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经典之太极拳如何在中小学普及推广的问题与对策

时间:2019-05-15 02:51:5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传承经典之太极拳如何在中小学普及推广的问题与对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传承经典之太极拳如何在中小学普及推广的问题与对策》。

第一篇:传承经典之太极拳如何在中小学普及推广的问题与对策

太极拳在中小学普及推广的问题与对策

【内容摘要】

通过调查发现,太极拳在我县各中小学的普及推广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教育局及各学校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政策和措施,加强学生对太极拳的了解和学习,让太极拳真正地成为中小学生最喜爱的健身项目。【关键词】

太极拳 普及推广 问题 措施 【正文】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教育部《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教育部《“体育、艺术2+1项目”实施方案(试行)》,深入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普及和提高学校体育艺术教育,我县教育局提出了开展太极拳进校园活动【1】。

众所周知,太极拳是中华武术之精华,它融中华的周易、武术、医术、导引术、形体艺术于一体。是中华民族文明传统文化的鲜活载体,是非常珍贵的活化石。同时也颇受世界人民的喜爱,一个全球性的太极拳活动正在蓬勃发展,正当太极拳走向世界日趋火热之际,正当太极拳要向校园推广之际,现实却并不象我们的预想那样【2】。由于我国的教育体制是应试教育,学校注重升学率,学生面临较大的升学压力,因此太极拳进校园活动的开展,还存在诸多问题。

一、学生对太极拳的喜欢只是表面现象。由于大多数学生对太极拳的认识是从影视作品中得来的夸张印象,实际参加练习后反差很大又吃不起苦,因此真正喜欢太极拳并能够用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的学生很少。在调查中发现学生认识有一定的误解,就认为这是老年人的运动,它更不是拳而“操”。所以一个新名词就出现了:“太极操”。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中小学生更趋向于热情、活泼。所以对这套节奏比较慢的“太极操”就不喜爱了【3】。

二、太极拳课的内容比较单调,教学课时偏少。在学校的体育课达标中,对太极拳的课时没有具体的要求,没有具体的教学计划安排,学生没有学习的动力和积极性。

三、太极拳师资不足。一方面有不少体育教师是半路出身学太极拳的,水平参差不齐;另一方面是有的教师太极拳理论水平较高,实际演练水平不行。我县 1 中小学太极拳课大多数是由非武术专业的体育教师担任的,而且上课主要采用太极拳与其他体育内容混合进行的方式授课,教学效果不好。

四、中小学生的业余太极拳活动和训练几乎是一片空白,比赛活动更是很少。

五、中小学没有统一的太极拳教材。太极拳经过长期的流传,演变出了许多的流派,有陈式、杨式、孙式、吴式、武式太极拳等五大派系,现在社会上最普及的是吴阿敏的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中小学可以先推广普及此套拳,易学简单,非常适合初学者。

六、教学手段和方法落后。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至于出现学生“喜欢太极拳而不喜欢上太极拳课”的现象。

综上所诉,我粗浅的认为必须做好以下几点方能让太极拳在中小学顺利展开:

一、加强对太极拳普及推广的宣传工作。学生有限的理解能力及对太极拳的了解不够,所以要加强宣传工作,才能加深学生对传统体育运动的认识,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将太极拳列入中招考试项目。将太极拳作为中招体育考试单列项目列入考试范围,考试成绩按10分记入中考成绩总分。

三、将太极拳教学纳入学校课时计划。从小学三年级至高中,将太极拳作为一门课程统一编入学校课程计划,三至九年级每周从三节体育课时中安排一节专门教授太极拳;高中将太极拳作为选修模块主要选修内容,并作为学生课外活动的主要练习内容,安排专职教师进行辅导。各学校要采取多种有效形式和有力措施,确保教学工作顺利开展,把太极拳作为学生每年的考核内容之一。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就要让学明白每一招每一式的技击含义,让学生明白它是如何防身的。通过学习让学生逐步了解和掌握太极拳运动深邃的内涵及方法,以及终身从事锻炼。

四、举办太极拳教师培训班。举办太极拳培训班,对体育教师进行太极拳专项培训,提升师资质量,确保推广成果。教育局在4月22日—24日和4月28日—30日六天里,组织全县60余所中小学200余名教职工学员在体育中心接受24式简化太极拳的培训和结业测试。然后由这些学员对本单位的所有师生进行校内培训,本次活动要求所有教职工和中小学生全部学会24式简化太极拳。

五、利用课间操推广太极拳。中小学校要将太极拳作为课间操活动项目,可采取每周一、三、五做广播操,周二、周四打太极拳的形式,或采用先做广播操后打太极拳等形式。要充分调动学生锻炼身体的积极性,提高太极拳锻炼的效果。

六、各中小学组建太极拳俱乐部。由学生自主自发创建俱乐部,教师加以辅助和引导,建立健全良好的俱乐部制度,让学生自组运行管理。

七、组织大型比赛。为促进太极拳的推广,可以组织教师、学生太极拳比赛,要求以县(市)区、市直学校为单位参加比赛,比赛项目有20人教师组比赛、40人学生组比赛、个人表演赛等,全面普及、重点提高。计划在8月初开展一次全县中小学24式简化太极拳展示活动。

八、开展巡回督导。教育局组织“太极拳教学”督导组,进行巡回督导。各学校应高度重视,要成立机构、制订措施、落实到人、广泛发动,大力推进活动的开展。督导小组将对督导结果进行及时通报。太极拳督导结果和比赛成绩将纳入推广阳光体育运动检查和市教育局督导考评范围。

参考文献:

【1】关于开展太极拳进校园活动的通知 【2】 太极拳如何在中小学推广

【3】对中国武术运动普及与推广的思考

第二篇:2012年关于在中小学校教师中推广普及太极拳活动的通知

嵩教[2012] 号

嵩 县 教 育 局

关于举行嵩县第三届中小学校教职工太级拳

比 赛 的 通 知

各乡镇中心校、局直各学校: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颁布的《全民健身条例》,推动我县教师健身运动热潮,倡导健康、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提高教师锻炼身体的积极性。根据市教育局文件要求,并结合我县实际,经研究决定于2012年3 月16 日举行以“欢乐练太极、健身展风采”为主题的嵩县第三届中小学校教职工太极拳比赛。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

第三篇:武术在中小学普及的意义与作用

浅谈武术在中小学普及的意义与作用

一、引言

中华武术博大精深,是在农耕文明的历史时空背景下,形成发展的,至今仍在传播的以套路、散手和功法练习为主要内容,并体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主体精神的身体活动方式。武术发展至今,其特有的健身价值、教育价值、竞技价值、观赏价值和经济功能,已成为世界人民共享的资源。然而,在中华武术享誉世界的同时,在我国却仅有少数人在继承发扬,这种状况急待改变。我国现有义务教育阶段的在校学生多达1.5亿,如果加上高中阶段的在校学生,有2亿多,占到总人口的七分之一多。可以说,在中小学普及武术,无论对继承和弘扬这项民族传统文化,还是增强中小学生的体质,塑造健康人格都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我国要通过学校的体育教育,使每个中小学生都认识武术,了解武术,习练武术,并把武术作为终身体育的项目之一。

二、武术在我国中小学普及现状

从全国目前情况来看,武术还没有成为我国中小学体育课的必修课程,武术课程主要还是在业余体校开展,致使武术这个项目成了极少数人学习的运动,这严重影响了武术后备人才的选拔。虽然在我国各个省市地区都有着不同规模的武术馆校,但是它们大多数属于民办,存在师资力量不足、教学质量良莠不齐等一系列问题。

三、我国在中小学普及武术的优势

传统武术在我国中小学以优先得到普及,使传承我国民族文化的需要,使塑造青少年优秀品质的需要,也是增强青少年健康体魄的需要,且具有许多得天独厚优势。首先,中小学体育教师大都毕业于体育院校,而武术是体育院校必修的技术课程,所以大多数体育老师都或多或少的了解一些武术知识,另外,越来越多的体育院校增设了民传专业,培养了大量专业武术人才,这些都说明我们有在中小学普及武术的师资力量。其次,大量的关于武术的影视节目让中小学生对武术有了感官上的认识,多数人影视节目中身怀绝技的英雄人物还有喜爱崇拜之情,而中小学生正处于活泼好动的年龄,只要教师正确引导,他们必将对武术产生浓厚兴趣。最后,在我国的申请下,武术比赛已经被国际奥委会批准2008年奥运会特设项目,可以在2008年奥运会举行期间举办,并定名为北京奥运会武术比赛,这也为全国普及武术创造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四、武术的在中小学普及对于传承中华民族文化的作用

武术不仅是中华民族传统的体育项目,而且还由于它根植于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中,蕴含了深刻的中国传统哲理的奥妙,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文化的载体,具有浓厚的东方文化背景。然而,21世纪将是东西方文化交汇融合的时代,文化的影响将在更广泛的领域发挥更大更深刻的作用,正深刻地影响着世界各国民族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继承本民族的传统文化,需要全民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中小学生是我们民族的未来和希望,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主要继承者。“少年有志,国家有望”,弘扬民族文化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从他们这一代抓起。弘扬民族文化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最主要途径就是通过教育的方式,教育和引导少年儿童亲身实践和感受中华优秀文化,而在中小学普及武术,就是使少年儿童学习和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

五、武术对中小学生身心健康的作用

中小学生正处于身体的发育期和思想的成熟期,习练武术无论对少儿身体的锻炼还是人格的塑造都具有一般体育项目无法比拟的作用。

1.武术运动对中小学生身体素质的作用

武术对人体各方面素质要求是比较高的,武术套路中的动作包含着屈伸、平衡、跳跃、翻腾、跌扑等,人体各部位几乎都要参与运动。中小学生通过系统地进行武术学习和训练,可以使柔韧、速度、力量、灵敏、耐力等身体素质得到全面的锻炼和提高。

中小学生处在身体的成长发育阶段,尤其是小学生,他们多在6~12岁之间,骨骼和韧带柔软,关节活动范围大,正处于发展柔韧素质的敏感期。武术是对身体柔韧锻炼比较多的项目,我们要抓住中小学生这个敏感期,让他们在习武的过程中提高身体的柔韧素质,为以后学习锻炼其他的项目打下良好的基础。中小学生处在速度素质的快速增长期,抓住这一阶段的速度练习,有助于促进动作频率、单个动作速度及反应速度的快速发展。少年儿童正处于身体生长发育阶段,骨骼比较柔软,这个阶段的力量练习应该以克服自身体重的各种力量练习为主,这些练习可使梭状肌加长,肌肉、肌间协调性得到改善。武术中各种形式的翻转腾越和踢腿出拳踢腿正符合少儿力量练习的要求,这些动作都是对发展下肢弹跳力、腰腹力量和快速力量非常有效的练习内容,所以说武术对提高少儿全身各部位的力量具有很好的作用。武术动作丰富,技术复杂,练习中动作变化多样,有快有慢,有刚有柔,有起有伏,有动有静,而且每个动作都有其具体要求。武术中小学生通过练习掌握复杂的武术动作,不但可以提高神经系统的活动能力,而且由于神经中枢的兴奋与抑制要随着动、静的变化而改变,因此可以增强其神经系统的灵活性和均衡性,提高灵敏素质。

2.武术对中小学生人格的塑造作用

中国武术在几千年的流传过程中历来重视“武德”的培养,所谓“习武先习武德”,“拳以德立,无德无拳”,武术的修炼过程是一个内外双修的过程。中小学生习练武术对其人格的塑造有着积极的作用和意义。

中国武术的修炼讲究“十年磨一剑”,中小学生通过长年的武术习练,可以培养出坚韧的意志品质。纵观武术的发展史,无论是在军旅还是在民间,都涌现出不少武林豪杰,他们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兴亡,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的高尚品质,教育和激励着后代习武者。通过武术技术和武术文化的传授,可以让中小学生的更加了解和热爱中华武术,更加了解和热爱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从而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

六、结束语

2005年中宣部、教育部发布的《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就提出了在体育课应适量增加中国武术等内容、发挥武术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中的作用的要求,这说明国家已经开始推动武术在中小学的普及。2010年9月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同创编了《全国中小学生系列武术健身操》,从而导致武术在中小学难以广泛普及,决定自2010年9月1日起在全国普通中小学校(含特殊教育学校)、中等职业学校中推广实施。国家将继续出台更多措施,推动无数在小学开展让我们的中华优秀文化得到更广泛的传承。

参考文献:

[1]段徐.武术的人格塑造功能.中华武术,2004,(1).

[2]邱丕相.武术文化与教育研究的当代意义.体育科学,2005,(2).

[3]温祝英.略论7~12岁儿童武术训练方法.中国学校体育,2005,(4).

[4]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我国中小学武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研究.中国教育出版社,2008.

作者:陈金(中国校外教育·理论 2011年1期)

第四篇:中小学语文教学衔接问题与对策

中小学语文教学衔接问题与对策

中小学语文教学衔接出现的脱节问题,会直接影响初中语文教学的质量,影响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最终会影响学生的语文能力的提高。显然,如何解决脱节问题是中学语文教师的当务之急。

语文教学 衔接

中小学语文教学衔接出现的脱节问题,会直接影响初中语文教学的质量,影响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最终会影响学生的语文能力的提高。显然,如何解决脱节问题是中学语文教师的当务之急。那么,如何进行中小学语文教学衔接呢?

一、初中语文与小学语文的差异

小学语文讲授的是汉语最基础的知识,是为学生能更好的学习语文打基础的知识。初中语文注重的是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包括语感的培养,对语文知识的记忆,对阅读知识的运用,对修辞的理解运用、作文以及对经典的文言文的理解与赏析。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改变上:

第一、教学内容的改变:

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内容较简单,知识点少;而且小学语文课本中的记叙文居多,有着很强的故事性、趣味性。教师一般要求学生侧重于字词的识记和对文章内容的浅层理解,思维难度不大。

中学语文教材内容加深、增多、篇幅加长,知识点增多,对学生的要求也大大提高。知识点除大量需记忆外,更侧重分析与理解,思维难度增大。初中语文的范文加入了科学性强的说明文和逻辑性强的议论文,文章思维更缜密一些,知识性更强一些。

第二、教学方法的转变

(一)小学教师讲课速度较慢,课堂容量较小,要掌握的知识反复讲,反复练。作业精批细改,使学生每个知识点都过关。学生只要平时能认真听课,完成好作业,不需花太大力气也能保持好成绩。

中学课时紧,教师讲课速度快,课堂容量大,许多知识只能一带而过。再加上班额较大,老师不可能做细致的辅导,作业也不可能精批细改,这就要求学生要有高度自觉性,认真、独立地完成好作业。

(二)小学教师除了帮学生积累知识,还会花更多的时间去帮助学生体味句子的含义。小学语文更注重朗读,形式追求多样,齐读、个别读、师引读、生对读……朗读时相互评价,相互吸取优点和长处,读中感悟、读中升华。

初中语文课,教师更注重语文知识的积累。课堂虽也有朗读训练,但朗读的形式大多齐读占多数,个别读,小组读等形式很少用到。

(三)小学教师一般把学生看成孩子,孩子就需要拐杖,需要教师的督促,学生始终在教师的怀抱中成长,缺乏自主能力的培养;

中学教师则认为学生自己有了独立自主的能力,比较强调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第三、学习方法的改变

小学生学习的自主能力较弱,掌握的学习方法较少,主要是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

中学比较重视学生课前的自主学习以及课外知识的获取。学生除了掌握课本知识以外,还需涉猎大量的课外知识,这就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合理地安排好自己的学习与休息时间。

中学语文老师更注重“预习―听课―复习―作业―单元小结”五个环节;要求学生做好知识的整理与归纳;运用科学记忆法提高学习效率等。

二、中小学语文教学衔接的策略

1、认真钻研教材体系。

培养学生的独立分析能力,必须掌握一定的教育技巧和教学方法,否则,就不可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因此,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我就要求自身认真钻研教材体系,找出中小学语文教材内在的联系,让学生把新旧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例如:中学语文中所涉及的现代汉语的汉字、词汇、语法等知识点,都在小学语文的基础训练课型中反复出现过,教学中假如能注意这些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强调新知识的特点,就能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初中教材的知识内容,也就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2、在初一上半学期这个“过渡期”内应适当降低学习难度,帮助学生打好基础,增强学生自信心。

初一新生面对新的环境、新的教材、新的老师,需要一段时间去适应。教师应该放慢教学脚步,适当降低要求,让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在不断的成功体验中增强信心,从而产生持久的学习动力。例如在初中语文第一册第一单元的教学中,不要急于对课文开展较深层次的分析理解,而应侧重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了解初中语文教材的特点以及语文学习的一般规律、方法。又例如在初一上学期的每次测验或考试前,教师可与学生一起回顾、整理、归纳知识要点,列出详细的复习提纲;测验考试后再共同分析失误原因,总结教训;到初一下学期就可放手让学生自己进行上述工作。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尽量使用简单易懂的教学用语,避免使用深奥艰涩的学术语言。对于学生的发言,无论答案正确与否,都应充分肯定其学习积极性。总之,教师要珍视学生的点滴进步,保护学生要求进步的热情,在不断的肯定与鼓励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与能力,从半扶半放教学方式过渡到让学生自主独立地学习。

3、加强语文知识上的衔接,切实打好基础。

众所周知的道理:蓝图再好没有砖瓦不行,文章再妙没有字词句不行,因此,对学生的严格要求,首先应严在字词句上,扩大识字量、掌握汉语拼音是搞好中小学语文教学衔接的重要前提。在严格训练、讲究效益的基础上,去开阔学生的阅读面,拓宽学生的视野,通过课外阅读、看报纸、听广播等活动,教会学生做读书笔记;通过“书法课”等语文实践课以及文学社团活动把学语文与学生学生活、做人紧密地结合起来,与时代发展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的学由被动向主动转化。学生阅读的基础切实打好了,就应在写作训练上加大力度,以读促写,以写带读,培养学生运用语文知识的综合能力。

4、贯彻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做好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的衔接。

适当引导学生研究“单元学习要求”、及“预习提示”。使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讲授新课,重点不在于分析解答,而在于引导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渐改变依赖老师的习惯,养成自己动手、动脑、动口的好习惯。

强调预习、复习指导学习的方法。有的老师指导预习方法很有成效。如“朗读课文三五遍,解决疑难生字词,不懂的地方画问号,通过练习找重点。”同时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由机械记忆到理解记忆的过渡,调动口、心、手、眼的四到位。多说、多读、多思、多写是学好语文的四个法宝。

第五篇: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中学的推广与普及

专业代码: 学号:

贵州师范大学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题目: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中学的推广与普及 ——当以黔南荔波县“打陀螺” 学院: 专业: 年级: 姓名: 指导老师:

贵州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学院:专业:级别: 课题名称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中学的推广与普及 ——以黔南荔波县“打陀螺”

学 生 姓 名

学 号

指导老师 姓名

职称学位

开题报告内容要求: 1.选题的理论、实际意义 2.研究动态、见解

3.研究思路、方法、技术路线 4.总体安排、进度计划 5.主要参考文献

选题的理论、实际意义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是我国体育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各族人民的健康水平、增强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文化进步起着重要作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以其趣味性和娱乐性特点,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参与愿望,其健身效果明显,有利于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突出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理念。同时也对各少数民族的生活方式、民俗民风的了解等,而学校又是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中介,是原始形态的体育走向规范化、科学化、普及化的重要途径。本课题以贵州省荔波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作为研究切入点,结合荔波县各中学体育教学课程,探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学校教学中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和在体育课程中如何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促进体育教学模式,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在学校教学过程中的开展情况提供建设性意见。研究动态、见解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过程中,各民族共同创造了具有浓郁民族风格和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可以说这对体育课的内容提供了很大选择空间,有研究者对全国几所高校的民族传统体育课内容进行调查分析,发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体育课总体课程中所占的比例为34%,但有些传统体育项目是形同虚设。但是,能够引入普通中学体育课的民族体育项目却寥寥无几。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中学课程的研究主要是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中学的推广,如喀什师范学院的杨忠、艾克拜尔·玉素甫的《南疆中学体育课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相结合的可行性研究》。贵州省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中学教学中开展很少,具有代表性的是罗正琴、毛强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进入当地农村学校的可行性实验研究——以“打篾鸡蛋”为实验项目》,该文阐述了遵义地区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中学开展的可行性,对贵州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今后在中学教学的推广具有指导性意义。但是缺乏全面性、针对性。本课题以贵州省荔波县——打陀螺项目为研究对象,探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中学开展情况及现状,何如运用现有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力求措施具有针对性和实际操作性。所以该课题具有研究价值。研究思路、方法、技术路线

(一)研究思路:

通过查阅收集相关的资料以及实地的走访调查,了解目前荔波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情况和荔波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学校教学中的发展现状,对荔波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更进一步的开展提出一些建议。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通过查阅和收集关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相关的文献材料。

2.问卷调查法和实地考察:通过发放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的方式,调查该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开展状况、学生满意程度以及受重视程度等,掌握研究的第一手资料。3.数理统计法:对获得的材料进行整理。

(三)技术路线

查阅及收集相关的文献资料→实地走访调查及访谈→资料整理→撰写论文

四、总体安排、进度计划

本课题的研究期限为5个月左右,2011年6月开题,2011年11月结题。主要分为:

2011.06——2011.07

文献资料收集

2011.07——2011.08

进行访谈、材料整理

2011.08——2011.10

论文初稿与征求意见

2011.10——2011.11

论文修改、定稿与准备答辩 主要参考文献

[1] 程二平.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进入学校体育研究综述[J].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南宁 530003

[2] 李全德,赵福祥.云南高校体育教学中融入少数民族体育的可行性[J].[3] 沈茂金,宋允清,廖洁莹,蒋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资源引入高校体育课堂教学的实验研究[J].韶关学院体育学院,广东韶关 512005 [4] 杨忠,艾克拜尔·玉素甫.南疆中学体育课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相结合的可行性研究[J].喀什师范学院体育系,新疆喀什844007 [5] 刘思阳.探析贵州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贵州大学贵州贵阳 5500025 [6] 张选惠等,民族传统体育概论[M],人民体育出版社 [7] 郭琼珠,普通高校体育课程中民族传统体育内容改革的现状调查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241-243 [8] 罗正琴,毛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进入当地农村学校的可行性实验研究——以“打篾鸡蛋”为实验项目[J]

指导教师意见: 签名:

年月日

下载传承经典之太极拳如何在中小学普及推广的问题与对策word格式文档
下载传承经典之太极拳如何在中小学普及推广的问题与对策.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经济学院学生工作之问题与对策

    经济学院学生工作之问题与对策 2007年2月5日,经济学院党总支赵娴书记主持召开经济学院学生工作会议,对经济学院2006-07学年第一学期的学生工作情况进行总结,并研讨和安排下一学......

    中国当代中小学教学改革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

    中国当代中小学教学改革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 一、中国当代中小学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 (一)从学科出发,功利性强; 从学科出发,功利性强:如黎世法的异步教学法,是从学科的问题开始探讨......

    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存在问题与对策

    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存在问题与对策 在全面推行课程改革,贯彻执行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过程中,由于体育教师对课程标准与教学理念理解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曾一度在教学指导思想、教......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2002级教育硕士李伟灵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就是根据中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我国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经历了四个阶段,一是 20世纪80年代初的调查、呼吁阶段;二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的尝试、实验阶段;三是20世纪90年......

    中小学德育问题的成因分析与对策

    中小学德育问题的成因分析与对策赵 亚 斌(陇南市宕昌县南阳中学甘肃宕昌748507)摘要:德育概念在内涵上的模糊和外延上的不断延伸,让我们在面对德育问题并解决时有种无处入手的感......

    当前中小学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当前中小学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当前社会正处于转型期,德育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作为德育工作者,我们明显感到德育问题多,难度大。为了培养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事业接......

    民办中小学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党的十四大以来,我国民办中小学发展迅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并成为教育领域的一个热点。 据有关部门统计,1996~1997学年度我国有民办普通中小学校2920所,占全国中小学校总数(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