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6年秋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教案:第二章第3节 大气的压强
新设计
创新实验:吸尘器的工作原理 2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列举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实验和生活实例,并能用大气压的知识解释有关现象
2、能说出标准大气压的数值,说出测量大气压的工具
3、了解应用大气压工作的生活和生产器具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生活体验和实验的观察,感知大气压强的存在
2、通过已知的理论知识分析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促进知识的外延,提高观察、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对吸尘器内部结构的探究,学习黑箱问题的解决方法
三、情感与态度:
1、通过亲身实践,体验科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体验科学探究所带来的快乐
2、通过实验操作,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作风,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3、通过STSE教育,体会到科学与生活紧密联系,体验科学技术对社会环境、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3学情分析
大气的压强对于学生较为抽象,但它的实际例子学生是非常熟悉的,这节课主要是在生活常识与科学理论之间建立桥梁,教学完全依赖生活实例展开,在学生熟悉的活动中开展教学。4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用实验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能用大气压知识解释生活现象、知道标准大气压的值
【教学难点】用大气压强知识解释生活现象 5.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吸尘器工作
展示自制吸尘器的工作,设置悬念,引出新课。活动2【导入】大气有压强
教师展示:塑料袋灌空气,说明大气有压强 活动3【活动】学生观察讨论
从给定的生活用品或实验器材中寻找能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例子
(吸盘、胶头滴管、水、烧杯、小杯子、针筒、烧瓶、鹌鹑蛋、火柴、酒精棉球)学生活动:(实验)吸盘吸桌面、胶头滴管吸水、针筒吸水、覆杯实验、瓶吞蛋,学生探究:魔术展示,瓶吞蛋。
活动4【活动】用皮碗模拟马德堡半球实验
小结:大气压强是存在的,朝各个方向都有压强,而且还很大。提问:大气压这么大,为什么生活其中的我们感受不到呢? 学生讨论,教师解释。
活动5【活动】宇航员在太空中的景象
宇航员为什么要穿宇航服,宇航服的设计有什么要求?
结论:大气压强的大小与海拔高度有关,海拔越大,大气压约小。
提问:大气压是在变化的,气象站每天都要测量大气压的大小,他们是用 什么测呢?有什么优点?
活动6【活动】测量大气压强的工具
空盒气压计、水银气压计 单位 优点
发现:大气压强是变化的,值是很大的。海平面的大气压的值为1.01×105帕斯卡。提问:在没有测量工具的时候,我们的祖先用什么来表示大气压强的大小呢?
陈述:有覆杯实验可知,大气压强能托起一定高度的水柱,如果将杯子高度变高,大气能托起的水柱也增高,杯子的高度一直增高,大气能托起的水柱也增高,由于水的密度太小,后来用液体中密度最大的水银来代替,发现在海平面附近大气压能托起760毫米高的水银柱,也就是说760毫米的水银所产生的压强与当时的大气压强相等,人们就用水银柱所产生的压强来表示大气压强的大小。水银即汞,也就是说海平面附近的大气压为760毫米汞柱,或76毫米汞柱,我们把这个值叫做标准大气压:1标准大气压
=760mmHg=76cmHg,由此可以看出大气压强的单位除了国际单位帕斯卡外,还有标准大气压、毫米汞柱、毫米汞柱。
拓展:将气压计改装为高度计 讨论、评价
活动7【活动】粗略测定大气压的值。
展示:测量器材小吸盘、测力计
讨论:学生小组讨论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步骤
评价:教师评价学生方案,补充完善方案,布置课外实验任务。
过渡:随着人们对大气压强的不断认识,人类发明了很多生活用品,利用大气压工作,服务于人类,吸尘器就是其中之一。
展示:再次出示吸尘器,请学生解释工作原理。
第二篇:第3节大气压强优秀公开课教案
2016年春季学期公开课教案 第3节 大气压强公开课教案
陆孔森
1.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观察、实验,检验大气压的存在。
(2).能简单描述托里拆利实验,能说出标准大气压的数值,能说出大气压随高度变化的规律。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和生活中的例子,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2).了解托里拆利实验的测量原理,掌握大气压的测量方法。2.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实验和生活实例让学生体验到大气压强的存在 难点:大气压的测量 3.教学过程:
演示实验1:取一个饮料瓶,向里面倒一些热水,然后把热水全部倒出去,迅速把瓶盖拧紧。让学生观察瓶子会发生什么变化? 活动2【导入】导入新课
进一步让学生思考:是谁把饮料瓶压瘪的呢?
演示实验2:取一个装满水的饮料瓶,把瓶盖拧紧,然后在饮料瓶的侧壁上扎一个小孔。活动3【导入】导入新课
让学生观察瓶子里面的水会怎么样?指出上述发生的不可思议的现象,都与大气压强有关。活动4【讲授】新课教学 老师:请大家回忆一下1.液体压强是怎样产生的?2.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是什么?思考:大气是否受重力?大气是否具有流动性?大气对浸入其中的物体是否也有压强?
指出大气对浸入其中的物体具有压强,这个压强就叫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与液体压强一样,大气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活动5【活动】小实验
“被吸住”的乒乓球:将矿泉水瓶装满水后把一个乒乓球放在瓶口,用手按住乒乓球,瓶子倒过来后,松开按乒乓球的手,你看到的现象是什么?想一想为什么?把瓶子朝向各个方向,你又看到了什么? 活动6【活动】课件展示
多媒体课件展示──马德堡半球实验。让学生感受大气压之大,简单分析其中的道理:向外抽气的目的是使球内部气体压强减小,球外面的大气压把两个半球紧紧压在一起,很难分开。让球内部进气,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把半球分开。这有力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活动7【讲授】大气压的测量
演示:将装满水的试管倒置放入水中,学生观察水是否会流出,解释原因? 提出问题:大气压能支撑起多高的水柱呢?是不是无限高呢?
这就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测量大气压的思路:可以利用液体压强间接测量大气压。但是由于水的密度太小,要求玻璃管太长,所以,人们就选择了密度大的液体──水银,这就是著名的托里拆利实验。
投影托里拆利实验的过程,让学生思考:开始时,水银为什么会下降?什么时候停止下降?如何计算大气压的值? 活动8【活动】引导学生讨论
托里拆利实验中水银柱的高度与玻璃管的粗细、倾斜与否、上提、下压是否有关? 如果玻璃管上端敲破一个洞,管内的水银将会向上喷出还是向下落回水银槽? 活动9【活动】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有哪些收获?在实验探究中又存在哪些问题?还有什么想探究的问题?
活动10【作业】课后作业 1.动手动脑学物理第4题。2.讨论第5题,尝试总结出大气
压强与高度的关系。
第三篇:初二科学大气压强4节教案
第一节 大气层
地球周围被一层很厚的空气包围着,它一直延伸到3000千米的高空(主要集中在1000千米的高度)。包围地球的空气层叫大气层,空气也叫大气。
一、大气的重要性 质等。
大气的作用(重要性):
(1)保护地球。如:避免流星的袭击。
(2)大气中的各种气体,都是人类不可缺少的资源(举例:氧气进行生命活动必需的;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
(3)臭氧层能保护地面上的生物免受太阳紫外线的伤害。(4)水蒸气能成云致雨。
思考:如果没有大气,地球会变得怎样?----没有天气变化,没有声音,易受陨石的侵袭,温度较差增大等
二、大气的温度
大气温度的垂直变化规律:
(1)大气温度的变化范围约在-84℃--2500℃之间。
(2)在85千米以上,大气的温度呈逐渐上升趋势(想一想为什么?太阳辐射强)。
(3)在0-12千米、55-85千米之间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4)在12-55千米之间,气温随着高度的增加温度升高。
问:下列大气高度范围内,随高度的增加气温反而呈下降的是:。
①0-12千米;②12-55千米;③55-85千米;④85千米之外。
思考:哈勃望远镜的外面为什么要穿一件银白色的“外衣”?----高层大气温度高、太阳辐射强,银白色的金属外壳可以反射热的辐射,避免高温下外壳熔化。
三、大气的分层
根据大气的温度、密度和物质组成等特点,可以把地球大气层分为五层,即:
对流层(0-17千米)平流层(17-50千米)中间层(50-80千米)
暖层(80-500千米)外层(500千米以上)
1000千米以上,大气变得十分稀薄,密度很小,5000千米以外,大气已接近真空,外层就是地球大气与宇宙间的过渡层。
大气温度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是我们对大气进行分层的主要依据。
四、对流层
1、概念:对流层是大气的底层。
2、特点:
(1)在两极和赤道地区的厚度不同:两极厚度约8千米,在赤道增大到17-18千米(赤道纬度为0°,两极的纬度为90°)。
(2)对流层集中了地球四分之三的大气质量和几乎全部的水汽、固体杂质。(3)对流层最显著的特点有强烈的对流运动(空气的垂直运动)。
思考:对流是怎样形成的?----受热处液体或空气上升,两侧温度低的地方液体或空气下沉。对流层的温度特点,对形成对流有利吗?----它的温度特点是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有
大气组成成分: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稀有气体、臭氧、水蒸气以及悬浮在其中的固体杂利于对流的形成。
显著的对流运动和充足的水汽,使对流层的天气现象复杂多变,云、雨、雪、和雷电等主要的天气现象都发生在这一层。对流层的各种天气变化影响着生物的生存和行为,对流层是大气层中与人们生活和生产关系最密切的一层。补充:平流层:
1、臭氧集中在这一层中
2、随着高度的上升气温升高
3、空气的运动主要是平流(水平)运动,利于飞机飞行。同步练习: 1.大气主要集中在地面以上___________左右的高度内。
2.大气温度在___________方向上的变化是我们对大气进行分层的主要依据。
3.对流层集中了地球___________的大气质量和全部的水汽、固体杂质。对流层最显著的特点是有强烈的___________运动。
4.包围地球的空气层叫___________层,在___________千米以上的高度,大气密度已变得非常小。大气对地球的作用很大,它好像地球的___________,它可以保护地球的“体温”。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大气的温度呈逐渐上升的趋势
B.根据大气的温度、密度和物质组成等特点,可以把地球大气层分成5层 C.对流层集中了地球大气主要质量和几乎全部的水汽、固体杂质,所以也最厚 D.对流层的天气现象复杂多变,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不利 6.如果地球上没有大气,下列现象仍然存在的是()。A.狂风暴雨 B.雷电交加 C.火山喷发 D.碧海蓝天 7.大气的作用是()。
A.是地球的外衣,保护地球 B.大气中的各种气体是人类不可缺少的资源 C.吸收绝大部分的紫外线,保护生物免受紫外线的伤害 D.以上各项都是 8.飞机在大气中飞行主要是在平流层而不是在对流层是因为()。A.平流层没有强烈的对流运动,而且空气流动平稳 B.平流层距地面最低,有利于飞机的飞行 C.对流层的温度太高了,飞机承受不了
D.对流层的天气现象复杂多变,会影响飞机的飞行
第二节 天气和气温
一、天气是什么 短时间内近地面的大气温度、湿度、气压等要素的综合状况称为天气。天气是由许多要素组成的,其中主要的是气温、气压、风、湿度和降水。下列词语不属于描述天气的是
1、阴转多云;
2、和风细雨;
3、雷电交加;
4、小雨加雪;
5、终年高温;
6、四季如春
二、气温
1.气温的含义:空气的温度叫气温。描述当地空气的冷热程度。气温是构成天气的基本要素。
2.测量气温的工具:温度计
【分类】水银温度计、酒精温度计、金属温度计等;普通温度计、最高温度计、最低温度计
3.气温度量单位:摄氏度(℃)思考:一般把温度计放在一个漆成白色的百叶箱里,为什么? 1)百叶箱内的气温比箱外低;
2)百叶箱内的温度波动比较小,所以更能反映真实的气温。
一天中气温最高值和最低值大概出现在什么时间?为什么?----一般气温的最高值出现在午后2时,气温的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与太阳辐射和大地散热有关
4.气温与人类生活和其它生物的关系――非常密切
例如:①人类的生产方面:春播、夏收;冬季作物的防冻;农作物有各自最适宜的生长温度;
②人类的生活方面:空调、暖气;避暑疗养;
③生物的行为:狗在高温时的表现;蛇的冬眠、蛙的产卵等。基础练习:
1. 内近地面的大气温度、湿度、气压等要素的综合状况叫天气。2.天气由许多要素组成的,是构成天气的基本要素,还包括、、和 等。
3.气象观测中,用到的温度计类型有、、。温度计放在百叶箱里测气温的主要原因是百叶箱内气温波动(大或小)。4.一般一天最高气温出现在,最低气温出现在。人体最感舒适的气温约为。我国一年中最高气温出现在,最低气温出现在。
大气的压强
1.定义
大气压:大气会向各个方向对处于其中的物体产生压强。
2.马德保半球实验说明了。大气压的大小可以用 或 行测量。大气压的大小跟大气的 直接相关,所以随着高度的增加大气压反而。附:生活中可证明大气压存在的现象:吞蛋实验、覆杯实验、胶头滴管、吸管、挂钩、吊瓶静脉注射等。3.大小
标准大气压的大小为,相当于 厘米汞柱产生的压强。若某人的拇指甲的面积为1厘米2,则此人拇指甲受到大气给它的压为 牛。
4.如图:托里拆利实验中,最后水银柱的高度如图所示,此时大气气压的大小 为 帕,把玻璃管略向右转则会发现水银柱会(变长、不变、变 短)。若玻璃管上端突然打个小洞,你估计会出现的现象是。5.测量:水银气压计和空盒气压计
6.气体或液体的流速越大,其产生的压强就越。如:人要站在火车安全线以外。
7.下列生活现象中没用到大气压的是:。①饮料吸入口中;②用滴管取液体;③气球升空;④塑料挂钩吸在壁上。
大气压和人类生活
1.大气压对天气影响:
a.同一高度、不同地区和同一地区、不同时间的大气压不一定相同
b.高压区(气流下降、天气晴朗、空气干燥)、低压区(气流上升、天空多云、阴雨天气)。c.高气压中心的空气 流动,天气多,低气压区中心的空气,天气多。2.大气压对液体沸点影响:
气压增大,液体沸点升高;气压减小,液体沸点降低(实例:高原上饭难煮熟等)。
【例】压力锅就是利用 的原理制成的。3.生活用品与大气压:
真空压缩保存袋、吸尘器、离心水泵
【例】下列生活用品或生产工具利用到大气压的是:
①真空保存袋;②吸尘器;③高压锅;④离心式水泵;⑤针筒吸药液。4.大气压对人体影响: a.高山反应
b.拔火罐原理
c.飞机在高空飞行时,机舱内必须进行增压
d.宇航员在太空行走时必须穿上加压的宇航服。同步练习:
1、下列哪一事例可以说明大气压的存在()A.用吸管吸牛奶 B.棒冰融化 C.手握橡皮圈发生形变 D.水往低处流
2、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大气压存在的是()A、堵上茶壶盖上的小孔,茶壶里的水不容 易被倒出来 B、用吸管能从汽水瓶中把汽水吸入口中 C、用抽气机抽出灯泡中的空气
D、医生提起针管里的活塞,使药液通过针头进入针管
3、今年5月8日,“祥云”火炬成功登上“世界第三极”——珠穆朗玛峰,成为奥运火炬传递史上的一大创举。下列哪项不属于和火炬在登顶时需要克服的困难()A.气温低 B.气压低 C.重力小 D.氧气少 4、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全线贯通,引发了西藏旅游热,许多游客刚到达西藏时会出现头晕、头痛、耳鸣,甚至恶心、呕吐等高原反应,其主要原因是 ①高原上气温偏低
②高原上缺氧 ③高原上气压偏低 ④高原上人体能量消耗过多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5、三枚大头针插在水平台上,上放一枚硬币,紧贴硬币上表面使劲吹气,发现硬币被抛起来了。这是因为流体的压强与 有关,吹气使硬币上方空气的压强_ _。
6、在五一游艺晚会上,陈思同学演示了如图示的实验,排在一条线上的三个碗,中间碗内放一个乒乓球,当用小管向球斜上方吹气,乒乓球将()A、仍静止 B、运动到左碗 C、运动到右碗 D、无法确定
7、、当飞机起飞时,耳膜会产生一种不舒适的感觉。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8、高压锅煮牛肉,牛肉容易烂,其原因是()A.高压锅压力较大,牛肉被压烂
B.高压锅内水温较高,牛肉在高温下易煮烂 C.高压锅内压强较大,牛肉易膨胀煮烂 D.以上说法都不对
9、在制药时,为了从溶液中提取抗菌素,要用加热的方法使水沸腾而除去水分,但抗菌素不能在超过80℃的温度下提取,能够采取的措施是()A、增加容器内的气压,使水的沸点低于80℃ B、降低容器内的气压,使水的沸点低于80℃ C、缩短加热沸腾的时间 D、用微火加热使其沸腾 强化训练:
一 填空
1.做托里拆利实验时,用一根长约1米、一端开口的玻璃管,充满水银后,将开口堵住倒插于水银槽内,则管中的水银液面会下降,降到一定高度时水银柱将。如果将玻璃管倾斜,管中水银柱的长度将,但水银柱液面所在的高度将。若用粗一点或细一点的玻璃管作这个实验,水银柱的高度将
,这是因为在一定条件下,同一地区的大气压强,如果管顶破一小洞,管内水银将。
2.大气压是由于 而产生的,大气压随海拔高度的变化而变。随着海拔的升高,大气压强将
;随着海拔的降低,大气压强将。液体的沸点随大气压强的降低而。
3.在一端封闭的玻璃管中,装入一段长10厘米的水银,如果大气压强为75厘米水银柱高,在图所示的三种放置情况下,管中封闭气体的压强:甲是 厘米汞柱高,乙是 厘米汞柱高,丙是 厘米汞柱高。
4.用水把两块平行的玻璃板之间的空气排开后,沿垂直玻璃板方向把它们分开,必须沿垂直玻璃板方向作用很大的力,这是由于 作用,两块玻璃越大,分开它们时的作用力。
5.温度不变时,一定质量的气体,体积减小时,体积增大时。
二 选择
1.有关大气压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大气压强等于760厘米水银柱高
B.大气压强的值在不同的地方是不同的C.同一地方的大气压的值总是不会发生变化的D.大气压随海拔的升高而增大
2.地球上大气压的存在是众人皆知的事实,但不是任何现象都能证实的,也不是各种运动都能证明大气压的存在。下面的几种说法中不能证明的是: [ ]
A.活塞式抽水机的抽水过程 B.离心式水泵的抽水过程
C.钢笔吸墨水 D.车辆的行驶
3.测量大气压强可以采用一端封闭的玻璃管进行。如果测量时是通过在管中注入水进行的,则管的长度应是 [ ]
A.1米左右
B.0.76米就可以了
C.与管的粗细无关,小于10米即可
D.管长大于10米
4.一个杯子的口径为10厘米,装满水后用硬纸板盖好,然后倒过来水并没把纸板压下,其原因是 [ ]
A.水对纸板的粘结作用力造成的
B.杯口对板的粘力造成的
C.大气对板的向上压力大于杯中水的重力
D.上面的说法都不正确 5.关于大气压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气压计由山下到山顶,示数增大
B.晴天变雨天,气压计示数变大
C.一天中,在同一地区任何时间所测的大气压的大小相同
D.冬天比夏天气压计的示数增大。6.有一种用塑料或橡皮制造的挂衣钩,中间是一个空的“皮碗”,如图所示,可以把它按在光滑的墙或玻璃上,在钩上再挂上几件衣服也不会掉下来,这是因为 [ ]
A.墙对它有吸力
B.玻璃对它有吸力
C.衣钉对墙或玻璃有附着力
D.大气压的作用
7.水银曲管气压计的构造如图所示,被封闭的一端是真空的,开口的一端 与大气相通。根据图中所示的数据,这时大气压强为 [ ]
A.90厘米水银柱高
B.75厘米水银柱高
C.85厘米水银柱高
D.难以读出,因无刻度
三 计算
1.塑料挂衣钩的塑料帽的直径是4.2厘米,计算大气压作用在这塑料帽上的压力多大?(设大气压为1个标准大气压,并且塑料帽完全密贴在玻璃上)2.潜水员在海水中,潜入20米深处的水下时,他所承受的压强是多少?(大气压强为76厘米汞柱,海水密度为1.03×103千克/米3)
3.大气压强随海拔高度的变化规律是,大约每升高12米,大气压强降低1毫米汞柱高。某气压计在山脚下,测得大气压强为750毫米汞柱高,已知该山的高度为1236米,则在山顶上气压计的示数为多少?合多少帕斯卡?
4.飞机在空中飞行时,测得所受的大气压是700毫米汞柱,若地面的大气压760毫米汞柱,问飞机的飞行高度是多少?
第四篇:教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大气压强的教案
《大气压强》教学设计
巴彦港镇中学 赵雪莹
大气压强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了解大气压强的存在;
(2)知道托里拆利实验的原理、过程和结论,掌握大气压强的值;(3)能用大气压强的知识解释生产和生活的有关现象。
2、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现象、观察实验现象,并归纳、推理实验结论的能力。
(2)培养学生科学实验的具体运用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试验过程,是学生的思维从感性上升到理
性,并提高学生不断认识客观自然世界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逐步养成学生观察生活,并利用所学的
知识解释生活问题的能力。
(二)重点和难点
1、重点:重点是了解大气压强的存在。
2、难点:大气压强知识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
采用直观、类比的方法,以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引导学生预习教材内容,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启发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逐步设疑,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肯定成绩,使其具有成就感,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2.液体内部压强有什么特点?
二、新课引入
(一)、大气压强及产生的原因:
1.教师:我们的地球被几百千米厚的空气层所包围,包围地球的空气层叫做“大气层”,我们生活在大气海洋的底层。空气,也像液体那样能够流动,空气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教师:大气为什么会对浸入其中的物体产生压强呢?
引导学生通过与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相对比分析出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大气受重力的作用, 重力把大气束缚在地球周围,使得大气层内各处的空气相互挤压,而且空气也像液体那样能够流动,从而产生了大气压强,并且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大气压强又称作“大气压”。)
(二).大气压强的存在
1.演示实验:由实验设置疑问,引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1)将硬纸片平放在平口玻璃杯口,用手按住,并倒置过来(提醒学生注意观察),放手后,看到什么现象(硬纸片掉下)?
(2)将玻璃杯装满水,仍用硬纸片盖住玻璃杯口,用手按住,并倒置过来(暂不放手,问:如果放手,会出现什么现象?先请同学们猜一猜)。放手后,看到什么现象?(硬纸片没有掉下来。)
点评:试验时要注意,不要让空气进入杯子中,使用的纸要尽量的硬一些,否则实验可能会失败。
剖析:让同学们猜想纸为什么不会脱落,水为什么不会掉下来? “覆杯实验”的结论:是大气压强的作用,大气压支撑着水和纸才没有脱落的,证明大气压强的确存在,而且各个方向都有。
2.教师:刚才的这个实验能够证明大气压的存在,那么还有没有其它实验或者生活现象可以证明大气压的存在呢? 学生思考并且举例说明。
教师对学生的实验给予肯定并补充。(吸盘挂钩、吸管、注射器、抽钢笔水)
3.介绍马德堡半球实验
教师:我们同学可以设计好多实验用以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而历史上为了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可费了些周折。
教师用多媒体展示马德堡半球的相关资料,向学生介绍马德堡半球实验。告诉学生历史上首次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是著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
教师和学生一道模拟马德堡半球实验。
(三)、大气压强的测定
1.根据P=F/S,将一个吸盘压在玻璃板上,然后有弹簧测力计拉,直到将吸盘拉起,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再用刻度尺测出吸盘的直径,算出洗盘的面积。即可求出吸盘受到的气压大小。
2.托里拆利实验
①在一根一米长的一端开口的玻璃管中灌满水银,用食指堵住管口
②将玻璃管倒置在水银槽中,在液面下将食指移开 ③管内水银面下降,两个液面的高度差位760mm.④将管慢慢倾斜,两个液面的高度差仍为760mm.⑤将管慢慢提起一点,两个液面的高度差仍为760mm.⑥换更粗的管做实验,两个液面的高度差仍为760mm.注意:液面的高度差与管的粗细,管子在水银里的高度,管子是否倾斜无关,它体现的是当地大气压的大小。
思考:①刚开始为什么水银柱下降?
水银柱受重力,大气压支撑不了那么高水银柱
②水银柱下降后,玻璃管剩余的空间是什么状态?
真空
③什么力量支撑起水银柱? 大气压强支撑起水银柱
④大气压强的数值是多少?
剖析:大气压的数值等于760mm水银柱产生的压强,根据P=ρgh,用刻度尺测出高度(大气压托起水银柱的高度),运用液体压强公式计算即可求出大气压的值为101300帕,即为标准大气压强值。
接下来联系实际做些练习,体现物理联系生活
水银有毒为什么不用水来做这个实验呢?同学们计算一下101300帕的压强约能支持多高的水柱呢? 利用公式P=ρgh,计算出h=10.1米
(四)、大气压强的变化
1.大气压的大小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减小--解释:大气的密度随着高度增加而减小。
2.大气压随天气变化而变化。
三、课堂小结
先由学生自我小结,后由老师以幻灯片样式对本节课所学知识作总体小结。便于教师掌握教学信息,锻炼学生总结知识的能力
四、布置作业:见练习册
五、板书设计
4、大气压强
一、大气压强
1、大气对浸在其中的物体会产生力的作用,其作用效果称为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
2、产生原因:受到重力的作用;具有流动性
二、大气压强的存在:马德堡半球实验
二、大气压强的大小
1、大气压强的测定
2、托里拆利实验:1标准大气压强=760mm水银柱=101300帕
三、大气压的变化:
1.高度变化: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2.天气变化:晴天大气压大于阴天大气压 3.季节变化:冬天大气压大于夏天大气压
四、大气压与费沸点的关系
大气压增大,沸点升高;大气压减小,沸点降低(高压锅)
第五篇:八年级物理下册9.3大气压强教案教案
9.3大气压强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观察、实验,检验大气压的存在。能通过实例说出大气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2)能简单描述托里拆利实验,能说出标准大气压的数量级,能说出大气压随高度变化的规律。(3)能说出液体沸点跟气压的关系。(4)了解活塞式抽水机的工作过程和原理。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和生活中的例子,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2)了解托里拆利实验的测量原理,掌握大气压的测量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观察和思考,培养认真细致、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2)通过了解大气压的应用,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二、课时安排 2课时
三、教学重点
大气压的存在、用大气压解释生产、生活中的现象。
四、教学难点 大气压的测量。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过渡】:前面我们学习了压强、液体的压强,我们生活在大气层的底部,那大气有没有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呢?如果有,你认为大气的压强有什么特点呢?
【图片展示】取两只试管,一只较细,一只稍粗,较细的试管刚好能够放进稍粗的试管里,并能在里面自由移动。如图1,在稍粗的大试管内装满水,把较细小试管慢慢插入大试管中。手扶小试管,将大试管倒置,放开手。你将看到什么现象?
【想一想】为什么出现这种现象?
(二)讲授新课
一、大气压强的存在
【提问】请大家回忆一下液体压强是怎样产生的?
【思考】地球周围被厚厚的空气层包围着,这层空气又叫大气层。大气是否受重力?大气是否具有流动性?大气对浸入其中的物体是否也有压强?
指出大气对浸入其中的物体具有压强,这个压强就叫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与液体压强一样,大气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指导学生做好以下小实验:
1.“瓶吞蛋实验”:在一瓶中放入点燃的棉花,待火灭了后,再将剥了皮的鸡蛋堵在瓶口,大家会看到什么现象?
现象:鸡蛋逐渐进入瓶内
原因:由于空气热胀冷缩,导致瓶外空气压力大于瓶内空气压力
2.“覆杯实验”:将玻璃杯装满水,用硬纸片盖紧倒过来或朝向各个方向,你又看到了什么?
现象:硬纸片无论在那个方向都没有掉下来。
分析:硬纸片受重力作用,受水向下的压力作用,没有下落,必须受向上的力的作用。这个力的施力物体只能是大气,证明大气存在压强。
强调:并且大气的压强向各个方向。
定义:大气对浸入其中的物体都具有压强,这个压强就叫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方向:与液体压强一样,大气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原因:大气和液体一样都受到了重力的作用,也都具有流动性,所以和液体一样也能够产生压强。
二、大气压强的测量
【演示】用玻璃杯装满水倒插入水槽中,再慢慢往上提(杯口不离开水面,下同),观察杯中水是否充满?接着换用量筒和细长玻璃管,重复上述过程。
【学生讨论】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是什么原因使水能随着容器上升?如果容器足够长,水能否升高到任意高度?
现象:开始瓶内一直充满水,到一定高度不在充满水。
原因:力或者压强具有传递性,大气压强作用在水面上,水会将大气压强传递到水的内部的各个地方,并且是等大的传递,如果以“液片”AB为研究对象,则受到向上的大气压强和液柱产生的向下的压强。
这就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测量大气压的思路:可以利用液体压强间接测量大气压。但是由于水的密度太小,要求玻璃管太长,所以,人们就选择了密度大的液体──水银,这就是著名的托里拆利实验。
投影托里拆利实验的过程,让学生思考:开始时,水银为什么会下降?什么时候停止下降?如何计算大气压的值?
托里拆利实验:取一根大约一米长、一端封闭一端开口的玻璃管,灌满水银。(管内没有空气。用食指堵在开口,倒立在水银槽内,注意观察现象。我们先看到管内水银下降,继而又静止不动了(暂停)请问,水银为什么下降?(学生回答)大气有压强,但是水银也有压强,水银的压强大于大气压强,所以下降。那么现在为什么静止而不再继续下降?(学生回答)大气压强等于水银柱的压强。所以欲知现在的大气压强,就需要计算这个水银柱产生的压强。根据上一章液体压强的计算方法,设水银柱下有一个水平的小平面,通过测量水银柱的高,计算水银柱的质量和重力,利用压强的公式计算水银柱产生的压强。接下来是测量水银柱的高(实际测量结果不一定是760毫米,但是仍可以认为水银柱的压强是10帕斯卡)。可见,大气压强的值等于105帕斯卡,即等于760毫米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这个实验就是托里拆利实验,它是用来测定大气压的值。注意:①标准大气压p0= 1.013×10 Pa。②粗略计算标准大气压可取为10 Pa。【引导学生讨论】
托里拆利实验中水银柱的高度与玻璃管的粗细、倾斜与否、上提、下压是否有关? 结论:水银柱的高度与玻璃管的粗细、倾斜与否、上提、下压都无关。如果玻璃管上端敲破一个洞,管内的水银将会向上喷出还是向下落回水银槽? 现象:水银落回水银槽
【学生阅读】气压计并了解其作用。了解大气压与高度的关系。水银气压计、金属盒气压计(又称无液气压计)【演示】液体沸点与气压的关系。
通过讲解,让学生知道:液体液面上方的气压越大,液体的沸点就越高;气压越小,沸点越低。了解高压锅的道理。
利用视频展示活塞式抽水机的工作过程和原理。
55当活塞上升时,出水阀门关闭,进水阀门打开,在外界的作用下,水从进水管通过水阀门进入抽水机;当活塞下降时,进水阀门关闭而出水阀门打开;再次提起活塞时,出水阀门关闭,进水阀门打开。水被活塞提升,同时活塞下方也有水不断从进水管涌入。这样活塞在圆筒中上下往复运动,不断把水抽出来从上方的出水口流出。
(三)重难点精讲 大气压的测量时注意事项
(四)归纳小结
1、在本节课中都有哪些收获。
2、本节课不仅仅要了解大气压强的有关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同学们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探究问题能力。
六、板书设计 1.大气压强的存在 2.大气压强的测量
七、作业布置
1、同步练习册
2、预习下节到学案
八、教学反思
怎么解决既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又保证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领会知识,这就是需要老师的精心设计与组织。
1、合理设计实验,培养兴趣,分解教学难点
这堂课涉及的实验比较多,其中包括教师演示实验、学生演示实验、学生自主实验,这对于培养学生兴趣,实验操作能力有很好的效果,但是教师要合理安排课堂进程,分解各个知识点的难度,有序的进行,不要因为内容多,兴趣大,就乱了一堂课,课堂上学生的纪律要控制
2、尽可能做好铺垫
对于一个实验到另一个实验,教师尽量要解释清楚,保证衔接的顺理成章,对每个实验都要做好总结与分析
3、教师做好指导
学生在操作的时候,教师要综观全局,有效的指导每一位需要指导的学生,尤其是自主设计实验。好的设计需要老师能够根据课堂中出现的实际情况进行临场应变,做出调整,特别是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过程中,学生思维的火花闪现特别频繁,老师要把握评价和表扬的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