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职业学校专业教学管理模式改革与实践教育论文
【摘要】: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面临着挑战,改革方向面向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适应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具有技能人才教育特色教学管理模式。
【关键词】:职业教育实践培养能力
当前,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既有良好的机遇,也面临着挑战。主要问题是专业课程结构、专业技术单一,与生产实际要求技术工种相脱离,与学生自身发展相脱离。没有真正形成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适应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具有技能人才教育特色教学管理模式。我们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通过积极吸取先进经验,结合自身实际,研究探索“大专业、细分流”的教学管理模式,建立新的课程结构,形成新的专业教学指导方案和职业教育课程观,并通过实践与探索,寻求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学与经济发展和生产实际对人才需求相适应的有效途径;探索实现学生的学习与就业相结合的新思路,解决学生所学专业单一与实际生产要求工人技术全面的矛盾,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一、主要做法
以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规范为依据,以满足岗位技能需求为目标,构建宽基础、活模块的专业课程体系。
1、打破分专业教学的模式,实行“大专业、细分流”
打破各专业教学内容的学科性、系统性体系,突出“大专业”。根据浅显性、广泛性和生活性的原则,精心选择文化基础课的内容;探索开发与专业教学相适应的“大专业”专业基础课程和“细分流”课程,达到必需和够用为度。
2、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实施专业教育实际化
在对专业(岗位)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工作分析和教学分析的方法,以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规范中中级工的标准为依据,遵循技能型人才职业能力形成的规律,着眼于学习者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的培养以及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的形成,按照职业实践的逻辑顺序,建立适应职业岗位(群)所需要的学习领域和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课程群,构建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
3、改进教学组织形式,提高教学效率和教育质量
在确定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从教学管理、教学过程的组织实施、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以及教学评价等各方面进行实践探索,构建以能力为本位的宽基础、活模块的人才培养模式。
4、具体实施
(1)、根据专业岗位工作需求设置课程,改革教学模式,实行“大专业、细分流”的教学管理模式,扩展学生选择专业的空间。
①对相近、相通的各专业(如车工、钳工、焊工等)整合成“大专业”进行教育教学。
②在学生升学和就业的专业主攻方向上进行“细分流”(如车工、钳工、焊工等),拓展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知识广度,增强培养目标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2)、按照文化课为专业课服务,专业课与生产实习紧密结合的原则,本着“理论够用、技能过硬”的方针,适时根据教学大纲、生产实际、社会需求和学校实验实习设备情况,对各专业课程进行重新整合,将课程分为为提高综合素质而开设的文化基础课、面向某个职业群体而开设的“大专业”专业基础课和面向某个岗位而开设的“细分流”课程。
该教学管理模式下的课程设置情况及“大专业、细分流”教学管理模式的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第一阶段:基础素质教育阶段(第一学期)。这一阶段期间对学生进行整体搭配编班,不分专业,主要开设文化基础课程,学期末根据学生对学校开设专业的了解、自身意愿和学校实际选择“大专业”,进行初次专业定位。
第二阶段:“大专业”教育阶段(第二、三学期)。这一阶段期间按专业类群进行专业整合教学,主要开设文化基础课和“大专业”专业基础课,在第三学期末进行“细分流”,根据学生意愿、高职升学政策、社会需求等情况,让学生在升学和就业的专业主攻方向上进行选择,再次进行专业定位。本学期所开设的文化基础课的课时相对于上一学期将进行压缩。在教学过程中,按照理论和实训1:1的比例安排课时,理论课和实训课穿插进行。实训教学均按照“先分课题训练,最后综合训练”的基本模式进行,使技能教学更具有层次性。
第三阶段:“细分流”教育阶段(第四、五、六学期)。这一阶段期间按“细分流”的指导思想,分就业和升学两大类进行编班教学。对有升学意愿、基础较好的同学组建高考辅导班,按高职院校招生专业和考试科目进行重点集中辅导;对准备就业的学生根据社会需求、学生意愿和岗位技能要求,按学生选择的主攻专业编班,集中进行专业技能强化训练。
⑶、突出一个主导专业,辐射一至两个辅助专业,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技能人才。
在按照“大专业、细分流”的教学管理模式组织教学的过程中,在“大专业”教育阶段(第二、三学期),按照教学计划让学生学习、训练多种技能。以机械类“大专业”为例,在本阶段,不分主次,所有学生都学习车工、钳工、焊工等专业技能,掌握各工种的基本操作技术。在“细分流”教育阶段(第四、五、六学期),根据学生所报专业,确定一个主导专业,集中进行专业技能强化训练。这样,引导学生向着“精
一、会
二、学三”的方向发展,即精通一项专业技能,会第二项技能,学习第三项技能,进一步提高自身素质。
二、实践成效
近几年来,我们按照“大专业、细分流”的教学管理模式组织教学,制定、修改相应的专业教学计划,合理调整课程设置,认真组织编写教学案例并加以实施,取得了明显成效。
经过我们几年的探索、实践,已经初步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大专业、细分流”的教学管理模式,建立了成熟的课程结构体系。经过“大专业、细分流”的教学管理模式培养出的学生拥有两个或多个职业资格证书,能够适应多个岗位的工作,因而具有很强的就业竞争力。同时,实行该管理模式的探索过程中,还可以促使相关专业教师积极钻研教学内容,实行模块式教学,提高了教学效果。
第二篇:学分制与高校教学管理模式改革论文
中国加人WTO给高等教育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经济全球化使高等教育国际化成了必然趋势。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高等学校开始试行学分制管理,学分制的宗旨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鼓励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突出以学生为本的素质教育主题。学分制所具有的动态性、开放性,更能适应教育国际化发展趋势对人才的需要。实行学分制是管理制度的重大改革,要求管理者更新观念,探索更具生机和活力的教学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一、学分制对教学,理模式的要求
1.由标准化刚性管理向柔性管理转变
标准化管理是凭借制度约束、纪律监督、强迫等手段进行的一种刚性管理,是以规章制度为本的管理。这是一种在学年制条件下比较适用的管理模式。学分制条件下,学生的创新性、个性化培养是重点,学分制的动态、开放性以及学分制下学生的流动性,使得完全标准化的管理模式不再适用,标准化的管理应该与柔性管理相结合,相辅相成,并逐步向柔性管理转变。柔性管理以严格的规范管理为基础,突出人的自我管理,尊重人的价值,发挥人的才能,承认人的劳动。它“以人为本”,强调创新、开放、灵活和竟争。
2.人才培养以多样化和个性化为目标
学分制比较注重目标管理,以立足于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学生的个性需求,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个性化发展的管理制度,其根本出发点在于鼓励多样化。它具有最大限度地适应学生的个性差异,自由选择的特征。学生能够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长以及其他个人因素,自主地选择专业、课程、任课教师、授课时问、修读方式、修课门数等.这使学生有很大的学习自主性。
3.灵活的学制与灵活的选择是核心
弹性学制给了学生自由学习的空间,能够使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地选择学习方式,充分体现了教学管理的灵活性,从而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完成自己的学业。选择制是学分制管理的核心,它包括选课和选择学习进程与方式。其中选课制是在学校规定的范围内自主选择,包括选择课程、上课时间、教师等。这是学分制的主要内容之一。学习方式及进程的选择,使部分学生可以在一定条件下选择适合自己特点的学习方式,如免听、免修、增减选课量等,从而达到加快或减慢学习进程的目的。
4.培养、强化学生的自制与选择能力
实行学分制后,学生对课程的选择及课余时间的掌握将有更多的主动权。但是,有的学生缺乏自制能力和自我选择能力,使学习计划受到一些影响,质量不易保证。学分制条件下,学生的流动性较大,学校对学生的约束相对减弱,学生的学习过程全靠自己,学生的自由度加大,纪律难以保证,这就容易导致集体荣誉感和社会责任感的缺乏。因此,学分制的教学管理模式要求学生有较强的自主意识和自我约束能力。
二、更新观念,推进教学管理制度的改革
1.建立学分制条件下教学管理工作的良好运行机制学分制是一种比较灵活的教学管理制度,它不仅涉及到教学改革的核心内容,而且涉及到整个教育观念、办学体制、管理方式等。新的教学管理运行机制要从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出发,明确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设计相应的课程体系和课程结构,在形成与学分制有关的教学文件、基本制度的基础上,建立联系紧密、信息通畅、高效有序、便利可行的运行机制。
2.与国际接执,采用学分互换制
高等学校只有互相承认学分,才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更加灵活的学习途径。因此,必须构建不同类型教育相互沟通、相互衔接的教育体制,使学生实现跨校选课,同时实现不同学校之间学分的认同。要推动各校教学的国际化,提高课程质量,这样高等学校才能实现互相承认学分,采用学分互换才能成为可能。
3.具备良好的教学管理信息系统
学分制条件下的教学管理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它的管理成为一种流动管理,传统的手工管理方式难以适应,必须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
第三篇:学生宿舍管理模式探索与实践论文
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改革与创新,高职院校社会地位的不断提高,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问题自然也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尤其是学生的宿舍管理问题日益凸显。可以说宿舍占据了学生几乎一半以上的时间,学生宿舍不仅仅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地方,同时也是对学生开展思想教育、丰富课余生活,是校园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如何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引导来自不同地域,不同家庭,不同民族或者有着不同信仰的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是宿舍管理模式探索和实践的主要目的。
1高职院校学生宿舍管理现状
1.1主要管理形式
目前,高职院校学生宿舍管理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后勤人员进行管理;二是各院系派出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专职辅导员、班主任进行管理。从事宿舍管理的人员先对都是具有思想政治方面的专业知识,有一定的管理水平的。他们大多是负责学生宿舍的卫生、安全、文明建设等问题进行监督管理。笔者认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样的管理并没有完全脱离“管家式”管理模式,管理人员大多时候充当的是管理员的角色,并没有凸显其思想教育的教育者身份。
1.2宿舍管理决策互动性不足
高职院校的宿舍管理人员主要以学校制定管理制度为依据,这是一种完全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年轻气盛的学生作为管理的对象有事会很难坚守这种缺乏变通不够灵活的管理模式,甚至会出现抵触心理。如果这时管理者只是一味地按规章办事,不去真正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不主动与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沟通与交流,那么宿舍的管理成效就可想而知了。
2学生宿舍管理效果分析
从目前高职院校宿舍管理的成效来看,学生宿舍的管理并不容乐观。
2.1流于形式的检查
首先,学生个人主观因素决定着宿舍管理的好坏,定期的宿舍检查有利于督促宿舍管理,“检查”只是一种手段,而往往在检查的过程中会产生过多的“水分”,通常学生都是在已知的情况下被检查,所以当检查结束后“一切照旧”,所以宿舍检查但并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2.2学生宿舍管理执行力度不大
从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管理现状来说,大部分高职院校对于宿舍管理都仍处于“检查督促为主,奖励惩罚为辅”的状况,未能真正从思想上让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
2.3宿舍管理队伍的素质普遍偏低
学生宿舍不仅是学生休息、娱乐、社交的场所,更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学生集体主义,树立学生正确认识的重要场所,从某种角度来说,学生宿舍比课堂更为重要。而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宿舍管理人员的文化素质普遍偏低,有的甚至只有初中、小学的文化水平,这样如何能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呢?
2.4其他因素的影响
宿舍硬件设施不到位,会导致各类安全事故的频发,例如盗窃、火灾等问题。
3高职院校学生宿舍管理模式探索与实践
3.1建立综合化管理模式
高职院校与普通的高校不同,它是以培养职业型、专业化人才为主要目标的院校,因此,在高职院校的学生宿舍管理模式上也要符合自己的教学特征。在高职院校,开放性的教学资源和教育管理体系就需要建立综合化的管理模式,不能按照传统的高校管理模式。从传统上来说,高职院校的宿舍主要是以管理学生起居为主,学生只是将宿舍当作一个休息和住宿的场所,并没有真正发挥宿舍应有的育人、服务的作用,宿舍的各项设备也不完善。而建立综合化的管理模式可以充分发挥高职院校的优势,从根本上建立统一的宿舍管理制度,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具体来说,综合化管理即包括对于学生的管理,也包括对整个宿舍文化、基础设施、校舍服务等多方面的管理内容,在为学生服务的基础上,更好地实现育人及管理。
3.2开展丰富的宿舍文化活动
对于高职院校的宿舍管理来说,建立特色化的宿舍文化能够起到凝聚人心的作用,而且在结合不同专业特色的基础上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起学生的团队意识和集体合作精神。具体来说,在宿舍的日常管理过程中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符合学生心理年龄特点的文化活动,比如宿舍美化大赛、宿舍才艺比拼、寝室联动接力赛等等。这些活动能够突显出学生的个人才艺,让有才能的人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也能够增强寝室成员之间的集体荣誉感。而且,丰富多彩的宿舍活动更是能够缓解学生在学习中的压力,释放他们的青春,让学生能够在学习中更好地投入。
3.3建立健全宿舍管理制度
对于高职院校的宿舍管理来说,其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安全。而保障宿舍的安全就需要建立完善的宿舍管理制度。在宿舍管理制度中,除了对于宿舍的来往成员进行必要的登记管理外,还需要让学生掌握基础的防火防盗安全知识,有计划地邀请专业人员为学生讲解安全防御知识,建立完善的安全规章制度,让学生能够安心的在宿舍中学习、生活。同时,宿舍管理也要有完善的安保网络,对学生的宿舍各个方面进行全方位的监管,建立全覆盖的值班制度和门卫制度,要落实检查、落实巡视,有效地保卫每个学生的安全。
4加强高职院校学生宿舍管理的几点建议
4.1探索宿舍管理的长效机制
在高职院校中,宿舍管理也是高校教育的重要方面。因此,高职院校的宿舍管理也应该形成严谨而高校的长效机制。长效机制的建立有利于高职院校的宿舍管理形成自身的特色。长效机制的建立标志着宿舍管理制度的完善。完善的管理制度有利于保证大学生拥有健康有序的生活环境。富有特色的管理制度又会丰富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陶冶情操。使他们的大学生活更加充实有意义,也为他们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长效机制需要将制度不断完善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还需要把制度长期有效地坚持下去。形成体系,化成文化。这也会为今后的宿舍管理提供范本。
4.2重视宿舍管理人员配备,提高工作水平
随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高职院校辅导员的学历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宿舍管理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管理人员的学历水平和业务素质也需要进行全面的提升。但目前高职院校的宿舍管理人员多是退休人员和临时工。而他们日常的工作也局限在门卫看守和打扫卫生等一些事物上。这样的人员配备和工作内容无法让学生对他们产生敬畏感。也影响了宿舍管理方面对于学生思想政治的提升。因此,未来一阶段我们应对高校宿舍管理的人员进行优化和提升。不断引进学历更高、能力更强的宿舍管理者,并加强对现有管理者的培训与提升。使他们能够与学生进行深入的思想交流,有效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
4.3加强宿舍文化建设
宿舍是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空间,是其成长发展的重要平台,是培养其多方面素养的重要阵地,也是反映学校育人水平、展示学校形象的重要窗口。宿舍文化,是依托学生宿舍这个载体来反映和传播学校文化的存在现象,是全体成员共同营造的学习、生活环境和文化氛围。宿舍的室内设施、整体布局、卫生状况和公寓区全体工作人员、学生宿舍成员的人际关系、道德水准、规章制度、学识智能、审美情趣、价值取向、行为方式,以及由此产生的精神产品和渗透其价值观念的物质产品等。建设好学生宿舍文化,充分发挥学生宿舍文化建设,对促进住宿学生全面发展与健康成长将起到重要作用。
5结语
在当代的高校教育中,要重视宿舍管理对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而对于宿舍管理也应该提出更高的要求。与此同时也要注重高职院校宿舍管理队伍的建设。开展丰富、具有特色并具有思想教育意义的宿舍文化活动。使高职院校的学生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想政治觉悟。在高校教育中获得更多更大的收获。
参考文献
[1]陈超.关于高校行政管理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J].党史文苑,2005(24).[2]张雅君.浅谈高校发展中行政管理的作用[J].文史博览,2006(6).[3]何军峰,黄红球.学校行政管理干部素质的思考[J].教学与管理,2006(9).[4]罗萍.论高校行政管理干部应具备的基本素质[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1(1).[5]谭冰.高校服务型行政管理体系探析[D].大连海事大学,2011.
第四篇: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教育论文(模版)
摘要:校企合作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一方面是由于社会用人需求与高等院校人才培养脱节所致,另一方面,是国家为扭转这种情况而制定的政策导向使然。校企合作是技能人才培养制度的创新,也是劳动力市场的创新,更是教育的创新。近年来,高等院校探索校企合作的实践如火如荼,各个高校都根据自身的优势和特色开展校企合作的探索和实践,形成了很多校企合作的新模式。这些尝试不仅提高了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以及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解决了家长的后顾之忧,而且满足了企业的人才需求,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和人力资源支持。
关键词:SPT①;实践教学体系;多元化;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教育在国际上称为“合作教育”,自20世纪80年代末引入我国以来,许多学校对此进行了理论与实践探索。学校与企业的密切联系和合作,是世界教育改革与经济发展的共同趋势。企业是职业院校最大的顾客,是技能教育的参与伙伴,也是办学中重要的受益者。与此同时,学校以外教育资源的最大提供者也是企业,职业技能特色中最根本的一条就是企业需求驱动、企业价值导向和企业介入。企业参与是技能教育成功的关键,是多年来我国技能教育届的共识。
曾有专家指出,成功的技能教育必然有企业的参与和合作,正在成为教育界和企业界的共识。产品、商品的生命周期也即更新换代的周期越来越短。获取、创造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正在成为当代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动力。这一新的发展形势,对加强学校与企业的紧密联系和合作,促进产、学、研的结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学校与企业的密切联系和合作,正在成为当今世界教育改革与经济发展的共同趋势。
一、越秀国贸专业探索校企合作方面的几种形式
(一)成立专业指导委员会
聘请行业、企业的资深从业人员或权威专家参与学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调整,根据企业、行业的用工要求设置、调整实训计划,并派专业教师到企业学习,组织学生参观企业的生产实践。
自2005年专业设置以来,一直坚持由专业指导委员会指导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和调整。专业指导委员会的成员由行业主管部门领导、外贸企业老总、高等院校国际经贸系负责人及专家教授、具有“双师”素质的一线教师等专业人士组成。这些行业内的专家非常了解企业的人才需求状况,也十分清楚工作中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因此,对于课程设置、实践教学、实训项目等均能提出十分具体明确的意见和要求。
本专业有两位教师长期从事外贸兼职活动,对行业发展状况十分了解,对企业的人才需求也十分清楚。特别是通过兼职锻炼提高了教师的业务能力和职业素质,有利于理论联系实际,增强教学效果,学生对于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也十分感兴趣,对专业学习也凭添了浓厚的兴趣,进而巩固了专业思想,明确了专业学习的目标。
越秀国贸专业十分重视教育学生深入外贸行业第一线参观学习,例如,每学期都组织学生参观各种外贸商品博览会、外贸企业等。加深学生对外贸行业的感性认识,也促进学生了解企业生产实际,了解外贸产品及生产工艺,通过参观学习切身了解国家外贸政策及国际外贸形势对企业生产的影响,为今后从事外贸工作打好基础。
(二)“校企互动式”
由企业提供实习基地,参与学校的课程设置,并指派专业人员指导学校的专业教学。2006年,学院与海宁经编产业园区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为海宁经编产业园区培养储备人才。为此,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设海宁经编奖学金,以鼓励品学兼优和家境贫寒的优秀学生。同时,企业还参与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在课程设置中增设经编英语作为选修课程,为今后想从事经编产品贸易的学生,提前开展专业英语培训,提高岗位适应能力,实现就业的“无缝对接”。在“经编英语”课程的教材编写、教师选聘、教师培养等方面校企双方开展了深入的合作,为该课程的成功开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目前,本专业每年平均有40名左右学生选修该课程。
此外,邀请企业人士为学生开展讲座,介绍企业的人才需求、选拔制度、考核晋升机制等,使学生提前了解企业文化,树立成才的意识,提前做好职业生涯设计和规划。
(三)“工学结合、半工半读、轮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把培养学生的模块分解,将专业理论和专业基本技能培训放在校内,把与企业接轨的职业技能培训放在企业。学生通过学校—企业—学校循环的学习,在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上能不断得到提高,企业也可在培训当中选取适合在企业发展的人才。
为进一步加深校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增强学生外贸岗位的实践技能培养。2008年开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依托绍兴市创新创业实训基地探索岗位实习的新途径,即与绍兴县中鼎纺织品有限公司开展“工学结合、半工半读、轮岗实习”的新实践。企业为今后的后续发展培养人才,学院则利用企业提供的岗位实习机会探索提高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的新途径。目前,这个合作已经开展了两期,第一期5名同学,第二期4名同学。企业安排专人负责带这些学生,实现“一对一”的传、帮、带模式。企业为学生提供外贸实习岗位,这几位同学组成一个团队,轮流到企业开展具体的岗位实习工作,正式接触公司业务,目前的模式是“轮岗实习”,即企业根据需要随时与学生取得联系,学生在不影响学业的前提下,积极完成企业所安排的工作任务。企业根据学生业务活动开展情况给予一定的岗位津贴、餐费、交通费和通讯费补贴。目前,开展的项目主要是带领学生赴商品交易会宣传企业和产品,与外商洽谈业务,搜集市场信息,寻找客户等。企业将根据学生表现决定是否在学生毕业时予以正式录用。
(四)“订单”式培养培训
与企业签订联办协议,实现实习与就业同步。这种模式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尚属于探索阶段。越秀与宁波南苑集团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开展“订单”式培养,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学生也参加了企业的选拔,今后这些同学,经过越秀两年的学习并且接受企业的相关培训之后,第三年将有机会进入宁波南苑集团下属企业实习、工作,具体岗位则视学生在校成绩和实习表现等综合考察。
二、校企合作的意义
1。校企合作的意义首先体现在,它是高职教育的发展方向,符合教育部16号文件的精神,同时,也是政府着力推动的化解大学生就业难题的重要举措。校企合作有利于真正落实“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核心”职教方针,形成招生与招工、实习与就业同步的校企零距离局面,有效地转变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育人模式,拓宽师资培养渠道,增强学生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力度;有利于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产生规模效应,实现院校与企业双方共赢的局面。
2。校企合作的意义也体现在为企业提供储备人才,提高企业员工素质,提升企业竞争力。学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专业机构,与企业深度合作,其最大的优势就是为企业量身培养优秀人才,提升企业员工素质,为企业的后续发展提供强大智力支持。
3。校企合作的意义也在于缩短员工与企业的磨合期,减少企业的培训成本,为减少员工流动性,增加员工的忠诚度加分。经过校企合作的形式培养出来的学生,既是学校的优秀人才,也是企业的准员工,因此,对企业也更加了解、对企业文化比较认同、对企业未来发展更加关心,对企业的忠诚度就大大增强。
4。校企合作的意义也在于,为学校的专业建设提供了发展的平台,对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提供了实践的舞台,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增强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提升专业的知名度和吸引力。5。校企合作的意义也在于为学生提供了专业实习和实践的机会,使学生的学习与就业紧密结合在一起,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减少择业就业的盲目性,及早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为今后的职业发展提早做好知识、能力、素质储备。
6。校企合作的意义还在于解决了学生就业的后顾之忧,在当今就业竞争十分激烈的形势下,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
三、越秀国贸专业校企合作的发展方向
(一)深化SPT实践教学体系改革
深化SPT人才培养体系,根据“三大核心能力”和“四个证书要求”及“五个实训环节”实现SPT实训教学体系的顺利运作。三个能力平台,即专业实践能力、外语应用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三个核心能力相辅相成,保障我院“成功的应用型人才”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四个证书要求,即大学英语四级证书、计算机二级证书、职业资格证书、高职毕业证书,这四个证书要求体现在综合实训的内容上。五个循序渐进的综合实训环节组成,即实验教学、实训教学、实习教学、社会实践和毕业论文(设计)。形成一个与理论教学体系既相对独立,又有机融合的SPT综合实训教学体系。通过课内外相互促进、校内外相互衔接、理论实践紧密联系的综合实训环节安排,实现综合实训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优化利用。
深化教学改革,保证培训质量。按照“适应三个需要(即适应市场需要设置专业、适应企业需要设置课程、适应学生需要提供灵活的学习方式);搞好二个结合(即课程体系与国家职业标准相结合、技能训练与职业资格取证相结合);做到一个确保(即确保教学质量和服务质量)”的教学改革思路,创新教学管理模式,完善教学质量考核机制。坚持“传播企业文化,推广工作标准,更新专业知识,提高岗位技能”的培训工作定位,以岗位需要和学员职业发展为目标,进行课程体系的设计,将企业文化、安全生产和职业道德教育贯穿于课堂,运用场景教学法、一体化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方法,强化技能实训,坚持每学期聘请专家学者举办专题讲座机制,拓宽学员的视野,全面提高学员的职业综合素质。
根据企业的人才需求编写实训课程教学大纲,实训教学指导书,指导学生写好实训报告,做好实训资料归档整理工作;引进企业从业人员参与实训教学活动,共同开展教研活动,反馈调整教学实训项目,增强训练的针对性和实训资料的实效性。组织师生参与实训室建设以及申报创新创业科研课题,提高实践能力与研发水平。按照教学计划和大纲的要求,组织教学和考核。进行考核方式改革,引入第三方评价,聘请培训师和专家组对学生进行考核。在实训课程考核中引入多元化的评价,全面评价学生实训过程中的态度、方法和效果,重视考核学生在实训过程中的表现和能力。不仅考核方式要多样、全面,包括实训操作、实训报告(结果的准确度)、实训问题问答、笔试等,而且考核过程要贯穿整个学习过程,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技能。
(二)探索多元化校企合作新模式
要融入地方产业链,服务地方经济。目前,浙江省应大力鼓励国际贸易外包业务的发展,因此,可以与本地相关公司深度合作,建设校内国际贸易服务外包实训基地,加强国际贸易服务外包业务的实训。通过该项目运作,一方面可实现产学交替,让学生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感受企业文化、熟悉职业规范、动手实践操作;同时,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促进职业道德素养的形成,提高职业岗位适应能力,提升就业竞争能力,实现毕业与就业的“零距离”对接。依托浙江省或绍兴市国际贸易行业协会的企业资源,建设校外实训基地,将其建成集顶岗实习和就业于一体的高水平校外实训基地,确保学生毕业岗位调研、岗位见习、轮岗实习、顶岗实习的实现。
依托行业或企业,邀请企业直接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订,课程设置,综合实训课程开发,实训课程教学。高职院校的教学内容往往具有易变的特点,这是因为专业设置要紧紧跟踪社会的需求,现实生产对专门技能的要求经常处于变化之中。因此,高职的实训教学内容要依据行业的发展状况更新调整,不断补充、更新、修正和完善,使教学内容能灵活地适应行业新的发展。为此,企业可以直接参与高职实训教学内容的设置与教学计划的制定,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实训教学要加强针对性和应用性,使教与学有的放矢。
加强与企业在创新创业方面的合作,鼓励学生参与创新创业项目申报,指导开展创新创业实践,争取政府对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的经费支持和政策支持,邀请企业为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动提供平台,学生的创新创业成果与企业共享。
(三)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实训教学教师队伍建设问题是能力本位实训教学体系构建的关键,是当前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非常突出的问题。实训教学师资队伍建设有量和质的建设两方面。总量不足,是扩招后的突出问题之一;质的问题,由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特殊性决定,“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专业配套、数量适当、专兼结合、相对稳定”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保障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教学质量的基本要求。坚持培养、引进,校企互兼互聘等相结合的方式,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四)整合资源,完善制度,提高校企合作综合效益
学校通过创新和优质服务争取到外贸企业的支持,最大限度地整合资源,与外贸企业开展全方位合作,在师资队伍、实训设施、课程体系、考核评价体系建设和学生管理、教研科研等活动中,校企双方共同参与,追求企业效益、学校效益、学生效益、社会效益综合提升。
参考文献:
[1]周济。培养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人才,办让人民满意的高等职业教育[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
[2]张尧学。坚持就业导向,推进高等职业教育健康发展[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
[3]张玉文。校企合作怎样向纵深发展[N]。中国教育报,2008—04—17。
第五篇:谈职业学校专业设置与课程改革
谈谈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和课程改革
合肥市职业教育中心 汪德芳
随着各行各业对人才的需求迅速增长,职业学校(以下简称职校)作为直接为市场经济建设培养和输送各类实用人才的基地,目前都在迅速扩大办学规模,调整专业结构,设置新的专业,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各类实用人才的需求。但由于缺乏事前的调查研究和违背了职业教育规律,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如:只看经济效益,不顾社会效益;热门专业一哄而上,艰苦行业无人问津等等。
一、职业学校专业设置必须把握好五个原则
针对上述专业设置或调整中出现的问题,教育主管部门和各职业学校,要在调查研究和进行劳动力市场科学预测的基础上,根据职业学校自身的实际条件,制定近期和长期的专业设置和调整方案,具体的专业设置和调整中,笔者认为应当本着以下原则。
1、“宽口径”原则
由于现行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种类从业人员变换岗位频率的加快和高新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要求各类从业人员必须是“复合型”人才,而培养“复合型”人才则必须设置“宽口径”的专业,以利于职校生毕业后有较广的择业途径和较强的自我发展能力。
2、特色性原则
调整专业设置应注意优化职校原有的、至今仍适应社会需求的“老”专业,这类专业大都是职校最具优势、最能体现职校特色的“拳头”专业,它们往往具有较长的历史,是一种“无形资产”,应当加倍珍惜,切莫随意抛弃,只能通过适当调整的方式,使之焕发新的青春。
3、超前性原则
调整专业设置应充分考虑到人才培养的周期性,必须依据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对未来的劳动力市场的需求进行科学预测,使调整后的专业具有一定的超前性,以实现专业建设的成熟期与专业人才需求的高峰期相对而言一致。
4、地方性原则
职校毕业生大多在当地(乡镇)企业或农业生产第一线从事各种生产劳动,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职校座落的区域经济结构和产品结构特点,决定了职校要紧紧围绕当地经济发展培养实用人才来设置专业,这样才能实现职校的社会效益和持续发展。
五、相关性原则
以适应社会人才市场的要求为依据,按照职校原有专业相近、相关的原则,在原有专业的基础上延伸、派生出新的专业。这样的专业既满足社会需求,又充分利用了职校的教育资源,挖掘了职校的潜力,发挥了职校的优势。
二、职业学校课程改革的设想
教育部在《面向二十一世纪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原则意见》明确提出:“职业教育要培养同二十一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直接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应用型人才”。“职业教育应确立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指导思想,专业设置、课堂开发须以社会和经济需求为导向,从劳动力市场分析和职业岗位分析入手,科学合理地进行”。新时期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中的综合职业能力是指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其中后二者在职业生涯中往往起到关键性作用,所以也称关键能力。
1.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主线开设课程
职业教育应面向基层,面向生产和服务第一线培养实用人才,这类人才应具有较强的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有较强的岗位针对性,从分析岗位或岗位群的职业能力入手,以能力本位开发课程,将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系统地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这样就更能体现职业教育的特殊性。在教学上,不再单纯强调专业理论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而是以理论课的应用性、技术课的实用性即“实用为准,够用为度”为原则,岗位或岗位群的职业能力需要什么,就开设什么课程。并进行专业理论学习和相应的专业技能训练。如财会专业要求学生既要学习《基础会计》、《企业会计》、《统计原理》、《工业会计》、《计算技术》,又要求学生进行出纳、会计模拟实习和见习,同时也要求学生学习《经济法基础》、《税收基础》、《财务管理与分析》、《企业营销管理》等与实际工作关系极为密切的相关课程,使学生一走上工作岗位,就能适应企业的实际需求。
2.改革课程体系,优化课程结构,精选教学内容
改革课程体系,可采取“厚基础、宽口径、实用性”的思路。“厚基础”就是加强普通文化教育,加强基础教育,在提高学生文化素质的同时,提高职校毕业生适应未来的能力;“宽口径”就是专业的覆盖面要宽,使学生业务素质的内涵得到拓宽;“实用性”就是专业课的教学内容要实际、实用,注意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职校要创造条件,根据不同专业、不同阶段,结合职校生的个性和兴趣、爱好,利用讲座,分年级合班上选修课等形式,开设颇具特色的实用课程。如《计算机应用》、《英语》、《应用写作》、《公共关系学》等,来加强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提高。
优化课程结构,精选教学内容,要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和职业教育规律决定取舍,以形成独特的体系。要加强职业技能的培训和职业知识的传授,全面提高职业素质。课程的考核、学生能力的评价,不能仅局限于知识性考核与评价,要立足于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和全面素质的提高。在课程结构上,根据专业的不同,可实行1+2结构,即改学生一进校就进行专业定向的传统做法为学生入学后一年打基础,学习普通文化课,在学年考查的基础上结合学生本人的志向,二年级进行专业分流后,用二年时间学习专业理论课和进行专业技术培训,这样可使学生既掌握了厚实的文化基础知识,又使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素质得到普遍提高。
3.按模块的形式组合课程
按不同的功能要求对课程进行分类,组织若干个模块,根据不同的专业要求,对模块进行拼装、组合和调查。模块式的课程结构,教学目标明确,有利于职校以主干专业为龙头带动专业群的建设,有利于通过调整相应的模块,使职校培养的毕业生更贴近需求,做到“产销对路”。一般可把课程分为公共模块、专业模块和技能模块(后二者又称为活动模块)。在公共模块的基础上,只须对活动模块作适当调整,该专业就可派生出几个岗位群。对机电一体化专业来说,如将活动模块调整为《家用电器技术基础与维修技术》、《收音机原理及电路分析》、《激光音响设备及维修》、《电视机原理及维修》、《新型洗衣机原理及维修》,就可派生出“机电一体化家电维修”。
4.加强实践教学和技能训练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化,对实践教学和技能训练的认识也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在课程的结构比例上,实践教学的课时应达总学时的30%左右,职校要积极贯彻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的“双证书”制度。对于职业教育,学历证书是对完成了学制系统内一定职业教育阶段学习任务的受教育者所颁发的文凭,职业资格证书是反映劳动者具备从事某种职业所必备的专门技能和知识的证明。对于财会专业,要将会计资格职业证书考核内容纳入教学计划之中,并积极组织实施,机电一体化专业可实施电工、车工或钳工职业资格证书。职校只有坚定不移地实施“双证书”制度,实施教学和技能才能落到实处,职校毕业生才能成为企业急需的能上岗操作的实用人才。
5.发挥高职对口招生考试的导向作用,引导职校积极开展课程改革
高职对口招生考试具有引导职校积极开展课程改革的政策导向作用。目前,我省高职对口招生考试实行的是3+2制度,文化课与专业课的分值比为3:2,文化课分数比较高,要通过调整分值或考试科目,使之成为1:1较为适宜。在文化课考试的命题中,要把握好覆盖面和难度,杜绝偏离考试纲要要求的偏题和怪题,对专业课的命题要有一定的深度和难度,要突出实用性部分,要有实践技能的考核。解决实践技能考核的办法之一是要求考生参加与报考专业相关行业或部门实施的职业资格证书考试,把取得职业资格证书作为考生实践技能考核是否达标的依据,这对促进职校进行课程改革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总之,职校的专业设置或调整,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坚持以劳动力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提高职校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培养目标,积极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大胆探索,职业教育的发展才能走上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