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创新语文教学情景 激活语文课堂情趣
创新语文教学情景 激活语文课堂情趣
摘要:语文教学中,笔者尝试着用创设语文教学情景的方法来优化教学过程,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也使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关键词:语文教学;情景;情趣;激活
语文学科是一门富于学生想象和智慧的课程,而语文知识则是学生进行一切想象、创造活动的前提。“读书有所疑,方能有所思,读书有所思,方能有所得”。结合新《语文课程标准》培养初中学生创新思维与能力的要求,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从培养学生想象和思维能力出发,学着创设适合学生知识能力相应的教学场景,采用学生边读、边思考、边议论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语文知识教学接受的瞬间,点燃思维的火花,激发创新的欲望,让学生潜在的求知欲望真正被激发出来,思维的认知也会被不断刷新。这样做既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又培养了他们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探究,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对于初中学生而言,每堂课都存在着个体认知领域的新发现,因此,学生在发现中就潜藏着创新的可能,而教师课堂上鼓励学生质疑,就是激发学生创新潜能的良好手段。我们知道,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求知欲是从质疑开始的。所以,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用创设语文教学情景的合适方法来优化教学过程,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在与学生的融融交流中使语文教学手段的应用得到了锻炼。
一、投之一石,溅出一池涟漪
常言道:“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一个好的导语会对一节语文课教学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平淡无味的导语不仅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反而会起抑制作用。因此,语文教师应格外重视开场白的设计,它既是语文教师基本素质的体现,又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需要。每当上课开始,学生首先听到的是富有启发性、感染力的开场白,定能精神为之一振,浓厚的学习兴趣与强烈的求知欲望也就随之产生了。有了良好的氛围,教师教得起劲,学生也学得用心。在教学《我的叔叔于勒》一文时,笔者联系八年级所学的《变色龙》一文,设计了这样一段导语:大家还记得我们初二学过的《变色龙》吗?请同学们回忆小说中的“变色龙”是指谁?那我们为什么称他为变色龙?当学生回答之后,又适时提出让他们找找我们今天所学的文章中有没有类似于奥楚蔑洛夫这样的“变色龙”?带着这样的问题进入今天的学习任务,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又如,在讲授名著专题《水浒传》时,上课的第一件事就是播放电视剧《水浒传》中刘欢唱的主题曲《好汉歌》,随着高亢的“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学生们情绪激昂,有的甚至跟着“吼”起来,显然他们已沉浸在歌曲的旋律中,思绪已飞向那充满侠肝义胆的剧情当中,这就创造了一种情境。播放之后,笔者故意发问:知道这是什么歌吗?它出自哪里?谁唱的?同学们异口同声的回答淹没了笔者的话语,显然他们已被带入情境当中了。这样就使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被充分调动起来了,整个课堂气氛的活跃就可想而知了。
二、倾之声情,感动几多情愫
教师生动形象的讲解、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常能激发、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文章本是有情物,它反映的人、事、景、物都蕴涵着丰富而深刻的思想感情。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根据课型特点,利用电教媒体、直观教具、现场体验等形式来创设情景、营造氛围,让学生加深体会文章的思想内容、情感意境等。这种情景熏染,让学生耳濡目染、全面感知,从内心深处激发了学习语文的兴趣。比如笔者在教授课文《三峡》时,首先通过观看三峡的记录片,让学生直观感受到三峡的壮美风光,产生一种心灵的愉悦和自豪。再通过与学生提前课下搜集的一首郭沫若的诗《蜀道奇》相对比:“万山磅礴水泱漭,山环水抱争萦纡。……”由此也让学生更深切领会到课文中有关三峡绵长、陡峭的特点:“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缺处。……”这样一来,学生由对三峡壮美风光的喜爱、向往进而产生了学习课文的强烈欲望。学习效果相对于一上来就由教师来对文段进行泛泛的串讲、分析而言要好得多。又如教《听潮》,预习前,笔者让学生请教音乐老师,搜集以大海为主题的音乐资料,欣赏理查德〃克莱德曼的《海之恋》;在教《狼》这一课时,笔者叫了几位学生在教室里表演,收到了异想不到的效果;在教授《愚公移山》时,笔者又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编写一个课本剧,同样学生也非常乐意参与其中。这些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
三、携之试水,徜徉无边学海
教师与学生变换位置,让学生唱主角,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又一重要方法。传统教学中,语文教师的主要手段是两支粉笔一张嘴;形式是教师高高站在台上,学生正襟危坐于台下;方法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像一个权威那样不断地向他们灌输着知识,如同往漏斗里灌水一样,其实效果可想而知。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人们获取知识有了许多新途径。这种单一的方法、陈旧的形式已经使学生腻烦了,还怎么谈得上学习有兴趣呢?
在学习《白鹭》一文时,笔者准备一幅白鹭图,先让学生欣赏白鹭图,并说说画面带给自己的感受。学生的兴趣就来了,七嘴八舌地在下面说开了,这样就很自然地过渡到郭沫若笔下白鹭的美。优美的散文自然要多读,学生深情地朗读,用心品读,找出自己认为最值得推荐给同学的优美句子,读给大家听,并说说理由,让学生从朗读中感受白鹭“被人忘却的美”。教师引领学生的灵魂沉浮于作者的字里行间,体味作者的思路与情感,让心灵浸染墨韵书香,与作者互动,激起学生率真灵动的生命激情,激发学习的欲望与热情。于是,学生争先恐后抢读,好不热闹。再让学生分成小组互动品析课文,从不同角度赏析,探寻美在哪里?这样,整个课堂始终把主导权交给学生,教师仅做课堂的驾驭者,一切都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讨论问题,从而解决问题。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唱主角,学生通过自己的发现过程,能够同时体验到发现知识的兴奋感和完成任务的自信心,从而使他们相信:“我”能思考,“我”能自己解决问题。这样既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又增强了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决心。
四、敢试牛刀,享受创新快意
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在人的灵魂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心理学研究也认为:“智慧出于手指尖。”国际学习科学研究领域也有句名言:“听来的忘得快,看到的记得住,动手做更能学得好。”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就应尽可能地创设各种动手操作的情境,在教学中尽可能让学生的手、眼、脑、口等多种感官共同参与知识的内化过程,既有助于知识的掌握,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索精神,满足学生作为个体的人的需要,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励学生去努力成为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例如:在学习朱自清的《春》、《绿》等写景优美的文章时,笔者就让学生动手画出文章中所描写的“春”,学生有些画的是草,有些画的是花……有些学生就从网上搜集符合文章描写的优美图画,再配上文字,真可谓“春意盎然”。这样,学生不仅可以从现有的文字中感受到一种抽象美,又可以通过图片欣赏来领略直观美,这样就使文章内容在他们心中留下了更深刻的印象。另外,对有些“电脑小高手”,鼓励他们根据对课文的理解与感受去设计制作课件。在学习《都市精灵》这一课时,笔者就让班级中的一位学生制作了相应的课件,在班上让全班同学共同欣赏,学生反响热烈,且都跃跃欲试。学生个体的积极参与为语文教学烘托了扎实的基础。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在学生的学习中,学习兴趣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基础。兴趣得到激发,学生学习就会积极主动,学得轻松而有成效。当前现代教育涌现出的“愉快教学”模式,正是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定为“愉快教学”的基础。作为语文教师,我们有责任采用多种形式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语文教学不断实践过程中,笔者尝试着让学生享受在愉快教学中接受知识、陶冶情操,也使笔者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充分享受着师生和谐教学交流带来的充实人生。参考文献:
[1]丁俊强.创设教学情境,创新语文课堂[J].文教资料,2010(28).[2]向丽.促进教学创新 激活语文课堂[J].新课程(中学版),2009(6).
第二篇:让语文课堂充满情趣
让语文课堂充满情趣
兴化市第二实验小学 朱晓萍
理想的课堂是充分体现学生主体性的课堂,学生的学、思、做都是一种主动而积极状态下的有情有趣的活动,这样的课堂才能使孩子的智商、情商共同发展。那么如何使孩子学得情趣盎然,我在教学实践中摸索了几点想法。
一、用语言激发朗读的情趣
同样的意思不一样的表达,效果迥异。所谓“润物无声”“教育无痕”也是这样的道理吧。
《槐乡五月》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教学课文第一小节,要引导学生在朗读中体会槐花之美、槐花之香。我由文本语言直接引领学生入情入境——“五月,洋槐开花啦。槐乡的山山洼洼,坡坡岗岗,似瑞雪初降,一片白茫茫。”美轮美奂的语言本身对学生就是一种熏陶,先让孩子心向往之。接着我相机呈现相对应的图片,无限欣喜地对学生说:“看——”学生看着美图,心中或多或少都有感触,这时,我趁热打铁饱含激励地说:“你也来读一读,相信你的感受比老师还要美妙!”多数孩子喜欢挑战,如此激发起他们读的欲望,他们才能读得有滋有味。学生的读带给我很多不一样的感受,我总会不失时机地与孩子们分享。有的孩子读得很轻快我就说:“这么多、这么白的槐花带给了你快乐!”有的孩子语速稍慢,我又说:“你已经陶醉 1
在一片白茫茫中了。”有的同学读得有点平淡,我便引导:“闭上眼睛想一想:瑞雪初降,一片白茫茫!别将你的感受隐藏起来,再读一遍!” “熟读百遍,其义自现”,在一次次诵读中孩子的体会越来越贴近文本甚至超越文本。可是如果就单调地要求孩子读数遍,我想他们很快就没有了乐趣。教者在倾听过程中适时给予导向性的评价,学生亦会读得乐此不疲。关于评价语的魅力2014第四期《教师论坛》有一篇文章做了专门的论述。文中说到:准确真诚的评价能激点带面;充满激励的评价能立竿见影;巧妙机智的评价能柳暗花明;幽默风趣的评价能一石数鸟;目中有人的评价,能促进发展等。的确如此,精妙的评价语如同春雨点点滋润学生心田,扣启学生智慧之门。我们应该锤炼自己的语言,让自己的语言有温度,充满情趣。
二、用活动推进体验的情趣
如果我们的生活仅止于生活本身,那肯定了无情趣。孩子喜欢在游戏中愉悦,在玩耍中恣情,在故事中陶醉,在表演中满足。是的,多一种体验,就多一种人生。阅读、思考、想象使我们变换了若干的角色,体验了多样的人生。在这样的阅读中我们的情感得以丰富,认知逐渐成熟。教者在研读教材时如果有意识地寻找文本趣味点,课堂上创造孩子“体验”的机会,让孩子能入情入境,必能陶冶情操、滋养情趣。
《槐乡五月》的第二小节写了槐乡孩子的好客、淳朴,其中有一句“吃咸的,浇上麻油、蒜泥、陈醋;吃甜的,撒上炒芝麻,拌上槐花蜜。”句式工整,妙趣横生。怎样指导学生读出语言的韵味呢?我
给学生创造了“演一演”这样一个体验活动。“好客的槐乡孩子会怎样招待客人又会怎样无比自豪地介绍家乡特产——槐花饭呢?同学们可想身临其境,试一试?”此言一出,好看戏好演戏的孩子必然兴致高涨。但如果不走进文本,那这样的演一演又背离了“语用”的目的。于是我呈现“吃咸的,浇上麻油、蒜泥、陈醋;吃甜的,撒上炒芝麻,拌上槐花蜜。”说:“想看好戏演好戏的先试试这两句,谁来读。注意控制好,别流口水呀!”指名几名学生读后,让孩子们同桌合作演一演。充分的准备使孩子有了更多的体会,然后上台表演对文本的演绎也更加丰富了。在这样的语言实践中学生感受到文中语言的韵律美,同时也能体会到热情、淳朴的槐乡孩子的快乐。趣味盎然啊!
这篇课文中还有好几处很美的句子:如“嗡嗡嗡 „„啪啪啪„„ ”这里我又是通过想象,给孩子们创造体验的平台,在想象中他们感受到花香的浓郁、槐乡孩子的快乐。有了丰富的体验,孩子们“读出来”也便水到渠成了。
三、用尊重保护思维的情趣
《课程标准》要求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学生的知识水平、兴趣爱好、学习能力有所不同,他们分析问题的结论自然也不是一个层面的。老师不应以一个标准答案去衡量他们思维成功与否,应鼓励他们的求异思维。如低年级课文《云房子》最后一段描写了碧空如洗的天空画面,绝大多数同学都喜欢这样美丽的天空。他们会带着愉悦之情朗读这段文字。可有个别同学却读得很伤感,因为他们认为没有了云
房子小鸟就没有地方玩耍了。他们替小鸟悲伤,同情之心油然而生。这是多么独特的情感体验,学生的个性在自己的求异思维中闪光。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也能激发他们思维的兴趣。我在教学《我应该感到自豪》这一课时,设计了一个课外延伸:引导学生想象,当小骆驼知道自己的本领后,再遇到小红马又会发生什么故事呢?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他们大胆想象编出一个又一个美丽的故事。在教学过程中同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小露珠》这一课,学生通过第一部分的学习,知道了动物们夸小露珠的原因,而第二部分写了小露珠对植物的作用。在学生充分朗读的基础上,我让他们扮演成各种各样的植物也去夸夸小露珠,这样促进了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在想象过程中体验了思维的快乐。
《课程标准》强调“学习过程”与“学习方法”。学习过程不仅是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而且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思维活动贯穿于学习的整个过程之中,给予学生充裕的时间,他们在思维过程中才会暴露各种疑问、困难;才会展示他们的独特个性及创新成果。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也许并不能如已所愿,得出一个标准的结论,但他们的思维会碰撞,会因此争论,甚至面红耳赤。这种过程是激烈而精彩的,它促进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老师对这一过程加以肯定、赞赏,学生更会全身心地投入到思维活动中。
我在教学《三袋麦子》这篇课文时,指导学生针对文中小猪、小牛、小猴对一袋麦子的处理方式和结果进行讨论。学生根据各自的生活实际、知识能力展开思维,虽然到最后他们也没有形成共识,但学
生在思维、讨论过程中,发表了自己的见解,丰富了语言积累,同时又从别人的见解中有所悟。此时,结论还重要吗?谁又能说他们无所获呢?
每个人的不同个性,导致思维活动的形式也是多元化的,有的喜欢冥思苦想,有的喜欢用语言来表达,有的则用笔尖流露,还有的热衷于画笔描绘等等。老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允许他们自主地选择自己的方式进行思维活动。同样,学生在汇报自己学习体会时,老师也应该允许他们用不同形式展示。我在教学古诗《绝句》时,遇到这一情况:学生们认真自学着,突然,有一生举手反映某同学正在绘画,我走过去一看:小鸟、翠柳、蓝天、白云,还有未完成的小船。这不正是诗中所描绘的画面吗?我顿感欣喜,学生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去实践思维过程,老师怎能挫伤他的积极性呢?于是,我当场表扬了他的与众不同。学生们兴奋不已,思维更加活跃。在小组汇报中真是满堂生花,有声情并茂的朗读,有逐字逐句的分析,有读后真切的体会,还有一幅美丽的画卷。学生们体验着思维的快乐,这不正是《课程标准》所期盼的吗?
学生参与学习过程中积极主动、有滋有味,我们的课堂才能充满“情趣”,作为师者义不容辞激发并保护这种情趣。如此,我们的语文课堂便是充满生机与灵动的、焕发生命活力的课堂。
第三篇:语文课堂要充满情趣
语文课堂要充满情趣
昆山中学
李娟
语文教师应当使语文课堂充满情趣——教师要披文入情,将文本中生动美好的形象,以炽热的情感,用晓畅的语言,把作者寄寓在文中的思想情感淋漓尽致地传送到学生的心田之中,使其和作者产生共鸣,达到教师、作者、学生三方的情感和谐统一,这是语文课堂的最高境界。
课堂教学中充满情趣,是教师引领学生正确体悟教材情感的前提。教师在执行这一任务的过程中离不开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发挥,教师引导得好,学生往往能主动地感知教材,准确地领会文章中的情感,或被人物精神所感染,或被优美景观所陶醉。随着情感蓄积加深情势加剧,学生就会产生急于喷发的动机,出现了“情满而溢发”的现象。
一个语文教师而言,怎样使自己的课堂真正做到情趣盎然呢? 首先,认真钻研教材,把握作者思想感情。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曾经说过:“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语文教材是情感传播的载体,是人类情感的结晶:《行路难》中从抑郁苦恼走向自信的豪迈之情,《背影》中那发人深思、催人泪下的父子亲情,《乡愁》中那强烈忧郁的思乡之情,《最后一课》中那浓郁而悲壮的爱国之情„„这些都需要教师自己真正走进课文的情感世界,真正达到情蓄于胸而自发的那种自然程度,在这样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体会、领悟、反思,课堂上才能撞击出学生心灵的火花,激发出学生思想感情的共鸣。这样,学生的心灵必将随之震动,情感必将随之勃发。
其次,精心设计开头语,拉动学生心绪。如何打开学生情感的窗户,激起学生思想的浪花,拨动学生心中的情弦,精心设计一堂课的开场白是很重要的一环。学习鲁迅的《故乡》我设计了这样的导语:“‘故乡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晚上响起。’游子心中,‘故乡’是一个美丽的字眼,是魂牵梦绕的归宿。那么,一旦回到故乡,那份美丽会依然存在吗?让我们看看鲁迅小说《故乡》,看看现实中的故乡与记忆中的故乡是否一样。”寥寥数语,如投石击水,从情感上一下子牵住了学生,从而激起他们感悟课文的兴趣。
第三,通过情趣朗读,激发学情。语文教学离不开阅读,而朗读是最基本的阅读方式。实践证明,教师生动富有感情的朗读可以从听觉上感染学生的思想情感。学生听中悟情,听中入情,听中动情,听中生情,达到水乳交融,和谐共振的效果。如教《春》时,开始以充满激情的语言导入新课。接着以富有表情的朗读,通过语音将新教材的信息输入到学生大脑,使学生脑海中出现春天生机勃勃、繁花似锦的景象,以扩展学生关于春景原有图式的信息量,从而引起对教材的极大兴趣,进入一种审美境界。学生也不禁情动于衷,跃跃欲试,兴奋不已。此时,春天那美丽的画面的已深深铭刻在学生的心中,作者、教师、学生三者的感情完全产生了共鸣,获得了潜移默化的艺术效果。
第四,字斟句酌,体会作者情。如果将一篇精美的文章比作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那么,文中丰富多彩的词语就好比生机勃勃的叶子,琳琅满目的句子好比千姿百态的树枝。“叶、枝”与“干”血脉相连。而好文章又总是有感而发,因情生文,作者的思想感情如血脉一般贯穿文章始终,正如大树的“干”一样。教师教学时要认真理解词语和句子所浸润的作者的思想感情。比如“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畔,容不得闭塞。是挣脱了、冲开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安塞腰鼓》)”让人理解什么叫做可贵、激动人心、叹为观止,体会到激荡的生命和磅礴的力量,感受到伟大、雄浑、激昂、粗犷的气势。“„„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也找不着时,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背影》)。”一个“又”字,本来是很普通的副词,在这里却有了深厚的感情,表现出我对父亲的背影产生了深深的眷恋,泪流不止,一流再流。教学时指导学生对重点字句进行精心品味,既加深了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又使学生受到思想上的启迪,从而深刻理解作者的写作情感,达到学生情、作者情、教师情的和谐统一。
第五,创设情境,再现学情。“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图画、摄影、幻灯、音乐、语言描绘和动作演示等方式创造与渲染气氛,调动学生的感觉器官和思维器官,使他们耳濡目染,进入课文中所描述的情境,努力触摸作者的思想感情。比如像《沁园春·雪》、《岳阳楼记》、《黄河颂》这些描摹祖国壮丽河山,名胜古迹的课文,要让学生眼观文字,耳听音乐,脑现图画,神游佳境,获得赏心悦目的欢愉,从而激发爱国情怀;像《邓稼先》、《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音乐巨人贝多芬》、《福楼拜家的星期天》、《孙传权 2 学》等写人叙事的课文,要再现人物活动的场景,想象人物的音容笑貌,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让学生有一种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学习《变色龙》时,让学生当堂进行的戏剧表演,会收到了极好的效果。总之,创设情境,注情于物,移情于境,引导学生把心放进去,入其境而知其事,明其境而通其情。
六、挑起情绪高潮,触摸作者感情。著名语言学家索绪尔指出的,语词的声音变化本质是属于心理的,语音的多种表达形式 都是作为主体对客体的情感评价而存在的。语调的平静、激越、凝重都体现一种深沉情感价值评价而实质成为一种情调,而语势的轻重、舒缓使语音得以强化而造成一种情感态势。如《周总理,你在哪里》这首诗中“周总理,你在哪里?你在哪里啊?你在哪里 ?”的内容美,就可从语音表达形式和复沓手法的运用上挑起学生感情。文中出现三个“你在哪里?”这一复沓手法的运用表达出人民对总理的无限怀念之情,烘托出人民急于寻找总理,热切呼唤总理的宏大深沉的气氛。而这种气氛又是通过对语调、节奏的 处理实现的。第一个“你在哪里”节奏稍快,表达了寻找总理的急切之情。第二个“你在哪里”读完之后,要有相对较长的停顿,以形成情感蓄势。而第三个“你在哪里”放慢语速,并将“哪里”分别延长音时,以形成对总理怀念之情的情感高潮,表达出人民对总理怀念之情的深沉而宏大。认知了复沓手法的作用,掌握了语音处理的技巧,对这首诗内容美就会有更深刻的理解,从而促使对总理的热爱 之情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这样,学生不仅加深了对作品中形象的理解,进而体会作者的写作情感,而且也使学生在积极快乐的活动中受到思想教育,产生对总理的怀念之情。
总而言之,作者、教师、学生三者的感情共鸣构成了语文教学丰富的情感内涵。语文作为传情达意的工具,所富有的特殊情趣性决定了它在传递知识、训练能力、灌输思想时,应情注其中,意蕴其内,努力通融三方情感,拨动情弦,充满情趣,完成培养和发展学生情趣的独特使命。
第四篇:多媒体有效激活语文课堂
多媒体有效激活语文课堂
传统的语文课堂缺少的是活的交流。在新课改背景下的语文课应该是灵活的,有鲜活的内容、鲜活的形式、鲜活的教师、鲜活的学生,语文的活正是生命的活,这样的语文课才能从学文走向学做人,才能实现教育的价值。在新课改中,一台电脑、一套组合音响、一组投影设备构成的多媒体,打破了一本教科书、一张嘴、一支粉笔的传统教学的单一课堂结构,形成了“活”的课堂结构,寓教于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在轻松、和谐的氛围里既接受知识教育和思想教育,又能得到美的熏陶,从而全面提高素质,达到高质量、高效率的教学目的。
一、巧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理解课文作铺垫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 多媒体串教手段的运用可以不受时空限制,将语言文字、生活感受等变为具体可见的形象、逼真的视觉画面,使学生触景生情,融情于景,提高表情达意的效果。
1.巧用录音媒体,激发学生的兴趣
入选中学语文教材的文学作品大多是文质兼美,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和鉴赏性的美文。如果将其录音,再配上恰当的音乐,会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能抓住学生的心,使其较快地进入文章的境界,激发其学习兴趣。如在教学《海滨仲夏夜》时,八步区实验中学的刘老师选用了与课文意境相吻合的古典名曲《春江花月夜》,营造一种特定的气氛。文中幽美的意境,柔和的月光,温馨的海风,加上悠扬、舒缓的曲调,使学生仿佛置身于月光下寂静的海滩,仿佛看到了劳动人民工作一天后悠然地来到海滩休息。学生在配乐朗诵中领略到课文的佳境,不知不觉沉醉在优美的意境之中。这样的效果只有在多媒体的辅助下才能产生,而单纯的文字信息是不会有这样强的感染力的。
美的文学作品的审美要求很高,学生只有进入文中意境,才能领会其中的意味,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因此,在课堂上播放配乐朗诵,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2.巧用录像媒体,激发学生的兴趣
巧用录像媒体,使说明文抽象的语言文字变为形象生动的影像演示,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解读语言文字的能力。如八步区实验中学的颜老师在教学《送你一束转基因花》时,就充分整合网络信息和语文课程资源,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她让学生上机操作,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要求学生利用互联网查找转基因技术还在哪些领域中运用且取得哪些成果,从中形成自己对转基因技术的评价。颜老师最成功之处就是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拓展了学生的眼界,培养了他们迅速查找信息、快速提炼信息的能力。在评价转基因技术时,课堂争辩气氛较浓厚。其中两个学生的意见特别突出,黄同学极力赞美转基因技术的优越性,指出它给人民生活带来的诸多好处,并极力称赞转基因技术了不起;刘同学在略微肯定转基因技术的优势之后,更多从其改变自然本性,给人民健康带来隐患等角度,畅谈了技术的危害性和不足。他们的针锋相对也激发了其他学生发表观点的热情,可以说在整堂课的最后形成了讨论的小高潮。颜老师借此机会也传达给学生一个理念:看待问题应该注意全面性。
总之,录像具有直观、形象、生动的特点,能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浅显,使学生看得十分真切,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观察和思考的环境,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如《看云识天气》的录像展现了云的千姿百态,令人浮想联翩;《地球是圆的吗》的录像展现了广漠的宇宙,使学生感到宇宙的广大,知识的无限。课堂教学适当播放录像,既使学生容易理解课文,学习知识,又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探索大自然、探索宇宙的精神,使学生的多方面素质得到提高。
二、巧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节省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
现在课堂教学任务逐渐增加,传统教学手段已不能完全适应课堂教学,必须适时采用文字投影,减少板书分量,以加快教学进程,加大课堂教学密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巧用文字投影进行课文分析,提高教学效率
课文分析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点。以前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无法把某些教学重点的分析过程及时呈现出来,教师一说而过,很难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教学效果不理想。运用文字投影可弥补这一不足。例如分析《孔乙己》一课,重点是分析作者对孔乙己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描写,若把这四个方面的内容分析都呈现在黑板上,板书量很大,势必影响课堂教学进度;如果不板书,只讲解,学生印象不深刻,又会影响对课文的理解。而把这些内容投影显示出来,可解决这个问题,因为文度的发挥。经过近两年时间的学习,笔者初步感觉到EEPO有效教育的可行性。
一、根据EEPO教育教学理念,改变课堂模式
从2010年参加孟教授EEPO有效教学改革以来,我认真研究这套理论的内容,不断提取理论中的精华,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改变原有的教学方法,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每个学生在活动中学到知识,最终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并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如在教学《愚公移山》一文时,我改变了原来的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形式,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学生试着学习课文,然后每组提出一个问题。其中让我印象较深的一个问题是:你认为愚公之妻是怎样的一个人?提出问题后,全班就开始讨论,有的说她关心爱护愚公,文中“献疑”一词巧妙地写出了她的关心;有的说她向愚公泼冷水,文中“以君之力”这句话带有冷笑和嘲讽之意。这样,班里的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就连平时不敢发言的学生也开始发言了。
二、用生动灵活的教学方式,焕发课堂活力
传统教学模式主要围绕知识目标展开,依照教学参考书开展教学活动,牵强附会地把学生拉到教学参考书上的答案来,并要求学生无条件地服从,这样扼杀了学生的发散思维,使学生的思维方式受到禁锢,大大降低了课堂教学质量。而EEPO课堂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主要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通过约定、表达呈现方式、人力资源、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等基本要素交替使用,建立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教学模式,激活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并思考、质疑、求索以及善于捕捉信息的能力,并把这种能力的培养定为课堂教学的终极目的。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教师把课堂完全交给学生,课前把学生分为若干组,课堂上提出问题或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自主质疑,然后通过小组讨论得出结论。如在教学《两小儿辩日》时,我将本课设计成辩论活动课的形式:首先让学生预习一遍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然后分小组设计自己的辩论方案,对于不清楚的地方可以到学校的阅览室去查找资料。通过学生的一番努力,辩论会如期举行,不管是正方还是反方,都能够用上课文中的一些内容,甚至有个别辩手还能用上一些地理、天文等课外知识,平时一些不那么喜欢文言文的学生也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热闹的辩论中来,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三、用扎实多样的训练形式,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学习语文离不开听说读写这几个环节,传统的课堂教学不外乎是教师读学生听,或者学生自己读听,或者教师说学生记,四十五分钟下来学生无精打采,教师却疲惫不堪。针对这样的问题,EEPO给我们提出了一个新的课型方式――要素组合课型,即听、看、讲、想、做动、静七要素。这种课型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及“教学相长”的教学思想,大幅度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有效地避免教学中的强化疲劳,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让学得快、有特色的学生相互促进,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主动和能动得到充分体现。这样的课堂能够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更多的知识,最终实现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
四、用积极的评价方式,鼓励学生张扬个性
EEPO课堂教学评价方式主要有五种:经典性评价(经典性评价主要从知识性、个性、创造性即“三性合一”,互动、主动、能动即“三级联动”这六个方面进行评价)、学科性评价、项目性评价、流程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在教学过程中,我常用经典性评价对学生进行评价,因为经典性评价中的“个性”评价非常符合初中阶段学生的特点,他们通过自己的思维后,迫切地希望得到教师的肯定。清代教育家颜昊先生说:“教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去苛求学生,不如用心去发现其优点,并以此鼓励他,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滋味。一句赞语比任何苦口婆心的说教和任何暴风骤雨般的责备及批评都更有力量。不容置疑,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渠道,教师在课堂中针对学生表现的评价直接影响学生的成长。我在讲授《桃花源记》时,最后给学生5分钟的质疑时间,让学生寻找一些不解的问题提出来。质疑时间过后,学生纷纷提出疑问,教师也逐一为学生解答。在解疑环节即将结束的时候,一位中等成绩的学生怯生生地站起来问:“老师,我很纳闷,书上说进入桃花源的山洞极狭,才通人,而桃源人的往来种作,悉如外人。我想他们种作一定离不开牛马吧,当初他们又怎么把体形庞大的牛马弄到里面呢?你能帮我解释吗?”对于这个问题,我不急于解释,而是先肯定这个学生的大胆思维,让全班给予他热烈的掌声,并表扬他敢于思维的精神。让我没想到的是这个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频频表现出超常的思维,就连成绩一般的数学科也出现了直线上升趋势,上学期期考成绩出乎意料地排在A+行列。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对于每一位教师来说,EEPO新课堂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它与原有的课堂教学形态相比,既是具体可操作的,又是抽象的。要很好地理解它、操作它,唯一的途径就是大量地实践探索。我坚信只要不断地学习与探索,EEPO有效教育的理念在不久的将来会普及到教育战线上的每一位教师。
(责任编辑 陈剑平)
第五篇:如何激活小学语文课堂
如何激活小学语文课堂
摘 要:语文教学不可能限于一种模式,一种方法。应根据语文的不同类型,不同内容、不同文体,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启发充满教师的幽默睿智,抓住青少年好奇探幽的兴趣,或以寓言、故事、题外趣闻、书面警句,作为旁敲侧击的材料,当作导火索,使学生爆出思维的火花。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艺术;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9-272-01
语文是学好各类学科的基础。语文教学的任务在于帮助学生培养与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这种能力概括起来有三种:吸收(读、听、看)、表述(说、写)和思考。当然还有其他能力,如观察力、想象力等。这一切能力培养的关键,是调动学生的思维,引导他们好奇探幽,并将此自觉转化为独立的探索和追求。一个小学语文老师,如能调动学生的思维,把课教“活”,达到课堂艺术的佳境,那就是一位出色的教师。因此我认为教师应当从如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讲课要不拘一格,一切从实际出发,灵活运用
语文教学不可能限于一种模式,一种方法。应根据语文的不同类型,不同内容、不同文体,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当代语文教学法正处在变革发展中,各类教学方法形式繁多。诸如讲读法、分析法、串讲法、比较法、直观法、畅想法、带读法、读议结合法、八字教学法、一次多文教学法、线索法、评点法等。根据不同教材,不同教学对象运用不同教学方法。教学中有的应重于欣赏、如:文学作品中的精品、有的应重于知识的传授或基本技能的训练、有的应重于思想的开启,有的应引导学生寻根究底、有的以讲为主、有的以练为中心、有的以导读为重点。总之要从实际出发,善于变通。否则,即使运用最先进的教学法,亦不免流于形式。搞花架子教学,表面热热闹闹,其实空空荡荡,决不会取得良好效果。
二、课堂艺术还反映在组织课堂教学中
教师的课堂教学,应该向市场管理那样,“放而不乱,管而不死”。所谓“放”。
一、放下老师架子,以平等态度对待学生,讲究课堂民主,不搞一言堂。我们有些老师,往往习惯于传统教育师道尊严,习惯于用训斥口吻而不是用“导游”口吻,对于“俯身侧耳以听”,训斥后“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的学生,表示欣赏。
二、放开学生思路,让其思路畅开而不凝滞,联想滔滔而不漫流,这里有两个方面的问题,后面再谈。至于“管”,一要管住自己,不烧野火,不随心所欲,不损害学生自尊心;二管课堂纪律,不能听之任之,让学生任意喧哗吵闹;三管学生视听,有的学生上课,身在教室,神却游于江河之上。教师应以最快方式,凝聚学生的目视、耳听、心思。所以,教师既要重视讲课,又要善于组织教学。
三、充沛的精神是提高课堂艺术的保证
演员在台上演戏,如果没精打采,唱念做打,老是走神,观众就会“卷堂大散”。同样,教师在课堂上精神倦怠、有声无气或者精神不佳,学生就会恹恹欲睡。精神充沛不在于音高八度,声声震耳,那样易使学生过度紧张,造成疲劳。教书是细活,必须细水长流。侃侃而谈,娓娓动听易使人接受。教师的课堂精神,还表现在专注、敏锐和机智。无论讲、读或板书,应力避出现纰漏;还要注意观察学生的情绪,掌握火候。课堂上常常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情况,教师要随机应变,灵活处置。
四、教师的吸引──讲课的语言艺术
教师的语言风格,不同于其他职业应该凝重、含蓄、简练而带有深沉的哲理性;真挚、文雅、委婉而带有职业的文明性;清晰、敏慧、活泼而带有变通的灵通性。一个语文教师,应具有较好的语言修养,有较深的语法、逻辑、修辞的语言功底。会讲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课堂中,教师的语言形象生动,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也能激发学生的感情,陶冶他们的情操。要提高讲课的语言艺术,讲“活”一堂语文课,至少有三个方面不可忽视。
1、力求清晰明白。传授知识首先要使学生听懂,要有一定的透明度。那种含混不清的语言,那种故作高深的只顾死背概念照本宣科的讲课,只会使人模模糊糊,不知所云。清晰,一是指语音而言。必须咬字清楚,发音准确,字正腔圆,自然流畅,令人舒心悦耳;一是指讲述内容而言。那种表达含糊,词不达意的讲解,颠三倒四的叙述,模棱两可前后不一的分析,足以使学生坠入迷宫,这是必须避忌的。
2、力求简洁精当。罗嗦是讲课的大忌。古人云:“事以简为上,言以简为当”。在课堂上,而语言精当、简洁、言简意赅,是教学语言的基本功之一。作为中学语文教师,分析课文时,要抓难突重,要言不繁,切忌把课文嚼的太烂、太碎;归纳时,要以简洁鲜明的语言予概括,使之条理化系统化。从而把更多的课堂空间留给学生。
3、力求优美自然。形象的叙述,美妙的譬喻,和谐的节奏,亲切的语调,都可使教师的语言增加优美感。优美的语言从亲切自然的教态中产生,不以平等态度对待学生。动辄骂人训人,决不会产生优美的语言。优美的反面是粗鲁。教师应以优美高雅的语言,“以风风人,以雨雨人”,使莘莘学子有“如坐春风”之感。
五、教活书的最佳途径―启发式
我想,这是课堂教学的最佳境界。它说明三点:
1、教师讲课有吸引力。学生如同欣赏戏剧一般着迷;
2、教师创造了一种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学生沉入知识的迷宫、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3、教学方法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吸取知识。语文教师要进入此种境界,非运用启发式不可。运用启发式教学,谁也不会反对,但真正运用起来,差异却很大。启发不是机械的说教,而是在关键地方予以点拨,唤起学生的联想。启发充满教师的幽默睿智,抓住青少年好奇探幽的兴趣,或以寓言、故事、题外趣闻、书面警句,作为旁敲侧击的材料,当作导火索,使学生爆出思维的火花。启发要含而不露,引而不发,留有大量余地让学生思维的“野马”驰骋。启发,既要如同一石投如湖中泛起层层思维的涟漪,又要善于 创造“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境界。
参考文献:
[1] 甘晓娟.小学语文课堂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对策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0(22).[2] 莫 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如何“活”起来[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