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时 用样本平均数估计总体平均数(教案)

时间:2019-05-15 01:46:0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第2课时 用样本平均数估计总体平均数(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第2课时 用样本平均数估计总体平均数(教案)》。

第一篇:第2课时 用样本平均数估计总体平均数(教案)

第2课时 用样本平均数估计总体平均数

【知识与技能】

1.掌握频数分布表(或频数分布直方图)中求这组数据的平均数的方法.2.理解并掌握用样本平均数对总体进行估计的思想方法.【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究、思考、推理与计算的过程,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加权平均数中的权的理解,体验统计中的思维方式与数学思维方式的不同,加深用样本对总体进行估计的思想认识.【情感态度】

进一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激发学数学的热情.【教学重点】

频数分布中的平均数的计算及用样本平均数估计总体平均数的思想.【教学难点】

频数分布表(或直方图)中数据的确定及相应权的意义.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

问题 下表是某班学生右眼视力的检查结果:

你能求出该班学生右眼视力的平均水平吗?与同伴交流.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

在求n个数的算术平均数时,如果x1出现f1次,x2出现f2次,…,xk出现fk次(这里f1+f2+…fk=n),那么这n个数的算术平均数xx1f1x2f2xkfk叫x1,x2…xk这k个

f1f2fk数的加权平均数,其中f1,f2,…,fk分别叫做x1,x2…,xk的权.探究 为了解5路公共汽车的营运情况,公交部门统计了某天5路公共汽车每个运行班次的载客量,得到下表:

这天5路公共汽车平均每班的载客量是多少?

【教学说明】老师提问后,先让学生自主探究,相互交流,然后教师给予指导,说明在不知道原始数据情况下,可以利用组中值和频数近似地计算一组数据的平均数.如在1≤x<21情况下,有3个班次,那么这3个班次的平均数为

1

21=11,从而可以估计2这天5路公共汽车的载客量在1≤x<21情况下的总数为11×3=33人;类似地可得到这天5路公共汽车载客总量应约为11×3+31×5+51×20+71×22+91×18+111×15,因而平均每个班次的载客量约为

1133155120712291181111573人.3520221815试一试 为了绿化环境,柳荫街引进一批法国梧桐,三年后这些树的树干的周长情况如图所示,计算这批法国梧桐树干的平均周长(精确到0.1cm).【教学说明】学生自主探究.关注学生能否确定各组数据的组中值,能不能根据组中值来求这批梧桐树干的平均周长.三、典例精析,掌握新知

某灯泡厂为了测量一批灯泡的使用寿命,从中抽查了100只灯泡,它们的使用寿命如下表所示:

这批灯炮的平均使用寿命是多少?

【分析】我们知道,当所考察对象很多,或考察对象带有破坏性时,统计中常常用样本的特征对总体进行估计,来获得对总体的认识,因而要想了解这批灯泡的平均使用寿命,可通过抽取的100只灯泡的平均使用寿命来对总体进行估计.这里的组中值应分别为800,1200,1600,2000,2400,它们的权依次为10,19,25,34,12,利用加权平均数可得到样本的平均使用寿命,并可用它当作这批灯泡的平均使用寿命.【教学说明】教师与学生一道分析后,应让学生感受到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解答过程由学生自己完成.试一试 种菜能手李大叔种植了一批新品种黄瓜.为了考察这种黄瓜的生长情况,李大叔抽查了部分黄瓜株上长出的黄瓜根数,得到下面的条形图.请估计这个新品种黄瓜平均每株结多少根黄瓜.四、师生互动,课堂小结 1.本节中利用加权平均数求一组数据的平均数与上节有哪些不同?你是如何理解的?

2.通过样本的特征对总体进行估计的原因是什么?谈谈你的想法,并与同伴交流.1.布置作业:从教材“习题20.1”中选取.2.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上一课时的教学主要是对加权平均数的概念和求法以及内涵进行了探讨.但在实际生活中,还需要注意根据统计图求加权平均数的情况.所以本课时第一个内容是如何对一般条形统计图和频数分布表、频数分布直方图进行数据分析,求出加权平均数.第二个内容主要探讨的是如何用样本平均数估计总体平均数.在上述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向学生讲解如何将“图表”转化为“数”,又为什么要用样本平均数估计总体平均数.这样学生在无形中更加深刻理解了“转化”的重要性.

第二篇:平均数教案

出示教科书第42页的例题1的统计图

教师: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统计图的内容。

提问:我们组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矿泉水瓶子?什么叫“平均”?

教师:怎样才能使4个人收集的矿泉水瓶子个数一样多?看看哪个同学的方法多?

以4人为 一个小组进行,然后汇报讨论的结果。

教师小结:先合后分。

教师:“合”就是求出4个人一共收集了多少个矿泉水的瓶子?“分”就是把收集总数在平均分成4份,求每一份是多少?如果我们列算式该怎样列了,请大家试一试。

小结:我们利用矿泉水瓶子的移多补少来求平均数,还可以用先合后分计算的方式来求平均数,我们在掌握基本方法的同时,还要学会根据题目中数据的特点灵活选择算法,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

2、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准备:展示台,情景图。

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

一、理解平均数

1.周末,妈妈买了许多糖果,分给哥哥6颗,妹妹4颗,你对妈妈的做法有什么看法?你有什么办法让哥哥和妹妹分到的糖果一样多?是多少?

2.老师(出示两个笔筒分别装了27枝送给23个女同学,23枝送给23男同学,学生动手分:让女同学和男同学分的一样多。

3.引入“平均数”象哥哥和妹妹分得一样多的5颗就是哥哥和妹妹分到的糖果的平均数。25枝就是男同学和女同学分的笔的平均数。

4.学生讨论:你们喜欢刚才谁的方法?

二、学习计算平均数

1.出示情景图:说说老师和同学们在干什么?

2.出示统计图:引导学生收集信息。

3.引导学生运用“移多补少”的方法求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利用这个统计图,你们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学生独立思考后交流方法。

4.提出问题:生活中,大家分头收集了许多矿泉水瓶,大家是怎样集中过来的?如果没有这个统计图,只是每个人汇报自己收集了几个?你们有什么办法可以知道这个小组平均每个人收集了多少个?

5.小组讨论解决的方法并派代表交流,并说说13个就是平均数,那是不是说他们每个人都是收集13个呢?理解平均数是个虚的数。

6.小结求平均数的方法。

三、巩固训练

1.另外一个环保小组也收集了许多矿泉水瓶,小军收集15个,小伟收集16个,小朋收集12个,小新收集了13个,这个小组平均每个人收集了几个?

2.根据统计表算一算,三年段平均每班踢几下?

班级 三(1)三(2)三(3)三(4)

踢的次数 632 654 668 646

四、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五、布置作业:练习十一1、2、3

教学设计说明:

1.从生活入手,激发学习的欲望:平均数是一个重要的概念,也是一个虚拟的数,对学生来讲挺抽象的,不容易理解。老师从学生的实际入手,选取一些学生的遇到的一些分东西的问题,让学生感受到求平均数的意义,也形象地理解了平均数的概念。

2.自主探究求平均数的方法:从解决实际问题中,让学生动手操作,在操作中形象地理解“移多不少”的方法,并在解决中学习“总合均分”的求平均数的方法,实现从直观到抽象的过渡,学生学起来比较轻松。

第三篇:第四讲平均数问题(教案)

平均数问题

一、知识要点

平均数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被用到,比如我们经常用各科成绩的平均分数来比较同学之间、班级之间成绩的好坏。求各科成绩的平均分数就是求平均数。平均数问题不仅用在求平均分数上,还应用在很多方面。比如由同年龄不同地区儿童的平均身高、平均体重来分析儿童生长发育的情况等。

在求平均数时,必须知道两个条件:(1)被均分事物的总数量;(2)要均分的总份数。它们之间的关系是:

总数量 =平均数×总份数

我们看到,对于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这三个量,只要知道其中的任意两个量就可以求出第三个量。

二、例题

1、乐乐参加数学考试,前两次的平均分数是85分,后三次的平均分数是90分,问乐乐前后几次考试的平均分数是多少?

分析:利用前两次考试的平均分数可以求出前两次考试的总分数,同理,也可以求出后三次考试的总分数,然后用前后几次考试的总分数除以总次数就是所求的平均分数。

解:(85×2+90×3)÷(2+3)

=440÷5

=88(分)

答:乐乐前后几次考试的平均分数是88分。

练一练:萍姐姐去爬山,上山时的速度是每小时2千米,下山时的速度是每小时6千米,那么,她在上下山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每小时多少千米?

分析:平均速度=总路程÷总时间。显然,萍姐姐上下山的平均速度,等于萍姐姐上下山的总路程除以上下山所用时间的总和。而题目中没有给出爬山的路程,也无法求出爬山路程。为此,我们可以假设山路为12千米,则上下山的路程为2×12千米。

解:2×12÷(12÷2+12÷6)

=24÷(6+2)

=24÷8

=3(千米/时)

答:萍姐姐上下山的平均速度是每小时3千米。

问:萍姐姐上下山的平均速度,像下面这样计算可以吗?为什么?

(2+6)÷2=4(千米/时)

(变式练习):小明从甲地到乙地一半时间骑自行车,一半时间步行。步行速度为每小时8千米;骑车速度为每小时24千米。求此人从甲地到乙地的平均速度。

分析:题目中没有给出总共行了多少时间,也没有给出甲地到乙地的距离。不妨假设总共行了2小时,那么所行路程就可以简单地计算出,相应的平均速度也可以求出来了。要是设共行

内部资料 小时,6小时等,也同样方便地算得同一结果。

解:(8×1+24×1)÷(1+1)=16(千米/时)答:此人从甲地到乙地的平均速度为16千米/时.问:此题的平均速度可以像下面这样计算吗?为什么?

(8+24)÷2=16(千米/时)

2、已知八个连续奇数的和是144,求这八个连续奇数。

分析:八个连续奇数的特点就是第一个和第八个的和、第二个和第七个的和、第三个和第六个的和、第四个和第五个的和都是相等的,也就是说,144是4个相同数的和。

解:每组数的和是:144÷4=36

中间两个数是:(36-2)÷2=17

17+2=19

因此,这八个连续奇数分别是:11、13、15、17、19、21、23、25.答:这八个连续奇数分别是:11、13、15、17、19、21、23、25.练一练:5个数的平均数是102,如果把这5个数从小到大排列,那么前3个数的平均数是70,后3个数的和是390。问:中间的那个数是多少?

解:前3个数与后3个数的总和是:70×3+390=600;

5个数的和是:102×5=510;

中间那个数是:600-510=90

答:中间那个数是90.(变式练习)把自然数1,2,3,4,„„,998,999分成三组,如果每一组数的平均数恰好相等,那么这三个平均数的和是多少?

分析:1,2,3,4,„„,998,999是连续的自然数。从1开始的连续自然数的平均数是什么特点呢?我们把上述问题先化小到“把1,2,3,4,„„,9这九个自然数分成三组,如果每一组的数平均数恰好相等,那么每一组的平均数是多少?”因为每一组的平均数都相等,所以这个平均数应该和总平均数相等。

这九个数的总平均数是:(1+2+3+4+„+9)÷9=45÷9=5,正好是这列数中间的一个数,可以用(1+9)÷2=5得到。由此可以推断:从1开始的连续个自然数的平均数可以用(第一个数+最后一个数)÷2得到。如果是连续奇数个自然数,那么平均数就是这列数中间的那个数。

解:因为每一组的数平均数恰好相等,所以这个平均数应该和总平均数相等,并且这个平均数应该是:(1+999)÷2=500 三个平均数的和是500×3=1500 答:三个平均数的和是500×3=1500.例

3、有六个数排成一列,它们的平均数是27,前四个数的平均数是23,后三个数是34,求第四个数是多少?

分析:前四个数与后三个数中,第四个数重复计算,所以这七个数的总和比六个数的和多的数就是第四个数。

解:23×4+34×3-27×6

=92+102-162 内部资料

=32 答:第四个数是32.练一练:阿呆、乐乐和丫丫3人,阿呆、乐乐的年龄之和是24岁,阿呆、丫丫的年龄和是20岁,乐乐、丫丫的年龄和是16岁。问:阿呆、乐乐和丫丫3人的平均年龄是多少岁?

解:由题目可知,24+20+16得到的数是2个阿呆、2个乐乐和2个丫丫的年龄之和,因此将该数除以2就得到阿呆、乐乐和丫丫三人的年龄之和。

(24+20+16)÷2÷3=10(岁)

答:阿呆、乐乐和丫丫3人的平均年龄是10岁。

(变式练习)丫丫期末考试语文、数学、常识平均成绩是85分,外语成绩公布后,她的平均成绩提高了2分。问:丫丫外语考了多少分?

分析:要求出外语考了多少分,必须先分别求出3门功课和4门功课的总分数。由三门功课平均分数85分,可以求出三门功课的总分数85×3=225(分),又由外语成绩公布后,他的平均分提高了2分,可得他四门功课的总分数是:(82+2)×4=348(分),因此,总分之差就是外语成绩了。

解:(82+2)×4-85×3

=348-255

=93(分)

答:丫丫外语考了93分。

4、为了支援西部,1班班长小明和2班班长小红带了同样多的钱买了同一种书44本,钱全部用完。小明要了26本书,小红要了18本书。回校后,小明补给小红28元。问:小明、小红各带了多少元?每本书的价格是多少?

分析:因为两人带了同样多的钱,刚好买了同一种书44本,因此,每人的钱恰好能买这种书的数目是:44÷2=22(本)。小明补为小红的28元钱,是小明多买的书的价钱,也就是4本书的价钱。

解:每本书的价格为:28÷(26-44÷2)=7(元)

小明、小红各带的钱数:44×7÷2=154(元)

答:小明、小红各带了154元,每本书的价格为7元。

练一练:一个旅游团租车出游,平均每人应付车费40元。后来又增加了8人,这样每人应付的车费是35,问:租车费是多少元?

解:后来增加的8人所付的总费用为:35×8=280(元)

增加8人后,每人应付的车费减少了:40-35=5(元)

后来增加的8人所付的总费用应与原人数所少付的总费用相等,因此:

原有人数为:280÷5=56(人)

租车费为:40×56=2240(元)答:租车费为2240元。

(变式练习)今年前5个月,小明共存钱21元,从6月起,他每月储蓄6元钱,那么从哪个月起小明的平均储蓄超过5元? 内部资料 解:前5个月,小明每月平均存钱:21÷5=4.2(元)

若要平均储蓄超过5元,则需要从后几个月的储蓄中挪出一部分给前5个月,且需要挪(5-4.2)×5=4(元);而从5月起,每个月储蓄6元钱,6-5=1(元),即每个月可以拿出1元补给前5个月,4÷1=4(个),所以从5+4+1=10月起,小明的平均储蓄超过5元。

5、某商场食品部将10千克巧克力糖,12千克奶糖,8千克水果糖合成一种混合糖。已知巧克力糖每千克18元,奶糖每千克12元,水果糖每千克6元,求混合糖平均每千克多少元?

解:混合糖的总价钱是:10×18+12×12+8×6=372(元)

混合糖重:10+12+8=30(千克)

混合糖平均每千克的价钱是:327÷30=12.4(元)答:混合糖每千克的价钱是12.4千克。

练一练:牛奶糖每千克17.8元,巧克力糖每千克21元,牛奶糖5千克与巧克力糖多少千克混合后,平均每千克19元?

解:每千克牛奶糖的价钱比混合后每千克的价钱少:19-17.8=1.2(元)

5千克牛奶糖的价钱比混合后5千克的价钱少:1.2×5=6(元)

每千克巧克力糖的价钱比混合后每千克的价钱多:21-19=2(元)

要想混合后平均每千克19元,则需要巧克力糖:6÷2=3(千克)答:需要巧克力糖3千克。

(变式练习)商店用相同的费用,买进甲、乙两袋不同的糖果,已知甲袋糖果每千克需要6元,乙袋糖果每千克需要4元,如果把两袋糖果混合在一起,那么这种混合糖每千克的成本是多少元?

解:假设商店分别用了12元买来甲、乙两袋糖果,则

甲袋糖果有:12÷6=2(千克)

乙袋糖果有:12÷4=3(千克)

混合糖每千克的成本:12×2÷(2+3)=4.8(元)答:这种混合糖每千克的成本是4.8元。

内部资料

第四篇:平均数问题教案

平均数问题

教学目标:

1:认识什么是算数平均数、加权平均数、调和平均数和基准数平均数。2:学会解决平均数问题的方法,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教学重点:如何解决复杂平均数问题,弄清楚总数、份数、一份数三量之间的关系。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把握理解复杂平均数应用题的技巧与方法。教学过程:

平均数问题包括算术平均数、加权平均数、连续数和求平均数、调和平均数和基准数求平均数。解答这类应用题时,主要是弄清楚总数、份数、一份数三量之间的关系,根据总数除以它相对应的份数,求出一份数,即平均数。

一、算术平均数

学习例1: 用4个同样的杯子装水,水面高度分别是4厘米、5厘米、7厘米和8厘米,这4个杯子水面平均高度是多少厘米?

集体讨论:这是很简单的一道题,大家试着自己解答一下。

分析与解答: 求4个杯子水面的平均高度,就相当于把4个杯子里的水合在一起,再平均倒入4个杯子里,看每个杯子里水面的高度。解:(4+5+7+8)÷4=6(厘米)答:这4个杯子水面平均高度是6厘米。

学习例2: 蔡琛在期末考试中,政治、语文、数学、英语、生物五科的平均分是 89分.政治、数学两科的平均分是91.5分.语文、英语两科的平均分是84分.政治、英语两科的平均分是86分,而且英语比语文多10分.问蔡琛这次考试的各科成绩应是多少分? 集体讨论:你能在这几个平均数中发现什么?

分析与解答: 解题关键是根据语文、英语两科平均分是84分求出两科的总分,又知道两科的分数差是10分,用和差问题的解法求出语文、英语各得多少分后,就可以求出其他各科成绩。解:①英语:(84×2+10)÷2=89(分)②语文: 89-10=79(分)③政治:86×2-89=83(分)④数学: 91.5×2-83=100(分)⑤生物: 89×5-(89+79+83+100)=94(分)

答:蔡琛这次考试英语、语文、政治、数学、生物的成绩分别是89分、79分、83分、100分、94分。

二、加权平均数

学习例3: 果品店把2千克酥糖,3千克水果糖,5千克奶糖混合成什锦糖.已知酥糖每千克4.40元,水果糖每千克4.20元,奶糖每千克7.20元.问:什锦糖每千克多少元?

分析与解答: 要求混合后的什锦糖每千克的价钱,必须知道混合后的总钱数和与总钱数相对应的总千克数。

解:①什锦糖的总价:

4.40×2+4.20×3+7.20×5=57.4(元)②什锦糖的总千克数: 2+3+5=10(千克)③什锦糖的单价:57.4÷10=5.74(元)答:混合后的什锦糖每千克5.74元。

我们把上述这种平均数问题叫做“加权平均数”.例3中的5.74元叫做4.40元、4.20元、7.20元的加权平均数.2千克、3千克、5千克这三个数很重要,对什锦糖的单价产生不同影响,有权衡轻重的作用,所以这样的数叫做“权数”。

三、连续数平均问题

我们学过的连续数有“连续自然数”、“连续奇数”、“连续偶数”.已知几个连续数的和求出这几个数,也叫平均问题。

学习例5: 已知八个连续奇数的和是144,求这八个连续奇数。

分析与解答: 已知偶数个奇数的和是144.连续数的个数为偶数时,它的特点是首项与末项之和等于第二项与倒数第二项之和,等于第三项与倒数第三项之和??即每两个数分为一组,八个数分成4组,每一组两个数的和是144÷4=36.这样可以确定出中间的两个数,再依次求出其他各数。解:①每组数之和:144÷4=36 ②中间两个数中较大的一个:(36+2)÷2=19 ③中间两个数中较小的一个:19-2=17 ∴这八个连续奇数为11、13、15、17、19、21、23和25。答:这八个连续奇数分别为:11、13、15、17、19、21、23和25。

四、调和平均数

学习例6: 一个运动员进行爬山训练.从 A地出发,上山路长30千米,每小时行3千米.爬到山顶后,沿原路下山,下山每小时行6千米.求这位运动员上山、下山的平均速度。

分析与解答: 这道题目是行程问题中关于求上、下山平均速度的问题.解题时应区分平均速度和速度的平均数这两个不同的概念.速度的平均数=(上山速度+下山速度)÷2,而平均速度=上、下山的总路程÷上、下山所用的时间和。解:①上山时间: 30÷3=10(小时)②下山时间:30÷6=5(小时)

③上下山平均速度:30×2÷(10+5)=4(千米)答:上下山的平均速度是每小时4千米

我们把4千米叫做3千米和6千米的调和平均数。

五、基准数平均数

学习例7: 中关村三小有15名同学参加跳绳比赛,他们每分钟跳绳的个数分别为93、94、85、92、86、88、94、91、88、89、92、86、93、90、89,求每个人平均每分钟跳绳多少 个?

分析与解答: 从他们每人跳绳的个数可以看出,每人跳绳的个数很接近,所以可以选择其中一个数90做为基准数,再找出每个加数与这个基准数的差.大于基准数的差作为加数,如93=90+3,3作为加数;小于基准数的差作为减数,如 87=90-3,3作为减数.把这些差累计起来,用和数的项数乘以基准数,加上累计差,再除以和数的个数就可以算出结果。解:①跳绳总个数。93+94+85+92+86+88+94+91+88+89+92+86+93+90+89 =90×15+(3+4+2+4+1+2+3)-(5+4+2+2+1+4+1)=1350+19-19 =1350(个)

②每人平均每分钟跳多少个? 1350÷15=90(个)

答:每人平均每分钟跳90个.

第五篇:统计平均数教案

“统计—平均数”教案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三年级(下册)第92~94页。

一、教学目标

1.在具体问题情境中,感受求平均数的需要,通过操作和思考体会平均数的意义。2.学会用移多补少法和先合后分法求平均数,会计算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是整数)。3.能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的生活现象,解决简单实际问题,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4.进一步增强与同伴交流的意识与能力,体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学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感受平均数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教学难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方块贴

三、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玩套圈游戏吗?(PPT呈现图片)

这里有几个同学正在进行套圈比赛,我们一起去看看他们套的怎么样好不好 ?

(二)创设情境,自主探索

1.呈现套圈成绩的统计图

师:三年级第一小组的男生、女生进行套圈比赛,每人15个圈。这张图表表示他们套中的个数。

老师现在要选择套的比较准的那一队去参加总决赛,可是老师不知道应该是选男生队还是女生队,你们能帮帮老师吗?(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并说出理由。)生:

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那是不是应该选套的总数多的那一队呢?(„„)这样是不是对男生队不公平呢,男生只有四个人,而女生有五个人。那是不是最高分在哪一队就要选哪一队呢?(„„)可是,最低分也在女生对呀。老师现在实在是没有办法做出公平的选择了,看来呀,我们要找一位新的朋友来帮忙了,那就是“平均数”。(板书课题“统计—平均数”)

2.引入平均数,移多补少法 师:同学们看,老师刚刚在黑板上贴了四组小方块,分别是2块、6块、5块、7块,现在老师想请同学们帮老师变个魔术,使得每组的小方块一样多。同学们先想一想,然后老师请同学来给大家变一变。生:„„

(让学生上黑板移一移,使四个同学的一样多,并说说自己移动的想法,过程,其他同学也说说自己的发现)

师:总结出第一种求平均数的方法“移多补少”。(板书“移多补少”)

师:总结学生的想法、观点,得到平均数的概念“在总数不变的情况下,经过移多补少,使得每组的数都相等,这个相等的数就是平均数”。结合例题介绍概念,要求学生气度概念。生:(齐读概念)

师:闭上眼睛想一想什么是平均数,想想刚刚移多补少的过程,看看自己记住了没有。师:刚刚我们已经学会了用“移多补少”的方法来求平均数,那么“移多补少”法能不能帮我们解决生活中更多的问题呢?假如老师要知道两位同学的平均身高能不能运用“移多补少”法呀? 生:

师:看来呀我们的寻找一种新的求平均数的方法了。回到刚刚分方块的问题,引导学生数一数“总共有多少块方块”“有几个同学”“最终平均每组有几块方块”鼓励学生发现其中的计算关系。

生:(4×5=20„„)

师:哦,一共有20块方块,要平均分成四组,那么每组可以得到20÷4=5(块)(PPT呈现)

师:应到学生总结说出新方法“先合后分”。(板书“先合后分”)生:(闭上眼睛回忆刚刚“先合后分”法)

4、探究发现平均数范围

师: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平均数与原来四个数的大小关系 生:(各抒己见)

师:给予肯定的、鼓励的评价。总结假如小于等于2,那么四组总共不可能有20块,假如大于等于7,四组总块数肯定不止20块,得出“最小值<平均数<最大值”。(板书“最小值<平均数<最大值”)

5、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师: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套圈的问题,先估一估两队平均数的范围。生:

师:先运用“移多补少法”,再运用“先合后分法”求两队的平均数。生:书本练习,两位同学到黑板上练一练

师:评讲。验证最终的平均数是不是在刚刚估计的范围内。

师:现在我们知道该选择哪一队了吧(男生),因为他们的平均得分较高,套的比较准。师:同学们,觉得这两种方法哪种更好、哪种运用范围更广? 生:

师:其实,我们很容易发现,“先合后分”法可以再更多的地方进行运算,而 “移多补少”法,在数字较小,较直观具体的题目中使用比较好。

(三)知识运用,巩固练习(PPT呈现)想一想:

1、三年级学生的平均身高是130厘米。

(1)那么三年级小明的身高有可能是120厘米吗?

(2)小刚的身高是150厘米,那么他有可能是三年级的学生吗? 师:同学们先好好想一想,然后老师请同学来给大家说一说? 生:

师:评价分析(让学生真正理解平均数的意义)说一说

师:你们知道生活中还有哪些平均数的运用吗?谁来给我们说一说? 生:

师:很好,同学们真是善于发现,其实我们生活中还有许多关于平均数的知识,同学们在课后做一些关于平均数的记录。(旨在加强平均数与实际生活的联系)算一算: 1.想想做做1 先数一数每个笔筒里笔的枝数,引导学生用两种方法分别求出“平均每个笔筒里有多少枝”铅笔。2.想想做做2 老师:要求的是这三条丝带的平均长度是多少,那你能估计一下平均长度在什么范围之间呢? 那请你动手算一算,看看你得到的结果和你估计的结果是否符合。生:

3、给出三组数据让学生直接算平均数。(PPT呈现)

(旨在考查学生对这节课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巩固运用)考一考:

师:舞蹈演员得分:95 92 98 93 84 99 97,求最终得分。生:

师:讲解评析,引导学生了解平均数运用的特殊情况。

四、课堂总结

同学们现在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这节课我们学了些什么,首先平均数是什么?求平均数有哪两种方法?平均数的范围是什么?很好,看来同学们上课都听得非常认真,掌握的很好,老师希望你们在课后要充分运用平均数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有所用。

五、布置作业,强化学习

数学书第94页,想想做做的3、4两题。

六、板书设计

统计—平均数

移多补少

先合后分

最小值<平均数<最大值

教学反思:这节课关于平均数的教学,涉及平均数的意义和平均数的计算两个方面,下面是我教学后的一些想法。

在呈现了套圈游戏,并提出问题后,我没有直接用这道题来引入今天的学习内容,而是利用在黑板上贴的方块。一方面,我认为直接运用书上的统计图来让学生移一移、补一补不够直观贴切,比较难,另一方面,我认为让学生来移动黑板上的方块是比较简单易操作,切直观形象的,其他的学生也可观察到具体的操作过程,便于学生理解什么是移多补少、怎样移多不少。当然内容的衔接、切入上可能显得较为仓促、突兀,有待改进。

在学生学会了移多补少、先合后分两种方法后,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方法去解决套圈的问题,我是认为这样的安排是比较合理的,让学生感受到学以致用。当然在学生运用了这两种方法后,我没有引导学生去比较两种方法的特点、适用范围,是我在这节课教学的一个疏漏。因为,两者的比较是必要的,通过比较,让学生了解每种方法的特点、优点,便于学生在今后的练习中选择较合适的一种方法来解决问题。

想一想这部分的题目在教学过后,回过头来看看,确实存在一些问题。首先,问题提的不是特别清楚,可能在抛出问题后,学生不知道要回答什么;再者,作为第一层次的练习,可能题目偏多偏难。应该减少题目的量,可以仅仅选择第一个问题,将这个问题具体化、深入化。(三年级学生的平均身高是130厘米。(1)那么三年级小明的身高有可能是120厘米吗?(2)小刚的身高是150厘米,那么他有可能是三年级的学生吗?)这样的话,问题就变得清晰,学生就能知道自己要回答什么。

说一说,课堂总结这两块内容我在课件上都没有给予呈现,而是采用口头阐述的形式,其实,若是在课件上直接呈现出来,然后再在课堂上讲一遍,可能效果会更好。因为呈现之后再讲一遍学生不仅看了一遍,听了一遍,还可以凭借着课件思考一遍,而说一遍学生可能就是仅仅听了一遍。

以上就是我对这节课教学的一些反思,今后的教学中必将加以注意,努力克服这些问题,不断取得教学上的进步。

下载第2课时 用样本平均数估计总体平均数(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第2课时 用样本平均数估计总体平均数(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平均数》教学设计2

    《平均数》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学生经历用平均数知识解决简单生活问题的过程,积累分析和处......

    “平均数2”教学设计

    在教学改革的实践中,笔者针对公开课苏教版二年级《平均数2》的课堂教学,进行了如下设计。 平均分的教学设计 第一步是启。导入:“老师给大家设置了几个难关,有信心来闯关吗?”学......

    2017九年级数学上册5.1总体平均数与方差的估计学案(5篇)

    5.1 总体平均数与方差的估计 【学习目标】 教学目标 1.会利用样本的平均数众数中位数方差估计总体的平均数众数中位数方差. 2.进一步体会用样本估计总体的统计思想方法. 重......

    平均数的应用第2课时教学设计及实践反思

    “平均数的应用(第2课时)”教学设计及实践反思 仓桥学校杨琪 教学内容:上海市小学数学教材五年级第一学期:P36—37 教学目标: 1、能使用部分的平均数来推测总体的情况,并知道应该......

    第4讲_平均数问题

    平均数问题 姓名知识与方法 如果要灵活的运用平均数的数量关系解答一些稍复杂的问题呢?下面的数量关系必须牢记: 平均数= 总数量= 总份数=例1、小明期末考试,语文90分,数学9......

    八年级上册《平均数》教案

    八年级上册《平均数》教案 本(节)题 42平均数 第 时/共 1时 教学目标(含重点、难点)及 设置依据 、知识目标:理解并会计算平均数、加权平均数.2、能力目标:会视具体问题用适当的方......

    人教版四年级平均数教案

    《平均数》教学设计 一、情境导入,提出问题。 师:你们喜欢体育运动吗? 生:(齐)喜欢! 师:前几天,学校举行了 “1分钟投篮挑战赛”, 大家想不想了解现场的比赛情况? 生:(齐)想! (1)小......

    北师大版平均数教案

    平均数教学设计 姓名:张晓妮 一、教学目标 1、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体会学习习近平均数的必要性,掌握求简单平均数的方法。 2、能根据统计图表解决与平均数有关的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