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阅读教学三层面
阅读教学三层面
上海市教委教研室
谭轶斌
1.事实层(教什么)《故都的秋》
彰显情景处理的艺术个性和审美追求的文章 反映作者情态与志趣的文章
隐含着作家对生命与故都的双重深度感念的文章 体现了作家灰色心理的文章
选景独到,布局精巧、构思绵密的文章 秋味十足的至美之文
文人特征十足,文化韵味浓郁的文章 文中有画,文中有诗的文章 《跨越百年的美丽》 课始用大量资料介绍居里夫人生平;课中播放居里夫人提炼“镭”的录像;课尾又引用爱因斯坦等人的评论。
《我有一个梦想》
只借助朗读体会比喻、排比等在演讲稿中的表达效果,感受形象生动、饱含激情、极富感召力的语言风格,完全忽略了演讲对美国黑人争取民权斗争的非凡推动作用,也未去认识民主、平等、自由是人类的追求。
《胡同文化》
只让学生感受汪曾祺平白、朴素,口语性强,富于表现力的京味语言特色,而胡同文化的知足常乐、安分守己、随遇而安已全然不见。
当你的情人已改名玛丽,你怎能送她一首《菩萨蛮》?(余光中)教学内容
随意化 兴之所至,心随意动 点状化 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两极化 或偏工具,或偏人文
教学内容构建的重要前提之一是对文本的正确解读 外部 内部 文本内涵 语言特征
叙述模式 思路结构
整体把握文本内涵
若皋之所观,天机也。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见其所见,不见其所不见;视其所视,而遗其所不视。若皋之相者,乃有贵乎马者也。
文学艺术作品的美,重要的是整体美,是它各部分之间关系的匀称、均衡与和谐。先关注整体,还是先关注局部?这从诠释学来说,是一种循环。《去年的树》
一只鸟和一棵树是朋友,鸟天天在树上唱歌,树天天站着听鸟唱歌。冬天,鸟儿飞走时,答应明年再唱歌给树听。可是,第二年,鸟儿回来后,发现只留下树根。鸟儿问树根怎么回事,树根说树被伐木工人砍了,送到工厂去了。鸟儿又到工厂问大门,大门说,树被做成火柴运到村子去卖了。鸟儿又到村子里,问坐在煤油灯旁的女孩,女孩说火柴用完了,火柴点燃的灯还亮着。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就唱起去年的歌给灯火听。
生1:滥砍滥伐树木,破坏了环境,让小鸟没有停歇的地方,因此要保护环境。生2:滥砍滥伐的人真可恶,不但破坏了自然环境,也破坏了树木与鸟儿的友情。生3:树木很伟大,为了人们能点燃油灯,宁可牺牲自己。生4:要珍惜朋友间的友情。
生5:真情难找。树木和鸟儿有约在先,但第二年却怎么也找不到了。生6:表现了鸟儿的真诚,他为了答应给树木唱歌,历尽艰辛也要找到它。案例《故都的秋》(黄荣华解读)
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的秋意。
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
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描写之中隐含着作家道德与审美的双重选择。一是对凋零(弱、衰、残)生命的深度感念,这里有作家对生命的大悲悯在:凋零的生命更需要人们去关怀,更需要人们用悲悯的情怀去体味它们的存在与寂灭,并以此来悼念它们的消逝。
二是体现了郁达夫对悲情美的偏爱:将自己所选之景置于“一椽破屋”“破壁腰中”“斜桥影里”,以增加灰色的厚度、深度。特别是用“特产”来喻“秋蝉的衰弱的残声”,还把蝉看作“家虫”,更可以感觉到他对灰色调情有独钟,可以想见郁达夫心中“故都的秋”更深沉的地方了——这蝉声是衰(败),是弱(势),是残(余)。
为表达这种偏爱,作家除了直接描写,还选择了比较的手法。
《故都的秋》投射了作家的多重生命情怀:对个体悲辛的感念与拥抱,对群体生命凋零的感念与拥抱,对故都衰危的感念与拥抱。其感念与拥抱的背后,是他仁厚、豁达的心性与对故都及故都文化的深情。
秋,暮秋,衰残的秋;首都,故都,衰危的故都,这两者在文中合而为一。感念故都秋的“清”、玩赏故都秋的“静”、爱怜故都秋的“悲凉”,由此看到作家沉静、仁厚、悲悯的心性,看到作家对故都、对祖国、对中华文化的深爱。这种心性,这种深爱,正是一个高贵生命体的高贵情怀。
深入把握语言特征
在解释文字时,不仅要注意字词的表层意思,而且要立足于全篇,根据文章前后之间的联系,对字词所包含的情感、意蕴作深入的理解。
作者真挚的情感、独到的体悟隐含在看似平淡直白的文字之下,好比一座冰山,露出水面的只是八分之一,教师有责任带领学生把水面下的八分之七读出来。
很多时候,从几个词语入手,就能带动起对全篇的理解,这样的解读虽然没有“超链接”的大容量,有时反而会使教学变得丰满,远离今天某些课堂的“假厚重”。
关注特殊字词的深层含义
但是,谈话总是不投机,于是不多久,我便一个人剩在书房里。关注反常态的表述我家后园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还是枣树。关注看似矛盾的表述
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关注反复出现的字词句
第5自然段“19岁那年我离开了杭州城”
第17自然段“我19岁便离开了我的出生地杭州城” 关注各种关系
词句之间的前后关系、段与段之间的关系、末段与前文之间的关系、首段与后文之间的关系
关注叙述视角
我们携着手走进林子,溪水漾着笑涡,似乎欢迎我们的双影。2.技术层(怎么教)案例《登高》(1)
1.导入后知人论世:诗圣杜甫(唐帝国盛极而与杜甫人生的漂泊)
2.教师范读。在这个重阳节登高,杜甫“望”到(看到、听到)了些什么?你感到诗人怎样的心情?用一个词来概括。(哀秋、悲秋)齐读。前两联写景,后两联抒情,再齐读。“望”到的景物中渗透了怎样的悲情?小结:在自然万物的永恒面前,生命的飘零是必然的,这是怎样的哀痛呢?诗人望中之景,景景含悲,字字传情。
3.吟读。诗人有哪些悲苦?为什么有如此悲苦的情怀?(多病断酒之痛、晚年孤独之悲、羁旅异乡之苦、难以排遣之伤、壮志难酬之悲、家国艰难之忧)
4.小结:诗人的情怀其实是古代儒士的情怀,不断地漂泊,不断地登高,不断地坚守。这是一条不断登高的文化之路,这是中华民族忧国忧民的民族传统。背诵全诗。
案例《登高》(2)(韩军执教)
师:造成杜甫的愁苦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呢? 生:是国难,是连年的战乱。师:是从哪联的哪句诗知道的?
生:从“艰难苦恨繁霜鬓”一句知道的。师:这句诗怎么解释?
生:由于艰难痛苦和仇恨,使我两鬓斑白了。师:苦,是什么意思? 生:痛苦。
师:这样解释大体上也讲得过去。不过,老师还有一种解释,在国势艰难的时候,我极度痛恨我已经老了,以致两鬓斑白了。苦,是极度的意思。咱们比较一下哪种解释更好?
生:老师的解释更好。因为,这样更表现出杜甫的忧国忧民。
生:杜甫想为国家出力,平定战乱,但是由于年老多病而不能为国家出力了。师:是一种什么心情?忧愁还是忧愤? 生:忧愤。心急如焚。
师:对,就是心急如焚,这个词用得好。心急如焚,才白发丛生,两鬓染霜。心有余而力不足。另外,从句法角度还能讲出些道理来吗?比方,前后两句是对偶的,句法的结构应该相同--
一生:后一句是“潦倒新停浊酒杯”,新停与浊酒杯之间是动宾结构,是“刚刚停下浊酒杯”的意思。(师:也就是刚戒了酒)那么上句相应的词“苦恨”与“繁霜鬓”也应是动宾结构,是“极度痛恨两鬓染霜”的意思。
师:句法结构对应,相应的词也两两相对。“新”与“苦”都是副词。大家应该为这位同学的认真思考精神鼓掌。
师:同学再认真想想,“艰难”仅仅指国家艰难吗?
一生:我觉得更主要的还有个人艰难。因为杜甫此时已经是百年也就是晚年了,而且浑身是病,他估计自己恐怕也活不多久了,所以此时的杜甫老人想的更多的应该是自己艰难的不容易的一生。
师:有道理,颠沛流离,坎坎坷坷--几乎一直伴随着杜甫老人的一生。这里既有国家的艰难,又有个人的苦难,二者都有。他既忧国,忧民,又忧身。我特别强调杜甫的一个独特之处,就是,古代许多知识分子常以“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作为处世准则,而杜甫却是无论穷达,都是兼济天下。
怎么教
重体验,而非认知接受 案例《<呐喊>自序》(邹一斌执教)师:我们来看下面一段文字:
记得世界大战之后,许多新兴的国家出现的时候,我们曾经非常高兴过,因为我们也是曾被压迫,挣扎出来的人民。捷克的兴起,自然为我们所大欢喜;但是奇怪,我们又很疏远,例如我,就没有认识过一个捷克人,看见过一本捷克书,前几年到了上海,才在店铺里目睹了捷克的玻璃器。
我们彼此似乎都不很互相记得。但以现在的一般情况而论,这并不算坏事情,现在各国的彼此念念不忘,恐怕大抵未必是为了交情太好了的缘故。自然,人类最好是彼此不隔膜,相关心。然而最平正的道路,却只有用文艺来沟通,可惜走这条道路的人又少得很。
出乎意外地,译者竟首先将试尽这任务的光荣,加在我这里了。我的作品,因此能够展开在捷克的读者的面前,这在我,实在比被译成通行很广的别国语言更高兴。我想,我们两国,虽然民族不同,地域相隔,交通又很少,但是可以互相了解,接近的,因为我们都曾经走过苦难的道路,现在还在走——一面寻求着光明。
一九三六年七月二十一日,鲁迅
师:请同学们快速地筛选信息:鲁迅最希望的是什么? 生:人类最好是彼此不隔膜,相关心。师:鲁迅提出用什么方法来实现?
生:最平正的道路,却只有用文艺来沟通,可惜走这条道路的人又少得很。
师:这是鲁迅《呐喊》捷克译本的序言,写于1936年,即鲁迅逝世前夕。我们要来看看这和他写于十几年前,即1922年的《呐喊》中文版的序言有什么一以贯之的地方?请大家快速阅读课文,看看课文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关键词是哪一个?把它们圈出来。
生:关键词是“梦”。
生:不,出现频率最高的关键词是“寂寞”,它在文中一共出现了十次。
师:看得很仔细。请大家再读课文,结合文中鲁迅的人生经历,来思考鲁迅寂寞的原因有哪些?
生:父亲的病重直至亡故,使16岁的鲁迅感受到了世态炎凉带来的寂寞。
生:在屈辱和悲愤中,鲁迅怀着“想走异路,逃异地,去寻求别样的人们”的目的离开家乡,前往南京求新知,虽然开阔了眼界,但无法参加科举考试带来的歧视,对母亲心怀依恋却弃她离去而心怀愧疚,所以是寂寞的。
师:当亲人离去,或是自己离开家的时候,我们也会感到寂寞。这种寂寞属于常人的寂寞。
生:1902年,鲁迅怀着一种对抑郁的摆脱和对传统文化的绝望由国内到日本仙台学医,但却遭到了更为沉重的挫折和打击。在“幻灯片”事件中,在日本同学的拍手和喝彩中,他感到了寂寞。
师:说得好,鲁迅此时此刻的寂寞是因为他是一个具有忧患意识的中国人,所以才会有深深的寂寞。这时的寂寞和前一种寂寞的区别在哪里?
生:这不是常人的寂寞,这是伟大的人才会有的寂寞。
重点学习课文倒数第三段的议论,理解鲁迅为何会从寂寞走向呐喊。
再看捷克版的序言,特别是第二段。思考:此时的鲁迅有没有摆脱内心的寂寞? 鲁迅终其一生都未能摆脱内心的寂寞。有人说,在请名家写序或请朋友写序或自己写序之间作出选择,这本身就暗含了一种“策略”,选择的结果已包含着对“序”的某种期待,而且“自序”又显然是最能“随心所欲”地实现这种期待。鲁迅十分热心给别人的著作写序,但他终其一生都不请别人写序,而他给自己的著作写的“序言”和“后记”绝少那类游离原著的可有可无的敷衍之作。像《野草•题辞》、《写在〈坟〉后面》等前言后记的重要性甚至超过原文集中的任何一篇。这其实是他内心永远寂寞着的一种表现。
怎么教
重重构,而非复现内容 2-2-3.学习策略
案例《密室日记》教学片段1(郑桂华执教)师:谁来概括第四则日记的内容? 生1:我写的是“我渴望自由”。
师:没问题吧?前面写的一个重要的词语是什么?她是什么样的一种心情?“我,浮躁不安”,然后是什么?(板书:我浮躁不安)
生1:渴望出去,渴望自由。
师:哪里有“渴望自由”?不要轻易给一个判断,判断必须从文章里来。“阳光普照,天空深蓝,和风轻抚,我渴望着,我真的渴望这一切。”如果要写,应该渴望什么?
生2:春天。
师:你要调整成“春天”,为什么?
生2:因为“春天在苏醒,我在我整个身体和灵魂里感觉到它”,这句话就感觉她希望春天早点来。
师:也就是她前面写浮躁不安,有种种的渴望,渴望一切——有强烈的渴望。但是第二节讲的是什么?是不是渴望“春天”?
生2:渴望呼吸到新鲜空气。
师:请你再念一遍,其他同学一起看。生2:“我感觉到春天在苏醒,我在整个身体和灵魂里感觉到她。” 师:“‘渴望’春天”,用“渴望”准确吗,春天是什么? 生2:希望。
师:希望春天?这句话里是安妮写“渴望春天”?“春天已经在我的心里,我已感觉到春天在苏醒,我在整个身体和灵魂里感觉到她。”是渴望春天吗?
生(众):感受春天。
师:是感受春天!是不是?她讲春天来了,是哪里的春天来了? 生3:心里。师:(板书:心中有春天)我们一起来把这段念一下。若如此教学该片段
《密室日记》教学片段2 师:谁来概括第四则日记的内容? 生1:我写的是“我渴望自由”。师:“渴望自由”,有所涉及了,但概括还不到位,我觉得比较确切的是“心中有春天”。师:这七则日记内容梳理之后,我们能不能判断一下安妮是个什么样的人?读日记,读安妮日记,我们就要读出安妮是个什么样的人。
生(众):乐观。师:没错,乐观。(板书:乐观)哪里看出来? 生(众):天生就是快乐的。
师:天生就是快乐的,所以乐观。她是在什么情况下说这句话的? 生(众):密室。师:是密室里面。好,我们看标题,还能看得出什么?安妮还是个什么样的人?看文章,大家可能这里有点困难,可以一起讨论一下,一定要找到具体的地方,现在是内容的概括,安妮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你们推敲一下,我们很容易得出“乐观”,是啊,密室里她有这样的心态,她肯定是乐观的。
(师提醒:有些同学眼神不对,没有低头看文章,要低头看文章噢。)我看你们有点疑惑。疑惑没关系,我们就往下走,我们可以来考虑这个问题,日记里她记得最多的是什么?
生:生活。
师:当然是记密室里的生活,我们现在就在生活,昨天也是生活,明天也是生活,不要来这么大的词语。从这七则概括中还可以进一步来看,七则具体的内容,你们来画一下,看哪些是反复出现的内容,四人小组一起来讨论。(强调)七则日记里你觉得总是出现的一类内容,(又强调)哪一类的内容是反复出现的?(教师巡视并参与某些小组的讨论)《密室日记》教学片段2中教师的引导语 “她是在什么情况下说这句话的?” “我们看标题,还能看得出什么?”
“我们就往下走„„日记里她记得最多的是什么?” “不要来这么大的词语。”
“看哪些是反复出现的内容?” 教学策略
学习策略包括内隐的规则系统和外显的程序、步骤。
教师在真实语境中提供策略应用的范例,因此这些策略不是“死”策略。教师关注的不是学生答案的对错,而是有无上到高一级台阶。教师在此过程中所做的引导必须是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怎么教
重策略,而非给出答案 案例《合欢树》(步根海执教)教师:《合欢树》读过没有?(生答:读过了)读过了,那我们看看有什么问题?我说过三类问题,请大家提出来讨论。先自己看看,拿出笔写写。如果已经想好了,或者举手,或者站起来都可以。
(学生看书、思考、作笔记后开始提问)学生:“我心里一阵抖”,为什么作者不愿去看小院子,后来又后悔前两年没有去看,后悔但始终没有去看?
学生:也是第9页,为什么最后一段说:“有一天那个孩子长大了,会想到童年的事,会想起那些晃动的树影儿,会想起他自己的妈妈,他会跑去看看那棵树。但他不会知道那棵树是谁种的,是怎么种的。”
教师:也就是“孩子”在这篇文章里有什么寓意。学生:题目是《合欢树》,为什么前面大部分都没有讲到合欢树,最后一小部分才讲到合欢树,这合欢树到底代表着什么?
教师:包含两个问题:一个结构上的,一个它的内涵。学生:第8页,“我摇车离开那儿,在街上瞎逛,不想回家”,“我摇着车在街上慢慢走,不急着回家”,这两处作者心情有何不同?
教师:“摇车”,“不想回家”,“悲伤也成享受”,怎么理解? 学生:第8页倒数第4段第3行,“‘你小时候的作文不是得过第一?’她提醒我说。”母亲提醒是不是他母亲对他的写作实在没有信心?
教师:提醒的目的何在? 案例《故都的秋》
生:老师,我觉得用清、静、悲凉来赞美秋,感情上接受不了。要赞美应该写好的一面啊!
师:大家是不是都有这样的别扭?(生点头)还记不记以前我们学过闻一多的一首诗《死水》?《死水》写什么的?
生:赞美祖国。
师:赞美祖国。但诗人把祖国比成“一点波澜都不起的死水,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为什么?
生:作者正是用严峻的眼光来看待中国,表达的实际上是一种深沉真挚的爱。生:作者是恨铁不成钢啊!但这绝对是爱!师:郁达夫也是如此,清、静、悲凉的故国表现的是深沉、真挚的家国之思,故都情结;俗语说,狗不嫌家贫,儿不嫌母丑。爱国,不是光会爱她的强大、繁荣,也爱她在磨难中的坚强。正因为如此,所以他才在文章的最后深情的哀诉,我们一块来读最后一段。
怎么教
重生成,而非按兵不动
3.价值层(为什么教这些)教学内容由课程性质所决定 20世纪中叶
叶圣陶提出“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二者合在一起就是“语文”;主张听、说、读、写并重,提倡要培养形式感、文体感、语感。
五十年代中期
语文教学领域出现的又一次重大改革引发了对语言训练和文学教育的空前重视,之后全国又开展关于文道关系及怎样教好语文课的大讨论,指出“语文课总是语文课,不能教成政治课”,“也不要把语文课教成文学课”。
六十年代
随着新中国第二部小学语文教学大纲的出台,语文学科的工具性被提到重要位置,该大纲强调了语文教学要加强语文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技能训练。
改革开放初期
新颁布的第三部教学大纲则强调语文学科的性质“不但具有工具性,而且有很强的思想性”。
1997年
全国开展新一轮语文教育的大讨论,肯定了语文学科具有人文性。20世纪末
教育部和上海的语文课程标准都明确指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人文性一旦离开了基本的语言训练,必是虚的; 工具性一旦离开了思想与情感的挖掘,必是死的。教学内容由阅读特质所决定 叶圣陶
一定要靠讲明语言的运用和作者的思路——思维的发展来讲内容。要知道为什么要这么说而不那么说,为什么用这一个词而不用那一个词,为什么用这种口气而不用那种口气,所有这些都跟文章表达的内容密切相关。不能把两者分开来讲,这一堂讲思想内容,另一堂专门讲语言;只有把两者结合起来,这堂课才算成功。
张志公
语文学习就是“带领学生从文章里走一个来回”,即通过弄清语文形式来理解文章内容,再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弄清为什么用这种语文形式表达这个内容,即语文形式——文章内容——语文形式。
于 漪
“语言文字是文化的载体与结晶”,“要真正读懂教材,既读懂字面,又读懂内涵,还要读懂字面和内涵如胶似漆的关系。”
程福宁
阅读有两种,一是文章阅读,一是语文阅读,文章阅读是以汲取思想为目的的,语文阅读是旨在凭借文章获得关于语文的感性经验和语文知识。
王尚文
要紧紧抓住“语文”的缰绳,“语文教学就是从一个个标点、一个个词语、一个个句子开始构建或更新学生的人文世界”。
教学内容由文体特点所决定
现代文
一般体裁文章 文学作品
记叙文 散文 说明文 诗歌 议论文 小说
戏剧
《松鼠》《云雀》
在科学文本中,语言词汇的对应物是概念;在文学文本中,语言词汇的对应物不只是概念,通常在意味。简单地说,意味是意象背后作者的人生体验与对世界的态度。
儒勒·米什莱作为一名历史学家来写动物,着眼点在动物,着意点却在人、在社会,所以,云雀已经不是单纯地作为一种动物而存在,而是法兰西民族乐观、坚韧、阳光、浪漫的象征。
《再别康桥》
师:刚才我们朗读了全诗,现在请大家分别用两个字来概括全诗每节的内容。
生:整首诗共7个诗节,依次概括为作别、金柳、青荇、清泉、寻梦、沉默、作别。师:把每一节的中心都概括出来了,能从中看出这首诗在结构上的特点吗? 生:首尾呼应。
师:哪一节最能表达作者离别时的心情? 生:第六节。
师:徐志摩为什么会对康桥产生如此强烈的思想感情呢?
生:他是到康桥来“寻梦”的。我曾经读过他所写的《我所知道的康桥》。师:你能具体地说说徐志摩是带着什么梦想来到康桥的?
生:他到康桥是因为仰慕罗素先生的大名,想向他拜师求学。当然,因为种种原因,他没有遇到罗素,后来是英国作家狄更生先生帮助他在剑桥大学谋取了一个特别生的资格,可以随意听课。从此,徐志摩就开始了在康桥求学的一年生涯。
师:你提到了徐志摩于1926年写下的这篇散文,这是我们理解这首诗非常有效的一个抓手。我们一起来看看《我所知道的康桥》第三部分,看看徐志摩主要描写了康桥的哪些景色?这些景色具有什么特点,对作者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生:文中写道:“上下河分界处有一个坝筑,水流急得很,在星光下听水声,听近村晚钟声,听河畔倦牛刍草声,是我康桥经验中最神秘的一种:大自然的优美、宁静,调谐在这星光与波光的默契中不期然的淹入了你的性灵。”
生:徐志摩面对康河,发出了这样的感叹:“康桥的灵性全在一条河上;康河,我敢说是全世界最秀丽的一条水。”可见,康河在他心中的地位之高。
师:徐志摩在《吸烟与文化》一文中还写道:“我的眼光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能再说说作者的康桥生活为何也是最痛苦的时期?
生:在康桥,徐志摩遇到了他一生中至关重要的女子——林徽因。林徽因是北洋军阀政府民政部长林长民的女儿,当时随父在英国旅行。当年她虽然只有十五六岁,却是一个见识广博、谈吐不俗的小才女。徐志摩对她一见倾心,深深地爱上了她。
(接前)可是徐志摩在出国留学之前,就已经奉父母之命,在海宁老家和张幼仪结婚,并且已经有了一个儿子。后张幼仪赴英陪读,林徽因了解了真相以后,决定和徐志摩分手,很快随父回国。张幼仪在得知丈夫离情别恋以后,提出离婚的要求。徐志摩不顾家人和好友的反对,在德国和妻子离婚。之后回到康桥继续求学。所以,康桥既是徐志摩爱之信仰萌发的地方,又是他爱之信仰破碎的地方。
师:因此,胡适在《追悼志摩》一文中这样评价徐志摩,“他的人生观真是一种“单纯的信仰”,这里面只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他梦想把这三个理想的条件会合在一个人生里,这是他的‘单纯信仰’。他的一生的历史,只是他追求这个单纯信仰的现实的历史。”请大家再一次带着感情读全诗。
教者
对诗歌的鉴赏,不能只停留于表面的形式美,虽然《再别康桥》属新诗格律诗中的佼佼者,韵律和谐优美,节奏富于变化,结构灵活多姿,意象清新甜美,语言凝练生动,全诗读来朗朗上口,优美舒畅。但若剖筋拆骨,一一细究,则韵味全失,不如舍末逐本,直击性灵,体味本诗所蕴涵的情感美,并探索其内在成因。
观者
如此教学,究竟是走进文本还是远离文本?同写康桥,诗歌《再别康桥》的文学价值远超过散文《我所知道的康桥》,可见诗歌自有其艺术魅力。
在本诗中,徐志摩是着眼于情感,落笔于诗句,只有“入乎诗内”,才能“出乎诗外”。建议在引导学生通过其他文本来加深对诗歌情感美的体会时,还要通过字词句来感受诗歌所表现的景物美,因为这两者密不可分。在诗人笔下,康桥的自然景物具有人情化的特点,而诗人的主观感情又是自然化的,完全是一种物我交融的境界。
在体会情感美的同时,还去体会诗歌的韵律美,因为诗歌的主题正是在回环往复的旋律中不断得到深化。
诗歌
具有强烈的情感(抒情性)
想象丰富(想象性)呈现出跳跃性结构
语言凝练,讲究陌生化,节奏与韵律感强(音乐性)有特殊的表现手法和技巧,如起兴、象征、隐喻、意象等
诗歌的抒情性、想象性、音乐性,决定了诗歌教学应重感悟体验、重二度创作、重感情朗读等特征。
张中行先生当年求学时听他的老师俞平伯讲宋词,几十年后,他对俞先生讲的具体内容已经淡忘,但他一直记得先生讲李清照的词《醉花阴》时那朗声诵读的样子。虽然俞先生诵读完之后只说了一句“写得好,写得实在是好”,就宣布下课了,而李词的韵味却已深深地浸润在同学们的心里。
案例《古诗二首》
师:刚才我们已经朗读了《观沧海》和《饮酒》这两首诗,并对诗歌内容作了合乎情理的想像。接下来,请同学们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读这两首诗会有不同的感觉?
生:因为诗歌所描写的景物不一样。师:能说得更加具体一些吗? 生:《观沧海》一诗中,曹操北征乌桓,胜利归来,他想统一中国的勃勃雄心正和大海气吞万里的磅礴气势相一致。
生:如果写他打了胜仗回来,像陶渊明一样悠然地“采菊东篱下”,那就显得英雄气短了。
师:有道理。同学们都明白了,曹操赞颂大海,实际上是在抒写自己的壮烈情怀。那么《饮酒》一诗呢?
生:它抒写的是陶渊明告别了争名逐利的官场,在“飞鸟相与还”的夕阳的余辉中采菊于东篱之下,既表现出闲适宁静的心境,又表现出坚守节操的品格。生:陶渊明对菊花自有一番眷恋之情,在他的很多诗作中,他爱菊花、赏菊花、赞菊花、种菊花、采菊花,可以说,菊花是他精神品格的化身。若写他归隐之后,“东临碣石,以观沧海”,那岂不可笑?
师:同学们对诗歌的理解十分到位。可见,景是为了表现情而服务的,而情是融于景之中的。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请大家课后各自散读这两首诗,进一步体会两首诗情与景的不同。
《饮酒》(篡改稿)结庐人境,无车马喧。问何能尔?心远地偏。采菊东篱,遥见南山。山气暮佳,飞鸟相还。中有真意,欲辨忘言。小说
小说的开放式结尾 小说的话语系统 小说的叙述角度 《边城》
教师1:概括小说的故事情节;提炼人物的性格特征。
教师2:体会小说所描绘的湘西的生活场景;感受人物的形象特征。
《边城》是一部蒙着雾气、透着诗意的作品。青山绿水构成诗意的环境,美好的人性体现诗情,即使是人们孤独、寂寞和单调的生存形式也形成一种诗意,可谓是一幅湘西风土人情画。
课文
天快夜了,别的雀子似乎都在休息了,只杜鹃叫个不息。石头泥土为白日晒了一整天,到这时节皆放散一种热气。空气中有泥土气味,有草木气味,且有甲虫类气味。翠翠看着天上的红云,听着渡口飘乡生意人的杂乱声音,心中有些儿薄薄的凄凉。
学生评点
翠翠觉得,世间万物都充满生机,而自己的生活却“太平凡”了。在她成熟的生命中,似乎缺了什么。一个青春期少女内心骚动不安的爱情,不能象雀子、草木那样热烈勃发,所以,就产生了“薄薄的凄凉”。
教师评价
其实,当暮色笼罩一切时,阴郁的感觉也锁住了翠翠烦乱的心境。课文
翠坐在溪边,望着溪面为暮色所笼罩的一切,且望到那只渡船上一群过渡人,其中有个吸旱烟的打着火镰吸烟,且把烟杆在船边剥剥的敲着烟灰,就忽然哭起来了。
学生评点
翠翠满腹心事,却无人理解。船上人悠闲安逸的神态,更使翠翠感到孤独寂寞,因此哭了起来。可见,景物描写表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
教师评价
此时此刻,即使是丝毫不相干的事情,只要摩擦到她的感觉,都会在她心上蹭开一道缝隙,伤感和痛苦也就会涌出来。所以在别人看来是莫名其妙的哭,在翠翠本人却有着充足理由。
散文
朱光潜说,散文可分为三等,“最好的散文是自言自语,其次是向一个人说话,再其次是向许多人说话。”
张爱玲说,“散文是读者的邻居。” 谢有顺说,“散文的后面站着一个人。” 散文的物质元素 没有物质性的散文,就像是没有身体的灵魂一样,是没有家的,不真实的,苍白而无味。散文的精神发现
好的散文,在物质元素之上,还有作家的精神发现和心灵看法,可这也必须是与散文的物质性相结合而生的。——事实、经验、细节之上,贯穿着作家的精神发现和心灵看法,这就是散文最重要的两个维度。(谢有顺)
《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教学内容由学生实际所决定 《登高》
小学:找出诗人描写了秋天的哪些景物,了解诗歌的大致意思,读读背背; 初中:抓住描写景物特征的词语谈感受和理解,思考景物描写与诗人内心情感之间的关系,同时把握这首“古今七律第一”的诗歌的形式美;
高中:感悟杜甫在登高时所触发的人生悲怀以及大唐帝国由盛转衰的时代氛围,走进他的心灵深处,体会其诗沉郁顿挫的风格。对基础好的学生,可对“木叶”意象、“登高”题材等作些探究。
案例《陈情表》(谢正驰执教)
师:这一段中还有一句话我认为是很能打动晋武帝的,你们都没注意到?“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生接读: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师:为什么这句话能打动晋武帝呢?谁能说说? 生14:李密在这句话里说现在是“圣朝”,而他说自己过去是侍奉“伪朝”,这是对晋武帝的夸赞,说这是很圣明的一个朝代。而这个圣朝是以孝治天下的,而他又是特别孤苦的大孝子。
生15:他这样做是支持晋武帝的治国策略的。(板书“以孝治天下”)师:大家看,这其中是不是有一种内在的逻辑关系?我的孝养祖母的私情完全是符合治国方略的,况且我不是心念旧朝,况且(读重音)我本来就是一个贪图宦达,不讲名节的人,我不赴任只是(读重音)因为祖母的问题。而我的祖母朝不保夕,实在是离不开我。陈情的内在逻辑层层递进,不容辩驳,与深沉的情感水乳交融,不能不让人心动。
师:所以他得出了什么样的结论?生(齐):是以区区不能废远。师:“区区”解释什么?(板书“区区”)生:拳拳的。师:“是以”,因此,表示结果。上文这样情理交融的陈情,使得他在此处流露这样一种肯定的语气有了充分的依托。
大家试着把这句话和前文的“狼狈”连起来读,品一品这两句话语气上的差异。(生有感情散读两句话)
师:体会到没有?相对于上文的“狼狈”,这句话语意翻进了一层,已经有了一种斩钉截铁的肯定。因此这句话不能放在第一段结尾,也不能放在第二段结尾,只能放在这儿,才顺理成章。
师:第一段陈述基本事实,第二段陈述两难之情,第三段明确表态,文意一层层推进,从这一点我们也可看出李密委婉而又缜密的陈情艺术。
师:作者的陈情艺术不可谓不精湛。老师也总结了几点:(边出示ppt边作解释。)师生读:以凄恻真挚之情动武帝之心
师:自己的凄惨身世,祖母的凄凉晚境,以哀情动人。师生读:以不容辩驳之理封武帝之口。
师: “圣朝以孝治天下——岂敢盘桓——母孙更相为命”,陈情内容层层递进,情理交融,不容辩驳。
师生读:以谦卑示弱之态释武帝之疑。师:李密是“亡国贱俘”,朝中无人,作为前蜀旧臣的他还要夹缝中谋求立世。你们现在还小,等你们长大了会知道,人啊,有时会陷入一种道德和现实的夹缝,要在这种夹缝中谋生存,只能不得已地去选择一种恰当的言说方式。内外交困的李密找到了适当的方式,动人以情,示人以弱。
师生读:以精炼婉转之辞消武帝之念。
师:大量使用精炼的四字句,骈散结合,或制造情势(祖母危在旦夕的情势)、或渲染气氛(上责下催得紧急气氛),用既急迫又诚恳婉转的措辞打消武帝的征召之念。在极其艰难的语境下,李密用极其卑微的姿态,完成了一次并不卑微的抗争和坚持。在他一再伏低伏小、隐忍退让的语言之后,是一颗并不退让的心。
师:好,我们回过头来再看,陈情表所陈何情?出示上一张ppt。除了上节课我们所说的“孝情”之外,我们还可以感受到——(指板书)
生看板书(从部分到全部):惶恐、对武帝的敬畏、对武帝的感激之情、对祖母的报恩之情、无奈的、矛盾的、痛苦的„„
师:对,可能还有对蜀汉的怀旧之情,对可能后果的恐惧之情,种种复杂的感情!当然,即使痛苦无奈,他还是„„(板书“坚守”)。
师:这种种情感交融在一起,成就了这篇《陈情表》,低回却不低头、隐忍但不退让。
麦肯锡三层面理论
欢迎批评指正
第二篇:部门层面2
科学计划、强化执行、创新思路、突出绩效
常村煤矿企业文化办
(2011年9月1日)
在推行党建绩效管理的过程中,深深感受到绩效管理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我们的思想和工作方法。绩效管理是把企业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企业文化建设、反腐倡廉建设、思想政治工作、精神文明建设等任务通过《计划书》、《月度任务书》和《岗位责任书》的形式进行责任分解、任务分解,并按照绩效计划——绩效实施——绩效评价——绩效改进的工作步骤推进,使部门的各项工作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工作循环,闭合高效,螺旋上升。结合企业文化办工作,做法主要有三点:
一、科学计划
有一句话说得好,吃不穷穿不穷,计划不周倍受穷。是说科学计划的重要性。干任何事情 都必须事先进行科学合理的计划和安排,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实现预期的目标。
企业文化办在制定企业文化《计划书》、《月度任务书》和员工《岗位责任书》时,就很好的体现了事前科学计划的重要
性。在工作中,把工作目标和月度工作任务,按照“以人为本、科学合理、适才适位”的要求,根据办公室人员各自的岗位职责,进行明确的分工和合理的定位,准确明了地把工作任务和责任分解到每个人的头上,使每一项工作都落实到了岗位,落实在人头,做到了事事有人做,件件有着落,岗位有标准、工作有考核。科学计划、合理明了的责任划分,增强了大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强化执行力
按照管理学界的说法,执行力“就是按质按量地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高质量执行是企业绩效文化的全面反映。结合到企业文化办来说,再完美的目标、实施方案,再完美的绩效管理系统,如果不能强有力地执行,最终也只能是纸上谈兵。文化办不断强化部门人员的执行能力,把强执行变为员工自动自发自觉的工作行为。
2011年,进一步抓好6S管理与内部市场化管理的对接,制定出台了《文化办内部市场化运行方案》及文化办员工工作量收购价格和文化办员工6S考核细则一整套完善的管理制度,并从3月份开始实施。从实施的效果看,员工之间的收入,特别是绩效工资收入差距拉开,提高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每周一次的科务会雷打不动,文化办全体人员通过科务会这个平台,钻研本职业务,研究分析企业文化推进过程中的“焦点”、“难点”
问题,通过集体的智慧,解决工作中的挡手问题。
三、创新思路、突出绩效
在企业文化6S运行过程中,文化办紧密联系工作实际开展创新,切实推动工作发展,提出了“五级巡查闭合管理流程升级”工作法,在原来6S管理三级巡查的基础上,把业务部门和矿领导的检查纳入到6S管理巡查中,形成由下而上、层次分明的五级巡查制度,实现了从矿领导到普通员工层层落实责任,一级巡查一级,全员全过程控制,全方位全时段动态监管的管理格局。
在规范员工行为方面,提出“员工不文明行为纠控法”,通过规范员工8小时工作外的社会行为,不断提高员工综合素质。
《计划书》、《月度任务书》把党委的各项工作进行责任分解、任务分解,按照计划、实施、评价、改进的工作步骤稳步推进,充分印证了“思路对了头,一步一层楼”。员工《岗位责任书》明确了岗位工作标准,实施个人月度绩效评价使员工明确了自己的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减少了员工之间因职责不明而产生的误解。通过填写个人月度绩效评价表,能很好地对全月工作来一个回头看,通过自我评价和组织评价,找到了工作中的不足和低效率原因,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措施。员工本人在评价中不断得到激励和鞭策,通过努力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
工作中,文化办人员做到了互相支持、互相尊重,强化了集
体观念,提高了团队意识,在团结和谐的氛围中释放出自己的个性和能量,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领导安排的工作任务。全体工作人员把“既要能干事、又要会共事”作为一种修养、一种品格、一种能力,共同树立了文化办同心协力、团结互助的良好形象,2011年,文化办荣获矿党委推行党建工作绩效管理评价体系“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第三篇:部门层面
以“星级文明竞赛活动”为抓手 不断提升常村党建工作的互动融合
常村煤矿党委宣传部
近年来,常村煤矿党委特别注重党委工作的互动共建,积极探索“一个机制、四个载体”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方式方法。特别是2010年以来,我们在推行全国一流文明矿区建设过程中,紧贴常村开展文明创建的工作实际,将社区建设、主题活动、企业文化的建设的核心要素内化于企业大文明创建的内容之中,全面提出了常村煤矿引深推进全国一流文明矿区建设的“十项五星级”文明竞赛活动,为常村煤矿进一步探索党建“一个机制、四个载体”相互融合又一次提供了宝贵经验。
一、“十项五星级”文明竞赛活动开展的具体内容 “十项五星级”文明竞赛活动包括文明单位、文明班组、文明窗口、文明宿舍、文明员工、文明小区、文明楼院、文明单元、文明家庭、文明居民等十个方面,十项竞赛主题以“五星”评价标准为依据,采取百分制打分,每星评价标准紧贴矿井各岗位工作实际,制定各具特色的评定总则,如文明员工评价标准,突出员工自身岗位奉献、职业道德、遵纪守法、建言献策、素质提升五个方面;文明小区重点考核组织健全、安全秩序、优质服务、文化学习、环境卫生等社区服务功能。矿精神文明办公室充分利用党建绩效管理评价体系这一有效载体,按照“逐月考核、季度排名、表彰”的形式定期对全矿参与竞赛单位开展的文明创建情况进行评星定级,对“得星”多的单位授予流动红旗,实行动态流动管理,切实提高文明创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党建工作的互动融合在“十项五星级”文明竞赛活动的具体体现
“十项五星级”文明竞赛活动作为常村煤矿党建工作创新成果,在制定评价内容和标准上,最大限度地体现“一个机制、四个载体”党委各项重点工作的相互融合,将党建各项重点工作内容、核心要素作为文明创建的重要评定标准,内容不仅涉及矿井安全生产、经营管理等矿井中心工作、而且涉及员工素养、建言献策、环境创优等企业文化、主题活动、社区建设等方方面面的工作。十项活动涵盖了矿井整体工作的50个不同侧面,实现了将社区建设、企业文化、主题活动、一流文明矿区建设的四项重点活动要的有机融合。
在考核评价上,常村煤矿充分利用党建绩效工作绩效评价体系这个有力机制,以统一修订规范细则,逐月考核评价,对支部开展活动情况整体纳入当月考核范围,并建立文明创建数据库,作为年终精神文明评先选优的主要依据,推动了企业文明创建整体工作的扎实开展。
三、“十项五星级”文明竞赛活动的成效
十项五星级”文明竞赛活动的有序开展,有效整合了企业方方面面的力量,投身到企业党建工作的中心工作中来。通过以6S管理为主要内容为评价依据的文明单位、文明班组、文明窗口、文明宿舍的争星创优活动,进一步凸显了企业文化的管理优势,涌现出了“全国煤矿优秀班组长”平晓丹、全国“三八红旗手”魏春青、“全国巾帼文明岗”常村煤矿煤质科等一大批先进典型;通过文明小区、文明楼院、文明单元、文明家庭的创建活动,社区建设的成果优势进一步凸显,国际安全社区的建设水平进一步提升;通过文明员工、文明居民的创建,职工参与企业管理的积极性进一步增强,仅建言献策一项,2011年1—8月份就征集合理化建议 128条,员工难题攻关积极性进一步提升,1-6月份共有价值创新成果35项,主题活动破解企业难题的作用不断凸显;文明创建成果显现,涌现出见义勇为勇救落水儿童张树岗、勇擒逃犯不留名的连德浩等一大批立得住、叫得响的先进典型,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员工学先进、赶先进、干先进、比贡献的积极性、主动性,在全矿进一步形成了比、学、赶、帮、超的浓厚氛围,两年来,先后被上级部门授予全国文明煤矿、文明和谐单位标兵、精神文明单位标兵等荣誉称号,企业的形象得以进一步提升。
常村煤矿宣传部以“星级文明竞赛活动”为抓手,积极探索企业党建工作的互动融合的创新做法,较好地解决了常村文明创建工作与“一个机制、四个载体”相互融合问题,为部门今后开展各项工作提供了有益探索。
第四篇:党委层面2
党建绩效管理引领企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创新发展 ——党建工作绩效管理在企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中的实践与运用
常村煤矿工会
(2011年9月1日)
随着企业现代管理制度的不断丰富和完善,2007年集团公司党建绩效评价体系率先在常村煤矿推行,常村煤矿在建设精品强矿、效益大矿的战略实践中,坚持以党建工作绩效管理为引领,按照集团公司党委王书记提出的“人有岗、岗有责、责有标、标有考”的要求,运用党建绩效评价体系开展企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使企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做到有计划、有标准、有落实、有绩效,形成闭合管理,进一步提升了公开实效。
一、抓绩效计划,规范工作程序,实现企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标准化运作
根据党建绩效评价体系的程序,年初按照绩效计划要求进行周密计划。通过制定企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计划书,对全年工作进行部署;通过制定月度任务书,对全年工作细化分解,明确当月企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的重点。把职工关心的所有事项,分别按日、月、季、年进行公开。根据公开程序的要求,企务公开办公室对企务公开工作进行周密策划,合理安排公开的内容、形式和方法。把矿、科(队)、班组三级公开内容细化分解为68类1856项。
根据公开的需要,党政工联合下发了《常村煤矿关于进一步强化企务公开工作的通知》,规定了每个责任单位提供公开资料的内容、时间,确定了每项公开内容的责任人,企务公开资料必须经责任人审核盖章后才能按程序上报,确保公开的真实性。队务、班务公开资料必
1须经基层分会民主管理小组审核盖章后才能公开。同时结合工作实际,先后制定出台了《常村煤矿职工代表大会工作制度》、《常村煤矿企务公开实施办法》、《常村煤矿职代干部政绩考评制度》等25项工作制度,并根据形势变化不断修订完善。形成了党委领导、行政主体、工会操作、纪委监督、职工参与的工作格局,确保了企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的不断发展。
矿务公开首先公开企业经营管理的重大决策和经营管理的重点。包括企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投资和生产经营重大决策方案,企业改革、改制方案,重大技术改造方案,企业生产经营发展目标及完成情况;二是公开廉政建设的焦点。包括企业的业务招待费、物资采购、工程招标和领导干部的经济收入、住房购房、企业领导民主评议的情况、干部的任免情况、重大技改项目以及职工培训计划和培训经费的使用情况、安全生产管理规定和重大安全事故调查结果等;三是要公开群众关心的热点。包括医疗制度改革方案及实施办法、技术工人等级评定、职工退养安置方案等重大事项和职工群众普遍关注的焦点、热点和难点问题。
队务公开的内容为“八公开八上墙”。重点坚持把各单位每月月度生产计划和实际完成情况、岗位练兵、技术比武评比标准及结果、评先选优结果等事项公开的同时,重点突出了材料配件消耗、材料配件价格及队组生产成本等内容的公开。只有各种消耗减少了,综合收益才能最大,职工得到的实惠才能更实在。每月由科队长亲自讲工资、讲指标、讲消耗,分析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在过去侧重于工资分配公开基础上,实现了成本指标、工资收入、材料消耗、配件消耗、奖惩情况等全面公开。
班务公开重点公开班组分配办法、职工工资分配、出勤、工分奖
罚等事项。班组长在岗前仪式上将每人当班工资登录到个人账户,并由职工个人签字认可,月底汇总合计,职工收入做到了“想挪挪不动、想拿拿不走”,消灭了“小金库、私房钱”等侵占、挪用职工工资现象,职工对工资分配的满意率大大提高。基层工会主席作为民主管理监督小组的组长负责督促队务、班务公开工作的有效实施,并监督公开内容的真实性,矿工会会同有关部门定期检查,避免了经济分配中的暗箱操作。
二、抓绩效实施,严格过程控制,提升企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时效
按照党建工作绩效管理评价体系的要求,坚持公开、监督、整改并重的原则,不断把矿务公开向生产经营的全过程延伸拓展,把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过程,变为职工参与企业民主管理的过程,成为矿务、队务、班务“三级公开”的阳光工程。日常工作注重规范公开的流程,重点把握收集预审、定时定点公布、征询意见、建立档案四个环节,按照这四个环节的要求,制定公开工作程序和工作流程图表。提出每一个公开环节的具体要求和检查标准。通过每月一次公开例会、每月一次检查、每季征求一次职工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发现和解决公开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使公开工作的每个环节达到有效控制。例如对评先选优的公开,每年年初我们根据矿井的生产实际,提出模范先进的评先标准,向职工公示后,由职工自行申报,每月考核公示,全年累计考评,根据考核排名,提出拟评名单,报矿长办公会决定,使评选模范先进的过程更加公正、透明。
我们始终坚持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公开工作开展的主要形式,对涉及矿井发展、生产经营、劳动安全等重大事项在职代会上公开,接受职工代表审议,接受全矿职工监督。狠抓职代会召开前的参与、培训,召开中的审议、讨论,召开后的检查、考核三个环节,提高了会议质量,保证了职工代表参政能参在主题上,议事能议在重点上。工作形式上具体做到四点:一是安排足够的时间让职工代表对报告和议案进行充分讨论。二是安排职工代表向有关领导当面质询,当场回答解释他们提出的问题和意见。三是采用无记名投票方式对矿领导进行评议。四是严格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对大会决议表决实行多数通过制,使各项方案和决议的出台,充分体现民意。
职代会闭幕后,我们及时督促行政召开党政工联席会和矿长办公扩大会议,就职工代表提出的问题逐项研究落实,责成有关领导和主办科室认真研究解决,对代表提案坚持做到时间、责任人、处理结果三落实。同时,由职工代表组成巡视检查团,负责监督检查职代会审议通过的议案的兑现落实情况,追究不落实议案的有关责任人的责任,有效地保证了公开工作的实效性。
另外,对职工群众关注的热点、焦点、难点问题在矿务公开栏公示;对一些突发的具有较强时效的,以有线电视、内部局域网、简报等媒介及时公示;对于一些重要工作和工作中存在的改进问题,应该让职工知情的在调度会、环节干部会上公开。同时还开辟了许多辅渠道为载体,如每月一次经营考评例会、政工例会;每周一次环节干部大会、矿长办公会议;每天一次调度会。形成了以职代会为核心、以公开公示栏为载体、以各种会议为平台、以宣传媒体为窗口,把职工关心的焦点、热点、难点问题和群众关注的大事、要事、难事予以公开的多层次、全方位、透明化的公开机制,不仅有效遏制了乱作为或不作为现象,而且改善了干群关系。近年来,常村煤矿没有一起因不民主、不公开、暗箱操作而导致职工上访事件的发生。
三、抓绩效评价,提高认知水平,保证企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健
康发展
按照党建绩效评价体系的要求,在每项企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实施结束后要进行及时的检查、分析和评价。我们坚持评价过程与评价结果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月度评价与评价相结合;自我评价与组织评价相结合的原则,检查预期目标的兑现情况,从中总结经验、教训,从而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取得更好的管理效益。
自我评价是由各公开单位对本单位逐月的公开情况进行的评价,提出本单位在公开中存在的不足,并制定整改措施,进行整改。组织评价是根据公开流程,制定考核评价办法,明确考核评价的责任人。由工会和纪委组成考核评价组,一方面对职能科室提供公开资料的及时性、准确性、真实性进行考核评价,另一方面对基层单位的队务公开情况、班务公开情况进行考核评价。排队打分,纳入全矿党委绩效考评当中,同单位的工资奖金挂钩。
四、抓绩效提升与激励,实现闭合循环,保障企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绩效提升
按照党建工作绩效管理评价体系的要求,为了保证企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的长效性和时效性,每月由领导组牵头,公开办公室组织召开企务公开民主管理例会,分解工作、听取汇报、沟通障碍点;对企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进行研究;对公开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和提出的改进意见进行认真分析,立即加以整改。
我们本着“公开是形式,真实是基础,满意是目的”原则,对于整改工作提出要求,整改要定存在问题的原因、定问题责任、定整改措施、定整改期限,保证绩效改进及时、有效。另一方面,运用“一般性”、“原创性”、“突破性”、“带动性”标准评价,对企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中的绩效预期进行分析、评估,及时进行总结提炼,具有推
广价值的在《矿工风采》中加以宣传,对于绩效显著的集体和个人予以表彰。同时制定了《关于对违反企务公开行为的责任追究制度》,对公开不全面、不及时、不到位的给予通报批评,限期整改;对搞形式、走过场,弄虚作假者,给予组织处理;同时每半年组织一次公开工作问卷调查,对职工满意度不达80%的,取消责任人评先选优资格。
以党建绩效管理为引领,企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实现了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公开、公正、透明的运作方式,维护了企业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密切了干群关系,从源头上预防了腐败现象发生,调动了职工与企业同发展的积极性,使劳动关系更加和谐,生产、安全、经营工作稳步推进,矿井经济效益大幅提升。
第五篇:党委层面6.doc
创新方式方法做好“股份融合”
扎实推进“一个机制、四个载体”党建重点工作
潞安集团常村煤矿党委
党建工作绩效管理是潞安各级党委工作的总纲领、总方法。主题活动、社区建设、企业文化建设、全国一流文明矿区建设,承载着党委工作的全部内容。“一个机制、四个载体”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他们相互作用,辩证统一,共同构成潞安党建工作的新模式。
常村煤矿作为潞安集团主力矿、骨干矿,年生产原煤700万吨、现有员工7000余人,下设1个党总支、55个党支部。近年来,我矿党委立足矿井发展实际,紧紧围绕“一个机制、四个载体”的党建中心工作,按照“巩固、提升、创新、发展”的总体思路,不断创新完善“一个机制、四个载体”党建工作运行的方式方法,有效地促进了企业党建工作的相互融合,实现了企业党委各项工作的并驾齐驱,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保障,引领常村煤矿整体工作又好又快发展。两年来,先后荣获山西省属企业文明单位标兵、山西省文明和谐单位标兵、全国文明煤矿、2009年十大最具成长性企业等多项省级以上荣誉。
一、创新体系运行模式,深入推行“五个一”党建工作绩效管理业务模式
纲举目张才能有章可依,职责明确才能确保工作落实到位。作为潞安党建绩效管理评价体系最早的4个试点单位之一,常村煤矿党委始终高度重视党建工作绩效管理推行工作,在体系推行之初,我们严格按照集团党委“14321”的工作模式,通过用计划统领工作、以检查考核工作、以绩效落实工作,形成了党建工作“计划——执行——反馈——改进”的规范运行模式,有效提升了党委工作的实效。但也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在“四个载体”运行过程中,流程和制度对实际工作指导性不强;部门对支部工作相关工作安排多、指导少,缺乏统一的硬性考核标准;各基层员工业务知识不熟悉,工作被动等,为了及时解决这些问题,常村矿根据基层党支部、政工部门以及政工部门员工的工作性质和范围不同,将“简易变、精易强、灵易活”的绩效运行理念内化于企业 “一个机制、四个载体” 党建工作的具体内容之中,于2010年在党支部、政工部门、员工的三个层面全面形成常村党建绩效管理运行的“五个一”工作业务模式。党支部工作“五个一”包括:一套管理手册、一套工作档案、一套业务文书、一本会议记录、一个网络平台。政工部门“五个一”为:一套管理手册、一套工作档案、一本信息采集台帐、一本会议记录、一个网络平台。员工工作“五个一”为:一套管理手册、一套工作档案、一套业务文书、一本工作日志、一个网络平台。
“三个层面、五个一”工作模式的有效运行,有效地把党建工作绩效管理机制融会贯通到“四个载体”具体运行的各个方面
和环节之中,通过用管理手册指导工作,用业务档案规范工作,用业务文书记录工作,用网络平台联系工作,提升了党委整体工作的水平,实现了党建工作工作有目标、办事有程序、检查有标准、任务有落实、问题有处理、处理有结果,大大增强了“一个机制、四个载体”党委重点工作的科学性、实效性。
二、深入基层联动督导,切实提升党委工作的针对性
经常深入基层调查走访,才能不断提升党建整体工作的科学化管理水平。
为进一步发挥政工部门与基层党支部工作协调作用,持续增强政工部门整体工作的核心力、向心力,2011年,常村煤矿党委在原有政工安全包保队组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政工部门效能资源,通过把党委“一个机制、四个载体”的整体工作全面纳入政工科室和基层支部之间的联动督导范围,构建大政工督导机制,架起了机关与基层、党委与支部之间的又一“连心桥”。
各政工部门通过每周一召开部门协调会,系统总结上周全矿党建工作运行情况,并对本周政工部门重点工作进行安排部署,确定重点督导对象后,各政工负责人组成联动督导组,深入基层队组,通过调查走访、查资料问情况,系统了解基层队组推行“一个机制、四个载体“各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将支部提出整改措施给予合理化建议,并将支部具体的整改情况跟踪落实,纳入下月支部绩效考核范围。与此同时,常村煤矿党委还将政工
工作联动督导作为破解企业党建难题的另一有效途径,要求各部门通过走访调研,每季度就“一个机制、四个载体”党建各项工作开展的整体情况,撰写一篇高质量的调研报告,进一步拓展了矿党委了解基层问题、破解支部难题、提升政工整体绩效水平的的方式渠道。为保障联动督导的效果,我们还制定了督导组“六必到、六必罚、月考核”的管理制度,对各政工督导情况也纳入本单位考核范围,进一步增强了政工部门整体的工作效能。
常村煤矿党委“引导+考核”、“督导+提升”的政工部门联动督导工作模式,大大增强了基层支部“一个机制、四个载体”各项工作的的执行力度,确保支部月度工作的圆满完成,有力促进了党建工作运行管理的制度化、系统化、闭合化。
三、拓展提升,引深开展文明创建活动,不断强化常村党建的互动共建
近年来,常村煤矿党委特别注重党委工作的互动共建,积极探索“一个机制、四个载体”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方式方法。2010年以来,我们在推行全国一流文明矿区建设过程中,就紧贴常村开展文明创建的工作实际,将社区建设、主题活动、企业文化的建设的核心要素内化于文明创建的内容之中,全面提出了常村煤矿引深推进全国一流文明矿区建设的“十项五星级“文明竞赛活动。
“十项五星级”文明竞赛活动包括文明单位、文明班组、文明窗口、文明员工、文明宿舍、文明小区、文明楼院、文明单元、文明家庭、文明居民等十个方面,竞赛内容不仅涉及矿井安全生产、经营管理等矿井中心工作、而且涉及员工素养、建言献策、环境创优等企业文化、主题活动、社区建设等方方面面的工作内容。矿精神文明办公室充分利用党建绩效管理评价体系这一有效考评体系,按照“逐月考核、季度排名、表彰”的形式定期对全矿参与竞赛单位开展的文明创建情况进行评星定级,对“得星”多的单位授予流动红旗,实行动态流动管理,对于差的单位纳入支部绩效结果,最大限度的体现了“一个机制、四个载体”党委各项重点工作的相互融合,使文明创建活动的开展做到评得准、落得实,切实提高文明创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两年来,常村煤矿党委适应新形势、把握新要求,积极探索、不断完善发展应用落实党建“一个机制、四个载体”重点工作的新思路、新举措,有效地实现了常村党建工作绩效管理机制与四个载体之间的融会贯通,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常村党建的内在驱动力。在今后的工作中,常村煤矿党委将本着为企业党组织发挥自我管理、完善运行机制、服务矿井安全生产、经营管理等中心任务而不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