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语文五年级下学期的第五单元测试题
一、看拼音写词语。
二、用横线画出不正确的读音。
三、把词语填完整。
()头()气()有()竹 目()口()
()兵()将 丢()()甲()亡()寒
()处()生 惊心()()()不容()
四、画去括号中不正确的答案。
赤壁之战发生在(战国时期 东汉末年),是我国历史上一个以少胜多的典型战例。其中少的一方指的是(周瑜 曹操 孙膑)一方。
五、在()里加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1.()你平日注意观察事物,积累材料,作文时()会有内容可写。
2.这个房间()宽敞,()布置得很美观。
3.蜜蜂()认识陆地上的路线,()不能认识水路上的路线。
4.老师()白天给我们上课,()深夜给我们批改作业。
六、加标点。
1.张医生说 我是来工作的 不是来休息的 我要立刻做手术
2.我是来工作的 不是来休息的 我要立刻做手术 张医生说
3.我是来工作的 不是来休息的 张医生说 我要立刻做手术
七、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古时候,有个有名的木匠要在木头上雕刻一只凤凰。人们听说了,一窝蜂地跑来看。
木匠在木头上勾了个大体轮廓,就不慌不忙地雕起来。
当凤头、凤尾还没雕成,羽毛也没有刻完的时候,围观的人就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
看见凤凰头的人,撇撇嘴说:那是什么凤凰啊,简直像公鸡。看见凤凰身子的人,斜斜眼睛说;雕的一点也不像凤凰,倒像只又丑又笨的鸭子。其余的人也指指点点附和着说:还是有名的木匠呢,真丢人!瞧那笨手笨脚的样子,还想雕凤凰呢!
听了这些,木匠并不理会,仍然专心致志地雕刻着。
围观的人觉得没多大意思,便三三两两地散开了。只有一位白胡子老头仍津津有味地欣赏着。
没过几天,凤凰雕成了,还添上了鲜艳的色彩。人们又从四面八方赶来观看。
只见凤凰翠绿的冠子高高耸立,鲜红的爪子闪闪发光,色彩缤纷的身子格外耀眼,鲜艳美丽的翅膀跃跃欲飞。
木匠用刻刀轻轻一点,给凤凰刻上了一双明亮的眼睛,凤凰立即扑噜噜地拍打翅膀,腾空飞起,在屋梁上回旋飞翔,三天三夜没有降落。
这时围观的人齐声称赞,一致惊叹凤凰的精美,夸奖木匠技术非凡。
那位白胡子老头听了,扭过头来,说:别忘了,开始的时候你们是怎样议论啊!一句话说得人们都羞愧得低下了头。
1.给画线的词语选择合适的解释,在后面的括号里打√。
①围观者夸奖木匠技艺非凡。
A.十分,极。()
B.超过一般。()
C.比较好。()
②围观的人觉得没多大意思。
A.思想内容。()
B.意见。()
C.情趣;趣味。()
D.心意。()
2.结合句子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津津有味()降落()称赞()
3.结合句子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专心致志()五彩缤纷()羞愧()
4.短文7-12自然段合起来讲的是什么意思?
5.给短文加个题目。
6.阅读本文后,你得到什么启示?
参考答案:
一、疑惑、讥讽、轻蔑、率领、眺望、硫磺、计策、顺序二、三、垂丧、胸成、瞪呆、调(精)遣(强)、盔弃、唇齿、绝逢、动魄、刻缓(罪诛)
四、划去:战国时期、曹操、孙膑
五、1.只要就 2.既又 3.虽然但是 4.不仅还
六、1.:。!2.。!。3.。,!
七、1.①B ②C;2.索然寡味、起飞、挖苦;3.聚精会神、五颜六色、惭愧;4.讲人们对木匠前后评价的不同及第五单元测试题二
一、看拼音写词语。
二、字词。
1.填空。
调兵遣将的遣,用音序查字法,先查大写字母(),再查音节();用部首查字法,先查()部,再查()画。在字典中,遣的意思有:①派,打发;②排解,发泄。这里应选取第()种解释。
2.多音字组词。
3.根据意思写出成语。
(1)形容因失败或不顺利而情绪低落的样子。()
(2)事前已经有全面的考虑,有充分的把握。()
(3)形容因吃惊而发愣的样子。()
(4)形容得意时神气十足的姿态。()
(5)比喻处境极其困难,找不到任何出路。()
4.下列各组词语中,在全对的一组后面括号里打√,在错的一组后面括号里打×。
(1)相持 撑住 岔道 得意洋洋()
(2)粉碎 隐蔽 跳望 目登口呆()
(3)失信 堡磊 妨碍 自不量力()
5.用____标出下列各组词中不是同类的词。
(1)电视 电影 录音机 电线
(2)水杯 水泥 水瓶 水壶
(3)王维 李白 杜甫 汪伦
(4)老虎 壁虎 爬山虎 狼
三、句子。
1.缩句。
(1)齐威王正在得意洋洋地夸耀自己的马。
(2)二十条火船趁着东南风冲进曹操的船队。
2.调整下列错乱的句子。将序号填在话号里。
()借着楼道的灯光,我将教室门锁好,走下楼去。
()走到操场,我忽然想起楼道的灯没关。
()我收拾好书包,熄灭教室里的灯,走出教室。
()一夜要浪费多少电啊!于是,我转身又上了楼。
()写完作业。灯火通明的教室里只剩下我一个人了。
四、阅读短文,完成文后练习。
松树的风格
松树自古以来,多少人就(歌颂 赞颂)过它,赞美过它,把它作为(崇敬 崇高)的品质的象征。我对松树总是怀有(瞻仰 敬仰)之心。
你看它不管是在悬崖的缝隙里,不管是在贫瘠的土地上,只要有一粒种子这粒种子不管是你有意种植的,还是随意丢落的;也不管是风吹来的,还是从飞鸟的嘴里落下的,总之,只要有一粒种子,它就不择地势,不畏严寒酷暑,随处(健壮 茁壮)地生长起来。它既不需要谁来施肥,也不需要谁来灌溉。狂风吹不倒它,洪水淹不没它,严寒冻不死它,干旱旱不坏它。它只是一味地无忧无虑地生长。松树的生命力可谓强矣!松树要求人的可谓少矣!这是我看到松树油然而生敬意的原因之一。
我对松树怀有敬意的更重要的原因却是它那种自我牺牲的精神。松树是用途极广的木材,并且是很好的造纸原料;松树的叶子可以制挥发油;松树的脂液可制松香、松节油,是很重要的工业原料;松树的根和枝又是很好的燃料。更不用说在夏天,用它的枝叶挡住炎炎烈日,叫人们在如盖的树荫下休息;在黑夜,它可以劈碎片做成火把,照亮人们前进的道路。总之一句话,为了人类,它的确做到粉身碎骨的地步。
要求于人的甚少,给予人的甚多,这就是松树的风格。
1.读短文,用√标出短文括号里合适的词。
2.回答问题。
①我每看到松树油然而生敬意的原因是什么?
②松树的风格是什么?
3.本文是一篇抒情散文,它的特点之一是借物喻人。请用 画出文中的借物喻人的句子,然后想一想,作者借松树喻的什么人?(抓住物和人的共同特征简要回答)
4.把表现短文中心思想的句子抄下来,然后概括短文的中心思想。
五、选择其中一题完成。
1.六·一儿童节快到了,为了让全体少年儿童过一个既高兴又有意义的节日,请你写一份建议书,内容要具体,格式要正确。
2.针对同学中存在的乱涂乱画、乱丢废纸的不良现象,请为班委会写一份建议书。
答案:
一、孙膑、讥讽、轻蔑、波浪滔天、疑惑、率领、硫磺、丢盔弃甲
二、1.Q、qian、辶、十、①。2.调料、调动;淹没、没有;似乎、似的;投降、降低。3.垂头丧气、胸有成竹、目瞪口呆、得意洋洋、走投无路。4.(1)√(2)×(3)×。5.(1)电线(2)水泥(3)汪伦(4)爬山虎
三、1.(1)齐威王夸耀马。(2)船冲进船队。2.3 4 2 5
1四、1.歌颂、崇高、敬仰、茁壮 2.①生命力强,要求于人的少,自我牺牲的精神。②要求于人的甚少,给予人的甚多,这就是松树的风格。3.只要有一粒种子这粒种子不管是你有意种植的,还是随意丢落的;也不管是风吹来的,还是从飞鸟的嘴里落下的,总之,只要有一粒种子,它就不择地势,不畏严寒酷暑,随处茁壮地生长起来。它既不需要谁来施肥,也不需要谁来灌溉。狂风吹不倒它,洪水淹不没它,严寒冻不死它,干旱旱不坏它。它只是一味地无忧无虑地生长。作者借松树比喻具有共产主义风格的人。4.我对松树总是怀有敬仰之心。松树的生命力可谓强矣!松树要求人的可谓少矣!这是我看到松树油然而生敬意的原因之一。我对松树怀有敬意的更重要的原因却是它那种自我牺牲的精神。要求于人的甚少,给予人的甚多,这就是松树的风格。这段短文通过写松树的生长和用途,以物喻人,歌颂了具有共产主义风格的人。
五、略。
羞愧心理。5.雕凤凰;6.(略)
第二篇:语文教案-下学期 第五单元测试题-教学教案
一、写字。
二、看拼音写词语。
三、选字填空。
四、写出带有下列偏旁的字。
犭()()()鸟()()()
五、比一比,再组成词语。
六、填上合适的词。
一头()一()尺子 一()鱼 一棵()
一只()一()书 一()笔 一朵()
七、写句子。
动物园里有老虎,有猴子,还有天鹅。
果园里有_______,有_______,还有________。
________里有_________,有_______,还有__________。
八、给句子加标点。
1.你今天上学吗
2.小学生应该好好学习
3.小熊猫多可爱啊
九、看图按提示写话。
什么时间?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参考答案:
一、略
二、狐狸、应该、美丽、眼睛、战士、汽车、蚂蚁、竹竿、清早、海军
三、起立、美丽;可以、已经;每天、美好;时候、识字
四、犭:狮、狐、狸、猫;鸟:鸡、鸭、鹅
五、母亲、每天;美元、平原;清水、请进;出现、观看 六、一(本)书;一(把)尺子;一(条、尾)鱼;一(支)笔;一只(鸡);一头(牛)一棵(树);一朵(花、云)
七、略
八、l . ? 2.。3.!
九、略第五单元测试题2
一、把带点字的音节补充完整。
二、比一比,组词。
三、选择正确的读音。
四、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一()牛奶 一()面包 四()汽车
一()尺子 五()水 三()香肠
一()飞机 七()鸭 十()果树
五、选字填空
市 士
1.这座城()非常美丽。
2.海军战()有一双神奇的眼睛。
气 汽
1.妈妈生()了。
2.这辆()车真漂亮。
以 已 蚁
1.今年我()经五岁了。
2.你不爱学习,()后怎么生活呢?
3.蚂()是一种昆虫。
六、把下面的词语按照一定的类别写下来。
狮子 科学家 西瓜 医生 苹果 狐狸
解放军 白梨 白鹅 老师 野鸡 桃子
狮子 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
科学家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西瓜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猜一猜
1.独木造高楼,没瓦没砖头,人在水下走,水在人上流。
2.身穿大皮袄,野草吃个饱,过了严冬天,献出一身毛。
3.一个小姑娘,生在水中央,身穿粉红衫,坐在绿船上。
4.颜色白如雪,身子硬如铁,一日洗三遍,夜晚柜中歇。
5.有面没有口,有脚没有手,虽然四只脚,自己不会走。
参考答案:
一、二、老师,狮子,能力,熊猫,小鸟,公鸡,晴天,眼睛,每天,大海,土地,战士,竹竿,赶快,远近,一斤
三、爷(ye)狸(li)生(sheng)妈(ma)竿(gan)么(me)
四、杯,片,辆,把,杯,根,架,只,棵
五、市,士;气,汽;已,以,蚁
六、狮子,狐狸,白鹅,野鸡;科学家,医生,解放军,老师;西瓜,苹果,白梨,桃子
第三篇:五年级语文下学期第六单元测试题
一、按原文填空并做题:
1.()天空中挂着一轮()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银圈,手(),向一匹猹()。那猹却(),反从他的()。从这个描写中你体会到少年闰土 的特点。
2.他正在厨房里,()的圆脸,头戴一顶(),颈上()一个()的银项圈,这可见他的父亲十分爱他,怕他死去,所以在神佛面前(),用圈子()。他见人很怕羞,只是不怕我,没有旁人的时候,便和我说话,于是不到半日,我们便()了。这是一个()描写的片段,主要描写了闰土三个特点。表现了闰土是一个、、的农村少年。
3.我①()不知道天下有这许多新鲜事:海边有②()③()的贝壳;西瓜有这样危险的经历,我先前④()知道它在水果店里出卖罢了。解释填入的字:① ② ③ ④。划线的句子说明“我” 与文中“ ”的意思是一样的。
4.啊!闰土的心里有(),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他们(),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这句话的意思是:。表达了我 的感情。这些“稀奇事”在文中是指闰土给我讲述的。
5.天气真好,(),一丝风也没有,()。那是个没有月亮的夜晚,可是整个村子—()啦,烟囱里冒出来的()啦,()树木啦,()啦,全看得见。天空撒满了()星星,天河显得很清楚,仿佛为了过节,有人拿雪把它()……这一段主要写了,从这一段中你体会到了凡卡的心情
二、阅读《凡卡》(片断),完成后面作业。
凡卡呵了一口气,蘸了蘸笔尖,接着写下去。“昨天晚上我挨了一顿打,因为我给他们的小崽子摇摇篮的时候,不知不觉睡着了。老板揪着我的头发,把我拖到院子里,拿皮带揍了我一顿。这个礼拜,老板娘叫我收拾一条青鱼,我从尾巴上弄起,她就捞起那条青鱼戳我的脸。伙计们捉弄我,他们打发我上酒店去打酒,他们叫我偷老板的黄瓜,老板随手捞起个家伙就打我。吃的呢,简直没有。早晨吃一点儿面包,午饭是稀粥,晚上又是一点儿面包;至于菜啦,茶啦,只有老板自己才大吃大喝。他们叫我睡在过道里,他们的小崽子一哭,我就别想睡觉,只好摇那个摇篮。亲爱的爷爷,发发慈悲吧,带我离开这儿回家,回到我们村子里去吧!我再也受不住了……我给您跪下了,我会永远为您祷告上帝。带我离开这儿吧,要不,我就要死了!……”
1、凡卡称老板的孩子为“小崽子”带有的感情。A、亲热 B、蔑视 C、仇视 D、喜爱
2、“老板随手捞起个家伙就打我”的“捞”字意思是。A、从水里取东西 B、用不正当的手段取得 C、顺手拿或拉 D、得到机会
3、文中“打发”的意思是。A、派(出去)B、使离去 C、消磨(时间、日子)D、安排、照料
4、把第二段分成两层,第一层应到。A、“老板随手捞起个家伙就打我。” B、“只有老板自己才大吃大喝” C、“只好摇那个摇篮。” D、“我再也受不住了。”
5、简答。节选部分是从哪几方面写出凡卡当学徒的痛苦生活的?
三、用“望”这个字组七个词,能恰当的填在下面这段话中。
小凡卡()得到幸福,但他受尽了老板的折磨,生活没有()了。他给乡下的爷爷写信,()爷爷能接他回到乡下去,这是他美好的()。信寄出后,他整天()着。两个月过去了,爷爷没有来,他很()。半年后,乡下捎来口信:爷爷死了。凡卡从此()了。
四、解释划线字的意思。
径来舟中()江东无患()吾计败矣()吾自有公道斩之()都督见委,自当效劳()不肯为我隐讳()少顷()比及号令到来()明日即将来设曹军()欣然而至()他和我仿佛年纪()熟识()无端()我会照应您()失色()妒忌()神机妙算()
五、成语
无()无尽()机()算 狼()不()单()()马 毫不厌()一本()()专心()()一气()()
六、鲁迅名言
1、时间就像,2.我好像,3.伟大的,——用笑脸,用百倍的勇气。
七、名著知多少
1.《少年闰土》选自小说《 》,作者是我国现代作家()。他原名(),浙江绍兴人,我国伟大的()、()、()。
2.《凡卡》的作者是()国作家(),他被人们称为“短篇小说之王”。《凡卡》一文,采用了插叙手法,插入了两个内容一是(),二是()
3.《孔明借箭》一文是我国元末明初作家()的文章,该文章选自长篇小说《 》,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从文章中我们认识到了()的周瑜、()曹操、()鲁肃,()的诸葛亮。
4.《战风车》节选自西班牙作家()写的《 》一书。文中的主人公是(),他是一个()的人物形象。
6.《童年乐趣》节选自()国作家()的成名之作《 》。文章塑造了六岁的克里斯多夫是一个()的孩子。
7.本单元我们还认识了()的严监生,节选自清朝作家()的《 》。
八、读拼音写汉字
Rùn nián niē zhù bǎ bǐng kuà xià zhú biǎn shù fù dào jī cì wèi cháo xùn
()()()()()()()()()
suǒ wèi shēng xìu bǎo yu pí ǎo du jiǎo zhān xuē dǎo gào ái zu dǎo gào
()()()()()()()()()
piē zuǐ zāng shǒu róu yǎn dǎi zhù dǎ jiǎo yóu tǒng nuǎn kàng
()()()()()()()
九、近义词
应诺()推却()隐讳()迟延()少顷()懊悔()
第四篇:语文第五单元测试题
第五单元测试题
(时间:90分钟满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选出加点字有误的一项是()(4分)
A.硬面饽饽(bō)值更(gēng)梆子(bāng)跳踉(liáng)....
B.万籁俱寂(lài)入垢入詈(lì)殚智竭力(dān)嚎叫(háo)....
C.自诩(yú)坍(tān)塌肇(zhào)祸须臾(yú)...
D.窗棂(líng)缓颊(jiá)猱(náo)升霰(xiàn)弹 ....
2.选出下列各组词语释义有误的一项是()(4分)
A.万籁俱寂:形容周围环境非常安静。
B.左道旁门:指非正统的宗教、会道派别。
C.无以复加:形容已到了极致。
D.不俗之客:不受欢迎的人。
3.对本单元有关课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4分)
A.《“诺曼底”号遇难记》突出表现了哈尔威船长在危难时刻舍己救人、沉着冷静、指挥有力的崇高形象。
B.在《最后一片叶子》中,我们初见到的贝尔曼是一个穷困潦倒、消沉失意、好高骛远、郁郁不得志的失意老画家。
C.梁实秋的《猫的故事》表现的对动物生命的珍视。
D.《满腔热血已经沸腾》对周久义和田立业这两个不同个性的英雄牺牲的描写手法是一样的。
4.(2010·四川绵阳)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
A.以前小镇山清水秀,鸟语花香;自从建了化工厂,这里便烟尘四起,污水横流,早已今非昔比了。....
B.好读书,也要注意选择。在各种书籍唾手可得的今天,一些人由于不辨优劣而败坏了....
读书的胃口。
C.中国企业在盯着国外市场,国外产品也同样对中国市场虎视眈眈,我们必须用好世贸....
组织这根杠杆。
D.在这种情况下,我的母亲并没有灰心,她对身边穷苦农民的同情和对为富不仁者的反....感却更加强烈了。
5.(2010·四川绵阳)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4分)
A.通过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活动,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B.奥运会和世博会,是中华民族为全世界各国人民演奏的两场精彩的国际盛会。
C.陶渊明的田园诗拓宽了中国古典诗歌的题材范围,被誉为田园诗歌的一代宗师。
D.“天安”号事件致使韩朝绝交,媒体呼吁双方保持克制,要以世界和平大局为重。
6.(2010·湖北黄冈)《生活中的小浪花》是校刊中一个随感栏目。这些作品是由平常事物而生发情趣,蕴含丰富,语言精练,深得同学们喜爱。下面是其中的两则,请你认真品读,然后仿照它的写法,自选事物,创作一则,并在其后的方括号中写出所蕴含的道理。(6分)其一:石灰石——别人向你泼冷水,你却更加热气腾腾。[专注事业(学业),坚守热情] 其二:拖拉机——出一丁点力,便大喊大叫。[嘲讽自吹自擂的人]
我的创作:——[]
7.(2010·杭州)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0个字。(4分)
杭州的建筑工地每年有1000多个,如果把这些工地的围墙适当“美容”一下,他将成为街头一道独特的风景。为进一步打造“国内最清洁城市”,今后,杭州新开工的建筑工地的围墙都要进行美化。
现在不少城市的墙绘主要是广告,而杭州的墙绘则比较有江南特色,有些还融入了地域文化。有关部门要求杭州建筑工地的墙绘今后消除盈利性广告,逐步走向公益化,赋予其丰富的文化内涵,体现出杭州的文化特质。
二、阅读理解。(40分)
(一)阅读下面课内文字,完成8-11题。(18分)
我的家在北平的一个深巷里。有一天,冬夜荒寒,卖水罗卜的,卖硬面饽饽的,都过去了,除了值更的梆子遥远的响声可以说是万籁俱寂。这时候屋瓦上嗥的一声猫叫了起来,时而如怨如诉,时而如诟如詈,然后一阵跳踉,窜到另外一间房上去了,往返跳跃,搅得一家不安。如是者数日。
北平的窗子是糊纸的,窗棂不宽不窄正好容一只猫儿出入,只消她用爪一划即可通往无阻。在春暖时节,有一夜,我在睡梦中好像听到小院书房的窗纸响,第二天发现窗棂上果然撕破了一个洞,显然的是有野猫钻了进去。大概是饿极了,进去捉老鼠。我把窗纸补好,不料第二天猫又来,仍从原处出入,这就使我有些不耐烦,一之已甚岂可再乎?第三天又发生同样情形,而且把书桌书架都弄得凌乱不堪,书桌上印了无数的梅花印,我按捺不住了。我家的厨师是一个足智多谋的人,除了调和鼎鼐之外还贯通不少的左道旁门,他因为厨房里的肉常常被猫拖拉到灶下,鱼常被猫叼着上了墙头,怀恨于心,于是殚智竭力,发明了一个简单而有效的捕猫方法。他用铁丝一根,在窗棂上猫经常出入之处钉一个铁钉,铁丝一端系牢在铁钉之上,另一端在铁丝上做一活扣,使铁丝作圆箍形,把圆箍伸缩到适度放在窗棂上,便诸事完备,静待活捉。猫窜进屋的时候前腿伸入之后身躯势必触到铁丝圆箍,于是正好套在身上,活生生悬在半空,愈挣扎则圆箍愈紧。厨师看我为猫所苦无计可施,遂自告奋勇为我在书房窗上装置了这么一个机关。我对他起初并无信心,姑妄从之。但是当天夜里居然有了动静,早晨起来一看,一只瘦猫奄奄一息的赫然挂在那里!
厨师对于捉到的猫向来执法如山,不稍宽假,我看了猫的那副可怜相直为她缓颊。结果是从轻发落予以开释,但是厨师坚持不能不稍予膺惩,即在猫身上原来的铁丝上系一只空罐头,开启街门放她一条生路。只见猫一溜烟似的唏哩哗喇的拖着罐头绝尘而去,像是新婚夫妻的汽车之离教堂去度蜜月。跑得愈快,罐头响声愈大,猫受惊乃跑得更快,惊动了好几条野狗在后面追赶,黄尘滚滚,一瞬间出了巷口往北而去。她以后的遭遇如何我不知道,我心想她吃了这个苦头以后绝对不会再光顾我的书房。窗户纸从新糊好,我准备高枕而眠。
8。给加点的字注音。(4分)
①如诟如詈()()..
②调和鼎鼐().
③奄奄一息().
9.解释文中加点的词句。(4分)
①如怨如诉:
②一之已甚岂可再乎:
10.文中划线句体现了作者怎样的语言风格?(5分)
1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语段主要内容。(5分)
(二)阅读文章《狼与鹿的传奇故事》,完成11-14题。(22分)
狼与鹿的传奇故事
①世上真有狼与鹿生死相依的传奇故事?
②美国生物学家彼得逊教授经过32年的科学考察,亲眼目睹了这一独特的现象。③苏必利尔湖中的洛耶岛以驼鹿众多而闻名,但是驼鹿大量繁殖使岛上一片绿茵的花草灌木遭到毁灭性的破坏,因为驼鹿生长繁殖需要吃掉大量的绿色植物,仅仅10年功夫,驼鹿由1500只左右猛增到3000多只,洛耶耳岛灌木稀疏,一片凄凉了。
④为了拯救洛耶尔岛上的植被,生物学家们决定进行一个大胆的实验——依靠四只幼狼来改变这种状况。
⑤起初,这四只幼狼遇到的是一个强壮而庞大的驼鹿“兵团”。面对强大的对手,狼队并不惧怕,而且还想出一个很好的策略,那就是先攻击弱者。它们先在驼鹿群旁窥视,并不贸然出击,当发现有因为饥饿或疾病而孱弱的驼鹿出现时,它们便一哄而上。奇怪的是,周围强健的驼鹿并不惊慌,也不援救,而是听任狼群肆意地攻击可怜的驼鹿。
⑥孤单受伤的老鹿站在旷野中,望着向远方四散的驼鹿群,面对着饿狼发着绿光的贪婪眼睛,仰天长鸣,猛然朝一只饿狼冲去,最终被扑倒、撕裂、啃啮起来„„
⑦此时,那些自私、无义的驼鹿群已逃得无影无踪了。
⑧当洛耶耳岛上的狼群达到65只时,驼鹿数量下降到650只,于是生物界平衡的天平开始向另一端倾斜。
⑨这时的洛耶耳岛又被绿色笼罩,草叶肥荚,得到充足食源的鹿群又开始强大。虽然狼的数量增加了16倍,驼鹿数量只有从前的两倍,但狼群的攻击力却大打折扣,它们贪婪地望鹿兴叹,几乎无从下口。
(选自《都市家庭报》)
12.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4分)
13.从全文看,生物学家们是怎样调节洛耶耳岛的生物平衡的?(5分)
14.当狼攻击饥饿或疾病而孱弱的驼鹿时,为什么强健的鹿群不援救濒临死亡的可怜的驼鹿?(5(分)
15.第⑥段中“孤单受伤的老鹿站在旷野中,望着向远方四散的驼鹿群,面对着饿狼发着绿光的贪婪眼睛,仰天长鸣”,想像一下,此时的老鹿会怎么想?(8分)
三、创新写作(50分)
16.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人生不会万事如意,也难得一帆风顺,人们更多的是面临取与舍的选择。每当此时,人的内心就成了两种念头,思想、观点斗争的战场,这时脑海里的一个念头、一次回忆,外界的一个微笑、一次招手,若许就能点燃他的灵感,引起他的思考,唤醒他的良知,帮助他做出正确的选择。
读了上述材料,你有什么感想?请以“唤醒”为话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可以写你的经历、体验、感受、看法和认识,也可以编故事、寓言,等等,所写内容必须在“唤醒”的范围之内。
第五单元参考答案
一、1.C 【点拨】“自诩”的“诩”的读音为“xǔ”。
2.D “不速之客”的意思是“未被邀请突然到来的客人”。
3.D
4.A 【点拨】感情色彩不当,“今非昔比”是褒义词,在这里应该用一个贬义词。
5.D 【点拨】A项缺少主语,应该把介词“通过”“使”删掉一个。B项“演奏”用词不当;C项句子成分缺失,造成前后语义矛盾,可在“被”字的前面加上主语“他”。
6.示例:稻穗——越是丰满的,越是低着头。[ 有真才实学的人,往往更是谦虚]
【点拨】从日常生活的食物中,选取一种,用借物抒情、联想等方法创造出蕴含一定道理的句子即可。
7、示例:杭州建筑工地围墙要养美化得有文化味
二、(一)
8、① gîulì② nài③ yǎn9、①如怨如诉:形容乐器声、风声等好象在埋怨或诉说。课文中用来形容猫的叫声。
②一之已甚岂可再乎:(错误、干扰等)有一次就已经很过分了,怎么还可以有第二次呢?
10、运用文言色彩很重的词语,造成洗炼的表达效果,表现了作者幽默诙谐的语言风格。
11、猫对我生活的干扰,我不堪其扰,对猫进行了适度的惩罚。
(二)12.本文讲述的是狼与鹿生死相依的故事。
13.当洛耶耳岛驼鹿大量繁殖使岛上一片绿茵的花草灌木遭到毁灭性的破坏,生物学家们利
用鹿的天敌狼来减少鹿的数量,从而保证了岛上的生物平衡。
14.因为鹿群自私、无义,缺乏团体合作的精神。
15.此题没有唯一答案,只要符合情境,想像合理即可。如:“孩子们,你们快跑吧”、“天啊,这到底是为什么”等。
三、16.略。
第五篇: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下学期第五单元测试题
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测试题 班级
姓名
等级
一、填空题。
1、分母是9的所有最简真分数的和是()。2、13和26的最大公因数是(),最小公倍数是()。233、3和4的最小公分母是(),通分后这两个数是()和()。44、5的分数单位是(),增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是2。
15、分数单位是8的所有最简真分数的和是()。1316、18去掉()个与它相同的分数单位后是2。2117、3比()少1,;3米比6米多()。
418、一根铁丝长5米,另一根比它短4米,另一根长()米。
二、判断题。
1、整数加减法运算律对分数加减法同样适用。
()
2、分数的分母不同,就是分数单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减。()
3、分数加减法的验算方法与整数加减法的验算方法相同。
()5755774、在通分6和8时,做法是6=24,8=2
4()11115、3+4—3+4=0.()
三、把正确答案序号填在括号里。
11、下面算式的结果不是2的是()
11213171①4+
4②5+10
③7—④12—12 352、把4和6通分,用()作公分母比较简便。
①12
②24
③36 53、12的分子加上10,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应加上()
①4
②15
③24
④45
5345434、(9+5)+9=(9+9)+5运用了
()
①加法交换律
②加法结合律
③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四、计算下面各题。8_51211312456
64_3_76_(21)431
515153
5_(8_10)
1—(12—24)
五、怎样简便就怎样算。4715881113531
19187
2399
97818
六、解决问题。
211、一根铁丝,第一次用去全长的9,第二次用去全长的6。
(1)两次共用去了全长的几分之几?
(2)还剩全长的几分之几?
1222、一块菜地,用它的3种白菜,5种萝卜,15种芹菜。
(1)种白菜、萝卜、芹菜的面积共占这块地的几分之几?
(2)种白菜的面积比种萝卜的面积少几分之几?
733、有两根铁丝,一根长10米,另一根长10米。两根铁丝一共长多少米?两根铁丝相差多少米?
57114、学校食堂新买来了一些面粉,第一个月用去6吨,第二个月用去9吨,还剩12吨。
一共用去多少吨?共运进多少吨?
745、小明看一本书,三天看完。第一天看了全书的18,第二天看了全书的9,第三天看了全书的几分之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