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提升学生的岗位职业能力论文

时间:2019-05-15 10:37: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构建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提升学生的岗位职业能力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构建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提升学生的岗位职业能力论文》。

第一篇:构建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提升学生的岗位职业能力论文

摘要: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及步入社会适应岗位职业能力的关键。在人才竞争异常激烈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实践能力对高职人才显得尤为重要。为了培养学生具有实践动手操作能力,我们在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上,做到学习与实际工作、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相结合。

关键词:实践教学;职业能力;实践教学体系

职业是人们为了生存和发展而从事的相对稳定、有报酬、专门类别的社会劳动。个人要在社会上谋求一个令人羡慕的职业,就要具备过硬的专业能力及妥善处理各种事务的能力,还要有学习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思维能力等,这些能力统称为职业能力。高等职业教育作为就业教育,应使受教育者具有较强的职业能力,能够胜任职业岗位,满足社会和个人对职业的需要。

“职业能力是指从事某种职业必须具备的,并在该职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多种能力的综合”。概括起来,职业能力包括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专业能力一般是指专门知识、专业技能和专项能力等与职业直接相关的基础能力,是职业活动得以进行的基本条件。方法能力包括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判断能力、决策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继续学习能力、开拓创新能力、独立制定计划能力等。社会能力包括组织协调能力、团队协作能力、适应社会能力、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等。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又称关键能力或综合能力。如果能在具备一般专业能力的基础上掌握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将使职业活动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根据高职教育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目标,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能力可以理解为:完成某一专业所对应的职业岗位(群)的工作任务和职责必需的能力。

“工程造价”专业具有专业性、跨学科、实践性非常强的特点。如何建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依托行业企业,借助于企业与学校的资源共同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提升学生的岗位职业能力,是我院实现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所在。我院工程造价专业是国家示范建设的重点专业群之一,自从开办此专业以来,不断探索,不断创新,走出了一条具有本专业特色的建设之路。

一、人才培养方案中加大了实训实践课程的比重

该专业致力于培养工程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宽、职业道德良好、满足市场需求的工程造价高技能应用型人才,而实训实践教学环节的实施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但从造价专业技术人员的招聘要求来看,往往是要求具备实际的预算能力,熟练造价软件操作能力,然而我们的学生就缺乏这方面的实战能力,动手能力比较差,不能马上进入角色。究其原因就是学生们实训实践动手操作较少。我院自从创办此专业以来,始终采取“2+1”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到企业广泛、深入调查,认真听取工程造价专业指导委员会的意见,逐步制定修改完善了人才培养方案。在培养方案中,加大了实践课程的比重,并采取了分散实训与集中实践相结合,在教学全过程的控制上保证了实践教学体系的实施。

二、注重实训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岗位职业能力

(一)实践教学应该把握住社会与实践、工程与实践的脉搏,实践教学应参照工程实际的发展需要及时进行调整。实践教学主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校内实训教学环节与校外实践教学环节的统一,创建一个良好的实训教学环境;二是模拟操作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充分发挥校内实训与校外企业综合实践的作用,尤其是企业的资源优势。

(二)充分发挥企业的资源优势。企业的实习基地,不仅是作为学生毕业前的综合实践实习基地,更重要的是作为经常性的实训实践教学基地,这是学生能否有效地提高职业能力的重要条件。因为让学生每隔一段时间到企业生产服务第一线去,接受企业管理,在实际工作岗位上接受企业师傅手把手的教,和企业员工同劳动、同生活,可以切身体验严格的生产纪律、一丝不苟的技术要求,感受劳动的艰辛、协作的价值和成功的快乐,这不仅能为学生直接了解具体工作岗位的技术要求,提高职业能力,为毕业与就业接轨,上岗即顶岗工作奠定基础,而且对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观念、良好的职业道德、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以及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和坚定乐观的生活态度都有极大的帮助。

三、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强化了教学实践环节

(一)校内实训教学

1、校内实训基地建设

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主要是以基本技能训练和基础知识模拟仿真为主,软件实行技术升级,设备的功能实现共享,并不断完善。逐步形成一套环境真实、系统性强、模拟仿真程度高、能满足基本技能训练,综合技能训练的校内实训基地;建立了工程造价、工程招投标评标、水电安装造价、内业资料管理等的专门技能训练;建设了专业综合能力训练为主的施工成本核算实训室,在单独训练学生专项能力的同时训练了学生的综合能力,从而形成了学生的职业能力。

2、认识实习

本专业的学生在二年级的第一学期接受为期一周的认识实习。通过与校外实训基地进行合作,到施工现场上参观学习,收集资料,请施工技术人员现场讲解,使学生更具体、明确地把握建筑施工与结构构造要求,并对工程的施工现场进行认识,对工程的材料物资进行认识辨别,对施工工序进行认识,获得感性认识,为学生日后走向社会及学习专业课打下坚实基础。

3、技能专项实训

对于专业课建筑工程造价、水电安装预算、招投标评标、工程量清单等课程分别进行为期一周的专业课程实训。通过实训教学,利用真实工程资料对学生进行工程造价实践技能的实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使学生对理论课程有个系统的认识。

(二)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以校外实训基地为依托,建立了相对稳定的顶岗实习就业基地。

1、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

学院在我省内外与多家企业建立了校外实训基地。实习期间企业与学院共同管理好实习学生,并加强学院与企业的沟通,争取实习期满有更多的学生被企业留用。为此建立了实习学生全程跟踪制度,即学生实习的一年期间从开始到结束都有由企业和学院指导教师共同对学生进行指导。通过深入地开展工作,大部分的学生能留在实习单位就业,为学院就业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坚实的基础,同时也建立起了实习就业相联的稳定实习就业基地。

2、顶岗实习

学生通过顶岗实习,零距离接触工程造价的实际工作,参与工程全过程造价的确定及控制工作,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顶岗实习结束,学生不管是留在实习单位,还是另找工作单位,都能上手快、动手能力强、基础扎实。

3、顶岗实习答辩

顶岗实习结束后进行答辩,要求学生将自己一年来的实习内容和实习收获、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自己的实习看法进行详细的阐释,并回答由校内指导教师及企业专家组成的答辩委员提出的问题,采取随机问的方式。

(三)逐步完善实训实践教学的考评体系

实训实践教学的考评是验收学生实训模拟及实践效果的重要环节,学生的实际操作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是否得到了提高。考评的体系可以根据不同的实训实践环节来设计。根据需要,设计考评的指标及考评分值,主要从这么几个方面进行评价:一是学生自评,通过学生(下转274页)(上接273页)参与实习实训实践,写出实习报告和心得感受,按完成的任务的情况,总结经验、找出差距,发现问题,提出建议,给自己测评打分;二是小组互评,通过小组学习,相互讨论,研究问题,共同协作完成工作任务的情况相互测评打分,提高学生的能力;三是实训实践指导教师综合考评打分,根据学生的知识、态度、能力,完成任务及操作水平的情况综合测评打分。通过三方面的综合测评,争取对每一位学生的实训实践效果有一个客观、全面、真实的评价。

参考文献:

1、郭卫青 《在工程造价实习中形成学生的专业能力》中国建设教育2007.012、张可安 《职业院校“校企合一”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143、包和春 《政府搭台 走产学合作特色办学之路》 北京教育 高教2009.024、孙咏梅 《以就业为目标、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工程造价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科技资讯

5、张英 《谈对工程造价专业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职业教育研究2007.056、刘芳 《试论工程造价专业实践性教学体系的构建》常熟理工教育学报2007.07

第二篇:构建科学实践教学体系,努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修) Microsoft Word 文档

构建科学实践教学体系,努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欠发达地区农业技术类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车树理 王英

(定西师范高等专业学校生化系,甘肃定西 743000)

[摘要]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技术类高职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应从农业学科的特点出发, 根据教育教学规律统筹安排实验、实习、专业劳动、社会实践、专业实践等教学内容, 做到以实践教学目标为中心, 校内校外实践为基础,单项技能训练与综合技能训练相结合。本文从转变实践教学理念、规划教学内容、注重考核评价等实方面进行了论述。

[关健词]农业技术类 高职专业 实践教学 理念 体系构建 考核评价

高职教育的目标在于培养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生产型、应用型专门人才,这就决定了高职院校在教学中必须强化学生的技能训练,熟练掌握未来职业所要求的各项技能。农业技术类专业是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对实践动手能力的要求更高, 加强对农业技术类专业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 不仅是高职高专教育对人才培养的需要, 也是农业产业对农业技术类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

1.提高自身认识、转变教学理念

由于农业科学应用性、实践性强的特点, 决定了实践教学在高等农业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培养基础知识扎实、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适应现代农业生产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高级农业技术人才成为高等农业教育不约而同的选择。要完成这样的培养目标,必须转变传统的“重理论、轻实践,重书本、轻技能”的观念,以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为中心,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改革实践教学内容,使人才培养与就业市场直接接轨。

1.1实践教学是培养操作技能的必须手段

作为技术应用型人才必须具备相关专业的操作技能,才能适应就业的需要。农业技术类专业学生必须具备从事植物生产与加工的技能,只有通过实践教学才能使每个学生都亲自动手操作,做到反复训练,使他们在学校就基本掌握所学专业必备的操作技能。

1.2实践教学是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重要环节

理论教学是按一门一门课程讲授的,是学生接受和积累知识的过程,而各门课程之间的联系和综合运用需要通过实践环节去体现。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往往不是某一门课程所能解决的。在这个过程中,只有通过综合思维技能的训练,才能将知识转化为实际工作能力。

1.3实践教学是获得职业资格证书的有效途径 我国《职教法》明确规定,职业教育全面推行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双证”制度。因此在实践教学中可以按照就业岗位的需求,按岗位技能考核标准,集中进行技能训练和能力培养,确保通过职业技能考核。我系从2003年开始对园艺专业和作物生产专业学生进行了花卉园艺工、植保工、植物组培工等工种的职业技能鉴定,这对促进学生动手操作和提高其操作技能具有重要作用。

1.4实践教学是了解社会需求的良好契机

近年来我们将学生组织到临洮、安定、陇西等校外的企业、公司去进行实训,还将学生组织到临洮、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进行了顶岗实习。在实践过程中师生了解到行业动态、社会需求,寻找所办专业与企业实际的结合点。有的学生也在实习中找到感兴趣的就业岗位。另外在实习过程也会发现自己的不足,明确了努力方向,促进职业教育的深化改革。

为此,我们必须转变教学观念,体现“做中学、学中做”教学理念。把实践性教学作为人才培养的核心任务之一,并且落到实处。自始至终地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职业能力,努力为社会输送“技能娴熟、知识丰富、素质过硬”的创新型人才。

2、整合实践教学内容、科学设计实践教学环节

在农业技术类专业的培养实际中,课程的设置应以现代就业岗位需求为前提,不同课程之间的实践内容安排上应做到有机衔接, 防止内容重叠,将实践教学环节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紧密联系。

2.1 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确保学生职业能力培养

在实践教学过程始终应坚持以实践能力培养为主线,注重满足生产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能力培养。实践教学不仅要与生产实践(社会实践)相结合,同时要与就业相结合,实践教学内容设计应按基础实践、专业实践、综合实践三个层次设计,体系构建应考滤教学目标、内容、方法等诸多方面。

2.1.1 实践教学目标的明确化(目标体系)教学目标要以就业为导向,让实践课程目标明确地与将来的职业岗位相对接,为学生毕业后直接上岗创造条件,大大缩短高职教育与就业目标之间的距离。目标体系构建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围绕基本职业素质、岗位就业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文化程度和就业需要调整文化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实践课程的教学目标,设定多层次目标。

2.1.2 实践教学内容的职业能力化(内容体系)

教学内容强调以职业所需的能力为主线,包括胜任岗位职责所需专业知识、工作技能和工作态度的培养,包含了职业角色对从业者的各项能力要求;强调把职业资格标准融入课程 体系,推动课程教学与职业资格考试在教学内涵上的整合。通过合理配置各个实践教学环节,按基本技能、专业技能和综合技术应用能力等层次,循序渐进地安排实践教学内容,将实践教学的目标任务具体落实到各实践教学环节中。

2.1.3 实践教学方法的问题化(方法体系)实践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让学生利用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来解决生产中出现的问题。在具体的实践中问题是多种多样、千变万化的,而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所应用的基础理论是统一的。这就要求专业实践课的教学要达到问题化,不仅要让学生知道怎样做,还要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

2.2 改革实验室管理体制, 优化整合实验教学内容

加强基础实验, 一方面要改革实验室管理体制,为实验室向学生开放创造条件;另一方面要改革实验内容, 逐步减少验证性实验内容, 增加综合型、探究性实验,以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和操作能力的培养。

2.2.1 整合实验室资源、强化学生动手能力和认知能力的培养

长期以来, 我系实验教学面临着诸多问题, 影响和制约着实验教学改革的进行和质量的提高。主要表现在:设备配备不齐全, 使用效率不高;缺少专职实验技术人员;实验教学内容分割, 缺乏系统性;验证性、演示性试验多, 综合性、探究性实验少;实验室难以做到向学生开放。为了解决以上问题, 关键在于整合实验教学资源。系上应根据实验室功能和课程面向, 将原有实验室进行重新组合,同时改革实验室运行机制,配备专职实验技术人员。为了调动实训中心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鼓励高水平教师从事实验实训管理和实验实训的指导工作, 要单独制定考核办法和聘任条件,在职务晋升时, 主要考察其在实验室改革与建设、实验教学改革研究、实训教学中心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和成果。

2.2.2 改革管理与运行机制, 加强校内外基地建设

近年来随着学生人数的增多, 教学资源显得紧张,学校领导对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必须引起足够重视,彻底改变过去管理水平差;产、学、研、用四结合体制难以有效运行, 基地缺少科研项目现状。在市场经济体制下, 传统的完全依靠学校投入并以解决学生实习为目的的基地建设思路已经不适应。需要创新的思路, 依靠市场体制, 积极推进校内外基地建设。为了促进校外基地的发展, 学校应建立了包括教师到基地挂职、合作科学研究、优先转化成果、聘任兼职教师等内容的长效机制, 实现学校和基地的共同发展。

2.3 设计多元化的实践教学环节、落实学生的能力培养

为了突出实践技能、创新能力的的培养,必须要建立“生产体验—技能训练—综合实践” 的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包括教学实验、教学实习、社会实践、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等多种形式, 所涉及的环节非常多, 如何精心安排每一个实践教学环节对于实践教学的效果非常重要。从企业实际要求和行业标准出发,实践课的开设应以校内实训中心和合作企业为依托,实施产训一体、顶岗实习等多种形式,产训一体应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在校内实训中心进行模拟生产实习(生产体验、操作训练),即是在军事训练锻炼体格的基础上进行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让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参与基地管理,并对每天观察到的现象、发现的问题、撑握的技术等做好记录,使学生对生产的各个环节产生感性认识,这样不仅增长了知识、学到了方法,又激发了学习的兴趣;第二阶段在校内实训中心、实训基地进行综合技能训练,即是在理论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实训和生产实习,以生产项目为载体开展项目教学,以项目生产为依据制定教学进程表。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接受技能培训,专业实践技能迅速提高;第三阶段在校外实训基地或实习工作岗位进行顶岗实习,即是在学生全面学习基础知识、专业知识的基础上,通过毕业综合实践进行综合知识的应用和创新。充分利用合作企业和新建实训基地的资源,实现学生快速适应企业岗位要求、毕业即可上岗的目标。

另外社会实践活动是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每年应组织学生开展以送科技下乡、社会调查、青年志愿者服务、大学生社区服务等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实践活动。学生们在专业课教师的指导下,推广普及农业科技, 举办各类培训班,发放农业科普读物;走访农户,完成调查报告。学生通过社会实践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提高了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此外, 还可通过举办大学生艺术节、组织科技竞赛等系列活动,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完善制度建设、注重考核评价

根据各专业制定的实践技能目标体系,按项目制定考核标准及评估办法。通过严格执行实践教学标准,考核标准和考核程序, 将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真正落到实处。其考核方法可分为以下三个层次:一是校内的考核,即实践课指导教师对学生的考核,考核评价要突出创新能力,即实践总成绩=专业技能成绩(50%)+试验报告成绩(30%)+创新成绩(20%);二是实训单位考核,即实训企业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进行监控,同时对学生的方法能力、专业能力和社会能力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做为实训成绩合格与否的重要条件。三是社会考核,要求学生参加劳动部门在学校设立的职业技术考核鉴定站进行的技术等级考核或参加社会上相应的职业技术等级考核,获得相应的技术等级证,使学生持双证走上工作岗位。

知识要转化为生产力必须通过实践,知识要内化为素质也必须通过实践,规范的专业课 程和产、学、研、用相结合,不仅使学生在理论学习基础上增加了感性认识,开阔了视野,提高了能力,而且还有利于学生学习了解当地相关专业领域工作的成就与先进经验,进一步了解所学专业工作的意义、作用及任务,同时也能了解自己将来的就业范围及就业趋势。

参考文献

[1]黄炜,逯明辉等 创新教育模式下园田技能训练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 [2]卢明 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高职园艺专业实践性教学体系改革初探[J] 经济研究导刊2010、4 [3]武艳艳, 申书兴等 “一二三四”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实践[J]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9、6 [4]徐森富,金啸胜等 现代农业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职业技术教育[J]2009、11 [5]吕晓燕 培养农业科技创新型人才是农业高校的根本任务[J]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9、3 [6]赵晨霞,王春玲 园艺专业“工作过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创新[J] 职业技术教育2009、11 [7]王春彦, 顾勤, 宛成刚 应用型园艺教学的几点思考[J] 金陵科技学院学报 2008、3 [8]王汉忠, 钟 杰 等高等农林本科教育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 高等农业教育, 2007、10, [9]刘振湘, 李友华 农业类高职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研究与实践[J] 职业技术教育2007、10 [10]王占军 陈桂萍 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零距离”上岗的高职园艺人才[J] 安徽农学通报 2007、13 [11] 钱春,刘素君, 尹克林 高校园艺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初探 [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9

作者简介:车树理(1970年11月出生)男、甘肃陇西人,定西师专生化系教师,副教授。现主要从事《园艺植物栽培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电话***

第三篇:构建平台 提升教学能力

构建平台 提升教学能力

2014年5月20日下午,很感谢青阳中心园给我们这次机会,让我们能到现场观摩市级音乐比武活动,感谢领导给我们提供这样一个学习的机会!为晋江学前教育这片沃土添枝加彩,让幼儿园教师同台竞技、各显特色。为广大教师搭建了展示、交流、学习、提高的平台。

虽然只听到了三节音乐活动课程,但通过观摩活动,看到了每位教师潮气蓬勃,充满激情的教学。我们与其说坐在下面听课,不如说是在欣赏,我们以敬佩的心态去聆听、去学习。在本次比赛中采取现场组织教学活动的形式,教学内容选取《福建省幼儿园教师教育用书——领域活动指导》中“音乐活动(大班)”,参赛教师根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能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充分挖掘教材内涵,精心设计活动方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从不同的角度充分展现了自己的音乐教学风采。

活动中我看了几位老师展示的音乐游戏:《加沃特舞曲》《老鼠今天真快乐》,《狮子王进行曲》等,结合许卓娅教授所讲述的音乐游戏化教学,看到她们充满活力富有朝气的精彩讲堂,用肢体语言和丰富的表情感染了孩子,也感染了我。老师们扎实的基本功、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能关注的每一位孩子,让每一个孩子学会学习,得到快乐,是多么的和谐!

这样的学习机会很难得!在现场所听、所讲的,都将是促使成长的正能量!在内心深处难以用语言文字表达,那是一种精神、一种责任、一种鞭策,一名幼教工作者的压力。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要把听到的看到的好的经验运用到自己的实际工作中,学习一些新观念,敢于探索,敢于尝试,使自己在工作上不断进步!

第四篇: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能力提升分析论文

【摘要】具备出色的职业能力是胜任岗位工作的必要条件。本文在国外对职业能力研究基础上,进一步丰富职业能力内涵;职业能力提升路径包括:准确定位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着重教育教学能力培养、基于美国NASPE初始体育教师标准和英美德澳整合能力观的综合职业能力培养。

【关键词】体育教育专业 职业能力 能力提升

1.职业能力内涵

国内外学者从多维度对职业能力进行深入研究,如基于行为主义心理学的职业能力即专业技能;基于认知主义心理学的职业能力即专业知识;基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职业能力即职业道德;基于建构主义心理学的职业能力即情境性的综合能力。英国、美国、德国和澳大利亚在不同的社会和经济制度发展中对职业能力的诠释各有不同。国内学者在改革开放后着力职业能力理论研究,在借鉴国外研究和立足国内实际基础上,进一步界定和丰富了职业能力内涵。职业能力是个体从事职业所具备的能力素质,是胜任岗位必备的知识、技能、态度和身体能力的整合,包含多个层次和构成要素、是动态发展的。职业能力是个体在职业中逐步形成的一种能力,它的形成、发展、作用是通过个体在岗位上实践活动中体现出来能量和本领,包括满足岗位需求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职业道德、社会交际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学习能力、问题解决能力。[1]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包括职业道德和思想观念、通识知识、学科专业知识、专业技术技能、教学能力、师生互动能力、组织与指导能力、综合职业能力。

2.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能力提升路径

2.1准确定位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是解决培养什么样人的问题,体育教育人才的培养的关键在于目标的定位,有了明确的定位才能进一步确定和优化人才培养类型和模式,最终落实到具体的人身上。[2]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的定位要准确清晰,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重视教育与产业界的联系,强调教育为社会服务的功能,施行学校与社会共同培养。专才培养与通识教育兼行、理论与实践共进,专注专业知识、技能的同时,促成学生全面丰富的知识基础,提高其思维分析、问题解决能力,着重在实践过程中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2.2强化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

课程设置是体育教育人才培养的核心和关键。课程设置围绕“三点一心”,即学生发展、学科体系、社会需要“三点”和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这“一个核心”,设立普通教育课程、学科专业课程和教育专业课程,三者之间的权重比控制在2.5:5:2.5,强调课程的全面性和实用性。普通教育课程能够解放学生精神与思想,摆脱“无知、偏见与狭隘”,避免狭隘的专业化和职业化。学科专业课程培养学生职业技能,涵盖体育专业理论技术和技能,兼顾术科与讲授的比例。教育专业课程强化教育教学专业知识,包括教育基本理论与教学实践等,为胜任教师职业做准备。教学技能包括教学设计技能和课堂教学技能。教学设计技能的培养包括制定授课计划、撰写教案、多媒体教具的使用、对学生的了解等能力提升。课堂教学技能的培养包含组织教学和导入新课的能力、课程总结能力、教学评价能力、教学方法使用能力的提升。教育实习实践是学生将专业理论技能与实习学校教学融合的有效途径,也是检验学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教育见习贯穿于大学一、二、三年级,教育实习集中在大四学年,使学生能够完成一个完整周期的教育教学工作;专注于教学的过程及对教学评价手段和教学方法的使用、师生沟通互动、求教同行、积累教学经验等。

2.3基于美国NASPE初始体育教师标准和英美德澳整合能力观的综合职业能力培养

美国NASPE初始体育教师标准(2008)强调通才培养,重视体育教师和准体育教师(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知识的全面性和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英美德澳注重对通用能力(学习能力、团结协作、社会交往、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需要在大学生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活动、各种职业资格考试、校内外实践活动等中体现。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应客观认知自我,科学制定职业规划,提高就业竞争力,做好就业准备。学生首先通过与同学交往和老师交流中对性格、优劣势有客观了解;参加各类就业培训、讲座、个人辅导等认识到就业规划的重要性和积累经验;关注就业市场和职位信息,明确就业单位的用人标准,提升自身的就业竞争力。[3]依托学校培训平台,积极参加各种职业资格考试。如体育院校承办的国职级健身教练、游泳救生与教练、保健按摩师、公共营养师、体育场地工、各运动项目教练员和裁判员等培训。全面提升训练理论、运动损伤与康复、运动营养、体育比赛组织与训练、体育资源统筹与运用能力。积极参与社团活动、学生会或班集体工作,提升交际能力、团结协作和学习能力。通过参加集体活动,能够增进与同学、同伴的沟通与协作,对于今后一线教学与管理、与同行与领导的相处发挥正迁移作用。积极参与大型体育活动,如省运会、单项锦标赛大师赛相关工作、人民体质监测活动等,塑造服务他人的能力;投身社区居民的健身指导活动,升华自身的交际能力、组织指导能力,对于今后胜任体育教师岗位具有深远的意义。[4]

参考文献:

[1]庞世俊.职业教育视域中的职业能力研究[D].天津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10,8.[2]王家宏等.21世纪体育教育人才培养的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7.5.[3]王麒凯.大学生就业规划意识、就业准备与就业竞争力及其关系的研究[D].重庆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10,4.[4]张国猛.江苏省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能力指标体系研究[D].南京体育学院硕士研究生论文,2013,6.

第五篇:高校财会专业学生审计职业能力体系构建(写写帮推荐)

高校财会专业学生审计职业能力体系构建

摘要: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承担着把学生培养成为不仅有较扎实基本理论功底,更有较强的动手和操作能力,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的任务,因此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成为其首要目标。对高校财会专业学生审计职业能力培养的必要性进行剖析,提出由四种能力构建的职业能力体系,期望在教学实践中结合职业能力培养这一目标,为建立有效的审计学课程教学实践体系提供一条新途径。

关键词:审计;职业能力;财会专业

《审计学》是高校财会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基本掌握现代审计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了解审计职业工作的环境及要求,能够依据审计判断、测试、确认和处理,对较复杂、具有一定隐蔽性的财务舞弊行为做出恰当的审计判断。系统掌握该课程知识对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从事各类经济管理活动大有益处。但在当前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学效果却不甚理想,学生普遍反映虽然获得了一些理论知识,却无法将其与具体审计业务进行有效的结合,一旦遇见实际问题则束手无策,难以胜任审计实际工作的需要,造成学生毕业以后很难快速适应审计工作。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固然与审计学本身的抽象性和复杂性有关,但根本上则与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以知识为本位,以教材为中心,忽视能力培养”的状况有关。

英国作为会计职业起源地,现代会计理论和实务均较为发达,它们始终认为教育首要的培养目标是“注重学生素质与能力的培养”。高校财经专业的学生,更多的是作为应用型人才来培养,不仅要求有着较扎实的理论功底,更需要具备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结合学科特点,将课程教学与学生能力紧密结合起来,努力培养学生的审计思维、专业判断和实践等职业能力,在此基础上构建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学体系就成为高校财会专业审计教学改革的首要目标。

一、审计职业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首先,从审计学的学科属性分析,它属于应用学科范畴,相对于基础学科多采用抽象思维和科学实验来探索现象根源,它最终是要解决“怎样做”的问题,其结果是学习者必须要掌握解决特定实际问题的能力①。换句话说,审计行为具有经验特性,其概念结构和理论方法会随着环境、内容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变化,难以清楚地界定或规定一种具有所谓普适性的、惟一的审计模式。这就要求学习者要更广泛地接触实际问题,持续不断地参与实践活动,积累和提升经验,以培养有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其次,从财会专业设置的特点分析。财会专业与审计学专业的审计学课程设置有较大差别,作为审计学专业来说,其开设的必修课程除了作为核心专业基础课的审计学(基础或原理)外,还包括:从主体角度分类的内部审计、社会审计、政府审计课程,从客体角度分类的比如经济效益审计、投资(工程项目或建设项目)审计、内部控制审计、舞弊审计、管理审计和责任审计课程等等,无论从开设课程的深度、广度以及课时来讲,都远远比财会专业所开设的审计课程丰富。因此,作为财会专业学生所接触的审计学基础理论和知识无疑是偏弱的。而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在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基础上,从职业能力培养入手,使学生具备应有的职业素质则有效解决了专业设置和培养目标之间存在的矛盾。

再次,从审计实践需求分析。随着我国经济国际化、全球化广度与深度的不断加强,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日益健全,企业经济利益关系的日趋复杂,审计风险大大提高;而信息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也引起了审计环境和审计模式的巨变;同时,新审计准则的提出、风险审计理念的贯彻实施,都对审计相关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它要求从事审计工作的高校财会专业毕业生一方面具有较扎实的审计理论基础,经济、管理、法律、信息技术等多方面的素质修养,另一方面还要求具备一定的哲学思想与逻辑思维能力,与各方面人士交流沟通的技巧和艺术,以及相应的文字表达能力和处理相对复杂问题的能力。上述要求也对高校相关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期望,通过学力的提高、信息素养的养成、开放性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道德和价值观教育的树立,所形成的审计职业能力体系将是有效满足社会需求的根本所在。

二、审计职业能力体系的构建

审计职业能力是由多方面要素构成的,职业能力的培养也是一个系统工程。财会专业学生应通过高校审计学及相关课程的教育和培训,构建起包括道德养成、自我学习、沟通协调、专业素质等多方面要素的审计职业能力体系,才能从容应对今后工作中面临的复杂审计事项,而高校则应以此为基础建立相应的培养和评价体系。审计职业能力体系的构成要素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道德养成能力

审计职业能力构建中首要构成要素应是审计职业道德的养成,它不仅仅停留在遵纪守法这一层面上,更多的是指树立一种责任意识和正确的世界观、方法论,以及培养团队意识、合作精神。财会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将从事经济管理和监督工作,因此在进行专业教育的同时,提高其法律意识,强化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的教育势在必行,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职业道德理念,养成诚实守信的职业情操和遵纪守法的道德品质,树立从事经济管理和监督工作应具备的价值观和道德观,能为今后高质量地完成相关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当前职业道德教育问题在教学中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根据2012年一项相关调研所获得的数据,在全国开设审计学专业的65所高校中,独立开设“职业道德”课程的很少,只占3.33%②,非审计专业课程中这个比例则更低,这一数据凸显了对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一定程度的忽视和缺失。中注协秘书长陈毓圭在中注协推出的《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守则》中提出:诚信的品格需要培养和熏陶,要把职业道德守则列为注册会计师继续教育乃至会计专业大学教育的必修科目,推动大学开设职业道德课程。因此高校必须清醒认识到这一点,并逐步加强对相关内容的教育。

(二)自我学习能力

从大学教育的根本出发点来看,它应该教会学生如何学习,为终生学习打好基础。而按照生本教育理念,教育的过程是学生自主地与周围环境或教育资源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强调人才是教育的主体,关注人的自我实现③。学生掌握任何知识,最终都要通过一个内化的过程,而这个过程是依靠自己而不是教师完成的。

审计工作最突出特点是摆脱传统理论和方法的束缚,运用逆向思维,考量相关会计信息和其他经济信息是否真实、公允,以得到有效而充分的审计证据来支持其得出的审计结论和审计意见;此外,在各种实务处理过程中,审计人员需要面对大量的不确定性事项,其中包含着众多不确定性因素,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势必会影响审计计划、策略实施甚至审计结论;还有,国家相关经济法律法规、会计准则和审计法规准则等都处在不断变化中,审计人员必须及时掌握这些最新变化,这样才能与实际工作进行有效地衔接。审计工作的上述特点也决定了必须关注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其对以往知识、经验的总结、提炼能力,不断提升专业水平,这实质上也是一种知识的创新能力,将对今后从事各项工作具有积极意义。

(三)沟通协调能力

从行为学角度,审计工作与一般财务工作有着明显的不同,有其独特之处。会计工作大部分是进行信息的处理,不需要考虑人的因素,所以会计准则主要是指导会计人员如何进行确认、计量、记录、报告等书面作业,很少涉及行为学意义上的规范;而审计人员从事的很多工作是外勤活动,多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的,这些活动更多的涉及人与人的交流和沟通,所以审计准则更多是对人的行为进行约束和指导。很多时候审计人员都需要到企业或现场向被审计单位有关人员了解情况,比如审计程序中的询问、函证、监盘、沟通和调查了解等程序,都是在与人打交道,就需要综合考虑对方的心理,要运用心理学的方法,掌握一些沟通协调的技巧和策略,这时仅仅掌握足够的专业知识是不够的,如果缺乏有效的商务沟通技能和团队协作能力,将会直接影响审计人员的审计工作和执业效果,这就要求在校学习期间,必须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协调能力。

一项调研数据表明,在设置本科审计学专业的高校中,其中有40%的高校对学生专业能力的标准或要求中明确提及了“语言文字表达与沟通、协调能力”,还有26.67%的高校则以“实际工作能力”这一相近表述作为标准。而且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高校较之其它地区更侧重于该项能力。这也充分说明目前高校对该项能力的关注正逐渐加强。

(四)专业素质能力

所谓专业素质通常指具有较系统的知识结构,较扎实的理论根底以及较精深的专业知识,并不断注意知识的更新。审计学本身的理论性、逻辑性很强,同时,审计活动和行为具有多样性、复杂性,较高职业能力的形成需要多学科知识的配合,需要吸收其他领域的理论方法,因此首先必须掌握较系统和深入的专业知识,才能准确理解和认识审计现象、做出正确的审计判断,也只有具备综合运用以审计学为核心的多学科知识体系的能力,才能真正做到各种知识融会贯通。

比如审计人员不仅需要掌握扎实的会计、审计专业知识,还必须熟悉经济法、税法、金融、证券及等其他相关学科方面的知识;还要学会将其他知识融入审计领域,比如抽样审计的运用即是统计学向审计学渗透的结果,而计算机辅助审计则是计算机科学对审计学产生作用后的结果。此外,审计工作与实践结合紧密,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演变,体现出与时俱进、变化快的特征。因此,必须随时关注审计、会计实务领域以及国家相关经济法规的发展动态,以不断更新知识。

综合上述分析,审计职业能力即是在上述各种能力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基础上形成的能力体系,其中道德养成能力是整个体系的基础,专业素质能力是其核心,自我学习能力是其不断提高的保障,沟通协调能力是其能够有效实施的手段。

结语

随着新修订审计准则的正式实施,我们国家正逐步实现与国际审计准则的全面持续趋同,对从事审计人员的职业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而更加强调了对相关专业学生审计职业能力的培养,这既是对高校财会专业审计学课程教学的挑战,也是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切实提高教学效果的契机。本文的研究为审计学课程教学改革和创新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视角,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在随后的研究中,应进一步探索在审计教学中培养财会专业学生审计职业能力的有效途径,使学生快速适应社会的需求。(作者单位:长江师范学院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石爱中.审计学的学科属性及其教学要求[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5(4):3-6.[2]商思争,李学岚,周雯.我国高校审计学专业发展现状分析[J].财会月刊,2013(1):113-117.[3]杜爱文.基于生本教育的审计课教改[J].消费导刊,2009(10):174-175.

下载构建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提升学生的岗位职业能力论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构建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提升学生的岗位职业能力论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基于岗位职业能力的实训教学模式的构建研究

    基于岗位职业能力的实训教学模式的构建研究 【摘 要】本文以中职药物分析课程为例,论述创新性地构建基于岗位职业能力的实训教学模式。根据岗位职业能力的需求,结合实际实训条......

    关于构建企业需求的高职英语职业能力培养体系教育论文

    论文摘要:高职英语教学应针对企业需求,确定职业能力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内容,采取以职业能力为特色的培养模式。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课堂综合实践、毕业综合实践、校外实训等平......

    体育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思考论文

    1教什么教什么?有时候会困扰我们教师,如何安排教学内容是教师必须掌握的技能之一。首先,各地区的实际情况不同,特别是新课程推出后,没有具体的教学内容,在放宽对教学内容的限定后,......

    财会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论文

    一、架构岗证互通的课堂教学模式财会专业的学生要更好的就业和发展,在具备基本素质和能力同时,还应该获得一定的数量资格从业证书,用人单位非常看重学生的职业证书。同时,根据工......

    应用心理学专业 学生个人职业能力提升计划

    个人职业能力提升计划 【姓名】*** 【规划期限】三年 【起止时间】2010年9月1日至2013年7月 【年龄跨度】21岁至24岁 【阶段目标】考研 【总体目标】成为一名心理咨询师【个......

    强化工商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提升学生职业竞争力论文

    强化工商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提升学生职业 竞争力姓名:学号:系别: 专业:指导老师:[摘 要] 要提升工商行政管理专业学生职业竞争力,必须强化工商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构建合理的实践......

    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及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大全五篇)

    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及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及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张斌a,邱致燕b,王叶飞a,罗银屏a (湖南中医药大学a.人文社科学院;b.护理......

    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构建论文

    摘要:高校青年教师是目前高校教师队伍主要构成部分,教学能力的高低是对高校办学水平与整体教学质量的反应。本文分析了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综合评价机制的现状,初步构建了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