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二年级下数学教学实录-认识角-苏教版【小学学科网】范文
“认识角”教学实录与评析
xiaoxue.xuekeedu.com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重叠的方法比较角的大小。2.在观察、操作、比较和交流等活动中,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培养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情境激趣 师:在数学王国里住着许多可爱的图形娃娃,他们整天在一起唱歌跳舞,玩得可开心啦!(课件播放许多图形在一起跳舞的场景)在这些图形中,数“角”最可爱了,小朋友想认识它吗?
生:想!
师:那我们今天就一起去认识图形王国里的新朋友——角,好吗? 揭示课题:认识角。
[评析:新课伊始,通过学生喜爱的童话情境,开门见山地引入新课,不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明确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二、自主建构
1.联系生活实例感知角。
课件出示教科书第68页的情境图。
师:请小朋友仔细观察这幅图,图中哪些地方有角?请小朋友上来指一指。生1:三角尺上有角。
师:你能指出三角尺上的角吗?
学生指角时,教给学生指角方法(先指角的两边,再在角的两边之间画弧线)。师:还有什么地方有角?你能上来指一指吗? 生2:正方形上有角。(边说边到投影上指)生3:剪刀张开的地方有角。(边说边指)生4:钟面上有角。(边说边指)2.抽象出角的图形。
师:如果把这些角画出来,是什么样的图形呢?请小朋友看屏幕。动画演示,分别画出剪刀、长方形纸片、钟面上的角。师:(指画出的角)像这样的图形都是角。角就藏在我们的身边,请小朋友试着找一找在我们周围哪些物体的面上有角。
组织交流,并让学生指出课桌、数学书等物体面的角。
[评析:利用学生熟悉的事物,让学生在找角、指角的活动中感知角的特征。在此基础上,抽象出角的平面图形,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角的表象。] 3.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角,请小朋友看老师画一个角。(画角,指角的一条边)这条直直的线是角的一条边,(指角的另一条边)这条直直的线,是角的另一条边,(指角的顶点)这里的一个点是角的顶点。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
师:(拿出三角尺,指其中一个角)这是三角尺上的一个角,你能分别指出这个角的顶点和边吗?
指名指一指三角尺上角的顶点,摸一摸角的两条边,说一说自己的感觉。
师:请小朋友拿出自己的三角尺,同桌两个人合作,指一指三角尺上角的顶点,摸一摸角的两条边。
xiaoxue.xuekeedu.com
学生操作。师:(指投影上的三个角)你能分别指出这里三个角的顶点和边吗? 指名到投影前指出每个角的顶点和两条边。[评析:“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的结论,教师没有让学生去探索和发现,而是以讲解的方式告诉学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也有利于学生建立正确的表象。随后的指一指、摸一摸等活动,既巩固了角的各部分名称,又丰富了学生的感知,加深了对角的认识。] 4.练一练。
课件出示“想想做做”第1题。
师:下面的图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 生:第一个图形是角。
师:你能指出它的顶点和边吗?
学生到屏幕前指出角的顶点和两条边。
继续完成后面三个图形的判断,并说明理由。5.感知角的大小。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角,想不想自己“做”一个角呢?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一些材料,请大家根据需要自己选择合适的材料想办法“做”出一个角来。比一比,看哪个小组“做”角的方法多。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并给予适当的指导。师:请把你们“做”好的角举起来给大家看看。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介绍自己是怎样“做”的。有用小棒摆的,有用直尺画的,有用纸折的,有用硬纸条钉的„„
师:小朋友真了不起,用不同的材料“做”出了这么多的角。我们来看这位小朋友“做”出的角(拿出用两根硬纸条“做”成的角,使角的两条边重合),请大家仔细观察,说一说这个角在怎样变化?(边说边旋转角的一条边,使角慢慢变大)
生1:角的一条边在动。生2:角在变大。师:再仔细观察,说一说这个角在怎样变化?(边说边旋转角的一条边,使角慢慢变小)生:角在变小。
师:你能用两根硬纸条“做”一个角,并像老师那样,转动角的一条边使角变大或变小吗?自己在下面试一试。
学生按要求活动,教师巡视并作适当指导。师:(出示一个角)老师这里有一个角,你能用手中的角转出一个比老师的角大的角吗?(学生操作,教师注意指导)
师:能转出一个比老师的角小的角吗?(学生操作)
[评析:学生用两根纸条“做”出了一个角,是教学过程中自动生成的教学资源。教师敏锐地捕捉了这一资源,通过转动角的一条边使角变大或变小,帮助学生直观地感受角的大小,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6.比较角的大小。
课件出示教科书第69页第二个例题。
师:这里的四个钟面,时针和分针形成了大小不同的角。你能看出哪个角最大,哪个角最小吗?
生1:第一个钟面上的角最大。生2:第三个钟面上的角最小。
xiaoxue.xuekeedu.com
师:你们的眼睛真亮,一眼就看出来了,剩下的两个钟面上的角哪一个角大呢? 生1:第二个钟面上的角大。生2:第四个钟面上的角大。
师:到底哪个角大呢?请小组内的小朋友一起合作,想一想怎样比较这两个角的大小。学生活动,教师巡视并参与小组的讨论。师:你有办法比较这两个角的大小吗? 生1:可以用三角尺上的角去量。生2:可以数钟面上的格子。
生3:可以把两个角重叠起来,看哪个角大。师:你能给大家演示一下吗? 学生上台演示,把两个角的顶点和一条边分别重叠起来,另一条边分别在重叠的这条边的同一方向。
师:现在你知道哪个角大了吗? 生:第四个角比第二个角大。
[评析:从通过观察可以确定两个角的大小,到通过观察不能确定两个角的大小,引起了学生认知结构的不平衡,促使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和反复实践,找到比较角的大小的新方法,发展了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了数学思考能力。]
三、巩固延伸
1.“想想做做”第2题。
让学生说一说每个图形中各有几个角,为什么第一个图形中只有1个角。2.“想想做做”第3题。
师:下面的图形各是几边形?各有几个角?请在书上填一填。学生在书上填空。
师:比较填出的数,你发现了什么?
生1:四边形有4个角,五边形有5个角,六边形有6个角。生2:是几边形,就有几个角。
师:是的,一个多边形是几边形就有几个角,那你知道三角形有几条边、几个角吗? 生:三角形有3条边、3个角。师:八边形呢?
生:八边形有8条边、8个角。3.“想想做做”第5题。
师:下面的角,哪个角最大,哪个角最小? 生:第一个角最大,第二个角最小。
师:你会比较第三个角和第四个角的大小吗? 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比较两个角的大小。
[评析:练习设计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突出重点,既巩固了对角的认识,又增强了进一步探究的兴趣。]
四、课堂总结(略)
第二篇:二年级下数学教学实录-认识角-翼教版【小学学科网】
认识角 教案实录(冀教版二年级下册)
xiaoxue.xuekeedu.com
教学内容:冀教版小学数学教科书第三册第30~32页。
教学目标:
1.经历动手操作做角、画角、认识角在常用物品上找角的过程。
2.知道角有1个顶点、2条边,知道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能辨认角,能在物品图片上找到角,并画角。
教学重难点:在用小棒拼角、用活动做角、用纸折角等活动中,积累学习经验,激发学生对角的好奇心。
教学方案: 教学环节 设计意图 教学预设
一、操作感知
1.师生谈话,引出用小棒拼图形,先讨论“拼”的意思。然后,让学生想一想用4根小棒能拼成一个什么图形?再动手拼,最后交流拼出的图形。
用小棒拼图形是学生喜欢的活动,用4根小棒拼图形是学生熟悉的,先想一想,再动手拼,一方面激发兴趣,另一方面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用小棒拼图形,高兴吗?知道“拼”是什么意思吗?
生:一根接一根的连在一起。
师:想一想,用4根小棒能拼出一个什么样的图形?动手拼一拼,看一看和你想的一样吗?
学生动手拼,然后交流。把正方形展示出来。
如果学生拼出菱形(平行四边形),告诉学生图形的名称。
2.让学生拿出3根小棒拼成一个图形。并交流拼成了哪些图形,使学生了解3根小棒可以拼成一个三角形。
用3根小棒拼出一个三角形,为认识角生成对此的素材。
师:请同学们用3根小棒,看一看能拼成什么图形?
学生拼完后,全班交流,如果学生拼出开口的图形,先给予肯定。然后,指导学生把开口拼在一起,成一个三角形,把三角形展示出来。
3.让学生拿出2根小棒拼成一个图形并交流拼成了哪些图形。
在学生操作、讨论、交流的基础上,使学生初步感受用2根小棒拼成的图形都是“开口”的。
师:用4根小棒可以拼成一个正方形,用3根小棒可以拼成一个三角形,用2根小棒,你又能拼成什么图形呢?试一试!
学生自由拼图,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拼摆。
师:谁愿意展示自己拼成的图形?
学生在投影或磁力板上摆角,展示4-5名学生拼成的开口方向不同,大小不同角。∧∠∨>┌ „„)
4.比较用4根小棒、3根小棒拼成的图形与2根小棒拼成的图形有什么不同。在充分感知、比较的基础上初步认识角,有利于学生建立角的表象。师:请同学们观察用小棒拼出的这些图形,你发现用2根小棒拼成的图形与正方形、三角形有什么不同?
学生可能回答:这样的图形是敞口的;正方形、三角形都是围起来的图形„„
只要学生的回答意思对,教师就要给予肯定。
5.教师简单小结,同时,告诉学生:2根小棒可以拼成一个角,初步认识角。
师:同
xiaoxue.xuekeedu.com
学们说得对,正方形、三角形都是用小棒围起来的图形,数学上把这样的图形叫做封闭图形,也就是没有口的图形。(指着学生拼成的各种形状的角)像这样用2根小棒拼成的图形叫做角。
板书课题:角
二、初步认识角
1.让学生观察拼出的角,说一说有什么共同点。
观察、发现图形的共同点,为认识角以及各部分名称做准备。
师:观察用小棒拼出的这些角,你发现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生:都用2根小棒,都有一个对接的点。
如果学生说出:角有一个顶点、2条边,给予表扬。
2.教师结合小棒拼成的图画角,并介绍角的各部分名称。然后,认识角有1个顶点、2条边。从具体到抽象,形成清晰的角的表象,建立有关角的空间观念。师:角的这些特点,我们可以在角的图形上表示出来。这样画:先画出两根小棒拼在一起的点,再从这个点画出两条直的线表示小棒。
教师边讲边画出一个角。
师:在数学上,这个点叫做角的“顶点”,从顶点画出的两条直的线叫做角的边。
边讲边在图上标出顶点和边。
师:现在,谁能用角的各部分名称说一说角的共同点。
生:角有一个顶点、2条边。
三、角的大小。
1.师生共同做活动角。
利用活动角做出大小不同的角,生成课程素材。
师:我们初步认识了角,知道角有一个顶点、2条边,角是一个开口的图形。现在,我们用两条硬纸板和一个图钉,做一个活动的角。
师生共同做活动角。
2.转动活动角,形成大小不同的角,并画出这些角,标上角度符号。
转动活动角,再画出大小不同的角,为下面比较角的大小做铺垫。师:同学们,看老师转动手中的活动角,看一看有什么发现?
生1:老师我发现这个角会动。
生2:我发现转动活动角的一边可以形成许多角,形成的角开口不一样大。
生3:形成角的大小不同„„
师:好,请同学们一起跟老师画出几个角。
教师转一个角,照样子画一个角,画出大小不同的角。并在图上画出角度线。
3.让学生指出画的角的各部分名称。巩固对角的认识。师:你能指出每个角的顶点和边吗?用手比划一下每个角。
再指名学生到黑板上指一指。
4.先让学生指出画出的角,哪个角大?哪个角小?再讨论: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使学生了解,角的两条边开口越大,角就越大;反之,角就越小。角的大小与角两条边的长短无关。
在充分操作、观察、讨论的过程中,使学生形象直观地体验和了解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师:刚才我们认识了角的各部分,知道角是一个开口的图形。那么,你们知道我们画的这些角,哪个大,哪个小吗?
xiaoxue.xuekeedu.com
学生先指出哪个角大哪个角小,再说明理由。使学生了解“角的两边开口越大,角越大,”反之角越小。
师:同学们,现在老师把这个较小角的两条边延长,观察一下,这个角变大了没有?为什么?
生:这个角没有变大,因为两条边延长后,顶点那角度并没变。
师:那么,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系,和什么没有关系。
生:角的大小与角两边的长短无关,与开口的大小有关。
学生说不出,教师参与讨论得出。
5.用纸折角。让学生用纸折角,指一指角的顶点和边,同桌的同学比一比,谁折的角大。全班交流,展示自己折出的角,并说一说是怎样折的。
在学生折纸、比较、交流的过程中,进一步认识角的顶点和边,再一次直观认识到角的大小,增强学生对角的感性认识。让学生演示,显示学生个性化的折法,有利于学生学习,同时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师:现在,请同学们拿出一张纸,试着用纸折出大小不同的角。试一试!
先让学生独立折角,教师注意指导。如果发现学生独立折角有困难,教师可以先示范,再让学生折。
师:同桌比一比谁折的角大?指出角的顶点和边给同桌看。
师:谁愿意到前边把你们折的角展示给大家?
让学生边展示边指出角的顶点和边。然后比较角的大小。
生1:我折的角大,因为我这个角的开口比他那个角的开口大。
生2;我折的角小,因为我这个角的开口比他那个角的开口小。
可以多请几组同学到前面比较。
四、找生活中的角
提出说一说生活中的哪些物品上有角的问题,鼓励学生回答。如果学生说的角是身边的,可以让学生指一指。
通过找熟悉物品中的角,了解现实生活中处处有角,角就在我们身边,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从生活中发现数学。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角,并知道了怎样比较角的大小。谁能说一说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在哪些物品上有角?
让学生充分交流,不准确的,教师要及时纠正。学生可能回答:桌子的面上有角,这是顶点,这是边(边指边说);书的封面上有4个角;红领巾上有3个角;国旗的五角星上有5个角。钟表的时针和分针组成角„„如果学生说:桌子上有角,黑板上有角„„教师要注意纠正。
五、用工具画角
1.教师先示范画角,边画边告诉学生画角的步骤和方法。
学会画角是数学学习的基本要求,先由教师示范画角,可以提高教学效果。把画角、角的大小比较等知识整合在一起,进一步认识角,建立有关角的空间观念。
师:同学们已经认识了角,你们想学会怎样画角吗?
教师边讲解边示范画角,学生观察。
2.鼓励学生自己试着画出三个大小不同的角,再交流。
师:同学们,你们能自己试着画出三个大小不同的角吗?试一试。
学生试着画角,然后同桌交流互相评价。
xiaoxue.xuekeedu.com
六、课堂练习
1.练一练第1题,同桌边操作折扇边画角,画完后互相交流评价,并说一说哪个角大,哪个角小。
比较角的大小,知道角的大小是由什么决定的。把操作和画角融合在一起。
师:课前每桌都准备了一把纸扇,你们把纸扇慢慢打开,然后根据纸扇打开的程度,画出大小不同的角,边做边画,能行吗?(画完后,同桌互相交流,互相评价。)
2.练一练第2题,提出判断第2题的要求,让学生判断并说明是怎样判断的。巩固对角的认识。师:打开书看“练一练”第2题,谁来回答?要说一说是怎样判断的。
生1:第3个图不是,因为这个图中没有角。
生2:这个图是一条线,而且不直。
3.练一练第3题,鼓励学生独立完成,对在一幅画上画出多个角的同学给以激励性评价。巩固对角的认识。
师:看第3题,在下面物品的图片上找角,并画出来。自己先找一找,看谁找的好!
七、问题讨论
提出“问题讨论”中的问题,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可先小组讨论一下,再交流,重点说一说第三个图中有没有角,并说出理由。
通过学生的判断方法,了解学生对这节课的掌握情况。
第三篇:二年级下数学教学实录-认识角-北师大版2014【小学学科网】
xiaoxue.xuekeedu.com
认识角教学实录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 “认识角”。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直观认识平面图形里的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不同的方法做出角。初步学会借助直尺画角。
2.通过观察、操作、分类、比较等活动,发展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分析能力和抽象能力,进一步建立空间观念,丰富形象思维。
3.充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获得学习数学的信心和乐趣,培养合作意识。
教学重、难点:了解角的特征,会比较角的大小,了解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教学准备:课件、剪刀、钟表、红领巾等。
教学流程:
一、设疑激趣,激发求知欲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要认识一个新朋友——角,在生活中你见过角吗?谁愿意来说一说。
生:(指着书的一个顶点)这是角。
生:(指着格尺的一个顶点)这是角。
生:(指着桌子的一个顶点)这是角。
师:刚才同学们找到的都是生活中的角,很好!可是这节课我们要认识的角与你们刚才指出的角还有些不同,想知道是什么样子吗?这节课,就让我们共同走入图形王国,来认识这位新朋友——角。(板书课题:角——图形家族中的新朋友。)
二、探究实践,直观感知角
1.找一找,直观感受角的样子。
师:(出示剪刀图)其实角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只要你仔细观察,就能找到它。看,在这把剪刀上面,你发现角了吗?
生:剪刀的两个刀刃组成一个角。
师:找得真准!(出示钟表图)看,发现角了吗?
生:时针和分针可以组成角。
师:(出示红领巾)这是我们每天都要佩戴的红领巾,在它的上面你们能找到角吗?
生:红领巾上面有角,两边也有角。
师:你可真了不起!在红领巾上面一下子发现了三个角。
师:(课件出示图形中的角)这些就是我们这节课要认识的角。角长什么样子呢?请同学们先仔细观察这些角,把它们的样子记在心里。然后闭上眼睛,在脑海中想像出其中一个角的样子,可以一边想一边用手比划出来。好,睁开眼睛,谁愿意用语言说说角长什么样子?
生:角有尖。
生:角都有两条边。
生:角的两条边很直。
xiaoxue.xuekeedu.com
生:角像一些符号。
2.画角,了解角的各部分名称。
师:经过同学们的描述和丰富的联想,我们对角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你们想不想亲手做一个角呀?
生:想!
师:请听清要求:小组四人合作,先商量你们打算用什么材料来做角。然后可以用拼一拼、折一折、摆一摆等方法制作出一个角。做出角后,小组内互相指一指角的样子。听清了吗?好,咱们比一比,哪个小组的动作最快!
师:哪个小组愿意到前面展示你们做出的角。
生:我们用两根吸管做出了一个角。
师:用吸管做角,真是个不错的办法!还有哪些小组也是用的这个方法,请举手向老师示意一下。
生:我们用绳摆出了一个角。
师:好,同学们,谁愿意评价一下,她们小组做的角怎么样?
生:我觉得不错!
生:我认为这个角的边不够直。
师:其他同学同意他的观点吗?好,为了让它更直些,老师用透明胶把它固定起来。
生:我们用纸折出了一个角,这是其中的一个角。
师:刚才我们认真仔细观察了角,又用各种不同的材料,不同的方法制作出了这些角。接下来,我们亲手来画一个角好不好?
(生画角,教师随机展示其中的四个角。摆放角的时候,角的开口朝向随意。)
师:其他的同学,你们也画出像这样的角了吗?好,举起来,同学之间相互欣赏一下。同学们,黑板上、屏幕上有这么多我们认识的新朋友,它们都是由什么组成的呢?请同桌互相讨论,一会儿把你们的想法说给大家听。(学生讨论。)
生:我们发现,角都有一个尖和两条边。
师:大家也是这么认为吗?这位同学的发现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快让我们把它写下来吧!这位同学所说的尖叫做角的顶点,这是角的两条边。(边说边板书)好,谁再说说,角是由什么组成的?
生: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
师:黑板上有很多角,我们可以在这个角上写上1,把它读做角1;这个角可以写上2,读作角2;这就是角3,以此类推。
师:同学们,现在我们认识了角,能不能和角成为好朋友,可就要看你接下来的表现了!
师:请同学把练习纸拿出来,我们先来完成书上这两道习题。在这两幅平面图形中,你能找到角,并把它表示出来吗?(学生练习。)
师:谁愿意来汇报。
生:我说的是三角形,有三个角。这是角1,这是角2,这是角3。
生:我说的是桥洞。这是角1,这是角2,这是角3,这是角4……共找到6个角。
师:其他同学同意她的观点吗?
生:我认为下面的两个不是角,因为角的边是直的,而这条边不直。
师:请再想一想角的样子,到底这是不是角呢?
xiaoxue.xuekeedu.com
生:应该不是角。(学生达成共识。)
三、操作实践
角的大小与角叉开的大小的关系。
师:接下来我们来玩游戏吧!请每组四名同学利用手中的学具做出一个角。做出角后可以自己玩一玩,看是否会得到大大小小不同的角?(教师发给每组8根长短不一的硬纸条和4个图钉。学生小组内自由选择工具。)
师:谁愿意来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角可以越来越大,还可以越来越小。
师:其他同学也发现这个小秘密了吗?谁愿意再来说一说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呢?
生:把角的边往外拉,角就变大了,角的边往里拉,角就变小了。
生:角往外拉,再往里拉,角就会变大,也能变小。
师:大家同意吗?正如这几位同学所说,角的两条边张开的越大,角就越大;角的两条边张开的越小,角就越小。
师:好,现在每个同学手中都有一个角,请把它举起来,保持住角的大小不变。同桌之间互相比一比,谁的角大,谁的角小。
师:老师这有两个角,谁愿意来比一比它们的大小。
生:红色的角大。
生:蓝色的角大。
师:谁愿意到前面来比一比呢?
生:红色的角大。因为它张开得大,所以大。
师:能马上运用刚刚学到的知识来解决问题,真善于动脑。也就是说,角的大小与什么无关呢?
生:角的大小和边的长短无关。
四、应用知识解决具体问题
师:角除了能和我们玩游戏,还能帮助我们解决很多实际问题呢!(出示课件)这几天,哈尔滨市要举办一个汽车展示会,要把这两辆车运到展台上,两位工人分别搭设了这样的两块板子,谁愿意猜一猜,哪种设计会更加合理?
……
师:角在生活中随处可见。最后,老师带你们到我的家乡去看一看。(出示课件:哈尔滨市的美丽风景。)
师:老师来自北国冰城哈尔滨,防洪纪念塔是哈尔滨的标志性建筑。看,在这上面有角。龙塔是亚洲第一高钢塔,索菲亚教堂充满了异域风情,每年都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游客。看,这些建筑物也有角。哈尔滨的冬天最美丽了,雪花漫天飞舞。看,一片片洁白的雪花上面也有角。冰灯多亮,一个个造型奇特、美丽壮观,在它们上面,也藏着角。同学们,今天,你们认识了角,和角交上了好朋友。通过角,我们大家又相聚在一起,欢迎小朋友来我的家乡哈尔滨做客!
第四篇:北师大二年级数学认识角教学实录
认识角
一、引入
师:老师发现同学们都戴着鲜艳的红领巾,特别精神。你知道红领巾是什么形状的吗? 生:三角形。
师:你知道为什么叫三角形吗?(因为有三个角)师:谁能上来指一指。他指的位置都对了。看屏幕。Ppt:一个角、两个角、三个角。像这些图形都是角。师:角就是我们这节课要认识的新朋友。(板书:认识角)在我们生活中很多物体表面都有角,这些物体上有角吗?(生:有)我们找找吧!找到后不急着举手来说,把你找到的角记在心里面。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是一个角。这是一个角、这是一个角。跟你找到的一样吗?
二、找角
师:现在请你找找自己的周围,哪些物体上有角。看谁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小组内交流并互相指一指自己找的的角。生1: 生2: ……
师:同学们一下子就找到了这么多角,真是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啊!请看,这圆形有角吗? 生:没有。师:你能想办法折出一个角吗?我们每人的桌面上都有一个圆,我们来折一折吧!抓紧时间。(生在折角)
师:折好了吗?折好的同学把你的角指出来。用角的顶端刺刺你的脸。你有什么感受呢? 生1:有点痛 生2:很痒 生3:尖尖的
师:用你的手指摸一摸角的两边。这回你又有什么感觉呢? 生1:滑滑的 生2:直直的 生3:很直的 生4:像两把刀
三、画角 师:把你的角放在桌面上。(123)我们把刚才的角画在黑板上,看老师是怎样把角画下来的。刚才我们觉得尖尖的,刺刺的老师用一个点来表示。摸两边的时候大家觉得直直的平平的,老师用尺子画一条直直的线,再向不同的方向画一条线,这就成了一个角。
师:角的各部分都有自己的名称。老师让你们预习了,谁知道?谁愿意上来指一指。生:这里是顶点。这两条直直的线是两条边。(生一边说师一边把名称写下来)师:几个顶点啊?(一个顶点)几条边呢?(两条边)师:一个顶点两条边组成了一个(角)。齐读一遍。
师:这个角,我们通常用一条弯弯的圆弧表示,并在傍边标上数字1就表示角1.当然你也可以写上2,3,4,表示角2,角3,角4.这个角1记作:∠1.这是角的符号。读作:角1.(让学生读一遍)
师:你会画一个角了吗?
生:会。
师:
1、现在请你像老师这样画一个角,并写出角各部分的名称。
2、画好后同桌互相检查一下。
3、跟同桌说一说你是怎样画角的。
画角:先画一个顶点,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线,就画成了一个角。
四、认角
听说我们今天认识角,课堂上就来了一些小朋友,它们都说自己是角,你能帮它们判断出来吗?(ppt)
师:如果是角找出它的顶点和边,如果不是角说明理由。
五、做活动角
老师今天还带来了一个角,请看。它会动,所以我们把它叫做活动角。
1、拿出学具盒里的两条长的小棒,做一个活动角
2、怎样把活动角变成一个更大的角?自己做一做,说一说。
3、怎样把活动角变成一个更小的角?自己做一做,说一说。
4、做了之后你发现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跟小组内的同学说一说。生1:把两条边往外拉,开口就大,角就大。生2:把两条边往里合,开口小,角就小。师:角就像嘴巴,我们把这两条边的缝隙叫做张口。向外拉,也就是角的张口大了,角就大。
向里合又怎样呢?
生3:角的张口越大角就越大,角的张口越小角就越小。
师:(ppt比一比)
1、请小组内两个同学合作。
2、一个人做一个角,做好后比一比谁的角大,谁的角小。
3、你是怎样比较的。生1(上台展示):我看它们的张口,就发现谁大谁小了。生2(上台展示):我把两个角重叠在一起比较。师:同学们真有方法。(ppt)我们的学具盒里还有两条短一点的小棒,你能用长的两根小棒和短的两根小棒做出两个一样大的角吗? 生:(展示)我看出它们一样大。师:你们有不同意见吗?
生:我觉得看出来的不够准确。
师:谁还有什么好办法,来判断这两个角是不是一样大?
生:我把这两个角重叠在一起比较,发现它们的两条边重合了,所以这两个角一样大。师:你们同意他的观点吗?(同意)
师:有一对好兄弟,红角和蓝角,平时它们相处得很好,有一天它们却因为谁是大哥的问题吵起来了。我们来看看吧!师:你觉得哪个角大?为什么?
生1:我觉得是红角大,因为它看起来比较大。生2:……
师:我们来听听它们是怎么说的吧!
师:红角和蓝角同意比一比了。你觉得应该怎样比? 生:把它们重叠在一起比。师:你发现了什么? 生1:它们一样大。师:还有吗?
生2:角的大小和边的长度没有关系。
小结: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生:与张口的大小有关。
与边的长短无关。
师:同学们,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谁愿意和同学们说说。生1:认识了角。
生2:知道了比较角的大小。
生3:角的大小与张口的大小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
这节课就上到这,下课
第五篇:二年级下数学教学实录-认识分米和毫米-苏教版【小学学科网】
《认识分米和毫米》
xiaoxue.xuekeedu.com
一、在复习回顾中自然引入新课
师:请小朋友回顾一下,我们已经认识了哪两个长度单位?
学生回答“米、厘米”之后,教师组织学生用手势比划1米、1厘米的长度。
师(拿起数学书):看看数学书的封面,要量它的长度或宽度,你觉得用什么单位比较合适呢?(厘米)要量它的厚度,用什么做单位呢? 如果学生回答“厘米”,则组织学生用直尺量一量,发现:数学书厚不足1厘米。如果学生回答说“毫米”,则追问:为什么你要用毫米做单位呢? 结合学生回答,教师指出:毫米是比厘米还要小的长度单位。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毫米。毫米,用字母表示是mm。
板书课题:毫米(mm)
二、在学生已有基础上建构学习的平台(一)认识毫米。
1.指认。
师:关于毫米,你知道什么?
学生可能说1毫米是直尺上的1小格。教师则让学生都拿出各自的直尺,在直尺上看一看、找一找“1小格”,长1毫米。学生可能说“1厘米=10毫米”。教师则让学生拿出各自的直尺,找一找、指一指直尺上从哪里到哪里是1厘米,1毫米是从哪里到哪里。学生用“手”指“不清楚”时,教师指导:用铅笔的笔尖指。
组织学生用铅笔笔尖指着直尺,从刻度线0开始,一毫米一毫米地数,“发现”或“验证”1厘米中有10个1毫米(如果先前学生的发言未说及“1厘米=10毫米”,则为“发现”;如果先前学生的发言说及“1厘米=10毫米”,则为“验证”)。先数0~1厘米之间有10个1毫米,再数1~2厘米之间有10个1毫米。板书:1厘米=10毫米
追问:刚才在直尺上指1毫米的时候为什么手指指不清,要用铅笔笔尖才行呢?(因 为1毫米很短)2.比划。
师:1毫米究竟有多短,你能用手比划给大家看一看吗? 学生比划。教师指导:课前发给每位小朋友一张电话卡,拿出来看一看,这张卡的厚度是——1毫米。用手捏一捏这张卡,你有什么感觉?(很薄)用手捏住,然后捏卡的两个手指保持不动,把电话卡抽出来——这时,我们两指间的这道缝大约就是1毫米。
学生按照教师的指导同步操作。教师再指导:把电话卡再插回去,比照一下,正好捏住了吗?
学生完成操作后,接着,不借助电话卡,用手势表示1毫米的长度。
组织操作:翻开数学书,数出1张纸,观察:这张纸的厚度有1毫米吗?(没有)2张呢?(没有)3张呢?(没有)继续“添纸”,并用两只手指捏一捏,看看几张纸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在学生操作的基础上交流:你觉得几张纸的厚度是1毫米?
教师指出:像我们数学书这样的纸,把它捏紧,10张纸的厚度大约就是1毫米。3.例举。
师:在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呢? 学生举例。教师参与交流,出示实物光盘、1分硬币,并指出:光盘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xiaoxue.xuekeedu.com
1分硬币的厚度是1毫米。4.测量。
师:今天开始上数学课时,谈到量数学书的厚度用“毫米”做单位。数学书的厚度是几毫米呢?请小朋友动手量一量。5.练习。
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小结:刚才我们通过哪些活动认识了毫米这个新朋友?——在直尺上指认(板书:指),用手比划(板书:比),在生活中找、举例(板书:找)。(二)认识分米。
1.引入。
师:我们通过指、比、找,认识了“毫米”。现在我们已经认识了几个长度单位呢?(米、毫米、厘米)如果让它们在楼梯上排排队,“毫米”站在最下面,第二层应该站谁呢?(厘米)你是怎么想的?(1厘米=10毫米)
先出示如下楼梯图,再结合学生的回答,在楼梯图上板书:毫米、厘米。
师:“米”应该站在哪个台阶上呢? 学生可能会说“米”站第3层,也可能会说“米”站第4层。追问:为什么让“米”站第4层? 学生回答第3层应站“分米”之后,教师先在楼梯图上板书“米”、“分米”,再指出:大家的想法和数学家想的一样,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的长度就是1分米,也就是说1米里有几个1分米呢?(板书:1米=10分米)“分米”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又一个长度单位,用字母“dm”来表示。
完成课题板书:分米(dm)
2.认识。
师:你怎么知道“1米=10分米”的?分米和厘米有什么关系呢?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1分米=10厘米
师:刚才我们在认识毫米的时候,是先在直尺上指出了1毫米的长度,现在你能在直尺上指出1分米的长度吗?找到的同学就利用手中的直尺画出一条1分米长的线段。
学生操作,交流:怎样画1分米长的线段? 同桌交换,测量检查所画的线段是否是1分米。指导学生用手比划1分米长的线段——先是用两只手指在各自画的1分米长的线段上比划,然后将两只手指离开纸面,观察两只手指之间的距离。两只手指并拢,再张开至1分米,并放置于直尺上检验两手指张开距离是否是1分米。
学生拿出课前发的纸条,凭对1分米的印象,折出1分米长。拿出直尺,检验所折的纸条长度,并进行调整。
举例: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分米?结合学生的交流,教师出示一次性饮水杯、磁带:饮水杯的高度大约是1分米,磁带的长度是1分米。3.练习。
辨一辨,填一填。
三、在总结提升中建立前后联系
1.交流。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我们认识了4个长度单位,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学生发言时,教师让学生再次用手势逐个表示1毫米、1厘米、1分米、1米的长度,教师
xiaoxue.xuekeedu.com
指着“楼梯图”指出:毫米、厘米、分米、米,相邻两个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
2.挑战。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1()-1()=9()
设计意图:在教材中,先是认识分米,再认识毫米,而本课教学,先认识毫米,再认识分米。教者基于以下的思考:从生活应用的角度看,当度量比较小的物体长度,或度量结果要求比较精确时,用毫米做单位。而在生活中用分米作单位表述物体的长度,相对较少。分米的产生,更多的是构建一个有规律的长度单位的结构,即:将“米”一分为十,得到“分米”;将“分米”一分为十,得到“厘米”;将“厘米”一分为十,得到“毫米”。从这样的角度出发,先教学“毫米”,再让学生由“十进制”的知识基础生成“分米”的教学,也就更符合知识形成的规律。认识分米,教师设计了指、画、量、比、折、找等丰富的活动,促进学生建立“1分米”长度的表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