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析向量理论的诞生及在中国的传播论文
摘要:向量是今天数学与物理教育和研究的基本概念,其理论也是这两大科学相结合的成功范例之一,所以我们有必要弄清向量理论诞生的过程以及它在中国的传播过程,以便使得学生更好地掌握向量的概念及其理论。本文就向量这两方面的问题作了探究。
关键词:向量理论 吉布斯和亥维赛 严复 解析几何
一、向量理论的诞生
物理学、天文学中科学问题的强烈刺激,泰特、麦克斯韦的奠基性工作等诸多有利因素已经为一个新系统的诞生做好了准备。
19世纪下半叶,美国数理学家吉布斯和英国数理学家亥维赛出于对麦克斯韦《电磁通论》的兴趣转而去阅读泰特的四元数著作。他们发现四元数作为一个描述物理问题的数学工具很不方便,于是大胆彻底地放弃了四元数方法,定义了两个向量的加减运算,给出了其运算规律;定义了向量乘法的两种基本形式:数量积和向量积,导出了一些基本的运算关系式;继哈密顿和麦克斯韦等之后重新定义了向量函数,并引入了向量的微分和积分运算等。
在吉布斯和亥维赛那里,空间向量是和四元数不同的另一个独立的数学实体,而他们的数量积和向量积的定义则是观念上的一个革新。他们顺应时代的需要,凭借敏锐的判断力决定了四元数系统里什么可以删除,什么可以选择,并在选择的过程中进行了创造性的完善和修改,融入了一些重要的新思想,使得四元数系统在物理应用中的缺点在他们的新系统中消失,完成了这个新系统创立中的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吉布斯和亥维赛的向量理论在物理学中得到普遍认可后,物理学家和数学家开始把向量语言大量地用在物理学和数学的各个分支。现代数学意义上的向量概念,其内涵要比物理学中向量概念的内涵深刻得多,远远超出了最初的“有向线段”,它包涵的对象极为丰富,已经被推广到更高维的空间或更抽象的空间。现代向量理论已经渗透到数学的各个领域,而且它在物理学、力学、天文学、生物力学等领域也已得到广泛应用。
二、向量在中国的传播
向量是数学和物理学中的对象,它伴随着物理学和数学知识的引进而传入中国。
1883年,美国传教士丁韪良刊发了编辑翻译的著作《格物测算·电学》。书中丁韪良曾以“双立人”偏旁表示矢量,如“有向距离”他用“彳距”表示。不过时至清末,译者对具有方向性的矢量的认识还远远不够。
向量在中国数学中的早期传播是与四元数相联系着的。在中国最早提到四元数的人可能是严复,而另一位较早介绍四元数及向量的学者是周达。周达访日归国时带回了大量的珍贵资料,其中包括日本数学家三上义夫有关四元数的一部日译稿。他的日本之行对中国早期通过日本了解西方近现代数学,特别是四元数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正式出版的第一部中译本四元数著作是由顾澄翻译,并于1909年石印出版的《四原原理》。
辛亥革命后的高等教育导致中国三、四十年代科学发展的高潮。这一时期,包含向量理论的著作或教科书不断出现,其中既有大量的西方著作的中译本,又有中国学者自己撰写的著作和教科书。如:徐韫知翻译的英国数学家怀特海德的《算学导论》,谢厚藩翻译的哈斯的《理论物理学导论》;萨本栋的著作《普通物理学》,李番的高级中学教材《高中解析几何学》,张永立编写的《矢算初步》,胡金昌的著作《矢算论》,以及何衍璇的《矢之理论与运动学》等等。
这一时期,中国学者在向量理论领域已从早期的学习和吸收阶段逐渐转向独立研究阶段,除上面出版的著作外,还出现了大量的与向量有关的论文。如1932年,张羽丰的题为“向量分析”的论文于中国数理学会第三次年会上宣读;1935年黄用诹的题为“Vector algebra and line geometry(in Chinese)”在《中山大学自然科学季刊》上发表;1940年,黄用诹又在《爱丁伯格数学进展》上发表了题为“On two linear vector spaces associated with a vector in an Ln”的学术论文等等。
同时,中国的许多高校已把向量内容作为数学、物理专业的必修和选修课程。由此可以看出向量理论在我国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高等教育中所占的重要地位。
20世纪50年代,中国高校数学系也多把向量内容放在解析几何中讲授,并一直延续到现在。
1992年,我国教育工作委员会关于中小学数学教育改革的若干建议中认为,中小学教材内容必须有较大幅度的删减和必要的充实更新。从此一些高等数学的基本内容下放到中学,其中平面上的向量于1996年进入高中数学课程,向量是近些年来在中学数学课程中不断加强的部分。向量这个集数形于一身、典型体现数形结合思想、沟通代数、几何与三角联系的数学概念,在中学数学中起到了它应有的作用。
第二篇:天线与电波传播理论论文
天线与电波传播理论论文
关于微带天线
姓 名:何探
学 号:3090731126 班 级:通信09-1班
指导教师:刘月红 2
随着全球通信业务的迅速发展,作为未来个人通信主要手段的无线移动通信技术己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在整个无线通讯系统中,天线是将射频信号转化为无线信号的关键器件,其性能的优良对无线通信工程的成败起到重要作用。快速发展的移动通信系统需要的是小型化、宽频带、多功能(多频段、多极化)、高性能的天线。微带天线作为天线家祖的重要一员,经过近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可喜的进步,在移动终端中采用内置微带天线,不但可以减小天线对于人体的辐射,还可使手机的外形设计多样化,因此内置微带天线将是未来手机天线技术的发展方向之一,但其固有的窄带特性(常规微带天线约为2%左右)在很多情况下成了制约其应用的一个瓶颈,因此设计出具有宽频带小型化的微带天线不但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而且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这也成为当前国际天线界研究的热点之一。本论文的主要工作是概述微带天线。
一 微带天线的发展历程
早在1953年箔尚(G.A.DcDhamps)教授就提出利用微带线的辐射来制成微带微波天线的概念。但是,在接下来的近20年里,对此只有一些零星的研究。直到1972年,由于微波集成技术的发展和空间技术对低剖面天线的迫切需求,芒森(R.E.Munson)和豪威尔(J.Q.Howell)等研究者制成了第一批实用的微带天线。随之,国际上展开了对微带天线的广泛研究和应用。1979年在美国新墨西哥州大学举行了微带天线的专题目际会议,1981年IEEE天线与传播会刊在1月号上刊载了微带天线专辑。至此,微带天线已形成为天线领域中的一个专门分支,两本微带天线专辑也相继问世,至今已有近十本书。可见,70年代是微3
带天线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时期;在80年代中,微带天线无论在理论与应用的深度上和广度上都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今天,这一新型天线已趋于成熟,其应用正在与日俱增。
二 微带天线的结构与种类
微带天线是在带有导体接地板的介质基片上贴导体薄片而形成的天线。它一般利用微带线或同轴线等馈线馈电,在导体贴片与接地板之间激励起射频电磁场,并通过贴片四周与接地板间的缝隙向外辐射。因此,微带天线也可看作是一种缝隙天线。其典型结构如图2.1所示
(c)微带行波天线
(d)微带缝隙天线
图2.1 微带天线的典型结构
(a)微带贴片天线
(b)微带振子天线
通常介质基片的厚度与波长相比是很小的,因而它实现了一维小型化,属于电小天线的一类。另外,随着技术的进步,现在许多手机天线都是采用曲折线型的微带天线实现了手机天线的小型化。
导体贴片一般是规则形状的面积单元,如矩形、圆形或圆环形薄片等;也可以是窄长条形的薄片振子(偶极子)。由这两种单元形成的微带天线分别称为微带贴片天线和条带振子天线,如图1-3(a)、(b)所示。微带天线的另一种形式是利用微带线的某种形变(如弯曲、直角弯头等)来形成辐射,称之为微带线型天线,如图1-3(c)所示,这种天线因为沿线传输行波,又称为微带行波天线。微带天线的第四种形式是利用开在接地板上的缝隙,由介质基片另一侧的微带线或其它馈线(如带状线)对其馈电,称之为微带行波天线,如图1-3(d)所示。由各种微带辐射单元可构成多种多样的阵列天线,如微带贴片阵天线,微带振子阵天线,等等。
三
微带天线的辐射原理
微带天线中有一维的尺寸远远小于波长,因而天线剖面很低(天线薄),有利于共形设计保证优良的空气动力特性。图1所示的长为L,宽为W2的矩形微带天线元可以看作一般的传输线连接两个辐射缝组成。低特性阻抗的传输线是由微带馈线扩展其宽度W1为W2而成,其长度L为半个微带波长,即λg/2。在低阻传输线两端形成两个缝隙(a-a,b-b),那里的电场分解为两个分量,其中En与接地板垂直;另一个与接地板并行,记作E1〃,由于L=λg/2,垂直分量反相,平行分量同相,因此在垂直于辐射源的方向上,水平分量有最大辐射分量,而垂直分量相互抵消。试验表明,电场的水平分量在辐射源的两个端部,各向外5
延伸一个介质板厚度h的长度内存在。这样就可近似认为微带天线元的辐射等于两个长度为W2,宽度为h,间距为L的裂缝组成的二元阵的辐射。裂缝平面与接地面平行,裂缝受水平电场Ey的激励。Ey沿裂缝是均匀分布的(即沿x均匀分布)。裂缝的激励场Ey可以等效为沿x方向的磁流。磁流密度,其中为裂缝面的法向单位矢量(沿z方向)。考虑接地板的反射影响,则源的磁流密度,由于裂缝宽度h<<λ,所诀y沿y方向也是常数,故相应的磁流Im可写为 于是裂缝的辐射就等效为磁流强度Im相同的一系列磁基本阵子沿着x轴排列的连续阵的辐射。
四
微带天线的优缺点与应用
与普通微波天线相比,微带天线有如下优点:
(1)体积小,重量经;
(2)平面结构,并可制成与导弹、卫星等表面相共形的结构;
(3)馈电网络可与天线结构一起集成,适合于用印刷电路技术进行大批量生产;
(4)能与有源器件和电路集成为单一的配件;
(5)便于获得圆极化,容易实现双频段、双极化等多功能工作;
(6)没有作大的变动,天线既能很容易地装在导弹、火箭和卫星。
(7)天线的散射截面较小;
(8)稍稍改变馈电位置就可以获得线极化和圆极化(左旋和右旋)。
(9)微带天线适合于组合式设计(固体器件,如振荡器、放大器、混频器、功分器、移相器、可变衰减器、调制器、开关等可以直接加到天线基片上); 6
(10)馈线和匹配网络可以和天线结构同时设计和加工。
但是与通常的微波天线相比,微带天线也有一些缺点:
1)频带窄;
2)有导体和介质损耗,并且会激励表面波,导致辐射效率降低;
3)功率容量较小,适用于中、小功率场合;
4)性能受基片材料影响大;
5)馈线与辐射元之间的隔离差;
尽管如此,有一些方法可以用来减小某些缺点。例如,采用一些宽频带技术可以有效地展宽频带;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特别注意并采取一些措施就可抑制或消除表面波。
在许多实际设计中,微带天线的优点远超过它的缺点。甚至在仍被认为是微带天线发展幼年时期的80年代时,微带天线已有多种成功的应用。随着微带天线的继续研究和发展以及日益增多的使用需求,可以预料,对于大多数的应用,它将最终取代常规的天线。在一些显要的系统中已经应用微带天线的有:
卫星通讯;
多普勒及其它雷达,无线电测高计,指挥和控制系统
导弹遥测;
武器信管;
便携装置;
环境检测仪表; 7
复杂天线中的馈电单元;
卫星导航接收天线;
生物医学辐射器;
等等。
相信随着对微带天线应用可能性认识的提高,以及各种电路系统对天线的小型化集成化要求的提高,微带天线的优点日益凸显,其应用场合将会继续增多。
五
微带天线的分析方法
微带天线的分析方法有很多,但是大体上可以分为解析方法和数值方法两大类。第一类方法基于围绕贴片边缘的等效磁流分布来计算辐射场,包括传输线模型、腔体模型、多端网络模型等。而第二类方法基于贴片和地板上的电流分布来计算辐射场,包括矩量法、有限元法和时域有限差分法等。1 解析方法
天线问题的严格分析是一个电磁场边值型问题,需要根据其边界条件确定麦克斯韦方程的特解。因此微带天线的严格分析将是非常复杂的,而通常根据微带天线的实际特征做某些方面的假设和近似进而得出分析模型则不失为一种简单有效的处理手段。由麦克斯韦方程的不同解法发展了多种分析微带天线的解析方法,这里我们主要介绍以下三种模型,它们由于其简单实用而在规则贴片天线的分析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a.传输线模型 8
传输线模型很简单,并且有助于理解微带天线的基本特性,因此首先介绍这种模型方法。在这种模型中,微带贴片天线被视为场沿着横向没有变化而沿着传输线的延伸方向呈驻波分布的一个传输线谐振器。天线的辐射主要源自两个开路终端的边缘场,因此微带天线被等效为两个相距贴片长度的缝隙,其上分布有面磁流。利用矢量位函数便可由磁流计算出天线的远场辐射和其它的电参数。
尽管传输线模型易于使用,但是很多结构类型不能使用它来分析,这是因为它没有考虑沿着与传播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场的变化。b.腔体模型
如果说传输线模型因为有场沿传输线横向无变化的限制而只是微带天线在一维下近似的话,那么腔体模型就可以称为二维近似。因为腔体模型基于一维电小的基本假设(即介质基片的厚度远小于波长),将微带贴片与地板之间的空间等效为上下是电壁而四周是磁壁的谐振空腔。在腔体中,场沿基片厚度方向保持不变,并且它是该等效的二维谐振器中所有谐振模式之和。天线的远场辐射及其它电参数可以通过空腔四周的等效磁流来得到。c.多端网络模型
多端网络模型实际上是腔体模型的一种拓展,在这种模型中,贴片被等效为一个具有多个端口分布在贴片四周的二维平面网络。通过二维格林函数可以计算出该网络的多端阻抗矩阵,再添加一个等效的边缘导纳网络,便可以将边缘场和辐射场联系起来,然后利用分割方法计算出全局阻抗矩阵,由贴片四周的电压分布得到等效磁流分布,再由等效磁流计算出辐射场。利用等高线积分技术可以使其在不规则形状的贴片天线中获得应用。9 数值方法
虽然以上介绍的解析方法具有简洁性和较为明确的物理意义,但是它们不能用来分析任意形状的微带天线,同时微带天线工程精确度的提高也对以上简化模型分析方法提出了考验。然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给微带天线的分析带来了新的思路,即依据微带天线的电磁场边值问题,将求解麦克斯韦微分方程转化为利用计算机来求解矩阵代数方程。由此也产生了多种数值方法,它们各具有一些优缺点和适用性,这里我们仅介绍几种典型的分析方法。
矩量法分析微带天线的基本思想是利用并矢格林函数建立关于微带贴片和地板上的表面电流的积分方程,然后利用函数展开法将此积分方程转化为矩阵方程,利用计算机便可得出近似解。矩量法因为考虑了贴片周围的物理边界的边缘场而具有较高的精度。b.有限元法
有限元法的原理是先将整个连续求解区域划分为很多小的离散单元(如在二维结构中选取三角形单元,在三维结构中选取四面体单元等),在子域中将未知函数(如电磁场量、位函数或电流等)表示为子域基函数的插值,根据变分原理或迦略金方法便可建立一个关于未知函数展开系数的矩阵方程,利用计算机便可方便求解该代数方程。有限元法因为离散单元选择的灵活性而具有模拟任意形状的优点,但是其求解精度要受求解区域剖分精细程度的影响。c.时域有限差分法
时域有限差分法的基本思想是把求解空间进行离散化,并将麦克斯韦方程中的电磁场量进行时间和空间的离散化,由此将麦克斯韦微分方程转化为关于电磁场量的时域差分方程。选取合适的场初值(或激励源)和计算空间的边界1 0 条件,便可以得到包括时间变量的麦克斯韦方程的四维数值解,通过离散傅里叶变换还可以得到三维空间的频域解。时域有限差分法的优点是其离散比较简单(空间网格大小一致、时间步长恒定),并且通过离散傅里叶变换可以方便的得到其在宽带范围内特性。但是其数值解的稳定性要受时间步长和空间步长的限制。
结语:
微带天线由于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剖面薄、易与飞行器共形、易于加工、易与有源器件和电路集成为单一模块等诸多优点,因而自其诞生以来就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研究与应用。但通常的微带天线主要是一种谐振式天线,相对带宽较窄。同时,随着通讯技术的发展,宽带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新的标准相继提出,通讯产品越来越小型化,物理空间的限制成为系统设计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因此天线的小型化成为天线设计的又一研究热点。如何设计出同时具有小型化、多频带以及宽频带的微带天线,是当前微带天线设计的难点与重点。
二十一世纪是个人通信的时代,无线通信在其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小型化微带天线和宽频带微带天线将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研制出实用的小型化、宽频带天线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课题。本论文所做的工作只是一些初步的探索和尝试,未来的工作会更加艰巨也将更有实际意义。
第三篇:中国传统文化在韩国的传播及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在韩国的传播及其影响
汉唐以后,中国传统文化,包括儒释道思想以及文字、绘画、建筑、雕刻等等,传入了日本,譬如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在日本的传播,形成了日本的朱子学、阳明学;唐鉴真东渡以后,把中国的佛教文化以及雕塑等带到了日本,日本也派大量遣唐使到中国学习中国的文化。此外,日本的文字、建筑都受中国文化的影响。现在在我国几乎已经消失了的十字亭,在日本还有完好的保存;在韩国,受中国文化的影响就更大,尤其是儒家思想和明清以后的实学思想。如果我们看韩国哲学家譬如李退溪、曹南冥、李栗谷、洪大容、丁若镛等人的著作,你不会认为它们是韩国人写的著作。另外,中国的一些礼教内容,在中国早已失传,但在韩国还保留的相当完整,因此,韩国备西方国家称为是儒教国家的活化石,去年的端午节申遗之争,最终以中国的失败而告终。
中国文化不但对韩国、日本,对东南亚、南亚一些国家如菲律宾、新加坡、越南等国家和地区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郑和七下西洋更是加深了这种影响。所以,形成了以中国文化为核心的东亚文化圈。东亚文化圈特别是亚洲四小龙的经济腾飞和崛起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和思考,关注和思考的焦点就是它们与中国文化的关系问题。
中国传统文化不但在汉唐时期传播到了韩国、日本等国,还在明清之际,通过西方耶稣会士,通过东学西渐,传播到了欧洲一些国家,中国的四大发明(火药、指南针、印刷术、造纸术)先后传到西方后,对于促进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中国传统文化对法国的影响最大,法国成为当时欧洲中国文化热的中心。从17世纪开始,中国的一些儒家经典如《论语》、《大学》等,就通过法国传到了欧洲。法国十八世纪的启蒙思想家很少有不受中国文化影响的。如笛卡儿、卢梭、伏尔泰、孟德斯鸠、狄德罗、霍尔巴赫,他们对中国文化的推崇程度,让我们现在都感到震惊。伏尔泰就在礼拜堂里供奉着孔子的画像,把孔子奉为人类道德的楷模,他认为,中国是人类有史以来最优美、最古老、最广大、人口最多和治理最好的国家,他极力主张法国乃至全欧洲都应该在政治、法律、哲学、文学和工艺技术等方面效法中国。德国哲学家莱布尼兹、康德、费希特、谢林、黑格尔直到费尔巴哈以及大文豪歌德等人都研究过中国哲学,在不同程度上受到过中国文化的影响。如莱布尼茨就认为,正是中国的发现,才使欧洲人从宗教的迷惘中觉醒过来。莱氏学术思想的形成,除了希腊哲学外,还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他与耶稣会士白晋通信探讨《易经》思想,以易卦的阴阳二元论与西方数学的二进制相匹配,至今仍为学界所乐道。同时,在欧洲大陆还出现了一批研究中国文化的书籍,如《孔子道德论》、《中国哲人孔子的道德》、《中国道德哲学与政治立法》、《中国的哲学》等,这种影响或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法国的启蒙运动,影响了德国的辩证法思想,也就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这样就很容易解释为什么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西方文化,中国人那么义无反顾地接受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能够在中国顺利传播和发展这个问题。
中国的传统文化不但在过去,就是在现在,对这些国家和地区仍具有非常大的影响。我们举韩国和日本为例。
他山之石——韩国 我们知道,作为亚洲四小龙之一,韩国的现代化程度要比我们高,但韩国的现代化不是在否定和抛弃传统文化基础上的现代化,而是在对传统文化尊重、继承和发展基础上的现代化。到过韩国的人对韩国人的爱国精神和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感都深有感触。譬如,韩国目前最著名的大学之一成均馆大学,该校现在仍以儒家思想为宗旨,以仁义礼智为校训;韩国为了传承儒家思想,把儒家思想的内容纳入了大、中、小学的教育科目中,每年2月和8月,韩国人还会按照传统方式到文庙去祭祀孔子;还有按照传统儒家教学方式授课的学院,讲授的主要课程就是儒家的经典“四书”“五经”;在中国几乎已经消失殆尽的传统县学和书院,在韩国至今还有300多所;全球第一所孔子学院也在2004年底在韩国首都挂牌成立。韩国还将儒家文化的精神,通过电影、电视,各种媒体,向全社会广泛宣传。儒家思想在现代韩国伦理道德观念中仍然在起作用。尽管在西方文化的冲击和影响下,韩国人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标准发生了重大变化,但他们仍然保持着代代相传的孝顺父母和尊敬老人的风尚,如5月8日被确定为韩国的“双亲节”,以提醒人们重温渊源悠久的孝顺父母和尊敬老人的风俗。我们知道,2005年11月24日,由韩国申报的江陵端午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定为“人类传说及无形遗产著作”,也就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一度闹得沸沸扬扬的中韩端午节“申遗”之争以韩国的胜利而告终。可以说,韩国是以儒家文化立国育民的成功范例,被西方很多学者称作“儒教国家的活化石”、“典型的儒教国度”。这一称号没有给中国,而是给了韩国,韩国没有抛弃和否定传统文化,而是把传统文化有机地融入到了现代社会中,现代生活中,走出了一条具有韩国民族特色的现代化道路。
由于强大的儒家文化传统的影响,韩国非常强调社会伦理价值。事实证明,在韩国,传统文化价值和道德规范,不但有助于维系整个社会的和谐和团结,对于振奋民族精神,推进民族复兴,也是很有帮助的。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1997年金融危机爆发时,韩国民众发起献金运动,纷纷将家里的黄金捐给国家,结果韩国最早度过危机。韩国的经验告诉我们,实现现代化,不必以牺牲传统文化为代价;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并不是矛盾对立的,而是可以相得益彰、并行不悖的。把传统文化中的有益因素与现代化变革中的要求结合起来,应是一个民族实现现代化的最好选择。
第四篇:中国语言文字在朝鲜半岛的传播及现实意义-外国文化通论课程论文
《外国文化通论》课程论文
中国语言文字在朝鲜半岛的传播及现实意义
摘要:由于特殊的地理关系,中国文化早在周武王伐纣灭商,建立西周,殷朝箕子东走朝鲜之时就已传入朝鲜半岛。中国的语言文字作为文化中非常重要的因素,也从那时开始渐渐传入朝鲜半岛,对后来朝鲜文化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探讨汉字传入朝鲜半岛的历史,中国图书流入朝鲜的历史,及历史上朝鲜人民学习汉语的事业,借此得出中国文化在输出的过程中对别国文化发展产生积极意义的结论,并简要探讨朝鲜文化吸收融合中国文化这一历史事实对中国文化自身发展的启示。
关键词:中国文化 中国语言文字 朝鲜半岛 朝鲜文化
Abstract: Because of the special geographical conditions, Chinese culture had been introduced to the Korean peninsula as early as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Western Zhou, when Ji Zi who lived towards the end of the Yin Dynasty went to the Korean peninsula.As a very important factor of culture, Chinese language had been gradually introduced to the Korean people since then and had been playing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Korean culture.This article talks about the history of Chinese characters’ transmission in Korean peninsula, the history of Chinese books’ introduction to Korean peninsula and the Chinese studies of Korean people in the history.Then, we can come to the conclusion that Chinese culture is meaningful to other countries’ cultural development in the process of its export.At last, we must get some inspiration from Korean culture’s development which benefits a lot from Chinese culture.Keywords: Chinese culture;Chinese language;Korean peninsula;Korean culture
本文在中国语言文字在朝鲜半岛传播的历史探讨方面不涉及朝鲜半岛分裂后的历史,所以对于朝鲜半岛上的人民统称朝鲜民众或朝鲜人民,对他们的文化统称朝鲜文化,比现在朝鲜半岛北方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简称“朝鲜”具有更广泛的涵义。中国文化早在周武王伐纣灭商,建立西周,殷朝箕子东走朝鲜之时就已传入朝鲜半岛,后来中朝之间的文化交流逐渐频繁,中国的语言文字在朝鲜半岛被广泛学习,尤其是上层阶级及知识分子,从箕氏朝鲜到李氏朝鲜,他们都不断积极主动地学习中国文化,对汉字、汉文的理解更是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在李朝世宗大王组织创制他们的本族文字训民正音之前,他们都用汉字书写他们的思想,甚至记录他们的历史。中国的语言文字能对一个外民族产生如此大的意义,不仅是复杂的历史及地理原因造成的,更是中国文化本身具有的魅力,也是朝鲜人民对外来文化的积极吸收融合,这些是笔者试着去了解中国语言文字在朝鲜半岛之传播后得出的一些想法,本文从读史出发,对中国文化自身发展提出一些展望。
一、汉字之传入朝鲜的历史
殷末箕子率部迁移到朝鲜半岛,与当地朝鲜居民建立箕氏朝鲜,带去殷商时代之中国文明,汉字必为其中之一。关于箕子进入朝鲜有诸多文献记载。汉初伏生所著的《尚书大传》中记载,箕子曾因屡谏纣王淫逸而被纣王囚禁,周武王在灭亡殷朝后,“继公子禄父,释箕子之囚。箕子不忍周之释,走之朝鲜。武王闻之,因之朝鲜封之。”在司马迁的《史记》一书中,《殷本纪》、《周本纪》、《宋微子世家》诸篇都记载了箕子东走朝鲜之事。班固的《汉
《外国文化通论》课程论文
武帝中大通六年,百济圣王十二年)、公元541年(梁武帝大同七年,百济圣王十九年),百济“累遣使献方物;并请《湼盘》等经义、《毛诗》博士,并工匠、画师,敕并给之。”《湼盘》是佛教书籍,《毛诗》是文学书籍。
在唐与统一新罗时期,中国书籍大量流入朝鲜,以儒学经典著作为最,其次是佛教经书,同时扩展到医学、算学、律学、天文历法等各类专业书籍。《三国史记》中记载,“以《缀经》、《三开》、《六章》教授之。”可见中国算学重要典籍已流入新罗,又如医学专业,“教授学生,以《本草经》、《甲乙经》、《素问经》、《针经》、《脉经》、《明堂经》、《难经》,为之业。”此时,雕版印刷尚处于初创阶段,因而流入朝鲜的书籍大多为手写书籍。
到了中国宋代,和高丽的图书交流更加活跃,交流使者,除了两国使者外,尚有前往两国的学生、医官、商人等参与其中。加上活字印刷技术使书籍的生产更为容易,交流书籍除了大量仍为儒家经典著作外,范围遍及史、子、集方面的各类书籍,但因为军事原因不涉及国防、军事等书。高丽与宋的图书交流,使其藏书甚丰。南宋末张端义在其所撰的《贵耳集》中指出:“宣和间(公元1119~1125年)有奉使高丽者,其国异书甚富,自先秦以后,晋、唐、隋、梁之书皆有之,不知几千家、几千集。”高丽朝也因为受中国印刷术的影响,开始大量印刷汉字书籍,并反过来流传到中国,书籍交流成为中国与朝鲜间文化交流的一个突出现象。
元朝向高丽赠送大批书籍,以佛教经典和天文历书为多。
明朝与李朝关系十分友好密切,且明朝已经没有宋时与辽、金对峙之国际局势,故而,总体来说,明对李朝之图书交流没有宋朝时的禁令。兵书、臣议等书都可以输往李朝。文学作品小说、诗歌等也大量进入李朝,如《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西游记》、《金品梅》等也传入了李朝。除了明朝赠书,李朝也频繁向明朝求书、购书。李朝为了进一步满足社会需求,大量翻印中国书籍,印制用训民正音翻译的中国图书。
清廷与李朝的图书交流中,又加上了汉译西学书籍。清廷对输入李朝王庭的图书有所禁止,像军政、财经、地图类书籍和缙绅录等都是严禁李朝使节、随员在清购买的,但收效甚微,他们都能通过私人关系或者贿赂来购得禁书。两国的民间图书贸易非常盛行,最突出的就是《红楼梦》、《儒林外史》、《封神演义》、《聊斋志异》等传入李朝。
朝鲜半岛推行儒学及后来的佛学文化,都是受中国的影响,他们不遗余力地从中国引入相关书籍,可以看出他们对汉文化的重视,并和他们的本国文化融合,给朝鲜民众以源源不断的文化滋养,对汉文化的学习可以说朝鲜化是非常成功的。
三、朝鲜人民的汉语学习事业
从汉字初传入朝鲜半岛,到三国时期,中国儒家经典的传入朝鲜,汉字教育开始在贵族中间普及。《三国史记》记载,高句丽“国初始用文字,有人记事一百卷,名曰《留记》”,这种文字正是汉字,而汉字教育的决定之举,还是高句丽在公元372年(东晋咸安二年)设立“太学”这一学校机构的举动,专门教授汉文经史著作。我国《旧唐书》高句丽传中也有高句丽人注重汉文学习的记载:“(高句丽人)俗爱读书,至于衡门厮养之家,各于街衢造大屋,谓之扃堂。子弟未婚之前,昼夜于此读书习射。其书有‘五经’及《史记》、《汉书》、范晔《后汉书》、《三国志》、孙盛《晋春秋》、《玉篇》、《字统》、《字林》,又有《文选》,尤宠爱之。”这些汉文书籍的学习前提是对汉字、汉文的熟识,无异于一个中国人的学习方式了。由此可见,汉字教育已在高句丽上层贵族阶级中普及了。公元503年新罗人即根据汉字意义定国号为“新罗”,《三国史记》中,新罗臣僚向智证王建议:“始祖创业以来,国名未定,或称斯罗,或称斯卢,或称新罗。臣等以为,‘新’者德业日新,‘罗’者网罗四方之义,则其为国号宜矣。又观(中国)自古为国家者,皆称帝称王。自我始祖立国,至今二十二世,但称方言(指新罗语言),未(用汉文)正号。今群臣一意,谨上(汉文)号新罗王。”显然,《外国文化通论》课程论文
自魏晋南北朝时期汉字、儒学和佛教文化在朝鲜半岛得到不同程度的传播后,他们对于这些汉字文化要素的认识也在不断加深,隋唐时期中国与朝鲜半岛的文化交流非常频繁,内容也非常丰富。新罗还积极地采用中国的律令典制文化来进行内政改革,使从文字到国家体制,从思想观念到宗教信仰,都与中国基本相同。这些都是从宏观上来看一个受外来文化影想的国家的整体印象,而且都是从汉字、汉文传入朝鲜半岛后,朝鲜人民接纳他们开始的。朝鲜民众通过汉字、汉文吸收汉文化,与本土文化融合,从而创造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并以其丰硕的文化成果,丰富和发展了东亚文化体系内涵。朝鲜民族直接运用汉字、汉文记录下本民族历史和传统文化,这些都是先人物质、精神文化活动的结晶。他们的史书《三国史记》、《三国遗事》、《高丽史》、《李朝实录》都是用古汉语写成的。崔致远、朴趾源、丁若镛等诸多文、史、哲大师的著作也是用古汉文撰写的。朝鲜的汉文典籍浩如烟海,它保存与发展了朝鲜民族传统文化及吸收汉文化的历史,而其中汉字、汉文功不可没。
但是,汉字毕竟不是朝鲜民族的本国文字,用异国文字表达本民族的语言,毕竟有很多不方便的地方,做到全民会说汉语、识汉字、习汉文是不可能的,因此,大约在7世纪,统一的新罗王朝中的文人们总结朝鲜人民长期使用汉字的经验,创制了吏读,促进了汉字在朝鲜半岛的应用。吏读是种汉语、朝鲜语混合文字。形式上都是汉字,文句中实词多用汉语,虚词则多用标记朝鲜语音的汉字,句法也是遵从朝鲜语,实词除了按照朝鲜语的语序排列外,在其后加上一些用汉字标记朝鲜语语法意义的助词。如朝鲜语中的“하고”中的“하”是汉语中“为”的意思,“고”的读音近似“古”,于是便用“为古”表记“하고”,“为古”即是吏读文字,表示“做”的意思。随着吏读的广泛使用,朝鲜人民更创造出不少有别于汉字的特有的文字,即吏读字。如“”“”等是形声型的吏读字,左形右声,“”等是会意型的吏读字。吏读的创制使朝鲜人民能够更方便地解读汉文书籍,从而使学习儒家思想等中国文化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吏读字的创造是朝鲜人民在中国文化影响下创造精神财富的表现,同时也为他们创造本民族文字——训民正音(也称谚文)提供了有力条件。
“吏读”的使用,曾对韩国的政治和文化生活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吏读”本身仍是依靠汉字来记录朝鲜语,就使它在使用中仍带来语言和文字不能统一的局限性。而且,在它借用的汉字中,有的借音,有的借义,有的既借音又借义,不可避免地带来使用的混乱和阅读的困难,因此,“吏读”方法仍无法推广普及。李朝国王世宗(1419~1450年)为了解决朝鲜人使用汉字产生的语言与文字不一致之矛盾,使普通民众都能使用文字来书写自己的语言,决心创制本民族文字。世宗大王命集贤殿之学者郑麟趾、申叔舟、成三问、崔桓、朴彭年等研究朝鲜语音,并努力吸收当时中国音韵学的成就,以制定能书写朝鲜语的文字方案。为了充分吸收中国汉语音韵成果,世宗王曾派遣成三文等人先后13次赴中国辽东,向谪居该地的明翰林学士黄瓒请教中国音韵,终于在公元1444年(李朝世宗二十五年)创制了自己的文字——《训民正音》,又称《谚文》。郑麟趾在《训民正音》的跋中说:“癸亥冬,我殿下创制正音二十八字,略加例义以示之,名曰训民正音。”尽管它是不同于表意的汉字的表音文字,但在语音及其造字结构上仍然受汉字的影响,与中国儒家学说和汉语的音韵学、文字学有着密切关系。世宗大王网罗了宋代诸儒的《性理大全》,令集贤殿诸儒细心专研其中收录的朱熹的《易学启蒙》、邵雍的《皇极经世书》以及太极图、主极图说、律吕新书等,《国朝宝鉴》中记载有“上(李朝国王世宗)览《性理大全》,谓集贤殿应教金钩曰:予试读之,义理甚精,未易究现,尔可刻意观之,以备顾问。”训民正音的制字原理运用了中国的阴阳五行之说,并与自然现象相比附。字型上也是仿造中国的方块字,正如郑麟趾在《训民正音》的跋中所说:“(训民正音)象形而字仿古篆。”杨昭全等将训民正音与中国音韵学和汉字的密切联系总结为五个方面:其一,训民正音的分类与中国古音韵学对语音的分类颇为相似。其二,训民正音的五音与中国古韵的五音有大部相同或近似。其三,训民正音和中
第五篇:利用整合营销传播理论,打造民办教育品牌论文
摘 要:本文主要论述了在教育产业化的今天,整合营销传播理论对民办教育品牌建设的影响作用,民办教育进入产业化的今天,整合营销传播所扮演的角色,整合营销传播中广告效应对民办教育品牌建设产生的影响和作用。
关键词:整合营销传播 广告效应 民办教育 品牌建设改革开放以来,与我国教育事业迅速发展相适应,我国的民办教育也获得了极大发展,特别是各级各类民办普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发展,已成为我国教育体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日益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据有关资料显示,21世纪,教育领域需求稳步上升,这也为各民办教育集团带来巨大的发展机会。
目前,我国的教育已经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市场,教育的市场化运作使许多民办教育机构都取得了成功。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民办学校加入到这个产业中来,竞争也更加激烈,这就要求民办教育在营销策略和方式上应像企业一样进行整合营销传播。可口可乐首席执行官曾经说过:“我们卖的是水,顾客买的是品牌。”由此可见,我们已经进入了品牌消费的时代,在教育产业化的今天,民办教育要想在众多的竞争者中胜出,必须利用整合营销传播理论打造自己的品牌形象。
一、整合营销传播的内涵及意义
整合营销传播(IMC)的中心思想是在与消费者的沟通中,统一运用和协调各种不同的传播手段,使不同的传播工具在每一阶段发挥出最佳的、统一的、集中的作用,其目的是协助品牌建立起与消费者之间的长期关系。也就是说,整合营销传播是以消费者为核心,重组企业行为和营销行为,综合协调地使用各种手段的传播方式,以统一的目标和统一的传播形象、传播一致的产品信息,实现与消费者的双向沟通,迅速树立产品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地位,建立产品与消费者长期密切的关系,更有效地达到广告传播和产品行销的目的。根据上面的定义,我们不难发现运用整合的营销传播策略能够凸显企业的品牌因素。因为策略性的整合传播效果,将大于各种促销方式和个别规划及其执行的结果,同时还可避免个别规划传递相互冲突的信息,从而使传播效果达到最理想化。
首先,不同时空的“同一种声音”有利于引起受众的注意。当前我国民办教育越办越红火,但教育项目产品同质化十分严重。教育消费者在消费不理性时代所关注的是学校的硬件设施、师资力量、就业及科研等情况。但现今人们已经趋于理性,选择学校时很重视学校在社会上的口碑。“最好的广告就是满意的顾客”,必须要在各方面使学生满意,学校良好的口碑才能得以广泛传播。要使在校的学生满意,就必须在教学质量、管理水平、特色教育、素质教育等方面下功夫。这时,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空间传播民办学校的同一种声音(好的口碑),可增强宣传信息刺激的强度,引起教育消费者的注意。
其次,整合营销传播的综合效果还源于受众信息处理的积累模式。人们在接受了十几年的民办教育的广泛宣传后,在头脑中已经存储了大量的信息,在广告宣传上,不能指望新信息迅速取代旧信息,而是要使新、旧信息结合。营销传播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受众头脑中的信息不断储存、比较、处理和反思。通过整合营销传播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空间,通过不同的渠道传播“同一种声音”,便于受众接受、处理所传播的信息,提高传播的效果。
由此可见,整合营销传播战略可以突出品牌因素,它是实施民办教育品牌形象建设工程的一种有效方法,如果在这一战略指导下规划并实施媒体、时机、广告、资讯的有效组合,就可以使点滴的传播动作和内容沉淀为民办教育品牌资产。
二、整合营销传播在民办教育品牌形象建设中的运用
运用整合传播方法要求我们在做形象宣传的策划时进行一种整体性的传播,集中传达出民办教育成果和各种有关品牌活动的统一形象,而且,所传达的信息必须清楚一致;它要求我们进行多元化的传播工具组合操作和比例安排,强调综合传播效果,为了在受众心中形成更清晰和出色的民办教育品牌形象,就要在整合传播的战略指导下,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形象塑造的传播活动。
1、塑造优秀的民办学校形象
民办教育的发展并非是一帆风顺的。十多年来,从最初人们普遍对民办教育不信任,到今天人们主动踊跃地来选择,把它当作一个重要的受教育途径来重视,这其间经历了艰苦的观念转变过程。民办教育发展初期,因为相关法制的不健全,导致一些民办学校为了生存,以不规范的办学行为扰乱了正常的教育秩序,直接损害了部分学生和家长的权益。这种失信的经营行为产生的直接后果是使社会部分人对民办教育产生了误解、怀疑,由此,民办学校的形象在人们心中大打折扣,如何扭转这种局面,这就需要进行全方位的形象重塑。虽然近几年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但还需作进一步的努力。这就需要用整合营销传播的理论,在实践中去塑造优秀的品牌形象。
例如,青岛黄海职业学校为满足青岛用人单位及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的需求,采取了校企结合的方式办学,以最快的速度构建“基础平台+能力模块+职业资格证书”的多功能课程体系以及构建计算机应用能力、外语交流能力、汽车驾驶能力、公共关系能力+专业+特长的教学模式。实现了学校的教育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学生的自身技能与岗位需求的“零距离”,与多家企业签订了“订单”。因为紧紧围绕服务社会、服务学生做文章,学生就业率一直处于同行业的领先地位,学校的规模不断扩大。
由此可见,民办学校形象塑造除了利用各种媒介,还可以通过特色办学而树立口碑,从而达到塑造品牌的目的。
2、塑造民办学校优美的环境形象
环境是学校的品质体现,是与消费者、外界直接接触的地方,直接接触产生的印象是任何广告也无法改变的。因此品牌形象建设还需校容校貌等环境因素的扶持,才能取得满意的整体效果。民办学校由于资金比较充足,在学校的硬件设施建设上要优于公办学校,这也为打造学校品牌创造了有利条件。如浙江绿城育华学校,它的校园整体设计风格和绿城集团的房产开发风格一致,绿城房产是知名品牌,借助于此,绿城育华学校也很容易进入人们的视野。人们进了学校随时能感受到绿城房产的建筑风格和优良品质,这样可以强化人们对品牌的整体感受,从而提升学校品牌的整体形象。
3、塑造优秀的民办学校教职员工形象
教职员工是学校的主体,是学校中最积极、最活跃的要素。教职员工的形象的传播塑造包括管理者的形象、教职员工的形象和学校的团队精神三个方面的团结、健康、积极形象的传播。学校管理者的形象的传播塑造是通过组织有关报道和制造管理者与公众的接触,突出领导者的人格魅力,着意塑造领导班子能力、素质、魄力、气度、业绩等,以给教职员工、同行和社会公众留下良好的学校管理者印象。教职员工的形象的传播不仅包括教职员工的精神风貌,还包括尽职尽责的教学态度和敬业精神的对外表现。团队精神的塑造需要借助一些成功个案的传播报道来间接表现学校和教职员工间协同运作、积极向上的团队精神,或利用学校组织的各种公关活动如招生咨询、毕业生招聘会等直接塑造。如果让每个人都明白自己在学校的品牌传播中的作用,自觉自愿地为学校品牌建设出力,将对民办学校的品牌建设大有益处。
4、塑造优秀的民办学校学生的形象
教育是一种特殊的产业,它的产品就是培养为社会服务的、满足社会需要的人才,办学者要有社会责任感,树立正确的质量观,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也就是说,要注重营销策略和营销方式,更要注重人才的培养效果,从而打造民办教育的优秀品牌。
由于民办教育的灵活性,它可以根据市场的需要,培养符合当前社会发展所急需的人才,这也是人们趋之若鹜的一个重要原因。而且有的民办教育依托国有名牌公办教育,实现教育资源共享,使得民办教育的学生也能享受高质量的教育教学资源,有的甚至超过了公办教育所能享受到的待遇。那么,作为教育产品的学生的形象,实际上就成了民办教育的最醒目的广告。学生的素质如何、社会对他们的满意度如何都成了人们观望的焦点,也就是说,每一个学生都代表了他们学校的品牌,这个品牌越能恰当的满足用人单位对他们的质量要求,说明其质量越高。这就需要在打造学生形象品牌时,对学生的教育是内外兼修,德才兼备。例如,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学生吕晶晶荣膺“亚洲小姐”桂冠,引起杭州满城轰动,浙江大学城市学院也一时成为媒体焦点,声誉鹊起。
优秀的学生本身就是最好的宣传,是学校品牌形象的最有力的代表。学校要结合优秀的学生事迹来策划相应的营销和宣传方案,在方案的实施过程中,通过广告、各种形式的文字报道、公关活动和营销活动等,来塑造高质量的学生形象,进而树立学校的品牌形象。
综上所述,利用整合营销传播理论打造民办教育品牌形象是大有可为的。整合营销传播理论告诉我们,当产品越来越趋于同质化时,产品的竞争就演变为品牌和企业形象的竞争,民办教育的竞争也恰恰如此。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大家都开始重视运用先进的策略,那么,谁能塑造好自己的整体形象并赢得公众的认可,谁就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⑴甘忠泽 现代广告案例:理论与评析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3.⑵舒尔兹、田纳本、劳特朋《整合营销传播》P20
⑶《中国教育报》2003年2月10日第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