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7课 综合探究《探索中国近代政体变革的艰难历程》精品教学设计(9页)

时间:2019-05-15 02:46:1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最新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7课 综合探究《探索中国近代政体变革的艰难历程》精品教学设计(9页)》,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最新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7课 综合探究《探索中国近代政体变革的艰难历程》精品教学设计(9页)》。

第一篇:最新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7课 综合探究《探索中国近代政体变革的艰难历程》精品教学设计(9页)

教学设计

第18课综合探究:探索中国近代政体变化的艰难历程

课程目标:

知识目标:

(一)基本知识

1、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抵抗派的思想主张。

2、王韬、薛福成、马建忠、郑观应等人的政治思想主张。

3、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维新派的思想核心。

4、《钦定宪法大纲》颁行的历史背景及其基本内容。

5、“皇族内阁”的形成。

6、《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中华民国约法》的规定。

7、“宋教仁遇刺案”。过程与方法 :

①阅读史料,归纳近代早期探索改革中国政治的代表性意见,并分析其产生的时代背景。

②阅读史料,归纳维新派思想主张的核心,分析其进步性,并比较维新派前后两种不同的主张,探讨在当时改革采取激进方式或渐进方式可能带来的不同影响。

③提炼概括《钦定宪法大纲》的内容,透过表象揭示其实质。

④比较《钦定宪法大纲》《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中华民国约法》的主要规定,认识民国时期的宪政与清政府宪政的不同。

⑤学会以长远的眼光观察历史,正确运用史料,从清末民初的宪政实践中发现历史的进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学习了近代中国的民主宪政之路,让学生认识到:有宪法比无宪法是进步,但有宪法,却未必有宪政。从君主制到君民共主制,再到民主制,是中国政体变化发展的必经的几个阶段,以此增强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②让学生从宋教仁为宪政流血的感人事迹中感受到仁人志士们可歌可泣的牺牲精神,认识到中国民主宪政道路之艰难与曲折,培养学生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积极进取,不惜牺牲的人生态度。

学习内容与学习任务说明

《综合探究:探索中国近代政体变化的艰难历程》,教学内容分成“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清政府怎样走宪政之路”、“民国政府如何理解宪政”、和“为宪政流血”四个部分,分为八个小组课前领取任务,完成探究计划,课上汇报探究结果,并讲解。教学重、难点分析。

教学方法:参与式教学、讨论式教学、情景式教学 教学重点:民国时期的宪政

教学难点:

(1)《钦定宪法大纲》、《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中华民国约法》的不同。

(2)君民共主制与君主立宪制的差异。(3)康有为对君权态度的变化。

二、学习者特征分析(说明学生的学习特点、学习习惯、学习交往特点等)①学生素质虽然相对一般,历史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扎实,但经过前面的学习,对中国近代政治体制变革所面临的历史文化背景已有所思考,这些都为他们自主探究学习本课内容奠定良好的基础。

②学生对中国近代政体变化总体历程、变化原因以及呈现的特点等问题不太清楚。因此,需引导和向学生提供更多的有关资料。

③刚刚处于初高中的过渡阶段,长期以接受式学习为主的学生很难一下子适应太开放的学习方式,主要体现在分析问题的能力不够、搜寻处理资料的能力不够、信息技术的掌握水平和运用能力不够。

附:《课程标准》对本单元的要求 1.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列举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2.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

(2)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3)概述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教材分析 知识结构

一、“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

1、政体探索的源起

2、早期维新派的基本主张

3、康梁等维新派的探索

二、清末的宪政举措

1、“预备仿行立宪”与《钦定宪法大纲》

2、“皇族内阁”

三、民国初年的宪政之路及其结局

1、《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2、《中华民国约法》

3、宋教仁之死 · 课前任务 【课前任务单】

1、知道本科学习目标(看导学案——了解)

2、通过阅读教材了解本科基本史实(看教材——了解)

3、利用图书馆和互联网查找本课所涉及的历史人物及历史事件资料,分成八个小组探究本科内容。第一组国情组;第二组负责地主阶级抵抗派在中国近代政体变革中的作用;第三组洋务派;第四组早期维新派;第五组维新派;第六组清政府怎样走宪政道路;第七组民国时期的宪政道路;第八组宋教仁与宪政。

4、各小组课下交流总结,选出代表构建各自探究内容的体系制作知识卡片,课上展示讲解

【教学导入】

清末明初,一大批仁人志士以在中国实现宪政民主为毕生追求目标,为此他们前仆后继,牺牲奋斗。

美国唯一一部宪法1787年宪法诞生以来到现在任然发挥着作用,亚洲最早建立“共和国”的国家中国从上个世纪初到今天共产生过13部宪法草案和宪法,时到今日我们依然在宪政的道路上跋涉。让我们一同来沉思百年中国民主宪政史的屈辱与光荣,苦难与奋斗吧!

【合作探究】

课前任务提示:

国情组:第一部分:合作探究“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 背景提示:

内忧外患与中华人民的奋起

帝国主义列强的侵华活动

中国人民反封建反侵略的斗争

列强在中国取得的特权

19世纪末20世纪初近代中国大事记 第二组:地主阶级抵抗派在中国宪政道路上的探索 提示:林则徐、魏源的主张

第三组:洋务派在中国宪政道路上的探索

提示:可以利用表格归纳洋务派的主张和实践及其作用 第四组:早期维新派在中国宪政道路上的探索 提示:

1、代表人物

2、政体主张及原因分析

3、早期维新派对西方的认识有什么特点? 第五组:维新派在中国近代政体变革中的探索 材料提示:

谭嗣同(1865—1898),湖南浏阳人,参与维新变化,后被捕遇害,为戊戌六君子之一。临刑有绝命词:“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签订后,谭嗣同万分忧愤,压抑不住心头的怒火,他写下血泪的诗行:

有感(1896年)

世间无物抵春愁,合向苍冥一哭休;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思考提示:

1、分析材料《请定立宪开国会折》和《应诏统筹全局折》,思考康梁的思想核心及政体主张?康有为思想的变化?

2、维新派前后两种主张有什么不同?这是政治上的“倒退”吗?康有为为什么这样做?

第二部分:合作探究“清政府怎样走宪政之路?”

“戊戌变法”失败后仅仅两年,即1901年初,为挽救王朝危亡,化解内外危机,两年前血腥镇压“百日维新”的慈禧太后,不得不推行“新政”。在清政府推行“新政”同时,朝野掀起了一场“立宪运动”。

1905年派五大臣出洋考察宪政;

1906年载泽上密折说立宪有三大好处,坚定清政府立宪信心; 1906年清政府宣布“预备仿行宪政”,借立宪之名行集权之实。1908年颁布《钦定宪法大纲》,规定皇权至上。

1911年,清政府成立以奕劻为总理大臣的“皇族内阁”。“预备立宪”的骗局彻底败露。

第六组问题提示:

1、清政府是怎样理解宪政的?

2、《钦定宪法大纲》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宪法性文件,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你怎样评价它?

第三部分:合作探究“民国初年的宪政之路及其结局”

1911年10月10日,随着辛亥革命一声炮响,延续了260余年的清王朝走向灭亡,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宣告终结。

第七组问题提示:

1、《临时约法》体现的思想?

2、《钦定宪法大纲》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有何异同?

2、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第八组材料提示 材料1:

“孙中山襟怀豁达,是容易相处的,天真的黄克强也好对付,顶难驾驭的,只有一个宋教仁……以暴动手段来抢夺政权我倒不怕;以合法手段来争取政权,却厉害得多了。”

——袁世凯对杨度说的话 材料2: 今国基未固,民福不增,遽尔撒手,死有余恨。伏冀大总统开诚心,布公道,竭力保障民权,俾国会得以确定不拔之宪法,则虽死之日,犹生之年。

——宋教仁死前给袁世凯发的电文 材料3:

作公民保障,谁非后死者;为宪法流血,公真第一人。

——孙中山为宋教仁题的挽联 问题提示:(1)袁世凯为什么要刺杀宋教仁?

(2)宋教仁在当时是一个重要人物,若他未被刺死,中国的局面能否发生扭转?

· 问题解读

探究1:为什么会发生从学习西方物质文明到学习西方政治文明的转变?这些思想家是怎样理解西方政体的?他们觉得中国适合哪种政体?为什么?

参考:(1)随着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中国的失败,中国人首先看到了西方的般坚炮利,于是学习西方的物质文明。随着对西方的了解、认识越来越多、越深刻,清政府的腐朽进一步深化,开始认识到西方政治制度的先进,转而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2)他们认为西方政体万民共苦,上下一心,君民一体,无敌国外患之辱。(3)中国适合实行君民共主的政体。

(4)他们认为君主制权力过于集中于君主,民主制权力偏重于人民,君民共主制权力才是上下平衡的。所以说这种政体最适合解决中国当时内有君主专制、外有外族入侵的状况。

探究2:维新派前后两种主张有什么不同?这是政治上的“倒退”吗?康有为为什么这样做?

参考:(1)前者主张兴民权、设议院、开国会、定宪法,实行君主立宪制。(2)后者主张有所缓和,主张“以君权变法”,实行开明君主制。(3)可以说是。

(4)他这样做主要是为了换取光绪帝支持变法。

探究3:当时维新派上书光绪皇帝,光绪曾下定决心改革,但最后还是放弃了,其中较大的阻力是慈禧太后。如果慈禧太后在公车上书前就死了,或康有为等她死了之后才主张维新,改革有可能成功吗? 参考: 可能成功:(1)光绪皇帝支持改革;慈禧死后,光绪有可能掌权,并且大力推广改革思想,拓宽改革队伍。

(2)维新变法主张的政治制度是君主立宪制,保留了清政府的存在,清政府腐败无能,无力执政,假若成立议会等机关执政,就能够解决这一问题。不完全把清政府推翻,又能减小改革者与清政府之间的矛盾。

可能失败:(1)外国列强可能在慈禧太后死后加强对中国的控制,阻挠维新派改革进行,或打着帮忙的名义派人在清政府中当官,掌握国家大权。

(2)孙中山等新的革命志士涌现,支持三权分立等更先进的理论,将推翻或更新维新派的理论。

(3)光绪皇帝无法掌权,权利被反对改革的大臣掌握,改革无法顺利进行。探究4:清政府是怎样理解宪政的?

参考:中国规制未备,民智未开,先行预备立宪,然后根据进步的迟速,再确定立宪。预备立宪 应保证皇权的至高无上。

探究5:怎样评价清政府的立宪举措?

参考:(1)具有一定的进步性,符合社会发展的趋势和资产阶级的愿望,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2)又具有一定的落后性,加剧了阶级矛盾和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不但削弱了自己的统治,还促进了革命形势的高涨。

探究6:民国时期的宪政与清政府的宪政有什么不同?

参考:(1)民国时期的宪政是在中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资本主义的民主共和制,其目的是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2)清政府的宪政并非实行真正意义上的民主,而是借宪政之名,遏止蓬勃发展的革命形势,维护封建君主专制统治。

探究7:比较《钦定宪法大纲》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异同

参考:异:(1)从目的上看,《钦定宪法大纲》在于维护封建君主专制统治。《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于限制即将掌权的袁世凯。(2)从内容上看,前者主要是君主专权,为其制造法律依据。后者主要是强调主权在民,实行内阁制和三权分立的国家组织原则,以保证民主的实行。

同:从实施的结果来看,两者均没有很好地实行,没有发挥其作用。探究8:《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与《中华民国约法》(“新约法”)有何不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

参考:前者以民主共和制否定君主专制,后者以总统制否定责任内阁制;前者以三权分立为原则建构国家组织,后者是为独裁提供法律依据。

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者崇尚英美民主政体,所以原汁原味照搬西方宪政。行内阁制目的在于将大总统袁世凯置于虚尊地位,将之纳入资产阶级的政治体系。“因人立法,盖有不得已之苦衷在也。”“临时约法在不同的情况下抛弃总统制而采取内阁制,用心是很好的也是很苦的。”

袁世凯试图通过独裁政治而确立个人权威,于是一步步破坏民主共和政体,制定《新约法》,作为维护其独裁统治的工具。

探究9:袁世凯为什么要刺杀宋教仁?

参考:因为宋教仁是要实践宪政中的权力制衡原则。竞选成功则组阁,竞选失败也要监督政府,他把宪政诉诸实践,令企图专政独裁的袁世凯生畏。

探究10:宋教仁在当时是一个重要人物,若他当时没被人杀死,中国的局面会否发生扭转?

参考:宋教仁被杀是中国民主化步履艰难,充满痛苦,血腥的开端。他已成为一种民主的象征,一个标志。在某种意义上,宋教仁代表的是中国近代以来对民主,人权为核心的人类主流文明的追求,他的死是中国人民争取民主,共和所遭受的挫折的标志,给后人留下了无限的哀思。

假如宋教仁没有被杀,中国的民主整体可能会较早实现,至少追求共和的力量会强大一些。因为宋教仁的意志是那么的顽强,他的信念是那么的坚定。但是,他的责任内阁制的主张和孙中山的有分歧,当时也没多少人赞同,他未必能扭转中国的局面。

· 课堂巩固

1、阅读教材,归纳中国政治体制的基本史实

2、编写1911-1923年中国立法大事记。· 教学小结

观看《我的祖国我的兵》视频 中国人学习西方政治文明并付诸实践,经历了一个艰难的历程。

谁是国家的主人?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是君主,皇权“神圣尊严、不可侵犯”,所谓朕即国家。到了近代,王韬、郑观应等倡导君民共主,他们虽然没有理解西方政体的实质,但揭开了学习西方政治文明的序幕。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等为代表的维新派为了救亡图存,倡导君主立宪(后改开明专制),发起了戊戌变法运动,但因种种原因,昙花一现,光绪泣血瀛台,六君子魂归西天。

1908 年清政府颁布的《钦定宪法大纲》,以实行宪政的名义强化君主制,结果把自己推上了革命的祭坛。中华民国诞生后,《临时约法》成了纸上谈兵,袁世凯行专制独裁,宋教仁喋血宪政路上,共和国徒具虚名。

所谓宪政,指政府必须依据宪法和法律进行治理,即在法治下行有限政府。

历史表明,有宪法,未必有宪政,但每一次改革与尝试毕竟给中国带来了些微的进步。

历史的进步总要遭遇曲折,但我们注定要前进,也正在前进。· 课后作业 课后作业:

观后感:通过本节课的探究以及《我的祖国我的兵》视频的观看,请以爱国为主题写一篇不少于五百字的小文章。

第二篇: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三第一单元综合测试题

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综合测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 50分)

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个2分,共50分)1.(2011·上海历史·8)当代某学者谈及自己为人处世的宗旨时说:对己学道家,意思是清静寡欲;做事学法家,意思是按原则办事;待人学儒家,即()A.爱无差等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D.存天理,灭人欲

2.如下图所示,编钟是我国古代重要乐器。王公贵族们在家里悬挂编钟是有严格规定的,“王宫悬(四面),诸侯悬(三面),卿大夫悬(二面),士悬(单面)”。逾越则会招致杀身之祸。你认为上述材料最符合谁的观点()

A.孟子 B.孔子 C.荀子 D.老子

3.“父前行,子踵后。路遇长者,敛足拱手。尊长在前,不可口唾。”这是在敦煌发现的唐宋时期少儿启蒙读物中的句子,它反映当时的教育()A.鼓励儿童活泼机智 B.突出地方教育特色 C.提倡父子教学相长 D.注重儒家伦理道德

4.(2011·宁波)“和谐中国”是唱响当今中国社会的主旋律。孔子的名言中对当今中国构建和谐人际关系具有启迪作用的是()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非攻,兼爱”

C.“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D.“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5.“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持此观点的是()A.道家 B.儒家 C.墨家 D.法家

6.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前2世纪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人类首次觉醒,理性思维所创造的精神文化决定着其后诸民族的文化走向。对于中国而言,最能体现这一特征的现象是()A.百家争鸣 B.焚书坑儒 C.独尊儒术 D.崇儒尚佛

7.(2011·厦门)“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恶人者,人必从而

恶之;害人者,人必从而害之。”提出这一思想主张的学派是()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

8.在有关惩治腐败问题上,甲说:“不用管腐败问题,生产力水平提高了,腐败现象就自然没有了。”乙说:“一定要依法严惩严管腐败问题,抓一个腐败分子就杀一个。”丙说:“对腐败分子,要用‘德’和‘礼’来教育感化。”丁说:“要从平民百姓中挑选有能力的人去治理腐败。”上述四位同学的说法与儒家思想相吻合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

9.2008年残奥会会徽(上图)的图形部分是由红、蓝、绿三色构成的“之”字形。红色,寓意着太阳;深蓝色,寓意着蓝天;绿色,寓意着大地。3种颜色的3个笔划综合起来成为一个运动的人形,即为“天地人”。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的思想。下列中国古代思想家探讨过天与人之间的关系,并主张在处理天与人关系时,人应采取积极态度的是()A.墨子 B.韩非子 C.荀子 D.董仲舒

10.为庆祝建国60周年,某中学开展了以“弘扬人文精神,构建和谐校园”为主题的社会科学普及周活动。在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最有利于建立“和谐社会”的是()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②“天下为主,君为客” ③君主专制,君权神授

④“民贵君轻”“君舟民水”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1.有一家父母得知其小孩在外偷了东西,如果他们相信荀子的理论,可能对小孩采取的态度是()A.认为孩子的本性是恶的,但只要好好教育,孩子会改正错误 B.认为孩子的本性是善的,他犯错误是一时糊涂

C.认为孩子的本性是恶的,必须严厉地惩罚他,使他害怕,以防再犯 D.认为孩子犯错并非本性造成,而是环境不好,应择善而居 12.《汉书·食货志》记载:“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为改变这种状况,当时的统治者()A.重征赋税 B.无为而治 C.实现仁政 D.独尊儒术 13.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儒家学说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民间生存智慧到成为官方意识形态的演变过程。其中提出“大一统”思想的是()A.孔子 B.孟子 C.董仲舒 D.朱熹

14.(2011·滨州)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吉祥物是五个可爱的福娃,他们分别代表了中国传统的阴阳五行中的“金、木、水、火、土”。在古代,将阴阳五行思想与传统儒家思想相结合的思想家是()A.孔子 B.董仲舒 C.朱熹 D.王阳明

15.(2010·广东·15)“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这首诗反映了()A.孟子的“仁政” B.董仲舒的“独尊儒术” C.王阳明的“心学” D.顾炎武的“经世致用”

16.明代哲学家王阳明认为:“天下之物本无可格者,其格物之功只在身心上做。”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推测下列人物的观点与王阳明相近的是()A.陆九渊 B.李贽 C.朱熹 D.程颢

17.当读到:条件一:科举产生的士大夫们,注重道德文化修养,注重气节,对儒家经典大义的不断探究成为时尚。条件二:学堂上老师带读:“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由此判断得出的正确答案是()A.“百家争鸣”时儒学已成为蔚然大宗 B.西汉对儒学的推广和太学的兴办 C.宋明理学对儒学的发展

D.明末清初思想活跃局面的出现

18.“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知足常乐”“浪费粮食伤天理”这些俗语不能反映中国古代哪家学派的思想()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

19.学者对古代某思想家有如下的叙述:“(他)想把濂溪(周敦颐)、二程种种意见都包容和会通,再加上通诸孔孟先秦儒,兼及道释,而组织一大系统„„”请问这位古人是()A.李贽 B.朱熹 C.王阳明 D.王夫之 20.《三国演义》和《水浒传》中体现的忠义思想,明显来自儒家()A.“仁政”思想 B.“天人感应”学说 C.宋明理学思想 D.“经世致用”思想

21.五四时期的思想家把李贽当作反孔的先驱。冯元仲称赞他“手辟洪蒙破混茫,浪翻古今是非场。通身是胆通身识,死后名多道益彰”。以下观点哪一项最有可能是他的主张()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虽孔夫子亦庸众人类也

C.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 D.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22.(2011·安徽联考)2010年9月30日《南方日报》刊文称:“如何给这些孩子(外来工子女)一张安稳的书桌,让他们像城市的孩子一样接受义务教育,是促进教育公平的重大课题。”其实中国古代很早就有思想家注意并提出了解决类似问题的方法或主张,这就是()

A.有教无类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存天理,灭人欲 D.经世致用 23.西汉太中大夫东方朔上书汉武帝,所写材料需两人抬进宫,后来这种情况得到极大改变,其首先得益于()A.造纸技术 B.雕版印刷 C.制墨技术 D.活字印刷

24.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传入欧洲,加快了西方迈入近代社会的步伐。“替宗教改革开路,并使推广民众教育成为可能”的发明是()A.指南针和印刷术 B.火药和指南针 C.造纸术和火药 D.印刷术和造纸术

25.南宋吴自牧的《梦粱录》记载:“风雨冥晦时,惟凭针盘而行,乃火长掌之,毫厘不敢差误,盖一舟人命所系也。”此处“一舟人命所系也”的物件()A.使欧洲告别了骑士时代 B.加速了欧洲文化进程

C.为欧洲人的地理大发现提供了条件 D.引发了欧洲的社会转型

第Ⅱ卷(非选择题 50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第26题11分,第27题13分,第28题15分,第29题11分,共50分。)26.(11分)2011年1月11日,在位于天安门广场东侧的国家博物馆北广场,矗立起一座孔子雕像。就此事,某校甲、乙两个学生学习小组,在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过程中展开讨论,形成了两种不同意见。以下是讨论中利用的两则材料。

材料一 孔子的学说也不过只是一家之言,„„代表不了中华文明。„„什么“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什么“温良恭俭让”;什么“克己复礼”,只有一个字:“礼”,而他的“礼”的核心就是封建统治者的“礼”,„„我们不可以随意否定一个历史人物,也不可随意拔高一个历史人物。

——2011年1月14日 新华网博客

材料二 汉黜百家,独尊儒术,此后历代当权者都推崇儒术,奉为治国方略。„„“仁”与“礼”是建立人类文明社会的基本要求,对任何时代任何制度都是适用的。„„当此之际,儒学再次引人关注:“养心莫善于寡欲”;“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些格言,耳熟能详又历久弥新,仿佛就是针

对现实社会的某些弊端发出的。最近公布的“十二五”规划建议,在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方面汲取孔孟伦理原则,提出了更符合实际的建议:“提倡修身律己、尊老爱幼、勤勉做事、平实做人,推动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 ——崔道怡《略谈孔子塑像》,2011年1月31日《人民政协报》 请回答:

(1)作为甲组同学,请你据材料一指出反对为孔子塑像的理由,你如何利用材料二从思想文化方面进一步说明自己的观点?(5分)

(2)作为乙组同学,请你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儒家思想的历史影响及现实意义方面概括赞成为孔子塑像的理由。(4分)

(3)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应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2分)

27.(13分)(2011·韶关)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问题:

材料一 ①所谓“天道”,泛指宇宙、天地、自然的起源和法则,而“人道”则是关于人类社会和人自身的道理。„„②《周易》有这样的话:“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③这里的“天文”是指关于季节、时令变化的学问,目的是使人们能适时地进行农耕活动;“人文”则是人类“文明”的另一种表述,主要指社会制度和人们自身的素养。④中国古代哲学关于“天道”和“人道”相互关系的探讨和论述,就是对于“天文”和“人文”认识的深化和发展。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二 著名学者阮炜在《中外文明十五论》中引用《中国必然强大》比较分析说明中国文化是“家文化”和“官文化”,中国人太重视家庭观念和“忠君”意识,“续香火”意识强;中国人是“天生的协调专家和政治家”。

(1)就历史学而言,材料一中学术价值最大的句子是(将句子前的序号写出来)________。指出战国时期具有“天道”和“人道”思想的主要流派的主张。(4分)

(2)扼要分析春秋战国时期“天道”和“人道”思想产生的原因。(3分)

(3)概述秦(西)汉统治者对儒、道、法思想的实践结果。(3分)

(4)宋代天人结合,产生了什么新的哲学思想?其对我们现在的最大影响是什么?(3分)

28.(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百家争鸣”的过程中,各家学派互相诘难、批驳,又彼此吸收、融合,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其中,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道家学说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它们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当时和日后社会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材料二 武帝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董仲舒在举贤良对策中提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独尊儒术后,官吏主要出自儒生,儒家逐步发展,成为此后二千年间统治人民的封建正统思想。——翦伯赞《中国史纲要》(上册)材料三 理学,亦称为新儒学,又称为“道学”或“宋学”。所以称为理学,是因为两宋诸子所创建的思想体系以“理”为宇宙最高本体,以“理”为哲学思辨结构的最高范畴;所以称为新儒学,是因为理学虽以儒家礼法、伦理思想为核心,但其张扬的孔孟传统已在融合佛、道思想精粹中被加以改造,具有一种焕然一新的面貌。——冯天瑜等著《中华文化史》

材料四 明清时期„„面对理学的渐趋没落,一部分士大夫转而寻求新的思想理论,对程、朱理学提出了挑战,陆续出现了许多进步思想家,成为反理学的先驱。„„他们倡扬民族气节,批判君主专制,反对空谈性理,向封建制度和宋明理学发起猛烈的攻击,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启蒙思想的早期民主主义思想。

——《中国通史教程·古代卷》

(1)依据材料一,归纳“百家争鸣”出现的重要意义。(4分)

(2)材料二中的核心主张对于西汉王朝统治有何意义?(4分)

(3)依据材料三分析,“理学”是新儒学的主要理由是什么。(3分)

(4)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进步思想家的主要主张。(4分)

29.(11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世纪末来华的耶稣会传教士利玛窦在一封信中说:“中国人非常博学,医学、自然科学、数学、天文学都十分精通。他们以不同于我们西方人的方法正确地计算日食、月食。”

——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材料二 董仲舒是汉代最有影响的思想家,在当时就享有“群儒之首”的声誉,在中国文化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董仲舒学说的消极影响也是严重的„„我们民族性格中的封闭自我,盲目自足,因循守旧,不思奋进等等劣根性,都与之直接相关。——冯天瑜等著《中国文化史》

材料三 中国人在科学实验发明上的确非常伟大。问题是:它为什么没有继续上升到理论,构筑起其理论体系,或如西方那样,发展出现代科学。——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从医学、数学和天文学方面各举一例证明利玛窦的结论。(3分)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董仲舒为什么能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4分)

(3)结合材料二、三,从思想文化方面回答材料三中李约瑟的“问题”。(4分)

选择题答案

1-5 6-10 11-15 16-20

21-25

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测试题答案

1、【答案】 B 【解析】 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孔子在对待他人的问题上主张仁爱: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B项。

2、【答案】 B 【解析】 材料体现了孔子的“礼”

3、【答案】 D 【解析】 从题干中的句子可以分析得出,此时的教育比较注重启蒙孩子的长幼等级观念,而中国古代的儒家伦理道德比较注重等级观念。因此D项为正确答案。

4、【答案】 A 【解析】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即自己所不希望的事情,也不要强迫别人接受,这是实现孔子“仁爱”思想的途径,其目的是以此调整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因而最符合题意。干扰项B项是墨家的观点,排除。

5、【答案】 A 【解析】 此观点体现了道家的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6、【答案】 A 【解析】 依据题干中的时间即可判断出。

7、【答案】 C 【解析】 材料体现了墨家代表人物墨子的“兼爱”主张。

8、【答案】 C 【解析】 儒家思想强调:“为政以德”,主张“仁”和“礼”,与丙的说法相符。

9、【答案】 C 【解析】 解本题的关键是认真审题,看清题意是“在处理天与人关系时,人应采取积极态度”的思想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符合的是荀子,他提出了“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的观点。

10、【答案】 D 【解析】 君主专制,君权神授明显不符合“和谐社会”的建立,排除含③选项即可。

11、【答案】 A 【解析】 荀子主张“人之初,性本恶”,但凭借后天教育可以使人由恶变善。

12、【答案】 B 【解析】 汉初,经济残破,百废待兴。统治者被迫实行与民休息的“无为而治”政策。

13、【答案】 C 【解析】 汉武帝时,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了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

14、【答案】 B 【解析】 汉代董仲舒融合阴阳五行等思想而形成了新的思想体系。

15、【答案】 C 【解析】 这首诗出自王阳明之手,诗中认为人人都有自己的价值标准,而万物本源在于自己的心,这反映了“心学”的观点

16、【答案】 A 【解析】 材料中“只在身心上做”,体现了心学“发明本心”以求理的主张。

17、【答案】 C 【解析】 科举制创立于隋唐时期,“百家争鸣”是战国时期,排除A、B两项;D项与材料和史实不符,排除。

18、【答案】 D 【解析】 三则材料依次反映了儒家的伦理道德,道家的无为思想,墨家的“节用”思想。

19、【答案】 B 【解析】 材料实际叙述了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20、【答案】 C 【解析】 “忠义”思想是理学重视气节的体现。

21、【答案】 B 【解析】 A、C、D三项分别是孟子、顾炎武、朱熹的观点。

22、【答案】 A 【解析】 根据所学,在教育对象问题上,孔子明确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思想。“有教无类”的意思是不分贵族与平民,不分国界与华夷,只要有心向学,都可以入学受教。材料中主张外来工子女与城市的孩子一样接受义务教育,正反映了“有教无类”的思想,本题选A项。其他B、C、D三项与教育公平主张无关。

23、【答案】 A 【解析】 纸没发明以前,多用木简、绢帛作书写材料,比较笨重,纸的发明改变了材料所述状况。

24、【答案】 D 【解析】 与“推广民众教育”有关的发明只能是印刷术和造纸术。

25、【答案】 C

【解析】 材料所述物件显然是指南针,它的发明为地理大发现提供了条件。

26、【答案】(1)反对: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维护封建等级秩序,符合封建统治者的利益,不能代表中华文明,拔高了孔子的地位。(2分)进一步说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束缚了人们的思想,压制了人们的创造性。(3分)(2)历史影响:自汉武帝开始,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维护了政治上的大一统和社会的稳定。(2分)现实意义:儒家学说对现实社会具有借鉴意义,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文明素质,有利于建立和谐社会;有利于提高个人的道德修养。(2分)(3)应进一步弘扬传统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2分)

27、【答案】(1)学术价值最大的句子:②(属于原始文献)。(1分)主要流派的主张

①孟子提出:“仁政”“民贵君轻”、性本善、义利观。

②荀子提出:“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礼法并用、性本恶、君舟民水。③庄子提出:“齐物”“逍遥”“天与人,不相胜”。(3分)(2)原因:生产力的进步,农耕经济的发展;社会大动荡、大变革;教育的发展,人们认识自然的能力有了进一步的提高。(3分)(3)实践结果:秦朝“焚书坑儒”,运用法家思想建立中央集权,但运用失度,导致二世而亡。西汉初年,运用道家思想(黄老之学),与民休养生息,出现“文景之治”,然而不能适应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质为外儒内法),完成“大一统”,使儒家思想成为延续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正统思想。(3分)(4)新哲学思想:宋明理学(或程朱理学)。最大影响:有利于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构建和谐社会等。(3分)【解析】 第(1)问,②是原始文献,学术价值最大,它的意思是治国家者必须观察天道自然的运行规律,以明耕作渔猎之时序;又必须把握现实社会中的人伦秩序,以明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等等级关系,使人们的行为合乎文明礼义,并由此而推及天下,以成“大化”。(2)对“天道”和“人道”的解释回答战国时期的主要派别及其主要主张即可;从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分析原因。(3)秦朝时奉行法家思想,实行焚书坑儒,汉初奉行黄老之学,汉武帝时期独尊儒术;(4)宋代理学对中华民族的性格塑造起到了重要作用。

28、【答案】(1)基本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出现众多思想流派,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推动了社会进步。(4分)(2)有利于巩固大一统国家;稳定统治秩序。(4分)(3)理学是融合佛、道思想经过改造的儒学,但仍以儒学的礼法、伦理思想为核心,张扬孔孟传统。(3分)(4)批判君主专制,倡扬民族气节;反对空谈性理,提倡学以致用;重视工商业发展;反对理学,建立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4分)

29、【答案】(1)医学:战国编撰、西汉成书的《黄帝内经》;数学:最早发明了十进制记数法;天文学:《石氏星表》是世界上最早的星表。(3分)(2)他改造儒家思想,形成了新儒学体系,使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4分)(3)儒家思想束缚人们的思想,导致中华民族存在盲目自足、因循守旧、不思奋进等缺点,没有进行理论创新。(4分)

第三篇: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1 第12课《鸦片战争》教学设计

岳麓版高中历史 必修Ⅰ 政治文明历程 教学设计

第12课

鸦片战争

【课程标准要求】列举两次鸦片战争中列强的侵华史实,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鸦片战争前清政府的腐朽没落,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及危害; 2)清政府关于禁绝鸦片的争论; 3)林则徐虎门销烟; 4)鸦片战争的过程; 5)中英《南京条约》; 6)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7)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目的; 8)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过程; 9)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10)11)12)《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的签订; 清朝权力结构的变化 洋务运动的兴起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本课的学习,着重培养学生阅读图文历史资料的能力,以及论从史出地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试与价值观

1)通过对两次鸦片战争原因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资本主义国家为了获得更广阔的市场,以虎门销烟为借口发动侵华战争,这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

2)由于封建统治者的妄自尊大,阻碍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阻碍了中华民族的发展与进步,最后落到被动挨打的地步。

3)通过两次鸦片战争,列强打开了中国大门,通过不平等条约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把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使中国的历史进程开始发生重大转变,清 政府也开始改变政局。

【学情分析】

新疆班学生在语言交流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障碍,影响了他们对教材内容的理解。许多学生未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缺少科学的学习方法。在教学中,采用先学后教,导学精讲精练的方式展开课堂交流活动,以分组计分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激励。针对部分专有名词及其他学生可能不理解的语汇,或加维吾尔语的翻译,或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进行注解,以破解学生在语言方面存在的障碍。【重点与难点】

1.鸦片战争爆发的历史背景。2.两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3.为什么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的扩大? 【教学方法】

1.自主学习、学案导学法:以“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为原则”,以《基础训练》“课前知识早知道”为底本,安排学生预习,初步掌握本课知识要点。

2.分组分层教学法:将全班分为两个类型的小组,学力层次小组:按学生的学习能力划分为优秀组、普通组和学困组。上课时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问不同的问题。课堂交流小组:将全班同学依据组内异质、组间同质、优差互补的标准划分为六个小组,以分组计分的方式参与课堂上的师生互动交流。

3.史料教学法:展示图文资料,学生通过分析、概括,得出结论,理解知识。

4.问题引导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探究、讨论,以感知历史,获得新知识。【教学活动设计】

一、课前准备:

1.结合学生的学力层次和课堂交流的需要,为学生划分相应的小组。

2.安排学生预习本课教学内容,完成《基础训练》“课前知识早知道”及相关选择题目。

二、导入新课:(图片)虎门销烟

三、课堂教学活动设计

(一)历史回放

(图片)吸食鸦片、虎门销烟、签订《南京条约》、火烧圆明园(学生结合课文内容,描述相关历史事件。)

(二)课程标准提示:

 列举两次鸦片战争中列强的侵华史实,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三)知识衔接

1.明清时期,为加强专制皇权,统治者采取了哪些措施?

2.17世纪以来,在资产阶级反对专制集权,争取民主法治的斗争过程中,英、美、法、德等国分别确立了怎样的政体

(四)学案导学:两次鸦片战争(参见《基础训练》“课前知识早知道”,本部分内容主要针对学困生展开)

(五)思维提升(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及图文史料,在教师的引导和点拨下思考并回答问题,本部分内容主要针对普通生展开)1.鸦片的危害

1)什么是鸦片?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为什么要向中国输入鸦片? 2)鸦片的输入给中国社会带来哪些危害?

3)关于清政府禁绝鸦片的争论,你认为哪种方案更合理?怎样才能解决鸦片的泛滥问题? 2.《南京条约》及战后的中国

1)结合《南京条约》的内容谈谈鸦片战争给中国社会带来怎样的影响? 2)如何理解“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3)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第二次鸦片战争

1)英法为何要联合发动侵略中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

2)结合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和战争后,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内容,谈谈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3)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的权力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应对变局清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影响如何?

(六)综合拓展:

 为什么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教师提示相关思维角度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本部分内容主要针对优秀生展开)

(六)随堂检测、情感升华(略)

第四篇: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第21课 新中国的政治建设教学设计

第23课 新中国的政治建设

深圳实验学校高中部

何新方

教材分析

《课程标准》要求:阐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认识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

本课在《课程标准》必修(Ⅰ)《政治文明历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它叙述了中国共产党在革命胜利和政权巩固后,创造性地建构了适合中国国情的政治民主的新模式,(即上述的三项制度的建立和发展过程)它有别于西方的代议制、两党政治,又不同于苏联、东欧的一党制,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最广泛的、高度的人民民主的政治体制。它充分体现了人民是国家的主人,真正实现了人民管理国家的原则,从而为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开辟了广阔的天地和前景。是对人类政治文明历程的一大贡献。

本部分内容在初中中国现代史和初三的政治课中有过分散的简单叙述。但不是专题,也不系统。然仍可利用学生已有的旧知识进行教学。

学生分析

鉴于本学期高一学生正处于初中向高中过渡阶段,社会知识水平、政治理论水平、抽象思维能力都还不高。而本课不少概念难度较大,理论水平较高,而学生对新中国的政治制度又了解较少,因而学习有一定困难,故应引导学生课前在网上搜集有关资料、去采访、去感知、去探究,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和参与的能力。同时要求进行课前预习,才能更好地理解本课知识。

教学目标

一、基本知识

开国大典、第一部宪法的颁布;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及发展情况。

二、能力与方法

1、识记《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性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及职能、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的指导思想、主要形式、民族区域自治的含义。

2、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和第一部宪法颁布的意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概念、内在关系、建立的意义和特征。

3、学生通过网络收集相关的文献资料、采访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课堂的交流、讨论、分析、归纳、探索,培养学生联系社会实际、主动参与、积极探究、合作学习以及比较分析的方法和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充分认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符合中国国情的,高度民主的政治体系。它真正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愿望,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创举。

2、认识民主政治建设必须从国情出发,逐步完善。树立崇尚科学、求真、务实、创新的科学态度。增强学生的对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第1页(共10页)进一步培养爱国主义情操,树立为祖国现代化建设做贡献的理想。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第一部宪法的颁布、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和意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下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的建立和意义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意义。

难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概念、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现了人民管理国家的高度民主、政府与人民的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建立的原因、政治协商和参政议政的含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含义。

教学方式

切实贯彻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原则,采用教师点拨,学生讨论、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相结合的方式。

教学用具

搜集、剪辑有关“人大”“政协”、少数民族的录像和资资,在充分了解分析学生和教材的基础上,精心制作POWERPOINT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课件的底色为蓝色,这有利于保护学生的视力并不易疲劳。

教学过程

(一)课前探究

1、课前发动学生各历史学习小组通过网络收集“人大”的选举和职权、“政协”的政治商、参政议政和“民族区域自治”的相关资料,要求有条件的同学采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做好记录。组内进行讨论,归纳,准备课堂交流。

2、预习课文,思考课后“阅读与思考”和“自我测评”。

(二)导入设计 教学导语

西方主要国家在资产阶级革命后先后建立起代议制和两党政治,那是资 产阶级的民主。而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了新民主义革命的胜利,成立了新中国后,建立了怎样的政治体制来确保我们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的人民当家,做国家的主人呢?今天,我们学习第23课新中国的政治建设。

设计意图

本模块贯穿古今中外政治制度演变的线索。这里以中西对比方式导入、点题,意在引起学生关注。

屏幕打出以山水蓝天为背景的本课标标题:

第二十三课 新中国的政治建设 设计意图: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结构

一、开国大典——1949年10月1日

1、新中国成立的准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的召开

2、开国大典

3、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二、第一部宪法的颁布

1、目的、内容、性质

第2页(共10页)

2、颁布的意义

3、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初步确立——1957年

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1、确立:以宪法形式确立 1949年9月《共同纲领》、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性质:是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政体)

3、意义:奠定了新中国政治建设的基础,规范了政府与人民的关系,昭示了国家最高权力属于人民。

4、曲折:1957年反右斗争扩大化,“人大”建设趋于停顿;“文革”时,名存实亡。

5、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不断发展完善。

6、认识:只有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会顺利发展。

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下的多党合作——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1、基础: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团结合作,共同反对国民党专制独裁的历史

2、确立:1954年以宪法形式确立。

3、性质:是我国的政党制度。

4、指导思想:“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5、主要形式:政治协商

6、意义:开创了群策群力、共同建设国家的新局面。

7、曲折:1957年严重破坏;:“文革”时瘫痪

8、发展:1982年提出成果:“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方针

五、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

1、内容: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一些少数民族聚居地方实行区域自治。

2、确立:以宪法、法律的形式确立

3、意义:促进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以及地区经济的发展

4、新阶段: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通过 六、三大政治体制的建立和发展的作用

设计意图

本板书设计,供教师参考,以便更好地理解本课知识结构,并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疏理、掌握这些知识结构,同时可在巩固新课时灵活应用。

(四)师生互动

一、开国大典

1、准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次全体会议

2、开国大典

3、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情景营造

请全班同学齐读毛泽东词: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以感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覆灭和解放战争在全国的基本胜利的形势。

课堂设问

问题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召开的时、地、任务、内容?

要求学生看书回答。

第3页(共10页)情景营造

放出开国大典图和国旗,让学生感受新中国成立时的情景。

问题2:为什么说中央人民政府和政务院体现了共产学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团结建国的精神和特色?

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分析得出答案。

问题3:为什么说新中国的成立是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胜利?

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和新民民主义革命的历史得出答案。

二、第一部宪法

情景营造

放一分钟一届人大通过宪法的录象,让学生感受第一部宪法通过情景。课堂设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制定的目的、性质、内容和意义是什么?

要求学生看书回答。

2、要求学生分析部分宪法条文,回答(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怎样体现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原则?(2)说明中华人民共和的性质、根本政治制度和人民代表大会的组织原则。(3)宪法颁布有何意义?

设计意图

通过上述,使学生牢固地掌握基础知识,加深对宪法的理解,并培养学生的阅读分析归纳能力。

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

1、确立:以宪法形式确立 1949年9月《共同纲领》、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性质:是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政体)

3、意义:奠定了新中国政治建设的基础,规范了政府与人民的关系,昭示了国家最高权力属于人民。

4、曲折:1957年反右斗争扩大化,“人大”建设趋于停顿;“文革”时,名存实亡。

5、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不断发展完善。

6、认识:只有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会顺利发展。

情景营造

放一分钟一届人大开幕式录像,并要求学生看后快速看课本137页内容。课堂设问

问题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怎样建立起来的?(注:所有提问均投影。)请学生回答上述问题。(《共同纲领》的规定,特别是1954年宪法的正式规定。)

设计意图:看录像以增强直观感,看书是让学生自已归纳,并得出决论:是以宪法形式确立起来的。

问题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三者有何区 别?

要求学生快速讨论回答。接着课件打出参考答案。(内容见课件)设计意图:让学生充分理解上述三个概念的联系和区别。问题3:人民代表大会的主要职能是什么?

第4页(共10页)请学生根据《共同纲领》内容回答。(参考答案见课件)(提问请概括说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请学生快速阅读并简要归纳课本137页宪法关于全国人民代表职权的规定。设计意图:上述两问是让学生区分人民代表大会和全人民代表大会职权的联系和区别,并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同时解决课后自测题。(各问在学生讨论和均投影出参考答案。)

问题4:为什么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高度民主的,它的实 行昭示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权力属于人民?

请学生归纳课本138页的第一段和表格内容,结合投影出的材料以及课前自己所掌握资料,分组讨论,各舒己见,概括回答上述问题。(提问后,教师可提示并说明自己的看法:

1、与西方比较:三权分立,两党政治不适合我国;

2、中国仍处于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

3、选举制度:人民代表普选产生,有高度的民主性和广泛性。人民代表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4、人民代表大会的职能及全国人大的最高权力。)(在讨论中也许学生会提出许多问题,故教师应作好充分准备。如:人大代表有何权利和义务;允许自己推荐自己做人大代表候选人吗?在押人员有无选举权?等等。也可教师提出让学生去探究。)

设计意图:

1、通过提供新情景和有关材使学生充分认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高度民主的政治制度。培养正确价值观。

2、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合作学习、探究的能力。

(演示)教师演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结构图表。

教师用多媒体演示这一图表,并简要加以说明选民与人民代表的选举、监督 负责的关系,政府与人民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人民就是通过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管理国家,实现当家作主。使学生全面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如时间允许可请学生上台演示

设计意图:通过演示使学生进一步全面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进一步认识人民与人民代表、与政府的关系,进一步认识这一制度是高度民主的。从中培养爱国主义思想。

问题5: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有何意义?

请同学朗读138页大字第二段内容。接着投影意义主要内容,以加强对意义 的掌握。

问题6: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后经历了怎样曲折发展历程?你认识到了什么

第一问要求学生快速阅读归纳课文要点回答。第二问请学生谈谈自己的认识。(参考答案见课件)

设计意图:曲折发展历程,在下节有专门讲述,故此处引导学生自主归纳解决。无需用过多时间,这既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又突出了前面重点,节省了时间。第二问要引导学生小组讨论,从而得出认识:什么时候坚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社会在什么时候就得到顺利发展。因此,今天必须进一步坚持和完善这一制度。以培养爱国精神。如何进一步完善呢?可请学生进一步讨论,以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和参与意识。

师:我们的国家实行的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党制度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由此导入第二方面内容。)

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下的多党合作——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1、基础: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团结合作,共同反对国民党专制独裁的第5页(共10页)历史

2、确立:1954年以宪法形式确立。

3、性质:是我国的政党制度。

4、指导思想:“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5、主要形式:政治协商

6、意义:开创了群策群力、共同建设国家的新局面。

7、曲折:1957年严重破坏;:“文革”时瘫痪

8、发展:1982年提出成果:“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方针

课堂设问:

问题1:你知道中国有多少个民主党吗?请学生回答。

接着投放出八个民主党派情况的表格。提问学生:前苏联和前东欧各国大多 是一个政党,西方各国大部分实行两党政治或多党制,为什么新中国成立后建立起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这一制度是怎样建立起来的?。

请学生快速阅读课本138页至139页内容后小组讨论回答。

学生回答后,教师可从

1、西方的政党政治不适合中国国情;

2、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的基础;

3、1949年各民主党派与共产党共同参加新政协;

4、1954年宪法以国家大法的形式确立等方面提示。(参考答案见课件)

设计意图:

1、让学生掌握这制度建立过程。

2、使学生初步理解这一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的。

问题2: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 请学生快速回答。

提示:西方的两党政治中,一个是执政党,一个是在野党,两党互相竞争,互相攻击。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关系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各民主党派接受领导,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是多党团结合作的关系。

设计意图:

1、进一步理解这一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

2、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这一制度的内涵。

接着请学生简要介绍采访政协委员(民主党派成员)参政议政情况。投影1949年新政协选出的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和副主席名单;中央重大决策征求民主党派意见;政协会议讨论国家大事和政协提案等资料。

问题3:请学生根据上述材料谈谈:你是怎样理解多党合作的主要形式。设计意图:

1、通过提供的新情景,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参政议政,多党合作的内涵。

2、培养学生阅读分析归纳材料的能力。

问题4:多党合作的主要形式、统一战线的基本组织是什么?1956年中共中央提出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指导思想是什么?现在坚特发展这一制度的指导思想又是什么?

请学生阅读课文快速回答。(参考答案见课件)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归纳能力。

问题5:请列举事例说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的确立起到了什么作用?

要求学生结合内容、讨论回答。

教师提示:

1、建国初期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大职权,一届政协制定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共同纲领》,对新中国政权的巩固和经济恢复起了重要作用。

2、1954年一届人大召开后,政治协商会议作为统一战线的基本组

第6页(共10页)织,成为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参政议政的舞台,调动了民主人士的积极性,开创了群策群力、共同建设国家的新局面。促进了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的发展。

设计意图:使学生认识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确立的重大意义。

教师演示图表,归纳这一制度确立、曲折、发展历程。边演示边提问,使学生掌握这一制度形成、发展全貌。以落实基础知识。

师:新中国建立初期确立的另一重要政治制度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五、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

1、内容: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一些少数民族聚居地方实行区域自治。

2、确立:以宪法、法律的形式确立

3、意义:促进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以及地区经济的发展

4、新阶段: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通过

情景营造

播放《爱我中华》歌曲,投影歌词。“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支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爱我中华爱我中华。”

要求学生分析歌词的中心思想是什么?(我们是各族平等、统一的国家,各族人民热爱祖国。)

(设计意图)美妙的旋律、欢快的乐曲、熟悉的歌声,把学生带入浓厚的民族大团结的热烈气氛中。把学生的热情推向高潮。同时用学生最熟悉的歌词思考民族关系的核心内容而导入课文。

课堂设问

问题1:新中国成立后建立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其基本内容是什么?这一内容中的前提、原则、目的是什么?

(请学生分析140页第一段回答。)

参考答案:前提是国家统一领导下,原则是各民族平等、团结,目的是促进少数民族当家作主和经济发展,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

设计意图:

1、使学生理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涵。

2、培养分析能力。问题2:为确立和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我国先后在哪些法律文本中作了相关规定?

参考答案:(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2、195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

3、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4、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其中标志着进入新阶段是什么?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归纳能力;使学生了解这一制度的发展情况。问题3:民族区域自治自治制度的实施起到了怎样作用?

(投影少数民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材料。提示学生从政治、经济方面归纳分析课文和投影内容。)

参考答案:政治上:实行后建立了五个省级自治区,100多个自治州、自治县,少数民族实现了当家作主。经济上:各民族人民积极参加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建设,民族自治区日益繁荣与发展。

设计意图:

1、通过学生分析提供的新材料和课本相关内容,认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它促进了民族地区的发展和各民族的团结以及国家的统一。进行思想教育。

2、培养学生分析归纳能力。

问题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何优越性?

提示:由于时间关系,此题可作为学生课外作业。

课堂总结

第7页(共10页)

1、引导学生回顾本节所学知识,不断提问学生,结合多媒体动态,在师生双边活动中形成本节知识结构以及它们的内在关系。

2、引导学生归纳以三项政治制度为核心建构起来的中国政治体制的特点是: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的政治制度;

(2)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 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其主要职能是政 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

(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坚持国家统一、各民族平等、团结、合作、共同 繁荣的重要政治制度。

设计意图:通过上述的双边活动,使用权学生掌握整节课内容的结构和特点,进一步深化知识。

3、引导学生小组讨论:分析具有中国特色的各项政治体制的建立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不断提问,让学生不断补充完整。(引导学生从政治、经济、民族关系、科技文化教育、国际地际迅速发展和提高来说明。接着可以进一步以邓小平三个有利于(生产力、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江泽民三个代表的标准说明这些政治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正确制度。)

设计意图:加深学生对三项政治体制的认识,并进一步培养爱党、爱国情操。同时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良好思维品质和方法。

配套练习

选择题:每小题后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要求的。

新中国成立后,逐步建立起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政治制度,这些制度构成了新中国政治体制的基本框架。

1、下列关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 以民主集中制为原则

② 昭示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权力属于人民 ③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家政治生活开始沿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程序运行

④规范了政府与人民的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按照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的职权有

① 立法以权、决定权 ②立法权、司法权 ③管理权、任免权 ④任免权、监督权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的政治制度,这表明

①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②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③我国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4、政治协商会议成为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参政议政的舞台是在

第8页(共10页)A.建国初期 B.一届全国人大之后 C.“文化大革命”期间 A.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5、中国共产党提出同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主要是为了

A.团结民主党派进行建设 B.改造现有的民主党派 C.取得民主党派的支持 D.发展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6、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的主要形式是

A.多党合作 B.政治协商 C.人民代表大会 D.政治协商会议

7、中共提出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方针是在

A.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B.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8、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基本组织是

A.政治协商会议 B.多党合作 C.政治协商 D.人民代表大会

9、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对于自治区域的作用,不包括

A.在国家统一领导下行使自治权B.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 C.消除民族差别,实行民族融合D.有利于实现民族团结和民族团结

10、关于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民族区域自治是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B.其内容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建立自治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C.体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与共同繁荣的原则 D.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逐步建立起来的 材料分析题

11、做课后141页阅读与思考 问答题:

1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何优越性? 参考答案

选择题:1——5:BCCBA;6——10:BDACD 材料分析

11、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毛泽东提出的群众路线。中国共产党制

定路线、方针和政策是来源于群众,从而符合客观实际,符合人民的利益,反映人民的愿望,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促进社会的发展。这一路线保证了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保证了人民民主,又有利于实行正确的集中,形成统一的意志和行动,这就充分体现了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12、(1)把国家统一和少数民族自治相结合,既维护了国家统一,又保障了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事务的权利。

(2)有利于把国家的方针政策和少数民族地区具体特点结合起来,做因民族制宜,因地制宜,从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

(3)有利于把国家富强和民族繁荣结合起来。

(4)有利于把各民族热爱祖国和热爱本民族的感情结合起来。课后活动建议:

对所学三项政治制度,可任选一项,分组进一步搜集和采访本地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了解他们参政议政情况和人大、政协职能、民族区域自治情况,思考哪些方面应进一步完善,提出建议,整理成文。

第9页(共10页)教学后记

本课内容多,理论性强。为有更好的教学效果,课前教师、学生一定要做充分准备。如要求学生预习课文,收集相关资料,采访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等。课堂中应强干弱枝,详略得当,突出重点,不断引导学生讨论,分析,切实贯彻学生为主体思想,才能完成教学任务,达到预期目标。

第10页(共10页)

第五篇:岳麓版必修一第19课教学设计 教案

第19课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学习目标:

1.重点:了解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及经过 2.难点:了解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及其重大意义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我们在18课学习了《共产党宣言》标志着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巴黎公社的建立,是工人阶级争取建立理想制度的第一次伟大尝试,证明了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正确性;本节课我们来学习19课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标志科学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

一、学科班长展示(聚焦学科班长)1.重申学习目标; 2.课堂展示小组分配;

二、组内对学、群学准备

2分钟组内准备展示内容、组织展示语言、核对学习内容确认学会、统计出不会。

三、展示

师:聚焦老师,学习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主要从三部分着手:革命发生的历史条件;革命经过;革命历史意义。

下面请小组展示学习结果

(一)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历史条件 小组展示、学生质疑、教师适时点拨。

师:聚焦教师,点评小组及质疑同学,指导学科班长记分。

(二)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过程 1.二月革命倒沙皇

小组展示、学生质疑、教师适时点拨

师:聚焦教师,点评小组及质疑同学,指导学科班长记分。2.《四月提纲》指方向

小组展示、学生质疑、教师适时点拨

师:聚焦教师,点评小组及质疑同学,指导学科班长记分。3.七月流血抛幻想

小组展示、学生质疑、教师适时点拨

师:聚焦教师,点评小组及质疑同学,指导学科班长记分。4.十月革命现曙光

小组展示、学生质疑、教师适时点拨

师:聚焦教师,点评小组及质疑同学,指导学科班长记分。

(三)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 小组展示、学生质疑、教师适时点拨

师:聚焦教师,点评小组及质疑同学,指导学科班长记分。

(四)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意义 小组展示、学生质疑、教师适时点拨

师:聚焦教师,点评小组及质疑同学,指导学科班长记分。

四、课堂拓展 组内

1.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国际关系史、现代化模式三个角度,理解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影响。

学生展示、质疑、合学探究、教师适时点拨评价

2.从领导力量、国内阶级力量对比和国际环境等方面进行分析,十月革命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学生展示、质疑、合学探究、教师适时点拨评价

3.与中国新民主义革命道路相比,俄国走的是什么样的革命道路?有什么启示?

学生展示、质疑、合学探究、教师适时点拨评价

五、收官 1.课堂小结

师:聚焦老师,本课主要学习了十月革命爆发的背景、主要进程及其历史意义。请同学们写在学案“课堂小结”中。

(学科班长展示)

2.总结小组得分:评出优秀小组和明星组员。

3.布置课后作业:整理二月革命与十月革命异同、整理学案、整理笔记

下载最新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7课 综合探究《探索中国近代政体变革的艰难历程》精品教学设计(9页)word格式文档
下载最新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7课 综合探究《探索中国近代政体变革的艰难历程》精品教学设计(9页).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