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育科研成果推广应用的误区及对策思考论文
[摘要]要有效地改变教育科研低效、无效甚至负效的状况,就要大力推进教育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当前,教育科研成果推广应用中存在着“优秀”成果供不应求、点上热闹而面上冷淡、被动应付而半途而废、问题不清且目标模糊等误区。改变这种状况,需要转变急功近利的成果效益观;加强教育科研成果推广应用的“供需结合”;加快建立激励机制。
教育科研是潜在的教育生产力,它只有通过推广和应用并在实践中加以 “消化”,才能转化为现实的教育生产力,其科学价值和实用价值也才能得到社会的承认。长期以来,我国不少地方的教育科研存在重科研而轻推广、重成果而轻应用的状况,不少教育科研课题一结题就束之高阁,成果不能得到及时的总结、推广和应用,教育科研低效、无效甚至负效的现象普遍存在。这种状况导致了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严重阻碍了教育科研第一生产力作用的发挥,同时也制约了教育科研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正确认识教育科研成果推广应用的内涵及其主要内容,思考和分析教育科研成果推广和应用中存在的误区及其对策是当前每一个教育科研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对教育科研成果推广与应用的认识
(一)教育科研成果推广应用的内涵
“推广”是指“扩大事物使用的范围或起作用的范围”;“应用”则是指“使用”。教育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育科研成果推广应用,是指包括传播、学习在内的一切扩大教育科研成果使用范围或起作用范围的活动。它包括教育科研成果的传播交流、自发运用以及有组织的推广和应用3种类型。狭义的教育科研成果推广应用,则是指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将教育科研成果的思想、内容和方法等在一定范围内应用,使之为其他教育工作者所接受,并经理解、内化、改造而转化为教育效益的过程。推广应用的成果既包括“课题型”成果,也包括“教改型”成果。本文中的教育科研成果推广应用取狭义之意。教育行政部门、教育科研机构以及基层校长和教师相结合的队伍是教育科研成果推广应用的主体。
(二)教育科研成果推广应用的主要内容
与 “物性”范畴的自然科学研究不同,教育科学研究主要是一种“人学”范畴的研究。就内容而言,教育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主要包括教育思想和教育行为两个方面:
其一,先进的教育思想。只有当科研成果中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得到传播并被社会认可时,它才有推广应用的市场。为解决教育改革实践中不断出现的新问题,广大教育工作者迫切需要学习、掌握和遵循教育科研成果所揭示和总结的科学规律和原则。同时,科研成果中所蕴含的科学思维方式也可启发广大教育工作者持续改善自己的思维方式,用新的视角去分析和解决教育教学中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其二,先进的教育行为,即先进的教育教学策略、方法和手段。为解决广大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疑难问题,使他们的教育教学水平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我们有必要将科研成果中所包含的新颖而实用的策略、方法和手段及时加以推广和应用。
二当前教育科研成果推广应用中存在的误区
较之发达国家,我国的教育科学研究由于忽视成果的推广应用而效益偏低。即便推广应用,也大都是急功近利,步入推广应用的误区。分析教育科研成果推广应用中存在的种种误区及其产生的原因,有利于对症下药,有效地改变教育科研低效、无效甚至负效的状况。
当前教育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主要存在以下几个误区: 1)“经世致用”的优秀成果供不应求。出于职称评定和业绩奖励需要,许多教师做课题时热衷于文献研究,习惯于闭门造车,关起门来写论文、出专著,对教育实践中的现实矛盾和需要熟视无睹,对教育实践与改革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重大问题尤其是难点问题,既不能做出科学的解释也无法提出有力的对策。这种与教育实践严重脱节的教育科研成果,既难以向教育实践转化,也不能在教育实践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对此,周济部长的批评可谓入木三分:“有些研究是上不着天、下不着地,漂浮在半空中,真是像毛主席形容的那样头重脚轻根底浅!”“很多论文抄来抄去,是简单重复的跟风研究,没水平,也完全没有现实意义。”2)点上热闹,面上冷淡。一方面,我们有众多的“课题型”“教改型”科研成果,一些学校也纷纷成为课题或教改的实验基地;另一方面,出于“同行是冤家”的狭隘竞争心理,地区间、学校间、专业与学科间要么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不愿意共享成果的“技术封锁”现象,要么习惯于凭经验和感觉办事,不愿也不想推广应用已有的教育科研成果,点与面、提高与普及没有很好地结合,致使教育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出现点上热闹而面上冷淡的现象。3)被动应付,半途而废。受“科教兴国”“科研兴校”的鼓舞和启示,一些教育行政部门以下发红头文件的形式要求推广应用某个成果,但有时也会因未考虑教育对象、教育环境和成果应用者的自身条件等因素而出现“一刀切”的现象。在这种行政命令的外部强制推行下,广大教师在推广应用某个成果时,大多只对结果感兴趣,而对课题研究的艰辛过程望而却步,遇到难题就打退堂鼓,半途而废。4)问题不清,目标模糊。任何优秀的教育科研成果都是为了解决某个现实的教育教学问题而产生的。但在推广应用的过程中,成果应用者们往往不能亲身感受这些问题,也很少对课题的研究目标加以分析和揣摩,其推广应用带有很大的盲目性:要么不知道究竟在推广什么或为什么要推广,要么无法理解成果所蕴含的教育思想精髓,得其形而忘其神,盲目模仿,不得要领,步人“问题不清、目标模糊”的误区。
导致教育科研成果推广应用步入误区的原因有很多,有的来自事物的外部,有的来自事物的内部,但根本的原因还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
第一,成果的类型和质量是影响教育科研成果推广应用的内因。一方面,由于教育科研管理与成果评价的机制尚未理顺,教育科研成果的价值一直都是根据获得课题经费的多少、参与人社会地位的高低、所获奖励的级别和数量来确定。许多教育科研不是面向教学实践需要,而是单纯为了追求所谓的 “学术价值”而进行的与实践相脱节的研究。“纸上谈兵终觉浅,闭门造车多无用。”这种研究所产生的成果并不是从教育实践中总结和提炼出来的,既没有形成一套切实可行的操作方法,也没有取得经过科学验证并具有较为稳定的成效,成果本身很难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和实践性。另一方面,在当前的教育科研中,“应用型”“开发型”的教育科研成果实际上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一般而言,教育科研成果可分为“基础型”“应用型”和“开发型”3种。“基础型”研究主要以取得较高的学术价值为目标,相对而言易于评价(现有的国家评奖制度即较适用)。相比之下,“应用型”“开发型”研究由于在推广应用过程中涉及更多的环节、更多的方面且具有更大的风险(除管理风险外,还有教育环境风险、经济风险、社会评价风险等)而难以准确地进行评价。因此,当前这种过多偏重于“基础型”成果的评价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对“应用型”“开发型”教育科研成果的忽视,同时也诱导教育科研工作者将过多的精力用于对科研成果的学术价值的追求而忽视教育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
第二,外在激励机制的缺乏和评价体系的不足是影响教育科研成果推广应用的外部原因。在基础教育领域,社会对学校的评价主要依据升学率。迫于巨大的社会压力和苛刻的社会评价,高分和高升学率仍然是广大教师现实的 “硬”追求。相比较而言,教育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则只是费时费力的“软”任务。与高分、高升学率挂钩的经济利益远比教育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要更现实。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缺乏进行成果推广应用的内驱力。即使想推广,也没有充裕的时问和条件。在高等教育领域,教育科研成果的评价形式基本上是国家有关职能部门组织有关专家开成果鉴定会或评奖。在这种评价体系中,学校等成果应用部门的发言权很少,评价标准在现实操作中被抽象为教育科研成果的学术价值,也即文本质量。这些评奖结果与高校科研人员的利益密切相关(关涉工作成绩评价、工资福利待遇、职称评定、进修资格获取、科研经费申请等)。于是,为了获取更多的利益,部分教育科研人员和单位有意识地选择风险性较小的成果进行推广应用。同时,外在激励机制的缺乏也使教育科研人员对成果的推广应用抱有畏难情绪。较之纯粹的基础研究,教育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难度很大。做基础研究,科研人员只需跟自己“较劲”,仅仅在一个领域内努力即可;而与学校合作进行成果的推广应用则需要科研人员具有社交能力、管理能力、统筹能力等,同时还要处理很多琐碎的事情,费时费力。
第三,教师不能对教育科研成果自主创新地加以 “内化”是影响教育科研成果推广应用的又一外因。不同于自然现象和其他社会现象,教育是一种有着自身发展规律的复杂的社会现象,因而教育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具有较强的特殊性。在具体实施时,需要考虑许多具体情况,如教育环境、教育对象以及推广应用者的自身条件等。同样一个成果,甲在A班应用会成功,但乙在A班应用却未必能成功。同时,对于接受者来说,教育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是一个自主创新的复杂的“内化”过程。科研成果只有“内化”为推广运用者自身的精神财富才能发挥作用。如果推广应用者不用心吃透研究成果的实质和背景,把握其精髓,不能在深入理解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及时进行理论反思,揭示研究规律,就可能步人“盲目模仿、目标模糊、问题不清、半途而废”的误区。
三促进教育科研成果推广应用的策略
(一)转变急功近利的成果效益观
不正确的观念阻碍了教育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进程。许多人对教育科研缺乏科学的态度,对 “教育科研是第一生产力”的含义理解不深甚至出现误解,认为第一生产力就是直接生产力,进而以为教育科研可以直接转化为教育效益。这种要求教育科研“立竿见影”的急功近利观念无疑妨碍了教育科研成果应有效益的发挥,使得教育科研成果和人才难以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尊重,不可避免地挫伤教育科研人员的积极性。教育的对象是人,因而教育科研成果转化为直接的生产力要有一个效益周期。我们要允许暂时的相对滞后效应的存在,不能轻易地在短时间内对一项教育科研成果下绝对肯定或否定的结论,尤其是基础理论性成果推广应用的评价更不能操之过急。无论是由教育科研得出的对教育现象和规律的新认识还是提出的新概念或新学说,其理论的深度和广度如何,具有多大的价值,大多不是在短期内就可以确定的。我们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教育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论文或专著的发表是基础理论性成果推广应用的主要途径,但论文的发表数量或专著的出版情况只能部分地反映其成果的水平和价值。只有当论文中的观点或论据被他人参考、借鉴、引用或用以指导实践时,成果才应视为被推广应用。因此,要对教育科研成果尤其是基础理论性成果的推广应用做出正确的评价还需要对之进行一段时间的跟踪。
(二)加强教育科研成果推广应用的“供需结合”
教育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既需要成果生产单位的 “生产与供应”,也需要成果应用单位的积极响应,“供”与“需”要紧密结合。
第一,要研发出足够多的优秀成果以供推广之用。教育科研要努力解决教育改革与实践中的实际问题,产生 “有的放矢”的优秀成果以供推广之用。一方面,我们应在做好基础研究的同时加强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努力将教育科学的理论研究成果应用于教育实践,为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科学、可行的设计思想和方案,直接为教育实践服务。另一方面,我们要倡导以课题为中介的合作研究和交叉研究。根据课题的性质和实际需要,组织教育理论工作者与实践工作者共同参加联合课题组进行合作研究。例如:教育理论工作者与教师合作在学校中进行教学改革实验研究,教育理论工作者与教育管理人员就宏观决策问题进行合作研究等。同时,鼓励在基础研究、应用与开发研究上各有主攻方向的教育科研工作者进行适当的交叉研究。以基础研究为主的,也要开展应用与开发研究;以应用与开发研究为主的,也可从事一些基础研究。
第二,提炼教育科研成果,增加其信度和效度。实践是检验教育科研成果的唯一标准,经得起实践检验的成熟的教育科研成果才能得到大力的推广应用。然而,一些教育科研成果由于缺乏信度和效度而经不起实践的检验。这些教育科研成果要么缺乏可靠性,使用同样的研究方法却得不到同样的结果;要么结果难以被证明,研究成果可以被精确解释的范围不大甚至不能被科学解释,研究成果能被推广的条件不佳甚至不能被复制。因此,我们有必要对科研成果进行必要的分析,找出能突出其精髓的要点,编成成果公报;其次将教育科研成果放到教育实践中加以检验,去除一些 “想当然”的成分,增加其信度和效度。
第三,进行招标,促进 “供需结合”。在教育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过程中,我们应始终关注成果应用的自愿性、适用性和针对性。成果研发者和应用者要“两厢情愿”:前者既要有转让的愿望又要有接受检验的勇气,后者要充分认可、接受该成果并愿意在本校做推广实验;成果应用者在应用某项成果时,要充分考虑其与本校的办学目标、办学特色是否一致、吻合;成果研发者要理性地选择自己的合作单位,成果的应用单位也需考虑自己是否具备相应的教育教学条件,教师队伍是否符合要求等。笔者以为,实行招标可以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教育科研管理部门可以进行成果应用研究招标,按一定的标准精选并确定一些教育科研成果进行推广应用,然后召开成果推广应用研讨会,让“供需”双方明确各自的职责:成果研发者主要承担指导工作,在指导中进行研究;成果应用者主要是学习和应用,在学习和应用中研究。总之,教育科研成果的研发者与应用者要密切合作,进行“捆绑式”研究,责任共担、经费共用、成果共享。这样既可以检验和完善成果,又可以积累成果推广经验,在成果研发与推广应用之间探索出一条成果转化的新路。
第四,共同制订推广计划,组织推广活动。与自然科学研究成果不同,教育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会因各级各类学校的条件不同而遇到不同的困难。教育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需要考虑学校的设施设备、师资状况、生源状况、学校管理,等等。因此,成果研发者与应用者共同制订推广计划,按照程序有目的地组织推广活动是落实教育科研成果推广应用的必要环节。从程序的角度看,成果的推广应用大致可包括以下 6个环节:确定推广应用的成果;制订推广应用计划;学习成果及相关理论;组织培训、现场示范和指导,落实推广应用的措施;反馈调整,交流研讨,发展创新;总结经验并对原成果进行再评价。其中,成果推广计划一般包括以下内容:成果的名称及推广应用的目的、内容、范围、过程、评价、条件、风险与补救等。
(三)加快建立激励机制
激励机制是一个指挥棒。如果教育科研人员因进行成果推广应用而得到肯定,他们就会花时间和精力去做这件事;反之,他们只会把它当作副业,社会再呼吁号召也没有用。长期以来,虽然国家和教育科研单位都在尝试用不同的方式解决成果推广应用中的激励力度问题,但收效甚微,其关键原因之一是教育科研成果推广应用的激励机制没有得到根本改善,教育科研单位与科研人员、学校与教师进行成果推广应用的内驱力不足。鉴于此,我们应加快建立激励机制,以推进教育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
激励机制必须能够实现个人理性约束和激励相容约束。个人理性约束又称参与约束,是指行为执行者从行为执行中得到的期望效用大于不执行此行为所能得到的最大期望效用;激励相容约束则是指行为执行者总是选择使自己期望效用最大化的行动。具体而言:第一,教育科研成果推广应用中的个人理性约束是指面向学校进行教育科研成果推广应用能为教育科研人员带来更大的期望收益。这包括: 1)显著的经济效益。要对在教育科研成果推广应用中做出突出贡献、取得很大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教育科研人员实行重奖;采取成果推广应用与个人奖金挂钩的办法,根据成果推广应用的效益进行提成,让成果推广应用者获得更多的实惠。2)社会地位和价值被承认。要发挥宣传导向作用,大力宣传在教育科研成果推广应用方面取得成就的科研人员。要在社会上树立这样一种观念:通过教育科研成果推广应用而创造巨大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教育科研人员是国家和社会的巨大财富,应受到社会的尊重。第二,教育科研成果推广应用中的激励相容约束是指教育科研人员运用市场机制寻找经济、社会效益较佳的成果推广应用方式。要采取积极措施,鼓励教育科研单位、高等院校和其他单位中拥有教育科研成果的科研人员、教师深入基层,进行成果的推广应用;要通过教育科研成果研发者、推广者、应用接受者之间的利益与风险均衡分担机制,达到有效降低推广风险、平衡利益分配、促进教育科研成果转化的目的。
基于上述思想,我们提出以下对基础型、应用型和开发型教育科研项目进行教育投入的政策建议。“基础型教育科研项目”是指缺乏短期和中期经济、社会效益或风险较大而不适合学校进行主导研究,但国家(或省市)由于教育发展需要而必须保持一定研究规模的科研项目。这类科研项目的投入应采用国家(或省市)直接投入为主、社会资金为辅的方式。“应用型”“开发型”教育科研项目是教育科研成果推广应用的主要对象。它与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紧密联系,其主要目标是面向学校,产生教育效益。对这类科研项目,国家(或省市)应在坚持适当投入的同时,通过引导投资和启动资金来带动社会资金参与,也可对一些项目提供有限责任担保。国家(或省市)可以利用制度设计引导教育科研工作者在“基础型”“应用型”“开发型”教育科研项目中进行选择,从而提高效率并降低管理成本。国家(或省市)也可通过在上述项目间的选择性投资强化激励机制,从而加快教育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
第二篇:孤儿感恩教育的误区及对策
孤儿感恩教育的误区及对策
对孤儿进行感恩教育是我校育人的重要理念之一。要把这些不幸的孩子培养成为祖国的有用之才,长大之后知恩图报,小学阶段的教育是关键。我校目前在校学生600多名,其中孤儿约占25%,分布在二至六年级的各个班。在对孤儿实施感恩教育的过程中,既暴露出了一些教育方式上的弊端,也总结出了一些相应对策,现浅析如下,以抛砖引玉。
一、孤儿感恩教育的误区
(一)居高临下型
居高临下型感恩教育方式主要表现为:我说一,你不能说二。教师把自己要求感恩的思想赤裸裸地强加给学生,要求学生完全按照老师的思路践行感恩教育。低年级学生的独立性还不是很强,事事都要依赖老师,对教师的命令不敢有反抗的心理,因而这种方式看起来似乎还能生效。然而,这只是一个假象。从表面上看,似乎达到了感恩教育的效果,但这种效果是很不稳定的,很容易导致学生产生压抑和逆反心理。等学生成长到高年级后,就会对这种教育方式感到厌恶、反感、难受,进而产生抵制、排斥心理。例如,在《明天学校孤儿学习、生活跟踪记录卡》里,有这样一段记载:“某宿舍男生梁某某是所有内宿孤儿男生中最不听话的一个,你叫他朝东他偏偏往西,总是我行我素,为所欲为,极少把老师的话放在心里。”这正是这种感恩教育方式导致的不良后果。
(二)挟恩示惠型
挟恩示惠型感恩教育的表现方式是:我对你好,我说一,如果你敢说二,那你就是不仁不义。对有抵触的学生,此类教师不仅直接减少对他们的关怀,更不会给他们好脸色。使用这种教育方式的教师,他们的心里总这么认为:孤儿能进明天学校,是他们人生不幸中的万幸,包括食宿在内的各种费用学校全免,他们没有理由不感激,更没有理由不听话。因此,不管在生活还是教学中,这类教师时时处处对孤儿学生流露出挟恩示惠的思想,使得孤儿学生既无可奈何,又心里难受。在这种状态下实施的感恩教育效果自然是游离的、偏执的,带来的危害也是巨大的。
(三)威胁驱逐型
威胁驱逐型感恩教育常用的方式是:你再不听话,就把你送回老家。进入明天学校的100多名孤儿学生,大都是来自南宁市6县6城区的孤儿。这些孤儿是学校按照有关标准,经过严格的审查、筛选才能进来的。不是所有的孤儿都有这样的机会。因此,能在南宁市明天学校幽雅和谐的环境中学习,对孤儿来说是非常难得的。一般学生进入明天学校都有流连忘返的感觉,何况是一名孤儿。此类教师正是利用了学生的这种患失心理,当他们当中有人犯了错误,尤其犯了错误屡教不改时,教师就对他们进行威胁:“你再不听话,就把你送回老家。”虽然明天学校并没有发生过有哪位孤儿学生因为不听话而被送回原籍的事情,但因为这种方法对学生触动最大,所以这些孤儿受到这种威胁时,无不胆战心惊,“教育效果”可谓立竿见影。然而,这种方法只会对学生的心灵造成严重的伤害,会让他们极度缺乏安全感和集体归属感,对其今后的人生将产生重大的不良影响。
二、孤儿感恩教育的对策
可喜的是,我们的许多教师已经察觉到了这些问题,并积极探索出了一些效果不错的教育方式。
(一)和风细雨型
和风细雨型感恩教育主要表现为:从细节人手,给予孤儿学生无微不至的关怀,使孤儿学生从心灵深处慢慢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关怀与呵护,从而萌生感恩之心。这样的感恩教育是深刻的,是刻骨铭心的。刘润娥老师在她管教孤儿的心得体会里有这样一段话:“有一些孤儿不愿与人交往,对周围的人有戒备心理,总认为别人瞧不起自己,凡事故意漠不关心,使自己陷入孤独、寂寞、抑郁之中„„这就需要我们老师不厌其烦地用爱心去感化他们。”在老师们的细心关爱下,这些同学变了,变得自信、昂扬,快乐的笑容重新洋溢在他们的脸上。
(二)以身作则型
以身作则型感恩教育,顾名思义,它的教育方式就是:以自身的言行感化孤儿学生。该如何表现自我心中的爱,教师成为了学生最好的榜样。这样的教育最有说服力。卢艳珍老师有篇教育孤儿的心得体会,她是这样写的:“孤儿最缺乏的是什么?最需要的是什么?是爱,是家庭温暖,是自信心。在我们明天学校大家庭,我们必须让他们缺失的爱得到补偿„„元旦之夜,我和她一块做菜,她给我打下手,这天晚餐我们俩还以可乐当酒碰了几杯。三天假期很陕过去了,在送她回学校的路上,她凑近我的耳边大声说:‘老师,我好想叫你一声妈妈„„’我心里想,这看似平常的三天对于一个长期缺乏家庭关爱的孩子是多么的重要啊!”卢老师以身作则,没有刻意的表现,但爱却渗透在她的行动中,唤醒了学生沉睡的心灵,使学生于细微之处见精神、见境界,从而自然生出感恩之情。
孤儿是弱势群体,要把他们培养成为有用之才,长大后报效祖国,教育阶段与教育方式的选择尤为重要。小学教育对儿童的性格发展是黄金时段,我们只有选择适合孤儿的教育方式,才能让孤儿们更加健康快乐地成长。
(责编 蓝能波)
第三篇:初中历史教学论文 初中历史多媒体教学的误区及对策
初中历史多媒体教学的误区及对策
运用现代化的教育手段是教育现代化的体现,特别是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手段走进初中历史的课堂,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因为多媒体把文字、图片、视频、声音、动画等集于一体,具有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再现性和运动变化的可控性、模拟性以及强大的交互功能。它契合了初中学生仍以形象思维为主的思维特征,因此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可以改变传统教学的信息传递方式,图文并茂,声像并举,能够有效地渲染课堂气氛,还能创设情景启迪学生的思维,同时也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
多媒体手段只不过是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传播信息的桥梁,是教学系统中的一个要素,它不能脱离课堂而存在,不能脱离教师和学生而存在,更不能包办一切。多媒体手段能否发挥作用,关键在于如何恰到好处的使用,我在自身教学实践和观摩了多堂历史课后,发现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中存在的一些误区,这样不但发挥不了它的优势,有时反而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
误区一:由“人灌”到“机灌”
过去我们批评那种“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但利用多媒体手段后,老师误把计算机等同于多媒体,错误地认为多媒体可以代替教师做一切,让计算机从头到尾地“唱戏”,忽视教师应起的作用。例如在讲授《岳飞抗金》时,计算机通过图片和视频的演示,展示了“岳飞抗金”这一历史事件,如果教师只是作为操作者,不加任何分析和讲解,到最后学生连“岳飞为什么不是民族英雄?”这样简单的问题都茫然不知,同时教师的教学风格也无法体现,课堂气氛拘谨而不灵活,这样运用多媒体教学效果很不理想,最终导致由原来的“人灌”到现在的“机灌”。
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居于主导地位,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播,更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初中历史教学有很明确的教学目标,初中学生对历史问题的深度和广度的理解还不够,学生思维的时间也不易持久,这需要教师对课堂学习进行很好的组织,并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引导,引导学生叩启历史知识之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唯物史观,并积极鼓励学生思维,及时获取反馈信息,使“传道授业解惑”有的放矢。而多媒体手段只能辅助历史教师教学,不能完全代替教师的作用。
目前教师的讲授仍是教学的主要形式。教师的语言、教态、情感对初中生起着巨大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生动直观不乏幽默的语言,入木三分的分析,和蔼可亲的教态,增加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能培养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因此,利用多媒体手段进行历史教学不是老师撒手不管任凭计算机牵着学生走。我认为教师要时刻对课堂进行宏观调控,同时应该根据教材的实际内容,充分利用多媒体的强大的交互功能,高屋建瓴地创设一些情景引导自学、思考和分析,使教师能按自己的需要组织教学,展示自己的教学风格,而不是受课件的限制和左右,失去了教师在课堂的主导地位。
误区二:从接受者到观赏者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并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融为一体,形成和谐、融洽、积极、活跃的课堂气氛。要做到这一点既要看老师的教,也要看学生的学,归根结底要看学生的学,使学
用心
爱心
专心
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在学习历史时往往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老师有时在运用多媒体教学后,不注意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注意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原先传统手段的师生交流、讨论都在光、声、图像的展示中湮灭了,学生不是课堂的主人,而是成为仿佛置身课堂之外的观赏者,学生常常停留在对精彩画面的欣赏上,而对实质性的历史内容不去留意,时间一长就不自觉地游离于学习活动之外。例如在讲授《郑和下西洋》时,通过多媒体把郑和下西洋的基本史实用地图的形式展示,应该说出发点很好,但色彩艳丽的画面让学生看得眼花缭乱,如果没有适当的提问、讨论等形式的交流,那么可能是台上热热闹闹台下冷冷清清,把历史课变成观赏课,时间一长有的学生就开小差了。
事实证明,我们在运用多媒体进行初中历史教学时,应从历史课的授课类型和历史教材内容的实际出发,灵活运用。同时还要从初中学生的学习规律和心理生理特点出发(初中生能保持精力集中的时间较短,而心理学又告诉我们如果长时间单一做某种活动,会使人感到疲劳),科学地运用多媒体使多种教学方法相互配合,相得益彰。另外注意适当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设计一些人机对话类型的讨论题、思考题,通过师生对话,学生讨论,多媒体展示,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学生也会感到有有张有弛精神也会非常饱满,也就不会出现冷场的现象了。总之“教就是为了不教”,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无论用什么先进的教学手段都必须发挥学生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
误区三: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课件是多媒体教学的核心部分,它的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果。课件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但不能肤浅地停留在表面。如果不注意教学目的,只是让书本搬家,把屏幕当成电子黑板,而没有真正的实质内容;历史的多样性常常导致大量的图片和视频被牵扯进课件中来,如果热衷于追求多媒体显示效果,学生对显示画面印象深,但不能掌握历史知识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教学目标无法实现,这样的课件给人以喧宾夺主的感觉;如果在设计课件时不注重教材的整体优化结构,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很难有所体现,整堂课下来感觉平淡无奇,轻重难辩,缺少一个“拎起来一条线,撒下去铺满地”的教学主旨,这样的课件却是没有实用价值的课件。
多媒体技术具有图文并茂、形象直观的展示功能,它使学生对历史现象、过程的认识和理解更加深刻。但光有好看的课件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要讲究实际,课件设计要体现历史教材的教学目标,要忠于教材而高于教材,符合科学性和客观实际,同时要围绕历史课堂教学设计,突出重点,详略得当,不哗众取宠,堆砌素材,也不面面俱到,平铺直叙。在图象的处理上要简洁,大量的讲解和分析 应让 老师去完成,另外还要注意课件设计的艺术性,色彩搭配要与教学内容相一致,布局要合理。总之,课件的设计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外表,要有鲜明的目的和实质的内容。
误区四:盲目使用,效率低下素质教育要求我们“采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引进多媒体教学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种种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如果老师不从教学实际出发,不注重实效,认为运用多媒体手段就是运用了最先进的教学手段,就能显示教学水平,一味盲目使用,从而忽视了传统教学手段。对于那些传统手段就可以解决的问题,也牵强地使用多媒体,结果反而破坏了课堂教学结构,教学效果无明显增强。例如将大量的用心
爱心
专心
历史知识的板书和逻辑推导写入课件,在课堂上展示,这样使学生的印象反而不深,不易吸收,有的学生连笔记都来不及记。我觉得不如老师在黑板上一边讲解分析一边板书,学生也能边听边想边记。再如老师把图片、影视或文本简单地转换为计算机演示,而由于受技术因素的影响,图像的大小和清晰度往往受到限制,与其花那么大的精力去把它们制作成计算机课件,还不如直接使用投影仪、录像机或挂图来得方便。
多媒体手段有着自身突出的优点,但它并不排斥传统教学媒体和手段。而传统教学媒体和手段也有自身的长处,而且至今仍是确有实效且普遍使用的教学手段。因此要改变盲目使用多媒体的现象,我认为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克服传统教学媒体和手段的缺点,将传统教学媒体与手段和多媒体有机结合起来。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如果能用别的手段达到预想的效果就用别的手段,而运用多媒体教学就是要表达其他教学手段难以或无法表达的教学内容。例如在讲授《红军长征》,教师通过电子地图,配上活动箭头把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过程加以演示,同时每到重要的地点(如遵义等)在附应的影视资料;同时,请同学用讲故事的形式补充一些红军可歌可泣的动人事迹,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最 后在 老师的引导下,同学们讨论分析红军为什么开始失败?为什么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的转折点?
毋庸置疑,多媒体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确实有其它教学手段无法代替的优势,但这并不是意味着它能包办一切,它只是辅助教学的手段之一,而不是唯一的手段,更不是最终的目的。我们要从历史教学的实际出发,当用则用,不当用则不用。使用时要注重科学性,要使多媒体的运用做到“适时、适度、适当”恰到好处。
用心
爱心
专心 3
第四篇:民办高校中青年教师教学误区及对策论文
摘要:随着民办教育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走上教学岗位,他们通常毕业于重点和名牌大学,缺乏教学经验,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容易陷入一些教学态度、观念和方法上的误区。而如何正确的认识这些误区,并走出或避免陷入误区,尽快成长成一名优秀的青年教师,就要端正态度,加强理论学习;因材施教,明确教学目标;多管齐下,丰富教学手段。
关键词:工作现状 教学误区 注意事项 体会
0 引言
随着民办教育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走上教学岗位,他们通常毕业于重点和名牌大学,对工作待遇、工作环境期望值较高。这些年轻教师刚刚从学校毕业,从学生身份转变为教师角色没有适当的过度,就直接走上了讲台,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容易陷入一些教学态度、观念和方法上的误区。而正确的认识这些误区,并走出或避免陷入误区,将会有效促进青年教师的尽快成长。在这里我将总结本人及同事的学习经验,以供大家参考。青年教师的工作现状
1.1 工资待遇低,工作不安心 几年前,民办高校的青年教师大多是最近几年招聘的全国各高校本科毕业生和少量的研究生。他们通常毕业于重点和名牌大学,对工作待遇、工作环境期望值较高,而现实民办高校工作相对的不稳定、无保障、待遇低,促使有些青年教师把在民办高校工作看作是自己职业生涯中的一个跳板,不安心工作,一旦找到更加合适的工作或者有机会继续深造,就一走了之。工作责任心不强、流动频繁等问题,直接影响民办高等学校的教学质量[1]。这种思想上的不稳定往往会影响其他年轻教师。
1.2 工作任务重,教学难尽心 民办高校属于自筹经费的社会力量办学,没有国家的财政拨款。为了节省开支,民办高校中的教师往往身兼数职或有着巨大的教学任务需要完成,教师的工作量重。而且,由于民办高校的工资待遇远远低于公办高校,现在的青年教师又背负着来自社会和生活的巨大压力,为了多挣钱养家糊口,只能多上课或者利用晚上、周末去校外兼课。有的青年教师甚至同时带3、4门课程,一周课时多达30几个个学时。这样一来,这些青年教师要么兼职大量行政工作,要么疲于上课,也就没有时间和精力去认真的备课、教学、批改学生作业,在教学工作上也难于尽心尽责。
1.3 学术氛围差,科研水平低 民办高校的教师结构当中,专职教师中的大多数是青年教师,在某些民办高校中所占比例高达70%以上。这些青年教师年龄多在35岁以下。而35岁至50岁之间的有一定教学经验和学术专长的中年教师人数很少,在有些学校中甚至没有。在民办高校里真正的科研项目和具有科研能力的老教师少之又少,再加上青年教师平时工作任务重,难以有机会接触科研,所以这些青年教师的科研水平普遍较低。青年教师在教学中容易存在的误区
2.1 教学氛围不浓厚,学习不主动 正如前面所说,许多青年教师抱着把民办学校当做职业生涯中的跳板,他的教学往往也就变成了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备课的时候,内容往往只局限在教材所涉及的。即使是认真想好好任教的青年教师,由于经验不足、周围的环境影响,备课时主动学习的意识不强,不关注该学科的最新动态,不学习更高层次的教材等,这样就容易造成教材吃不透。当今社会知识更新很快,教材选用也不一定就是最新的版本,所以教材中难免有不少地方知识陈旧、论述不准确的,甚至还有一些印刷错误,年轻教师往往发现不了这些问题,如果遇到学生提问,难以自圆其说。
2.2 教学目的不明确,缺乏针对性 青年教师由于缺乏教学经验很容易将他们上学期间老师的教学理念、方法和手段以及专业及课程要求等不加选择地“移植”到现在的教学工作中,或者盲目“拷贝”其他他们认为很好而事实上也确实很好但不适合我们目前实际情况需要的教案和课件等等,忽视了民办高校学生的特点,教学缺乏针对性,往往事倍功半。
2.3 教学方法不丰富,讲课像念经 青年教师刚刚走上讲台,课堂教学经验不足。备课时可能准备了大量的东西,制作了许多张ppt,一上讲台就迫不及待地给学生灌输自己准备的知识,不注重教学互动,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单一,课堂变成了他一人的经坛,从头到尾,滔滔不绝,教学效果很不理想。青年教师在教学中的注意事项
3.1 端正态度,加强理论学习作为青年教师,必须加强思想理论学习,养成良好的师德师风。正确认识教育事业的意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是一项崇高的事业,是人们灵魂的工程师,你的一言一行,影响着几百、甚至成千上万个学生,你的工作关系这祖国的未来。所以不管你是否会长期从事教学工作、工资待遇如何,你都应该对教育、对社会、对国家的未来负责,认真地备好、上好每一堂课,就要更加主动地学习,你要给学生一碗水,你自己首先要有一桶水、一缸水。
3.2 因材施教,明确教学目标 青年教师要树立“因地制宜”和“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民办高校是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化的产物,他的学生总体来讲,基础偏弱、且横向水平参差不齐。这样,就要求我们在执行教学大纲、制定课程教学计划以及开展课堂教学的时候,不能“一刀切”,而应该在尽可能紧扣教育部关于高等教育的相关要求和标准的前提下,根据我们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制定教学计划、运用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及处理相关教学环节。而在横向方面,我们的学生在一个总体水平偏弱的基础上也存在着相互间较大的水平参差不齐,所以我们也应当在上课前正确认识我们要教授的对象,针对教学对象的不同层次和个体实行“因材施教”。
3.3 多管齐下,丰富教学手段 主动学习多种教学方法,例如案例式教学,PBL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比较式教学,和自己所带课程实际结合,灵活运用,增加师生交流,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质量。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4.1 为人师表,言传身教 教师要为人师表,要言传身教。这就要注意自己的仪表,教风要正,观点正确,言之有物,讲课仪态要端正。教师上第一堂课时,一定要作自我介绍。
4.2 加强课堂管理、及时总结教学经验 要提前到教室,上课前要给学生问好,可以有效地避免老师都开始讲课,学生依然陆续地往教室里进,教室像个自由市场,学生在下面乱哄哄的,严重地影响了教师讲课效果,也影响了教学质量。青年教师要站着讲。只有站在那里讲课,才能够比较全面而真实地了解学生的情绪,才能根据学生的听课情绪,对自己的讲授内容和教学方法及时予以适当调整。同时讲课要投入,有激情,富于感染力,要及时总结教学经验,探索教育教学规律。
4.3 注重师生互动,利用好多媒体教学 教师不能只顾自己把课讲下去。教师的责任不仅要使学生接受讲授的内容,还能使他们提出问题。如果能做到这一点,能真正解决一些学生思想存在的、与本课程有关的问题,学生就会对这门课感兴趣。
正确对待多媒体教学,不能把多媒体教学变成电子黑板。
4.4 布置课后作业、及时解答学生疑问 只有给学生布置作业,才能让学生及时发现自己学习中的问题,只有及时解决学生的学习问题,才可以促进教学互长。
4.5 成立学习小组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我们应采用各种手段和方法来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兴趣和渴望,利用兴趣小组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我们组织的兴趣小组可以通过课外看阅读材料、自由讨论、情景辩论等多种形式给学生提供机会,巩固并加深他们在课堂所学得的知识,这些学生可和中差学生组成帮带会话小组,带动全班学习热情。
4.6 组织各种教学竞赛活动,强化职能技能训练 学校分学期、分内容、分层次举行优质课竞赛、说课活动、教案设计、普通话竞赛、书法竞赛、多媒体课件比赛、教学教法考试等活动,提高青年教师的各种职业技能,尽快提升业务水平[2]。古人云“功到自然成”。通过各种竞赛,每位青年教师根据自身实际进行自我规划来确定奋斗目标,并依据职业生涯的发展持之以恒,扬长避短,从而付诸于实际行动,必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在教学中,除了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之外,我们还需要结合个人情况及教学环境和特色来很好的贯彻和应用。这个过程也是一个自我发现和自我完善的过程,除了需要不断客观的看待“过去的我”,我们更需要一份持久的热情,一份对教育、对学生、对社会的神圣信仰与追求。用一句话来时刻提醒自己:教师教育生命道德终结源于对实践行为习惯的麻木,唯有在实践理性反思基础上寻找教学行为的不断改进,才能彰显教育和教师的尊严和魅力。
参考文献:
[1]邬大光.机遇、挑战、危机与使命[J],广西大学学报:哲社版,1999(5).[2]吕于刚在教师培训创新研讨会上的讲话.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推动高校教师培训工作新发展.
第五篇: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误区及改善对策论文
摘 要:素质教育背景下,传统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够适应当前初中教育的要求;初中语文教学是九年义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提高教学效率,优化教学效果,许多老师纷纷在课堂上引进更多的教学方法,并且经过近些年的教学实践发现,这在初中各学科的教学中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下面,本文结合我国初中语文教学现状,对新课改下优化初中语文教学策略的对策作具体阐述。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改善对策;教学方法;误区
引言
新课改下,我国初中语文教学大纲中对新课程改革的方向做出了明确的指示,应该通过优化教学策略、创新教学方式来实现初中语文教学效果的提高。然而,由于老师们教学思想和教学观念的落后,导致当前的初中语文教学仍然存在许多误区;这些误区是影响初中语文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这些误区,需要老师针对性地对这些问题进行及时总结,从而给出改善策略。
1.语文教学过程中存在的误区分析
1.1老师观念陈旧,导致教学效果低下:当前,许多老师受师资条件和主观因素的影响,导致教育观念过于落后,进而难以实现新型教学方式的灵活应用,课堂上诸多传统教学方式仍然存在,甚至有的老师还采用体罚式的教学模式,从而导致学生过于被动的接受知识。其次,有些老师在实践教学中,难以实现多种教学模式的合理结合与综合应用,从而导致课堂教学过于枯燥无味;久而久之,不仅会让学生在心理上产生严重的厌学状态,而且降低了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积极性。最后,有的老师没有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在备课过程中为了节约时间,有的课堂材料都是从网上下载下来又进行更改的,而且教学计划的制定也完全没有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而导致教学效果严重低下,这也是学生掌握语文知识不够牢固的重要原因。
1.2缺乏正确的指导:当前语文课堂上存在多种教学模式,其中粗放式教学是最为传统的一种,而且也是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教学模式。在实际的教学中,许多老师往往喜歡应用这种教学模式,但是这种教学方式下,往往也缺乏老师专业的指导,从而导致教学效果难以满足预期目标;所以,老师在课堂上的正确指导才是粗放式教学模式的核心所在;其次,当前的语文教学仍然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所以仍然存在许多老师为了应付考试而进行教学的现象,并且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无形之中也向学生灌输了许多为了应付考试而进行教学的理念;而且有的老师在教学中完全没有尽到老师应有的责任,只是一味地进行粗放式的教学,从而导致学生缺乏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而且学生在学习中也严重缺乏学习动力,从而不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由此,在实际的教学中,老师一定要发挥好自身的引导作用,进而正确指引学生前进。
2.改善初中语文教学误区对策分析 2.1老师应该及时转变教学观念:老师是语文课堂上的引导者,其在课堂教学中的引导作用不容忽视,所以老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应该从自身做起,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也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素质,进而实现自身综合水平的不断提升。其次,老师还应该不断改进教学策略,改变过去把提高考试成绩当成教学目标的模式,从而转变学生在课堂上的被动式接受知识的状态,为其提供积极主动探索知识的机会。再者,老师还应该充分结合学生学习实际来不断创新和改进教学手段,通过多媒体技术、互联网技术的合理应用来实现教学手段的不断优化,这也是活跃课堂气氛、优化教学策略的重要方式,从而使得学生不感觉学习有那么辛苦,真正做到把学习当成一种乐趣。最后,老师还应该改变过去填鸭式的教学模式,通过创新教学活动来促进学生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并且通过合理构建多元化的教学平台来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进而达到语文教学的目标。
2.2在教学过程中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当前素质教育下,老师在教学中应该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并且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主动探索的机会,从而真正体现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其次,初中语文教学课堂也是学生和老师之间进行交流互动的平台,也是师生之间相互尊重的平台,所以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老师应该从学生实际出发,通过不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认知能力,来确保学生实现知识和能力的双丰收。再者,过去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够适应当前的初中语文教学现状,为此,老师应该把课堂学习的主动性归还给学生,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较多的空间和时间,让其通过自己的努力来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2.3合理开展问题设计环节,开展启发式教学: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大胆创新,通过优化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改革来积极地开展合理问题的设计,从而实现启发式教学的有效开展,如此一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探究能力才会得到提高。其次,老师还应该正确引导学生积极开展第二课堂的学习,通过开辟课外学习模式、开展实践活动来开展一些启发式的教学活动;而且定期式的教学训练也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与探索精神的有效策略,如此,才能够真正实现学生德智体等全方面的综合进步与发展,这也是展示学生个人魅力的重要举措。
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阶段是学生接受新知识的关键时期,做好这个阶段的教学至关重要。初中语文教学作为初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其教学任务对于学生未来的进步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此,老师应该及时总结教学误区,从而有针对性地给出解决对策,从而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1]李天艳.浅谈初中语文教学的策略研究[J].华章,2012(17)
[2]魏桂香.对初中语文教学有效性的分析与研究[J].学生之友(初中版),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