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 教案 第4单元第8课时 练习九 二

时间:2019-05-15 03:54: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 教案 第4单元第8课时 练习九 二》,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 教案 第4单元第8课时 练习九 二》。

第一篇:【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 教案 第4单元第8课时 练习九 二

百度文库:教学资料

第四单元 表内除法

(一)第8课时

练习九(2)

教学内容:

课本第56页练习九第9-13题.教学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根据乘、除法的含义解决相关问题,学会正确计算乘、除法.教学重点: 正确计算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 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过程:

一、基本训练.1、口算.10÷5=

6×2=

4×3=

4×6=

15÷3=

5÷5=

12÷3=

2×3=

3×6=

5×5=

3×5=

12÷2=

6÷3=

18÷6= 8÷4=

30÷5= 学生口算,并说说其中几题的计算过程.2、口答.(1)3个6是多少?

(2)把30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多少?(3)18里面有几个3?

二、解决问题的相关练习.1、完成练习九第9题.(1)出示第9题插图.请学生说一说题意.(2)独立解决,指名口答.2、出示练习九第10题的表格,学生独立思考填空,指名口答订正.3、练习九第11题

先让学生说说每组的两道算式有什么不同,再独立完成计算,并说说计算时用的是哪一句口诀.4、完成练习九第13题.教案学案

应有尽有 百度文库:教学资料

让学生说一说题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再独立思考完成,组织交流时让学生说说是根据哪两个条件求出一共有多少盆菊花的?

三、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又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练习九

把一个数平均分成积分,求一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运用乘法口诀求商

教学反思:

使学生在初步认识除法的过程中,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积极参与实际操作活动,体验成功的乐趣,逐步形成自主探索的习惯和与同学合作学习、相互交流的态度.结合具体的情境和平均分的活动,让学生充分体会除法的含义.把一些物体分得同样多,求可以分成几份,或者求每一份是多少,都可以用除法计算.教材通过各种具体的操作活动,以及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让学生明白把一些物体分成相等的几份,虽然分的过程可能有所不同,但结果都是平均分,都可以用除法来表示,从而从整体上初步理解除法的实际意义.教案学案

应有尽有

第二篇:【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 教案 第6单元 第4课时 练习课

教学资料、尽在百度

第6单元 表内乘法

(二)第4课时 练习课

【教学内容】:课本76、77页练习十八.【教学目标】:

1、用不同方式巩固8的乘法口诀,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2、进一步掌握8的乘法口诀,用8的口诀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重难点】: 重点:

1、进一步巩固8的乘法口诀,达到比较熟练的程度.2、发展学生的观察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难点:根据主题图的含义、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正确到解决问题.【教学准备】:教材中相应的主题图.【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练习巩固.1、完成76页第6题,集体订正.2、完成第7题.【设计意图】:强化8的乘法口诀,加深对口诀的了解和记忆.3、引导完成9~10题.1)了解题目的意思.2)填写出乘法算式的结果.3)观察图意,用自己的话说一说.4)根据图意说出的想法,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5)学生自行独立解答.教案学案、应有尽有 教学资料、尽在百度

6)引导学生说出解答的根据.(强调有几个几?)

【设计意图】:巩固用乘法解决问题,进一步乘法的意义,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6、开火车,对口了令.7、背一背.【设计意图】:巩固8的乘法口诀,达到熟练运用.8、填一填.(出示小黑板)

8×2=□ 7×3=□ 8×6=□ 2×8=□ 6×7=□ 4×6=□ 5×7=□ 4×7=□ 5×8=□ 8×3□ 8×8=□ 8×5=□ 5×6=□ 7×8=□ 6×8=□ 6×4=□

9、第12题运用8的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引导学生独立解答,先让学生集体讨论,然后同桌或小组交流订正.二、拓展学习.1、在□里填出合适的数.39=□×□+□ 61=□×□+□ 39=□×□-□ 61=□×□-□ 7×8-16=8×□ 5×7+21=7×□

2、每辆车限坐乘客8人,现在有26位乘客,3辆车能坐得下吗?

三、拓展练习

教案学案、应有尽有 教学资料、尽在百度1、24=□╳□=□╳□ 16=□╳□=□╳□2、6+☆+☆+☆=30 ☆=()

3、商场里有一种袜子每双3元钱,妈妈有20 元,想买6双这样的袜子,她带的钱够吗?

【教学反思】:

教案学案、应有尽有

第三篇:【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 教案 第1单元 第4课时 解决问题

教学资料、尽在百度

第1单元 长度单位

第4课时 解决问题

【学习内容】:课本第7页 【学习目标】:

1、掌握合适的确定长度单位的方法;

2、在确定长度单位的过程中学会思考、学会比较.【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学校升旗台上有一根高高的旗杆,你知道它有多长吗?

二、学习新知

1、现在我们知道旗杆的高度是13()

2、你认为旗杆的高度是13厘米还是13米呢?为什么?

3、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讨论.4、全班交流

用尺量一量,13厘米只有一拃长,不可能.我1米多高,才到旗杆的底下.5、得出结论:旗杆的高度应该是13米.6、总结判读方法

可以想像一下其中一个长度合不合理.也可以用已知的长度去比一比.三、巩固练习

1、完成做一做 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教案学案、应有尽有 教学资料、尽在百度

2、课本第9页第8题.四、全课总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教案学案、应有尽有

第四篇:2017年三年级数学上册第4单元练习课第4课时教案

第4单元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二)2、减法

第4课时 练习课

【教学内容】

教材第44~46页练习九第2、14题。【教学目标】

熟练计算三位数的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运算,选择合适的计算策略。【教学重难点】

重 点:理解题意,选择合适的计算策略。

难 点:能熟练进行三位数的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运算。【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计算下列各题。124+456=345+892= 456-234=860-668=

二、基础练习

同学们,我们上一节课已经学习过运用加、减法解决问题了,也知道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计算策略。今天我们就来练习一下,一起来看看下面的题目。课件出示教材第44页练习九第2题。

引导学生先观察图,再读题,使学生能正确理解题意。学生独立思考,指名学生板演,然后教师订正讲解。这时园内有多少位游客? 892-265+403=1030(位)园内全天来了多少位游客? 892+403=1295(位)

三、巩固练习

1.红花服装店有526件童装,上午卖出362件,下午卖出123件,晚上老板进了135件,晚上卖出25件。现在红花服装店里有多少件童装?今天一共卖出多少件童装? 教师提示:解决本道题目的关键在于理解各数量间的关系。小组讨论解决问题的策略,并解答,小组派代表板演汇报。解答:现在红花服装店里有多少件童装? 526-362-123=41(件)41+135-25=151(件)今天一共卖出多少件童装? 362+123+25=510(件)

2.课件出示教材第46页练习九第14题,学生独立思考,选择自己的方案。

小组汇总各自的方案,并派出代表进行汇报,其余小组补充。比一比哪个小组的方案既完整又正确。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解决问题的练习课,前面已经学习过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以及解决相应的问题,本 节课的目的在于使学生熟练运用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本节课我已经教学生如何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计算策略,本以为学生应该没有什么大的问题了。但事实却并非如此,仍有部分学生不懂得选用合适的计算策略。我认为最主要是对题意的理解不清,因此我认为在讲解题目的过程中,一定要将分析题目作为重点,让学生养成分析题目的良好习惯,为以后学习较复杂的应用题打好基础。

第五篇:【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 教案 第3单元 第4课时 练习课

教学资料、尽在百度

第3单元 测 量

第4课时 练习课

【教学目标】

1、了解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理解已学过的长度单位中相邻单位之间的换算方法.2、组织有效的学习活动,在活动中提高参与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简单推理的能力,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教学重难点】

重 点: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难 点:能说出换算时的思考过程.【教学准备】

课件、口算卡片.【教学步骤】

一、复习旧知

1、复习长度单位.(1)让学生说一说我们已经学过了哪些长度单位.(2)提问各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关系是什么.把这些长度单位按照从小到达的顺序进行排列.2、学生口答下列问题.1厘米=()毫米 10毫米=()厘米 1分米=()厘米 10厘米=()分米 1米=()分米 10分米=()米 6000米=()千米 1千米=()米+400米

二、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五”第4、7—10题.2、完成“练习六”第1—3、5、9、11题.3、完成“练习五”第6及练习六”第6、7、12题.通过实际操作和生活调查进一步加深长度单位的理解及应用

三、课堂小结

1、刚才我们学习的是长度单位的简单换算,在进行长度单位换算时,要先想换算的两个长度单位间的进率,再根据进率来推算结果.教案学案、应有尽有 教学资料、尽在百度

2、你还有那些疑惑或不明白的地方?

教案学案、应有尽有

下载【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 教案 第4单元第8课时 练习九 二word格式文档
下载【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 教案 第4单元第8课时 练习九 二.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