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江汉湖群演化与湖区可持续发展研究
江汉湖群演化与湖区可持续发展研究
【摘要】:区域可持续发展强调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以获取区域持久的、稳定的发展能力,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环境生态的可持续性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考察历史时期区域环境变迁和演化的轨迹、揭示区域不可持续发展的原因、探寻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一般规律意义重大。湖(泊)群与人类文明起源、社会经济的发展关系密切,探讨湖(泊)群地区发展的基本理论、通过湖(泊)群地区演化过程分析找出规律、提出湖(泊)群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有助于丰富湖(泊)群地区研究的内涵和可持续发展的理论范畴、指导湖(泊)群地区的合理开发,从更大范围上促进区域的全面发展。江汉湖群位于湖北省境内,是整个长江中下游淡水湖泊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地质历史时期,江汉湖群经过了复杂的演化过程;在近代,江汉湖群演化又深深打上了人类的烙印。江汉湖群所在区一江汉平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和经济发达地区,在我国空间经济布局上有重要地位。同时该地区又是我国典型的生态环境脆弱地区。研究江汉湖群的历史演化和近代变迁,揭示江汉湖群演化过程和规律,剖析影响江汉湖群演化的因素与机制,探讨湖群演化与湖区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关联,有助于把握湖群演化的趋势、恢复和重建良好的生态环境,使江汉湖群区走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全文共分五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为绪论。阐述了研究的意义和研究区范围、研究目标、研究框架与技术线路、研究内容等问
题。文章指出江汉湖群演化与湖区可持续发展研究可以丰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内涵、指导江汉湖区的发展,并为其他地区发展提供参考。运用RS/GIS手段,结合相关研究成果,准确界定了江汉湖群区的范围。研究目标是探讨湖(泊)群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通过湖(泊)群地区演化过程分析找出规律、提出湖(泊)群地区资源利用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丰富湖(泊)群地区可持续发展的理论范畴、为湖(泊)群地区的合理开发提供参考。研究框架与技术线路是,在环境变迁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指导下,探讨江汉湖群演化的过程与规律,科学评价江汉湖群区的资源,分析江汉湖群区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探讨江汉湖_区生态环境优化的对策,研究江汉湖区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途径和基本方略。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理论综述与研究进展、江汉湖群演化过程和规律、江汉湖区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典型地区案例分析。第二章为理论综述与研究进展。首先阐述了环境变迁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历史背景和主要成果,揭示了二者的相互关系。然后探讨了湖群环境变迁与湖区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与研究进展,考察了江汉湖群演化和湖区可持续发展研究的现状与问题。文章认为环境变迁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是国内外普遍关心的领域,指出环境变迁过程和规律的研究及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内涵认识、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体系的构建和应用研究是该领域的重点问题。环境变迁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关系极为密切,不能割裂二者之间的联系。环境变迁与区域可持续发展是相互交织在一起的两种动态过程,人类活动是环境变迁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相互作用的纽带和中间环节,优化调控环
境变迁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是核心。湖(泊)群环境变迁与湖区可持续发展研究是环境变迁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内外对此十分重视。江汉湖群区研究的主要成果集中在以下方面:对江汉湖群和湖泊的综合研究、演化研究、对湖区环境地质与化学特征方面的研究、对湖群和湖泊地区开发与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研究以及相关问题的研究。总的来讲,江汉湖群和湖泊地区研究成果众多,但多从某一侧面进行研究,把湖群和湖泊地区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来研究是比较少的。第三章为江汉湖群演化过程和规律。在探讨江汉湖群演化的地质背景与沉积证据的基础上,揭示了地质构造运动及地貌沉积与湖泊发育的关系,着重剖析了全新世江汉湖群的演化过程和规律,运用RS/Gls等方法对近50年来江汉湖群的演化进行了定量研究,分析了江汉湖群演化的原因与成因类型。文章认为地质基础及构造运动提供了江汉湖群发育的先决条件,气候变迁、海平面变化及人类活动促进了江汉湖群的演化,现代江汉湖群基本格局主要是全新世以来演变的结果。文章进一步指出:①在江汉平原地区,白至一第三纪发育了大量的咸水湖。②从新第三纪开始,江汉平原由内陆盆地盐湖沉积为主转变为外流盆地河湖沉积为主,淡水湖泊开始出现。③更新世特别是晚更新世以来的环境变迁对现代江汉湖群形成演化有重大影响。④现代江汉湖群是全新世以来湖群演变的产物,早全新世为湖群与湖泊兴起期,中全新世为湖群与湖泊的扩张期,晚全新世为湖群与湖泊演化的波动和衰退期。⑤江汉湖群演化及环境变迁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构造运动、气候及海平面变化、河网水系变化、烷田开发与围湖
垦殖、水利工程、长江中上游生态环境建设等都直接作用于江汉湖群。地质历史时期湖群的演化受到构造运动与气候的影响作用巨大,全新世则气候因子占据主导地位,近现代变化(尤其是近五百年来的变化)主【关键词】:江汉湖群湖区湖区PRED系统区域可持续发展环境变迁湖泊-流域综合治理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P343.3 【目录】:第一章绪论15-20
一、研究意义15-16
二、研究设计16-20第二章理论综述与研究进展20-37第一节环境变迁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述评20-30
一、环境变迁研究概述20-2
4二、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概述24-28
三、环境变迁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28-30第二节湖群环境变迁与湖区可持续发展研究述评30-33第三节江汉湖群演化与湖区可持续发展研究述评33-37第三章江汉湖群演化过程和规律37-98第一节江汉湖群演化的地质背景与沉积证据37-
43一、第三纪以前的地质构造发育与地貌沉积37-38
二、第四纪以来的地质构造发育与地貌沉积38-
42三、构造发育及地貌沉积与湖泊发育关联分析42-43第二节全新世江汉湖群的演化43-
51一、早全新世(距今10000-7500年)湖群环境变迁与湖泊兴起44-4
5二、中全新世(距今7500-3000年)湖群环境变迁与湖泊扩张45-46
三、晚全新世(距今3000年)以来湖群环境变迁与湖泊演化46-51第三节近50多年来江汉湖群
演化定量分析51-8
2一、信息源52-
53二、研究方法53-56
三、研究结果56-82第四节江汉湖群演化的原因与成因类型82-98
一、影响江汉湖群演化的原因82-96
二、江汉湖泊成因类型96-98第四章江汉湖区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98-154第一节江汉湖群演化与湖区资源环境发展的内在关联98-10
5一、江汉湖群演化与湖区资源98-10
3二、江汉湖群演化与湖区环境103-10
4三、江汉湖群演化-湖区资源环境-湖区发展互动机理104-105第二节江汉湖区资源开发与利用105-130
一、江汉湖区土地资源开发与利用105-118
二、江汉湖区湖泊资源开发与利用118-130第三节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治理130-140
一、洪涝灾害131-136
二、湖泊水体污染与富营养化136-139
三、泥沙淤积和沼泽化139-140
四、血吸虫疫病140第四节湖区PRED系统优化调控与可持续发展140-1
54一、湖区PRED系统与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探讨140-146
二、江汉湖区PRED系统优化调控与可持续发展对策146-154第五章典型地区案例分析154-175第一节武汉市城市湖泊演化发展与开发利用和保护154-16
3一、武汉市自然地理背景与河流湖泊现状154-156
二、武汉市城市湖泊演化156-159
三、武汉市城市湖泊主要环境问题159-160
四、武汉市城市湖泊永续利用与综合治理160-163第二节汉江中下游湖泊-流域地区综合治理与可持续发展163-17
5一、研究区概况与问题提出的背景163-16
4二、湖泊-流域地区综合治理与可持续发展的理论诠释164-16
5三、湖泊-流域地区综合治理与可持续发展的域外借鉴165-168
四、汉江中下游湖泊-流域地区综合治理与可持续发展构想168-175结论175-182参考文献
182-191后记191
本论文购买请联系页眉网站。
第二篇:衡水市衡水湖的生态环境及可持续发展研究
衡水市衡水湖的生态环境及可持续发展研究
写一段引言:写写大背景、写衡水湖,尽量和河北的发展联系在一起。
一、调研背景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衡水湖是一张靓丽的城市名片,是衡水市唯一可以做大、做强、做亮的资源。利用衡水湖的环境优势,衡水市成功举办了首届衡水湖国际马拉松赛,以赛事辐射性带动其他产业的整体发展,吸引了资金项目、集聚了人气和财气。2012年,衡水市以其区位优势、产业发展态势、生态优势加入环京津经济圈。其中,衡水湖的生态优势在维护华北平原内陆淡水湿地生态系统方面占有重要地位,是周边地区的重要水源地,且蓄洪防旱防涝,能有效调节衡水湖周边区域乃至京津地区的气候环境。可以说,衡水市的发展要靠改善生态环境,尤其是衡水湖的生态环境保护已经摆在全市发展的突出重要位置。为此,我们小组充分利用时间对衡水湖环境及周边环境进行调查,以便能够为社会做贡献尽快地实现中国梦。可结合以下几点去写:
1、研究意义:(1)有利于促进衡水湖旅游业的发展;(2)有利于保护衡水市的生态环境;(3)有利于实现衡水湖的可持续发展;(4)有利于提高居民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2、研究背景:(1)(2)当前该市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环境相对较差;(3)该市衡水湖生态环境的破坏尚未引起人们的注意;
二、调研基本情况
(一)调研目的
本文对河北省衡水市衡水湖生态环境及可持续发展进行相关调查研究,对调查问卷及访谈结果进行整理与统计分析,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二)调研时间及地点
调查时间:2014年9月1日至11月30日 调查地点:衡水市衡水湖周边村庄
(三)调查对象
本文衡水湖附近人民群众为调查对象。随机抽取500人作为调查问卷的样本。
(四)调查方法
本文调查时采用问卷调查法、座谈法、文献研究、数据分析等方法。(1)问卷调查:由于调查的基数比较大,所以我们为了保证调查问卷的有效性,本次调查问卷,共14道题目。当场发放,当场收回。实际发放200份,收回200份,收回率100%。经整理得到有效问卷196份,有效回收率达98%。(2)走访座谈:对衡水湖附近的村民采取随机抽取、随机走访座谈的方法,以便了解衡水湖近几年来生态环境有何改变?(3)文献研究:搜集历年来人们对于衡水湖生态环境的保护整理的数据,并进入大学生论坛与其进行谈论研究,进入当地论坛更好地了解人们对于衡水湖生态环境保护的认知及看法。
三、调研过程
自9月1日以来,历时2个月的时间,通过实地走访、座谈交流、发放问卷等形式对河北省衡水湖生态环境进行调查研究。
(一)前期准备
为了能够做好本次调研活动,我们小组成员在前期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针对此次调研活动的安排及调研内容作了详细的计划,小组成员都分别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见解。首先,我们网上搜索关于衡水湖近几年生态环境研究,通过大量的阅读材料进一步了解可持续发展目前的研究状况;同时,结合实际情况,选择我们需要调查的对象以及调查地点。其次。我们针对调查对象的特点及调查内容认真撰写调查问卷,并安排好现场的发放。再次,我们准备了一些访谈的问题,以便及时应对调查时的突发情况。
(二)活动进行
为期几个月的调研,为了节省时间,我们事先安排好了任务,无论是在现场收发问卷还是随机访谈,每位队员都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各自的工作任务。同时,为避免信息遗漏,我们现场收取问卷,现场记录访谈内容,虽然很累,但是收获很大。另外,为保证调查问卷的数量,我们将无效的问卷剔除掉,同时保证每一份调查问卷的真实性。
(三)活动结束内容
(四)活动小结
成功的社会实践活动需要一份优秀的社会实践报告作为总结,为此在活动结束后,我们将网络上查阅到的衡水湖的资料进行了整理汇总,并对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研究,为此次活动做深刻有效的总结,提出更有利于提高衡水湖的生态环境的意见和建议,同时,向当地相关部门进行有关反应。
四、调研结果分析
1、衡水湖的基本情况
2、衡水湖目前的生态环境
3、衡水湖附近居民的日常行为
衡水湖湿地处在环京津、环渤海、沿京九铁路和大广高速公路的位置,位于河北省衡水市区和冀州古城之间,距北京市、天津市均为200多公里,是华北平原单体面积最大的淡水湖和惟一保持水域、沼泽、滩涂、草甸、林地等完整湿地生态系统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京津冀最美湿地”、“京南第一湖”、“华北大地的绿明珠”、“燕赵最美的湿地”等诸多佳誉。国际湿地组织将其喻为“东亚地区的蓝宝石”。在持续干旱的华北及京、津、冀地区,衡水湖被赋予了比南方水乡湿地更重的内涵和承载。衡水湖湿地具有涵养水源、净化空气、降解污染、维护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对于调节京津冀气候及生态质量具有直接影响。另据相关资料显示:衡水湖蓄水面积75平方公里,宽广的水域和独特的天然湿地生态系统,孕育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经专家鉴定有植物382种、鸟类310种,鱼类34种、昆虫416种,两栖爬行类17种,哺乳类20种,在众多的资源中,鸟类最为特色。其中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鸟类有丹顶鹤、白鹤、东方白鹳、黑鹳、大鸨、金雕、白肩雕等7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鸟类有大天鹅、小天鹅、鸳鸯、白枕鹤、灰鹤等46种。在全球八条鸟类迁徙通道中,衡水湖湿地位于第五条即东亚—澳大利西亚鸟类迁徙通道的中心部位。2006年10月,经亚太迁徙水鸟保护委员会批准,衡水湖加入东亚—澳大利西亚鸻鹬鸟类保护网络。
五、衡水湖生态环境面临的问题
(一)、社区发展对湿地生态系统产生影响
由于连年干旱,加之衡水湖周围社区居民的开垦,导致湿地面积大量减少,植被严重破坏,生态失衡,干扰和破坏了野生动物原始的栖息环境。随着人口不断增长,人地矛盾越来越大,使保护区的压力逐年增大。湖区主要经济来源是农业、林业和渔业等,农业生产中农药、化肥的使用对自然保护区湿地生态环境造成潜在的威胁。保护和恢复脆弱的生态系统,任务艰巨。
(二)、水环境质量问题依然严重
衡水湖湿地水环境质量是衡水市政府及其有关职能部门高度重视的问题。为保护衡水湖水质,1994年关闭了上游水汇流渠道入湖口,2003年开始逐步取缔了湖区和引水线路上的排污口。2007年底东湖大库所及引水线路上的排污口全部取缔,大库开始停止养殖活动。2008年8月前,全面停止湖区养殖行为,并清除养殖设施,当年衡水湖大库水质明显改善。目前,湖区主要污染源为旅游污染、湖底污染、湖区蒲草污染等。但是仍有许多不足之处,我们组大概分为了三个方面:
(一)、交通方面
a.衡水湖作为衡水的一个重要旅游景点,交通方便应是满足旅客最基本的要求,但是经过衡水湖的公交车却仅仅只有一辆,甚不方便。为此,负责该方面的管理部门应及时进行整顿,不仅能满足旅客的需求而且还可以做到大力宣传衡水湖的目的;
(二)、建设方面:
a.走进衡水湖时,由于没有路牌指标,很多人都会走错方向,对此很多旅客都抱怨;b.在通向衡水湖的过程中,由于工人正在衡水湖周围施工,不仅路面泥泞、狭窄,声音嘈杂,而且还存在着安全隐患。该负责管理部门应及时进行调整,尽最大力度保障旅客安全;
(三)、环境方面:
衡水湖风景优美,景色宜人,在这个酷暑的夏日给旅客带来了丝丝凉意,但是衡水湖中却仍有许多垃圾,这些垃圾似乎就是白纸上的一个污点,就差那么一点点,就可以做到完美无缺,所以有关部门应该对乱扔垃圾,随地吐痰,不遵守道德的人进行处罚,让每位旅客都为保护衡水湖的环境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出一份力,为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复兴贡献出出一份力量;
为了衡水湖的发展,我们应破除体制制度,认真贯彻保护第一,科学规划,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方针;统筹保护利用,坚持保护优先,纳入生态建设和城市建设统筹考虑,刚性落实保护区总体规划,不断加强环境综合治理,杜绝非法捕捞、违章建设等破坏湿地资源和环境的不法行为;积极培育以生态旅游为带动的区域特色经济,大力发展生态旅游相关产业,尽力形成2-3日游的规模,使衡水湖生态旅游成为衡水新兴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六、衡水湖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
七、衡水湖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1、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主题
2、具体的对策
(一)、加固堤防,完善水利工程设施的建设与维护。
积极搞好上游的水土保持工作,加强宣传力度,我们应破除体制制度,认真贯彻保护第一,科学规划,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方针;统筹保护利用,坚持保护优先,纳入生态建设和城市建设统筹考虑,刚性落实保护区总体规划,不断加强环境综合治理,按照积极保护、科学恢复、合理利用、持续发展的原则,必须坚持开源与节流并重,节流优先,治污为本,科学开源,综合利用。
(二)、加大上游污染源治理力度,减少入湖泥沙淤积。利用枯水期积极进行湖底清淤,保持和提高湖泊蓄水调洪能力。同时规范排污许可证制度和排污口管理制度,实现达标排放,对于违反者要加大惩处力度,最终实现零污染。要与衡水湖上游和周边地区搞好协调,统筹兼顾,生产、生活和生态用水综合平衡,合理利用和调度水资源,大力发展节水灌溉和节水工程。调整高耗水产业,停止新上高耗水项目,农业用水上当地相关部门应该灵活多变,可以打造机井等方法满足农业用水的需求,从而减小对湖水的使用。
(三)、积极开展湖内生物治污工程。在湖中种植河藕、菱、水葫芦,充分利用植物的净水作用。同时,还可以将植物的叶茎回收,在沼气池中发酵产生沼气,恢复湿地生态系统的自然净化能力。压缩湖内人工水产养殖面积,充分利用湖外池塘进行水产养殖,以减轻因渔业生产对湖水的污染。杜绝非法捕捞、违章建设等破坏湿地资源和环境的不法行为,严格保护现有的湖滨带,严禁围湖造田,对影响和破坏湿地生境的农田要退耕还湖还湿,防止湖泊萎缩、湿地破坏。对散布于湖边的零星湿地,要加快合并建设,增加湿地面积。
(四)、政府加大管理力度,重视旅游管理。除通过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外,政府加大管理力度,重视衡水湖的旅游管理。积极培育以生态旅游为带动的区域特色经济,大力发展生态旅游相关产业,尽力形成2-3日游的规模,使衡水湖生态旅游成为衡水新兴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地要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可持续发展势头,必须树立鲜明的旅游形象。借助衡水湖身后的文化底蕴,将产品转向商业化。可在各种宣传品和旅游产品上广泛使用旅游总体形象的宣传口号和图形标志,如:广告栏、名片、导游图、旅游手册、手提袋、太阳帽等:通过报刊、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参加国内外各种交易会和博览会,摆摊设点,广为宣传。确定区节、区花、区树和吉祥物等,举办节庆,进行宣传教育活动;选择适当日期作为湿地节,或开展垂钓比赛等;向主要的客源地派发促销团等。
(五)、保洁随机巡查随时打扫,提高群众环保意识。道路两侧增加果皮箱、垃圾箱,保洁人员每天清扫4次,每日保持随机巡查随时打扫;同时,相关部门通过分发传单、开展清洁家园等活动,努力提高群众的环保意识。建设沟渠泵站水位监控系统,做好湖周边片区污水主、次管道的连接工程建设,避免污水排入湖区;相关部门对湖周边污水达标排放进行监督,并做好西湖公园水质监测。
(六)、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推进衡水湖湿地保护与发展。衡水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内人口密度大,与其他同类保护区相比高出许多,加之衡水湖湿地自然保护区位于华北平原人口相对密集、经济欠发达地区。因此,急需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合理处理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如何在资源有效保护的前提下实现社区经济的繁荣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进而使可持续的发展理念得到落实与推广,把衡水湖建设成京津冀最美湿地。
鉴于衡水湖湿地的重要性和衡水湖湿地存在的问题,建立湿地生态补偿机制,理顺和拓宽湿地自然保护区投入渠道,提高保护区规范化建设水平,引导保护区及周边社区居民转变生产生活方式,降低周边社区对保护区的压力,是十分必要、非常及时的。建立湿地生态补偿机制就是要承认湿地具有重要生态功能,要像森林生态效益补偿一样对湿地的生态效益给予补偿。对于生活在湿地区域或其周边的人,限制和规范其生产生活方式以保护湿地生态系统功能,必然会使其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受到一定的影响,所以要通过政策支持给予一定补偿。多年来,衡水人民坚持自觉走生态文明之路的做法应予以鼓励,对衡水在保护湿地过程中遇到的自身无力解决的困难应予以关注。
作为家乡的一员,真心希望通过大家的努力,让湖水变得越来越净,每个人都能够为建设家乡,保护家乡出一份力,从而为能够继承十八大精神,尽快实现中国梦做一份贡献,衡水加油,中国加油!
第三篇:清洁生产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清洁生产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正愈来愈深地陷入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的两大困境中:一是传统的发展模式不仅造成了生态环境的极大破坏,而且浪费了大量的能源,加速了自然资源的耗竭,使发展难以持久;二是以末端治理为主的工业污染控制政策忽视了全过程污染控制,不能从根本上消除污染。故《中国21世纪议程》明确指出要转变发展战略,实现清洁生产,走可持续发展道路。1998年9月中国代表在韩国汉城《国际清洁生产宣言》上签字。1999年3月朱嵘 基总理在全国人大五届二次会议上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又提出了“鼓励清洁生产”的主张。国内外实践已经证明清洁生产不仅环境效益好,而且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是实现经济和环境协调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
1.清洁生产的概念、内容和目标
1996年,UNEP(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将清洁生产的概念重新定义为:清洁生产意味着对生产过程、产品和服务持续运用整体预防的环境战略以期增加生态效率并减轻人类和环境的风险。清洁生产是关于产品生产过程的一种新的、创造性的思维方式。
清洁生产的定义涉及两个全过程控制和一个服务要求。对于生产过程,清洁生产意味着节约原材料和能源,淘汰有毒原材料,在生产过程排放废物之前降低废物的数量和毒性;对于产品,清洁生产意味着降低和减少产品从原材料使用到最终处置的全生命周期的不利影响;对服务要求是将环境因素纳入设计和所提供的服务中。
1.1清洁生产的主要内容
1.1.1自然资源和能源利用最合理化。即对企业来说,应在生产、产品和服务中,最大限度做到:利用可再生能源;利用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实施节能技术和措施;尽量少用、不用有毒有害的原材料;节约原材料和能源,少用昂贵和稀有的原料;利用二次资源做原料;物料再循环。
1.1.2经济效益最大化。即通过不断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增加产品和服务的附加值,以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故必须做到:减少原材料和能源的使用;减少中间产品;采用先进工艺和高效的生产技术;降低物料和能源损耗;提高产品质量和完善企业管理制度;安排合理的生产进度;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1.1.3对人类和环境危害最小化。即把生产活动和预期的产品消费活动对环境的负面影响降至最小化。为此要做到:减少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危险因素;采用少废或无废的生产技术和工艺;减少有毒有害物料的使用;物料易于回收、复用和再生;使用可回收利用的包装材料,合理包装。
1.2清洁生产的目标
1.2.1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减缓资源的耗竭。即通过资源的综合利用、短缺资源的代用、二次能源的利用,以及各种节能、降耗、节水措施,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减缓资源的耗竭。
1.2.2使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统一,保证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即减少废料与污染物的生成和排放,促进工业产品的生成、消费过程与环境相容,降低整个工业活动对人类和环境的风险。清洁生产目标的实现将体现工业生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保证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
2.实现清洁生产的主要途径
清洁生产技术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综合性问题,涉及环保法规、生产技术、消费过程。实现清洁生产的途径有以下几种。
2.1 资源削减和资源的合理利用
资源削减是在废物产生之前最大限度地减少或降低废物的产生量和毒性。资源持续利用是发展工业的基本前提,在一般的生产工艺中,原料费用约占成本70%,因此通过原料的综合利用可直接降低产品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同时也减少了废物的产生和排放。
2.2 改革工艺和设备
简化流程中的工序和设备;实现过程连续操作,减少不稳定状态;在原有工艺基础上,适当改变工艺条件;实现过程的优化控制;改变原料配方;换用高效设备,改善设备布局和管线;开发利用最新科技成果的全新工艺;不同工艺的组合等。
2.3 实施物料循环
将流失的物料回收后作为原料返回流程中;将生产过程产生的废物经适当处理后作为原料或原料的替代物返回原生产流程中或其他生产流程中。
2.4 改进生产体系
对产品进行全新设计;调整产品结构;赋予产品合理的寿命;产品系列化;产品报废后易回收、再生和复用;简化包装;推行清洁(绿色)产品标志制度。
2.5加强管理
根据全过程控制的概念,环境管理要贯穿于整个工业建设过程以及落实到企业中的各个层次,分解到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与生产管理紧密地结合起来。国外在推行清洁生产时经常把强化质量管理作为优先考虑的措施,管理措施一般花费较小,不涉及基本的工艺过程,经验表明往往可能削减多达40%的污染物。
3.清洁生产与可持续发展战略
3.1 可持续发展理论
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1987年提出可持续发展的统一定义是:为满足当前需要以不损害未来各代需要为前提:“不损害未来各代需要”等价于维持生态和社会可持续发展适当水平。WCED强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目标为:促进经济增长;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满足社会对就业、食品、能源、水资源及卫生方面的基本需要;将人口控制在可持续水平;保护和加强资源基础;对技术重新定向和对风险进行管理;在决策中将环境与经济学相结合;重构国际经济关系。WCED定义是迄今影响最大也最具权威性的定义,对可持续发展的主流理解为,生态可持续是作为发展过程目标的人类活动模式的期望特征。综上所述,“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是人类有能力使发展持续进行,也能保证使之满足当前的需要而不危及后代满足其需要的能力。简言之,“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是:满足当代人的需要且不损害子孙后代又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
3.2 清洁生产的理论基础
工业生产作为物质转化过程,其输入端是资源,输出端是产品和废弃物。随着科学的发展、工业规模的增长,资源的利用范围不断扩大,新产品、新的工业生产部门不断涌现和废弃物的数量和种类也不断增多。
马克思早在100多年前就指出,把生产排泄物减少到最低限度和把一切进人生产的原料和辅助材料的直接利用提高到最大限度,是社会化大生产的最终必然结果。清洁生产符合此思想,其理论基础如下。
3.2.1 物质平衡理论(废物与资源转化理论)。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物越多,则原料(资源)消耗越大,废物是由原料转化而来,生产使废物最小化,其实质在于原料(资源)得到了最有效利用。清洁生产最好地体现了资源利用最大化,废物产生最小化,环境污染无害化。
3.2.2 最优化理论。清洁生产实际上是求解满足生产特定条件下,使其原料消耗最少,而使产品产出率最高的问题。此问题的理论基础是数学的最优化理论。很多情况下,废物最小量化可表示为目标函数,而清洁生产则是求他在约束条件下的最优解。
3.2.3 社会化大生产理论。马克思主义认为,用最少的劳动消耗,生产出最多的满足社会需要的产品,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最高准则。马克思曾预言:机器的改良,使那些在原有形式上本来不能利用的物质获得一种在新的生产中可以利用的形式,科学的进步,特别是化学的进步,发现了那些废物的有用性。当今社会化大生产和科学进步,为清洁生产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3.3 清洁生产与可持续发展战略
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使工业发达国家走出了“增长的极限”、“零增长”的认识死胡同,认识到人类应该适应增长和发展的需要,改变对资源和环境进行掠夺式的传统发展模式,向不超出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的可持续发展模式转变。
目前,人口、工业化和消费的趋势是:废物与污染物的释放速度快得使地球不能吸收他们,自然资源的消耗快得使他们不能被恢复,生产工艺、产品、服务以及消费需求的取向是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关键。可持续的生产与消费方式不仅仅是当今要研究的主要课题,也必定是人类进入下一个千年的新环境政策背后的现实。
在上述背景下,清洁生产应运而生。他给人们以全新的概念——把工业生产污染预防纳入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高度,可持续发展理论成为清洁生产的理论基础,清洁生产是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实践,以保证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
清洁生产谋求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和产品设计过程中,防止污染空气、水和土壤,减少废弃物,以减少对人类的危害。清洁生产的理念是一种认识世界的哲学思想,一般认为,伴随经济增长必然产生污染,但必须将污染控制在一种使人们相对能接受的水平。还要考虑到自然生态环境的长期承载能力,与此同时,对环境保护也要考虑到一定经济发展水平下的经济支持能力,采取积极可行的环境政策,配合和推进经济发展。因此,清洁生产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方案。
4.清洁生产在中国
清洁生产的概念已经为包括中国在内的越来越多的国家所认识,并付诸实施,有人预言清洁生产是2l世纪工业生产的基本模式。我国政府对国际社会倡导的清洁生产战略一直积极响应。几年来,中国推行清洁生产工作在企业试点示范、宣传培训、机构建设、国际合作、政策研究制订等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
自1993年以来,全国已举办了140多次清洁生产培训和讲座。自1994年底成立国家清洁生产中心以来,全国已经成立了一批行业和地方清洁生产中心。截至1997年底,全国已有219家企业实施了清洁生产审核。清洁生产方案的实施取得了约5亿元/a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也很明显,减排COD7.8万t/a,减排废水量126t/a,减排废气8亿m/a。2000年4月,国家环保局制订并发布了《关于推行清洁生产的若干意见》;7月20日又制订并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法草案》(第三稿),分别就清洁生产的管理、技术进步、保障措施、法律责任等做了阐述和规定,并为企业推行清洁生产提出了基本框架、思路和具体做法。目前,在环保部门、经济综合部门和工业行业管理部门的共同推动下,我国有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已经开展或正在启动清洁生产示范项目,涉及化学、轻工、建材、冶金、石化、电力、飞机制造业、医药、采矿、电子、烟草、机械、纺织印染以及交通等行业。近年来,我国国家环保局先后和世界银行、联合国环境署、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等多边组织,以及美国联邦和洲环保局开展了合作项目,获得技术援助资金达700万美元。
尽管清洁生产已经开始在我国崭露头角,但还仅限于单个的企业或少数行业、地区取得的阶段性的成果,对整个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来说是远远不够的。在最近召开的“中国—加拿大清洁生产政策研讨会”上,专家们在分析了当前我国清洁生产试点示范的相关情况后认为,虽然清洁生产工作在一些企业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就目前运行状况而言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为企业主运用实施清洁生产的积极性不高、清洁生产审计的效果不能持久等。为此,专家们建议:深化中国的清洁生产,迫切需要建立一个纳入政策决策与行动过程中的推动清洁生产的政策机制;以清洁生产战略建立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保证清洁生产活动及其成果的持续,以达到持续改进、预防污染的目的;切实把可持续发展战略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规划,使我国经济、社会和环境走上良性循环、协调发展的道路。
第四篇:中国农科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当前我国农产品产地正遭受从水体-土壤-生物-大气的全方位立体污染。人为破坏加上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使农业生态系统抗灾害的自然防御能力降低,农田受灾成灾面积不断增加,我国每年因灾害引起的粮食减产量约400亿公斤。
中国农科院副院长、研究员章力建说,由于长期大量不合理施用农药、化肥、除草剂、生长调节剂等化学合成物质,不当处置畜禽粪便、农田废弃物,工业、生活污水灌溉,以及“三废”不达标排放、酸雨等,使农业生产环境污染不断累积和加重,构成了从水体-土壤-生物-大气的立体污染,正日益对包括粮食在内的各种农产品产量和质量产生负面影响。
目前我国耕地质量土壤肥力下降和质量退化现象相当严重,低产农田面积高达40%左右,污染农田约占耕地总面积的六分之一,农田中有机农药残留量高达50%-60%。水污染也日趋加剧,据国家环保总局发布的数据,全国地表水除珠江水系、长江干流及主要一级支流水质以二类水体为主以外,其余各流域水资源均已遭受不同程度的污染,水体污染较严重的地区主要处于农业产区和经济较发达地区,全国大约有650-700万公顷的农田使用污水灌溉。另据水利部普查,我国水土流失面积已达367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三分之一以上,全国有40%的土地受到酸雨的危害。
中国农科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曾希柏认为,影响我国农产品产地环境最主要的因素首先是工业与生活废弃物大量排放。其次是滥用农业化学品,单位面积化肥、化学农药施用量均超过世界平均水平的3.5倍。三是农业废弃物,约三分之一的畜禽粪便和作物秸秆被随意排放和焚烧、丢弃。
中国农科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杨正礼说,由于工业和生活污染加剧等原因,我国农业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各种灾害增多。农田受灾成灾面积由上世纪50年代的910余万公顷增加到80年代的2000余万公顷和90年代的3110余万公顷。半个多世纪以来,每年因灾害引起的粮食减产量约400亿公斤。
自2002年起,国家环保总局开展题为《典型区域土壤环境质量状况探查研究》的调查,结果显示:珠三角部分城市采样点中有近40%的农田菜地土壤重金属污染超标,其中10%属严重超标。
珠三角调查区域中,重金属超标元素主要为镉、汞、砷、铜、镍。其中,土壤中汞含量明显增高,增加幅度多在70%-150%。镍在珠三角地区的超标现象也比较明显,该地区某城市镍超标达到59.3%。本次调查中约有50%调查区土壤中铅含量水平明显增高,增高幅度大多在30%左右,且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地区。不过,对照标准,珠三角地区土壤的铅含量并未超标。
该调查项目珠三角区域的负责人、广东省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研究员万洪富认为,重金属只是污染的因素之一,除此之外珠三角土壤农药残留物污染、硝酸盐、亚硝酸盐、有机物污染等污染也不容乐观。一些以前很少涉及的持久性有毒有机污染物如有机氯农药、氯苯、多环芳烃和邻苯二甲酸脂等污染物质,普遍在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土壤、农作物、底泥和灌溉水中检出。农作物农药残留污染也十分严重,“六六六”和滴滴涕农药残留普遍检出竟高达95%以上,其它几种有机农药的检出率也都在48%以上,特别是蔬菜中的有机磷、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超标已严重威胁到人类的身体健康。
近几年珠三角工业发展迅速,但是环境治理没有跟上。在一些地方小型电镀厂、造纸厂、火力发电厂的“三废”没有经过规范的处理就直接排放,污染了当地的土壤。还有就是受当地地理特点影响,如在西江流域,镉、镍等重金属元素在土壤的成土母质中含量很高。重金属污染具有隐蔽性或潜伏性、不可逆性和长期性,造成的后果很严重。而当地农民使用农药化肥极为不规范等原因造成的农药残留物污染、亚硝酸盐污染等污染,其处理方法相对重金属污染则较简单。
万洪富建议,把好“产前、产中关”。第一是蔬菜产地环境的标准化,即建立相关的标准体系,科学调查产地土壤环境、选址合适优良的产地;第二是种植过程中的标准化,规范化管理,严格执行化肥、农药、除草剂等施用的方法和用量。
随着农药化肥使用量的增加,大量有害有机化合物残留于土壤中,既破坏了农田生态系统,又危害了农产品的安全.因此,利用微生物技术,加快新型高效微生物肥料的应用,促进微生物农药的使用,加速饲料微生物学的发展,防治环境污染微生物,利用生物净化微生物,治理农田污染及保护环境,扩大微生物资源来源和开发利用研究,推动农业可持续健康发展,增强我国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有十分重要的经济意义.据薛惠尹报道,我国城市与工业废水年排放总量达4×1010吨,其中工业废水排出镉、汞等重金属为2700吨左右,且相当一部分污染物通过灌溉途径进入农牧业生产环境;我国大约有40%的地面水源不符合农田灌溉水质标准,直接影响灌溉农田面积约3.2亿亩;全国有8000万亩左右的农田采用污水灌溉,其中约70%主要或唯一依靠污水作为灌溉水源。
灌溉水源中的镉、汞、铜、锌等重金属一旦进入土壤,就会被农作物吸收,从而残留在农产品中。受污染的水源和农作物还会危及畜禽健康,使畜禽产品受到污染。
另据陈同斌(1998)报道,目前我国受镉、砷、铬、铅等重金属污染的耕地面积近2000万hm,约占总耕地面积的1/5,其中工业三废污染耕地1000万hm,污水灌溉的农田面积达330多万hm。
(另据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中国环境统计年报[R].,2001年全国废水排放总量为433亿t,其中工业废水203亿t,生活污水230亿t。废水中有毒有害物质44.6万t(包括汞、六价铬、铅、砷、挥发酚、氰化物、石油类、氨氮),其中汞5.6 t,镉118.1 t,六价铬121.4 t,铅533.9 t,砷463.4 t,挥发酚2445.7 t,氰化物899.5 t,石油类28734.2 t,氨氮413057.8 t。
沈阳张士灌区是一个较为典型的实例,该区用污水灌溉20多年后,已造成耕地污染面积250多 hm,其中镉污染最严重。天津近郊因污水灌溉导致2.3万hm农田受到污染。广州近郊因污水灌溉导致农田污染面积达2700 hm。20世纪80年代中期对北京某灌区进行的抽样调查表明,大约60%的土壤和36%的糙米存在污染问题。
据报道,仅浙江省受三废污染的耕地面积就达33.33万hm2,占全省耕地总面积的20%以上。浙江富阳郊区及富春江沿岸某些地段因采矿和冶炼活动引起的农田污染面积达数千亩,人和畜禽中毒事件时有发生。22222
2据赵其国院士估计,我国受污染土壤面积达到1×107 hm,矿区土壤有2×106 hm,石油污染土壤有5×106 hm,固废堆放引起的污染土壤有5×104 hm。
土壤遭受重金属污染后会通过食物链危害人体健康,引起癌症或其他疾病,导致农作物减产和品质下降。据不完全统计,因重金属污染而引起的粮食减产每年达1000多万吨,被重金属污染的粮食达1200万吨,两者合计经济损失至少200亿元(陈同斌,1998)。土壤重金属污染可使农产品品质下降。我国大多数城市近郊土壤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许多地方粮食、蔬菜、水果等食物中镉、铬、砷、铅等重金属含量超标或接近临界值,不少地区已发展到生产“镉米”、“铅米”及“铜米”的程度。
沈阳张士灌区被污染的耕地达250多公顷,该地生产的稻米中镉含量高达0.4-1.0 mg/kg。江西某县有44%的耕地受到污染,并形成670 hm的“镉米”区(陈同斌,1998)。据报道,广西贵港叶菜蔬菜铜污染超标高达11.81倍,广东珠海叶菜类蔬菜镉污染超标20.10倍,天津北排污河灌区芹菜汞超标9.9倍,河南郑州大枣镉污染超标8.67倍,山东新泰羊肉铜污染超标倍数则高达11.03倍(薛惠尹,1999)。
我国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占世界22%的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压力要远远高于其他国家。进入21世纪,面对巨大的人口、资源和环境压力,我国农业集约化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化肥农药等的施用成为提高土地产出水平的重要途径。中国现在是世界上最大的化肥使用国。2004年,中国的化肥施用量已经达到4637万吨,氮肥的使用量占全世界的近30%。中国化肥的平均施用量是发达国家化肥安全施用上限的2倍,平均利用率仅为40%左右。从趋势上看,中国的化肥施用量还在逐年增加。2001年,全国化肥施用量比2000年增长2.6%,2002年增长率为2%,2003年增长率为1.68%,2004年增长率为5.1%。(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5年)中国还是世界上最大的农药使用国。1983年,我国农药的使用量是86.2万吨;到2003年农药的使用量已达到132.5万吨,比2002年提高1.85个百分点。农用塑料薄膜的使用量也在逐年增加。2003年,农膜使用量已经达到了159.2万吨,比 2002年增长了3.44个百分点。
化肥、农药、兽药、农膜等的过度使用,已经导致了严重的农业污染。首先,中国的化肥施用水平早已超过了发达国家所设置的防止农业环境污染的化肥安全施用上限。而且,中国化肥投入以无机氮、磷为主,化肥利用率相对较低。未被利用的氮、磷元素一部分被土壤吸附,一部分通过地表径流、农田排水进入地表和地下水体,成为农业污染源之一。目前,中国每年有超过1500万吨的废氮流失到了农田之外,污染了地下水、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和空气污染等环保问题。其次,农药过量施用。据统计,目前中国农药的过量施用在水稻生产中达40%,在棉花生产中超过了50%。在一些高产地区,每年施用农药可达30多次,每公顷用量高达300公斤以上。第三,兽药安全性较低,滥用和超标现象严重,饲料中添加违禁药品的现象仍然比较普遍。
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肉食品的消费也在增加。近年来,中国畜禽养殖业发展迅猛,畜禽养殖业污染排放也成为一个大问题。目前,我国每年的畜禽粪便总量达 25亿吨,全国畜禽养殖污染物的产生量是工业固体废弃物的2倍多,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没有处理或回收利用,这些污染物一方面污染周边环境,另一方面造成河流、湖泊、海域水体的富营养化。
2、危害 2222
2农业污染已给我国的环境、经济和社会带来了严重危害。农业污染的危害包括两方面:一是化肥。农药等过度使用产生的水土和空气污染;二是农产品污染。
(1)农业污染已经给水环境、土壤环境等带来破坏性影响。全国每年农药、杀虫剂使用量除30%多被作物吸收外,大部分进入了水体、土壤及农产品中,使全国933.3万公顷耕地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污染。根据2003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的数据,我国7大水系400多个重点监测断面中,32%的断面水域属IV、V类水质,近30%的断面属劣V类水质。我国地下水水质在基本稳定的基础上有恶化趋势。大部分城市和地区存在一定程度的点状或面状污染。农业污染还会破坏土壤结构,使土壤肥力下降,土壤的生物进程被破坏。被污染土壤的恢复需要很长时间,有时甚至是不可逆的。如在昆明市的斗南镇,由于土壤被污染,这里的农民已经不再种植蔬菜,因为蔬菜的药残太高,已经无法食用。
(2)农业污染已经对食品安全和人体健康构成威胁。首先,我国农产品中药残超标问题依然严重,直接威胁着人体健康。2005年4月,农业部组织有关质检机构对我国37城市蔬菜中农药残留、20城市畜产品中“瘦肉精”污染及磺胺类药物残留、5城市水产品中氯霉素污染情况进行了内的第二次例行监测。监测结果发现,52种蔬菜3845个样品中农药残留超标样品318个,超标率为8.3%,豆类蔬菜农药残留超标率最高。造成超标的主要原因是禁用农药的使用没有得到根本上的控制。(数据来源:农业部2005年第二次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报告)药物残留如果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并在人体内累积,将会给人体健康带来极大危害。其次,农业污染物未经处理排入各种水体,加之公共卫生设施落后,农村大量人口饮用水不安全。目前,我国农村有3亿人饮用水不安全,其中有1.9亿是水质问题。另外,我国将近一半的湖泊处于严重的富营养化状态,主要是由于这些区域的农业污染和人畜粪尿排放造成的。农业污染使水质变坏,会引发一些疾病,给劳动者的健康带来危害。据调查,累积于饮用水源特别是井水中的化肥氮磷和农药对至少13个省份、数以百万计居民的健康构成威胁。此外,土壤污染也会经过食物链,通过粮食、蔬菜、水果和肉类等进入人体,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第三,畜禽污染物处理不及时和不当,可能传播人畜共患疾病。人畜共患疾病的载体主要是家畜粪便及排泄物。据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粮农组织资料,由动物传染给人的人畜共患传染病至少有90余种。随着畜禽规模化生产的发展,养殖场及动物屠宰场在建设过程中,如果卫生和环保设施跟不上,畜禽污染物处理不及时和不当,必然带来粪便、臭气的污染和废弃物的扩散。这些污染物通过水循环、大气循环又会对动物体造成污染,特别是畜禽粪便、排泄物和屠宰场、加工厂的污水,还可能造成疫情蔓延。
(3)农业污染导致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会影响农产品出口。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农药兽药残留、重金属含量等技术指标超过外方限量标准,我国出口农副产品不断遭遇被拒收、扣留、退货、索赔和中止合同等事件,部分传统大宗出口创汇商品甚至被迫退出了国际市场。近年来,发达国家对我国出口农产品的品质、质量、卫生、安全等技术要求越来越严格,技术壁垒越来越高,我国的主要出口农产品,如水产品、谷物、畜产品、蔬菜水果、茶叶、蜂蜜等都遭遇过此类问题。
(4)农业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元法统计。农业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十分严重。目前,我国每年因不合理施肥使得超过1000多万吨的氮流失,直接经济损失约300亿元;农药浪费造成的损失达到150亿元以上。在受到农业污染影响的地区,出现了农作物减产,农作物质量下降,口感降低,一些地方的传统农作物甚至无法继续生产。畜禽养殖场的污染不仅影响周边地区,还极易引发疫情疾病流行,使养殖业的养殖成本加大。农业污染还造成渔业、畜牧业旅游业的经济损失。
第五篇:城镇化建设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
城镇化建设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
摘要:加快城镇化进程,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有利于农民脱贫致富、启动农村市场、增加有效需求,是保证我国农村经济快速、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途径。关键词:农村城镇化;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实现农村的城镇化、农业的产业化和农民的市民化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必由之路。推进我国农村城镇化建设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战略举措。本文以安徽城镇化建设为例,分析当前城镇化建设现状并针对安徽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对策。
一、安徽农村城镇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截至2006年底,安徽共有城镇3392个,其中设市城市17个,县级区划105个,其他乡镇级区划1625个。城市非农人口100万人以上的城市5座,50万到100万人口的城市8座,50万人口以下的城市4座。全省城镇密度为75.1个/万平方公里,每个城镇平均服务范围为133平方公里,服务人口6.1万人。2006年安徽常住人口,城镇人口比重为37.1%,低于全国城镇化水平6.8个百分点。安徽在城镇化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城镇化水平低。尚处于由初级阶段向中级阶段过渡时期。目前,许多经济学家把城镇化发展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即城镇人口占区域总人口的比重在30%以下时,属于初级阶段;城镇化水平在30%~70%之间,属于中级阶段;70%以上属于高级阶段。并认为城镇化的终极目标是“城乡一体化”,即国家和地区的全部人口、土地、资源和管理的有序化和规范化。按此标准来判断,目前安徽城镇化水平只有32%,刚刚完成城镇化发展的初级阶段,在向中级阶段过渡,发展任务十分艰巨。
(二)没有形成科学的农村城镇化体系。城镇数量少、规模小,空间规划布局不合理。在空间分布上,安徽城镇数量不多,分布密度不高;在城镇规模上,大城市数量很少,除合肥市外,其他中小城市规模普遍不大,次级中心城市仅包括5个;小城镇发展水平低,难以构成一个完整的等级序列。并且,一些小城镇大多为行政建制,而非区域性经济中心,经济发展水平远未达到城镇发展要求,根本不具备小城镇应有的人流、物流、财流、信息流,使安徽省在发展小城镇时背上较为沉重的负担。由于小城镇人口规模小,经济总量不大,缺乏相应的产业聚集,不能给更多的人口提供就业机会,从而造成小城镇缺乏旺盛的生命力,制约当地的产业升级和优势产业的形成,对小城镇周边农村地区缺乏有效的辐射带动能力,难以达到农村城镇化的发展目标。
(三)农村城镇化投资资金不足。长期以来,我国一直将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作为“非生产性的”,认为城镇基础设施只有投入,没有产出。在城镇投资决策中,对建设周期长、收益具有间接性的基础设施建设容易忽视。安徽省经济基础薄弱,政府在财政支出中分配给小城镇建设的资金比例较小。从民间角度看,农民收入水平低,乡镇企业效益下滑,难以支持小城镇建设所需的巨大的资金投入。农村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薄弱,电力、通讯、运输、环保、供排水等设施短缺,造成农村城镇对农村经济发展的集聚和辐射效应未能充分显现。
(四)土地利用效率低下。在农村城镇化进程中,不仅要实现农民身份的改变,也要允许集体土地进入一级市场,以农村土地使用权折换成城镇土地使用权。土地是公有财产,不能私有化,但土地的征用事关国家、集体和农民利益,不能简单地划拨和征用。
(五)农村劳动者素质低。劳动者的文化素质是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在2006年安徽省农业劳动者受教育程度构成中,大专及以上学历的仅占0.7%,初中学历的占54.2%,小学
学历及以下的占24.1%。安徽省农业劳动者整体素质偏低是农业劳动生产率下降、农业创收能力不强的重要原因之一。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农村人口将不断向城镇聚集,转化为城镇人口,农村劳动者将成为小城镇经济的主体。而农村劳动者素质低显然是制约城镇化进程的又一重要因素。
二、城镇化滞后给安徽农村可持续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
安徽省是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发祥地。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一系列惠农政策的有效实施,安徽农村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经济总量不断增加,居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生活质量日益改善。但与全国平均水平及先进省、市相比,安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相对落后。2006年安徽省生产总值为6148.7亿元,居全国第15位,其中,第一、二、三产值分别为1028.6亿元,2648.1亿元,2471.9亿元,分别居全国第10、15、14位。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居21位,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排20位。安徽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有多方面的原因,城镇化滞后是重要原因之一。
(一)城镇化滞后阻碍农村工业化进程。城镇化与工业化具有相互推动、相互促进的关系,工业化带动城镇化,城镇通过“聚集效应”、“循环累积效应”反过来促进工业化。规模化、功能化的城镇形成后,会以其独特的优势吸引工业向城镇聚集,同时又能在内部不断催化新生工业的诞生。城市的高度经济集约,蕴藏着多层次、潜在、集中的市场需求,可以分层次接纳劳动密集型、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工业,特别是具有增长潜力的主导工业和具有创新能力的工业最易集聚在城市。推进城镇化的过程又可加快工业化的进程,城市促进工业结构升级,提高工业层次和质量。
(二)农村城镇化滞后严重制约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民收入的提高。安徽省虽然在全国较早实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制,但落后的城镇化水平只是将很少一部分有体力、有知识、懂技术的农民从土地中解脱出来,而绝大多数农民仍然固守在面积日益锐减的土地上,农村经济结构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相对缓慢,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民收入水平较低。2003年,全国农村居民家庭经营土地为人均1.0亩,而安徽只为0.9亩,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人多地少的矛盾制约着农业规模化经营,也阻碍机械化在农业中的推广,导致农业劳动生产率长期得不到提高。省内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也呈明显扩大趋势。城乡居民收入比(农民为1)已由2003年的1:3.1扩大到2006年的1:3.2,收入差距的扩大将对整个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三)农村城镇化滞后抑制了农民消费需求的增长和农村市场的扩大。安徽省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至今,农村居民支出对收入的比例逐渐下滑,已从2003年的83.7%下降为2006年的82.1%,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农民即期消费支付能力不足。目前,由于城镇化水平低,缺乏农村与大城市相连接的中间桥梁,农民难以准确把握市场信息、农产品流通渠道不畅、农产品销售难、价格低,进而抑制了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消费需求的增长。2006年,安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仅为2969.1元,仅相当于同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30.3%;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为2420.9元,仅相当于同期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的33.1%;城乡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主要耐用消费品拥有量也存在较大差距:洗衣机农村为37台,城镇为97台;电冰箱农村为26台,城镇为92台;彩电农村为91台,城镇为133台。县以下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已由1995年的29.3%下降到2003年的28.4%、2006年的25.4%。农村集市贸易成交额占全社会集市贸易成交额的比重已由1995年的45.7%下降到2000年的42.1%、2003年的38,9%。这些数据足以说明城镇化滞后,在相当程度上制约了农民消费需求的增加和农村市场的繁荣,阻碍了安徽经济的快速增长。(四)城镇化滞后抑制了农业富余劳动力向城镇和非农产业快速转移。由于安徽农
村城镇化进程滞后,其在农业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就地转移及农村社会和经济结构调整中的作用十分有限。在2006年从业人员构成中,安徽第一产业所占比重为46.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5个百分点;安徽第二、三产业所占比重为22.4%、31.1%,分别比全国平均水平低2.6和0.9个百分点。2003年,在乡村从业人员构成中,安徽非农产业所占比重为25.1%,低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近11个百分点。在2006年国内生产总值产业构成中,安徽第二、三产业所占比重为83.2%,低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5.0个百分点。
(五)城镇化滞后影响居民文化和技术素质的提高。农村居民居住的分散性和农民收入的有限性,使大部分农村居民远离城市中的现代化生产和生活方式,所享受的现代社会文明成果十分有限。在目前“二元”社会经济体制下,城镇化发展滞后,造成农村居民很少有机会接受良好的文化教育和技术培训,进而影响科学技术、现代文明在农村的传播和应用。2006年,安徽文盲人数占全省总人口的12.8%,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5个百分点,并且文盲人口主要在农村;在每十万人拥有的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比例中,接受高等教育和中等教育的人数所占比例,安徽省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与安徽城镇化水平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不无关系,也影响了安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三、加快农村城镇化的对策
(一)逐步弱化和消除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进行相关制度配套改革。加大户籍制度改革力度,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管理制度,允许农民自由进出县城以下的建制镇,逐步放开城市和县城对农民的准入限制。完善农村土地使用和流转制度,允许农民进城后对承包土地进行有偿转让,逐步弱化农民对土地的依附关系,同时允许城郊农村集体土地作为股份参与城镇开发,弱化城镇建设土地短缺现象和保护农民利益。建立和完善城镇社会保障制度,把农民工纳入参保范围,消除农民进城的预期风险,解除农民进城的后顾之忧。农村城镇化过程中要把小城镇建设与发展乡镇企业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整体的集群效应和辐射作用,提高土地、水等资源的利用效率和社会效益,减少环境污染。
(二)多渠道筹集资金并管理好资金,加速城镇化建设。为改变安徽城镇化建设资金短缺、设施不完善的状况,必须突破传统的体制与模式,探索适合地方特色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拓宽筹资渠道,增加小城镇建设资金投入。建立国家扶持为辅、企业和个人积极参与、利用外资等投融资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在小城镇建设中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三)对小城镇合理规划。科学合理规划城镇布局,构建个性化城镇。各地政府在小城镇的数量、规模和功能定位上,要认真把握,进行调控,促进城镇第二、三产业发展,聚集人口,加快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优化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加快城镇化进程,必须以规划为龙头,完善规划体系,强化规划的法律地位和权威。与此同时,还要有经营城市的理念,强化规划和经营,城乡统筹兼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农村城镇的规划,不能只着眼于单个城镇的发展,而是要从区域经济整体发展的高度来设计规划,只有将局部的、个体的城镇放到区域经济的整体中建设发展,才能形成区域内合理有序的城镇群体结构。否则,即使单个城镇规划得再好,也会限制区域优势的形成和发挥。在城镇发展的同时,搞好生态环境保护、资源开发利用、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