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统一战线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探索与实践报告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目的是达到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从而实现社会的和谐与长治久安。统一战线由于其特殊的职能优势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实践中具有几大优势。
一是引领团结优势。大团结大联合是统一战线永恒的主题,通过统一战线能够实现各党派、各团体、各民族、各阶层的大团结大联合,能够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和创造活力,最大限度地把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形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强大合力,为经济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政治环境。
二是利益规范优势。统一战线能够协调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和海内外同胞关系这些政治领域和社会领域中的重大关系,使各方面成员的利益诉求得以有序表达,使“五大关系”内部和相互之间的利益机制合理规范,从而理顺情绪,化解矛盾,凝心聚力,促进和谐。
三是示范带动优势。统一战线通过在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中开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活动,在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中开展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活动,在民族宗教界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等项活动,使各族各界代表人士起到示范带动作用,引领各自联系的统战成员共同为社会发展进步贡献力量。
以上优势决定了统一战线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实践中大有可为。
一是在建言献策中突出社会管理。引导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在参政议政中把视野投向社会管理、把触角伸向社情民意。我市每年组织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开展专题调研,在关注经济建设的同时,积极关注社会管理和社会事业发展,先后调研了我市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环境保护、食品药品安全等。我们还进一步加强了政府对口联系和特约监督工作,推动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与民主党派、工商联就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安全生产等共同调研,开展民主监督,为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和社会事业发展献计出力。
二是在完善机制中促进社会和谐。积极探索和构建统一战线参与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的工作机制。首先是协调联系机制,进一步加强我市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形成了政治协商、情况通报、对口联系、特约监督、联谊交友等一系列制度规范,确保参与有序;其次是牵头协调机制,统战部受市委委托定期召开民主党派、工商联主要负责人联席会、民族宗教工作联席会、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座谈会,沟通情况,协调工作,确保同步推进;第三是应急处置机制,通过建立统战系统社情民意、统战信息、重大事件报送及反馈机制,及时了解工作动态、回应相关诉求,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三是在服务社会中关注民生。发挥统一战线的智力优势、人才优势,积极参与社会事业和民生工程。支持新农村建设,争取上级统战部门和民营企业的援助,落实社会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资金达1亿元;开展“百企联百村帮千户”感恩行动,先后投入资金3000多万元,慰问“老干部、老党员、老先进”300余人;为汶川、玉树、舟曲、汉旺、清平等灾区捐款捐物5000多万元;关注就业,举办“民营企业招聘周活动”,为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和下岗人员提供就业岗位上万个。
四是在搭建平台中融入社会实践。我们通过海外联谊会、光彩事业促进会等具有统战特色的社会团体,为统一战线成员了解社会管理现状、深入社会管理实践、掌握社会管理规律搭建平台,并以此为依托组织考察经济社会建设、培养选拔代表人士、参与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等中心工作,进一步激发了统一战线成员融入社会管理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统一战线成员成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力量。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与统战部门的基本职能联系密切,统一战线能够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实践中更好地履行职责、发挥作用,为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与长治久安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第二篇:北京市社会建设与管理创新探索与实践
北京市社会建设与管理创新探索与实践
一、社会建设与管理概念的由来与内涵
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政府经济部门要转变职能,加强政府社会管理职能,保证国民经济正常运行和良好社会秩序。2002年,党的十六大强调,要完善政府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职能,改进管理方式,保持良好社会秩序。2004年,党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
社会建设最早出现于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的报告,在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时,强调要“加强社会建设与管理”。在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进一步提出了“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专门有1章来阐述社会建设。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位一体”新格局,把社会建设与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摆在同等重要位置,强调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2010年,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把“社会建设明显加强”作为“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五大目标之一,作出全面部署。
2010年,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进一步就完善法律法规和政策、健全基层管理和服务体系、发挥群众组织和社会组织作用、健全党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加大 公共安全投入、做好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加强特殊人群帮教管理和服务、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等提出明确要求。
2011年2月,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上讲话指出:社会管理社说到底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根本目的是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营造良好社会环境。社会管理的基本任务包括协调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正、应对社会风险、保持社会稳定等方面。
2011年5月,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社会管理创新。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政治优势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总结推广我国社会管理成功经验,借鉴国外社会管理有益成果,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自我完善和发展。积极推进社会管理理念、体制、机制、制度、方法创新,加强社会管理法律、能力建设,完善基层社会管理服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通过协调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化解社会矛盾和深入细致的群众工作,维护人民群众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持社会良好秩序,有效应对社会风险,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营造更加良好的社会环境。
2011年7月,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指出,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我们必须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和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高度抓好社会建设,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胡锦涛总书记在建党90周年大会上指出,社会矛盾运动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基本力量。要遵循社会发展规律,主动正视矛盾,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不断为减少和化解矛盾培植物质基础、增强精神力量、完善政策措施、强化制度保障,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全面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
2011年7月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意见》。明确“社会管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意见》分12个部分、42条,充分认识重要性和紧迫性、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加强和完善社会管理格局、加强社会管理制度建设、加强基层社会管理服务、完善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加强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服务管理、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服务管理、加强公共安全体系建设、完善信息网络服务管理、营造良好社会环境、加强统筹协调。
中央关于社会建设的主要精神可以概括为:
其一,社会建设与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同等重要,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二,社会管理是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核心是健全和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实现社会公正有序和谐运行; 其三,社会建设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内容:一是完善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新期待相适应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新体系;二是形成与社会发展变化新特点相适应的,能够保证经济繁荣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社会管理综合治理的新模式;三是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能够有效保障群众权益、有效化解社会矛盾、动员公众广泛参与、激发社会充满活力的新体制新机制。
二、当前首都社会建设与管理面临的形势
(一)近年来主要工作举措
1998年12月,第1次城市管理工作会议,通过《北京市街道管理体制改革方案》等2文件。重点推进街道改革,“一确立、两赋予、三分开”,确立街道办事处对辖区管理负总责的地位;赋予街道充分的管理权限和相应的财权;实现政企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
1999年12月,第2次城市管理工作会议,形成《进一步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关于刚正管理体制改革的决定》等5个文件,围绕抓住区级枢纽、理顺市区财政体制、下放部分市政管理权限、完善街道“条专块统”,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改革。
2001年12月,第3次城市管理工作会议,形成《关于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研究部署城市社区建设,探索社区管理体制和治理模式。
2002年08月,第4次城市管理工作会议,讨论通过社区建设相关文件,研究进一步推进社区建设问题。
2004年09月,第5次城市管理工作会议,研究深化街道体制 改革和加强社区建设问题,明确街道职能:统筹辖区发展、监督专业管理、组织公共服务、指导社区建设。
2005年8月,市委市政府《关于建设和谐社区和谐村镇的若干意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善之区。
2006年6月,市社区建设和城市管理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 《北京市和谐社区建设指导标准》。
2007年12月,成立市委社会工委、市社会办。同年,出台了《北京市志愿服务促进条例》。
2008年9月,召开市社会建设大会,出台《加强社会建设实施纲要》等“1+4”系列文件。同年,成立市社会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
2009年3月,召开市志愿者工作大会,出台推进志愿者工作文件。
2010年7月,出台《北京市社会服务管理创新行动方案》,召开全市社会服务管理创新推进大会。
2011年6月,召开市委十届九次全会,审议通过《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全面推进社会建设的意见》。另《规划纲要》正在审议之中。
(二)过去五年建设与管理创新成就
“十一五”时期全市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为契机,不断推动社会服务体系、社会管理体制、社会运行机制和社会建设实践创新。继出台《北京市加强社会建设实施纲要》、《北京市社会服务管理创新行动方案》后,又出台《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全面推进社会建设的意见》、《北京市“十二五”时期社会建设规划纲 要》,以此为标志,北京社会建设迈上了新台阶、开创了新局面。
1、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1)实施“五无”目标动态管理;(2)完善城乡促进就业政策;
(3)社会保障制度率先实现城乡一体化;(4)实施“九养政策”等系列惠民举措;(5)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6)加快发展社会事业惠及民生。
2、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走在全国前列。(1)成立社会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
(2)组建市委社会工作委员会、市社会建设工作办公室;(3)成立区县社会建设工作机构,街道乡镇成立社会工作党委;
(4)在社区、商务楼宇建立社区服务站和商务楼宇工作站;(5)出台社会建设“1+4+X”系列文件,构建五大体系框架。
3、基层社会服务管理创新迈出重要步伐。(1)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健康发展;(2)全面推进社区规范化建设;(3)试行村庄社区化服务管理;(4)试点社会服务管理网格化;
(5)实施《社区基本公共服务指导目录》;(6)推动“一刻钟社区服务圈”建设试点;(7)加快推进50个重点城中村改造与建设。
4、广泛参与共建共享局面基本形成。
(1)深入开展和谐社区、和谐村镇创建活动;(2)北京奥运会和国庆60年志愿服务世人瞩目;(3)推进志愿服务经常化、专业化、规范化;(4)认定两批22家“枢纽型”社会组织;(5)加快培育和扶持发展社会组织并发挥作用;(6)实施大学生社区计划,推进社工专业化职业化;(7)动员驻区单位参与和支持社区建设;(8)推动各类经济组织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5、安全稳定工作根基更加牢固。(1)建立应急管理防灾救灾体系;(2)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3)加强安全生产和食品药品监管;(4)构建社会矛盾纠纷“大调解”格局;(5)建立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6)坚持以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7)探索做好特定人群服务管理工作。
6、社会领域党建设工作体系初步形成。(1)成立街道(乡镇)社会工作党委;(2)完成社区党组织换届选举工作;(3)建立商务楼宇党建工作站;
(4)启动“枢纽型”社会组织党建“3+1”机制;(5)推动社区区域化党建“三有一化”;
(6)开展非公制经济组织党建“五个好”试范点;(7)开展社会领域创先争优、学习实践活动。
(三)今后五年发展思路与目标
今后五年,是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推动首都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深化重点领域改革的攻坚期、各种利益冲突和社会矛盾的凸显期。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系统设计、整体推进首都社会建设,努力取得新的更大更好成绩,任重而道远。
1、把握指导思想。
紧紧围绕一个总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牢牢把握三个最大限度总要求: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增加和谐因素、减少不和谐因素;
适应新形势、顺应新期待: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
五大体系:完善社会服务,创新社会管理,动员社会参与,创建社会文明,构建社会和谐;
全面加强社会建设法律、体制和能力建设,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构建具有时代特征、中国特色、首都特点的社会建设新格局。
2、遵循“五个坚持”的基本原则。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为先(根本); 坚持依法办事、发扬民主(基础); 坚持改革创新、完善制度(动力); 坚持统筹协调、整体推进(途径); 坚持广泛动员、共建共享(方法)。
3、明确发展目标。
北京社会建设始终走在全国前列; 五个更加目标:
社会服务更加完善; 社会管理更加科学;
社会动员更加广泛;
社会环境更加文明;
社会关系更加和谐。
4、深刻理解社会建设五大体系。完善社会服务; 创新社会管理; 动员社会参与; 创建社会文明; 构建社会和谐。
5、深刻理解全面把握社会建设五大体系。
“五大体系”的构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科学体系的新概括,是中央精神与北京经验有机结合;
“五大体系”的设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道路的新探索,是科学理论与北京模式的有机结合;
“五大体系”的形成,是具有时代特征、中国特色、首都特点的社会建设体系的基本框架,是系统设计与全面推进的新成果;
“五大体系”的实施,是纲要老五大体系的继承、发展、创新与完善,是改革创新与集体智慧的结晶。
三、今后五年社会建设与管理的主要任务
围绕社会服务更加完善、社会管理更加科学、社会动员更加广泛、社会环境更加文明、社会关系更加和谐,从《意见》到《规划》,对今后五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全面推进社会建设作出科学部署,努力构建“十二五”时期社会建设体系框架,全面开创具 有时代特征、中国特色、首都特点的社会建设新局面,是今后五年创新社会管理、推进社会建设的行动纲领和宏伟蓝图。《意见》围绕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全面推进社会建设,全文包括12个部分、50条,提出10个方面的重点任务,即“十个着力”以及41项具体任务,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创新社会管理、推进社会建设的纲领性、指导性、方向性的文件。《规划》以《意见》为依据,围绕完善社会服务、创新社会管理、动员社会参与、创建社会文明、构建社会和谐,对今后五年首都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创新进行系统设计、科学规划、整体推进,力求勾画出“十二五”时期社会建设体系的总体框架,力求体现今后一个时期社会建设工作科学性、创新性、系统性等特点。
(一)十个“着力”: 着力完善社会管理格局
着力在创新服务中加强社会管理 着力实现各类人群服务管理全覆盖 着力夯实社区服务管理基础
着力创新各类社会组织和经济组织服务管理 着力提高信息网络服务管理水平着力加强公共安全服务管理 着力创建社会文明环境
着力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 着力以党建工作创新引领社会服务管理创新
(二)“十个理念”:
执政为民理念:一切为了人民幸福安康和安居乐业 以人为本理念:突出人文关怀、为了人的全面发展 服务为先理念: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在服务中加强和创新管理
创新驱动理念:以体制机制法制创新为动力 科学发展理念: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依法办事理念:依法行政、遵纪守法、司法公正
全员覆盖理念:对人的管理和服务、实现各类人群全覆盖 群众满意理念:维护群众切身利益、保障群众合法权益 党建引领理念:以党建工作创新引领社会服务管理创新 整体推进理念:以创新社会管理为重点全面推进五大体系建设
四、社区工作者与社会建设和管理
(一)社会建设的三个“W”:
第一个“W”(What):社会建设是什么?
五大体系:社会服务、社会管理、社会动员、社会环境、社会关系。
第二个“W”(Who):社会建设由谁来做? 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第三个“W”(Why):社会建设为什么?
实质是对人的服务和管理,一切为了人民群众幸福安康、安居乐业。
(二)社会管理的三个基本问题: 第一个问题:社会管理管什么? 十项重点任务,即“十个着力”。第二个问题:社会管理由谁来管? 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第三个问题:社会管理怎么管?
创新理念观念、创新体制机制、创新政策法规、创新方式方法、综合运用法律法规、经济调节、行政管理、群众自治、道德约束 心理疏导、舆论引导等方式方法。
(三)社区党组织、居委会、服务站关系:
社区党组织是社区建设与社区服务管理创新的领导核心; 社区居委会是社区居民自治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是党和政府联系社区居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社区居民利益的重要维护者;
社区服务站是社区基本公共服务的提供者和政府事务承办者。
(四)社区工作者是社区建设与服务管理中坚力量和骨干队伍。
社区工作者走职业化、专业化发展之路: 加强学习(理论政策、本职业务、现代科技)
尽责敬业(让居民满意、让组织满意、实现自身价值)联系群众(了解居民、熟悉居民、服务居民)
善于探索(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创造经验)管好自己(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扮好角色(联系服务居民、完成上级任务、团结同事)
第三篇:统一战线如何服务社会管理创新
加强社会管理与创新的目的就是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凝聚强大力量。这与统一战线工作“增进团结、维护稳定、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根本任务是完全一致的。因此,统一战线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探索总结统一战线服务社会管理的特殊规律,准确把握统一战线服务社会
管理的功能定位、对象重点、方式载体,努力形成推进社会建设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合力,更好地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作贡献。
一、支持民主党派积极参与社会管理
各民主党派要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当好参谋,做好社会管理工作中的民主监督,为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发挥重要作用。支持民主党派积极参政议政,搭建民主党派“知情问政”平台,深化参政议政委员会专题调研制度;拓宽民主党派参政议政建言献策渠道,完善民主党派向党委和政府报送社情民意的制度和渠道;协助党委和政府疏通民主监督的渠道,保障民主党派民主监督功能;进一步完善民主党派和政府部门对口联系制度;推动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参与社会管理的能力。
二、加强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社会管理创新工作
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管理服务,推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建立健全党组织、群团组织,充分发挥党建工作在促进非公有制企业健康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自觉履行社会责任;充分发挥工商联在社会管理创新中的积极作用,支持工商联参与协调劳动关系三方会议,共同推动建立健全劳动关系协调协商机制。
三、发挥新社会组织在社会管理中的作用
按照“以社团为纽带,以社区为依托,以网络为媒介,以活动为抓手”的要求,通过深入开展调研、加强队伍建设、搭建服务平台、培育树立典型等一系列工作,将游离于传统统战工作体系外的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纳入街道、社区、楼宇等社会领域党组织工作范围,密切与新社会阶层人士的联系,实现统战工作的全覆盖;建立健全新社会组织统战工作机制,扩大新社会组织统战工作覆盖面,加强中介组织统战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化建设;加强新社会组织党外代表人士的管理和服务,建立新社会组织党外代表人士与党委政府沟通联系的渠道,为其有序政治参与和利益表达创造条件。
四、完善统战工作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
加大社区统战工作力度,以社区统战工作服务社区管理,反映社区民意,同时加强统战工作基层基础建设,建立健全“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基层统战工作网络。通过落实统战政策、规范阵地建设、健全组织网络、搭建活动载体、完善工作机制等,进一步完善统战工作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
第四篇:乡镇检察室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实践和探索
乡镇检察室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实践和探索 [ 蔡仕强 ]——(2012-2-20)/ 已阅530次
乡镇检察室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实践和探索 —以五华县检察院的三个检察室为视角 五华县人民检察院 蔡仕强
【内容摘要】如何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社会管理创新对检察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充分发挥检察机关在社会管理创新中的职能作用,是摆在检察机关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本文通过探讨检察机关设立乡镇检察室参与和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检察室运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提出检察室从合理设置、正确履职、严格管理、不断创新四个方面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途径,从而认为检察室参与和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大有可为、大有作为。【关键词】检察室 社会管理创新 探索
检察机关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具有特殊作用、担负重要使命。当前,各地检察机关为延伸法律监督触角,促进检力下沉,积极试点设立基层检察室。设立基层检察室拓展了检察机关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领域,检察室立足本职,面对基层,贴近群众,服务大局,对于推进三项重点工作,强化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职能起到了很好效果。但是,一些地方的检察室存在设置华而不实、工作流于形式、人员严重紧缺等诸多困难和问题,本文试以五华县检察院设立的三个检察室为视角,就如何加强检察室建设、更好地推进社会管理创新作一探讨,以期抛砖引玉。
一、设立检察室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一)是健全司法体系、强化法律监督的需要。一方面设立检察室具有宪法和法律依据。我国《宪法》规定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其组织机构形式由法律规定。根据人民检察组织法第2条规定:“省一级人民检察院和县一级人民检察院,根据工作需要,提请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可以在工矿区、农垦区、林区等区域设置人民检察院,作为派出机构。”条文中“根据工作需要”“等”等字眼,对检察机关派出机构作出了不完全列举的规定,为设立乡镇检察室预留了法律空间,因而设立乡镇检察室符合立法精神,具有宪法和法律依据。另一方面设立检察室完善了法律监督体系。法院、公安机关、司法行政机关在乡镇分别设有人民法庭、派出所、司法所,有自己的基层“阵地”,而检察机关没有乡镇一级的检察机构,在基层信息不通、耳目不聪,无疑使检察机关对基层的法律监督工作效果大打折扣。这种现状,使得我国宪法构筑的行政权、审判权、监督权三权架构出现漏洞,与宪法立法初衷不符,更难以适应我国现有的国情。因此,积极延伸法律监督触角,在重点乡镇、街道设立派出检察室,将法律监督关口前移、工作重心下移,使原来的“两所一庭”体制变成了“两所一庭一室”,从机制上完善了乡镇一级的司法体系。
(二)是化解社会矛盾、服务发展大局的需要。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农村乡镇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最主要特征是广大农民再也不依附依赖于土地,广大农村已在向城镇化发展,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正在形成。但是,在这历史性大变革中,也暴露了出了许多新的社会矛盾。目前,农村尚存在相当数量的严重暴力、黑恶势力、破坏农业生产和侵犯农民生命财产犯罪,出现了不少农村基层干部贪污腐化、渎职侵权等职务犯罪,侵犯农民合法权益的行为时有发生,土地政策调整、征占农村土地等引发了一些显性的和潜在的社会问题日渐突出,农村纠纷不断增多。而乡镇检察室正是密切同群众之间的关系,重心下移,检力下沉,把法律监督触角延伸到广大农村的最有效载体。以五华县为例,该县面积达3226.06平方公里,占广东省面积的1.47%。总人口105万,其中农业人口89万,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84.76%,是典型的农业大县。地广人多,农村社会矛盾纠纷触点多、燃点低、处理难,利益纷争错综复杂,严重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检察机关创新服务民生新平台助推社会矛盾化解,势在必行。因此,设立乡镇检察室,深入基层、贴近群众,立足检察本职,维护社会稳定、就地化解矛盾纠纷,是检察机关服务绿色的经济崛起发展大局的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
(三)是加强基层建设、推进检察改革的需要。“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检察机关的执法主体80%在基层,检察事业的基础在基层、难点在基层、发展希望也在基层,基层检察院建设在检察事业发展中具有基础性、战略性的地位和作用。虽然基层检察院经历了30 余年的发展,但是基层检察院的法律监督能力、队伍建设水平还不高,特别是由于检察工作的专业性和相对独立性,基层检察院真正站在群众的立场考虑问题、谋划工作,把群众关注点作为检察工作着力点的意识和能力还有待提高,尚不能完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强的法治需求。适时发展乡镇检察室,通过与基层群众“零距离”面对面的接触,发挥检察室贴近基层,贴近群众的作用,既有利于基层检察机关畅通监督渠道,创新工作机制,提高检察机关的基层知名度和认可度,走检察专业化与群众路线相结合之路,又可以让检察人员直接面对基层群众,接受他们的评议和监督,提高检察队伍的群众工作水平和能力,进一步提高基层检察院建设,从而进一步提升执法公信力和检察机关形象。
二、乡镇检察室设立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一)设置模式不统一。有些地方在乡镇检察机构的设置在决策前缺乏必要的调查论证,急功近利,盲目跟风,存在一哄而上,搞一刀切的情况。表现为:检察室名称不一,五花八门。如派出检察室、检察站、乡镇巡回检察室、检察联络室、检察工作联系点、检察法律服务室;报批程序不一,形式各异。有的报上级检察机关批准,有的报同级人大常委会批准,有的报当地党委批准,有的多头报批;机构编制不一,地位尴尬。大部分乡镇检察室或类似机构没有行政级别和固定编制,也有个别如珠海市的横琴检察室有行政级别和固定编制,还有个别如陆丰市甲子镇检察室有编制,但只保留了机构设置,无实际人员,也没有开展工作;人员配备不一,随意性大。有的安排干警“客串”,定期办公。有的安排干警驻点蹲守,长期办公。有的甚至聘请外单位人员担任检察工作联络员,协助工作。例如五华县院,现有在职人员77人(其中院领导9人),内设17个科室,有些科室甚至只有一个人,平时工作任务重,案多人少,没有多余的人员补充到派驻检察室,只能采取部分干警“兼职”检察室,定期驻室办公的办法。
(二)职能定位不突出。高检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检察机关延伸法律监督触角促进检力下沉工作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中规定了派驻检察室的职能,但仍不够全面具体,不能全面履行法律赋予的人民检察院职责。由于没有法定职责和明确的职能定位,各地检察室的工作重点和工作思路五花八门,有的片面强调侦查办案,有的则强调为检察院其他部门提供案源,有的重点从事法制宣传、法律咨询、受理信访举报工作等等,不能充分发挥其在农村法律监督中的作用。甚至产生三种不良倾向:一是职责泛化,认为检察室包打天下,大包大揽,“份内”的事干,“份外”的事也干,什么都做,最终什么都做不好;二是职责虚化,工作只停留在协调和服务上,不敢大胆履行监督职责,监督不到位;三是职责异化,主次不分,脱离法律监督职能开展工作,把主要精力用在协助政府处理拆迁、土地征用纠纷等检察职能之外的工作上,充当了当地政府的一个职能部门。
(三)内部管理不规范。目前,各基层检察院对乡镇检察室的管理尚处于松散无章的状态,有的由具体业务部门协调管理,如反贪局、控申部门等,有的由政工部门或办公室等综合部门统一协调管理,没有一个统一规范的管理部门。其次,乡镇检察室与检察院各科室之间的工作对接尚未形成制度化,工作关系没有理顺,仅靠乡镇检察室“单打独斗”,难以将一些重要矛盾及时化解,工作不能形成合力。另外,由于上级院未将乡镇检察室工作列入考核的范围,各基层院在设置乡镇检察室后,将更多的精力集中本院各条线有考核指标的工作上,而对乡镇检察室如何实行绩效考核管理,如何实行规范管理却较少涉及,结果是想管就管、不想管也没什么大问题,反正未列入上级考核范围,不会对全院总体工作造成什么影响。这样,管理上的不到位,使乡镇检察室不能走上科学化、专业化、规范化的发展轨道,严重制约了其健康有序开展。
(四)保障机制不健全。据了解,大部分地区的乡镇检察室的经费由派出检察院自行解决,少部分地区的乡镇检察室的经费由派出检察院和所在乡镇共同解决,也有个别乡镇检察室的经费由财政统一支出。由于经费的保障没有合法、稳定的来源,检察室在装备上受到了限制,有的借用乡镇政府的办公用房,与综治办或信访办等部门一起合署办公;有的租用当地的房屋作为办公和生活用房;有的因技术装备落后而制约了一些工作正常开展等等,这些实际困难严重影响了检察机关的整体执法效能和执法形象。同时,由于大多数乡镇检察室经费没有列入财政预算.基层检察院在设立乡镇检察室时,增加的人员、办公经费的开支还要从现有经费中挤占,靠自筹经费加以解决,特别在经费保障不充裕的欠发达地区就显得更加困难。在这种情况下,有的地方只好在规划设置上则能省则省、能减则减,物质装备远远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导致乡镇检察室工作的发展处于软弱无力的状况。
三、检察室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实践和探索
(一)要认真谋划,科学设置。笔者认为,从长远来看,高检院应该通过司法委员会向全国人大提交一个修改检察院组织法的建议,明确在乡镇设立检察室的规定。高检院要进一步对派驻检察室建设的选址、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办公设施、经费保障等方面作出明确规定。基层检察院应因地制宜,根据当地拟设立乡镇检察室的布局、数量报同级人大常委会批准并向当地编委申请增加机构编制,机构规格与基层检察院的内设机构相同,原则上可与人民法院派出法庭对应设置。其名称可统一为“xx人民检察院派驻xx(驻在地名称)检察室”。检察室的设立、更名和撤销,应报上级检察院和当地党委备案。检察室应有专门的办公楼,统一规范,融入检察机关独有的检察元素外观标识,并配齐人员,配备车辆、电脑、打印机、照相机等办公设施,常年办公。检察室的设立不能千篇一律,要根据乡镇人口数量、地理环境、交通、经济发展不平衡等因素,实行重点区域先行,稳步推进,做到成熟一个,设立一个,巩固一个。如五华县是一个农业大县,东西相距71.59公里,南北长为87.99公里,有16个乡镇,五华县院根据各乡镇的地域、人口、经济、文化和交通等实际情况,在其中经济和交通较为发达、人口数量较多、辐射面较广的安流、华城两个乡镇和工业园区设立了检察室,选址合理,运作规范、效果明显。
(二)要突出特色,明确职责。高检院《意见》规定了检室室的工作职责。笔者认为,检室室要突出检察特色,明确监督职责,努力把检察室建设成为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一线平台,打造检察工作的新亮点。一是服务基层群众,减轻群众诉累。协助乡镇党委建立由乡镇党政统一领导,“两所一庭一室”分工牵头,各基层单位各司其职,群众广泛参与的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体系,维护和谐稳定,减少社会对立,将社会矛盾及时化解在基层,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二是预防职务犯罪,促进反腐倡廉。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发现、收集职务犯罪案件线索,全面掌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难点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深入剖析根源,提出解决对策建议,积极参与农村社会管理创新。笔者认为,检察室可以发现、受理职务犯罪案件线索,但不能承担职务犯罪案件的初查、立案等工作,检察室应更多的配合内设业务部门办理案件。三是突出法律监督,拓宽工作领域。将公安派出所、人民法庭、司法所的立案、侦查、审判和社区矫正工作,纳入检察室的监督视野,收集、发现执法不严、司法不公及诉讼中的违法问题,使检察监督更直接、更快捷、更方便、更有效。四是参与平安建设,提升执法形象。积极开展法治宣传,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平安创建,加强对刑释解教人员、违法犯罪青少年等特殊人群帮教管理和社区矫正工作的法律监督以及运用检察手段参与对网络虚拟社会的建设管理。
(三)要加强管理,规范运作。一是加强内部管理,资源配置到位。检察室所需的人财物不能依赖于当地乡镇镇委、镇政府,建议由县级以上财政拨出专款,由基层检察院统一管理,办案办公经费统一拨付,办公用品装备统一购置。同时,须加大对检察室的经费投入,尤其是网络信息化建设,确保信息流转畅通。二是合理配备人员,选好人用好人。每个乡镇检察室要配备3到5名检察干警,将综合能力强的检察官派驻检察室任职或者将年轻干警充实到检察室,加以重点培养和锻炼。笔者认为,绝对不能从社会上聘请人员行使检察权。由于人员紧缺,一些检察室采取返聘部分离退休干警的做法,这一做法可以借鉴。如五华县院3个检察室均是返聘刚退休不久的3位院领导担任主任。去年7月,华城镇两个村发生冲突,集体械斗一触即发,华城检察室主任获悉后,利用其经验丰富、协调沟通能力强、具备做好群众工作的优势,做了大量调解工作,协助当地党委、政府很快平息了事件。三是健全工作机制,强化制度管理。包括建立轮流派驻机制,由于检察室工作条件差,工作量和工作难度大,所以驻室干警要实行轮岗换岗,以3至5年为宜。要建立激励制度,对工作出色的干警优先提拔使用或向相关组织部门推荐提拔使用。要制定《岗位责任制度》、《文明接待规范》等规章制度,确保检察室工作规范有序。要对乡镇检察室的工作实行目标管理,明确任务、分解责任,建议由省院制定标准,将乡镇检察室工作列入考核的范围,纳入省院统一考核。
(四)要力求创新,不断完善。首先,着眼自身,不断完善实践中总结出的有利于提高检察室工作效率、提升服务大局和执法为民的能力、促进执法规范化和科学化的好做法。如完善文明接访制度、岗位责任制度,健全与当地司法、公安、法庭、信访建立沟通协调机制等。要优化检察权配置,推进内部管理方式的创新。笔者认为,检察室可定位为基层检察院的一个独立部门,作为一个内设机构,属院党组直接管辖,基层院办公室为检察院其他内设机构与各检察室之间的联络部门。其次,着眼社会,致力解决社会管理中存在的重点问题,促进社会管理创新在检察环节更加科学、规范、有效。如建立服务当地党委中心工作协调保障机制,积极发挥近距离接触基层、获取各方面信息比较迅速的优势,立足检察职能,主动协调本院其他职能部门为乡镇、园区的发展提供服务和保障。再次,立足服务,推进服务措施的创新。如设立“农村干部警示教育基地”和“青少年普法教育基地”,通过开设“检察官讲堂”及举办“检察开放日”等活动,运用近期查办的典型案例,对农村基层干部及青少年进行法制教育,使检察宣传工作深入田间地头,送进农户家中。
参考文献:
郑红,发展乡镇检察室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思考,人民检察,2008年第22期 邵长生,重构乡镇检察室,人民检察,2009年第2期
曹志瑜,乡镇检察室的立体解构与回溯性发展研究,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
张和林、严然,关于广东省检察机关开展驻镇(街)检察室等类似机构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广东省检察院专题调研,2010年第1期 张金锁,立足检察职能 延伸工作触角 创新社会管理,检察日报,2011-07-15 程宗林、汪凌鸿,乡镇检察联络室制度探析,正义网,2011-09-08
第五篇:发挥统一战线优势推动社会管理创新
发挥统一战线优势推动社会管理创新
——统一战线服务社会管理创新初探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当前社会转型时期面临的紧迫任务。服务社会管理,是统一战线围绕中心、践行科学发展的客观需要,是统一战线开创新局面、不断发展壮大的必然要求,也是统一战线与时俱进、进一步提升科学化水平的重要途径。
一、统一战线是推动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法宝
爱国统一战线是由不同党派、不同民族、不同阶层、不同信仰的人们所组成的联盟,广泛性和包容性很强,具有协调关系、理顺情绪、化解矛盾、扩大共识、增进合作的重要优势作用,作为党的一个重要法宝,在推动社会管理创新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1、从统战性质看,统战工作是党的特殊群众工作和社会工作,在本质、目标上与社会管理创新具有一致性。作为党领导和执政的重要方式,统战工作与社会管理本质上都是做人的工作,统战工作是做一定阶层、特殊群体的社会管理工作,即重点是做党外代表人士及其所联系群众的社会管理工作,是社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管理则是一种更广泛意义上的统战工作。统战工作和社会管理都有共同的理论基础,即马克思主义关于群众的观点,一切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群众路线是党的基本路线,群众工作是统战工作和社会管理的本源和基础。统一战线从一开始就建立在群众工作的基础上,其成员是社会各界的代表人士,直接来自于群众,与群众有着天然的联系。统一战线的根本任务是增进团结、维护稳定、凝聚人心、汇聚力量,也与社会管理创新要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地增强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为实现“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凝聚强大力量的目标是完全一致的。
2、从建党90年历程看,统一战线不断壮大过程就是社会管理不断加强和创新的过程。从1922年7月党的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关
于“民主的联合战线”的议决案》向各民主党派发出建立联合战线的倡议,并就如何由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结成民主的联合战线提出自己的主张,即建党初期的联合战线、联合阵线开始,到抗日战争时期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解放战争时期、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到新世纪、新时期的爱国统一战线,尽管在不同历史阶段,随着不同政治形势发展变化,统一战线的性质及任务不同、统一战线工作范围和对象甚至名称不同,但党一直关注各社会阶层及其利益,重视社会秩序管理和各种关系协调。党的统一战线历史,就是党对特定社会阶层、特殊群体团结、引导的历史,统一战线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就是党的社会管理经验不断积累、对特殊社会群体管理逐步完善的过程。
3、从社会发展现状和趋势看,统战是推动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法宝。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我国进入社会矛盾多发期、社会风险活跃期,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组织结构、人员结构都发生深刻变化,不同的社会群体对社会管理和服务的需求已经并将越来越多元化,统一战线在社会管理创新中凝心聚力的根本任务、大联合、大团结的永恒主题,特别是重要法宝的作用地位不会变,反而将更加凸显。首先,理念的包容性、民本性决定了统战在社会管理创新中更具针对性。在思想价值观念日益多元化,社会财富分配日益多样化的背景下,统一战线能够及时掌握和反映不同阶层代表人士及其所联系群众的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地整合、引导不同社会阶层及各界群众的诉求,使每个利益群体都各得其所,在具体实践中更具针对性。其次方式的平等性决定了统战在社会管理创新中更具认同感。加强社会管理仅靠行政法律手段实行管、控、压、罚,即使做得最好,最多也只能有“善政”,而不可能有“善治”。统一战线的显著特色就在于以平等、民主、包容的态度对待差异,以沟通、协调、引导的方式增进共识,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更容易获得工作对象的接受、认同,能够起到潜移默化、融洽汇通的作用。再次,成员的广泛性决定了统战在社会管理创新中更富成效性。统一战线成员广泛,在各阶层、各领域都具有代表性、影响力和示范带动作用,联系交友等统战
方法又倍具亲和力和人情味,因此,统一战线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效果将更加深入、更为持久。
二、运用统战思维,发挥独特优势,助推社会管理创新
统一战线推动社会管理创新,必须秉持统战理念,运用统战思维和方式方法,积极整合各种资源,发挥独特优势,主动服务社会管理创新。
1、更加注重凝心聚力工作,推动社会管理理念人本化。统一战线以凝聚人心为根本任务,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的理念,充分把握和发挥不同阶层、不同群体中所蕴涵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协调社会各方面利益关系,把统一战线各方面力量最大限度地凝聚到社会管理创新上来。要加强政治引领,强化政治共识同化。积极践行 “同心”思想,引导广大成员充分认识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增强政治认同感,为社会管理创新凝聚广泛的政治共识。要积极因势利导,强化社会责任教化。发挥道德力量的示范作用,引导统战成员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固化于制,使之成为统一战线共同的价值取向和自觉追求。要密切关注民生,强化真情服务感化。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统一战线服务社会管理的重点,充分发挥统战成员人才荟萃、联系广泛的优势,畅通反映社情民意的渠道,积极为民办实事、解难事,寓管理于服务,靠服务来赢得理解、感动群众、凝聚人心。
2、更加注重协调处理好五大关系,推动社会管理重点源头化。源头治理是治本之举。要关口前移,妥善处理好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统战领域的不和谐因素,尽可能防止和减少严重社会问题和社会冲突的产生。要适应社会管理新要求,着重加强宗教场所管理、代表人士物色培养、矛盾纠纷协调排查、突发事件预警等机制创新,开展“和谐寺观教堂”创建活动;完善少数民族群众管理服务,加大少数民族群众脱贫致富的帮扶力度;引导非公企业构建和谐劳资关系,积极参与光彩事业和社会公益事业;切实加强海外人士的联系和服务,用五大关
系的和谐引领社会的和谐。
3、更加注重发挥统战成员作用,推动社会管理主体多元化。社会管理的最高境界是自我管理。统战成员、统战组织是社会管理的对象,也是社会管理的主体和协同力量。统一战线要支持和鼓励统战成员、统战团体和新社会组织积极有效地参与社会管理,发挥多元主体在社会管理中的协同、自治作用。一是要发挥代表人士的作用。认真做好代表人士工作,要通过他们的示范带动,能够在参与和配合社会管理中,对所联系群众乃至社会各方面成员产生积极影响。要针对阶层群众的代际更迭和结构变化,着力培养各个领域、各个层次的代表人士,引导他们增强参与和服务社会管理的主体意识,积极在协助党和政府加强社会管理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产生辐射和放大效应。二是要支持统战团体发挥作用。加强统战团体能力建设,进一步提高公信力、影响力。支持工商联履行有关经济类社会团体业务主管单位职责,主动承担部分社会治理职能和社会责任。充分发挥无党派知识分子联谊会、少数民族同胞联谊会、海外联谊会、宗教团体等各类统战团体辐射作用,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服务活动。三是加强对新社会组织的引导。重视自由择业知识分子群体等新社会组织,注意将游离于传统统战工作体系外的新阶层人士纳入统战工作视野,引导新社会组织自我管理、健康发展,主动参与社会协同管理。
4、更加注重运用协商引导方法,推动社会管理方式柔性化。社会管理最易接受的方式是协商、疏导为主的人性化方式。要运用群众路线的方式、民主的方式、服务的方式,尽可能通过平等的对话、沟通、协商、协调等办法来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要用平等商量的方式交换意见,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协商,坚持协商于决策之前、协商于决策执行之中的原则,扩大各党派、各团体、各民族、各阶层和各界人士有序的政治参与,支持他们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加强与广大统战成员联系,真心实意地与他们交朋友,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尊重他们的利益表达,满足他们的合理诉求。善于运用统战工作的艺术和方法,充分体现亲和力和人情味,相互尊重、体谅包容,在交流沟通中加深理解,在合作
共事中增进友谊,使统战成员真心认同、主动自律,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创新。
5、更加注重基层统战工作,推动社会管理组织网络化。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重点在基层,难点在基层,突破点也在基层。统一战线在基层有着深厚的社会基础和资源优势,要不断加强基层统战工作,夯实社会管理工作基础。积极推进统战工作不断向基层农村和社区延伸,向新的社会阶层和各类社会组织延伸,向特殊的社会群体延伸,向网络信息平台延伸,建立健全“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基层统战工作网络,扩大统战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领域范围,实现统战工作的全覆盖和与社会管理创新的“无缝”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