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传统文化与化学(全文5篇)

时间:2019-05-15 03:54:3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摘要 传统文化与化学》,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摘要 传统文化与化学》。

第一篇:摘要 传统文化与化学

传统文化对化学教育的价值分析

陕西省华阴市岳庙高级中学

李春红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指出:化学教学应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热爱家乡,热爱祖国,树立为中华民族复兴、为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而努力学习化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以往的化学教学中,鲜见我国传统文化元素的渗透。为此,一些教育专家也呼吁在化学教育教学中应该重视结合化学学科特点,适当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以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国家认同感。为充分发挥传统文化元素在化学教育教学中的功能与作用,需要进一步理清传统文化与当代化学教育的关系。

传统文化是我国人民长期创造活动的结晶,它反映着人们当下的精神状况、价值取向,人们是传统文化的缔造者,传统文化的特征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最本质的特征,认识、尊重和发展传统文化其实就是认识、尊重和发展人们自身。下面从不同角度认识传统文化对化学教育的特殊价值。

一、从继承视角和发展视角认识传统文化对化学教育的社会价值

美国著名核化学家西博格教授曾说过,化学——人类进步的关键。恩格斯也曾指出,发现摩擦生火的意义超过发明蒸汽机,他甚至把这种发现看作人类历史的开端。《庄子·外物篇》记载“木与木相摩则燃”;《韩非子·五蠹》记载“民食果蔬,蚌蛤,腥臊恶臭,而伤腹胃,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风骚,而民悦之。”从化学热力学的角度讲,摩擦生火就是将机械能转化为热能。火是人类打开化学大门的第一把钥匙,从此人类开始了利用化学促进自身社会发展的步伐。化肥的生产和使用,解决了地球上几十亿人的吃饭问题;化学医药的发展延长了全人类人均二十多年寿命„„从某种意义上讲,一部化学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人类社会的发展史。

二、从历史视角和能源视角认识传统文化对化学教育的学术价值

火不仅是人类打开化学大门的第一把钥匙,也开启了人类利用能源的第一步。煤、石油、天然气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三大化石燃料,我国早在明朝的《天工开物·井盐》里就有记载“西川有火井,事奇甚,„„只见火意烘烘,水即滚沸。”化学不仅推动了人类社会历史与现代的进步,它也是人类未来能源危机解决的良药。

东西方传统文化有着巨大差异,从近代以来中国在自然科学方面被西方超越。长期以来,中国传统文化对于自然科学是阻碍还是促进,成为众多学者争论的焦点。然而,李约瑟(Needham)的研究表明:现代世界赖以建立的发现或发明,大约有一半以上源于中国。如土壤化学的开创、造纸火药的发明、陶器瓷器的制作工艺、青铜器的制作、铁犁铧的锻铸等等,中国总是世界第一。以上事实说明,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部分不但不是现代自然科学技术的阻力,相反,可以成为其繁荣的基础。研究表明,在化学教学中相应地融入我国传统文化元素,是有利于学习者理解化学技术前沿问题的,也有利于繁荣传统文化,有利于继承发展传统文化中的可贵的文化自觉。

三、从多元视角和全球视角认识传统文化对化学教育的文化价值

化学是植根于文化之中的,化学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的繁荣。研究化学和化学教育的多元文化是人类文化学的一个研究领域,多元文化学认为,文化因素是化学和化学教育发展中的重要一环,强调化学理论与技术都是一种文化产品。化学教科书是人类科技文明的载体,化学教学承担着向新一代传递人类文明的重任。传统文化是国人过往共同生活的经验,是长期比较选择后普遍认为合理可接受的内容,传统文化是化学课堂教学中师生间有效沟通的中介,它能够消融师生间的隔阂、促进生生间的团结协作。而将多种文化元素整合进化学课程中,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并帮助他们更有效地应对未来多元文化的社会环境。后现代主义课程观的代表人物小威廉姆·E.多尔(William E.Dole)曾激烈地批评过单纯地只强调“学科教育”,他倡导的是一种多元文化背景下蕴涵传统文化元素的“学科教育”,也就是一种所谓的“源于某个区域但又联系全球的文化感”。大卫·尼尔森(David Nelson)等人也曾倡导过在学科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时,应该尊重所有人种的多元文化。因此,在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时,既要反对妄自菲薄的民族文化虚无主义,又要警惕夜郎自大的狭隘民族主义。

四、从生命视角和环保视角认识传统文化对化学教育的学生生命发展价值

化学与生命科学的关系极为密切,地球上生命的起源就是通过化学的途径实现的。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化学变化,地球上就不可能有人类;没有化学变化,人类的生命就不可能维持,更不可能保持健康。生命化学、克隆技术必将成为21世纪极具发展潜力的学科领域。早在1965年,我国就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了结晶牛胰岛素,又于1981年首次人工合成了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绿色化学、环境友好化学方兴未艾,人类却面临着环境污染、环境监测、温室效应、全球变暖和臭氧层空洞等等一大堆挑战。面对人类社会的诸多难题,西方学者开始把视线转移到东方,想从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精髓中找到答案。我国古代道家、儒家所倡导的“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天人合一,地人同德”的和谐哲学理念,或许是解决这些难题的良方。

传统文化元素属于事实性知识,化学学科的理论性知识如何对其进行归纳整合、有机融合,目前还是一个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在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时,应因时、因地、自然、和谐地进行,切不能生拉硬拽、盲目灌输。立足化学教学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在全人类文化背景下构建高中化学课程体系,充分体现化学课程中我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内涵,发挥传统文化元素对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积极导向作用。要实现上述目的,需要切实落实化学教学三维目标,特别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上的人文化目标要求,以实现科学求“真”,人文求“善”。

第二篇:中国传统文化摘要

【摘要】文化是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在观念形态的反映,是维系一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命脉。在漫漫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在形成、发展的历史过程中所创造的民族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兼容并蓄、丰富多彩。中国文化特别重视伦理道德,重视仁、义、礼、智、信等观念,而这些文化对当今的人际交往具有双重的作用与影响,而对其分析与研究无疑对当今人际交往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传统文化

人际交往

利与弊

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无时无刻不在各个方面影响着人际关系。在我国的人际交往中,这种影响同样是显而易见的。中国的“亚圣”孟子,早在2000多年前,就使用了“交际”一词,当有人向他请教待人处事的准则、态度时,他认为“应当恭敬谦虚一点”。这种伦理思想,至今在我们的人际交往中仍有很强的规范性。然而传统文化中的旧观念对人际关系的影响同样不容忽视。我国经历了长期的封建社会,人为的压抑,主要是统治阶级的压迫,使人际关系受到相当的扭曲。加上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在我国长期居于统治地位,公众的联系被限制在最低的程度。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就有“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小国寡民思想。于是,人们被禁锢在非常狭小的圈子里,助长了保守、自足的封闭意识,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这种压抑和限制,一直在人们的观念里延续至今,对当今的人际交往也同样产生了许多方面的不良的影响。

一、中国传统文化在人际交往中所蕴含的精华

首先,中国传统的人际道德重视家庭关系,讲究以恩报德。家庭关系是以血缘亲情关系为纽带的一种最自然、最直接的人我关系,在这种关系中,最为重要的是父子关系、兄弟长幼关系和夫妻关系。中国的传统道德认为,人之初,都为人子,我为人子,受父母的生养之恩。因此,对父母尽孝道,既是子女应尽的角色义务,更是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报答。兄弟关系则要求为人之兄,行友之义,为人之弟,行悌之义,从而达到兄弟长幼的相和。夫妇关系被看作人伦的肇始,夫妻之间要有温亲之情而不失伦理正义。讲求夫妻之间恩爱温情、主次有错、从一而终,使得家庭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可见所有家庭关系的联结都是在血缘关系基础上的“人情”维系,而家庭作为社会的基本细胞。其和谐性、稳定性确实奠定了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

其次,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际关系注重朋友情谊。

在儒家伦理所揭示的五伦关系中,朋友关系是亲情关系、宗法关系之外的、唯一的以人的内在精神需要为依据的关系。因此,这种关系尤其强调朋友间的相互了解、相互信任和相互关怀。这种关系尚义不尚利,鄙视以名利为目的的交结,故有“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之说;这种关系强调荣辱与共,患难相扶,鄙视那种“忘恩负义”,“落井投石”的人情叛逆者。《白虎通义?谏净》总结朋友之道有四:“近则正之,远则称之,乐则思之,患则死之。”

再次,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际关系注重高网络沟通。

中国传统社会以他人取向为导,因为人际互动的目的不在于如何迅速达成结果,而是在享受沟通过程中的满足。满足是体现在“试探他人对自己的看法、给予他人留情面(或面子)、注意沟通过程中关系的和谐”,所以中国传统文化便告诉我们“话不说三分满”、“要给别人留余地”,这便是提醒我们沟通时不需要在言谈中完整且明显的将直接目的说出来,为了维护每一个人的面子,就让听者自己慢慢去体会吧。这种话不说满的沟通特质,便是高网络特征了。所谓高网络特征,是指信息不被强加于信息中,听者必须从外在情境和内在经验去思考对方言谈的意义,投射出中国人“玄”的精神。

二、中国传统文化对人际交往的弊端

从总的方面看,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情性在我国古往今来的人际关系和交往中,确实具有给人以亲切、关怀的感受的优点,尤其在不发达的农业社会中,对形成一种古朴的民风起了很好的作用。但是我们也要看到这种人情性同时也蕴涵着不可回避的缺点: 首先,在人际交往中缺乏基本的社会公正。

社会公正是指在平等的基础上,对人的权利与义务、作用与地位、行为和报应等关系作出合乎规律性的评价。实际上对公正的理解有着具体的历史性,受到支配它的人所生活的那个社会性质的局限,但在一定的历史阶段上,它能够突破这些领域,引导社会的有序发展和良性循环,正如恩格斯指出的:“如果群众的道德意识宣布某一经济事实是不公正的,这就证明这一经济事实本身已经过时。”在社会生活中,人际关系交往具有极为复杂的背景、条件和目的等,人在感情上的深浅亲疏既是自然的,又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如果人际交往缺乏基本的社会公正作为前提,依赖于“人情”的维系,以其主观的好恶倾向、私人交情深浅作为判断的标准,就可能发生特权强暴、金钱强暴的结果。特别是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如果每个单位、部门、每个人对自己的权利与义务、作用与地位、行为与报应没有明确的认识,即没有相对明确的社会公正观念,那么社会就会出现系统性的无序状态。

其二,片面强调“私德”而“公德”不彰。

显然传统的人际交往道德最集中地体现在君臣、父子、长幼、夫妇、朋友五伦的关系上,而这些关系的一个共同点就在于它们都局限于个人生活、个人交往的私德的范围,局限在氏族宗法关系中。因此这种人际道德的“人情性”并不具有普遍的意义。对于亲人、熟人讲“人情”,对于非亲非故者则不讲“人情”,以至连起码的道德约束都没有,这种片面性确实与我国农业自然经济从奴隶社会到近代始终占统治地位的历史状况具有深厚的联系。由于生产方式的简单化,生活方式的稳定与单调,人们的交往往往是以家族为核心的一对一的关系,对父母要孝,对国君要忠,夫妇要相敬,对朋友要守信。那么对父母、国君、夫妇、朋友、亲人、熟人关系以外的人应该怎样呢?因此我国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深刻地指出:在这种社会中,一切普遍的标准并不发生作用,一定要问清了对象是谁,和自己是什么关系之后,才能决定拿什么标准来。

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促使我国社会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型,传统人际道德人情性的狭隘、偏私性遇到了时代的挑战,个人与社会整体、与陌生社会大众的关系即公德问题成为每个人在社会生活中必须予以正确回答的基本问题。传统人际道德的人情性必须要以社会公正为前提,私德的张扬必须要依附在公德的基础上,只有把对亲人、熟人的“人情性”扩展到整个社会和所有的人,才能创造一个真正的“人情”的社会,否则狭隘、偏私的“人情”只会给更多的人带来最没“人情”的结果。

所以,对文化传统的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我们这个封建传统根深蒂固的国度里,发展人际关系更应当对传统文化采取批判、扬弃的态度。从而结合实际,切实的采取合理的交往方式与手段,实现科学、有效地人际交往与沟通。

在法治社会中学点国学的精华是利多于弊的

悦 野

我们这一代人,经历了大半辈子“以权代法”的年代,“无法之苦”对我们这一代人来说,感受特别深刻。

在无法可依的岁月中,有多少人为之付出的不仅是前途和青春,甚至还有不少人遭到了家破人亡丢失了生命的厄运。象遇罗克、张志新这些人,他们如果是生活在今天那样的法制社会里,他们能遭到如此悲惨的结局吗?当时,张志新是一个年轻的女共产党员,遇罗克还只是一个19岁的青年。他们犯了什么罪?只不过是对当时的社会现象和一些做法,说了几句正义的话,写了几篇抒发自己观点的诗文而已,就这样被当时的掌权者判处了极刑。正如黄文锡先生1979年发表在《人民文学》第八期上那篇《血的漫笔》上写的那样:“张志新原不该死啊!这不是旧中国!刑车所过之处,满目红旗、绿荫――这是她生死热恋着的社会主义祖国!每寸土地,浸透着她挚爱的深情;她热爱人民热爱党;她把捍卫真理,作为自己神圣的职责。然而,正是这样一个忠诚的公民,被制定为‘反革命’;这样一个纯正的共产党员,被号称“共产党人”的枪弹,射杀在新中**亲的怀抱。这是怎样的人间惨剧,怎样的千古奇冤!”。这就是新中国历史上“以权代法”人们所记取的惨痛教训。

庆幸的是我们终于看到了中国如今社会也跨入了法治时代,所以人们对这来之不易的社会制度感到特别的珍重。故而在讨论如何进一步来巩固和完全这一制度时,热情都特别的高。

最近在网上看了新华网评论员那篇《法治即和谐》的文章,颇有感慨。此文虽然标题武断了些,但内容说得到还在理。特别是提到:当前的法治尚不完全,权势仍凌驾于法律之上的现象仍然存在,推进法治的建设仍然任重道远。这些话是较中肯与实在的。在读这篇文章后,让我首先联想到的是,改革开放后所以能在中国这样快建设起法治社会,归根到底还是靠我们中国人自己。可以想象,如果我们中国人中,没有那些“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样有仁义道德之心的人,能这么快就建设起法治社会吗?所以说,我们中国要推进和完全法制建设,靠的也只能是有良好道德教养的中国人。因此,我不能认同“‘人’是靠不住的,”那种说法。

我认为,要学到世界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完全我国的民主法治制度,把社会推向进步与和谐,这一切,都是需要靠我们中国人自己去实施的。所以我们中国人的自强精神和良好素质是决定任何一件事能否成功的关键,要实现民主与法治也是如此。

本人在今年四月一篇《纪律与自由的思考》的文章里,曾阐述过纪律与自由的相对与统一的辩证关系,提到要使纪律与自由达到统一与和谐,关键还在于管理社会和制订法律者良好的道德素能和立场理念。我想,要完全和推进法治的社会制度更是如此。可以想像,如果没有一群有优良品德和高尚情操与素质的人来立法、执法和掌管社会,忠诚地为广大民众谋福利的立场和理念,那末制订出来的法律和制度,会有可能为广大人民众群带来福祉吗?那也就谈不上“法治即和谐”了。

我这样说,只是为阐明一个国家和民族要强大与进步,提高人的教养与素质之重要。为此,应该承认,人是推进社会进步和国家富强的最主要的动力,也是最靠得住的力量,关键是如何来提高现有中国人的素能。

我以为当前最迫切的是应该要吸取古今中外一切有利于我们的精华,要古为今用,洋为我用。把古今中外最优秀的精华汇集起来,作为我们推进社会进步,和“治国、齐家、平天下“的借鉴。在提高人的道德修养方面,不妨也可学习一点国学中那些已被历史证实、也被世界上一些先进国家在吸纳、传承和学习运用的精华。我们国学的精华外国人也都在学习和运用,为什么我们有的国人却非要将它全都当作垃圾,如此绝对地一概进行排斥和否认呢?

我以为,看世上的事物都应“一分为二”,国学固然有其封建落后的糟粕,但也不能否认在延续几千年的实践中,也有它闪光的精华部分。如博爱、诚信、忠恕、仁厚、孝义、友情、勤俭、自律、修身、等等。这些不也是我们当前在建设法治社会中人们所很需要的吗?所以说,根据各人的自身条件,学一些国学中的精华是无可厚非的,我们应该想信现代人在学习国学过程中有辨别糟粕和精华的能力,所以大可不必去为之担心和菲薄。

如果能做到以法治国,以德育人,这不是能更好吗?因为治国、齐家、平天下,都是要人去做的。人的品德修养不好,再好的方法到了这些没有道德和情操的人手里,也是会变质和变味的。中国历史上不泛也有过法治的朝代,结果怎么样?不也都是毁在有些人的身上吗?当前社会分配不公,官员腐败累禁不绝,不能说我们惩治腐败不力,我以为最主要的问题还是出在某些官员自身道德素养的缺失上,缺少一种“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德素养。所以,我认为在以法治国中,不妨也学一点国学中的精华,来提高一点人的道德素养,这也许是很有好处的。

第三篇:2018年高考化学与传统文化

化学与中华传统文化

1.《本草纲目》中的“石碱”条目下写道:“采蒿蓼之属,晒干烧灰,以水淋汁,久则凝淀如石,浣衣发面,亦去垢发面.”这里的“石碱”是指

A.KOH

B.KAl(SO4)2 C.KHCO3 D.K2CO3

2.我国明代《本草纲目》记载了烧酒的制造工艺:“凡酸坏之酒,皆可蒸烧”,“以烧酒复烧二次……价值数倍也”。这里用到的实验方法可用于分离

A.苯和水

B.乙酸乙酯和乙酸

C.食盐水和泥沙

D.硝酸钾和硫酸钠 3.我国明代《本草纲目》中记载了烧酒的制造工艺:“凡酸坏之酒,皆可蒸烧”“以烧酒复烧二次……价值数倍也”。这里用到的实验操作方法是

A:过滤

B:萃取

C分液

D蒸馏

4.化学是你,化学是我,化学深入我们生活,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屠呦呦对青蒿素的提取属于化学变化 B.“霾尘积聚难见路人”,雾霾所形成的气溶胶有丁达尔效应 C.“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该过程发生了置换反应

D.古剑“沈卢”“以剂钢为刃,柔铁为茎干,不尔则多断折”,剂钢指的是铁的合金

5.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有着优秀的传统文化。古诗词的意蕴含蓄,意境深远。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①“榆荚只能随柳絮,等闲撩乱走空园”中的“柳絮”和棉花的成分均含纤维素 ②“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中的“烟”是弥散在空气中的PM2.5固体颗粒 ③“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中的“香”体现了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④“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其中包含了复杂的化学变化过程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6.明朝科学家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中关于造白糖有如下叙述“此时尚黄黑色,将桶盛贮,凝成黑沙。然后以瓦溜(教陶家烧造)置于缸上。共溜上宽下尖,底有一小孔,将草塞住,倾桶中黑沙于内。待黑沙结定,然后去孔中塞草,用黄泥水淋下。其中黑滓入缸内,溜内尽成白霜”。文中涉及的操作过程是

A:升华

B:干馏

C吸附

D蒸馏 7.下列对古文献记载内容理解错误的是

A.《天工开物》记载:“凡埏泥造瓦,掘地二尺余,择取无沙粘土而为之”。“瓦”,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主要成分为硅酸盐。

B.《本草纲目》“烧酒”条目下写道:“自元时始创其法,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其清如水,味极浓烈,盖酒露也.”这里所用的“法”是指蒸馏。

C.《本草经集注》中关于鉴别硝石(KNO3)和朴硝(Na2SO4)的记载:“以火烧之,紫青烟起,乃真硝石也”,该方法应用了焰色反应。

D.《抱朴子• 金丹篇》中记载:“丹砂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该过程未发生氧化还原反应。8.古代造纸工艺中使用的某种物质存在副作用,它易导致纸张发生酸性腐蚀,使纸张变脆,易破损。该物质是()

A.熟石灰

B.草木灰

C.明矾

D.漂白粉

9.《神农本草经》说“水银…镕化(加热)还复为丹”。《黄帝九鼎神丹经》中的“柔丹”“伏丹”都是在土釜中加热Hg制得的,这里的“丹”是指

A.氯化物 B.合金 C.硫化物 D.氧化物

10.明代宋应星著的《天工开物》中有关于“火法”冶炼锌的工艺记载:“炉甘石十斤,装载入一泥罐内,……然后逐层用煤炭饼垫盛,其底铺薪,发火煅红,……,冷淀,毁罐取出,……,即倭铅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注:炉甘石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锌)A.该冶炼锌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煤炭中起作用的主要成分是C C.冶炼Zn的反应方程式为:ZnCO3+2CD.倭铅是指金属锌和铅的混合物

11.《本草纲目》中对KNO3提纯过程有如下叙述:“(KNO3)所在山泽,冬月地上有霜,扫取以水淋汁,后乃煎煤炼而成。”文中未涉及的操作方法是()

A.溶解

B.蒸发

C.结晶

D.萃取

12.《天工开物》中对“海水盐”有如下描述:“凡煎盐锅古谓之牢盆,……其下列灶燃薪,多者十二三眼,少者七八眼,共煎此盘,……火燃釜底,滚沸延及成盐。”文中没有涉及到的操作是()

A.加热 B.结晶 C.蒸发 D.过滤

13.我国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记叙无机药物335种,其中“强水”条目下写道:

“性最烈,能蚀五金……其水甚强,五金八石皆能穿第,惟玻璃可盛。”这里的“强水”是指()A.氨水

B. 硝酸

C.醋

D.卤水

Zn+3CO↑ 14.东汉魏伯阳在《周易参同契》中对汞的描述:“……得火则飞,不见埃尘,将欲制之,黄芽为根。”这里的“黄芽”是指()

A.金

B.硫

C.铜

D.铁

15.战国所著《周礼》中记载沿海古人“煤饼烧蛎房成灰”(“蛎房”即牡蛎壳),并把这种灰称为“蜃”。蔡伦改进的造纸术,第一步沤浸树皮脱胶的碱液可用“蜃”溶于水制得。“蜃”的主要成分是

A.CaO B.NaHCO3 C.SiO2 D.CaCO3

16英文“Chian”又指“瓷器”,反映西方人把中国作为“瓷器故乡”,优美的陶瓷制品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一大贡献。早在一万多年前中国就制得了陶器,约6500年前烧制出了红陶,红陶是黏土经焙烧后制得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体现红陶的红色是氧化铁 B.烧制红陶黏土只发生了氧化反应

C.黏土经高温焙烧,强度硬度提高 D.传统陶瓷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 17、15世纪我国明崇祯年间《徐光启手迹》记载了《造强水法》“绿钒五斤(多少任意),硝五斤,将矾炒去,约折五分之一,将二味同研细,次用铁作锅,……锅下起火,取气冷定,开坛则药化为水,锅亦坏矣。用水入五金皆成水,惟黄金不化水中,加盐则化。化过它金之水,加盐则复为砂,沉于底,……强水用过无力……”,“硝”即硝酸钾。回答下列问题:(1)这里的“强水”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

(2)“将矾炒去,约折五分之一”后化学式为(假设绿钒在“炒”的过程中未被氧化)_____。(3)“将二味同研细,次用铁作锅,……锅下起火”造“强水”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锅亦坏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以银为例说明“用水入五金皆成水”的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 _____。(6)“惟黄金不化水中,加盐则化”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7)“化过它金之水,加盐则复为砂,沉于底”的离子方程式为(设“它金”为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强水用过无力”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1640年,我国早期科技丛书《物理小识·金石类》(方以智)提到:“青矾厂气熏人,衣服当之易烂,栽木不茂,惟乌桕树不畏其气”,“青矾”则绿矾,强热“青矾”得红色固体,气体冷凝得“矾油”。回答下列问题:(1)“矾油”的成分是________。

(2)强热“青矾”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所得“矾油”至少为______%(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3)“青矾厂气熏人”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4)“衣服当之易烂”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栽木不茂,惟乌桕树不畏其气”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HNO

3(2)FeSO4·4H2O[假设1 mol FeSO4·7H2O即278 g,失去质量的1/5即55.6 g(约3 mol)H2O](3)2FeSO4·4H2O ===Fe2O3+SO3↑+SO2↑+4H2O SO3+H2O==H2SOKNO3+H2SO4 == KHSO4+HNO3

(4)Fe+ 6HNO3 ===Fe(NO3)3+3NO2↑+3H2O(5)Ag+2HNO3 ===AgNO3+NO2↑+H2O(6)Au的金属活动性很弱,硝酸均不能将其氧化;加盐(NaCl)后,“强水”中含王水成分,Au可溶于王水

(7)Pb与“强水”反应后生成硝酸铅,加盐(NaCl)后,生成PbCl2沉淀(6)“强水”用过以后,生成了硝酸盐溶液,其氧化性减弱或消失

(1)H2SO4

(2)2FeSO4·7H2O ===Fe2O3+SO3↑+SO2↑+7H2O 47.6[98 g/(98 g+6×18 g)](3)SO3、SO2均有强刺激性气味

4)SO3(g)遇水汽形成硫酸酸雾腐蚀衣服

(5)硫的氧化物(SOx)污染环境,伤害植物,形成酸雨污染土壤,植物枯死。但乌桕树对SOx气体有较强的抗性

7.我国古文献中记载了大量化学领域的研究成果,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近代葛洪的《抱朴子》记载了“丹砂烧之成水银,积变又成丹砂”,是指加热时丹砂(HgS)熔融成液态,冷却时重新结晶为HgS晶体

B.明朝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对(KNO3)的描述如下:“(火药)乃焰硝、硫磺、杉木炭所合,以为烽燧铳机诸药者”,利用了KNO3的氧化性

C.明代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对“膏液”的描述为“草木之实,其中蕴藏膏液,而不能自流、假媒水火,凭藉木石,而后倾注而出焉。”这里的“膏液”的主要成分为油脂

D.清初《泉州府志》物产条记载:“初,人不知盖泥法,元时南安有黄长者为宅煮糖,宅垣忽坏,去土而糖白,后人遂效之。”该段文字记载了蔗糖的分离提纯采用了黄泥来吸附红糖中的色素

1.(2015·新课标I)我国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记叙无机药物335种,其中“强水”条目下写道:“性最烈,能蚀五金……其水甚强,五金八石皆能穿第,惟玻璃可盛。”这里的 “强水”是指()

A.氨水

B. 硝酸

C.醋

D.卤水 3.(2015·重庆)中华民族有着光辉灿烂的发明史,下列发明创造不涉及化学反应的是

A.用胆矾炼铜

B.用铁矿石炼铁 C.烧结粘土制陶瓷

D.打磨磁石制指南针

6.【2016届唐山二模】东汉魏伯阳在《周易参同契》中对汞的描述:“……得火则飞,不见埃尘,将欲制之,黄芽为根。”这里的“黄芽”是指()

A.金

B.硫

C.铜

D.铁

7.中国诗词中常蕴含着一些自然科学知识,针对一些诗词,从化学角度解读正确的是()A.“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蕴藏着自然界中碳、氮的化学成分相同 B.“纷纷灿烂如果陨,赫赫喧豗似火攻”描述了显色反应的现象。

C.“独忆飞絮鹅毛下,非复青丝马尾垂”中的“飞絮”和“马尾”化学成分相同 D.“日照香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中的“紫烟”是碘的升华现象。

第四篇:化学课堂有效性教学研究摘要

化学课堂有效性教学研究摘要

寻求有效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是每个中学教师教学活动的根本目标,传统的教学观、学生观、教师角色和教学行为是影响教学有效性的主要原因。笔者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教师的教学设计,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师角色和教学行为的转变等方面探究,通过发现探究式、自主交往式、过程活动式开展有效教学,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关键词

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

1.问题的提出

新课程标准的核心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强调“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1〕。学生知识的获得,能力的提高,创新精神的培养,课堂教学仍为主渠道。经调查,学生手中的资料名目繁多,如:学习指导、同步导学、精析精练„„。可谓要有尽有,教师作统一要求完成的作业资料至少有两种,每天大部分学生要做到晚上12:00后才能完成,住宿生甚至要打着手电筒在被窝里借光完成作业,严重催残了学生的身心健康。根据《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第二章第五条之规定: 学校应当合理安排学生的学习时间。学生每日学习时间(包括自习),中学不超过八小时。学校或者教师不得以任何理由和方式,增加授课时间和作业量,加重学生学习负担〔2〕。笔者教学时并未使用这些资料,用一个实验班跟踪对比,所得的效果与前者相差无几。看来,好的教学效果,并不是用题海战术练出来的。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笔者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进行了调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

2.课题假设

从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三个要素(学生、教师、课程资源)出发,在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今天,假定课程资源相同的条件下对教师,学生、教学行为进行研究。

3.研究方法

3.1 文献法:

已有的文献研究表明,课堂教学有效性,是从变量的特征进行理论分析,或从教学实践进行归纳总结。本研究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谈提高课堂效率的措施及策略。

3.2 调查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问卷内容主要以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习方式,课外作业人体艺术摄影等情况为主,共设计了10道是非选择题,调查范围是本地区具有代表性的3所中学,其中包括一所市级重点中学及两所普通中学。调查对象为随机抽出的初三年级学生(每校各70名)共210人,以保证调查结果的可信度。本次调查发出问卷210份,有效问卷201份。被统计的学生中,男生111人占55%,女生90人占45%,为了保证调查的真实可靠,要求学生实事求是,集中填写,当场收回。

4.结果及原因

从统计结果分布可以看出:

(1)没有明确的目的,学习兴趣不浓、学习动力不足,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不

(2)课堂教学时仍以集中讲授为中心,以教师、课本为中心,学生几乎1616人体艺术没有亲自实验、体验、探究的学习时间,教材虽然是新的,课堂教学要求、理念、方法是传统的

(3)教师靠增加课时完成教学任务。这说明教师上课之前没有精心准备课堂设计。或是课堂上废话太多,补充内容太多等原因

(4)课外学生学习时间严重不足,作业负担过重。做题一对照答案—做题成为学习的主要方法,忽视对学习过程、学习质量的反思

5.措施及策

5.1注重学习兴趣的培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学”是对学习有浓厚兴趣,能感受到学习的快乐,是学习的最高境界。有了兴趣就有了主动学习和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就会逐渐形成强烈的学习动机和爱好,进而发展成为最重要、最强大、最有效的学习动力,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和水平,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初中化学是化学启蒙教学,要特别重视对学习兴趣、学习愿望、学习热情和学习习惯的培养,使学生热爱学习、善于学习、乐于学习。要精心设计化学实验,在实验目的、操作程序、实验现象、结果分析等环节上多下功夫,设置悬念,让学生在“观察—惊叹—疑问”中获得体验,感受化学世界的神奇。如:启蒙第一节课并不急于上新课,而是演示一组有趣实验:如“魔棒点灯”、“清水变果汁”、“白纸显字”、“烧不坏的手帕”等,通过感知这些神奇的变化,动脑(问题的实质)、动口(描述实验现象)从而达到引发、调动、培养、激发兴趣的目的,兴趣一旦形成,将会转化为积极、主动、自觉的学习动力 5.2 课堂教学中的人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决定性因

教学活动中人是最重要、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教学过程归根到底是人与人、人与内容、人与技术、人与

首先,一个有效的教师要努力做到具有亲和力,表达流畅清晰,思维具有逻辑性,条理性,善于组织协调。教学行为上应该清晰授课、多样化教学、任务导向明确、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投入学习过程、确保学生成功率〔3〕。努力培养学生的积极性、自主性、创造性、注意学习过程中获取知识的经历和体验,勤于动脑,独立思考,重视学生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让学生感受和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过程,实现对知识的再创造,培养创新品质〔4〕。此外,教师不只是教知识,还要传播人生的信念,力争做一个热情、期望、值得信任的教师。

其次,学生是发展的、具有独特和独立意义的人。〔5〕

学生是发展的人。为强化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应熟悉并掌握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发展特点。并根据学生自身发展的阶段性和规律性安排教学活动,从而做到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开展教学活动。另外,学生的发展有巨大的潜能,教师应相信每个学生都可以积极成长,有培养前途,可以获得成功。同时,还要承认处在发展中的学生优优人体艺术、有个性差异性,肯定会存在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均可以在教师指导下得以解决

学生是独特的人。学生不是一个单纯的学习者,是一个完整的有着丰富个性的人。有效教学活动中,还学生一个完整的生活世界,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给予学生全面发展的个性舞台。由于学生受不同遗传因素、社会环境、家庭条件的影响,形成独特的心理世界,具有独特性。

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由于每个学生均有自己的思想性格、意愿、情感、价值取向和知识基础。教师只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感受、自主观摩、分析和思考探究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 5.3 “以学论教”全面改进教师角色和教学行为

教师首先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和教学方式,才能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美女。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做到如下转变:由单纯的知识传授向知识探究转变,树立问题意识;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树立主体意识;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树立训练意识;由“师道尊严”向“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转变,树立情感意识;由教学模式化向教学个性化转变,树立特色意识;由研究教师教什么和怎样教向研究学生学什么和怎样学转变,树立角度转换意识。从有效课堂教学的表象看,学生的学习情绪是否高涨,学习态度是否积极,师生、生生思维碰撞中有无新火花的迸现,课堂上是否做到了动口、动手、动脑,从反馈中知识掌握是否牢固等方面都要求教师随时调整课堂的教学行为。

5.4 精心准备的教学设计为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提供了有力保障

集体备课是精心准备课堂教学设计方案的重要途径,通常按以下四个阶段进行集体备课:

一、集中备课。(1)引领:由备课中心发言人在教研活动会上以“说课”的形成发言。说教材、大纲、教学目标、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课件准备、习题精选、教学理论等。(2)合作:讨论发言人的内容。(3)交流:由个人代表或小组代表发言交流。(4)整合:由教研组长整合大家意见,小结备课情况。做好整个过程必要的发言记录。

二、实施教学方案。统一时间组织本组教师听课,观察。有条件者全程录音录像。让研究课真正回归到日常教学中来。

三、教学反思。执教教师执教后对教学观念、教学行为、学生表现以及教学的成功与失败进行理性分析,自我反思是教学过程的一个必要环节,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

四、形成新教案。同一教案多层次,多次上课。多次教学反思,反复讨论。结合本班级的实情,最终讨论定稿。把上次研究积累的经验作为下一次实践的起点。实现螺旋式上升。

5.5 有效的教学行为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

课堂教学行为是指教师在整个课堂教学中的一切活动和行为。有效教学行为指能够促进教学目标实现的行为。教师应根据学生特点和具体情况设计出多样化教学(1)发现探究式

探究学习是以发现并提出问题为起点,充分调动学生的聪明才智,让学生在探索新知识的过程中获得经历和体验,达到过程和结果的开放性。开发学生潜能,引导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的学习策略是构成课堂教学的有效行为。

案例1:鉴别食盐和纯碱

【教师讲述】

食盐和纯碱是生活里的常用化学物质。它们均为白色固体,易溶于水。从外形上看,二者极为相似,难以区分。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鉴别它们。写出实验方法,现象和结论

【学生讨论】

根据食盐和纯碱的不同性质,有多种方案鉴别它们。如:物理方法、手摸、口尝、观察是否潮解等。再如化学方法:用稀酸溶液(如稀醋酸、稀盐酸、稀H2SO4、稀HNO3等),碱溶液[如Ca(OH)2溶液、Ba(OH)2溶液等],盐溶液(如CaCl2溶液、BaCl2溶液,AgNO3溶液和稀HNO3等)优化答案时,选原理正确、现象明显、操作简便为最简

【探索设计】

方案一:分别取白色粉末少许置于容器中,过几天后,有潮解现象发生的原样品为食盐,无明显现象的原样品为纯碱。

方案二:用口尝两种的白色粉末,有咸味的原样品为食盐,有涩味的原样品为纯

方案三: 用手分别蘸取上述溶液少许,有滑腻感的原样品为 方案四: 分别取少许样品置于试管中,倒入少量稀醋酸(或稀盐酸、稀硫酸、稀硝酸),有气泡产生的原样品为纯碱,无明显现象的原样品为食盐。

方案五: 分别取少许样品置于试管中,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或Ba(OH)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的原样品为纯碱,无明显现象的原样品为食盐。

方案六:分别取少许样品置于试管中,倒入CaCl2溶液[或BaCl2、Ca(NO3)

2、Ba(NO3)2溶液等],有白色沉淀产生的原样品为纯碱,无明显现象的原样品为食

(2)自主交往

课堂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动性,有了兴趣后的学习活动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学生会越学越想学,越学越爱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自主参与,合作交流,个性发展,共同提高是自主交往式的基本特征。

案例2:哪里来的

【问题背景】

冬天,在某些高寒农村地区,仍沿有用煤(或炭)烤火的习惯。

小男孩:“爸爸,天气太冷,我要烤火”。

(爸爸迅速取来一些木炭,放入炭火盆中,用火引燃木炭,很快炉火熊熊,然后打开门窗)。

小男孩:“爸爸,冷风吹来特别冷,快关好门窗呀。”

爸爸:

傻孩子,紧闭门窗,会煤气中毒的。

小男孩:哪儿来的煤气呀

【问题】 密闭容器中一定量的碳和一定量的氧气充分反应后生成CO2还是CO?

【学生讨论】根据C+O2CO2,2C+O22CO,计算生成CO2时,m(C):m(O2)=3:8,生成CO时,m(C):m(O2)=3:4,分组讨论以下三个问题:

第一组:密闭容器中3 gC和10gO2充分反应后的生成物是什么

第二组:密闭容器中3 gC和2gO2充分反应后的生成物是什么?

第三组:密闭容器中3 gC和6gO2充分反应后的生成物是什么

【交流讨论】

通过讨论,学生不仅总结出生成CO2和CO时消耗m(C):m(O2)范围,还历经了由C+O2CO2和C+CO22CO生成CO的过程和体验,并用数轴表示。将讨论结果同全班同学交流

(3)过程活动

学生的探究是在教师指导下的自行探究,用实验去探讨整个知识的全过程,这是以激励学生主动实践,主动思考、主动参与、主动探究为基本特征的

案例3:中和反应后溶液成分的探

【问题提出】

学生进行中和反应(用稀盐酸滴到含有几滴酚酞的NaOH溶液中),善于观察的同学发现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时,各组所耗盐酸体积并不相同,问溶液里的成分(水、酚酞除外)有哪些

【讨论假设】(1)酸碱完全反应:NaCl;

(2)可能酸过量:NaCl、HCl;(3)有微量的碱过量不足以使酚酞变红:NaCl、NaO

【方案设计】(1)测溶液的酸碱性,(2)鉴定溶液中的阴离子,(3)鉴定溶液中的阳离

【学生实验】 教师提供有颜色变化的反应及其操作的相关知识,完成本实验所需的仪器、药品、各组学生根据自己的方案进行验证,这样实验的开放性增加了,学生自主性增强了。

【组织交流】 学生总结、汇报鉴定结果,最后讨论,为完成该实验,在操作时,为什么要逐滴加酸?反应之前为什么要加几滴酚酞有了深刻的认识?

此外,课堂的高效率应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学习过程是一个内部加工的过程,这个过程始终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在外部环境中,心理环境对学习的影响最大,安全相容的心理环境使人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释放,这种环境主要表现民主、和谐、自由、安全的课堂教学氛围。只有民主才能使师生真正成为“平等者”,和谐是指课堂教学中师生间、生生间积极相容,交往主动,共同发展的状态。自由安全才能有个性的张扬,个性张扬才有创新

6.结束

不管是传统的教学,新理念下的教学还是将来的教学,我们的基本出发点都是一样的,就是让学生得到发展,而它却离不开“实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一个受方方面面、多种因素制约的复杂问题,要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笔者主要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课堂教学设计,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行为转变等方面进行探究,经过一年的实验对比,重庆市2005年中考成绩实验班人平81.6分,有效分占68.2%,比对照班分别低1.8分和3.1%。这表明运用上述策略与传统方法所得的结果已经相差不大。

本研究不足之处,忽视了对课程资源的有效性研究,课程资源也是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望广大同行对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几个主要因素的研究更进一步深入,共同提高教学质量。

第五篇:书法与传统文化

一、书法与文学

中国的书法与文学,作为艺术大观园里的两朵奇葩,犹如并蒂之莲;作为中国艺术的两座高峰,几千年来双峰并峙、高耸入云。

书法与文学的关系,以诗歌为例,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观照。

首先是以书论诗。书法是通过视觉传达的艺术形式。人们欣赏一幅书法作品,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这幅作品娴熟的笔墨技法和构思巧妙的章法布局,这种直观的视觉冲击力带给人们以美的艺术享受和熏陶,所以书法给人的艺术感染力比较直观,因此古人也常常借助书法来谈论诗歌。如苏轼在他的《书黄子思诗集后》中就是以书喻诗:

予尝论书。以谓钟王之迹,萧散简远,妙在笔画之外。至唐颜柳,始集古今笔法而尽发之,极书之变,天下翕然以为宗师。而钟王之法益微。

这一段话是说书法。进而由此转到论诗,苏轼云:“至于诗亦然”。可见在苏轼看来,诗歌和书法的本质或者说内核是一样的。又如,严羽在《答出继叔临安吴景仙书》中提到:

坡谷(苏轼和黄庭坚)诸公之诗,如米元章(米芾)之字,虽笔力劲健,终有子路事夫子时气象。盛唐诸公之诗,如颜鲁公书,既笔力雄壮,又气象浑厚,其不同如此。

其次便是以诗论书,也就是用诗歌来谈论书法,这种诗歌叫论书诗,有些写得好的论书诗是用诗歌的语言为我们描绘出书法艺术的魅力,如李白的《草书歌行》对怀素草书创作的描绘:“墨池飞出北溟鱼,笔锋杀尽中山兔”,“飘风骤雨惊飒飒,落花飞雪何茫茫”„„李白用天马行空般的语言,描绘出一代草书大家怀素挥毫时的情态,实在是生动之极!同样,诗圣杜甫在他的《饮中八仙歌》中也写道:“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将唐代另一大草书家张旭酒后放荡不羁,于王公贵族面前脱帽露顶,挥毫泼墨的情景用诗歌的语言形象生动地描述出来,读后恍恍然有身临其境之感。另外还有一些论书诗,在不伤及诗歌的艺术性的前提下,又道出关于书法的种种精辟见解来。如苏轼的《次韵子由论书》:

吾虽不善书,晓书莫如我。苟能通其意,常谓不学可。貌妍容有颦,璧美何妨椭?端庄杂流丽,刚健含婀娜„„

其中的“苟能通其意,常谓不学可”常常被引作宋人书法“尚意”的力证。如果结合他反复强调的“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 的观点来理解,就能明白东坡所谓的“意”,是法度之中的“意”。“端庄杂流丽,刚健含婀娜”,是对书法艺术风格的多样性的一种肯定。再如东坡在《石苍舒醉墨堂》一诗中的 “自言其中有至乐,适意不异逍遥游”,这其实是对书法艺术创作的自娱性的生动阐释。诗中又提出“我书造意本无法”,是在得法之后忘法的一种状态。

书法与文学之所以互通,就是因为它们有一个共同的载体,那就是中国文字。二者都与文字有着密切的关系。书法是用文字来抒情的艺术,东汉蔡邕在其《笔论》中即云:“书者,抒也。欲书先散怀抱,任情恣性,然后书之。若迫于事,虽中山兔毫不能佳也。”可见,书法是作者抒发情感的其中一种表达方式。同样,文学也是以文字为形式,表达作者内在情志的艺术,孔子即云:“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所谓“诗言志”即是这个道理。而且,不但“诗言志”,其他文学形式也能“言志”,如“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就书法艺术而言,整幅作品飘逸灵动,笔断意连,顾盼生姿。就文学艺术而言,通过文中精美的语言所表现出的寄情山水,放浪形骸的晋人风度也瞬间跃然纸上。又如杜牧的《张好好诗并序》,杜牧作为晚唐著名诗人,与李商隐一起被称为“小李杜”,其诗名为人所周知。然而,其手写的《张好好诗并序》,也堪称是一幅诗歌与书法俱佳的珍品。《宣和书谱》即称杜牧的书法“气格雄健,与其文章相表里”。再如被称为“天下第三行书”的苏轼的《黄州寒食诗帖》,在东坡诗集中此诗可能并非上乘之作,但这件书法作品却作为他的代表作而被千古称颂,极为后人所推崇。这幅作品抑扬顿挫,一气呵成,有一泻千里之势。在作品的后面有黄庭坚所做跋语中说“东坡此诗似太白,犹恐太白有未到处。此书兼颜鲁公、杨少师、李西台笔意”,同时看到了这件作品的诗歌艺术美和书法艺术美。

二、书法与绘画

在书法还未进入自觉期之前,可谓书即是画,画即是书。从目前考古发现的遗留下来的刻画符号看,多是对一些具体事物的描绘,也多用极其简约的线条描绘人、动物、日月星辰等。无论是花山岩画或苍源岩画,还是仰韶文化的陶器或良渚文化的玉器,都可以看到这些人类早期的绘画作品。直到商代甲骨文的出现,才有了正式用于记录的文字。从甲骨文看,一些文字与一些原始的符号极其相似,甚至有些字直接就是简化了的物体的造型。从甲骨文向上看,越来越多的符号既可以称其为图案,亦可以称其为文字。汉字中的象形字及绝大部分会意字就是直接来自于简化的图案。

绘画在汉字出现之后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周代儒家思想兴起并作为主要的思想对绘画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孔子主张绘画的社会功用即在于教育人。而圣贤、功臣、烈女、义士等的画像,对于文化水平不高的人来说,很直观,也能看懂,这样就从客观上促进了人物画的发展。为了更好地表现受宣传的人物和使画面美观,突出人物的等级地位,还需要给人物加上背景,加上不同颜色的衣服。这样,这个时期的绘画就从原始的具象模拟和抽象线条表现向线、形、色、叙事背景、透视等多种因素方向发展。

由于中国的书法和绘画创作的使用工具一样,都是圆锥形的毛笔用墨在纸或绢上用线条画出,这就决定了它们在很多方面具有相似性。南齐谢赫《古画品录》中提到绘画的创作要求和评判标准的“六法”: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这虽是对绘画的要求和批评准则,除“随类赋彩”之外,其他五法也同样适用于书法。当然,在这个时期书法与绘画的关系还只是外部的技巧或使用工具上的类似。到了“逸”的观念的提出,又使书法和绘画在创作主体的精神内核上统一起来。最早提出“逸”的是唐代的书法理论家李嗣真,在其著作,《书后品》中首先提出“逸”的书风,并将“逸品”列在首位。在绘画上唐代的朱景玄在《唐代名画录》中提出“逸品”,但将其列在最后。五代的黄休复在其《益州名画录》中将“逸”列在了首位。在黄休复的《益州名画录》中“逸”是指:

拙规矩于方圆,鄙精研于彩绘。笔简形具,得之自然。莫可楷模,出于意表,故目之曰逸格尔。

这里“逸”的意思和李嗣真的“逸” 所指的不一样。“逸”的本意指超众脱俗。其中“笔简形具,得之自然” 即是不再是对客观事物形体的描绘,也不需要很高的技巧,提倡的是一种自在的“书写”,在作品中要传达出创作主体的脱俗的精神气质。书法上也是如此,“逸”是对“法”的背叛,“法”强调的是人自身的自律性,“逸”是强调人自身的精神性。在这个时期还提出了“书画同源”的口号,“书画同源” 一部分原因是文人们为了提高绘画的地位,将书法引入绘画中,使之更加精英化。同时,将书法引入绘画实际上是将书法的精神引入绘画,更好的表现创作主体的精神内涵。“逸”的出现,使这一时期的中国绘画从宋代以前的“无我之境”发展到“有我之境”。从这之后,书法与绘画的关系日趋紧密。宋元文人画的一个特点就是诗书画印相结合,清代海派的碑风书法与海派绘画的紧密联系等等都是证明。

此外,书法与绘画从执笔上来说,都注重指实、掌虚、悬腕,艺术表现形式和笔墨运用上也有共同规律。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论?论用笔》中就提出“书画用笔同法”一说。其云:

顾恺之之迹,紧劲联绵,循环超忽,格调逸易,风驰电疾,意存笔先,画尽意在,所以全神气。昔张芝学崔瑗杜度草书之法,固而变之以成今草之体势,一笔而成,气脉通连,隔行不断。唯王子敬明其深旨,故行首之字,往往继其前行;世上谓之一笔书。其后陆探微亦作一笔画,连绵来断;故知书画用笔同法。„„

郑樵也说:“书与画同出。画取形,书取象;画取多,书取少。凡象形者,皆可画也,不可画则无其书矣。”书法讲究起笔、运笔、落笔都有一定的规范和要求,绘画也一样。可见从书法与绘画的渊源和发展特征上看,书法与绘画是同体同源的。

三、书法与音乐

音乐是有声的书法,书法是无声的音乐。

东汉文学家蔡邕说过:“唯笔软则奇怪生焉”。我们知道,中国书法的特点和魅力,几千年来都是通过毛笔表现出来的,如轻重、徐疾、粗细、方圆、阴阳、虚实、浓淡、枯润、节奏感等,千奇万怪的姿态、神采都跃然纸上。书法的线条美,是用柔软的毛笔,由熟练的手,通过点和画所表现出来的一种艺术,不仅仅是在白纸上写上黑字而已,而是以各种结构、笔法、墨法、章法,使文字充满生命力和节奏感。简而言之,书法是毛笔加上心、眼、手,加上文字,加上学识,加上生命力,再加上思想感情的结合产物。正如丁洪论书绝句所言:

研墨心趋静,握笔情更浓。千般真善美,尽在一挥中。

写字是心灵的活动,也是消闲的活动,它可以启发智慧,陶冶性情,净化人生,延年益寿。

书法之所以能给人以音乐般的美感,就是因为它同音乐一样,不仅反映现实的美――真,并且能动地加工现实美――善,以及集中地形象地表现现实美――美。书法作品虽然无声,但是它用笔的抑扬顿挫,用墨的气韵律动以及点画结构的和谐统一,以唤起人们的节奏感、旋律感和音乐感。

沈尹默先生对书法这种“无声之音”作了具体深刻的阐述。他说:

世人公认中国书法是最高艺术,就是因为它能显示出惊人的奇迹,无色而有画图的灿烂,无声而有音乐的和谐,引人欣赏,心畅神怡。

无论石刻或墨迹,表现于外的,总是静的形式,而其所以能成就这种形式,却是动作的成果。动的势,今只静静地留在静形中。要使静者复动,就得通过耽玩者想象体会的活动,方能期望它再现在眼前,于是在既定的形中就会看到活泼地往来不定的势。在这一瞬间,不但可以接触到五光十色的神采,而且还会感觉到音乐般轻重疾徐的节奏。

这不仅说明书法与音乐在神方面相通,而且二者在形方面也有相通之处。

书法是视觉的艺术,音乐是听觉艺术,音乐对人的生理、心理有较大的影响。孔子曾说过:“移风易俗莫善于乐。”荀子也说过:“声乐之人人也深,其化人也速。”节奏与乐调能强烈地感染人,使人难于抗拒。当代学者苏白就认为:“至于中国的书法艺术,在我眼里,那简直就是一种音乐。只不过它不是那种发于琴弦,授于听觉的音乐,而是一种用笔情墨谱写成的,隐藏于作品之中,须用艺术的眼睛才能感受到的‘视觉音乐’。”

书法作品讲究节奏、章法、墨韵及落款、钤印。音乐也有四种要素,那就是节奏、旋律、音色以及和声。书法的节奏来自运笔的提按、轻重、快慢、徐疾,音乐的节奏效果来自敲击。节奏是书法、音乐、舞蹈共有的生命力,只是表现的方法不同。书法以点线表现它,音乐以声表现它。书法不仅讲究线条的空间分布与时间运动的结合,而且更重要的是体现人与自然、宇宙万物的和谐统一。而音乐是从自然界的群声里抽出纯洁的“乐音”,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组合,造成强弱、高低、节奏、旋律等有规律的变化,来表达对人生之奥妙、宇宙之无限、万物之和谐的领悟的一种艺术形态。因此,在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方面,两者是相同的。

书法与音乐潜在的联系,古今人对此早有论述。蔡邕是最早把书法与音乐合而为一的人,他把音乐的节奏感融入书法,他教育女儿蔡文姬在写字的时候要想到乐曲的节奏感。张怀?形容大篆如音乐,干戚羽旄,隶书乃备风雅,如聆管弦。张旭说他自己是“闻鼓吹而得笔意”。项穆说:“书法譬如是抚弦在琴,妙音随意而发。”鲁迅先生也说:中国文字有三美,即意美用以感心,音美用以感耳,形美用以感目。这三美,书法都具备了,书法线条虽不发音,但它抑扬顿挫,跌宕起伏,与音乐是共同的,可以于无音中听出音来。这些都是独到的见解。书法与音乐正是这样,是心灵、感情、天地万物以及一切生活积累孕育的流露和发泄。

书法是展开于空间,表现为静态,诉诸视觉的艺术,它有契合于自然的妙趣,又有发自内心的激情。音乐是有声的书法,书法是无声的音乐,它们的共性都是表达思想感情的艺术,是抒情的艺术,“书为心画,乐为心声”,诚然是也。

下载摘要 传统文化与化学(全文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摘要 传统文化与化学(全文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传统文化与高考作文

    【阅读此文需支付 2 元】 传统文化与高考作文近年来,高考语文试卷中的文化意蕴越来越深厚,对考生写作的文化要求也高了起来。那么什么是文化呢? “文化:广义,指人类在社会历史......

    传统文化与阅读

    浅谈中华传统文化与阅读教学 西安交大阳光中学 党杨梅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我们中华儿女成长的精神摇篮,也是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随着社会快速发......

    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

    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数千年沉淀下来的精华。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可以增加对历史的了解、对文化的了解,丰富自己的知识面,也可以培养民族自豪感和增加民族凝聚......

    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

    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 21世纪伴随着信息的高速化发展使知识的传播更加的广泛迅猛. 在此基础上,文化的交流与碰撞也更加的频繁。西方传统节日的中国热,中国传统节日的西方热,都可......

    传统文化与教育

    一、 传统文化与教育 1、传统文化在教育系统中的缺失造成的价值取向紊乱 在教育过程中传统文化对学生人格塑造、加强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增强社会主人翁意识、加强传统道德教......

    传统文化与亲情

    传统文化与亲情_800字 我的外婆家在江苏,属于江淮一带,爷爷奶奶家在安徽阜阳,两地的传统习俗有些不同。 昨天周六,一大早,外公外婆就买回来大包小包许多食材,“今天什么节日?”我有......

    我与传统文化

    我与传统文化 渐行渐远的石库门,浮现出模糊的轮廓。在我们90后的眼中,她已成为历史的见证,与此同时,她与我们开始陌生„„可是,我从小就是在石库门里长大的啊,我对石库门有一种特......

    爱国主义与传统文化

    爱国主义与传统文化 篇一:中国传统文化与爱国主义 中华民族在长期发展中形成了具有自己特点的爱国主义思 想。纵观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可以得到如下结论:爱国主义是中华......