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瞿剑宛裸课教学(王宗良)(xiexiebang推荐)
回味美术特级教师的“裸课”教学
上海市进才实验中学
王宗良
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开展的教学展示,对于一线的教师常常具有引领作用,一般是本学科的骨干教师经过精心备课,专家指导,反复研磨最终达到展示引领的作用,听课的教师经过听课评课都会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是一个很好的教学引领活动。本学期正值南汇与浦东新区合并,在大浦东的背景下,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开展了第四届教学展示周活动,大家奔走到各个学科的展示学校,为的是再一次为自己的教育教学“充电”。
这次中学美术教学展示活动在上海市建平实验学校举行,展示教师是上海市美术特级教师、浦东新区美术教研员瞿剑宛老师执教,上课内容是一节人物速写课教学《给听课老师画张像》。
因为是新教研员开课,而且是借班上课,大家对他的教学理念和教学风格都很好奇,想通过听他的课来了解瞿老师的教学思想、专业素养和教学风采。下面是我在本节课里看到的几个现象:
简单有效的教学设备
开课的地点在面积较大的阅览室里,前面是学生,后面坐满了前来听课的百余名教师。瞿老师站在一块活动黑板的前面,旁边一块投影幕布。怎么没有电脑呢?这样上课在现在的公开课中是罕见的,这可能就是很多教师希望看到的“裸课”吧,但上不好会很空洞乏味的。
教师娴熟的速写基本功
黑板上很快出现了行楷体的粉笔字《给听课老师画张像》,字体遒劲有力。接着是用粉笔在黑板上画了两张速写头像,长牙齿的男老师和长头发的女教师,教室除了粉笔和黑板接触时的吱吱声,再听不到其人的声音。久违了的“一张嘴、一支笔、一块黑板”的公开课开始了,同学和听课老师都在指点着被画的听课老师,刚一画完大家都说:“真像、真像!”。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了起来,大家跃跃欲试也在纸上画来画去。
有趣、有法、有效的课堂互动
接着瞿老师和同学们一起交流,发现听课老师的相貌体征,每每说到的听课老师都会主动站起来,接受大家的观察和评说。学生发现能力强,教师引导到位,同学说这位老师眼皮厚,眼角向下耷拉,瞿老师就用手指压下自己的眼角去强化同学的发现。同学们说摄像的老师头发是直立的。瞿老师就幽默地说:“像刺猬”,有同学说有那位老教师脸颊比较宽大,瞿老师就在黑板上随手画出脸部轮廓。同学们在老师中找着相貌特征,瞿老师也不时地在黑板上画上一位听课老师的发型让同学们去找“这是那位老师的发型”,引导学生观察人物局部特征,同时用生动的语言在同学们中鼓励着,补充着,课堂内充满着民主和谐的气氛。
启而有发,学生作业精彩
在简单的讲解“三停五眼”人物五官比例知识后,同学们开始选择自己喜欢的老师形象开始写生。教室又安静了起来,只有瞿老师在教室中央慢慢走着帮助着同学们完成写生。我在一旁却担心学生在短短的十几分时间内能画出较为满意的人物头像吗?这是整堂课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一切的教学目标都要落实到学生是否掌握,是否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提高。
十几分钟后,瞿老师拿来了学生的作业,通过实物投影仪展示给大家看,瞿老师请同学上来鼓励他说说自己作业的特点。连续拿了几位同学的作品上来进行展示,每张作品都能够把老师画得很像。真了不起呀,我心里感慨瞿老师的引导,同学们的表现能力。教学内容的适切性在本节课得到了体现。
同学们的作业很快变成了听课老师和学生们交流的媒介,听课老师相互间也在画着,并主动帮助同学们修改着作品。课堂成了师生共同写生的创作场,同时这个时候也是本节课的高潮。
最后同学们把自己的作业送给了听课的老师……课后,学生依依不舍,出现了明星场面,学生们把瞿老师团团围住,要求签名留念,这是真实而久违的教学情景,这种难忘的情景也引发了我更多的思考。
一、“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 教师需要有扎实的写生能力
美术教师的专业发展一直以来被大家关注和重视,记得我上初中时最喜欢去美术老师的办公室,当时的老师办公室就是一个画室,同学们经常可以看到老师在画画,墙上地上到处都是各种大小的画框,有时候我们还拿起老师的画笔在他的画案上涂几笔,老师画好的作品也经常让同学们欣赏、临摹,我们非常崇拜当时美术老师的本领,多数学生喜欢美术课。当今天信息化技术风起云涌时,美术教师画画的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利用各种图片和影像进行教学。绘画是人特有的手上功夫,它能够用有机的方式诠释人的认识和表现能力,进而开发着人的大脑,所以绘画技能技巧永远重要。如果美术课上看不到老师手上的功夫,学生靠什么提升对美术的爱好与认识?也会淡化美术学科的特点,最终成为一门泛化了的人人能教,没有精深内涵的学科。
这次看到瞿老师速写示范后真是激动,竟能通过寥寥几笔画谁像谁,听课老师都叹服,学生会如何反应?可想而知,这就是老师的教学魅力。难怪学生在后面的写生中也能一显身手,名师出高徒。当然瞿老师对听课老师也是一种引领,课可以这样上,朴实一点,扎实一点,硬朗一点,这可能就是“裸课”的核心吧。
二、学生有无穷的潜力,是亟待开发的宝藏
学生的表现和作业效果是本节课的亮点之一,学生能够敏锐地发现听课教师的形象特征,积极的上课发言,肯定自信的画面效果和笔触痕迹,而且所画对象也十分生动准确。这里老师的传授引导结果,就如同一颗优良的种子需要合适的生长环境一样,学生在这节课上的表现证明了好的教学内容和形式可以让学生的潜力得到长足的发展,而且会持续不断地进步。所以我们美术教师要相信学生自身潜能。通过挖掘学生自身潜力去促进学生的发展。
三、教学资源就在我们身边,开发合理就是教材
教育资源就在我们身边,我们美术教学可以开发的教学资源就更多了,校园写生,学校各个教室的标识设计,同学们穿的T恤衫设计等等,瞿老师在本节课中大胆的开发公开课这个现场资源,引导学生去观察表现听课老师,形式非常新颖。以往的人物速写多是老师指定模特,让同学们没有选择性的去被动写生。而这节课上同学们可以自由选择听课老师做模特,学生们独立的观察有了可能性,大家都在选择“我喜欢”的那位老师去写生,满足了学生的个性需求,同时丰富了课堂速写教学的内容。在鼓励同学们主动观察的同时瞿老师还请被写生的老师模特站起来,请大家一起讨论,为学生后面的写生确立了模特,明确了听课老师应该配合同学们的写生要求。这是多年教学经验的结果,在不经意间展现着瞿老师的教学智慧。
学生最后作品可能是老师教学效果最好的体现,每位学生都能把模特画像了,真不容易。因为我也是美术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发现,现在的视觉环境中充斥着卡通动漫形象,学生在美术课上经常会复制这样的形象符号,不会面对新鲜的事物去观察和写生,这样学生的创造一直来源于别人创造的形象资源里,自己没有个性化的创作内容。写生十分重要,它可以激发学生的观察、发现、认识和表现事物。但长期复制卡通形象,学生就懒于观察和发现,即使创作也是被奴役的创作。瞿老师在教学中通过教师示范、师生交流、学生写生、相互评价。引导学生建立起自我的观察写生的习惯,同时确立了有每位学生个性特点的作品样式,这是本节课最闪亮的一点。
作为一名美术特级教师、美术教研员。瞿老师能够通过自己的教学展示,传播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展示扎实的美术基本功,科学有效地把握课堂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环节,以及对学生美术成长的尊重、理解和引领。都是我们美术教师应该好好回味和总结的。
第二篇:《空城计》教学设计(王剑)
语文七上《空城计》教学设计(王剑)
教材分析:
这是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十三课的教学内容。
《三国演义》是一部历史演义小说。它以三国时代的历史为背景,描述了自东汉灵武帝刘宏中平元年(184年)到西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将近一百年的政治、军事以及外交的斗争故事。
《空城计》节选自《三国演义》第95回。课文描述诸葛亮面对强敌而能处变不惊,设下计谋,终于使司马翻引兵退去,突出表现诸葛亮的足智多谋。
指导学生阅读《空城计》,要结合单元教学要求,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弄清文章是通过哪些生动的情节和人物的语言来表现诸葛亮和司马熬这两个人物的性格。
学生分析:
学生在课前己利用阅览课及课余时间借阅《三国演义》,初步了解与课文内容有关的第95回的故事梗概,前节课又学习了一些小说的有关知识,对阅读小说的一般方法有一定的识。初一学生具有好肿、好强的特点,班级中已初步形成合作交流、敢于探索的良好学风、学生间相互评价,相互提问的互动的气氛较浓。
设计理念:
根据新鉴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同标,结合本实验组的研究课题“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教学策略的研究”,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实施开放式教学,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并引导学生在课堂活动中感悟知识的生成、发展与变化。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理清故事情节的基础上把握人物形象,体会阅读小说的的基本方法。
2、激发学生阅读小说的兴趣,鼓励学生课外阅读古今中外的小说佳作,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3、积极创造机会,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发现问题并积极主动地解决问题,如概括情节,评价人物等。
教学过程:
一、导人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这是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的主题呐,也是小说的卷首词。歌声高亢浑厚,意境深遂悠远,但在它那明白如话的歌词里却包含着笔墨难尽的历史沧桑。每当这首歌回响花耳畔,我们的思绪部会情不自禁地被它引向电视剧《三国演义》中那动人心弦的争霸故事。节选自第95回的“空城计”的故事早已烩炙人口。
二、整体感知
引导学生快速阅读课文,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扫清文字障碍,了解《三国演义》第死问梗概。
1、需重点注意下列字词
懿 氅 纶 笑容可掬 遁 蜂拥 隐匿(大惊)失色 旁若无人 无不骇然
2、弄清文中出场人物
列出蜀、魏双方出场人凯弄清相互间的关系。
3、介绍《三国演义》第95回梗概。
目的:帮助学生更好地熟悉故事情节,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三、揣摩文意,概括要点
思考:默读课文,用简洁的话概括本文情节发展的四个阶段。
这一过程旨在培养学生捕捉信息和筛选信息的能力。
学生讨论后,教师归纳:
四个阶段可以概括为:兵临西城;临危施计;司马中计;孔明释计。
四、鉴赏
再读课文,思考:(一)作者是如何塑造人物形象的?
这一设计意在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如何运用多种艺术手法来塑造人物形象。
明确:
1、运用对比和衬托的手法表现人物性格。
如第一部分通过魏蜀双方军力的对比突出西域之险;用众官“尽皆失色”衬托诸葛亮临危不惊。第三部分以司马昭的年轻气盛衬托司马翻的老深算和多疑自负。第四部分司马军尽去,众官“无不骇然”而孔明 “抚掌而笑”,众官“必弃城而走”的愚见与孔明的一番高见的对比,突出了孔明的足智多谋。全文写司马翻也是为了衬托诸葛亮的足智多谋。
2、通过生动的情节和人物的语言、情态表现人物性格。如文中三次写到诸葛亮的 “笑”:一是写诸葛亮在城头“笑容可鞠”,焚香操琴。此时诸葛亮故作坦然,诱司马中计。内心不免有些紧张。二是见魏军远去,诸葛亮“抚掌大笑”,这是如释重负,是轻松的笑,也是侥幸的笑,毕竟太危险了。最后一次是诸葛亮向部下解释完计策后“抚掌大笑”,并说“我若为司马翻,必不便退”,这是自豪的笑,也是嘲笑司马翻退兵过于草率,到底比自己略逊一筹。
(二)诸葛亮足智多谋,处变不惊。课文中哪些地方表现了诸葛亮的这些特点?结合课文说说你对司马翻的看法。
(讨论上述问题,注意引导学生自己去分析课文,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对人物做出自己的评价。)
五、拓展训练
(1)问题讨论:①“众官听得这个消息,尽皆失色”,那么他们心里会想些什么呢?请你以第一人称描述其中一位官员此时此刻的心理活动。
②空城汁为什么能获得成功?
第三篇:苏州园林教学设计(王剑)
八上《 苏州园林》教学设计(王剑)
教学目的
1.了解苏州园林的特点;领略我国江南第宅园林建筑的风貌,从而得到美的享受并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感情。
2.理解本文总说和分说的结构及说明语言的多样性.
教学设想
1.安排两教时。
2.《苏州园林》是一篇准确地把握了客观事物特征的优美的说明文,因此领会作者的整体构思和语言特色应作为本课的学习重点。
3.在教学过程中,尽量给学生以直观感受,与课文学习相配合,更便于学生理解。
4.预习要求。
(l)朗读课文,圈出生字,画出词语,标注段的序号。
(2)看预习提示,查字典,给加点字词注音,读课本上的注释。
(3)鼓励学生提出有关课文的问题,写在作业本上。
第 一课时
教学要点:简介作者和本文文体;正音、正字,解释词语;通读课文;了解作者构思和文章结构;辨析文中运用的说明方法。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简介作者和本文文体
今天我们学习介绍江南第宅园林的名篇——《苏州园林》。
本文作者叶圣陶是苏州人,对苏州园林很熟悉,因此对苏州园林的情趣和特征有深刻的体会。本文是为摄影集《苏州园林》写的序,我们把它作为一篇说明文来学习。它不是介绍苏州某处园林的特色,而是就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来说的。叶老的这篇文章不仅准确地把握了苏州园林的特点,而且文字生动、优美,从写作构思到语言运用都值得我们很好地学习。
(二)正音、正字,解释词语。
根据预习提示,给加点字词注音。
同学注音、朗读,教师提示读准字音和正确掌握汉语拼音规则。
补充两个多音字;对称chen、相间jian
解释词语:(出示投影——几个重点词语的注释)
同学解释、教师重点提示的词语:
标本、布局、映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别具匠心等,强调要把词放在句中来解释。
(三)朗读课文
要求。掌握字的读音;进一步理解词在文中的意思;思考作者怎样向读者介绍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探求作者的思路)
(四)从写作构思入手,分析文章结构
(可从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导入,也可由教师提出)
1、问:这是一篇事物说明文,被说明的事物——苏州园林的特征是什么呢?
引导学生找出本文说明事物特征的课文内容,即第2段中“……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这是贯穿全文的中心,“图画”成为介绍苏州园林的线索。
2、问:作者怎样抓住中心构思全篇,安排全文的结构呢?
文章开头:结合重点词“标本”(原指供学习、研究时用的动、植物的实物,这里有“范本”的意思)、“鉴赏”(指对艺术品的欣赏和评价)理解苏州园林在我国园林建筑中的地位和作用。这是全文的总起,确立本文说明的对象——苏州园林(总体)。
3、问:第2段课文,作者围绕苏州园林共同特征,写了几层内容?
第一,撇开不同点,专说共同点。
第二,苏州园林共同点具体在四个“讲究”。
第三,再一次强调共同点什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
第四,用游览者的话证实作者的评价—突出本文是从欣赏者的角度写的。
4、问:课文的第3、4、5、6段内容与第2段是什么关系?
第2段是总说,第3、4、5、6段是分说。每一段与前面的~个“讲究”相照应,具体说明苏州园林某一方面所体现出来的图画美。
上述四方面是重点,作者作详细说明。
5、问:课文第7、8、9段写了什么内容,与中心有何关系?
这三段从园林角落的布置、门和窗以及色彩方面说明苏州园林的特点。这是细部介绍属非重点,故写得简略。
6、问:读第10段,想本文结尾有何特点?
文章收尾留有余地,令人回味。
(五)1、总观全文的结构脉络(投影显示):
总说(完美的图画)——分说(第2段)
大处讲究:布局(3段)配合(4段)映衬(5段)层次(6段)
细部注意:每个角落(第7段)门窗图案(第8段)色彩(第9段)
课上做练习一,填写结构图表。
2、思考:本文说明事物的顺序是怎样的?
从全文看,按由整体到局部的顺序;从各部分看,按由主到次由大到小的顺序。
提示:本文先总说后分说的结构层次在段中也有体现。以第4段为例作分析。
3、问:为了能说明事物特征,给读者具体形象的感受,作者要选用恰当的说明方法。试找出第3段中使用的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运用作比较、打比喻的说明方法,说明苏州园林不讲究对称,园林是美术画,讲求自然之趣。
(六)布置作业
1.复习字、词,会写、会注音、会解释。
2.笔答课后练习二、三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继续学习本文的说明方法;具体分析本文的语言;总结全文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检查生字词。
(二)结合讲评检查课后练习二的作业完成情况,归纳本文的说明方法。由同学举例说明。
1.作比较。如第5段:“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点明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着眼在画意;又如第9段,与北京园林的色彩比较,说明苏州园林极少彩绘的特点。
2.举例子。如第2段以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图画中”为例,说明苏州园林是一幅完美的图画的特点;再如以几个园里的古藤为例,形象地说明苏州园林花树的艺术风采。
3.描摹。如第5段中对树木的栽种和修剪着眼在画意的描摹等。小结:多种说明方法的运用,不仅突出了事物的特征,而使语言既准确、鲜明又生动形象,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多样性。
(三)重点分析本文语言的多样性。
提示:本文语言的多样性,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归纳。
1.多种表达方式的运用
2.句子的多样性:描述性和概括性的句子
3.用词的精练、准确和周密
4.多种修辞方法的使用
逐项分析时,先由同学举例、分析,再由教师补充,归纳。举例时尽量照顾课文的先后顺序。1.多种表达方式的运用
问:本文用了哪几种表达方式?以第5段为例说明。同学发言,归纳。
第1句是说明,说明花草树木映衬方面的图画美。第2句是描写,描写了俯下的高树枝和仰起的低树枝,交相辉映的情景,富有动态,给人以层次感。第4句“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是议论,阐明这样栽种的艺术效果。
问:还能找到运用多种表达方式的例子吗?
如第7段中的描写,第1段中的议论,既增强文章生动性、趣味性,又对苏州园林作了画龙点睛的评价。
问:前面看到本文有不少具体描述的句子,其实文中也有不少概括说明的句子。
如第2段中概括苏州园林总特征的句子;第5、6、7、8段的第一句都起到了概括苏州园林特点的作用。
问:请同学们找找本文运用词语的特点。
(l)准确
结合练习三,辨析:玩赏、鉴赏、欣赏、观赏——玩赏:有品味、赏玩之意;鉴赏:指对艺术品的欣赏和评价;欣赏:指对艺术品的领略和玩赏;观赏:指观看欣赏。此处的“鉴赏”一词最恰当。
(2)周密
请说出以下各句加点词的作用。(投影显示)
①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
②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画。
③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
④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
(3)精练
请读第7段,说说段中“栽、蔓延、补”几个动词用得为什么好?
恰当形象地写出设计者和匠师们的精心布局,化静为动,化单调为多彩。
问:能找出本文中使用的多种修辞方法吗?
排比:第2段;设问:第3段;比喻:第3段等。
教师:有人说本文具有散文特色。是因为作者通过说明描绘,自然、真切地再现了苏州园林的风貌,使我们得到了美的享受,正如题目所写,使人有种“眷恋”之情。你能从文中找出例子吗?
如第4、5、7、8、9段的结尾及全文的结尾,都是有景有情的。
小结:本文语言准确、精练又生动、优美,表现力很强,从而看出说明文的语言并不是枯燥的,是可以充满情趣的。
(四)总结全文:文章介绍了苏州园林的特征,再现了它的美丽画面,显示了设计者和匠师们的智慧和我国园林艺术的高超。
(五)朗读课文,进一步体会本文的两个学习重点,从而获得知识和美感。
(六)布置作业:
第四篇:核舟记教学设计(王剑)
八上 《核舟记》教学设计(王剑)
教学目的一、学习以空间方位为序,语言简洁、周密、生动。
二、认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工艺美术方面的卓越技艺,激发其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并为适应改革开放,振兴中华而读书。教学设想
一、教学目的一、二是教学重点。围绕怎样的中心来进行说明,是本文教学的难点。
二、可运用道具(核舟模型)或幻灯(核舟图片)配合教学,以便学生有直观印象,加深理解并记忆。
(本课文教学可细可粗,可深可浅。请根据不同对象斟酌处理。)
三、教学时数:三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我们中华民族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是最优秀、最勤劳、最聪明灵巧的人民,他们创造了光辉灿烂、永垂不朽、令古今世界瞩目的中华文明、中华文化。其中最令人喷喷称奇、叹为观止的有那源远流长、久盛不衰的手工雕刻艺术,尤其是微雕。一棵不起眼的树根经三拨两弄可以变成一只活灵活现、凌空欲飞的雄鹰,这是根雕;一块似可废弃的石头经三琢两磨也可忽然化为山水木石、鸟鱼虫草,或可成为万里长城的缩影,这是玉雕;不仅如此,一根头发上可以雕刻下唐诗三百首的全部诗句,这是发雕;还有牙雕、竹雕等等。今天我们学习的明末浙江魏学洢的《核舟记》就是远在数百年前我国劳动人民、民间艺人精湛绝伦的雕刻技艺的一次辉煌的展示。
二、布置课内预习
请大家运用字典并结合黑板上的预习题自读这篇文章(有些题目需在自读本上笔答完成)
1.本文出处及作者简介(摘要在自读本上)。
2.为文章生字词注音并释义,用铅笔标出疑难句。
示例:①罔、贻、轩敞、???篷等
②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等
3.试分别概括文章段意(要求用语精炼,各不超过十个字)。
4.思考下列问题:
(1)核舟大小如何?
(2)在这样小的核舟上雕刻家究竟雕了多少人和物?
(3)雕刻者是如何精当巧妙地安置这些人物的?
(4)本文虽名为“记”,是不是记叙文,为什么?
(5)文章主体部分的写作顺序是怎样的?
(6)文章的全部内容安排实际上紧扣了怎样一个核心?
三、巡视课堂,掌握学生自学情况,以便为下面的课文分析提供材料和根据。
四、朗读课文
1.请三位同学朗读课文
每位同学朗读两段。朗读后,各由其余同学对该位同学的朗读情况作评价,或指明其读音的错误,或纠正其断句不当;或称道其成功之处。
2.老师指导有关朗读的要领:
读音要力求用标准的普通话,注音要正确,特别是古今异读、变读、通假字、多音字必须严加推敲,查有实据,读准字音才能读得流畅,读准字音才能理解得清楚透彻。
断句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古人称为“句读”。文言的断句水平跟读者的阅读面、阅读量以及文言的基础、功底和语感均成正比。但也有一些常规可以提前把握,以便有利于文言
文的阅读和理解。比如句首的发语词“夫”、“盖”等必须断开,“盖大苏泛赤壁云”就不可误读为:“盖大/苏泛赤壁云”;另外,断句跟句法关系密切相联,主、谓、宾各成分之间一般应断开;再则,断句与句意必须一致,不可因断句错误而产生歧义或谬误。最后,断句还跟文言的一些语法习惯、文章的感情基调、文体规律、作家作文的习惯、读者的阅读习惯等有关。阅读中均需综合考虑。
3.在预习并对课文整体内容稍有感知、认识的基础上,在学生稍有阅读文言知识的情况下,教师或可带读,或可范读,力争引导学生熟读课文,达到流利畅达之境。“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从而把握文章的整体,获得这种文体的语感。
五、研讨课文
本文的题目虽有一个“记”字,是否意味着是一种记叙文体?它与《桃花源记》、《小石潭记》是不是同一种文体?
本讨论题旨在考察同学在预习并熟读之后对课文的整体把握情况;同时借助比较,让学生对古文中的“记”体文言有比较深入的了解。
学生的讨论可以从下列角度开展:
(1)所“记”的对象和内容
(2)表达方式及语言
这个问题应当在本课时最后提出,容同学课后查阅有关文章资料,并分小组讨论。
第二课时
一、齐读全文导入第一课时的“研讨课文”。
对这个题目的正确解说应当是,(1)从所“记”的对象和内容看,《桃花源记》、《小石潭记》等“记”的是“桃花源”、“小石潭”等实地实景,显然属游记类性质的记叙;而《核舟记》作者“记”的是一艘“核舟”,一件工艺品,目的是要展示我国古代能工巧匠的绝顶智慧,很可能写成说明文。(2)从表达方式及语言看,前者几乎一律用描写文字,对其环境、场景、气氛、人物等穷形尽相作细致入微的刻划渲染;本文则多用客观的说明性语言,采用多种科学的说明方法。就此可以区别:同为“记”,却是文体迥异的两类文章。
关于记叙文和说明文的区别,简述如下:
记叙文是以写人叙事为主,具体而形象地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文体。记叙文的基本特点是叙述性和具象性,所谓叙述性,就是用叙述的方法介绍和说明事情发展变化的过程或事物状态的一种特性;具象性,则是就描写这个写作手段而言,是指用生动而形象的语言文字把事物、人物的情况、面貌等等描述出来,给读者以具体清晰的印象。
说明文是一种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介绍事物、阐明事理的实用事体。它主要是用来帮助人们完整地了解、认识事物的形状、性质、成因、功能、构造、关系或发生、发展过程,从而把握事物的特征、本质及规律性。说明文的特点归结起来有这样几个方面:(一)内容的知识性;(二)材料的科学性;(三)语言的通俗性;
(四)表达方式的解说性;(五)结构的条理性;(六)功能的实用性。
结合实例反复阐述、体味,可以辨清两种文体及两种语言。
(上述问题,必须根据所教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讨论,问题的提出时间不必绝对化,似可置前,也可放在疏通文字之后。学生素质好的,超前讨论,可以先入为主,促进对文句内涵对语言风格的理解;反之,则可在疏解文字后再讨论,才不会流于架空或空口无凭式的枉费口舌。二是对这一问题讨论的程度不宜过深,点到即止,且多由学生自行体味。)
二、继续研讨课文,分析文章第一段和第六段。
1.由学生对这开头,结尾两段的文句理解质疑,然后展开讨论。让学生自行解决疑难,教师适当点拨、引导。
2.分别请同学通译,齐读,按要求概括文字大意。
第一段:总介王叔远极工微雕(引王说明对象——核舟)
第六段:综说核舟“容量”,极称其技。
3.讨论(1):两段文字都是“总体说明”性的,其概括角度有什么不同?
前者是总括王叔远的微雕技艺,后者则是对这一核舟本身内容的概要说明。讨论(2):开头结尾的两节文字可以看出,作者说明这一核舟的情况时是紧紧扣住了核舟的一个什么样的特点?你从这两节文字中的哪些句子中哪些词语中看出这一点?
紧紧围绕的中心应是雕刻工艺奇巧、灵怪。开头一节的首句,结尾一节的末三句,有力地说明了这个问题。有关的词语如“罔不”、“曾不”等。
4.为加深对这两段文字的理解,作一随堂练习,点明和翻译下列各词组:因势象形 各具情态 贻余核舟一 为人五 曾不盈寸桃核修狭者
三、分析讨论第二至第五段
1,这四段文字是对“核舟”的具体细致的说明,作者怎样说明的?试将这四段文字切分为两部分,怎样切分比较合理?
正确的切分是:
第二至第四段是一部分,第五段是一部分,前者说明的是船的正面,后者说明的是船背。
2.这样安排遵循了怎样的顺序?
由面到背面,由主到次。
3.讨论第二段:
(1)这一段的内容是什么?
主要说明船舱的结构形态。
(2)强调有关字词:
“有奇”的“奇”读jī,不是“奇巧”之“奇(qí)”。
“可二黍许”与“潭中鱼可百许头”的比较。
“相望”的意译:“相对而设”。
“糁”的音、形、义及词性。
(3)这一节文字在说明船舱中间的情形时,重点说明了什么内容?
应是八扇小窗和所刻的苏轼十六字文句。
(4)除说明船舱外,这段文字还有没有其它的说明内容?
有。开头一句总体说明了核舟的长度与高度。
(5)试想想,整个核舟只有“八分”长,“二黍高”。船舱就更是微不足道了。作者却在船舱的说明中强调窗户之多,文字之众,你以为有什么用意?
正是抓住重点,突出各部分的重点,紧扣了“奇巧、灵怪”这一说明核心。
(6)领会苏拭文句。一是搞清其诗情画意;二是从修辞角度分析,如衬托、对
偶等。可为下文有关苏拭形象的理解作铺垫。
请反复阅读第二段,体会文字少信息量大的文字简洁的特点。
第三课时
一、检查一、二、五各段的背诵情况。
二、请学生译解几个句子。
1.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2.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
3.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4.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三、、分析讨论第三段。
1.质疑并点讲有关词句:
峨冠而多鬓者 如有所语 其两膝相比者 绝类 矫首昂视 不属(与“络绎相属”和“属予作文以记之”作比较)???数
2.口译并评价翻译情况。
3.讨论(1):这一段是介绍船头部分;主要说明了什么?
描述船头三人的神情态度。
分别由学生朗读描述苏拭、鲁直(黄庭坚)和佛印神态的句子,说说雕刻者是要竭力渲染他们此时此地的什么样的心态?
从“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右手指卷,若有所语”和佛印的“矫首昂视”可以看出,雕刻家的意图是要表现他们豁达、放旷的胸襟,说明他们在山光水色的掩映之中完全忘记了现实的烦恼,而陶醉在眼前画卷的美好意境里。
(2)作者在说明船头三人时,着墨较多的是谁?为什么?
这当然是“东坡”。三人中,苏轼居中,作者起笔直逼其面:“峨冠而多鬓者”,因为刻得用心刻得仔细,作者也就说得真切细腻。所以如此,一是雕刻者的安排本身如此,说明者当然不能违背其“初衷”;二是核舟的雕刻主题是“盖大苏泛赤壁”,这样说明,才能与其主题吻合。否则,松散割裂,不知所云。
(3)你从哪些描述可以看出雕刻家技艺的奇巧、精湛、无微不至呢?
表现这一点的地方较多,如对东坡外貌的刻划,对东坡、鲁直“衣褶”的介绍,对佛印左臂所挂念珠的说明“珠可历历数也”。
(4)齐读这段文字,理清说明、描述的顺序,争取背诵这段文字。
这段文字,介绍人物神情,其顺序是由主要人物到次要人物;描述每个人物,又是由人物的上部描述到下部描述。
四、分析讨论第四段。
1.讨论下列短语的译法。
横卧一揖 椎鬓仰面 视端容寂
2.考察古汉语中数词使用与现代汉语的差异。先联系前面部分看一些实例:
(1)长约八分有奇。(2)左右各四,共八扇。(3)船头坐三人。(4)共阅一手卷。(5)横卧一揖。(6)倚一衡木。(7)为字共三十有四。
由此可见,古汉语中一般情况下,数词可以直接修饰名词,这与现代汉语中较严格的“数词+量词+名词”的格局不同。
3.这一段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说明效果?
拟人:船尾横卧一楫
比喻:居右者椎鬓仰面
顶真:左手抚炉,炉上有壶
同时,分辨清楚“若啸呼状”和“若听杂声然”这两句的非比喻性。两句虽带了比喻词“若”,但这是表现观赏者的心理感觉用以表达不确指意义的动词。这个词后面所带的非名词(本可作喻体)是一个具体的动作,这个动作又是被描摹对象可能发生的动作,并非其他物其他人的动作拿来作比较。由此看来,这两句不能认为比喻句。
作者借用上述种种修辞,正是为了使抽象的说明更为具体逼真,更便于表现其雕刻技艺的精妙绝伦。这一段,“舟尾”、“揖左右”、“居右者”、“左手”、“右手”、“居左者”,紧相照应,充分体现了语言周密。
4.这一段文字说明舟尾情况是怎么布局的呢?
主要运用了总分结构。先说“楫左右舟子各一人”,而后分说,从“居右者”说到“居左者”。
总分布局法是说明文结构安排的常用技法。总说是概要,可使谈者先入为主;分说则可以详览,获得条分缕析的效果。
5.这一段描述“舟子”神情动作渲染了一种什么氛围?为什么要这样写?
两“舟子”虽神情各异,一个“若啸呼状”,仿佛是在那里呼唤清风,显得悠闲自在;一个“视端容寂”,仿佛在专注听“茶声”。但表现了一个共同的氛围,这就是愉悦、轻松、活泼自乐。再加上船楫的“横卧”,更加暗示出有楫同于无楫,有舟子等于没有舟子的一种放任自流的境界。
这样写,是为使船尾之境与船头之情遥相呼应,实现对船首氛围的烘托或者沟通,从而共同成就“大苏泛赤壁”之“泛”
6.第二、三、四段是写船的正面,作者先说船舱,再说船头和船尾,这是一种结构顺序的安排,你认为可不可以先从船首说起再说船舱,最后说明船尾情况呢?两种顺序安排,哪一种为上?为什么?
改用从头至尾的程序更符合方位的系统,从说明的客观效果看,也是很好的。但却不如原文顺序为佳。
综合文中第二、三、四段,这一部分实际上是一幅栩栩如生的“大苏泛赤壁”的生活画卷,生动极了。作者是这样来描述的:先描述人物活动环境或背景,船舱的描述是交待环境,幽雅恬静,玲珑剔透;而窗上刻字则暗示活动的背景,正当山高月小之夜,水落石出,好一幅波平如镜令人心旷神怡的江上风月。当然,这里十六字的雕刻足见雕刻家的结构艺术,小小一舟自不可移来江上风月,而文字则可打破时空,成功地展示了小舟外的艺术空间,也更成功地冲破了数百年的时限。
在此场景下安排神情各异却志趣相投的一群人物出场,就显得顺理成章、水到渠成了。人与景、景与人的互相映照、烘托,堪称获得妙绝的和谐。
五、背诵这三段文字,体味作者构思的良苦用心。
六、分析第五自然段。
这段文字中哪些说明可以表现雕刻技艺高超这一中心?
如“细若蚊足,钩画了了”
写船的正面用了三段文字,写船背为什么只用这么一小段文字?
这是文章中心的需要,也是雕刻者的主观意图决定的。更体现了作者主次分明的说明技巧。
既然如此,这段文字可不可省呢?
不可省。因为这是对前文说明的必要的补充,有了它,文章才完整完善,核舟
才完全完备。有关的雕刻日期和作者,才清楚。
七、由学生归纳本篇说明文的一些写作技巧:
1.以空间方位为序,层次清楚,构思巧妙。
2.叙述跟描写结合,语言简洁、周密、生动。
九、布置习题:
1.仿照本文作法,选取家中的某一工艺品,作简要的介绍,完成在自写本上。
2.做练习三,翻译一至四例。
第五篇:王吴学校宗爱群语文教学教研听评课记录2
语文教学研究课听评课记录
王吴小学语文教研组
授课教师:宗爱群
时 间:
2014年10月30日
星期四第一节课 授课内容: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回顾拓展四》
参加听评课教师:褚世义、盛玉琴、王秀梅、李丹宝、颜世武、臧卓远、曹建文、刘桂芝、李芳淑。教师听评课记录:
曹建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做到了课前延伸通过多媒体展示让学生联系前面所学知识,说说自己了解的词语。课内探究关注了每个学生,学习生字让学生认读、领读、我会读等形式,学生参与面广,练习机会大,名人名言读采取多种形式,既达到“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目的,又不是学生感到枯燥无味。采取教学方式也多样化,有多种交流方式,词语教学进行较多,做到了举一反三。多媒体利用好,老师用话讲不清的通过多媒体展示,学生一目了然,课后提升有力度,引导学生想象名人名言的意思,是学生做到要用心观物。检测设计有知识,有想象力。是学生既巩固了知识,又提升了能力。
臧卓远:听了宗老师的课,感受最深的有三点:一是导入课文活泼新颖,充分利用多媒体现代化教学手段,注重情景创设,合理组织,教学环节过渡自然得体,不照本宣科。二是宗老师在整堂课上始终注重对学生读的训练。指名读、领读、范读、分角色读等采取多种形式练习,让学生在反复朗读过程中感悟句子的意思,体会到课文的感情。三是设计练习有利于开发学生智力,拓展学生知识面。情景教学贯穿始终;不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而且使学生丰富了知识的积累。教学效果良好。
王秀梅;听了宗老师的课,我学了不少。宗老师对教学内容很熟练,对所涉及的教材内容运用自如,充分利用多媒体现代化教学手段,注重情景创设,合理组织,教学环节过渡自然得体,不照本宣科。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指导及时,恰到好处。总起来说效果很好。
李丹宝;在10月30日上午我们听了宗老师讲的《第四单元--回顾拓展四》一课,深受启发,受益颇多。这篇课文景美,境美,情美,处处渗透了美,在听课的过程中,我们也受到了美的熏陶,具体表现在:宗老师使用课件使课堂生动形象,使学生身临其境。在课堂教学中,先学字词,在掌握字词后,指导学生朗读,教师范读,指名读,集体读,分角色读。通过读课文,理解了课文内容。教师出
示课件让学生跟着画面读,把课堂带入高潮,学生争先恐后的读,既扩展了课外知识,又活跃了课堂。让学生学习比喻句、拟人句把学生带入无限的想象空间,扩展了学生思维。
颜世武 :
这堂课教学生动板书清晰条理,以学生为中心,调动了学生积极性。体现了学校倡导的“学、导、练、评。”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学效果好。
本节课宗老师能充分利用多媒体现代化的教学设施,使用熟练。设计合理,注重了情景创设。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环节过渡自然得体,抓住了重点,突出了难点。遵循了“导——学——练——评”的教学模式。教学效果很好。
褚世义:《第四单元--回顾拓展四》评课
在10月30日听了宗老师《第四单元--回顾拓展四》一课,受益匪浅深受启发。学了不少的东西。宗老师一堂课课堂环节紧凑,使用课件,生动、有色、有声、有形学生爱学。详略得当。以“看到的的颜色、闻到的气味、听到凉爽的信息。”为主线,使学生对《第四单元--回顾拓展四》给大自然的变化,说明秋天是美丽的。在理解“五彩缤纷“一词中,教师充分根据课文内容运用语言文字,使学生理解了”五彩缤纷“含义,教学效果显著。
附教案
• 第四单元综合复习备课
• 王吴小学宗爱群
学习目标:
1、复习本单元所学的重点词语,读准字音,会写“读读写写”里面的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2、回顾本单元每一篇课文,进一步体会作者在生活中得到的启示。
3、学习日积月累,自读自悟富有警戒意义的名言佳句。学习过程:
1、学生自由读本单元的词语盘点。
指名读词语盘点中的词
开火车读词语盘点中的词
同桌互相默写较难写的词语。
2、回顾拓展四,本单元的主题是什么? 学生回答:生活中的启示。
3、说说学了本单元在其他方面有什么收获?比如作者,写作技巧等方面。(学生先小组交流再说说)
4、我会填:
(1)、《钓鱼的启示》中钓鱼给你的启示是(。)(2、)《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给你的启示是(。)(3、)《落花生》给你的启示是(。)
(4、)《珍珠鸟》给你的启示是()。
5、学习日积月累:学生自己读,不认识的字查字典,理解不了的小组交流。
6、应用练习:大书法家王羲之七岁时就跟书法家卫夫人习字。他每次练完字都要到水池里洗毛笔,坚持练了两三年,结果水池变成了墨池,他写字的技巧也日渐娴熟,但他还是坚持不懈地练字,最后终于成了颇负盛名的大书法家。这个事例说明什么?与哪一句谚语的意思是一致的?
(滴水能把石穿透,万事功到自然成。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7、课堂练习:我会连
(1、)世上无难事 A、白首方悔读书迟(2、)欲要看究竟 B、梅花香自苦寒来(3、)虚心万事能成 C、万事功到自然成(4、)滴水能把石穿透 D、自满十事九空(5、)宝剑锋从磨砺出 E、处处细留心(6、)黑发不知勤学早 F、只怕有心人
教学反思:
小学语文第九册第四单元是以“生活中的启示”为主题,围绕本主题学习课文,同时让学生在生活中留心向生活学习,学完本单元要把重点字词学会,同时学习掌握一些激励或提醒自己的警句格言,所以这节课设计了有关的练习,学生通过练习,巩固了字词,梳理了课文内容,进一步加深了对生活启示的理解。不过,在课堂教学中,仍忽略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放手程度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