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试论大学生就业市场中的供需矛盾及应对之策论文
【摘要】自高校扩招以来,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愈演愈烈。一方是被社会无情闲置的大学生,一方是求贤若渴的用人单位,大学生就业难与用人方虚位以待的矛盾引发的“人才滞销”的话题为社会普遍关注。本文从大学生和用人单位两个方面着手,深入分析了造成“人才滞销”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困境;对策;人才滞销
人才滞销?!在宣扬“人才就是竞争力”的今天,这当然是无稽之谈,但是随着大学生就业形势的日趋严峻,“人才滞销”似乎正在被一个个鲜活的事例论证。大量待业的大学毕业生和虚位以待的用人单位本应一拍即合,现今却呈现出水火不容的阵势,实在令人堪忧。在这场“人才滞销”的热论中,不妨冷静下来,作出理性的分析。
1大学生就业市场中供需双方的矛盾现状及原因
1.1令人费解的现状:十三亿人口的泱泱大国,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数却只占了我国劳动者比例的不到5%,这个比例本身已经过低,正日益制约着我国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但作为这5%的一份子——大学生,在苦读数年后竞还找不到工作,被市场无情的闲置,让人百思不得其解。
来自教育部的统计数据显示,大学本科毕业生待业人数在逐年增长,2001年是34万人,2002年是37万人,2003年是52万人,2004年是69万人,2005年是79万人,2006年是100万,2007年是144万人,2008年更是增加到150万,预计2009年的大学毕业生将有155万人找不到工作。
与此同时,用人单位正求贤若渴,招贤纳士的广告俯拾皆是。根据新浪网人力资源总监段冬出示的一组数据以及翰威特关于中国最佳领导力发展公司的研究显示:2003年最佳雇主中,70%存在关键人才缺乏问题,82%的非最佳雇主存在类似问题;2004年,据大约3O%的公司成长期的主要障碍是人才匮乏;2005年的最佳雇主中,92%存在人才匮乏问题,2006年……
1.2大学生不愿(不能)就业与用人方不愿录用的矛盾解析:乍看之下,大学生待业与用人单位人才匮乏同时存在的局面是让人费解的,但仔细分析会发现这又是情理之中的事。虽然造成此种局面的原因复杂纷繁,归结起来无非两个方面:大学生不愿(不能)就业;用人方不愿录用。
1.2.1大学生不愿(不能)就业的原因分析:
(1)传统观念对大学生就业的束缚。我国是一个在历史与传统上尊重知识与知识分子的国家,自古有“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古训,加之,传统文化重视人际关系和权力等级,有“学而优则仕”,计划经济时期有“干部意识”,新经济时代有“白领情结”,因而知识分子在社会角色的认识上形成了自视优越的独特社会心理结构,当今大学生在历史传统、家庭乃至整个社会的影响下将这种社会心理结构内化,对自己将要扮演的社会角色有很高的期望值。
然而我国的高等教育仅用了短短几年时间就完成了大学的精英化教育向大众型教育的转变,面对这样的转变,当代大学生一时间难以将心态调整过来,多数毕业生仍将就业目标锁定在国企、外企或沿海一带等地,但我国目前的现实是中小企业已经超过了800万家,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工业新增产值的76%以上是由中小企业创造的,大学生的自我定位始终是制约就业的障碍。从“天之骄子”沦为“老百姓”的心理落差,以及来自社会不绝于耳的质疑声,都让大学生显得无所适从。部分大学生就业理念从一种偏执走向另一种偏执,用功利而短视的态度来应对就业市场的变化,长远需求明显退位。
(2)高等教育——失衡的人力资本投资与收益。“僧多粥少”的残酷现实和巨大的就业压力,使大学生懂得“先就业再择业”的道理。据媒体报道,广东某企业计划招聘15名卖猪肉的员丁,结果竞有1500名研究生投送简历。无独有偶,在西南大学的毕业生招聘会上,某环保公司招聘清掏化粪池的业务员,也有很多大学生跃跃欲试。这说明传统就业观对当代大学生的束缚是有限的,真正让大学生耿耿于怀的是失衡的人力资本投资——收益关系。
市场经济条件下按生产要素分配收入,进一步拉大了贫富差距,而教育往往被视为最有效的缩小差距、跻身上流社会的投资途径。特别是对于农村大学生而言,“上大学”曾经是个多么炙手可热的词,它让农村家庭看到了脱贫致富的希望,很多家庭不惜举债供孩子读书,透支了后几十年的收入来投资子女的大学教育。以西部地区为例,一个大学生一年平均支出7000元,相当于贫困地区九个农民一年的纯收入。在这样“高投入”的背景之下,大学生就业的“低收益”现状委实让人难以接受。当大学生苦读数年踏入社会,却只能勉强维持自身生计时,感到绝望的不仅仅是大学生,还有他身后的整个家庭。当然,任何投资都会存在难以估计的风险,作为一种人力资本投资,高等教育同样不能确保所有的投资者都能够从中获利。失衡的人力资本投资与收益对比,成为大学生心中真正难以跨越的坎。
(3)大学生欠缺就业竞争优势。从人力资本理论的角度,大学生作为高校培养的“产品”,其质量不高也是造成就业难的重要原因之一。企业需要具有良好教育背景和和扎实职业技能的人才,然而当前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技能、重传授轻个性、重计划轻需求等为教育而教育的模式,往往难以培养出用人单位青睐的大学生。
一项麦肯锡公司的调查报告显示:“中国只有1O%的求职者适合外国企业中的9种职位。”跨国公司的招聘人员也通常感觉中国的学生太偏重理论型,离跨国公司要求的标准相差甚远。
许多人都将接受高等教育视为解决就业的一个过程,忽视了接受高等教育是为了提升综合素养和培养技能的目的,导致大学生为学习而学习,甚至对自己所学专业、将来立命之本根本没有兴趣,结果文凭越来越高、证书越来越多,检验“学以致用”的实践技能却愈渐匮乏。
随着大众化教育的进一步推进,为数不少的高校为了打造综合性大学,以急功近利的态度对待教育工作,不顾自身师资力量,盲目追求学科齐全,这种闭门造车的行为必然造成供给与需求的脱节,最终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困境。大学生经过数十年的教育后,除了一纸学历外很少具备职业技能,因此在就业的过程中,不能及时将所学知识转换为现实生产力,被迫处于就业竞争的劣势地位。大批搭不上就业车的大学毕业生和思贤若渴的企业形成对峙局面,不得不引人深思。
1.2.2用人方不愿录用的原因分析:短期利益最大化的驱使。市场经济条件下,用人单位之间为了在互相的发展竞争中取得短期优势,普遍采取降低用人成本的用人决策。希望招聘过来的员工能够“招之即来,来之即干”,具备工作经验,能够马上上岗,减少培训成本。
应届大学生从校园到社会需要一个过渡时期,此段时期大学生在岗位上主要是学习和适应,产出相对较低,录用一个应届大学生通常会与用人单位实现短期利益最大化的财务目标相悖,在这种情况下,用人单位更乐意选择学历较低,但有工作经验的技术工人,而非应届大学生。知识往往需要一定的时问和技巧才能转化为财富,用人单位注重以“物”为中心的发展观,缺乏以“人”为中心的用人理念使大学生的初次就业显得尤为困难。许多用人单位都以一种短视的思维去对待人员的去留问题,“重使用轻培训”的用人理念使用人单位的长远发展受到束缚。
招聘中,用人单位往往忽视大学生所具备的潜力和可塑性,大学生的优势在于综合素质较强,这将使其在实践中以最快的速度成长起来,成为用人方可以委以重任的大将。但竞争异常激烈的今天,用人方宁可选择技术工人,也不愿轻易给大学生一个就业机会,采用短视思维去应对市场危机。当然,“人才滞销”是所有人都不愿目睹的状况,暂且不谈国家每年对高等教育数以百万亿的投入和家庭的巨额支出,单就个人十几年寒窗苦读而言,如果大学生毕业后无用武之地,不但不能为政府和社会分忧,连自身生存都要受到制约时,大学生就业难将不再只是待业大学生个人的悲哀,更是整个民族的遗憾。因此必须积极采取措施应对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2解决当代大学生“人才滞销”问题的措施
2.1政府的宏观调控:大学毕业生不是一般产品,而是准公共产品,仅仅依靠个人努力是不够的,还需要政府介入,并且政府的职责不能仅仅停留在培养和生产阶段,还必须延伸至大学毕业生的配置和安排活动中。只有这样,投人高等教育领域的大量公共财政资源和稀缺的大学毕业生资源才不至于过度浪费。
从国外的经验来看,无论是日本、德国、法国等西方发达国家,还是韩国、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国家,政府都对大学生就业采取了积极干预的政策。例如,日本以正式立法的形式(《零短工劳动法》),承认和鼓励大学毕业生以非正规方式就业,保障了这一就业群体的基本劳工权利;法国政府的“青年就业法案”,旨在帮助面临困境的大学毕业生和青年群体就业:巴西政府颁布实施了“初次就业计划”,以鼓励企业雇佣大学毕业生,这些企业可以从政府获得资助,享受政府资助的企业必须保证在12个月内不辞退这些初次就业者,从而给予了大学生实质性的就业帮助。
我国也出台相关政策缓解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如: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政策等,但仍需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具体而言,打破户籍制度对人才流动的束缚,畅通就业信息渠道,并通过立法规范就业市场,特别是非国有企业的就业需求市场,保证就业大学生有合理的报酬和底线工资,使个人的教育投资有合理的回报率,都是现今面对大学生就业难所急恃采取的措施。
2.2教育模式的改善。对于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内涵的解读,各大高校尚需进一步加深,如何培养出有思想有创造力的高素质人才,摒弃“千校一面”的办学理念,调整高校的专业和课程设置,切实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为学生和谐就业力的生成而教育,都是各高校需要深思的问题。
就目前而言,高校教育模式至少应在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改革:第一、改革考评制度。实行多元化的考试内容和考试方法,使学生从应试教育的“死记硬背”中走出来,强化大学生应用知识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落实素质教育。第二、强调实践教学。这是用人单位对大学生提出的要求,充分重视实践教学环节,不仅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得以提高,而且在实践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学以致用的快乐,加深对所学知识的深层次领悟第三、改善教学方法。传统的教学方法是典型的“讲授式”,这种“我讲你听”的教学方式不注重教学的的互动性以及学生创新型思维的培养,无形中使学生思维被禁锢,不符合社会对新型人才的要求,应在教学方式中引入讨论法、情景法等,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锻炼学生主动思考和语言表达能力。从这三方面去改革,增强大学生的生存能力,才是高校应对当前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明智之举。
从理论上说,高校应被视之为人力生产要素的投入产出场所,为了保障人力资本投资的回报率,高校必须深度关注市场动态,并在教育教学全过程中强化职业意识和指导功能,全面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实现教育培养和人力资源开发由学历本位向能力本位的转变,使教育教学与就业指导工作进行统筹研究和决策,切实解决高校教育与市场需求脱节的问题。
2.3认清形势,转变观念,合理定位。在促进大学生就业方面,无论政府做多少工作,也只能起到“推手”作用。过去一直强调毕业生要转变就业观念,作为用人主体,用人单位也要转变用人观念,摒弃“只使用不培养”的用人模式。作为用人单位,应将招收大学毕业生作为自身一项责任,要改变对毕业生工作经验的苛刻要求,应看到毕业生在成长性和后发方面的优势,建立有利于企业长远发展的人力资源库,只有这样才能缓解就业市场中的人才供需矛盾,实现大学生和用人单位的双赢。另一方面,传统文化造就了大学生过高的自我期待,求职途中现实与理想的落差,往往使大学生走上怨天尤人的不归路,而忽视了自我综合素质的提高。但是大学生必须认清形势,通过提高自身能力来改变就业难得处境。
随着大学教育产业化进程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将走出校门,经过劳动市场的二次筛选,不断流向次级、甚至更次级的劳动市场。而在人才滞销与企业虚位以待的僵局中,大学生主动“破冰”才是明智之举,天之骄子的心态应当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转变而与时俱进。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是复杂而多元的,这就决定了此次“破冰之旅”必然艰辛,但与其怨天尤人,不如端正自身就业态度,重新定位自己,并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以适应社会的需求,因为在一个奉行市场经济的社会里,优胜劣汰是一条贯穿始终的铁则。
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并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国家政策的扶持、教育制度的改进,更需要大学生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而金融危机的到来无疑是将大学生就业推到了又一个噩梦般的严冬期,能否化解“人才滞销”的难题,实现大学生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需要整个社会的深度关注。
第二篇:宏观经济形势及应对之策
宏观经济形势及应对之策
------主讲人:第一财经日报 田享华
09金融2班 张乐 0910127
为抑制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并基于对经济复苏的乐观预期,我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从2010年底开始退出。2011年又明确将货币政策基调定位于“稳健”。从实际情况看,“稳健”已演绎为“从紧”。目前,从紧的政策效果不断显现,对“硬着陆”的担忧也成了人们谈论的话题。
那么,究竟如何看待中国经济未来前景?如何把握货币政策方向、重点和力度?是一大考验。
宏观经济的走势分为短期、中期和长期。
短期主要是在2011年,特征为平稳较快增长,以调整为主,进退两难。1)GDP增长,2011年GDP预计在9%~9.5%之间,GDP三大要素为外贸,投资,消费,我认为2011年经济增长比去年肯定有所降低,降低一到两个百分点左右。2)通货膨胀压力;第一,输入性通货膨胀压力较大,第二,大量的信贷投放,第三,成本推动,第四,投机的作用,第五,农产品、矿产品、房地产面临上涨的压力。“五热”:公务员热、房地产热、投资热、国企央企热、移民热反映了中国得了病,得了大病,这些对物价的上涨都是火上浇油,通货膨胀压力大。3)经济泡沫还在积累,中国还没有发生经济危机,一旦发生,有一批银行是要破产的。4)汇率,面临着升值还是贬值的问题。5)就业压力,虽然我们现在是“民工荒”这是结构性的原因,但是总体就业的压力任然很大!
中期主要在2012~2013 不能盲目乐观,经济形势仍然震荡徘徊!在V型阶段政策为:政策单一,保八保增长!
长期来看,在2013年以后,总体乐观保持7%~8%中速增长,可持续20年左右。不过前提是,泡沫经济除去却无经济危机。
其次,在宏观经济的发展中我们会有很多的机遇与挑战。
机遇
一,国际舆论正向有利于我国的方向转变。
二、对外经济合作领域将继续扩大和深化。三,外交领域在拓宽,国际话语权在增强。
四、发展低碳经济大有可为
五、人民币有望走向国际化。
挑战
一、国内一些深层次矛盾特别是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
二、中国的和平发展要赢得国际社会的真正认同尚需时日。
三、周边环境动荡,安全局势不容乐观。
作为我们大学生,也是有很多的投资选择的!譬如,存钱,炒股,炒房,买黄白贷,买实业投资,以及教育健康等等。因此,我们要相信,未来不是遥不可及的,不是不可预料的,我们会用全新的面貌去面对国际化的未来!
第三篇:大学生就业形势及应对策略
大学生就业形势及应对策略
摘要:高校扩招的政策使大学生的人数飙涨,同时也对大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形势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就业难早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毕业就失业”似乎也已经成为大学生的普遍心理。对每个大学生来说,及早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对决定自己的职业生涯的主客观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和测定,确定奋斗目标,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就业环境中处于不败之地。
关键词:就业形势大学生调查报告
高校毕业生是人才市场上非常重要的人力资源,近年,随着高校大规模的扩招,在校大学生人数急剧上升,毕业生人数也逐年增加,随之而来的就是毕业生就业问题。而事实上,在毕业生和企业之间缺少有效的沟通渠道,企业的用人标准、企业人才的选择条件没有在有效的时间的传递给大学生,大学生的培养缺乏市场导向。这使大学生就业时缺乏足够信息,从而产生就业盲目性。
一、激烈的市场竞争情况
我们的人力资源,尤其是大学毕业生不是太多而是太少。我国7亿多庞大的从业人员中,高层次人才稀缺,受过高等教育的仅为5%左右,那为什么还出现大学生就业难呢?除了思想认识上的问题外,主要是难在就业市场机制不完善。在物价日益增加的基础上,大学生要求这样的工资是不高的,可以看见竞争的大学生的影响。第一,随着企业改革的深化,还会不断有一些工人下岗或者失业,这批人的就业难度是非常大的。第二,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人数比较大。第三,中国农村有大量的富余劳动力要转移到城市里就业。基于这三条原因,做好就业工作,今年要付出更大的努力。当前社会普遍压迫大学生,尤其是刚毕业涉世未深的大学生,他们的能力还只浮于理论上,社会经验不足,处事和办事能力不够,况且每年有那么多大学生,供大于求从而造成当前的局面。
二、学校对安排大学生就业方面指导不足
教育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因素还有很多,我们主要从以下三点进行分析:
首先,根本的问题是,教育与生产相脱离。我国现在生产模式是“世界加工厂”,主要需要的是廉价劳动力的“血汗工人”和有经验的技工,是体力劳动者,而大学教育培养的是高价劳动力的脑力劳动者。所以,要说“头脑还缺乏市场经济意识”,那不是大学生,而是指责大学生的专家、学者和领导者自己。但这不是我们认识问题的出发点,我们认识问题的出发点应当是:中国不应该是大学生供过于求,需要降低大学生的价值体现,而是要尽快改变我国的生产模式,使大学生的价值能够充分体现;使中国能够自主创新,发展生产。党中央一再强调发展自主创新经济,但大学生就业难却成了问题,这种情况说明发展自主创新经济还没有落到实处,还是停留在文件上。“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大学生就业的实际,可以检验党的发展方针。
第二,重要的问题是,教育之本是育人。教育产业化要“正义”,说法可以不改,但含义要矫正:教育产业化是为社会生产人才。那种为学校、校董和一些教授生产利润,应该叫做“教育资本化”;现在许多学校名曰“产业化”,实质资本化。而社会培训机构被“产业化”人士评为资本化,是为自己谋利益,却为市场化人才做出了具大贡献。像我们最熟悉的北大青鸟教育就可以称得上IT教育航母。教育改革要拨乱反正,要改变对学校乱扩大升级,对学生“广种薄收”的状况;要学习培训机构,根据社会发展的进程需要,决定学校培育人才的结构,各专业的高、中、低人才要有比例。
第三是观念问题。中国是有社会主义特色的国家。因此,中国的教育应当是“公有制为主体”,为人民服务为宗旨。教育不应该是个人的投资,而应当是社会对发展的投入,是一种社会积累。教育费用应当由国家、社会承担,从物质基础上培养学生的为祖国、为社会“回报”而学习的思想观念。教育费用由国家、社会承担之后,还缩小了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劳动力的生产价值的个人差别。这不仅有现实的意义,而且有很深远的意义。
三、大学生自身素质因素
我们大学生还存在以下问题:
(1)、诚信问题,不少毕业生发现求职时有一定的证书、文凭、履历能为找工作带来方便,有的大学生凭勤奋刻苦,在大学期间努力争取获得相关证书,不刻苦学生则通过投机取巧或造假来骗取企业初步信任,对大学毕业生整体形象造成一定的损害。
(2)、大学生整体素质有下降趋势。由于近几年公办高校扩招,加之民办高校急增,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招生分数不断降低,加上不少大学生大学学习不认真,动手能力差,缺乏实践经验,大学生整体素质有下降趋势。
(3)、大学生自身定位偏颇。都希望找收入高、待遇好的单位。由于我国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东西部地区之间、沿海地区和内地之间的差距较大,大学毕业生选择就业区域时,过度集中于北京、上海、深圳等热点地区,造成这些地区的就业压力明显增加。同时,大学生“高不成,低不就”心理定位严重影响就业。据中新网报导造成本科学就业难的最主要原因之一是“目前本科生‘高不成、低不就’”的心理状态。
四、用人单位误区
(1)、过分关注文凭。不少用人机构认为,学历越高越好。选人学历化,造成受聘人员水平和能力与岗位不相适应,或人才浪费,(2)、存在性别歧视。女大学生明显处于劣势,不少用人单位考虑女大学生生理因素、婚姻因素、成就动机,以及生育保险费和女工劳动保护费用等。同等情况下女大学生将来工作成本比男大学生大,这是女大学就业难的主要原因。
(3)、生源地域歧视。不少用人单位考虑到本单位的业务情况与当地联系紧密程度,希望招聘的大学生熟悉当地方言及风俗,甚至有一定的人际关系网等,选用人才时优先考虑本地人才。甚至一些地方政府招聘公务员时也存在生源地域歧视,实行地区保护主义,不利于大学生公平竞争。
五、结论
在我们的调查中,可以很清楚的发现当前就业形势严峻,并在大学生之中形成了一种“谈就业色变”的状况。但是从另一方面,大学生对自己和就业形势有了一个很清晰的认识和认真思考,这对他们以后他们的努力方向和激励都是很好的。总之,大学生就业形势已清楚的摆放在面前,学校、社会和大学生们应该找到合作点,达到共赢。
六、建议
1、学生应努力提升综合素质。
(1)、注重专业学习。专业强、基础实、理论深、技能佳,是每个用人单位渴望的人才标准。大学期间的专业学习是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基础,大学生在校期间必须注重加强专业知识的系统学习,苦练内功,提升素质,培养能力,掌握技巧,为顺利就业打基础、创条件、做准备。
(2)、加强实践锻炼。从进入大学起就要有意识的进行就业规划,通过各种途径寻求实践机会,为将来的就业竞争增加砝码。要在加强专业学习的基础上,重视校内和校外的社会活动,这些活动特别是社会兼职可以引导大学生走向社会,加强实践学习,熟悉工作流程,丰富社会经验,拓宽人际关系,是大学生进行能力锻炼、施展个人才华的重要舞台。
(3)、还应在大学时全面关注社会动态,早早做好职业规划,并不断朝着这个方向奋斗。同时在不影响学业的情况下,适当的做些兼职工作,增加对社会的认识和经验的积累。充分利用大学的资源,全面掌握知识,以便在各行各业都能够快速接手工作。同时大学生们也应避重就轻,不要总涌往发达城市,西部地区更有利于发挥大学生的抱负和才能,而且薪酬待遇普遍高于东部,为西部发展做出贡献。
2.大学生应加强就业工作的对策
(1)坚持理想教育确定正确的职业理想,道德修养在掌握的所学专业要求的各项准予技能重点培养学生适应心环境和动手创造的能力。
(2)紧跟时代步伐,更新大学生就业观念,目前的社会强调的是以创业带动就业,勇于挑战,不怕失败,随着改革开放农村经济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也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只要我们大学生都有积极的心态,正视社会适应社会,你就会越来越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社会将会尽可能的为大学生求职择业提供合适的环境,大学生得以施展自己的才华。所以大学生本身应对就业只是有一定的了解,才能使自己在今后的就业中有立足之地。
第四篇:我国周边安全形势及我们应对之策讲解
我国周边安全形势及我们的应对之策 摘 要:中国是一个地处亚洲东方的陆海兼备的大国,陆地边界线、海岸线都很长,邻国众多,地缘形势复杂。中国周 边安全环境既有“先天不足”一面,又有“后天可塑”的一面。为了实现我国和平崛起的战略目标,周边安全环境建设至关 重要,为此我国要发展经济,保持足够防御的军备水平,依托周边、搞好睦邻关系。关键词:中国周边;安全形势;应对之策
中国的核心国家利益和主要战略目标是“安全与发 展”。稳定是中国的最高利益,是中国实现发展的前提。周边安全形势是影响中国国家安全与发展的最直接和最主 要的外部因素。所以正确认识我国周边安全形势并思考应 对之策很有必要。
一、中国周边安全形势的复杂性(一中国的“魅力”总在吸引他国“眼球” 中国地处亚洲东方,陆海兼备,既是一个陆地型大国, 也是一个海洋型大国。陆地边界线总长2.2万余千米,海 岸线总长1.8万千米。陆地国土面积为960万平方千米, 海洋国土面积300 余万平方千米。陆海相连,总面积达 1260万平方千米。疆域辽阔,美丽富饶。长期以来,浩瀚 的太平洋、漫长的陆地边界既给我国对外交往提供了便利, 同时又是国家安全面临双重风险与挑战。近代以来,西方 依靠着资本主义大工业制造出来的坚船利炮,开始从陆上 和海上同时蚕食中国,中国边防和海防同时告急,导致安全 危机持续不断,使中国人民生命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牵动着 中国安全与发展的神经。新中国的成立,从根本上改善了 中国的周边安全环境,但在整个冷战时期,社会主义的中国 始终是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借重和制衡的对象,这一方面说 明中国国际战略地位的重要,另一方面又说明中国安全环 境的险恶。我国背陆面海,但陆与强国接壤,海有岛屿环 锁,虽为陆海兼备,但陆海兼备的利益享受不够,在我国积 贫积弱时甚至相反。冷战结束后,随着中国综合国力上升, 国际影响的扩大,源于日本、美国的“中国威胁论”纷纷出 现。然而,一个很明显的事实是,中国与很多西方发达国家 无论在军事还是在经济实力上都有很大差距,与其说“中 国威胁论”是表达了这些国家对充满活力魅力的中国的惧怕,不如说是一些人想通过散布“中国威胁论”挑动周边国 家对中国发展的警觉与不安。这就从反面告诉我们,如果 不能实现睦邻友好,中国崛起过程中面临的最直接的制约 也许就来自周边。(二中国邻国众多,地缘环境复杂 中国是世界上陆海邻国最多的国家。陆上邻国15个, 从东到西依次是: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 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
基斯坦、印度、尼泊尔、锡金、不丹、缅甸、老挝、越南。海上邻国8个:日本、朝鲜、韩国、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越南。此外,还有一 个特殊的“邻居”,那就是美国。虽然它远在天边,但又近在眼前,它的触角伸到了我们周边,身在大洋彼岸,但心在 全球,手却伸到了大洋此岸。在世界200多个国家中,没有 一个国家像中国这样拥有如此众多的邻国,这是中国周边 安全环境最突出的特点。俗话说,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邻 国越多特别是接壤的邻国越多越不利。现在人类又日益走 向海洋, 21世纪被称为“海洋世纪”,海洋利益争端日益热 闹,我国的8个海上邻国与我国有海洋争端,总争议面积达 150万平方千米。中国周边地区也是世界上大国最集中的 地区,多为军事强国,世界上有5个军队在100万以上的国 家即中国、美国、俄罗斯、印度、朝鲜,几乎都在我们旁边,或 把手伸到了我们周围。公开宣称拥有核武器的8个国家中 的4个在中国周边即印度、巴基斯坦、朝鲜、俄罗斯。当今 世界五大潜在热点地区:中东波斯湾、中亚、南亚次大陆、台 湾海峡、朝鲜半岛中的四个在中国周边。世界主要战略力 量除了欧盟外,美国、日本、俄罗斯、印度、东盟,都在中国周 边等等。中国特殊、重要、复杂的地缘环境,需要我们有能 力、有智慧、有耐心、有办法对待处理好重要的、复杂的、多变的邻里关系,以维护好、落实好我们的国家利益。
二、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的建构 我国地缘环境复杂有目共睹,举世公认。地缘环境复 杂,并不意味着中国面临的安全威胁会日益严重,更不会必 然导致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恶化,甚至是冲突或者战争。中国地缘环境既有“先天不足”的一面,也有“后天可塑”的 一面。如何塑造、建构良好的周边安全环境?(一依托周边,睦邻友好,积极营造一个和平发展环境 中国的和平崛起需要一个良好的外部安全环境,周边 就是最直接的外部环境。从历史上看,世界大国大都注重 周边地区的战略依托作用。如美国成功地以加拿大、墨西 哥为战略依托,以拉美为后院,大大加强了其在全球战略中 的地位。俄罗斯则因独联体离心力加大,失去安全屏障,腹 地直接面对美国和北约冲击,战略地位大大消弱。这一正 一反两个事例,对中国制定周边外交政策颇有教益。中国 周边国家历史、文化传统相近,有一定区域认同感。周边国 家多数处在世界经济增长带,从地缘政治、国家安全、经济 发展诸方面看,周边地区均是我外交根本利益所在。这里 既有大国利益的交汇点,也有涉及我领土完整、国家主权的 统一问题。既有美国全球战略的
重点部署地带,也有诸多 区域层面亟待商议解决,其结果可能影响国际政治经济发 展趋势的问题。从长期观点看,以大国为极的多极化前景 可能被以区域板块的多极化前景替代。主要的板块除美 洲、欧洲、俄罗斯及其周边外,第四块就是中国融入其中的 亚太。但亚太国家分成中亚、南亚、东南亚、东北亚等小板 块,散布在中国周围,没有中国的“粘合”作用,就不能形成 集团。中国推行睦邻外交,有利于连接亚太板块,在新形式 的多极化进程中发挥积极作用。基于此,中国应以“小舞 台、大世界”的眼光去处理亚太事务。以睦邻友好的周边 外交为核心,以“伙伴关系”框架为主线,以“三好”即“好邻 居、好伙伴、好朋友”为原则,营造我周边安全的大环境。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与周边国家建立起各类“伙伴关 系”并不断扩充“伙伴关系”的内容和影响,在互谅互让的 基础上解决边界划分、领土争端问题。以积极姿态参与周 边安全的建构,对区域和次区域安全态势、经济发展以及区 域整合诸方面的问题做深入研究,并提出建设性意见。在 贯彻睦邻外交战略时,除要有区域全方位外交意识、兼顾所 有邻国外,同时要突出重点,以点带面。在继续加强与传统 友好国家的关系同时,与周边的主要战略力量搞好关系,保 持主要战略力量关系相对稳定,力量相对平衡。只有这样, 中国周边的总体和平就能够得到保障。和平的周边安全环 境也与我国的发展利益息息相关,就经济上讲,中国对外进 出口总额的大部分集中于周边地区。因此,邓小平明确指出:“中国希望世界和平、地区和平,特别希望同亚洲国家 发展友好关系,成为更好的朋友,这不是权宜之计,而是长 期的战略决策。”(二维持台海稳定,尽早以尽可能小的代价实现两岸 统一 维护国家主权,实现祖国统一。这是我国对外政策的 一个基本目标,也是我国实现周边安全战略的一个根本目 标,更属于中华民族复兴进程中不可逾越的阶段。如两岸 顺利统一,台湾就是中国的战略资产,中国就能获得进入太平洋的最便捷通道,海洋战略环境将大为改善。反之,中国 相当一部分国力将继续被牵制在台湾海峡。作为内战的遗 留问题,台湾问题本来是中国的内政问题,不容外部势力干 涉。而美日等少数国家从遏制中华民族复兴与崛起的战略 目标出发,以主张和支持和平解决台湾问题为借口,玩弄 “不统不独、不战不和”的伎俩,阻碍中国统一进程,才使台 湾问题成为中国与这些国家外交关系中最敏感的问题,成 为中国周边的一个热点问题。从军事观点看,两岸对峙本 质上是1949年国共内战的继续。考虑到国
际背景、同胞感 情及善后问题,除非台岛公开宣布独立,因而万不得已的情 况下,大陆同胞很难下决心为追求绝对胜利而对台滥用军 事手段,更不消说下决心对台使用核武器、中子弹或其它高 杀伤武器了。海空作战及台岛地形的复杂性,则增大了使 用常规武器速战速决的难度,因此,武力统一显然是在所有 政治手段都不起作用,和平统一已经绝望的情况下迫不得 已采取的下下策。在新世纪,中国的对台战略首先要坚持 以政治手段促统一,应定位于促进两岸认同交流,抑制台独 势力的发展,坚决堵塞台独的活动空间,阻止其坐大成灾, 为和平统一创造条件。为此,应在和平统一的旗帜下,继续 推进两岸政治谈判,拓展两岸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维护 “一个中国”的国际共识。对那些不顾中国人民的感情,以 高新技术武器售台等方式蓄意破坏台湾局势稳定以浑水摸 鱼者,应坚持原则,进行坚决斗争。同时要以军事手段反台 独,中国政府努力谋求以和平方式实现国家统一,但不承诺 放弃使用武力,要使美日及台独分子得到明白无误的信息: 统一台湾是中国最根本的地缘战略利益所在,迫不得已时, 中国将毫不含糊地使用武力。因为中国有决心、有能力、有 责任维护台海稳定,并实现两岸统一。同时要与深深介入 台湾问题的代表性大国美国搞好关系,共同信守“一个中 国”的共识。让美国认识到:中国的崛起是迟早的事,不要 指望中国这样的大国会长期保持分裂状态,“以台制华”不 会成功,相反会把中美关系推向对抗的歧路。所以在台湾 问题上,要坚持以政治手段促统一,以军事手段反台独,力 争尽早以尽可能小的代价完成国家统一。三经济强盛是推行和睦外交的坚实基础 当今世界经济正在进入全球化时代,经济关系愈来愈 成为国际关系中举足轻重的核心因素。经济地位的强弱, 竞争能力的大小,往往能影响到一个国家在国际活动中发 言权的分量。其实,经济因素在国际关系中的重要地位并 不自今日始,只不过当前更加突出罢了。就以中苏关系为 例,从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两国关系无论是在“社会 主义兄弟国家关系”的时期,还是在双方之间的矛盾对立 愈演愈烈的时候,由于中国经济与苏联经济相比一直处于 下风,因此中国在与苏联的交往过程中,即使是在两国友好 时期也可以感受到来自对方的经济压力,在双方关系紧张 时,这种经济上受压的体验当然就更让人刻骨铭心了。1960年,苏联片面撕毁合同、撤走全部专家,就是一种试图 利用经济杠杆来影响、控制双边关系的典型事例。目前,中 国与俄罗斯的关系处于良性互动时期,这与中国的经济发 展在
很多方面处于相对优势不无关联。中日关系有暗流, 两大民族之间存在种种芥蒂。说到底,这一切都是因为我 们中国的经济实力还没有强大到足以让对方心服口服的地 步,因此,要真正做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须使我们的 国力强盛,再强盛。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是我们应该珍 视的宝贵精神财富,在处理对外关系的过程中,最能真切地 感受到邓小平所说的“发展是硬道理”这句话的分量。所 以我们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 把发展放在第一位,增强综合国力,为国家安全创造良好的 物质条件和基础。维护和平是为了发展,发展又有利于维 护和平,有利于矛盾争端的解决,小发展小解决,大发展大 解决,不发展不解决。(四和平发展更需强大军力 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奉行和平外交,维护世界和平,维护周边安全,维护国家利益。一厢情愿不行,有实力 才有资格谈善意,有力量才可能有和平。国家间的和平正 是建立在实力平衡基础之上的,美国前总统里根就曾说过, “维护和平依靠的是我们的实力,而不是对手的善意。” 有人认为,发展军备容易引发对手疑惧,因而使对手也提高 军备水平,出现所谓“安全两难”的问题。据此一些学者提 出了不会成功“超越安全两难”的办法,即通过松懈武备来 体现善意,以此换取对方相应让步,进而实现共同和平。但 当前国际政治的残酷现实表明,以松弛武备换取对手怜悯, 结果只能激起对手更大的贪欲和杀心,比如本土没有遭受两次世界大战蹂躏反而从中获益匪浅的美国因此形成畸形 的战争观:他们对战争造成的悲惨后果缺乏深刻感知,反而 更多地将战争视为一桩有利可图的生意,这种实用主义战 争观体现在现实政治中,就是格外注重发动战争的成本与 收益问题,并尽可能通过压倒性的军事优势来创造不败的 神话,进而杀鸡吓猴,威慑那些敢于与其对抗的敌手和潜在 对手。从冷战后美国发动的几次局部战争可发现一个共性 规律,就是拣小的揍,挑弱的打。越是双方军事实力不对 称,越容易激发美国进行军事打击的欲望。萨达姆主动消 除了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结果使美国打击起来无所顾忌。相反,朝鲜公然进行核试验,结果美国却伸出橄榄枝,缓和 美朝关系。伊朗强硬政策的部分成功表明:充分的军事斗 争准备和“狭路相逢勇者胜”的必胜气势,反而使对手因顾 虑重重而增加和平的几率。因此,我们要强化军力,进行爱 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教育,保持强大的足够积极防御的 军备水平和坚定的国家意志,这是维护国家安全、发展利益 的根本手段和最后保障。尤其在日益全球化的条件下, “影响安全的因素日益多元化,传统安全威胁与非传统安 全威胁交织在一起,无论是应对传统安全威胁还是非传统 安全挑战,必须要有军事力量的支撑,军事力量作为应对两 种安全威胁的最后手段,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5 ] 总之,由于中国地缘环境复杂,周边是中国国家利益的 屏障,所以,处于“和平发展”、“和平崛起”进程中的中国, 睦邻周边、和谐周边建设非常重要。只要中国能够通过发 展综合国力,强化我国维护安全、和平发展环境的实力和保 障;只要中国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政策,积极稳妥 地处理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中国的发展就会建立在和平的 周边环境之中,中国安全与发展的国家利益就能维护好,中 国祖国统一、和平崛起的战略目标的实现就比较顺利。
第五篇:大学生就业难的自身原因及应对措施 论文
大学生就业难的自身原因及应对措施
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普遍关心就业问题。大学生就业问题日趋严峻,大学生毕业后能否顺利进入社会、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但就业难已然成为了当前大学生的就业现状,更有人说大学生毕业即失业。
其实有很多原因会导致了大学生就业难,不少人把矛头指向了社会、政府、企业以及高校,好像大学生就业难都是这些客观因素惹的祸,和我们自己没有关系,我们只是受害者。可我认为,重点不是这些因素导致了多严重的后果,而是我们怎样看待这些问题,并且找到自身的原因,从而弥补那些客观因素导致的后果。例如,近些年有很多人对高校扩招发起了责难,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不应该盲目跟从,应该认清现状,有自己的想法。高等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国民素质,培养高素质人才。随着经济的发展,广大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求也在提高,老百姓愿意为子女的教育进行投资,愿意把自己的子女培养成高素质人才,高校扩招正好满足了大部分国民的意愿,代表了公众的利益,也拉动了内需,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的发展,所以高校扩招对于我们大学生来说并不是有弊无利的,在一定范围内高校扩招是非常必要的。尽管高校扩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但这不应该成为我们提高自身素质的障碍。
所以尽管就业难有一部分外界的原因,我们也应该从自身出发,尽量降低外界因素对自身的影响,换一个角度来看问题。不论有多少客观原因,不论就业率是多少,总有企业单位在不断接受大学生,总有大学生能够顺利就业,这就表明是否能够成功就业,与毕业生自身存在着很大关系。
首先,错误的就业观。有些毕业生的就业观念并没有得到根本的转变。对自己估计过高,眼高手低,这山望着那山高;对薪水、福利待遇要求过高,不顾自身的条件,导致用人单位不敢接收;片面追求大城市,不愿去一些小城市发展;对单位选择过高,“学而优则仕”非要去当官,看重国家机关、大单位等,对一些小企业不感兴趣,致使高不成低不就。殊不知从基层做、肯吃苦、艰苦奋斗才是得到理想职业的必由之路。过于注意眼前的利益,没有用发展的眼光看清楚未来的方向,导致难以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
其次,专业素质不高,缺乏核心竞争力。大部分企业需要的是掌握专业技能的高素质人才,然而,很多大学生却不能在大学里学到足够的知识和技能,使自己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我们能看到的是,很多大学生对自己的专业不感兴趣,直接导致了其在学习过程中的松懈,四年后发现自己收获甚少,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不足以应对工作需求,企业在招聘时也不愿将岗位提供给这样的大学生。所以找工作时专业不对口也成为大学生就业的一大阻碍。
再次,缺乏清晰的职业规划。很多大学生在毕业后跟形势,开始四处投简历找工作,但是实际上并没有明确的目标。没有充分了解人才市场的需求,没有明确自己的职业目的,没有清晰的职业规划,导致找工作时的盲目和被动,也是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原因。
最后,缺乏事业心,责任心。随着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优越的生活条件在一定程度上磨灭了人的斗志。现今的大学毕业生都为80后、90后,有些大学生频繁地变换岗位,缺乏对工作的责任心。有些大学生在事业上无所追求,抱着“有个稳定的工作就够了”的心态,不积极进取,导致自己能力逐渐下降,最后被社会所淘汰。这也是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
由于受到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部分大学生形成单一专业的知识结构,知识面狭窄;重理论学习,轻实践操作,以致实际工作中动手能力太差。这种知识结构状况缺乏创新活力,理论脱离实际,影响了大学生自身综合素质水平。学生之间的生活习惯、文化背景、地区差异显著;加之个人主义、自我等原因,集体主义感和团结意识薄弱。社会适应能力不强,团结协作能力欠缺,进而影响日后的工作协作能力。绝大部分学生为了上大学,过于注重高考成绩,忽略其它能力的培养,尤其是交际能力,缺乏基本的表达能力。许多都是独生子女,进入大学后,基本上没有养成良好交际的习惯,走上社会就难以应付日常各种交际,以致与用人单位交流时,有一部分人不能把自己的优势等恰当地展示给用人单位。
要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在应对外界影响的同时,大学生还是要从自身着手做出调整和努力,这是缓解就业难压力的关键。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要做到一下几点:
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找准职业倾向。毕业生不应该总是盯着“热门”职业,要知道目前社会上还有许多空闲岗位,小城市、乡村等地急需人才,小企业、私企业等还存在大量的用人要求;大学生还应树立基层意识,事业意识和奋斗意识,到基层锻炼自己,挖掘潜能,树立起“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职业选择策略,充分的了解我国当前的就业形势,适应时代的需求,从现实出发选择自己的求职道路。
正确进行自我评估和职业分析,发挥优势。改进不足;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充分了解职业的特性、现状及发展空间,以及对求职者的自身素质和能力的要求等进行职业定位,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职业,根据自己的实际找工作。
优化自身知识结构,掌握就业主动权。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毕业生个人的素质、能力将是主导毕业生择业的重要因素。优胜劣汰是市场竞争体制下的规律,大学生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掌握过硬的本领,才能在就业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谋取自己理想的职位。
加强职业需要的实践能力,要加强社会实践能力,除了掌握基础知识以外,提高实际运用能力,还需具备从事该行业岗位的实际工作能力,积极投入到社会工作当中。
掌握基础知识性能力,促进专业知识结构的形成。为了就业而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包括大学生在校期间所学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外语、计算机的应用能力。为了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正确运用,必须努力学习英语和计算机知识,学会利用网络获取各类有用的信息,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保持良好的心理素质,成为提升就业能力的保障。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大学生都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而在学习的过程中,只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忽视心理素质,导致在求职的过程中,有些人在遭遇失败后,一蹶不振,自信成就了不少人,自卑也使不少人痛失良机,这也是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之一。所以大学生应该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锻炼自己坚强的性格,求职时用积极的心态战胜困难。
综上所述,当代大学生在就业求职的道路上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转变就业观念,不断增强经济意识、自主意识、竞争意识、创新意识。在政府、学校、社会、企业的帮助下,闯过就业这个难关,寻求自己生存和发展的空间,找回大学生在社会中的重要位置。
2010级工商管理 王珊 120122010061 2011年5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