1.引导学生认识对称轴。

师:长方形是轴对称图形吗?请大家拿出长方形的纸片折一折。

生1:长方形是轴对称图形,因为对折后两边能完全重合。

师:请大家打开对折后的长方形,发现长方形纸片上多了什么?

生2:我发现纸片上多了一条折痕。

师:这条折痕是怎么形成的?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生3:它是将长方形对折后形成的,折痕的两边一模一样。

生4:折痕的两边是对称的。

师:这样的折痕是轴对称图形中特有的,所以人们给它起了个形象简洁的名字,猜猜看,叫什么?

生5:对称轴。

生6:对称线。

生7:对称中线。

……

xiaoxue.xuekeedu.com

师:很多同学都猜对了!人们把这条折痕所在位置的直线叫做——对称轴。(板书:对称轴)

2.指导学生画对称轴。

师:对称轴的画法也很特殊,一般用点画线来表示。(教师示范用点画线画出一条对称轴)

师:请同学们沿着长方形纸中的折痕画出对称轴。

(学生沿着长方形纸中的折痕描画对称轴)

师:长方形上还有其他的对称轴吗?折折看,如果有,再把它画出来。(生答略)

师:通过折、画,你在长方形中找到几条对称轴?(生答略)

师:刚才我们是通过对折找折痕,画出了长方形纸上的两条对称轴。

3.教学“试一试”。

师:请同学们拿出一张正方形的纸,先折一折,再画一画,看自己在这张正方形纸上最多能画出几条对称轴。

师:你是怎样画的?画了几条?

多媒体出示:

师:为什么长方形对角线所在的直线不是长方形的对称轴,而正方形对角线所在的直线是正方形的对称轴呢?

生1:因为沿长方形对角线对折后,两边不能完全重合,所以这条线不是长方形的对称轴;而正方形沿对角线对折后,两边能完全重合,所以这条线是正方形的对称轴。(学生边说边演示)

生2:老师,我还知道为什么。因为长方形只是对边相等,邻边不相等,所以沿对角线对折后,两边不会完全重合;而正方形是四条边都相等,所以沿对角线对折后,两边能完全重合。

师:你很善于观察与思考!正因为如此,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而长方形只有2条对称轴。

[评析:让学生将长方形纸对折,打开后发现多了条折痕,然后以这条折痕为切入点认识对称轴,引导学生进行操作、猜想、比较、探究、交流等活动,使学生有效地认识了对称轴的特征,学会了对折后沿折痕画出对称轴的方法,从而感知到不同的轴对称图形中,对称轴的条数可能是不一样的。]

三、探究提高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xiaoxue.xuekeedu.com

师:请同学们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图形(书上115页上的六个图形),折一折,看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哪些不是轴对称图形。是轴对称图形的,分别画出它的对称轴。

(生答略)

2.探究在轴对称图形中画对称轴的方法。

师:刚才我们是通过对折的方法找到对称轴的位置,然后沿着折痕描画出对称轴的。可是,很多轴对称图形是不好对折的,比如黑板上的这个长方形好对折吗?

生:不好。

师:那怎么准确地画出黑板上这个长方形的对称轴呢?

生1:先用纸剪下与黑板同样大小的长方形,对折后按在黑板上画出来。

师:是个办法,实在没有法子的时候可以这样去做。

生2:估计一下对称轴的位置,然后画出来。

师:这样行不行呢?

生3:不行,这样画不够准确。

师:有没有既准确又简洁的方法呢?

生4:找中点。

师:找中点?怎么找?请你上来找给大家看。

(生4跑到黑板前,找出长方形一组对边的中点,然后画出了一条对称轴)

师:你们认为他的方法怎么样?

生5:这个方法好。因为通过两点就可以确定一条直线的位置,这样能又快又准地画出对称轴。

师:只要找出一组对边的中点,就能很快地确定对称轴的位置,这确实是个好方法!如果再在这个长方形画出另外一条对称轴,需要找到哪些点?

生6:再找另外一组对边的中点。

生7:也可以将长方形的对角线相连,必定有一个交点,这个交点就是长方形的中心,然后只需要找到一边的中点,将长方形的中心与一边的中点相连就行了。

师:好呀,方法越来越巧妙。

3.完成“想想做做”的第2题:下面的图形都是轴对称图形吗?是轴对称图形的各有几条对称轴?试着把它们画出来。

(学生各自判断,并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师:哪些图案是轴对称图形?(生答略)

xiaoxue.xuekeedu.com

师:你在画对称轴时是怎么确定关键的两个点的?每个轴对称图形上分别有几条对称轴?

(分别让学生点出关键的两个点,再画出对称轴)

4.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画出下面每个图形的另一半,使它成为轴对称图形。

师:要画出每个图形的另一半,使它成为一个轴对称图形,有没有什么好的方法?

生1:有,找关键的点!

师:关键的点在哪?怎么找?

(学生讨论交流)

师:谁上来点出来给大家看?

师:这些点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

生2:都是与原来图形中的关键点相对称。

师:对,只要找到原来图形中关键点的对称点,就能很快画出来了。

5.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先画出下面每个图形的对称轴,再在小组里交流。

师:请大家画出每个图形的对称轴,注意:能画几条就画几条。

师:每个图形各画出了几条对称轴?分别是怎么画出来的?你发现了什么?

生1 :我发现每个图形中每条边的长度都相等。

师:对,它们分别是正三角形、正方形、正五边形、正六边形。

生2:我发现是正几边形,就有几条对称轴。

师:按照这样推断,那正八边形会有几条对称轴?

生:8条。

师:这个推断是否正确呢?大家课后可以动手探究一下。

生3:我还发现一个图形中所有的对称轴都相交于图形的中心。

师:你观察得真仔细!利用这个发现,我们就能又快又准地画出轴对称图形中的多条对称轴了。

[评析:教师大胆放手,让学生通过不同梯度的探究练习,加深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引导学生通过找关键点来画轴对称图形或轴对称图形中的对称轴。在探究过程中,教师注意提供给学生充足的探究时间与空间,重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并尊重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利。在多次充分的交流中,学生的思维发生碰撞;在策略的比较中,促进了学生认知能力的提高。]

四、总结反思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认识了轴对称图形,你有什么新的收获?(生答略)

师:现在看看课始的这几个漂亮的轴对称图形,你能很快判断出它们各有几条对称轴吗?

(蝴蝶图片1条,松树图片1条,花朵图片2条,五角星图片5条)

师:我们身边哪些物体的面是轴对称图形,它们各有几条对称轴?

[评析:通过总结,使学生对学习内容回味无穷。教师让学生说出课始的几张漂亮的轴对称图形中对称轴的条数,并引申到找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及说出这个轴对称图形

xiaoxue.xuekeedu.com

中对称轴的条数,使学生的学习活动升华到了更高的境界。]

五、创新设计

师:在方格纸上设计一个轴对称图形,并画出它的对称轴。

(生设计,师巡视指导)

师:请设计好的同学将你的作品在小组中交流一下,并比一比,看谁设计的最美观而且有创意。

师:谁愿意上来展示一下自己的作品?

(引导学生欣赏、评价同学的作品)

[评析:“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只有放手让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细节决定成败,本节课的最大特色是教师始终注意放手让学生去探究。尤其是对一些细节上的探究,如找“折痕”、猜“折痕”的名称、找关键点确定对称轴的准确位置……课堂上,学生积极主动,发言踊跃,争论激烈,不断有新的发现。在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掌握了知识,学会了方法,发展了思维,提高了能力。最后,让学生自主设计一个轴对称图形,并画出它的对称轴,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学生兴致颇高。下课铃声在欣赏、交流、评议中响起了,然而学生久久不愿离去……]

第二篇:四年级下数学教学实录-轴对称图形-人教新课标2014 【小学学科网】

轴对称图形教学实录

xiaoxue.xuekeedu.com

教学目标:

1.通过拼剪对称图形,找画对称轴的过程,感知轴对称的特征;经过观察、操作、体会,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2.通过学生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感受对称、匀称、均衡的美感,体会身边处处有数学。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让学生在合作中交流、学习、互动。

教学重点:感知对称现象的特征并能正确判断物体是否具有对称现象。

教学难点:能找到对称物体的对称轴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剪纸图形3张、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纸、尺子、剪刀、彩纸等。

学具准备: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纸各

1、剪刀、尺子、彩纸若干。

教学过程:

一、故事激趣,引入新课

师:老师知道同学们都很聪明又特别爱发言,今天就奖励你们,让你们听一个小故事。想听吗?(想)

师:好吧,那就让我们一起去看这个童话故事吧。灯片1(故事)

二、探究新知

1、观察对称图形

(1)师:故事里有一个奇怪问题?为什么小蝴蝶说在图形王国里它们三个是一家的呢?

灯片2(为什么小蝴蝶说在图形王国里它们三个是一家的?)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它们是一家吗?可是小蝴蝶却说在图形王国里它们三个是一家的。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他们每一个图形自己的左边和右边,(边指每个图边说)你发现了什么?

师和生一起小结:两个翅膀的颜色是一样的、大小也是一样的、里面的图案也是一样的。

(2)师:请小朋友们想一想,如果我们把这3个图形分别对折起来,会发生什么情况呢?

师:来,请你说……

生:两边对折起来,两边就会成一模一样了。

师:还有谁来说说,对折起来的话,会发生什么情况?

生:只有一半图形了。

师:那就是说,对折以后,每个图形的左边和右边完全重合了,所以你看起来就好像只有一半了。

师:那么我们班的小朋友想得对吗?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3)演示对折的过程

灯片3(对折过程)师:跟我们想的一样吗?(一样)

2、认识对称图形

(1)师:如果我们把一个图形对折以后,他们的左边和右边就完全重合了,我们把这样的图形叫对称图形。(边说边演示再板书)灯片4(对称的概念)

(2)举出对称图形的实例

xiaoxue.xuekeedu.com

师:对称的东西还有很多,很多。比如:我们穿的衣服、用的剪刀、戴的眼镜……这些东西也是对称的(拿出实物给大家看)。

师:小朋友们你们认识了奇妙的对称了吗?你们能不能找找在你的身边比如我们的教室里,家里等有没有发现过这些奇妙的对称的东西呢?想到了和你的同桌说说吧……

师:哪位小朋友愿意站起来,大声和全班小朋友说说你的发现?(边说边引导评价)

3、认识对称轴

(1)出示剪出的对称图形

师:小朋友们真聪明,在我们的生活中找到了那么多的对称。老师啊还用纸剪了几个对称图形呢。你们能猜出我剪的是什么吗?

师拿着半个纸1:这个是什么啊?(飞机)

师:对了,是飞机。(展开并贴上)它是对称图形吗?你怎么知道它是对称图形的呢?

生:因为它对折以后两边完全重合了。

师:再看看这个是什么啊?(鱼)

师:最后一个呢?(乌龟)

师:那么同学们来观察一下,这3个图形是不是对称的?(边问边指黑板上)(是)

(2)剪对称图形

师:看着老师剪出了这些对称图形,小朋友们也肯定想自己试一试。是不是?(是)

师:那我问问你们能不能剪出来啊?(能)

师:那么前后几个同学互相商量商量,如果给你一张纸,你们怎样才能剪出一个对称图形来啊?

师:好,开始,大家说一说。(学生讨论)

师:谁愿意告诉大家,怎样才能剪出一个对称图形?

生:先把纸对折……(叫1——2名说)

师:同学们觉得他们的方法行不行啊?(行)

师:其实啊这张纸对折以后,画好你要剪的图形的一半,(边说边演示)再用剪刀按你画的线路剪几下,我们就能得到对称图形,看看这是什么啊?(衣服)

师:请问你想剪什么?(我想剪一棵树)

师:可以的。你会先把纸……再用笔画树的……最后用剪刀……行,你照自己说的去试试。看能不能剪出一个对称的小树。(多叫几个同学说说)(注意要求别的同学倾听他人的发言,并要有评价)

师:先把纸对折,再画半个图形,最后用剪刀仔细的剪出来,我们就能得到自己喜欢的对称图形。

师:那好,请小朋友们拿出纸,想好你要剪的对称图形,在音乐声中完成自己的作品(边放音乐),看谁剪得又快又漂亮。(师下去指导并请同学贴到黑板上)

(3)认识对称轴

师:同学们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出了这么多的对称图形。老师从心里为你们喝彩。

师:虽然我们剪出的图形各不相同,但是每一个对称图形的中间都有一条什么啊?(线)

师:对了,应该给这条直线起个什么名字呢?(对称线、对折线、中线……)

师:其实呀它早就有自己的名字啦,它就叫对称轴!

(4)找对称轴

师:看老师是怎样画对称轴的:因为对称轴是一条直线,所以画的时候就用上画图

xiaoxue.xuekeedu.com

工具,一手按住尺子,另一只手握笔沿着尺子画一条虚的直线。这根虚线就叫做——(对称轴)

师:我们已经知道什么是对称轴了,那么你知道蜻蜓、树叶、蝴蝶的对称轴在哪儿吗?(学生边说边在灯片上演示)

灯片4(蜻蜓、树叶、蝴蝶的对称轴)

5、欣赏生活中的对称图形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已经认识了对称,知道了对称轴!

师:其实啊生活中好多东西都是对称的。下面啊就请小朋友们和老师一起去欣赏我们生活中的对称图形。

灯片5(共5张)(生活中的对称图形)

师:这些对称图形美吗?事实上我们大家都是——(对称的)请一名学生上来指指人的对称轴在哪儿?

师:你们能不能做几个对称的动作姿势?请你跟着老师一起做几个对称的动作。……

三、知识拓展

(1)找出对称图形,并指出它们的对称轴

师:好,看来生活中的对称图形还真多呢。老师这里还有几样东西,同学们来找一找这些东西里哪些是对称的?

灯片5(共2张)

出示第2张:

师:五角星、叉子、球拍、知了这4样东西是对称的,那我问问同学们你知不知道它们的对称轴都在什么地方呢?

师:叉子、球拍、知了还有别的对称轴吗?想一想,五角星的对称轴除了这一条,还有没有呢?(得出5条,学生边说教师边用实物对折,然后灯片演示。)

灯片5(画对称轴)

师:观察五角星五条对称轴的方向,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它的对称轴还有斜的。……

师:对,你观察得真仔细。一个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有的是竖的,有的是横的,还有的是斜的。

(2)找出小鱼、乌龟的对称轴

师:老师要问问同学们了,黑板上的小鱼的对称轴在什么地方?哪位勇敢者上来画一画?你问问同学:我画得对吗?

师:看来啊,我们生活中好多图形都是对称的,而且每个对称图形都有对称轴呢。

(3)找、画出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的对称轴

师:小蝴蝶又带我们来到了图形王国,它们都是对称图形,这些老朋友就在你的桌子上。请同桌的同学互相交流交流,边折边说说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各有几条对称轴。

师:哪位同学愿意向全班交流,你找到了长方形的几条对称轴?正方形呢?圆形呢?还有不同的吗?……

师生一起小结:长方形有2条对称轴、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圆的对称轴有很多条。

灯片6(平面图形)

学生动手折后,师问:这些图形中的老朋友们是不是对称的?(是)

师:那么他们的对称轴,能找到吗?请同桌小朋友互相找找,说说你们的发现!并用不同色的笔画出对称轴来。再把学生的作品放到展台展示,并讨论……

xiaoxue.xuekeedu.com

师:是对称图形就一定有对称轴。谁来说说一个对称图形最少有几条对称轴?最多有几条对称轴?

生:一个对称图形最少有一条对称轴,最多有无数条对称轴。

师:能举例说说吗?

生:比如小蝴蝶的对称轴就只有一条,圆的对称轴有好多好多条。

四、全课小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为什么小蝴蝶说在图形王国里它们三个是一家的了,为什么呢?(因为它们都是对称图形)对称图形不只奇怪而且非常奇妙,给我们的人类创造出了美丽,还带来了许许多多的好处呢!只要我们做个有心人,就会发现越来越多的东西是对称的,最后让我们再一次感受对称的美吧!

灯片7在(对称图形)的欣赏图片中结束本课。

第三篇:一年级下数学教学实录-统计-苏教2014【小学学科网】

统计

xiaoxue.xuekeedu.com

教学内容:一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简单的统计过程,初步学习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方法,会在简单的统计表里反映出整理数据的结果,能利用统计表里的数据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

2.使学生在统计教学过程中发展数学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3.引导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探索意识和能力,体验与同伴合作、交流的快乐。

教学重点:使学生学会用简单的符号进行记录的统计方法,认识简单的统计表。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通过合作讨论找到切实即可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白纸、练习纸、卡纸、1号5号7号废旧电池、课程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诱发内需。

1.多媒体出示动物园猴子玩耍场面的录象片段。

师:六一儿童节快到了,小新和小丸子来到了动物园观看猴子,还给小猴子带了小点心呢。(多媒体出示零乱的饼干)

师:有哪些形状的饼干呢?

生:有正方形、三角形、圆形三种形状的饼干。

师:你观察的真仔细!你可以得到发言星。

师:用什么方法可以很快的知道每种形状的饼干各有多少呢?

生:我可以把饼干按不同的形状分开,在每一种都排整齐。

师:(多媒体随即展示),我们一起来数一数,正方形1、2、3„„

师:用分一分,排一排的方法我们一下子就知道了每种图形的饼干有几块,你的方法真好!这个发言星是你的。

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1.第一层次。

师:看着这么多调皮可爱的小猴子,小新已经迫不及待的给小猴子喂点心了。(多媒体演示小新给猴子抛饼干。)

师:想知道小猴子每种形状饼干各吃了几块吗?

生:想!

师:好,我们一起来统计一下。(多媒体再次演示抛饼干的过程)

学生统计遇到困难。

师:(看到学生欲言又止的样子)刚才老师看见很多小朋友都在心里默默的记着,你们数清楚了吗?(老师疑惑的)

生:没有。

师:怎么数不清了呢?

生1:抛的很快;生2:饼干被小猴子吃掉了,我们记不清了。

师:看来象小新抛饼干这样的过程,用我们原来分一分,数一数的方法统计是不行了;用我们的小脑袋记也记不清了。那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呀?

生:可以用我们的笔在纸上记。

师:你的想法真好,可以用笔记录,那怎样用笔记呢?和你的同桌说说你的想法?

同桌小朋友相互说自己的想法,教师巡视,略加指导。

xiaoxue.xuekeedu.com

2.第二层次。

(1)师:刚才同学们交流得很热烈,那你们就自己想到的方法来试一试,好吗?

(2)学生开始用自己想到的方法记录,教师巡视。(有意挑选几种典型的记录方法上台展示)

(3)反馈,展示不同的记录方法,并要求学生说说自己是怎么记录的。(实物投影出示)。

第一种

生1:我是这样记的,按着顺序把小新抛的形状画在纸上。

○△△□○△□○□△△□□○

师:他这个方法行不行呀?

生:行,能看出来每种形状有几个。

第二种

生2:我是按着形状画成了三行。

○○○○

□□□□□

△△△△△

师:他的这个方法好不好呀?

生:比较好,这样记能很容易看出来每种饼干抛了几个。

第三种

生3:我是先把三种形状画下来,再在后面用数字记录的。

○1234

□12345

△12345

师:他的方法你觉得怎么样?

生:我觉得他的方法很棒,这样记既清楚又简单。

生:我也觉得他的方法很好。

师:谁和他的方法差不多的?

生:我,我是用画√来记的。

师: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实物投影展示)这两个小朋友的方法都很好,先画好三种图形,在后面用简单的符号来记录,既简单又清楚。

(4)(多媒体演示整理好的几种典型方法),师:刚才同学们用到了好多的方法,有的按着抛饼干的顺序把饼干的形状画下来,有的按形状的不同画成了三行,还有的先画出了三个图形,再在后面画上相应的记号。在这些方法中,你最喜欢哪一种方法呢?为什么?

生:我喜欢第二种,按形状画成了不同的三行来进行记录,能清楚的知道每种形状的饼干有几个。

生:我喜欢第三种,这种统计方法既简便又清楚。

师:还有谁也喜欢第三种的吗?

生:(大部分都举手)我。

师:看来刚才那两位同学的方法值得我们学习,他们能得创新星吗?

生:能(投以赞同的目光)。

师:大家都喜欢用符号来 记录,除了画√,写1234,有没有其他简单的符号了?

生:有(用1、2、3、4;11111111;一、一、一、)教师随即板书。

3.第三层次。

(1)师:看着小新抛饼干给猴子吃,小丸子觉得有趣及了,也想来试试,我们也来帮

xiaoxue.xuekeedu.com

小丸子统计一下每种饼干抛了多少块,好吗?。你可以用你喜欢的方法记录。(多媒体演示小丸子抛饼干)

(2)教师巡视、指导。

反馈交流学生统计的结果

(预先准备多张卡纸,指名学生在纸上完成,然后选择较好的三张贴于黑板)。

师:刚才我们全班小朋友都想到用了这样的简单的符号来记录小丸子抛饼干,在这些符号中那种符号你觉得最简便啊?

生:画√。

生:写111的方法。

师:向黑板上这几种都比较简单。

(3)指导学生把正确的结果填在表格里。

师:为了更加清楚的看出统计的结果,下面我们一起来把统计的结果填在表格里。

图形

正方形

三角形

一共

个数

师:从统计表中你知道了什么?

生:我知道了三角形有5个,正方形有5个,圆有4,一共有14个。

生:我知道了三角形比圆多一个。

生:我知道了圆最少,三角形和正方形一样多。

„„

(4)师小结:刚才我们帮助小新和小丸子统计了抛饼干的个数(板书:统计)。好多同学想到了先画出了三个图形,再在后面画上简单的符号来记录。如11111;一一一一一;√√√√√等。

三.巩固实践,拓展延伸。

1.第一层次。

(1)师:在我们生活中也经常要用到这样的统计。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我们练塘中心小学一(4)班的小朋友举行了一个“保护地球环境”中队活动。(多媒体展示相关图片)在这次活动中他们各个小组分别收集到了很多废电池,今天老师也带来了。

(2)师介绍:有三种,电池最大1号电池、5号电池、小的是7号电池。

(3)师:下面请小组长委派一名小朋友报电池名称,其余三人分别在练习纸上做记录。

这里教师讲清合作要求:下面请报名称的同学任意从袋子里拿出一个废旧电池,说出名称,再放入另一个袋子里,其他三人做好记录,依次完成统计。

1号电池

5号电池

7号电池

师:并且完成第二张统计表。

xiaoxue.xuekeedu.com

型号

1号电池

5号电池

7号电池

合计

个数

(4)指名交流:你是用什么方法记录的?你们小组统计出的结果怎么样?

生:我是用√的方法记录的„„

(5)从统计表中你知道了什么?

生:从统计的表里我知道了„„

(6)这里教师强调环保教育:是呀,我们一个小组收集到了十几个废旧电池,我们全班会有上百个,如果我们全校同学都参与到收集活动中来那会有很多很多。我们学生如果都参与到保护地球环境的活动中来,用实际行动来保护我们的地球,我们的环境会更加美丽。

2.第二层次。

(1)想想做做第1题

讲述:老师这里有一张小朋友课程表,(用上课班级的)平时的学习中除了数学、语文,你还喜欢什么课呀?

生:我喜欢艺术。

生:我喜欢体育。

„„

(2)师:你想知道你一周要上几节数学语文和你自己喜欢的课吗?

生:想。

师:那我们用今天学到了统计方法一起来统计。

师:把你喜欢科目填写在表格第三行。

全班统计。

数学

语文

(3)填写并分析统计表。

科目

数学

语文

节数

交流时引导学生选择有用的信息。

四.课堂小节,课后延伸。

1.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呀?(统计)师小结统计的方法。

2.师:恩我们今天小朋友都非常认真,老师也奖掉了好多创新星、合作星、发言星,有什么办法知道各奖掉了多少呢?(统计)好,那请得到星的小朋友起立,我们首先用掌声来祝贺他们。(热烈的掌声)

现在请得到星的小朋友依次报你得星的名称,其他小朋友在下面这张表中进行统计。

3.师也在电脑中进行统计。

4.展示结果。

创新星

合作星

xiaoxue.xuekeedu.com

发言星

5.填写统计表。

创新星

合作星

发言星

人数

6.师:哇,有这么多同学得到了星,其他小朋友不要灰心,只要我们也积极发言,大胆创新,团结合作,相信你也能得到星。

7.课后请你在生活中选择一项你想统计的内容进行统计。并和你的同学或家人、老师交流

第四篇:四年级下数学教学实录-求平均数-人教新课标2014【小学学科网】

xiaoxue.xuekeedu.com

“求平均数”课堂实录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我们搞一次拍球比赛,在规定的时间内看哪个队拍球的总数最多,哪个队就为胜利队。这个比赛怎么搞呢?谁来出个主意?”一个学生提出每人轮流拍,然后把总数加起来。吴老师(面带疑惑)说:“一节课只有40分钟,要是每个同学都来拍,时间太紧张了,有没有更好的办法?”这时,同学们鸦雀无声,吴老师在等待。忽然,一个同学(高高地)举起小手,她说:“让全队同学推荐代表来拍。”吴老师征求大家的意见后,共同商量每队选出3名代表比赛。

课伊始,趣已生。从同学喜欢的拍球游戏入手,激发起他们的学习兴趣,让同学自己想出比赛的办法,把自主权留给了同学。

二、解决问题,探求新知

1.感受平均数产生的需要。

比赛开始,每队各派3名代表参加拍球比赛,每人拍5秒钟,请学生当小裁判,老师把各队拍球的数量板书在黑板上。乙队分别拍了:8个、13个、14个,甲队分别拍了:11个、14个、16个。吴老师要求同学以最快的速度口算或用计算器计算每队的结果。结果算出来,吴老师(热情洋溢地)宣布:“通过比总数,甲队拍了47个,乙队拍了35个,甲队胜了。”吴老师面对获胜方(深情地)表示祝贺。(一声祝贺,一个鞠躬,体现了对学生的尊重。)

这时老师请求加入乙队,现场拍球5秒种,使乙队拍球数增加了12个。吴老师又一次重新宣布乙队为获胜队。乙队欢呼,甲队则没有反应。吴老师耐心等待问:“你们真的没有什么想法?”(有的同学皱着眉思考着)一个同学(勇敢地)举起了手,(急切地)说:“我们队3个人拍球,乙队4个人拍球,这样比赛不公平。”(吴老师的耐心等待终于使学生自悟了)“哎呀,看来人数不相等,用比总数的办法来决定胜负不公平。难道就没有更好的办法来比较这两队总体拍球水平的高低吗?”老师把这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抛向了学生。

在学生的认知思维冲突中,在解决问题的需要中,学生请出“平均数”。学生们感受着“平均数”此时出现的价值,产生了学习的迫切需求。

2.探索求平均数的方法。

怎样计算每个队拍球的平均数呢?这个问题的提出又一次促使学生进一步的思考与探索。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提出了计算的方法:(8+13+14+12)÷4和(11+14+16)÷3。在掌握了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同学们有的用笔算的方法计算结果,有的使用计算器来计算结果。(同学们开始议论纷纷)吴老师边巡视边说:“出现问题了是吗?有的同学的结果有余数,(11……3和13……2)有的同学的结果是小数(11.75和13.666666……)。没关系,我们一起来看,11.75更接近哪个整数?”“接近12。”学生回答。“我们就说计算结果大约是12,用约等于号表示。(吴老师边说边板书)谁来说一说(11+14+16)÷3的结果是多少?”同学用同样的方法得出:13.66666……接近14,约等于14。

3.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以乙队的平均数为例追问:12表示什么?生:表示乙队拍球的平均数。你怎么认识理解12这个数?生1:我拍了13个,把多的一个给其他队员了。生2:我拍了14个,把多的2个给了拍8个的同学。生3:我很高兴,本来我拍了8个,他们又给我增加了4个。师:你们的意思是说,把多的给少的,这样就--(生接:平均了。)

让孩子们根据自己的体会描述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在这个基础上吴老师进行了总结:12这个数是8、13、14、12这一组数的平均数,它比较好地表示了这一组数据的总

xiaoxue.xuekeedu.com

体水平。

师:当人数不相等,比总数不公平,是谁出现在我们的课堂?生:平均数。此时此刻,你不想对平均数发自内心地说两句吗?吴老师感慨地说。(生自由发言)生1:平均数啊平均数,你很公平。生2:平均数,你使不公平的事变公平了。(真可谓发自内心)

师:平均数在我们需要的时候出现了,是谁把平均数带进了课堂?我们把他请上来。

那位同学走上来,吴老师说感谢你。他(不好意思地)说:谢谢大家。他的内心深处感受着成功的喜悦。

4.沟通平均数与生活的联系。

在平时的生活中,你们见过平均数吗?

学生举例。有的说考试统计分数需要平均数。有的说歌手比赛打分时用到平均数,……

吴老师根据上海的实际提供了一些学生身边的信息:

浦东机场日均起降航班达379架次。

磁浮列车周一至周五日均客流量4000余人次。

……

根据以上信息,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谈了对平均数的感受,进一步理解了平均数的意义。同时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平均数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联系实际,拓展应用

师:学习了平均数能为我们解决一些生活中的问题吗?让我们继续研究。

(一)门票统计问题

出示统计图,学生观察。

上海五一期间东方明珠电视塔售出门票统计图(略)

师:从这幅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生1:5月1日参观的人数是1100人,2日参观的人数是1300人,3日参观的人数是1000人……

生2:我知道5月2日参观的人数最多,5月5日参观的人数最少。

师:面对这么多信息,你还想了解什么?

生1;五天内平均每天售出多少张?

生2:五天一共收入多少钱?

生3:为什么1日、2日参观的人数多,后几天一直在下降?

师:我们班的同学真是善于观察、思考、提问。

1.请你估计一下,这五天中平均每天售出门票大约多少张?

“1000张”、“1100张”、“1200张”、“900张”、“2000张”……同学们迫不及待地报出自己的估计,吴老师不动声色。

2.大家估计得准不准呢?请你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验证一下。

同学们用自己的方法验证着,吴老师一边巡视一边鼓励学生。“同学算得很认真。”“书写得真整齐。”

很快,结果出来了,平均每天售出门票1000张。

“说一说,你是怎样验证的?把你的方法介绍给大家。”

生:我把五天售出的票加起来再除以5。

这时,吴老师拿着话筒来到一个小男孩面前:这位小朋友始终没动笔,你是怎么想的?

生:我从1300中拿出300张分给5日,从1100张中拿出100张分给4日,这样每 xiaoxue.xuekeedu.com

天售出门票都是1000张了。

这时,吴老师又让同学给自己的方法起个名字。“先加后除法。”“移多补少法。”同学们兴趣盎然。吴老师来到估计2000张那位女同学身边摸着她的头亲切地说:“请你去问问同学,听听其他同学是怎样估计得这么准确的。”

被采访的是一个小男孩:“你估计的2000张比最大的数还多,这是不可能的,平均数要比最大的数少,比最少的数要多。”

吴老师转过身来,摸着小女孩的头说:“听了这位同学的发言,你想说什么?”

小女孩不好意思地说:“我估计的数跑到最高的数外边去了。”

一个“外边”正表现出了孩子对平均数的认识和理解,体现了孩子对自己学习的反思。吴老师心中的感动再次溢于言表:“我非常佩服第一次估计比较准的同学,你们思考问题有根有据。但我更佩服身边的这位小姑娘,虽然第一次她估计到'外边'去了(有意识地用了儿童的语言),但是她学会了和同学们交流,还能接纳别人的意见,能够修正自己的意见,这是很好的学习方法,我们都应该向她学习。”吴老师紧紧地握住小姑娘的手,小姑娘笑得那样甜。

在吴老师的课上,我们永远看不到她对孩子的否定,更没有批评。她总是以热情的鼓励和巧妙的疏导与孩子们同喜同忧;她总是能够发自内心地欣赏每一个孩子,看到每一个孩子的闪光点;她不但关注成功的孩子,更关注暂时出现问题的孩子,给他们的是真诚的期待和重新跃起的机会,让所有的孩子都扬起自信的风帆,抬起头来学习。

师:刚才,同学还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5月2日后,参观的人数越来越少了?如果你是馆长,看到这个信息,你会有什么想法?问题一出,同学们纷纷发言。

生1:如果我是馆长,一定要提高服务质量,热情招待每一位顾客。

生2:我要把最好的自然标本引进来,吸引大学。

生3:可以把门票的价钱降低,说不定人就多了。

……

在孩子们幼稚而又不无道理的发言中,我们欣喜地看到,社会的责任感正在孩子们身上油然而生。吴老师的课就是这样,每一个环节都不是单独设置,用完即完,总能够向深发展,留给人们无尽的思考。

(二)月平均用水量

电脑出现一幅干枯的土地画面。

吴老师的语调转为沉重:“在严重缺水地区平均每人每天用水量约为3千克。”吴老师拿出3千克的一袋水,继续说:“洗脸、喝水、做饭、洗衣服,一共就这么一点水。在这里,我还要提供一则信息:(出示小刚家各季度用水情况统计表)小刚家每季度用水分别是:16吨、24吨、36吨、27吨。”

请你帮他算一算平均每月用水多少吨。应该选择下面哪个算式?

出示算式:

(1)(16+24+36+27)÷4

(2)(16+24+36+27)÷12

(3)(16+24+36+27)÷365

同学们用反馈器进行了选择,形成了三种意见,吴老师请出三位代表。“你能通过提问,把对方问得心服口服吗?”引发同学们的争论。请听正确方的发问:“题目让我们求平均每用水多少吨,你除以4,求出来的是什么?”“请问一年有多少个月?”在正确方的反问下,错误方心服口服:“我选择的算式求的是平均每季度用水多少吨。”“我选择的算式求的是平均每天用水多少吨。”对话在延续……

xiaoxue.xuekeedu.com

吴老师总是能抓住时机,善于引发学生争论,让学生在争论中,激发起思维的碰撞,自己找到错因。

吴老师有意识地将这两幅画面鲜明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图略)

师: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什么?

同学们有感而发:“小刚家要节约用水。”“水比较多的城市用水要少一些。”吴老师也发自肺腑地说:“节约用水,从我们自己做起吧。”

吴老师没有过多的说教,但是思想品德教育却润物无声地寓于教学的各个环节。

四、总结评价,提高认识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发言:

生1:我明白了什么是平均数,在生活中会遇到它生2:我认识了平均数,它能使生活中不公平的事变公平。

生3:我知道了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求平均数。

生4:我懂得了遇到问题可以和同学交流。

……

课到这里似乎是结束了,吴老师认真、发自内心地说了下面一段话:

吴老师最大的收获是认识了在座的每一位喜欢思考、乐于探索的同学。我的遗憾是还有一些同学没有回答过问题,让我说一声对不起,下次有机会再交流。(同学急忙说:老师,没关系。)

吴老师以她人格魅力影响着每一个孩子,感染着每一个孩子……

铃声响起,同学们恋恋不舍地离开课堂。

第五篇:四年级下数学教学实录-游戏公平-北师大版【小学学科网】

xiaoxue.xuekeedu.com

游戏公平教学实录

教学内容:北师大教材四年级下册“游戏公平”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

随机现象是指这样一种现象,在相同的条件下重复同样的试验,其试验结果不确定,以至于在试验之前无法预料哪一个结果会出现;但大量重复试验,其结果会出现一定的规律。概率学习的一个首要目标是使学生不断体会随机现象的特点,而这需要学生亲自试验,通过对试验结果的分析不断体会。在第一学段中,学生已尝试定性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在第二学段中学生将进行一些简单的可能性大小的计算。但教材没有马上进入计算,而是抓住“可能性相等”这一重要概念,通过游戏活动加深对它的理解,为五年级学习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按指定的可能性大小设计方案奠定基础。

学生分析:

在概率方面,学生对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有初步体验;能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能做出描述。特别是在三年级时学习可能性,已经接触过抛硬币和转转盘等,对分析可能性大小有一定的经验基础。这都为这节课体验等可能性,分析判断规则的公平性,设计公平的游戏规则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根据生活经验和试验数据,判断简单的游戏规则的公平性。能设计对双方都公平的游戏规则。

2.过程与方法:通过游戏活动,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和游戏规则的公平性,进一步体会不确定现象的特点。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创设教学情景,让学生参与活动,在活动中获得直观感受。

教学重点:

1.体验、分析、判断规则的公平性,设计公平的游戏规则。

2.在不公平游戏中讨论对双方及多方都公平的游戏规则。

教学难点: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和游戏规则的公平性。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喜欢下棋吗?

生:喜欢。

师:说说你都下过什么棋?

生:五子棋、跳棋、象棋……

xiaoxue.xuekeedu.com

师:你们在下棋时是用什么办法决定谁先走呢?

生:石头剪子布、投骰子比点大

小……

师:淘气和笑笑也要下棋,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他们是怎样决定谁先走的。笑笑的办法是……

生:掷骰子,规则是点数大于3笑笑先行,点数小于3淘气先行。

师:淘气的办法是……

生:抛硬币,规则是正面朝上淘气先行,反面朝上笑笑先行。

师:用大家和他们提的这些方法来决定谁先走,你们认为公平还是不公平?(生争论。)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谁先走才公平”(板书课题。)

【评析:从学生熟悉的活动直接引入课题,不但能让学生感兴趣,还能明白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二、层层探究,解决问题

师:我们先来验证笑笑的规则,(指名读)按照这个规则我们先玩一玩。(随意叫两名学生)你是笑笑,你是淘气,老师来给你们掷骰子。大家根据规则说应该谁先行。

(生读规则,并根据点数判断,点数1淘气先行;点数5笑笑先行。)

师:大家对笑笑的规则还有什么疑问吗?

生:掷到点数3时怎么办?

师:请同学们看规则,你认为如何处理才合适?

生:重掷一次,谁也不先行。

师:好,我们一起来玩一玩,验证笑笑的规则是否公平。为了方便同学们边玩边做记录,老师为同学们准备了活动记录表。(出示第一张活动记录表,图略。)

同桌共掷()次,点数大于3笑笑先行()次,点数小于3淘气先行()次,3点谁也不先行()次。

师:同桌合作,左侧同学是淘气,右侧同学是笑笑。淘气先连掷10次骰子,笑笑帮助记录。笑笑再掷10次,淘气帮助记录。将每次掷的结果标在表中相应的位置上。同桌完成后将两人数据汇总,填在表下的括号里。

(出示第二张记录卡,小组试验数据汇总表,表略。)

师:将同桌汇总数据汇报给小组长进行统计。

(出示第三张记录卡,全班试验数据汇总表,表略。)

师:小组汇总后,把数据填在全班试验数据汇总表里。(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评析:为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究的活动空间,培养学生在从事数学活动的活动过程中学会记录有效数据。】

师:仔细观察实验数据,你都发现了什么?

生:一共掷了320次。

生:掷到谁也不先行的次数是最少的。

生:笑笑先行155次,淘气先行114次,笑笑先行的次数比淘气多。

师:确实是笑笑先行的次数多一些,这是什么原因呢?我们一起分析一下。

生:点数大于3有4、5、6三种可能,点数小于3有1、2两种可能。这样点数大于3的可能性大,所以规则不公平。

师:你认为笑笑制定的规则公平吗?为什么?

xiaoxue.xuekeedu.com

(生叙述。师板书:可能性不相等——不公平。)

师:这个游戏规则不公平,同学们能不能修改它,使它公平呢?

生:让1、2、3点淘气先行,点数大于3笑笑先行。

师:把3点的次数加给淘气,比较数据,发现两种可能性接近了。也就是说可能性相等,所以公平。(如果有偏差,引导学生:由于掷骰子还存在一定的偶然性,我们掷的次数少才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如果是3 200次,32 000次可能性会越接近,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回家试一试。)

师板书:

可能性不相等——不公平

可能性相等——公平

师:同学们还有不同的修改方法吗?

生:1、3、5点笑笑先行,2、4、6点淘气先行。

师:这样为什么公平?

生:每个人都有3种先行的可能,可能性相等,所以公平。

师:通过动手实验,分析数据,我们得出了这样的结论……(手指板书,生齐读。)

师:回头看一看课前同学们提出的方法。这些方法都公平吗?说说你的想法。

生:比点大公平。因为最大的点数是6,每个人都有掷到6的可能。可能性相等。

生:抛硬币公平。因为硬币有2个面,出现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的可能性是相等的,所以公平。

【评析:指导学生分析数据得出结论,也就是让学生经历猜想、验证的思维过程,培养他们严谨的科学态度。】

三、回归现实,解决问题

师:同学们,公平性问题不仅能解决下棋时谁先走这个问题,还能解决我们生活中的问题。老师在购物时就发现了这样一种现象。(出示消费者须知,及购物小票。)

师:四舍五入法对消费者公平吗?

生:不公平。舍的有4种可能,入的有5种可能,可能性不相等。

生:入了5分,舍了4分,入的永远比舍的多,消费者总是吃亏。

师:老师了解到河南省有一家中型超市,由于四舍五入分币,一天可多收入300多元,一个月就多收入9000多元,一年就是大约10万元。可见四舍五入法对消费者不公平。

师:这就是数学的魅力所在,能用它来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下面还应用公平的游戏规则来选出这节课的幸运之星。你们想成为幸运之星吗?

生:想。

师:你们有什么好办法?

……

师:建议每组先出一个代表,再从8个人中选一个。要求选择一种你喜欢的学具制定一个公平的规则,选出一位小组的代表来。汇报时要说清你们的规则是怎样的。

(生用转盘,每人选一种颜色,转到谁谁就是代表。)

……

师:准备签,抽出一个幸运之星。

xiaoxue.xuekeedu.com

【评析: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思考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根据不同的要求选出最有效的办法,使学生具有开放性思维的能力。】

四、总结

师:要下课了,说说你有什么收获?

生:我学会了可能性不相等——不公平;可能性相等 ——公平。

师:同学们,在生活中只要你们用明亮的眼睛去寻找、去发现,用理智的头脑去分析、去判断,你们就会有更多的收获。

下载四年级下数学教学实录-轴对称-苏教版【小学学科网】(汇编)word格式文档
下载四年级下数学教学实录-轴对称-苏教版【小学学科网】(汇编).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