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名花鉴赏与花文化》教学大纲
《名花鉴赏与花文化》教学大纲
Top Chinese Flower and Flower Culture
学时:27学时 学分:1.5
理论学时:27学时 实验或讨论学时:0学时 适用专业:全校 课程代码:ZRX019007 大纲执笔人: 大纲审定人:
一、说明
1、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
本课程属于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交叉学科,二十一世纪人类思想文化发展的趋势是科学与文化艺术的结合。为了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具有良好的人文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需要,本课程主要讲授传统名花及其新品种的鉴识、如何欣赏、赏花礼节和古典诗辞歌赋中的名花等内容,把植物学与古典文学相结合,达到学生能辨别、会欣赏、提高人文修养的目的。
2、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课堂教学应采用实物、标本、图片和视频相结合的方式,讲授名花的植物学基本知识、正确科学的识别知识、社会经济价值,国内外对名花的欣赏与审美异同,名花的应用与含义等,力求使学生掌握名花及其部分新品种的基本鉴别,了解应用及欣赏常识,提高欣赏水平和人文修养水平。
3、课程教学改革
本课程是面向全校各个专业的选修课,是植物科学与文化艺术的结合,所以,教学过程中既要使学生掌握名花识别面的科学知识,又要注意培养文化修养。因此,采用课堂讲授、视频播放、现场教学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二、教学大纲内容
(一)课程理论教学
绪论 本课程的意义、任务和学习方法(2学时)
内容: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什么是花、花卉、名花、花文化?名花的科学与人文意义。花草欣赏要领,色彩美、香味美、形态美和风韵美。
重点难点:赏花的基本要求 建议教学方法:图片、视频 思考题:
1、十大名花及其评选。
2、你认为如何赏花? 第一章 兰花鉴赏与兰花文化(4学时)
内容:兰花的植物学知识,兰花的识别,兰花类别,兰花名品鉴赏,国兰档次品鉴,兰花文化-兰花诗词、兰花象征意义、兰花名画与吉祥图案等。重点难点:兰科的主要特征,国兰的美学理论,兰花的品格 建议教学方法:课堂讲授结合图片、视频等
思考题:
1、国兰类别?
2、兰花名品应该具备的特征,3、兰花文化包括哪些内容? 第二章 梅花及其相近名花的鉴赏与梅花文化(4学时)
内容:梅花的植物学知识,梅花的类别,梅花名品鉴赏,梅花、桃花、杏花、榆叶梅、腊梅的区别,梅花文化-梅花诗词、梅花国画、梅花名曲、梅花的情感含义、梅花的传统吉祥图案、梅花的用途。
重点难点:梅花、杏花、桃花、樱花、海棠等的区别 建议教学方法:现场教学结合图片、视频
思考题:
1、如何区别梅花、杏花、桃花?
2、你更偏爱哪种?为什么?
3、梅花有何象征意义?
第三章 荷花鉴赏与荷花文化(4学时)
内容:荷花的植物学知识,荷花的类别与识别,荷花名品鉴赏,荷花文化-荷花诗词、荷花传说、荷花名画、荷花名曲、荷花传统图案寓意等。重点难点:荷花的识别与寓意
建议教学方法:现场教学结合图片、视频
思考题:
1、荷花及其组合图案可以表达哪些含义? 第四章 菊花鉴赏与菊花文化(4学时)
内容:菊花的植物学知识,菊花的类别与识别,菊花名品鉴赏,菊花文化-菊花诗词、菊花传说、菊花名画、菊花名曲、菊花传统图案寓意等。重点难点:
1、艺菊的类别有哪些?
2、菊花的人格寓意? 建议教学方法:课堂讲授结合图片、视频
思考题:
1、菊花及其组合图案可以表达哪些含义?
第五章 月季花鉴赏与月季文化(2学时)
内容:月季花的植物学知识,月季花的类别与识别,月季花名品鉴赏,月季花文化-月季花诗词、月季花传统图案寓意等。
重点难点:
1、月季、蔷薇、玫瑰的区别,2、月季花花色与含义? 建议教学方法:现场教学、课堂讲授结合图片、视频 思考题:
1、月季、蔷薇、玫瑰有哪些区别?
第六章 牡丹芍药鉴赏与牡丹文化(3学时)内容:牡丹与芍药的植物学知识,牡丹的类别与识别,牡丹名品鉴赏,牡丹花文化-牡丹诗词、牡丹歌曲、牡丹绘画、牡丹的民俗文化、牡丹传统图案寓意、牡丹的文化象征意义等。
重点难点:
1、牡丹与芍药的区别
建议教学方法:现场教学、课堂讲授结合图片、视频
思考题:
1、牡丹与芍药有哪些区别?
2、论述牡丹的文化现象。第七章 杜鹃、茶花鉴赏与其文化(2学时)
内容:杜鹃、茶花的植物学知识,杜鹃、茶花的类别与识别,杜鹃、茶花文化-诗词、歌曲、绘画、民俗文化、传统图案寓意等。重点难点:
1、杜鹃、茶花的鉴别 建议教学方法:课堂讲授结合图片、视频
思考题:
1、杜鹃的传统文化现象。
2、茶花与月季有哪些区别? 第八章 水仙、桂花鉴赏与其文化(2学时)
内容:水仙、桂花的植物学知识,水仙、桂花的类别与识别,水仙、桂花文化-诗词、歌曲、绘画、民俗文化、传统图案寓意等。重点难点:
1、水仙、桂花的鉴别 建议教学方法:课堂讲授结合图片、视频
思考题:
1、水仙、桂花的传统文化现象。
2、水仙与兰花有哪些区别?
三、本课程考核方式、方法
本课程考核采用期末开卷考试与平时作业及上课表现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为了督促学生平时认真上课与努力学习,加大平时成绩比重。课程成绩=平时成绩×50%+期末成绩×50%。附:教学参考书目
1、《中国梅花栽培与鉴赏》晏晓兰,金盾出版社,2002
2、《中国牡丹栽培与鉴赏》赵兰勇,丰震,金盾出版社,2004
3、《中国兰花栽培与鉴赏》徐东升,金盾出版社,2004
4、《中国荷花审美文化研究》余香顺,巴蜀书社,2005
5、《月季栽培与鉴赏》薛麒麟,上海科技出版社,2004
6、《中国水仙花雕刻造型技艺与欣赏》岭南美术出版社,2003
7、《菊花栽培与鉴赏》倪月荷,汪觉先,上海科技出版社,2000
第二篇:花卉鉴赏与花文化(写写帮整理)
花卉鉴赏与花文化
选修课
论文题目:花卉价值与花文化
姓 名: 金 鑫
专业班级: 日语3班
学 号: 20112322908
摘要:花卉是美的象征,体现着人们的精神文明。花卉既可以绿化、美化环境,又可以令人赏心悦目,有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给人以美的享受、美的熏陶和美的启迪。特别是在森林般的硬质建筑物里的都市人们,鲜花绿草的环境能使人们感觉干净、轻松、愉悦和舒畅。花卉与人类的生活可谓息息相关,在各个方面都有花卉的踪影
1花卉的价值 1.1花卉的观赏价值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文明的提高,人们用花来陶冶情操,修身养性日趋普遍。以前,花鸟市场中以老年人为多,而现在,爱与花卉相处的不仅是年老的,许多年轻人也加入此行列。花卉已悄悄地步入都市人的生活。城市里的绿化带、马路两边,节假日等一些喜庆日子,都少不了花卉的装饰,美化城市,增添节日气氛,花卉还能花卉能给人们创造一个幽美、清新、舒适的工作、生活和休息的环境,给人以美的享受。在喧嚣的都市里无疑给人增添一种别样的的风趣。在房子里摆上几盆盆栽,既可以净化家中空气,又可以在下班后休闲时浇花修剪一番,在劳累后能如此给人一种美的享受。而在热闹喜庆的日子里,美丽鲜艳的花卉更是增添不少气氛,让人们在节日的喜庆里心情更加美好,更对美好的未来充满希望。1.2花卉的实用价值
人们之间通过互相赠送花卉来表达情感这一话题,这就与花的象征有关,如今,馈赠鲜花、插花已经在国内流行。虽然赠送鲜花是抒情表意之事,其中也有不少学问。国家和民族的习俗不同,送花亦有忌讳,不可生搬硬套。每一种花都有某种生活含义,蕴藏着无声的语言。在国际上有许多花卉被公认有一种特定的象征和“花语”,也就是“花的语言”,根据“花的语言”来送花,比如:祝贺友人生日,宜送石榴花、象牙花、大红月季花,这些花通常象征火红年华,前程似锦。但对长辈就应该选用长寿花、龟背竹、百合花、万年青、报春花等具有延年益寿含义的花卉;祝贺结婚的,要选用玫瑰、百合、郁金香、香雪兰、扶郎花等。至于新娘披纱时所用的捧花,还可适当加入一两枝满天星,将会更加华丽脱俗;热恋中的青年男女,一般是互送玫瑰花、蔷薇花或桂花。这些花美丽、雅洁、芳香,是爱情的信物和象征。等等,此外,花色为红、橙、黄、紫等“暖色”和花名含有吉兆的花卉大多可用于喜庆事宜。若白、黑、灰、蓝等“冷色”和花名含有贬意的花大多用于伤感事宜。
在现代社会,花卉更成为交往中的一种高雅礼品。这就是在我们交往中花卉还能体现一种礼仪,花卉在礼仪交往中的作用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加深而越来越大,并成为社会交际中的一个重要工具。花卉在礼仪交往中主要有以下几种应用形式:花束(主要使用各类包装纸、丝带等配材,对组合好的鲜花进行各种不同风格的包装,单手可握,双手可捧。可用于迎送客人、访友、庆典仪式上的献花、馈赠礼品、结婚等场合。)、花篮(可用于馈赠礼品、舞台摆放、厅堂装饰、庆典开幕以及追悼会等场合。)、花插(可用于办公室、餐厅、接待处、饭店前台、会议室等场所)、装饰花(一般用于出席各类大型集会、重要会议、晚会、开幕式、结婚典礼等场合佩戴于胸前、头上、腕上。只需较少的花材和配叶,制作出典雅大方的花型,起到装饰的效果)、和礼品盆花(主要应用于拜访亲戚、朋友时作为礼品)。1.3花卉的药用价值
科学研究表明,鲜花含有极丰富的蛋白质、脂肪、淀粉、氨基酸、多种维生素极多种微
量元素,同时还含有某些延迟人体衰老的激素和抗菌素等。可食花卉不仅具有强烈的美学色彩,而且还具有保健与药疗之功效。如菊花能明目养肝,芍药能行血中气,月季花活血消肿,茉莉花长发强肌,梅花养神去痛,梨花润燥化痰等。花卉不但与人们的身体健康有关,还与人的身心健康有关,这主要与花香有关,花香能使人愉悦、心旷神怡。独占三秋的桂花的香气飘远轻溢,有解郁、清肺、辟秽之功能;兰花的幽香,能解除人的烦闷和忧郁,使人心情爽朗;天竺葵的香气,具有平喘、顺气的功效;郁金香花的香气能疏肝利胆;槐花油可以泻热凉血。目前已发现有几种鲜花的香气,对治疗心血管病、气喘、高血压、肝硬化、神经衰弱和失眠等病有明显的治疗效果。所以当今世界上已出现了“香气”学。长期用眼用脑的劳动者若经常面对一丛绿色的盆景,翠嫩欲滴,沁人心肺,顿时会消除心身疲劳。此外,白色花卉令人见之感到神圣纯洁、宁静消暑。而红、橙、黄诸色则使人精神亢奋热烈,心旷神怡。人们若有机会经常观赏山色、花园或庭院,室内为绿色烘托的各型各色的朵朵花卉,其乐无穷、其益大焉 2花卉文化
2.1花文化的起源与发展
中国花文化有近三千年的历史,对中国文化、尤其是儒文化的形成,以及中国人性格的形成有很深刻的影响。“百卉含蘤。”(《汉书•张衡传》),“蘤,古花字也。经传皆以华为之。”而“华”在古文中是通“花”的。可见花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源远流长。中国花文化渗透于中国人的生命之中,对中国文学、中国绘画、宗教、民俗、医药、纺织、工艺等等都有重要的作用。根据考古发现,早在六七千年以前,花卉就与古代中国人的生活相联系了。花卉被中国人所利用,经历了一个从实用(药用、食用)到观赏用的过程。屈原的《离骚》中有“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的诗句,亦表明食花之风,古已有之。但这并不标志着中国花卉文化的形成。任何一种物质现象,只有经过提炼、升华,注入精神和社会的内容,才能称之为文化。从这方面来说,中国花卉文化的源头可远溯到春秋战国时代。宋代,是中国花卉画繁荣发展的黄金时代。明、清之际,中国花卉画无论在艺术意境抑或表现技巧上都颇具新意。2.2花卉节日 2.2.1国内花卉节日
我国很多传统的节日与花有着紧密的关系。春节是我国民间最古老而隆重的传统节日,人们最重视用花卉来装饰厅堂,增添节日喜庆的气氛。其中,水仙是我国民间最为流行的年花。在花朝节时,人们结伴到郊外游览赏花,称为“踏青”,姑娘们剪五色彩纸粘在花枝上,称为“赏红”。各地还有“装狮花”、“放花神灯”等风俗。人们在端午节时,用丁香、木香、白芷等草药装在香袋内,悬挂在身上,有利于预防传染病。中秋节是桂花相继开放的时节,因此中秋的桂花和明月成为团圆之夜清赏的极好对象,佐以桂花酒、桂花茶、桂花月饼等美味食物。延寿的菊花恰与重阳节相遇,重阳节赏菊饮菊酒便成为习俗。2.2.2国外花卉节日
荷兰郁金香节,郁金香是荷兰的国花,每到暮春时节,郁金香盛开,晶莹修长的叶片,像装满了美酒的酒杯似的花朵,透明馨香,让人心醉。郁金香节是在最接近5月15日的星期三,节日里人们用五颜六色的鲜花扎成形状各异的花车。欢乐的人们头戴花环,挥舞花束,簇拥着“郁金香女王”,载歌载舞,穿街过市,形成鲜花的长河。每年郁金香节,吸引着世界各国的众多游客观花度节。法国作家大仲马曾赞美郁金香:“艳丽得让人睁不开眼睛,完美得让人透不过气来。”他的名着《黑郁金香》给郁金香又添上一层罗曼蒂克的色彩,引起更多神往。2.3花语
花语是各国、各民族根据各种植物,尤其是花卉的特点、习性和传说典故,赋予的各种不同的人性化象征意义。是指人们用花来表达人的语言,表达人的某种感情与愿望,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逐渐约定俗成的,为一定范围人群所公认的信息交流形式。赏花要懂花语,花语构成花卉文化的核心,在花卉交流中,花语虽无声,但此时无声胜有声,其中的涵义和情感表达甚于言语。
双瓣翠菊:我与你共享哀乐 春菊:为爱情占卜;六月菊:别离 冬菊:别离 法国小菊:忍耐;瓜叶菊:快乐,喜悦快活;波斯菊:纯真并永远快乐;翠菊:追想、可靠的爱情、请相信我;紫罗兰:请相信我、永恒的美、无尽的爱;吊兰:朴实、天真、淡雅、纯洁、希望、宁静;龙舌兰:为爱付出一切;蝴蝶兰:高雅、博学;剑兰:幽会、用心、坚固;白色铃兰:幸福即将到来;葱兰:期待、洁白的爱;樱花:生命、幸福一生一世永不放弃,命运的法则就是循环,纯洁;山樱:向你微笑、精神美;西洋樱花:善良的教育;冬樱花:东方的神秘;重瓣樱花:文静;天竺葵:偶然的相遇;红色天竺葵:你在我脑海挥之不去;粉红天竺葵:很高兴能陪在你身边;向日葵:沉默的爱、爱慕、光辉、忠诚、无望的爱;鸢尾(爱丽斯):好消息、使者、想念你、信仰者的幸福;德国鸢尾:神圣;小鸢尾:协力抵挡、同心;梅花:坚强、傲骨、高雅;红梅:坚贞不屈、欺霜傲雪、艳丽迷人;白梅:纯洁、坚贞不屈。
参考文献:
1薛守纪,刘金.赏花与养花[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3。2陈俊愉,刘师汉.园林花卉[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3北京林业大学园林系花卉教研组编写.花卉学,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4。
第三篇:乒乓球文化与鉴赏
乒乓球文化与鉴赏
姓名:陈晨
专业班级:07建工2班 学号:0720140051 指导老师:
乒 乓 球 与 奥 运
乒乓球与奥运会
作者:陈晨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乒乓球运动这项体育运动是如何产生发展,以及如何被选入奥运会,在全世界风靡开来的。关键词:乒乓球 发展 奥运
英文翻译:
Table Tennis and the Olympics
Author:Chen Chen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sport of table tennis is how to generate development, and how elected to the Olympics, popular in the world.Keywords: Table Tennis
Development Olympics
正文:
乒乓球1890年首次出现在英国,当时是一项贵族运动。欧洲人至今把乒乓球称为“桌上的网球”,由此可知,乒乓球是由网球发展而来。19世纪末,欧洲盛行网球运动,但由於受到场地和天气的限制,英国有些大学生便把网球移到室内,以餐桌为球台,书作球网,用羊皮纸做球拍,在餐桌上打来打去。
20世纪初,乒乓球运动在欧洲和亚洲蓬勃开展起来。1926年,在德国柏林举行了国际乒乓球邀请赛。后被追认为第一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同时成立了国际乒乓球联合会。
乒乓球运动的广泛开展,促使球拍和球有了很大改进。最初的球拍是块略经加工的木板.后来有人在球拍上贴一层羊皮。随著现代工业的发展,欧洲人把带有胶粒的橡皮贴在球拍上。在50年代初,日本人又发明了贴有厚海绵的球拍。最初的球是一种类似网球的橡胶球,1890年,英国运动员吉布从美国带回一些作为玩具的赛璐珞球,用于乒乓球运动。
在名目繁多的乒乓球比赛中,最负盛名的是世界乒乓球锦标赛,起初每年举行一次,1957年后改为两年举行一次.。
在乒乓球运动进入奥运会之前,它经历了一漫长的发展阶段。
1980年,乒乓球被发明出来。
1952年,在孟买的世界锦标赛上,日本选手首次使用橡胶面的球拍,引起了轰动。
1952年,日本人佐藤博治成为第一个赢得世界冠军的亚洲选手,这次冠军预示着日后亚洲人对这项运动的主宰。
1954年,亚洲选手,特别是中国和日本选手使用了由南斯拉夫人发明的直拍握法。当时,流行的握拍方法是匈牙利著名选手维克托-巴那使用的传统握拍法。
1971年,这一年的4月13日,美国乒乓球队到北京和中国队进行了比赛,他们最后以1比13输给东道主,但这次比赛开通了中美两国的外交关系。
1981年,乒乓球作为奥运项目得到国际奥委会承认,尽管在此之前从未以表演项目在奥运会出现过。1988年,乒乓球比赛在汉城第一次正式出现在奥运会上。
1988年乒乓球首次进入奥运会,之后有了长足的发展,成为参与人数最多的体育运动项目之一,国际乒联下目前已经有超过187个协会成员。
为了缩小了选手间的实力差距,增加比赛的对抗性和偶然性,国际乒联近年来对乒乓球比赛的规则做了很大修改,每局分数从原来的21分缩减为11分,11平后领先2分者获胜,比赛也从原来的5局3胜制改为7局4胜制,小球改成了大球,还加入了无遮挡发球。为了避免出现一个国家和地区垄断奥运会冠亚军,国际乒联规定在奥运会双打比赛中,来自同一协会的两对选手必须分在同一半区。这样,出现在双打决赛赛场上的将是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两对选手,比赛也将更具悬念。
乒乓球进入奥运会后,奥委会也对乒乓球运动作了一些设定。奥运会中乒乓球比赛设了男女单打和男女双打四个单项,男女各86名选手参赛,其中单打各64人,双打32对。每个国家/地区最多只能有男女单打各3人、双打各两对选手参赛。比赛采用7局4胜每局11分单败淘汰制。
说到奥运会中的乒乓球就不得不提一提把乒乓球称为国球的中国。
随着乒乓球运动的发展,中国的乒乓球运动也逐渐跃上乒乓舞台。上世纪50年代,日本选手创造了直拍握法,并占据了乒坛霸主地位。之后,直拍技术被中国选手发扬光大并一直称雄世界直到80年代中期。80年代中后期,中国的乒乓球发展陷入低谷,来自欧洲的瑞典男队开始崛起,并在1989年、1991年和1993年连续三次夺得世乒赛的男团冠军。从90年代末期开始,中国男乒再度崛起,在1999年和2001年重新夺回了男团斯维思林杯。
乒乓球是中国的国球,中国的乒乓球运动在近年来的大赛中战绩显赫。2003年第47届世乒赛上,中国队取得了除男单以外的其他6项冠军,年底的国际乒联巡回赛上更是包揽了全部四项冠军。在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中国选手也囊括了全部四枚金牌。
在雅典奥运会上,中国选手马琳、王励勤、王楠、张怡宁仍然是四枚金牌的最有力争夺者。他们的主要竞争对手有德国的波尔、奥地利的施拉格、白俄罗斯的萨姆索诺夫和东道主选手格林卡等。
从1988年乒乓球进入奥运会到上届雅典奥运会,在5届总共决出的20项冠军,中国仅让4项旁落,处于绝对的乒坛统治地位。乒乓球在中国成为亚军即失败的项目。为了阻止中国队垄断乒乓球运动,国际乒联多次针对中国修改规则,从小球换大球、无遮挡发球到11分制改革,这些都无法动摇中国乒乓球的王者地位。乒乓球的平民性质使得这项运动易于在中国推广,中国人身体条件也适合在小球运动上发展、提高,这些都是“国球”运动能在中国长盛不衰并在奥运会上取得好成绩的原因所在。
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除了宗教这一古老的社会文化现象外,奥林匹克运动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历史最为悠久的社会文化现象。奥林匹克运动的起源从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776年。但在此以前,古奥运会可能已经存在了几个世纪。奥林匹克运动会简称“奥运会”,是由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办的世界性综合运动会。
1893年,根据“奥运之父”顾拜旦的建议,在巴黎举行了讨论复兴奥运会问题的国际性体育会议。1894年1月,顾拜旦草拟了复兴奥运会的具体步骤和需要探讨的10个问题,致函各国体育组织和团体。6月16日,“国际体育运动代表大会”在巴黎索邦神学院开幕,到会代表79人,代表着12个国家的49个体育组织。有2000人参加了开幕式。大会通过了《复兴奥林匹克运动》的决议。6月23日成立了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的成立,标志着奥林匹克运动的诞生。
奥林匹克运动,是以促进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道德全面发展,沟通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在全世界普及奥林匹克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为目标的国际社会运动。它包括三大体系,即以奥林匹克主义为核心的思想体系;以国际奥委会、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和各国或地区奥委会三大支柱为骨干的组织体系;以奥运会为周期性高潮的活动内容体系。奥林匹克主义,是增强体质、意志和精神并使之全面发展的一种生活哲学。奥林匹克主义谋求把体育运动与文化和教育融合起来,创造一种在努力中求欢乐、发挥良好榜样的教育价值并尊重基本公德原则的生活方式。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不论从发展规模,还是从发展水平上来看,都已为举世所瞩目。奥林匹克精神得到了广泛传播。人们看到,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奥林匹克主义以竞技的形式,将不同肤色、不同文化背景的民族紧密联系在一起,对人类的社会活动,对人类的文明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作为一种体育现象,奥运会是人类探索体能极限的最引人入胜的赛场,奥运会纪录、奖牌成为运动员追求的崇高目标,奥林匹克运动已成为参与国家和地区众多、具有巨大吸引力、穿透力和凝聚力的一项全球性活动。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兴起于欧洲资本主义工业时代,但其渊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奥林匹克运动会,古奥运会每四年一届,从公元前776年有文字纪录的第一届奥运会到公元393年,共举办了293届,历时1169年,经过了产生,发展和衰弱几个阶级。第一,古希腊自然环境与竟技运动习俗的形成。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古希腊成为多种文化的交汇之处,并因此加快了社会发展的进程,在科学,文化,艺术和体育等领域里为人类做出了多方面的卓越贡献,成为西方文明的发祥地。竟技运动是希腊人生活的重要内容。
第二,奥运会初期的比赛项目也反应了战争与古奥运的发展关系。从公元776年开始长达500年期间,奥运会项目逐步扩大,从单一的赛跑发展为有摔跤,混斗,拳击,四马战车,马车赛,角力,赛马,五项运动项目等的综合运动会,这些比赛项目,多与军事技能有关,反应了战争对奥运会比赛项目发展的驱动作用。虽然古奥运会的比赛项目有明显的军事烙印,但是奥运会本身却是整个希腊民族欢聚一堂的盛会。虽然各城邦间的冲突经常发生,但是它们之间联系也是十分密切的,特别自公元前8世纪开始,随着古希腊殖民运动的兴起,在地中海区域形成了一个希腊文明圈。
第三,古希腊的宗教习俗与奥运会模式的形成。古奥运会是一种泛希腊的宗教庆典,有如下三个特点:一是对奥林匹斯山诸神的膜拜;二是有一独特的祭祀制度;三是有丰富的宗教神话传说。
第四,古奥运会的盛衰。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公元前8世纪-----公元前6世纪)发展为各希腊城邦参加的盛会,第二阶段(公元前6世纪----公元前4世纪)为古希腊城邦奴隶制的全盛期,古奥运会达到鼎盛。第三阶段(公元前4世纪-----公元4世纪)古希腊先后被马其顿和罗马帝国征服,古奥运会进入衰落期。
体育国际化发展的需要,19世纪下半叶,随着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发展,现代体育的发展出现了两个明显的倾向。一是竟技运动的迅速发展,二是体育的国际化趋势,1881年第一个国际单项体育组织----国际体操联合会成立。随着国际体育交往的扩大,建立一个综合的国际体育交流的大舞台,建立一个协调各单项组织活动的国际体育组织以发挥管理作用,已成为时代的迫切需要。终于在1893年根据顾拜旦的建议,法国田径协会联合会举行了一次国际性体育会议。讨论复兴奥运会的问题。1894年国际体育运动代表大会在巴黎索邦神学院隆重开幕。并通过了一个重要文件----(复兴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决议。由于首届奥运会将于1896年在古奥运会的发源地希腊雅典举行,因此希腊人维凯拉斯任第一任主席,顾拜旦为秘书长。大会规定每隔四年在哪个国家的大城市举行奥运会。
百年奥运,风云变化,不变的是始终如一的人文精神。在奥林匹克精神中,人文内涵是不朽的底蕴。它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动力凝聚着全人类向往前进的心声。奥运精神是什么?奥运精神是“更快、更高、更强”。支撑和造就“更快、更高、更强”的是什么?是“自信、自强、自尊”。这既是奥运精神的原动力,更是奥运精神的境界升华。在乒乓球运动中更是体现了这些奥运精神,从一些乒乓球运动员身上我们看到了这些精神。他们不畏困难,奋勇拼搏,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匈牙利的维克托-巴纳,创造了神奇的记录,他有23项世界冠军的头衔,其中包括5项单打冠军。在1930至1935年间,他仅仅被同胞兼双打搭档萨巴多斯击败过一回。
中国的邓亚萍,她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女子乒乓球运动员。虽然身高仅有1米52,她却是有史以来最出色的女子乒乓球选手,获得1992和1996年奥运冠军,以及1991、1995和1997年三次世界冠军。
瑞典的瓦尔德内尔,他是个天才选手。他曾获得了1992年奥运会男单冠军和2000年奥运会亚军。这位瑞典人同时也拥有1989和1997年的世界冠军头衔,是乒乓球史上几位最伟大的球员之一。除了赢得过个人冠军,他还具有双打方面的天赋,在团体比赛中也有出色的表现。
像他们这样出色的乒乓球运动员真的很多很多,数不胜数。他们之所以有如此的成绩,离不开他们的顽强拼搏,离不开他们的辛勤奋斗。奥运会是短暂的,乒乓球运动是永恒的,是永远也不退色的,奥运会带给我们的启示也是永恒的;赛场上的胜负是暂时的,但自强不息的精神是永远的。奥运不能没有乒乓球,乒乓球也不能没有奥运。两者是相互依存的。因为乒乓球,奥运更加精彩,因为奥运,乒乓球更为流传。奥运中的乒乓球,乒乓球中的奥运精神,太多的联系使得它们发展到了一起,未来的它们将会如何,我想不言而喻。
参考文献:
[1]陈启湖.对世界乒乓球运动发展的思考[J].2009,(2):99-100.[2]**.奥运会上的乒乓球[J].乒乓世界,2004,(10):38-39.[3]梁建,程芳.再议乒乓球运动发展趋势[J].内蒙古体育科技,2008,21,(1):74-75,83.[4]蔡继玲,吴修文.乒乓球[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2.1.[5]张晓莲.对中国乒乓球队适应发球新规则训练效果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2.[6]赵国成,罗义.对乒乓球规则的修改看发球技术的新变化[J].沈阳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0.5.
第四篇:中国名花鉴赏之我最喜欢的菊花
中国名花鉴赏之我最喜欢的菊花
菊花为菊科(Asteraceae , Compositae)的短日照植物。草本。叶互生。头状花序,有总苞,花冠合瓣,聚药雄蕊,子房下位,1室,1胚珠,瘦果,常有冠毛。
菊花的起源和历史发展 菊花又名延年、更生、帝女花等,是源于我国的名花。远在四五千年前,它就野生在山川上或沼池边,《神农本草经》中记述了菊花能药用。秦汉时,更为注重菊花的医用和食用,特制的菊酒、菊茶、菊花糕、菊花肉等,成为一时名菜佳肴。后来,随着菊花的普遍栽培,逐渐成为观赏花卉。
远在西周时代,《礼记》一书记述:“鸿雁来„„,鞠(菊)有黄华”。即以菊花的生态现象,反映气候变化的规律。其后,《礼记》记载“季秋之月,鞠(菊)有黄华”是以菊花在最后一个月齐放来指示月令。战国时的诗人屈原的《离骚》中有“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的名句,歌颂菊秉性高洁,不同凡响,是菊花和民族文化结缘之始。
晋唐时代,菊花渐从饮食药用向田园栽培过渡,半饮食而半观赏。陶渊明的著名诗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证明菊花在晋代已经栽培。南北朝时,每年夏至人们常把菊花和小麦研成灰,用来防治蠹虫。南朝梁简文帝《采菊篇》:“相互提筐采菊珠,朝起露湿沾罗襦”的诗句,道出当时菊花已更多方面的为人们生活所用。菊花进入唐代,种植者日趋普遍,田园、庭院已到处可见,咏菊诗文大量出现。唐太宗有“细叶抽轻翠,园花簇金黄”,李太白有“时过菊潭上,摘此黄金花”之句。白居易诗:“满秋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和李商隐诗:“暗暗淡淡紫,融融治治黄”。说明菊花在唐代色彩日渐丰富,观赏价值日益提高.菊花约十二世纪传入日本,深得日本皇家和民间赞赏。十七世纪后传入欧洲,后经英国,传入美洲。由于中外园艺工作者的辛勤选育,菊花已发展成世界上品种最多、造型最丰富的名花。
菊花的形态和种类 菊花的形态特征:宿根草本,茎基部,半木质化。叶大,互生,有柄。头状花序单生或数朵聚生茎顶。边缘为舌状花,雌性,盘心花为管状。两性,可结实。种子细小,褐色。花期秋季,现在培育的品种也有夏季冬季以及四季开花的品种。科属:菊科、菊属。据花期可分:
春菊:花期四月下旬至五月下旬。
夏菊:花期五月下旬至七月。
秋菊:十月中旬至十一月下旬。
寒菊:花期十二月下旬至一月。
菊花花瓣的形态 菊花为头状花序,具筒状花和舌状花两种。前者称花心,后者称之为花瓣。舌状花大而色艳,类型丰富,菊花的花形分类就取决于其花瓣的形态变化。
花瓣的类别一般分为:平瓣、匙瓣、管瓣
依花形可分:平瓣类、匙瓣类、管瓣类、桂瓣类、畸瓣类。依花茎大小可分为: 大菊:直径在18厘米以上者;
中菊:直径在9—18厘米;
小菊:直径在9厘米一下。菊花品种的类型:
宽带型、荷花型、芍药型、平盘型、翻卷型、叠球型、匙荷型、雀舌型、蜂窝型、莲座型、卷散型、匙球型、单管型、翎管型、管盘型、松外型、疏管型、管球形、丝发型、飞舞型、钩环型、璎珞型等。
依整枝方式或应用不同分类:
独本菊:(标本菊):一株一花。
立菊:一株数花。
大立菊:一株有数百朵或上千朵花。
悬崖菊: 小菊整枝成悬垂状。
案头菊:株高通常有20厘米,花朵硕大。
菊艺盆景:由菊花制作的桩景或菊花相配的盆景。
园林用途:切花、露地栽培、药用、茶用。
菊花的精神与诗句、菊花有花中君子之称,自古就有很多文人墨客喜欢它,描写他的诗句也比比皆是:
“黄菊有至性,孤芳犯群威。” [宋] 王安石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来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唐] 黄巢 “花开不并百花红,独立疏篱意未穷。
宁可抱香枝头死,何尝落入北风中。”[宋] 郑思肖
[晋] 陶渊明《饮酒》
(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色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第五篇:文学鉴赏教学大纲
《文学鉴赏导引》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编号:B21015025
2、课程英文名称:Guide to Literary appreciation
3、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4、课程总学时:32(其中:理论学时32;实践学时0)
5、学分:2
6、适用专业:广播电视编导
7、考核方式:考试
二、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
本课程是文化素质教育课。大学生的基本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心理素质四个方面,其中思想道德教育素质是灵魂,文化素质是基础,专业素质是骨干,心理素质是保障。我们所进行的文化素质教育工作,重点指人文素质,主要是通过加强大学生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教育,提高全体大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加强高校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需要,也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本课程即致力于培养并巩固学生对于文艺作品的审美能力,通过对文学作品深层次的解构分析,提高学生对文学活动、文学审美的敏感度,从而达到将来对文学文本的建构。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应使学生了解基本的文学活动,包括文学的诸多要素及其形成过程,从而完成对中外经典文学得以延绵发展的初步认识;应使学生理解关于文学鉴赏的基本原理,包括文学鉴赏这一活动的性质及其心理过程,完成所谓文学鉴赏即具体文本的鉴赏应具备的基本条件,使学生意识到阅读的重要性。本课教学要达到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通过掌握对文学以及文学鉴赏基本术语及具体文本的示例性分析,从而能独立完成具体文本的解构和建构。
四、课程主要内容和学时分配
第一章
导论(2 学时)
教学目的:通过对文学鉴赏基本内容的学生,应使学生了解文学鉴赏的性质、过程、要求等基本内容。教学内容:
(1)主要内容:文学鉴赏的性质、文学鉴赏的过程、文学鉴赏的要求(2)重点内容:文学鉴赏的过程与要求(3)难点内容:文学鉴赏的要求 基本要求:
(1)了解文学鉴赏这一术语名词及其属性;(2)理解文学鉴赏的性质;(3)掌握文学鉴赏的要求。
第二章
诗歌鉴赏(4 学时)
教学目的:通过诗歌鉴赏基本知识的概述,方法的介绍,部分范例的解读,完成对诗歌鉴赏的认识与把握。教学内容:(1)主要内容:诗歌、诗歌鉴赏基本知识概述,诗歌的鉴赏方法,经典作品解读;
(2)重点内容:诗歌的鉴赏方法;(3)难点内容:古今中外经典诗歌鉴赏。基本要求:
(1)了解诗歌的性质、类别以及特点;(2)理解诗歌语言、意境、情感.;(3)掌握诗歌鉴赏基本方法。
第三章
散文鉴赏(4 学时)
教学目的:通过散文、散文鉴赏基本知识的概述,散文鉴赏的基本方法,部分范例的解读,完成对散文鉴赏的了解与掌握。教学内容:(1)主要内容:散文、散文鉴赏基本知识概述,散文的鉴赏方法,经典作品解读;
(2)重点内容:散文的鉴赏方法;(3)难点内容:经典散文鉴赏导读。基本要求:
(1)了解散文基本知识及特点;
(2)理解散文的情感美、含蓄美、构思美、语言美.;(3)掌握散文鉴赏基本方法..。
第四章 小说鉴赏(4 学时)
教学目的:通过小说基本知识的概述,小说鉴赏的方法介绍,部分范例的解读,完成对小说鉴赏的理解与掌握。教学内容:(1)主要内容:小说、中外小说发展历程概述,小说的鉴赏方法,经典作品解读;
(2)重点内容:小说的鉴赏方法;(3)难点内容:经典小说鉴赏导读。基本要求:
(1)了解小说基本知识及其发展历程;
(2)理解小说的人物形象塑造、情节和结构、作品主题、语言特色艺术.;(3)掌握小说鉴赏的基本方法。
第五章
戏剧鉴赏(4 学时)
教学目的:通过戏剧基本知识的概述,戏剧鉴赏的方法介绍,部分戏剧的解读,完成对戏剧鉴赏的了解与理解。教学内容:(1)主要内容:戏剧、中外戏剧基本知识概述,戏剧的鉴赏方法,经典戏剧文本解读;
(2)重点内容:戏剧的鉴赏方法;(3)难点内容:经典戏剧鉴赏导读。基本要求:
(1)了解戏剧基本知识;
(2)理解戏剧冲突美、人物性格美、戏剧结构艺术.;(3)掌握戏剧鉴赏的基本方法。
第六章 影视文学鉴赏(4 学时)
教学目的:通过影视文学的基本特性、性质和特点、分类,影视文学鉴赏的方法介绍,部分作品解读,完成对影视文学鉴赏的理解与把握。教学内容:(1)主要内容:影视文学基本知识概述,影视文学鉴赏方法,部分影视文本解读;
(2)重点内容:影视文学的鉴赏方法;(3)难点内容:经典影视文学鉴赏导读。基本要求:
(1)了解影视文学基本特性、性质和特点以及分类;
(2)理解影视文学中的画面造型美、情节和矛盾冲突,个性化的人物性格、影视文学作品的结构节奏特点,表现手段;(3)掌握影视文学鉴赏的基本方法。
第七章
网络文学鉴赏(4 学时)
教学目的:通过网络文学的基本特点、审美特点,网络文学鉴赏的方法介绍,部分网络文学作品解读,完成对网络文学鉴赏的了解与掌握。教学内容:(1)主要内容:网络文学的基本特点、审美特点,网络文学鉴赏方法,部分网络文学作品解读;
(2)重点内容:网络文学的鉴赏方法;(3)难点内容:现有经典网络文学鉴赏导读。基本要求:
(1)了解网络文学的基本特点、审美特点;
(2)理解网络文学调动感官系统全方位感受、欣赏与创造相结合的艺术;(3)掌握网络文学鉴赏的基本方法。
第八章
通俗文学(2 学时)
教学目的:通过通俗文学、通俗文学基本知识概述,鉴赏方法的介绍,部分作品的解读,了解通俗文学的鉴赏路径与意义。教学内容:(1)主要内容:通俗文学概述、通俗文学鉴赏方法,部分通俗文学鉴赏导读;(2)重点内容:通俗文学的鉴赏方法;(3)难点内容:部分通俗文学文本鉴赏导读 基本要求:
(1)了解通俗文学;
(2)理解通俗文学故事选材、情节、人物形象、主题选取与构造的艺术;(3)掌握通俗文学鉴赏的基本方法。
五、实践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无
六、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
本课程基于通识教育基础课程《大学语文》关于文学素养的铺垫,而面向后续的影视相关类课程以及编剧类课程,亦又是其它课程的重要基础储备课。
七、推荐教材及教学参考书
教材:贺明亮.文学鉴赏.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年5月第1版。参考书:杨毓敏等.经典文学鉴赏.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11月第1版。
八、其它说明
本课程部分章节课时随着教学进程可能会做出相应调整。
执笔人:何英 审核人:
院(系、部)教学主任:
制订时间:2013年9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