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汉魏南北朝时期边塞诗的风格对比
4.请将汉魏南北朝、隋朝、唐代、宋代的边塞诗进行对比,有何不同? 汉魏南北朝时期的边塞诗
(一)概况:
反映边地战争的艰苦和征人思妇的相思苦。诗歌体裁以乐府诗为主。代表作品如:陈琳的《饮马长城窟行》、曹丕的《燕歌行》、鲍照《代出自蓟北门行》、蔡琰《胡笳十八拍》、《悲愤诗》,徐陵《关山月》、王褒《渡河北》等。
(二)陈琳《饮马长城窟行》:
“饮马长城窟,往水寒伤马骨。往谓长城吏,慎莫稽留太原卒。官作自有程,举筑谐汝声。男儿宁当格斗死,何能怫郁筑长城。长城何连连,连连三千里。边城多健少,内舍多寡妇。作书于内舍,便嫁莫留住。善待新姑嫜,时时念我故夫子。报书往边地,君今出语一何鄙。身在祸难中,何为稽留他家子。生男慎莫举,生女哺用脯。君不独见长城下,死人骸骨相撑住。结发行事君,慊慊心意间。明知边地苦,贱妾何能久自全。”
诗人分别以旁观者的口吻,边疆战士的口吻,家中思妇的口吻,真实的诉说了边塞征战之苦。语言素朴,构思独特。代表了这一时期的边塞诗风格。隋代的边塞诗
(一)概况:
边塞题材较为普遍,甚至出现多位诗人同题唱和边塞诗的盛况。诗歌体裁既有歌行体又有近体绝句。虽数量不多,也无一流作家,但促进了边塞诗的发展。代表作品有:卢思道《从军行》、薛道衡《出塞》二首等。
(二)《从军行》简析:
该诗为七言歌行体。诗中把塞外肃杀的气氛和征人怀乡,思妇闺怨的情思和谐地融合在一起。意境优美,语言清丽流畅,对偶工整和谐。
“朔方烽火照甘泉,长安飞将出祁连。犀渠玉剑良家子,白马金羁侠少年。„天涯一去无穷已,蓟门迢递三千里。朝见马岭黄沙合,夕望龙城阵云起。„白雪初下天山外,浮云直上五原间。关山万里不可越,谁能坐对芳菲月? 流水本自断人肠,坚冰旧来伤马骨。„长风萧萧渡水来,归燕连连映天没。从军行,君行万里出龙庭。单于渭桥今已拜,将军何处觅功名?”白雪初下天山外,浮云直上五原间。关山万里不可越,谁能坐对芳菲月?流水本自断人肠,坚冰旧来伤马骨。„长风萧萧渡水来,归燕连连映天没。从军行,君行万里出龙庭。单于渭桥今已拜,将军何处觅功名?” 唐代的边塞诗
(一)概况:
1、边塞诗和边塞诗派
边塞诗是唐代诗歌的主要题材,是唐诗当中思想性最深刻,想象力最丰富,艺术性最强的一部分。一些有切身边塞生活经历和军旅生活体验的作家,以亲历的见闻来写作;另一些诗人用乐府旧题来进行翻新的创作。参与人数之多,诗作数量之大,为前代所未见。其创作贯穿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阶段。其中,初、盛唐边塞诗多昂扬奋发的格调,艺术性最强。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是初唐写作边塞诗较多的作家,他的边塞诗一方面题材开阔,内容包括:A、边塞风光;B、边疆战士的艰苦生活;C、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抱负D、边疆将士思乡的情思。不仅内容涵盖了盛唐边塞诗的大多领域,而且格调高亢。此后其他著名诗人如:杨炯、陈子昂、杜审言等人也创作边塞诗。边塞诗创作一时蔚为风气。
盛唐是边塞诗创作的鼎盛时期,涌现了著名的边塞诗派,代表诗人有高适、岑参、王昌龄、李颀、王维,高之《燕歌行》、岑之《白雪歌》、《走马川行》等七言 长篇歌行代表了盛唐边塞诗的美学风格,即:雄浑、磅礴、豪放、浪漫、悲壮、瑰丽。除此之外,盛唐大诗人李白、杜甫都写过边塞诗,这些边塞诗成为他们的代表作的一部分。如:李白的《关山月》、《塞下曲》六首、《战城南》、《北风行》„„,杜甫的《兵车行》、《前出塞九首》、《后出塞六首》等。另外一些诗人也有边塞诗的名篇传世,如王昌龄有《出塞》、《从军行》,王之涣有《出塞》,王翰有《凉州词》。盛唐诗成为边塞诗创作的顶点。此后中晚唐并没有出现边塞诗的大家,但题材有所扩展。
2、初盛唐边塞诗繁荣的原因
一方面在于强大的边防和高度自信的时代风貌;另一方面在于 建功立业的壮志和“入幕制度”的刺激。文人普遍投笔从戎,赴边求功。正如杨炯诗句“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王维诗句“忘身辞凤阙,报国取龙城。岂学书生辈,窗间老一经。”;岑参诗句“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丈夫一英雄。”
3、盛唐边塞诗的特点,在于以下四个方面:
(1)题材广阔:一方面包括:将士建立军功的壮志,边地生活的艰辛,战争的酷烈场面,将士的思家情绪;另一方面包括:边塞风光,边疆地理,民族风情,民族交往等各个方面。其中以前者为主要题材。
(2)意象宏阔:大处落笔,写奇情壮景。
(3)基调昂扬:气势流畅,富有崇高感。
(4)体裁兼善:歌行、律绝皆有佳作。
就边塞诗的体裁来看,包括歌行在内的古体诗创作已经成熟,蔚为大观,代表作品有:李颀《古从军行》“„野营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岑参《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弯弯月出挂城头,城头月出照凉州。凉州七里十万家,胡人半解弹琵琶。琵琶一曲肠堪断,风萧萧兮夜漫漫。„”
另一个方面,近体边塞诗也走向成熟。代表作品有:王昌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王昌龄《从军行》“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关门。前军夜战洮河北,以报生擒土谷浑。”;王之涣《出塞》“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翰《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宋朝边塞诗
宋朝边塞诗与唐代边塞诗,都描写边塞生活、抒发爱国情怀,但细细对照阅读,却发现唐代边塞诗昂扬,宋代边塞诗凄凉。两宋时期,与宋对峙并存的先后有辽、金、西夏、蒙古等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而宋朝统治者,对异族入侵不像唐朝那样予以坚决反击,而是一贯采取赂敌求和的政策。这对于积贫积弱的宋朝来说,更始雪上加霜。同时,宋朝赂敌愈急,敌人入侵也愈急,这更削弱了宋朝国力,从而也更无力、无胆反击外敌侵略,偶有主战派,在一片求和声中也是孤掌难鸣,甚至惨遭不幸!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阔大胸怀名垂青史的北宋政治家、军事家范仲淹,“事业满边陲”,虽不以文胜,但也留下了《岳阳楼记》、《渔家傲》这样的千古绝唱,他的表现边塞生活的《渔家傲》词在有宋一代更是独树一帜,风格卓异: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这就是《渔家傲》一词读来沉郁、悲壮、凄凉的根源!在词中,作者把忧愤国事、御侮卫国的壮烈情怀以及边防将士以身许国的英雄气概和对当权者赂敌政策的无可奈何,表达得淋漓尽致,令人感慨万千。再读一读南宋辛派词人的作品,我们更能强烈感受到词人们报国无门的无奈和“国破山河在”的悲叹,这与盛唐气象已相去甚远!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国势的强弱也会自然或不自然地渗入文学作品之中,唐代边塞诗和宋朝边塞诗就是很好的例子。
第二篇:第五章 汉魏六朝时期的教育变革
第五章 汉魏六朝时期的教育变革
夏曾佑在其《中国古代史》中说:“中国之教,得孔子而后立;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中国之境,得汉武而后定。三者皆中国之所以为中国也。自秦以来,垂二千年,虽百王代兴,时有改革,然观其大义,不甚悬殊。„„ 后世之王者,不过随事补苴,以求适一时之用耳,不能动其根本之理。”
第一节 文化教育政策的不断调整
经过春秋战国数百年的兼并战争,终于在公元前221年,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帝国——秦朝。从此,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秦统一六国,是用武力实现的。为巩固统一又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如实行郡县制,废井田、开阡陌,统一货币和度量衡,大力疏通河道,修建驰道,发展商业和交通等。进而在意识形态或文化教育领域也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统一的政策。如实行“书同文”、“行同伦”;“禁私学,以吏为师”、“以法为教”;“颁挟书令”“焚书坑儒”。结果加剧了社会矛盾,反而成为加速秦朝灭亡的重要原因。
汉朝建立后,接受了秦朝速亡的经验教训,在继承秦制的基础上,对各项政策都作了重大的调整,确立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当然,这一政策的确立是经过了一个过程的。
一、“黄老之学”与汉初文教政策
黄老学派就是战国末汉初的道家学派,是在百家争鸣中所形成的一个综合各家的思想体系,它因道合法,兼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并注入了汉初的时代精神,并自成体系,或称“新道学”。此派以传说中的黄帝同老子相配,并同尊为道家的创始人,故名曰“黄老学派”。
在哲学上,此派提出“静作相养,德虐相成。两若有名,相与则成。阴阳备物,化变乃生。”(《十大经·果童》)具有辩证法的思想,此学派将老子玄远的“道”加以发挥,并运用于社会政治等各方面。老子倡导的是“无为”,黄老之学主张“无为而治”,从积极入世之道,要求统治者“无为”——节欲、惠民、行仁义,不干扰老百姓的正常生产和生活。
汉初统治者,在接受秦短命教训的基础上,发现黄老之学正符合他们的思想,于是在汉初的六、七十年间,便以黄老之学为指导思想,“清静无为”,让民“休养生息”,这样,的确促进了生产的恢复和社会的安定以及文化教育的发展。
当然,在这一阶段不仅仅就是黄老的天下,事实上,统治者还杂以名法之术,而儒家仍处于被排挤的地位,秦以来的挟书之律并未得以废除,这突出表现在汉高祖刘邦统治时期,这位当初的无赖亭长,不喜欢儒生,曾取客人的儒冠“溲溺其中”。文景帝也都“好道家之学”“不任儒者”。文帝后窦太后也好黄老之术,与博士辕固争论至骂,命辕以野猪决斗,险些丧生。这都足见汉初统治者重黄老刑名之学而并不尊崇儒术。
儒家不被尊崇,并不是说儒家就没有一点地位。事实上,儒家经过积极的活动和斗争,其地位在不断地提高。就汉高祖来说,他本不喜欢儒生,儒生投奔他都加以拒绝。但儒生郦食其在归附刘邦后,因献计克陈留而封广野君。楚汉战争中,他游说齐王田广归汉,韩信乘机袭齐,齐王以为被他出卖,将他烹死,这使刘邦再不敢轻待儒生。
原秦博士、儒学者叔孙通率弟子百余人归高祖后,进言说:“夫儒者难与进取,可与守成。”他还为刘邦制订朝仪,使高祖“今日知为皇帝之贵也。”晋升为太常,身列九卿,诸生也被聘为郎官。西汉初年的思想家陆贾,用儒家的仁义学说劝谏君臣,在他的推动下,高祖在其死的前一年使用“大牢”祭祀了孔子,这对儒家地位的提高起了积极作用。汉惠帝四年(前191年)废除了挟书律,从法律上为儒家的发展扫除了障碍,从此儒家的宣传、研究便活跃起来。
总之,汉初的六七十年,是在黄老学派思想的指导下使老百姓得到了一定的休养生息。因而对汉初的政局曾经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这又削弱了中央集权,纵容了诸侯王的骄恣不法,吴楚“七国之乱”,宣告黄老之学在政治上的破产,这促使统治者不得不考虑下一步该怎么办?
二、董仲舒与汉武帝“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
承继前一种境况的汉朝统治者是汉武帝刘彻,这位雄才大略之君,面对当时的情况,总结了战国以来统治者的经验,特别是秦朝和汉初六七十年的经验,在研究了儒术所具有的守成作用后,改弦易辙,适时更化,在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后,果断地采纳了他的建议,从而标志着“独尊儒术”文教政策的确立。从此以后,儒家便成了中国两千年封建社会的思想支柱,成了封建制度之最高政治原理,成了衡量文化思想之标准的尺度。一切与这种原理相冲突的古典学说,即使比儒家学说含有更多的真理,也要从头到尾被摧毁。从这一时代起,孔子便从诸子百家之中超升出来,变成了东方世界之罗马教皇,而儒家哲学也就成为永恒不变的真理。谁要批判儒家哲学,谁就是名教的罪人,文化的叛逆。
建元五年,汉武帝将儒家经典列为官学,设置五经博士,诸子学官一时并罢。
建元六年,根据丞相田蚡的奏请,公开“黜黄老刑名百家之言,延及文学儒者教百人”,完成了“罢黜百家,表彰六经”之大举。
元溯五年,开办太学以研究儒家,培养儒家治术人才,这是根据董仲舒,公孙弘的建议设立于长安的。与此同时,又令郡县察举孝廉秀才,加重考核经术的成分。这样,在教育上,采用儒经作为养士和取士的唯一依据,实现了教育的儒学化。
“尊孔”是实施崇儒政策的一个具体步骤。自高祖十二年过鲁以“太牢”祀孔子后,两汉各帝常有亲至孔子阙里祭祀孔子的举动。自元帝令孔霸食邑八百户词孔子起,以后屡封孔子后代为奉祀孔子的专官。平帝元始元年(1年),追谥孔子为褒成宣尼公,这里追封孔子爵位的开始。明帝永平二年(59年)开始在太学及郡国学校举行祭孔仪式,以至于它成了后来封建社会学校的例行活动。
三、魏晋玄学思潮的兴起
玄学与“清议”、“清谈”的关系密切。清谈和玄学是魏晋地主阶级的一种思潮,是当时突出的一种意识形态。玄学是在清谈的基础上形成的,是清谈的主要内容和依据;清谈则是对玄学的阐述和表现方式。
玄学开始于曹魏正始年间(240-249),创始人是何晏、王弼;发展于西晋元康年间(291-299);代表人物是嵇康、阮籍;最后完成于永嘉年间(307-312),代表人物是向秀、郭象。因而把玄学也叫做“正始之音”或“魏晋玄学”。
有人认为玄学是因探讨“三玄”(《老子》、《庄子》、《周易》)之义而得名。其实这一哲学新风的出现是当时社会**、人生无常,所产生的悲观失望、消极颓废现实的反映。他们感到前途无望,也觉得无可如何,只好竞日谈玄,并放浪形骸,纵情享乐,以寻找精神寄托,发泄他们对当局的不满。当然,统治者为了防范农民革命再起,极力想寻找一种新的思想统治工具。而就其思想渊源来说,除了明显的老庄道家思想和清谈影响之外,繁琐经学在当时也迫切需要被冲破。
故玄学以精神性的“无”作为思想体系的核心,强调“以无为本”。玄学家们认为,统治者要“无为而治”,老百姓要“无为而处”,即不要打乱现成的统治秩序。但黄老思想讲无为,着重讲统治术,玄学家讲无为,重点却在讲处世术。就是想寻求一条顺时应变的处世之道,在乱世之中,保全自己。但不管怎么说是想把人们引向更神秘、更玄远、更虚无缥缈的理念世界,这标志 着我国古代唯心主义哲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当然,每个玄学家还有自己的风格。以“竹林七贤”最为突出。“竹林七贤”是指魏晋时的嵇康、阮籍、山涛、王戎、刘伶、阮咸、向秀七人。《世说新语》中说,“七人常集于竹林之下,肆意酣畅,故世谓竹林七贤。”嵇康,曹氏之婿,反对司马氏政权,拒绝山涛推荐他做官,写《与山巨源绝交书》。在吕巽、钟会串通司马昭制造的吕安事件中被杀,40岁,七贤中人品最高。
阮籍,建安七子阮瑀之子。“任性不羁,而喜怒不形于色。或闭户视书,累月不出;或登临山水,经日忘归。”母死,与人着棋,不止,然后,“饮酒二斗,举声一号,吐血数升。” 阮咸则与群猪一起喝酒。
刘伶,“常乘鹿车,携一壶酒,使人荷镐而随之,谓曰:死便埋我”。更荒唐的是他不仅“纵酒放达”,而且“脱衣裸形”,客人来访也不遮蔽。别人讥笑他,他满不在乎说,我以天地为房屋,以居室为衣裤,“诸君何为入我裈(kun,裤子)”。已到了不知羞耻的地步。
人常说,“晋人清谈误国”。历史证明,玄谈并没有使时局有任何改变,空谈无补于实际。然而,魏晋玄学也一改两汉经学的僵死局面,使百家争鸣之风多少得以复兴,是一股思想解放的思潮。对于盛唐文化教育的繁荣,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四、两晋南北朝佛道的流行
佛教,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相传是古印度释迦国王子悉达多(即释迦牟尼)于公元前530年左右创立的。关于佛教教义的要旨,汤用彤在《印度哲学史略·绪论》中归纳为“业报轮回、解脱办法和人我关系三大问题。”据说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冥想时,首先想到了“生死轮回”的问题,“善人转生入神,恶人坠入地狱”,“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而受到报应全由于自身在今生或前生中的业(行为、说话、意识活动等)的善恶所决定的。这样,一方面,给众生描绘了一个“不死”的境界,另一方面,也使众生按统治者所决定的善恶标准进行生活。
解脱的办法就是知“人生八苦”和“五蕴皆空”。佛教宣传说,人生是苦海,要世人看破红尘,即有生、老、病、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五盛阴苦。而这些“苦”是由人的贪欲而生,所以提出“五蕴皆空”(色、受、想、行、识),就是要人们认识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都是虚幻的,所谓人生朝露,美女骷髅,皆刹那生死。在这里最为突出的是佛教中要求“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由于佛教宣扬的教义在很大程度上扣动了当时各民族、各阶层群众的心弦,所以很快便流行起来。佛教传入我国西北部大概在公元前一世纪左右,但一般以东汉明帝永平十年(公元67年)有佛教介绍到中国来,作为中国正式有佛教的开始。东汉明帝曾派郎中蔡愔、博士弟子秦景等人出使天竺,他们同天竺僧叶摩腾、竺法兰东还洛阳,并携来《四十二章经》,据说以白马驮经而至,因立白马寺于洛阳。
传入时未引起重视,并受到限制,不许汉人出家。魏晋时大变,一方面,人民群众的苦难生活为其传播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另一方面,统治者也看准了佛教的作用。曹魏甘露五年(260年)前后,有颍川人(河南禹县)朱士行第一个出家当了和尚,从此,逐渐多了起来。西晋灭,南北分裂,北方少数民族政权以“佛为戎神,正所应奉”为名,大肆提倡。而梁武帝还定佛教为国教,并三舍身入寺院。第一次4天,第二次16天,第三次37天。
佛教的流行,又逐渐形成了相对独立的寺院经济,西行取经的人也很多,影响了社会发展。而佛教传播还使佛窟艺术得以开始,这有寺院塔庙的建筑、佛像的雕塑和宣传佛教的壁画等。现保存下来的云冈石窟、龙门石窟、莫高窟、麦积山石窟等都是这一时期的成就。
此外,道教也在东汉顺帝年间产生。
五、儒学独尊地位的丧失
儒学独尊地位丧失,其实,儒学本身也迫切需要改造。
第二节 封建官学制度的确立
汉代的教育大大发展了春秋战国以来的教育制度和教育思想,确立了中国封建社会教育的雏形。自“独尊儒术”以后,无论官学和私学都得到空前发展,并逐步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学制系统,特别是汉代官学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封建官学制度的确立,以后的中国封建官学都是汉代官学形式与格局的继续、完善和发展。
汉代的学校分为官学和私学,官学又分为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中央官学中以太学为最主要,别还有鸿都门学、贵胄学校等。
一、汉代“太学”
汉代太学的建立,标志着我国封建官立大学制度的确立。可以说,汉代太学才是真正意义上为培养统治人才而设立的正式官立大学,这具有世界意义。
(一)太学的创立与发展
西汉初年,经济凋敝,刘邦都坐不上四匹一色的马车,将相大臣只能坐牛车,加之政权还不巩固,所以此时统治者无暇顾及教育。汉武帝时期,西汉经过六七十年的苦心经营,生产恢复了,经济得到了初步的发展,政治思想在儒学指导下得以统一。然而,在战争中锻炼出来的人才现在也大都不在了,新形势下又需要新思想下的时代人才,这就是儒者,他们的思想、才能将直接关系着政权的稳固和经济能否进一步发展,所以,培养合乎要求的人才,就成了当时一个迫切的需要,这也就成了大力兴办太学的强大动因。
太学的兴办,汉武帝得力于两个治《公羊春秋》的儒者。首先是董仲舒在其对策中,除要求“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外,还论述求贤必先养士的道理,建议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汉武帝采纳了他的建议。
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另一位治公羊的儒者公孙弘遵循武帝的旨意,与太常孔臧、博士平等商议,拟定了创办太学的具体方案,这个方案得到汉武帝的批准,并于当年贯彻执行,汉代太学至此建立了。
太学初年,规模很小,只有几个经学博士和五十名博士弟子(太学生),以后逐步得到发展,汉昭帝时增至一百人,宣帝时增至二百人,元帝时设员千人,成帝时增弟子员三千人。到了西汉末年,王莽执政,采取种种措施扩建太学,于元始四年(公元4年)建立可容万人的学舍,并立乐经,增博士使每经达五人。虽然王莽此举有其政治目的,但却对文化教育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东汉年间,汉光武帝于建武五年(29年)重建太学于洛阳,从此以后由于明帝等的重视,太学规模比西汉更大了,明帝时还有匈奴子弟入京师留学。中期虽因政治里暗,一度衰落,但到东汉后半期,又得以重振。汉质帝时,太学生多至三万人,这一状况一直延续到东汉末年。如果与有“欧洲各古老大学之父”的波伦亚大学相比,也是远胜过它。波伦亚大学创建于1119年,位于意大利北部,学生曾达一万二千人,更何况时间还比它早的多。就以东汉灭亡说也是220年魏代汉,早将近1000年。这一事实证明我国古代教育是走在世界前列的。
(二)太学中的教师和学生
太学总的由居于“九卿”首位、在朝廷中掌管文教的官员“太常”主管。此外,皇帝还亲自到太学进行视察,称作视学。
太学的老师称博士,掌教弟子。众博士中还设有首席长官,西汉时博士首席称仆射,东汉时改称祭酒,由太常差选“聪明威重”的博士担任,这实际上是后来大学校长的前身。
汉代太学素有“严于择师”的传统。西汉的博士多由名流充当,采用征拜或荐举的方式选拔,东汉的博士要经过考试,还要写“保举状”。具体来讲,博士必须德才兼备,有足以胜任博士职 责的专经训练和相当的教学经验,身体健康,须在五十岁以上等。经过精选的执教博士,大都是一代儒宗或学者,是人之模范。与此同时,他们也享有较高的经济、政治待遇,尊师是太学的重要传统。
太学的学生称博士弟子,东汉简称“太学生”、“诸生”等。对他们的补选虽无严格规定,但一般常见的:一是由太常直接选送;二是地方官府选送。其条件、年龄限在18岁以上,“好文学、敬长上、肃政教、顺乡里、出入不悖者。”(《汉书·儒林传》)。至于学生成分是日渐贵族,但也有个别相对出身微贱者,太学生在政治上享有特权,终身免除劳役。
(三)太学的教学内容与形式
汉代崇儒重经,经学是太学唯一的教学内容,那么,如何去教和学这些儒经呢?从教师方面讲,汉代师少徒多,所以太学的教学是一种以经师讲学为主、学生互教为辅的方式。
经师讲学是汉代太学的主要教学形式。具体是设立专门讲堂,会集诸生作大型讲论,这不仅仅是太学博士,还可请社会上知名儒生、朝内的通经郎官。而据清代学者皮锡瑞估计,由高年级优秀生教低年级学生,是汉代太学辅助经师讲学的一种形式。除此之外,学生有充裕的时间自学,学校也允许学生自由研讨学问,但必须在政治思想统一的前提之下进行。即使这样,汉代太学生仍然爆发了政治运动,这就是两次党锢之祸。
为了促进政治思想的高度统一,为了确保师师相传的经说不致走样,汉代统治者规定传授经书,必须信守师法和家法。所谓师法是指传经时以汉初立为博士的经师的经说为准绳。如《公羊春秋》以董仲舒所传经说为师法。但后来,大师们的弟子在传经时,又有新发展,形成一家之言,那么,博士教授要专主一家,这便形成家法。他们的关系是“先有师法,而后能成一家之言。师法者,溯其源;家法者,衍其流。”(皮锡瑞《经学历史》)所以从汉代讲,西汉重师法,东汉重家法,这符合经学发展的顺序。传经不仅有此法,更主要的是“师之所传,弟子所授,一字毋敢出入,背师说即不用。”
虽然要求严格地恪守师法、家法,但由于没有统一的教材作为规范标准,所以分争始终无法杜绝,为此在东汉灵帝熹平四年(175年),发生了刻石经立于太学门外的盛举。
这部石经共有46枚,分布在太学之东、西、南方,包括《鲁诗》、《尚书》、《周易》、《春秋》、《公羊传》、《仪礼》、《论语》等七经。从熹平四年开始刊刻,历经八年,才由蔡邕用隶书一体写成。因而也称“一字石经”或称“汉石经”。其遗址在今河南偃师朱家圪垱村。
熹平石经,是我国古代由政府颁布的第一套标准教村,是经学发展史上第一部公诸于世的官定经书,是书法被视为一门艺术的重要标志,也是世界文化发展史上令人瞩目的创举。
(四)太学的考试与学生出路
汉代太学没有规定修业年限,只要通过了考试就可以毕业授官。所以考试在太学备受重视,并建立了一定的制度。
从方法上讲,有类似于抽签考试的“射策”。在太学内用以督促学生认真读经。还有一种就是根据皇上或学官提出的重大政治理论问题,撰文以对,叫“对策”,董仲舒正是通过对策而发迹的。
太学的考试,大致西汉为一年一次,东汉为两年一次,在具体执行过程中,考试已和学生的出路紧密联系,经过考试,根据通经的多少任以相应官职。通二经可补文学掌故;通三经为太子舍人;通四经为郎中;能通五经者,擢其高第补吏,随才而用。(《文献通考》)
正因为太学将读书与做官联系在一起,致使有些太学生,为了仕途“结童入学,白首空归”,也使成千上万的知识分子在此消磨意志,头脑中塞的都是些无用的经书,这些使他们“多以浮华相尚,儒者之风盖衰矣。”当然,作为最早的官立太学,其意义还是巨大而深远的。
二、“鸿都门学”
鸿都门学,是我国,也是世界上第一所文学艺术专门学校。开唐代专科学校之先声,在教育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这所学校因设立在洛阳鸿都门而得名。它创建于东汉灵帝光和元年(178年),这一年由州、郡、三公荐举“能为尺牍、辞赋及工书鸟篆者课试,至千人焉。”也就是说鸿都门学以尺牍、小说、辞赋、书画为主要学习内容,即是一个以学习文学艺术为主的学校,这和以儒学为主的官学不一样。鸿都门学中的学生虽是被士族看不起的“斗筲之人”,是无身份的地主及其子弟,但他们经过学习却受到灵帝的宠信,出路非常好,“或出为刺史、太守,入为尚书、侍中,乃有封侯赐爵者。”正因为这样,鸿都门学一经创设便遭到了士族、儒生们的激烈反对,以至于像蔡邕这样辞赋、书法兼长的文人学士,也对此提出了尖锐批评,其原因在于鸿都门学的创设有其深刻的政治背景,是当时政治斗争的产物。
东汉桓帝、灵帝时期,已是汉王朝灭亡的前夜。灵帝本是由窦太后和窦武“定第禁中”于十二岁登基的,实际上窦武和儒士官僚陈蕃掌握着实权。由于他们和宦官有矛盾,所以不到一年宦官曹节“矫诏”诛杀了窦、陈,五年后,宦官又间接系捕太学生千余人,熹平五年又诏“党人门生故吏父兄子弟在位者,皆免官禁锢”。使儒士官僚遭到了沉重打击。但他们却在舆论上始终得势,宦官集团虽有政治威力,却得不到知识分子的支持,因而在舆论上始终占劣势,宦官为了与士族太学相抗衡,便决意借助灵帝嗜好文艺,创办鸿都门学,培植自己的势力。这就是鸿都门学创立的必要性。
从可能性上讲,如果没有文化教育内在的条件,鸿都门学仍然无法成为现实。即文学、艺术的发展是这所文艺专科学校创立的又一重要条件。汉代的散文、辞赋一直被公认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光彩夺目的篇章。如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而书法至汉代也有长足的进步,已开始被视为一门艺术,具有奠基作用的是蔡邕。汉代绘画也很发达,以人物画为主,朝廷借绘画来表彰忠臣义士,如西汉曾绘功臣于麒麟阁,东汉时又画列将于云台。总之,文艺的发展,为文艺专门教育的产生,提供了条件。
在以上必要性与可能性结合之下,鸿都门学顶着压力,在灵帝的支持下办了下去。这为唐以后专科学校的设立开辟了道路。
三、文翁兴学
在汉代,中央以下设立的一级行政称“郡”,和“郡”平行的是汉代列侯的食邑称“侯国”,郡国之下均设县。另外公主的封地称“邑”,少数民族地区称“道”。汉武帝之后曾把全国划分为十几个大监察区称“州”,每州派一名郎官前去刺探,故称刺史。成帝时,改称“牧”。东汉末年,州牧、郡守都成为握有兵权的行政长官。
汉代的地方官学正是适应这样一个建制而设立。因为最主要的地方行政区划是郡国。因而,汉代地方官学也称之为郡国学校。
蜀郡太守文翁,对于创建郡国学校有倡导之功。他为了推行儒家仁政之说,教化人民,曾选拔郡县小吏中的优秀之士,派遣京师,学习儒经和汉“律令”,引进先进的中原文化。同时他在成都创设官立学府——学宫,招生徒,学成委以重任。这些都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使蜀地文教“比齐、鲁焉”。(班固)。此事得到汉武帝赞赏,于是诏令“郡国皆立学校官”。从此由朝廷统一管辖的地方官学产生了。
现在四川成都市有个“文翁石室”(现名“石室中学”)就是蜀郡郡守文翁在西汉初期(公元前141年)创设的学宫的遗存。他当年用石头造的讲坛,至今还保留在成都市内,“文翁石室”由此得名。这所学校是中国历史上校历最长的学校,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个公立学校。2000多年来,“文翁石室”虽然遭受过多次战乱破坏,但总能很快恢复。郭沫若、李一氓等文化名人,都在文翁石室学习过。
太学建立之后,郡国负有举荐博士弟子的职责,这便推动了汉代地方官学的进一步发展。平帝元始三年(3年)王莽主持颁布了地方官学制度,从此汉地方官学得以普遍设立,并一直延续到东汉末年。其宗旨在于推行社会教化,其所确立的官学体制据《汉书·平帝本记》载:“郡国曰学,县、道、邑、候国曰校,校、学置经师一人。乡曰庠,聚曰序,序、庠置《孝经》师一人。”
根据考证,西汉的郡文学和东汉的文学祭酒,可能是置于学校经师之上,兼管地方文教的行政长官。
比较起来,东汉地方官学有着特别的发展,连边陲僻址都建了学校。班固《东都赋》中有说:东汉时期,“四海之内,学校如林,庠序盈门。”
四、西晋初立“国子学”
西晋的五十一年短期统一,学校还是有发展的。晋武帝泰始八年(272年),在整顿原有太学的基础上重开太学。它们对原七千名太学生进行考试,合格者留下,其余遣还郡国,结果还有太学生三千人。但对主要的还是西晋创立了国子学。
由于晋政权是依靠豪强士族地主阶级建立的,但政权的巩固还必须团结庶族地主阶级,为了调和二者间的矛盾,西晋初立国子学,两晋时期始终是太学和国子学同时并存的。大致是在晋武帝咸宁二年(276年)在太学之外另立国子学。咸宁四年(278年)给国学定置国子祭酒、博士各一人,助教十五人,以教生徒。限五品官以上贵族子弟方能入学。而太学便成为六品以下官员子弟求学之所。即“太学之与同学,斯是晋世殊其士庶,异其贵贱耳。”(《南齐书·礼志》)
国子学的出现,是大士族地主阶级享有政治经济的特权在教育上的反映。这是我国古代在太学之外专为士族子弟另设学校之始。在西晋初立后,东晋延用,以后的朝代也有类似情况。
五、刘宋的“元嘉四学”和“泰始五部”
刘宋王朝在其建国的六十年中,比较重视教育,并有一些建树。在南朝是比较有成绩的。[元嘉四学] 宋文帝元嘉十五年(438年)曾下令在京师开设单科性的四馆。“使丹阳尹庐江何尚之立玄学,太子率更令何承天立史学,司徒参军谢元立文学,散骑常侍雷次宗立儒家,为四馆。”(《文献通考》)四馆的产生有其社会与阶级的本源。
[泰始五部] 宋明帝刘彧泰始六年(470年)“立总明观,征学士以充之。置东观祭酒、访举各一人,举士二十人,分为儒、道、文、史、阴阳五部学。”这个总明观实际是一个近似综合性大学或研究院,儒、道、文、史、阴阳五部实际是五个专业。当然,这里面主要还是进行研究工作,这在古代大学教育发展史上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第三节 颜之推的家庭教育思想
古人说:“三代而上,教详于国;三代而下,教详于家。”我国封建社会有重视家教的传统,特别是在一个社会大**的时期,私学大兴,家庭教育自然又占据了主要位置。在家庭教育的实践中,人们不断对这种教育形式进行系统的理论总结,所以历代关于如何训诫子孙、教谕家人的著作很多,其中流传下来最早、早完整,论述最全面、最深刻的一部,当推颜之推的《颜氏家训》。
一、颜之推与《颜氏家训》
颜之推(531—595年),南北朝时期的梁朝金陵人(今山东临沂)。他是当时最博学而有思想的学者,著名的历史学家、文学家和教育思想家。
他出生在一个世代儒家、家教“素为整密”的家庭。其家世代善《周官》、《左氏》学,多居官,史册皆有记载。
颜之推自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当时梁武帝父子亲自讲授“三玄”,十二岁时便随湘东王肖绎在江州(今九江)曾参与听讲,但不感兴趣,于是自己“博贤群书,无不该洽”。
十九岁时,肖绎任他为湘东王国左常侍。第二年,又随肖绎子肖方诸出镇郢州(今湖北武昌),掌书记。侯景作乱时,郢州陷,被囚送建康。肖绎平叛后即位江陵,颜之推到江陵后,为散骑侍郎,奉命校书,时年22岁。
554年,西魏灭了梁,颜之推被俘入长安,三年后,乘黄河水涨时,冒生命危险携全家逃到北齐。被文宣帝所重用,侍从左右,随文宣帝北巡。三十五岁时,出任赵州功曹参军,次年奉调京都。当时各朝编辑类书之风甚盛,于是在572年,他四十二岁上,得到左仆射祖珽的支持,奏立“文林馆”,撰《御贤》,此书在八个月之内得以完成,共360卷,后来宋太宗诏李昉等编的《太平御贤》,即以此书为蓝本之一。不久他为散骑常侍、领中书舍人,再迁为黄门侍郎。但在紧接着的四五年中,由于民族矛盾激烈,他虽幸免于祸,但始终未被重用,无所作为。
公元577年,北周平北齐后,被征召到长安,为御士上士,三、四年后,北周亡于隋。开皇中,太子杨勇召他为学士,非常尊重他,但不久因病而去世。
颜之推曾对其一生在他的《观我生赋》中写道:“予一生而三化,备荼苦而蓼莘,鸟焚林而煅翮,鱼夺水而暴鳞,嗟宇宙之辽旷,愧无所而容身。”
这的确是他一生遭遇的真实写照。但我们若从教育的角度来看他的生平,就会发现:颜之推一生并未以事过教师职业,做官经历四朝也未主管过教育。但他给我们留下了《颜氏家训》这部不朽的作品,其中却反映了他的许多教育主张,事实证明,他不愧是一位很有见地的教育思想家,他的思想对后来的封建教育,特别是封建的家庭教育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为此我们就不得不重视《颜氏家训》这本书,更要研究反映在这本书中的教育思想。
颜之推博学多识,生平在历史、文学、历法等方面都有研究,著作也很多。但现存的只有《颜氏家训》二十篇和《冤魂志》三卷,其它如他的《文集》三十卷等书,均已亡佚。
流传颇广的《颜氏家训》这本书,虽然只有短小精悍的二十篇,但从教育角度讲,却堪称是中国教育史上一部家庭教育名著。此书从教子、治家、处世、勉学、文学、涉务、杂艺、终制等各方面无不涉及,并且旁征博引,详加阐明,咸有根据,不愧是颜之推一生思想和见解的代表作。
其主要内容是用儒家思想教训子孙,讲立身处世之道。并特别强调学习,内容以读书为主,又很注意农工商工等各种技艺和知识;重视学以致用;强调教子要严,批评溺爱;持家要俭,反对奢吝;赞成北方妇女参加劳动,反对重男轻女和买卖婚姻,提倡讲究卫生、锻炼身体等养生之道等。
《颜氏家训》受前代《诫子书》、《家诫》等的影响,但它取用历史和现实的事例来说明一定 的道理,因而在内容和体裁上都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从涉及的内容来看,有经典的训诂,文章的品藻,音韵的正谬,史事的考订,礼俗的得失,居家处世之道,谋国用兵之诫,养生归心主要,以及历算、音乐、书画、医药等杂艺的论述,真是无所不有。从形式上讲,每篇都不是长篇巨制的专论,而是围绕中心,似随笔札记,朴素无华。既不是六朝骈文,也有别于秦汉古文,是接近口语的通俗文。鉴于此,《颜氏家训》也被称为是北朝的三大散文集之一。(其余二本是郦道元《水经注》和北魏·杨炫之的《洛阳伽蓝记》)
不管从那个角度讲,《颜氏家训》涉及如此之多内容的目的,还是为了教育子孙。在他看来,教育子孙这些方面的内容是必不可少的。也就是说,从单个篇章来看,好似他对于某个问题的阐述。但从整本书来讲则是出于教育的目的。所以,每篇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作者的教育思想和主张,特别是关于家庭教育方面的理论。
二、颜之推论早教与晚学
在先秦之时,孔子、荀子都特别强调人要终生学习,荀子说:“学不可以已”。到了颜之推这里,使这一思想更加明确和具体化,他抓住人生过程中,学习的两个薄弱环节,大力强调早教和晚学。因为人们最容易出于“还小”和“年纪不饶人”的理由而忽视在早和晚这两个阶段的学习和教育。因此,颜之推所提出的重视早教与晚学的思想,就具有了的历史的和现实的两重意义。
(一)论早教的重要性和可行性
从早教的重要性方面来讲,颜之推认为一个人的发展,幼年时期是奠定基础的重要阶段。所以要特别重视人的幼年教育,且应尽早进行。他引用孔子的话“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作为理论根据。又引用俗谚“教妇初来,教子婴孩”来作为例证。
基于同样的道理,他认为要使儿童成为一个具备封建思想道德的人,就应从婴孩阶段先入为主奠定一个好的思想道德基础。那么“早教”能行得通吗?
颜之推从儿童年龄心理特征出发,主要谈了二点,说明早教不仅重要,而且具有可行性,效果还非常好。
1.儿童时“神情未定”,可塑性大,易于“潜移暗化”。《家训·慕贤》云:‚人在年少,神情未定,所与款狎,熏渍陶染,言笑举动,无心于学。潜移暗化,自然似之。‛
这有两层意思:一是幼童“神情未定”,容易受不良环境或坏朋友的影响,走入歧途;一是正由于他“神情未定”,如果进行有意识有目的的教育,就容易把他教好。至于成年冠婚后,他“体性稍定”了,那就不如幼童阶段的可塑性那么大了。这里,颜之推是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来说的。
2.儿童时“精神专利”,易于收到较好的效果。他说:‚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成已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家训·勉学》)在这里,颜之推进一步根据幼童阶段与成年以后的不同心理特征,说明年幼时心理单纯,精神集中,记忆旺盛,重点强调“早教”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而成年人则生活接触面宽广,思想复杂,精神不如幼童阶段那么集中,学习效果则稍就差一些。
为了说明这些,颜之推还举出自己学习的事例加以证明。他说:‚吾七岁时,诵《鲁灵光殿赋》,至于今日,十年一理,犹不遗忘。二十之外,所诵经书,一月废置,便至荒芜矣。‛(《勉学》)
(二)论作为早教最主要表现形式的家庭教育方法
以上是早教的年龄界限和早教的重要性和可行性。然而,我们知道,由于小孩在整个早教阶段都还未形成自己生活的能力,他的一切还必须依赖于家庭。所以说,早教的最主要特征就表现为它是通过家庭教育的方式进行的。那么怎样通过家庭教育,真正达到早教的效果呢?颜之推比较重视如下几点:
1.教育要及早进行。首先让我们明确一下,颜之推所说的“早教”到底早到什么程度,人生的那一阶段可以属于“早教”期?具体来说,他把学龄前的教育分为三个时期:
(1)胎教期
“古者,圣王有胎教之法:怀子三月,出居别宫,目不邪视,耳不妄听,音声滋味,以礼节之。”
从生理卫生和胎儿正常发育方面重视“胎教”,这种精神值得吸取。今天,在减少数量,确保质量的政策下,胎教越来越为广大青年夫妇所重视。至于是否“出居别宫,目不邪视”等则是应该以科学的方法正确处理。
(2)咳 期
“子生咳,师保固明仁智礼义导习之矣。”(3)婴稚期
这一阶段的标志是“识人颜色,知人喜怒”,对他们的教育主要是做到“使为则为,使止则止”。只有这样才能“比及数岁,可省笞罚,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这就是说,对于孩子最好从“胎教”期开始就教育,或者以孩提期开始,若一般的人做不到这样(凡庶纵不能)“当及婴稚”也就要开始对他们进行教育了。
在我看来,颜之推关于儿童学习阶段的划分并不逊色于我们《儿童心理学》中的方法,或者说这种按行为表现划分儿童学习阶段的方法更科学、更实用。我们知道《儿童心理学》上的划分一般是按年龄为指数的,然而,事实证明,年龄的增长并不一定和儿童的发展完全吻合。
2.把爱子和教子结合起来
一般来说,教育要及早进行都没有多大问题,但由于“儿女是父母的心头肉”,所以如何正确地对待和处理好教子与爱子的关系才是家庭教育的一个关键。善于教育子女的父母,都能把爱护子女和教育子女结合起来,收到良好的效果;不善于教育子女的父母,往往顾此失彼,造成不良的后果。
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大武镇12月21日发生一起惨痛事件,年仅九岁的小学四年级学生夏斐因期末考试两门课成绩低于90分并隐瞒了家长,竟被亲生母亲活活打死。
今年期末考试,夏斐数学得82分,名列全班第二;语文得79分,列第五。当他的母亲问及考试情况时,夏斐怕挨打,就谎称都在90分以上。12月21日,夏斐被母亲拉着一起到学校向老师询问考试情况,班主任将考试情况如实相告。尽管夏斐当场哭着向母亲承认了说谎的错误,但一回到家中,还是被母亲扒光衣服用铁制的三角形木锉一顿殴打,从中午12点一直打到下午4点,直到夏斐被打得奄奄一息,躺在沙发上一动不动,狠心的母亲才停住手洗衣服去了。下午五时许,夏斐母亲见儿子不出声气,才去叫大夫。大夫来后见孩子情况危急,赶忙吩咐送医院抢救,但等送到医院时,孩子已死去。
夏斐的母亲吴玉霞,今年35岁,高中文化程度,是职工家属。她望子成龙心切,苟求夏斐门门功课考分必须在90分以上。夏斐平时在家里没有娱乐玩耍的时间,母亲稍不如意,便对他拳打脚踢。小小年纪的夏斐,精神常处于恐惧状态。夏斐惨死后,医院在对他的尸体进行检查时发现,他浑身发青的尸体上伤痕斑斑。
夏斐在学校学习认真,成绩优良,是少先队中队长。他死去后,班主任杨桂梅泣不成声地说:“夏斐是个好学生,昨天上午他还活生生地站在我面前的呀!”夏斐之死在青海引起了强烈反应,人们认为,这反映了我们社会的一种积弊。
颜之推根据多年的社会观察,认为一般人都没有处理好这两者的关系。‚吾见世间,无教而有爱,每不能然。饮食运为,恣其所欲,宜诫翻奖,应诃反笑。‛‚至有识知,谓法当尔,骄慢已习,方复制之,捶挞至死而无威,忿怒日隆而增怨,逮于成长,终为败德。
由于家庭溺爱,使子弟形成不良的思想品德,这种教育失败的事例很多,论其责任,主要在于父母,这是应当引以为教训的。颜之推还强调对子女不能偏爱,不应厚此薄彼。他说:‚人之爱子,罕亦能均,自古及今,此弊多矣。贤俊者自可赏爱,顽鲁者亦当矜怜,有偏宠者,虽欲以厚之,更所以祸之。共叔之死,母实为之。赵王之戮,父实使之。刘表之倾宗覆族,袁绍之地裂兵亡,可为灵龟明鉴也。‛
可见,颜之推既反对溺爱又反对偏爱子女。在他看来,父母对子女不能没有爱护,更不能没有教育,只有教育好子女才是最大的爱护。
但他认为怒责和鞭挞只要是有效的手段都是可以用的。他说:‚凡人不能教子女者,亦非欲陷其罪恶,但重(难)于诃怒,伤其颜色(面子),不忍楚挞,惨其肌肤耳。当以疾病为喻,安得不用汤药针艾救之哉?又宜思勤督训者,可愿苛虐于骨肉乎?诚不得已也。‛(《教子》)
他还说:“笞怒废于家,竖子之过立见。”(《治家》)所以,他认为鞭挞虽不是好事,但在封建家庭中,是不能废止的。对此,他还举例说:‚王大司马母魏夫人,性甚严正,王在湓城时,为三千人将,年逾四十,少不如意,犹捶挞之,故能成其勋业。‛(《教子》)
把棍捧体罚作为管教子女的有效手段来使用,它表征封建家长的绝对权威,这是封建专制主义在家庭教育中的体现。这种主张和做法没有可取之处。
3.注意环境习染对子女的影响。
颜之推认为周围环境,包括接触的人和事对子女有重要影响,父母要特别留意。他说: ‚人在年少,神情未定,所与款狎,熏渍陶染,言笑举动,无心于学,潜移暗化,自然似之。‛ ‚是以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 ‚墨翟悲于染丝,是之谓矣,君子必慎交游焉。‛
可见,颜之推非常重视环境(人和事)的影响因素,甚至认为教育环境对少年成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所以就要慎重地选择师友,发挥教育的积极影响,潜移暗化,是家庭教育的重要一环。
4.重视家庭的语言文字教育。《颜氏家训》中有一篇叫《音辞篇》。颜之推认为,儿童时期,学好语言很重要。语言是社会交往的工具,且学语言不应强调方言,而要重视通用语言。
他认为在家庭中,教育子女学习正确的语言,是做父母的重要责任,他对待这项任务非常认真。他说:‚吾家儿女,虽在孩稚,便渐督正之,一言讹替,以为己罪。云为品物,未考书记,不敢辄名。‛即一事一物,不经过考察,不敢随便称呼,担心有了错误对子孙留下不好影响。
正因为他对语音有深入的研究,又重视家庭的语言教育,给他的子孙留下好的影响,所以数代相传,都成为语言文字学家。唐代著名的经学训诂专家颜师古就是他的孙子。著名的书法家颜真卿也是他的后人(第五代孙)。
(三)论晚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对于“晚学”来说,由于一个人已到晚年,在思想方法上已相当成熟,可以说在方法上没有多少问题,“晚学”能否进行的关键在于对其重要性和可行性的认识,只要在这两方面消除顾虑,那么“晚学”就一定能够取得成绩。颜之推对此怎样认识的呢?
①他说:“然人有坎壈,失于盛年,犹当晚学,不可自弃”(《勉学》)
这就是说,幼年时期,是学习的最佳期,固然应当抓紧,但也并非人人都能做到。由于人的情况各不相同,有的人因这样或那样的原因,丧失了幼年良好的学习时机。但只要不自暴自弃,坚持刻苦学习,还能有所成就。为此,颜之推还列举了历史很多“早迷而晚寤”的知名人物,指出他们都因能坚持刻苦学习而有所成就。
‚曾子七十乃学,名闻天下;荀卿五十,始来游学,犹为硕儒;公孙弘四十馀,方读《春秋》,以此遂登丞相;朱云亦四十,始学《易》、《论语》;皇甫谧二十,始受《孝经》、《论语》,皆终成大儒。‛ 他说:“幼而学者,如日出之光;老而学者,如秉烛夜行,犹贤乎瞑目而无见者也。”(《勉学》)。“秉烛”之明固然比不上“日出”。但较之“目无所见”要强多了。① 坎壈:困顿,不得志。坎,坑穴,坎坷,不平坦,不顺利。壈(lan)积聚,郁结。总之,学习是毕生的事情。孔子“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和“学而不厌”的忘我精神,是后代人的楷模。荀子也教喻人们“学不可以已”,“学至乎没而后止”,其道理都是很深刻的。
① 颜之推的“早教”与“晚学”,阐述了人们必须毕生勤奋学习的思想。“早教”教育人们应该顺应形势,不能放松有利的学习时机;“晚学”告诉人们,学习不论迟早,只要不自暴自弃,终能有成。
② “早教”的思想,符合关于个体年龄心理特征的学说,有着科学的依据;“晚学”的思想,则表现了一种精神,即只要勤奋,无论从那个年龄阶段起步,都会取得应有的效果。
③ “早教”和“晚学”的思想是辩证的统一。“早教”重要,“晚学”亦不容忽视。人们既应抓住“早教”的有利时机,也应当坚持长期的“晚学”。
颜之推,“早教”与“晚学”的思想,丰富了传统的关于教与学的理论内容,对于我们具有深刻的启发意义。
三、颜之推论学习
1.“春华”与“秋实”(这一点主要是从学习的目的上谈方法问题)
目的,是一切事物(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学习目的是一切学习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它对于学习任务的确定、学习内容的选择以及学习过程的组织等都起着指导作用。所以首先确立学习目的是非常正确的。那么,颜之推对于整个学习过程具有指导作用的学习目的是怎样认识的呢?这也就是他的教育目的。
他说:‚所以学者,欲其多知明达尔。‛(《勉学》),学习的目的在于“多知明达”。“多知”就是识见广泛。“明达”就是对于事情看得透彻(明白、通达)。前者是知识问题,后者是能力问题。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人的知识与能力。当然,学习的目的也就在于发展自身的知识能力。
那么,获得知识和发展能力又是为何目的呢?对此,颜之推认为:“开心明目,利于行尔。”(《勉学》)学是为了行,增长人的知识能力在于使他能应用所学知识能力于行动过程中。“行道以利业”,“利于行”就是利于“行道”,以行儒家之道而利于封建社会之“世务”。进而,“修身以求进”,学以补益自己道德修养之不足。
“利于行”集中地表现在“为己”和“利世”这一封建士大夫处事的两大要点上,善于“为己”(有良好的道德修养)才能更有效地“利世”(治国平天下),“为己”是“利世”的基本前提。这也就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的儒家处事哲学。
当然,若对一个人来说,在大的教育目的指导下(知识能力)其最小单位,在颜之推看来就是要“修身利行”,这是他所认为的学习的根本目的。他说:‚夫学者犹种树也,春玩其华,秋登其实。讲论文章,春华也;修身利行,秋实也。‛(《勉学》)这就是说,植物生长的规律是“春发其华”,“秋登其实”,而人们学习过程的“讲论文章”就仿佛是“表现其华”,“修身利行”则犹如“秋登其实”。“春华”固然可供观赏,但“秋实”才是种植的根本目的。对于学习来说,“讲论文章”自然很重要,但“修身利行”才是学习的终极目的要求。
他的这种说法是针对时弊,指斥当时那种华而不实的学风,但也还有一般的意义,也着实阐发了学习的真正目的。即一切学习都是为了提高修养,使自己的德行完善。
特别应该指出的是,在颜之推以前的教育家,当谈到培养目标和学习问题时,总是说要培养“士”、“君子”等,表明了当时为统治阶级培养人才和其统治服务的意图。而颜之推在这里却只谈到了“修身利行”,这表明颜之推并不一定希望要他的子弟能成为统治者的统治人才,这是南北朝政治经济形势发展的反映。因为这个时期政局不稳,“朝市迁革”,要做官并不那么容易。在他看来,子弟只要能够“修身利行”,不做“耕田养马”的人,也就很不错了。
2.“眼学”和“耳受”(这在我看来着重于学习态度的论述)他说:“谈说制文,援引古昔,必须眼学,勿信耳受。”(《勉学》)认为“眼学”是亲眼所见,有切身的体会;而“耳受”则是“道听途说”,不一定确切,更不可能有深切的体会。因此,“眼学”才是可靠的学习方法,而“耳受”的东西,就不能轻易置信。当然,在我们今天年来,不管是眼学还是耳受,只要是真理都行,短短的人生不可能样样都去“眼学”。
然而,颜之推由此而表现出来的在学习上应有的态度和精神则对我们有启发意义。即他认为在学习上,态度必须扎扎实实,不能草率从事。这可以说是他强调“眼学”的实质所在——踏实、认真的学习态度。
颜之推认为,学习应该首先抓住带根本性的问题。读书是从识字开始的,识字不多不清,读书就有困难。固而,他非常重视识字问题。他说:“夫文字者,坟籍(书籍)根本。世之学徒,多不晓字。”他认为要解决这个问题,是要下很大功夫的。识字的读音是比较小的问题,而弄清字形、字义却是很复杂的事。
颜之推是个小学家(文字学家),为了弄清一个字音,他翻阅古书,逢人辄问,即是往年累月,也不罢手,终究要求查个水落石出。他的这种认真求实的治学精神是十分可贵的。他重视识字,重视基础知识的思想,是有其启发意义的。根基不固,枝叶难茂,这是一条真理。
颜之推不仅对文字方面是这样严格要求,其它如“郡国山川、官位姓族、衣服饮食、器皿制度”等等,也都要寻根究底,“得其原本”,否则是不肯放手的。至于谈到校定书籍,那就更加严谨慎重。他说:“观天下书未遍,不得妄下雌黄”。他认为有的书上说非,有的书上说是,有的则本同末异,有的竟两文皆缺,校书的人绝不能偏信一家之言,而需要全面周密地考虑,然后斟酌 裁定。
颜之推重视基础知识,重视基本训练,强调虚心学习和独立翔实地思考问题的学习方法,对于我们是有积极的启发和借鉴意义的。
3.“博涉”与“专”“精”(对于这一个命题,我们可以说它是一个方法问题,也是一个学习内容的问题)
颜之推接受了前人的经验,认为学习必经博涉,他自己就是一个博览群书的学者。他说:“夫学者贵能博闻也。”(《勉学》),他不满意当时一般儒士,只知读经纬书籍和它的义疏,而不涉猎群书的作法。他既讥笑那些“空守章句,但诵师言”,不懂业务的书呆子,也讥笑那些不读史书,不懂历史,抱残守缺的陋儒。他要求学者必须博览群书,“兼通文史”。
但同时,他又要求学习要做到专一和精熟。他说:“古人云:多为少善,不如执一。鼫鼠五①能,不成伎术。近世有二人(祖珽和徐之才),朗悟士也,性多营综,略无成名。经不足以待问,史不足以讨论,文章无可传于集录,书迹未堪以留爱玩,卜筮射六得三,医药治十差五,音乐在数十人下,弓矢在千百人中,天文、书绘、棋博、鲜卑语、胡书、煎胡桃油、炼锡为银,如此之类,略得梗概,皆不通熟。惜乎,以彼神明,若省其异端,当精妙也。”(《省事》)
总之,在学习上,既要博览,也要有所侧重。不博览就会见闻短缺,思想狭窄,器识低陋。但一个人的精力毕竟有限,不可能穷究多方面事物。因此,还须在博览的启示下,在提高识见的基础上,侧重钻研某一方面的问题,求得深入“精妙”,这样才能对社会作出更为有益的贡献。颜之推的这一思想,有它的现实意义,特别是在今天社会分工发展,科学发明日新月异的情况下,要使自己的力量为社会作出更为有效的、更大的贡献,就必须深入钻研,精通某一门科学,否则,貌似样样都通,实则样样不精的人,是不会有多少好处的。以上可以用他的一句话概括:
‚明六经之要,涉百家之书‛(《勉学》)
颜之推除主张认真读以儒经为主要内容的书籍以外,还要求一个人必须广泛地接触社会生活,学习各种杂艺,《颜氏家训》中有《杂艺篇》。诸如棋、琴、书、画、数、射、投壶等,这些技艺,在生活中有实用的价值,也有个人保健和娱乐的作用。但他认为,技艺只可兼习,而不可专业。因为从士族地主的立场出发,学艺是为了治人和享受,而不是供人役使,如果专精一艺而 ① 《说文》:鼫鼠,五伎鼠也,能飞不能过屋,能缘不能穷木,能游不能度谷,能穴不能掩身,能走不能先人。超于常人,闻名之后,就会为地位更高的人所役使。如他在谈到学习书法时就说:“然而此艺不须过精,夫巧者劳而智者忧,常为人所役使,更觉为累。”(《杂艺》)。
这种思想的确反映当时的一种真实情况,但如今分工越来越细,人们对于物质之外的精神产品的需求更加迫切,所以这种思想有它的局限性,发扬它则阻碍技艺的发展。
在涉务方面,颜之推却认为,“农商工贾,厮役奴隶,钓鱼屠肉,饭牛牧羊,皆有先达,可为师表,博学求之,无不利于事也。”在这里,他特别强调对农业生产知识的学习以及让读书人“知稼穑之艰难”的重要性。这很值得注意。
颜之推从艰难的社会经历中,体会到农业生产的重要,认为农业是人民生活的根本。因此他采取与一般士大夫不同的态度,他说:‚古人欲知稼穑之艰难,斯盖贵谷务本之道也。夫食为民天,民非食不生。三日不粒,父子不能相存。耕种之,薅(hao)锄之,刈获之,载积之,打拂之,簸扬之,凡几涉手而入仓廪,安可轻农事而贵末业哉!‛(《涉务》)
他批评当时的士大夫,不仅从未参与劳作,而且对农事全然无知,“未尝目观起一杯土,耘一株苗,不知几月当下,几月当收,安知世间余务乎?故治官则不了,管家则不办,皆优闲之过也。”这都是由于脱离农业劳动,脱离社会实际事务。这些揭露和批判,表现了他独到的见解,是有积极意义的。
但他毕竟受士族地主立场的局限,不能完全摆脱阶级偏见,而把自己的主张贯彻到底,他所要求的,实际只限于“知稼穑之艰难”,对农事活动有些常识,以便于治家、治民,并非坚决要求士大夫都亲自参加农业生产劳动。当他儿子因顾及家庭经济困难,想要转事农业的时候,他加以阻止,要儿子继续“家世之业”。可见他在家庭内也不贯彻自己的主张,轻视生产劳动的士族地主阶级意识是很深的。
总之,颜之推强调对“艺”的博涉与专精,其主要是由于他认为人生在世,总得要有个谋生的手段。他说:“农民则计量耕稼,商贾则讨论货贿,工巧则致精器用,伎艺则沈思法术,武夫则惯习弓马,文土则讲议经书。”他希望他的子弟从“讲议经书”这条路上走下去。所谓“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而只有学会了“讲议经书”这种“技”就可以赖以生活了。颜之推把读书和工农各业并列,讲博是为了精神需要,讲专是出于谋生的考虑,以及把读书视作“技”的思想,应该说是有一定的进步性。
4.惜时勤学
关于这一点,颜之推不但以生理年龄上勉励子弟自幼即须勤学,即至年老体衰,犹当晚学不倦,不可自弃。更主要的是他从心理资质方面也强调,即是迟钝的人,只要勤学不倦,也能达到精熟。
他说:“自古明王圣帝,犹须勤学,况凡庶乎?”每个人都不要认为自己愚笨。他说:“钝学累功,不妨精熟。”他认为在学习上,只有“勤勉”,才能“博学”,只有勤勉,才能对知识“皆欲根寻,得其原本。”
为了说明这一点,他列举了古人勤学的故事多则。他说:“古人勤学,有握锥投斧,照雪聚萤,锄则带经,牧则编荀,亦为勤笃。”并且还列举了好多勤学的人的故事:
梁世彭城刘绮,交州刺史之孙,早孤家贫,灯烛难办,常买获尺寸折之,燃明夜读。孝元初出会稽,精选寮寀 绮以才华,为国常侍兼记室,殊蒙礼遇,终于金紫光禄。
义阳朱詹,世居江陵,后出扬都。好学,家贫无资,累月不爨(cuan ,做饭),乃时吞纸以实腹,寒无毡被,抱犬而卧,犬亦饥虚,起行盗食,呼之不至!哀声动邻,犹不废业,卒成学士,官至镇南录事参军,为孝元所礼。此乃不可为之事,亦是勤学之一人。
东莞臧逢世,年二十余,欲读班固《汉书》,苦假借不久,乃就姊夫刘缓,乞丐客刺书翰纸未,手写一本,军府服其志尚,卒以《汉书》闻。
在这里,颜之推提倡刻苦钻研,赞扬了许多惜时苦学而有成就的人。总的来说,他认为学习主要决定于学者自己,而不决定于教师。所以要依靠自己的勤勉努力。如果因自己不勤学,没有获得好成绩,这是不能归过于教师的。
再者,人与人是有差别的,有的比较聪明,有的比较迟钝,迟钝的人只要勤学不倦,差距是可以缩短的,只要下了功夫,也是可以达到精通和熟练的程度。
前面说过,人要博学,而且要对每一知识,“得其原本”,没有勤学做保证,此目的恐很难达到。不勤学不要说博学,就学一技也恐怕不会精熟。勤学是个根本问题。
5.切磋问难 在这里,虚心的品德是相互切磋与问难的基础。因而,他认为应当虚心学习,不可自高自大。他说:‚夫学者,所以求益耳,见人读数十卷书,便自高大,凌忽长者,轻慢同列,人疾之如仇敌,恶之如鸱枭(chi xiao 猫头鹰),如此以学自损,不如无学也。‛
有了一点知识就自高自大,目中无人,对个人修养反而有害。所以他提倡虚心务实,博学广师。这具体表现在他关于“切磋问难”的见解中。他说:
‚《书》曰:‘好问则裕’。《礼》云:‘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盖须切磋相起明也。见有闭门读书,师心自是,稠人广坐,谬误差失者多失。‛(《勉学》)
读书不要闭门,写文章也不要保守,“学为文章,先谋亲友,得其评裁,知可施行,然后出手,慎勿师心自任,取笑旁人。”(《文章》)
他认为在学习上好问求教,与良师益友共同研究切磋,相互起明,不仅能够解决疑难,丰富知识,还可以纠正谬误,使所得到的知识更为确切。这是一条已为古今的学习经验所证实了的真理。
第三篇:盛唐边塞诗的美学风格赏析
唐代是一个变革的时代,国内各民族进一步融合,对外空前开放,思想高度活跃,整个社会生活于是呈现出一种流动、变易的趋势,给人以蓬勃而富有生机的感受。这样的时代氛围,必然有助于打开人的眼界,充实人的生活体验,激荡起感情和想象活动的波涛,从而为艺术文化的创造开拓丰富的源泉。唐代的变革带来了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各个社会生活领域的全面兴盛局面,形成了耸动整个中华民族历史的、让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欣羡赞美的“盛唐气象”。唐代边塞诗尤其是盛唐边塞诗的雄豪风貌,正是以强大帝国的综合国力和所展示的“盛唐气象”为其现实依凭的。
盛唐是边塞诗创作的鼎盛时期,塞诗词是边塞生活的艺术反映,这类诗词大多和民族战争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因为边塞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因而就造成边塞诗词题材十分广泛,内容异常丰富。作为生命力极其充沛的盛唐诗人们,他们的诗歌需要一种相契合的主题来抒发与表达,而边塞主题就是这么一个容器,边塞诗也成为了唐诗当中思想性最深刻,想象力最丰富,艺术性最强的一部分。
在短短不到一百年,涌现了著名的边塞诗派,代表诗人高适、岑参,以及其他边塞诗人如王昌龄等皆为内地人,而有或长或短的从军漫游塞上的生活经历。由此领略了边塞壮阔苍茫的风光,健儿骁勇尚武的风采,闻见了边塞将士征战杀伐的雄姿,也了解到军中生活的许多黑暗和不平。陶冶了诗人豪壮的心胸,也为他们提供了丰富的诗材。西域奇观,使诗人们激动不已。那卷地的北风、连天的白草、崔巍的火山、沸腾的热海、穷荒大漠、冰封沙碛,还有那行军作战的壮盛场面、北地舞蹈的回旋入神、异域奇花的馨香秀色,以及西域各民族奇异的风习服饰、语言文字等等,都成了他们取之不尽的诗材,使他们写出了一大批前无古人,后乏来者的边塞之作。如:岑参《白雪歌》、《走马川行》等七言 长篇歌行代表了盛唐边塞诗的美学风格。除此之外,盛唐大诗人李白、杜甫都写过边塞诗,这些边塞诗成为他们的代表作的一部分。如:李白的《关山月》杜甫的《兵车行》、《前出塞九首》、《后出塞六首》等。另外一些诗人也有边塞诗的名篇传世,如王昌龄有《出塞》、《从军行》,王之涣有《出塞》,王翰有《凉州词》。这个诗人群体统一表现出的一种雄浑磅礴、浪漫恣意的情感特征,以至于这种附着于盛唐诗人群体上的情感特征本身就上升成为了诗学意象。盛唐诗成为边塞诗创作的顶点。
盛唐边塞题材广阔:一方面将士建立军功的壮志,边地生活的艰辛,战争的酷烈场面,将士的思家情绪;另一方面边塞风光荒凉磅礴,边疆地理,民族风情,民族交往等各个方面的景观风情与盛唐的恢弘气度相一致,主要是以一些有切身边塞生活经历和军旅生活体验的作家,以亲历的见闻来写作为主要题材;意象丰富宏阔:大处落笔,写奇情壮景;基调昂扬:气势流畅,富有崇高感;体裁兼善:多用七言古诗和七言绝句两种诗体,这两种诗体的七言句子较五言为长,在节奏上更为流转、迭宕。七古一体不仅每句字数较五言为多,而且篇无定句,篇幅一般较大,便于铺排驱遣,自由开合,驰骤腾挪。
不难看出盛唐边塞诗的美学风格,它包含了:雄浑、磅礴、豪放、浪漫、悲壮、瑰丽等各个方面。盛唐边塞诗多把边塞的奇异景物视作单纯的风景意象摄入诗中,或以之渲染烘托背景氛围;盛唐边塞诗人作为边地的外来者、异乡人,面对边地独有的景物,怀有一份内地人初来乍见的新鲜惊奇,在审美直觉的错愕中,一幅幅内地绝无、边塞特有的风光画卷,被他们手中多彩的诗笔形神毕肖地摹画而出。盛唐边塞诗的景物描写更多是作为背景存在,为渲染烘托穷塞绝域、征战杀伐的悲凉惨烈的气氛服务的,个别篇章在景物描写中亦寓有比兴寄托之意。
盛唐边塞诗体现了一种阳刚之美。在边塞诗中,一方面以夸张对比衬托的手法对战争残酷,环境恶劣进行展示,如“战士军前半生死”,“黄金百战穿金甲”,“孤城落日斗兵稀”。但另一方面,边塞诗作更凸显人面对战争时奔涌出的巨大精神力量。其中既有:不屈的意志和必胜的信心,保家卫国的豪情,还有在战场上建立功名的壮志。如“不破楼兰终不还”;“愿为腰下剑,只为斩楼兰”;“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这两个方面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这种对立统一所产生的张力使诗句具有永不泯灭的魅力,诗句中洋溢着的崇高感,成为中华民族的最强音,千载悠悠。
可见,边塞诗的美学本质特征其实与盛唐诗文是一脉相承的,但他与边塞这个特殊主题结合后产生出了一种基于恢弘的盛唐气度的雄壮磅礴的美学风格。
第四篇:魏晋南北朝时期书法艺术盛行的原因
The reason of Wei Jin southern and Northern Dynasties calligraphy popular
Min Yu
(.School of Education Administration, Guizhou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Guiyang ,Guizhou , China, 550004)Abstract: The art of Chinese calligraphy in the Wei and Jin Dynasties in Wei Jin Southern and Northern Dynasties period of prosperity, is by a variety of conditions and reasons.Special social and cultural background, thorn live calligraphy artists wisdom and passion, the Han Dynasty calligraphy art foundation, papermaking to mature into the art of calligraphy provides lightweight inexpensive carrier, the invention of paper and promotion, promote social civilization rate rises greatly, also mak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rt of calligraphy into a brand new era;metaphysics, Taoism Buddhism prevailed, liberated the thought of people, ethnic fusion promoted between ethnic culture and art exchanges, broaden their horizons, expand their minds, enrich people's artistic accomplishment and creation them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rt of calligraphy has injected new blood: theoretical writings that lead into the creation of calligraphy conscious stage, people create a unique aesthetic concept, method of creation, style and genre, constructed to“ Saint” Wang Xizhi and his son Wang Xianzhi as the representative of the mainstream system;all sectors of the community on the art of calligraphy, general preferences, promoted the popularization of calligraphy, calligraphy art popular for cultivated soil.Keywords: Wei Jin Southern and Northern Dynasties;calligraphy art;popular;reason 魏晋南北朝时期书法艺术流行的原因探微魏晋南北朝时期书法艺术流行的原因探微魏晋南北朝时期书法艺术流行的原因探微魏晋南北朝时期书法艺术流行的原因探微
余敏余敏余敏余敏
(贵州财经学院教育管理学院
贵州贵阳 550004)
摘要摘要摘要摘要::::中国书法艺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繁荣,是由多种条件与原因促成的。特殊的社会文化背景,激活了书法艺术家的灵智和激情,汉代书法艺术的奠基作用,造纸术的成熟为书法艺术提供轻便廉价的载体,纸的发明与推广,促使社会文明程度大大提高,也使书法艺术的发展进入了崭新的时代;玄学、道教与佛教的盛行,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民族融合促进了各民族之间文化艺术的交流,开阔了人们的视野,拓展了人们的胸襟,丰富了人们的艺术修养与创作题材,为书法艺术的发展注入了新的血液:理论著作的涌现使书法创作进入自觉阶段,人们创造了独具特色的审美理念、创作方法、风格流派,建构了以“书圣”王羲之及其子王献之为代表的主流体系;社会各阶层人士对书法艺术的普遍喜好,促进了书法的推广普及,为书法艺术的
行培育了沃土。关键词关键词关键词关键词: 魏晋南北朝 ; 书法艺术;
流行;
原因
魏晋南北朝书法在我国书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它的成就和影响,被认为书史上第一座里程碑。这个时期,作为文字的意义,书法完成了隶向楷转化的关键一环。作为艺术的意义,书法在形象、情性与神采上,出现了本质的突破,书法由形体美上升到意境美、神韵美的追求。魏晋南北朝时期, 由于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 物质财富日益积聚扩大, 教育得到逐步推广普及, 中国的书法由极少数知识分子的专利品, 开始变成被社会各阶层人士普遍喜好、有广泛群众基础的艺术形式。从帝王将相、士大夫阶层, 到民间知识分子, 学书善书者、欣赏收藏者层出不穷不断把书法艺术升华到理论的高度来欣赏、创造。随着传刻、摹写、翻印等技术的出现, 书法艺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 有了日新月异的发展, 涌现出色彩斑斓、异彩纷呈的艺术形式,中国书法艺术开始进人繁荣时期。
魏晋南北朝时期,书法艺术的流行是由多种原因促成的。1魏晋南北朝魏晋南北朝魏晋南北朝魏晋南北朝是一个社会动荡不安是一个社会动荡不安是一个社会动荡不安是一个社会动荡不安,,充满充满充满充满战争和苦难的时代战争和苦难的时代战争和苦难的时代战争和苦难的时代,,激活了书法艺术家的激活了书法艺术家的激活了书法艺术家的激活了书法艺术家的灵智和激情灵智和激情灵智和激情灵智和激情 魏晋南北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政局混乱,多灾多难的时代,这一时期,战乱频繁,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统治力量比较薄弱,文人们纷纷逃避现实,游山戏水,品藻人物,精神上追求自由和解放,书法创作中追求个性情感的抒发,由隶书衍生出来的楷书、行书、草书逐渐成熟,书法艺术取得空前发展,是我国书法史上的第一个高峰时期,特别是东晋书法,追求神韵,意趣和创新,讲究个人情感的抒发,书法理念有了质的飞跃和升华,后人称之为“晋书尚韵”。2前朝书法的奠基作用前朝书法的奠基作用前朝书法的奠基作用前朝书法的奠基作用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书法,继承了东汉书法遗风,隶书由汉代的高峰地位降落衍变出楷书,变隶书的波为撇,碟为捺,或横、或勾挑,圆转变为方折,笔画简便而趋于妍美,楷书遂成为主要书体。并且书体出现多样化,草书、行书相继出现,而今草书的出现又促进了行书、楷书的迅猛发展。北朝时期的书法艺术独具风格,尤其是北碑书体,他继承了汉隶的笔法,结体严谨,笔姿厚重,沉稳大方,雄健挺拔,给人以粗悍之感,这是由于汉代书法的风神和遗韵所至。东汉开年,书法成为一种艺术。著名学者蔡邕是当时有名的书法家。魏晋南北朝时,众多的书法家创造出风格多样的书法艺术。曹魏的钟繇开始把隶书转化为楷书。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被称为“书圣”,代表作是《兰亭序》和《黄庭坚》等,王献之的书法也极高,被称为“二王”。东汉末,由于书法的大发展,出现了赵壹《非草书》、蔡邕《九势》、《笔论》等论述书法的文章,卫恒的《四体书势》、索靖的《草书势》、卫夫人的《笔阵图》、传为王羲之的《书论》、《笔势论》等著作,从而有力地推动了书法的发展和繁荣。3纸的发明与技术改进纸的发明与技术改进纸的发明与技术改进纸的发明与技术改进 3.1纸的发明与技术改进为书法艺术提供了轻便廉价的载体。纸的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一大贡献。早期古代人书写用竹简,非常笨重,不利于文化艺术的传播普及。后来人们用缣帛书写,虽然轻巧,但太昂贵,这都限制了书法艺术的发展。东汉蔡伦用树皮、麻头、破布等造成的植物纤维纸,价廉质轻,使用方便。因此,纸的发明与推广,促使社会文明程度大大提高,也使书法艺术的发展进入了崭新的时代。魏晋南北朝时期,纸的制造技术进入成熟阶段,不仅能制造白纸、黄纸、青纸等,还能制造五色纸。纸张不仅质地优良,而且外表精美,成为达官贵人馈赠佳品。3.3.3.3.2魏晋南北朝时期,造纸技术有了革新提高。在造纸的原料方面,除用楮树皮外,又开始用桑树皮以及藤皮;在设备方面,创造了帘床模,这种竹制的纸模可以移动,放在框架上,可以反复捞出无数的纸,提高了工效;在加工制造技术方面,加强了碱液蒸煮和舂捣,使纸品的质量有了显著提高。纸的品种也增加了,例如,出现了色纸:以染料染纸增加美观;涂布纸:以涂料涂刷在纸的表面,以解决纸张透印问题和改善光滑度,后来进一步把涂料直接加入纸浆中;施胶纸:在纸张表面涂刷胶矾水,以防止洇水,增加光度。这些高质量的纸,纤维均匀,表面洁白,达到“妍妙辉光”的程度。为防止纸张虫蠹,这时期发明了“潢治法”,就是用黄蘖和雌黄等防虫材料,对纸张进行处理,可以预防纸张被虫蛀蚀。潢治法从此成为造纸技术的传统工艺,被普遍采用。东晋时期,会稽剡溪一带造的藤纸、黄纸,质量上乘,特别受人欢迎。4儒释道融合儒释道融合儒释道融合儒释道融合,,促进思想的解放促进思想的解放促进思想的解放促进思想的解放 魏晋南北朝时期,儒释道三家开始碰撞融合,并逐步影响到社会文化的不同层面。书法艺术作为思想文化的一个侧面,在这个时期出现了历史上的第一个高峰,钟繇、王羲之等书法大家,一改古质书风而流美妍媚,其背后的思想渊源与道家思想有直接的关系。士人崇道、谈玄是魏晋时期特有的社会现象,老庄思想成为上层知识分子行为的理论基石,而书法则成为他们自我陶冶的重要手段,道家思想促成了书法理论的嬗变,并影响到书法艺术风格的转变。魏晋南北朝时期,书法艺术的情感理论和体道理论都有了更加细致、明确的发展。书法艺术家们从艺术本质的角度来分析书法在形式构成上的美学特质,其中道家思想的影响极为明显。整个北朝,佛教大盛,并在整个社会生活中占有统治地位,并进而定为国教,成为统治者的法律标志。随之而起的便是兴建寺庙。仅洛阳一地,寺庙多达1300多所也正是这个原因,随之产生了大量优秀的造像碑记。特别是洛阳龙门大量开凿石窟,造像祈福,造像总数超过万尊,造像题记2000余块,而且内容及艺术风格迥异,使龙门石窟成为书法艺术的宝库。随着儒家思想的衰退,老庄哲学和佛学乘时而起,老庄思想突破了儒家正统思想的束缚,使人们的思想得到解放,这也为东晋书法的繁荣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少数民族积极吸收汉族先进文化,推进了汉族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的大融合,不同民族的审美意识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少数民族的豪放不羁,质朴清晰的气息揉进了汉族文化艺术中,同时崇尚雄健强悍的审美心理也在传统运笔结构的基础上产生了积极作用。5书法理论著作以及书法家对魏晋南北朝书法理论著作以及书法家对魏晋南北朝书法理论著作以及书法家对魏晋南北朝书法理论著作以及书法家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书法艺术的促进作用时期的书法艺术的促进作用时期的书法艺术的促进作用时期的书法艺术的促进作用 东汉开始。出现了专门的书法理论著作。书法实践在理论的指导下更加自觉地向前发展。这不仅是书法流行的重要原因,也是它流行的重要表现。第一步书法理论专著是东汉时代崔瑗的《草书势》。该书讲了草书的起源与生命力,运用形象感受阐述了草书艺术的特色。东汉还出现了第一位书法理论家蔡邕。他著有《笔赋》、《笔论》、《篆势》、《九势》等。他从书法艺术角度论证了中国古代美学的共同精神,第一次提出了书法艺术的力度问题。大书法家钟繇的《贺克捷表》被人们誉为“正书之祖”。西晋书法家卫恒的《四体书势》,讲述了书法及其理论发展的历史渊源。在书法理论的指导下,人们创造了独具特色的审美理念、创作方法、风格流派,建构了以“书圣”王羲之及其子王献之为代表的主流体系。南朝书法的主要代表人物在宋有“四妙”,即指羊欣的真书,孔琳之的草书,萧思话的行书和范晔的草书,在南齐有王僧虔。书法艺术作为思想文化的一个侧面,在这个时期出现了历史上的第一个高峰,钟繇、王羲之等书法大家,一改古质书风而流美妍媚,其背后的思想渊源与道家思想有直接的关系。《兰亭集序》文学美主要在于“天人合一”的精神的直接呈述,《兰亭集序》的书法美主要在于“天人合一”的直接呈现。主体人格的对象化,自由精神的感性化,自然率直的现实化,生命意识的宇宙化和宇宙精神的主体化,即天人合一的人与物化。所以通过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书法艺术研究,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书法和艺术特点,逐步培养艺术鉴赏能力和审美水平,体味中国传统文化的神奇魅力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力。出人意料的是,这么一个动荡时期,在文化思想方面,却是有其辉煌灿烂成就的。这一时期不仅出现了为数众多的文学家、诗人、艺术家。如曹子建、陶渊明、谢灵运、顾恺之等等,而且还前所未有的出现了评论诗、文、书、画的著作。如陆机的《文赋》、刘勰的《文心雕龙》、钟嵘的《诗品》、谢赫的《古画品录》、姚最的《续画品录》等等。而以论书、品书法的文章为最多,如羊欣、王僧虔、萧衍、陶弘景、肩吾、袁昂等等,都有著述行世。足见魏晋南北朝时期书法之盛为前所未有。6魏晋玄学的兴起为书法提供了强大的理魏晋玄学的兴起为书法提供了强大的理魏晋玄学的兴起为书法提供了强大的理魏晋玄学的兴起为书法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支持论支持论支持论支持 玄学的兴起导致“尚韵”书法氛围的出现.佛教道教的广为传播不仅和玄学一起对书法的理论产生影响,而且诸多的物化成果如写经的兴盛,寺庙、道观以及石窟的林立扩大的书法传播的范围,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而带来的书法收藏、品评之风的出现在书法家与爱好者之间架起了一道桥梁,使书法的影响更加深入人心,最终带来的中国书法史上第一次书法高潮的出现。兴的玄学骤然勃起,被压抑数百年的名、法、道诸家思想重新涌现在人们的思辩领域。由于国家处于分裂状态,政府不能执行思想文化专制政策,相反采取了一种兼容并包的宽容态度。而且魏晋人尚玄学,“魏晋风度特别重枧从容镇定。喜怒不形于色,担当大事应有雍容气度的‘稚量’;重视对人物的德才、仪表等等品评鉴定的‘品目’、‘品藻’。这些反映到艺术上来,就是一种和恬姨美,在这种美学追求下,书法艺术出现了神韵异常、风度翩匍的行书字体.出现了王羲之这种人品字品高妙的书圣,晋字就具有了与唐诗、宋词、元曲同等的地位。综上所述,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物质财富日益积聚扩大,教育得到逐步推广普及,中国的书法由极少数知识分子的专利品,开始变成被社会各阶层人士普遍喜好、有广泛群众基础的艺术形式。中国书法艺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流行,是由多种条件与原因促成的。造纸术的成熟为书法艺术提供轻便廉价的载体;玄学、道教与佛教的盛行,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书法艺术注入了新活力;民族融合丰富了书法艺术的题材与风格;理论著作的涌现使书法创作进入自觉阶段;社会各阶层人民对书法艺术的喜爱,为它的繁荣培育了沃土。从帝王将相、士大夫阶层,到民间知识分子,学书善书者、欣赏收藏者层出不穷。随着传刻、摹写、翻印等技术的出现,书法艺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有了日新月异的发展,涌现出色彩斑斓、异彩纷呈的艺术形式。书法艺术开始进人自觉的艺术实践阶段,人们不断把书法艺术升华到理论的高度来欣赏、创造。开始出现了以王羲之、王献之父子为代表的书法世家,这一系列的原因促使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书法艺术的流行。启示启示启示启示
一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一个动荡不安,充满战争和苦难的时代,仍然激活了王羲之、王献之等著名的书法家,他们创造了许多经典之作。在这个复杂的社会背景之下,书法艺术多姿多彩,展现了它的活力和风采,我们可以认为:如果没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书法艺术,那么,中国的书法艺术定是残缺的。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书法艺术,值得我们关注和学习。因为它不仅展现了中国书术的神奇,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了文化财富和精神财富,让我们能够体会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让我们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书法艺术中反思,让我们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书法艺术及其特点,逐步培养艺术鉴赏能力和审美水平,体味中国传统文化的神奇魅力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力。三魏晋南北朝书法继承了前代书法的优良传统,创造了无愧于前人的优秀作品,书法艺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前进着,它用自己独特的魅力踩着历史的舞步烘托出社会的背景和时代的声音。这告诉了我们汉字书法艺术是中国土生土长的艺术,它在中国文化的哺育下成长,表现中国文化内韵、传达中国文化精神。随着时代发展和进步的需要,我们应该更加关注书法艺术的发展,继承和发展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精神,让世界了解汉字书法、认识中国传统艺术。References((((参考文献参考文献参考文献参考文献))))[1]Li Zhiping.Weijin calligraphy arts, Inner Mongolia Normal University(PHIL 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1998, sixth.李志平.魏晋南北朝书法艺术管窥,内蒙古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第六期.[2]Zi Fengting.Weijin calligraphy art prevalent reason, science and education forum, 2008.08(upper affairs).訾封亭.魏晋南北朝书法艺术盛行的原因,科教文汇,2008.08(上旬刊)[3]Wang Rongfa.Wang Xizhi of the St.faith in Taoism and calligraphic art, Chinese Taoism, 2009.6.王荣法.书圣王羲之的道教信仰与书法艺术,中国道教,2009.6.[4]Gu Yongzhi.“Preface of Lanting Pavilion”.literature and calligraphy beauty opportunity, Journal of Chang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Vol.13.No.4.顾永芝.论《兰亭集序》文学与书法美统一的契机,常州工学院报,Vol.13.No.4.[5]Yu Qianqian.the Wei and Jin Dynasties calligraphy basic content and influenced the later generations,“ popular literature” 2011 the 01 period.宇倩倩.浅谈魏晋时期的书法基本内容以及后世影响, 《大众文艺》 2011年01期.[6]Zhang Kefeng.Wei Jin and South and North Korean theory and painting theory will pass,“ 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 2007.41-60.张克锋.魏晋南北朝文论与书画论的会通,《西北师范大学》,2007.41-60.[7]Wu Huiping.In Wei Jin Southern and Northern Dynasties calligraphy study of cultural geography, dissertation, 2003 吴慧平.魏晋南北朝时期书法文化地理研究,学位论文,2003.[8]Xie Jianjun.Taoism and calligraphic art--in Wei Jin Southern and Northern Dynasties calligraphy theory for example,“ Chinese religion” 2010 the ninth period 谢建军.道家思想与书法艺术——以魏晋南北朝时期书法理论为例, 《中国宗教》2010年第09期.[9]Li Yulong.Chinese Characters Calligraphy Art on modern design, 2011 01 period.李玉龙.汉字书法艺术的现代设计性探析,2011年01期.[10]“the Wei Jin Southern and Northern Dynasties-Chinese calligraphy art heyday”, Po artists network, source: Art in the network 2008-03-24.《魏晋南北朝--中国书法艺术的鼎盛时期》,博宝艺术网,来源:中艺网2008-03-24.[11]Liu Tao.“ the history of Chinese calligraphy, Jin and southern and Northern Dynasties volume”, 2002.12, G3395, Twelfth pages.刘涛.《中国书法史·魏晋南北朝卷》,2002.12,G3395,第12页.
第五篇:第五课盛唐时期诗歌和边塞诗
盛唐时期异彩纷呈的诗歌
一、李白系列
古风(其三十九)
李白
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霜被群物秋,风飘大荒寒。
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白日掩徂晖①,浮云无定端。
梧桐巢燕雀,枳棘②栖鸳鸾③。且复归去来,剑歌《行路难》。
注:①徂辉:落日余晖。【李白《古风(其三十九)》阅读答案】李白《古风(其三十九)》阅读答案。②枳棘:枝小刺多的灌木。
③鸳鸾:传说中与凤凰同类,非梧桐不止,非练食不食,非醴泉不饮。
①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前四句,写诗人等高望远,看到天高地阔、霜染万物的清秋景象,奠定了全诗昂扬奋发的基调.B.诗中“荣华东流水”与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古来万事东流水”表达的意思有相似性。
C.
七、八句借助于描写白日将尽、浮云变幻的景象,形象而含蓄的表达了诗人对世事人生的感受.D.九、十句的意思是本应栖息于梧桐的鸳鸾竟巢于恶树之中,而燕雀却得以安然地宿在梧桐之上
②结合全诗,简述结尾句“剑歌行路难”所表达的细想感情。(4分)
古风(其十)
李白
齐有倜傥生 鲁连特高妙 明月出海底 一朝开光曜 却秦振英声 後世仰末照 意轻千金赠 顾向平原笑 吾亦澹荡人 拂衣可同调
注释:①鲁连:鲁仲连,战国齐人,他说服魏与赵合力抗秦 ②平原:即平原君,赵国重臣
①.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三四句与曹植诗句“大国多良材,譬海出明珠”都运用比喻的方式表达赞誉之情。B.“后世仰末照”句,感叹鲁仲连的功绩如同就要落山的太阳一样将被后人渐渐遗忘。C.本诗最后两句,以“澹荡人”与开头的“倜傥生”相呼应,意在表明诗人的志趣。D.李白在诗中盛赞了鲁仲连的高风亮节,并把他引为“同调”,内容显豁,感情深挚。②.千人评此诗:“此托鲁连起兴以自比。”结合诗句,谈谈李白借鲁仲连表达了自己怎样的人生理想。(4分)
43古风(四十六)1
李白
一百四十年,国容何赫然。
隐隐五凤楼,峨峨横三川。
王侯象星月,宾客如云烟。
斗鸡金宫里,蹴鞠瑶台边。
举动摇白日,指挥回青天。
当涂①何翕忽,失路长弃捐。
独有扬执戟②,闭关草《太玄》。
注:①当涂:当权。②扬执戟:指扬雄。汉哀帝时朝政腐败,扬雄不愿为官,专心著书。
①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歌起笔不凡,开篇即从唐王朝一百多年的历史入手,以“何赫然”三个字来感叹大唐帝国的繁盛辉煌。
B、“隐隐”写长安城宫阙层层叠叠、连绵不绝,与“横三川”相呼应;“峨峨”则突出这些建筑雄峻壮丽的气势。
C、五、六两句运用比喻手法,描绘众多宾客簇拥着权势显赫的王侯的场景,意在表现他们之间的地位悬殊。
D、这首诗气势宏大,笔力纵横,全诗融叙述、描写、抒情为一体,笔墨酣畅,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情感。
②诗歌最后四句表达了诗人哪些思想感情?请简要概括。(4分)
水调歌头·李太白画像
(宋)李纲
太白乃吾祖,逸气薄青云。开元有道,聊复乘兴一来宾。天子呼来方醉,洒面清泉微醒,余吐拭龙巾①。词翰不加点,歌阕满宫春。笔风雨,心锦绣,极清新。大儿中令,神契兼 有坐忘人②。不识将军高贵,醉里指污吾足,乃敢尚衣嗔。千载已仙去,图象耸风神。【注】①相传李白醉酒呕吐,唐玄宗以巾帕为其拭面。②“大儿中令”,“坐忘人”,分别指李白的好友郭子仪、司马子微。下列诗句没有表现李白“逸气薄青云”的一项是(3 分)
A.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B.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C.黄金散尽交不成,白首为儒身被轻。D.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2.下列诗句所体现的人物“ 风神” 与“ 不识将军高贵,醉里指污吾足,乃敢尚衣嗔” 不相..符.的一项是(3 分)
A.手持一枝菊,调笑两千石。B.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C.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D.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3.下列评价与李纲词中所言李白诗歌特点不相符...的一项是(3 分)A.外枯而中膏,似澹而实美。B.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C.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D.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4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9 分)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摘自余光中《寻李白》
①请分别写出李白诗中含有“月”、“酒”的诗句。(4 分)②余光中诗句中的“剑气”,可理解为李白的豪气、才气。请结合李纲词作或你的阅读积 累,对李白的“剑气”加以阐释。(5 分)
二、山水田园诗人
终南别业 王维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①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一二两句说,作者自己进入中年以后即开始厌倦尘俗,晚年就归隐于终南山边。B.三四两句说,作者经常独自游山赏景。“每”即“常常”,“胜事”指山中美景。C.五六两句写游山之趣:沿着溪水行至尽头,还可以坐下来看白云从岩岫间生起。D.七八两句中说,作者偶遇山中“林叟”,与之谈笑言欢,竟不舍得让老人回家。②这首诗三、四句中最精炼传神的各是哪个字?请结合诗意作简要分析。(4分)
三、边塞诗人
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
岑参
弯弯月出挂城头,城头月出照凉州。凉州七里十万家,胡人半解弹琵琶。琵琶一曲肠堪断,风萧萧兮夜漫漫。河西幕中多故人,故人别来三五春。花门楼前见秋草,岂能贫贱相看老。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
①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岑参这首诗不讲究对仗工整,没有严格的用韵,是一首典型的古体诗。B.“琵琶一曲肠堪断,风萧萧兮夜漫漫”两句中透露出作者思乡心切的愁苦。C.“河西幕中多故人,故人别来三五春”两句重复“故人”二字,见出情谊深厚。D.结尾两句“大笑”一词,写出岑参和他的朋友乐观、洒脱的盛唐士人本色。②作者笔下的凉州景物具有哪些特点,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1】
喜迁莺·晋师胜淝上
【2】
李纲
长江千里,限南北,雪浪云涛无际。天险难逾,人谋克壮,索虏岂能吞噬!阿坚百万南牧,倏忽长驱吾地。破强敌,在谢公处画,从容颐指。奇伟!淝水上,八千戈甲,结阵当蛇豕。鞭
【3】
弭周旋,旌旗麾动,坐却北军风靡。夜闻数声鸣鹤,尽道王师将至。延晋祚,庇烝民,周雅何曾专美!
注释:【1】晋师胜淝上:指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淝水之战”。前秦的苻坚以百万之师犯晋,东晋谢安指挥八千军士在淝水抗击,并大获全胜。【2】李纲:北宋末、南宋初的抗金名臣。【3】周雅:指《诗经》中赞颂周宣王战功的诗篇。
15.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本词开篇写景,描写长江白浪涛涛,奔腾千里,是阻隔南北的天然界线。B.“破强敌”三句写谢安指挥若定,从容不迫,对部下颐指气使,十分严厉。C.“结阵当蛇豕”中的“蛇豕”意思是毒蛇和野猪,在这里比喻凶残的敌人。D.“延晋祚,庇烝民”写东晋在淝水取得胜利,使国运延续,人民得到庇护。16.下列诗句中的“鹤”,与“夜闻数声鸣鹤”中的“鹤”所表达的意境相同的一项是(3分)
A.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诗经·小雅·鹤鸣》)B.闻鹤唳而心惊,听胡笳而泪下。(南北朝·庾信《哀江南赋》)C.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唐·崔颢《黄鹤楼》)D.夜鹤晓猿时复闻,寥寥长似耿离群。(宋·林逋《山中寄招叶秀才》)17.前人评这首词:“于宋廷有良史之鉴也。”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作者写“淝水之战”有何用意。(5分)
18.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6分)
古诗文中经常会写前代的人和事。刘禹锡《陋室铭》中的“①,②”,是以古代明贤自比;杜牧《泊秦淮》中的“③,④”,用陈后主荒淫亡国的历史讽刺晚唐统治者;陆游《书愤》中用
江月晃重山
“⑤,⑥”两句,既表达了对诸葛亮的敬意,更抒发了报国无门的慷慨悲凉。
【 2005年北京卷】
12.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①—③题(7分)
夜游宫 记梦寄师伯浑①
陆游
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铁骑无声望似水。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
注释:①师伯浑,陆游的友人。
①下列对词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雪晓清笳乱起”句突出了边地风光特色,也渲染了战争气氛。B.“想关河”中的“想”是“推测”、“猜想”的意思。C.“雁门西,青海际”两句,代指宋金对峙的前线地区。D.“漏声断”中“断”,是断断续续的意思。②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铁骑无声望似水”句,形象地描绘了军队阵容的整肃与声势的浩大。B.词的上片写梦境,下片写梦醒后的情境和感想,衔接自然,结构紧凑。C.“清笳乱起”和“铁骑无声”一动一静,以动衬静,手法巧妙。
D.作者通过“雪晓”、“寒灯”“漏断”、“月斜”等意象,写出了清冷的意境。
③词中“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与陆游《书愤》中“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相比较,两处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异同?(3分)相同点:
不同点:
初到嵩山时作 元好问
塞上秋风鼓角,城头落日旌旗。少年鞍马适相宜。从军乐,莫问所从谁。候骑才通蓟北,先声已动辽西。归期犹及柳依依。春闺月,红袖不须啼。[注]犹及:还赶得上。
①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开头两句,对仗工整,借“秋风鼓角”“落日旌旗”分别从听觉和视觉两个角度,表现了边
塞景象的壮美。
B.上片后三句勾勒出一个乐观豪迈、甘愿为国效力的少年形象,其中“从军乐”的“乐”字堪称这首词的词眼。
C.下片前两句写出了大部队声势浩大,行动迅捷,作战威猛,很快就取得了战斗的胜利。D.这首词以边塞生活为题材,既无“将军白发征夫泪”的哀伤之气,也无“古来征战几人回”的悲慨之情。
②“归期犹及柳依依”一句中,“犹及”二字使该句意蕴颇丰。请结合前后诗句具体分析。(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