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儿童创设开放的教学空间5篇

时间:2019-05-15 01:01:4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为儿童创设开放的教学空间》,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为儿童创设开放的教学空间》。

第一篇:为儿童创设开放的教学空间

《为儿童创设开放的教学空间》

正文摘要:

为儿童创造开放的教学空间,让学生在美术学习中寻找快乐、体验快乐、获得快乐;绘画是每个孩子抒发自己情感最直接的途径之一,美术课是孩子们感情交流的重要场所;让学生在美术课堂中感受快乐是培养孩子审美能力、想象能力、体验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

开放教学

情感交流

和谐愉快

生动活泼

自由评价 正文:

如何在现代教育理念指导下,开发课堂教学的生命潜力,创造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实践?近年来,我们以“自主探究教学方式”的课题研究为突破口,走出封闭、单一的课堂,创设开放的充满活力的课堂,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在课堂中个性发展。

一、开放的课堂为师生共同创造一种和谐愉快的的气氛

在我多年的教育实践中体会到,教师掌握人际关系的水平与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态度及在校行为等均有直接关系。教师必须能够以最大的热情和爱心对待所有从事的工作,才能在教学中关爱学生,理解学生。在儿童稚嫩的心里最看重教师对他的态度,教师的爱最具有吸引力,它能激发儿童的学习热情,儿童的学习动力常产生于对教师的眷恋。儿童常因喜欢老师愿意参加美术活动,因为喜欢老师而变得守纪律和听话,他们愿意积极配合教师进行教学活动。因此,情感交流在教学中占十分重要的地位。

教师与学生的接近度直接影响情感交流,教师与学生的距离的缩短,以及师生面对面机会的增多可以增进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机会。因此,教师应该经常置身于学生中间,利用自己和学生的空间接近度,促使学生的态度和行为表现更积极主动,因为教师的靠近会被学生看作是对他们的喜爱、赞同和友好。教师如果习惯走在学生中间讲课,与他们一起动手实践,以他们中的一员的身份参与活动之中,就会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增加和谐温暖的气氛,也会提高教师的作用和加深教师的影响。

在教学中,教师的姿势、动作受个人风格、气质的影响。反映在教学中,吸引学生的情况是教师的姿态亲切、谦和,对儿童的行为举止以手势、眼神来暗示,以面部表情来表示赞同和反对,这比严格的管理和申斥效果更加。一般来说,微笑可以造成一种融洽和谐的课堂气氛,能起到提高学生的活动积极性和学习成绩的作用。在自由活动的课堂上,教师的姿势和动作更不拘形式,在与学生的接触中,一对一的教学更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因此,儿童通常更喜欢接触,它胜于口头或目光交流。接触是课堂交流的一个自然部分。

教师上课时的着装和仪表应质朴大方、整洁素雅,避免慵懒或过于修饰。教师的外表举止若具有吸引力,就容易受学生欢迎和尊敬,便于与学生接近和交流。

开放性教育还十分注重尊重学生,尊重他们的艺术创作。能够尊重自己内在价值的教师也会十分尊重学生,对于儿童的创造给予保护和鼓励。儿童们年龄虽小也都有自尊,教学中只有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想法和意图,才能恰当地提出建议和给予合适的帮助。教师应避免以个人的好恶进行作业评价,为此教师必须努力提高个人的专业素养,使自己眼界开阔、知识渊博,掌握多元文化艺术知识,只有这样,在教学中才能有更大的包容心,帮助各色各样的学生发展自己。

二、开放的课堂为学生创设自由生动活泼的学习空间使学生自主发展 教学中,教师要不失时机有计划地巧妙设疑,置疑,创设问题情景, 为学生创设自由生动活泼的学习空间,让学生进行交流,使学生不仅仅是学习者,欣赏者,模仿者,而且与教师共同面对问题情景,解决问题,成为讲授者,表演者,创造者.美术教学也必须在一种氛围中,一种文化中才可能进行.如果学生由头至尾都不能走进你的思路,那么美术教学就难以继续下去。我在上《我们的田野》一课时,先是让同学们闭上眼睛聆听一首“我们的田野”歌曲,让学生感受那无边的田野、美丽的土地、蓝色的群山、飞翔的雄鹰等带来得美感。听完后,学生们都争着抢着说出自己的感受:老师我看到了金黄金黄的麦穗了;老师我闻到了花香;老师我看到我的爷爷正在田里干活(因为他的爷爷是在农村)……这时我在黑板上出示了一幅超大表现田野的背景图,告诉学生我们要把将刚才你听到的、想到的、感受到的景物和人物都画出来,然后用剪刀剪下粘贴到黑板上的田野中。这时的学生们早已按耐不住自己的愉悦心情急着想把自己的作品第一个贴在前面。毫无疑问,对教师来说,善于为学生营造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甚至比渊博的学识更为重要。课堂效率的高低,直接决定着课业负担的轻重,决定着学生课外活动时间和空间的拓展。

《画纸转转转》一课中,采用了集体无主题的绘画方式:每组第一位学生在纸上画上自己喜欢的简单图形,到了规定时间后,无论完成与否,把自己的作品传给后一位同学,那到前一位作品的同学观察后,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想法,继续学完成作业;同样在规定时间里,在把作品传给后一位同学,如此循环,直到作业完成。学生对集体完成的形象和突出的色彩感到兴奋和愉悦。采用这种接力游戏不仅给学生创设了自由、活泼的创作空间,也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分享了学习成果的快乐,提高了学习效率。

《灵巧的手》一课,在进行手偶游戏时,在学生已按奈不住自己可以创造奇妙的手偶形象的激动心情时,我便让学生上台表演,有的学生做出了各种小动物的形象.如:穿裙子的小女孩,鸵鸟,蜗牛,长颈鹿,大灰狼……还有的学生积极思维,做出了各种“百花齐放”,真让人赞叹不已,我也及时地参与其中,教师的一句肯定话语,同时让学生们的创造力有了进一步地发挥,有理由相信,在以后的活动中,学生会逐渐学会自己运用创造的策略进行更高水平的创造。

三、开放的课堂为学生提供广泛的表现形式空间提高学生创作能力

时代的发展,新的课程观为21世纪的美术教育,在教材内容的选择、拓展和组织形式上提供广泛的空间和新的可能性,因此我在美术教学的表现形式上突出了选择性,使每个学生都能自由的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表现方式,都能突出自己的闪光点,都能获得成功。如在《小纸船的梦》的教学中,我把制作立体场景作为重点,因此为使学生对生活中很普遍的、合理存在的遮挡现象有初步的认识,促进学生有意识地注意观察和表现遮挡关系。我在导入上直接切入遮挡现象让学生观察,让学生说出自己直观的感受,老师点出这种现象在美术中叫遮挡关系。启发学生说出身边的遮挡现象。在制作中,我让学生说出可以用几种形式表现主题。学生说出可用绘画、纸工、泥工等形式去表现。学生准备了不同的材料,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表现形式,发挥自己的创作特长。使学生在选择中有了兴趣,在选择中有了自信,在选择中也就有了表现的欲望与冲动。从学生画出的、剪贴出的、泥捏出的合理有遮挡关系的景象,你就会发现学生对生活的创作热情,展示自我的激情,创作美好未来的豪情。因此,开放性、选择性的学习给每一个学生创设了成功的机会和希望。

四、开放的课堂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现代化教学手段拓展学生的视野

由于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很快,在教学中我通过电脑网络、收集资料、参观访问等方式进行教学,使学生大量接触美术作品,拓展其艺术视野,吸收时代信息和多元美术的艺术观念,印发学生思维的活跃和思想的深度。在《欢腾的大西北》这一单元,我给学生布置了课前作业:发动同学收集有关青海、江南宁夏等地的资料--照片、图片、画册、邮票等。那天上课前,我刚跨进教室,孩子们哗地全围了过来,他们纷纷递过来找来的资料,有图片的、有文字的,他们有的相互交流,还有的学生迫不及待的向我讲起了青海的故事。看着他们那快乐的神情,我知道他们这一课有许多内容画了。通过网络、图书等手段,孩子们不仅找到了有关资料,也找到了学习的快乐,丰富了知识,激发了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都跃跃欲试的用不同的形式表现自己最感兴趣的画面。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不仅拓展学生的视,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对祖国大西北的热情,增强了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的意识。

《邮票设计》、《贺卡设计》、《重复与组合》这几节设计课,我充分利用电脑网络的优势,使之成为学生美术欣赏、获得视觉资料的得力工具。由于学生占有资料充分,吸收了当代大量的崭新信息,拓展了艺术视野,学生的设计思路开拓、思维活跃,而且学生还能在电脑上进行创作。如在电脑上设计的邮票《奇妙世界》、《奥运会》,利用电脑的特殊功能设计的重复与组合的作品《乡村》、《美丽的白天鹅》等他们设计的作品都呈现出表现内容、手法、形势、风格的丰富与多样的效果。

五、开放的课堂为学生创设自由评价自我表现的舞台培养学生能力

激励性评价是教学中的艺术,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学生是有感情,需要的,从上第一堂课开始,他们就需要从教师那里得到尊重,友爱,温暖,情谊和教诲。当这种情感得到满足后,他们便会以更大的激情上好课.这是教师经常运用的教育手段之一。由于学生的个性差异,在知识的理解与表现上会有一定差异,我们不能用成人的眼光去看学生的美术作品,更不能用“画得像不像”来衡量学生的作品。在教学中,画得特别好的学生,最大期望莫过于得到教师恰如其分地评价和鼓励;某些技法差的,最害怕的莫过于受到教师的挖苦和冷落。遇到上述情况,正确的做法应是:该表扬时就实事求是地给予表扬,并提出新的期望,鼓励其向更高的目标迈进;画得差的要表现他的“闪光点”,表扬你“想法好”,“用色大胆”等等其它方面,去鼓励学生进行大胆地创作,从而激发其学习积极性。每个人的审美观点不同,对美术作品的评价结论也就不同。在每次下课前给孩子评价自我,可以相互借鉴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判断,审美等方面的能力,并且学生在互动中学会了宽容还能经常听到“他画的比以前进步了”,“他的颜色涂得好”,“我要学……

因此,只有创造开放的课堂,才能使学生获得个性发展的空间,课堂才会因此而多彩并充满活力。

第二篇:为学生创设开放的教学环境

为学生创设开放的教学

环 境

正文摘要:

为学生创造开放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美术学习中寻找快乐、体验快乐、获得快乐;绘画是每个孩子抒发自己情感最直接的途径之一,美术课是孩子们感情交流的重要场所;让学生在美术课堂中感受快乐是培养孩子审美能力、想象能力、体验成功的关键。关键词:

开放教学

情感交流

和谐愉快

生动活泼

自由评价 正文:

怎么在现代教育理念指导下,开发课堂教学的生命潜力,创造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实践?近年来,我们以“自主探究教学方式”的课题研究为突破口,走出封闭、单一的课堂,创设开放的充满活力的课堂,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在课堂中个性发展。

一、开放的课堂为师生共同创造一种和谐愉快的的气氛

多年的教育实践体会到,教师掌握人际关系的水平与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态度及在校行为等均有直接关系。教师必须能够以最大的热情和爱心对待所有从事的工作,才能在教学中关爱学生,理解学生。在儿童稚嫩的心里最看重教师对他的态度,教师的爱最具有吸引力,它能激发儿童的学习热情,儿童的学习动力常产生于对教师的眷恋。儿童常因喜欢老师愿意参加美术活动,因为喜欢老师而变得守纪律和听话,他们愿意积极配合教师进行教学活动。因此,情感交流在教学中占十分重要的地位。

师生的接近度直接影响情感交流,教师与学生的距离的缩短,以及师生面对面机会的增多可以增进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机会。因此,教师应该经常置身于学生中间,利用自己和学生的空间接近度,促使学生的态度和行为表现更积极主动,因为教师的靠近会被学生看作是对他们的喜爱、赞同和友好。教师如果习惯走在学生中间讲课,与他们一起动手实践,以他们中的一员的身份参与活动之中,就会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增加和谐温暖的气氛,也会提高教师的作用和加深教师的影响。

教学中,教师的姿势、动作受个人风格、气质的影响。反映在教学中,吸引学生的情况是教师的姿态亲切、谦和,对儿童的行为举止以手势、眼神来暗示,以面部表情来表示赞同和反对,这比严格的管理和申斥效果更加。一般来说,微笑可以造成一种融洽和谐的课堂气氛,能起到提高学生的活动积极性和学习成绩的作用。在自由活动的课堂上,教师的姿势和动作更不拘形式,在与学生的接触中,一对一的教学更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因此,儿童通常更喜欢接触,它胜于口头或目光交流。接触是课堂交流的一个自然部分。

教师上课时的着装和仪表应质朴大方、整洁素雅,避免慵懒或过于修饰。教师的外表举止若具有吸引力,就容易受学生欢迎和尊敬,便于与学生接近和交流。

开放性教育还十分注重尊重学生,尊重他们的艺术创作。能够尊重自己内在价值的教师也会十分尊重学生,对于儿童的创造给予保护和鼓励。儿童们年龄虽小也都有自尊,教学中只有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想法和意图,才能恰当地提出建议和给予合适的帮助。教师应避免以个人的好恶进行作业评价,为此教师必须努力提高个人的专业素养,使自己眼界开阔、知识渊博,掌握多元文化艺术知识,只有这样,在教学中才能有更大的包容心,帮助各色各样的学生发展自己。

二、开放的课堂为学生创设自由生动活泼的学习空间使学生自主发展

教学中,教师要不失时机有计划地巧妙设疑,置疑,创设问题情景, 为学生创设自由生动活泼的学习空间,让学生进行交流,使学生不仅仅是学习者,欣赏者,模仿者,而且与教师共同面对问题情景,解决问题,成为讲授者,表演者,创造者.美术教学也必须在一种氛围中,一种文化中才可能进行.如果学生由头至尾都不能走进你的思路,那么美术教学就难以继续下去。

在上我们的田野一课时,先是让同学们闭上眼睛聆听一首“我们的田野”歌曲,让学生感受那无边的田野、美丽的土地、蓝色的群山、飞翔的雄鹰等带来得美感。听完后,学生们都争着抢着说出自己的感受:老师我看到了金黄金黄的麦穗了;老师我闻到了花香;老师我看到我的爷爷正在田里干活(因为他的爷爷是在农村)„„这时我在黑板上出示了一幅超大表现田野的背景图,告诉学生我们要把将刚才你听到的、想到的、感受到的景物和人物都画出来,然后用剪刀剪下粘贴到黑板上的田野中。这时的学生们早已按耐不住自己的愉悦心情急着想把自己的作品第一个贴在前面。毫无疑问,对教师来说,善于为学生营造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甚至比渊博的学识更为重要。课堂效率的高低,直接决定着课业负担的轻重,决定着学生课外活动时间和空间的拓展。

画纸转转转一课中,采用了集体无主题的绘画方式:每组第一位学生在纸上画上自己喜欢的简单图形,到了规定时间后,无论完成与否,把自己的作品传给后一位同学,那到前一位作品的同学观察后,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想法,继续学完成作业;同样在规定时间里,在把作品传给后一位同学,如此循环,直到作业完成。学生对集体完成的形象和突出的色彩感到兴奋和愉悦。采用这种接力游戏不仅给学生创设了自由、活泼的创作空间,也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分享了学习成果的快乐,提高了学习效率。

三、开放的课堂为学生提供广泛的表现形式空间提高学生创作能力

时代的发展,新的课程在教材内容的选择、拓展和组织形式上提供广泛的空间和新的可能性,因此我在美术教学的表现形式上突出了选择性,使每个学生都能自由的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表现方式,都能突出自己的闪光点,都能获得成功。如在教学中,我把制作立体场景作为重点,因此为使学生对生活中很普遍的、合理存在的遮挡现象有初步的认识,促进学生有意识地注意观察和表现遮挡关系。我在导入上直接切入遮挡现象让学生观察,让学生说出自己直观的感受,老师点出这种现象在美术中叫遮挡关系。启发学生说出身边的遮挡现象。在制作中,我让学生说出可以用几种形式表现主题。学生说出可用绘画、纸工、泥工等形式去表现。学生准备了不同的材料,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表现形式,发挥自己的创作特长。使学生在选择中有了兴趣,在选择中有了自信,在选择中也就有了表现的欲望与冲动。从学生画出的、剪贴出的、泥捏出的合理有遮挡关系的景象,你就会发现学生对生活的创作热情,展示自我的激情,创作美好未来的豪情。因此,开放性、选择性的学习给每一个学生创设了成功的机会和希望。

四、开放的课堂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现代化教学手段拓展学生的视野

由于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很快,在教学中可通过电脑网络、收集资料、参观访问等方式进行教学,使学生大量接触美术作品,拓展其艺术视野,吸收时代信息和多元美术的艺术观念,印发学生思维的活跃和思想的深度。通过网络、图书等手段,孩子们不仅找到了有关资料,也找到了学习的快乐,丰富了知识,激发了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都跃跃欲试的用不同的形式表现自己最感兴趣的画面。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不仅拓展学生的视,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对祖国大西北的热情,增强了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的意识。

《邮票设计》、《贺卡设计》、《重复与组合》设计课,可充分利用电脑网络的优势,使之成为学生美术欣赏、获得视觉资料的得力工具。由于学生占有资料充分,吸收了当代大量的崭新信息,拓展了艺术视野,学生的设计思路开拓、思维活跃,而且学生还能在电脑上进行创作。他们设计的作品都呈现出表现内容、手法、形势、风格的丰富与多样的效果。

五、开放的课堂为学生创设自由评价自我表现的舞台培养学生能力

激励性评价是教学中的艺术,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学生是有感情,需要的,从上第一堂课开始,他们就需要从教师那里得到尊重,友爱,温暖,情谊和教诲。当这种情感得到满足后,他们便会以更大的激情上好课.这是教师经常运用的教育手段之一。由于学生的个性差异,在知识的理解与表现上会有一定差异,我们不能用成人的眼光去看学生的美术作品,更不能用“画得像不像”来衡量学生的作品。在教学中,画得特别好的学生,最大期望莫过于得到教师恰如其分地评价和鼓励;某些技法差的,最害怕的莫过于受到教师的挖苦和冷落。遇到上述情况,正确的做法应是:该表扬时就实事求是地给予表扬,并提出新的期望,鼓励其向更高的目标迈进;画得差的要表现他的“闪光点”,表扬你“想法好”,“用色大胆”等等其它方面,去鼓励学生进行大胆地创作,从而激发其学习积极性。每个人的审美观点不同,对美术作品的评价结论也就不同。在每次下课前给孩子评价自我,可以相互借鉴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判断,审美等方面的能力,并且学生在互动中学会了宽容还能经常听到“他画的比以前进步了”,“他的颜色涂得好”,“我要学„„

只有创造开放的课堂,才能使学生获得个性发展的良好环境,课堂才会因此而多彩并充满活力。

参考文献:

美术教育

美术教学

美术课程标准解读

第三篇: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创设良好环境

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创设良好环境

—大沙河镇中心校留守儿童校外辅导中心工作汇报材料

新时期对青少年的学习成长和思想品德教育,学校是主阵地、主课堂、主渠道,校外教育既是学校教育的自然延伸,同时也是学校教育不可缺少的配合和补充。特别是在当前留守儿童不断递增的情况下,更显得尤为重要。在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中,如何充分发挥校外教育功能,努力培养能够适应新的社会环境、应对各种挑战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接班人,是一项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必须千方百计为青少年特别是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一年来,我中心校积极发挥“五老”人员作用,切实加强校外辅导站建设,努力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新平台,做了大量的工作。

一、构建留守儿童校外教育网络

加强和改进留守儿童思想道德建设,使其快乐地学习生活和健康地成长,既要开展思想教育,更要注重实践养成。开发整合教育资源,建设一批校外教育阵地和活动场所,是开展留守儿童教育实践的基础和有力保障。基于这样的认识,大沙河中心校在完善校外教育设施的同时,成立了以中心校校长周立轩同志为组长的校外辅导中心。各小学分别成立了以“五老”人员唱主角的校外辅导站,全镇共10个,其组织形式分为:村校联办7个,校办2个,家庭式辅导站1个,中心校协同镇关工委,争镇村的支持,解决了各辅导站的教室、桌凳,并聘了离退休的老同志为辅导员,帮助解决辅导用书,资料、器材等。

二、扎扎实实工作

1、调查摸底,制订方案。

为了有效地开展此项工作,中心校首先开展对“留守儿童”的普查、摸底工作。各小学在中心校的统一部署下,对各班级的“留守儿童”情况展开细致的调查,对他们的学习、生活、心理、安全、健康状况以及他们父母打工的地址、联系电话进行调查登记,全面了解“留守儿童”的生存状况和成长需求,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在深入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中心校辅导中心立足实际,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教育措施,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帮助各校外辅导站制订了辅导工作计划。根据留守儿童的实际,建议各辅导站充分利用双休日、节假日开展辅导教育活动,至少每月开展一次活动。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不拘一格,尽量丰富多彩吸引儿童,让儿童乐于参加,提高辅导的实效性。与此同时,镇中心辅导站还制订了有关规章制度,保证了辅导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2、大沙河中心校及校外辅导站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关爱活动。对于每个人来说,家是温暖的。对留守儿童来说学校和校外辅导点就是他们温暖的第二家,辅导老师是对他们全权负责的代理家长。因此各校在日常活动中千方百计照顾留守儿童。如:班队会上给留守儿童更多倾诉的机会;课外辅导时让留守儿童不得例外;组织各项文体活动,让留守儿童有更多的参与机会;实践活动中细致地教他们自主生活、自护自救等知识,这一切就是让留守儿童在远离父母的日子里照样能健康快乐的成长。

3、发挥现代教育优势。

各小学充分利用现有条件,统一将“留守学生之家”设立在电教室,配备了电话、电脑,通过打电话、网上视频时常与留守学生家长、监护人保持联系,目的是在家长与“留守儿童”之间架起一道沟通的桥梁,使父母感觉到孩子就在身边,使孩子感觉到父母就在身边。从而改变孩子的孤独、寂寞的处境,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同时,及将留守留守儿童的情况及时与校外辅导站联系,以便辅导站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活动。

4、营造浓浓的氛围

大沙河中心校和校外辅导站努力营造关爱“留守儿童”的氛围,形成关爱“留守儿童”的工作合力。中心校督促指导各小学坚持家访制度,特别强调对“留守儿童”进行定期不定期的家访,与留守儿童的临时监护人进行深入的交流与沟通,增进了解,寻求互助互动的新途径,通过家长学校对农村的老年监护人(如学生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给予一定的相对科学的家教指导,帮助他们正确地管教留守儿童。每学期召开两次与“留守儿童”的心理对话会,一方面讲父母的艰辛,要求孩子心里有父母;另一方面倾听孩子的心声,为孩子解答有关心理问题。督促“留守儿童”每月给父母打一次电话,汇报自己的思想、学习、生活情况。督促“留守儿童”每学期写一封信,详细汇报自己学习、生活和成长实况。除此之外,各学校和辅导站针对“留守儿童”身体、心理发展变化,开展心理咨询活动,以班主任和辅导员为主,随时关注“留守儿童”的身体、心理状况,做到勤观察、细分析、多思考,妥善处理孩子们在思想、学习、生活之中发生的各种问题。我们要求全体教师充分利用节假日、开学前后这些时间段,争取与留守儿童的父母进行直接对话,或利用电话访问的形式及时通报孩子在学校的学习生活情况,达到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有效教育目的,形成留守学生教育合力。同时,各小学还有效地开展了“学生成长伙伴制”、“学生成长导师制”活动,实行“生生结对,师生结对”的互帮互学互动机制,对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和成长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三、凸显教育特色。

1、开展“隔代教育”研究

各小学及校外辅导站除办好家长学校外,还就留守儿童“隔代教育现象”进行了专门的调查研究,形成了有效的教育策略,开展了以孝敬教育、结对帮扶、“五自标兵”评比等为主体活动,同时启动每天帮长辈做一次家务、陪长辈看一次电视、说一句知心话、写一篇孝敬日记等“四个一工程”。两所中心小学专门设立了“轻轻松松学知识”、“图片游戏学历史”、“我有我长”等一系列寓教于乐的特色校本课。通过“代理妈妈制度”,老师们和校外辅导员还担当起了留守儿童家长的角色,在学生的品行、生活习惯及待人接物等方面进行重点教育。

2、开展传统教育

各校外教育辅导站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思想道德规范为重点,以全面提高素质为目标,利用节假日、举办各类主题教育,一是结合重大纪念日开展主题教育。结合纪念徐州解放60周年,改革开放30年及迎奥运之年等活动,和围绕“我能为构造和谐校园、和谐家庭、做些什么,及“我与奥运同行”等专题,开展征文活动。聘请镇关工委的老领导到各小学及辅导站开展理想信念教育。二是结合公民道德建设开展主题教育。先后开展了“立志修德,孝亲敬老;毋忘国耻、振兴中华;爱我大沙河、建设家乡、报效祖国三个主题活动。三是结合文明创建,开展小学生文明礼仪普及教育活动,组织关工委和“五老”人员在未成年人及留守儿童中广泛深入地开展了“知荣明耻、诚实为人”主题活动。

在开展主题教育中,校外教育辅导站的“五老”们注重创新,善于采用未成年人喜闻乐见的形式。如在组织开展“孝亲敬老”主题教育中,他们一边精选古今孝亲敬老的故事进行宣传,一边组织学生学习我镇“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张灵兴的典型事迹。号召学生利用母亲节、父亲节进行孝亲敬老的实践活动;在开展纪念徐州解放60周年活动中,“五老”们通过“荒庄大屠杀”及“解放战争的草楼战斗史”揭示了侵略者在本地犯下的滔天罪行,组织学生调查走访本地抗战老战士、老英雄的英雄事迹。听讲学生达到数千人。通过深入广泛地开展主题教育,加强了留守儿童的革命传统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激发了他们的爱国热情,弘扬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提高留守儿童发愤学习,报效祖国的自觉性。

3、强化法制教育阵地

我镇校外辅导中心,利用各校校外辅导站这一阵地,组织“五老”人员对少先儿童进行以“两法”为主要内容的法制教育,有的请老公安、老司法工作者到学校或校外辅导站以案释法;有的请老教师讲学法、懂法、用法做合法公民的教育,指导学生写心得体会,有的请“五老”人员,与有不良行为的少年儿童开展面对面的淡心教育活动。一年来,我镇先后在各校举行法制报告会十多次,更好地预防了青少年违法行为,促进了社会和家庭的和谐,在校学生违法犯罪行为一直保持着0的记录。在辅导站倡导的开展了“结对帮扶”活动中,全镇共结“帮扶”对子163个,参与“五老”人员及教师近200人次。

近年来,我中心校校外辅导站在建设留守儿童校外活动阵地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取得了一点成绩,但还有许多问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解决,如:如何增强校外辅导站吸引力、强化留守儿童的教育的问题,如何进一步提高“五老”队伍的自身素质问题,如何把校外辅导工作列入地方政府的发展规划等问题,这些都需要上级有关部门的悉心指导,需要社会多方的大力支持。同时,我们只有在今后工作中,不断加强探索和完善,才能为少年儿童特别是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创设良好条件和环境。

第四篇:开放学习空间

开放学习空间加强主体实践

67500云南省楚雄市苍岭镇中心小学李荣***本人简历:李荣,男,1995年7月毕业于楚雄州民族师范学校,同年8月至今在苍岭镇中心小学任教。从教十多年中,积极配合学校搞好教育教学科研和教改工作,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在教学中始终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原则,从学生的心理出发来探讨如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问题,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多年来,所任的班级、科目都在整个校区名列前茅。新的课程标准突出了学生主体地位,以培养学生创新品质,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它着眼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的未来。对人文性、工具性极强的语文这一基础学科,教师更应该树立大语文观,创新语

文课程的内容和形式,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一、让课堂成为一池活水

心理学家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所以,我主张在课堂教学中营造立体课堂,让学生动起来,让一幅幅静止的画面、一段段凝固的文字在形象的再现中变得鲜活、灵动:用多媒体动画形象再现《丑小鸭》的故事、《雷雨》的场景、《月食》的变化;学《所见》能聆听到夏日蝉鸣,学《春晓》似是百鸟欢啼,学《雷雨》又有一池蛙鸣;学《黄山奇石》、《日月潭》则由学生任导游、做游客,师生同去观光„„

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激活学生主体意识,倡导合作探究、自主感悟等个性化的学习方式,让语文课堂不再是“听讲”的课堂。我教《黄山奇石》,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欲望,让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两处奇石,着力了解,反复诵读,然后由学生分别做导游介绍,并回答其他同学(游客)的提问。学生在交流中产生情感的共振。教《难忘的泼水节》时,放手让学生充分看图学文,在图文中

探究发现,从而“自得”。从教学效果看,是比较成功的,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自主钻研,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多边信息交流中,获取文本输出的知识信息,刺激了获取各种信息的疑问,开拓了更开放的课堂思维空间。

其实,语文教材中有不少这样的例子,教师要完全摒弃效率低下的讲解法,打破将课文结构当成课堂结构的教学形式的窠臼,挖掘学生潜能,让学生在开放的课堂里发挥主体作用。

如学习《富饶的西沙群岛》、《美丽的小兴安岭》、《曼谷的小象》,尊重、强调语文学习的个性化方式,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文字,感悟语言;学习《手术台就是阵地》,处理重点段落第二、三、四自然段时,利用“思考练习”来设计教学结构——“哪些地方使你感动?”给学生较大的思维空间,让学生通过自读自悟、感情朗读和讨论交流,进入情境之中;学《灰雀》时,让学生在换位思考中进行情感体验:借助课文未直接描述列宁和小男孩的心理活动这一空白,引导学生想象、体验,充分认识和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通过合理的想象,展示学生思维的过程,发展思维能力;学习《会摇尾巴的狼》,先引导学生了解狼和老山羊有几次对话,以五次对话为线索展开教学过程,首先学习第一次对话,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中去探究学习,然后放手,通过学习方法的迁移理解第二、三、四、五次对话,相互质疑解答、相互交流信息,课中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问题。

学生主体的实践,还可以通过形式多样、生动有趣的表演、改编、创作等加以训练,使语文综合能力得到提高。学习《掩耳盗铃》、《惊弓之鸟》这组寓言,通过多媒体了解故事内容后,由学生自由组合,根据个性特长,练习表演、练习讲述,或立或坐,或三五成群,或二人合作,课堂不再是静止的,大家可以走动、选择。课本剧表演的时候,表演者和“观众”(不仅仅是观众,还是评委、记者)在相互发问、解答中晓事明理,不仅学生的自主心理得到了尽情释放,而且培养了学生合作创新的品质。通过读、演、思、议学完《揠苗助长》,明白了故事中蕴含的道理后,老师以记者的身份来采访学生:请问,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揠苗助长的事吗?学生看到老师的角色变了,颇感兴趣,然后老师话锋一转:还有谁也想当记者采访吗?此刻,课堂内小手如林。几个小记者出发了,有的采访同学,有的采访老师,通过这个自由对话的平台,学生思想认识提高了,联系生活实例运用词语的能力也提高了。

学《群鸟学艺》,师生同台演出——“凤凰”回访几个徒弟,把表演和认知结合起来;学《黄河魂》,以“现场直播”的方式让学生在惊心动魄的壶口瀑布面前叹为观止,身临其境;学过古诗《赠汪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回乡偶书》,我让学生进行改编,将古诗改写成记叙文,学生在理解诗意、体会诗境、体验诗情的基础上,通过观察插图、观看同学的即兴表演,将诗中的情景转化成一个个场景,人物的语言、动作、内心,环境中的江水、楼台、树林,在学生笔下一一展开;学习《尊严》后,让学生自创关于“尊严”的格言,将学生的认知与情感充分统一;学习几首送别诗和《她是我的朋友》后,以“我心目中的朋友”为题进行演讲,讲述朋友间的真情故事,阐发对“朋友”真正含义的理解,那浓浓的友情像涟漪在同学们心湖中荡漾开去。

二、让心灵在开放的空间翱翔

语文课程担负着传承人类文明、中华优秀文化的重任,它踏着时代的足音,款款走来。因而,它决定了语文内容的丰富性,学习形式的开放性。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指导学生扩大语文学习的资源,拓宽语文运用的实践空间,在不同内容、方法的整合中开阔视野,获取与时代相适应的语文实践能力。

学生课前搜集资料,课后补充资料,是参与学习、拓展知识的一个途径,在搜集资料、积累知识的过程中,还丰富了学生的各种人生体验,培养了处理各种信息的能力。学《镜泊湖奇观》之前,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搜集图片、上网查询、下载资料,获取了直观的视觉感受,产生了强烈的学习欲望,课堂上,就在赏析、想象、吟诵中感悟

“峭拔的山岩,清澈的湖水,缤纷的花树,一望无际的林海”的“自然质朴”,体会“峰峦叠起,石岛耸峙,倒影奇幻”的“绮丽多变”。语言文字的熏陶、人文思想的感染,在一遍遍美读、品味中得到落实。学习《富饶的西沙群岛》后,我让学生搜集图片、文章:祖国地域辽阔、物产丰富、美丽富饶的地方。同学们利用“十一”长假参加这一语文实践活动。上学后,大家相互交流、欣赏,仿佛每个人都到祖国的天南海北去游历过一番,大家既当游客,又是导游,不仅在思想上爱祖国的情感得到升华,而且学生的动手能力、说话能力得到很大提高。除举办了一期“我是小导游”的语文活动,还完成了一期手抄报、电子小报,办起了一期黑板报。

在学习了一组反映科学家故事的课文《一定要争气》、《茅以升立志造桥》后,我让学生在学校四层教学楼走一圈,看能发现什么?有的同学很快来报告,发现了悬挂在教学楼墙壁上的挂像。我因势利导,让他们再去看、去想,看看自己知道了哪些伟大的人物?自己能不能把他们介绍给别人。就这样,我充分利用学校的这一丰富的教育资源,让学生在看中了解了伟人,在听中扩大了认知,在思中受到了震撼:两院院士、“导弹之父”钱学森,建筑学家梁思成,地质学家李四光,三峡工程创立者、水电专家张光斗„„这历史的长廊留下的不仅是古今中外丰富的人名,还有一笔精神上的财富:那就是奋发、进取、奉献„„诸如知识竞赛、革命故事会、成语故事会、古诗朗诵会等,使课内、课外相互交叉,延伸。孩子们的心灵如插上了翅膀,在这个百花园里尽情翱翔。

学习空间的延伸和拓展,给语文学科增添了更多的活力。学生只有融入生活,才会真正地感知语文;只有不断实践,才会更好地促进和谐发展。

第五篇:浅谈创设开放的教学情境

浅谈创设开放的教学情境

一、对“开放”的理解

开放是针对传统教学的封闭而言的,它集中体现在:

1、教学内容的开放

内容的开放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教学内容的丰富多样性,二是内容的可供选择性。开放的教学内容应能够满足处在不同发展水平、具有不同兴趣、爱好的学习者的多方面的需求,使他们通过对教学内容的选择、占有获得各得其所的相应发展。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学内容不能仅仅局限于教材,而应该由教材延伸到多样的社会生活中去,延伸到广阔的大自然里去,延伸到学生的生活经验中去。

2、教学过程的开放

过程的开放性要求教学的全程应是动态发展的,是适时变化的,学生的课堂表现、课堂需求应成为高速课堂活动进程的基本依据。传统教学的最大弊端之一即是将教学过程视作完成预定方案的不变的流程,“上课是执行教案的过程,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在课堂上最理想的进程是完成教案,而不是‘节外生枝’”,于是,课堂教学中死的教案成了‘看不见的手’,支配、牵动着‘活的’教师与学生。让他们围着它转;课堂成了‘教案剧’出演的‘舞台’,教师是主角,好学生是配角中的‘主角’,大多数学生只是不起眼的‘群众演员’,很多情况下只是‘观众’与‘听众’”。显然,在这样的僵化、封闭的课堂中,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和学习潜能不可能得到发挥,而教师的教也只能停留在“教书匠”的水平,不可能真正升华到艺术的境界。

3、教学时空的开放

时空的开放要求课堂上还给学生足够的学习的时间,让学生不受约束地思考、实实在在地训练;要求教学活动不一定完全局限于课堂内进行,可以由课内向课外乃至校外延伸。另外,即便是室内进行教学,也应该打破单一的“秧田式”座位编排方式,进行座位的各种组合,使固定空间变为弹性空间。

4、师生关系的开放

师生关系的开放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人格上建立一种相互尊重、民主平等、情感和谐的人际关系;二是在角色失常上形成良好的转换机制,教师可以是传道者、引路人,也可以是学习者、意见倾听者,可以是长辈、导师,也可以是兄长、朋友。向何种角色转换,何时转换都视教学的需要而定。

5、教学结果的开放 教学结果的开放意味着教学结果的出现具有多种可能性,既可以得出统一认识,也可以保留多种意见;既可以穷追不舍,形成完整结论,也可以恰到好处地停在某一位置,创造出留有“教学空白”的“残缺美”。

二、如何形成开放的教学情境

1、创设民主、和谐的情境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里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心灵接触。”教师和学生都是课堂教学中具有生命活力的主体,他们不仅以各自的知识背景为基础而开展教学活动,而且他们的种种体验与交往方式也都在参与营造教学情景。为了形成开放的教学情境,就应该在师-生、生-生之间建立多向和谐的人际关系。

事实上,随着社会正变得更加开放,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多样化,教师不可能永远扮演绝对的知识权威的角色;而在另一方面,不仅情感、态度、能力等素质是不可能简单传承、而只能是学生自己生成的,而且,知识――活化的知识也只能由学生自己去感受、去体验、去归纳、去提炼而形成。因此,教师要正确地承担社会赋予的责任,使学生生成社会所需要,同时又符合学生个体需要的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就只能以民主平等的态度、大度的风范和双向的思想交流来引导学生。学生在听课时总伴随着一定的情感,而这种情感往往与其对教材熟悉的程度,对教师的情感态度密切相关。只有教师热爱、信赖学生,才能赢得学生热爱、信任,学生才能消除各种心理障碍,“亲其师,信其道”,并“敬而受教”。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努力创设“和谐的情境”,一方面用微笑的表情、期待的眼神、温和的语言、饱满的情绪去感化学生,使学生觉得老师是朋友,是伙伴,对老师既尊重又无拘无束;另一方面,教师又要以自己对教学新的的思维方式、丰富充盈的想象力将教学提升到一个新的境地。

2、创设自主探究的情境

教学不只是单纯地向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和探索发现真理的奥秘。因此,在学生有了明确的学习目标,有了良好的心理准备,兴奋状态达到了一定程度的时刻,教师要不失时机地把学生引入探索知识的情境中去,靠他们自己的努力去获取知识、掌握技能。

在这一情境中,结合不同学科、不同教学内容,教师要有针对性地组织好下列活动:

探究发现

教学本身是一个探究过程,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使学生通过探究知识发现过程,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探究是发现的前提。教师在引导学生探究时,注重思维的过程甚于结果,尽量让学生通过自己分析、比较、归纳、概括、总结,寻求答案,发现规律。

质疑问难

在这里,教师既不是简单地一讲到底,也不是一问到底,而是创造条件让学生主动地质疑问难。现在我们常用的是讲前质疑和讲后质疑。比如讲前问学生“你想知道什么?”“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讲后问学生“你学会了什么?还有不懂的?”真正最能体现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是讲中质疑,如《惊弓之鸟》一课,教师通过课件演示,让学生看到一只受过箭伤的鸟后,引导学生读课文,找出课文中描写的句子,一学生站起来读了这句话:“更羸说:‘这是一只受过箭伤的鸟’。” 教师趁势给学生质疑的机会;“对更羸说的这句话,你有什么疑问?”学生提出了很有价值的问题:“更羸怎么知道这是一只受过箭伤的鸟?”“魏王为什么不知道?”教师让学生围绕他们自己提出的问题展开讨论,自己去寻求答案,从而收到了好的教学效果。

鼓励创新

在人的一生中,孩提时期是最富有创造性的时期,在孩子的头脑中,充满了想象,充满了创造,作为教师要充分地解放学生的大脑,多问学生“还有什么办法吗?”多引导学生“想想看”、“试试看”,多给学生提供一些表现的机会。如《狐狸和乌鸦》一文的结尾“狐狸叼起肉,钻到洞里去了。”引导学生想象:狐狸叼走肉以后,又怎样?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有的说:狐狸叼起肉跑进洞,小狐狸高兴极了。有的说:乌鸦看见自己的孩子饿提哇哇叫,十分伤心。有的说:乌鸦心生一计,哈哈大笑说:那片肉有毒。狐狸放下肉正在发呆,乌鸦飞下来叼起了肉。想象富有创造性。

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无论是他们的认知结构还是情感结构,都在共同为营造教学情景产生作用,同时又都受到课堂气氛整体的影响。从教师角度看,他事先的教学设计无论多么完美,都不可能准确预料课堂上将出现的一切因素,因此,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他必然要根据临场的实际情况而作出及时的调控;这些实际情况,往往并非固定的、事先已有的因素,而是教学中通过各种作用相互激发而随时涌现出来的新事物、新问题,如教师的讲解及组织的活动激发出学生的反应,师生、生生互动过程,产生新思想、新实验方案„„

为了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我们必须努力营造民主的教学情景。我们应该认识到引导学生获取知识之外,还有更为重要的任务,那就是培养能力、陶冶情感、培养合理的态度。我们就要虚心而且尽心将教学引导到一个更富有动态特征、更能生成新的教育因素、更有生机的境界。在这种境界中,学生可以有充分的合理的选择空间,他们的每一种新的思路都不再被简单地拒斥,而是被充分重视,于是在每一次新的尝试中,他们不仅学到了知识和技能,更为重要的是,他们会在这一开放的民主的教学情景中形成主动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下载为儿童创设开放的教学空间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为儿童创设开放的教学空间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创设自主学习空间(定稿)

    创设自主学习空间,激活语文课堂教学 [ 2007-3-27 21:05:00 | By: piaoxue ] 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

    城市开放空间 考察报告

    成 都 太 班级:姓名:何泉俊 古 里 调 查 报 告 2015级环艺4班 2015130186 杨卿诚2015130189 目 录 第一部分:考察概况 一、 二、 三、 四、 考察目的1 考察内容 考察地点 考......

    开放课堂空间 让儿童个性和谐发展(精选五篇)

    开放课堂空间 让儿童个性和谐发展 儿童的和谐发展需要广阔的活动空间作为基础,这就要求我们从儿童的个性发展出发,开放活动空间,优化活动环境,营造适合儿童自主活动的“信息场”......

    居住区交往空间创设——以淮安中天花园景观规划设计为例

    居住区交往空间创设——以淮安中天花园景观规划设计为例风景圆柚孙丽娟1,曹绪峰2,孟厦3,李玉萍1(1.金陵科技学院园艺学院,南京210038;2.南京万荣园林实业有限公司;3.南京行天景观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摘......

    7个儿童空间主题推荐

    7个儿童空间主题推荐 1、 适应儿童,3-6岁儿童—女孩,推荐主题《多啦历险记》,搭配颜色:白木+粉红+橘黄; 故事主题:《爱探险的朵拉》由美国尼克频道制作,是一部风靡全球的美式英语教......

    借助多媒体为机械制图的教学创设情景

    借助多媒体为机械制图的教学创设情景 甘肃省民勤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罗新治 《机械制图》作为中等职业学校工科类的专业基础课,传统的教学手段单调,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随......

    挖掘资源搭建平台为高中学校青年志愿者工作创设良好空间

    挖掘资源,搭建平台,为高中学校青年志愿者工作创设良好空间“奉献、友爱、互助、进步”是青年志愿者的精神。在这一精神的感召下,广大青年志愿者自觉投身于志愿者服务,奉献爱心,奉......

    努力创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

    努力创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 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 九湖中心田乾小学——林丽容 通过这一阶段对新课标修订稿的反复学习,细细品读,反复推敲,认真做笔记。再回顾我过去的十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