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农村学校管理的误区与对策教育论文

时间:2019-05-15 12:03:0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试论农村学校管理的误区与对策教育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试论农村学校管理的误区与对策教育论文》。

第一篇:试论农村学校管理的误区与对策教育论文

摘要:农村学校是教育阵地的最前沿,但由于较差的办学条件和紧缺的师资力量,凸显出一系列管理问题,已成为遏止这类学校发展和进步的障碍。探索一条适合农村学校管理的可行之路,是解决当前学校管理问题的关键。

关键词:农村学校;管理;误区;对策

“经济要发展,教育要先行”,这是改革开放以来被人们公认的道理。但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新课程理念不断唱响的今天,农村地区由于经济滞后,思想观念落后,学校管理还不能顺应时代需要,跟不上现代化建设的步伐。教育管理中的许多问题让人深思:怎样走一条适合农村学校的管理之路?方能促进教育机制的完善与创新。这里,笔者就当前农村学校管理出现的误区及对策做一些探讨,供大家参考。

一、农村学校管理的误区及形成原因

1.管理者的因素

(1)管理者办学态度消极

一个学校的管理者是教师和学生的“领头人”,代表了整个学校的形象,他对人对事的态度必将影响整个团队的生活面貌。领导的懒散偏安,抱着“当天和尚撞天钟”的工作态度,揣着“天高皇帝远”的幻想混日子,必将导致学校管理的松散。很多学校教师无组织纪律,学生常有打架斗殴、破坏公物等不良现象,原因也在于此,可见“态度决定一切”。

(2)学校领导高龄化

农村学校领导高龄化导致管理思想落后、保守,管理水平普遍较低,加之当前农村大多教师属于接受过新思想和新教育的大中专毕业生,教师年轻化趋势明显,由于年龄的因素,导致许多学校领导与教师在合作过程中隐藏着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悖行的思想,久而久之,必然影响学校管理。

(3)领导工作的原则性不强

农村许多领导原则性不强或无原则,甚至凌驾于既定制度之上,制度的公平性、权威性被抹杀,导致制度架空,团队无组织、无纪律,进而导致管理混乱。

2.办学规划因素

纵观现在的农村学校,很少有对学校的未来发展做出如实科学的规划,某些学校即便是有规划也不过是搁置在档案里的一纸空文,并没有很好地执行落实。它们的价值也只是供上级检查的一张“护身符”而已。一所没有办学目标的学校如同一艘没有舵手的航船,永远停滞不前。办学目标的模糊必然导致学校发展的茫然,也必然导致学校管理水平的滞后,即便它有百年的建校史,在竞争激烈的今天,学校的命运就岌岌可危了。

3.制度因素

如果说思想是影响人、团结人的隐性武器,那么制度则是制约人、控制人的显性武器,许多学校管理的失误就与制度及制度的执行有很大关系,具体表现为:

(1)许多学校存在执行制度一曝十寒,或有的制度不执行,就会给教师和学生造成这样的印象——有无制度一个样,将制度变为可有可无的东西。这样,藐视制度,无视制度之风盛行,必将使管理混乱,最终无法管理。

(2)只强调管理制度稳定性,而不管客观适应性。在一些学校,制度一出台便长期不变,只讲制度的稳定性、强制性,从不思考或很少思考制度随客观形势的发展可能会出现的老化性、不适应性,对学校管理这一动态过程实施机械管理,使管理制度不但起不到管理作用,而且成了管理工作的绊脚石。

(3)重视行政管理,而忽视民主管理。其特征是:把学校管理与学校行政管理等同起来,认为学校管理就是学校行政管理,学校行政管理就是学校管理。而完整意义上的学校管理应当包括学校行政管理和学校民主管理两方面的内容。对民主管理作用的忽视,不但使学校管理的民主参与和监督机制受到破坏,更主要的是助长了家长制管理作风在学校工作中的蔓延,降低了学校管理与管理实施的保险系数。

(4)生搬硬套的管理模式,使学校管理脱离实际。学习外地的管理经验本无可非议,出现这类问题的症结在于部分学校在学习别人的东西时,不是从本校的实际出发对其进行科学的分析筛选,而是“眉毛胡子一把抓”,结果导致整个管理处于脱轨运行状态

4.过程管理和细节因素

过程管理的关键在于对细节的重视和关注。“一滴水可以折射太阳的光芒,一个细节可以彰显事物的全貌”——这是新时代学校管理公认的名言。但许多学校在管理中不注重细节,经常粗疏了事,使管理在不知不觉中走入死胡同。

(1)管理目标的错位。天天高喊素质教育,但在管理过程中以应试教育为目标,使学校管理偏离了当今教育发展的方向,结果导致学校成了升学率的专营店,教师成了升学率的生产商,学生成了升学率的加工品,从而使学校管理失去其本质意义。

(2)只注重常规管理,而忽视了各种非常规管理手段的应用。学校是知识密集型的场所,作为管理主要对象之一的教师,不但思想成熟度高,且个性各异,因此,在对其实施群体管理的同时,如不对个体实施特殊管理,取得他们对常规管理的认可和支持,调动和挖掘他们的工作潜力,就难以达到工作合力的目的,常规管理就会陷入孤掌难鸣的境地。

(3)评价过程失衡。评价实际是一种价值导向,对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起着催化作用。但目前农村学校管理中的评价存在严重的失衡,评价权把握在少数人的手里,评价往往是为了完成利益分配,如年终考核、评优评先等。这种以外在名利目标为导向的比较评价方式怎能公平?怎能不失衡?那么,学校管理的活力何存?出路又在何方?

5.德育工作因素

当今时代,经济迅猛增长和多元文化并行冲击,使得很多学生的思想受到猛烈的冲击,而教育则是主导学生“成为合格建设者”和“成为谁的建设者”这一方向性问题的关键所在。然而在学校大力宣传狠抓质量的今天,我们的许多做法都体现为“德育第二位”,这种做法已偏离了教育方向。

许多学校在管理中首先怕的是“出事”,领导怕的是“责任”,殊不知在我们怕这怕那的时候,更大的教育问题表现出来了,那就是学生道德的缺失或沦丧,我们提高了教学质量,保住了个别领导的地位,却失去了最宝贵的财富,于是,更多教育管理的弊端便暴露出来。

6.社会力量因素

学校管理还牵涉校园周边的状况。用好周边力量对学校管理的成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前,很多农村学校因受各方面工作的影响,未与家长委员会及其他社会组织联系,学校管理自行其是,久之,就会遭到一些社会力量的疏远,学校管理就得不到更多人的支持,使学校管理势单力薄。

农村学校管理中的许多问题折射出当前的教育形态,每一处管理的失误都值得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深思。农村学校管理如此,实在令人担忧。

二、解决学校管理问题的对策

结合农村经济发展缓慢的背景,农村学校管理应该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思考解决问题的策略:

1.培养精选管理者

(1)选好每一位学校管理者。学校管理者的精神面貌、工作态度决定了整个师生团队的精神,因而在学校管理者的选拔和任用上,一定要慎之又慎,任人唯贤。既要看考察对象的业务素质管理,又要看其政治素质,切记先用人、后培养,甚至任人唯亲。

(2)加强对管理者的管理方向教育。管理的社会属性告诉我们,管理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因此,学校管理中就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在整个管理过程中紧紧抓住教书育人这一关键所在,将管理过程的着眼点和落脚点放在又红又专这一目标上,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此必须让管理者有清醒的认识。

(3)不断完善管理培训体制,进一步加大对现有管理者的培训力度。各级行政部门要从管理的高度认识管理培训工作的必要性、紧迫性,制定有力措施,将管理培训纳入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努力提高管理者的管理水平,使教育管理与教育发展相适应。

2.建立科学务实的战略宏图

学校要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制定综合的战略意图,将远期发展规划转化为长、中、近期发展规划,再及时将近期规划分解转化为学校各学年的目标任务,并据此制定学期工作计划,构成一个全面的目标计划体系,并围绕目标的实现展开一系列的学校治理工作。

3.构建科学的管理模式

探究科学的学校管理模式是解决“管理者如何管理学校”这一关键性问题的策略。学校管理虽有现成的路走,但不能不顾实情照抄照搬,应采用科学有效的可行之法。

(1)进一步完善学校民主管理体制,充分发挥教职员工在学校管理中的民主参与和民主监督作用,采用目标责任一致性管理模式,既体现“人本主义”,又体现管理者的主导性,使教职工既成为管理的智慧源、生力军,又成为管理的护航者,以弥补行政管理者个人因素而导致的管理失误。

(2)加强对学校管理的督导工作。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定期对学校管理工作进行检查、评估,帮助和指导学校管理者进行管理,采用粗放与集中结合的管理模式,以减少管理失误的出现。

4.开辟德育优先发展的格局

将学生德育放在学校工作之首,这既是对传统的继承发扬,又是当今时代“主流与非主流充斥”、“欲望与精神充斥”条件下的必然抉择。学校管理应将对学生的德育考评提到一个高度来抓,将德育再次放到教育工作的首位,要求各个学校要采取有力措施保障德育工作的开展。把德育当重点来抓,,就是要将德育分数放在评价和衡量学生的第一位,而学科成绩和其他只是第二位,要有专门的德育课程,对学生做好爱国主义教育、劳动教育、环境与法制教育等。久之,学生的自律水平就能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就会得到发展与进步。

5.创建有效的激励机制

激励机制指学校的教师与教师、班级与班级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既要合作,又要竞争,要有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和教师工作积极性的激励手段。这对促进管理的完善有很重要的意义。竞争机制的建立是学校管理走向成熟的标志。有竞争,大家就会克制不良的行为;有竞争,教师们就会努力工作,不甘人后;因为竞争,学生就会刻苦求知、积极探究、追求真理。

学校管理者要把激励的相关办法、举措写进工作制度,要有适当的精神和物质的奖励,才能调动广大师生学习和工作的热情。

6.树立办学的品牌理念

21世纪。人类教育面临许多新的问题、困惑、抉择。同时也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农村地区教育如何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站住脚。关键在品牌学校的打造。学校管理者应有品牌意识。注重学校品位的提升并形成特色。

总之,学校管理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作,治理者只要强化民主和服务意识,革新学校的治理形态,用科学的方法教育人、影响人,用科学的管理协调管理者、教师、学生、家长及其他社会力量之间的关系, 盘活农村学校的内在潜力,推进整个农村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学校管理才能有新的突破,才能在时代的潮流中焕发生机并永葆活力。

参考文献:

[1]李庚杰.农村中小学教师管理误区及对策[J].教育论坛,2007(1).[2]陈军民.试论农村教师队伍管理的难点与对策[J].教育界,2011(23).Abstract: Rural school education is the most position, but because of poor running conditions and the shortage of teachers, some management problems appear and it has become obstacles of hindering schools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Exploring a feasible way adapted to rural school management is the decisive factor in solving these problems of school management.Key words: rural school;management;misunderstanding;countermeasures

第二篇:学校文化建设误区与对策谈

学校文化建设误区与对策谈

荀子说:“蓬生麻中,不扶自直。”这句话形象表达出学校文化对学生和教师成长的重大影响。就一所学校而言能在学生身上产生终身影响的往往不是分数的高低,也不是知识的多少,而是学校文化的优劣在学生心灵中所留下的精神印痕。学校文化对师生良好个性和素质的养成具有导向、规范和塑造的作用,对师生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力。随着基础教育改革步伐的前进,我们也逐渐将改革焦点对准学校文化的建设。

什么是学校文化?学校文化是由学校全体师生共同创造的一切物质环境、制度行为、精神观念的总合。学校文化其内涵极为丰富,优秀的学校文化应该包含爱心、科学、民主、个性、责任、奉献、创新、和谐、自信、诚信、关怀等有关人类和谐发展的文化因素。学校文化的表现形式更是复杂,从时间上看包括历史、现在和末来的发展序列;在空间上看有校园环境文化、走廊文化、墙壁文化,教室文化、学生寝室文化、教师办公室文化等;从存在方式上看有外显与潜藏两种不断转化的动态形式;从文化层次上看,有“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四个相互渗透的内容,其中“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是建设的基础,“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是发展的根本。精神文化集中体现了一所学校师生共同价值观的形成,校风、教风、学风的成熟与发展,是学校文化中最为核心的因素。

由于学校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复杂的表现形式,我们在思考学校文化建设时往往会出现割裂它们内在的各种联系,在实践中不自觉得出现一些影响发展的根本性失误,可称之为“失根”现象。以“根”描述,主要是表达其应有的作用和重要性。学校文化建设中的“失根”现象,会让学校文化的教育作用大打折扣,甚至产生了负面影响。从学校文化建设的现状考察,“失根”现象表现较为突出的有“重物轻人、丢失精神;照搬因循、缺失个性;贪功浮躁、缺少积淀”三个方面。现结合具体案例论述如下:

问题一重物轻人,缺少人的灵性,丢失精神之根。

案 例

1、某校建筑雄伟高大,校园设计优美。学校有计算机教室、音体美专用教室,也有一个藏书量挺多的图书室和漂亮的阅览室,但惊讶的是计算机很少有人使用,借书和看书的师生几乎没有,大部分计算机键盘和书架上的书,相关的桌椅已沾满了灰尘。

案例

2、某县城学校是花园式校园,有设计优雅的楼宇,有荷池假山,墙上有装饰各种字画图案,……但课间在校园却几乎没有学生自由嬉戏和玩耍的身影。

案例

3、某农村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花了很大的物力、财力、人力,搞花坛雕塑、给建筑物取上优雅的名字,搞制度上墙、搞校园美化、搞各项学生活动……调查中,很多学生竟然说不出写在校门的校训是什么,学生和教师中也屡有不文明行为出现。

从上面案例中我们可以明显看出在学校文化建设中出现重物轻人的倾向,指导思想过于偏向硬件设施的建设和投入,而不重视丰富人文精神的建设。3个案例中出现“丰富藏书却少有人管理和借阅,美丽的校园中却看不到学生玩闹的生机和活力,大力建设却没触动师生的行为和精神”的失误。这些都表明丰富的物质条件没有与人们向往自然、追求文明、追求发展的内在精神需求结合起来,出现了在现代设施与丰富物质条件中生命灵性和人性精神的丢失。学校文化建设中物质文化的优化和提升固然重要,但不能忘记了更为重要的制度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建设。真正影响人一生的文化底蕴绝不是单纯靠物质和经济可以塑造的,而是更多需要对人行为和精神上的感召与提升。同时,学校物质条件的优劣与学校文化的建设与发展并不成正比关系,物质条件丰富的学校不一定就有优秀的学校文化,物质条件贫乏的学校却也可以建设出优秀的学校文化。关键是我们在学校文化建设中要重物,更要重人;要关注物质、制度,更要关注人的行为和精神。问题二照搬因循,缺乏发展的个性,迷失生命之根。

案例

1、某镇有8所中小学,校园内都是似曾相识的塑像,6所有名为“腾飞”或类似含义的塑像;都是似曾相识的“名人名言”;都是似曾相识的校训,内容都是“团结、合作、文明、创新”不同排列组合。

案例

2、某农村学校为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大搞运动会、艺术节、科技节,还到处请专家作报告等,结果使学校陷入困境,使学生在一个学期里几乎都在准备这些活动。

案例

3、某农村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为了提升所谓的“品位”,摘下了学校师生写的挂在墙壁上的书画作品,换上统一买来的名家书画;把学校搞了多年有特色的劳动教育基地停了,也跟风去搞条件尚不具备的艺术活动基地。

以上案例中的学校,如“追星”一样,总是随波逐流;总是盲目的起哄;总是狂热到失去应有的理智。案例1中,看那一个个映入眼帘制作讲究、内容空泛的横幅竖幅、校风校训。我们心中会是一阵悲哀:丰富的语言到了表达校训上怎么就这么贫乏呢?怎么就找不到一句更让学生警醒,更为个性化的话语吗?案例2的学校不顾自身特点和条件,死搬硬套,盲目模仿,活动开展过多过滥,从而打乱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结果是得不偿失的。案例3将原来很有个性的优秀传统,当作脏水给泼掉了,不懂珍惜自身学校文化中很有个性化的因素,让学校失去了已有的内涵和活力。以上案例都在模仿中丢失了一所学校个性化的精神和追求,丢失了学校富有生命活力的文化因素。当我们面对千人一面,千校一风的景象,那何止是一个心痛了得。

问题三贪功浮躁,忽视过程积淀,丧失发展之根。

案 例

1、某校在大力开展校园文化建设活动,学校领导热情高涨,作了方案,发了通知,说是要在两周内搞定。学校有关负责人忙于设计学校标志,请人写校歌,大搞班旗班歌班徽的设计,班级公约的拟定,班级陈设的优化布置等。几乎一夜之间学校要出现翻天的变化,广大教师在不清楚为什么之下学校领导高速泡制了“学校文化”;在学生毫不知晓的情况下,班主任几个通宵达旦一手就秀出了“班级文化”。

案 例

2、某校总是不断更新墙上和纸上的办学理念,急急地把自己刚刚建立起来的制度推倒,再另搞一套。有关活动什么时候搞,怎么搞没有一个定数,往往昨天还在做的,今天不做了;去年有的,今年没有了。

案 例

3、某校有百年历史,享有很好声誉,学校却急于做大,一下子并吞了周边四个学校,又搬迁了新址,最后又改了校名。结果割断了学校文化历史的传承,原有的文化氛围受到严重破坏,最后学校办学质量随之下降。

以上案例中的学校单纯求追名目繁多的活动,一味的学校运动会,艺术节、文化节、活动周,各种活动一拥而上,搞疲劳战术,没有条件也要上,追求哄动效应,追求即时功利。„某某教育”提出,学校就模仿“某某教育”;“某某理论”问世,学校就推倒原有的一切传统,从头开始效法。明显表现出贪功浮躁的习气,忽视了历史和过程的积淀。缺少学校文化建设中应有的春风化雨式的滋润和熏陶;缺少应有的坚持,缺少一种长期积累和保持的习气。结果是在贪功浮躁中,丧失了发展的根本。学校文化建设需要活动,需要的是那贴近师生实际、学校实情能真正促进师生精神发展的活动;学校文化建设需要不断改革,需要的是在历史传承和过程积淀基础上的改革。以上三方面问题是一些学校在文化建设中出现的典型误区,可以说这三个误区是学校文化建设与健康发展的致命伤。发现问题不是目的,最重要的还是要解决问题。现结合考察绍兴上虞两地一些学校文化建设富有特色的优秀做法,如“注重精神建设形成主流核心,弘扬人文和科学精神,挖掘地方和校本资源,传承民族和学校文化传统,创设有个性的特色文化等”,思考以下“寻根”策略。

一、构建一个让人感动崇敬的生动灵魂,萌生精神之根。

在学校文化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四个层次中,精神文化是核心。因些,我们一定要先构建校园精神文化,只有竖起精神文化的旗帜,才能将其它各种文化尽收帐下。精

神文化在学校中要表现师生付诸实际行动的办学思想、校训,校风、教风、学风,教师的教学观念、工作态度和精神等等。最重要的是让其中的一种精神成为学校文化中的主流和核心。

在精神文化这个核心中至少应有一个让所有人崇敬、敬佩的生动灵魂,即一个活生生的精神。这人可以是学校的领导和老师,是英雄模范,是知名的校友,是地方的乡贤。通过学习、感受、体验、展示、宣传相关人物雕塑、图片、影片、人物传记、生平故事等形成一个本校特有的精神核心。如名校上虞春晖中学以创始人经亨颐奉献开拓的精神和他在1922年提出的校训“与时俱进”,激励着学校一辈辈的师生不断开拓创新,学校还利用曾在学校工作过的一大批名师硕彦:夏丐尊、朱自清、朱光潜、丰子恺等,以他们丰厚的人文精神感动一代代新人。又如绍兴柯桥小学融合了绍兴人“敢为人先、自强不息”的精神,形成“自强育人”的学校精神,在师生灵魂中撑起了“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还有绍兴鲁迅中学,继承鲁迅的“立人”精神,让学校洋溢着实事求是和敢于批判的精神。

一所学校要在精神文化领域建立起一个让人崇敬的生动灵魂,让他感动着一辈辈的老师、一辈辈的学生。让人性的光辉不断照耀师生们的心灵,让丢失的精神之根不断萌发新芽。

二、搭建一方展示个性的舞台,寻求生命之根。

冰心说:“有个性才会有生命”。因此,在学校文化建设中要重视个性化地建设,杜绝不考虑学校和师生实际的模仿,具体可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考虑:

(1)”以人为本”。在制度和行为文化的建设上,要从师生的“人之本性”出发。学校管理的制度与措施,要为了学生和教师的发展而制定和实施,才能被全体师生所接受,才能在长期共同实施中积淀为文化。如上虞春晖中学“人格自尊、行为自律,学习自主、生活自理” 的办学思想,从1922年提出,历经八十多年还有鲜活的生命,是因为春晖创始人对教育主体“人性化”的深刻把握,才让春晖的管理洋溢着生命的光彩。再如绍兴市鲁迅小学从“人本”教育出发,创建了“选择”性学校文化,实践出一个尊重学生个性的开放的“教育超市”环境,给学生充分获得教育的自主选择权。在该校里可以看到学生选择教师、班级、课程的景象,可以感受到一种尊重个性、引导兴趣的“选择”性学校文化。自由活动时间,有学生在教室里画国画、做手工、说英语、拉小提琴,有学生在操场上跳芭蕾、做体操、吹鼓号,人的个性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得到淋漓尽致的张扬。还如崧厦镇中在管理中一条规定:不吃早餐的人不许进课堂。学校的食堂备有免费的早餐任你享用。这一条严格的规定,却不断流淌人性关怀的温馨,不知有多少的师生为这关怀感动着。我们可以想到:只有充分尊重人性需求的文化,才会是真正有灵性的文化。

(2)全员参与。个性化的学校文化还来自于全体师生民主参与学校的一切教育活动。我们要让师生在学校文化建设上有自主参与的时间、空间、机会。例如上虞金清扬中学设有“学校发展金点子”办公室,学校师生随时随地可以向学校提出自己的发展建议,点子被学校采纳,还可获得一份有意义的小礼物。崧厦夏沔尊小学还将学校中有关师生关心的焦点和热点问题都采用公开办公和听证形式的制度文化,是来自全校师生积极参与下形成的有特色的制度文化。上虞崧厦镇中有“每周五下午各年级组长、教研组长和各科任负责人集中15分钟,相互反馈问题,然后校行政班子30分钟集中办公,然后将各项结果反馈和新的要求及相关措施当晚上挂校园网进行公布,让全校师生能及时了解,充分参与。”这种高效务实的行为文化是在采纳全校师生不同的意见,经多年教育实践形成的。还有崧厦镇中校训(为成功的人生做准备)的确定是在当时全校2000多名师生和许多学生家长共同参与下诞生的。因此,全体师生的参与更能创设有个性特色的学校文化。

(3)就地取材。从学校本土的地域文化出发,寻找建设个性文化的最佳促发点。如上虞崧厦镇中,依托“中国伞城”的地域特色,围绕“伞”文化,把“伞”字与“德”字联结起来,弘扬“伞业精神”,把崧厦“伞人”不畏艰难、敢闯敢冒;勤劳勇敢、渴求富裕;敢立潮流、勇于争先;精明能干、务实求信的精神,引入校园。并在校园内建立“伞文化陈列馆”,围绕伞文化、伞城名人有计划开展了诸如“十佳小伞花”、“争做伞城文明人”、“小小伞花文艺汇演”、“伞城小画家”、“伞城学子体验

伞城”等活动。再如上虞岭南乡清潭小学地处虞南山区,是一所办学设施相对落后的村完小,学校根据农村学生动手能力较强的特点,利用山乡遍地可掏的树桩树根,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从根雕入手,进行德育—劳技—美术一体化特色文化建设。美术课设计构思根雕,劳技课加工制作根雕;校园路程指示牌是根雕,走廊文明展示牌也是根雕。这些富有地域色彩的学校文化是极富生命力的,可以有效推动学校文化向纵深发展,让学生终身受用。

(4)因人而异。从学校和地方出现的乡贤名士的德能才智出发,以名人的生平事迹、故事等为切入点,寻求学校文化个性化的发展。又如上虞金近小学充分挖掘童话作家金近的人文资源,竭力营造童话化的教育氛围,构建了“小鲤鱼,跳龙门”这一极富本校特色的学生素质评估体系,学校每周开设两节童话课,推出了校本教材——《童话红黄蓝》,营造了“读童话,讲童话,写童话,唱童话,画童话,演童话”的学校文化。上虞岭南乡中心学校充分利用教师爱好儿童诗的优势和山乡丰富的诗歌创作素材,组建“浪花儿童诗社”,把诗歌引进校园,把诗歌带入课堂,营造了诗意浓浓的学校文化。又如上虞夏沔尊小学以夏老的“爱的教育”思想为背景,每个学期都有一次为期一个月的“爱的教育”师生主题活动,师生相互讲述教育中感动自己的一件件事,用自己的行为去表达尊师爱生的感情。

因此,我们可以靠“以人为本、全员参与、因地制宜、因人而异”等措施和方法,搭建一方让师生充分展示个性的舞台,寻得学校文化发展的生命之根。

三、寻找一点过程的支撑,培育发展之根。

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建校以来所有文化因素积淀而成的。现在的学校文化时刻也不能与过去的历史和传统断开。如果失去了历史和传统,学校文化将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因此在学校文化建设中要摒弃近功急利的思想,注重对传统和历史的继承,特别是对民族文化的传承,重视细节的建设和过程的积淀。我们从“挖掘传统、关注细节、长久坚持”三个方面进行深入把握,能让学校文化获得长足的发展。

(1)挖掘传统。挖掘传统就是学校文化建设要对地方和学校历史文化资源中优秀民族文化深入挖掘,利用优秀的传统文化支撑起学校文化中人类精神的支柱。如上虞春晖中学以创办人经亨颐墓塑像、墓地,经亨颐故居和纪念馆为学校文化建设基地,全校师生不断在自己的生命中积淀这第一任老校长爱国家、爱事业、爱白马湖的春晖精神。学校还结合陶行知先生在春晖的留言:“五心”教育(忠心献祖国,爱心献社会,关心献他人,孝心献父母,信心给自己)在教学楼前建造“五心”教育碑,每年开展“五心教育”,让学校获得一种“浓得化不开”的“五爱”文化。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之中师生的心灵不断地受到拷问和撞击,就是我本人,在一次匆匆的春晖之行中,心灵也受到一种从来没有的震憾。又如上虞丰惠镇中以学校地处四明山区的地域文化,利用周围丰富的革命传统教育资源,形成有自己特色的革命传统教育文化。只要我们进入以上学校的文化之中,无不被这深厚的学校文化所打动。

(2)关注细节。关注细节就是学校文化建设要从小事做起,注重发展过程的每一点,进行仔细琢磨和推敲,从而获得学校文化的最佳发展。细节具有无形的张力,能展示学校的品位和前途。关注学校文化的细节建设,就是处处做文化建设的有心人,时时让师生在教育的细节中彼此感动着对方。如上虞崧夏镇中教室的墙上都是用学生自己创作的格言和书画作品,校园中每一颗植物都有学生精心为其取下名字的文化细节;绍兴蕺山中心校有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一本书,用书信、E—mail等相互交流阅读心得,还有教师与学生相互写生日留言的文化细节;上虞滨江小学的校长办公室有历届校长的大幅照片、教师办公室有历届优秀教师的照片和教育格言,各个班级中有历届学生留下来的班级口号的文化细节。这些文化细节,让校园充满自主、互动、温馨、爱意的文化氛围,无形中让校长、教师、学生彼此感动着;让每一个师生与学校历史和传统自然的融合,让他们的责任感、使命感和谐地与学校的生存发展联系起来。就是这一个个细节,让学校文化的底蕴在不断的加深加厚。

(3)长久坚持。长期坚持指学校文化来自历史长期的积淀,一个制度、一种行为、一种活动在保持与时俱进基础上的坚持才会形成有内涵的文化。学校教育中一次两次活动只能叫活动,如果某项活动坚持下去,在学校中形成传统,在学生身上产生深远的影响,那就成了文化。如崧厦镇中将“文化长廊”系列主题活动,列入学校的长期规划之中,结合学校的发展趋势分别作有五年和十年的规划,并且每一项活动的时间都有一定的继承性和规定性。就拿校园的学科园地是每两周一期,现在已是200多期,是师生坚持了十多年后形成的一种自觉的文化。又如绍兴县实验中学每年五月开展“红五月——共青校园文化月”革命传统教育,从建校开始,一直不断坚持。因此,建设学校文化要耐得住寂寞,要坚持、坚持、再坚持,坚持最长久的就是最有内涵的。

总之,学校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时间的积淀过程,要切忌“重物轻人,丢失精神”、“照搬因循,缺失个性”“贪功浮躁,缺乏积淀”三个误区,应抓好“构建一个让人崇敬的生动灵魂、搭建一方展示个性的舞台、寻找一点过程的支撑”这三个有效途径,创设和谐的学校文化,让全体师生在和谐向上的学校文化中获得应有的精神感召与发展。

第三篇:农村寄宿制学校管理的问题与对策

农村寄宿制学校管理的问题与对策

肃州区泉湖学区永久小学 张新民

据教育部的相关调查报告称,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已经初步显现“学校越来越小,人数越来越少,教师越来越老”的态势。那么,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公平,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又将面临新的课题。以甘肃省肃州区为例,通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义务教育的发展态势已经从“有书读”转向“读好书”。加快农村义务教育寄宿制学校建设,合理布局农村校网,做到区域资源共享已势在必行。但农村寄宿制学校管理实践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也不能不引起人们的共同思考。

一、农村寄宿制学校无法满足“留守”学龄少儿的寄宿要求

随着成年劳动力往经济发达的城镇的大量转移,大批学龄少儿成为农村“留守人”,家庭教育与监管呈现“真空”或“半真空”状态,在“留守”少儿面临网络、赌博等不良诱惑,违法犯罪行为时有发生的同时,他们自身正当权益受到侵害的事件以及安全事故又层出不穷,极大的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留守”儿童问题已引起全社会的关注,一度成为社会的焦点。如果农村学校能最大限度地容纳这些“留守”儿童,让她们在学校吃住,使他们远离不良诱惑,用学校大家庭的温暖来消融他们成长的“坚冰”,必将有利于“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更何况校网布局调整后,学生上学的路途较远,他们需要寄宿在新学校,得到新老师的呵护。然而,目前广大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仍无法满足学生的“寄宿”要求。首先,大部分学校的校舍建设存在先天性不足,规划、设计严重滞后。如学生的浴室、卫生间等设施或数量不足,或设计不科学、不合理;消防设施缺乏……不仅给住校生的生活带来极大不便,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其次,校园文化氛围不浓,住校生的生活极其单调。大多数农村寄宿制学校因经费短缺,设施简陋,加上管理者的办学理念相对滞后,导致校园文化氛围不浓,学生在校课外很少从事娱乐活动。很多学校甚至连图书阅览室、电脑室等现有的资源也无法得到充分利用,学生在校除了学习就是自由玩耍,生活极其单调,往往对住校生活产生厌倦感。第三,学校教师及其管理人员服务意识淡薄,没有给学生带来“家”的温馨。现代教育理念告诉我们,学校是服务场所,教师应当具备一定的服务意识,为广大学生服务。可惜相当部分的教师观念十分落后,错误的认为教师是教学的,不是为学生提供生活服务的以至于学校难以营造“家”的温馨,好多学生宁愿在校外租房子,也不愿住在学校宿舍。因此,更新观念,多方齐动,在规划和设计上、在校园文化布局上、在办学理念上大胆创新,注重人文色彩,办好农村寄宿制学校,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公平,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二、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亟待创新

住校生的管理是寄宿制学校的一大难题。一是现在的学生都是父母的“掌上明珠”,耐挫性较差;二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年龄偏低,生活自理能力较弱,安全管理责任重。纵观农村寄宿制学校,大多卫生、安全、状况不容乐观,管理方法滞后。因此,需要创新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促使学校上档次。首先,要加强住校生的行为习惯教育,从起床到入睡,从买饭到吃饭,从卫生到纪律都要反复强调,做到制度化、规范化,将管理的整个过程完全融入学校德育教育中。其次,尝试推行学生寝室创“星级”活动和先进寝室“免检”制度。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学校管理者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引入现代企业先进的管理方法,制定《学生寝室创星级活动实施细则》,对物品摆放有序、卫生习惯良好、人人遵纪守法的寝室依次授予“两星”三星”“四星“五星”级,获得“五星级”的寝室在下学期可以申请“免检”,挂“免检牌”等,使学生的竞争意识和荣誉感得到有效培养,自尊心和自信心慢慢发酵,影响和带动一大批。再次,完善管理网络,注重学生的自我管理机制建设。一个寝室的管理单靠学校管理人员是远远不够的,应该完善从校长室到相关处室,从值日值周导师到寝室长的管理网络,特别要注重学生的自我管理机制建设。在寝室长的选拔和任用上,应该提倡大张旗鼓地任用,隆重热烈地表彰。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责任心,又可以发挥学生的自我管理积极性。最后,要加强家校联系,共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充分利用现代发达的通信技术,认真做好住校生管理档案,及时与家长沟通交流,做到信息共享,责任共担。

三、安全责任难以规避

目前,大多数农村仍处于缺医少药的状态,尽管学校管理人员从早上六时起床到晚上十一点多一直忙于住校生管理,可学校和家长围绕学生在校期间冈意外、急病、生理缺陷等原冈造成的伤亡事故的纠纷仍然很多。一旦发生意外伤亡事故,家长对学校管理的理解度仍然很低,学校管理者几乎每天都在诚惶诚恐中度过,生怕被悬在头上“安全的利剑”刺中。我区某寄宿制小学校长说,他所在的学校一名学生突然两眼翻白,四肢僵硬,在场的教师都忙于紧张抢救,可接到电话通知的学生监护人却“千呼万唤不到学校来”,校方在万般无奈下包车将其送往区人民医院,途中正好遇见坦然自如的家长,真有“皇帝不急太监急”的滋妹。像这类事件如处理不当,万一发生什么不测的话,学校又难逃干系,真是有苦不能言。因此,政府部门应针对农村寄宿制学校的现状,把医务室的作用给予适当“放大”,在人员编制、财政预算、器材添臵等方面给予优先考虑,使它能够正常运转。这样,学生的健康才会多一层保障,学校的安全才会少一分责任。

四、管理经费不足,管理效率低下

规模较小的农村寄宿制学校,住校生管理工作一般都是由值日值周导师来承担的,他们对学生早上起床到深夜睡觉,进行全天候管理,工作量之大,任务之繁杂是可想而知的。可按教育局的规定,住宿费是不能用于日常管理的,管理费用只能在绩效奖励性工资的“其他项目”中列支。这样以来,容易出现两种情况:一是减少值日值周等管理费用,为教学教研让步。反正住宿费收入与教师无过多的利害冲突,一些学校于脆以宿舍紧张为借口不让学生住校,用以减轻教师的工作星,把安全的“皮球”踢回给家长;还有一些学校的教师却在管理上打“折扣”,管理效率低下。二是学校为了安全考虑,增加“其他项目”的支出,影响教育教研管理费用,客观上违背了绩效工资改革的本意,导致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低迷。因此,作为教育行政部门要进一步实行人事制度改革,审时度势,率先组织那些不适合从事教学一线工作的教师进行业务培训,让他们专门从事学生宿舍管理工作;同时也要允许农村寄宿制学校适度增加住校生的管理成本,促使学校真正高效运转。寄宿制学校建设是学校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关乎学校的生存与发展,关乎学生特别是农村“留守少儿“的健康快乐成长。它需要一支甘于吃苦,勤于奉献,且具有较强服务意识的教职工队伍;更需要教育行政部门审时度势,及早调整思路,做好农村寄宿制学校的改造规划,按照人文及早调整思路,做好农村寄宿制学校的改造规划,按照人文化管理要求,成熟一批,改造一批。

总之,农村寄宿制学校只有在建设和管理流程中注重“一切为了学生”的理念,才会开创一片崭新的天地。

农村寄宿制学校管理的问题与对策

肃州区泉湖学区永久小学 张新民

二〇一一年十月二十一日

第四篇:高职学生特点与教育管理对策论文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当代高职学生的群体特点,然后针对学生的特点提出了相应的教育管理对策,旨在为高职教育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职学生;高职教育;教育管理

1高职学生特点分析

高职学生的生源比较复杂,有很大一部分是高考成绩不理想的学生,还有一部分是边远农村的学生。前者受到高考成绩不理想的影响,对高职教育的就业情况非常消极;后者千里迢迢来学习,对求学后的就业状况较为积极。两者的思想冲突也为教学管理工作带来了困难,定期开展职业规划课程,能够让学生对高职学生的就业前景和社会认可度进行了解,从而避免学生对自己前途迷茫的思想状态。当下高职学生群体的显著特点有三个,一是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团队精神;二是沉迷网络,耽误文化课的学习,人际交流方面的困扰;三是自暴自弃,感觉前途迷茫。

2高职教育管理对策

2.1加强集体主义精神的教育

加强集体主义精神的教育,能够有效地矫正高职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倾向,从而减少孤僻不合群学生的数量,减少学生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矛盾冲突,进而提高学生对集体生活的适应。关于集体主义精神的教育活动建议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进行。第一,在思想政治课上加强对集体主义精神的教学的重视程度,以思政教育课堂为载体,将集体主义精神延伸到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当中,从而减弱当下高职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倾向,促进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最终有利于学生适应毕业后社会职场合作。第二,高职辅导员对所辖班组的学生建立班级档案,对班级体活动中学生的参与程度和团队合作程度进行分析和对比,最后进行各个维度的评比,并对评比结果进行不同程度的奖励,从而在实际校园生活中提高学生们的集体荣誉感,让学生们对“自我和与他人的合作方面”进行自我调节以求班集体利益的最大化,最终让当代高职学生切实感受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道理所在。第三,让网络游戏架起沟通的桥梁,促进学生团队精神的养成。当代高职学生从小就生活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网络环境中,网络游戏伴随其成长,戒掉网游的可能性很小,巧妙利用网络游戏中的团队合作以让学生践行集体主义精神也是一种探索中的方法。定期组织CS比赛,将团队合作的成果进行排榜,并予以一定程度的奖励。发扬团队精神的集体活动非常多,只有学生们能够积极参与进去,才能真正触动学生的思想。适度运用团队合作的游戏进行比赛以有效让学生感知到个人服从集体的重要性,将学生的思维从以个人为中心的轨道上逐渐调整到适应集体生活的轨道上,从而有效地减缓高职学生过度自我的思想趋势。

2.2用网络平台对学生进行教育

沟通和理解从交流开始,有效交流的主要因素是运用同一种语言。当代高职学生从小在互联网和智能设备盛行的电子环境下,与学生的有效交流要多应用网络平台,从而能够将所要表达的教育管理信息呈现在学生面前。当代高职学生对于纸媒的关注较少,无论读书还是写作,甚至团队活动的沟通都在网上进行,因此,只有高职院校的教育管理工作者也浸入到学生们经常光顾的网络环境中,才能够与学生们进行思想上的有效碰撞。关于应用网络平台对学生进行教育管理工作建议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第一,建立校内网络平台,每位在职的教育教学工作者和每位在籍的学生都要建立自己的个人账号。在校园内全面覆盖免费WIFI,学校和班组的各项活动和通知,都以网络为平台进行通知,从而让教师和学生都养成运用网络进行沟通的习惯。在这个活动的执行的过程中潜在的两个问题是年纪较大的老教师使用互联网技术的生疏和部分贫困学生没有智能手机,为此,学校要对教师的互联网使用技术进行培训,为家庭困难的学生给予资金和物质上的补助,从而解决教师互联网技术不熟练和部分学生没有智能手机的现状。第二,建立学校自己的贴吧、BBS论坛、微信群和QQ群,每个种类的群都有自己的主题,为学生思想表达和情绪发泄提供一个出口,管理员老师要随时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然后指定与之相对应解决策略。可以直接在群里对学生进行交流,也可以搜集相关主题的网络素材发到群里供学生学习,还可以在实际教学管理活动中与学生进行交流和讨论。第三,在网络平台上引进性格测试、职业能力测试和各类主题的网络竞赛。将这些测试和竞赛列入学生的必须完成的作业范畴,从而让学生定期通过权威的测试对自己的行为和思想进行反思,通过各类主题的网络竞赛强化学生的正向思想,进而实现对学生的管理和教育目的。

2.3定期开展职业规划课程

职业规划课程的开展建议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第一,邀请专业的职业规划教师对学生进行高职学生进行讲解,也可以将《职来职往》等求职节目中学历较低的人员求职成功的案例播放给学生看。第二,邀请本校的往届毕业生回到母校为学弟学妹们讲解其自身的求职经历和学习经历以及当下自身的职业发展状态,从而增强高职学生就业和职业前景良好的证明,进而充分发挥榜样的力量鼓励当下高职学生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和文化课知识,最终提高自身能力以争取一个光明的前途。

3结语

高职的教育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要对学生的群体特点进行深入的研究,再对症下药,针对其特点进行相应教育管理策略的制定。高职学生的文化课基础和学习自律性有着历史性的特点,但是不同时期的高职学生的思想状态和行为习惯有很大差别,这就需要相关教学管理工作人员结合不同时代背景下学生的特点,实施不同的教学管理方法。因此,高职教育管理工作是一个动态的研究过程,需要相关教师持续关注。

参考文献:

[1]杨哲,肖勤.增强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对策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5).[2]周立新.德国高校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及启示[J].北京教育(德育),2014,(2).

第五篇:农村小学管理论文:农村小学学校管理实践与思考

农村小学管理论文:

农村小学学校管理实践与思考

摘要:师资是教育的脊梁,师资队伍建设是办学永恒的主题。教师是推动学校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一个学校赢得优势、展现特色、累积综合实力的关键所在,是核心发展力。学校管理必须注重以人为本,用人文精神管理学校,做到以情感人,以情育人。

关键词:学校管理 以人为本 师资建设

一、提高提高校长的执行力:有人说:有一个好校长就有一所好学校。这一说法主要强调的是校长的办学思想决定着学校的办学特色。校长要有现代教育科学理论知识、学校管理理论知识以及丰富的实践经验。只有这样,校长才能有对教育政策的敏锐解析能力和理解能力,才能因地制宜地制定决策并及时调整,以求执行的高效。校长不仅要学理论,还要善于实践,深入思考,不断创新,并在实践中有所突破。这样才能使决策的制定更符合实际需要,提高决策的正确性。决策的执行不是校长个人的“独舞”,“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学校的发展需要广大师生的鼎力合作。只有全体教职员工互相配合,劲儿往一处使,形成一股强大的合力,才能使决策落在实处。因此,校长要明察师生的需要,在执行中凸显人文关怀;校长要有民主意识,和师生保持畅通无阻的沟通渠道,并在执行中及时跟踪、反馈、调整,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有了决策的正确性和全体员工的团结协作,就拥有了“天时、地利、人和”,决策才能得到有效执行。“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在决策的执行中,校长就是学校中层领导和全体师生行动的楷模。校长作为教育决策的坚定践行者,其身上体现出的脚踏实地的工作精神和严谨治学的工作作风,对师生具有明显的带动作用。“其身正,不令而行”,要求教师做到的,校长自己要首先做到。不说空话,身体力行,才有助于提高校长的威信。提高执行力,校长要脚踏实地,以“实干家”的本色,做好执行的“排头兵”、“领头雁”。

二、以人为本、管理学校。学校管理者要善于把建章立制的“硬”管理同人文精神的“软”管理相结合,既“管”且“理”,重“管”更重“理”,实现制度管理的三个结合,即科学管理与人本管理相结合,权力经验管理与学术管理相结合,校内资源管理同校外资源管理相结合,这样才能使一定的管理行为收到预期的效果。以人为本,师资是教育的脊梁,师资队伍建设是办学永恒的主题。学校应该成为师资队伍成长提高的基地,校长最大的贡献就是带出一支好的教师队伍。对此,针对不同年龄,提出分层要求。如备课,对新参加工作的教师,要求备课重在规范,对中年教师则要求有新意,在教学改革上下功夫,对有经验的教师则重在总结经验,整理形成教学理论。

抓住青年教师的培养,实际上就是抓住了学校的未来,抓住了教育的未来,为使青年教师尽快成熟起来,成为学校的青年骨干教师,以致成为名师,必须通过三条渠道,落实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学校要尊重教师的想法,尊重教师的人格,并通过会议、座谈和交流等多种方式让教师深化认识:学校是教师的学校,事业是共同的事业,学校的利益就是自己的利益,强化“校兴我兴”“校荣则我荣”意识,只有共同努力学校才能发展壮大。

实行校务公开,让教师知校情,明校事,激发做主人翁意识和工作责任感,消除工作中的误解。实施教师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创造条件和组织教师参加学习培训,以提高教师的能力和学历,形成宽松和谐,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

三、抓好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突显教育特色:学校在现代先进的教育思想指导下,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发挥自身的优势所形成的独具个性的、符合教育规律的、区别于其他学校的办学模式。它涵盖学校的办学思想、办学目标、价值取向、办学风格、学校管理、校园文化建设等诸方面,是学校办学目标、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一所学校办学经验成熟的表现。学校创建特色教育必须以现代的教育理念为指导,符合新课程改革的精神,运用好国家

赋与学校自主能动的办学权力。依据所在地的区域优势、自身的经济条件、学校的现有规模、教师的素质结构、学生的现状,在办学模式上做出选择,使自己的办学目标、价值取向、教育教学方式上形成特色。它是学校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落实新课程改革任务过程中,办学管理上的一种科学化、主动性的集中体现。学校在创建特色教育的过程中关键是要把握住自己独特的办学指导思想,形成自己独特的办学模式。

教育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我们学校坚持各项工作以教育教学为中心的指导思想,引导和要求学校各层次、各部门的工作都要服从和服务于教育教学工作。在组织实施教学过程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强化教育理论学习,转变教育观念,围绕“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基本教育理念,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深入开展学习教育部倡导的六种教学模式,并安排教研组集中学习讨论“成功教育”、“愉快教育”的教学模式,进一步加强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提高办学效益,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主渠道作用,切实规范教学过程中的“备、讲、辅、批、考”五项基本环节工作,努力改进学生德育工作,更新德育内容,探索德育方法,拓宽德育渠道,增强德育工作的时代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建立健全科学的教育教学评价制度,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教学观念,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着乡,让学生学会学习,从而达到乐学、好学、善学、会学、学会的目的,并努力在特色教育,特长教育等方面寻求突破。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提出高大远的要求,必定会拔苗助长。目前,成人写字水平不高就是因为小时基础没打好。夯实基础,就是围绕“身体锻炼好,行为习惯好,文化基础好”这三个方面,分解出许多具体要求进行训练。针对学校班容量大,学生浮躁等情况,当今,尤其要加强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常抓不懈,齐抓共管,一抓到底。科学文化知识的教育不能放松,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传授不能放松。在任何时候,都要向课堂教学要效益。如果在小学阶段,应该读的没有读,应该看的没有看,应该做的没有做,那将是学生终身的缺失,终身的遗憾。我们要为学生的终身负责。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学会写字、学会读书、学会唱歌、学会做操、学会扫地、学会负责、学会合作、学会探究”。

四、强化民主管理,增加学校凝聚力:教职工是学校行政管理的对象,也是学校管理的主体,因此,强调“人”的重要性,全心全意的依靠他们,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创造性。是学校科学化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民主管理制度要健全,定期召开教职工代表大会,遇重大问题及时征求教职工意见。工会是联系校领导和教职工的是纽带,工会定期进行合理化建议及评议校领导活动,调动职工参政、议政制度强化他们的主人翁意识。

参考文献:

1.刘秀梅.关于创建学校特色教育的思考[J].2007.6

2.农村小学管理之我见[J].2008.9

3.浅谈新课改背景下的学校管理[J].2009.5

下载试论农村学校管理的误区与对策教育论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试论农村学校管理的误区与对策教育论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幼儿园规则教育的误区与对策》的读后感

    一、误区1.教师更关注幼儿的规则行为而忽视规则意识的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一般都是老师要求的,要求幼儿照着做,这样一来,幼儿就会觉得规则和他们没有关系,孩子们就会缺乏规则意......

    论文农村小学习作教学的误区及对策浅析

    农村小学习作教学的误区及对策浅析 [内容摘要]农村小学生的习作存在一些误区,主要有:题材老套,甚至假、大、空;片面追求数量,不注重写作素质的提高;应付了事,不重修改等等。笔者认......

    农村寄宿制学校管理的问题与对策五篇

    农村寄宿制学校管理的问题与对策肃州区泉湖学区永久小学张新民据教育部的相关调查报告称,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已经初步显现“学校越来越小,人数越来越少,教师越来越老”的态势。那......

    企业薪酬管理存在的误区与对策

    企业薪酬管理存在的误区与对策劳动与社会保障0702缑龙摘要: 本文阐述了薪酬管理的内容及薪酬激励作用,分析了国有企业薪酬管理存在的误区及原因,提出了相关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农村学校信息教育问题与对策

    农村学校信息教育问题与对策 内容摘要:在经济社会迅速发展、全面小康建设如火如荼的今天,信息技术越来越凸显出其在经济社会发展各环节的作用,大数据、互联网已成为创新驱动发......

    农村小学德育管理对策研究论文

    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和历史变迁的一个重要的过程,是现代社会发展内在的、必然的趋势。改革开放的三十年,是我国快速城市化的历史阶段。城市化不仅改变了社会的结构,而且改变了......

    论文:人情执法的误区与对策[五篇范文]

    “人情执法”的误区与制约对策 ●安徽省广德县林业局林科所陈兴福 林业行政执法是林业行政主管部门依法进行林业行政管理并作出林业行政处罚决定的一系列活动。其依据是指林......

    家庭教育论文对家庭教育认识的几个误区与对策

    家庭教育论文对家庭教育认识的几个误区与对策 明阳天下国际教育培训提醒你孩子的性格、习惯、能力等各方面无不受到家长的影响。由于家长的年龄层次及文化、生活背景不同,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