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 教学大纲

时间:2019-05-15 03:28:5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初中科学 教学大纲》,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初中科学 教学大纲》。

第一篇:初中科学 教学大纲

七年级上

第1章 科学入门

第1节 科学在我们身边

第2节 实验和观察

第3节 长度和体积的测量

第4节 温度的测量

第5节 质量的测量

第6节 时间的测量

第7节 科学探究

第2章 观察生物

第1节 生物与非生物

第2节 常见的动物

第3节 常见的植物

第4节 细胞

第5节 显微镜下的各种生物

第6节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第7节 生物的适应性和多样性

第3章 地球与宇宙

第1节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第2节 地球仪和地图

第3节 太阳和月球

第4节 观测太空

第5节 月相

第6节 日食和月食

第7节 探索宇宙

第4章 物质的构成和特性

第1节 物质的构成第2节 熔化与凝固

第3节 汽化与液化

第4节 升华与凝华

第5节 物质的溶解性

第6节 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实验与制作

第1章 科学入门 实验一 测量物体的长度和体积 实验二 温度计的使用

实验三 用天平称物体的质量 第2章 观察生物

实验一 观察蚯蚓

实验二 认识显微镜结构 练习使用显微镜

实验三 观察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

实验四 食物上滋生微生物的条件

第3章 地球与宇宙

制作一 制作小型地球仪

制作二 活动星图的制作

第4章 物质的构成和特性

实 验 观察水的沸腾现象

科学第二册

第1章 对环境的察觉

第1节 感觉世界

第2节 声音的发生和传播

第3节 耳和听觉

第4节 光和颜色

第5节 光的反射和折射

第6节 眼和视觉

第7节 信息的获取和利用

第二章 运动和力

第1节 运动和能的形式

第2节 机械运动

第3节 力的存在第4节 力的图示

第5节 物体为什么会下落

第6节 磨擦的利和弊

第7节 牛顿第一定律

第8节 二力平衡的条件

第3章 代代相传的生命

第1节 动物的生命周期

第2节 新生命的诞生 第3节 走向成熟 第4节 动物新老个体的更替

第5节 植物一生

第6节 植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

第4章 不断运动的地球

第1节 地球的自转

第2节 北京的时间和“北京时间”

第3节 地球的绕日运动 第4节 日历上的科学

第5节 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

第6节 地球表面的七巧板一板块 第7节 地形和表示地形的地图

实验与制作

第1章 对环境的察觉

实 验 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第2章 运动和力

制 作 制作水火箭

实 验 测量平均速度

第3章 代代相传的生命

实 验 嫁接

第4章 不断运动的地球

实 验 观察当阳光照射下物影长度变化

制 作 制作简单等高线地形模型

科学第三册

第1章 生活中的水

第1节 水在哪里

第2节 水的组成第3节 水的密度

第4节 水的压强

第5节 水的浮力

第6节 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

第7节 物质在水中的溶解

第8节 物质在水中的结晶

第9节 水的利用和保护

第2章 地球的“外衣”——大气

第1节 大气层 第2节 天气和气温

第3节 大气的压强

第4节 大气压与人类生活

第5节 风

第6节 为什么会降水

第7节 明天的天气怎么样

第8节 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

第9节 中国东部的季风和西部的干旱气息

第3章 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1节 环境对生物行为的影响

第2节 神奇的激素

第3节 神经调节

第4节 运动的行为

第5节 体温的控制 第4章 电路探秘

实验一 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实验二 硫酸铜晶体的生长

第2章 地球的“外衣”——大气

制 作 制作飞机机翼模型

第3章 生命活动的调节

实 验 植物的向性

第4章 电路探秘

实验一 用电流表测电流

实验二 用龟压表测电压

实验三 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导体的电阻

科学第四册

第1章 粒子的模型与符号

第1节 模型与符号的建立与作用

第2节 物质与微观粒子模型

第3节 原子结构的模型

第4节 组成物质的元素

第5节 表示元素的符号

第6节 表示物质的符号

第2章 空气与生命

第1节 空气 第2节 氧化

第3节 化学反应与质量守恒

第4节 生物是怎样呼吸的第5节 光合作用

第6节 自然界的氧和碳的循环

第7节 空气污染与保护

第3章 植物土壤

第1节 土壤中有什么

第2节 各种各样的土壤

第3节 无机盐和水分的吸收

第4节 植物体中物质的运输

第5节 叶的结构和蒸腾作用

第6节 保护土壤

第4章 电和磁

第1节 指南针为什么能指方向

第2节 电生磁

第3节 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

第4节 电动机

第5节 磁生电

第6节 家庭用电

第7节 电的安全使用

实验与制作

①粒子的模型与符号

②氧气的制取和氧气性质研究

③验证绿叶在阳光下制造淀粉

④观察木质茎的结构

⑤装备直流电动机模型

⑤安装和研究楼梯灯线路

科学第五册

第1章 探索物质的变化

第1节 物质的变化

第2节 探索酸的本质

第3节 探索碱的本质

第4节 几种重要的盐

第5节 金属的性能 第6节 有机物的存在和变化

第2章 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

第1节 物质的分类和利用 第2节 物质转化的规律

第3节 常见的材料

第4节 材料的发展

第3章 能量的转化和守恒

第1节 能量的相互转化

第2节 能量转化的量变

第3节 认识简单机械

第4节 动能和势能

第5节 内能和热量

第6节 电能的利用

第7节 电热器

第8节 核能的利用

第9节 能量的转化和守恒

第4章 代谢与平衡

第1节 食物与摄食

第2节 食物的消化与吸收

第3节 体内物质的运输

第4节 能量的获得

第5节 体内物质的动态平衡

第6节 代谢的多样性

实验与制作

土壤酸碱性测定

碱和盐的性质

杠杆的工作原理

测定小灯泡的功率

解剖猪的心脏

科学第六册

第1章 演化的自然

第1节 地球的诞生

第2节 地球的演化和生命的诞生

第3节 生物的进化

第4节 进化与遗传

第5节 恒星的一生

第6节 宇宙的起源

第2章 生物与环境

第1节 种群和生物群落

第2节 生态系统

第3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第3章 人的健康与环境 第1节 健康

第2节 来自微生物的威胁

第3节 身体的防卫

第4节 非传染性疾病

第5节 照顾好你的身体

第4章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第1节 人类发展与环境问题

第2节 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第3节 实现可持续发展

实验与制作

①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②观察酵母种群 ③制作血管栓塞模型 ④制作生态球

⑤设计制作有关利用能源的模型与方案

第二篇:初中物理教学大纲

初中物理教学大纲

义务教育的任务是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奠定基础。初中物理是九年义务教育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学生通过物理课学到初步的物理知识,培养科学探究精神,获得观察、实验的初步技能,逐步发展自己的能力,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这对完成义务教育的任务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教 学 目 的

初中物理的教学目的是:

(一)引导学生学习物理学的初步知识及其实际应用,了解物理学在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二)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实验能力,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和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三)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创新精神,结合物理教学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品德教育。

二、教学内容的确定

(一)选取基础的、学生能接受的物理知识

初中物理的教学内容,应该是与日常生活和社会发展联系比较广泛的知识,是今后学习文化、科学技术和适应现代生活所需要的预备知识,既要有形象生动的感性内容,又要有初中学生能够理解的理性知识。选择教学内容还应注意有利于发展思维、培养能力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二)重视物理知识与实际的联系

初中物理的教学内容,要注意选取与物理知识联系密切的实际知识,如生活中常见的现象,物理知识在技术中的应用。要以初中学生能够接受的形式,适当介绍与物理有关的能源、环境等重要社会问题和科学技术新成就,介绍物理知识在解决这些问题和取得这些成就中的作用,并安排好学生的实践活动。(三)难易适度、负担合理

初中物理的程度和分量,应该难易适度、负担合理,使大多数学生在规定的课时内经过努力可以学好,并留有余地,以利于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学习,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适应不同学校的实际,大纲在选取教学内容时适当地留有了余地,并安排了一些选学内容(标有*号),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讲或让学生阅读自学。

三、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只有处于主动积极状态,经过认真的观察、实践、思考,才能体会物理现象中蕴含的规律,产生探究物理世界的兴趣,理解所学的物理知识,获得相应的能力。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愿望,鼓励他们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指导他们学会适宜的学习方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师要注意研究学生的心理特征,了解他们的知识、能力基础,从实际出发进行教育,并且根据他们的反应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安排。要注意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要针对他们的具体情况予以耐心帮助,鼓励多做物理实验和参加物理实践活动,使他们基本达到教学要求。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可采取研究性学习等多种方式,培养他们的创造和探索能力。(二)加强演示和学生实验 初中物理教学要以观察、实验为基础。观察自然界中的物理现象、进行演示和学生实验,能够使学生对物理事实获得具体的明确的认识,这种认识是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必要的基础。观察和实验,对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引起学习兴趣都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教学中要大力加强演示和学生实验。

本大纲规定的演示和学生实验都应该力求做好。如果限于条件,暂时做不到,可以用类似的演示和学生实验来代替。条件较好的学校,还应多做一些,适当增加探索性和设计性实验。此外,鼓励和指导学生在课外做一些观察和小实验,也是十分有益的。初中物理教学要培养的观察能力主要是:能有目的地观察,辨明观察对象的主要特征及其出现的条件。要培养的实验能力主要是:尝试利用实验手段和已知的规律进行有目的的实验;会正确使用仪器,对实验步骤作必要的记录,归纳实验结果并撰写简单实验报告。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需要教师的指导,在学习物理的整个过程中逐步培养。

在学生进行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教师要加强指,要求学生认真思考和操作,相互协作,遵守实验室规则。

物理实验室应该不断充实实验设备。要购买和研制新的实验设备,更要鼓励学生和教师因陋就简自制教具。要加强物理仪器设备的管理和维修,充分发挥已有的仪器设备在教学中的作用。

为了加强实验教学,应对学生的实验能力进行考核。(三)重视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教学

物理概念和规律是物理知识的核心内容。要培养学生关注物理现象,引导其从现象的观察、分析、实验中形成物理概念,学习物理规律,继而对规律的发现过程产生兴趣。要避免靠单纯机械记忆的方式学习物理。

初中物理中的概念和规律,多数是从物理事实的分析中直接概括出来的,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在初中培养的分析概括能力主要是:区分有关因素和无关因素,找出共同的特征,从而概括出概念和规律。

对重点的概念和规律要使学生学得更好一些,并且充分发挥它们在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方面的作用。但是,知识的理解、能力的培养都需要一个过程,不可要求过高过急。(四)重视物理知识的应用

在教学中要注意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帮助学生通过熟悉的现象理解所学物理知识,知道物理知识在生活、生产和科学试验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在不断了解物理知识的广泛应用中增强学习物理的兴趣和信心。

在初中培养的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主要是:会应用物理知识解释简单的现象,会应用物理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会分析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可以通过教师的示范、学生的练习和课堂讨论等方式来进行。教师在示范中,要突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做练习时,应要求学生弄清物理事实,独立思考,自己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并能对所得结果进行分析、判断。作业要适量,要避免繁难的练习。

(五)落实物理实践活动和物理科普讲座

组织学生开展物理实践活动和物理科普讲座,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加深学生对于科学、技术和社会关系的认识,发展学生对于科学技术的兴趣和爱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等,都是十分有益的。

物理实践活动的形式可以是社会调查、参观访问、资料查询,也可以是研究性实验及科技制作。学校应把物理实践活动列入教学计划,做到时间、场地、器材、资料落实。每学期至少要安排1~2次物理实践活动。这项活动应该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其中每次活动在课内要安排2课时用来进行学生间的交流和讨论。大纲列出的物理实践活动的课题,可供选用。师生也可以另选其他课题,不必强

物理科普讲座的内容,应该是与物理相关的最新科技发展,大纲提供的参考题目可供选用。教师也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其他题目。可以请本校教师或校外的专家作主讲人,也可以请在某方面有兴趣、有特长的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主讲。物理科普讲座,每学期安排2课时,至少举行一次讲座。(六)进行思想教育

物理教学必须结合有关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物理教学中的思想教育,主要是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就是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来阐述物理知识,同时培养学生探究、求实的科学精神,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辩证唯物主义的教育;要结合有关内容揭露和批判迷信思想,为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奠定基础。

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就是要介绍科学家热爱祖国的事迹,介绍我国历史上的科学技术贡献,绍我国现代的科学技术成就,讲述祖国和家乡建设的发展前景及其对青年一代的殷切期望,培养民族自豪感、社会责任感和对社会主义祖国的热爱,树立为祖国和家乡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的志向。

思想教育要贯穿于物理教学的各种活动之中,形式应灵活多样,使学生易于接受。

(七)培养科学态度

学生将来无论从事什么工作,相信科学、热爱科学、对客观事物持科学态度,都十分重要。物理学是一门自然科学,物理教学对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有重要作用。

在初中培养的科学态度主要是尊重事实、严肃认真、按科学规律办事的态度。要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教师必须以身作则。要鼓励学生从实际出发,独立思考,积极参与各种学习活动。

(八)培养刻苦的学习精神、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

物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是需要动脑、动手,并克服一定困难才能达到的。刻苦学习的精神不仅对学生当前学好物理是必要的,对他们今后的成长也有重要意义。所以,在教学中应鼓励学生克服困难,培养刻苦学习的精神。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物理的习惯,对学生的学习很重要。要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勤于思考、勇于实践的习惯,发现问题与提出问题的习惯,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习惯,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习惯。

自学能力对每个人都是终身有用的。培养自学能力应鼓励和指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进行相关的资料收集和有针对性的阅读,设法解决问题。

四、关于教学要求的说明

初中物理教学对知识的要求分为“知道”和“理解”两个层次。(一)知道

是对知识的初步认识。要求知道的知识,应该能够说出它们的大意,在有关的问题中能够识别它们。(二)理解

是对知识的进一步认识。除了包含“知道”的要求外,还要了解知识的含意,能够说出它的要点,并能用来分析、解决简单的问题,如解释简单的物理现象,进行简单的计算。

除了以上两个层次外,有些知识(用*号表示)属选学内容,要求教师至少选讲20%,鼓励学生尽量多读。

对技能的要求用“会”来表示。所谓“会”,就是能正确操作,并得出结果。

六、考核与评价

考核与评价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是检查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要起到鼓励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和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的作用。

考核应坚持既考查基础知识,又考查基本能力的原则。不仅要把笔试成绩作为评定学生学习水平的依据,还要把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平时在阅读与讨论、观察与实验中提出有意义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参与实践活动的情况,以及学生在兴趣与动机、自信与意志、态度与习惯等方面的表现,作为评定学生学习状况的依据。

根据上述要求,各地各校可结合各自的实际情况,制定考核与评价的具体办法和标准,帮助学生发现自身学习的长处与问题,明确努力的方向。

七、课时安排

根据“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试用)”,“五·四”、学制的初中物理总课时均为164课时,课时安排建议如下:

讲课(含学生随堂实验)90课时

学生实验和物理实践活动 26课时

物理科普讲座 8课时

机动(含选学、平时复习和学生自主安排)40课时

附录一:物理实践活动的参考课题

1.调查当地主要交通工具的发展情况并分析其利弊

2.估测1~2个物理量(提出方案,进行估测,再实测,并进行比较)3.用学过的物理知识分析自行车上的力学问题 4.估测人体输出功率的大小

5.调查当地农田灌溉方式并了解先进的灌溉技术 6.探究热水瓶内所盛开水的多少与保温性能的关系 7.调查常见家用热水器的原理、使用面及优缺点 8.调查城镇中的热岛效应

9.调查不同服装材料的保温性能及适用条件 10.调查农村蔬菜大棚的功能及其发展状况 11.学会抄读家庭用表(水表、煤气表、电能表)12.调查家庭能源使用情况及节能措施 13.测定家用电器的电功率

14.调查当地主要通信工具的发展,了解它们的原理,比较它们的优劣 15.装配直流电动机模型

16.调查本校近视眼发病率及其产生原因,提出预防和矫正的措施

附录二:物理科普讲座的参考题目 1.21世纪的交通 2.航天技术的新发展 3.空间技术和我们的生活 4.唱片、磁带、磁盘和光盘 5.磁卡和IC卡 6.数字通信

7.CD、VCD和DVD 8.激光的应用

9.射线的应用与防护 10.核能的利用

“六·三”两种

第三篇:初中几何教学大纲

初中几何是在小学数学中几何初步知识的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学习基本的平面几何图形知识,向他们直观地介绍一些空间几何图形知识。初中几何将逻辑性与直观性相结合,通过各种图形的概念、性质、作(画)图及运算等方面的教学,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空间观念和运算能力,并使他们初步获得研究几何图形的基本方法。

初中几何的教学要求是:

1.使学生理解有关相交线、平行线、三角形、四边形、圆,以及全等三角形、相似三角形的概念和性质,掌握用这些概念和性质对简单图形进行论证和计算的方法。了解关于轴对称、中心对称的概念和性质。理解锐角三角函数的意义,会用锐角三角函数和勾股定理解直角三角形。

2.使学生会用直尺、圆规、刻度尺、三角尺、量角器等工具作和画几何图形。

3.使学生通过具体模型,了解空间的直线、平面的平行与垂直关系,并会用展开图和面积公式计算圆柱和圆锥的侧面积和全面积。

4.逐步培养学生观察、实验、比较、猜想、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能力,逐步使学生掌握简单的推理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5.通过辨认图形、画图和论证的教学,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6.通过揭示几何知识来源于实践又应用于实践的关系,以及几何概念、性质之间的联系和图形的运动、变化,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的教育。利用有关的几何史料和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通过论证与画图的教学,逐步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并使他们获得美的感受。

教学内容及其具体要求如下:

(一)线段、角

1.几何图形

几何体、几何图形、点、直线、平面。 具体要求:

(1)通过具体模型(如长方体)了解从物体外形抽象出来的几何体、平面、直线和点等。(2)了解几何图形的有关概念。了解几何的研究对象。

(3)通过几何史料的介绍,对学生进行几何知识来源于实践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了解学习几何的必要性,从而激发他们学习几何的热情。

2.线段

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相交线、线段、射线、线段大小的比较、线段的和与差、线段的中点。

具体要求:

(1)掌握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的性质。了解两条相交直线确定一个交点。(2)了解直线、线段和射线等概念的区别。

(3)理解线段的和与差及线段的中点等概念,会比较线段的大小。(4)理解两点间的距离的概念,会度量两点间的距离。 3.角

角、角的度量。

具体要求:

(1)理解角的概念。会比较角的大小,会用量角器画一个角等于已知角。(2)掌握度、分、秒的换算。会计算角度的和、差、倍、分。(3)掌握角的平分线的概念。会画角的平分线。

(4)掌握几何图形的符号表示法。会根据几何语句画出相应的图形,会用几何语句描述简单的几何图形。

(二)相交、平行 1.相交线

对顶角、邻角、补角。 垂线、点到直线的距离。 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具体要求:

(1)理解对顶角的概念。理解对顶角的性质和它的推证过程,会用它进行推理和计算。

(2)理解补角、邻补角的概念,理解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的性质和它的推证过程,会用它进行推理和计算。(3)掌握垂线、垂线段等概念;会用三角尺或量角器过一点画一条直线的垂线。了解斜线、斜线段等概念,了解垂线段最短的性质。

(4)掌握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概念,并会度量点到直线的距离。(5)会识别同位角、内错角和同旁内角。 2.平行线

平行线、平行线的性质及判定。 具体要求:

(1)了解平行线的概念及平行线的基本性质。会用平行关系的传递性进行推理。

(2)会用一直线截两平行直线所得的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等性质进行推理和计算;会用同位角相等,或内错角相等,或同旁内角互补判定两条直线平行。(3)会用三角尺和直尺过已知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平行线。

(4)理解学过的描述图形形状和位置关系的语句,并会用这些语句描述简单的图形和根据语句画图。

3.空间直线、平面的位置关系

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 探究性活动:例如长方体和它的表面。 具体要求:

(1)通过长方体的棱、对角线和各面之间的位置关系,了解直线与直线的平行、相交、异面的关系,以及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平行、垂直关系。(2)通过对长方体和它的表面的探究,制作长方体纸盒,并在剪开纸片前先进行美术设计。4.命题、公理、定理 定理的证明。 具体要求:(1)了解命题的概念,会区分命题的条件(题设)和结论(题断),会把命题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

(2)了解公理、定理的概念。

(3)了解证明的必要性和用综合法证明的格式。

(三)三 角 形

1.三角形

三角形、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高,三角形三边间的不等关系,三角形的内角和。三角形的分类。 具体要求:

(1)理解三角形,三角形的顶点、边、内角、外角、角平分线、中线和高等概念。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会画出任意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2)理解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性质。会根据三条线段的长度判断它们能否构成三角形。

(3)掌握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不相邻的两内角的和,三角形的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的性质。

(4)会按角的大小和边长的关系对三角形进行分类。 2.全等三角形

全等形。全等三角形及其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具体要求:

等形、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和性质,能够辨认全等形中的对应元素。

(2)能够灵活运用“边角边SAS”“角边角ASA”“角角边AAS”“边边边SSS”等来判定三角形全等;会证明“角角边AAS”定理。

(3)会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来证明简单的有关问题,并会进行有关的计算。 3.等腰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 具体要求:

(1)掌握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相等,底边上的高、中线及顶角平分线三线合一的性质以及它的判定定理:有两个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能够灵活运用它们进行有关的论证和计算。

(2)掌握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是60°的性质以及它的判定定理: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或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能够灵活运用它们进行有关的论证和计算。(3)理解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定理之间的联系,理解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定理之间的联系。 4.直角三角形

余角。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逆命题,逆定理。勾股定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具体要求:

(1)理解余角的概念,掌握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直角三角形中两锐角互余等性质,会用它们进行有关的论证和计算。

(2)会用“斜边直角边HL”定理判定直角三角形全等。

(3)了解逆命题和逆定理的概念,原命题成立它的逆命题不一定成立,会识别两个互逆命题。

(4)掌握勾股定理,会用勾股定理由直角三角形两边的长求其第三边的长;会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定直角三角形。

(5)初步掌握根据题设和概念的意义、公理、定理进行推理论证。

(6)通过介绍我国古代数学家关于勾股定理的研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5.轴对称

角平分线的性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轴对称:轴对称图形及轴对称图形的性质。 具体要求:

(1)掌握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角的内部到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的定理。

(2)理解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概念,掌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的定理。

(3)了解轴对称、轴对称图形的概念。了解关于轴对称的两个图形中,对应点所连线段被对称轴垂直平分的性质。了解关于轴对称的两条直线或平行,或相交于对称轴上的一点的性质。(4)会画线段、角、等腰三角形等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会画与已知图形成轴对称的图形。通过对对称图形的观察和认识,获得美的感受。 6.基本作图

基本作图。利用基本作图作三角形。 具体要求:

(1)会用尺规完成以下基本作图: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作角的平分线,作线段的垂直平分线,过定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

(2)利用基本作图作三角形:已知三边作三角形;已知两边及其夹角作三角形;已知两角及其夹边作三角形;已知底边及底边上的高作等腰三角形;已知一直角边及斜边作直角三角形。

(3)了解作图的步骤。对于尺规作图题,会写已知、求作和作法(不要求证明)。

(四)四 边 形

1.多边形

多边形。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

具体要求:

(1)理解多边形,多边形的顶点、边、内角、外角和对角线等概念。

(2)理解多边形的内角和定理,外角和定理。掌握四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都等于360°的性质。

2.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

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性质和判定。

具体要求:

(1)掌握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等概念;理解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的概念,会度量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了解两点间的距离、点到直线的距离与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三者之间的联系。

(2)掌握平行四边形的以下性质:对边相等,对角相等,对角线互相平分。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或两组对边分别相等,或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会用它们进行有关的论证和计算。 了解平行四边形不稳定性的应用。

(3)掌握矩形的以下性质:四个角都是直角,对角线相等。掌握矩形的判定定理: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或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掌握菱形的以下性质:四条边相等,对角线互相垂直。掌握菱形的判定定理:四边相等的四边形,或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掌握正方形具有矩形和菱形的一切性质。会画矩形、菱形、正方形的对称轴。

(4)通过定理的证明和应用的教学,使学生逐步学会分别从题设和结论出发,寻求论证思路的分析法与综合法,进一步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通过分析有关四边形的概念和性质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3.中心对称

中心对称。中心对称图形。中心对称图形的性质。

实习作业。

具体要求:

(1)了解中心对称、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了解以下性质:关于中心对称图形,对称点连线都经过对称中心,并且被对称中心平分。

(2)能找出线段、平行四边形的对称中心。会画与已知图形成中心对称的图形。

(3)通过实习作业,使学生了解对称在图形设计中的作用以及这类图形的美术价值。

4.梯形

梯形。等腰梯形。直角梯形。等腰梯形的性质和判定。

四边形的分类。不规则多边形的面积。

平行线等分线段。三角形、梯形的中位线。

具体要求:

(1)掌握梯形、等腰梯形、直角梯形等概念。掌握等腰梯形的以下性质:同一底上的两底角相等,两条对角线相等。掌握等腰梯形的判定定理:同一底上的两底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能够运用它们进行有关的论证和计算。

(2)掌握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

会用它等分一条已知线段。

(3)掌握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和梯形中位线定理,过三角形一边中点且平行另一边的直线平分第三边,过梯形一腰的中点且平行底的直线平分另一腰的定理。会用它们进行有关的论证和计算。

(4)会将四边形分类。

(5)能够计算特殊的四边形的面积,会通过把不规则多边形分割成三角形和特殊的四边形的方法计算多边形面积。

(五)相 似 形

1.比例线段

比与比例。比例的基本性质。合比性质。等比性质。

两条线段的比。成比例的线段。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截三角形两边或其延长线的直线平行于第三边的判定。

具体要求:

(1)理解比与比例的概念。能够说出比例关系式中比例的内项、外项、第四比例项或比例中项。

(2)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定理、合比性质和等比性质。会用它们进行简单的比例变形。

(3)理解线段的比、成比例线段的概念。会判断线段是否成比例。了解黄金分割。

(4)了解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及截三角形两边或其延长线的直线平行于第三边的判定定理的证明;会用它们证明线段成比例、线段平行等问题,并会进行有关的计算。会分线段成已知比。

2.相似形

相似三角形。三角形相似的判定。直角三角形相似的判定。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具体要求:

(1)理解相似三角形的概念。

(2)灵活运用两对对应角相等、或一对对应角相等且夹边成比例、或三对边之比相等则两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定理,以及一对直角边和斜边成比例则两直角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定理。

(3)理解相似比的概念和相似三角形的对应高的比等于相似比的性质。

(4)会按已知相似比作一个三角形与已知三角形相似。

(六)解直角三角形

1.锐角三角函数

锐角三角函数。锐角三角函数值。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

具体要求:

(1)了解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能够正确地应用表示直角三角形中两边的比。

(2)会用科学计算器(尚无条件的学校可使用算表)由已知锐角求它的三角函数值,由已知三角函数值求它对应的锐角。

(3)熟记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会计算含有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式的值,会由一个特殊锐角的三角函数值,求出它对应的角度。

2.解直角三角形

解直角三角形。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

实习作业。

具体要求:

(1)掌握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会运用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及锐角三角函数解直角三角形。

(2)会用解直角三角形的有关知识解某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通过与三角形或四边形有关的实习作业,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用数学的意识。

(七)圆

1.圆的有关性质

圆。圆的对称性。点和圆的位置关系。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圆。三角形的外接圆。

垂径定理及其逆定理。圆心角、弧、弦、弦心距之间的关系。圆周角定理。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

*轨迹。*反证法。 具体要求:

(1)理解圆、等圆、等弧等概念及圆的对称性。(2)掌握点和圆的位置关系。

(3)会用尺规作经过不在同一直线上三点的圆。了解三角形的外心的概念。

(4)掌握垂径定理及其逆定理(平分非直径的弦的直径垂直于弦且平分弦所对的弧,平分弦所对的一条弧的直径垂直平分弦,弦的垂直平分线经过圆心等性质)。

(5)掌握圆心角、弧、弦、弦心距及圆周角之间的主要关系;掌握圆周角定理以及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90°的圆周角所对的弦是直径等性质,并会用它们进行论证和计算,会作两条线段的比例中项。

(6)掌握圆的内接四边形的对角互补,外角等于它的内对角的性质。 *(7)了解轨迹的概念和几个简单轨迹。 *(8)了解反证法。 2.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切线的判定和性质。三角形的内切圆。 *切线长定理。*弦切角定理。*相交弦定理。*切割线定理。 具体要求:

(1)掌握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2)掌握经过半径的外端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切点和圆心的连线与切线垂直等性质。

(3)会过一点画圆的切线。会用尺规作三角形的内切圆。了解三角形内心的概念。 *(4)掌握切线长定理、弦切角定理、相交弦定理、切割线定理,并会利用它们进行有关的计算。

(5)通过圆周角定理的证明,使学生了解分情况证明数学命题的思想和方法。 3.圆和圆的位置关系

圆和圆的位置关系。两圆的连心线的性质。两圆的公切线。 相切在作图中的应用。 具体要求:

(1)掌握圆和圆的位置关系。

(2)掌握相交两圆的连心线垂直平分两圆的公共弦,相切两圆的连心线经过切点等性质。(3)会画两圆的内、外公切线;了解两圆的外公切线的长相等,两圆的内公切线的长相等等性质,了解两圆公切线长的求法。

*(4)掌握两圆的外公切线的长相等、内公切线的长相等的性质。

(5)会利用直线和圆相切、圆和圆相切的性质,画出直线和圆弧、圆弧和圆弧连接的图形。(6)通过点和圆、直线和圆、圆和圆的位置关系的教学,对学生进行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和运动变化的观点的教育。 4.正多边形和圆

正多边形和圆。正多边形的有关计算。等分圆周。 探究性活动:例如镶嵌。 圆周长。弧长。

圆的面积。扇形的面积。圆柱和圆锥的侧面展开图、侧面积。 具体要求:

(1)理解正多边形、正多边形的中心、半径、边心距、中心角等概念。会将正多边形边长、半径、边心距和中心角的有关计算的问题转变为解直角三角形的问题。

(2)了解用量角器等分圆心角来等分圆周的方法,会用尺规作圆内接正方形和正六边形。(3)通过对镶嵌平面图形的探究,了解正多边形在镶嵌中所起的作用。运用多种平面图形进行镶嵌设计,拓宽学生的数学和美术知识。

(4)会计算圆的周长、弧长及简单组合图形的周长。

(5)会计算圆的面积、扇形的面积及简单组合图形的面积。

(6)了解圆住、圆锥的侧面展开图分别是矩形和扇形,会计算圆柱和圆锥的侧面积和全面积。

(7)通过圆和正多边形的教学,进一步提高综合运用知识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识图初步 正投影。视图。

基本几何体的视图。 简单零件图。 具体要求:

(1)了解正投影,视图 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的意义。(2)会画基本几何体的二视图或三视图。

(3)会描绘含有直线和圆弧,圆弧和圆弧连接的轮廓线的简单零件图。

第四篇:初中数学教学大纲

数软学院2012级数应4班申涛

初中数学教学大纲

·教学目的 教学内容的确定与安排

教学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代数)

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几何)

一、教学目的

数学的研究对象是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在当代社会中,数学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它是人们参加社会生活,从事生产劳动和学习、研究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工具,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已广泛渗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成为现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初中数学是义务教育的一门主要学科。它是学习物理、化学、计算机等学科以及参加社会生活、生产和进一步学习的基础,对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形成有积极作用。因此,使学生受到必要的数学教育,具有一定的数学素养,对于提高全民族素质,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奠定基础是十分必要的。

初中数学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学好当代社会中每一个公民适应日常生活、参加生产和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代数、几何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进一步培养运算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使他们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并逐步形成数学创新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和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基础知识是指:初中数学中的概念、法则、性质、公式、公理、定理以及由其内容所反映出来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基本技能是指:能够按照一定的程序与步骤进行运算、作图或画图、进行简单的推理。

思维能力主要是指:会观察、实验、比较、猜想、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会用归纳、演绎和类比进行推理;会合乎逻辑地、准确地阐述自己的思想和观点;会运用数学概念、原理、思想和方法辨明数学关系。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提高思维水平。

运算能力是指:会根据法则、公式等正确地进行运算,并理解运算的算理;能够根据问题条件寻求与设计合理、简捷的运算途径。

空间观念主要是指:能够由形状简单的实物想象出几何图形,由几何图形想象出实物的形状;能够由较复杂的平面图形分解出简单的、基本的图形;能够在基本的图形中找出基本元素及其关系;能够根据条件作出或画出图形。

能够解决实际问题是指:能够解决带有实际意义的和相关学科中的数学问题,以及解决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能够使用数学语言表达问题、展开交流,形成用数学的意识。

初中数学中要培养的创新意识主要是指:对自然界和社会中的现象具有好奇心,不断追求新知、独立思考,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并用数学方法加以探索、研究和解决。

数学教学中,发展思维能力是培养能力的核心。

良好的个性品质主要是指:正确的学习目的,学习数学的兴趣、信心和毅力,实事求是、探索创新和实践的科学态度。

初中数学中要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主要是指: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作用于实践的观点;数学内容中普遍存在的对立统一、运动变化、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等观点。

二、教学内容的确定与安排

根据上述教学目的,应当精选一个公民所必需的代数、几何中最基本最有用的部分作为初中数学的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的份量要适中,要留有余地,在理论要求和习题难度方面,应当适当。“六·三”制初中与“五·四”制初中的教学内容在基本要求上相同。两种学制的毕业班级,都可以根据各地的需要,选学一些应用方面(例如数学在储蓄、税收方面的应用)的知识或适当加宽加深的内容(例如概率初步知识)。

教学内容的安排,既要注意数学知识的系统性,又要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要处理好数学各部

数软学院2012级数应4班申涛

分内容之间的联系,特别是数与形的结合,初中内容与小学内容的衔接;还要注意与物理、化学等邻近学科的配合。每学年至少要组织一次探究性活动。“五·四”制初中可以在一年级只安排代数,二年级至四年级同时安排代数和几何;“六·三”制初中可以在一年级上学期安排代数,一年级下学期至三年级同时安排代数和几何。农村初级中学可根据具体情况安排代数和几何的数学。

三、教学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面向全体学生。大纲中规定的必学内容的教学要求是基本要求,是全体学生都应当达到的。面向全体学生,就是要为所有的学生打好共同基础,并发展他们的个性和特长,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由于各种不同的因素,学生在数学知识、技能、能力方面和志趣上存在差异。教学中要承认这种差异,区别对待,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应根据基本要求和通过选学内容,适应学生的各种不同需要。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特别予以关心,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指导他们改进学习方法,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中的困难,使他们经过努力,能够达到大纲中规定的基本要求。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要通过讲授选学内容和组织课外活动等多种形式,满足他们的学习愿望,发展他们的数学才能。

(二)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这是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它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思想教育要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来进行。要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阐述教学内容,使学生从中领悟到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作用于实践,以及反映在数学中的辩证关系,从而受到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要视条件许可注意阐明数学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并经常介绍我国和其他国家的古今数学成就,以及数学在现代科学技术、社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使学生逐步明确要为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而努力学习。在教学中,对学生既要严格要求,又要热情关怀,使他们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要帮助学生通过学习数学,体会数学的科学意义和文化内涵,理解、欣赏数学的美学价值。要陶冶学生的情操,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培养他们严格认真、刻苦钻研、实事求是的态度,勇于创新的精神,以及认真整洁地书写作业、对解题结果进行检查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基本技能的训练和能力的培养。知识、技能和能力三者的关系是互相依存、互相促进的。能力是在知识的教学和技能的训练过程中,通过数学思想的形成和数学方法的掌握才能得到培养和发展;同时,能力的提高又会加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技能的掌握。

在教学中,要突出重点、抓住关键、解决难点,要引导学生在学好概念的基础上掌握数学的规律,进行基本技能的训练,并着重培养他们的能力。在进行基础知识的教学时,应当从实际事例或学生已有的知识中,逐步引导学生加以抽象,弄懂它们的含义,并搞清它们的来源,分清它们的条件和结论,弄清抽象、概括或证明的过程,了解它们的用途和适用范围,以及应用时应注意的问题。对于基本技能的训练和能力的培养,要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结合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有目的有计划分阶段地进行。时间多少,量多大,都要因教材内容和学生情况而异。要随着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不断加深,逐步提高对基本技能的训练和能力培养的要求。

学生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所获得的知识往往是局部的。只有在整体中才能看清局部知识的意义和作用,以及局部知识与其他知识的区别和联系。把各个局部知识按照某种观点和方法组织成整体,才便于存储、提取和应用。因此,在教学中必须注意知识的整体性和内在联系,指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文,及时进行复习和总结,把所学知识系统化。

(四)重视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这应成为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和一条基本原则。在教学中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通过独立思考,不断追求亲知,发现、提出、分析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使数学学习成为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在必学内容中增加的实习作业和探究性活动,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供了一些机会,在教学中必须认真实施。通过实习作业和探究性活动,应积极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从数学角度对某些日常生活、生产和其他学科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或者对某些数学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并在其中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和合作精神。

在数学教学中,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增强学生用数学的意识。应使学生通过背景材料,并运用已有知识,进行观察、实验、比较、猜想、分析、综合、抽象和归纳,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

数软学院2012级数应4班申涛

题,建立起数学模型,从而解决问题并拓宽自己的知识。要引导学生去接触自然,了解社会,鼓励他们积极参加形式多样的课外实践活动。

(五)重视改进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知识的学习、技能的训练,能力的培养,都要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精心设计、组织与实施。教学过程中也是师生双方的认识过程,只有师生双方都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老师应着眼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教师的一切教学措施都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在教学中,要重视改进教学方法,坚持启发式和讨论式,反对注入式,发扬教学民主,师生双方密切合作,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流互动。要重视学生在获取和运用知识过程中发展思维能力。数学教学不仅要教给学生数学知识,而且还要揭示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后者对发展能力更为重要。数学教学要立足于把学生的思维活动展开,辅之以必要的讨论和总结,并加以正确的引导。在教学时,应当注意数学概念、公式、定理、法则的提出过程,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解题思路的探索过程,解题方法和规律的概括过程,使学生在这些过程中展开思维,从而发展他们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形成获取、发展新知识,运用新知识解决问题,以及用数学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

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每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它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在教学时要根据具体情况,合理并创造性地运用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要提倡广泛使用科学计算器,并按照教学的需要和各地的实际情况,积极创造条件,采用模型、投影、录像和计算机软件、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六)正确组织练习。练习是数学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于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发展能力是必不可少的,是他们学好数学的必要条件。练习的目的是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数学基础知识,训练、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基本技能和能力,能够及时发现和弥补教和学中的遗漏或不足,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品质。要注意充分发挥练习的作用,加强对解题的正确指导,应注意引导学生从解题的思想方法上作必要的概括。

为了使练习能起到应有的作用,应注意以下几点:

1.目的要明确,题目要精选。

2.题量要适度,首先要保证必须的基本题。

3.习题难度要适中,布置作业要区别对待。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给予必要的辅导。

4.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单一到综合。还要有适度的开放题。

5.要求学生在弄懂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独立完成作业。

6.在作业出现错误时,教师应及时指导学生弄清错误原因,并要求学生及时改正。

7.切实完成实习作业和探究性活动。

(七)改进教学测试和评估。教学测试和评估必须以教学目标为依据,其目的不仅是评定学生的学习成绩,促进教师改进教学,更重要的是为了激励学生努力学习。

要注意通过课堂提问、观察、谈话、学生作业和平时测验,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吸收教学的反馈信息。

要注意评估手段和方法的改革。考试、考查既要测量学生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情况,又要测量他们的数学基本能力和综合运用数学的能力,并评估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发展情况。要按照课程计划和本大纲的要求,控制考试、考查的次数,设计考题要依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试题要体现教学重点,难易适当,不出偏题、怪题和助长死记硬背的题目。要及时做好试卷分析和教学评估工作,针对发现的问题改进教学。对于学生学习中的缺陷,要积极采取补救措施。

教学测试和评估的过程,是师生交流的过程,应有利于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充分发挥他们的才能,以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要改进测试和评估的结果的报告形式,选择能描述学生学习效果的最佳方法,鼓励他们的点滴进步,促进他们数学素养的不断提高。

四、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代数)

初中代数是使学生在小学数学的基础上,把数的范围从非负有理数扩充到有理数、实数;通过用字母表示数,学习代数式、方程和不等式、函数等,学习一些常用的数据处理方法和科学计算器或算表的使用方法;发展对于数量关系的认识和抽象概括的思维,提高运算能力。

数软学院2012级数应4班申涛

初中代数的教学要求是:

1.使学生了解有理数、实数的有关概念,熟练掌握有理数的运算法则,灵活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会用计算器或算表计算平方、立方、平方根与立方根。

2.使学生了解有关代数式、整式、分式和二次根式的概念,掌握它们的性质和运算法则,能够熟练地进行整式、分式和二次根式的运算以及多项式的因式分解。

3.使学生了解有关方程、方程组的概念;灵活运用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和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解方程和方程组,掌握分式方程和简单的二元二次方程组的解法,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能够分析等量关系列出方程或方程组解应用题。使学生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概念,会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并把它们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4.使学生理解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概念,了解函数的意义,理解正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一次函数的概念和性质,理解二次函数的概念,会根据性质画出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的图象,会用描点法画出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的图象。

5.使学生了解统计的思想,掌握一些常用的数据处理方法,能够用统计的初步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6.使学生掌握消元、降次、配方、换元等常用的数学方法,解决某些数学问题,理解“特殊 一般 特殊”、“未知 已知”、用字母表示数、数形结合和把复杂问题转化成简单问题等基本的思想方法。

7.使学生通过各种运算和对代数式、方程、不等式的变形以及重要公式的推导,通过用概念、法则、性质进行简单的推理,发展思维能力。

8.使学生了解已知与未知、特殊与一般、正与负、等与不等、常量与变量等辩证关系,以及反映在函数概念中的运动变化观点。了解反映在数与式的运算和求方程解的过程中的矛盾转化的观点。同时,利用有关的代数史料和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教学内容及其具体要求如下。

(一)有 理 数

1.有理数的概念

有理数。数轴。相反数。数的绝对值。有理数大小的比较。

具体要求:

(1)了解有理数的意义,会用正数与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以及按要求把给出的有理数归类。

(2)了解数轴、相反数、绝对值等概念和数轴的画法,会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整数或分数(以刻度尺为工具),会求有理数的相反数与绝对值(绝对值符号内不含字母)。

(3)掌握有理数大小比较的法则,会用不等号连接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的有理数。

2.有理数的运算

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代数和。加法运算律。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倒数。乘法运算律。有理数的乘方。有理数的混的运算。

科学记数法。近似数与有效数字。

具体要求:

(1)理解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的意义,熟练掌握有理数的运算法则、运算律、运算顺序以及有理数的混合运算(不超过6个数),灵活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

(2)了解倒数概念,会求有理数的倒数。

(3)掌握大于10的有理数的科学记数法。

(4)了解近似数与有效数字的概念,会根据指定的精确度或有效数字的个数,用四舍五入法求有理数的近似数;会用计算器求一个数的平方与立方(尚无条件的学校可使用算表)。

(5)了解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乘法与除法可以相互转化。

(二)整式的加减

代数式。代数式的值。整式。

单项式。多项式。合并同类项。

去括号与添括号。数与整式相乘。整式的加减法。

数软学院2012级数应4班申涛

具体要求:

(1)掌握用字母表示有理数,了解用字母表示数是数学的一大进步。

(2)了解代数式、代数式的值的概念,会列出代数式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会求代数式的值。

(3)了解整式、单项式及其系数与次数、多项式次数、项与项数的概念,会把一个多项式按某个字母降幂排列或升幂排列。

(4)掌握合并同类项的方法,去括号、添括号的法则,熟练掌握数与整式相乘的运算以及整式的加减运算。

(5)通过用字母表示数、列代数式和求代数式的值、整式的加减,了解抽象概括的思维方法和特殊与一般的辩证关系。

(三)一元一次方程

等式。等式的基本性质。方程和方程的解。解方程。

一元一次方程及其解法。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具体要求:

(1)了解等式和方程的有关概念,掌握等式的基本性质,会检验一个数是不是某个一元方程的解。

(2)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灵活运用等式的基本性质和移项法则解一元一次方程,会对方程的解进行检验。

(3)能够找出简单应用题中的未知量和已知量,分析各量之间的关系,并能够寻找等量关系列出一元一次方程解简单的应用题,会根据应用题的实际意义,检查求得的结果是否合理。能够发现、提出日常生活或生产中可以利用一元一次方程来解决的实际问题,并正确地用语言表述问题及其解决过程。

(4)通过解方程的教学,了解“未知”可以转化为“已知”的思想方法。

(四)二元一次方程组

二元一次方程及其解集。方程组和它的解。解方程组。

用代入(消元)法、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三元一次方程组及其解法举例。

一次方程组的应用。

具体要求:

(1)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的概念,会把二元一次方程化为用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另一个未知数的形式,会检查一对数值是不是某个二元一次方程的一个解。

(2)了解方程组和它的解、解方程组等概念;会检验一对数值是不是某个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一个解。

(3)灵活运用代入法、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并会解简单的三元一次方程组。

(4)能够列出二元、三元一次方程组解简单的应用题。能够发现、提出日常生活或生产中可以利用二元一次方程组来解决的实际问题,并正确地用语言表述问题及其解决过程。

(5)通过解方程组,了解把“三元”转化为“二元”,把“二元”转化为“一元”的消元的思想方法,从而初步理解把“未知”转化为“已知”和把复杂问题转化为简单问题的思想方法。

(五)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1.一元一次不等式

不等式。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不等式的解集。一元一次不等式及其解法。

具体要求:

(1)了解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掌握不等式的基本性质,理解它们与等式基本性质的异同。

(2)了解不等式的解和解集概念,理解它们与方程的解的区别,会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3)会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和移项法则解一元一次不等式。

2.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及其解法。

数软学院2012级数应4班申涛

具体要求:

(1)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及其解集的概念,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区别和联系。

(2)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会用数轴确定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

(六)整式的乘除

1.整式的乘法

同底数幂的乘法。单项式的乘法。幂的乘方。积的乘方。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多项式的乘法。平方差与完全平方公式。

具体要求:

(1)掌握正整数幂的运算性质(同底数幂的乘法,幂的乘方,积的乘方),会用它们熟练地进行运算。

(2)掌握单项式与单项式、单项式与多项式、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法则(其中的多项式相乘仅指一次式相乘),会用它们进行运算。

(3)灵活运用平方差与完全平方公式进行运算(直接用公式不超过两次)。

(4)通过从幂运算到多项式的乘法,再到乘法公式的教学,初步理解“特殊 一般 特殊”的认识规律。

2.整式的除法

同底数幂的除法。单项式除以单项式。多项式除以单项式。

具体要求:

(1)掌握同底数幂的除法运算性质,会用它熟练地进行运算。

(2)掌握单项式除以单项式、多项式除以单项式的法则,会用它们进行运算。

(3)会进行整式的加、减、乘、除、乘方的较简单的混合运算,灵活运用运算律与乘法公式使运算简便。

(七)因式分解

因式分解。提公因式法。运用(平方差与完全平方)公式法。分组分解法。 多项式因式分解的一般步骤。

具体要求:

(1)了解因式分解的意义及其与整式乘法的区别和联系,了解因式分解的一般步骤。

(2)掌握提公因式法(字母的指数是数字)、运用公式法(直接用公式不超过两次)、分组分解法(无需拆项或添项,分组后能直接提公因式或运用公式)这三种分解因式的基本方法,会用这些方法分解不超过四项的多项式。

(八)分 式

1.分式

分式。分式的基本性质。约分。最简分式。

分式的乘除法。分式的乘方。

同分母的分式加减法。通分。异分母的分式加减法。

具体要求:

(1)了解分式、有理式、最简分式、最简公分母的概念,掌握分式的基本性质,会进行约分与通分。

(2)掌握分式的加、减与乘、除、乘方的运算法则,会进行简单的分式运算。

2.零指数与负整数指数 

零指数。负整数指数。整数指数幂的运算。

具体要求:

(1)了解零指数和负整数指数幂的意义;了解正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可以推广到整数指数幂,掌握整数指数幂的运算。

(2)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数。

数软学院2012级数应4班申涛

3.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

含有字母系数的一元一次方程。公式变形。

探究性活动:例如型的数量关系问题。

分式方程。增根。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的解法与应用。

具体要求:

(1)掌握含有字母系数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和简单的公式变形。

(2)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生产或其他学科中发现数量关系为型的数学问题,并加以探究,了解这一类型的数量关系在实际中的广泛应用。

(3)了解分式方程的概念,掌握用两边同乘最简公分母的方法解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方程中的分式不超过两个);了解增根的概念,会检验一个数是不是分式方程的增根。

(4)能够列出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解简单的应用题。

(九)数的开方

1.平方根与立方根

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

具体要求:

(1)了解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的概念,以及用根号表示数的平方根、算术平方根与立方根。

(2)了解开方与乘方互为逆运算,会用平方运算求某些非负数的平方根与算术平方根,用立方运算求某些数的立方根。

(3)会用计算器求平方根与立方根(尚无条件的学校可使用算表)。

2.实数

无理数。实数。

具体要求:

(1)了解无理数与实数的概念,会把给出的实数按要求进行归类;了解实数的相反数、绝对值的意义,以及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

(2)了解有理数的运算律在实数运算中同样适用;会按结果所要求的精确度用近似的有限小数代替无理数进行实数的四则运算。

(3)通过对我国古代数学家关于及其近似值的研究过程的介绍,激励学生科学探求的精神和爱国主义的精神。

(十)二次根式

二次根式。积与商的方根的运算性质。

*二次根式的性质。

最简二次根式。同类二次根式。二次根式的加减。二次根式的乘法。二次根式的除法。分母有理化。

具体要求:

(1)了解二次根式、最简二次根式、同类二次根式的概念,会辨别最简二次根式和同类二次根式。

(2)掌握积与商的方根的运算性质

(a≥0,b≥0),(a≥0,b>0),会根据这两个性质熟练地化简二次根式(如无特别说明,根号内所有的字母都表示正数,并且不需要讨论)。

(3)掌握二次根式(不含双重根号)的加、减、乘、除的运算法则,会用它们进行运算。

(4)会将分母中含有一个二次根式的式子进行分母有理化。

*(5)掌握二次根式的性质

会利用它化简二次根式。

(十一)一元二次方程

1.一元二次方程

数软学院2012级数应4班申涛

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直接开平方法,配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

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

*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

二次三项式的因式分解(公式法)。

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

具体要求:

(1)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会用直接开平方法解形如(b≥0)的方程,用配方法解数字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掌握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的推导,会用求根公式解一元二次方程;会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2)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会根据根的判别式判断数字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情况。

*(3)掌握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式,会用它们由已知一元二次方程的一个根求出另一个根与未知系数,会求一元二次方程两个根的倒数和与平方和。

(4)了解二次三项式的因式分解与解方程的关系,会利用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在实数范围内将二次三项式分解因式。

(5)能够列出一元二次方程解应用题。能够发现、提出日常生活、生产或其他学科中可以利用一元二次方程来解决的实际问题,并正确地用语言表述问题及其解决过程。

2.可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的分式方程

可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的分式方程。换元法。

具体要求:

(1)掌握可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的分式方程(方程中的分式不超过两个)的解法,会用去分母或换元法求分式方程的解,并会验根。

(2)能够列出可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的分式方程解应用题。

(3)通过可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的分式方程的教学,使学生进一步获得对事物可以转化的认识。

3.简单的二元二次方程组

二元二次方程。二元二次方程组。

由一个二元一次方程和一个二元二次方程组成的方程组的解法。

*由一个二元二次方程和一个可以分解为两个二元一次方程的方程组成的方程组的解法。

具体要求:

(1)了解二元二次方程、二元二次方程组的概念,掌握由一个二元一次方程和一个二元二次方程组成的方程组的解法,会用代入法求方程组的解。

*(2)掌握由一个二元二次方程和一个可以分解为两个二元一次方程的方程组成的方程组的解法。

(3)通过解简单的二元二次方程组,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消元”“降次”的数学方法,获得对事物可以转化的进一步认识。

(十二)函数及其图象

1.函数

平面直角坐标系。常量。变量。函数及其表示法。

具体要求:

(1)理解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有关概念,并会正确地画出直角坐标系;理解平面内点的坐标的意义,会根据坐标确定点和由点求得坐标。了解平面内的点与有序实数对之间一一对应。

(2)了解常量、变量、函数的意义,会发现、提出函数的实例,以及分辨常量与变量、自变量与函数。

(3)理解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和函数值的意义,对解析式为只含有一个自变量的简单的整式、分式、二次根式的函数,会确定它们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和求它们的函数值。

(4)了解函数的三种表示法,会用描点法画出函数的图象。

(5)通过函数的教学,使学生体会事物是互相联系和有规律地变化着的,并向学生渗透数形结

数软学院2012级数应4班申涛

合的思想方法。

2.正比例函数和反比例函数

正比例函数及其图象。反比例函数及其图象。

具体要求:

(1)理解正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的概念,能够根据问题中的条件确定正比例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2)理解正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的性质,会画出它们的图象,以及根据图象指出函数值随自变量的增加或减小而变化的情况。

(3)理解待定系数法。会用待定系数法求正、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3.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一次函数。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图象解法。

具体要求:

(1)理解一次函数的概念,能够根据实际问题中的条件,确定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2)理解一次函数的性质,会画出它的图象。

△(3)会用图象法求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近似解。

(4)会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4.二次函数的图象

二次函数。抛物线的顶点、对称轴和开口方向。

△一元二次方程的图象解法。

具体要求:

(1)理解二次函数和抛物线的有关概念,会用描点法画出二次函数的图象,会用公式(不要求掌握公式推导过程和记忆公式)确定抛物线的顶点和对称轴。

*(2)会用配方法确定抛物线的顶点和对称轴。

△(3)会用图象法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近似解。

*(4)会用待定系数法由已知图象上三个点的坐标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十三)统计初步

总体和样本。众数。中位数。平均数。方差与标准差。方差的简化计算。频率分布。

实习作业。

具体要求:

(1)了解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等概念,能够指出研究对象的总体、个体与样本。

(2)理解众数、中位数的意义,掌握它们的求法。

(3)理解平均数的意义,了解总体平均数与样本平均数的意义,掌握平均数的计算公式;理解加权平均数的概念,掌握它的计算公式;会用样本平均数估计总体平均数。

(4)了解样本方差、总体方差、样本标准差的意义,会用科学计算器计算样本方差与样本标准差,会根据同类问题的两组样本数据的方差或样本标准差比较这两组样本数据的波动情况。

(5)理解频数、频率的概念,了解频率分布的意义和作用,掌握整理数据的步骤和方法,会对数据进行合理的分组,列出样本频率分布表,画出频率分布直方图。

(6)通过实习作业,使学生初步掌握搜集、整理和分析数据的方法,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7)通过统计初步的教学,使学生了解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并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踏实细致的作风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五、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几何)

初中几何是在小学数学中几何初步知识的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学习基本的平面几何图形知识,向他们直观地介绍一些空间几何图形知识。初中几何将逻辑性与直观性相结合,通过各种图形的概念、性质、作(画)图及运算等方面的教学,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空间观念和运算能力,并使他们初步获得研究几何图形的基本方法。

数软学院2012级数应4班申涛

初中几何的教学要求是:

1.使学生理解有关相交线、平行线、三角形、四边形、圆,以及全等三角形、相似三角形的概念和性质,掌握用这些概念和性质对简单图形进行论证和计算的方法。了解关于轴对称、中心对称的概念和性质。理解锐角三角函数的意义,会用锐角三角函数和勾股定理解直角三角形。

2.使学生会用直尺、圆规、刻度尺、三角尺、量角器等工具作和画几何图形。

3.使学生通过具体模型,了解空间的直线、平面的平行与垂直关系,并会用展开图和面积公式计算圆柱和圆锥的侧面积和全面积。

4.逐步培养学生观察、实验、比较、猜想、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能力,逐步使学生掌握简单的推理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5.通过辨认图形、画图和论证的教学,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6.通过揭示几何知识来源于实践又应用于实践的关系,以及几何概念、性质之间的联系和图形的运动、变化,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的教育。利用有关的几何史料和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通过论证与画图的教学,逐步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并使他们获得美的感受。

教学内容及其具体要求如下:

(一)线段、角

1.几何图形

几何体。几何图形。点。直线。平面。

具体要求:

(1)通过具体模型(如长方体)了解从物体外形抽象出来的几何体、平面、直线和点等。

(2)了解几何图形的有关概念。了解几何的研究对象。

(3)通过几何史料的介绍,对学生进行几何知识来源于实践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了解学习几何的必要性,从而激发他们学习几何的热情。

2.线段

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相交线。

线段。射线。线段大小的比较。线段的和与差。线段的中点。

具体要求:

(1)掌握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的性质。了解两条相交直线确定一个交点。

(2)了解直线、线段和射线等概念的区别。

(3)理解线段的和与差及线段的中点等概念,会比较线段的大小。

(4)理解两点间的距离的概念,会度量两点间的距离。

3.角

角。角的度量。

具体要求:

(1)理解角的概念。会比较角的大小,会用量角器画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2)掌握度、分、秒的换算。会计算角度的和、差、倍、分。

(3)掌握角的平分线的概念。会画角的平分线。

(4)掌握几何图形的符号表示法。会根据几何语句画出相应的图形,会用几何语句描述简单的几何图形。

(二)相交、平行

1.相交线

对顶角。邻角、补角。

垂线。点到直线的距离。

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具体要求:

(1)理解对顶角的概念。理解对顶角的性质和它的推证过程,会用它进行推理和计算。

(2)理解补角、邻补角的概念,理解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的性质和它的推证过程,会用它进

数软学院2012级数应4班申涛

行推理和计算。

(3)掌握垂线、垂线段等概念;会用三角尺或量角器过一点画一条直线的垂线。了解斜线、斜线段等概念,了解垂线段最短的性质。

(4)掌握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概念,并会度量点到直线的距离。

(5)会识别同位角、内错角和同旁内角。

2.平行线

平行线。平行线的性质及判定。

具体要求:

(1)了解平行线的概念及平行线的基本性质。会用平行关系的传递性进行推理。

(2)会用一直线截两平行直线所得的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等性质进行推理和计算;会用同位角相等,或内错角相等,或同旁内角互补判定两条直线平行。

(3)会用三角尺和直尺过已知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平行线。

(4)理解学过的描述图形形状和位置关系的语句,并会用这些语句描述简单的图形和根据语句画图。

3.空间直线、平面的位置关系

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

探究性活动:例如长方体和它的表面。

具体要求:

(1)通过长方体的棱、对角线和各面之间的位置关系,了解直线与直线的平行、相交、异面的关系,以及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平行、垂直关系。

(2)通过对长方体和它的表面的探究,制作长方体纸盒,并在剪开纸片前先进行美术设计。

4.命题、公理、定理

命题。公理。定理。

定理的证明。

具体要求:

(1)了解命题的概念,会区分命题的条件(题设)和结论(题断),会把命题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

(2)了解公理、定理的概念。

(3)了解证明的必要性和用综合法证明的格式。

(三)三 角 形

1.三角形

三角形。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高。三角形三边间的不等关系。三角形的内角和。

三角形的分类。

具体要求:

(1)理解三角形,三角形的顶点、边、内角、外角、角平分线、中线和高等概念。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会画出任意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

(2)理解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性质。会根据三条线段的长度判断它们能否构成三角形。

(3)掌握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不相邻的两内角的和,三角形的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的性质。

(4)会按角的大小和边长的关系对三角形进行分类。

2.全等三角形

全等形。全等三角形及其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具体要求:

(1)了解全等形、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和性质,能够辨认全等形中的对应元素。

(2)能够灵活运用“边、角、边”“角、边、角”“角、角、边”“边、边、边”等来判定三角形全等;

数软学院2012级数应4班申涛

会证明“角、角、边”定理。

(3)会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来证明简单的有关问题,并会进行有关的计算。

3.等腰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

具体要求:

(1)掌握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相等,底边上的高、中线及顶角平分线三线合一的性质以及它的判定定理:有两个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能够灵活运用它们进行有关的论证和计算。

(2)掌握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是60°的性质以及它的判定定理: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或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能够灵活运用它们进行有关的论证和计算。

(3)理解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定理之间的联系,理解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定理之间的联系。

4.直角三角形

余角。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逆命题,逆定理。勾股定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具体要求:

(1)理解余角的概念,掌握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直角三角形中两锐角互余等性质,会用它们进行有关的论证和计算。

(2)会用“斜边、直角边”定理判定直角三角形全等。

(3)了解逆命题和逆定理的概念,原命题成立它的逆命题不一定成立,会识别两个互逆命题。(4)掌握勾股定理,会用勾股定理由直角三角形两边的长求其第三边的长;会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定直角三角形。

(5)初步掌握根据题设和概念的意义、公理、定理进行推理论证。

(6)通过介绍我国古代数学家关于勾股定理的研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5.轴对称

角平分线的性质。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轴对称。轴对称图形。轴对称图形的性质。

具体要求:

(1)掌握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角的内部到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的定理。

(2)理解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概念,掌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的定理。

(3)了解轴对称、轴对称图形的概念。了解关于轴对称的两个图形中,对应点所连线段被对称轴垂直平分的性质。了解关于轴对称的两条直线或平行,或相交于对称轴上的一点的性质。

(4)会画线段、角、等腰三角形等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会画与已知图形成轴对称的图形。通过对对称图形的观察和认识,获得美的感受。

6.基本作图

基本作图。利用基本作图作三角形。

具体要求:

(1)会用尺规完成以下基本作图: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作角的平分线,作线段的垂直平分线,过定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

(2)利用基本作图作三角形:已知三边作三角形;已知两边及其夹角作三角形;已知两角及其夹边作三角形;已知底边及底边上的高作等腰三角形;已知一直角边及斜边作直角三角形。

(3)了解作图的步骤。对于尺规作图题,会写已知、求作和作法(不要求证明)。

(四)四 边 形

1.多边形

数软学院2012级数应4班申涛

多边形。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

具体要求:

(1)理解多边形,多边形的顶点、边、内角、外角和对角线等概念。

(2)理解多边形的内角和定理,外角和定理。掌握四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都等于360°的性质。

2.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

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性质和判定。

具体要求:

(1)掌握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等概念;理解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的概念,会度量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了解两点间的距离、点到直线的距离与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三者之间的联系。

(2)掌握平行四边形的以下性质:对边相等,对角相等,对角线互相平分。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或两组对边分别相等,或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会用它们进行有关的论证和计算。了解平行四边形不稳定性的应用。

(3)掌握矩形的以下性质:四个角都是直角,对角线相等。掌握矩形的判定定理: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或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掌握菱形的以下性质:四条边相等,对角线互相垂直。掌握菱形的判定定理:四边相等的四边形,或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掌握正方形具有矩形和菱形的一切性质。会画矩形、菱形、正方形的对称轴。

(4)通过定理的证明和应用的教学,使学生逐步学会分别从题设和结论出发,寻求论证思路的分析法与综合法,进一步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通过分析有关四边形的概念和性质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3.中心对称

中心对称。中心对称图形。中心对称图形的性质。

实习作业。

具体要求:

(1)了解中心对称、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了解以下性质:关于中心对称图形,对称点连线都经过对称中心,并且被对称中心平分。

(2)能找出线段、平行四边形的对称中心。会画与已知图形成中心对称的图形。

(3)通过实习作业,使学生了解对称在图形设计中的作用以及这类图形的美术价值。

4.梯形

梯形。等腰梯形。直角梯形。等腰梯形的性质和判定。

四边形的分类。不规则多边形的面积。

平行线等分线段。三角形、梯形的中位线。

具体要求:

(1)掌握梯形、等腰梯形、直角梯形等概念。掌握等腰梯形的以下性质:同一底上的两底角相等,两条对角线相等。掌握等腰梯形的判定定理:同一底上的两底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能够运用它们进行有关的论证和计算。

(2)掌握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会用它等分一条已知线段。

(3)掌握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和梯形中位线定理,过三角形一边中点且平行另一边的直线平分第三边,过梯形一腰的中点且平行底的直线平分另一腰的定理。会用它们进行有关的论证和计算。

(4)会将四边形分类。

(5)能够计算特殊的四边形的面积,会通过把不规则多边形分割成三角形和特殊的四边形的方法计算多边形面积。

(五)相 似 形

1.比例线段

比与比例。比例的基本性质。合比性质。等比性质。

两条线段的比。成比例的线段。

数软学院2012级数应4班申涛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截三角形两边或其延长线的直线平行于第三边的判定。

具体要求:

(1)理解比与比例的概念。能够说出比例关系式中比例的内项、外项、第四比例项或比例中项。

(2)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定理、合比性质和等比性质。会用它们进行简单的比例变形。

(3)理解线段的比、成比例线段的概念。会判断线段是否成比例。了解黄金分割。

(4)了解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及截三角形两边或其延长线的直线平行于第三边的判定定理的证明;会用它们证明线段成比例、线段平行等问题,并会进行有关的计算。会分线段成已知比。

2.相似形

相似三角形。三角形相似的判定。直角三角形相似的判定。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具体要求:

(1)理解相似三角形的概念。

(2)灵活运用两对对应角相等、或一对对应角相等且夹边成比例、或三对边之比相等则两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定理,以及一对直角边和斜边成比例则两直角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定理。

(3)理解相似比的概念和相似三角形的对应高的比等于相似比的性质。

(4)会按已知相似比作一个三角形与已知三角形相似。

(六)解直角三角形

1.锐角三角函数

锐角三角函数。锐角三角函数值。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

具体要求:

(1)了解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能够正确地应用,,表示直角三角形中两边的比。

(2)会用科学计算器(尚无条件的学校可使用算表)由已知锐角求它的三角函数值,由已知三角函数值求它对应的锐角。

(3)熟记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会计算含有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式的值,会由一个特殊锐角的三角函数值,求出它对应的角度。

2.解直角三角形

解直角三角形。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

实习作业。

具体要求:

(1)掌握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会运用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及锐角三角函数解直角三角形。

(2)会用解直角三角形的有关知识解某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通过与三角形或四边形有关的实习作业,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用数学的意识。

(七)圆

1.圆的有关性质

圆。圆的对称性。点和圆的位置关系。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圆。三角形的外接圆。

垂径定理及其逆定理。圆心角、弧、弦、弦心距之间的关系。圆周角定理。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

*轨迹。*反证法。

具体要求:

(1)理解圆、等圆、等弧等概念及圆的对称性。

(2)掌握点和圆的位置关系。

(3)会用尺规作经过不在同一直线上三点的圆。了解三角形的外心的概念。

(4)掌握垂径定理及其逆定理(平分非直径的弦的直径垂直于弦且平分弦所对的弧,平分弦所对的一条弧的直径垂直平分弦,弦的垂直平分线经过圆心等性质)。

(5)掌握圆心角、弧、弦、弦心距及圆周角之间的主要关系;掌握圆周角定理以及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90°的圆周角所对的弦是直径等性质,并会用它们进行论证和计算,会作两条线段的比例中项。

数软学院2012级数应4班申涛

(6)掌握圆的内接四边形的对角互补,外角等于它的内对角的性质。

*(7)了解轨迹的概念和几个简单轨迹。

*(8)了解反证法。

2.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切线的判定和性质。三角形的内切圆。

*切线长定理。*弦切角定理。*相交弦定理。*切割线定理。

具体要求:

(1)掌握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2)掌握经过半径的外端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切点和圆心的连线与切线垂直等性质。

(3)会过一点画圆的切线。会用尺规作三角形的内切圆。了解三角形内心的概念。

*(4)掌握切线长定理、弦切角定理、相交弦定理、切割线定理,并会利用它们进行有关的计算。(5)通过圆周角定理的证明,使学生了解分情况证明数学命题的思想和方法。

3.圆和圆的位置关系

圆和圆的位置关系。两圆的连心线的性质。两圆的公切线。

相切在作图中的应用。

具体要求:

(1)掌握圆和圆的位置关系。

(2)掌握相交两圆的连心线垂直平分两圆的公共弦,相切两圆的连心线经过切点等性质。

(3)会画两圆的内、外公切线;了解两圆的外公切线的长相等,两圆的内公切线的长相等等性质,了解两圆公切线长的求法。

*(4)掌握两圆的外公切线的长相等、内公切线的长相等的性质。

(5)会利用直线和圆相切、圆和圆相切的性质,画出直线和圆弧、圆弧和圆弧连接的图形。

(6)通过点和圆、直线和圆、圆和圆的位置关系的教学,对学生进行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和运动变化的观点的教育。

4.正多边形和圆

正多边形和圆。正多边形的有关计算。等分圆周。

探究性活动:例如镶嵌。

圆周长。弧长。

圆的面积。扇形的面积。圆柱和圆锥的侧面展开图、侧面积。

具体要求:

(1)理解正多边形、正多边形的中心、半径、边心距、中心角等概念。会将正多边形边长、半径、边心距和中心角的有关计算的问题转变为解直角三角形的问题。

(2)了解用量角器等分圆心角来等分圆周的方法,会用尺规作圆内接正方形和正六边形。(3)通过对镶嵌平面图形的探究,了解正多边形在镶嵌中所起的作用。运用多种平面图形进行镶嵌设计,拓宽学生的数学和美术知识。

(4)会计算圆的周长、弧长及简单组合图形的周长。

(5)会计算圆的面积、扇形的面积及简单组合图形的面积。

(6)了解圆住、圆锥的侧面展开图分别是矩形和扇形,会计算圆柱和圆锥的侧面积和全面积。

(7)通过圆和正多边形的教学,进一步提高综合运用知识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识图初步

正投影。视图。

基本几何体的视图。

简单零件图。

具体要求:

(1)了解正投影,视图 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的意义。

数软学院2012级数应4班申涛

(2)会画基本几何体的二视图或三视图。

(3)会描绘含有直线和圆弧,圆弧和圆弧连接的轮廓线的简单零件图。

第五篇:初中美术教学大纲

初中美术教学大纲

初中美术课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一门必修的艺术文化课程,是学校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它对于陶冶情操,提高美术文化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一、教学目的通过美术教学,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与爱好;学习美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初步的审美能力和良好的品德情操;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二、教学内容和要求 一年级

1.欣赏中国优秀美术作品。2.初步了解美术分类的知识。

3.学习习近平行、成角透视知识,用线条表现物体的结构,作简单的写生练习。4.了解人体比例、结构知识,进行铅笔人物速写练习。5.初步了解中国写意花鸟画的知识,进行花鸟小品临摹。6.学习基础图案、平面构成知识,并进行练习。7.利用黏土、石膏等材料进行小型雕塑制作。二年级

1.欣赏外国优秀美术作品。

2.学习用明暗表现物体的初步知识和方法,作简单的练习。3.学习色彩知识及铅笔淡彩画法,作静物画或风景画练习。4.了解几种常见的构图形式,作构图练习。5.学习色彩构成,作简单的练习。6.学习习近平面设计,作简单的设计练习。三、四年级

1.欣赏中国民间美术作品。2.欣赏现代环境艺术。

3.了解中国山水画的初步知识,进行山水画小品临摹。4.利用各种板材进行单色、套色版画练习。

5.运用已学过的绘画知识和技能,进行插图练习。

6.学习立体造型知识,进行家具、建筑等模型的设计制作。7.学习着装知识,设计自己喜爱的服装式样。

8.运用已学过的美术知识和技能,进行综合练习。

三、选择教学内容的原则

1.初中美术课教学内容的选择,要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2.教学内容应体现民族特点,充分发扬我国民族、民间优秀的艺术传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3.美术教学内容要体现时代精神,适应社会发展的趋势。充分利用当地的美术资源,丰富美术教学的内容。有条件的地方可增加电脑美术、陶艺等内容。4.美术教学内容应适合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注意循序渐进和趣味性。5.美术教学内容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6.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教学内容的选择要注意联系学生生活的实际,要按10~20%的课时比例补充乡土内容,以反映当地社会与经济 发展的实际。7.美术教学内容的选择要少而精并尽量注意学科间的联系。

8.在符合大纲规定教学要求和确保大纲规定知识点的前提下,允许各年级的教学内容有不同的编排组织方式。

四、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1.教师要认真贯彻本教学大纲的精神,处理好思想品德教育、审美教育、能力培养和双基训练的关系。在传授双基、培养能力的过程中,加强思想品德教育。要充分发挥美术教学情感陶冶的功能,努力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要贯彻启发式原则,采取多种教学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生动活泼地学习,大胆地进行艺术表现和创造。

3.教师应加强示范,并充分利用展示图片、美术作品及放映幻灯、影片、录像片等教学手段和现代教育技术进行直观教学。

4.要关心美术教学的改革和发展,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实验,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5.学业考核以平时成绩为主,考核可采取多种方式。

五、积极改善美术教学条件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采取有力措施,积极创造条件,建立美术专用教室,逐步增添美术教学设备、图书资料、教学挂图及幻灯、录像和多媒体,同时提倡教师和学生自己动手制作一些简易教具和学具。

六、美术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对教学活动进行有效的调控,以提高教学活动的效益。教学评价主要针对的是教师的教学行为与效果和学生的学习行为与效果。教学评价的依据是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有关规定。美术教学的评价要符合美术学科的特点,体现美术教学的特殊规律。

对美术教师的教学评价要重视其教学态度、教学过程与教学效果。对学生美术学习的评价要尽可能做到态度习惯养成和知识能力发展并重,并鼓励大胆创造和个性发挥,既着眼于实际成绩,更注重未来发展。

下载初中科学 教学大纲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初中科学 教学大纲.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初中体育教学大纲

    初中体育教学大纲 初一年级第一学期必修教材内容教材 类别 课时教材内容体育与健康理论知 识 2 人体与运动;体育与身体形态广播操 5 《舞动青春》快速跑5 站立式起跑;加速跑;......

    初中数学教学大纲

    初中七年级数学相交线与平行线课程纲要 一、 一般项目 1、 课程名称:相交线与平行线 2、 课程类型:必修课程 3、 教学材料: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北师大版初中七年级数学下册 4、......

    初中数学教学大纲

    绵阳空中课堂 www.59xue.net 初中数学教学大纲 一、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代数) (一)有 理 数 1 (1(2)了解数轴、相反数、绝对值等概念和数轴的画法,会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整数或分数(以......

    中医妇科学教学大纲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中医妇科学定义、范围与特点 第二节 中医妇科学发展简史 【目的要求】 1、掌握:历代中医妇科学的重要代表著作及重要学说。 2、熟悉:中医妇科学的定......

    界面科学基础教学大纲

    《界面科学基础》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中、英文): 《界面科学基础》 (Basis of Interfaces Science in Polymers) 课程号(代码):300026020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 学时:......

    16级初中美术教学大纲

    海南南方民族艺术学校《初中美术》教学总纲 课程性质:绘画专业课 学 制:六年制(十学期加高考强化两学期) 适用专业:初、高中美术专业 第一学期:素描(结构石膏几何体与初级漫画) 第二......

    初中物理教学大纲修订版

    初中物理教学大纲修订版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 物 理 教 学 大 纲 (试验修订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 目 录 教学目的 课程安排 教学内容的确定 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初中科学实验班

    初中科学实验班今年寒假,宁波博智教育实验班反响强烈,数百名学好参与了实验学习,并得得了学生、家长的一致好评。 学生对我们的评价 十五中的金同学说:“我认为这堂实验课十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