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实施后初中科学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分析(最终定稿)

时间:2019-05-15 01:49:3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新课程改革实施后初中科学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分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新课程改革实施后初中科学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分析》。

第一篇:新课程改革实施后初中科学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分析

新课程改革实施后初中科学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分析

[摘要]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初中科学课堂教学方式存在以下问题:只关注教的效率,忽视学的效率;只关注课堂形式,忽视课堂效果;只关注短期效果,忽视长远目标。为此,要转变教学方式,具体应做到以下几点:加强科学教学活动的预设与生成;加强教学方法的优化改革;重视学生情感的开发与利用。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科学;课堂教学;教学方式

[中图分类号]G633.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5)22-0138-02[ZW(N]

[作者简介]张有浦(1978―),男,浙江浦江人,本科,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壶江初中教师,中学一级。

近年来,国家对教育事业的关注力度不断加大,创新的教学思想与方法已经在许多学科的教学实践中得到应用。初中阶段的学科较多,科学是其中的重要一门。初中学生需要学习物理、生物与化学这些科学学科,利用科学课堂教学活动,培养初中学生的科学思维与科学素养,有利于其相关学科学习能力的提升。在素质教育全面落实的今天,响应教学改革的号召,激发学生的科学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科学思考,有利于科学教育水平的提升。

一、初中科学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原因

之所以要转变初中科学课堂教学方式,是因为当前的初中科学课堂教学存在着效率较低的问题,影响了当代初中学生科学能力的提升。

(一)只关注教的效率,忽视学的效率

在初中科学教学中,大多数教师将重心放在了自己的教学上,认为自己教学行为的效率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就高了,很少考虑学生的学习效率。要促进教学有效性的提高,需要满足两点要求:其一,教学活动应当具有一个明确的教学效率,在教学中反对一切低效与无效行为,教学产出的质与量都应当大于或等于教学投入。其二,高效的教学活动应当具有理想的教学效益,满足教师、学生、时代的发展需求。但是,许多初中科学教师没有认识到这些,在教学实践中,往往专注于讲解自己认为的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解决教师认为需要掌握的问题。教师总是存在“学生考不好,学校、家长会怪罪自己”的心理,所以在课堂中尽可能多地讲解知识,导致知识越讲越多的现象产生。“教多学少”会让课堂成为教师的课堂,学生的主动性得不到调动,也就无法有效地提高学习成绩。教师只重视自己的教,忽视学生的学,让学生的科学学习积极性得不到调动,体现不出课堂主人翁的地位,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与成长。

(二)只关注课堂形式,忽视课堂效果

受到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在长期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往往利用个人讲解教材的方式组织科学教学,让学生对课本内容进行机械化的掌握。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中,教材知识通过教师向学生传递,同时,教材内容通过教师的加工成为科学学科的考试内容,用于对学生的检测。这是当前许多初中学校科学教学的流程,教师与学生乐此不疲。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教学形式多种多样,教师也逐渐开始将小组合作学习与自主探究学习等新型教学模式应用到课堂教学活动中。但是,部分教师不分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总是组织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合作学习。这虽然活跃了课堂氛围,让课堂热闹了起来,但教学的本质并没有发生变化。合作学习内容与主题设置不合理、讨论时间不充足等问题,让课堂合作学习成为了有名无实的活动,浪费了大量的课堂时间。还有教师在利用多媒体时,让多媒体成为了教学的主体,喧宾夺主,影响了教学效率的提高。

(三)只关注短期效果,忽视长远目标

教学活动应当是服务于学生终身发展的,但是,许多初中科学教师没有长远的教学观,也没有整体教学意识,缺乏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理念。这些教师往往只顾眼前利益,忽视教学活动的长远效果。只顾眼前教学,会让教师意识不到教学方法指导的重要性,也意识不到德育的必要性,更忽视了对学生创新能力与学习能力的培养。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更加关注学生知识水平的提高,忽视学生能力的提升;重视学生的考试分数,忽视了学生的素质培养;利用满堂灌的方法进行教学,让学生做大量的习题,极大地影响了教学效益。学生的科学学习负担过重,不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会影响学生的个性发展,使学生厌学。只重视眼前的教学效果会让学生只学到一些肤浅的课本知识,只掌握一些考试技巧,无法实现个人科学能力的提升。

二、初中科学课堂教学方式转变的方法

转变初中科学课堂教学手方式能让科学教学目标得到全面实现,让初中学生的科学能力有所提升。

(一)加强科学教学活动的预设与生成

预设与生成虽然是一对矛盾体,但如果将其合理地应用于初中科学课堂教学中,则有利于教学效率的提升。没有预设的教学活动是没有重心的,不具有科学性、目的性,会让教学步骤的设计不合理。但是,课堂教学活动是一个动态化的活动,变化多,学生的个性化思维会给课堂添加许多新鲜的元素。教学过程是教师的思维与学生个性化思维不断碰撞的过程,教师要在课前做好预设,做足准备,更要在教学过程中接受学生的想法,让学生成为学习中的主体。所以,做好课堂教学的预设,能够改善初中科学教学的质量。

教师要处理好教学活动预设与生成之间的关系,不要让自己的教学预设影响课堂生成。比如在教学《细菌和真菌的繁殖》一课的时候,教师可以预设“细菌是什么?真菌是什么?二者异同何在?如何实现繁殖”等问题,在课堂中引导学生通过思考这些问题学习科学基础知识。同样,教师也要给学生时间思考,让他们说出想要了解的其他知识。一些学生提出“细菌与真菌的繁殖方式是不是最简单的繁殖方式”这样的问题,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质疑,引导学生讨论,将课堂生成的问题作为学生课外延伸学习的内容,让学生利用课下时间解决问题,并在下一节课分享成果。如此教学会让初中科学课堂更有魅力,能够跟上教育改革的步伐。

(二)加强教学方法的优化改革

要对初中科学课堂教学方式进行转变,需要利用丰富的教学方法。科学教学的方法有很多,如精讲多练法、合作学习法、实验学习法等。在科学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选择最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提高的教学方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学生在科学课堂中有所收获。

比如在教学《摩擦力》一课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利用实验法开展教学。教师先用一个简单的“摩擦尺子吸纸屑”实验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认识摩擦力,再鼓励学生自主设计实验,证明摩擦力的存在,让学生在课堂中发挥主观能动性。

(三)重视学生情感的开发与利用

学习情感对学生的学习效率有着重要的影响。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教师要更新自己的师生观,乐于与学生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真心关注学习,多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加强师生交流,让学生通过喜爱教师而喜爱科学这门学科。教师要在课堂中多营造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对学生要一视同仁,多给予学生肯定的评价。另外,教师要用信任的眼光看待学生,多给予学生微笑,让学生在自己身上得到学习的力量,从而全身心地融入到课堂学习活动中。

在国家大力推行的新课程改革中,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以及学习精神的培养是教学活动的重点。在初中科学教学中,教师要更多地考虑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不仅要将课本中的科学知识传授给学生,更要给学生自主思考及动手实践的机会。在科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利用新课程改革提倡的创新教学方法,让学生动手动脑,充分利用课堂给学生提供学习的平台与进步的机会。只有改变课堂教学方式,学生才会有新的学习感受。

参考文献:

[1]张美丽.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课堂教学方式转变状况的调查研究[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13.[2]方亦飞.浅析促进初中科学教学中学生问题的有效提出[J].教育教学论坛,2012(7).

第二篇:新课程改革中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状况及其分析

新课程改革中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状况及其分析

铜山区马坡镇中心中学付金芝

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教师、学生、课堂教学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中,学生的学习方式也有了很大的转变。

一、课程实施中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状况

1、学生学习方式的可喜变化

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学生在学习的方式、学习的态度、情感与兴趣上有了很大的改观。特别是他们的学习方式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学会了交流,学会了合作,学会了认真倾听、欣赏同学们的发言,学会了大胆质疑,学会了评价,课堂气氛活跃了。新课程,使学生卸下了沉重的书包,卸下来自教师和父母的压力,感受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学习自由和乐趣。

2、学生学习方式转变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的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教学方式流于形式。我们所倡导的学习方式变革的基本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是转变过于接受的学习方式,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新的学习方式。尽管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学生学习方式发生了一些变化,但是,在实施中也暴露出一些教师在转变学生学习方式中存在形式主义的倾向。一些教师在课堂上所运用的或者是鼓励学生采纳新的学习方式,从整体上看是合乎教学方式或者是学习方式的要求,但在实质上却与课程改革所要求的相差较大,有的甚至没有效果。这种表面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或者合作学习只是具有它们的表面特征,其内在的东西涉及的很少。在教学中,课堂气氛十分热烈,学生也相当活跃,但是当一堂课结束以后,我们在评估学生到底学了什么,教师给了学生哪些知识,完成了哪些目标时,确实很含糊,学习效果究竟如何,往往教师也不知道。有的教师是在传统课堂教学中加入一些讨论,讨论时间过短,往往属于课堂教学中的点缀。因此,在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过程中如何更深入地理解和运用恰当的教学方式,保证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是教师应该考虑的问题。

其次,教师在教学中过于重视新的学习方式,忽视或者抛弃传统的接受学习方式。新课程改革的目的之一是转变学生过于接受的学习方式。在这里,我们应该注意的是,新课程并不是单纯地否定或者抛弃传统的接受学习方式,而是强调“过于接受”,这就表明我们不是全盘否定传统的接受学习方式。但是在教学中,由于教师理解上的偏差,一些教师认为传统的学习方式应该完全废除,课程改革中理应都是现代的学习方式。而从实质上看,接受学习对于一些基本知识的掌握有重要的价值,任何学习都是以一定的知识为基础的。因此,任何人的学习也就不可能脱离接受学习,我们所要做的是如何更好地发挥传统接受学习的优点,使之与现代的学习方式有机地结合,促使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技能,更好地促进自己的发展。

再次,课堂过于吵闹,教师缺乏课堂调控的技巧。在新课程实施中,教师往往一宣布讨论或者探究开始,学生便开始大声讨论。在课堂上,你根本听不到学生在说什么,说的内容与学习有关还是无关。讨论一段时间以后,教师再问几个问题,算是结束。有的教师往往一节课都在讨论,学生都在说,课堂上闹哄哄的,处于一种无序的状态。诚然,新课程所倡导的学习方式变革的同时,教师的教学方式也发生相应的变革,这种变革的教学方式反映在课堂上,课堂气氛确实比以前活跃,课堂也就活起来。但是,这种活跃绝不是学生无目的地讨论或者是整节课地讨论、活动,而是体现出活而不乱。课堂秩序的混乱往往反映出教师缺乏相应的课堂调控技巧。

最后,教师不明确自己学习方式转变中的角色意识。新课程实施后,现代的学习方式几乎都被应用于课堂教学,但是在课堂教学中却存在这样的问题,课堂教学方式发生变化后,有些教师对自己的角色困惑。特别是在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中,教师布置完任务,学生开始讨论,有些教师往往在讲台上一站,似乎学生的讨论或者合作学习与他无关,结果使学生的学习缺乏有力的指导,这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教学的质量。

二、课程实施中学习方式存在问题的原因及对策

1、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不深入

教师对课程改革基本理念的理解是课程得以实施的一个重要因素。学生的学习方式流于形式,往往是教师对课堂改革学习方式的变革理解不深入所致。学习方式的变革绝对不是表面上的,在运用学习方式中,我们更多地是理解学习方式发生的条件、基本内涵以及如何有效地应用,而不是只追求表面上的程序。任何一种学习方式都有它的应用范围,不顾教育的现实状况,学习内容的需要而盲目地追求时尚,不仅不可能发挥学习方式的作用,有时还会起相反的作用。

2、教师缺乏课堂调控的技能和技巧

以往的课堂教学,教师是课堂教学的权威,主要是以传授、接受的教学模式为主,教师讲,学生听,学生只要完成教师传授的知识,学习过程也就结束了,教师调控课堂的技能和技巧要求相应地较低。而现在,由于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得到发挥,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教学方式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对教师的课堂调控技能、技巧的要求更高。这样,教师自身课堂调控技巧偏低与新课程要求之间的矛盾,必然会在课堂教学中反映出来。

3、教师对自己在学习方式上角色定位困惑

以往的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是课堂教学的权威,对课堂教学拥有绝对的权利。而在新课程中,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变化,特别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由原来的权威转向引导者和参与者。一些教师往往不适应这种转换,因此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换中无所适从。

4、课堂教学缺乏有效的评价标准

目前,对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的效果评价尚处于一种探索的阶段,由于缺乏有效的评价,一些教师往往从表面上看待教学方式或者学习方式,如有的教师认为只要有讨论、探究、合作就一定能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就一定能取得预期的效果。因此,导致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很少深入地研究学习方式的实质,只追求一些表面的东西。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解决:

1、提高教师的素质。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应集中在以下方面:提高教师对学习方式的理解和运用;提高教师自身的能力;加强教师培训,完成教师角色的转换。

2、制定有效的学习方式的评价标准。

第三篇:新课程改革与教学方式的转变 2

新课程改革与教学方式的转变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是如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新课程改革倡导的新的学习方式主要有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自主学习(意义学习)是相对于被动学习(机械学习、他主学习)而言的,是指教学条件下学生的高质量的学习;合作学习是指教学条件下学习的组织形式而言的,相对的是“个体学习”与“竞争学习”;探究学习(发现学习)则是相对于接受学习而言的。新课程改革之所以特别强调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其理由在于:教育必须着眼于学生潜能的唤醒、开掘与提升,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必须着眼于学生的全面成长,促进学生认知、情感、态度与技能等方面的和谐发展;必须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和学生的独特需要,促进学生有特色的发展;必须关注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的形成,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此外,体验学习和有意义学习也是新课程改革倡导的学习理念。伴随着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学方式也将产生根本的变革。

一、自主学习

新课程要求学生学习从被动、依赖的学习方式向主动的、自主的学习方式转变,自主学习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越来越占据着重要地位。

(一)自主学习的涵义

自主学习是指在整个学习活动中, 学习者充分发挥主体能动性, 相对独立地积极建构知识并不断调控自己的学习进程和学习状态的一种学习方式。它包括:在学习活动之前, 学习者根据自身特点选择和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在学习过程中对自己的学习进程和学习状态进行监控、调节和修正;在任务结束后对学习效果进行反思、总结和评价[1]。

自主学习的本质是主动建构。主体教育思想认为,学生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主体,课堂教学过程是学生主动建构与发展的过程,这种过程是通过学生自我参与有关实践而实现的。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参与就是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成为教学活动自觉的、积极的参与者,成为知识的主动探索者和发现者,成为自己主动建构与发展的主宰者,并在每次参与过程中实现其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展。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活动不是由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而是学生根据外在信息,通过自己的已有知识和经验,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和接受者,他要对外部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而且,知识的构建也不是简单地由外部信息决定的,知识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和经验间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建构而成的。每个学习者都以自己原有的经验系统为基础对新的信息进行编码,建构自己的理解,而原有知识又因为新经验的进入而发生调整和改变,所以学习并不简单是信息量的积累,它同时包含由于新旧经验的冲突而引发的观念转变和建构重组;学习过程并不简单是信息的输入、存储和提取,而是新旧经验之间的双向相互作用过程。这个过程是别人无法替代的,而是自主学习、主动建构的过程。因此,自主学习的本质就是主动建构。简单地说,就是学生学习上自己做主。学生的自学过程即学生的认知过程,这一过程是伴随学生自学意识、自学精神的启动而发展的[2]。

(二)自主学习的特征

根据自主学习的涵义,自主学习的特征可以概括为以下五个方面[1]:

1.主动性

主动性是相对于以往学生学习的被动性而言的。自主学习有别于其他各种学习方式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主动性。主动性是学习的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 是自主学习的重要品质。自主学习的主动性特征具体表现为学生积极主动地、自觉地从事和管理自己的学习活动。在学习活动中充分发挥主体的能动性, 学生对学习的目的、要求有明确的认识和把握, 对学习任务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极大的兴趣。学生善于思考, 能积极主动地选择和运用各种学习方法、学习策略来达到学习目标。当学习遇到困难时, 能够充分调动各方面可利用的学习资源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并始终保持学习的兴趣与热情。

2.相对独立性

独立性是相对于以往学生学习的依赖性而言的。自主学习把学习建立在人的主观能动性上, 相信学习主体愿意依靠自己的努力来独立解决学习问题, 完成学习任务。它要求学生在学习的各个方面和整个过程中尽可能摆脱对教师和他人的依赖, 由自己对学习做出选择和控制, 独立地开展学习活动。具体表现为学生根据自己的认知特点和原有学习基础, 对学习目标做出独立选择, 并运用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 制定合适的学习计划等等。整个学习过程主要是由自己安排与管理的, 而不是由教师或他人来包办。然而, 根据中小学生的身心发展情况和认知特点, 自主学习又不完全是学生的自学, 其独立又具有相对性, 在强调学习的独立性的同时, 不能忽视教师的作用。教师在学习过程中要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制定符合自己特点的学习计划, 帮助学生高效完成学习任务等等。在自主学习中, 任何否定教师作用的做法都是不负责任的。

3.反思性

反思性是相对于以往学生学习的机械性而言的。反思性集中反映在对学习的进程和学习状态的调控上, 它贯穿于自主学习的整个过程, 是衡量自主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标准。剥离了反思性特征, 自主学习将失去其重要内涵, 并最终沦为机械学习、被动学习和他主学习。自主学习的反思性特征具体表现为学生在学习开始之前的反思, 如对原有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学习风格等进行反思, 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在学习过程中进行反思, 如对自己学习状态、学习进展情况、学习效果等进行反思, 并据此对学习活动做出及时调整;在学习任务结束之后的反思, 如对自己在整个学习活动中的得失进行总结、对学习结果与学习目标之间的一致性做出评估等等。

4.自我建构性

自我建构性是相对于以往学生学习的盲目接受性而言的。传统的学习方式过分强调学生对教师所讲授的教学内容的记忆与背诵,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 学生对知识始终处于盲目接受状态。自主学习则是建立在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基础之上的, 它是“以我为主”的学习, 学生在一定的社会文化和个体经验的背景下, 借助教师和其他人的帮助, 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 通过意义建构来获得知识。自主学习的自我建构性特征具体表现为在学习过程中,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选择与已有经验相适应的知识作为学习内容, 以自己的方式建构对学习内容的“个人化”理解, 通过已有认知结构发现属于自己的问题, 并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和策略来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5.创新性

创新性是相对于以往学生学习的墨守成规而言的。传统的学习方式过分强调学生学习内容的权威性、思维的定向性、方法的单一性和结果的惟一性, 遏制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摆在了突出地位。在教学实践中, 为了落实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自主学习方式担当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创新性是自主学习的价值追求和理想目标, 是自主学习的应有之意。自主与创新两者是不可分割的。自主是创新的前提, 没有自主就谈不上创新;而没有创新, 自主也将无法展开, 无法实现或无法完全实现自主学习的价值。自主学习的创新性特征具体表现为学生不满足于现成的答案与结果, 敢于质疑权威, 对学习内容能够自觉、主动地展开独立思考, 进行多向思维, 能从多种角度去认识事物。学生能创造性地运用所学知识探索新问题, 解决新情况, 使自己的视野不断拓宽。

(三)自主学习的实施策略

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形成[2]:

1.强化问题意识,确立自学目标

自主学习的标志之一就是学生能够自主地确立学习目标。实现真正有意义的学习的关键是学习者的学习目标是一种真正的需要,亦即要有问题需要解决。成功地使学生产生问题的教学才能真正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自己探究并建构自己的认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应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一方面教学内容应呈现出一种造成问题的情景、说法、事例和布置要解决的、有疑惑的任务,穿插一些联系学生实际经验的、发人深思的问题,以引发学生产生问题,促进学生思考和探究;另一方面应让学生走进生活,在生活中直接产生问题、发现问题并努力思考如何解决问题,激发学生围绕某个专题去读书、去思考、去行动、去合作、去探究。要积极创造条件,发扬教学民主,着力营造宽松、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热情鼓励和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质疑,让学生想问、敢问、善问,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让所有学生都有“我要质疑”的欲望,大胆陈述自己的疑惑和见解,使学生确立“我是学习的主人而非奴隶”的观念。自主学习鼓励勇于怀疑和批判,在批判和怀疑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2.调动自学兴趣,保障自学动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激发主动学习意识。因此,在教育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启发与诱导,善于运用发现法、情境法、暗示法、讨论法、点拨法等教学方法,通过先进的教学媒体激发学生的兴趣,有意识地把这种兴趣转化为对知识的强烈探究的欲望。在课堂上,教师首先应把学生真正看作是学习的主体,尊重学生,爱护学生,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摈弃“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式,鼓励学生提出问题的不同见解,让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其次,要融洽师生关系。在学生的自主学习中,即使出现失误,教师也应宽容大度,肯定学生勇于探索、勇于实践的勇气和态度,对其获得成功的部分,哪怕是极微小的创造性,也应加以充分肯定和激励,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3.放手自主学习,形成自学氛围

在教学中,尽量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应在教师的引领与指导下,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学会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注重知识的综合,注重创造性的劳动,注重否定与批判,注重借鉴与超越。只有通过学生自己动脑去思考,才能真正理解所学知识,促进思维的发展,开发学生的智力。在教学中,尽量让学生自己去表述,促进学生积极地、自觉地开动脑筋,思考问题,发展智力。在课堂教学中,通过说来反馈信息,使教师及时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发现问题,在有限的45分钟里做到有的放矢,提高教学质量。

(四)教师在自主学习形成中的作用

自主学习需要教师的引导,需要我们重新审视教师在自主学习形成中的作用[2]。

1.实现自我变革,为自主学习提供观念支撑。

教师观念的自我变革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根本保证。教师观念的变革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改变教学观念。要改变那种“为教而教”、“为考而教”的观念,确立为学生发展而教的观念,做到教是为了学生学,教学就是教会学生学。二是改变课堂教学角色。要改变传统的传授者、施教者角色,即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应变为学生课堂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学生学习突破难点的扶持者,学生质疑问难的中介人,学生主动学习的鼓励者。三是改变教学机制。新的教学过程必须建立在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新的交流模式基础上,使师生在平等的对话中进行,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着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四是改变课堂教学的评价机制。应突出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要看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如何,学习的过程如何,而不是看其结果如何,考试如何;要看教师在教学中是否注意引导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发挥,以及如何指导学生实现自主学习。

2.遵循辅导原则,为自主学习形成提供教学策略。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遵守4个基本原则,促进自主学习生成。一是遵循激励性原则。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各种激励方法,鼓励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激发他们内在的学习动力和兴趣,使学生感到不是迫于外界的压力,而是自身内在的一种需要。二是遵循全面性原则。自主学习不只是一些学习好的学生的事,而是每一个学生的事。因此,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包括那些学习困难的学生),指导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向每一个学生伸出热情的手,指引、扶持、鼓励他们。三是遵循差异性原则。每个学生所具有的多元智力因素是不相同的,每个人的学习风格、学习潜能也是各不相同的,教学中必须要注意到学生由于家庭环境的不同、个人性格不同而存在的差异。四是遵循迁移性原则。自主学习能力不是封闭于某一学科的自学能力,而是开放的动态体系,它体现在各门学科学习中的主动建构,也体现在生活中自理能力的主动建构及在集体的综合性的实践活动中的自主建构等,这些方面的自主能力可以相互迁移,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3.掌握辅导方法,实现自主学习。

基于自主学习形成的过程及有关的辅导原则,辅导自主学习的基本方法是:(1)采用分层次教学辅导法。基于学生的学习差异,为了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学会自主学习,可以采用分层次教学法,对不同的学习个体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2)由“扶”到“放”,逐步学会自主学习。当学生自主学习处于初期时,教师应多扶持,多教方法,多示范;当学生已经具备一些自主学习能力后,逐渐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当学生能力较强时,应完全放手让其自主学习。(3)注意及时反馈,鼓励自我评价。在课堂教学中,可以放手让学生及时地主动地检验、调控、修正自己的学习程序和学习方法,这样有利于反省认知策略的形成。

二、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大力倡导的主要学习方式之一。2001 年,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专门提及合作学习,指出:“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

(一)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3][4]

合作学习是以教学目标为导向,以异质小组为基本组织形式,以教学各动态因素的互动合作为动力资源,以团体成绩为奖励依据的一种教学活动和策略体系。合作学习尽管在理论上和实践中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但却有着许多共同的基本理念,与传统教学有许多质的不同,并由此形成鲜明的对比。

1.异质分组,追求学生之间的互动与合作。

传统的课堂教学强调师生之间的双边互动,合作学习则强调教学各动态因素之间的多向合作性互动,特别是把生生之间的互动合作、把生生互动提到了前所未有的地位,为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实现生生互动的一种重要方式,就是把学生分成一个个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倡导和强调“异质”分组原则。所谓“异质”分组,就是把学习成绩、能力、性别甚至性格、家庭背景等方面不同的2~8名学生分在一个合作小组内。这样,小组内的学生之间在能力、个性、性别等方面是不同且互补的,便于学生之间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充分发挥小组的作用。由于各小组是异质分组,这样就使得各小组间是同质的,为各小组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进行公平竞争打下了基础。

2.通过角色、资源等的分配,让学生承担起个人责任并相互依赖。

在传统的小组活动中,小组成员往往没有明确的个人责任,这容易导致“责任扩散”,小组成员各自为战、一盘散沙,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小组成为学生逃避学习责任的“避风港”。合作学习特别强调在小组活动中必须明确每个组员的个人责任,以实现小组成员之间的良性互动和合作,要使学生们认识到,他们不仅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而且还要为其所在小组的其他同伴的学习负责,也就是小组成员之间必须互相依赖,“荣辱与共”。在合作学习小组中,往往通过角色、资源等的分配来明确小组成员的个人责任,使他们相互依赖。这样,小组成员分工负责,共同实现小组目标。

3.交往训练,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社交技能。

在合作学习中,一般来说,学生需掌握三种类型的社交技能:一是组成小组的技能,包括向他人打招呼问候、介绍自己、介绍别人等;二是小组活动的基本技能,如注意倾听他人谈话、鼓励他人参与、用幽默活跃气氛等;三是交流思想的技能,包括提建议、对别人建议的应答、询问原因、说明原因、有礼貌地表示不赞同、对别人不赞同意见的应答、说服他人等。

4.教师参与合作过程,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学生是合作学习的主体,教师则应以决策者、组织者、支持者、沟通者的角色出现,师生关系会因这种教学形式而发生变化。很多情况下,教师不仅是学生学习的“向导”,更是他们学习的“伙伴”。把课堂的舞台留给学生,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无所事事了。相反,教师要担负更大的管理和调控职责。教师要对各个小组的合作学习进行现场观察和介入,为他们提供及时有效的指导。教师要对小组中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形做到心中有数,以此判断小组合作成功与否,并将结果反馈给各个小组的每一个成员,让每个人都感到自己与其他人成功合作学习的重要性。

5.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

过去,教师通常是按照分数给学生排队,看每一个学生在全体学生中的名次,以此作为衡量学生成绩优劣的惟一标准。在这种评价方式中,只有少数学生能够得到高分或好名次,能够取得分数意义上的成功,而大多数学生则注定是学习的失败者。在合作学习中,引入了“基础分”(指学生以往学习成绩的平均分)和“提高分”(指学生测验分数超过基础分的程度)。这是合作学习中一个非常有特色的评价方法。学生只要比自己过去有进步就算达到了目标。同时,合作学习还把个人计分改为小组计分,把小组总体成绩作为奖励或认可的依据,这样就把个人之间的竞争变成了小组之间的竞争,形成了“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新格局,使得整个评价的重心由鼓励个人竞争达标转向鼓励大家合作达标。

(二)合作学习的教学设计

要有效地实施合作学习,需要对合作学习的教学程序进行一定的设计。一般来讲,合作学习教学设计有以下十个步骤[5]。

1.陈述教学目标

合作学习的教学目标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学术目标,主要指与学生认知发展有关的目标;另一类是技能目标,是与学生的技能发展相联系的一系列目标,合作技能就是其重要内容之一。教师在课前应当详细表明这两种教学目标。

2.进行分组

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将学生组成学习小组。对于小组大小教师要预先确定。开始,小组人数应限制在2-3人之间。随着小组成员获得了越来越复杂的合作技能,小组规模可以扩大。合作小组保持的时间可以持续几周、几个月,甚至是整个学年,但是所有学生迟早要有机会至少在一门课程内共同活动。

3.分配角色

除了学习责任外,每个小组成员还必须承担帮助小组有效活动的责任,这些角色有总结者、联络员、记录员、鼓励者、观察者等。教师需要依据成员的性格特征及特长,适当分配成员的角色。

4.安排教室

合作学习的学习环境与传统教学区别较大,它不象传统教学那样按“稻田型”布置教室,而是要求教学环境从满足多向交流信息的需要出发,改为“T”型、“马蹄”型或“田字格”型。这样不仅缩短了学生间的空间距离,利于学生交流;更重要的是,这是一种合作学习空间,是一种开放式学习群体空间,从而使学生能够在一种融洽的气氛中交流思想和进行有效的学习。各小组之间还应保持一定的距离,以免影响相互之间的学习。

5.设计材料

教学材料的安排必须考虑有效的学业学习和小组成员良好而积极的互赖、互动关系,也就是说必须使学习材料具有合作性,确保每一位小组成员都能介入小组活动。

6.解释学术任务

教师要向学生清楚地解释要学习的概念、原理、技能等,并使之与学生过去的学习经验相连接,最大程度地实现学习的迁移和保持;同时向学生提出问题,检查学生的理解程度。

7.建立积极的目标互赖

教师向学生说明在个人学习目标基础上的小组群体目标,强调群体内的互助与合作,同时尽可能地为每个学生提供表现自我、展示个性的机会,满足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

8.明确成功的标准

教师在课程开始时就应明确地告知学生成功的标准是什么。合作学习的评价是标准参照评价,是每位学生的表现与期望的学习结果相比,而不是与其他同学相对照。教师可因人而异,为不同的学生分别设定标准,学习的期望应当具有挑战性和可能性,以维持学习的动机。

9.进行追踪与指导

教师可自己观察或指派各组的记录员记录合作学习情况,通过观察或记录学生之间的互动,了解学生的学业是否有进步,是否能恰当地运用人际交往和小组活动的技能。根据这些观察,教师便可有的放矢地介入学生的合作活动中,提高他们的学业成绩和人际技能。

10.实施评价与反馈

教师必须及时地与小组成员讨论小组活动情况,同时鼓励成员发表合作历程中的想法,以提升合作学习的经验与质量。

三、探究学习

探究学习即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与态度,特别是获得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探究性学习常常表现为学生以独立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探索性、研究性学习活动,注重学生的主动探索、体验和创新,是与接受式学习本质不同的学习方式。

探究性学习的概念、特点、实施方法及策略在此前的综述中已有详细介绍。

四、体验性学习

体验性学习是教育者引导学生将自己的全部身心投入到与外部世界的交往之中,进而生成反思与实践的学习方式,它从根本上区别于接受性学习。体验性学习的基本特性表现为以下五个方面:(1)主体性;(2)交往性;(3)过程性;(4)个性化;(5)反思性[6]。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体验性学习提到了十分突出的位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既强调了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与技能,又强调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活动、体验的过程中获取知识,自主发展。本次课程改革特别强调学生的“参与”、“活动”、“操作”、“实践”、“考察”、“调查”、“探究”和“经历”等。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十分注重引导学生通过“体验”进行学习。如“新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包括“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四个基本方面,体验性学习与后两个目标有着更为直接、密切的联系。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突出强调了“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建立新的教学方式,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体验性学习是对既往的接受性学习的重大突破,是一种符合时代精神和当代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的教学方式,它所关涉到的不仅仅是教与学的方式的变革,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它将改变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习以为常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涉及到对教育世界中人的生存状态的改造与重塑。如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学生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勤于动手,培养他们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得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生生存和学会做人。

值得注意的是,体验性学习作为新课程改革中一种值得大力提倡的学习方式,其意义并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这主要是因为:首先,体验性学习并不是一种单一化的学习方式,它具有综合性。体验性学习与研究性学习、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等目前流行的许多学习方式都有着交叉、重叠关系。其次,体验性学习的对立面虽然是接受性学习,但体验并非完全排斥接受。事实上,体验性学习中也有接受的成分,如学习者对他人经验的接受等。再次,体验性学习并非在任何情况下适用于任何知识的学习。如学习某些历史知识、数学知识、外语知识等,并不一定要采用体验性学习。另外,体验性学习与条件因素有着十分密切的关联,在没有条件或条件非常欠缺的情况下,往往很难开展体验性学习。

五、新课程理念下的有意义学习[7]

在教育发展史上,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曾鲜明地提出了非指导性教学思想,即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较少地采用,甚至不采用直接告诉、简单命令、详细指导等教学方式,而较多地采用间接的、不明确指导和命令、不作详细指点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情感、提出问题、采取行动并解决问题,从而促成一种有意义的学习。有意义学习的基本思想与当前的新课程改革在指导思想和最终目标上是完全一致的。

(一)有意义学习的基本特征

与有意义学习相对的是“机械学习”,也就是不理解学习内容、依靠强行灌输的死记硬背式的学习。与之相比,有意义学习具有四个特征。

(1)学习具有个人参与的性质,整个人(包括躯体的、情绪的和心智的等方面)都投入到学习活动中。

(2)学习是自我发起的。即使在推动力或刺激来自外界时,学习中的要求发现、获得、掌握和领会的感觉仍是来自内部的。

(3)学习是渗透性的。它会使学生的行为、态度,乃至个性都发生变化。

(4)学习是由学生自我评价的。学生最清楚某种学习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是否有助于得到他想要的东西、是否弄明白了自己原先不甚清楚的知识。

(二)有意义学习的基本策略

帮助学生开展有意义学习,促成学生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

1.创设真实场景。在教学中,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创设和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让他们的学习置于一种真实、优美、和谐的场景中,显然会更有意义。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有必要通过多种手段,创设诸如赏析、实验、调查、考察、访问、演说、对话等与学习内容紧密相关的场景,以帮助学生形成有意义的学习过程,切实体现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学生学习的参与性、实践性、体验性、情境性等基本特征。

2.激活知识积淀。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任何学习都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受外在信息和简单地传递、复制书本知识,而是主动地根据先前认知结构注意和有选择性地知觉外在信息,建构当前学习内容的意义。为了学习新知识,必须有一定的知识积累,只有当已有的知识经验被唤起、被再次激活,并建立起新旧知识间的有效联系,才能发生有意义的学习。因而,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积极开展自主探究性学习,努力培养学生形成一种依靠已有的知识储备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从已学的知识中独立获取新知识,得到新经验,产生新创造。

3.丰富情感体验。真正有意义的学习不仅注重学生认知上的需求,更重视学生学习情感上的满足,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满好奇和乐趣,充盈激动和挑战,获得内心的充实和满足,产生心灵的共鸣和升华,这才是学习活动更高层次上的价值追求。新课程改革特别强调有意义的学习首先必须是尊重学生、尊重学生情感需要、致力于培养学生丰富、细腻的情感的学习。它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以诚相待,将自己内心的思想情感真实地向学生敞开,促进师生间的情感交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热情、动机,使之在学习中增强内心体验和心灵世界的感悟,形成积极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4.尊重个别差异。实现有意义学习,必须尽可能地尊重个体间的差异,最大限度地针对每一个学生的特点,实施因材施教,尽量使学习目标、内容、要求、措施、评价等做到个性化、个人化,以适应学习者不同的生活经验和文化背景。

5.加强实践转化。新课程改革力避传统学习的弊端,视学习为“做”的过程、“经验”的过程,凸现学生学习的实践性特点。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强化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做好对所学知识的转化和应用工作,帮助他们在实践的同时经历学习的全过程,使学习与实践同在,因实践而富于意义。具体讲,一方面是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各种实践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发现和确定问题,提出各种假设,广泛搜集资料,解决现实问题,从中获取知识、丰富经验;另一方面,创设各种条件,引导学生将在课堂和书本上所学的知识及时转化运用于校外等其它场合,让学生在知识的应用过程中感受学习的力量,自然生发出学习的意义。

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是新课程改革大力倡导的三种主要学习方式,体验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有意义学习也是当前较为流行的学习方式。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学习方式的划分并非绝对的,它们之间有着交叉、重叠的关系。各种学习方式的运用要依据具体的学习任务、学习目标和学习对象,采取合适的学习方式,达到最佳学习效果,采用的学习方式并非越多越好。另外,新的学习方式的运用并非完全排斥传统的学习方式,而是在原有学习方式基础上的继承和发展。只有准确把握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恰当运用各种新的学习方式,才能实现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学方式的根本转变。

参考资料:

[1]霍巍:《浅析课改背景下的自主学习》,载《教育理论研究》,2004年第8期。

[2]王德勋:《自主学习新探》,载《中国教育学刊》,2004年第2期。

[3]刘吉林、王坦:《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

(一)》,载《人民教育》,2004年第1期。

[4]刘吉林、王坦:《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

(二)》,载《人民教育》,2004年第2期。

[5]高艳、陈丽:《合作学习的内涵、特质及教学设计》,载《当代教育科学》,2004年第3期。

[6]靖国平:《体验性学习与新课程改革》,载《教育科学研究》,2004年第2期。

[7]张雪兰:《新课程理念下有意义学习的概念与策略》,载《教育科学研究》,2003年第1期。

第四篇:谈高中语文新课程及其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

谈高中语文新课程及其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

曾几何时,忽然出现了一种非常时髦的“„新‟文化”,其势如暴风骤雨,迅猛异常,席卷了中国的每一个角落。在“„新‟文化”潮流领导者那里,他们总是善于将古老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拿来贴上“新”的标签。这样,一切传统文化的精髓一下子就都变成了“新思想”、“新理念”,然后刻意地去解释一番,便产生了许多“新创意”、“新举措”,接着便又可以造就出一番“跨越式的发展”,进而充分凸显一代改革家的锐意和睿智。

但是,笔者认为,这种“„新‟文化”的出现,给中国语文教育带来的后果是灾难性的。譬如:关于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行当,应该是古来有之,但是一旦被某些人贴上“新”的标签,继而被大加鼓噪之后,便成了他们通向改革殿堂的敲门砖,而且“改革者”还不惜将其敲得粉碎,使其面目全非──霎时间,素质教育便成了音、体、美的教育,创新教育便成了割断民族历史和反对民族文化传统的教育,甚至汉语文的母语教学都要实行“双语教学”──不久他们便“创”出了一派“新”的天地:莘莘学子汉语文的素质不如音、体、美的素质,“日流”、“韩流”、“欧美流”、“物欲”横流,惟独“中国流”遭遇了空前的冷落,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文化显现出空前的弱化景况,美国人讥云:“英语快要成为中国的母语了”……种种现象,无不让人扼腕太息!

在这种景况之下,潮流领导者们似乎也觉出情势不妙,很快又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新课标”)中弄出了一套“全新的理念”──“三维理念”。笔者虽然确实不知道古人是否有过“三维理念”方面的概念,但是,2002年版《全日制普通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已经系统地提出过这种理念,同时,从孔子开始的中国传统教育一直非常重视“教书育人”是不争的事实,而“教书”就是教学“知识和能力”,“育人”除了各种文化知识之外,自然就是培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而且其中也没有谁会在“教书育人”时不注重“过程和方法”。那么“三维理念”到底“全新”在哪里?当然,旧瓶装新酒本来倒也未可厚非,问题是潮流领导者们是一定要领导潮流的,既然他们开发出了一种“全新的理念”,那就定然是普通中学语文教师(包括普通中学语文高级教师们)所不懂的,那就定然要由他们来向普通中学语文教师进行指导性的解读和长期的岗位培训,而且“不经过岗培不能上岗”,“岗培考试不及格者要扣发奖金”云云。根本不在中学语文教学第一线的学者、教授和各级教育行政干部们培训着数以百万计的中学语文教学第一线的教师,其中外行培训内行已谓之甚,而“唯上智与下愚不移”的封建意识在21世纪初中国教育圣地之泛滥,可见一斑,21世纪初中国中学教师的价值地位之低下,亦可见一斑。当然,这些人对中学教师进行“岗培”的效果如何呢?他们中有些人在解读高中语文“新课标”时,过分强调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而淡化了“知识和能力”的教学,甚至有些权威部门编发的《高中新课程培训考试学习资料》还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解读成了什么“终极目标”,并以此去“岗培”和考核全省的高中语文教师,这种误导的影响是恶劣的──笔者在不久前听过某重点中学的一堂“高中语文新课程实验展示课”:对于苏轼的《赤壁赋》,执教者用于文言“知识和能力”教学的时间,竟然还不到12分钟,其余时间就全都用来搞什么“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了,而且在课后的评课中,竟然还有许多中学的教师代表对其大加褒奖,认为该课很好地体现了高中语文新课程的理念;有些人在解读高中新课程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过分强调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而淡化了教师的“主导”地位,因而导致了语文课堂教学变成了语文课堂自学:无论什么内容,教师干脆一概不教,完全置“教师”之天职于不顾,还美其名曰为高中语文新课程实验……凡此种种,高中语文新课程的“岗培”结果可见一斑,高中语文新课程背景下学生语文素质的培养,亦可见一斑。

毋庸讳言,诸如上述时髦的“„新‟文化”,是造成当下一代未成年人语文素养低下、思想品质轻浮的罪魁祸首,甚至就连一味秉承传统、裹足不前的所谓“×东现象”,也不过是面临强势的“„新‟文化”而患生的一种无可奈何的恐惧症而已,因为若干年来,诸如上述一直走强的“„新‟文化”给中国语文教育教学和未成年人思想品质方面带来的戕害的确是触目惊心的。

高中语文新课程是在过去高中语文课程的基础上孕育出来的,是过去高中语文课程的一种发展变革,是在一种更为科学的课程理念指导下发展变革课程结构和教学评价机制的产物。从宏观角度来看,其教学内容并没有变,还是“语文”;其教学的根本任务也没有变,还是“教书育人”。从微观角度来看,“语文”是什么?是语言文字也好,是语言文学也罢,现在的高中语文与过去的高中语文,其定义也没有什么两样;教什么书?育什么人?教的还是语文读、写、听、说之书,育的还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语文课程工具性、人文性有机结合的性质决定的。虽然现在的高中语文新课程已经不是过去的高中语文课程,但是,现在的高中语文课程就是过去我们所从事的语文素质教育的延续和发展,过去我们所从事的语文素质教育所具有的工具性、人文性的特征,现在的高中语文新课程也仍然没有改变,这应该是普遍共识。

因此,笔者认为,凡事必须继往而开来,守正而出新。中国的语文教学已经走过几千年辉煌的历程,新中国的语文教学也已走过了几十年的改革之路,从孔子到叶圣陶、吕叔湘,到钱梦龙、于漪、魏书生,他们创建的语文教学改革的理论和诸多成功的经验,应该是现在我们漫步高中语文新课程的坚实阶梯,应该是现在我们借以登高而成为教改巨人的“肩膀”,也应该是现在我们研讨和实践高中语文新课程课堂教学方式转变的出发点。

虽然改革和创新永远是我们奋勇前行的旗帜,但是,凡事过犹不及。我们不能把“新课程”那个“新”的文章做过了头,更不应该违背循序渐进的原则,不顾语文课程自身教学的目标和规律,而在高中语文新课程课堂教学中一反常态地去耍弄令人头晕目眩的各种花枪,那样的结果只能是搅了局,乱了套,而让工作在“教书育人”一线的普通教师去四处捕风捉影,无所适从。无可否认,2006年四月中旬海南省的语文新课程实验展示课所存在的大多问题应该都与此有关,说到底,就是因为把“新课程”那个“新”的文章做过了头。

另外,时移则事易,事易则备变。高中语文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一味地秉承传统,裹足不前,同样是有悖于高中语文“新课标”和新课程教学理念的。随着高中语文课程结构和教学评价机制的巨大变革,“素质教育及其创新教育时代”──实际上的“应试教育时代”所奉行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适应高中语文新课程课堂教学的需要,我们必须要与时俱进,科学有效地实现高中语文新课程课堂教学“过程和方法”的转变,才能真正科学有效地完成高中语文新课程赋予我们的全部教育教学的任务。如何在高中语文新课程背景下科学有效地实现课堂教学“过程和方法”的转变?这个问题牵涉面较广,请恕笔者在此不能备述,但是综合迄今为止的各种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我们应该可以在理论方面达成以下四点共识:

(1)确立正确的高中语文课程理念,进一步强化语文读、写、听、说的训练,将语文“知识和能力”的教学与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所必备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培养和张扬学生语文学习的个性、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科学有效地实现高中语文新课程课堂教学“过程和方法”转变的指导思想。

(2)全面把握和科学整合语文必修模块与选修系列教学体系的重难点,准确定位每个必修模块与选修系列的教学目标,并准确定位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是科学有效地实现高中语文新课程课堂教学“过程和方法”转变的必要前提。

(3)根据语文课程工具性、人文性有机结合的特点,紧紧抓住既富有语文“知识和能力”教学价值又富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学价值的文本语言现象,紧紧抓住学生语文学习的需求、爱好,去构建和选用科学有效的教学“过程和方法”,是科学有效地实现高中语文新课程课堂教学“过程和方法”转变的基本保障。

(4)真正实现课堂教学中师生角色地位的转变,科学地开展在教师主导下的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实现课堂上富有教学价值和效益的师生互动,是科学有效地实现高中语文新课程课堂教学“过程和方法”转变的命脉所系。

在此,我们必须要理顺几个关系:第一,正确的课程理念和指导思想是科学有效地实施课堂教学的根本保证──我们要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就必须将语文“知识和能力”的教学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培养和张扬学生语文学习的个性、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一切课堂教学“过程和方法”都必须服务于这个“指导思想”;第二,对于高中语文新课程的课堂教学而言,要培养和张扬学生语文学习的个性进而去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就必须要建立整个高中阶段的一个科学的“教学目标体系”──要建立这样一个“教学目标体系”,就必须全面把握和科学整合语文必修模块与选修系列教学体系的重难点,准确定位每个必修模块与选修系列的教学目标,并准确定位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第三,假定某一节课“教学目标”的定位是准确的,那么,根据语文课程工具性、人文性有机结合的特点,紧紧抓住既富有语文“知识和能力”教学价值又富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学价值的文本语言现象,紧紧抓住学生语文学习的需求、爱好,便是科学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的“基本保障”;第四,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体现的根本点在于教师尊重并满足了学生语文学习的需求和爱好,如果我们的课堂教学不能紧紧抓住学生语文学习的需求、爱好,那么,我们就不可能真正实现课堂教学中师生角色地位的转变,科学地开展在教师主导下的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实现课堂上富有教学价值和效益的师生互动。第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永远是“课堂教学”的本质属性之一,没有教师的“主导”,学生语文学习的需求、爱好就不可能得到尊重并满足,学生“主体”地位就不可能真正得到体现,也就不可能真正实现课堂上富有教学价值和效益的师生互动 ──实际上,如果没有教师的“主导”,也就根本不存在什么“课堂教学”。因此,真正实现课堂教学中师生角色地位的转变,科学地开展在教师主导下的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实现课堂上富有教学价值和效益的师生互动,是科学有效地实现高中语文新课程课堂教学“过程和方法”转变的命脉所系。

从目前高中语文新课程课堂教学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来看,无论是“海南现象”也好,还是“×东现象”也罢,除了上文说及的那个文化方面的外部因素之外,其自身的问题应该大多出自没有很好地理顺上述几个关系,所以才会在课堂教学中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

最后,还有两个问题必须说及:

第一、建立整个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目标体系”,是目前我们都还没有去做但却必须马上去做的一项重要工作。现行的高中语文“新课标”正如有些专家指出的那样,对高中语文“知识和能力”的教学缺乏具体的要求,就是在它的《课程目标》中也没有明确的语文“知识和能力”的“标的”,当然,“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同样没有明确的“标的”。这样,我们要建立一个较为系统科学的高中语文“教学目标体系”,其工作量是十分巨大的,非调动相当一批既富有新课程理论素养又富有高中语文教学经验的教师集体行动而不能完成。在这里我们还须明白:过去高中语文课程的有关教学要求是必要借鉴,对各自使用的新教材展开全面研究和必要的整合是基础工程,学生语文学习的需求、爱好和现代化人才培养的需要是核心关注点。

第二、紧紧抓住富有语文教学价值的文本语言现象设计课堂教学,是科学有效地实现高中语文新课程课堂教学“过程和方法”转变的基本保障,也是高中语文新课程课堂教学方式转变研究的核心问题。什么是“富有语文教学价值的文本语言现象”,上文已经说及,就是既富有语文“知识和能力”教学价值又富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学价值的文本语言现象。而这种语言现象,才是语文中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有机结合点,是语文课程本质特征最为集中的体现。紧紧抓住这种语言现象设计课堂教学,才能真正突出我们的课堂教学作为语文课程的根本特征,才能真正在高中语文新课程课堂教学中,把“教书”和“育人”高度融合、高度统一于无形之中。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有可能上升到一种教育艺术的境界,而这种境界则是我们一生必须为之追求的。在当前高中语文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有些学校或某些教师因深感课时不足而采取诸如走马观花、做夹生饭,甚至大量删减课文篇目、降低教学要求等等做法,笔者认为,这实际上都是对语文课程本质特征认识不足的表现,也是对高中语文“新课标 ”和高中语文新课程理念认识不足的表现。另外,之所以有些教师经常会在突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教学过程中使出浑身解数,耍尽各种花枪,最终学生的语文成绩却还是江河日下,其根本问题就是没有紧紧抓住富有语文教学价值的文本语言现象去组织课堂教学,说到底还是由于对语文课程的本质特征认识不足和在高中语文新课程理论认识方面产生了偏失而造成的。因此,牢牢地守住语文课程的本质,才能正确解读高中语文“新课标”,才能在高中语文新课程背景下树立正确的语文课堂教学观,才能真正科学有效地实现高中语文新课程课堂教学“过程和方法”的转变,才能真正有效地保证学生语文素养的稳步提高。

第五篇:新课程下学习方式改革案例分析

课程与教学论考题编写

数教102 杨晓燕 10#

选择题:

1.奥苏伯尔提倡的课堂教学是()

A.讲解式教学 B.发现学习

C.程序教学 D.范例教学

答案:A

解析:为促成学生有意义的学习和认知结构的发展,奥苏伯尔提倡讲解式教学,要求教学内容的安排应精心设计,并提出了两条安排教学内容的原则。他指出:“不论在哪一个学科,要使教材的内容编排成序,有两个原则是适用的,这就是逐渐分化原则和综合贯通原则。”这两条原则既是有意义学习的原理,也是讲解式教学的原则。

材料分析题:

1.对于课程与教学评价存在这样一种观点:

每一个人的命运靠自己来主宰,但对他人又有责任和义务,他们是“自主”与“责任”的统一。评价者与被评价者、教师与学生在评价过程中都是平等的主体,评价过程是一种民主参与、协商和交往的过程,体现价值多元、尊重差异的基本性格,反对量的评价方法,主张质的评价。

请从课程与教学评价的基本取向出发,对以上材料展开分析。

解析:课程与教学评价的取向是指每一种课程评价所体现的特定的价值观,它实际上是对课程评价的本质的集中概括,支配着评价的具体模式和操作取向。从取向的维度,我们可以把迄今为止纷繁复杂的课程与教学评价归纳为三种,即“目标取向的评价”、“过程取向的评价”、“主体取向的评价”。

材料中对于课程与教学评价的观点是属于主体取向的评价。主体取向的评价认为,课程评价是评价者与被评价者、教师与学生共同建构意义的过程。评价是是一种价值判断的过程,这种价值是多元的。在评价情境中,不论评价者还是被评价者,不论教师还是学生,都是平等的主体。这种价值取向反对量的评价方法,主张质的评价,因为量的评价与评价的主体性追求是根本违背的。这种评价取向对应于古巴、林肯所谓的“第四代评价”以及利维所称的评价的“后现代时期”。主体性取向的评价在本质上是受“解放理性”的支配的,它倡导对评价情境的理解而不是控制,它以人的自由与解放为评价的根本鹄的。其实,真正的主体性评价不是靠外部力量的督促和控制,而是每一个主体对自身行为的“反省意识和能力”。每个人的命运由自己主宰,但对他人又有责任和义务,所以主体是“自主”和“责任”的统一。评价者与被评价者、教师与学生在评价过程中是一种“交互主体”的关系,评价过程是一种民主参与、协商和交往的过程。所以,价值多远、尊重差异就成为主体取向评价的基本特征。毫无疑问,主体取向的评价体现了课程评价的时代精神。

下载新课程改革实施后初中科学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分析(最终定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新课程改革实施后初中科学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分析(最终定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实施新课程标准后物理教师的转变

    实施新课程标准后物理教师的转变 湖南省长沙市明德中学汤移星 高中实施新课程标准以后,物理教师要更新教学理念,对教师和学生的角色要进行重新定位, 作业要以新的类型为主,教学......

    新课程改革中语文教学方式的四个转变

    新课程改革中语文教学方式的四个转变 【摘 要】根据“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课程基本理念,本文从笔者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从“权威教学”......

    浅谈新课程改革中评价方式的转变(共五篇)

    浅谈新课程改革中评价方式的转变内容摘要:在实施新课程教学改革过程中,对于学生的学习评价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研究和解决的一个现实问题。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育的真正意义在......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改革

    新课程背景下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改革 姓名:陈珂 单位:确山县任店镇第一初级中学 手机:*** 内容摘要:教育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工程,而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改革是教育改革的......

    新课程改革下的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探索

    新课程改革下的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探索 摘要:在教育理念不断革新的今天,为了给学生在学习地理课的过程中创造一个生动快乐的学习环境,初中地理老师要紧跟当前新时代的教学理念,积......

    初中物理新课程改革实施反思与体会

    初中物理新课程改革实施反思与体会:创新 民主 兴趣 发展 作者:姜杰文章来源:临江市教师进修学校 时间:2007-5-1 17:57:03 阅读次数:252 创新 民主 兴趣 发展 ——初中物理新课......

    关于语文新课程改革中转变学习方式的一点思考

    关于语文新课程改革中转变学习方式的一点思考 南航大附初中 吕正红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越来越多的教学实践者对新课标中关于语文课程的四大基本理念的有了进一步的......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优化研究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优化研究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学也随之发生着变化,本文着力于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优化研究,在课堂优化理念的基础上,从物理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