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应试教育问题的制度分析

时间:2019-05-15 10:00:0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我国应试教育问题的制度分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我国应试教育问题的制度分析》。

第一篇:我国应试教育问题的制度分析

我国应试教育问题的制度分析

目录

一、关于应试教育问题成因的传统解释.......................................................................................2

二、应试教育的特点和弊端...........................................................................................................3 三 结论.............................................................................................................................................5

摘 要: 应试教育不只是一种教育观念、教育现象或教育模式,它已成为一种教育制度,是一种重要的教育资源。它是一种非正式的、隐性的制度,由一些包含了一定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的隐性规则系统组成,深刻调节着人与人、人与教育、人与社会的关系,对人、教育和社会的发展产生着巨大的影响。中国文化的特质)))天人协调、取象比类崇德利用、贵和持中,以及其衍生出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决定了应试教育制度的生成,制约了应试教育制度的发展路径。关键词: 应试教育制度 文化 价值观应 素质教育 教育制度

应试教育是在我国一直存在并为社会普遍关注的一个重要教育问题。然而,尽管人们大力呼吁实施素质教育,政府为此也出台了许多改革措施,但是从实际来看,应试教育现象并没有得到有效扼制,甚至在局部地方反而愈演愈烈,改革效果不能令人满意。这就说明,我们还未清楚认识应试教育的形成机制或根源,因此与之相应的改革措施就只能“治标”而非“治本”了。作者认为,我国应试教育问题实质上是一种制度选择的必然结果,是传统考试制度引发的一种教育行为现象,因此,我们应该将分析重点放在现行考试制度存在的基本条件或环境约束上,从而将应试教育问题纳入制度选择理论的分析范畴。本文首先对几种常见认识进行了澄清,并确认应试教育问题分析的重心在于学生质量考核及其制度选择,在此基础上,论文集中分析了我国传统考试制度存在的问题以及向新型考试制度转变的体制障碍。

一、关于应试教育问题成因的传统解释

关于应试教育问题的成因,存在许多似是而非的解释,这些解释包括诸如人口过多和资源稀缺问题、传统科举文化问题、父母和教师教育方式问题、高考问题等。1.人口过多和资源稀缺

这种观点主要强调我国人口众多,同时财力不足,“穷国办大教育”的现状必然导致整体教育资源稀缺和加剧教育竞争,从而出现升学中的 “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现象和应试教育问题。因此,应试教育实际上是我国人口过多和资源稀缺特殊国情的反映。这种观点显然混同了教育竞争和应试教育,教育竞争与应试教育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2.父母、教师和学校的教育方式

很多人将应试教育归结为父母受传统的“望子成龙”思想的影响,导致对孩子要求太高,管束过严,以及教师教育方法等过于陈旧,仍然延续着传统的灌输式教育方式等。另外,学校盲目追求升学率的行为也使得学校教育围绕考试来开展。作者认为,这种说法对问题的一种本末倒置的解释,与其说它们是导致应试教育的原因,不如说它们是应试教育下的必然行为结果。父母、教师等是受到现实利害关系而非传统思想的约束,事实上,许多父母、教师和学校都深谙现行教育模式的负面性,内心也迫切希望改变这种状况,但是在目前的教育环境下,他们如果不顺应规则采用严格管束,加强演练等做法,学生可能无法获得升学资格,这于父母、教师和学校都是无法交待的。3.高考制度

这种观点认为,我国“高考”对学校教育起着指挥棒的作用,只要存在“高考”,学校教育目标、内容、方法等就不可避免地会围绕考试这个中心来开展。这种解释前进了一大步,也确实符合日常我们观察到的高考对学校教育发挥着重要导向的基本事实。但是这种解释还过于笼统,并没有道出问题的本质。首先,如果应试教育问题的根源是“高考”,那么能否取消“高考”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没有目前的“高考”,就必须用其他的人才选拔标准来加以替代,因此还会有其他(类型)“高考”接踵而至。其次,不仅我国存在“高考”,世界其他许多国家也都有“高考”。但是为什么唯独我国的“高考”引发了应试教育问题,而 在其他国家却没有导致相应问题呢?作者认为,问题的本质原因不在于“高考”,而在于什么样的“高考”,即考试方式的不同。我国主要依赖“笔试”为主体的统一考核方式,而国外许多国家则采取多元化的全面综合考核方式,这种不同的考核方式导致了学生和教师不同的教学行为结果,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引发我国应试教育问题的产生。因此,应该将分析重点转向学生质量考核及其方式选择上。

二、应试教育的特点和弊端

1.、应试教育的学科制度:重用轻体

应试教育制度所隐含的学科制度,深刻体现了文化的制约与影响。第一,学科设置片面,教学内容单一,体现了面向少数学生的理念。应试教育制度完全以升学考试为标准来选择课程和教学内容。德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遭到忽视,即使智育得到重视,也是片面的、畸形的,这内在的决定了只有识记性强的少数人可以胜出,这完全违背了全面发展的教育宗旨。近代以来,中国教育受到西方教育强烈的冲击,逐渐意识到缺乏科学教育,主智主义遂盛,重理轻文的倾向从近代一直延续至今。能力的可测性与模糊性决定了考试必须偏重于相对客观的智育。中国考试文化的根基早已存在这种片面性,科举制度长期片面的侧重于儒家经典的考核,忽视其他教育,只有极少数人登科及第,为中国考试文化奠定了基因。第二,/应试教育把教育等同知识教育,把科学、文化、理论等高层次的教育降低到-术.的演练层次,把本应是揭示知识规律、提高认识能力的教育内容化解成许多互不关联的死的知识点和标准化的答案,让学生死记硬背。在我国几千年的考试传统中,一直十分重视记诵,忽视能力的培养

2、应试教育的管理制度:政教合一

应试教育制度所隐含的管理制度,深刻体现了文化的制约与影响。第一,应试教育管理的理念是不把人当人,而是当成物,德育荒废。在我国行政文化中,被管理者是管理者的所有物,管理者拥有对其的所有权、处理权、收益权等,被管理者只是管理实现利益的工具,被管理者没有作为主体存在的自为价值。学校是教育官员升迁的工具,教师和学生是校长升迁的工具,学生是教师荣华富贵的工具,考试是学生升学的工具,教育行政化了。第二,考试成绩成为各类教育评价的唯一尺度,官员、学校、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发展畸形化。考试成绩为考核各个主体所用,工具理性无限的膨胀,甚至压倒了人的价值。这样一来,/人与人陷入了工具主义理性意识的计算之中,一切存在都被有限的功力肢解开来,都被抽象为可理性计算和规定“应试教育”的教学管理制度在执行上具有松散和随意的特征。一些学校任意调整教学计划,片面向一些升学考试的重点科目倾斜。少开甚至停开一些非升学考试的所谓非重点科目。考什么,教什么,随意增删规定的教学内容。在教学常规管理上,制度和措施不健全、不落实。教学管理的松散性和随意性,是教育法制观念不强的表现。素质教育的教学管理制度以法制化为特征,依法办教 育,依法管理教学。严格执行教学计划,做到开课标准化,对于应开课程,杜绝少开、不开现象,严禁任意增减课时或调整教学内容。实行教学常规条例化,制定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辅导、考试与考查、教学计划与总结等方面的常规,以条例的形式颁布执行。实行上课规范化,人人都上规范课、优质课。在课堂教学中,变“应试教育”的重“教”、重“知”、重“灌”为素质教育的重“学”、重“思”、重“乐”。

三 结论

总之, 社会的制度是人类社会活动的规范体系,制度的主要作用是通过建立一个人们相互作用的稳定的结构来减少不确定性。“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在几个层面均存在显著的差别,在不少方面甚至是对立的。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而要实现“转轨”,从制度层面上入手,有系统地进行改革应该是最重要的环节。应试教育已经成为一种隐性的非正式制 度,它深深影响着人、教育和社会的发展。它的产生和存在决非偶然,中国文化的特质内在的规定和制约了考试的核心作用和地位。要解决应试教育的问题,必须消除文化)))思维方式、价值观的消极影响,在新的考试文化的基础上建立合理的考试制度。

[1] 王一涛.应试教育的经济解释[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5(5):40-43.[2] 石中英.教育学的文化性格[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 2003: 301.[3] 郭振有.应试教育之弊端:反科学发展观[J].中国教育学刊, 2005(9): 5-6.[4] 钱民辉.教育处在危机中,变革势在必行)))兼论/应试教育0的危害及潜在的负面影响[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00(4): 40-48.[5] 黄济,郭齐家.中国教育传统与教育现代化[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41.[6] 韩秋红,庞立生,王艳华.西方哲学的现代转向[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7:23-24.[7] 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5: 43.[8] 刘海峰.传统文化与两岸大学招考改革[J].高等教育研究, 2004(2): 80-85.[9] 周祝瑛.谁作弄了台湾教改[M].台北:心理出版社,2003: 192-193.[10] 吴广川.制约与超越)))论传统价值观的消极因素对创新的影响[J].当代青年研究, 2000(6): 33-34.[11] 陈声柏.中西思维方式差异的原因建构[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2): 85-90.[12] 龚奕轩.素质教育体系的构建与完善[J].教育,2006,(6)[13] 孙建乐.论素质教育与考试模式的关系[J].西安工业大学学报,2006,(6)[14] 李道顺.关于我国素质教育发展前景的思考[J].基础教育参考 , 2005,(12)

第二篇:关于我国农民教育问题的思考与对策分析

关于我国农民教育问题的思考与对策分析

李水山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北京100088)

摘要:我国的农民承担着实现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伟业,农民素质的高低决定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能否顺利实现。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建设人才强国的精神,从制度性障碍和结构性矛盾两大方面,客观分析当前农民教育中存在的主要原因,提出了科学对策与措施。

关键词:农民教育;制度性障碍;结构性矛盾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的“三农”问题,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连续颁发了中央一号文件,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筑现代农业和增加农民收入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农民教育作为解决我国“三农”问题,提高农民素质和农业素质,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一环,从各级政府、各类院校和科研院所到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组织,都在积极开展对口的农民教育培训,取得了很大的社会成效,但是从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的高标准、高要求看,还有不少差距,尤其在管理体制、教育结构上都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障碍、矛盾和困惑,需要认真分析、研究和逐一解决。

一、我国农民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现阶段我国农民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还是在于我国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转型过渡的过程中没有解决好的体制性障碍和结构性矛盾。

(一)体制性障碍

主要的体制性障碍在于管理体制的不顺,正如在20世纪90年代在我国兴起的农科教结合中力图解决、但始终没有解决好的管理体制问题,即“大三农”和“小三农”问题。中央政府想在农村各地发展科技教育,即科教兴农,首先遇到的问题就是条块分割和政出多门,中央政府对“三农”的投入,具体说人财物的投入,很难集中运作,分别以专款专用项目的形式,切割到有关部委的司局各处室中的单项具体项目之中,最主要表现在各部委之间难以统筹协调运作、发挥整体效应,农科教结合就是要解决这个问题开启了改革尝试,受到全国各界的高度评价和响应,开展10多年,取得了很大成效,但最后还是因为人事变更和政府投入体制、机制的原因被搁浅,现在又恢复到以行业部门单位以职能、项目、分散的形式和渠道分别开展,这是改革尝试被体制性障碍阻断的结果。

我国的农民教育,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国家教育体制改革后出现的问题,即农业部门组织开展的农民科技培训和教育部门管辖的各级各类学校组织开展的农民职业教育培训,以及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组织、社会团体等社会、民间力量开展的农民教育培训。由于国家财政投入体制对专项管理越来越规范、具体,专家、学者和人民群众在农科教三结合的社会实践中发明的原创经验和做法也逐渐被这种投入体制和障碍所制约,现在再恢复起来就变得很困难。

“大三农”的问题主要是表现在中央各部委之间的统筹协调问题,而“小三农”则是农业部内部农业科研、教育、推广组织机构如何统筹协调的问题。比起农科教结合初期,因农业院校都从农业部门脱离,归教育部门管辖,“小三农”问题更扩展而复杂了。在农业部门内部,负责农业科研主要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来运作;农民教育主要由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来运作;农业干部培训由农业部干部培训中心来运作;而农业技术推广由农业部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来运作,存在着人财物难以集中统筹投放和使用的问题。比起解决我国“大三农”的体制难题,“小三农”问题则相对容易一些。这次“大部制”改革,为解决上述体制性障碍提供了科学依据和现实可能。如果农民教育的管理体制问题得不到彻底的解决,各种名目繁多而没有实效的花架子“工程”、“计划”,官僚主义、形式主义“注入式”、“下乡式”、“恩赐式”做法还会不断衍生和变异,国家的巨额投入就会被无端流失、浪费和耗尽。

(二)农民教育的结构性矛盾

我国农民教育的结构性矛盾,主要在于农民教育的层次、结构、布局和形式上,从专业角度上说,这是教育在农业中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则需要农业部门和教育部门坐下来认真分析和研究。首先从教育形式上看有学历和非学历教育,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其次,看教育资源和主体,我国现有50多所农业大学和200多所农业职业学院(学校)和3000多所县级农林广播电视学校,分别开展农民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应该说,农业部门组织的以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为主的农民科技培训,持续高涨和活跃,而教育部门管辖的各级各类农业院校因学校的职能转换,更多的还是偏重于学历教育,农业专业、农村学生、学生毕业后服务农业越来越稀少,这也难怪农业学校,因为学校的职能就是招生与培养,如果农村人才需求减少,没有政府农业部门的积极合作,在没有经费、机构和职能保障的情况下,持续开展农民培训,对学校来说是困难的。再说,从国际比较看,发达国家的农民教育也都是由大专院校、科研院所根据社会需求来与农业部门合作开展,院校的学历教育支撑职业培训和继续教育是不争的事实,也是教育发展的特征与规律,我们不得不重视和遵循这一客观规律。

因体制性障碍,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继续教育相互脱节,这个症状体现在农民教育的层次、结构、布局都不是很清楚,即使清楚也难以在具体工作中遵循这种人才层次的培养需求,高中初等农民教育的分类并分级组织实施也变得困难,农民教育结构也因此难以走向合理。在分别由两个部委管辖的不同部门没有农业部门的积极主动,仅靠学校来自发组织开展也难以成行。

农民教育的形式和布局,随着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发生着显著变化,这些变化将受到下列环境和条件的制约和影响:(1)由规模型扩展向与农村人才需求相匹配的质量效益型发展;

(2)职业教育高位移是区域经济和教育发展的特征和规律;(3)扎实有效的学历教育和正规教育逐步代替应急、单

一、规模、科普型的农民培训;(4)农民继续教育变得活跃,农民可以从事一段农事后再回到学校接受教育,即继续教育,也有在学历教育阶段通过“三明智”(学习——实践——学习)、“工学结合”等多样化教学方式进行;(5)从农民教育的合理布局来说,每个县(市)有一个职业教育中心或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一个地(市)有一所农业职业院校,每省(区、市)有一、二所农业大学、省级农业职业学院比较合理。

(三)农业院校的合并与更名

20世纪末,随着教育产业化的“强劲东风”,农业大学的命运也发生了巨大变化。恰好这时,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也自上而下席卷全国,当时很多人以为发展的大好机遇来了,“大改革促进大发展”即将来临,人们振奋起来了,然而时过境迁,事实还不是如此浪漫和简单。

一般说来,理工农医学院独立发展是1952年学习和借鉴苏联的管理经验完成的院系调整产物,拿到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比显然是偏离的决定,但是也曾有很多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大学校长参观我国的农业大学后表示感叹和羡慕,说有特色和优势,符合中国这一农业大国的实际情况。农村人口和城市人口从30年前的8:2减少到目前的6:4,可以说发生了规模与结构上的很大变化,但是农村人口仍然很多,占大多数是不争是事实。从这一点看,无论教育的层次、结构、布局,还是规模、效益,农业大学在我国仍然要处在不可取代和至关重要的位置,而不应简单照搬西方国家的教育体制。

如上所说,西方教育家羡慕和感叹的农业大学这一长项优势,按照西方的以往图纸裁减缝合掉了。浙江、广西、贵州、青海、上海、延边等地的独立建制的农业大学被合并掉了。正如1952年的院系调整经历长年建设与发展不能说没有一点长处一样,合并也不是没有一点好处,但是,具有我国特色的高等农业教育体系被割裂了,发生了8∶2的倒挂现象:即农业类专业(非农专业)、农村学生(县城以上城市)、毕业后服务于“三农”(非农业岗位就业)的规模比例从过去的8∶2变为2∶8了,简单追求大学规模效益导致了教育“离农”现象的加剧。

合并后的综合大学的规模效益可能增大了,校园面积得益于农业大学的试验田的面积扩增数倍,投巨资盖起了高楼大厦气势很雄伟,教职员工数也达到几万人,堪称东方或中国的西方某大

学。实际上怎样呢,经过合并后,自然把基础学科、人文社会学科重新整合,脱离了农学院,农业大学原有的农学、土化、植保、园艺、畜牧、兽医、农业工程、水利、农经等院系也被分割成若干个学院、中心,教师、学生、研究室、设备、场地、学术活动都萎缩了,任何举措都要看效益、效率这一不可动摇的标准尺码,沾上“农民”和“补贴”的工作难以摆到议事日程。

被人为调整、压缩的农业院校,打不起精神来,有一种被“收编”、“降格”、“边缘化”的感觉,校领导班子中渐渐没有了原农业院校的位置,有些农业院校的院变为系,再变为狭小的学科专业。独立设置的农业类管理干部学院是如此,过去远近有名的农业中等学校和农业职业学校更是动荡不定,升格为农业职业院校的学校的命运好一些,但被其他实力强的学校合并的农业中等专业和职业学校更是支离破碎。过去在为当地的“三农”服务中发挥巨大作用的366所农业中等专业学校只剩下不足200所,农业职业学校基本上被合并或更名,早已失去了踪影。

合并可能让人自豪的是大学的大牌子,招生分数提高了(有的院校提升100分),办学经费和知名度也大为提升,但这是仅有的少数大学。而农业大学想要更名的想法也大都出于此,但这一追求功利的做法,因老一辈领导和专家们的一致反对大都没有成行。国际接轨和市场效益观指导下的大学合并带来了一定的规模效益,但是高校为“三农”服务的办学方向、教学内容、培训计划、生源、就业、示范、辐射、带动职能和作用如何呢?原来归属于农业部门时投资建设的研究与培训中心逐渐变为学生宿舍,农业与农民培训无论规模还是计划大为减少,把农民请进来举办“农民科技日”还是走出去为农民咨询服务都成为往日的回忆。农民培训中心,因没有培训经费、没有培训计划、没有培训任务、缩减岗位编制,有的被搁置疏远,农业教育“离农”现象已经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

“教育家办教育”,这是至理名言,也是党和国家领导人反复强调的理念,既不是权大才办教育,也不是钱多了才办教育。“三农”工作更是我党工作中的重中之重,那么“三农”教育也应该是重中之重。然而,借助“教育产业化”和“教育管理体制改革” 发生的变迁,可惜农业和教育逐渐脱节了,加剧了“离农”现象。农业部门忙于生产与技术,无暇关注和服务于更多的农业教育,教育部门也没有精力关注和管理好农业教育。过去有些领导认为教育是长线工作,忙于生产就难以顾及到,但最近有些领导同志正在关注这一现象,正在认真思考如何矫正和补救。其他行业的教育统一归教育部门无可厚非,正是国际接轨和普世价值观的体现,然而粮食、能源和环境越来越重要的今天和将来,13亿人口的农业大国农业教育如何定位、建设与发展呢?还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是科学。

任何改革并不是为了改革而改革,而是为了更好的建设与发展。教育优先发展是党在十七大提出的正确选择,农业部门是否也需要矫正和补救呢?人才是第一资源,教育是人才的源泉和保障,发展靠科技,科技靠人才。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长线,但是决不是负担和麻烦,与大学与研究无缘的各级政府有可能陷入低迷和徘徊,就象没有多少学问的官员经常出笑话一样。只有公平而优质的教育,才有优秀的人才;只有优秀的人才,才能更好更快地发展各行各业。“生产—技术—人才”是大忙人的思维程序,经常是事倍功半,而“人才—科技—产业—社会”是大师大家的思维方式,这才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正确表达。

二、解决途径与科学对策

解决农民教育的体制性障碍,需要“第三者评价法”,即邀请跨行业、部委的专家、学者,甚至毫不相干的专家、学者、资深记者、随笔作家、企业总裁来一起研究、讨论,这样的开放式讨论才能出新思路,找到改革的突破口。尤其要解决“大三农”、“小三农”的体制问题更是如此,不能受行业、部门、单位一时一地的利益驱使,这样走不出农民教育的低迷怪圈。解决农民教育的结构性矛盾,则可以邀请农业、教育专家或在第一线工作的教师、科研、技术推广工作者来一起分析研究,共商解决途径和方法。

(一)继续开展农科教结合即使实行“大部制”逐渐改革获得成功,从大的方面缓解了“大三农”的问题,但国家财政、计划、科技、教育、广电、文化、出版、部队、团中央、妇联、科协等跨行业、部门职能还一时难以全都通过建立大部委来彻底解决,因此,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通过跨行业、部门的农科教结合,解决“三农”问题,这是无论计划经济体制还是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职能和社会力量统筹、协调、高效运作的“多兵种协同作战”。越是在乡村基层农科教结合越实行得好和彻底,问题在于上边,资源优势和头绪都在上面,因此,可以说农科教结合是为了解决现代社会专业化、市场化出现的断层和空缺问题而创造的有效办法。农科教结合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应设在农业部,农业部可以新设农村发展局,主管这项工作。

现有的农业部人力资源发展中心、农业科技发展中心内增设或单独成立“中国农业教育发展与研究中心”,设置多个农业教育职能处,如农民教育处、农村职业教育处、农业继续教育处(或干部教育处)和“三农”教育政策研究室等,主要研究、设计、执行和监管农业干部教育与农民教育项目,这是新农村建设的需要,也是实现现代农业,解决“三农”问题的需要,是一项制度创新和保障。进一步设想在农业部机关内恢复教育司的原有职能也不是不可以,如现在的人事司调整为人事教育司,司内增设上述除了研究室外的3个处。由于农业的产业生产特性,科技推广作为支撑生产的硬件倍受本部门和社会各界重视,而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作为软件,从管理体制上应与劳动人事部门紧密结合更为科学、合理和持久长效。根据这一理论,如成立农业教育发展与研究中心应归属劳动人事部门领导和管理,单独成立事业单位为适宜。

(二)通过制度创新解决“小三农”问题

农业部门过去也尝试过如何解决“小三农”的问题,但是在短短的任期内解决这么艰难的体制问题,对哪一届领导班子来说,都是棘手的问题而被束之高阁。解决途径有多种方式:一是通过由同一位副部长统一领导农业科学院、技术推广中心和农业广播电视学校,通过项目和资金的形式整合资源、统筹运作,这在理论上是可行的,但在纵横交错的行政领导体系中很难落实,最后还是回到松散式的管理,成为理念中的统筹协调,实际上离落实还有很大距离。二是技术推广组织、农业教育部门与农业科学院整合职能和资源,统一组织开展农业科研、技术推广和农民科技培训。如果强调农业科技、教育和推广的职能,这就是最好的选择。三是稳妥、保守的改革,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部门通过职能、资源的整合,而农业教育职能还是独立存在,但是要加强县、乡、村的农民教育职能,加强县、乡农民教育组织机构,不能象现在这样上面头部很庞大,下面很小、很弱。

(三)农业院校是农民教育的制度性保障

从专业化、市场化、合理化分工角度,还是农科教结合的视觉,农业院校都是农民教育的主力,这是其学校制度与性质所决定的。即使从农民教育的内涵、形式来说,农民教育的主体是农业院校,而不是其他。过去,强调农民教育是政府行为,但这个出于发展初期的经验性理论,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政府职能的转换,经济与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始终成为检验真理的标准。农业院校就是政府为开展农民教育而设置,其所有资源和职能就是开展农民教育的有效平台和载体。政府对农民教育的投入,也多半都是通过这个平台实现,即使为了取得实效而建立教育券、实行招标、公示课程、公示教师,这都只不过的教学方法的多样化与改进,不可能离开学校这个平台来实施。目前,因所有农业院校是隶属于教育部门管辖,而农业部门只有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出现了农业教育职能人为被分割、游历的现象,农业教育专家曾多次呼吁解决这个问题,但因为涉及管理体制的大问题被疏忽或默认现行运行模式而始终没有触及问题本质。农业院校积极参与农民教育,还是要通过农科教结合来解决,通过农业部农村发展局和教育部职成教育司共同打造运作平台,制定人财物专用平台,可以在原继续教育学院(成教学院)建立平台,制定中长期教育规划和计划,包括对培训者的培训、农民教育的研究和较高层次的农民教育。从教育发展特点和规律看,农业高校要成为农民教育的火车头,如果否定这一规律,高校这个国家巨大的资源被搁置而游离,其后果是惨重的,这是我国教育家审慎思考的重大问题。设在省城或地、市行政中心区的农业职业院校负责乡村的农民教育师资培训、编制农民教

育的教材,开展相关调查研究,开展骨干农民的职业培训和继续教育。县、乡、村职业学校直接面对农民,开展针对性、实效性比较强的技术培训和经营、信息服务。从长远看或国际比较,农民教育的主体从各级政府转由农业(民)院校及其培训机构承担是不争的事实,农业(民)院校是国家学校教育制度的产物,是农民教育的火车头和主渠道,也是制度化平台和保障。农民教育的层次、结构、布局、形式是多年来教育界反复讨论的复杂问题,应专门研究解决。

(四)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农民教育的实效性

现代职业教育发生了重大的变化,那就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创业和就业为核心,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人人体验成功的喜悦,这也是素质教育与现代职业教育紧密结合的成果和产物。任何国家的教育水准无法超过教师水准,因此,提高教师水平也很重要。教育水准体现在教师的教育方法和学校、培训机构的教育设施上。这是从教育学视野思考如何改进农民教育和农村职业教育。以往通过一再强调农民素质低,说明农民教育的重要性,再过10年、20年还这样说是不可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时期的新型农民教育也不能与过去的农民教育完全隔绝,另立炉灶,而是更好地继承、发扬与光大,农民教育依然是发展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的必然选择和发展趋势,是在发展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永恒的主题和难题。这是农民教育的地区差异性、艰巨性和长期性所决定的。农村教育不能发生根本性变化,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缓慢或受阻,农民教育就不可能摆脱其地区差异性、实施艰巨性和发展的长期性。

正因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民教育要遵循教育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规律,还要遵循农业发展的规律,以农民为中心,以创业为核心,就不可能是单一培训过程,而是多环有机循环系统,即农民所处环境与产业结构决定着农民的教育需求,那就是当地动植物资源开发与当地人力资源—农民智力资源“双开发”和“不可分离性”,既为升学、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和为当地经济发展培养人才的“兼顾性”,而且后者更显重要,也正因为这种“双开发”特征,农民教育就不可能是单向、机械的培训,而是教育需求——选拔教育对象——教育培训——扶持(政策、投融资、物质技术支持等)——跟踪指导——联合经营——形成共同体(企业会员、农民协会等)——投资教育培训。这既是农村教育的发展规律和特征,也是新时期农村职业教育和农民教育的发展规律和特点。探索社会主义新时期新型农民教育的规律和特点,正是探索我国新时期农村教育、农民职业教育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和特点,并选择适合农村社会发展的规律和特点的道路与方法的过程。这也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运用和实践。

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时期的农民教育的生命力在于其有机循环系统,是一个科学、合理、完整的系统工程,不再是单

一、单向、封闭、垄断的体系,而是形成有机体和循环系统,其核心内涵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农民为中心,以创业和就业为核心,以形成社会共同体为纽带,以科学、合理的布局、层次、结构、开放为支撑,以培养造就有知识、懂技术、善经营、会改进的现代农民,构筑与发展现代农业和现代化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和谐社会为宗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时期的现代农民教育,也要在构筑科学理论体系和社会实践中与时俱进、动态发展,与国际接轨,与世界文明同步。

(五)农民教育的改革和创新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农民教育如何搞?这里说的新农民教育是指农民通过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的学习和实践,成为提高自身素质的新起点,提高素质过程的新面貌和新气象,接受新教育后的农民具有比过去更高的素养和能力,有新的创意和创造。农民教育要有新起点、新气象和新面貌,首先要针对原有的状态进行必要的改进,即扬弃,继承、发扬和改进。那么,原有的农民教育状态又是怎样呢?我们不妨用比较法进行对比和分析,同时,要有具体的改进对策和措施。不妨一改以往陈旧的文风,引用“一点通”的风格和平台,简明扼要地表述,达到通俗易懂的效果,这是一种新的尝试。(1)教育方向:农民教育缺乏针对性,培训内容脱离农村、农民实际需求。针对这一问题,改进对策和措施是:按需求培训,不断改进。加强农民需求调查,制定培训计划后,反复征求意见并随时修改完善。(2)教育体系:农民教育体制被封闭、垄断、弱化,脱离行业指导和支持,政府投入效益在下降。改进对策和措施是:建立层次分明、结构合理、布局科学、开放有序的农民教育体系,形成农业院校、农业科学院、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农业企业和农民合作组织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的灵活有效体系和机制,建立和完善高、中、初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加强农业行业领导和支持。采用“农民点菜、专家下橱、政府买单”制度,建立和完善监督和评价制度,提高培训效益,政府退出人财物的直接管制。(3)教育机制:各级政府组织培训,走形式多,效益不大。改进对策和措施是:农业企业和农民合作组织组织和参与培训,做到培训、就业、创业、扶持、联营相结合,以创业教育为主线,注重培训实效,让农民受益和满意。(4)教育重点:先导农民培训不够,分散培训,条块分割,缺乏创业型区域农民领袖的教育和培养。针对这一问题,改进对策和措施是:加强创业农民和先导农民培训,培养新农村带头人,创办农民EMBA、CEO培训班。(5)教育层次和形式:农民教育不分类别和层次,过于注重教育培训规模和形式,内涵发展不够。改进对策和措施是:遵循教育规律和特点,分类指导,分层次培训,按需求发展,探索和建立培训-扶持-创业-联营相结合的农民教育新模式。(6)教育内容:农业和教育相脱离,农村发展和农民教育相脱离,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相脱离,农民职业教育培训成为教育和农业部门的体制死角。针对这一问题,改进对策和措施是:农业部和教育部紧密合作,建立全国农民教育培训基地,增加投入,加强引导和服务。农业院校、科研院所、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组织都应进入农民教育培训基地建设。理顺农民教育体制和机制后,教育培训主体就明确了教育目标和任务,教育内容还要和农民实际需求紧密结合,并不断矫正和完善。(7)教学方法: 教师只关注学科分类和教学水平,多数农民听不懂,学不到,也做不了。农民学员毕业或结业论文缺乏现实的针对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大都流于文字形式。针对这一问题,改进对策和措施是:改进教学方式,教学方法简明扼要、易懂易学、便于操作,增加成功农民的案例介绍和讨论。学员论文改为创业设计,针对自己和所处环境的实际情况,写出具体、可操作的创业、创收和营销计划或可行性方案。(8)教育教材:农民教材的出版过分注重经济效益,关注农民实际和实效不够。针对这一问题,改进对策和措施是:打破农民教材统编格局,由培训部门和社区政府联合编写,加强教材的实效性,增加乡土教材比重,降低教材成本。

(9)教育证书:农民教育证书管理混乱,干扰农民教育健康发展。针对这一问题,改进对策和措施是:国家统一证书管理,合并为1种证书,统一价格,降低价格,防止追求证书利益。根据我国人多地少、农村劳动力过剩还需要转移就业的国情,农民从业资格门槛不能太高、太多,需要合并、统一和简化。(10)教育研究:农民教育研究不够,对农民教育面临的新形势、新特点把握不准,只有政府一种声音,缺乏反馈、矫正机制,缺乏科学、有效的对策。改进对策和措施是:政府、大型企业组织专题研究,确立农民教育发展理论,指导社会实践,并不断矫正和改进,探索和建立自主创新的发展道路,建立公立和民营教育部门和谐竞争和互为补充机制。

第三篇:分析幼儿园安全教育问题

我国是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的签约国,并且确立了我们国家儿童享有的十大权利,其中生存权与健康权位于前两位。一般意义而言,健康分为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健康和道德健康。幼儿期是人生的初始阶段,身体健康尤为重要。安全恰恰是身体健康的重要基础,没有身体的健全,没有安全的生存状况,任何生活质量的关注,任何智慧与能力的发展的殷殷期望都是空谈。在此,笔者对目前的幼儿园安全教育提出了一己拙见。

问题一:幼儿缺乏正确的安全认知

杜威认为,最贤明的父母对儿童的希望也是社会对儿童的希望,社会只有致力于构成他的所有成员的圆满成长,才能尽自身的职责,保证社会的完满发展。家长最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保障儿童的安全一直以来都是幼儿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幼儿理想生活的基本前提。

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首先要让幼儿获得正确的安全认知,知道什么是安全的,什么是危险的,怎样的活动是安全的活动,每个活动如何操作才会安全。只有每一位幼儿具有了安全认知,幼儿拥有了自我保护的能力,才能够安全成长,同时,每一位家长才能安宁平静,整个社会才会相对和谐。

笔者亲眼目睹很多幼儿无意识地把串珠放在嘴里,这一举动足以证明幼儿对串珠放人嘴里的危险隐患并不知情,或者是知之甚少。米尔顿.斯认为,健康有两项主要指标,除了客观标准外还有主观标准。而幼儿的这种主观标准――自我知觉,往往与社会的要求,与成人的主观标准相距甚远幼儿处于前运算时期,其思维的主要特征是思维直接受直觉到的事物的显着特征所左右,即幼儿关注事物变化一个方面或一个维度,而不能同时关注事物变化的两个方面或两个维度。由于这一时期幼儿的心理表象与直接直觉到的事物形象的联系是如此直接,如此密切,因而形成这一时期思维另一个特点:自我中心。幼儿一般会关注自己的观点,较难接受别人的观点,也不能将自己的观点与别人的观点协调。这无疑印证了幼儿正确安全认知的困难性,如何让幼儿有正确的安全认知成为安全教育实施的关键问题。幼儿对很多事物缺乏独立判断的能力,大多是折射成人的想法,因此,一些重要他人的安全观直接影响幼儿,在培养幼儿正确的安全观之前,确定重要他人的安全观是当务之急。

问题二:课程的实施缺乏科学性

课程是所有参与者的一种旅程,一种需要怀着热情去体验的旅程,而不是一个目的地,达到之后将之密封存起来。①因而教师是课程的重要参与者,教师对具体的安全教育活动方案有自己独特的解读,在进行安全教育活动时,角度是多重的,形式是多样的,意义也是各不相同的。

一些教师非常关注幼儿的身体安全,会在教育活动中渗透安全的注意事项。如:上下楼梯不要拥挤,上楼梯要顺着脚印靠右行,下楼梯时要扶着栏杆;喝水要顺着小脚印排队,喝水前吹一吹,小口小口地喝。这些安全提醒是必要的,因为幼儿的记忆发展尚不完善,需要教师的多次提醒。但任何事情是有限度的,一旦超过了限度就会适得其反。这些教师在开展户外活动时,总是瞻前顾后,忧心忡忡,畏首畏尾,担心孩子们有危险,结果使充满生机的教育活动变得干涩,效果差强人意,孩子们达不到最近发展区。我国的托幼卫生保健管理办法(1994)强调:“在正常天气下,要有充足的户外活动时间,每天坚持两小时以上户外活动,加强冬季锻炼。要创造条件,充分利用日光、空气、水等自然因素,有计划地锻炼儿童体格。”可是,一些逃避责任的教师干脆剥夺了幼儿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机会,不让孩子们尽情享受空气浴和阳光浴,只允许幼儿在封闭的环境中游戏。这样的安全观只会培养出温室里的花朵,一经风吹雨打,就毫无生气甚至凋谢。

一些智慧型的教师不但保证幼儿每天的户外活动时间,而且允许孩子们尝试各种他们自创的“冒险性”或“危险”的活动,自己发明“非常规”的玩法,不会轻易斥责幼儿立即停止某项活动,他们会参与到孩子们的新奇游戏中,与孩子们共同体验,真正从孩子们的视角看这个游戏是否有危险性。如果存在一定程度的危险性,教师们可以在具体情境当中讲解危险的程度,以及如何减轻危险或避免危险的方法和策略。因此,孩子们掌握了基本的安全行为规则后,就可以充分自由地与客观世界相互作用,去建构自己的知识场。

问题三:幼儿园的环境创设有过度保护倾向

笔者曾在某示范性幼儿园实习,进入幼儿园的大门就是整齐松软的橡胶地,滑梯、秋千、攀登架等运动设施全在橡胶地上;每个班级都非常干净,清洁如洗的地板反射出孩子们的身影;毫无棱角的桌椅等待着孩子们的到来;卫生间铺上了防滑地毯;地板上贴有排队标识的小脚印;勤劳的保育员身着白大褂,戴着大口罩,对孩子们用的餐具水杯毛巾进行专业消毒。从原则上看,幼儿园确实达到了示范性幼儿园的环境标准,具有一定必要性。

但我们看问题也要从正反两个方面去分析。难道幼儿就生活在一个无危险的环境中吗?永远受幼儿园特意安排的无危险情境的庇护吗?;理想与现实间总是有差异的,特意安排的生活空间与幼儿的真实生活条件也是差距甚远的。

维果斯基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理论,该理论是以儿童现有的其他重要他人的帮助和引导,儿童能够独立地完成更高一层的任务安全环境的创设不妨也按照这一理论,为幼儿从相对安全的幼儿园环境向真实生活空间提供一个过渡的缓冲带。在这一点上,日本的幼儿园以提供一些可供借鉴的地方。

在日本的《保育要领》第四章“儿童的生活环境”中,从运动场、建筑物、游具三个方面就幼儿园的设施、设备等做了具体的规定。运动场要建在日光充足、排水良好、夏天有树荫、冬天能避风的场所。要尽量选择天然的,既有长有许多草的山丘,又有平地、树荫。

第四篇:我国农村义务教育问题研究(最终版)

我国农村义务教育问题研究

【摘要】教育是国之大计。农村义务教育更是承担着塑造我国新型农民的重要任务。针对目前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存在的问题,本文从社会互构的视角出发,从政府与农民、城市和农村四个方面着手, 借鉴日、韩、法、德四国的相关经验,提出了完善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的对策。

【关键词】农村 义务教育

一、当前农村义务教育存在的问题

1、教育方式落后。当前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方式依然是以课堂授课为主,这种教育方式能够最大限度的增加学生接受课堂教育的时间、巩固学生的文化基础,但在知识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已经显得落后了,重课堂而轻实践的教育方式易导致学生的知识范围狭窄,更重要的是这种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开拓思维模式,这是建设新型农民的巨大阻碍。另一方面,农村义务教育缺乏多媒体教室、现代化操场等先进的教育设施。这些教育设施的落后使教师缺乏教育创新的载体,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2、教育内容单一。当前我国农村义务教育依然以应试教育为主,据笔者实地调查研究发现,大部分农村学校的课程依然围绕升学考试设置。授课内容依然固定在所谓的“主科”,即语数外等科目,而所谓“副科”的音乐、体育等课程则理所当然的让位于“主科”。长期枯燥单调的课程学习容易造成学生的厌学情绪,降低学生的学习效率。另外,应试教育没有注重学生的自信心以及动手能力等的培养,而这正是造成当代学生社会生存能力欠缺的重要原因之一。

3、学生流失严重。近年来,农村学生的辍学、流失率偏高,初中生辍学率有所上升。我国农村教育虽已经实行九年免费义务教育,但根据目前的情况来看,农村学生流失仍然比较严重。学生较早的脱离学校教育固然能给家庭带来一时的负担减轻和收入增加,但却不利于其长久的发展和进步。

4.教师队伍建设落后。“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教师队伍的建设水平是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水平的直接参照物和重要决定因素。目前我国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存在以下几个问题。第一,教师流失严重,数量不能满足教育之需求。第二,教师学历相对城市偏低。第三,教师年龄偏大,教学方法陈旧。

二、农村义务教育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1、城乡之间的经济发展存在差异

自从我国实行市场经济以来,经济取得了迅速的发展,但城乡之间的经济差异仍然比较大。可以说,城市的发展在某种程度是以牺牲农村经济为代价的。由于城市的经济发达,稍有能力的农民都去城市打工,留下的基本都是一些老弱病残。虽然打工者可以赚钱回农村来补贴生活,但是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并没有多大的促进。由于经济不发达,农民的社会地位不高,农村的义务教育自然不能很好的发展。最近,我国已对“三农问题”给予了必要的重视。

2、制度改革带来的问题

国务院曾就农村的义务教育问题作出规定:“实行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体制。”“分级办学,分级管理”曾经使得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初见成效,但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国民收入的分配格局和地方政府的财政实力都发生了较大变化。国家只承担城市的义务教育经费,农村地区的义务教育费用一般由县级政府来承担。于是,县级政府的财政能力就成了决定农村义务教育质量的关键。两次税费改革后,县政府已无法承担起沉重的财政责任。这样的话,农村教师由于工资收入缺少来源,就只能纷纷外出打工,从而造成了农村教育质量越来越差的恶性循环。农村义务教育是一项战略性的任务,基础薄弱,难度很大,只依靠县政府的力量是不够的,需要全社会自上而下的关心和支持。

3、社会各方面因素的影响

有些农村的基层领导对于义务教育的战略地位还没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视为一个包袱,对上面采取应付、敷衍的态度,甚至通过造假的手段提高教育普及率调查。检查合格之后就出现松懈的情绪,对于义务教育的重视和投入程度明显不足。这将大大阻碍农村地区的义务教育发展。此外,教育产业化改革之后,每年都有大量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工作。很多农村家庭不愿面对这样的风险,情愿让孩子早日参加工作。而且由于乡镇企业的调整,再加上自然灾害和税费制度的改革,农村家庭的经济增长幅度不大,有些甚至还呈下降趋势,有些家长的文化水平较低,目光短浅,认为让不让孩子读书是自己的私事,这些家长只顾眼前的利益而没让孩子接受正规的教育。这也是农村地区教育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国外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经验借鉴

1、日本农村义务教育情况

早在江户时代后期,日本就对西方教育开始大力介绍、初步引进。进入20世纪,日本政府开始把普及义务教育视为国家的责任。从日本普及义务教育的过程可以总结出以下经验。

第一,经济基础是义务教育制度产生的基础。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刺激着上层建筑的产生和发展。

第二,大量介绍西方文化、教育的思潮为日本义务教育的产生及普及奠定了充分的思想基础。日本的义务教育从一开始就以打破封建等级制度对受教育权利的限制为目标。

第三,灵活引进西方先进制度,使其充分与本国国情结合起来。日本政府在普及义务教育中先是引进法国的制度,后又引入美国的教育思想,最后才根据本国自身条件,制订了一系列适合自身发展的法律法规。

第四,义务教育实行城市和农村一体化的财政政策,中央财政通过转移支付,实现了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财政补助。

2、韩国农村义务教育情况

为了推广义务教育,使所有地区的儿童都能接受同样的教育,韩国于1967年颁布了旨在振兴岛屿、偏僻地区义务教育的《岛屿、偏僻地区教育振兴法》。规定,国家为了振兴岛屿、偏僻地区的义务教育,要优先于其他地区采取下列各项的措施,同时优先支付所需经费。(1)学校占地、教师、卫生保健室及其他教育事业所需要的设施的配置;(2)教材、教具的配置;(3)无偿供给教科书;(4)保证学生上下学交通的必要措施;(5)教师住宅的配置;(6)合适的教员的配置。同时法律中规定了地方自治团体要采取的以下各项措施:(1)要准备适合于岛屿、偏僻地区特殊情况的学习指导所需的资料。(2)给教员优先研修的机会,并支付研修所需的经费。此外,为了鼓励教师的积极性,还规定政府按照地区级别向在岛屿、偏僻地区学校工作的教员支付岛屿、偏僻地区津贴。

3、法国农村义务教育情况

法国农村地区的义务教育是完全免费的,对义务教育的投入,主要来源于各级政府提供的公共教育经费,即来自中央和地方的财政预算。在义务教育投入中承担主要责任的中央财政和省及市镇两级财政,均有各自稳定的财政收入来源。法国的小学一般归市镇管理,中学归省管理,大学归国家管理。但大、中、小学老师的工资全部由国家财政开支。市镇修建学校。

4、德国农村义务教育情况

德国是世界上最早颁布《义务教育法》的国家,1806年开始实行八年义务教育,1885年开始实行免费义务教育,此后,在义务教育方面不断增加投入。义务教育学校的经费由政府提供,来源为政府的公共预算拨款。教育经费由联邦政府、州政府和地方政府分担,具体比例是联邦负担10%,州和地方政府负担90%。1946年联邦德国开始实行九年义务教育以来,公立学校一律免收学费,并对不遵守《义务教育法》的家长和雇佣学龄儿童的企业主规定了处罚措施。

四、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对策

1、改变观念,提高对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世界上的很多发达国家都很重视教育的重要性,历史上美国对英国的经济超越,日本对美国的经济超越,亚洲四小龙对西欧的经济超越,其根本原因在于他们非常重视教育,注重人力资源的开发。

与劳动、土地等物力资本相比,人力资本是一种更为重要,而且投资收益更大的资本。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竞争主要体现在人才的竞争方面,而人才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育的水平。可以说,今天的教育就是明天的经济。目前很多国家都实行了12年制的义务教育,我国如要加快经济发展的步伐,就必须加快对人力资本的投入,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尽快实施12年制义务教育。此外,教育部门应向农村地区认真的宣传《义务教育法》。尤其是对于经济落后地区,应尽可能防止学生辍学问题。

2、促进农村地区经济和教育的发展

解决农村义务教育问题的关键在于发展农村的经济,政府部门应制定各项有利于农村经济发展的政策。目前我国农村经济还很不发达,教育问题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改革城乡失衡的教育制度,教育投入应多向农村倾斜。还需要政府采取措施加以引导,用城市的资源来带动农村地区经济和教育的发展。

城市对于农村的扶贫不能只限于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而应多转移到知识扶贫上来。城市的科研机构可以通过参与农村的教育体制改革,将自己的科研成果尽快的转化为农村的生产力,通过培养农村职业技术人员,提高农民的素质,增强其自身发展经济的能力,从根本上促进农村现代化的发展。

各级政府还应充分利用教育资源优势,向农村地区定期培养输送合格的教师,发达地区应做好对贫困地区的教育支援对口工作。此外,目前我国还存在很多农村流动人口,对于这些流动人口的子女来说,义务教育有时只是空话。城市应充分利用自己的教育资源,帮助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尽可能让每个孩子都有书读。

3、建立稳定的经费投入机制

义务教育需要足够的经费作为支持,政府部门是经费投入的主体。在义务教育发展过程中,应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部门的责任。各级财政部门还应调整支出的结构,加大教育经费的投入力度,保证农村地区的教育经费可以及时、足额发放。

第一,人力资源是全社会的共有资源,农村的人力资源除了给农业生产提供后备力量之外,更多的是给城镇化、工业化提供人力资源,因此农村的人才培养不能指靠农民自己来承担,而应实现城乡统筹,中央和省级财政部门应统筹教师的工资、学杂费用等,保证农村教育事业的顺利发展。

第二,在教育投入体制没有深入改革之前,各级政府部门应采取措施分级负担教育经费,改变过去由县级政府承担所有费用的局面。中央可以保证教师的工资发放,省级政府可保证给学生免费发放教材,县乡级政府保证学校的日常运转。这样就可以解决税费改革之后贫困地区农村义务教育的困境。

第三,中央和省级财政部门应进行专项拨款,帮助贫困地区解决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所留下的债务问题,其他有经济能力的县乡级政府也应承担部分债务转移的责任,避免让贫困地区的农村学校背负沉重的历史负担。

第四,学杂费用应全部留给学校作为公用经费,不能用于发放教师的工资或基础设施建设。有关部门应对这部分的费用作严格监督,还应对学校有关的税费进行减免,为教育营造一个宽松的发展环境。

4、改革人事制度,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农村地区的学校人事制度不够合理,比如有些地方的教师不是超编,而是缺编,五十岁以上教师比重偏大,而且学校待遇很低,很多优秀的教师都不愿意从事农村教育事业。面对这种情况,首先应加大创收,提高教师的待遇。积极向社会呼吁,争取来自各界的支持,大力发展校办企业,加大农村教师的创收。保证教师的待遇跟当地公务员等同,重视教师的身体保健、医疗等问题。其次应提高农村教师的编制数量,启动农村教师的岗位津贴制度,对于相对较差的农村教师,可以先让其到先进的学校挂职锻炼,积累教学经验。此外,在提高教师经济待遇的同时还应加大宣传工作,加强教师的师德教育,通过评比表彰、事迹宣传等方式,引导教师的需求层次向高层次的精神水平发展,弘扬教师的爱岗敬业精神。最后,还应鼓励教师参加合格学历的进修,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的学历层次,还应鼓励教师参加地方组织的各类培训,使农村教师较快的接受新的知识、信息和新的教学手段,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参考文献:

[1]李岚清.李岚清教育访谈录[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2]杨东平.中国教育公平的理想与现实[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3]成有信.九国普及义务教育[M].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4]余秀兰.中国教育的城乡差异:一种文化再生产现象的分析[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第五篇:20120707解决我国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

解决我国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

我国目前有2.5278亿农民工,其中外出农民工为1.5863亿(数据来自“2011年我国农民工调查监测报告”)。所谓外出农民工,是指调查内在本乡镇地域以外从业6个月及以上的农村劳动力。与此相对应,我国农民工子女包含两大类,一类是随父母外出的子女,另一类是不随父母外出的子女,其中有不少被称为是留守儿童。据国家少工委公布的数据,目前我国这类儿童有5800万(约占外出农民工人数的36.7%)。此外,根据2010年的观察数据,我国随农民工一起外出或随迁的子女大约占外出农民工的7%。由此,可以粗略估算,在我国2.5亿农民工中,其子女面临学龄前教育、9年义务教育或高中教育的人数,大体有1.1亿人,这是一个很庞大的数字,他们的教育问题不仅事关我国人口素质与人力资本状况,而且关系教育的社会公平问题和经济与社会的健康转型。

对于这样一个户籍在农村、流动性强、数量庞大的农民工子女群体的教育问题,我国目前的义务教育及升学体系显然还不能与之相适应。主要表现在:

1、尽管我国的义务教育水平在不断提高,一些农村地区甚至达到了高中阶段的义务教育,但是农村孩子,尤其是农民工的子女,由于主观与客观的原因,并没有进入这一教育系统。辍学或者过早走向就业岗位的情况极为普遍。

2、我国的义务教育和非义务教育体系具有很明显的区域锁定性,不能适应人口流动情况下的跨区域受教育需要。一些人口流入地政府尽管试图对外来人口子女教育实行一视同仁的政策,但由于受制于地方公共教育资源与经费的限制,这一政策往往难以持续,难以得到有效实施。

基于此,提如下建议:

1、切实贯彻落实“国家教育规划纲要”所提出的相关任务。抓紧研究与制定“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体制与政策”;抓紧研究与制定“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的办法”。

2、实行国民义务教育券制度。不仅要使国民义务教育与受教育者相匹配,而且要使国民义务教育与人口的跨区域流动(迁移)相衔接。实现人口流出地与流入地在义务教育经费的动态平衡。

3、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增加公共职业教育投入经费,对涉农职业教育和一些相对冷门、但对经济社会发展很需要的职业教育,实行免费政策。

4、逐步推行就业岗位的教育年限准入制。使职业教育或高中教育成为青年劳动力进入大多数就业岗位的基本条件。

下载我国应试教育问题的制度分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我国应试教育问题的制度分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于我国学前教育问题的调查报告

    关于我国学前教育问题的调查报告系别计算机信息管理学院 专业电子商务(一)班 作者钱雪莹102102435 张栩瑞102102442 杨素丽102102443 陶陶102102444 闫宝胜102102445 张侠1021......

    《关于我国大学教育问题的思考》

    关于我国大学教育问题的思考 近三十年来,中国的大学经历了市场化(如取消毕业分配和实行收费制)、国际化(如“建世界一流大学”和大规模合并)、产业化(如疯狂扩招和建大学城)......

    我国独立董事制度作用分析

    摘 要:独立董事制度作为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制衡内部董事和经营管理者的有效措施,在世界上得到广泛认同和采纳。从独立董事制度的起源上可以看出,独立董事制度 理论 上可以起到......

    当前我国巡视制度分析(终板)

    郑州大学毕业论文 题 目: 当前我国巡视制度分析 指导教师: 职称: 学生姓名:学号:专业:院(系):完成时间:目录 中文摘要······························......

    我国人大制度的缺陷分析

    王龙飞:民主的平台期:当代中国基层治理中的县级人大常委会 【内容提要】 在当前的基层治理体系中,县级人大常委会实际的运作偏离了其法理地位,行政化色彩日益浓厚。这种偏离导......

    城市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分析

    城市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分析 摘要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进步,城市中农民工的数量也不短的增加。在城市的整体人群中,农民工子女的数量也逐渐的增加,已经逐渐发展称为一个庞......

    关于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关于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摘要:在我国社会的快速转型和城市化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农民工把子女扔给他人寄养,于是,在农村出现了一个特有的群落――乡村留守子女。这些留守......

    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实践问题分析

    国家公务员制度课程作业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实践问题分析2004级行政管理专业姓名:覃晓辉1993年4月国务院通过并颁布了《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并于同年10月起施行,这标志着我国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