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电子技术》精品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 艺术系

时间:2019-05-15 01:57:3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数字电子技术》精品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 艺术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数字电子技术》精品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 艺术系》。

第一篇:《数字电子技术》精品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 艺术系

《数字电子技术》精品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黄颖辉(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467001)

摘要:精品课程建设是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应当研究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掌握国家级精品课程的建设要求,并结合院校开展精品课程建设。课程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其与师资队伍、教材、实验室和实训室方面的建设以及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方面的改革息息相关。

关键词: 精品课程;课程建设;高职教育

2003年,教育部启动了“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的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工程。实施“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是教育部为不断提高教学质量而推出的一项重大举措,同时也是教育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精品课程建设是“质量工程”的重要内容之一,教育部计划用5年时间(2003--2007年)建设1500 门国家级精品课程,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将精品课程的相关内容上网并免费开放,以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一、课程建设内容

国家级精品课程就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一流实训基地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

一流的教师队伍,就是要形成一支以主讲教授(或副教授)负责的、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双师型”素质队伍。

一流的教学内容,就是要具有先进性、科学性、前瞻性,要及时反映本学科、本专业领域的最新技术成果,注重符合职业行为能力的培养。

一流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就是教学模式要先进,教学方法要符合人的认识过程,相关的教学大纲、教案、习题、实验指导、参考文献目录、教学课件和录像要上网,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

一流教材,就是要建设精品系列教材,包含多种媒体形式的立体化教材,特别是注重能力培养的实例教材。

一流教学管理,就是要建立科学的教研、质量监控体系,以市场和就业为导向、以服务社会和学生为宗旨,完善教学管理。

一流实训基地,就是要具有符合职教理念,适应现代职业教育教学法的职业现场氛围的实验实训场所。

教育部要求高等学校进行精品课程建设时重点抓好7个方面的工作。制定科学的建设规划;切实加强教学队伍建设;重视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注重使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重视教材建设;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建立切实有效的激励和评价机制。我系在《数字电子技术》(以下简称《数电》)课程建设时就是根据上述内容与要求进行的。

二、课程建设实践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精品课程建设的关键是师资队伍,是由主讲教授(学术带头人)、教学骨干、教辅和实验人员组成的老中青相结合的教学团队。精品课程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只靠一两个教师是很难成就精品的,它要靠一批学术造诣高、教学经验丰富、实践能力强,勤于学习和钻研的师资团队来建设,并不断总结、更新完善和升级。

一个学校具有名师是精品课程的主体和前提,这里所说的名师,对于高职院校来说,有别于名牌大学的教授专家或学者,他应该是具有“双师型”素质,具有崇高的敬业精神,具有理论联系实际,致力于教学研究和开拓创新精神的中青年教师。他们能将现代教育教学手段引入课堂,对现代应用技术的学习及接受速度快,教学效果能够受到学生的欢迎和好评。

在师资建设方面,我们的做法是:1.以具有良好敬业精神、丰富教学经验和较高学术水平的教师作为课程建设负责人和骨干来带动课程建设。2.鼓励教师在职进修。鼓励青年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提高知识能力层次;选派骨干教师参加师资培训基地的进修学习,提高能力素质。3.加强青年教师的岗位培训,让青年教师深入企业顶岗锻炼工程实践能力。4.经常开展集体备课、集体听课和教学评议等教学研究活动,互相交流、取长补短、共同提高。5.鼓励青年教师参加学院讲课比赛,不断提高教学水平。逐步形成一支以“双师型”教师为主体,政治素质好、业务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均合理的教师队伍。

重视师资建设的同时还注意加强教学的规范化管理。具体措施有:1.新开课的教师一律通过试讲,严格把好质量关;2.开课一周前提交授课进度计划并经教研室主任审核后方可执行;要求提前备课量为两周;3.进行期中教学质量检查,检查内容包括教案、教学日志、考勤记录、教学进度和听课记录等;4.每学期开展一次学生评议活动,并及时了解学生反馈意见,对教学情况加以调整和改进;5.期末考试一律采用试题套命题,集体改卷,流水作业,实行教考分离;6.课程组每学期末对课程建设进展状况进行总结,并制订下一学期课程建设计划。

教师是实现精品课的灵魂。即使有优良的教学资源,选用优秀的教材,如果没有高水平的教师,也很难在教学中发挥作用,所以高职教育,建立一支具有较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实施精品课程建设工程的首要任务。一名优秀的教师,在他的周围产生一定的辐射效应,能够带动和引导很多人去效仿和学习他科学先进的教学方法。

(二)重视教学内容建设和课程体系改革

精品课程建设的核心是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创新。精品课程应该体现其科学性、先进性和创新性的特征,而这些特征要通过具体的课程内容体系反映出来。我们在精品课程的建设实施过程中,应坚持“职业性和应用性”的原则,紧紧围绕培养目标进行教学体系的构建。职业性就是以就业为导向确定培养目标,在教学内容的取舍上要体现专业和行业特点,要学有所长,学有所用,为学生就业、择业和创业打下坚实基础。应用性就是在教学内容的整合过程中,要突出以应用为主旨,结合专业培养目标,精简课时、精练内容,处理好传统内容与现代内容的关系,将先进的实用技术、先进的科研成果、新知识、新工艺转化成教学内容传授给学生,并积极探索用现代教育观点和教育方法改造传统教学内容的新路子。

在课程内容体系设计上,我们以培养具有必备的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级技能应用性人才为主线,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须、够用”为度,以讲清概念、强化应用为重点的原则来确定课程的主要内容和体系结构;在课时大幅压缩的情况下,对课程进行整合优化,注意处理好前修课和后续课间的衔接,处理好课程相关内容间的关系;重视工程综合教育和素质教育;课程内容新颖,知识面宽,信息量大。

当前,许多数字系统普遍采用中大规模集成电路,以小规模集成电路为主的传统设计方法已在概念上发生了根本变化。作为生产第一线的工程技术人员,逻辑电路设计的重点已经转移到充分发挥中大规模集成电路现有功能,开发中大规模集成电路的新功能等方面。因此改变教学方法,适度调整教学内容,让学生熟练地掌握中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应用知识势在必行。在课堂教学时,我们淡化集成电路内部结构和内部工作原理的讲述,以介绍常用的中大规模数字集成器件的外部功能、典型应用为主,尤其强化真值表或功能表的作用。无论在课堂讲课、提问还是实验室实验中,反复强调中、大规模集成电路的逻辑功能的实现,必须按照真值表或功能表中列出的输入控制条件进行设置。比如:在做计数器CT74LS290的芯片检测与应用实验时,强调从功能表中分析该芯片所具有的各种逻辑功能以及实现各功能所要求的控制条件。

在实践性教学上,根据高职教育的课程体系具有很强的“实用性”特征,在教学内容中高度重视实验、实训等实践性教学环节,实践性内容占有相当的比例,建立完整的实践教学环节。贯彻“精讲多练”的原则,处理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将专业理论尽可能地寓于实践教学之中,在练中讲,在练中学。用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升华理论。如《数电》课程在讲授大容量N进制计数器时,师生在实训室上课,边讲授,边示范,边动手,边学习,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得到了学生的好评。这种理论与实践的整合是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中的良好模式,能够实现知识、能力及素质的综合培养。

(三)注重使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教学方法是教学改革的关键和切入点。现代化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是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途径,教学方法的改革要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和思想。通过改革实现理论课传统灌输式向探索性教学的转变,实现实验教学从验证性实验向综合创新性实验的转变,实现实训教学从模拟训练向现场或仿真性训练的转变。针对不同对象、不同层次学生,提出不同要求,注重学生个性化学习,保证人人成才。

1.实行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启发式、问题式、讨论式、案例式和参与式等多种教学方法,诱导学生观察、思考和分析问题,使学生的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从而启发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效果。2.多媒体教学方法的使用,丰富了讲述的方法。利用计算机CAI课件,通过插入图片、图表、声音、动画、艺术字等各种多媒体信息,产生生动、多变的效果,使复杂枯燥的理论内容变得生动形象、丰富多彩,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使学生乐于接受。电脑、投影、多媒体教学的充分使用,加大了课堂教学的信息量,沟通了教师和学生的交流,并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提高。

3.采用“一体化”教学法。在传统的教学中,实验课题多为验证性的,难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技能,更难以充分开发学生的智能。为了改变以上状况,体现高职教育的特点,《数电》这门课程实施了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法。以“学科为中心”转变为以“能力为中心”,教师边讲解、边示范,学生边听、边做,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4.注重实训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将过去基本技能训练提高到综合训练的角度,让学生的基本素质——专业基本技能——专业能力得到提高。从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出发,培养学生在设计和实践中发现问题、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每章理论课讲完后,有设计和实践技能训练,利用计算机仿真技术训练,都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5.精品课程使用网络进行教学与管理,相关的教学大纲、实训大纲、电子教案、课件、习题集、试题库、实验指导书、参考文献目录、授课录像等上网并免费开放,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带动其它课程的建设。6.将EDA工具(虚拟电子工作台EWB)引入到数字电子技术教学和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中。利用计算机仿真的方法对电子电路的原理、性能进行仿真和测试,掌握电子电路的调试方法和排除故障的途径;进一步熟悉各种测试仪器的使用方法;提高对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将传统实践环节与先进的EDA技术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新颖独特,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设计和分析电子电路的先进手段,提高了数字电子技术课程的总体水平。EDA与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的开设,为该传统课程注入了新的活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不仅为本课程的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为后续各门专业课程的开设提供了基础知识的保证。

为使教师科学地掌握和运用先进的教学方法,我院每年都组织“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多媒体课件制作大赛”、“高等学校计算机技术应用培训”、“优秀教学质量奖评选”等活动。

(四)重视教材建设

精品课程需要精品教材,教材建设是精品课程建设的组成部分和重要载体。在教材建设中,树立“用精品、出精品”的精品意识,在教材的选用过程中,优先选择面向21世纪的高职学生规划教材,让精品教材走进课堂,在培养创新人才中发挥作用。

教材是教师从事教学所用的材料,是教学改革成果的固化。教材建设的主要任务是围绕课程目标,抓好教材和实验、实训等教材的配套建设,由主讲教师自行编写和制作相关教学参考资料。我们根据实验、实训室的条件,自编了一套比较符合本课程教学目标要求的实验、实训指导书。

教材的形式既要有纸质教材(教学参考书、学习指导书等),又要有配套的网络资源(电子教案、课件、习题集、试题库、电子图书、资料库等),形成立体化教材,并通过教学平台,为教师教学、学生自主学习提供完整的教学方案,最大限度地满足教学需要。

(五)重视实践教学环节

实践性是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特征。《数电》课程的实践性教学有实验与课程设计实训两个环节。在《数电》实验的开设中,我们确保两人一组,实验动手率达到100%。提高实验环节的训练效果,实验指导书作用不可低估。我们结合学校的实验条件,汇编了自己的《数电》实验指导书,进一步丰富充实了实验内容。在实验中我们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综合运用和开发创新能力的培养,要求每次实验,学生要明确实验目的,掌握实验原理,运用仪器仪表、工具,按实验规则进行操作。尤其强调要独立思考和创造性地操作,鼓励学生在完成规定实验后,就地取材用同一种器件来构成不同的电路,完成不同的逻辑功能,用不同器件来灵活实现各种逻辑要求。

在《数电》课程设计中,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挑选出有代表性的、能综合运用《数电》课程知识的、学生感兴趣的设计课题,也可有学生自选题目,进行数字电子电路的设计,以提高学生对实用数字电子电路的分析、设计能力,提高学生的基本技能。模拟工程设计实践活动,真刀真枪地搞课题。如学生们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数字电子钟”设计,无论在实验室内的设计性实验,还是设计报告的撰写、设计答辩,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实验室和实训室建设是精品课程建设的物质基础,也是实现精品课程的重要载体。近年来,学院特别重视实验、实训室建设,加大了投资力度。目前,该课程有数字电子实验室、数字电子实验室、计算机仿真机房等实验、实训室。为强化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开放实验室、实训室及数字图书馆,指导学生对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运用实验或计算机仿真技术的方法去解决问题,充分利用学院的图书资料来充实自己,来扩大自己的知识面。这为精品课程的建设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

(六)建立切实有效的保障机制和评价机制

精品课程建设是学校课程建设的龙头,课程的精品化是学校教学质量的保证。因此,我院非常重视精品课程建设,学院制定了精品课程建设的规划,颁布了相关的文件,在课程遴选、政策导向、建设过程管理、课程评价等方面建立起精品课程建设的有效保障机制,使精品课程建设在管理机制上畅通,措施上得力,以确保质量,体现出精品课程的特色。

为了加强对教学工作的过程管理,保证课堂教学质量,我院除了对重点建设的课程定期进行评估检查外,还聘请了部分有较高学术水平和丰富教学经验的退休教授组成学校教学督导小组,担任教学督导工作,对课堂教学质量进行检查和分析。同时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学生班级中设立教学信息员,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对课程设置、教师的授课质量、教学内容与教材选用等提出建议,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增添了新的内容。

总之,精品课程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扎实、认真、持之以恒地努力工作,才能把精品课程建设好。

参考文献:

[1] 钱建平,等.《基础地质学》精品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5,25(1):1-3.[2] 柳国宪.《数字电子技术》教学与精品课程建设[J].机械职业教育,2005,1 [3]李大卫,吕景泉.把握精品课建设新机遇,再上天津高职办学新水平[J].天津成人高等学校联合学报,2005(5):

[4] 蒋毅坚.精品课程重在建设与示范[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5(5)

[5] 张耀虎.试点专业精品课程建设的探讨[J].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5 [6] 王少岩等.用改革与创新,打造精品课程[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 [7]曾志新.紧抓六大要素,打造精品课程[J].中国大学教学,2004,2

Research and Practice in Construction of A Top-Quality Curriculum:

Electron Technology>

Huang Yinghui(Higher Education Reasearch Institute,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Pingdingshan Industrial College of Technology,Pingdingshan 467001, China)

Abstract: Top-quality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ollege teaching quality and teaching reform project” in ministry of education.Higher vocational school should research national top-quality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master their demands of and set them.Curriculum construction is an integrated systemic project, and it has a close relationship with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team, teaching materials, laboratory and practical training and with the reform of teaching contents, teaching methods and teaching ways.Key Words: Top-quality curriculum;curriculum construction;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时时彩:www.xiexiebang.com

第二篇:模拟电子技术精品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模拟电子技术精品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黄友锐 李良光

【摘要】:精品课程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是一个持续不断的发展过程。本文结合安徽省精品课程《模拟电子技术》的建设实践,研究探索精品课程的建设与发展,主要介绍了在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内容体系改革.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改革.实践教学环节等方面的经验和成果,以及不足之处。

【关键词】:精品课程模拟电子技术教学改革

精品课程是实现教学目的,进而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载体,课程质量在人才培养中有着重要位置。学校关于人才培养的一切措施,最终都要落实到每一门具体的课程,通过课程教学来实现,而课程质量的高低,又是学校教学水平的具体体现。因此,各高校都将课程建设作为教学建设的重点内容。精品课程建设是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旨在于体现精品课程的先进性、科学性、教育性、整体性、实用性和示范性这一高水平定位,有效实现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并重、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并举、教学活动与科研创新同步的教育目标。精品课程作为教育部实施精品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其特定的涵义。教育部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中,将其定位为为“五个一流”:即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

根据精品课程“五个一流”的特点,全面进行了模拟电子技术课程建设指导思想、建设原则、建设标准等课程建设的理论研究。按照“边研究、边实践、边建设”的课程建设原则,依据“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教学内容体系,选用先进适用的教材,改进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的标准,全方位人手打造,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质量显著提高。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建设精品课程的根本。通过人才培养与引进,已形成一支政治素质好、业务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年龄结构与学历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目前,课程组教师共计18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7人、讲师4人、实验师2人。剜'丁师资队伍的建设,我们采取的措施为。

1不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教育是育人的事业,不是简简单单的一个职业。教师除了要具备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外,还必须具备较好的职、道德素质。教育界老前辈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师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要真正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需要很高的道德修养。国家总督学柳斌同志也明确提出:教师要养成高尚的道德素质,尤其是职业道德素质。因此,教师要忠于职守敬业爱岗爱生如子、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每一位教师都应当把是否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作为对自己最重要的要求,并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加以实践。在政治思想、精神境界、道德品质、学识学风上,时时处处做学生的楷模,要热爱教育事业,牢固树立职业道德观念,增强育人意识,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的侵蚀,任劳任怨、兢兢业业、默默地为党的教育事业勤恳奉献。注重对青年教师和骨干教师的思想政冶工作,增强教IJ巾的敬业精神、奉献精神和队精神。

2加强青年教师培养精品课程建设需要后继有人,青年教师的培养是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它直接关系到精品课程建设的可持续发展。首先,结合精品课程建设的需要,落实青年教师培养计划,使青年教师有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制定培养计划时,要针对每个青年教师的实际,充分发挥其业务专长,使各种类型的优秀人才尽快脱颖而出。其次,通过组织青年教师观摩、参加各种教育教学研究实践甚至出国参加国际会议,以拓展学术视野。在这个过程叶l,课程负责人要带领他们参加相关的教改项目和教学研究课题,引导他们撰写教学研究论文和参加教材建设,指导和帮助青年教师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学术水平。以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为平台,鼓劝更多青年教师参与培训工作,使他们能更好更快地成长。通过岗位突践培养,加强对青年教师指导的力度,充分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使广大青年教师在各自的岗位上尽快成才。

3着力加强学术梯队建设青年教师和培养是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必须从战略高度认识师资培养的重要意义,做到提前规划,全面部署。以在职攻读硕士、博上学位为主要途径,鼓励教师在职学习,逐年增加资金用于教师攻读学位和进修,改善教师的知识结构,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建设一支由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构成的学科队伍。鼓劝中青年骨干教师到国内著名大学一流学科进行学术交流或访学。设立对外学术交流基金,实施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学术假制度,每年选拔5名学术骨干,到国内著名大学或研究机构进修、访问或合作研究。通过交流,开阔眼界,及时了解学术发展的最新成果,并使他们有机会结识学术火师和专家,建学术联系。在学术组织、学术团体中,重发挥中青年骨干教师的作用,为他们的成长创造条件。进~步加强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建设,增强高等学校开展学科前沿研究和承担国家、省重大科研任务的能力,建设一批特色、强势学科,为优秀人才的培养、提高、施展才华提供平台。

二、优化教学内容体系

精品课程的教学内容要先进,要肢时反映本学科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同时,广泛吸收先进的教学经验,积极整合优秀教改成果,体现新时期社会、政治、经济、科技的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精品课程内容体系方面,要处理好经典与现代的关系,基础与用的关系,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2.1构建模块化教学内容体系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是电类争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改革开放以来,该课程经过不断改革与建役,从教材到实验课程都取得了很大进展,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课程体系。但是,当前本课程在教学内容与现代经济的发展、业的要求还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为r合理解决矛盾,以社会需求为目标,坚持面向十产、建瞍和管理第一线,推进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突H{学生技能与理论的配套训练,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囚此,根据培养目标,将本课程分成七大模块:半导体器件、低频小信号放人器、反馈放大器、运算放大器、功率放大器、串联稳压电源、开关电源。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把重点放任讨论各种基本放人电路及其分析方法、放大电路中的反馈、模拟集成电路及其应用等方面。精讲最基本的概念与方法,因为基础知识的迁移件大,通过经典的分立元件电路介绍电了电路的荩本概念、基本工作原理和基本分析方法,这对本科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而日概念清楚、基础理论扎实,也是灵活应用集成电路的关键。对电子器件以及各种集成电路内部的工作原理分析则进行压缩,注重电子电路的组成及结构设计方法,重点讲解器件的外特性和应用。尽量减少繁杂的数学推导,以定性分析为丰,定量计算为辅。

2.2加强精品课程科研工作教学和科研是一个辨证的统一体,二者互为条件,互相促进,互相转化。一方面课程教学只有与科研相结合,建立在研究基础上的课程,才有可能成为精品课程。同时精品课程建设本身就是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与任务。精品课程就是一部具有影响的学术作品,它能够持续地影响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缺乏科研的精品课程是不可能得到持续发展的。另一方面,科研不仪能够将最先进的研究成果充实进课程内容,将先进的教育思想融人课程体系,也能够将科研过程中的科学精神,如严谨求实创新的精神带人课程教学,这样可以极大地丰富精品课程的内涵。

三、改进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

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提高教学质量,是精品课程建设的核心内容。在教学中,本着调整改革、提高的课程建设思路,采用面向实际、面向专业课程、面向整个教学体系的教改方法,不断地对课程进行整合和改进。

3.1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案制定一个好的教学方案,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近年来高等教育中出现了一种将教案与讲稿混为一谈的现象,实际上二二者有着本质的区别,教案是对某部分教学内容所实行的教学方法、手段及所用学时的设计,而讲稿应是具体的教学内容。在教学中,我们将传统板书教学与现代化多媒体教学相结合,起到相辅相成、扬长避短的作用,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传统的板书教学虽然教学方法单调,教学手段简单,但也积累了不少宝贵的经验,板书的规范美观,语言表达的优美,讲课节赛的流畅,师生交流的融洽,信息保留的时较长,这些优势都是多媒体教学无法替代的。因此,我们在模拟电子技术教学中采}}传统和现代相结合的教学手段,在讲授时,我们采取多媒体手段讲解实例,应用软件来设计、验证某些设计思路。例如,使用PSPIcE来验证电路模型、设计简单的电路,实时地演示和观察各种电路的瞬态分析波形,使学生对电路的分析不仅有理性的理解,更有感性的认识,增加了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兴趣,使其对知识的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

3.2讲究授课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模拟电子技术课程内容繁杂,电路种类多,分析方法多,容易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到没有头绪,不同概念容易相互混淆。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地采崩比较、归纳与总结的方法,使一系列彼此分散的知识点能够有机地联系起来,加深学生对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的理解,达到增强教学效果的目的。从该课程本身的特点出发,比较教学法能应用于很多教学内容。例如,对于半导体器件:各种二极管、三极管、场效应管、晶闸管、集成运放等器件在特性分析方面可以进行比较,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把握不同器件的外部特性,为进一步进行电路分析打好基础。同样,也可以在不相同的电路之间进行适当的比较,如放大电路、反馈电路、振荡电路、运放电路、整流电路、滤波电路、稳压电路等。对电路结构、工作原理和电路功能进行适当的比较,可使学生更好地区分、理解与掌握不同电路的结构特征与厂作原理。归纳教学法是指在一系列的特殊情形的基础上总结出一般性的分析方法。该课程里有许多内容可以进行很好地归纳。例如,微变等效电路法是三极管放大电路动态分析的最常用方法,正确画出微变等效电路是对学生掌握该方法的基本要求,画微变等效电路的方法可以总结如下:大电容(如耦合电容、旁路电容等)看成交流短路,直流电源因其内阻很小通常也看成交流短路,对三极管则进行线性代换。通过以上的归纳与总结,让学生正确画出微变等效电路就不再是一件困难的事。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及时准确地进行归纳总结,使学生听得懂、记得住、会应用,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各种概念与原理,做到触类旁通,为今后实际应用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4.1加强实践教学的教材建设教材是体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载体,也是教师进行教学过程的依据,教材的质鼍直接影响着培养人才质量。从现有的教材情况看,电气信息类理论教学教材较多,而实践教学环节的教材较少。因此,编写适合电气信息类技术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教材是非常必要的。电气信息类基础实验课教材一一直采用由杨茂宇、王俐、赵永红、芦涛等老师编著的“电工电子技术基础实验”系列教材,使得电气信息类基础实践教学环节质量得到了很大提高,使得学生仅增强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而且为后续实践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4.2改革实验教学的考查方式考试是检查实践教学的一种手段,应根据不同课程的特点采取不同形式的考试方式。考试的形式对学生的学习有一定的引导功能。对单独开课的实验课程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均采用实际操作与口试答辩相结合的考试方式,强调知识的综合应用,考核学生对尚未解决问题的思维与处理能力,鼓励他们回答问题的创造性和开放性,引导学生以实践技能、综合分析为主,去真正理解所学知识,使学生既巩固理论知识又训练动手能力。促进了学生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和独立性,避免了抄袭现象,达到了懂理论、会设计、能动手的教学目的和教学效果。

五、结语

安徽理工大学模拟电子技术课程历史悠久、底蕴深厚,课程改革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教学改革成果已在周边地区形成良好的声誉和影响,在安徽省内同类课程中具有示范和辐射的作用。但是,我们没有教学名师、没有精品教材,课程没有强有力的学术支撑,师资的学术水平还有待提高。在全国同类课程中的影响力还不够,距离国家级精品课程还有一定的差距。课程建设与改革是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以创建“国家精品课程”为契机明确精品课程建设的目标,提出切实可行的精品课程建设计划。进一步更新教育思想观念,提高对人才培养质量重要性的认识,加强科研与教学的紧密结合,推动教学水平和学术水平的提高,为学生提供优质教学资源,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参考文献

[1]赵宏音,吴丽娟.模拟电路.视角下的精品课程建设研究[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5(2):279~281.

[2]刘翠响,王宝珠,吴焕丽.信号与系统精品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河北工业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6,22(3):16~20.

[3]任骏原,李明标,李弋,等.全方位提高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质量的改革与实践[J].南京: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6,28(1):]8~22. 选自:《中国科技创新导刊》

第三篇: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数字电子技术课程中的探索与设计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方法。建构主义者提出:学习不是被动接受知识,而是学习者在内部建构知识意义的过程。学生在外部环境的影响下,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理解知识并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任务驱动法就是体现这种先进理念的教学方法之一。

“电子技术基础(数字部分)”课程是一门集知识与技能为一体,实践与操作性很强的课程,其知识点多、散、碎,学生完全掌握这门课程有一定的难度。授课中必须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鼓励学生勤于思考,敢于实践,在实践中加深对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一、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含义

任务驱动教学法也叫任务型教学法,最初是20世纪80年代外语教学研究者经过大量研究和实践提出的一个具有重要影响的语言教学模式,它把语言运用的基本理念转化为具有实践意义的课堂教学方式。任务驱动教学法具备以下特点:(1)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核心是“以学习者为中心”,在学习过程中,教师不再是主导,知识内容的教授和进度的把握也不由教师决定,而是学生根据任务决定学习的内容,把握进度,教师只是起辅助指导的作用。(2)课堂教学内容不再以以前的“知识点”为线索,而是以“任务”为线索,以“子任务”为模块,精心组织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将零散的知识点串联起来,让学生由浅入深的学习,使其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3)任务驱动教学法,不但具有真实性和交际性,而且有利于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内部学习动机,让学生主动去分析任务,发现问题,想办法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并且根据“任务”的需求来学习,变被动地接受知识为主动地寻求知识,由“学会”到“会学”,改变学生传统的学习观。(4)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会积极地去思考、探索,每个人的知识储备不同,结合教师的引导、交流,使他们能够在讨论中理清思路,相互取长补短,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共同去解决问题,既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又培养了他们的创新和合作意识。

二、《电子技术基础(数字部分)》课程中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应用

“数字电子技术”是一门集知识与技能为一体,实践和操作性很强的课程,其知识点多、散、碎。授课过程中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为根本出发点,鼓励学生勤于思考、擅于总结、敢于实践。数字电子技术的课程特点非常契合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教学理念。数字电子技术知识点多,涉及到的元器件种类繁多,要一一记忆有很大的难度,而且元器件之间还非常容易混淆,通过任务驱动教学法,可以指导学生主动去学习元器件的工作原理,区分这些元器件的不同之处,在应用实践中加深对元器件的认知。另外,数字电子技术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课程中涉及到电路的分析和设计,单纯的教学只能给学生一个解决问题的思路,真正的掌握需要学生们在实践中去摸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过程中学习,加深对多零散知识点的理解。

在数字电子技术课程中,实践任务驱动教学法对任务的设计是授课老师教学水平的体现,也是决定教学效果的关键。任务的设计必须根据数字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

一方面,在教学时,将内容设置成一个个综合任务来教学,学生在明确目标的任务驱动下,自主学习,将零散的知识点有机地串起来,形成一个系统的理论。同时对知识点能够灵活运用,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比如,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和设计、异步时序电路的分析和设计,可以将任务分解,每位学生完成其中的一个步骤,共同完成一个综合任务,这样学生在共同完成一个综合任务的过程中就可以互相讨论,将知识点串联起来学习,在解决任务的过程中形成知识体系。

第三,任务要求要明确,要具有可操作性。学生只有在具体的实践操作中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点。对于数字电子技术的课程内容,本身包含着是电路系统的分析和设计,学生首先要明确任务需求,根据需求分析去设计方案。所以,目标过于笼统、抽象,学生很难分析安排实践步骤,会无从下手。任务还需要易于操作,保证利用现有的教学条件能够完成这些任务,让学生能够顺利地完成任务,真正掌握学习内容。

数字电子技术的课程教学具有很好的实践验证意义。在任务设计中,可以有意识地将问题的分析、设计、仿真验证、实物完成作为一个整体。这样,学生可以逐步深入地学习知识、理解知识、掌握知识,最终灵活地应用知识;同时还可以和别的课程融会贯通,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第四,任务的难度要由容易到困难,有层次;任务数量要适度,不能过多或偏少。过多超出了学生的能力范围,会让学生有挫败感,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过少,达不到课程目标,学生无法深入系统地掌握知识。设计任务时要照顾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个人能力安排难易度不同的任务,确保安排给学生难度适中的任务。太难的任务会打击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热情,让学生望而生畏,无法充分调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能达到主动学习的目的。容易的任务让学生体会到自主学习的乐趣,但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没有充分地学习知识,达不到深入学习的目的。要注意给学生留一定的探索和自我开拓的空间,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和自学的能力。同时,教师要注意安排的任务数量要适中,确保学生在规定学习时间内能够完成,既不能因任务少造成学生盲目乐观,又不能因任务过多使学生产生不能及时完成而产生的挫败感,从而对数电课程学习产生负面情绪。

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鼓励学生共同协同完成任务,让学生在讨论中学习知识、理解知识、强化知识,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增强他们发现问题并且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五,数字电子技术的任务安排要便于评价,易于检查、考核,最好有明确的结果,最好是以系统设计的方式,一个一个的电路系统设计来安排任务,通过任务分析、变量确定、逻辑功能表、真值表、卡诺图化简、逻辑表达式、逻辑图、波形图这几个环节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这样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效果,避免学生一错到底,及时进行修正,改进薄弱环节。

数字电子技术有很好的仿真环节,通过quartusⅱ软件平台可以进行设计仿真,验证任务的分析和设计结果,让学生们自检任务完成的程度,并及时进行更正修改。另外,可以提供一些项目的子模块让学生参与,锻炼学生的能力,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实践体会

1.任务的设计是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关键,应围绕课程教学目标,任务要具备综合型,要有针对性、趣味性,能够突出教学目标中的重点和难点。比如,数字电子技术课程中,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和设计,以及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和设计具有很强的综合性,交通灯的电路设计具有典型性。任务要有实用性、可操作性,任务能够使学生明确学习内容。

2.教师不再是教学的主导和中心,要处理好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角色。任务驱动法的特点是学生目标的驱动下,分析问题,带着问题去学习,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所以,教师要明确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起辅助作用,不要对学生有过多的干预。在数字电子技术任务安排后,因为数电的课程特点,很多电路设计方案并不是唯一的,所以教师要指导学生去尝试各种方案,不要帮助学生去定方案,引导学生从失败中总结出问题,更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3.最后一点实践体会是:能力是决定一个人能否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以前,我关注的是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但是忽略了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在实践过程中,我发现很多同学会学不会用,不懂得如何去分析问题,将知识点连贯起来解决问题,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更加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教给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结论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方法,通过探究式教学,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任务驱动教学法应用于《电子技术基础(数字部分)》课程教学中,符合数字电子技术课程特色,提高了教学效果,在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锻炼了实践技能,培养了创新精神和协作精神。

第四篇:“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改革与实践.

摘要:“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是大中专院校的电类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在课程体系里面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随着教育环境的不断变化,要分析施教对象,掌握其认知水平,不断结合新知识、新应用,整合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参与课堂讨论,注重学习课程内容和教学侧重点,使其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课程体系;整合;设计法教学

作者简介:安小宇(1979-,男,河南许昌人,郑州轻工业学院电气信息工程学院,讲师;王子成(1976-,男,河南永城人,郑州轻工业学院电气信息工程学院,讲师。(河南郑州 450002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03-0075-01

一、课程改革的意义

大中专院校的培养目标是向本地区输送具备一定职业能力和专业技能的高素质人才。其中课程教学担负着专业技能培养的重任,如何有效地让学生掌握这些专业知识,了解并快速学会相关的专业技能是课程教学中关注的要点。本文从“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角度出发,探索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课堂教学效果,促进职教生专业能力的提高。

二、当前“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是机械类专业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是后续课程如“机床电器控制”的基础,也为学生毕业后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电类问题,如电力驱动、电子电器、电子通信,提供了解决的办法,因此该门课程在大学学习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该课程的特点是:第一,课程设计的知识点较多,涵盖的内容广泛。电工电子包含了电工知识(直流电、交流电、三相电、变压器、电动机、电类仪表的使用及安全用电常识等,电子技术部分又包含了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第二,课程的实践性较强,课程的实验实践较多,操作性强。第三,该课程教学中的突出问题是教学学时数少,大部分学校学时在90学时左右,郑州轻工业学院电工电子

技术学时仅为48学时,与教学知识点多的矛盾冲突较大。以往学生感觉该课程较难,能学会的东西较少。

三、多角度分析存在的问题,讨论改善的措施 1.首先要关注的是职教生的特点

笔者认为教师要想教好一门课程,首先要分析授课对象。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为5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后两者是有关生长发展的需要,这两种需要得不到满足,职教生就会缺乏学习专业技能的动力,丧失进取心。探究学生学习专业技能的动机,才能使他们学习到更多的专业知识。“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这段名言所强调的“好学”、“乐学”即学习动机的问题,学生有了学习动机才能学得好。学生学好某一门课程决定于内在动力,也与外部因素的刺激有关。某项调查表明,职教生喜欢学习某门专业技能功课的原因有:觉得这门功课有用;这门功课有趣;学好这门课程会取得好成绩;来自教师的因素(学生觉得这门功课老师教得好,待人亲切,师生关系好;来自其他同学的因素(因为别人喜欢,受之感染所以自己也喜欢这门课程。

从这些因素分析,要想让学生学好电工电子这门课程,首先要抓住学生的学习动机,在引入课程时,多给学生讲解这门课程在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实例,及该门课程所授技能所解决的问题。例如讲解工厂中利用现代化的电子信息设备的自动生产流水线,只有了解这新电子信息设备的电气性能,才能正确地操作和维护。现代化的工作和生活离不开电,大到航天航空科学研究,小到超市收银员,都需要操作和使用电子信息设备,因此课程引入这些内容时首先就能抓住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学生学习的角度,还要考虑职教生是通过形象思维和简单的逻辑思维获取知识,依据

电工电子的课程特点,应该整合课程内容,还要对课程进行综合设计,这一点放在后文中讨论。从教师的角度,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特点,讲解要由浅入深,授课方式要灵活多变,要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并多与学生沟通,提高教师的亲和力。

2.关注以往课程中存在的问题

以往的教学中,电工电子的基本知识包含了电路及基础理论、三相电、变压器、电动机、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注重理论分析和学习。特别是基础理论的建立,像三相电规律较复杂,电路模型较多,学生容易混淆,学生感觉难度较大,会不自觉地放弃对该部分内容的学习。另外大部分教师在讲解该部分内容时,没有结合实际电路,让学生觉得这些只是脱离了实际生活。

另外由于课时所限制,大部分教师会选择精简教学内容,把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略讲或不讲,这样就失去电工电子的系统性,与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不相一致。以往开设的实验也大部分是验证性实验,实用性不强。对于职教学生,笔者认为理论知识精讲,把复杂的知识进行拆分、简化,突出应用。从应用的角度引出基本概念、基本电路原理分析。做到理论讲解够用为度,着重实践能力培养。针对电工电子要求的实践能力培养重点进行训练:如电工基础部分,照明电路的正确连接,电动机的正反转继电接触控制系统的组建及实现;电子基础部分,注重常用仪器的正确使用(万用表、示波器、信号发生器等,电路元器件的特性识别与测试,常用放大电路与集成放大器的特性及功能测试,常用数字集成电路的功能与测试等。

根据课时合理地整合教学知识点,电工电子课程应该结合机械类专业的特点,将电机及控制技术、整流稳压电源技术,放大电路,触发器技术与门电路技术,可控整流电路技术等与机械制造,机床电气控制等密切相关的知识作为重点进行讲解,做到有的放矢,融会贯通,使学生学以致用。

3.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模式

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教学过程应该根据设计的教学内容采用多种教法。如在讲解电压源和电流源的内阻概念时,把两种电路模型板书在一块黑板上,方便学生对比和识记;还可以灵活设计电源的参数,把两个电源连接在一起,一个做电源作用,一个做负载作用,如手机电池的充电状态,使学生进一步结合实际理解电源内阻的概念和阻抗匹配的重要性。这时板书讲解突出其优点。在讲解到元器件时,就可以将课堂搬到实验室,现场识别元器件,演示测试元件的特性;还可以组织学生分组识别、测

试、竞赛、评比,提高课堂的趣味性。还要有效利用多媒体教学,使用图片、动画等使教师教授的知识更加形象生动,在采用多样化教学手段的同时,要尊重学生的认识规律,合理设计教学环节。一般来讲,单次课的教学环节包含课前回顾,新课导入,重点内容展开,重点内容全方位、多角度的练习和小结。这些环节环环相扣,相互呼应,符合认识规律。而在平时的教授过程中,很多情况下会缺失某些教学环节,如课前回顾、新课导入,使学生难以快速接受新的知识,对新知识感觉到突然。对电工电子课程要加强练习和小结,使学生在课堂上参与进来,思维活跃起来。在做中学符合职教学生的学习特点,教师切忌在教授过程中采用“满堂灌”的填鸭式教学。

4.依据课程和学生认识规律,做整体教学内容和教法设计

整个教学过程中,随着课程的深入也相应地调整教学形式。初期应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分析方法的讲授,教法上适当采用讲授、讨论、引导和交流的方式。中期,在学生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后,加强实验实践教学,突出能力培养,教法上应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多上实操课,引导分析,综合应用。后期则是知识应用阶段,突出自主性和实践性。同时后期实践活动与最终考核挂钩,以刺激学生兴趣,提高效率。

四、结束语

通过上面一系列的调查研究,要想提高“电工电子技术”的教学效果,首先应该分析施

教对象,掌握职教生的认知水平,做到有的放矢;还要分析课程本身,随着职教改革的深入和电工电子技术的发展,依据机械类专业的需要,整合教学内容,综合设计教学内容,不能单单翻译课本;另外教学方法也要灵活多变,根据教学内容适当选择合适的教法,注意引导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思考,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最后,注重在学期的不同阶段学生的学习感受,分阶段设计课程内容和教学侧重点。

第五篇:数字电子技术 课程考试大纲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考试大纲

课程类型:必修

课时/学分:64学时/4学分 考试方式/形式: 考试;闭卷;笔试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

1.教材

阎石.《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第五版.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05 2.参考书(工具书)

《电子技术基础》:数字部分 4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康华光主编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 高等教育出版社 阎石主编 《数字电路》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江晓安主编 《数字系统与设计》 清华大学出版社 韩宝琴主编

一、考试目的及总体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考试,检查学生对掌握数字电路的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是否理解基本数字逻辑电路的工作原理,能否掌握数字逻辑电路的基本分析和设计方法,考查学生是否具有运用数字逻辑电路初步解决数字逻辑问题的能力。

主要检查第一、二、三、四章的基础知识和概念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检查第五、六章的灵活应用能力。兼顾检查对前沿科技知识的了解程度。

二、命题要求

命题主要从数字电路的基本概念、逻辑电路的工作原理、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方法入手,以五种题型,由浅入深的进行考查。五种题

型分别是名词解释、填空、选择、计算、简答。名词解释、填空较为简单主要考查基本概念,计算和简答是最难的部分,选择题难度适中。整体题量要求全班80%的同学可以在一个小时四十分钟至两个小时内完成。

三、考试内容及考核要求

第一章 数制和码制

教学目的及要求:

1.了解几种常用数制;掌握不同数制间的转换。

2.了解几种常用编码;掌握二进制算术运算,及反码、补码和补码的算术运算。3.了解逻辑代数的基本运算和逻辑函数。4.理解逻辑函数的四种表示方法。

5.掌握逻辑函数的公式化简法和图形化简法。

难点:几种常用的数制;不同数制之间的转换;二进制算术运算。

重点:几种常用的数制;不同数制之间的转换;二进制算术运算。

第二章 逻辑代数基础

教学目的及要求:

1.掌握逻辑代数中的三种基本运算。2.掌握逻辑代数的基本公式、基本定理。3.掌握逻辑函数的表示方法、化简方法。

难点:逻辑代数中的三种基本运算;逻辑代数的基本公式、基本定理;逻辑函数的表示方法、化简方法。

重点:逻辑代数中的三种基本运算;逻辑代数的基本公式、基本定理;逻辑函数的表示方法、化简方法。

第三章 门电路

教学目的及要求:

1.理解二极管的开关特性及工作原理。

2.掌握CMOS反相器的工作原理及静态特性;了解CMOS反向器的动特性及其他CMOS门的工作原理。

3.掌握TTL反相器的工作原理,静态输入、输出特性,开关特性。了解其它TTL门的工作原理。

难点:TTL门电路和CMOS门电路的逻辑功能及其电气特性;是输入特性和输出特性。

重点:TTL门电路和CMOS门电路的逻辑功能及其电气特性;是输入特性和输出特性。

第四章 组合逻辑电路

教学目的及要求:

1.掌握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方法和分析方法。

2.理解常用组合逻辑电路,即编码器、译码器、数据选择器、加法器及数值比较器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及应用。

3.了解组合逻辑电路中的竞争与冒险现象、产生原因及消除方法。

难点: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方法和设计方法;组合逻辑电路的竟争——冒险现象及其产生的原因。

重点: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方法和设计方法;组合逻辑电路的竟争——冒险现象

及其产生的原因。

第五章 触发器

教学目的及要求:

1.掌握触发器的定义以及基本RS触发器、JK触发器、D触发器、T触发器的工作原理及动作特点。

2.理解电平触发、脉冲触发、边沿触发的动作特点。3.理解触发器逻辑功能、电路结构、触发方式之间的关系。4.掌握触发器逻辑功能的表示方法及不同触发器相互转换的方法。

难点:基本 RS 触发器和时钟触发器的电路构成、工作原理、参数和特性,以及触发器逻辑功能的描述方法。

重点:基本 RS 触发器和时钟触发器的工作原理,以及触发器逻辑功能的描述方法。

第六章 时序逻辑电路

教学目的及要求:

1.掌握时序逻辑电路的定义及同步时序电路的分析方法;深刻理解时序电路各方程组(输出方程组、驱动方程组、状态方程组),状态转换表、状态转换图及时序图在分析和设计时序电路中的重要作用。

2.理解常用时序电路,尤其是计数器、移位寄存器组成及工作原理。3.掌握常用时序逻辑电路的设计方法,理解状态化简的方法。

难点:时序逻辑电路的特点、典型电路的工作原理和用法;分析和设计时序逻辑电路的一般方法。

重点:时序逻辑电路的特点、典型电路的工作原理和用法;分析和设计时序逻辑

电路的一般方法。

第七章 半导体寄存器

教学目的及要求:

1.掌握大规模集成电路的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2.熟悉半导体存储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难点:大规模集成电路的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半导体存储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重点:大规模集成电路的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半导体存储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第十章 脉冲波形的产生和整形

教学要求:

1.了解脉冲波形的产生和整形电路的工作原理。2.熟悉几种典型电路。

难点:脉冲波形的产生和整形电路的工作原理;几种典型电路。

重点:脉冲波形的产生和整形电路的工作原理;几种典型电路。

下载《数字电子技术》精品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 艺术系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数字电子技术》精品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 艺术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改革与实践5篇

    摘要:“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是大中专院校的电类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在课程体系里面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随着教育环境的不断变化,要分析施教对象,掌握其认知水平,不断结合新知识、......

    初探中职《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设计

    初探中职《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设计 【摘要】《数字电子技术》课程作为电子类专业的主干技术基础课之一,其陈旧的教学内容,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已不适应现代中职教育......

    高职《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初探1

    高职《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初探 摘要:从教学内容的确定和教学方法的优化组合两个方面探索《数字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设计,以提高教学效果,实现高职教育的目标。 关键字:高职......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究[五篇模版]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究 摘要: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是“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宗旨,也是当前高校工科学生......

    信息化建设实践与探索

    信息化建设实践与探索 中国电力财务有限公司 随着现代金融行业的高速发展,信息化已经成为金融企业管理运营水平的重要标志和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作为我国金融行业不可......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研究.doc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研究 作者:任国灿 汪宋良 邵华 来源:《教育与职业·理论版》2010年第13期 [摘要]文章通过对应用......

    家校微课程建设的实践探索

    家校微课程建设的实践探索 一、思考当下,很多国家已经开始在中小学渗透职业教育,帮助学生进行自我设计和规划。上海市嘉定区江桥小学校本“小脚丫课程”中的“职业启蒙”版块......

    职业院校《机械制图》课程建设的实践探索

    职业院校《机械制图》课程建设的实践探索 史红【摘要】本文从分析职业院校《机械制图》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入手,结合个人的教学实践, 提出:《机械制图》课程建设要以学生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