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一个农村小学教师回答钱学森之问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这个问题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思考,每一名教师更应该思考。我认为语文是百科之母,如果语文学得好,其他学科就能够比较轻松地学好,语文的涵盖、迁移作用是最明显的。之所以我们的学校培养不出杰出人才,我觉得小学语文教育的失败是责无旁贷的。下面就是我对这一问题的思考:
一、不要捆绑孩子的思想
小学语文课堂上,经常看到的是老师分析人物性格、概括中心思想,以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一课来看,老师分析周瑜的性格,周瑜是一个心胸狭隘、嫉妒心强的人(因为教学参考书上是这样写的),这样一讲学生也跟着认为周瑜是一个心胸狭隘、嫉妒心强的人。老师给学生指出周瑜的性格有什么意义?当然有的老师做得稍微好一些,他让学生们自己发表意见,然后引导至教学参考书上写的人物性格上来。这样稍微好一点,但效果差不太多,只是让学生的思想整齐划一,而事实上人的思想是不可能整齐划一的,正如一句话说“一万个人眼里有一万个林黛玉”,老师不分析周瑜的性格,学生就对周瑜的性格没有认识吗?一定会有的,也许学生由于年龄、知识量的关系无法表达,但对周瑜一定是有认识的,只要他把课文读上一遍两遍。如果你偏要让孩子对人物性格的理解同你一样,你必须满足一个条件——你对人物性格的认识是最高明的,其他人的观点都不如你。要满足这个条件其实是不可能的,即使你是作者本人,比如《射雕英雄传》虽然是金庸写的,但从他写完这本
书的那一秒钟起,他已经没有资格对“郭靖”、“黄蓉”的性格说三道四了,即使他说了,也只算是一家之言而已。本来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搞得像“终审判决”一样,除了束缚学生的思想、让他们不敢思考以外,一切目的都是达不到的。我们的学生为什么不敢于思考?为什么缺少创造性思维?这一种教育责无旁贷!
概括中心思想达到的效果与分析人物性格相差无几,故略。
二、不要让学生解释词语
还以《草船借箭》为例,教学参考上让重点给学生们解释“神机妙算”这个词,而且大部分老师也是这样做的,那我们的语文教学对词语的要求是什么?是不是每个词都要会解释?不,我们只要求能熟练运用,就是该用这个词的时候用这个词,不要词不达意就好了,需要解释词语的地方只有一个——“词典”,其实有很多词,我们都懂,都能熟练并正确的运用,但要我们解释就比较难了,比如“车”这个词,大家都是知道的、理解的、能正确运用的。但要我们解释什么是“车”。有几个人能说出“车”的正确完整的概念?让学生学解释词语只会给学生带来无谓的难度,无谓的挫折,让他们讨厌上语文课,其它的作用基本没有。
三、不要让学生厌恶阅读
现在大部分老师都知道“阅读”很重要,但一些课堂上的做法却让学生厌恶阅读。还是以《草船借箭》一课为例,有的老师一上课,出示
课文题目,先让学生提出通过课文题目想知道什么问题,有的同学说:谁借箭;有的说:为什么借箭;有的说:向谁借箭;有的说:借了多少枝箭。显得这一课很“热闹”,其实学生们这些问题是通过课前预习后想出来的,是纯粹为了应付老师的要求而想出来的问题,是已经通过预习解决了的,完全没有意义的问题,是完全为了应付老师让提问题的要求而提的问题。那读一篇文章之前有没有必要先提几个问题?没有必要!如果你看到《红楼梦》这本书,你会提什么问题?《水浒传》呢?《三字经》呢?什么叫做阅读?拿过一本书就读嘛,至于从这本书中学到什么,得到什么,那是读完之后要想的事情,没有必要提前提一些问题嘛!我在以前听说过一本书叫《菜根谭》,我一直以为是关于蔬菜种植方面的书呢,但后来读了才知道根本不是那么一回事。
还有的老师上阅读课其实就是阅读检查课,让大家做读书报告,写读后感。读后感有没有必要写:应该说可以写,不写也没关系,因为一个人读了一本书之后必有所感,没有感想是不正常的,但有感想是不是一定能说出来,一定能说得很好,那就不一定了。在阅读初期,因为年龄、知识量的限制,一般学生是写不好读后感的,这时老师说:“你真笨,读了半天,连个读后感都写不好!”那他就会发誓一辈子不读书了,其实如果你放手让他去读,当他有了足够的积累,有了充分的时间酝酿、反刍,到时你就是不让他写读后感,他也会把自己的感想想方设法的表达出来,也许他去找同学说,也许记在笔记本上,也许还会给你看呢。
其实认识字的孩子本来就有阅读的欲望,只要他有时间和书,一般的孩子是乐意去读的,只要你不要要求这、要求那,达不到要求再批评两句。打个比方,一般人愿意吃饺子,但如果你在他吃完饺子之后问他几个问题,如这饺子是素的还是肉的?(这个问题简单)咸了还是淡了?(这个问题还凑合)你吃了几个?(不留心的就不行了)你的饺子里放了几克盐?(这个问题就难了)如果孩子答不上来,你就狠狠地说:“你到底吃没吃啊,这么几个问题都说不上来,你简直就是个笨蛋嘛!就知道吃!”那这孩子就会发誓一辈子不吃饺子,而改吃馒头,因为关于馒头的问题简单些。
四、语文选择教材很重要
语文不是老师教来的。语文分“语”和“文”,语是听话说话,文是读写文章。首先,语不用我们来教,小学一年级的孩子已经会了,但是是由家长教的吗?也不是,语是孩子自己听来的,听得多就能模仿,听得多了就能懂,听得多了就能说。那文是不是一定要我们来教?学生的“文”的程度是不是我们教来的。也不是,是孩子自己读来的。换句话说,语文的学习不在于“传授”,而在于“熏陶”,那么我们用什么水平的教材去熏陶他,孩子就可以有什么水平的语文程度。那我们是用什么水平的教材去熏陶他们的呢?“小山羊和小猫做朋友,小猫请小山羊吃鱼,小山羊说:谢谢你,我不吃鱼。”嘻嘻。有没有比这个更高水平的语文作品?当然,比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还有没有更高水平的?当然,李白、杜甫 的诗。还有没有更高的?有!李斯、司马相如的文赋。那代表中国语文最高水平的文章、书籍是哪些?——《论语》、《大学》、《中庸》、《孟子》、《易经》、《老子》、《庄子》、《诗经》、《墨子》、《荀子》、《孙子兵法》„„
五、语文教学的教法问题
既然语文在于熏陶,你只要让学生多接触,多听,跟读,进而能够自读,进而熟读,进而能背诵就好了,老师只要对同学们说:“同学们,跟我读!”然后你念一句,学生念一句,领读10遍(最保守估计),就可以让学生们自己读了,最好念到能够背诵。不要管学生是不是理解,也不要向学生们讲解,即使讲两句也不要问学生们“懂了吗?”这样只会给学生带来压力。只要让学生多接触、多读。那不理解有用吗?如果你提出这个问题那你就是把语文教学同数学、科学教学混为一谈了,数学要理解,不理解没有用,但语文本来就是糊里糊涂地学来的,举个例子,“爸爸”这个词2岁的孩子是不理解的,10岁的孩子是大概理解的,但理解的并不深刻,因为如果没有相当的“生理卫生”的知识是不可能对“爸爸”这个词理解深刻的。但我们是从几岁开始接触这个词的?大概都是刚生下来不久,一岁之内,不懂,总听到、总听到就熟悉,然后就模仿发音(模仿是儿童的天性),到底是几岁开始懂的?不知道。几岁懂的比较深刻的?不清楚。再者,你不讲解学生就不理解、不想去理解吗?不是的。人的本性是好学的,你让他背会了一个“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他就会想:“这是什么意思?”但他通常不会问老师,这
个问题他会问自己,随着他一年一年地长大,他就会对这句话慢慢有更深的体会和了解,这样才能锻炼一个人的理解力,你得让他琢磨东西,你得给他值得琢磨的东西,你不能给他“小山羊和小猫做朋友”,那些东西不值得琢磨,一听就懂,怎么会用得着琢磨?你不要求他理解,他自有他自己的理解,他的理解可能是可笑的,但也可能是高明的。但随着他年龄的增长,理解力的提升,慢慢地就会懂得其中的道理。
六、学文言只会让白话文写得更好
有人会说,现在到处都用白话文,学那么多的文言有用吗?其实中国历来就没有白话文,只要形成文字、文章都要用文言文,白话不成文,中国古代读书人都不读白话文,也不写白话文,所以我们中华文化能够源远流长,流传至今。现在我们的学生不读文言文了,但我们几十年来没有出过一个文学大师,相比较来看,那些文学大师、语言大师们,如鲁迅、胡适、林语堂、巴金、老舍、茅盾、陈独秀、毛泽东也算,他们全都是读古书、文言文长大的,他们的白话文却被公认是写得最好的,这其中的原因不足以让我们思考吗?
七、和儿童一起成长
许多老师都有这样的感慨:在刚刚离开校园,初登讲台时,还比较自信,认为自己有点学问,但教了几年、十几年,自己的水平已经差不多完全等同于小学生了,因为你所教的东西,你所看的东西都是小学生就能理解的东西,小学生能理解什么?“小山羊和小猫做朋友”!所以
时间一长,我们老师们的水平也就差不多和小山羊和小猫差不多了。如果你教的是经典教材,有内涵、有深度的教材,比如《论语》,如果你和你的学生都能读100遍,大概有一半的学生会背,你自己大概能背半本,即使你年纪大了一篇也连着背不下来,但你肯定会很熟悉,只要《论语》你能很熟悉,你的语文水平就会有一个突飞猛进式的进步。语文能力的进步会带动其他很多能力的进步,据我所知,明代有两名内阁成员曾从事过儿童教育,这两个人一个名字叫杨士奇,被称为开创“仁宣之治”的第一功臣,另一个叫孙承宗,被称为明末最伟大的军事战略家、忠贞的爱国者,民族英雄;其军事天赋在同时代只有努尔哈赤能够匹敌。而且是明光宗朱常洛、明熹宗朱由校的老师。关于此二位的事迹,如有兴趣可到网上查询。为什么那时的小学老师能有如此成就,因为他们教的是“经典”,而我们为什么不行?因为我们教的是“垃圾”。
如果你所教的是“经典”,那不只是你的学生成才了,你也成才!只有能让学生和老师都成长、都进步的教材才是好的教材。最好的语文教材叫做“经典”!
第二篇:钱学森之问之我见
钱学森之问之我见
年级:2011级
专业:法学
姓名:赵晓云
学号S01114031 2005年,温家宝总理在看望著名物理学家钱学森时,钱老曾发出这样的感慨:“回过头来看,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举例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自2000年设立以来,共有18位科学家获奖,其中就有14个是1951年前大学毕业的。”钱老认为:“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
2009年10月31日,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驾鹤西去,我们在怀念这样一位大师的同时,他那一句振聋发聩的质疑——“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也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深思。
谈到钱学森之问,不得不谈的另一个同样声名大噪的问题——李约瑟谜题。李约瑟作为一名英国近代的生物化学家和科学技术史专家,在他的著作《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发问:“为何近现代科技与工业文明没有诞生在当时世界科技与经济最发达繁荣的中国?”再回顾钱学森之问,我们会发现两者有异曲同工之妙。李约瑟谜题看似是对中国科技的思考,钱学森之问看似是反思中国教育体制的弊端,但二者的实质上都是对中国缘何没有科技创新型人才的质疑
很多人在对钱学森之问进行分析探讨的过程中都进行了一定的总结,但遗憾的是,大家都普遍将目标聚焦在高等教育上,将钱学森之问替换成了“为什么我国的高等教育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但是在我看来,我国杰出人才缺乏的原因,不能简单归咎于某一个教育阶段,从学前教育到小学、中学、大学乃至整个的社会环境都应对我国杰出人才的缺乏承担责任。在我看来,钱学森之问的答案甚至可以追溯到我国的传统文化。
我国儒家传统文化是一种“学而优则仕”的“官文化”,自隋唐开始,科举制度变一直延续为之后历朝历代所采纳。而科举制度正是“官文化”的显著表现之一。读书的目的一度被释义为是求取功名。到明清则更甚,科举考试的内容则仅仅局限于八股文。在这种“官文化”与“文化实用主义”的影响下“一切不以‘升官发财’为依归的智力活动都被视为‘不务正业’,一切自然技术研究成果都被贬斥为‘奇技淫巧’”。这种“官文化”腐蚀了学人的学术兴趣,阻断了其走向学术研究的路径。同时“官文化”是一种讲究等级,扼杀平等与真理的“酱缸文化”。在这种文化中,个体是被奴役的、个性是被束缚的、思想是被压抑的。于是“人们‘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惟独不畏真理;„„崇拜权力、崇拜金钱,惟独不崇拜知识”。中国传统文化讲求“天人合一”“、贵和尚中”,突出体现为重群体轻个体的价值取向和整体性思维方式。“社会本位”价值的强势必然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个体的价值与个体主体性,整体性思维方式也必然会影响个体思维的多元化与创新性。
在这种传统文化的影响下,催生了学术领域的“实用主义”和“经验主义”,对于一些看似没有实际用途或短期内无法创造价值的自然科学问题,便乏人问津。除此之外,中国古代是小农经济国家,即使是科学领域的新发明也多是基于农业生产的经验,这在很大程度上舒服了人们的思想,抑制了人们的创造力。
视角转回现代,我们已经废除科举制度数百年,西方的自然科学知识早已得到世界范围的普及,但为何我国的自然科学依然落后于西方世界?时至今日,我们仍然无一位中国本土的诺贝尔科学奖的获得者却出现了六位华人获得诺贝尔科学奖。在此之下,我们不得不反思我们的教育和我们的社会环境。
我国的教育改革已经有了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口号虽然都是素质教育,但在实施过程中绝大部分中小学实行的却仍然是应试教育,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势。在我国的基础教育阶段我们可以用两句话来概括其情景———“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古时候我们的评价理念是“学而优则仕”,现在我们的理念是“考高分就是好学生”。钱学森曾说,在他一生的道路上,有两个高潮,其中一个就是在北师大附中的6年,另一个就是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读博士。钱学森后来曾这样告诉他的学生:“师大附中给学生创造了一个非常宽松的环境,培养了我的科学兴趣”。钱学森第一次见到冯卡门,就得到了这位世界著名大师的赏识,就是因为他具备了一个优秀科研人员应有的素质,即敏锐的思维。这种素质的形成与北师大附中实施的宽松、自由的教学理念和学习风气有很大的关系。我国的基础教育现状让我想起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有段关于儿童“六个解放”的论述:解放儿童的头脑,使他们能想;解放儿童的双手,使他们能干;解放儿童的眼睛,使他们能看;解放儿童的嘴,使他们能谈;解放儿童的空间,不要把儿童关在笼中,使他们能到大自然、大社会里去扩大认识的眼界,取得丰富的学问;解放儿童的时间,不把他们的功课表填满,不逼迫他赶考,不和家长联合起来在功课上夹攻他们。卢梭曾说过,孩子是自然之子,让他们自发、自动地从环境中学习,比传统的书本教育要有效率得多。如果我们的老师在教学上都能以陶行知先生的“六个解放”来要求自己,让学生的身心、思想都能得以解放,让学生不再为框框条条的标准所束缚,不再为繁多复杂的考题所桎梏,不再对学习心存畏惧,不再对标新立异视若畏途。那时,我们的学生们对学习充满向往,对知识充满渴求,神思飞扬,激情勃发,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就会更强,我们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将正式启动。
“大学精神”是大学自身存在和发展中形成的具有独特气质的精神形式的文明成果,它是科学精神的时代标志和具体凝聚,是整个人类社会文明的高级形式。面临知识经济的机遇和挑战,建设“大学精神”不仅是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社会进步的需要。“大学精神”的本质特征概括为创造精神、批判精神和社会关怀精神。钱学森2005年3月29日下午在301医院的人生最后一次系统谈话中指出:今天我们办学,一定要有加州理工学院的那种科技创新精神,培养会动脑筋、具有非凡创造能力的人才。我回国这么多年,感到中国还没有一所这样的学校,都是些一般的,别人说过的才说,没说过的就不敢说,这样是培养不出顶尖人才的。我们国家应该解决这个问题。你是不是真正的创新,就看是不是敢于研究别人没有研究过的科学前沿问题,而不是别人已经说过的东西我们知道,没有说过的东西,我们就不知道。所谓优秀学生就是要有创新。没有创新,死记硬背,考试成绩再好也不是优秀学生。培养大学的创新精神我们还可以借鉴国外一流大学的经验。自1901年设立诺贝尔奖以来,这个代表当今世界科学最高水平的奖项已经颁发了百余年。从诺贝尔奖诞生以来已经产生了400多位诺贝尔奖获奖者,其中美国是最大的赢家,美国获得诺贝尔科学奖的人数占到了全球获得该奖人数的70%以上。据统计,美国共有278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为什么美国能获得这么多的诺贝尔奖,看看其大学精神就知道了:哈佛大学以师资雄厚,将近40名教授因获诺贝尔奖而著称,学生以学术卓越、全面发展、自信能干而闻名。耶鲁则以教授治校、思想开放、人文一流、盛产总统而骄傲。而普林斯顿大学以重质量、重研究、重理论,并培养出38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而卓誉世界。哥伦比亚大学既是一所大学,也是一所大企业,也培养出34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年轻的斯坦福大学以强烈的进取精神,提出不因袭任何传统,沿着自己的路标向前,以“学术顶尖”的构想建设大学,成为“硅谷”的强大后盾。善于创新是大学精神的灵魂。要想在教育理念、办学思想、培养模式、教学管理等方面塑造自我,具有个性,没有创新是不行的。总之,凡是有特色的大学,都因善于创新,坚持走自己的路而成名,并培养出了一大批世界各领域的杰出人才。所以树立具有创新思想的大学精神我们才能真正培养出杰出人才。
其实,中国并不缺少具有科研素质的年轻人才,但往往在现实社会中难以取得成就。杨振宁和李政道就是关于中国缺少科学土壤的最好例证,正所谓“境内为枳,过海为橘”。要想真正培养出杰出人才,真正解决钱老的“杰出人才”的质疑,我认为,我们需要彻底舍弃我们现实社会中具有强烈等级思想的官文化,代之以平等的思潮,要将我们的应试体制做出根本性的变革,注重培养学生在多个领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在高等教育之前应该将我们的注意力更多地放在培养学生学习的“宽度”而非“深度”。在高校中,要努力将高校“去行政化”,还学校本来之“象牙塔”面目,附学校以自由热烈的学术气氛。我想,在此之下,钱老的疑问应当得以解决矣。
第三篇:钱学森之问观后感
视频钱学森之问观后感
教育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的根基,教育是一个国家动力的源泉,教育是一个时代进步的根本,教育者,国之大计也。
钱学森老先生在晚年曾不止一次向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提出他的忧虑------“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这是很大的问题。2009年8月6日,与温总理的最后一次见面中,他依然说:“培养杰出人才,不仅是教育遵循的基本原则,也是国家长远发展的根本。” 钱学森大师去世前留下了这样的问题:为什么中国的大学不能培养出杰出的人才。钱老去世后,这成为著名的钱学森之问。
就中国与西方教育的对比来看,中国对孩子一直进行着填鸭似的的教育,老师在课台上讲,学生在台下被动的接受。无论是小学还是大学,中国大学生中毕业后创业的同学少之又少,学生似乎成了一种职业,中国大学生的毕业就意味着失业,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大的原因是中国的学生太多了,而社会可以提供的就业岗位是有限的。这是由中国人口大国的性质决定的。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学生的创新能力,或者说没有活跃的思维,没有年轻人应该有的闯劲儿,其实创业也不失为一种良好的就业抉择,这是由中国的教育方式决定的。在我看来,中国的学校太看重面子。
中国的学校一直在忙碌着,忙升学率,忙学科建设,忙的都是面子工程,中国的学术剽窃现象很严重,这也是中国学术不立足于现实急于求成的表现,这也反映了中国迫切需要学术上的成果来推进各方面的发展。
中国的教育中看重的是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记忆能力和西方发达国家则是看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和集体意识,相似越来越发达的今天,集体的优势会越来越明显,其实中国在当前的大学教育中已经开始重视这一点,在竞赛和任务中经常以团队的形式进行比赛和作业,培养大学生的合作意识。这是值得肯定。
钱学森说他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上学时的那种浓重的学术氛围是最令他记忆犹新的,在美国,学生可以和导师以平等的身份进行学术交流,这样可以调动学生的思维,进行创新性研究。而中国的大学则是采取了填鸭式的老师讲课,学生被动接受的方式,中国的大学也曾经试图去拓展学生的学习层次,中国打大学好多都开通了选修课以利于学生可以拓展自己的知识面,但其实这些选修课时间也被学生用到了写作业上。中国的教育还有一个很大的错误就是将学科分的太细,其实各个学科都是相通的,学的知识多,考虑问题才能全面。以一种很大局的意识来思考问题。对于中国教育的发展,我想说以下几点,一 中国大学培养不出接触的学生还有小学,中学和高中教育的原因,中国应该进行全方位的教育制度的改革,中国在教育上的投入还是很少。教育是国之根本,是国家鲜活生命力的源泉,中国的教育可以采取和中国当初改革开放相似的方式,当初是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现在则是先让一部分人先进行西方式的教育,这还要从教师开始,中国应从现在开始就选派优秀教师去美国或其他国家进行教育方法的培训学习,而且每年都应当派遣,这样才能逐渐改变中国的教育主体,还有就是中国的教育部门应当进行教育体制的改革,从某些试点城市开始,从某些试点大学开始,然后逐步推广到全国,这可能需要三四十年的时间或者更长时间,但我相信终究会成功。英语应是中国教育的重中之重,当前世界的科技中心在美国,学好英语有利于我们接受美国的先进科学技术。印度的科技水平目前在我国之上,就是因为在英语方面占有优势,还有中国香港的发展,不仅是由于其资本主义体制的优势还有英语的优势。中国的教育改革是一个漫长且艰辛的过程,但是我们相信中国的教育部门正在进行这不懈的努力,未来中国教育的前景是光明的。
第四篇:“钱学森之问”演讲稿
大家好,我是代表第四组和大家谈一谈钱学森之问这个话题的。钱先生晚年多次提出一个关乎国家未来的疑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在这里我们可以理解为是大师、创新型人才。
一些人可能就不赞成,你怎么能说中国没有大师?我们不光有大师,还有泰斗。在中国那么多学科领域都有自己的大师,甚至泰斗。然而,我们要知道,“大师”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如果我们把“大师”定位为世界顶尖的科技奖,比如诺贝尔奖、数学菲尔zi兹奖等等,那么整个华人世界屈指可数,如果把标准再提高一点,科技界重要科学分支的奠基人,他们的思想有深刻的、系统的、持久的影响的学者,我们没有一个,这是一个事实。
想必大家都会对“西方的月亮比中国的圆”等类似的论调感到反感。但是面对“钱学森之问”——关乎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艰深命题,我们不得不把目光投向遥远的西方。寻找其中的差距或者说是不同。
我不敢说以下讲的几点能以小见大,但我们无法否认。中国学生后劲不足
大家可以先看一下右上角一位网友的话。这位网友提出了中国教育的一个普遍问题,就是中国学生的学习后劲儿不足:中国的学生从幼儿园就开始紧张,小学、初中层层加码,到了高中弦绷得最紧,然而进了大学就开始松懈。读硕士生、博士生,就是为了找一份好工作,除此之外,很多人并不清楚自己为什么要继续学习。
相比之下,西方鼓励孩子的是个人智慧的发挥。西方的学生到了大学才开始提速,真正加码,最后他们的学生比中国的学生走的远,往往能在所学领域有所建树。
中国学生前紧后松的学习,使学生既没有了童年的快乐,又丧失了成年后的收获。
这是斯坦福大学工程学院大楼的地板上的一块金属牌子上写着一句英文(Teachers open the door but you must walk through it yourself.)是不是有点像中国的那句老话“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的意思,开始阶段,师傅要手把手地教你,要把你领进去;等你有了能力后,再自己走自己的路。然而西方人的理解是:师傅只把门给你打开,即使进门这一步也得你自己去走,更不用说后来了。西方在一开始就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而东方则总是对孩子不放心,要扶着他们走,送了一程又一程。
中国人的读书兴趣早衰
且不说普通大众,中国知识界的人,读书兴趣也早早就衰竭了。这里讲的读书,是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提高自己的技能、在自己的领域中有所建树的学习行为,不是手里随便拿本印刷品、电子书就叫读书。中国人读书的目的性强,不少人读书,就是为了将来能生存,有个稳定的工作。一旦大学毕业找到了工作,就再也没有学习的动机了。留在大学或者科研机构的人,读书的生命会长一点,因为要评职称。但是,一旦评上了职称,特别是评上了教授、博士生导师,读书的兴趣就很难再有。这是学术界的普遍现象。高中毕业生最狂欢的事情是什么,就是撕书或是烧书。现在的家庭很少有书房,即使有,那也是孩子学习的地方,很少有成年人安静的坐在书房看书,即使空闲的时候也是在逛街、打麻将、看电视。
中国人过分强调知识
学位的名称就能反映出东西方教育的价值观念不同。中文的“硕士”对应英语的“master”,中文的博士对应于英文的“philosophy of doctor”。硕和博说的都是量特别多。然而英语中的“master”是掌握娴熟的意思,主要强调领会和动手能力。英语中的“philosophy of doctor”,doctor在英语中有医生和博士的意思,最早指的就是医生,医生就必须具有临床经验,能够给病人治病。可以说,一个在某一行掌握了最高技艺的人,再加上具有“哲学”知识的头脑,这才是西方所理解的博士。在中国学习是强调整个知识体系的构建,把所学的东西翻来覆去的去考,然而在西方则是把所学知识应用起来,进一步转化为生产力。死要面子的教育
中国人不仅自己要面子,也喜欢给别人面子。中国的教育讲究面子,特别是学校的建设。从中学到大学,每个学校花钱最多、盖得最漂亮的都是校门和校门口那几栋大楼,然而真正关系到学生生活的宿舍、食堂,就顾不了那么多了。相反,西方的很多大学,校门就是一个小铁门或者石头柱子,或者有可能找了半天找不到校门。然而这些学校的宿舍那可是没的说。比如斯坦福大学的学生可以住上小楼房,有停车场,有花园甚至游乐场。
一顾及面子,很简单的事情也就变得复杂了。面子大的向面子小的请教,担心失了面子;面子小的向面子大的请教,又担心别人会说自己挣面子;面子一样大的人之间相互请教,又担心对方的面子大于自己。这样顾及很累,但是我们中国人乐此不疲。
也许大家会认为我站着说话不腰疼,中国人多呀,中国人穷怕了,其实站着的不是我,而是这位教授,方毓智教授。他在国内很多高校已经做过多场关于“钱学森之问”的讲座。也唯有这样的教授才能给予我们更大的启迪。上面讲的几点都总结于他所著一本书,叫做《为什么中国出不了大师》他一共写了36点。
前一段时间在网上我们经常看到这么一则报道:凌晨4点半还是5点半的哈佛大学图书馆,灯火通明,座无虚席。也许是这样的,也许是这样的,你也许还会在书店看到这种书。这些报道的动机也许是好的,但是内容是假的。隶属于哈佛本科学院的所有图书馆里,目前应该就只有一个(Lamont Library)是在工作日二十四小时全天候开放的。但是即便是这样,图书馆在后半夜都很少有人。大家都是人,绝大多数人都需要有充足的睡眠来保证第二天的精力充沛。说这个其实就是想提醒大家要注意身体,毕竟身体是最重要的。人都学垮了,哪来的人才?
可以称得上是姊妹篇
《为什么美国盛产大师》无意当中发现的,封面有这样一句话,他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美国人。
20世纪美国经济发展取得了惊人成绩,这向世人昭示:人才是重要的,顶尖人才是更重要的,而顶尖人才的成才机制是最重要的。
祖国的未来寄托于下一代。准确地说,寄托于具有想象力、创造力的下一代。
第五篇:浅析“钱学森之问”
题目:浅析“钱学森之问” 课程名称: 思想辩证法 姓 名: xxxx 学 号: xxxxxxxxx 专 业: xxxxxx 年 级: 13级 时 间: 2014.4
浅析“钱学森之问”
摘要: “钱学森之问”的本质在于对中国教育现状的叩问,在于对中国教育体系的质疑。本文通过“对钱学森之问”的解读,反思我国教育现状。
关键词:钱学森之问 教育 改革 人才
2005 年7月29日温家宝总理在看望著名物理学家钱学森时,钱老曾发出这样的感慨:“回过头来看,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这就是“钱学森之问”,也有人把它称为“世纪之问”。“钱学森之问”命题所指
首先,对“学校”一词所指有不同的理解。在学校层级方面,大多数人认为钱老所谈学校特指大学,部分人认为是各级各类学校的统称。
其次,对“杰出人才”一词所指有不同的理解!在人才层次方面,有人认为杰出人才特指高层次”顶级创新型人才(如诺贝尔获奖者),也有人认为杰出人才即普通创新型人才!在人才类别方面,有人认为杰出人才特指自然科学领域人才,有人认为是包含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在内的所有领域的人才。
此外,有学者认为#钱学森之问,不是一问而至少是三问,一问是,关于杰出人才之问-;二问是,关于教育质量之问;三问是,关于教师水平之问。也有学者提出了另外三层含义:一是国家建设和发展需要杰出人才;二是什么样的人才是杰出人才,或者说杰出人才具有哪些特征;三是杰出人才的培养到底是谁的责任和使命。我国教育存在的问题
客观地说,我们新中国的教育取得很大的进步和成绩,但显然这也不代表着我国现代的教育就没有问题,不需要改革。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理论研究中心研究报告认为我国现行教育中存在着 10 大热点问题:1.高考招生制度问题,离新课程改革和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差距大;2.农村教师问题,待遇低,教师津贴补贴拖欠严重;3.职业教育问题,职业教育资金投人和吸引力严重不足,工学结合模式推行困难;4.择校问题,择校加剧了教育资源的两级分化和教育机会的不平等;5.高等教育质量问题,教育教学功利化、行政化、异化;6.教师评价制度问题,教师在评价中缺乏自主权,制度设计中就没有话语权。评价实施中教师权益没有保障,合理利益处诉求;7.政府教育投入问题,我国的教育投人一直严重不足,国家财政性教育支出占 GDP 的比重很低,制约我国教育事业发展;8.大学生就业难问题,高校扩招与就业率下降并存,企业与大学生就业的信息不对称,个别专业严重供大于求,大学生就业能力不足等;9.学前教育问题,我国儿童接受学前教育远未达到普及的程度,学前教育难,费用高等;10.中小学生学业负担问题,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活动负担,心理负担,身心负担等较重,影响中小学生健康成长和成才。
“钱学森之问”中提到:“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这其实是对我国现行教育问题及原因一种深度的反思。通过“钱学森之问”反思我国教育
2010年2月28日,历时一年半、易稿数十次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开始公开征集民意,立即引起各界关注。其中,高校去行政化、高考制度改革、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等关键词成为焦点话题,众多专家学者、普通民众、老师学生家长纷纷献计献策,中国教育的春天,似乎离我们已经不远。
1)解决当前教育现状的关键在于教育的去行政化
具体来说,教育的“去行政化”即管理工作由教学科研骨干主导,管理工作岗位不设行政级别。学校的每个人要得到社会尊重,只能靠自己的学问、科研成就和管理水平,而非行政级别。同时,“去行政化”具体要各个教育机构结合自身情况进行探索,而当前最要紧的是对学校自主权的落实进行规定,包括法律层面都需到位,同时各学校尤其是大学也要强化内部治理结构,依法治校,真正实现“教授治校”和“学术自由”。2)让大学重回真正的大学
什么样的模式真正能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呢?学生的进步显然离不开教师的引导,比如冯卡门教授之于钱学森,费米教授之于李政道。国外高校推行顶尖精英教育,以加州理工学院和麻省理工学院为例,大学生与教授研究员的比例是平均两三个学生就有一位老师。可是,在国内高校,这种理想的状态很难出现,很多名教授都很忙,因为他们出名所以就要带很多博士生,博士生也愿意投到他的名下,但他们时间有限,根本无法给予他们有效的指引,自然也就无法培养出更加具有能力的人才。
现在已经沦为鸡肋的本科生教育更应该得到重视,大学是培养人才而不是技术工人的场所,大学生要学习的不仅仅是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社会素养。因此,大学生不应该一入校就要被迫限定专业,大通识教育势在必行。这方面来说,浙江大学大类培养模式及教授必须为本科生亲自授课等规定显然是符合教育发展规律的,更有利于人才的培养。
一所理想中的大学应该回归大学的魂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回归其培养精英人才的目标和宗旨。只有大学回归到真正的大学,我们的高等教育模式才能从根本上得到改变。
3)改革基础教育
无论在哪个时代,培养杰出人才的基本规律都没有发生根本变化,杰出人才具备的品质也基本相同,比如具有能够独立思考的精神、不迷信经典和权威,具有强烈的科学探索精神,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等等。对于这些优秀品质的培养不能光依赖大学教育,应该从中学乃至小学阶段就有意识地进行。而当前中国基础教育主要以制式教育为主,统一教材、统一大纲、统一考试,统一标准答案。我们的指导思想基本上是“求同排异”,学生提问的兴趣和欲望在中小学阶段便已经被大大地削弱,取而代之的是记、背标准答案的教育导向,使学生对知识没有兴趣”,继而丧失“独特的、创新的”能力。我们未来的大师在中小学时就遭到扼杀,怎能指望他成为杰出人才?
近几年来,各省市陆续进行小范围的基础教育改革试验,其中不乏一些很好的措施,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对于庞大繁杂的中国教育体系来说,还是无异于杯水车薪。因此,还是需要中央政府的统一规划调度,同时配以强有力的监督实行措施,确保改革落到实处,而不仅仅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表面文章,重演数年前“减负变加负”的闹剧。4)转变教育理念
我们应从根本上转变教育理念,摒弃旧有的不合时宜的教育模式,建立有利于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新人才的教育模式,真正尊重学生的兴趣和天性,加以引导,鼓励学生思考、质疑、发问、进而研究得出属于自己的独特的、创新的成果,提高中国的自主创新能力。结语
钱学森之问”的本质在于对中国教育现状的叩问,在于对中国教育体系的质疑。因此,破解“钱学森之问”的关键,就在于反思中国教育现状,在借鉴国外优秀经验和结合中国实际的基础上改革中国教育体系。但愿“钱学森之问”的这场讨论能切实推动教育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让更多的杰出人才在肥沃的“泥土”中生长、开花。
参考文献:[1] “钱学森之问”评述 王朔 上海教育科研 2010.3 [2] 钱学森之问:对高等教育现实状态的拷问 冉隆锋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2年第8期 [3] 再问“钱学森之问”——浅思中国教育改革之路 钟林.万小龙 当代教育论坛 2012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